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2024-10-28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精选8篇)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篇1

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① 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② 亚洲的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③ 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 大小:亚洲是世界上面积的洲(原因是 : 1) 面积 2) 跨纬度最广 3) 东西距离最长 )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 地理分区:习惯上把亚洲分为6 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

地区 国家

东亚 中国、蒙占、朝鲜、韩国、日本

东南亚 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东帝汶

南亚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西亚 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

北亚 俄罗斯的一部分

4. 东亚的国家有: 中国 蒙古 朝鲜 韩国 日本

6. 亚洲地形的特点:1)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 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3) 地面起伏大

7.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

8. 亚洲气候的特点1) 复杂多样2) 季风气候显著3)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气候特点解析:

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手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夏季内陆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因此冬冷夏热;由于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篇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是第五组课文的延伸。第五组课文通过对蔺相如、诸葛亮、武松、孙悟空的描写, 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个性品质的写作方法。第六组为综合性学习。学习第七组课文, 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并学习在习作中运用。

叶圣陶先生认为,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是个教学的例子。学习这个例子是手段, 目的是要通过这个例子的学习来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语文水平, 获取语文能力, 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这些理念如何在教学中综合体现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习作来反映。所以新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合在一块编排。当教师明白了这一编排意图后, 习作教学就会以课文提供的信息为“蓝本”, 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来梳理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思路, 完成该项训练。

二、回顾已学课文

第七组共编入三篇课文。第一篇是一组人物描写, 是精读课文。编者选取了三部作品的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出自小说《小兵张嘎》。张嘎是个儿童英雄, 很受孩子们喜爱, 选入这一片段, 能使学生受到感染, 调动儿童生活经验, 深入内化, 爱上课文。另外两个片段:《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分别选自古典名著《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相对前一个片段来说, 后两个片段的内容离现实生活远了些。三个片段在人物描写上各有侧重。《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侧重于动作描写。第二自然段里有“跳起来”、“退后两步”、“一闪身”、“叉着腰”等动作描写。第三自然段里的“眼疾手快”、“一叉一搂”、“虎势儿一站”、“蹦来蹦去”、“塌着腰”、“鼓鼓着眼珠子”、“走马灯似转了三四圈”、“三抓两挠”、“揪在一起”……更是生动细腻地把摔跤写活了, 把场景写热闹了, 让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若是把这些词语抽掉, 这个片段就平淡得没了看头。《临死前的严监生》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严监生至死也不忘减少灯盏里的两茎灯草, 活脱脱刻画出一个“吝啬鬼”的面孔。《“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最突出的是外貌描写。对“凤辣子”这个人物, 作者从穿的写到戴的;从眼睛写到身体;从“粉面含春威不露”写到“丹唇未启笑先闻”……本组第二篇和第三篇均为略读课文, 其中《刷子李》在选材上和《临死前的严监生》很相似, 仍然是以细节描写取胜, 《金钱的魅力》在刻画人物时, 以语言描写见长。第一篇 (3个片段) 似是这组课文的“总述”, 后两篇则是对总述的诠释。

“鸿爪回头细细看”, 回顾是为了运用, 是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这个例子提供的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因此, 相关知识点教师不必一一告诉学生, 可让学生重读课文, 调动印象积累, 思考学习收获, 也可以通过提问,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申补充, 还可以请学生翻看听课笔记, 熟悉课文中涉及的描写方法, 为习作做好“临战”前的准备。

三、习作指导

1. 明确要求。

当上一步骤完成后,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习作要求”了, “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本次习作要注意把人物写得特点鲜明;二是要把课文中学到的一些人物描写方法运用到习作中来;三是习作写成后, 同学之间要互评互改。教师可举出具体例子来引导。如, 写老师, 你要突出老师的哪一方面, 在这方面有哪些典型事例。假设是写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学习有困难, 老师耐心辅导, 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细处着手,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怕学生课间奔跑撞上书桌的棱角, 老师用废旧报纸做成角套将桌子棱角给套上;老师把自己阅读过的、适合同学们阅读的书籍、报纸捐赠给班上, 供同学们阅读;带上糖果去慰问生病的学生……在这些材料中进行比较取舍, 选择印象最深的, 最能感动自己的来写。这只是一个例子, 不要求都写老师。

2. 先说后写。

通过示范引导, 把学生思想激活,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酝酿构思。构思好后, 请学生练习说, 即口头习作, 进入口语交际, 老师同学做听众, 边听边参与进去, 既接受, 也分享。如某同学写得好, 语言描写方面值得自己借鉴, 另一同学材料选取典型, 人物特点鲜明, 值得自己学习, 又一名同学善于外貌描写, 还有的同学加入人物对话, 可以仿照……让学生充分地说说, 这样能在习作涉及的方方面面让学生通过交流, 受到启发, 易于动笔。

口头习作完成后, 动笔习作紧跟上来。要把口头语转换成书面语言, 还需要积极的思维参与, 需要多种语文能力的运用。口头表达在逻辑上存在松散欠严谨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习作中出现就不允许了。所以在谋篇、布局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思考、严密组织, 准确表达, 把一些学过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手法运用进去, 随时提示检查。

3. 自改互改。

七年级地理教学案例 篇3

关键词:初一地理;教学方法;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030-01

一、案例背景:七年级地理新教材容基础性、实践性、趣味性、统一性于一体。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对于我们地理教师而言,着眼点不应该是给学生传授系统的地理知识,而应该是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二、案例主题:七年级地理新教材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中,经线和纬线是地理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又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经线和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划分更是难点中的难点。我先后想到了3种教学方法,并用于教学中,感觉效果较好。

第一、观察地球仪。观察地球仪是一个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但是地球仪有很多的图例和注记,有时会干扰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第二、图表讲解法。用这种方法学习经纬度变化规律比较直观,但是启发学生空间思维将会差一点。

第三、学生实际绘画法。上面两种方法,只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节课通过让学生自绘东经图和西经图、东西半球图,对难点有了突破。

三、案例过程:课前布置学生自绘四幅以二十度为间隔的经线图。

(一开学就给学生提出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个绘图本,课本中的重点图让学生通过绘图加深记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练习,我们知道地球仪上纬线的分布特点和规律,接下来,我们用类似的方法看看地球仪经度的分布特点和规律又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环节一:经度的排列

活动安排:

1、按照原来的四人分组,每组一个地球仪,协作完成。2、按老师的要求共同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从赤道上经度的排列分布其特点。

教师讲述:与纬度相似,地球仪上的经线也有无数条,为了区分不同的经线,人们也给它们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经度。同样的道理,经度的起点也是0,那么,0度经线在哪儿?它是一条怎样的特殊经线呢?

指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度经线的具体位置。

教师归纳总结:0度经线是地球上计算经度的起算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这是人为造就的特殊经线,请看教材第6页,阅读材料1.8“格林尼治0度经线”来了解这条特殊的经线。

活动安排: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绘制好的一组20度间隔的经线图,以右面半球的最左的经线为0度起点,向东向西填写经度数。学生填写,教师巡查。四人小组互查。

教师提问:认真观察你填写的经度数,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接问:除了0度和180度处,其余的经度都有两个相同的数值,我们又如何区分呢?学生答。

教师归纳总结:本初子午线向东称为东经,以西称为西经,人们同样利用英文Eest 、West的单词首字母“E”“W”作为代号,分别表示东经度和西经度。请同学们区分我们刚才填写的哪个是东经图哪个是西经图。

教师板图:拓展练习: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练习写出下面几个经度。其他同学们在自己绘制的图中绘出。

东经30度、东经90度、东经150度、西经30度、西经90度、西经150度。

在地球仪上找出这六条经线,观察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相对两条经线度数的和是多少?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发现一条很重要的规律性,两条东西经相反,和为180度的经线共同组成一个经线圈。

环节二:半球的划分

提问:如果说我们要利用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成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线最合适?分开的半球分别叫什么半球?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南北半球的划分,学生观察。并指名学生进行叙述。要求学生在东经、西经图中描绘出赤道,并填写出南北半球的范围。

过渡:同样,如果要将地球用经线分为两半,又该选择哪条经线圈呢?分开的半球称什么半球?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观察,理解选择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所在的经线圈的原因。

教师总结方法:1、数值法。教师把板图中东半球小于西经20度的范围和西半球大于东经160度的范围用阴影描出。

判定方法:西经20度向东到东经160度的范围为东半球。西经20度向西到东经160度的范围为西半球。

2、数轴法。教师板绘,并要求学生同绘,把经度值标在坐标轴上,根据位置确定所在的半球。

七年级下册地理要点知识点 篇4

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开采成本低

2.未来发展出路:

沙漠旅游发展水果业节水农业发展牧业

3.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资源最多的地区

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五个重要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绝大部分通过海运运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4.中东石油外运的三条主要航线

①航线A往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西欧美国

5.航线A经过苏伊士运河到欧洲路途最短,吨位运费最经济,但运河地狭水浅,邮轮吨位不高。

②航线B往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6.航线B经好望角到欧洲路途较远,但水道宽阔,可以运行巨型邮轮。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篇5

(一)南极地区

1.位置: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合成南极大陆

2.地形:以高原为主

3.特征:气候特征——裂风、干燥、严寒。有“冰雪高原”之称;人类宝贵的淡水库;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冬季和夏季之分;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4.极点:极点是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北,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旋转。

5.代表动物:企鹅

6.考察:我国先后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

(二)北极地区

1.位置: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

2.特征: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白令海峡

3.极点:极点是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男,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篇6

1、东南亚西临 洋,东临 洋,在 洲和洲之间,包括 半岛和 群岛。中南半岛地势北___南______,形成了、的地表形态主要河流 有、、、、,这些河的大致流向是; 是东南亚重要的农业区,与我国相邻的国有、、2、马来群岛地形特点:_______众多,_____狭小。河流特点:,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这里有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之称

3、中南半岛: 气候,雨季: 至 月旱季: 至,农作物一般在播种,收获 ;马来群岛:气候,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4、东南亚处在 与、与 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岛与岛之间,是沟通洋与洋的天然水道,是联结洲、洋沿岸与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两岸国家:、、,在这里,有世界著名海港,有“____”之称。

5、东南亚是世界上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______;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锡产量居世界第一的国家是______。

6、东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两岸的以及;也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于省、省

7、南亚位于海。

8、地形:北部:山脉;中部:平原和平原;南部:高原

9、发源于流经海。

恒河 发源于 喜马拉雅山脉,流经(国家),注入湾。10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部分属于气候;一年分三季,3—5月,季;6—10月,季11—次年2月,季。

11、南亚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是季风对农业的影响。季

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②不利影响:由于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变率大,容易发生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12、南亚的农业以、和;小麦分布在;黄麻分布在;

棉花分布在13、南亚是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佛教——斯里兰卡、锡金、不丹;

印度教——印度、尼泊尔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

14、印度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 ;印度的

15、西亚地处__、___、___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内陆湖)之间,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16、西亚特产:土耳其的;阿富汗的,伊拉克的。的节水农业,两河平原也叫。

17、西亚是世界上________人的聚居区之一;是_____、______和_____教的发源地,三大宗教都把奉为圣城;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

18、西亚是世界上___储量最为丰富、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主要输往__ __、___ _和__ __。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和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 西线:波斯湾---海峡---印度洋---亚丁湾---海--运河---地中海---—大西洋—欧洲西部和北美

东线:波斯湾---海峡---印度洋-----海峡—日本

19、欧洲西部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大多数国家属于____国家。以地中海沿岸为气候。

20、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的首都___________,共同的货币_______。

21、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____的大洲。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居各大洲_____。

四大工业国_、、_、___ ;业在欧洲西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但是生产水平____。四大农牧业国、、、。三大旅游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特色产业:“钟表王国”指_______表都;瑞典的、和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之称的是______;____的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______以花卉种植业发达而著称,尤其以______驰名世界。

23、旅游业:挪威的__________;瑞士的;西班牙的______;意大利的千年古都_____和水城_____、音乐之都奥地利______、艺术之都法国;德国慕尼黑的________节。英国的。“世界公园”之称的是

24、极地气候,多,稀少。地球上%的淡水以形式储存在两极

地区特有动物:北极,南极。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篇7

(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 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二) 知识和技能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 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的方法。

3.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4.能够使用目的 (如旅游) 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举例说明1~2种现代高科技地图 (例如, 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 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设计问题小组讨论, 把答案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为小组汇报展示过程。

第一课时:整合这部分教材内容, 打乱前后顺序, 提出问题:

1.教材22页图1.31和图1.32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量算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 你能说出你的办法吗?

3.请完成22页活动1题。

4.利用17页图1.24说出温哥华在渥太华的什么方向?16页图1.22说出台东在高雄的什么方向?你能总结在地图上怎样辨别方向吗?

5.18 页图 1.25 说的是一些常用图例, 你能记住它们并解释什么是图例吗?

6.除了刚刚我们利用的这些地图, 你还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你知道它们的不同用途吗?你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吗?你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7.现代高科技地图你了解吗?有哪些?知道它们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吗?结合实例说出一两种它的应用。

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请完成 18 页的活动题。

9.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给其他组的学生出几道题。满分20 分。

这里的第1~5题解决的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判读经纬度, 量算距离;第6题解决的是课程标准中提出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 查找所需要地理信息, 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第7题则解决的是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会列举电子地图, 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第8题是利用教材中的活动对整课内容加以总结和复习;第9题则是让学生在出题的过程中完成复习考查的目的。这部分内容在小学时有接触, 学生完全可以依靠自己把这部分内容学会。

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 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帮忙的人, 学生在研究、合作交流中体会着成功的快乐。把问题放手给学生,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让我们共同做一个快乐的“牧者”。

参考文献

浅谈地图册与七年级地理教学 篇8

在地理课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更有效、更积极地利用地图册进行教学,下面我就结合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地理的基础知识方面,对感性知识的认识,其主要来源,应从地图上获得。比如说,地理名称、景观等地理事实材料,是和地图有着不可分隔的联系。这些地理的感性知识,在地图上是用直观、生动和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直观内容,才能更有效的形成地理观念,进而理解更多的理性知识,如地理规律、成因、基本原理等。

2、地图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具体的、生动的感性材料。农村学校里的条件毕竟有限,所以,在农村学校的地理课教学中,地图是最常用的工具,这样,才会使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才能使学生更容易、也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读图是培养学生地理技能的常用方法,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训练方法,它对培养学生的智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通过读图的训练,让学生从认识地图到熟悉地图和分析地图,这一从初級到高级的发展,必然会调动学生的思维,而直观的事物总是容易被人接受的,同时也使枯燥的东西被形象的事物所代替,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疑是一种帮助,而认识和熟悉地图是一种观察过程,分析地图则要在理解地图的基础上完成,这三者通过地图就变得很容易衔接也很自然,如果脱离了地图的运用,那地理课上会显得空洞、乏味。

4、认识地图就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地图上的自然、社会现象,它展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形状等,如:海洋、陆地、高原、山地、沙漠、河流等等。虽然这些感性知识清楚地表现在地图上,但他们不是照片,而是通过不同的颜色和线条以及各种符号表示出来的,所以,只有在两者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才能把他们一一区分开来,这需要理解和想象,所以读图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智力的过程。同时,地图能够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形态、能够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和相互联系。

二、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地图,立足学生的角度,主动引导学生去认识地图。

七年级学生年纪还很小,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教师要多去了解学生,耐心细致、有步骤地教会学生阅读地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始从课文入手在地图上进行地理事物的定位,同时借助地图把课文描述的地理对象的方位、范围、大小、形状等等在头脑中形成地理分布的观念,就是将文字形式转化为地图形象语言的过程。

首先要学会看地图的标题,它是地图的属性,这是阅读地图的前提,简单的说就是要求学生准确的找见所需要看的地图。同时要了解不同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

其次,了解基本类型,构建地图体系。地理教学中,常见的地图类型有:分布图、景观图、统计图、概念图、因果图及演变图等,学生要先分清各种地图的类型,再有针对性的去取舍地图的信息。再看地图图例和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懂地图的基础。

最后,看地图内容。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紧扣地图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地图标题、图例进行思考,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然后,教师再归纳 总结 ,并适时板书,在板书时要充分运用板图、板画,在课堂上,教师如能边讲边绘,讲绘结合,则既可密切配合教材内容,又能弥补地图册、课本插图等的不足,让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地图动起来,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就会起到更大的推进作用。力求做到让学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懂其“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如,我在讲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这一节时,指导学生看地图册时,首先告诉学生要充分利用已经学过的“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图中的相关知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分布特点。首先从纬度位置判断气温情况,明确从赤道开始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其次,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热带降水多、寒带降水少,有季风的地方降水比较集中在夏季等规律;最后再看气温和降水的不同组合来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在讲热带草原气候类型的时候,让学生在《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中找出非洲的巴马科,看看它的纬度位置,再看年平均气温,最后看年降水量,从而得出热带草原气候是气温高且气温年较差很小,降水相对较少且集中在7、8、9月份,形成了鲜明的雨季和旱季,非洲大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只能在每年的来回迁徙中生存。

三、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以致用

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观察山川地貌取得感性认识,促使学生把地理事物和地图描述联系起来。使同学们感到地图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用的,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把地理知识和地图结合起来,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运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没有成功感的兴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充满兴趣。

上一篇: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上半年工作讲评暨队伍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