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七色光之歌》教案

2024-08-28

六年级上册音乐《七色光之歌》教案(共10篇)

六年级上册音乐《七色光之歌》教案 篇1

七 色 光 之 歌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教学目标 :

1、能认真听赏乐曲《峨眉山金顶日出》,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及意境。

2、能学会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3、能积极参与表演活动,并从中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

用明亮、活泼、和谐的声音演唱《七色光之歌》

教学难点:

唱准波音、下滑音,把握休止符时值。

教学方法:

讲授法、互动法

教学准备:

电子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日出吗?(生:看过)

师:那好,接下来,老师放一段音乐给大家听,并带大家去领略峨眉 山金顶日出的奇特景象。在欣赏的过程中你能感受到一副怎样的画面呢?好我们带着问题去欣赏。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仿佛正享受着日出这美妙的一刻,你们知道太阳光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呢?(红、橙、黄、绿、青、蓝、紫)

师:说得真好。接下来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七色光之歌〉〉

设计意图:通过初次聆听和观看描述日出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日出的壮观景象。

二、学唱歌曲,完美感受

1、师:让我们来听一听〈〈七色光之歌〉〉,一起来感受歌曲的情 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呢?

教师归纳:歌曲情绪热情活泼,速度稍快。

2、师:刚才我们初听了〈〈七色光之歌〉〉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老师为你们唱一遍。在听的同时要带个问题去听。你发现哪些乐句的旋律或节奏是相似的呢?(学生回答,教师出示歌谱)

3、学唱歌曲。

A 学生随琴哼唱旋律

B 随琴学唱歌词

(A、B要求:(1)速度不宜过快,学生用中速跟琴演唱(2)声音自然统一气息通畅,避免让学生用喊叫的声音演唱,注意保护嗓音。)

C 跟原声一起唱

D 下面检查同学们学习的情况,(男同学唱一段,女同学唱二段)(我们跟着伴奏一起演唱。)

E歌曲艺术处理:阳光明媚,我们的心情很愉快,怎样才能将这样的感受唱出来呢?

(以稍快的速度、热情活泼地情绪唱好全曲)F 学生齐唱歌词

(边唱边拍节奏)

设计意图:采用听赏、描述、哼唱、动作参与等活动方式,让学生全身心融入到乐曲之中,三、体验创新

在同学们能够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表演组,一个是合唱组一个是舞蹈组,每个组推荐一名组长。大家在组长的带领下能够很好的合作表演,在合作中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最后把你们的作品向大家展示。看看哪组表演的最好。(师评价)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他们大胆创编,积极排练,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美丽壮观的日出,用动听的歌声表达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还开动脑筋创编出了流畅的歌词,动人的舞蹈和美妙的图画,老师高兴极了,因为我们班个个都是小表演家,小创作家,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了,老师期待下节课的到来。

设计意图:自我评价和总结,让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

的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六年级上册音乐《七色光之歌》教案 篇2

《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日本儿童歌曲, 它描绘了孩子们神奇的梦境, 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象的认识和丰富的想象。由两个乐段、4小节组成, 结构十分规整。其中歌曲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是本课的重难点。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 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 突出个性的发展, 重视音乐实践。

教学目标

1.创设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景, 努力营造体验歌曲情绪, 表现歌曲的环境。

2.学习用悠长的气息, 轻柔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 表现歌曲美丽恬静的意境, 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学习在歌唱时突出6/8拍节拍特点, 运用二声部的合唱形式表达歌曲情绪, 丰富学生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学习6/8拍节拍特点。

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 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2.6/8拍强弱的韵律把握。

教学准备

1.歌曲《愉快的梦》动画课件。

2.合唱部分谱例。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礼

师用欢快的, 优美的, 滑稽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来问好, 生作出响应的情感呼应进行问好。这样一上课, 就将学生带入音乐情感中。

二、看手势唱一唱

1. 和谐、自由的DO、MI、SOL:

师在琴上给出DO、MI、SOL音后, 生看师的柯尔文手势脱离琴唱这三个音, 当师的手面向大家打开时, 生可以自由选唱其中一个音, 同时, 注意聆听整体的声音, 当师再将手面向大家打开时, 生就得换一个音唱, 还要注意听整体的声音;当师恢复柯尔文手势时, 生就齐唱手势音。这样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 使训练也显得有趣。

2. 手势唱谱:

C.出示这两条旋律。

D.将这两条旋律合起来唱一唱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好像是在梦中一样?那么老师现在就做一个梦, 看表情, 请大家猜猜老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 是欢快的、美丽的、忧伤的、奇怪的、还是可怕的?并用A旋律表现出来。

三、新授

1. 导入: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 接下来请你听一听一个日本的孩子他梦到了些什么呢?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梦?听完后请你告诉我。

2. 初听音乐。

生:神奇而愉快的梦。

3. 师:听了这首曲子, 有熟悉的感觉吗? (前面唱过旋律)

4. 复听 (带合唱) 。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 再次跟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请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一下?

5. 再听 (不带合唱) 。

师:我拿掉一个声部, 请你再次闭上眼睛感受愉快感增强了还是削弱了。请你用手势示意, 双手上举表示增强, 双手下压表示削弱

6. 复听。聆听两声部的和谐、均衡效果。

7. 用“LU”哼唱齐唱旋律, 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8. 视唱旋律 (跟琴) , 强调强弱规律。

9. 念歌词, 体会情感, 强调惊喜的呼喊声。 (强调轻声、高位子)

1 0. 唱歌词, 随琴一起, 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纸船, 一边唱一边晃, 体验6/8拍的韵律。

1 1. 分析歌词内容, 前半部分优美的, 后半部分愉快的, 结束句是渐弱的。

1 2. 有感情地合唱歌曲。

四、表现梦境

要求:1.用声音表现由平静———滑稽———恐怖———欢快的梦境变化过程

2. 可以用独唱、齐唱、合唱的表演形式

3. 可以自由组合、但要有序、时间三分钟

五、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 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 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 也没有电视机, 更不用说电脑啦, 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 但是做了梦之后, 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 让它美梦成真, 岂不是更好吗?所以, 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 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 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 (随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一、注重音乐对话, 回归音乐教学的真谛

音乐是一种表现的艺术, 它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各种音乐要素充分地表达人们的内在感受。但是, 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 却往往容易忽略这个因素。教学中猜老师做的梦, 不是让学生用语言表现, 而是用声音体现出来。

二、注重听觉能力的培养, 落实音乐教学的目标

对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 听觉能力的训练是基础中的基础。体现在:

A.手势唱谱教学, 这是音乐教育的自然基础。法国诗人舒巴尔特说过“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正如舒曼给学习音乐的学生的忠告那样:“即使你有一点嗓音也要力图不用乐器的帮助来视唱, 这将增进你的听觉的灵敏度。”

B.在歌曲教学中5次不同要求的听, 感受对比单声部与二声部张力的变化对情绪的作用, 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听觉去感受和理解音乐, 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三、提高审美体验, 注重音乐实践

A.看手势唱和谐、自由的DO、MI、SOL这一教学环节,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 突出个性的发展, 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 同时注意聆听, 重视了音乐实践。

B.念歌词, 体会情感, 强调惊喜的呼喊声。 (强调轻声、高位子) 在这个环节中, 把歌曲中出现的演唱技巧有机的渗透到音乐活动之中,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歌曲, 感受歌曲情绪。

六年级上册音乐《七色光之歌》教案 篇3

《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日本儿童歌曲,它描绘了孩子们神奇的梦境,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象的认识和丰富的想象。由两个乐段、4小节组成,结构十分规整。其中歌曲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是本课的重难点。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

教学目标

1.创设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景,努力营造体验歌曲情绪,表现歌曲的环境。

2.学习用悠长的气息,轻柔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表现歌曲美丽恬静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学习在歌唱时突出6/8拍节拍特点,运用二声部的合唱形式表达歌曲情绪,丰富学生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学习6/8拍节拍特点。

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2.6/8拍强弱的韵律把握。

教学准备

1.歌曲《愉快的梦》动画课件。

2.合唱部分谱例。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礼

师用欢快的,优美的,滑稽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来问好,生作出响应的情感呼应进行问好。这样一上课,就将学生带入音乐情感中。

二、看手势唱一唱

1.和谐、自由的DO、MI、SOL:师在琴上给出DO、MI、SOL音后,生看师的柯尔文手势脱离琴唱这三个音,当师的手面向大家打开时,生可以自由选唱其中一个音,同时,注意聆听整体的声音,当师再将手面向大家打开时,生就得换一个音唱,还要注意听整体的声音;当师恢复柯尔文手势时,生就齐唱手势音。这样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使训练也显得有趣。

2.手势唱谱:

A.5 3 5 3|5. ˇ 3 4 5|6 4 6 4|6. 6 0|5 5 5 4 3|4 4 4 3 2 ˇ|5 5 5 6 7|1. 1 0|

B.3 1 3 1|3. ˇ 1 2 3|4 2 4 2|4. 4 0| 3 3 3 2 1|2 2 2 1 7 ˇ|5 5 5 6 7|1. 1 0||

C.出示这两条旋律。

D.将这两条旋律合起来唱一唱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好像是在梦中一样?那么老师现在就做一个梦,看表情,请大家猜猜老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是欢快的、美丽的、忧伤的、奇怪的、还是可怕的?并用A旋律表现出来。

三、新授

1.导入: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接下来请你听一听一个日本的孩子他梦到了些什么呢?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梦?听完后请你告诉我。

2.初听音乐。

生:神奇而愉快的梦。

3.师:听了这首曲子,有熟悉的感觉吗?(前面唱过旋律)

4.复听(带合唱)。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次跟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请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一下?

5.再听(不带合唱)。

师:我拿掉一个声部,请你再次闭上眼睛感受愉快感增强了还是削弱了。请你用手势示意,双手上举表示增强,双手下压表示削弱

6.复听。聆听两声部的和谐、均衡效果。

7.用“LU”哼唱齐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8.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9.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强调轻声、高位子)

10.唱歌词,随琴一起,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纸船,一边唱一边晃,体验6/8拍的韵律。

11.分析歌词内容,前半部分优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结束句是渐弱的。

12.有感情地合唱歌曲。

四、表现梦境

要求:1.用声音表现由平静——滑稽——恐怖——欢快的梦境变化过程

2.可以用独唱、齐唱、合唱的表演形式

3.可以自由组合、但要有序、时间三分钟

五、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一、注重音乐对话,回归音乐教学的真谛

音乐是一种表现的艺术,它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各种音乐要素充分地表达人们的内在感受。但是,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却往往容易忽略这个因素。教学中猜老师做的梦,不是让学生用语言表现,而是用声音体现出来。

二、注重听觉能力的培养,落实音乐教学的目标

对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听觉能力的训练是基础中的基础。体现在:

A.手势唱谱教学,这是音乐教育的自然基础。法国诗人舒巴尔特说过“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正如舒曼给学习音乐的学生的忠告那样:“即使你有一点嗓音也要力图不用乐器的帮助来视唱,这将增进你的听觉的灵敏度。”

B.在歌曲教学中5次不同要求的听,感受对比单声部与二声部张力的变化对情绪的作用,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听觉去感受和理解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三、提高审美体验,注重音乐实践

A.看手势唱和谐、自由的DO、MI、SOL这一教学环节,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同时注意聆听,重视了音乐实践。

B.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强调轻声、高位子)在这个环节中,把歌曲中出现的演唱技巧有机的渗透到音乐活动之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C.为学生的创造创设情境。想表演的同学可直接到前面来表演。学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想,对这首歌曲有进一步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中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体现个性的学习方式(可以用独唱、齐唱、合唱的表演形式、可以自由组合、分小组练习、小组演唱、集体演唱等)表现歌曲,场面热烈,使教学进入高潮。

六年级上册音乐《七色光之歌》教案 篇4

1.朗读课文,感受散文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

3.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理解花的形象,感悟作者借“花”表达自我的精神追求。

教学难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丰富想象,体会花儿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体会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审题激趣

1.以“花”激趣,引出新课。

2.介绍作者纪伯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词义,把课文读通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3.给散文诗分段。

三、品读第一部分

这首散文诗的题目是“花之歌”,而全文却没有一个“花”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

1.结合问题阅读课文相关段落。

2.用圆圈图梳理作者的联想和想象。

3.展开想象,仿写课文第1~4自然段。

四、品读第二部分

(一)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从“我”每天做了什么,你想到了哪些画面,从中体会到“我”怎样的精神追求。

1.结合问题阅读课文相关段落。

2.用思维图示梳理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3.结合背景资料体会,既然文中的“我”是指花,那么将文中的“我”改为“花”行不行?五、课后延伸

(二)阅读课后“阅读链接”,默读思考:你觉得文章哪些地方想象奇特?

1.默读文章并做批注。

2.说说自己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教学过程:

一、演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导入新课

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轻声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

2、学生一起跟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师重点讲解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3、聆听《我的中国心》

4、介绍歌曲相关知识

这首歌是由香港作家黄霑在王福龄写的旋律的基础上填词而成,在1984年春节晚会上由张明敏激情演唱后广为流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我的中国心》 教学目标:

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中国心》,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教学过程:

一.跟唱《我的中国心》

1.老师播放《我的中国心》音乐。

2.学生跟唱《我的中国心》,再次感受歌曲的内涵和情感。教师重点讲解歌曲中的力度变化和休止符号。

二、欣赏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三、欣赏《东方之珠》

这两首歌都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春天的故事》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了解《春天的故事》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蒋开儒老人。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

《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是76岁的蒋开儒老人。创作《春天的故事》之前,蒋开儒曾任黑龙江省穆棱县政协副主席。蒋开儒1935年9月出生,籍贯广西,当兵后落户北大荒。当被记者问道为何要用“春天”借喻,藉此来讴歌邓小平?蒋开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邓小平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1979年春天,邓小平提出办经济特区;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蒋开儒对邓小平的活动一直特别关注。蒋开儒形容自己写出《春天的故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为家里有海外关系,在“那样的一种特殊年代特别盼望春天的到来,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蒋开儒就感觉“春天已经到来”——当然,这个春天不仅仅对于他个人而言。

三、欣赏《春天的故事》

四、学生模唱《春天的故事》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我的祖国》

二、介绍歌曲的相关知识:《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是一首著名的爱国主义歌曲,作于1956年夏。作词:乔羽、作曲:刘炽、原唱:郭兰英;乔羽写作时,给这首歌定名为《一条大河》,发表时被编辑改成《我的祖国》。影片《上甘岭》反映的是在抗 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这首主题歌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后半部是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

三、学生小声模唱歌曲

第二单元 美丽的草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音乐 教学目标:

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简单的旋律)

1=F2/4

1 12┃(32 3)┃5653┃2 —┃

(2532)┃(12 3)┃2161┃5 -║

方法: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

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出示小黑板)

(1)X XX┃XXX┃XXX XX┃X -║(2)X•X XX┃XX X┃XXXX XX┃X -║

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

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 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

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XXX XX┃X -║()X XX┃X X X║()XXXXXX┃X -║

方法:A、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B、生自由练习

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D、按序号连起来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天堂》。教学目标:

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 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教学过程:

一、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风情

1、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第二遍听赏,同时出示歌词师:我们一起看看这首歌曲的歌词,唱到了什么山,什么河,哪些景色,你觉得这是哪个地方?

3、结合这些景致,你觉得是哪个民族?

4、介绍新疆哈萨克族师: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手鼓。

二、新歌教学

1、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

2、师: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优美,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抒情了。

3、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

4、师: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的一句吗?为什么?讲述音乐知识“⌒”

6、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

5、师:同学们,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阿肯”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三、欣赏《赛马》

1、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视听结合,使学生产生好奇。结合民族音乐文化(手鼓等演奏),让学生走进哈萨克族的神奇土地,使学生在了解歌曲的同时培养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欣赏《赛马》

作品介绍:《赛马》描绘了一幅草原上万马奔腾的景象,音乐热烈奔放,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作品充分发挥了二胡的演奏技法,既有歌唱性的旋律,也有模拟骏马嘶鸣和奔跑的音响效果。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金杯》《牧歌》 教学目标:

了解蒙古族的歌曲长调短调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欣赏蒙古族的景色,了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

二、欣赏《金杯》《牧歌》

蒙古族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男子的舞蹈动作粗犷强悍、女子端庄典雅十分优美。蒙古舞的动作主要来源于生活,比如各种马步就来源于牧民骑在马上的动作。舞蹈中的鹰式位加硬腕组合就是根据雄鹰展翅飞翔动作的升华,这些都成为蒙古舞特有的艺术表现。蒙古舞 5 主要用肩部动作。通过肩部及各种马步动作使舞蹈风格浓郁,别具一格,柔肩是舞蹈动作中最富有特色的动作。

第三单元 星空畅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爱银河》.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合唱和谐优美。

2、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教学过程:

1、导入。

师:本单元的标题是“星空畅想”。星空能引起人无数的遐想。自古到今,关于星空有着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例如“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还有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星空的美丽传说?

生答。

师讲解银河知识。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童声合唱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

(1)听范唱录音。

(2)简介“银河合唱同”。

(3)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和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二乐段。

(5)将两个乐段连起来演唱,并由学生自主处理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啊,高山》。.

教学目标: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啊,高山》。

(1)初听歌曲录音。

(2)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讨论。

(3)学习八六拍。

(4)复听。听后完成课后练习。

2、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学习效率高,演唱歌曲时声音和谐优美。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教学目标:

1、能将《我爱银河》唱得更加优美生动。

2、初步学会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进步法》

第二条 国家坚持科学发展,实施科教兴国,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教学过程:

1、复习《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1)从神

五、神六引出歌曲的主题——蓝天向我们召唤。学生展开讨论。

(2)朗读歌词。

请学生说说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歌曲的范唱录音。

(4)随录音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

(5)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6)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7)两声部合唱,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

3.课堂小结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相关内容,了解中国首次载人舤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认识到我国非常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影片《飞天》插曲《飞天》 教学目标:

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教学过程:

1、随歌曲录演唱。

2、欣赏影片《飞天》插曲《飞天》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太空充满渴望,飞天的梦想已得到实现。中国航天员曾多次进入太空,并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3、小结。

教学随笔:对神州飞船热切的关注,对航天英雄们的敬仰是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教学目标:

较为完整、熟练地演唱《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1)导入欣赏内容。

教师播放乐曲。

(2)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视唱书中出示的《欢乐颂歌》旋律。其后的旋律由教师在琴上弹奏,学生边听边挥拍。

(3)教师完整地演奏这段音乐,学生边听边挥拍。

(4)复听。

回答书中问题。第四单元 外国影视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小小少年》 教学目的:

1、知道《小小少年》是德国影片《英俊少年》的插曲。

2、初步掌握歌曲中的主歌与副歌的概念,并会简单的区分。教学重、难点:

区分歌曲中的主歌和副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一首德国故事影片《英俊少年》中的插曲《小小少年》。

让我们听一听中文版本的这首歌曲。中文范唱

歌曲中的少年究竟遇到了什么事情?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英俊少年》的故事梗概。

二、你对这首歌曲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哪里?为什么?(将歌曲自然的分成主歌和副歌两部分。)

三、新歌学习

1、首先让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请同学找一找这部分的典型节奏,有几句都是哪句?(学生找出典型节奏后,按节奏划一划,并唱一唱)

2、视唱歌词,根据教师的提示小结本段的结构。

(歌词是在叙事,节奏比较简单,情绪上比较平稳)应该怎样的声音(连贯、流畅)情绪(舒缓)来演唱,引导学生将第一部分连起来演唱。

3、出示重点内容:主歌,象这样的部分我们通常把它称作歌曲的“主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两颗小星星》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歌曲中的主歌与副歌的概念,并会简单的区分。

2、有感情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1、进入第二部分,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典型节奏。(学生找出典型节奏后,按节奏划一划,并唱一唱)

你发现了什么?(共有三句典型节奏,并且每一句中都有相同的部分,只有个别地方出同。)

结合歌词看一看,为什么不象第一部分一样,用完全相同的节奏?

(人的情绪是起伏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节奏的设置上是会有所变化的。)

2、对照第一部分,小结:第二部分的歌词反复出现是在抒发情感,旋律起伏将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我们把它称为“副歌”。出示重点内容:副歌

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嘹亮、悠扬)情绪(饱满)来演唱。

3、欣赏《两颗小星星》

《两颗小星星》是影片《英俊少年》中的插曲,歌曲旋律流畅、真切感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有感情演唱歌曲《啊,朋友》。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啊,朋友》的时代背景。2.有感情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有关歌曲《啊,朋友》的介绍

这首歌曲原是一首意大利民歌,表现了游击队员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精神。南斯拉夫影片《桥》将它选为插曲,使这首歌曲得到了广泛传播。

《桥》是一部南斯拉夫影片,影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一支南斯拉夫游击队奉命炸毁德军撤退途中必经的一座桥的故事。

这首歌曲旋律中速稍快、乐观

二、跟音乐学唱《啊,朋友》,引导学生唱好弱起的小节以及乐曲中的力度变化。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照亮你的路》《天空之城》。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照亮你的路》

电影插曲是电影歌曲的一种,为影片中某一特定场景而创作。通常起描述某一事物、抒发情感或情绪,表达人物特定心理的作用。

这首歌是《放牛班的春天》的插曲。《放牛班的春天》是一个寄宿学校的代课老师组织孩子们成立合唱团的故事。

二、欣赏《天空之城》主题曲。

《天空之城》是一部日本动画片,讲述了人们寻找传说中的空中城市的故事。

第五单元 八音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用悠长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歌曲磁带、电影《音乐之声》片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放磁带《哆来咪》的音乐进教室,师生互相问好(二)、导入:

进教室时同学们听到的是什么歌?喜欢这首歌吗?我们为后面的老师完整地演唱一次好吗?全体起立,师生合作,边唱边做动作,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音乐之声》这部电影还有一首比《哆来咪》更受欢迎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了这部电影的片断,一起来看看。(播放)

【画外音内容:《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萨尔斯堡。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活泼善良,会弹吉它,喜欢唱歌。(边进解边放片断)】

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位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她教上校家七个没有妈妈的孩子学会了许多歌曲,通过歌唱,她还和孩子们结成了好朋友。《哆来咪》就是其中的一首。(边讲解边放片断2)

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她。上校很感动,他也边弹吉它边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什么歌?对,就是这首《雪绒花》(边讲解边放片断3)

从上校的眼神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后来,玛丽亚成了七个孩子的妈妈。不久,德国纳粹分子占领了萨尔斯堡。上校为了不背叛祖国,决定举家逃亡。在音乐节上,他们全家再次唱起了《雪绒花》,当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生活安宁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听众非常激动。他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齐高唱起来,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讲解完后播放片断4)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雪绒花》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歌曲磁带、电影《音乐之声》片断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

1、了解电影概况,想听黄老师用中文来演唱这首歌吗?(边放课件伴奏画面,教师边作范唱)

2、(在音乐背景中提出问题)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主人公什么情感?(表达了上校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

3、那就让我们跟随着电影中的人物一起走进《雪绒花》这首歌中,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并且大家可以边听边轻轻地跟哼唱。(播放歌曲录音范唱,出示多媒体课件)

4、有了大家情感上的投入,很多同学已经能跟着唱了。那就让我们最和谐、最抒情的歌声、完整地来唱一遍这首歌。(学生跟伴奏课件练唱一遍,教师有感情地指挥,激发学生情感的表现强度。)

5、唱得真不错,太棒了!你们觉得还有那些困难的地方?(播放伴奏画面,教师轻轻地用口琴伴奏。)

(四)课堂小结

(五)欣赏音乐钢琴独奏《音乐瞬间》

这首歌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立的一种短小、精悍而又有鲜明生动形象的钢琴曲体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苏珊娜》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了解歌曲《苏珊娜》,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歌曲磁带、电影《音乐之声》片断 教学过程:

一、有关歌曲《苏珊娜》

1、简介

《苏珊娜》是一首美国乡村民谣,这首欢快的歌谣曾经风靡全球,它是由斯蒂芬·福斯特1847年写的一首歌,同年9月11日在匹兹堡的“雄鹰沙龙”上首次演出。翌年美国西部发现金矿后,大批的淘金者就是唱着这支生动、活泼的歌直奔加利福尼亚的。后来这首歌曲又飘洋过海,传遍了整个世界,一直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2、创作故事

据说当时在匹兹堡担任仓库点收员的福斯特,发起并组织了一个业余男声五重唱团。其中有位团员的妻子叫苏珊·肯脱莱脱,相貌十分美丽动人,除了一头金色的卷发外,她爽朗、活泼、直率的性格也非常惹人喜爱。作者福斯特正是以此为灵感,创作出本曲的。歌中表达了主人公对苏珊娜的刻骨铭心的爱。为了这份爱他可以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爱人黄土埋身也心甘情愿。他远离家乡,四处寻找心上人,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心却像冰一样的冷,但此心不变。

二、学唱歌曲《苏珊娜》

1、学生跟琴视唱歌谱

2、完整按节奏朗诵歌词

3、教师引导学生跟琴学唱歌曲,重点指导学生唱好附点音符

4、请个别学生上台表演。拓展资料: 史蒂芬·柯林斯·福斯特(Stephen Collins Foster,1826-1864)美国作曲家。生于美国北方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父亲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喜欢音乐,业余拉小提琴。他是第五个儿子,大家都疼爱地叫他“小史蒂芬”。他爱好音乐,6岁时,在帽子上插根羽毛,打着鼓,吹着《莹之光》(即《友谊地久天长》)的口哨,模仿军乐队队员在路上走。7岁时,母亲带他到乐器店,他随手拿起一支银笛,稍微摆弄一会儿,便吹起了《哥伦比亚之歌》,而且吹得很出色,使在场的人都大为惊奇。他没有跟任何人学过音乐,只不过他唱过或吟诵过许多诗歌。他不知从哪借来一本音乐书,每天爱不释手地用心读。十四岁,他考入中学,他越来越喜爱音乐,经常与好朋友一起重唱或重奏。并为四支长笛写过一首圆舞曲,大家一同演奏。1841年,他考入大学,开始作曲,1842年,他16岁时出版了歌曲《爱人啊,请打开格窗》。后在匹兹堡的棉花仓库担任工作,接触了黑人演唱的歌曲,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一生他写了近200多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其中有160余首已出版,而且几乎全是自己创作歌词。如:《哦,苏珊娜》(Oh Susanna)、《尼德叔叔》、《故乡的亲人》(Old Folks at Home)、《我的肯德基故乡》、《金发的珍妮》(Jeanie with the Light Brown Hair)、《美丽的梦中人》、《老黑奴》(Old Black Joe)等。1864年1月13日病逝于纽约,年仅37岁。

《哦,苏珊娜!》是福斯特最早写的一首歌,像福斯特的许多歌曲一样,这首歌也是写化装黑人乐队表演的。一夜之间,这首歌就引起轰动——成了立即流行的“民歌”,也是淘金热时期涌向西部的开发者们最喜爱的一支歌。

尽管福斯特的许多歌很快就流行了,但他不懂生意,常被歌曲出版商占了便宜。《哦,苏珊娜!》一个音乐出版商仅用一百美元就得到了版权。由于贫困和酗酒,他三十七岁便去世了。

第六单元 奥林匹克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和你》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

2、了解北京奥运会。

3、通过歌曲的学习,启发学生立志从小锻炼,为国家体育运动作出自己的贡献。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北京奥运会图片。

2、学唱歌曲。(1)听录音范唱。

提出问题:歌曲内容表达的是什么感情?(2)分段学习歌谱。(3)解决难点。(4)学唱歌词。(5)设计演唱形式。

3、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手拉手》。教学目标:

1、欣赏《手拉手》。

2、了解汉城奥运会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林匹克知识。学生汇报完后,师总结。导入欣赏内容《手拉手》。

2、欣赏《手拉手》。(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2)师简介作品和作者。

这首旋律动听的电子乐是历届奥运会中传唱最广的主题曲,当时萨马兰奇认为它是最成功的奥运会主题曲,甚至考虑将它定为永久会歌,好在那只是一个设想。

Koreana这个临时组合算得上是实力唱将,不能忽视他们身后18000名合唱者,这给予开幕式一种磅礴的气势。

最好的世界杯主题曲当属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并非巧合,它也出自吉奥吉·莫洛德之手。这位意大利最著名的电子音乐先锋大师在1993年,也曾为北京申奥创作《好运北京》。

意大利人、美国人、韩国人共同制作了这首歌曲,是真正的国际化合作。而歌曲段落末尾又揉进了朝鲜民歌《阿里郎》里的一句咏唱“阿里郎!”仅此一点,使这首歌在全球流行化的同时,又因这个鲜明的民族标签而极易被识别。(3)完整欣赏。

(4)欣赏了这首乐曲后,请说一说你的感受。

3、观看录像片段:体现中外奥运健儿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的资料。边看边再次听赏。

4、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阳光体育之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

2、了解有关奥运会的相关文化。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运动员进行曲》,学生由教室外步入教室。

2、播放音乐,初听。

3、介绍有关歌曲知识

《阳光体育之歌》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创作的一首体育歌曲,从2007年起在全国推广。《阳光体育之歌》现已制作成MTV,并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和教育部官方网站进行公布。

《阳光体育之歌》由李幼容作词,徐锡宜作曲。主旋律可以齐唱、独唱。这首歌倡导学生走进阳光、走进自然、走进操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锻炼,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

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已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多种形式的阳光体育活动,对《阳光体育之歌》进行广泛宣传、播放,积极组织学生学唱,以尽快使《阳光体育之歌》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广为传唱。它也是广播体操《七彩阳光》的背景音乐。

1、跟唱《阳光体育之歌》

2、欣赏歌曲《意大利之夏》

“意大利之夏”或许是最成功的世界杯主题曲,至今仍被资深球迷和歌迷所津津乐道。意大利人将亚平宁半岛上的海风和足球王国对足球运动的理解糅合成迷人的音乐,既悠扬动听,又振奋人心。这首歌有数个版本,英语版本名称为:To Be Number One 原唱录音版较舒缓传统;现场演唱版则加入更多摇滚节奏;因为作曲的是意大利电子乐大师吉奥吉,也有过 节奏强劲的混音版。两位原唱者都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流行乐大师,并且此歌也是两人合作写成的,英语版由意大利最著名的电子音乐先锋吉奥吉·莫罗德演绎。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奔向2008” 教学目标:

1、为画面选配适当的音乐。

2、了解有关奥运会的相关文化。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2、教师播放音乐《运动员进行曲》。

3、分组准备。

4、师:2008年,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今天我们就来举办一个班组音乐活动——“奔向2008”。咱们几个小组的同学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准备得更充分。好不好? 生:好!

5、分组展示、汇报。

(1)各组展示自己小组选择的入场音乐。(2)各组汇报、展示自己小组创编的入场式音乐。

(3)第一组同学介绍奥运五环标志的含义。全班同学一听歌曲《手拉手》。(4)第二组同学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游泳馆;听《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5)第三组同学介绍奥运会开幕式,为北京奥运会设计开幕式圣火点燃方式(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汇报自己小组的设计)。全班同学一起听《奥林匹克号角》。

(6)第四组同学介绍奥运会会徵;全班同学一起听《巴塞罗那》;介绍北京奥运会会徵。(7)第五小组同学介绍奥运会吉祥物;介绍北京奥运会吉祥物。(8)分组为几幅画面选配音乐。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6

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2、师: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请听。

3、听赏《猜调》

4、提问:

(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

(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

(生:对唱)

教师小结: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对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

5、学唱歌曲:

(1)、师生以对答等形式学唱歌曲旋律。

(2)、跟伴奏唱歌词

(3)、加入前倚音演唱

师: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

(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

6、猜谜活动:

(1)、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

(2)、学生参与表现。

(分组进行对答游戏。)

六年级音乐上册《茉莉花》教案 篇7

教学内容:欣赏三个版本的《茉莉花》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茉莉花的精神品质和音乐内涵,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作品《茉莉花》,使学生了解民歌的演唱风格、表现形式等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感悟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内涵,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培养学生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

型:欣赏

教学时数:1时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多媒体、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师:在XX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站在预示着吉祥的大红灯笼上,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XX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

师:你们听出来是什么歌吗?

生:茉莉花

师: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我想同学们对此也一定有疑问吧?

《茉莉花》具有浓郁的东方风情和中国特点,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并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首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茉莉花》,共同来了解音乐作品中茉莉花的精神品质,一起去领略《茉莉花》这首歌的独特魅力吧!

(教学意图:让学生被这动听的音乐和情境深深吸引。从而产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了解《茉莉花》在世界乐坛上的影响和地位)。

二、进入新:、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交流展示前查找的资料。

师出示相关图片。(生介绍茉莉花的形状、气味,象征:洁白无暇、朴实无华)

2、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A、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优美、委婉。

B、聆听河北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刚直、爽朗。、聆听东北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豪爽、粗犷。

引导学生说一说三首《茉莉花》在旋律和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并完成本练习。

大屏幕出示:说一说三首《茉莉花》在旋律和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东北

旋律音调夸张、风趣,体现了粗犷豪爽的风格;

江苏

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

河北

旋律音调明快,具叙述性,体现了刚直、爽朗的风格;

师: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流传这首民歌,由于地域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所以歌曲的音乐风格就不尽相同。其中江苏《茉莉花》最为著名,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随着这优美的旋律边打拍子边哼唱。

(播放教学光盘音乐,出示歌词)

师: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生:对茉莉花的喜爱和赞美)

你从歌词中哪个字看出来的?(生:好)

3、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三首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茉莉花》,接下来我们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

A、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江苏《茉莉花》。

生谈感受。(具有时代气息,声音甜美,纯净感人)

B、师:除了演唱以外,很多演奏家也很喜欢这首《茉莉花》,而且经过改编,茉莉花的曲调变得更加优美、动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中国“女子十二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

(播放视频)

生谈感受(同样是一首乐曲,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教学意图: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从听觉、视觉等方面了解茉莉花并感受、理解音乐,增强对茉莉花的亲切感,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三、拓展

学生读本上的作者介绍。

学生谈感受:《茉莉花》不仅在中国流传,在世界音乐舞台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师:前不久,中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音乐会,在演唱会的开场,她深情的演唱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次介绍给了全世界,现在就让我们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大屏幕播放宋祖英演唱会实况录象)

师:我想听完了宋祖英的演唱,看到维也纳音乐大厅的金碧辉煌,看到舞台上除了演唱和指挥是中国人以外,所有的伴唱和伴奏都是外国人,我们此刻的心情怎样?

生:感到心潮澎湃、为之震撼。感到骄傲和自豪。

现在就让我们小组讨论,:“宋祖英的演唱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讨论开始)

师:赏宋祖英的世界性的音乐会告诉我们民歌不仅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小小的茉莉花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丽,也为我们架起了通向世界的友谊之桥,它在世界舞台上始终散发着芳香,传播着友谊。(大屏幕出示:民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四、小结:今天能和同学们一同赏花,听歌,老师很高兴,古人云:“高兴之余,当高歌一曲。”现在就让我们用最深情的演唱,为本节音乐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五、板书设计

茉莉花

旋律

风格

速度

江苏

东北

河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赛马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音色及其演奏特点。

2、通过欣赏《赛马》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

3、能用打击乐器简单的表现乐曲。教材分析:

1、二胡,民族拉弦乐器的代表乐器,音色柔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擅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

2、《赛马》,黄海怀创作于1959年,1964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独奏比赛的新作品。结构是常见的带再现的单三部。它以二胡这种简单的民族乐器,使用多种演奏技巧,表现了赛马时那种万马奔腾、蹄声“得得”的壮观场面。听来使人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在草原上狂奔之中,令人随着跳荡的节奏而心潮起伏,对辽阔神秘的内蒙古草原无限神住,同时也了表达内蒙人民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在此曲中,黄海怀将一个整段的乐曲用拨弦技巧奏出,使该曲风格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成为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

教学难点和重点:分段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教学过程:

一、配乐导入,创设学习情境。

[音响演示1:草原风情,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美丽的蒙古草原、风景……)多少年来这首美丽动听的蒙古牧歌不知将多少人的心带到了辽阔的大草原上。迷人的草原风光和充满诗情画意的牧民生活会让你流连忘返……

2、指导学生从图上认识蒙古族及其生活的地方。

师:你们知道内蒙古在我们祖国的什么位置吗?它在我国的东北部,1947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我国建立的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人口约2260万,提起蒙古,你首先想到了什么?(草原)内蒙古自治区拥有我国最大的草原,占地约110多万平方千米。[音响演示2:中国地图——内蒙古位置——草原图]

3、师:你对蒙古有多少了解?(资源共享)

二、初听乐曲,感知音乐形象。

1、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那达慕”大会上正在进行什么比赛项目。知道是哪一项比赛吗?(赛马)[音响演示3:那达慕大会赛马图,音乐《赛马》]

同学们听地很认真,有的……有的……

2、让我们再听一遍,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从你的表情看到了……为什么会这样?从音乐中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的、欢乐的)

3、作曲家黄海怀带给我们的《赛马》。(出示课题及作曲家)

4、你听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简介二胡。[音响演示4:出示二胡图片] 我国民族乐器拉弦乐器中的代表乐器,它音色柔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擅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代表作有:《二泉映月》、《良宵》……

三、细听乐曲,为《赛马》分段。

现在,我们再来听这首好听地二胡独奏曲《赛马》,边听边想,它描绘了几个场景。

(一)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节奏。[音响演示5:草原图片背景,旋律

(一)]

根据同学们描绘的场景,我们把乐曲分成了3部分。首先来听第一部分:

1、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情绪怎么样?(紧张、热烈)。

2、跟着音乐用“en”哼唱一遍这个主题,感受节奏紧密的地方用了几分音符?

3、请孩子们用铃鼓来烘托赛马紧张热闹的场面。坚定有力的强音拍铃鼓表现,急促的16分音符摇铃鼓表现。

(二)细听第二部分,把握音乐的变化。[音响演示6: 旋律

(二)] 师:比赛场面真是紧张、热烈,瞧!赛马比赛开始了……

1、现在我们来听下面这段音乐——旋律

(二),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舒展)

2、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

要求:听时,请孩子们在心中哼唱,旋律

(二)出现了几次?第二次出现时,增加了哪种节奏?(第三次时教师提示)听,什么声音?(马蹄声)师:你知道这马蹄声是怎么演奏出来的?请孩子们仔细看。这种方法叫拨奏,它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就发出了这种马蹄似的声音。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伴奏乐器扬琴演奏旋律

(二),而主奏乐器二胡却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

3、让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第二部分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随音乐律动。(讨论形式多样的表现方式)想想比赛到了什么环节?(紧张的时刻)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学生可以在旋律

(二)第一次出现时比较抒情,请孩子们拉心中的二胡,有感情地唱la;第二次出现时节奏变密集了,大家用骑马动作愉快地来表现;第三次出现时,仍然有感情地唱la,并用扣掌心来模仿马蹄声。

师:这里,旋律

(二)出现第一次,表现了赛马场上内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充满必胜信心的精神风貌;第二次、第三次通过二胡的不同演奏方法,刻画了马蹄急驰、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激烈场面。

(三)细听第三部分旋律,体会“冲刺”。[音响演示7:旋律

(三)]

1、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部分相似?(第一段)哪一部分情绪更激烈?(第三部分)为什么?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了冲刺阶段。

师:这部分音乐结尾时,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了冲刺阶段?音乐刻画了赛马比赛最后冲刺时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在最高潮中结束。

2、认真体验这种情绪,请孩子们跟着音乐在心中哼唱一遍。

3、既然它和第一部分相似,请孩子们用打击乐表现。

(四)乐曲小结。

现在,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一起再听一次乐曲,想一想乐曲的结构? 师: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情绪都比较(激烈),第三部分更为激烈,是全曲的高潮。第二部分的情绪比较(欢快、热烈)。[音响演示8::结构图A—B—A]

四、小结[演示音响9:爱我中华]

六年级上册音乐《七色光之歌》教案 篇9

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区别文言文中“之”“其”的不同含义。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翻译简单的文言文。

3积累成语,并通过查找词典或资料理解成语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阅读知识短文,学会处理信息,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

通过阅读“开心一刻”中的笑话,进一步体会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区别文言文中“之”“其”的不同含义,通过查找工具书或资料理解成语的意思,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或小黑板。

教学时间

2时。

教学过程

第1时

一、单元回顾,了解文言

1单元回顾,导入教学。

快乐的语文七色光时间又到了!同学们,我们又学习了一个单元,相信你们肚子里的“墨水”一定又增加了不少!能说说这个单元你们学了些什么吗?

随机引导学生说说文言文的特点。(不苛求)师随机板书文言文特点:语言精练、短小精悍、词义多变……

2拓展资料,了解文言。

媒体或小黑板出示: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第一个“文”,是书面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事,用“口头语言”(白话)和用“书面语言”(文言)来表述,是不同的。

3“开心一刻”,激发兴趣。

因为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因此有一些自作聪明的人认为会说文言文就是有学问的象征,由此闹出了不少笑话。

(1)请学生读“开心一刻”,说说故事好笑在哪里。

(2)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笑话后的感悟。

(3)拓展介绍“白话文运动”。

正因为“文言文”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太远,不能为普通老百姓掌握,于是“五四”时期,胡适等文学家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倡导把日常语言写到中去,使能在普通人中流传。

【本次“开心一刻”的内容是,文中人物没有注意文言文、白话文言语表达形式的不同与运用场合的区别,而乱用文言,造成笑话。以“开心一刻”为的起始环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可以自然引出“练”中的文言文语言训练。】

二、“练”识文言,挑战自我

虽然文言文难读,但是其中却包含着大量祖国文化的精华。读懂文言是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本领。同学们在本单元已经学习了一些文言文,相信一定掌握了不少读懂文言文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练一练”。

1一词多义。

(1)读题,找出加点词。

(2)请学生自读3句话,试解“之”“其”在3句话中的不同意思。

交流。

随机板书:

之的

到……去其其中

他的

(3)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分辨它们的不同意思的。

(4)请学生再读第七单元的文言文,从中找出含有以上两个字的句子,分辨它们的意思。

讨论发现规律:“之”大部分与现代汉语“的”的用法一致,当后面跟的是具体地名时,表示“到……去”的意思,“之”字还有不含任何意思的时候;“其”大部分表示“他的”意思。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言文中常用字“之”“其”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不同,了解大致规律。】

2文白互译。

(1)请学生分别读3句话,说说这3句话各出自哪篇,并从中找出来。

(2)说说3句话中“之”“其”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回顾翻译文言文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谈谈你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是怎样来理解难懂的句子的。

板书:

联系上下文

借助注释

查工具书

()自主运用自己擅长的方法,翻译3句话。

交流翻译的句子。

(6)这3句话中有两句话有“亲戚关系”,具有一个共同点,你们发现了吗?(第1句与第3句都是反问句。)

“挑战无极限”,让学生试着把第1句与第3句文言反问句改写成文言陈述句。

(7)班级小组间文白互译挑战赛:

①一组出题,其他三组抢答。题目可以是把本单元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白话语句,也可以是根据白话语句回答本单元中相应的文言语句。

②师出示学生接触过的古代寓言故事的文言文语句及出处,让各小组同学竞猜白话文意思。

【通过竞赛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提高“练习”的效率。而练习并不是为了完成几个题目,而在于举一反三,因此本环节比较重视方法的指导与文言的拓展。】

第2时

一、打开“知识窗”,感受古寓言

文言文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古代寓言便是其中的一枚耀眼的星星。让我们打开“知识窗”,去感受一下中国古代寓言的魅力吧。(板书:中国古代寓言)

1学生自由读“知识窗”的内容,读后说说了解到哪些有关“中国古代寓言”的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借事传“道”、以“小”见“大”、源远流长、灿若繁星。

2说说自己搜集了哪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一个讲给同学们听听。

【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并不一定全在外,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对手头的资料进行必要的梳理。】

二、了解成语,积累运用

大量的成语,原本便是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寓言故事。让我们进入“日积月累”,去收获一颗颗美丽的“瑰宝”吧。

1分组读4行成语。

2说说你知道哪个成语故事,讲给同桌听听,注意要讲得通顺、流利,讲清楚道理。

3学生不了解的成语,请学生查阅词典或资料解决。

交流反馈查阅结果。

4来自古代寓言的成语不胜枚举,请学生借助资料、词典,再搜集积累一些喜欢的成语,进行展览交流。

成语〖〗出处〖〗意思〖〗故事梗概〖〗道理

三、堂总结,布置作业

1让学生说说通过这次“语文七色光”语文实践活动,增长了哪些见识?

2请学生出一期以“走近古汉语”为专题的黑板报或手抄报。

六年级上册音乐《七色光之歌》教案 篇10

时:1课时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节课通过欣赏S·H·E的《波斯猫》导入新课,与《波斯市场》乞丐的歌进行对比,比较两段音乐的异同之处,欣赏波斯风情的图片,进而认识波斯,通过学习《波斯市场》,把我们带到繁华的波斯集市中,让我们了解波斯的风土人情感受到浓郁、独特的地域风格。这首乐曲是英国作曲家凯特尔贝所创作,他善于写作富有东方情调的描写音乐,乐风稳健﹑清新,给人的印像相当特殊。

教材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上册《波斯市场》是英国作曲家凯特尔贝的一首具代表性的管弦轻音乐,是一首描绘性极强的管弦小品。它描绘了一位美丽端庄的公主在侍从的簇拥下经过波斯市场的所见所闻,透过音乐形象的表现波斯集市繁华喧闹,五彩缤纷的景象。其中六个音乐主题鲜明,清晰,通俗易懂。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波斯市场》

第4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六年级

教学

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管弦乐的兴趣,理解乐曲所描绘的内容。感悟音乐魅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2.能力目标:听出《波斯市场》各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及主题3的主奏乐器。用听、唱、律动、演奏、创编等探究性和创造性活动,发挥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认知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和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在乐曲中的表现作用。

重点

能听辨《波斯市场》的各个主题。

难点

感受主奏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聆听欣赏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1、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舞蹈(老师播放SHE《波斯猫》)

师:你们知道吗?这首《波斯猫》有些乐段是出自于《波斯市场》。

2、播放《波斯市场》乞丐的歌 进行对比

请同学们对比听下两首歌曲旋律有何不同?

(情绪不同,前面欢快,后面比较悲伤)

3、介绍波斯及其风土人情

这段音乐是波斯市场第二主题音乐。那你们知道波斯在哪吗?

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西南部,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及伊朗和附近地区。公元600年前,希腊人把它叫做波斯。波斯国非常富裕,他们盛产有宝石、香料、名刀等,他的经济也很发达。

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一起来逛逛这座热闹的波斯市场。

学生认真听,回答老师的问题。

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乐曲《波斯市场》。

同学们,你们一定对乐曲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乐曲一开始随着骆驼商队一同进入集市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1,初听乐曲

说出你认识的乐器?

(乐器名称)

作曲家简介

2,复听欣赏

你能听出乐曲中一共有几个主题吗?

3、分段欣赏

聆听第一主题——骆驼商队

思考:这段音乐你听到了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这段音乐描绘了骆驼商队的来临,它的音乐情绪是欢快地。

复听第一主题——骆驼商队

思考:你能听出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吗?

(短笛)

旋律的强弱变化如何?

短笛吹出的旋律由弱到强,代表骆驼商队越来越近,渐渐形成市场热闹的场面,其中间还可以听见骆驼的铃声。

哼一哼旋律线

聆听第二主题——乞丐的歌

思考: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男生合唱)他在不断反复唱着“慈悲啊!阿拉的神!”

复听第二主题——乞丐的歌

思考:谁能说一说这段音乐在你脑海中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乞丐在市场里乞讨,师:让我们用“啦”来哼唱一下旋律并在“重音处”拍手。(师带领学生一起)提示学生反复了几次?(2次)

聆听第三主题——波斯公主

思考:音乐运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公主?

大提琴主奏,竖琴伴奏

介绍大提琴和竖琴

复听第三主题——波斯公主

思考: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场景?情绪是怎么样的?

这段音乐描绘的是美丽公主坐轿来到。它的情绪是优美的,曲式逐渐增强,象征公主仪仗的辉煌。

跟着钢琴唱一唱本段旋律

聆听第四主题——魔法师

思考:音乐运用什么乐器来表现魔法师?

(短笛)

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这段节奏

聆听第五主题——玩蛇人

思考:音乐运用什么乐器来表现玩蛇人?

单簧管双簧管

用“WU”模唱这段旋律

聆听第六主题——波斯酋长

思考: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

酋长行列经过市场,魔法师和玩蛇者的表演中断了。

(介绍铜管乐)宏伟的铜管乐曲打断了玩蛇者的主题,突出酋长行列的威严。但酋长行列立刻远去,没有逗留。

跟琴哼唱本段旋律

(1)请同学们听听看段落六是再现的哪个主题?

乞丐的悲歌的再现。男生合唱“慈悲啊!阿拉的神!”

师:它和段落二比较,主题出现的次数又有什么不同?

主题2只出现了一次

(2)再次播放公主主题 公主准备回宫

问:段落七又是再现的哪个主题?

(公主)

问:它和段落三的主题3比较,力度变化又什么不同?

旋律由强变弱,表示公主从市场离去。

(3)再次播放骆驼商队主题

骆驼商队逐渐远去,市场复归宁静

问:这是什么主题音乐?

(骆驼商队)

问:它和段落一的主题比较,力度变化有什么不同?中间还听到哪个主题?

骆驼商队也渐渐远离,声音由强渐渐地转弱,依稀可听见公主的主题,代表远远地望见公主的身影。最后骆驼商队的旋律也越来越弱,队伍渐行渐远。最后,用一个响亮的尾声,结束这东方风格的乐曲。

四、完整聆听

其实《波斯市场》它描绘的是一位美丽端庄的公主,在侍从的簇拥下经过波斯集市的所见所闻。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熟悉歌词。

2、聆听老师示范演唱,观察演唱者的情绪,轻声跟唱歌曲。

3、标记出喜欢的歌词。并根据所听到的歌曲的情绪和节拍做出正确的选择。

回答老师的问题。

通过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音乐主题的感受与理解,给每个主题起个小标题吧!

2、请同学们分组,选择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看看哪组表演的最好。

积极参与小组演唱并展示表演。

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以及个人的才能,比一比哪组唱得好。

用分组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以及参与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以创编的形式来进行扩展延伸,利于培养学生创作的灵感与兴趣,并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拓展延伸

让我们在欣赏另一首关于集市的歌曲《斯卡布罗集市》,让我们在优美的斯卡布罗集市的歌声中结束我们这节课!

了解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

拓展了解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管弦乐丰富的表现力,把我们带到繁华的波斯集市中,让我们感受到浓郁、独特的地域风格。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板书

波斯市场

第一主题

骆驼商队

第二主题

乞丐的歌

第三主题

波斯公主

第四主题

魔法师

第五主题

玩蛇人

第六主题

波斯酋长

上一篇:2021初一新生军训心得体会下一篇:2020年"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