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雪花》听评课

2024-09-2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雪花》听评课(通用10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雪花》听评课 篇1

《小雪花》听课感

这节课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教师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不同情绪的音乐,让学生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这样就将歌曲的教学和模仿、律动、游戏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一节课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师的教,还得看学生的学。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

老师在这节课中,教师围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个人课堂教学改进目标,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在教学中关注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是积极调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总而言之,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紧紧抓住了教学的新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金老师用她那甜美的声音,优美的舞姿,流畅的语言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一课.整堂课充满了美的意境.课的设计很完整,一气呵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雪花》听评课 篇2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一开始,教者便从学生画角、比较角的大小中引出量角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量角是因为有需要,掌握这个技能是能解决很多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层层突破

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庄老师在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如:教学量角器的认识,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发现为主,再通过提问解答的形式进行再补充完善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教学读角和量角的方法时,先让学生尝试,然后说说想法,再由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把自己经验进行总结归纳重点,这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纸量角器上画50度的角时,由于画的开口不同,学生比较两种画法的不同点,得出用量角器量角应注意的地方是关键看零刻度线指着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这些既是量角的重点,也是难点。师没有直接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尝试,发现问题通过讨论最终解决问题,形成技能。整个过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了新知,掌握了方法,培养了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联系生活,巧设总结

在落实了本课的双基后,教师再次回归生活展现了椅背、滑梯等生活中的用具,让学生体会学习量角不仅能解决数学中的问题而且更大意义的是在于生活中的应用,使学习本课的意义更上了一个台阶,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本节课的结尾,教师设计的小结是:我是量角器,我想说……,这个小结方式让学生角色转变,不仅有一定的趣味性,还有了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在梳理新知中充分发散思维。

四、建议:

1、在量角器上读角时,应先出示一个普通角,而不是90度的角。因为认知的规律应是从普通转向特殊的。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雪花》听评课 篇3

侯老师执教的《小小足球赛》是小学四年级教材上的一首歌曲。虽然是一节传统朴实的音乐常规课,但处处闪烁着亮点。

1、在引入音乐活动前,利用了问题法去引导学生。

先用音乐进行师生问好,再练声。这一教学活动充分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的进行学习。

2、课堂中,节奏教学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

节奏学习很枯燥,是音乐最基础的部分,但是最重要的部分。本课中的节奏教学环节是一个亮点。侯老师把节奏和日常的生活联系起来,用模仿自然界不同事物发出的声音来演绎节奏谱。这一举措使枯燥无味的节奏教学越发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容易牢记、掌握。

3、教学过程,一步一步条理清晰,目的明确。

4、通过聆听让学生感受足球运动场的情景,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情绪,衬托出对运动的热爱之情。

虽说这节课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教学环节上的教学方法值得去探讨。例如:后老师在歌曲教学中的学生对有些节奏较模糊,容易混淆。在这个环节上是不是就拿出刚才的节奏卡片,看着卡片比较不同之处,再进行拍打。这样安排是不是更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雪花》听评课 篇4

(湘教版音乐第三册第十单元)

【教学内容】

1、学唱《过新年》。

2、聆听《铃儿响叮当》。【教材分析】

1.歌曲《过新年》

这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属五声C宫调式,一段体机构。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锵”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境。教材把本课安排到本学期的最后一课,按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学本课时已是期末,孩子们已经能感受到新年的脚步,在孩子们都盼着过年的心情下教学本课,应该说教材的安排是因时、因地、因事制宜的。

2.欣赏《铃儿响叮当》

《铃儿响叮当》由美国作曲家彼尔、彭特作曲。一年一度的圣诞节--12月25日,是许多西方国家万民同庆的盛大节日,在这辞旧迎新的节日里,你会听到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首歌在圣诞前夜演唱,那欢快活泼的旋律,带给人们节日之夜的快乐与和谐,那就是著名的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过新年》感受中国小朋友过新年时欢快热烈音乐、情绪,了解各国不同的新年习俗。

2.能用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为歌曲伴奏。【教学重难点】

1.用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为歌曲伴奏。2.表现小朋友过年时愉快的心情。【教学准备】

教具:电子琴、教学光盘、录音机(带)、课件、乐器等。学具:自己要准备的道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装扮我们的教室,增添喜庆气氛。

二、新课导入

1、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请同学看一下,这是一个什么节日?

2、过新年你最喜欢什么?同学们说出了我们中国人过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

三、歌曲新授

1、老师的家乡有敲锣打鼓的节目,你们见过吗?

请看一看我的动作是在干吗?你能给我的动作配音吗?让我们就在课堂上敲锣打鼓吧。

咚 咚 咚 咚!提示:加上动作表现打鼓 咚咚 咚咚 仓 敲锣打鼓好玩吗?如果真的需要我们演奏敲锣打鼓时,同学们可要注意鼓点和节奏,只有按一定的鼓点节奏在指挥下才能演奏出好听的声音。

2、初听歌曲,感受情绪:红红的灯笼装点了我们的节日,在这热闹的锣鼓声中隐藏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3、再听歌曲,感受鼓点节奏:

4、三听歌曲,熟悉歌词:

5、接龙学唱:学生唱咚咚仓,老师唱歌词。

6、完整演唱。

四、创造表现

1、完整演唱。为了让同学们的歌声更热烈、欢快,老师带来了乐器给大家助兴。它们分别是小堂鼓、小锣和小镲,都属于打击乐器。

不过我要先请一个小帮手。咱们俩先练习一下。咚咚 咚咚 仓

2、再找一组练习。把歌曲过新年的喜庆气氛表现出来。

四、歌曲表现。

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自制的小乐器。加入舞蹈动作

五、拓展。

1、初听乐曲英文版《铃儿响叮当》: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用不同的形式过新年,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外国小朋友过新年时的那种欢快与甜蜜。

你知道外国小朋友是怎么过新年的吗?很多国家过圣诞节……

关于圣诞节的知识。

2、再次聆听:圣诞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喜欢,就像《铃儿响叮当》也被翻译成了很多国家的语言传唱到世界的每个地方,欣赏中文版《铃儿响叮当》再次感受歌曲。

六、组织下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雪花》听评课 篇5

“新年”,是一个神奇的字眼,“新年”是一切新的开始,新的祝愿从这里诞生,新的梦想从这里放飞。“过年” 是中华民族盛大的节日,应该这样说,中国人过年,过的是团圆、过的是欢庆、过的是祝福,过的是吉祥,这些都集中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庆典文化。在过年的日子里,龙腾狮舞、彩灯闪耀、花团锦簇、锣鼓喧天,这些过年特有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和遗想。其实过年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快乐和满足。他们从家人亲友的团聚中感受亲情的温馨,他们在眼花缭乱的庙会中体验民族文化的悠远,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放松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的美好。正是基于我对“新年” 的这种理解,在设计《过新年》这节课的时候,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在游戏中欣赏歌曲,在歌唱中学习歌曲,在活动中感受文化。

一、在游戏中欣赏歌曲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在学习新歌的时候,欣赏也就是“听”,这对于学生把握歌曲的情绪、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从而进一步学习歌曲演唱,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听” 不能走过场,要让学生听清、听懂,要让学生反复听。这首歌曲“听” 的过程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视听结合感受歌曲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自制了一段春节庙会的录像再配上歌曲《过新年})的录音,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学生们的感官同时受到鲜活生动的动态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响的刺激,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中;第二步,重点听歌曲的旋律,在这个环节上我注重了活动的多样性,学生有的表演“耍狮子”,有的表演“扭秧歌”,在这些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过新年》这首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在模仿游戏中反复听歌曲的旋律,这样既达到了反复欣赏加深对歌曲旋律记忆的目的,又避免了单调重复。

二、在歌唱中学习歌曲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重视音乐实践。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实践过程。我认为音乐课学习歌曲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充满音乐的歌唱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在提问中这样引导:“你们能记起刚才听过、唱过的旋律吗?请你唱一唱。”“歌曲听完了,谁来唱一唱,你听到了什么歌词?” 这样的问题传导给学生的信息是:我在上音乐课,我应该用自己的歌声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们自觉地用自己的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教师进行知识信息的沟通,学习的过程是由“唱”来完成的而不是由“说”来完成的。“唱” 的过程同样需要重复练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注意让唱的形式多种多样,设计多种演唱形式围绕一个中心任务,不断提高要求,进行螺旋式上升。有跟录音模唱、有师生对唱、有学生之间小组对唱、视唱、背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学生在新颖的形式下不断地接近学习目标,提高自身演唱技能和技巧。

三、在活动中感受文化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雪花》听评课 篇6

杜老师执教的《鱼儿游游》这一课,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学鱼儿律动,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开始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爱动爱玩的年龄特点,从而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让学生比较各种鱼,说一说这些美丽的鱼美在哪里?让学生概括出鱼的形体美和色彩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让学生概括鱼的基本形,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积极引导的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学生创作表现的同时,将有趣的故事情境——为小丑鱼找朋友,作为启发他们创造的手段。通过欣赏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活跃了思维,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作业讲评时,学生积极踊跃的为自己喜欢的鱼贴泡泡,并说出喜欢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剪贴出了各种美丽的鱼,他们的作品设计的新颖,奇特,美丽,大方。在学生为自己喜欢的鱼贴泡泡的时候,有很多同学都为自己剪的鱼贴上了泡泡,说明学生们都很满意自己的作品,这样就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看到自己剪的鱼被贴上泡泡的时候,更使学生感到了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杜老师以情境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竭力创设一个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故事、动画、游戏、范画欣赏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地用美术形式表达鱼的形象。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

总之,本课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学生也能够根据教师的教学顺利的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积极评价,促进了学生的个性的形成,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雪花》听评课 篇7

备课时间:、8、20备课教师:李亚楠课型:新授授课时间:

课题 5一株紫丁香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识记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紫丁香传递出的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思想。

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当你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株,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读着这首活泼清新的小诗,我们会觉得心里很甜很甜。这样的诗情画意,在滋润着我们的心。这炽热的童心,将激励着我们把这绿叶和花香的情意,化成无尽的关爱送给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师久久吟诵的师生情意的颂歌。

紫丁香也叫丁香花,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季开花,花小,有白、深紫、淡紫、蓝等颜色,有香味。宜种植于房前屋后、草坪、树林边缘,也可植于道路两旁,也可盆栽或切枝瓶插。

媒体

使用 播放生字、词等。

计 5一株紫丁香

学生→老师

绿色的枝叶 做伴

风里沙沙 消除疲倦

盛开的花儿 感谢

深厚的感情

标 1、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课上教师引导等方式能够正确认读本课“株、踮”等8个生字。

2、通过自主观察、相互交流、教师指导、描红仿写等方式能够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本课“休、伸”等10个汉字,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美观书写。

3、通过各种形式地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从而激发尊师爱师的感情。

4、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课文的朗读,在欣赏诗歌中,培养语感,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课上教师引导等方式能够正确认读本课“株、踮”等8个生字。2、通过各种形式地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从而激发尊师爱师的感情。3、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课文的朗读,在欣赏诗歌中,培养语感,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课时

重难点 1、识记本课“株、踮”等8个生字,重点识记“疲”、“倦”。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调整与补充

教师活动 落实目标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三、朗读感悟

四、拓展延伸 1、谈话:小朋友们,当百花齐放时,你最喜欢什么花?

2、(出示紫丁香图片)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吗?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它,用它作为了礼物送给了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3、出示课题:一株紫丁香

引导学生识记课题中的生字“株”。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再来读一读含有生字的句子。

3、课件示含有生字的词语。

4、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已经掌握的识记生字的方法。

5、同桌交流自己的识记方法。

6、全班交流。

再次读字。

7、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巩固识记生字。

桌子太高了,我要踮起脚尖才能拿到上面的东西。

我牵着妈妈的手,来到新种的一株小树旁。

今天妈妈很疲倦,一到家就困得睁不开眼了。

奶奶住院了,家里除了我没有别人。

8、再次读文。

1、学习第1小节

(1)教师范读,板书“我们”

(2)同学们是怎样走进小院栽种的?

他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孩子们踮脚尖轻轻种下紫丁香想给老师带来一份惊喜的情感。)

2、请你们自由读课文2-5节,思考:他们为什么要种紫丁香?

(1)学习第2小节

师:为什么呢?

师:都什么时间和老师做伴呢?(引导学生用书上的词语来回答。)

师:“夜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师:你们知道老师每一个夜晚都在干什么吗?

小结:老师每天晚上都这样工作,多辛苦啊!谁能读好这一段,把这个意思读出来。

(2)学习第3小节

师:种下这株紫丁香,还为了什么?

师:“疲倦”是什么意思?

师:晚上,绿叶的歌唱能够帮助老师消除疲倦,还有什么能帮老师消除疲倦?

你们也为老师唱一支歌,帮助老师消除疲倦吧!

(3)学习第4小节

师:种下紫丁香,还为了什么?

师:你能给“挂牵”换个词吗?

师:你能说说说说自己和老师之间发生的相互挂牵的小故事。

教师可以适当说一说自己在假期对学生的挂牵。

师:小朋友,你们心里对老师有怎样的感情呢?谁来读读这一节,表达出你对老师的感谢。

(4)学习第5小节

课件示插图。(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

师:是啊,夜已经深了,老师仍然没有休息,此时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会对这位老师说些什么呢?

师:文中也有一小节内容是同学们对老师想说的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学完课文,你再来看看这株紫丁香,觉得它怎么样?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4、老师也想读一读,师引读读课文。师读:老师--

布置任务:以“老师,我爱您”为主题,可以用图画、做手工、讲故事、朗诵诗歌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

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引导等方式,认识本课8个生字。重点识记“疲”、“倦”。

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从而激发尊师爱师的感情。

1、生自由畅谈。

2、生说。

3、生齐读课题,识记生字“株”:

生说说识记这个生字的方法:形声字、借助偏旁记等。

1、生自读课文。

2、自读、指名读。

3、自读、同桌互读、齐读等。

4、预设: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减一减、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等。

5、同桌交流识记生字。

6、提出自己记不准的。

预设:院、除对比记忆。踮:借助偏旁识记。疲倦:结合字义识记。牵、困:加一加。

同桌互读、展示读。

7、自由读、指名读。

8、再次读文。

1、学习第1小节

(1)学生思考: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

(2)预设:踮起脚尖。

预设:怕打扰老师,想悄悄的给老师一份惊喜。

(3)自由读、指名读。

2、生自读课文。

(1)学习第2小节

预设:和老师做伴。

预设:夜夜。

预设:每一个夜晚

预设:备课、写教案、学习等。

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3小节

预设:消除一天的疲倦。

预设:就是很累、很累。

生试着说。

男女生分别读

(3)学习第4小节

预设: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挂牵。

预设:牵挂等。

生叙说故事。

生认真听。

指名读、小组齐读等。

(4)学习第5小节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描述图中的内容。

生自由说。

齐读。

3、生:觉得更美,更香了。

自由读。

4、生接读后半部分。

明确任务,并小组合作交流,进行展示。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生字再现、反复认读、组词说话等方式对本课生字词进行复习巩固。2、通过自主观察、相互交流、教师指导、描红仿写等方式能够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本课“休、伸”等10个汉字,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美观书写。

课时

重难点 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10个生字,重点指导心字底的写法,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美观书写。 课前

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调整与补充

教师活动 落实目标 学生活动

一、复习巩固

二、指导书写

三、拓展延伸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导背诵,课件示课文内容并指名请学生回忆填

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

让绿色的枝叶夜夜和老师做伴;

让沙沙的绿叶儿声帮老师消除疲倦;

让满树盛开的小花感谢老师挂牵;

让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伴随老师梦乡。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

2、观察字,并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3、师范写。

4、师巡回指导。

以“老师,我爱您”为主题,可以用图画、做手工、讲故事、朗诵诗歌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

复习生字,巩固并交流识字方法

重点指导心字底的写法。

1、生认读生字,并试着扩词。

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试背课文,小组背诵、展示背。

1、生认读并组词。

2、生认真观察,并提示大家要注意的地方。

预设:心字底的写法。牵字中间部分是秃宝盖。困中木字的写法等。

3、生认真看。

4、生练写,同桌互相提意见,并根据意见再次书写。

生自由展示。

授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雪花》听评课 篇8

课题:《木瓜恰恰恰》 授课人:

听评课教师: 执笔:

周三上午我们聆听了由李万亮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歌唱课《木瓜恰恰恰》,李老师在教学中运用了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情境和氛围。下面我将听课老师们的评课简单记录整理如下:

李老师的《木瓜恰恰恰》一课,在教学层次上,初步感受、学生模唱、跟音乐演唱等几个环节展开了扎实、有效的教学。

音乐课开始之际教师播放《木瓜恰恰恰》音乐片断,带领孩子们走进印尼国家,感受那里的人文气息,初步引导孩子们感受音乐;而后在“恰恰恰”处用击掌伴奏,加上碰玲、手鼓等乐器伴奏。二次聆听时,教师在歌曲“恰恰恰”处加上扭胯动作,用舞蹈的方式感受恰恰音乐的特点。在本环节中,李老师除了使学生初步感知音乐情绪、特点外,还让学生在“配乐”中无形的感知了音乐节奏,方法巧妙。

在突破难点时,教师和学生共同找出歌曲的主要节奏,让学生用“玩溜溜球”的动作模唱节奏,体会切分音,有效的解决了教学难点,为学生轻松学唱歌曲铺平了道路。之后,老师又弹琴,让学生试唱歌曲,学生学的也很轻松。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亦歌亦舞,但若李老师在执教过程中的引导语能更委婉点,效果会更加。总体感觉李老师这节课做到了一下几点:

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教学流程连贯,教学经验丰富;

3、课堂生成自然,师生互动较好,课堂气氛活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雪花》听评课 篇9

《动物说话》这一课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五课的教材内容。秦晓洁老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案,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渗透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重点突出了《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节音乐课中老师让学生通过聆听——感悟——体验——联想——认知——理解——创造等方面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力求在教学中体现崭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本课的教学比较成功,其优点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及授课过程中。主要表现为:

1、秦晓洁老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虽说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但秦老师能抓住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新课导入部分,采用讲故事与聆听相结合,在聆听中恰当的提出问题如:“你喜欢小动物吗”?“它们是怎样说话的”?“你能模仿它们的说话声吗”?“老鸭与小鸭的叫声有什么区别”?等等。这时,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涨。这也是秦老师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表现出老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并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民主化。

2、秦老师能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目标。重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实现。老师能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诸要素,在认识“木鱼”的过程中史老师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通过念儿歌、徒手练习、到实物(木鱼)演奏,教学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多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3、秦老师在营造、创设学习情境中,围绕审美体验、审美创造的中心,充分考虑、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背景、运用建构主义、发现教学法,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愉快的学习。如:在巩固歌曲教学方面,通过“拍手”、“跺脚”、“晃头”“耸肩”等的律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即兴造型及歌唱则充分鼓励了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并感受自己创造的快乐,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形成了良好学习的氛围。

4、秦老师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审美体现、审美创造,运用游戏、表演等活动,使学生综合感悟音乐的内容。正如教师所说,“以动作为中心,达到唱听一体化”。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表演与音乐节奏、内容、情绪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不仅能够理解音乐,还可以熟悉和理解音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雪花》听评课 篇10

教材在每一课都提供了整合的情境图。这些情境图既表音又示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降低了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拼音学习的趣味性。呈现全部可拼读音节并带声调,方便学生进行全面的拼读练习。另外,本单元有6 课安排了词语的拼读,有5 课安排了儿歌朗读,让学生在读读拼拼中运用、巩固所学拼音,使拼音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激发学习的兴趣。

拼音的学习,要以趣为先,以读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在图画中自主发现拼音的音、形元素,以帮助学习;还可以根据图画编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字母的学习,注意结合游戏和活动,教师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自编手指操、顺口溜、儿歌等强化识记;音节的拼读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使音节拼读练习和具体的人、事、物进行意义对接;生字、词语的教学可以借助图画展开,注意音、义结合。值得注意的是,本单元的生字、词只需会读、会认即可,不需要书写,也不需要进行具体的字形分析;儿歌的教学旨在巩固拼音和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不要求理解和背诵。拼音的书写,要重点指导学生对照四线格的位置进行书写,注意培养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上一篇:10的认识教学反思下一篇:践行荣辱观弘扬公务员精神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