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及教学反思(精选12篇)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及教学反思 篇1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教案
一、教材分析
《萤火虫》一课是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月儿弯弯》中的一课,课题类型属于“歌表演”。本课是让学生在富有童趣的音乐活动中获得相关的音乐知识,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感受和了解音的高低和唱名。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基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和发展。此时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感性的体验和随性的发挥,更应在循序渐进地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
三、设计理念
本课活动设计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以及在音乐活动中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他们在歌唱活动中,更好地体会、表现、旋律的起伏和音的高低。在创编活动中,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本课的设计思路:我以“奇妙的旅行”为线索,将“小萤火虫”贯穿本课教学活动的始终,为孩子们营造出富有童趣、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带着一颗童趣的心,愉快地感受、体验、学习本课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本课的设计环节:我根据本课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从“学习歌曲——学习唱名——动作创编——节奏训练——综合展现”等一系列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基本模唱出歌曲的唱名乐谱
2.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创编舞蹈动作、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学生能用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集体表演活动中。通过学习本课懂得要从身边事做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五、教学重点
1.感受3/4拍的节奏韵律,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萤火虫》。2.能积极发挥想象,创编舞蹈动作并乐于参与集体表演。3.能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六、教学难点
1.认识《萤火虫》的唱名歌谱。2.为歌曲伴奏时打击乐器间的相互配合。
七、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各种打击乐器。
八、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
播放童声合唱《萤火虫》伴奏。
【环节设计意图:让美妙的音乐把学生带入音乐的殿堂】
(一)导入 情境创设,猜谜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们要进行一次奇妙的旅行,为我们做导游的是一位神秘的小客人,想知道它是谁吗?要请你猜一猜。(师说谜语)
师:谁猜出来了? 生:萤火虫。
师:猜对了。大家看,就是“萤火虫”。(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名)
【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萤火虫的图片和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萤火虫的相关知识,丰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歌唱乐园
师:现在大家对自然界中的萤火虫已经有所了解了吧!下面让我们跟随小萤火虫一起,去游览“萤火虫王国”的“歌唱乐园”。(课件图片)
师:大家听,萤火虫们唱着歌在欢迎我们。(课件:音频)1.初听歌曲,谈感受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发言谈感受。)
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速度、节奏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次,请同学们仔细感受歌曲的速度、节奏。(课件音频)
师: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你觉得是几拍的曲子? 生:歌曲是中速,四三拍。3.感受并表现四三拍节奏
师:谁知道四三拍的强弱规律什么?你能用动作表现这种强弱规律吗?(个别学生回答,并用动作表现节奏,)
师:接下来老师来演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我打拍子。
【环节设计意图:音乐中,聆听是学唱的基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反复聆听歌曲,由浅入深的逐步感受、分析、歌曲的速度、情绪、节奏,都是为了学生下一步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4.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喜欢这首歌曲吗?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萤火虫》。(课件:出示歌曲乐谱)
(1)用听唱法老师逐句教唱,学生跟唱。
师:请同学们跟我一句一句的学唱。(教唱过程中,处理歌曲的中的难点。对于难唱乐句老师要做到:及时指出、仔细纠正、反复教唱、巩固加深。)
(2)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琴,将全曲连起来演唱一遍。(3)师:让我们跟音乐完整的演唱一遍。(启发学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抒情、优美的情绪。)
5.学习唱名
师:看大家优美的歌声,引来了许多的萤火虫来和你们交朋友。(课件图片)
(1)用听唱法老师逐句教唱,学生跟唱。
师:请同学们跟我一句一句的学唱。(教唱过程中,处理歌曲的中的难点。对于难唱乐句老师要做到:及时指出、仔细纠正、反复教唱、巩固加深。)
(2)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琴,将全曲连起来演唱一遍。(3)师:让我们跟音乐完整的演唱一遍。(启发学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抒情、优美的情绪。)
5.学习唱名
师:看大家优美的歌声,引来了许多的萤火虫来和你们交朋友。(课件图片)
教师运用唱名旋律图谱让学生学习《萤火虫》的乐谱:(1)老师指谱范唱(2)学生学唱唱名乐谱
(3)学生跟伴奏音乐唱全曲乐谱。
【环节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视唱简谱有一定难度,基于这一教学难点,我设计了标有“唱名”的歌谱。利用“唱名歌谱”为辅助教学手段,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乐谱中音的高低,更准确的表现出旋律的起伏,以实现基本会唱歌谱这一教学目标。】
(三)舞蹈乐园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游览的是萤火虫王国的“舞蹈乐园”,看小萤火虫们在月光下翩翩起舞。(课件图片:萤火虫飞舞flash动画)
1.动作创编(1)启发创编:
师:如果你是一只萤火虫,你会怎样在月光下飞舞呢?(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萤火虫。)
师:谁能用动作表现萤火虫飞舞的样子?(鼓励学生大胆创编各种飞舞的动作)
(2)展示创编动作:
师:请到前边来展示一下你是如何飞舞的?(个别学生将自己创编的动作展示给大家。)
师:看他的萤火虫是这样飞的,我们也像他一样飞起来吧。(全体模仿。)
2.学习舞蹈
师:同学们刚才想到的动作都很好,下面老师把你们自己设计的动作加以整合,变成一段好看舞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
(1)老师示范一遍。
(2)老师教授分解动作:师分解示范动作,全体学生模仿学习。(3)动作串连:老师带领学生将《萤火虫》整个舞蹈动作完整表演一遍。
(4)跟音乐表演:全体学生跟音乐完整表演舞蹈一遍。【环节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为主。让学生在学会歌曲、感受音乐旋律的基础上,尽情的发挥想象,为歌曲创编基本的舞蹈动作。学生们在老师创设的情境教学中,化身成一只只可爱的萤火虫,边唱边舞,愉快的表演。】
(四)游戏乐园
师:我们告别了“舞蹈乐园”,现在我们来到最有意思的“游戏乐园”。(课件图片:节奏游戏图谱)
1.节奏游戏:
(1)师:“游戏乐园”里你看到什么?生:红花、绿叶、波浪线。
师:让我们来看看游戏规则:“游戏乐园真有趣,请你和我做游戏,红花拍手草拍肩,波浪线呀转一圈。”
(2)师:一起按游戏规则,看图谱做动作。
老师指节奏图谱各图案(上图课件游戏图谱),学生依游戏规则做相应的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肩等)。
(3)师:全体同学一起把游戏完整的玩一次。(全体看图谱,完整做节奏游戏一次。)
2.分组游戏:
(1)师:这个游戏还可以分组来做(老师分组并交待各组对应的图案)
师:各小组看图谱,让我们把这个节奏游戏分组玩一次。(老师要提醒各小组,相互之间节奏衔接要紧凑,配合要默契)
(2)师:各小组听音乐,来玩一次。(课件:伴奏音频)老师注意提醒学生用心听音乐,并保持节奏平稳。
3.用乐器做游戏:(1)认识乐器:
师:同学们,我们的节奏游戏还可以用乐器来玩。先来认识一下这些打击乐器(老师出示铃鼓、碰铃、沙锤并介绍各乐器名称及演奏方法。)
(2)乐器分组:
师:接下来我们将乐器分给各小组: 一组:用碰铃打出图谱中红花节奏。
二组:用沙锤打出图谱中绿叶节奏。
三组:用铃鼓打出图谱中波浪线节奏。
(3)全体学生边唱歌曲《萤火虫》,边用乐器打出图谱节奏为歌曲伴奏(课件:伴奏音频)
【环节设计意图: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节奏训练渗透到节奏游戏中去。整个游戏的环节设计由浅入深;游戏的形式也由整体表现到分组合作。让学生在玩玩乐乐中锻炼了相互配合,掌握各种节奏型,最终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完成了为歌曲伴奏这一教学目标。】
(五)表演乐园 综合表演展示环节:
师:今天我们游览了“萤火虫王国”各个乐园,在每个乐园收获不同的知识,下面我们就到萤火虫最热闹的“表演乐园”里做综合的展示吧。(课件图片)
师:请全体学生起立,歌曲第一遍全体边唱边舞;歌曲第二遍全体边唱边用乐器伴奏。
【环节设计意图:在最后的“表演乐园”环节中,学生们在老师创设的舞台情境设计里,将本课各环节的知识加以串连,让他们以高兴、愉快的心情完成最后的综合表演。这样设计既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是对各环节新授知识的整合、巩固、和再次加深。我觉得在这个环节中也会将学生们的情绪带动到最愉悦的表演状态。】
(六)谈话延伸: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游览了“萤火虫王国”,了解了萤火虫,感受了萤火虫为我们带来的快乐。其实自然界中还有许多小昆虫也和我们一起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呢?
生:爱护它们,不伤害它们。
师:作为我们人类,又该如何为它们建造“绿色的家园”呢? 生:要从身边事做起,注意环保,不破坏自然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等。
最后总结: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你们都是有爱心,有环保意识的好孩子。让我们一起关爱自然界中的昆虫,珍惜它们的幼小生命,保护好环境,为它们营造绿色的家园,使它们和我们一起,在地球妈妈的怀抱里健康、快乐的生活。最后,让我们唱着《萤火虫》飞出教室,把这份快乐分享给更多的孩子们。(课件图片)
【环节设计意图:本课最后的谈话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爱护昆虫?如何营造绿色家园?目的是让他们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这一环节的设计也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想教育目标。】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及教学反思 篇2
教材地位:《标准 (2011) 版》中对扇形的要求是“知道扇形”因此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扇形, 理解圆心角, 感受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学生初步认识扇形, 为后续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的物品, 认识扇形, 了解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 探索出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扇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学准备:圆片、活动角、课件
教学片断: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1) 师:拿出你手中的圆片, 任意折叠成一个扇形, 举起来, 仔细观察, 扇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二:认识扇形的基本特征)
生: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有几条对称轴?折折看, 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动手操作, 并总结出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只有一条。
(2) 师:放下手中的图形, 请看黑板, 在这个圆中有扇形吗? (黑板上画了一个圆, 在圆中放了一个活动角, 活动角的的长度与黑板上所画圆的半径相等, 活动角的顶点放在圆心上——图一左一)
生:有扇形。
师:这个图中的扇形中哪儿, 谁能帮我指出来, 它的圆心角又在哪儿呢?
指名学生上到黑板前指出来。
师:仔细观察:这个扇形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现在呢? (教师多次拉到活动角的一边, 使活动角变大——图一)
生:变大、变大、变大。
师:我是通过改变什么而使扇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生:圆心角的大小。
师:观察真仔细!再观察, 现在扇形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多次拉到活动角的一边, 使活动角变小——图二) ?
生:扇形变小了, 变小、变小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 你发现了什么?
生1:改变圆心角的大小, 扇形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生2: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师:还有谁说得更详细一些吗?
生3:在同一圆中, 圆心角越大, 扇形越大, 圆心角越小, 扇形越小。
师: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图再来验证这一结论:仔细观察, 在这个三个扇形中, 哪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最大?那这个扇形是不是最大?哪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最小?那这个扇形是不是最小?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同一个圆中, 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的大小。教师板书。
三、教学反思
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我通过让学生任意折叠成一个扇形, 加深了学生对扇形的表象认识;再仔细观察图形手中的扇形;最后动手操作折一折来研究扇形的对称性,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体会了扇形的轴对称性。
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的关系, 虽说简单, 但是要想使学生能理解, 并且印象深刻, 教师通过活动角直观动态地呈现扇形的大小变化, 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有关。在这之后我又通过同一个图内三个大小明显的扇形以及它们对应的圆心角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 有利于深入掌握扇形的特征。
在本节课中, 我开课简洁, 开门见山, 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导入, 在生活与数学问题之间巧妙的建立起一个联系的纽带, 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为高效课堂迈出了第一步。
教学流程的设计上, 体现了“以学而导, 学导结合”的教学理念, 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课堂上我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在观察, 交流和动手操作中, 使学生真正地读懂扇形, 了解了扇形的特点。让学生成功的亲历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 实现了预期目标。
练习设计合理, 有梯度, 并注重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如在认识了圆心角之后, 马上出现了一组图, 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圆心角, 讲练结合, 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圆心角的认识。在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的环节中, 设计了4 个练习:分别是根据扇形的含义, 在生活物体找扇形;判断哪些图是扇形;把画圆和画角结合起来画扇形, 培养学生作图能力;拓展介绍扇环的相关知识, 求扇环的面积。练习题层层深入, 既考查巩固了学生对扇形特征的理解, 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课前, 我认真研读了教材, 合理地把握了扇形概念的教学要求。《标准 (2011 版) 》中对扇形的教学要求是“知道扇形”, 所以只要学生“能用实例说明对象的特征, 或者能根据特征辨认和举例说明对象”即可。对教材的处理比较恰当,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适当地补充了扇形的轴对称性。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及教学反思 篇3
本次研修我所讲授的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小红帽》。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巴西儿童歌曲,这个童话故事深受学生的喜爱。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聆听歌曲,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根据音乐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创编活动,在实践中学会与同伴交流,体会合作的乐趣。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懂得遇事要机智勇敢。为了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方式展开教学:
1、童话导入,创设情境。
《小红帽》是学生们都很熟悉的童话故事,在导入环节中,利用多媒体出示课题,并随着教师语言的描述不断变换图片,使学生进入到童话故事的情境中,并且总结出小红帽机智、勇敢、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为歌曲学习做好准备。
2、理解故事,学唱歌曲。
学生在理解《小红帽》的故事后,将部分故事内容以歌词的形式出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学生也能够较容易朗读出歌词的情绪。在学唱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歌曲的节奏,自主学习歌词,并能够较好地听唱歌词,对于歌曲音高、节奏把握较好,能够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小红帽快乐、活泼的形象。
3、学习歌曲,理解歌曲形象。
学生能够理解歌词形象,并通过听唱较好地把握音准。
4、即兴创造表演,增强表现力。
在学唱并理解歌曲形象的基础上,请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歌词 的内容为歌曲创编动作表演,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在创编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表演,但不够形象、生动,我提示学生:小红帽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她走在路上是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表现?要按照歌曲节拍表演。学生在我的提示下表现出多种动作形式,效果较好。再引导:当她担心要遇到大灰狼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表现?学生表现出紧张的情绪,并用双手环抱肩膀、小碎步来表现紧张的情绪。最后,我又引导:小红帽探望外婆后平安地回家了,和妈妈一起进入甜蜜梦乡后是什么感受?应该怎样表现?学生表现出甜蜜、幸福的表情和动作。通过我的引导,学生能根据歌曲的内容,创造歌表演,增强了音乐表现力。
优点: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案编制和课件制作紧紧围绕本次研修主题“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努力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高质量的课件为我的音乐课堂带来新的亮点,真正建立起以学生兴趣带动音乐课堂的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真正实现“用技术改变教学”的目标。不足: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及教学反思 篇4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学习、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1、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丰富的学习情感。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拉进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唤起学生学习的情感,让小学生自主的识字,自主的交流合作。
2、突出积累运用学习。本设计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安排了拓展延伸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学习中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
3、突出自读自悟。“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在设计中,“读”贯穿始终。首先是“读”的层次性。有整体感知的初读,有探究课文的内容的细读,还有体会情感的品读。在各个层次上目标明确,并且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自读中自悟,在自读中思考。其次是读的方法很多。可以初步练读,可以有感情朗读,可以边划边读,还可以抓住重点朗读。
4、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教师始终保持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还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教师的教态不够自然、亲切,表情很僵硬。
2、教师的教学准备还不够充分,各个环节不够灵活机动;同时教师的心理素质需要加强,以免影响教学临场发挥。
3、评价手段单一,不够灵活,影响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及教学反思 篇5
一、以读为本,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中角色(云、雨、雹子、雪)读有关的句子,把自己当做那个角色,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融入课文。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好铺垫。在教学云变成雨、雹子、雪这一段时,我抓住了“落、打、飘”三个动词来感受它们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加动作表演出来。同时又结合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课件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文章用词的准确。然后渗透到感情朗读上。我又请男生读雹子的句子,女生读雪的句子,体会雹子的力度,雪的轻盈。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再通过读、说、演等各种形式,充分理解课文。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导读,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欣赏„„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融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
二、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撑,当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了水变成汽的过程后,我又通过课件演示,把深奥的自然常识变得浅显易懂,加强了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他们懂得了课文写的“我在池子里睡觉,在„„跳舞、唱歌、开大会。”中“睡觉”是水安静的样子;“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动;“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滚及它发出的声音。“开大会”是指水很多,百川入海嘛。
三、学有所得,感悟提升。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受到了环保知识的教育,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回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最后,在课程结束之际,我又布置了一个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画一画水的变化,并注上说明文字。是学生的课堂所学得以延伸。
当然课堂也有不足之处,个别同学还没有完全融入课文的学习之中,可能是积极性调动还不够。在教学水的不同形态是还可以渗透一些写作技巧。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及教学反思 篇6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认识新朋友乐乐, 开始出现一张图猜猜谁 是乐乐。
2.跟乐乐进入数学王国碰到一扇密码门, 密码是由1、2和3组成的两位数, 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 通过密码门就能进入数学王国。
通过小组合作, 交流汇报, 学生板演, 教师引导, 得出三组不同的排列方法:
第一组:12、21、13、31、23、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你先选了哪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再选了哪两个数调换位置?揭示调换位置法。
第二组:12、13、21、23、31、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先选1固定在十位上, 和剩下的2、3分别组成12、13;再选2固定在十位上, 和剩下的1、3分组成21、23;然后选3固定在十位上, 和剩下的1、2组成31、32。揭示固定十位法。
第三组:引导既然可以固定十位来摆数, 那是不是也可以固定个位摆数呢?
得出21、31、12、32、13、23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这种方法先选1固定在个位, 再选2固定在个位, 然后选3固定在个位, 分别和另外的两个数组成不同的数。可以把这种方法叫什么呢?揭示固定个位法。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要有顺序的思考, 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与组合。
二、探究新知
1.握手问题。进入数学王国, 碰见两个新朋友, 想跟他们 握手表示友好, 每两个人握一次, 可以握几次。
2.吃点心问题。数学王国的小精灵看小朋友这么能干, 来给大家送点心了, 面包、包子、饼干, 送给三个小朋友各一种, 一共有多少种送法?
三、巩固学习
三个人拍照留念, 可以怎么排位子?
四、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第一次反思:教学设计要从教材内容编排出发。
旧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中数学广角中第一课时把排列与组合放在一起, 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 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只有排列, 并没有组合的内容摄入。我在备课中, 没有仔细研究新教材, 理解新教材, 把握手问题和吃点心问题放进了第一课时, 这两个都是组合的典型例题, 因此我做出了修改。而在一开始的导入中, 我出示两个小朋友让学生猜谁是乐乐, 这个知识点也不符合本课要求, 因此删去。
第二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删去谁是乐乐这个环节, 直接导入, 进入密码门, 其他一样。)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用红黄蓝三种颜色, 分别涂头和身子, 有多少种涂法? (我的出发点是想创新, 不用书中的涂北城南城的例子, 又为了方便做课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涂头和身子的例子。)
2.考考你?用 0、2、3 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这个例题也是在第一次试教中教研员指出的一个对于新知识的练习。)
三、提升拓展
1.三个人拍照留念, 可以怎么排位子?
2.吃点心问题。 (变成排列问题, 三种点心按顺序先后 吃, 可以怎么选择?)
四、小结
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次反思:教学设计的案例要符合实际生活。
虽然这次试教发现了很多问题, 但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设计的用红黄蓝三种颜色, 分别涂头和身子, 有多少种涂法的问题。我的出发点是想与众不同, 没想到我的例题却出了问题, 试问世上哪有红色的头蓝色的身子呢?这个问题确实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并用于生活,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老师要以生活为背景, 真实的设计教学案例, 使学生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考考你?用 0、2、3 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练习一: (课本中) 用 红、黄、蓝 3 种颜色给地图上 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 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3.练习二: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 2 个字, 一共有多 少种选法?
4.练习三: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 3 个字, 一共有多 少种选法?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及教学反思 篇7
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又要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他们对于一米到底有多长心里完全没有数。所以,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1米的概念。
教学时,我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你想知道你的身高吗?要知道你的身高,必须要用到什么?从而引出尺子。然后介绍尺子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认识1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米的长度,体会尺子的长是1米——建立1米的空间观念;第二次让学生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五块瓷砖的长度﹑窗子的宽度、从脚到身子某部位的高度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比划出1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米的长度观念。
在学生的脑海中,1米的概念不是很牢固,让学生硬把1米=100厘米记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1米=100厘米”的转化中,我请学生拿出卷尺用20厘米长的学生用尺来测量,1米长的卷尺有几个20厘米,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明白1米长的卷尺上有5个20厘米,问5个20厘米想家得多少?20+20+20+20+20=100厘米。学生就明白1米实际长度。
存在不足:
1.米尺、1米长的线应该多准备几份,这样学生就可以常常感受一米的长度,也加深了学生对米的认识。
2.在课堂教学中,在让学生汇报交流这一环节里,当学生表达不出或不清楚时,我不够耐心,急于给学生提示,这样不利于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如果当时我能不急于帮学生下定论,而是请其他同学发表意见,相互补充,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更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
《100以内的进位加》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许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中,加深10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理解,同时感受数学的应用意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充满了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的体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新教材中,像58+6=?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学生用学具分别表示58和6,然后动手摆一摆。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动手操作学具和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想的?对不同的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然后我简单的说了进位现象及进位点之后我放手让学生尝试先练习,试着自己解决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学生计算的劲头很高,问他们有问题吗?都一致摇头说没有
计算结果很快交上来了,我发现学生的错误比较多。总结错误类型有:题目数字抄错导致计算错误;该进位的没有进位横式得数漏写。
我想学生是会计算的,只是很容易出错误。我没有过多的批评,让孩子一一订正之后,总结了几种主要的错误情况,让他们分别对号入座,并且一起总结出了检查的三步骤:
1.读两遍题目,横式一遍,以防抄错题; 2.检查横式的得数有没有漏写;
也许是刚刚经历了错误,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吧,练习时学生的正确率大大提高了。3.玩中求知,体验生活数学。
练习时,为了避免学生单调计算的枯燥性,我设计了“找朋友”比赛性的练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多样化的练习题使得课堂气氛较好。但同时也有很多遗憾之处。如对学生的巡视不够彻底,学生说算理的过程不够完整。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直角的初步认识》这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在上课时,教师的语言要有轻有重,要有变化,要有表扬、激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此外要关注学生的现状,如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的情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协作性和参与性等。只有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才能真正吸引学生,让课堂有张有弛,老师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学与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注重学生听课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因此,上课时要关注学生的眼神,不仅在讲授时要关注,在与个别学生交流时,教师的眼神同时也要关注其他的学生。上课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是否按老师的要求在操作学习用具,同时做到言行一致,比如在判断直角时,就要边操作边说,角的顶点和直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和直角的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也重合了,才是直角。只有会说会操做,才能真正的掌握直角的判断方法,这样也为画直角打下基础。
课堂教学时,不一定全部的学生都掌握了我们今天学的内容,即使掌握好的学生也存在着遗忘,特别是这些几何单元,学生的遗忘性更大,因此,加强练习,与巩固就十分重要,温固而知新,这是真理。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这节课,按以往的教学经验得知,教材中解决实际问题时只要求学生列出乘加算式,教参中叙述到“要求不宜太高,学生想不到的方法(比如乘减),不必强加给他们。”可大册上出现了看一幅图用乘加乘减列出两种算式。也就是得要求每位学生掌握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乘减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它包含了逆向思维。记得前几年我对此课还专门写了一篇有关数形结合的文章,就是针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乘减的算理的。今天这节课我主要注重以下几点的讲解:1.关注学生对图意的理解、对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即让学生多说图意。2.对算式含义的理解,借助算式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以及乘加与连加之间的联系。3.渗透并逐步强化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解决问题,最后的答案必须一致,因为解决的问题是统一的。(如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加、乘减等)4.讲清列乘减算式的思考步骤,借助“形”为学生的思维搭好脚手架。具体步骤:1.画。把最后一份也画的和前面的同样多。2.数。数一数现在有几个几。列乘法算式。3.划。把刚画上去的划去即减去。
思考:乘加算式在图中是可视的,对学生来说是真实存在的,而乘减减的部分则是一种虚拟存在,低年级儿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自然会产生这样的建构偏差。如果凭空让学生列出乘减算式是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画、数、划——数形结合,为学生搭了个“脚手架”,理解起来就“有理可据”了。
反思:可整节课上下来,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也许是安排的太满了,强调的太多了,书上练习没有全部练完,也许把乘减的算理理解放在第二课时,训练的会更扎实些吧。
《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镜面对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3课时的内容。
《镜面对称》主要是让学生明白镜子里的人上下与前后位置不发生变化,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这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照镜子来体验镜面对称。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明白了镜外的物体与镜内物体的像是对称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镜子外的人和镜子内的人像对称来得出结论。这是本节课教学成功之处。
然而,本节课教学中学生遇到的困难——“钟面的镜面对称”教师即使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使所有学生完全解决。因为在一年级时,学生学习认识钟表特别是几时几分认识和表达困难。这样有难度的内容加上钟表的镜面对称就加重了学生认识上的难度。
在教学中,我自己制作了一个钟表模型贴于黑板上,先让学生复习顺时针方向认识钟表,明白钟点面上的12个数据和12个大格,每个大格5个小格。然后让学生复习钟面的1——12这些数据对的是多少分。再让学生根据镜面对称左右位置对换的原因来以12和6的两个点画一条对称轴,以时针和分针离数字12或6几个大格或小格来确定镜内或镜外时针与分针的位置,从面确定镜内或镜外的时间。如果学困生还是不明白原因,就让他们先照镜子认识指定的钟面图形的镜内时间,再按照镜内顺时针方向说出镜内钟面时间。让他们感受镜内时间与镜外时间主要是时针和分针对称。这样即使不再照镜子只要会以对称轴为中心画出对称的时针和分针也就知道了指定的镜内或镜外钟表的时间了。这样的教学还只是对于脑子反应快的学生,对于脑子转不过弯的学困生还需要花大力气进行演示操作或实际辅导完成镜面对称认识钟表。
《看一看、摆一摆》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巩固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应用。本课是由“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用小棒拼摆图形”两部分内容组成,在第一节小组教研的基础上,形成的二次教案。再次教学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内容生动有趣,激发学趣,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实物玩具,将“看”和“摆”两个不同的数学活动内容结合起来,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等活动,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思想,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
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主动操作、自主探究,使学生去尝试和探索,并尽量让他们有充分的思考和展示的过程,比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注重情感教育
课件都是和生活联系紧密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象的感知“只有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的生活道理。
《统计》教学反思
统计在生活随处可见,本节课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信息来自生活,并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作为切入口,激起学生统计的欲望,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知识的程序就越高,课中教师就从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喜欢哪只羊导入新课,从“到底哪只羊喜欢的人数最多”来切入主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2.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到数据的描述和分析都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如在这节课中,到底哪只羊喜欢的人数最多,很自然地引入统计,然后学生又根据数据制作统计图,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得出当数据比较大时为了方便,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整个统计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充分展现出来。
3.放手让学生交流合作,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有时会大大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探索环境。如在教学由以前的一个格子表示一个人过渡到1个格子表示2个人时,充分让学生讨论“格子不够了怎么办?”这一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想办法,得出了在数据比较大时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单位的办法。使得教学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
4.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身边的问题。因此,我设计学生以自己小组所得的星数,来换取奖品的个数为素材(一颗星可换3个奖品),统计每个小组分别可得多少个奖品?并制成统计图。学生可自由制定一格代表几个单位,可延伸到课后完成,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纵观整节课,教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生命的活力。
《简单推理》教学反思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思维方式,也是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思维形式。根据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键句,就能较为轻松的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
本节课的内容先从两个物体入手,创设了猜一猜卡片下面的是红花和黄花。学生产生分歧,无法分清,使学生明确需要提供信息,才能确定那张卡片下面藏的是红花哪张卡片下面藏的是黄花。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不是什么,就是什么。紧接着以省省互动的游戏使学生巩固推理的方法。让学生使用“不是、、、、、、就是、、、、、、”进行推理。再接着三个物体推理。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的机会,让学生亲历、体验推理的全过程。如何让学生充分体验推理的过程。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反馈。从说推理过程、听推理过程、演示推理过程、观察推理过程等一系列环节,让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为了使学生在这节课中充分体会推理的过程,也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奇妙。我设计了猜动物头饰的环节。学生非常感兴趣。然后充分利用这一素材,紧接着出现了动物比赛排名。并且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排一排。而我也能从学生的排一排中准确的抓住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更好的完成教学目的。学生推理暴露了两种思考的方法,有文字叙述的,连线的。这样的设计引导,多角度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并掌握“抓住最集中信息、分别突破问题”的思考策略与推理方法,并能逐步养成一种“综合信息、有序思考、意义组合”的思考习惯,也为今后解决复杂的推理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他们之间切入点的不同。前者可以逐个条件进行分析,后者抓住最集中信息进行分析推理。本节课注重评价机制,让学生愿意说、喜欢说,培养学生数学的乐趣。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及教学反思 篇8
师:下周,小红要去参加秋游,她有很多漂亮的衣服,该怎样搭配呢?小红的衣橱里有这样一些服装。
图片出示:白色上衣,蓝色上衣,蓝色裙子,白色长裤,黑色长裤。提出问题:这些衣服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2.解决问题。(1)任务布置。
师:想一想,怎样搭配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
再想一想,你能用什么巧妙的方法把搭配的结果记下来?(2)学生活动。(3)反馈交流。
生:我们是这样搭配的,(利用图片演示搭配的过程:白上衣依次分别与三件下装搭配,蓝上衣依次分别与三件下装搭配)我们是这样记录搭配过程的: 师:你们觉得他们搭配得怎样? 生:他们的方法很有规律。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们搭配的方法和刚才的同学一样,只是记录的方法不一样,是这样的: 师:对这个组的成果有什么想说的? 生:他们记录的方法很简洁。生:我们的搭配方法和他们不一样,(生利用图片演示搭配的过程:蓝裙依次分别与两件上装搭配,白裤依次与两件上装搭配,黑裤依次与两件上装搭配),是这样记录的: 师:这种方法你们觉得怎样?
生:其实和第一种方法是一样的,刚才是用衣服去搭配裤子,现在是用裤子去搭配衣服,不过两种方法都要有规律,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生:我们有更简单的方法,可以用△代表上装,用□代表下装,我们是这样记录的: 生:我们记[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录的方法也很简单,出示: 师:对这两个同学的发言有什么想说的? 生:用符号来代替图片或文字更简单了。
师:是的,用符号来表示更简单了,不过这两种记录方法也没有区别,△□和1、2、3表示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生(迫不及待):我们还可以用字母来代替,比如:a、b、c。
生:老师,我们想到了,不管哪一种方法,其实就是2个3,一件上衣可以跟三件下装搭配,另外一件上衣也跟三件下装搭配,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3×2=6(种)。
教学反思:
1.自主建构,尚需有效引领。
案例中,教师布置时有一定的价值引导,学生不仅要考虑“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而且必须考虑“不重复、不遗漏”,因此也就避免了学生低层次的活动展开,从学生的研究成果看,不再有学生出现随意搭配、没有规律的方法,其“有序思考”的思想相当凸现。显然,这均得益于教师任务布置时的价值引导。其次,较好地发挥交流反馈中评价的引导功能,每一次学生作品反馈后,其评价是十分到位而有效的,“有规律”“全面”“记录简洁”“方法一致”等都是较为具体的、具有一定引导价值的评价语言。可见,自主探究还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2.关注过程,凸现思想方法。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及教学反思 篇9
《识字7》以“拍手歌”的形式,为小朋友描绘了大自然中动物们自由生活的情景,同时揭示了“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的道理。课文内容生动、活泼,富于情趣,节奏感强,适于朗读。“拍手歌”的形式也为课堂活动的组织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教学本课第二课时,我觉得有如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激发兴趣,激起学习的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呈现给学生许多动物的美丽画面,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在感受中产生兴趣,有了认识动物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喊喊动物朋友的名字并跟他们打招呼;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样子;动物朋友要把生字朋友带回课文了,读一读把它们留住;老师要考考大家,谁敢接受挑战;编儿歌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课堂上教者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互动交际、拍手诵读等,促使他们动脑、动眼、动手、动嘴,调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方法科学识记生字;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会结合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并在熟练诵读的基础上,学会模仿编儿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中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三、循序渐进,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会编儿歌。
课后的练习安排了孩子尝试编写与卫生有关的拍手歌。为了落实好这个目标,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押韵,押韵有什么作用,从而让他们对编儿歌的要求有更进一步认识;接着我找了一首同样是保护动物的拍手歌,把当中的一些内容删除,让学生补充完整,在这过程中始终强调押韵的好处。最后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刚才的基础上独自模仿其中一两句自己编拍手歌。在练习编写的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浓郁的兴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发挥想象,从而顺利地完成任务。由于受知识水平限制,也有个别孩子编写的儿歌过于直白。
四、注重识字过程中人文关怀。
从上课开始与动物朋友打招呼,与他们交朋友,用几句话说说动物朋友的样子,模仿编儿歌,懂得保护动物。整个过程,学生的情感始终倾注于动物朋友的身上,识字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动物”相处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着人文关怀。我们知道学生学会了相处,学会了关爱,就会去关爱同学、老师、亲人,就会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及教学反思 篇10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
二、教育学生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用打击乐表现过新年的气氛,自编动作等音乐实践。教学点难点:
指导学生唱《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新年的热烈氛围。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年画、小筷子、彩绸。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做律动
随着《小拜年》的音乐教师带学生做律动,感受喜庆的气氛。
二、欣赏歌曲《欢乐中国年》
师: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孙悦姐姐的一首歌,想听吗?(学生回答)
师: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课件孙悦演唱的《欢乐中国年》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好听吗?(学生回答)师: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语言表述)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画面上的人唱歌、跳舞、放鞭炮真热闹,他们在庆祝什么节日?(学生回答)
师:对呀,他们在庆祝春节。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就是我们俗话说的过年。同学们过年的时候,你们在家都干些什么呀?(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回答)
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新歌《过新年》 播放制作的《过新年》多媒体课题课件。学生齐读课题----过新年
三、学习新歌
1、播放教材多媒体《过新年》课件,让学生欣赏自由感悟。师:歌曲我们听完了,你想告诉老师什么呢?学生回答。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是欢快的、还是优美抒情的?(生回答)
师:既然同学们喜欢听,那我们就再来听一遍,听的时候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小手,随着歌曲拍拍手。(播放多媒体《过新年》课件)师:同学们拍的真好!你们听到歌曲里面有哪些熟悉的乐器呢? 师: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这一边啊,我想让大家用打击乐器把锣鼓的节奏敲出来。播放多媒体课件锣鼓的节奏。
师:先跟老师把锣鼓的节奏读一读,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请同学们齐读一遍。同学们都会读了。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打击乐器,老师这儿还有打击乐器(鼓、罗、小镲),谁想到前面来用这些打击乐器?(指名学生到前面演奏)让我们随着录音把歌曲中锣鼓的节奏敲出来吧。生:好。师: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行!播放歌曲《过新年》。
2、师:下面我们来读一读歌词。谁想来读歌词?师:你来读。读歌词,帮助学生解决不认识的字。
3、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试着按节奏齐读一遍歌词。(生读)师评价:同学们读的很好,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节奏感还真不错。
4、现在请同学们随着琴声用“LA”小声唱一遍歌曲的旋律。同学们注意听好前奏。
5、同学们能不能随着声把歌词填上?(学生回答)。那我们来试试看。好!我们再来一遍,同学们在唱的同时找出你认为难唱的乐句。
6、同学们,你们觉得那一句最难唱?(指生回答)你们觉得这几句难唱呀,好,老师来教你们吧。师分句教,还有不会的吗? 质疑,帮助学生处理完所有难唱的乐句。那好,我们就随着琴声完整演唱一遍歌曲。
7、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歌曲了。下面我们就听一听录音几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唱这首歌的。比一比,他们唱的好?还是我们唱的好?(播放歌曲《过新年》)师:同学们谁唱的好? 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差距。
师:老师觉得同学们唱的真不错。也觉得录音机里的小朋友唱的很好,听到他们欢快的歌声,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过新年时可爱的笑脸,感受到了他们高兴、激动的心情。同学们过新年高兴吗?生:高兴。
师:好!我们也随着录音伴奏来唱一遍,我们也要露出我们可爱的笑脸,唱出我们过新年时的高兴心情。播放《过新年》录音伴奏。
8、师:同学们唱的真好!下面我们换个方式唱一唱歌曲,这样吧,一组的同学唱歌词,二组的同学唱锣鼓的声音。师:交换过来唱一唱,看哪个小组唱的好。同学们都唱的不错啊,你们真棒!
9、用小筷子指导演唱歌曲
(1)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小筷子,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歌曲。我们来试一试。(学生随录音表演)(2)现在,我们一起随着录音边唱边表演歌曲。
刚才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边唱边表演了歌曲,唱的、表演的都不错。
(3)下面请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表演歌曲,同学们唱歌词时把小筷子摆起来,唱锣鼓的声音时用小筷子把锣鼓的节奏敲出来,跟老师一起来一遍。
(4)接下来,我们一起随着录音边唱、边表演。
四、创设情境,让学生参加春节实践活动,自由表达春节的愉快心情。
学生自己动手装扮教室,把教室装扮出过新年的景象。(播放《过新年》伴奏曲)
师:装饰完的同学情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同学们做的真好,真么快就把我们的教室装扮的象过新年一样。同学们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翘起锣、打起鼓、唱起来、跳起来,共同庆祝新年吧。
播放《过新年》录音师生同跳。
五、小结、下课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及教学反思 篇11
一、导入
提问季节带出旅游话题,今天呀,老师也想带同学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同学们让我们坐上小火车一起出发吧谁先来模仿一下火车开动的声音?
(节奏练习)1 2│ 3─│
呜─── 2│ 3─│ 呜───
32 │54 32│1─ │ 轰隆 隆隆 隆隆 隆隆 隆 54 32 │54 32│1─ │ 轰隆 隆隆 隆隆 隆隆 隆
告诉老师小火车将我们带到了哪?
教师:你听得真认真!这首歌曲还表现了山谷里一种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是„„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山谷回音真好听》。老师:那同学们知道回音是怎样形成的吗?师介绍回音的形成。
二、回音游戏
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地方可以产生回音? 教师:我们来玩一个回音的游戏吧!
教师:现在我们这间教室就是个美丽的八达岭长城,谁来对着山谷说话,谁来当回音?学生1 教师:还有哪两位同学表演得和他们两个不一样。教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
感谢这几组同学的精彩表演。现在请同学们评一评。哪一组同学表演的最好,为什么? 教师:不错。非常好!观察生活非常仔细。回音应该比原声要弱一些。下面呀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北京非常著名的景观——北京天坛回音壁(出示课件)
三、乐理小知识:
强在音乐当中用F表示,弱则用P表示。(集体重复一下)来!集体用手拍出一个强的声音来,再拍一个弱的声音来。再来一个由弱到强,再来一个由强到弱。(随老师的手势)同学们太了不起了,瞧你们不但能够表现强和弱而且还能够表现渐强和渐弱了。
现在咱们就利用强和弱这对好朋友 和老师玩这个回音游戏,好吗? 教师:注意,现在老师的原声有变化了!(教师唱旋律唱名)教师:12 34 │ 5─ │ 生齐:12 34 │ 5─ │ 教师:i6 i6 │ 5─ │ 生齐:i6 i6 │ 5─ │
三、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学会歌曲,并能用强、弱对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师:回音游戏玩得真带劲,现在老师又想唱了。现在我要为大家献上这首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再唱:瞧,有的同学已经情不自禁随着唱起来了。那我们就来个师生合作。当我唱“啊”时,你们唱一下我的回音。提醒一下,回声应该是
弱的。教师操作:出示《山谷回音真好听》的歌谱。
教师:同学们想试着唱一唱吗?,咱们就来唱一唱。随琴慢唱。
(大家唱得不错,注意唱完啊 还有一句回声,不要着急唱下一个。也就是老师范,来一起来唱一下回音部分。再来一次。)集体再来演唱一次。
1、师生接龙唱。这一次同学们演唱,老师来给你们当回声。
2、男女生接龙唱。男同学演唱,女同学当回声,交换。
3、集体演唱最后一遍。
4、四个人一组小声练习一下。
5、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小歌星特别多,哪位小歌星想来单独演唱一遍歌曲。1-2位,再一起来。
6、这首歌曲比较简单,能试着唱一下歌谱吗?哪位小识谱能手能先来试试。一起来。慢速,再来。
7、编一编
师:同学们面对美丽的大山谷,你的心情如何,学生发言,对,此刻老师真想对着大山说出我的心里话,想听吗?听好了,今天我要把心中的话唱出来。“我爱同学们,你们是最棒的!”听到老师的心里话了吗?对,老师的心里话就是,同学们,你们一定还有很多的话想对山谷说,你们四个人一小组,讨论一下,把你心中最想说的话,用歌声表达出来。看看哪个小组合作最棒。
哪个小组愿意把愿意把自己的歌唱给山谷听听?
四、小结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及教学反思 篇12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2、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八分音符节奏。
3、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性,能跟音乐有表情地舞蹈,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4、初步训练学生歌词创作的能力,发挥学生的想像、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休止符和八分音符节奏的掌握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约2分钟)
(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小朋友们参与到故事中去,引出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为歌曲的教学做铺垫。)
故事大意: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座古老的城堡;城堡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他决定在城堡里举行一个盛大的PARTY,于是,他给所有的朋友们都发了请柬。请柬上是这样写的:我亲爱的朋友,今晚我将在城堡里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来庆祝我的生日,诚挚的邀请您前来参加,您的朋友小熊。
在离森林很远的波兰,住着小熊最好的朋友----小洋娃娃,她也收到小熊寄来的请柬,于是,小洋娃娃便开动起脑筋,创作了一首歌曲送给小熊当礼物,并取名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熊收到礼物乐坏了,拉着洋娃娃,合着歌曲,欢快的跳起舞来。
二、新课教学(约25分钟)
(一)音阶练习
(通过反复试唱练习,让小朋友们大致掌握“1,2,3,4,5,6,”六个音的音高并进行发声练习,为接下来的乐谱学唱打好基础。)
小洋娃娃可厉害了.她只用了6个我们熟悉的音符宝宝就完成了创作了这首非常美妙的歌曲大家来看看,都是哪些音符宝宝呢?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些音符宝宝吧(1,2,3,4,5,6).(二)歌曲教学
1、聆听范唱,感受情绪,说说歌词内容
(通过反复聆听,使小朋友们大致熟悉歌曲旋律。听前出示问题,要求小朋友们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他们会更加认真的去聆听歌曲。)
① 你感觉到这个歌曲是怎么样的音乐情绪?
(高兴的,快乐的,兴奋的,活泼的,开心的„„)
② 整个歌曲都在说些什么呢? 按节奏歌词接龙 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跳呀跳呀,一二一。生:他们在跳圆圈舞呀,跳呀跳呀,一二一。师:小熊小熊点点头呀,点点头呀,一二一。生:小洋娃娃笑起来呀,笑呀笑呀,哈哈哈。
修改说明:通过歌词接龙游戏,既让学生熟悉了歌词,又掌握了歌曲的节奏.2、结合图谱,学唱歌谱
(通过图谱,让小朋友学会观察并列出乐句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此解决X X X 0这一节奏难点。通过反复视唱乐谱,使小朋友们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1)小朋友们你们观察歌谱之后,发现歌谱中的一些相同与不同点了吗?
(一二两句前三小节相同,最后一个小节不同,三四两句前三小节相同,最后一小节不同)
(2)在这里出现了一个音乐小符号,你们认识它吗?
(休止符)
(3)介绍休止符的作用,并请小朋友们练习X X X 0 节奏
(4)教师弹奏旋律,小朋友们用“啦”轻声高位置和琴哼唱旋律
(5)教师弹奏旋律,小朋友们唱谱,固定音准。熟悉后,进行歌谱接龙游戏,巩固歌谱学习
3、填入歌词,跟音乐演唱歌曲
(在完成歌谱演唱后,请小朋友们填入歌词,跟琴演唱,在此过程中,对于小朋友还未完全理解的节奏难点进行再次解决。跟音乐演唱歌曲,要求小朋友们有感情的高位置演唱歌曲。)
(1)大家都学会唱谱了吗?让我们跟着钢琴,把美妙生动的歌词填入歌曲中吧!
(2)小熊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请小朋友们加入到舞会中来了,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唱起来,为小熊的舞会添彩吧。
三、创编活动(约7分钟)
1、(请小朋友们为歌曲编排简单的舞蹈,在编舞过程中,要求小朋友们按照歌曲节奏组队进行舞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肢体协调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能力较强的学生一个拓展的空间,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欢乐)
小熊今天特别开心,因为有那么多的小朋友来为他庆祝生日。还有那么好听的歌曲作为礼物。听,舞会的音乐响起来了,小熊还想请大家一起来跳个舞,那么老师就请大家同桌二人为一小组,跟着音乐来自己编舞,一起加入小熊的舞会中去吧。
2、深入创作
(1)请学生把原来的歌词中小熊的地方改成其他的动物名,如果这样动物的叫声可以模仿的话,可以把原来一二一的地方改成动物的叫声。
(2)教师先举一例做示范。(3)分小组创编
(给一分钟时间讨论练习后,请小组上台展示。)及时评价。
修改说明:通过创作歌词,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四,课堂小结(约1分钟)
小朋友们,今天的舞会你们玩得开心吗?生:开心„„
小朋友们回到家,可以把这个歌曲教给爸爸妈妈,请他们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开一个家庭舞会!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实践后反思:
本课教学以学唱歌为主,通过创设情景、演唱、创编、律动表演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情景中充分体验歌曲、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并能从中体会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乐趣,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
本堂课整体看来,各个教学环节比较清晰,环节之间的衔接也比较自然。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创设合理、有趣的情景,利用简单的多媒体课件以及我的充满感情的语言去实现它。在这样的情景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学生能够有兴趣的、主动的去学习,把自己当成了主人,所以当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便能够自然地、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还主动地来为歌曲进行了表演。最后,在完成了学习任务的情况下,为学生创造条件,让课堂成为他们才艺表演的舞台,将学生的激情进一步调动了起来。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及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雪花》听评课10-24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09-09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1-26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