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人员入党志愿书

2024-10-01

社区工作人员入党志愿书(共11篇)

社区工作人员入党志愿书 篇1

尊敬的社区党支部:

您好!

我是__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自入职以来,我严格遵守校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同事、团结同事,用心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理论学习和群众活动。我擅长文艺、英语和计算机,并经常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居委会和身边居民服务。在社区工作期间,我认真完成领导交付的各项任务,用心发挥社区居委会委员的作用。对居民真诚服务、社区同事互相勉励、共同进步,得到了居民和同事的认可。

我志愿加入中国_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衷心地热爱党,她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_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_想、_论为行动指南,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有潜力领导全国人民进一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党。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透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参加社区工作后,在组织和领导的关心和教育下,我对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党是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是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集中反映和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坚持走群众路线,并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党员的行动上,要求广大党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

党以马列主义、_想及_论为指导思想。《_言》发表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_想是以_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_,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的。_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_众智慧的结晶。_论是_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必须要高举_论的伟大旗帜,用_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我会争取早日在思想上入党,进而在组织上入党。

请党组织审查我。

此致

敬礼!

申请人:___

_月_日

社区工作人员入党志愿书 篇2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部分, 高校团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 向大学生志愿者发布服务信息、提供服务岗位, 志愿者按照要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当然志愿者也可按照相关规定, 主动的、自发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高校志愿服务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实践平台, 是构建和谐文明校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 还需要从强化组织管理、加强区域交流等方面加以完善提高, 以推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1 社区志愿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时, 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如志愿服务的功能定位、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及相关政策等方面。具体如下:

1.1 缺乏志愿者的情况。

与一些发达的国家相比, 我国目前的社区服务存在很多的问题, 比如说志愿者的人数, 质量方面。现在我们社区的服务志愿者大多是老年人, 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项工作, 青年人没有时间也缺少足够的欲望参与到社区服务工作中来, 但是老年人也有不方便的地方, 毕竟他们能力和身体条件有限, 有时候满足不了社区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调动青年人更多的参与到社区服务工作中来。

1.2 志愿者组织行政化倾向。

在国外有很多的社区服务志愿者工作是自行组织的, 而在我国更多的是由政府组织的, 常见的就是街道办, 居委会。有很多志愿者工作甚至是在他们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很多志愿服务工作就是街道办, 居委会的成员, 这样就与政府直接挂钩, 缺乏自由组织的灵活性与创新性。而且政府组织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并不能满足社区的需求, 因此政府应该从志愿者服务工作中脱离出来, 更好的发挥民间组织的灵活性, 让他们来完成志愿者服务工作, 政府只需要对他们进行宏观的管理即可。

1.3 服务理念过于表面化。

志愿者往往被理解为政府组织和领导要求的义务加班, 或者到社区“学雷锋, 做好事”。志愿服务只是一种形式, 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社区解决一定难题等方面很难真正发挥作用。社区志愿服务不完全是“施舍济困”的慈善性质, 要更多地体现出公民的社会责任, 是参与者更高的生命价值的体现。志愿者用良好的态度、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向社会提供更广泛、更深入、更有品质的服务, 展现志愿服务的社会表率作用。当前社区居民的志愿参与程度很低, 对于社区建设起的作用有限。如何提高社区居民对志愿活动的认知程度, 激励更多的居民参与志愿活动, 就成为今后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

2 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社区志愿服务, 就是个人自愿参加, 以社区为依托, 为社区提供有意义的公益性的服务工作, 满足居民的生活工作需求,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促进了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锻炼了社区志愿者的能力, 促进了小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而且有益于我国现在正在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从社区来说, 充分挖掘了所在社区的人才资源, 使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进行了更新, 员工的人力资源模式也从员工为主, 义工为辅转变为义工为主, 员工为辅的模式, 更能满足社区的需求, 促进社区良好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 这份工作给他们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增加了对社区甚至社会的责任感, 让他们从学生变成了一个社会人, 锻炼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提高了他们的社交技巧, 也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与奉献的精神。

3 关于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建议

为了更有效的开展志愿者的服务工作, 政府要采取一些措施, 比如开展培训志愿者的工作, 在他们开展工作之前给他们传达一些服务工作的理念和工作技巧, 增加他们的服务能力。凭借对志愿者的培训可以建立志愿者与他们服务的社区的关系, 促进更好的沟通和服务工作。同时金钱是工作的保障, 国家政府也要提供资金扶持社区的服务工作。并且对于志愿者的工作要有良好的鼓励措施和评价措施, 调动他们服务的积极性, 也让社区工作的管理更加的科学化, 规范化。对于社区服务的工作管理也要加强, 这样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才能有效的工作, 开心的工作, 满足社区的需求也满足志愿者的需求。并且要积极引导社区服务志愿者参与一些自己擅长的社区公益活动, 比如说社区的法律帮助, 帮助困难户, 家电维修等。

4 结语

志愿者服务工作不仅是一种慈善活动, 还是一种责任, 无论国家或者个人都不应该逃避的责任, 对于它的宣传也不能只停留在道德层面上, 而志愿者的选拔也不能只从那些勇于牺牲自己有爱心有奉献精神的人中选出, 应该让每一个合适的人都参与到社区服务工作中来, 这是公民的一个不可逃避的责任。但是不论公民是否参加志愿者的活动, 都应该尊重他的选择, 不能干涉他们的选择。对于志愿者来说, 志愿服务工作不能仅仅是一种爱心奉献工作, 他们也应该从中得到应该得到的回报。可以从履行公民的社会责任角度重新扩展认识志愿服务的价值, 寻找合适的志愿者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工作, 从而达到双方互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少君.公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社会工作 (下半月) , 2007 (6) .

[2]北京志愿者协会编著.志愿组织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6.

[3]佟王宜.问题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志愿者活动[J].中国青年研究, 2001 (2) .

社区工作人员入党志愿书 篇3

【摘 要】社区教育是面向社区全体居民开展的全方位的教育,志愿者是社区教育服务工作的主力军。加强乡镇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志愿者队伍的力量和作用。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的建设,既要完善乡镇社区教育资源需求信息,也要不断丰富社区志愿者的教育活动;既要加强对志愿者的专业化培训,也要给予其更多的温暖的关怀。

【关键词】社区教育 志愿者团队 管理 建设

建设学习型社区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社区教育是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2006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定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学习”,即人人皆是学习者;“终身学习”,即人人皆要从小到老不断地学习。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此带来了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而要搞好社区教育,实现建设学习型社区的目标就要靠社区教育工作者,尤其要靠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这一股庞大的力量。

一、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社区教育不仅关系到居民綜合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及和睦幸福,更关系到社区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社区教育问题凸显重要。一方面,社区居民逐渐认识到社区教育的价值,产生了一定的参与要求。另一方面,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不断膨胀的城市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形成流动人口浪潮;中国大部分城市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化日益严重;不合理的城市布局与窘迫的生存环境;人际关系的隔阂与淡化等。对此仅依赖以协调管理为特性的社区组织形式及学校教育来解决上述问题是不够的。社区教育实践经验已清楚地表明,只有实施面向社区成员,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原则的各种各样的社区教育,才能满足各类人们的各种教育需求和社会问题。

社区教育是为解决社区面临的社区问题而组织、实施的,是为社区的建设、发展服务的。社区的需求决定了社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内小到婴幼老到耄耋的所有成员,社区教育内容要满足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个性化、多层次、多样化的不同学习需求,是一项极其宽泛的教育活动,内容极其丰富,范畴十分宽广。如社区法治、安全教育,职业培训教育,家政教育,未成年人教育,矫正对象教育,居民道德、身心健康及审美娱乐教育等的方方面面。社区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有办班授课、主题讲座、应急演练、各种教育活动等。此外,还有以条幅、宣传栏、宣传单等实物形式开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面广量大,这就要求社区教育的队伍包括各方面的人才。因此,要推进一个区域内的社区教育工作,仅靠社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和工作者队伍的力量远远不够,这就必须有一支数量足够、专业齐全、具有较高水平的志愿者队伍,与社区教育的专兼职教师结合使用,形成互补,才能确保社区教育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二、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社区教育志愿者将自己的才能应用到社区教育的组织运行中,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充当社区教育管理者角色,既能扩大受益对象,又可以增加接受教育的内容,改变社区教育内容和形式比较简单、单一的状况,也能降低教育成本。

首先,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充实了社区教育的师资力量。社区教育是一项极其宽泛的教育活动,几乎涵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因此,社区教育的队伍必定包括各方面人才,其数量也十分庞大,仅依靠社区教育管理队伍、社区教育专兼职干部队伍和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力量是不够的。而社区教育志愿者来自社区的各行各业,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社区教育多方面人才的需求,还具无偿、免费的特点,可大大节省社区教育的经费支出。

其次,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提升了社区教育的影响力。我们经常看到,社区教育机构花了很大的人力和财力开展社区教育,而参与的社区居民寥寥无几,有时甚至用发放纪念品或生活用品的方式吸引社区居民参加,说明社区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还不够。社区教育志愿者来源于基层社区,也是社区居民中的一员,他们参与社区活动的言传身教将对自己的家庭和周边的居民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推动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社区教育服务过程中,社区志愿者无偿地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向居民传播知识经验,帮助社区居民提高知识技能,也给自己个人特长展示提供了平台,生活体验进一步丰富,人生价值受到肯定和尊重。而被服务对象在得到新知识经验的同时,也增进了对志愿行为的理解,不知不觉受到志愿精神的感化,进而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这种互动和交流的志愿服务方式,使教育过程由单项转变为双向,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营造整个社区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

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是社区志愿者队伍中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首先必须热爱公益事业,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金钱及精神,在不谋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服务事业,为改进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他们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教育和管理经验等,并通过他们扎实的工作,把社区教育的理念转化为社区教育的实际行动。很显然,社区教育志愿者已逐步成为社区教育的生力军。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服务功能,关键在于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

(一)要健全组织、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志愿者团队的领导。由于社区教育志愿者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集体,志愿者活动有分工也有合作,因此需要统一的指挥和协调。要切实搞好社区教育服务工作,首先要健全组织、完善管理机制,这样就能够加强对社区教育志愿者这一庞大队伍的领导。我们由成人教育办公室牵头,镇团委、妇联、公安、宣传部、精神文明办及关工委分工合作,协调和指导全镇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招募和日常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以社区学校为核心,以辐射渗透型为形式,把分散的社区教育人力资源集中起来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了教育志愿者在社区教育的作用,保证了社区教育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制定社区教育志愿者入队标准,明确社区教育志愿者岗位职责。加强对社区教育志愿者指导,提出社区教育志愿者自愿服务的要求,让这支队伍有章可循,持久稳定地发展,使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管理更为完善合理。让社区教育志愿者明确职责,热爱社区教育工作,主动、积极参与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还让他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组织协调能力,服务社区教育工作;鼓励他们钻研社区教育工作理论,勤于实践,踏实工作,勇于奉献,敢于创新。

(三)广泛招募社区教育志愿者,引进人才。社区教育的各级组织在政府引导和激励下,以学校为龙头,连接在社区的街道、派出所、消防队、敬老院、交警队、医疗、工厂、企业、事业系统与政府相关部门科室如科协、妇联、团委、民政、综治办、关工委等相关人员共同组成一支包含了各专业人才在内的庞大的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同时还招募辖区的大中小学生,吸收他们加入志愿者队伍,把他们培养成为协助社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主力军。

(四)对教育志愿者队伍进行注册登记,建立志愿者资源信息库。广泛动员辖区居民中的党员、教师、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参加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让根据他们本人的特长,选择自己的服务意向,并進行规范注册登记。然后把登记的志愿者名单筛选整理,根据服务意向进行分类,从而建立好社区教育志愿者资源信息库。这样能够为团队的建设与维护提供最为根本的依据,这也是志愿者团队管理建设的基础所在。

(五)完善社区教育资源需求信息库。在志愿者展开服务工作中,首先需要真实地了解社区教育资源匮乏的地方,只有真实地了解相关的需求信息,才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服务。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可以定期到居民家走访,真实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与生活需求。同时,志愿者团队也可以多组织一些社区内部的活动,居民在参与的同时也是志愿者获取相关信息的一个途径。这些都会让乡镇社区的教育资源需求信息更进一步得到完善。

(六)加强对社区教育志愿者人员的培训。社区教育志愿者的素质如何,关系到为居民群众服务的质量,影响到社区教育的深入开展。加强志愿者培训,提高志愿者素质是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的重点工作。一是培养社区教育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素质,明确社区教育志愿者岗位职责,提升社区教育志愿者人员的工作热情,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个性心理品格;在发展社区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而不懈努力。二是构筑社区教育工作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期,这就要求社区教育志愿者要有创新的思维,要有科学的头脑,要有一技之长。除了对他们分别进行岗位工作内容和基本业务流程的培训,还要就志愿工作的目标、知识和专门技能等进行通用培训或是专项的专业技术能力的特别培训,包括社区教育专业知识、社区工作政策法规知识、社区教育工作的相关知识等。既要培训社区教育的通用志愿者,也要培训社区教育专业志愿者,这样才能满足社区教育多方面的人才需求,才能保证社区教育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期持久。

(七)丰富教育活动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想要更好地发挥乡镇社区志愿者团队的作用,社区应当不断丰富志愿者的教育活动形式,这样才能够让志愿者的工作更好地得到渗透。社区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专题式的教育活动,志愿者们可以在活动中给予居民一对一的辅导,也可以集体回答居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志愿者还可以定期到有需求的家庭里走访,照顾那些有需求的社区居民。这将会带给居民更多的帮助与关怀,这同样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活动形式。

(八)给志愿者更多温暖,确保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的稳定。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是一支动态的人力资源队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长期留住志愿者,保持志愿者团队的稳定很重要,也是一项很难的工作。维持住志愿者在工作中的一腔热情,除给每一个志愿者分配合适的教学活动外,应注重其自身的心理满足,对症下药方可维持其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持久性。一是要充分调动社区内“有学者、有才者、有力者、有闲者”的积极性,以满足社区成员在法律、保健、教育、 休闲、科普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其次,为他们开展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使志愿者的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同时,不少志愿者自身的生活可能也面临各种问题与困难,乡镇社区不仅要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对于所有这些加入进来的志愿者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与关怀,这样才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动力,从而确保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的稳定。

(九)建立教育志愿者考核评价体系,树立典型榜样。我们把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参与率和活动质量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并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和请假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服务活动按服务日期、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分别登记在记录卡上,并按记录卡上服务时间的累积数对志愿者实行星级评定,为志愿者颁发证书。通过评定来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效果的取得,同时结合不同的活动项目开展一些评比活动,如:每年评选社区教育志愿者先进个人,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是一种倡导终身学习的社区学习型组织,也是一支创建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随着社区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的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会越来越壮大,服务质量也会越来越高。社区教育志愿者在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一分力量。

总之,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的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整体工程,它的发展有待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终身教育观念是建立在终身学习概念基础上的。

【参考文献】

[1]文建,宁丰.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2]吴丛妍.社区教育志愿服务管理的改进思路――以淮安市S社区为例[J].学理论,2013(03).

[3]吴亦明.现代社区工作[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

财务人员入党志愿书 篇4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财务人员入党志愿书。我衷心地热爱党,她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平易近利益的忠厚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轨制为最终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惟、邓-小-平理论为动作指南,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平易近服务的党,是有能力领导全国人平易近进一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党。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成长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恢弘人平易近的根本利益,并经由过程制订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平易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从学生年代最先,一串闪光的名字--江姐、刘胡兰、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和教育。我发现她们以及身边很多深受我尊敬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我发现在最危机的关头总能听到一句话--共-产-党员跟我上。这确立了我要成为她们中的一员的决心。我把能列入这样伟大的党作为最大的光荣和自豪。

列入工作后,在组织和领导的关心和教育下,我对党有了进一步的熟悉。党是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是工人阶级及恢弘劳动群众利益的忠厚代表。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代表各族人平易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集中反映和体现了全国各族人平易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坚持走群众路线,并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党员的动作上,要求恢弘党员坚持人平易近利益高于一切,小我利益遵守人平易近利益。

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惟及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惟。《共-产-党宣言》揭橥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证实,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成长生产力,祛除盘剥,消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毛泽东思惟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根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建的。毛泽东思惟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成长,是被实践证清楚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聪明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惟在新的历史前提下的继续和成长,是现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平易近在改革开流放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必然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入党申请书《财务人员入党志愿书》。

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的革命实践证实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平易近就弗成能脱节受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的主人。在新平易近主主义革射中,党领导全国各族人平易近,在毛泽东思惟指引下,经由长期的否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胜利,竖立了人平易近平易近主专-政的中华人平易近共和国。中国的建设实践证实,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干走向繁荣富强。建国后,我国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平易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轨制,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获得了很大的成长。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过弯曲勉强,但党用她自身的力量纠正了失误,使我国进入了一个加倍伟大的历史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长,生产力迅速成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平易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根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平易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平易近平易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惟,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辛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平易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需全心全意为人平易近服务,不惜牺牲小我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平易近的通俗一员,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在新的历史前提下,共-产-党员要体现时代的要求,要襟怀胸襟共-产主义弘远幻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难题,不怕挫折;要诚心诚意为人平易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作贡献;要耐劳进修马列主义理论,增强判袂长短的能力,把握做好本职工作的常识和手腕,起劲创造一流成就;要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平易近的利益,坚决同风险人平易近、风险社会、风险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我决心用自己的实际动作接管党对我的考验,我郑重地向党提出申请: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要,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意,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隐秘,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预备为党和人平易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基层单位人员入党志愿书 篇5

一、

(一)存在问题形式主义方面

理论学习上不够深入、系统,党支部理论学习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班子成员忙于业务,自行学习时间不充分,学习内容不深入,缺乏深层次思考,未能真正系统透彻地学习领会,有时为了工作方便临时变通做法和简化程序,没有严格按照规则制度办事。

(二)官僚主义方面

领导班子成员忙于各自分管业务,存在各自为阵现象,主动与其他部门沟通协商不够,对有难度的工作缺少敢试敢干、敢为人先的气魄。

(三)享乐主义方面

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的作风有所淡薄,部分班子成员大局化意识、整体化意识不够强,逐渐出现安于现状,按部就班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的思想苗头。

(四)奢靡之风方面

在与班组沟通方面,还存在开完会请吃饭现象,没能贯彻勤俭办事,厉行节约的要求。

二、

(一)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理想信念动摇。对持续改造世界观有所放松,工作斗志与危机意识有所减弱,总认为守住当下业务,干好本职工作,不出错便是尽职。或多或少会对班子成员的理想道德观念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使得理想信念有所动摇。

(二)领导班子共同为党、为群众的立场模糊。总之意识有所淡薄,坚持群众路线思想上有所放松。在实际工作中,总是把工作业务放在先,没把深入群众、及时与职工沟通交流、了解员工诉求作为工作职责之一。遇到员工诉求问题主观判断较多,坚持迎难而上、大胆革新有所退却。为求安稳,不敢冒风险,总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好干坏都一个样,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根本在于没有把班子的重任放在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来认识,大局意识不够强,说到底这是宗旨观念淡薄的表现,正是工作作风发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政治纪律执行与督促不力。班子中有的成员,把自己混同一般老百姓,对政治纪律以及一些政治违规事件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在工作中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思想有所

抬头。存在“个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对不属于职责分工范围内的事项则比较淡然,一旦牵涉到自身职责的工作又抱着“不出事”的原则,处理刻板、过于制衡,导致工作推动不够。

(四)党性修养不能一以贯之、严格自律。班子成员大都主观上觉得个人为公司付出的已经够了,工作尽职尽责,干事热情退减,存在讲报酬、讲排场多,讲奉献、比业绩少的现象。

三、

(一)整改方向和措施正学风,转作风,树新风,回避形式主义。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增强理论素养,切实增强履职能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长效性。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自行学习3-5本政治理论书籍,每人需交不少于一篇的学习心得,并在支部大会上交流。在处理困难和问题时,不得浮在表面,班子成员应深入基层单位,摸透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请班子研究后抓紧落实。

(二)心系员工,深入基层,做好服务,力改官僚主义。班子成员要深入基层调研,每季度不少于两次深入基层,了解员工诉求,密切关注党员干部和群众反应,多方面收集意见,并向班子报告调研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深化效能建设,切实解决办事效率低下,办事推诿等现象。

(三)群策群力,功课艰难,力除享乐主义。要牢记艰苦奋斗是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本色,作为一种精神始终是我党前进的强大动力。面对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班子成员要牢记“两个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坚决克服贪图享乐、得过且过的思想,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状态,群策群力完成本工作任务。

医务工作者入党志愿书 篇6

我于19xx年1x月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我是沐浴着党的阳光、伴随着祖国的改革开贡献,放而成长起来的。我的父亲,母亲是两位勤劳、朴实、善良、的劳动农民,我在父母的严管教育下长大。

1990年9月至7月年,我在xx小学校完成了小学学习任务。进入小学读书,我在父母的严管教育和老师的教导下,学习上努力刻苦、争当先进;在各项劳动中处处争先、不怕苦、不怕累;在各种活动中踊跃参加、积极表现。在小学二年级首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从小,父母就言传身教,教导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正直的人。

党、国家、人民给了我良好的环境让我成长,我也必须尽全力去回报。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就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党的基本知识,让我很早就知道伟大的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关于党的最初印象。但那时毕竟年纪还小,对党的认识也还很朦胧,只觉得党员是个光荣的称号,党是进步的人所组成的,要求上进的我也想参加这样一支进步的队伍,发挥自己的一份作用。

199月至7月我在xx中学校完成了初中学业。我成了学校首批重点班的一员,我团结同学,刻苦学习。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敬爱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同志逝世了,我当时的心情和全国人民一样的悲痛,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继续完成祖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准备,并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目标奋斗终身。1月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xx年9月至xx年7月我在xx中学完成了高中学业。在校期间我的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担任班团干,还任学校团支部初中部书记,在学习以外积极组织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项重大的活动,得到校领导的重视和认可。正是在高二年级的学习生活中,我开始接受党课学习,这让我渐渐的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确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的思想也逐渐成熟,并向学校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由小时候对党组织的崇敬变为越来越渴望地加入到她的行列,成为其中的一员。

从事工作后,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名有优秀的党员。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社区工作人员入党志愿书 篇7

关键词:校园社区,社会工作,文化志愿服务,服务学习

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以生成共生价值、规范等具有内在维系力的社会共同体, 是社区居民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井冈山大学校园社区是一个单位社区, 是由具有17000名学生和2000多名教职工组成的社会共同体, 地处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河东街道, 推崇井冈山革命精神文化的传承。井冈山大学校园社区不仅是一座培养四有新人的高等学府, 而且是数万名人口息息相关的重要地域。生活在该社区上的人们及互动活动俨然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校园社区文化。社区是一种公共社区控制的教育系统, 能够融入学术技巧、生态智慧、社会责任感和个体成长, 并使之传递下去。此次以大学生为主体引导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就是把社区文化作为一种满足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的切入点, 并且按照程序原则来展开社区服务活动。

1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服务前的需求调查

服务学习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适应真实的社区的需要。在这里, 需求可以分为两部分, 即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服务主体即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需求。其中, 服务对象的需求是服务主体提供满意服务的基础。服务主体的需求是服务人员内在的需求。提供以服务对象的需求相结合的服务活动来满足服务主体的需求是服务学习的要旨, 也是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良性互动、互惠互利的保障。

1 . 1 服务前社区教职工的需要调查

社区的居民的需要, 按照职业和年龄来看, 可以分为三大群体。

一是退休教职工。截至2015年5月, 学校离退休人员有511人。调查访谈发现, 退休人群感叹到, 退休生活简单, 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比较多, 退休后集体活动比较缺乏, 平常多数是在老年活动中心从事打牌、看电视、打乒乓球等事项。还有些退休人员由于身体不便, 平常很少有机会参与以上活动。总体而言, 退休教职工大体感觉, 物质上有保障, 就是精神文化方面比较单一, 学校组织的活动有限。

二是在职教职工。在井冈山大学迅速发展时期, 学校引进了大批优秀年轻的高学历者。目前, 在校教职工达1569人, 教师当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177人。这批高学历者自2004年起在井冈山大学工作了数年或10年以上。调查发现, 平常时间, 这部分群体多数时间在从事与自己科研等有关研究工作和教学, 加上外在的学校对高学历者的绩效考核压力, 对社区的其他各项事务参与很少, 而且社区其他的活动比较少, 除了工会组织的一些活动外。在校教职工反应, 休闲时间没有什么可以放松的活动, 希望能够增加这方面的需求。

三是教职工家属。学校年轻的在职教职工多数处于生育年龄阶段, 现在都育有1~2个孩子。这些孩子分别处于学龄前阶段、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这些小孩在课外时间多数活动场所就是校园内的空间。学校由于条件有限, 小孩们放学后多数是在教职工居住区、校园的湖边等空地玩耍。孩子们希望能够被组织起来, 开展一些活动。此外, 学校教职工多半会与自己的父母居住。教职工的父母在这里帮忙带孩子, 料理家务等, 以减轻教职工的生活压力。教职工家属在校园逗留时间比较多, 而且平常比较少其他的活动, 多数就是几个家属在湖边、大树等地偶遇聚集一起聊天。教职工家属, 生活更简单, 活动空间非常有限, 活动方式简单, 感觉校园社区非常陌生。教职工家属希望能够参加一些社区活动。

1 . 2 服务前社区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需要调查

井冈山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目前有一本和二本招生, 还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加强和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地方特色与社会工作机构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是井冈山大学校园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为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投入了比较多资源。但由于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特点, 在现有条件下, 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如何激发社区资源让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得到社会工作实务方面的服务经验是社会工作教师的教学目的和当务之急。

2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服务学习理念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利用社区及居民为服务对象, 开展相关的服务活动, 以此来获得社会资本。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与社区工作的有效结合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媒体等多角色和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在此类模式下, 社区工作的基本理念是,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 作为社区的一员, 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理念、方法与技巧服务于校园社区的广大师生, 从教师与学生的需要入手, 组织社区居民自己动手, 利用社区的各项资源, 开展一些社区服务活动, 以此来解决社区的问题与矛盾, 促进社区的发展, 增强社区的精神文化软实力, 从而实现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发展的双重目标。

此外, 按照社会工作教学大纲要求,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服务不能脱离、或背离社会工作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所以,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服务是与社会工作的教学密切联系的一种实践。这就是要求服务活动不仅需要与服务对象的需求相结合, 还要与社会工作的课堂内容相结合。结合教学内容的服务活动的展开是服务学习的核心。这也是服务学习中“在学习中服务、在服务中学习、在社区中参与、在行动中反思”的要素体现。

3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服务学习实施

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需求的调查,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自己开展了一些服务活动。

3 . 1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自己组建服务活动小组

校园社区的服务学习主要是以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为主体, 从服务活动的总体策划到服务活动的具体实施, 每项服务活动的细节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社会工作的教师, 作为督导, 在其中主要负担的任务是挑选合适的人员负责服务活动, 联系适宜的可观赏的空间场地, 提供居民可支配的空余时间的信息, 多方途径宣传社区活动, 邀请社区居民的参与及其他后勤工作。

3.1.1 挑选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负责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的教师选择一位学生具体来负责服务活动。该女生具有文艺特长, 而且业余时间有在老家开办舞蹈培训班的服务经历。在服务学习中, 能够主动发现, 有效利用机会来培养具有这些潜质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关系服务活动的后期进展, 而且也是发挥社会工作学生的能力使之成为专业人才的关键一步, 为适应日后的社会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于是, 该女生自己构思活动, 积极组织社会工作专业的其他学生的参与, 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与优势, 形成服务活动的主体力量。

3.1.2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紧锣密鼓的张罗社区文化的节目

该女生排除不支持、时间紧张等很多阻力, 结合自身的资源, 鼓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发挥特长主动参与活动, 利用自己的社网络发动本班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女生练习了几个单独的小节目, 主动走入其他寝室帮助其他寝室人员学习广场舞《小苹果》。同时, 该女生邀请其他班级的学生担任节目的主持人。该女生还从其兼职地方借了音响等服务活动所必须器材。可谓“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3 . 2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及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在活动时间和活动地方都商定的情况,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抓紧时间编制节目, 练习舞蹈动作, 编写节目台词。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社会工作的督导教师、社会工作专业的学弟学妹和社区居民一起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其中社区居民包括社区退休人员、社区儿童、社区的在职教师、社区职工家属等。

3.2.1 动用社区退休人员的参与

社区退休人员对社区具有比较大的认同感, 而且对社区各项资源都比较清楚。服务活动开展的时候, 需要接通电源获得音效。服务小组原计划在场地附件向商业店面购买电源接通, 并且给付一笔费用。但当社会工作的教师把接通电源的事情告知社区退休人员后, 社区退休人员非常用心的为我们提供资源并给与帮忙。原来社区退休人员有跳广场舞的专用电源, 而且这些电源是免费专用的。鉴于服务活动场地就是位于社区退休人员的广场舞地段, 社区退休人员为服务小组指明接通电源的地方, 解决服务活动的最后一个问题。社区退休人员通过参与解决服务活动的问题而获得个人自我价值的声誉。

3.2.2 动员社区儿童、教师及家属参与服务活动

社区服务活动也充分利用综合理念开展服务活动, 不仅要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而且还要争取让更多的人员参与进来。社会工作的教师, 作为服务学习的督导, 手写了八张“欢乐火车社区文化”的字牌。这八张字牌不仅是宣传本次服务, 而且引导居民进入场地欣赏节日, 更重要的是提供社区的儿童及家属、小学生等居民参与的机会。举字牌活动充分提供居民参与的平台, 展示社区居民的志愿服务精神, 提升社区居民的自我满足感及对服务活动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2.3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及社区居民完成社区服务的演出

演出过程中,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是服务主体。有专门的大学生志愿自己当主持人主持服务活动。有专门的大学生负责音响。大学生按照自己策划的文艺活动序列表演出自己准备的集体舞蹈、歌曲、三句半、武术和朗诵等以及社区居民可参与的游戏。其中, 第一首集体舞蹈是两个年级的社会工作两个班合力完成的《小苹果》。服务活动的负责人的思考是利用小苹果进行开场宣传, 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来观看, 而且可以让社区居民参与到该舞蹈当中来。《小苹果》开跳后, 很多会跳舞的小学生、学龄前儿童、教师等都参与进行。跳舞是一个社区众人可以参与的活动。

4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服务效果与反思

4 . 1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自我成长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勇于走出课堂, 来到社区教职工往来的场地, 利用自己的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利用本次服务机会体验服务的整个过程, 从心理、语言组织等各方面提升社区工作服务的实务能力。这本来就是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为未来社区工作的岗位打下基础。

4 . 2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体验志愿服务

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 多数是大三的学生, 在考研和考公务员等学习压力下, 能够挤出自己宝贵的课外时间, 利用晚上的时间积极进行排练, 在周六利用休息时间免费给社区居民进行服务活动。这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特别不易。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体验到服务别人, 快乐自己, 为自己的活动感到非常很自豪。

4.3 社区居民的参与

社区服务活动选择在没有棚顶、没有围墙但能容纳很多人从不同高度角度观看的篮球场, 所以活动吸引了许多社区居民的观看。有坐在轮椅上的骨伤社区居民坐在阶梯上观看, 有拄着拐杖的老人站在高处观看。有很多推着婴儿车的社区居民来场地观看。有电动车上的行人, 还有驻足的行人。

当然, 社区服务活动的时间有限, 服务活动的节目质量有待提高, 社区服务的宣传需要加强, 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的人数需要增加, 更主要的是服务活动的持续性和规律性, 找到一支长期支持服务活动的主力军是关键。可以从高校学者中发现更多服务社区的生机。

社区居民与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社区共同参与是更广泛、更直接、更有生机、更平等的参与, 属于公共社区控制。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社区文化服务是一个看似简单却有深刻内涵的服务实践, 其深刻反应平等、参与的社区研究, 也是服务学习中大学课程学习与志愿服务的实体行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社区文化志愿服务在中国高校课堂教育和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李艳华.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服务学习教学模式探索——以《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学习项目为例[J].社会工作, 2008 (3) :18-21.

[3]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4]冯寿林, 刘小干, 冯小林.孔德学者观及对中国学者人才计划的解读[J].江西社会科学, 2015 (7) :217-221.

做好社区文化志愿服务的对策探究 篇8

关键词:社区;文化志愿服务;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2

一、洛龙区文化志愿服务的概况

为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不断提高的文化艺术水平需求,洛龙区开启了文化志愿服务的模式,模式以村、社区为基础,以办事处为平台,通过创作、培训、辅导、招募专业文化工作者等手段,积极整合社区文化资源,进一步充实社区文化辅导力量,提高社区的文化涵养,促进社区的文化素质进一步发展,提高洛龙区群众的整体文化工作水平。据调查,洛龙区文化志愿者现有一千多人,横跨多个年龄段,上至80岁老人,下至15岁的学生,并且年龄段集中在50岁至70岁之间。据资料显示,从事唱歌的人员占文化志愿者的18.4%(大约184人),从事舞蹈的人员占文化志愿者总数的37.3%(大约372人),从事戏曲的人员占文化志愿者的11.8%(大约112人),从事书画的人员占文化志愿者的13.7%(大约147人),从事民间工艺的人员占文化志愿者的2.8%(大约32人),从事器乐的人员占文化志愿者的4.2%(大约54人)。

二、社区文化志愿服务存在的不足

(一)社区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识不到位。

据调查,有些人没有意识到文化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对志愿服务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志愿者服务就是廉价劳动力,没有劳动报酬等等,这些人的认识打消了人们参加文化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二)文化志愿服务的方式影响社区文化的可持续续发展。

1.受志愿者整体素质的限制,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从调查情况看,在文化志愿者中,年龄大的人占多数,由于老年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核心志愿者皆为老年人(年龄段集中在50—70岁之间),但是年龄大的人有许多不足,比如年龄、身体状况和知识结构,都影响着社区文化志愿服务的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2.文化志愿服务形式单一。

文化志愿服务形式单调,导致文化志愿服务缺乏创新,目前许多文化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比较传统,不能够深入地展现文化基调。文化志愿者只是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项目活动,因此缺乏自主创新意识。文化资源开发没有合适的方式,导致利用不足。文化志愿者活动相对简单,没有自主反馈的意识。

3.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培训。

文化志愿服务是一项许多专业性很强的项目,涉及多个领域,交流沟通、组织协作、应急安保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也是文化志愿者必须具备的,现在的大部分社区文化志愿者对艺术辅导比较简单,不能应对较高技能与组织性的活动。比如,辖区居民开展社区广场舞活动的响应很高,但缺乏专业的舞蹈老师作指导,所以就会打击人们的积极性。还有健身活动也缺乏专业的健身教练作指导,在健身活动中就会损伤众人的身体。这些情况都需要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志愿者团队来完成,只是依靠社区的微薄力量是无法适应社区文化发展的。

4.志愿激励机制不完善,队伍缺乏稳定性。

支援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文化志愿者的流失。比如,2014年,洛龙区文化馆制订了相关志愿者评选标准制度以及志愿者激励制度,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专项资金的缺乏,志愿者激励制度一直不能良好地投入执行,影响了社区广大文化志愿者们的积极性,导致了许多人才的流失。

(三)没有做好社会宣传工作。

近年来,文化志愿服务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加上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够,即使平时做了一些简单性宣传,也无法满足社区文化的需求。

(四)文化资源设施欠缺。

据相关调查,大部分社区活动场地稀少,政府财政支持没有制度化,导致资金短缺,文化设施的欠缺,使文化志愿者缺少必要的培训,没有能力聘请专业技术高的导师,进而导致文化志愿者自身水平欠缺,不能更好地做好文化志愿服务。

三、做好社区文化志愿服务的对策

(一)加强文化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

1.强化文化志愿者的培训机制。

建立完善的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制度,规范文化志愿服务,避免志愿者随性而为,做好志愿者的培训,以文化馆为基地,加强文化志愿者团体的培训,促进文化骨干人员的全面发展,对社区文化志愿者骨干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例如志愿服务理念和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公益座谈会,提升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素质,促进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壮大,使得文化志愿服务年轻化、专业化。

2.完善文化志愿者激励机制。

鼓励志愿者进行文化志愿服的目的是体现奉献精神、实现自身价值,丰富社区文化,满足居民精神需求、提升精神境界,增强社区凝聚力,树立城市品牌,建设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应该采取激励机制,对志愿者的行为予以肯定和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形式增加是志愿者服务可持续的必要保证。因此,需要建立并完善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志愿者表彰激励制度。

3.创新文化志愿活动形式。

创新文化志愿活动形式,丰富社区文化,比如现在社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在社区创建绿色当铺,当做社区的绿色咨询站,可以传播低碳知识,在社区开展低碳讲座等,让居民在休息之余保护环境。开展类似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文化志愿服务充满生机,从而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文化志愿活动。又比如,开展机具区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并留住文化人才,推进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

加强政府的干预,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将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合理分配,政府要鼓励各辖区单位免费为社区提供场地,促进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鼓励一些文化知识场地免费向社区人员开放,为其提供文化宣传以及学习文化知识的场地等;对于关系到本辖区的名人,要发挥他们的榜样领头作用,带领大家参与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还可以在寒暑假积极倡导大学生、中学生参与到社区文化服务当中,发挥其艺术特长,增强社区居民的素质,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拓宽社区居民的视野。

(三)加大文化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

以多样化的手段宣传文化志愿者精神,比如把文化志愿者精神编制成宣传手册,在社区以及社会上进行发放,让居民和社会人员看到并了解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大家共同参与到文化强区建设中来。利用重要节日进行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比如,每年的“志愿者日”,可以在这天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推荐先进文化志愿服务典型,树立榜样,为文化志愿者参与服务、参与活动提供基础。积极在社区以及辖区内开展以文化志愿者精神、理念为主题的大型展览会、博览会等活动,把文化志愿者精神、理念与活动展览的主题有机结合起来,起到宣传与服务统一的目的。

四、结论

实践证明,文化志愿者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一支非常重要的队伍,为了发展并壮大这支文化志愿者队伍,推进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就要切实做好社区文化志愿服务。政府需要加强干预,建立社区文化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加快社区建设,加强社区文化志愿服务的对策研究,进一步充实社区文化辅导力量,提高社区文化辅导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雷夏雯.重庆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5。

[2]周宏.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3]沈瑾.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4。

[4]吴霜.论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2012。

社区工作人员入党申请书 篇9

这天我以十分激动和恳切的情绪,郑重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我志愿加入中国_,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我出生在80年代,《没有_就没有新中国》伴随着我们成长,对党的理解由儿时的好奇渐渐的转成了此刻的一种信仰。时间的成长和沉淀使我越来越坚定了加入_,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仰。透过近期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集中学习,以及党员干部的帮忙,使我更加加深了对党的认识,尤其是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解。

中国_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儿时对中国_的最初认识是从_电视节目开始的,一个个优秀党员的形象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_员舍己为人,严于律己,舍小家顾大家,甚至为了国家群众的利益舍生取义,这些高贵的品质令我感动不已,也是在那时心中有了对党组织的向往。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在实践中我越来越认识到党组织的先进性。从19建党中国_已走过了80多年的路程,中国_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不断发展壮大。党的辉煌历史,是中国_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合的历史;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中国_无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当国家民族出现危机的时候,挺身而出的是_员;当人民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奋不顾身的是_员,难以忘记非典、雪灾、地震等危险时刻,有多少优秀的_员做出了令人感动的壮举;在这些时刻,中国_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得到了深刻的体现。我的灵魂受到了震撼,对中国_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这天,我虽然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但我深知,我离党员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因此,我期望党组织从严要求我,以便使我更快进步。今后,我要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理解党员和群众的帮忙与监督,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如果党组织能批准我的请求,我必须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机密,对党忠诚,用心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如果党组织认为我还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这次不能接纳我入党,我决不气馁,尽快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继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实、提高自己,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从组织上和思想上加入党组织。

此致

申请人:

社区工作者入党思想汇报 篇10

2010年3月作为一名进社区的大学生我被安排到**街道**社区工作,半年多来,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我始终珍惜机遇,严格按照“学习、锻炼、实践、提高”的要求,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努力达到锻炼的目的。现将近期思想状况和工作体会汇报如下:

首先我利用业余时间经常学习党章、党的理论知识以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通过加强理论实践学习,充分认识到社区工作的重要性。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社区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各项工作不可马虎处理,每件事情都要认真对待,有始有终,落实到位。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社区工作的每一位同事,对待工作都很认真负责,积极性与思想觉悟都特别高。我作为一名新人,基层社区工作经验对我来说是一块空白。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工作环境,构成新的挑战和考验。唯有加强学习,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社区工作办事方法,提高自身思想觉悟,才能胜任本职工作。与此同时,我平时注重领会上级下发文件,经常翻阅社区工作资料,虚心向同事请教,为更好地向居民提供服务建立扎实基础。在工作期间,我也不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不断用专业、科学的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与时俱进,不落人后。

社区工作人员入党志愿书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45-0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社区成为居民的主要生活场所。一方面新社区越来越多,社区服务人力资源相对缺乏,另一方面,老社区的人口流动变快、配套设施老化,带来一系列问题,亟需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和硬件水平。与此同时,当代社会对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对大学生课外实践能力和志愿服务活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进社区为解决当前这一矛盾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解决方法。

一、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的必要性

1.响应国家对志愿服务新要求的需要

2005年共青團中央、民政部、全国总工会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志愿服务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国家公务员,要积极争当志愿者,每年拿出一定时间积极参与服务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和驻在社区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一切力量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实现共驻共建。2006年国务院又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在第16条中明确倡导要“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培育社区志愿服务意识,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积极动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提高服务水平。”从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国家和社会对志愿服务非常重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在此过程中,应当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响应号召,并把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的体系之中。

2.高校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新途径的需要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一方面,通过课堂教育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形成不了吸引力,教学效果也不易保证。另一方面,高校的社会实践多是和专业相关,长期以来,重专业轻教育的思想已在学生中形成,导致社会实践在育人环节上相对较为薄弱。让大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可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观而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拓展社会实践的渠道,培养大学生的互助意识和社会关怀意识。

3.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的需要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可以缓解当前社区管理人手相对缺乏的局面,弥补社区建设中软硬件水平相对落后的状况,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资源优势积极服务社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进社区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同时,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可以提升志愿者形象,在社区居民之间架设友爱和互助的桥梁,减少因城市化和工业化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隔绝,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社区也可以借机提供一些具体的实质性的居民服务方面的志愿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避免居民需求和志愿服务之间出现错位。

4.弘扬志愿精神推广志愿服务的需要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拓展了志愿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扩大了志愿服务的影响,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志愿服务,改变过去那种“有活动时大张旗鼓,活动结束后偃旗息鼓”的状况。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通过社区居民的口碑,可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真正让志愿服务深入人心,推动志愿服务向常态化、高效化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理解有偏差

目前,很多大学生都认为志愿服务是“学校组织,被动参与”的一项活动,对志愿服务的精神不够了解,随大流参与志愿服务,高校在组织志愿活动时,也往往偏重于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情况,而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精神、目的宣传不到位,同时高校的志愿活动也往往侧重于大型公共服务项目上,而在小型化和长效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中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和参加集体活动等同起来,对志愿活动的定位有偏差。

2.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高校或其他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时,主要集中在组织服务这一块,如果要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因为社区工作的复杂性、烦琐性和多样化,如解决一些邻里纠纷或一些政策性较强的业务时,大学生在进行这类志愿服务时会感觉与自己专业相关度不高,能提供的志愿服务能力相对较弱,而这些往往导致社区居民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认可度降低。

3.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

高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活动自身的吸引力或是学校的行政命令,当学生参加一两次志愿活动后,对这类活动的积极性便会大为降低。因为大学生们会觉得我已经体验过志愿活动了,我从中也得不到什么锻炼或其他什么东西了。为此,高校也会出台一些奖励措施,诸如评奖评优或是给予一定的学分,但是这些只是对小部分学生有吸引力。另外,对于学生志愿服务的付出,要注意到志愿者的需求差别,实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不能一味要求学生做“活雷锋”。

4.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经费投入还相对缺乏

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时,投入的不仅仅是精力,还有经济上的投入。比如一些交通费用和饮食费用,有的社区距离高校相对较远,大学生要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活动,每次花费对学生来说相对偏高,而社区经费有限,高校在这一块的投入也相对缺乏,导致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时积极性受挫。我们强调的志愿服务,不应是彻底的无偿服务甚至是倒贴服务,而应该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或是实物支持。

三、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策略研究

1.加强和社区的沟通联系,增加志愿服务的途径和方式

高校应当加强和社区的沟通与联系,让社区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需求信息。高校根据社区提供的需求信息,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能力和范围,并更好地结合自己的资源和优势,确定志愿服务的目标、方式和预期成效,并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使得志愿服务能开展得多样化、明确化,提高志愿服务的有效性,从而增强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成就感,也让社区居民真正感受志愿服务,而不是流于表面。

2.立足社团,增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的培养

从社区志愿需求来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能力的提升,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完不成的,而且有很多项目是没有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满足社区志愿服务的需求,不能盲目寄托于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而需要对大学生们进行专项能力的训练。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立足社团,依托于社团开展各项活动,包括志愿服务能力的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渠道,也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选择,提高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志愿服务立足于社团,还可以更方便地对学生志愿服务进行后续追踪和激励,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打下基础。

3.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建立在学生自愿基础上的活动,很多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仅仅拿一张志愿服务活动证书,甚至有的志愿活动连一纸证明或证书也得不到,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在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后,不再愿意参加其他的志愿活动。志愿服务固然是无偿奉献或是无私奉献,但是这不等同于付出没有回报,也不代表志愿服务不需要任何必要的保障和奖励,这将要求高校重视志愿活动,改变管理观念,不再将志愿活动当成一项临时性的组织活动,而要将志愿活动纳入学校育人成才的体系之中,和学生的德育、选修课学分、学生的发展入党、评奖评优联系起来,放入学生的成长档案,甚至可以拿出专项资金来支持志愿活动的开展,并形成明确的文字,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只有形成良好的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吸引学生到志愿活动中来,并保证志愿活动开展的质量。

4.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和支持机制

要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长效性,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和支持机制。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高校和社会各界的有益力量的支持,高校最好能成立专门的部门和机构来组织、指导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开展。另外,大部分大学生在经济上还未能完全独立,在志愿活动中支出的一些交通费、电话费、用餐费等很多时候还要他们自己掏钱,类似的志愿服务次数多了以后,对学生经济上也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影响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这就要求高校能设立志愿服务活动的专项资金,并多方寻求社会各界的资助,让志愿活动有一个稳定的经济支持,不损害大学生志愿者的利益和积极性。

5.实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道路

实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道路,可以让志愿活动树立远大目标,更好地立足自身,挖掘潜力,力争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有助于提高社区和居民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满意度,志愿者们也可以从社区和居民的积极肯定与认可中得到激励,提高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塑造良好的公益形象,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们自觉自愿地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并自觉维护品牌形象,当大学生被志愿服务品牌所吸引并能自觉维护品牌形象的时候,他们将会迸发出极大的志愿服务热情,并力争把志愿服务做好做强。

总之,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既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广志愿服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可以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对学校、學生和社区来说是一件互赢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彭明华.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长效机制探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院,2012(7):16-19.

[2]赵颖.微公益视角下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3(4):68-70.

[3]梅霞,张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33-37.

上一篇:混合物的分离大班教案下一篇:海外博士留学申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