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

2024-05-14

《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 篇1

《<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人间词话>十则》,对其中某些经典段落能够背诵。

理解、掌握王国维的“造境”和“写境”理论,并能据此分析判断一些诗词名句。

理解、掌握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理论,并能据此分析判断一些诗词名句。明确有境界的诗词必须具备的三种要求:情景结合,真景物、真感情,鲜明生动的表达。理解、概述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

了解诗词的“境界”与创作者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关系,并能据此分析判断一些诗词。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先展示教师原创的《咏王国维》、《夜读〈离骚〉、〈人间词话〉有感》二首诗,辅以介绍王国维的生平经历和治学成就,并对王国维的投水自尽提出自己的看法。

咏王国维

满清末造奇才出,体素羸弱性忧郁。鄙薄功名弃科举,独树一帜文史哲。知命之年不知命,奈何自投昆明湖? 而今细读君词话,幽窗冷雨一灯孤。夜读《离骚》、《人间词话》有感 岁暮天寒北风紧,夜深独对一灯明。行吟离骚音琅琅,卧读词话思冥冥。汨罗江上诗心醒,昆明湖里词魂惊。同是投水失性命,一何山重一何轻?

解释“词话”之意,并对《人间词话》进行介绍。关于“词话”:“词话”是指评论词、词人、词派以及有关词的本事和考订的著述。著名者有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王国维《人间词话》等。关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作为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人间词话》沿用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的形式,将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中国固有的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相结合,兴之所至,随感而发,仅于手定本略加编次,形成了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点新颖、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可以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熔西方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于一炉,有助于人们以现代眼光去审视中国传统诗学,具有很高的价值。”[25] 朗读课文

学生先自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随意抽点学生朗读他本人喜欢的段落。

默读课文,揣摩课文所选录的十则词话的内容可分为哪几个方面。明确:①为总纲,提出“境界”说,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 ②~⑥,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⑦~⑩,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研读第一则,把握其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则为全书的总纲,作者高举“境界”说,认为词格调的高下完全由境界决定。有境界就有崇高的格调,就会有名言佳句;而五代和北宋的词之所以独特绝妙就在于有“境界”。第二课时

分析“造境”与“写境”

研读第二则,把握王国维“造境”和“写境”的主要内容。明确:“造境”与“写境”的区别和联系如下表

境界

作者派别

创作方法

与现实的距离

与对方的联系与渗透

举例

造境即虚构之境

理想派或浪漫主义者

按其主观“理想”虚构而成 离现实较远

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植根于客观世界

屈原的辞赋、李白的诗

写境即写实之境

写实派或者现实主义者

按其客观“自然”描写而成

贴近于现实

必须用审美理想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

杜甫的诗

阅读、分析、辨别以下诗词名句哪些是“造境”,哪些是“写境”?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4)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7)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8)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10)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11)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二、分析“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研读第三、第四则,把握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内容。赏析课文中引用的四处诗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先由学生自主赏析,写下简短的赏析文字,而后抽点学生作答,最后由教师点评和总结。明确:“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如下表 境界

观物方式

作者的主观感情

物的情感状态

人与物的关系

达到的效果

何种状态中得到

创作者的多寡

举例

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感情较强烈,个性较鲜明

尽染作者主观感情

“物皆著我之色彩”

宏壮

杜甫《春望》

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

为外物所吸引达到忘我境界,作者感情不明显

以本来生机勃勃的面目呈现

物我合一,物我皆忘

优美

由动之静

王维《山居秋暝》

4、阅读、分析、辨别以下诗词名句哪些是“有我之境”,哪些是“无我之境”。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7)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8)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9)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10)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11)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1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1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1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7)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5、特别关注:“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不是截然对立的,它是可以统一在某一首诗词当中的,亦即某一首诗词当中可能既有“有我之境”,也有“无我之境”。比如杜甫的《野老》一诗;“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这首诗中,前四句为单纯写景,属于“无我之境”,而后四句在写景中抒情,属于“有我之境”。两种境界互相映衬,共同勾勒出一个虽暂得安宁却仍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三、分析诗词的“境界”

1、研读第五、第六则,把握王国维对诗词是否有“境界”的评判标准。

2、明确:诗词要“有境界”得符合哪三个要求?(1)情与景的统一;

(2)情景要真,即要有“真景物,真感情”;

(3)“真景物、真感情”应得到鲜明真切的表达。

3、赏析王国维所引用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和“云破月来花弄影”。先由学生自主赏析,写下简短的赏析文字,而后抽点学生作答,最后由教师点评和总结。

4、诗眼:“诗眼”往往指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当中最为精炼传神、最为精彩生动、能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字、词或句。这些字、眼、句或能生动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或能真切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能塑造浑化圆融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诗眼”就是用最为简洁的字词最为精确地呈现物象最本质的内涵。诗词当中有了“眼”,能使形象更加鲜明、气韵更为生动、情韵更加悠长,使得鉴赏者反复吟咏品味、留连不已。而“诗眼”的获得,则有赖于作者对字词的斟酌,对生活的提炼。

5、阅读以下诗词名句,判断、分析、鉴赏其中的“诗眼”

(1)莺传旧语娇春日,花学严妆妒晓风。(2)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5)万里山川分晓梦,四邻歌管送春愁。(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8)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12)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1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4)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

第三课时

一、分析王国维的“三种境界”

研读第七则,把握王国维“三种境界”的内容。赏析王国维所引用的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生先自主赏析,写下简短的赏析文字,而后教师总结。提示:不仅要分析这三个句子在原词作当中的含义,也要分析在王国维词话中的意思。

用自己的话概括王国维所说的“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分别是什么? 参考,如下表 第一境界

在环境险恶、处境艰难中仍然要志存高远,涉猎广泛。

第二境界

在追求的过程中要冥思苦想,孜孜以求,无怨无悔。

第三境界

经过一番上下求索后,终于幡然顿悟,豁然开朗,做出独有的贡献。

分析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1、阅读第八、九、十则,创作者应该如何做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有境界”?(1)第八则:要有开阔的胸襟,卓越的见识,豪放的气度;(2)第九则:言辞率真自然,无矫揉装束之态;(3)第十则:对宇宙人生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既能深入生活,逼真地描绘生活;又能超脱出来,写出深刻独到的内容。

2、根据第八、九、十则的内容,以及自己以往的阅读经验,分析判断以下这些词作的作者为谁。(提示:苏轼、辛弃疾、周邦彦、姜夔,每个作者各两首)(1)水龙吟(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2)苏幕遮(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曰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3)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4)江城子(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

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5)鹧鸪天(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6)诉衷情(周邦彦)

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可惜半残青紫,犹印小唇丹。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7)鹧鸪天(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8)踏莎行(姜夔)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 篇2

诗眼是诗人自觉锤炼语言的结果, 它往往是含情量最高或最有艺术价值令全篇游龙飞动的字眼或句子。此概念始见于北宋诗话, 宋人为了总结炼字之法, 提出了该术语。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优秀诗作就一定有诗眼呢?不一定。因为, 某些传诵千古之作, 所看重的是全篇的自然浑成, 是对整个艺术境界的锤炼, 而没有去刻意对诗句精雕细刻。此类作品较多, 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你说哪个字是诗眼呢?恐怕不易找出。这并不妨碍它是好诗。此诗写相思之情, 意境阔大, 有盛唐气象, 尤其是尾联更能见出诗人之奇思妙想, 极富情韵之美。再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全诗清新自然, 如脱口而出。要找什么诗眼, 恐属枉然!笔者一次听课, 见一老师硬是从诗中抠出好几个“诗眼”, 结果什么滋味也没寻绎出来, 反而破坏了此诗的意境美。这种繁琐的语言分析, 怎能称之赏析?因而在教学中, 不要将诗眼泛化为一种单纯的形式, 要知道, 锤炼诗眼的前提是锤炼诗意。如果整篇诗歌的意境锤炼好了, 即便没有特别的字眼, 它也是好诗。

二、教诗须重章法

以往的诗歌教学, 动辄解剖分析, 把一首诗弄得支离破碎, 淡乎寡味, 结果教师讲得费劲, 学生听得乏味, 影响了教学效率。其实有许多诗是不可摘句欣赏的, 对于脉络连贯、意相联属、极有章法之美的诗歌作品, 教学中最好是引导学生寻找诗之脉络, 理清思路, 如能找出一关合全篇结构的关键字, 当然更是好事。下面以两篇作品为例来说明这一道理。讲授李璟的《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 , 只需讲一“残”字。上片首句写“残荷”, 第二句写“秋残”。三四句, 残年对残景, 即“心残”。过片写“梦残”, “小楼”句写“曲残”, 歇拍二句, 由上面“五残”逼出。又如, 讲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只需讲一“深”字。上片言女子封闭之深, 镜头由远而近, 层层逼来, 至歇拍处, 逼出女主人公之立脚点:高楼之上。下片言思妇寂寞痛苦之“深”, 忧愤无奈之情, 藉“层递法”传出。

三、诗歌传情藉“层递”

诗词主性情。情若要深, 最好是层层递进, 是谓层递法。上文所举《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下片末二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至少有四个层次:因花而有泪, 此一层意。因泪而问花, 此一层意。花竟不语, 此一层意。不但不语, 且又乱落, 飞过秋千, 此一层意。妙用层递者, 另如冯延巳《鹊踏枝》上片三句:“谁道闲情抛弃久, 每到春来, 惆怅还依旧。”闲愁欲遣, 一层意;遣之不去, 又一层意。用层递法, 不可刻意为之, 须讲究自然浑成, 否则会有呆板之嫌。

四、画不出的却是好诗

自苏轼评价王维诗“诗中有画”以来, 就给人一种误会:以为能画出的, 便是好诗。其实不然。诗与画毕竟各有其特质, 不可替代, 诗之所传达者, 有许多是画不出的。而诗之妙处, 多在这画不出的地方。如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 中“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幽深意境, 如何画出?这里头的失望与绝望又如何画出?然而, 它仍是好诗。

五、“对写法”有虚实映衬之美

所谓“对写”, 指的是撇开自己, 从对方落想, 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 这样就强化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此法“悬想”为虚, 却能传出深挚之情, 确有深挚之美。如杜甫《月夜》诗, 全是想象镜头, 写妻子如何思念自己。这样, 情感就有了双向流动之美。

六、“以景结情”最妙

诗歌抒情似乎难以为继时, 最好是另辟蹊径, 来个“以景结情”, 如此一来, 则有“柳暗花明”之妙趣。温庭筠《商山早行》由首联“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写至“因思杜陵梦”, 似乎已将思乡之情写尽, 再要以情语结尾, 将有蛇足之嫌, 作者却宕开一笔, 续以“凫雁满回塘”句, 此一景语, 可谓深情绵缈, 以凫雁之悠闲自得反衬出诗人旅途之寂寞困顿, 实属妙绝!

七、《无题》原是记梦诗

李商隐《无题》诗多写爱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一首, 便是传诵千古的爱情诗。诗记梦, 将梦幻之景写得如同现实, 以致蒙住了许多人的眼睛, 以为诗中别离乃现实中之情事, 如此理解则大谬矣!首联言梦中与亡妻相会不易, 别离更是难舍难分, “东风”句写分别时双方不能自持之状。颔联写梦回之后, 对亡妻的刻骨相思。颈联用对写法, 悬想阴曹地府之亡妻生活情景。尾联则希望阴阳两界沟通, 能藉青鸟探得亡妻之消息, 一片痴情尽在迷离幽梦之中。这样理解, 则更有韵味!

八、诗用“折绕”情更幽

有话不直截了当地说, 故意用迂回曲折的言辞, 折出幽深之情, 绕出绵绵韵致, 是谓“折绕”。用折绕者,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最妙。上片“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直说则为家乡远在山峦之外, 望也望不见。下片“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从正面直说则是:因思念家乡, 夜不能寐。上述诗句若直说, 则了无诗趣。

九、诗歌教学可用“浅思维”

“浅思维”本属刘心武提出, 是针对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计划经济时代一些青年人的简单思维提出的概念。此概念可以用来尝试古典诗歌的教学。即在教学中, 把深奥难懂的知识来个浅处理, 使之形象化、生动化;让教学语言具有表演性, 从而包装一些哲理。这样, 学生易于接受, 便于提高教学效率。“浅思维”并不是不要知识, 它讲究的是教学的艺术性。要求在求真的基础上求美, 要求把教学过程趣味化。由于时代的隔膜, 学生一般都很难与古典诗歌营造的意境产生共鸣, 因此笔者认为, 此教法应有较大的市场, 不妨一试。

十、读诗得懂“诗家语”

《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 篇3

其实,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涉及到学生、教材、教师三个方面,所谓教学策略无非就是语文教师通过一些手段使教材和学生之间产生联系,最终使学生全方位地熟悉并掌握教材。对语文教师而言,他完成了教学任务;对学生而言,他掌握了教学内容;对学校而言,它实现了教学目标。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却被我们自己复杂化了:简单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我认为多年来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都忽略了简单的原则。教材《(论语)十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原则。遗憾的是我们总是信心不足,底气不够,半途而废。

《<论语>十则》就学习方面做了精准地说明:第一是“时习之”;第二是“温故而知新”;第三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据我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简单起来,效果就会好起来。滴水穿石就是最好的例证。

多媒体教学虽很现代化,但适用性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并不强,相反,《<论语>十则》里面所阐述的那三点确实简单实用,下面我就一一论述。

首先是“时习之”。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简言之就是听、说、读、写。考试的题型也无非是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运用三大块。综合学生的语文分数,最终能决定高分或低分,及格或不及格,往往不是因为阅读理解或写作运用,常常是因为基础知识即最常见的字不认识。不会注音。不能正确书写。为此,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很不理解:我已经在课前让学生预习了字词,课堂上我也检查过并重新订正过,怎么会这样呢?还有的语文教师甚至抱怨学生,说学生太差了,太不自觉了,太不认真了,简直没法教。平心而论,当语文教师当到这个份儿上确实让人郁闷甚至悲哀。这个问题难道解决不了吗?不!《<论语>十则》给了我们答案。前面我已经说了我们总是信心不足,底气不够。在课堂上如果我们经常讲解字词,那么我们自己就会认为没有水平,就更说不上快乐了。可孔子在《论语》里却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并不难理解,可为什么我们总是做不到呢?学生字不会,我们就在课堂上查,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我们经常去查。隔三差五就测试一下,还会有多少学生不会呢?包括古诗文背诵、默写、翻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你经常地有针对性地去查一些学生,他能不会吗?我们的语文教师既做不到“时习之”,又谈不上“不亦说乎?”怎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呢?如果再认为学生不自觉,不认真,不主动,太差了,和学生怄气,那么你说这究竟是谁之过呢?因此,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老师的“时习之”实现了“时习之”后。掌握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他个人的情绪也会好起来,即所谓的“不亦说乎?”到那个时候,你还愁课堂教学效果吗?基本功是如此,阅读理解和写作运用也不例外。

其次是“温故而知新”。事实上“温故”很容易,“知新”就难了。前面我们谈的“时习之”,其实就是“温故”的过程,不过这里一定要提示大家,“温故”一定要落实,既有练习,又有批改,有订正,有讲解。“知新”就是在反复学习的基础上要注重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这种感悟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这个教学环节也需要教师去落实,你一定要安排学生去写。作为老师你要及时去批改。这样“知新”的过程就落实到课堂上去了,久而久之,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思维习惯就形成了。记得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注重对考试本身的认识。单就这样一个问题,我就不断地和学生思考它,认识它,最终帮学生形成对考试的科学认识。实践证明,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其他学科的成绩皆为校倒数第一,而我的语文却是校正数第一名。事后想一想,我只是把“温故而知新”这个观念落实到了寻常课堂中,不能说多先进,但至少是有效的,我认为有效的就是科学的。

最后一点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语文老师久了,可能感觉就比较迟钝了。但高度认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是语文课堂的终极目标。如果把学习比作吃饭的话,那思考就是消化。光吃饭不消化,不管你吃的是什么,都是无益的,光学习不思考,学过的知识就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语文课的背诵对于学困生而言就是一个难题,如果我们当语文老师的能对所背诵的对象做一些思考,也让学生自己对所背诵的对象做一些思考,也就是做一些新的尝试,学困生就能很愉快的完成任务。这一点我也做了实践操作。分段背诵,抄写背诵,互相提示背诵,当堂示范背诵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得学困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背诵也就不再是难事,学困生的信心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对这样一些细节做一些思考和尝试,那么我们的课堂效益自然就有了,每一节课都会有新的收获。无论是对语文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进步和提高。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 篇4

班级:九(1)班执教:温文化

一、课前激趣,融洽师生关系

师:上课之间,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各自的身份。你们的身份是什么?生齐答:学生。

师:我的身份是什么?

生齐答:教师。

师:按照传统的观念来看,你们“学”什么?向谁“学”?我“教”什么?“教”给谁?应该是很好回答的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已发生了质的飞跃。你们不仅应该向老师学习,而且更应该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并且不但要学知识,而且更要学方法、学习惯、学做人。所以,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今天的老师已只能作为大家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而存在了。希望我们今天能够彼此引导、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好不好?

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但在这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中,有这样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总是如浩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大家知道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名字吗?

生齐答:孔子和《论语》。

师: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也一直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典籍,他既是我国历史上做课本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也是我国历史上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大家有兴趣来了解这本书吗?

生齐答:有兴趣。

三、初读课文,了解作者作品

师:好,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部分章节——《论语》十则。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请对照注释 1

朗读《〈论语〉十则》。

(生放声朗读)

师:大家读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子曰”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孔子说。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子曰”呢?

生1: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师:《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是封建时代人人必读的书。请大家拿出我们预习时所做的读书卡,全班交流,资源共享。(多媒体出示“作者作品”读书卡)(讨论交流,填“作者作品”读书卡)

生2: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人,他长期从事私人讲学,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到鲁国。

生3: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生4: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相传孔子有门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誉为“贤人”,文中说到子路、子贡都在72位贤人之列,孔子去世了,这些人为他守了3年的墓。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徒弟的言行书,由若干篇组成。全书今本486章,本文选取了10章。虽只是一个零头,但也可看出这本书形式上的特点,分为两个方面:

1、关于学习态度及方法的;

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这样写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原则。生5: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师:看来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丰富。孔子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而且在亚洲很多国家都有孔庙,有很多人都尊崇孔子、拜孔子为先师。他还被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大家可以参看书上的插图。我感觉到的孔子不仅高大、庄严,而且还看到了一位博大精深而又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形象。相传孔子有门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称为“贤人”,课文中提到的子路、子贡都在72贤人之列。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

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孔子的学生,如何?

四、读准节奏,读出文言韵味

师: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请大家再读课文,要求对照注释读准字音。(生朗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遍,看看你是否读准了字音。

(一生范读课文)

师:大家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1:第一则中的“说”同“悦”,应读作“yue”;第五则中的“女”同“汝”,故读作“ru”。师:“女”在这里为什么读“汝”?

生2:因为它是通假字。

师:什么叫通假字,谁来说说看?

师:看来同学们还不太理解“通假字”。我来给大家讲讲:我们的文字是漫漫发展起来的,最初没有这么多字,文字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说话的需要,怎么办呢?就用一个字来表达多种意思。这种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文言现象叫做“通假”。(教师举出“莫——漠——暮”具体讲析)。实际上,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已经接触过,是哪篇课文中的哪个字?

生3:《童趣》中的“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中的“强”同“僵”。

师:好,大家不妨将刚才所说的这些关键字的读音专门设置一个门类积累到你的读书卡中去(多媒体出示“难字难词”读书卡)。刚才大家由一个例子联想到其它例子,这种学习方法叫什么?

生4:举一反三。

师:你知道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吗?

生5:孔子。

师:好,注意了平时的课外积累。孔子在本文中也提出了许多学习和做人的秘诀,请大家细读课文。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文言的韵味。读准了节奏,文言文就读懂了一大半。大家可分四人为一小组互读互评,将不太理解的字词找出,抄写到你的“难句理解”类读书卡上,然后小组讨论。读书时看谁摇头晃脑摇得好。(多媒体出示“难句理解”读书卡)(生摇头晃脑地读)

师:刚才,我看见同学们在下面读得摇头晃脑,听起来很有韵味,谁上台来摇一摇呢?

生6:(摇头晃脑地)朗读第1则。

师:很有味道,如果坐在那把椅子上,戴上一幅老花镜,就更像老先生了。生7:(踱着方步)朗读第3、4则。

师:他是一个踱着方步的孔子。

师:我们一起读一遍,好不好?

生齐读。

师:有没有小组解答不了的问题提出全班讨论?

生8:前几则比较好懂,第八则意思我不太理解。

师:哪一组的同学能帮他讲解一下?

生9:曾子说:“士人不可以没有宽广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理解这一句话并不难。这一则中有一个关键词“弘毅”,可用换字办法来解释,即“刚毅”“强毅”;有的可用加字办法来解释,如“任(任务)重(重大)而道(路程)远(遥远)”。

师:会总结的人一定是会学的人,我们要由“学会”走向“会学”,好。文言文的理解其实还可采取“会意”的方法,读懂大意即可。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课文中的许多词语早已被我们所熟知,我们常常把它称作什么?

生10:成语。

师:大家能不能从文中再举几个例子?

生11:温知知新。

生12:见贤思齐。

生13:学而不厌。

生14:循序渐进。

师:有的同学已将这些成语写在了读书卡上。《论语》中的成语非常丰富,大家下课之后可设置一个“《论语》与成语”专题进行摘抄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多媒体出示:《论语》与“成语”读书卡)。《论语》是为现代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我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下面来看一看。(网页显示《论语》中的成语。)

师:其实除了成语,还有许多的格言警句,至今脍炙人口。下面请就你最喜欢的几则当堂背诵。看谁背得最多最快。要求背出文言文的韵味来,而且谈谈你的感受,提出你的问题。

生15:(背诵“三人行”篇)这一句让我体会到了凡事都要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我还提出一个问题:“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是什么意思?

生16: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师:这样理解还只是字面上的意思,那更深的意思是什么呢?

生17: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知道一个人的意志是不是坚强。也就是古诗所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还有哪些同学来背、来读?

生18:(背诵“曾子”篇)这句话是说:人都要有坚强的意志,要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即使是付出了什么,那也是值得的。

师:刚才所背诵的这些格言警句,相信对每位同学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方面都有不少的启示。如果要你分类摘抄的话,你准备怎么分类呢?

生19:学习态度类、学习方法类、思想品德修养类。

五、读后思辨,读出个性见解

师:在上一节课的自由背诵中每个人的喜好各不相同。因为每人的生活经历不同,阅读体验自然也不尽相同。读着你最喜欢的语句,你是否读出了一份智慧,读出了一个自我呢?请大家再品读这些语句,联系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见解。

要探究,就应该先找到探究的钥匙。(1)“说”与“乐”有什么区别?哪个程度更深?(2)“有朋自远方来”干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3)“人不知”的“人”是谁?“知”意思是“了解”吗?

像这样的问题还有许多,大家可以充分展开讨论。

(生再读背课文。)

生1:我特别喜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格言。因为我有一些体会。有时候,我不喜欢做一些事,但有的同学硬要我去做,为了不影响同学间的友谊,我只好顺从了。我真想把这句话送给他。

师:看来,你与孔子的思想发生了碰撞,产生了共鸣。下来,你可以与他更深入地交流。生2:我特别喜欢“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因为读了这句话,我想到了我们校门口的牌子上的“每日三问——今天,我的学习进步了吗?我的身体进步了吗?我的品德进步了吗?”如果我们每天都能这样问问自己,那我们就会不断进步。

师:看来,同学们理解很深,真正读出了智慧,读出了个性。

六、合作探究,自主实践活动

师: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年初75位诺贝尔获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

我在读《论语》时,我的思绪就常常穿越时空走进孔子的那个时代,也许正因为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任重道远精神,才与众弟子无间隔地坐而论道,使那些学说成为中国数千年绵绵不绝的浩然正气。我想,孔子这样做时,一定没有认为自己是什么圣人先师。他不过是一个童心未泯又热爱艺术且善于思想的真诚人罢了。与其说喜欢孔子的学说,不如说更喜欢孔子这个人。孔子的真诚坦荡,仍然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品质。那么你心中的孔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课后广泛地搜集资料,了解他的身世、他的故事、他的主张、他的性格、他的为人等等方面,充分占有材料后,以<<我心目中的孔子>>为题,写一份读书报告。

《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 篇5

语文组

杨孝枝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语录体的文言文,是国学经典的精粹,既含义深刻,又通俗易懂,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文言知识积累浅薄,理解能力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学重点:

1.理解本课 出现的重点词语的含义。

2.重点掌握关于学习方法、态度和为人处世的道理的句子。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中重点句子的内涵;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讨论评点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模式

一三五自主互动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而在国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第7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日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介绍《论语》及与作品相关的人物:

1.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也是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课程。

三、教师讲述孔子二三逸事,鼓励学生及时点评:

(一)孔子带弟子去郑国推销自己的政治观点,但是与弟子失散了。孔子独自一人站在东门外。有人对子贡说,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其头似尧,其颈似皋陶,其肩似子产。可是腰以下,比禹短三寸。如丧家犬一样失意不得志。子贡将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显出高兴的样子,又叹了口气说,他表述的形状未必准确,可我的神色确实是象丧家犬啊。然乎哉!然乎哉!

(二)孔子东游路上,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论。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因为,太阳在早晨象车子的顶篷那样大,而中午则象盘子那样小。另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远,中午离我们近。因为,早晨凉快,而中午热。孔子也不能判断谁说得对。两个小孩说:“谁说你知识渊博?”

(三)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10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吃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来换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先生为啥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呀 ”。

(四)孔子在十七岁上,死了母亲。依照当时的习俗,母亲是应该和父亲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亲葬在哪儿,他于是把母亲的棺材暂且停在一条叫“五父之衢”的街上。五父是五个老人的意思,衢就是街,如果是现在的北京街名,大概就叫什么“五老胡同”了吧。孔子这时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虽然小心谨慎,但人事经验是不多的。他单纯地想到有机会就该出一出头,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有一些本领了。有一次,鲁国的贵族季氏欢宴名流,这位十七岁的居丧的孔子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来。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发愤了。过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一天比一天进步,虽然年轻,却已出了名。由于刻苦学习,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条街叫达巷,达巷里的一个老百姓就这样说过:“孔子这么渊博,他会的玩意儿我们简直叫不上名堂来。”孔子听见了,便谦虚地说:“我会什么呀?我会赶车罢了。”原来在这时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这就是: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六种本领里头,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所以谦虚的孔子只承认了这一桩。

四、学生根据上述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孔子的美德,如:积极进取,谦虚好学,不肯向命运低头等等。

五、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向其他同学推荐《论语》中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名句并做简要说明: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2.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六、布置课外作业: 1 认真阅读课文,思考:《论语》具体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孔子什么观点? 2 课外去查找《论语》,摘录一些你比较有兴趣的语段并背诵。3 试着去寻找对孔子的不同评价的文字并加以比较。第二课时

一、简单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引用苏轼的《题西林壁》导入本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结合文本,进一步走近孔子,对孔子做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二、检查学生课外作业完成的情况,教师提问:《论语》具体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观点?

明确:主要有治学方法和态度、从政、修身养性和交友治道等方面,体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

激励故事 十则 篇6

聪明的富兰克林发现,除非他能够减少这一类的错误,否则不可能有什么成就。所以他一个礼拜选出一项缺点来搏斗,然后把每一天的输赢做成记录。在下个礼拜,他另外挑出一个坏习惯,准备齐全,再接下去做另一场战斗。富兰克林每个礼拜改掉一个坏习惯的战斗持续了两年多。

难怪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敬爱也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

『点燃思考』

每一个推销员可否像富兰克林那样,检视自己的缺点,并与之进行坚持不懈的搏斗,直至胜利为止?

有一次,为了谈成一宗出口生意,日本本田公司总裁本田宗一郎在滨松一家餐馆招待外国商人。席间,客人进洗手间,不小心竟将自己的假牙掉进了粪池。

本田宗一郎听说后,跑进厕所二话没说,脱光衣服,跳进粪池,用本棒打捞,要是用力过猛,假牙就会沉下去,所以得小心翼翼地慢慢打捞。捞了好一阵子,才找到假牙。

打捞起来,冲洗干净,并消毒处理后,本田宗一郎首先试了试,然后才拿着它,将它交给了客人。完全失望了的外国客人感动了、震惊了,宴会厅又沸腾了起来,生意当然也做成了。

这么肮脏的活儿,给钱让人做就是了,但那不是用金钱来达到打肿脸充胖子的目的吗?本田宗一郎自己率先做最棘手的事、最艰苦的活,亲自做示范,这种无声的行动,告诉雇员:你们也要这样干;告诉顾客:我们是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点燃思考』 示范,不仅仅是产品的示范,还包括人格的示范。后者往往还更为重要。3 原一平在27岁时进入日本明治保险公司开始推销生涯。当时,他穷得连中餐都吃不起,并露宿公园。但是一位老和尚的话改变了他的一生。某日,他向一位老和尚推销保险,原一平详细地说明之后,老和尚平静地说:“听完你的介绍之后,丝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愿。”

老和尚注视原一平良久,接着又说:“人与人之间,像这样相对而坐的时候,一定要具备一种强烈的吸引对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将来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老和尚又说:“年轻人,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点燃思考』

销售行业是人与人打交道的事业,是你主动找寻客户的事业,如果你的消费者连你这个人都无法接受、依赖,他更不可能成为你的客户,故在销售行业中有句名言说道:“推销员在推销出自己的产品之前,首先推销的是自己!” 4 第二次世界大站期间,在犹太人集中营里,德国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两个被关押者相距一米远面对面地站着。德国人把其中一个人的双眼蒙上,并在他的右手边放上一个小桶。然后用一把利刃割断他的右腕动脉,让血嘀嗒嘀嗒地滴到小桶里。另一个人就这样看着同伴因失血脸色越来越苍白,直到死去。

第二天,同样的地方,同样两人相对。这次被割的是昨天的看客。仍是那个小桶、那把利刃,但德5国人这次却是用刀背假装割了他一下,虽有痛感但连皮都没破。随后就用水滴模仿血滴滴入小桶。

观察者发现,他的脸色竟如昨天那个失血者一样越来越苍白,呼吸越来越急促,最后也死去,虽然他连一滴血也没有流。『点燃思考』

心灵的力量与方向,对推销员的影 5 古时候,残忍的将军要折磨他们的俘虏时,常常把俘虏的手脚绑起来,放在一个不停往下滴水的袋子下面......水滴着......滴着......夜以继日,最后,这些不停滴落在头上的水,变得好象是用槌子敲击的声音,使那些人神经失常。这种折磨人的方法,早期西班牙宗教法庭和后来希特勒手下的德国集中营都曾经使用过。

忧虑就象不停往下滴、滴、滴的水,而那不停地往下滴、滴、滴的忧虑,通常会使人心神丧失,人生无力。『点燃思考』

人往往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忧虑的心态。从事销售行业的推销员应随时注意调整心态,免于忧虑。

荣获日本日产汽车16年销售冠军宝座的奥城良治,每日访问100个潜在客户,永不惧怕客户拒绝。据说这主要得自他童年宝贵的启示。

童年时,有一次在田埂间看到一只瞪眼的青蛙,奥城良治调皮地向青蛙的眼睑撒了一泡尿,却发现青蛙的眼睑非但没有闭起来,而且还一直张眼瞪着。

奥城良治将这段童年经验运用在遭遇拒绝上,客户的拒绝犹如犹如撒尿在青蛙的眼睑,要逆来顺受,张眼面对客户倾听,不必惊慌失措,这就是他的“青蛙法则”。『点燃思考』

“隐忍以行,将以有为也。”没有耐心和一定的毅力,决不能在销售行业中出类拔萃。7 有个农夫的家人,总是吵闹不休,他虽试着用话语来排解他们,却不见效。他想也许用实例比较容易说服他们。于是他把儿子们喊来,嘱他们在他面前放上一堆柴枝。

然后他把它们绑成一捆,告诉儿子们,一个接一个地那起它、折断它。他们全部试过了,都不行。然后,他又把这捆柴解开,让他们一人拿一根去折断。这一回,他们轻而易举办到了。

于是做父亲的就说:“所以,儿子们,只要你们保持团结,便能对付所有的敌人;但是争吵和分散,就会使你们瓦解。” 『点燃思考』

这个古老的寓言听起来极为浅显,但是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团队永远大于个人,团队作战永远胜于单枪匹马。8 美国推销员协会曾经对推销员的拜访做长期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

48%的推销员,在第一次拜访遭遇挫折之后,就退缩了;25%的推销员,在第二次遭受挫折之后,也退却了;12%的推销员,在第三次拜访遭到挫折之后,也放弃了;5%的推销员,在第四次拜访碰到挫折之后,也打退堂鼓了;只剩下10%的推销员锲而不舍,毫不气馁,继续拜访下去。结果80%推销成功的个案,都是这10%的推销员连续拜访5次以上所达成的。

一般推销员效率不佳,多半由于一种共同的毛病,就是惧怕客户的拒绝。心里虽想推销却有裹足不前,所以纵有满腹知识与技巧也无从发挥。真正的推销家则有顽强的耐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态度,视拒绝为常事,且不影响自身的情绪。

『点燃思考』

坚持就是胜利。其实成功者与不成功者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即可。9 我们不妨讲一个日本保险推销业的“全国之冠”原一平的故事。原一平25岁当实习推销员时,身高1.45米,又小又瘦,横看竖看,实在缺乏吸引力,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但他苦练笑容,并且获得成功,被日本人誉为“值百万美金的笑”。

原一平为什么练笑呢?因为他总结出笑容在推销活动中有九大作用:笑容是传达爱意给对方的捷径;笑具有传染性,你的笑容可以引起对方笑并使对方愉快;可以轻易地消除二人之间严重的隔阂,使对方门扉大开;笑容是建立信赖关系的第一步,它会创造出心灵之友;笑容可以激发工作热情,创造工作成绩;笑容可以消除自己的自卑感,弥补自己的不足;如能将各种笑容拥为己有,了如指掌,就能洞察对方的心灵;笑容能增进健康,增强活动能力。

原一平认为,婴儿般天真无邪的笑容最具魅力。于是,他就花费了很长时间练习笑,直到他在镜中出现与婴儿的笑容相差不多时才罢休。他练习的步骤是:检查自己的笑容有多少种(原一平认为自己有含义不同的39种笑容),列出各种笑容要表达的心情与意义,然后再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直到镜中出现所需要的笑容为止。

『点燃思考』

要成功推销自己,必须练就一两招过人之处。如果太平平常常,注定无法触动和吸引消费者。从事销售行业的推销员不必追求面面俱到,也不必因为自己仪表的先天缺陷而自卑,关键是找出自己认为最有希望的“突破口”,淋漓尽致地表现个性的魅力。10 人们很喜欢将领导者比喻成在空中奋飞的雁群中的“领头雁”。那么,鸿雁具有什么特质呢?

①鸿雁在水面滑翔时,虽然看似沉着,宁静,其实在水面下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它却是在拼命扑动着双掌。只要一不再出力,它也就停下来。不论环境多么险恶,水珠都不会沾湿它的羽毛,只会从它的背上滚落下来。

②一年之中,雁群共有两次宏伟壮丽的迁徙,每次都是跋涉千里之远,遭遇无数障碍。......它们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对目标的坚定不移。一旦展翅高飞,它们就义无返顾,不离航向,而且永远成群成列!

③雁群的行为特性中,最具有价值的就是它们会分别带领队伍,不让任何一只鸿雁单独面对困厄与挑战。

坚忍与团队精神,专一不移与壮志凌云,这就是领导者应有的特质与精神。

『点燃思考』

微博十则 篇7

———齐秦

一位母亲的教育名言:1.不要试图什么都争第一;2.帮助别人, 自己也会强大起来;3.学会用真诚的简单对付虚伪的复杂;4.学校的考场上不勤奋有59分, 人生的考场上不努力就会不及格;5.你打碎碗, 妈妈可以原谅;你要是说谎, 绝对不行。6.谦虚、诚实和勤奋是摆渡人生从此岸到彼岸的三件法宝。

———柯云路

人, 小时候简单, 长大了复杂;穷时简单, 变阔了复杂;落魄时简单, 得势了复杂;君子简单, 小人复杂;看自己简单, 看别人复杂。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 只是人心很复杂。其实人心也很简单, 只是利益分配时很复杂。人, 一简单就快乐, 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一复杂就痛苦, 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

———黄银华

三个懒汉比懒, 奖金10两银子。甲:“考官, 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做工作了, 银子应该给我。”乙:“几年有什么稀奇, 我从来就没有做过事。”丙:“考官, 你先帮我把脖子上的饼转一下, 顺便把那10两银子放在我的口袋里!我懒得拿。”

———搞笑吧

九大人生哲理:1.跌倒了, 才懂得平顺最重要;2.病倒了, 才懂得身体最重要;3.郁闷了, 才懂得快乐最重要;4.挫折了, 才懂得信心最重要;5.错过了, 才懂得珍惜最重要;6.潦倒了, 才懂得金钱最重要;7.丢人了, 才懂得名誉最重要;8.成功了, 才懂得过程最重要;9.迟暮了, 才懂得时间最重要。

———腾讯博客

一个人, 一辈子, 总要悲一阵子, 喜一阵子, 聚一阵子, 散一阵子, 青春一阵子, 美丽一阵子, 沧桑一阵子, 深沉一阵子, 幼稚一阵子, 成熟一阵子, 烦恼一阵子, 艰辛一阵子, 痛苦一阵子, 幸福一阵子。不管哪阵子, 别忘了, 不论你再丑再穷, 总会有一个不嫌弃你的人, 陪着你, 不是一阵子, 而是一辈子。

———几米

人生箴言:1.每天把牢骚拿出来晒晒太阳, 心情就不会缺钙;2.在人之上, 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 要把自己当人;3.青春, 一旦典当, 则永不能赎回;4.别指望所有的人都能懂你,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你做了萝卜, 自然就做不成白菜;5.只要你的心是晴的, 人生就没有雨天;6.不要为旧的悲伤浪费心的眼泪。

———经典人生哲学

1.压力最大的时候, 效率可能最高。2.最忙的时候, 学的东西可能最多。3.最惬意的时候, 往往是失败的开始。4.寒冷到了极致时, 太阳就要光临。5.少说多做, 句句都会得到别人的重视。

———杨小君

看一题考一题, 缘分啊;蒙一题对一题, 运气啊;横批:多做无益。过一天看一本, 效率啊;考一门过一门, 实力啊;横批:突击成才。

———中文幽默王

看透的人, 处处是生机;看不透的人, 处处是困境。拿得起的人, 处处是担当;拿不起的人, 处处是疏忽。放得下的人, 处处是大道;放不下的人, 处处是迷途。想得开的人, 处处是春天;想不开的人, 处处是凋枯。———做什么样的人, 决定权在自己;有什么样的生活, 决定权也在自己。

民间验方十则 篇8

方二:取干红辣椒2~3个,切碎放入干净瓶内,倒入2%~2.5%碘酊10毫升,密封2天后即成。用时以消毒棉球蘸碘椒酊,充分涂搽腋窝,每日1~3次,连用1周。可消除腋臭。

2.治不射精症方:菟丝子、女贞子、五味子、枸杞子、沙苑子、黄芪各30克,党参、白术、山萸肉、巴戟天、鸡内金、丹参各15克,地鳖虫、生蒲黄、砂仁各9克,琥珀3克(吞服)。水煎,每日l剂,分2次温服。

3.治消化不良方:红枣10枚用锅炒焦,鲜橘皮10克(或用干橘皮3克),共放入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浸10分钟。饭后代茶频饮。

4.治声音嘶哑方:金银花15克,栀子花5枚,甘草6克,浸泡于500毫升鲜蜂蜜内,1周后食蜜。

5.治唇炎方:白术、茯苓、枳壳、黄柏、芡实各15克,山药、生薏米、生扁豆各30克,萆薢、草蔻、桂枝、花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服2次。

6.治产后腹痛方:绿茶2克,山楂片25克。加水400毫升,煮沸5分钟后,分3次温饮,加开水复泡可复饮,每日1剂。

7.治头屑过多方:猪胆1枚,将胆汁倾入适量温水中,用以洗发;或将胆汁倾入适量白酒中,每次洗发后取少许涂于发上,可使头发柔顺润泽,并可散风热、祛头屑。

8.治老年眼干涩方:取生地、沙参、葛根各15克,玄参、花粉各12克,石斛、山萸肉、五味子各10克,麦冬、玉竹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一般服药15~20剂可获痊愈。

9.治老年便秘方:取车前子50~70克,用纱布包裹文火水煎30分钟,煎至400毫升,早晚各服200毫升,2天为1疗程,可连用4个疗程。一般服用3天即能见效。

宿舍文明公约十则 篇9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为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广大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文明、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特制订学生宿舍文明公约如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心时事政治,提倡高尚、高雅、健康、文明的宿舍文 化,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不正确、不健康的思潮侵袭,不看不健康的书籍等。

2、讲文明、讲礼貌、讲风格,维护宿舍内及宿舍间的团结,平等待人,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谦让,多为他人着想。

3、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宿舍内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

4、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自觉抵制不良行为,不打架、赌博、吸烟、酗酒、夜不归宿,维护校园的生活秩序和安定。

5、爱护公物,节约水电,不使用明火(如蜡烛或焚烧物品),不向窗外、走廊倒水和乱扔、乱倒垃圾,不擅自换门锁。

6、宿舍保持清洁卫生:地面:无泥迹、痰迹,积水和杂物并实行垃圾袋装化;墙面:无乱涂乱画、无不良张贴,无蜘蛛网;门窗及玻璃:干净明亮,无破损、无灰尘;摆设:床铺、桌面、地面摆放整齐;床下:无乱堆杂物,物品摆放整齐;,无积尘,无蜘蛛网。

7、休息时间不大声喧哗,为他人和自己创造良好、安静的休息环境。

8、尊重宿舍管理人员,协助、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配合宿舍长做好值日。

9、生活有规律,生活条件上不攀比。

论语十则 讲义+练习+答案 篇10

特殊语句

1、倒装句式:

(1)“徐喷以烟”。译为:用烟慢慢地喷(它们)。

(2)“留蚊于素帐中”。译为:又在未染色的帐子里留几只蚊子。(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译为: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3、被动句式: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为: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4、固定句式:

以丛草为林:以-----为。译为:把------当作。论语十则 基本

【读音】:论(lún)语十则(《论语》四书五经之一》)【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整体结构】: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三体组成。

【内容】: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全书共二十篇, 每篇有若干章。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时习:时常地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说:通“悦”,悦的古字,高兴,愉快的意思。朋:朋友,志同道合的人 愠:生气,发怒。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之:代词,指学过的旧知识。自:从。本段理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 重点字词解释

三省(xǐng):多次反省。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信:意思是:真诚、诚实。

传:传(动词用做名词),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为:替。本段理解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为政》)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重点字解释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知,领悟。本段理解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翻译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重点字词解释 思:思考;思索。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有害。本段理解

第四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原文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翻译

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重点字词解释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智慧,这里指聪明。是:这。本段理解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翻译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齐:看齐。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他们中间。本段理解

第六则是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翻译

孔子说:“多人行走,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在其中。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在其中。善者:好的方面。从:跟从,学习。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翻译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理想,不也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重点字词解释 士:有抱负的人。

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为:看作。任:责任。本段理解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翻译

孔子说:“一年到了最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重点字词解释

之:这里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是”。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本段理解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坚贞不屈。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翻译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行:奉行。

其恕乎:其,表推测,相当于“大概,恐怕”。

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本段理解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练习

一、解释加粗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温故而知新

7、士不可以不弘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三、理解性背诵

① 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⑦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词句填空。

9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论语》十则》中表示要虚心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1《论语》十则》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成语“择善而从”的出处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13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句话?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4《<论语>十则》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人不知而不愠。” 15《<论语>十则》中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 16《<论语>十则》中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9与“学而时习之”内容相近的句子是:“传不习乎?”,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1“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填写)“任重而道远。

答案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殆:危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相同,看齐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宽广,刚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上一篇:谦逊是一种教养美文下一篇:学校团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