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工作职责

2024-08-16

社区志愿者工作职责(通用8篇)

社区志愿者工作职责 篇1

社区科普志愿者工作职责

1、热爱科普事业和本职工作,勇于奉献,积极宣传《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认真履行科普服务职责。

2、钻研科普工作业务,熟练掌握、运用各类科普器材,增强科普服务技能。

3、维护科普器材和资料,认真登记造册和管理使用。定期更换科普宣传栏内容,有效发挥“站栏员”的科普惠农功能。

4、积极组织适合自身特点的科普活动,聘请相关专业科技人员授课,同时认真做好科普活动记录,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5、增强服务“三农”意识,发挥好科普报刊、图书、科普广播、科普影视作用,开展技术服务,办好培训班,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要。

6、针对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因地制宜地普及多种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摒弃陈规陋习的科普宣传。

7、积极争取党政领导、专家、能人的支持,以实际效果争取社会的认可,逐步改善科普工作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贡献力量。

社区科普志愿者工作职责

福通社区居委会

社区志愿者工作职责 篇2

一、社区志愿者在社区发展、建设中的意义

社区志愿者在社区发展、建设过程中有独特优势,社区志愿者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较快融入社区居民中,及时帮助社区居民解决一些问题,同时为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提供服务。

(一)有利于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

社区作为我国城市最基本的生活共同体,最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为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便利和服务,构建和谐社区,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然而由于社区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的有限性,很多社区并不能充分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因此,社区志愿者作为社区引进的具有专业技能的相关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社区的服务能力,促进社区管理机构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社区志愿者的组成是多样性的,它的成员包括大学生(包括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公司职员、教师、个体户等,社区志愿者整体素质较高,每一位志愿者都具有自身特长和优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或资源优势为社区提供帮助和服务,针对社区居民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帮助,有助于社区服务能力提升。

(二)社区志愿者是增进基层社区管理机构与居民感情的中介和桥梁,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的发展呈现出问题的多样化,出现了很多新情况与新问题,社区居民的需求也呈多样化。针对社区居民存在的不同需求和问题,社区管理机构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增加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社区志愿者直接面对社区居民,通过对居民问题的帮助和解决可以和居民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社区居委会,同时可以将国家和党的有关政策传达给群众,可以有效地减少社区管理机构工作开展的阻力。这样,志愿者充当基层社区管理机构与社区群众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和理解,及时化解矛盾,及时解决问题,有利于社区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通过社区服务有利于提升志愿者的综合能力。

社区志愿者的工作不仅有利于提升社区的服务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由于社区志愿者更多的是直接面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各种活动,这对志愿者的各种素质都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社区志愿者要面对不同的帮助对象,面对不同的对象首先要取得帮助对象的信任,要了解其基本情况和具体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志愿者的交流沟通能力会得到提升,在帮助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尤其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更可以将所学如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等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使自身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再如社区举行各种活动过程中,社区志愿者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总之,社区服务、社区活动是社区志愿者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有利于高校拓展实习基地,为社区提供更为专业的人才。

社区志愿者的工作要求对志愿者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求志愿者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还要求志愿者具备较强的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在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社区成为地方高校学生的实习基地,对地方高校和社区是“双赢”局面。一方面,对地方高校而言,和社区建立实习基地,不仅拓展了实习基地,而且有利于在学生实习期间更好地管理学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对社区而言,通过和高校建立实习基地,不仅充实了志愿者队伍,而且提升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整体质量,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

二、影响社区志愿者稳定性的因素

上文分析了社区志愿者服务不管对于社区还是志愿者本身能力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志愿者服务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随意性,如地方高校的大学生通常是他们的毕业实习作为志愿者角色参与社区服务,等实习期满,就不再继续从事社区志愿服务,再如很多志愿者都有自己的工作,由于工作原因,并不能严格按照时间来社区服务,有的志愿者刚和社区帮扶对象建立关系,由于工作调动等原因中断了服务,还有的志愿者刚开始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但后来对志愿者工作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凭兴趣参与社区活动。因此,社区志愿者的稳定性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影响社区志愿者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工作时间的随意性。

社区志愿者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志愿者的工作基本是无偿的,不以报酬为目的。因此志愿者的工作时间和正规的工作制度相比,弹性很强,通常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到社区进行服务,由于工作时间没有强制要求,因此,周末工作单位加班、有亲戚朋友串门等因素都可以让志愿者的社区服务中断,如果周末上午没时间,那么下午也可以;另外,就是社区和地方高校进行合作,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志愿服务通常限于毕业实习期,一旦实习结束,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将会中断。所以工作时间较为随意成为影响志愿者工作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社区服务意愿的积极性不能持久化。

不可否认,很多社区志愿者刚开始从事社区志愿工作是投入了很大热情和精力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明显下降,有的来参加社区志愿者的初衷并不是十分明确,后来发现自己对社区志愿服务和预想的有一定差距,再加之在服务中不可避免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甚至被人误解,所以打起了退堂鼓;还有的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加之志愿者工作性质又是无报酬的,没有任何激励措施,还要花费自己大量时间、精力,所以服务意愿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退。

(三)社区志愿者专业技能不足。

一名合格的社区志愿者不仅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有奉献精神,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如组织协调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处理公共事务甚至突发事件的能力等。但是在实际社区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大多数志愿者从事的是一些常见的、经常性的服务,如帮助社区打扫卫生、陪同社区老人聊天、协助社区委员会进行一些入户调查、基本的文字工作等,对于一些需要专业技能和要求较高的工作就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如老人突发疾病、遇到具体的家庭问题如何运用较为专业的技能进行调节和解决、处理纠纷矛盾等,因此社区志愿专业技能不足是影响其服务长久、持续、稳定的原因之一。

三、提升社区志愿者服务稳定性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志愿者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

我国东部志愿者服务发展早、速度快,志愿者管理机构、管理体制都较为健全。但在西南地区,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较慢的地方城市,社区志愿者服务发展较为滞后,管理体系不健全,甚至缺乏规范的社区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等程序,更多的是依赖于民间自愿组织和大学生志愿者。因此,要想提升社区志愿者服务稳定性,从政府层面、社区层面建立健全志愿者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是必须做的首要工作。

(二)加强对社区志愿者的培训。

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是提升志愿者工作意愿、效率、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志愿者的培训应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培训增强志愿者对社区志愿者工作的认同感;二是使志愿者熟知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专业技能提升。要想增强对志愿者服务的认同,可以通过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志愿者精神的内涵、实质相结合进行讲授志愿服务精神,使志愿者从内心认可志愿者工作;对于志愿者技能的提升可以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培训,如可邀请医务人员对志愿者进行较为基础的医务护理知识和急救常识的传授;还可邀请资深的社区工作者进行经验交流、社会工作专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等。

(三)建立和完善相关激励机制。

虽然社区志愿者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工作主要是无偿性质,但不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绝对无偿性,因此,为了增加社区志愿者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必须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激励机制。如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进行志愿服务时,社区基层管理机构应该提供相应经费支持;尊重志愿者的工作、人格,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在志愿者遇到困难时给予积极帮助;认可志愿者的工作,可根据志愿者的工作表现进行适当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加强社会对社区志愿者工作的认可。

(四)社区应为志愿者的工作尽可能提供便利。

社区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通常是在社区管理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从社区层面而言,应加强与志愿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志愿者的工作尽可能提供便利。如社区居委会应根据社区志愿者具体的情况和能力安排工作,而不能强迫志愿者从事不愿意或能力有所不及的事情;再如社区应建立一个志愿者办公室或休息交流室,让志愿者在工作之余有一个可休息的地方,社区居委会还可以定期举行社区、居民和社区志愿者的沟通、交流会,及时了解社区志愿者的情况变化,帮助志愿者解决困难,真正做到感情留人。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的需求将逐渐多样化和具体化,社区志愿者作为参与社区管理的重要力量之一,对促进社区工作和社会和谐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各界要为不断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努力,政府相关机构应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社区基层应以人为本,为社区志愿者工作尽可能提供帮助;社会应尊重、理解、认可社区志愿者工作。这样才能使社区志愿者工作持续化和稳定化。

参考文献

[1]谢文静.建立上海市社区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1(8).

[2]黎付林,覃青作.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研究综述[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2).

社区志愿者工作职责 篇3

【摘 要】社区教育是面向社区全体居民开展的全方位的教育,志愿者是社区教育服务工作的主力军。加强乡镇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志愿者队伍的力量和作用。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的建设,既要完善乡镇社区教育资源需求信息,也要不断丰富社区志愿者的教育活动;既要加强对志愿者的专业化培训,也要给予其更多的温暖的关怀。

【关键词】社区教育 志愿者团队 管理 建设

建设学习型社区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社区教育是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2006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定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学习”,即人人皆是学习者;“终身学习”,即人人皆要从小到老不断地学习。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此带来了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而要搞好社区教育,实现建设学习型社区的目标就要靠社区教育工作者,尤其要靠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这一股庞大的力量。

一、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社区教育不仅关系到居民綜合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及和睦幸福,更关系到社区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社区教育问题凸显重要。一方面,社区居民逐渐认识到社区教育的价值,产生了一定的参与要求。另一方面,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不断膨胀的城市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形成流动人口浪潮;中国大部分城市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化日益严重;不合理的城市布局与窘迫的生存环境;人际关系的隔阂与淡化等。对此仅依赖以协调管理为特性的社区组织形式及学校教育来解决上述问题是不够的。社区教育实践经验已清楚地表明,只有实施面向社区成员,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原则的各种各样的社区教育,才能满足各类人们的各种教育需求和社会问题。

社区教育是为解决社区面临的社区问题而组织、实施的,是为社区的建设、发展服务的。社区的需求决定了社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内小到婴幼老到耄耋的所有成员,社区教育内容要满足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个性化、多层次、多样化的不同学习需求,是一项极其宽泛的教育活动,内容极其丰富,范畴十分宽广。如社区法治、安全教育,职业培训教育,家政教育,未成年人教育,矫正对象教育,居民道德、身心健康及审美娱乐教育等的方方面面。社区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有办班授课、主题讲座、应急演练、各种教育活动等。此外,还有以条幅、宣传栏、宣传单等实物形式开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面广量大,这就要求社区教育的队伍包括各方面的人才。因此,要推进一个区域内的社区教育工作,仅靠社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和工作者队伍的力量远远不够,这就必须有一支数量足够、专业齐全、具有较高水平的志愿者队伍,与社区教育的专兼职教师结合使用,形成互补,才能确保社区教育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二、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社区教育志愿者将自己的才能应用到社区教育的组织运行中,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充当社区教育管理者角色,既能扩大受益对象,又可以增加接受教育的内容,改变社区教育内容和形式比较简单、单一的状况,也能降低教育成本。

首先,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充实了社区教育的师资力量。社区教育是一项极其宽泛的教育活动,几乎涵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因此,社区教育的队伍必定包括各方面人才,其数量也十分庞大,仅依靠社区教育管理队伍、社区教育专兼职干部队伍和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力量是不够的。而社区教育志愿者来自社区的各行各业,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社区教育多方面人才的需求,还具无偿、免费的特点,可大大节省社区教育的经费支出。

其次,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提升了社区教育的影响力。我们经常看到,社区教育机构花了很大的人力和财力开展社区教育,而参与的社区居民寥寥无几,有时甚至用发放纪念品或生活用品的方式吸引社区居民参加,说明社区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还不够。社区教育志愿者来源于基层社区,也是社区居民中的一员,他们参与社区活动的言传身教将对自己的家庭和周边的居民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推动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社区教育服务过程中,社区志愿者无偿地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向居民传播知识经验,帮助社区居民提高知识技能,也给自己个人特长展示提供了平台,生活体验进一步丰富,人生价值受到肯定和尊重。而被服务对象在得到新知识经验的同时,也增进了对志愿行为的理解,不知不觉受到志愿精神的感化,进而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这种互动和交流的志愿服务方式,使教育过程由单项转变为双向,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营造整个社区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

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是社区志愿者队伍中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首先必须热爱公益事业,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金钱及精神,在不谋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服务事业,为改进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他们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教育和管理经验等,并通过他们扎实的工作,把社区教育的理念转化为社区教育的实际行动。很显然,社区教育志愿者已逐步成为社区教育的生力军。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服务功能,关键在于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

(一)要健全组织、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志愿者团队的领导。由于社区教育志愿者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集体,志愿者活动有分工也有合作,因此需要统一的指挥和协调。要切实搞好社区教育服务工作,首先要健全组织、完善管理机制,这样就能够加强对社区教育志愿者这一庞大队伍的领导。我们由成人教育办公室牵头,镇团委、妇联、公安、宣传部、精神文明办及关工委分工合作,协调和指导全镇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招募和日常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以社区学校为核心,以辐射渗透型为形式,把分散的社区教育人力资源集中起来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了教育志愿者在社区教育的作用,保证了社区教育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制定社区教育志愿者入队标准,明确社区教育志愿者岗位职责。加强对社区教育志愿者指导,提出社区教育志愿者自愿服务的要求,让这支队伍有章可循,持久稳定地发展,使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管理更为完善合理。让社区教育志愿者明确职责,热爱社区教育工作,主动、积极参与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还让他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组织协调能力,服务社区教育工作;鼓励他们钻研社区教育工作理论,勤于实践,踏实工作,勇于奉献,敢于创新。

(三)广泛招募社区教育志愿者,引进人才。社区教育的各级组织在政府引导和激励下,以学校为龙头,连接在社区的街道、派出所、消防队、敬老院、交警队、医疗、工厂、企业、事业系统与政府相关部门科室如科协、妇联、团委、民政、综治办、关工委等相关人员共同组成一支包含了各专业人才在内的庞大的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同时还招募辖区的大中小学生,吸收他们加入志愿者队伍,把他们培养成为协助社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主力军。

(四)对教育志愿者队伍进行注册登记,建立志愿者资源信息库。广泛动员辖区居民中的党员、教师、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参加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让根据他们本人的特长,选择自己的服务意向,并進行规范注册登记。然后把登记的志愿者名单筛选整理,根据服务意向进行分类,从而建立好社区教育志愿者资源信息库。这样能够为团队的建设与维护提供最为根本的依据,这也是志愿者团队管理建设的基础所在。

(五)完善社区教育资源需求信息库。在志愿者展开服务工作中,首先需要真实地了解社区教育资源匮乏的地方,只有真实地了解相关的需求信息,才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服务。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可以定期到居民家走访,真实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与生活需求。同时,志愿者团队也可以多组织一些社区内部的活动,居民在参与的同时也是志愿者获取相关信息的一个途径。这些都会让乡镇社区的教育资源需求信息更进一步得到完善。

(六)加强对社区教育志愿者人员的培训。社区教育志愿者的素质如何,关系到为居民群众服务的质量,影响到社区教育的深入开展。加强志愿者培训,提高志愿者素质是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的重点工作。一是培养社区教育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素质,明确社区教育志愿者岗位职责,提升社区教育志愿者人员的工作热情,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个性心理品格;在发展社区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而不懈努力。二是构筑社区教育工作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期,这就要求社区教育志愿者要有创新的思维,要有科学的头脑,要有一技之长。除了对他们分别进行岗位工作内容和基本业务流程的培训,还要就志愿工作的目标、知识和专门技能等进行通用培训或是专项的专业技术能力的特别培训,包括社区教育专业知识、社区工作政策法规知识、社区教育工作的相关知识等。既要培训社区教育的通用志愿者,也要培训社区教育专业志愿者,这样才能满足社区教育多方面的人才需求,才能保证社区教育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期持久。

(七)丰富教育活动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想要更好地发挥乡镇社区志愿者团队的作用,社区应当不断丰富志愿者的教育活动形式,这样才能够让志愿者的工作更好地得到渗透。社区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专题式的教育活动,志愿者们可以在活动中给予居民一对一的辅导,也可以集体回答居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志愿者还可以定期到有需求的家庭里走访,照顾那些有需求的社区居民。这将会带给居民更多的帮助与关怀,这同样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活动形式。

(八)给志愿者更多温暖,确保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的稳定。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是一支动态的人力资源队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长期留住志愿者,保持志愿者团队的稳定很重要,也是一项很难的工作。维持住志愿者在工作中的一腔热情,除给每一个志愿者分配合适的教学活动外,应注重其自身的心理满足,对症下药方可维持其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持久性。一是要充分调动社区内“有学者、有才者、有力者、有闲者”的积极性,以满足社区成员在法律、保健、教育、 休闲、科普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其次,为他们开展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使志愿者的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同时,不少志愿者自身的生活可能也面临各种问题与困难,乡镇社区不仅要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对于所有这些加入进来的志愿者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与关怀,这样才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动力,从而确保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的稳定。

(九)建立教育志愿者考核评价体系,树立典型榜样。我们把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参与率和活动质量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并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和请假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服务活动按服务日期、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分别登记在记录卡上,并按记录卡上服务时间的累积数对志愿者实行星级评定,为志愿者颁发证书。通过评定来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效果的取得,同时结合不同的活动项目开展一些评比活动,如:每年评选社区教育志愿者先进个人,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是一种倡导终身学习的社区学习型组织,也是一支创建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随着社区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的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会越来越壮大,服务质量也会越来越高。社区教育志愿者在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一分力量。

总之,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的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整体工程,它的发展有待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终身教育观念是建立在终身学习概念基础上的。

【参考文献】

[1]文建,宁丰.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2]吴丛妍.社区教育志愿服务管理的改进思路――以淮安市S社区为例[J].学理论,2013(03).

[3]吴亦明.现代社区工作[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

社区志愿者工作总结 篇4

白云社区组织专业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情况如下:

一、组织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白云区白云街道办事处白云龙隐社区卫生服务站于2017年5月30日上午在清风路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队人员在现场进行了世界无烟日控烟与戒烟现场宣传咨询,发放了世界无烟日的宣传材料,介绍了此次世界无烟日的有关情况、烟草对身体的危害、戒烟的方法等。白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义诊宣传:举行了社会宣传、义务测量血压、散发宣传材料等宣传活动。此次宣传咨询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尤其是接受咨询者的赞誉。

二、法律专业志愿服务队进社区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升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响应司法局深入开展“法律七进---进社区”的工作号召,2017年4月23日上午,白云社区居委会组织法律志愿服务队在白云社区会议室举办了“物权法知识讲座”。这次普法活动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大家围坐在一起,仔细聆听律师的讲解。在白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门口和集贸市场外设置了法制宣传咨询点,给居民讲法律、传信息、送服务。志愿律师王波、刘申祺在现场接受了居民群众的咨询,为居民解答相关法律问题。本次活动,营造了全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共发放法制资料500多份,为居民解答法律疑难200多条,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很大程度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

三、志愿者进社区参加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随着学校假期的到来,社区青少年志愿者们陆续加入到“环境保护,卫生清洁”的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中,为整洁辖区卫生环境,传递正能量、营造好风尚,构建和谐文明社区做出了贡献。青少年志愿者进社区活动,既为志愿者提供了志愿服务的平台,又帮助辖区居民整洁了环境,受到了居民们的称赞。而我们的中老年志愿者也毫不逊色,他们佩戴志愿者服务袖章,手拿小黄旗,自主上街巡逻,劝导居民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文明出行,规劝居民维护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

社区志愿者工作总结 篇5

一年以来,我们一直都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原则,以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为宗旨,结合xx社区自身的工作实际,扎实工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来树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形象,为全体志愿者提供了一个自我锻炼,自我展示的舞台!这一年是收获的一年。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收获,太多的回忆……

这一年,志愿者工作在社区杜书记正确领导下,坚持弘扬志愿者精神,求真务实、团结进取,使得协会健康发展,工作步入轨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社区在建设标准化社区志愿者服务站过程中,配备了打印机、照相机、办公桌椅、电话等办公设备,但缺少电脑、传真机和文件柜。我社区已有专(兼)职志愿服务管理工作人员一名,社区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志愿者活动,主要涉及空巢老人的关爱,留守学生的青教活动,帮困助残以及两劳释放人员帮扶,活动记录完善,各类志愿者名册已建立,各项管理制度都制定完善,上墙制度已在制作当中。

20xx年度工作总体思路:社区紧紧围绕和配合xx街道的工作,将“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继续传承,加强创新力度,重点突出,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工作。

(1)“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要有所创新,打破传统的单一支教模式,真正做到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让他们切实感受温暖同时展现我们xx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服务的风采;

(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增进与其他社区的交流,扬我所长,补我所短;

(3)进一步加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自身内部建设,完善我们的各项制度,调动所有会员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中来。

社区青年志愿者工作总结 篇6

社区青年志愿者工作总结(一)

20xx年,社区志愿服务站在社区党总支的指导下,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开拓工作领域,以社区志愿服务为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志愿服务活动正向着持久、规范、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一、注重队伍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为了切实把志愿服务站工作落到实处,把志愿服务意识和回报社会理念深入居民,我社区成立了志愿服务领导小组及9支志愿者服务队伍,现已注册838人,接近社区总人口10%,每支队伍均由专人负责。先后开展了为老服务、科普宣传、法律援助、医疗志愿者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社区志愿者的积极响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开展各项活动,确保社区志愿站各项志愿服务正常有序

各支队伍在志愿服务建设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入贯彻服务居民的理念和意识。社区志愿服务站组织各志愿队每年均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其中以下方面尤为突出:

1、清洁社区,爱护家园。社区志愿者定期开展打扫社区卫生、为居民宣传政策法规安全知识等服务活动,平日里打扫小区的卫生死角,维护社区环境卫生,还居民一个整洁、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在当前全民创建全国最清洁城市和全市最清洁社区的号召下,志愿站正在精心策划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宣传及实干活动,为社区清洁全力出击。

2、便民利民。社区志愿站定期开展大型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队开展&学习雷锋 志愿服务 回报社会”的学雷锋暨庆三八活动,各志愿者队伍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计划生育、修伞、修鞋、修自行车、理发等各种便民服务。

3、文体表演。社区志愿站不定期开展各类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组织社区各文艺队伍为居民送上精彩表演,为居民生活增添乐趣于活力。营造睦邻、融合、和谐的氛围,也给居民朋友送去了艺术大餐。

5、帮困服务。社区志愿站组织各志愿者队成员于节日、不定期对社区低保人员、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进行慰问关怀,平日里经常上门询问生活情况,发现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在春节期间,社区组织帮困志愿者一起上门走访了困难群众,给他们送去了生活必须品。居民生活照料志愿者不定期上门为居民修理电器、照料困难人员、解决生活困难。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大好形势下,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显的尤为突出,如何关心关爱弱势群体,为其开展优质志愿服务,是我社区志愿服务站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重要方面。

6、科普宣传。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科普宣传志愿者不定期上门为居民传播科学、法律,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社区志愿站利用市民学校平台,组织各志愿者服务队不定期对居民以讲座、座谈等形式进行各类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与传播。

7、在社区计生服务方面,志愿者努力为社区育龄妇女提供满意服务,为她们和她们的家庭更多的了解计划生育政策和婚育新风的有关知识,计生服务队志愿者为她们提供介绍各种避孕节育方法计生小信使服务,向她们介绍紧急避孕方法,并为她们提供避孕药具及对孕情监测的服务,使她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文明、幸福、美满。

20xx年,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将一如继往做好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扩大志愿者队伍,增强志愿者服务意识,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实实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志愿服务。

社区青年志愿者工作总结(二)

今年以来,xx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按照市文民办关于志愿者工作有关要求,健全机制、强化队伍、提升服务、奉献社会,深入开展了青年志愿者进社区开展服务工作,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一、夯实基础建设,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规范运作

一是强化领导组织体系建设。为确保活动的有效推进,成立了了以党委主管书记任组长、团委书记任副组长、各团支部书记、青年骨干任成员的志愿服务活动小组,各团支部在该科党政的领导下成立了服务指导组,组建了社区服务小分队,现共建社区服务小分队72个。健全了领导组织,明确了责任分工,制定了帮扶措施,为扎实推进服务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是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按照“客体有需求,主体有来源”的方针,本着“就近服务、属地管理、行业优先”的宗旨,以四级管理体系为根本建立了相应的志愿服务网络,实现了社区志愿服务双方的有效对接。针对不同受助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以志愿服务“一助一”形式,由青年志愿者对服务对象实施长期包保式志愿服务。目前,开滦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共建有多种类型的志愿者服务队57个、下设服务站387个。结成“一助一”长期服务对子300余对。

三是强化网络服务平台建设。该公司积极运用网络媒体,通过局域网、QQ群、短信、飞信、微信等载体,不断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迅速跟进“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情况,并及时解决在帮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其中,让帮扶工作通过网络平台做得更直接、更快速、更有效。

四是强化服务运行机制建设。建立了督导机制,领导小组每季度末听取各单位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总结和下步安排,并定期参与和督导基层单位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了反馈机制,各单位对开展的帮扶工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领导小组将好的经验和做法在网络上及时发布,以便大家学习交流;建立了培训机制,该公司团委每两个月组织一次技能提升培训活动,选择不同参与人员,确定不同授课内容,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建立了表彰机制,该公司每年年初对在上一志愿服务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命名表彰,并将其先进事迹通过网络媒体展播,不断扩大服务企业的影响力。

二、强化阵地建设,突出发挥服务企业中心作用

坚持以“促进和谐、助力发展”为方向,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不断强化阵地建设,建立了以离退休活动站、绿化广场、居民小区为主体的青年志愿服务基地。注重志愿者管理机构建设,建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和服务小组,担负着服务、教育、辐射三大功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层志愿服务组织。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较好地发挥了四个作用:一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调整转型发展重点工作开展志愿服务,发挥突击队作用;二是围绕“美丽xx、和谐xx”广泛为矿区家属、离退休老干部、伤病残弱势群体志愿服务,发挥疏导器作用;三是围绕重要纪念日、节日和重大事件开展志愿服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四是围绕志愿服务文化开展各类志愿文化宣传活动,发挥理念传播作用。

三、展现青年作为,强力打造xx特色服务品牌

一是情系空巢老人,爱在邻里守望。做好社区空巢守望。目前,xx有离退休人员8.4万人,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2.5万人。随着社会养老问题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无人照顾。针对这种情况,该公司“春暖矿区”志愿者协会广泛开展了以“让我们身边的空巢老人生活得更幸福”为主题的“暖巢”行动,并按xx市区、区域划分,成立了7个“暖巢”关爱行动小分队。对辖区所有空巢老人的家庭逐一进行摸底调查,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经济来源、健康状况、精神状态、子女赡养情况、联系电话等,为每个空巢老人建立一份家庭安全健康档案,并制定具体关爱方案,分类帮扶。尤其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暖巢”小分队积极深入到空巢老人家中,为他们送去食物、水果以及节日的问候,多次主动上门提供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衣做饭、晒洗被褥、梳洗打扮、理疗按摩、健康检查、心灵抚慰、买菜买药等服务,使空巢老人在节日期间倍感关爱。同时,志愿者们还利用离退休职工活动站建立“空巢老人温馨驿站”,定期组织健康咨询、举办老年书法绘画展、花卉盆景展以及“唱红歌”等文化娱乐活动,不断丰富空巢老人的业余生活,使空巢老人年老不无助,独居不孤独。

二是情暖社区乡镇,爱洒社区居民。xx市康复村的村民们因地震失去的不仅是肢体,同时也失去了快乐。其中大多数村民都存在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有的长期失眠,有的整日郁郁寡欢,这些人不仅承受着身体的痛苦,还同时有着常人无法体会的精神痛苦。xx集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专门组建了一支优秀的,集医疗、护理、医技、心理于一身的,全面的医疗服务队,定期到社区义诊。为村民讲解心理卫生知识、测量血压、做心电图。心理咨询师们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心理游戏,指导村民们在游戏中掌握自我放松、缓解压力的技巧。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截瘫患者,医生们进行入户一对一心理帮扶,他们耐心地倾听患者诉说,通过安慰、解释、劝导、鼓励等措施缓解患者特异的个性化心理问题,与患者建立了信任、理解、融洽的医患关系。今年来,开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先后组织医疗、医技、护理、心理等专业人员30余人,义诊10余次,免费为村民心理咨询40余次,送药80余次。

三是情助民企和谐,爱心回报社会。针对社区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就医条件有很大差距,组织青年志愿者组成一支医疗服务队,按照活动的工作安排,每月都深入各社区或各乡镇开展送医送药的义诊活动,在为社区居民和群众免费检查身体,免费测血压的同时,还进行健康、保健等相关内容的咨询,发放健康宣传资料,为当地群众切实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切切实实的为百姓送去健康,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也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截止到20xx年8月份,开滦总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累计义诊近5000人次,发放健康处方和健康指南6万份,发放免费药品9000余元。

社区青年志愿者工作总结(三)

一年的志愿服务即将结束,回想一年来的基层工作,有苦有甜、有辛酸也有快乐。自从选择了志愿服务西部的那天起,就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去克服所有的困难,既然选择了,就得义无返顾地去完成自己的选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一番总结与回顾。

一、定期进行培训,不定期进行辅导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我志愿服务的主要工作任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严格遵照相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不同程度地培训与辅导。农车乡共建有两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按照要求,为该乡共培训了操作员两名,每月进行培训三期,一年共计三十六期九百余人次。在定期进行培训的同时,还不定期进行个别辅导。在搞好培训的同时,还深入当地进行调查,然后因地制宜,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技术指导,使得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老百姓的科技水平相应得到了提升。

二、兼顾乡镇基层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搞好远教工作的同时,按照农车乡党委、政府的安排,协调党委、政府搞好其他各项工作。一年里共驻两个村,去年驻新生村,今年驻舍龙村,虽然两村十分偏远,但我都按时完成了各项工作。记得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为了取得每一个准确的数据,我不顾艰辛,深入农户,进行了详细的统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为了让老百姓都能参与进来,我深入群众,作好政策的宣传。计划生育工作更是如此。“烟基”工程的实施,我与乡镇干部一道,深入田间地头与老百姓共同劳作,不顾夏日的炎热与劳动的艰辛。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干部的良好形象,更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人虽然累了、黑了、瘦了,但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我觉得值!在搞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协助办公室搞好各种资料的整理工作。只要有需要的地方,我都尽力而为,用行动饯行着志愿者精神。

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摸索与实践

也许人们会认为;大学生只会读书,不会做事。但我觉得社会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因此,在服务过程中,我不断地向基层干部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的人生态度,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断地摸索与实践。在一年的时间里,使我不断地成长,学到了许多,感受更多。一年的志愿服务,我辛苦过,但我快乐;我付出过,但我乐意。因为它们是我人生中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社区青年志愿者工作总结(四)

近年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地构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体系,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已成为教育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我社区团组织紧紧围绕志愿者服务的意识、提服务能力开展了一系列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摸索、总结出了组建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增强青少年的服务意识、锻炼和提高青少年自身素养的有效途径的经验。现将明珠社区开展志愿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

一、建立健全机制

我社区成立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并经常性地开展服务工作,其根本目标是为了促进青少年的发展,是为了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养,体现了社区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社区成立了专门的组织结构,形成了党群共建的机制。

二、继续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

为了增强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明珠社区建立了一支80余名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以饱满的热情和优质的服务活跃在辖区内,受到了辖区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1、我社区把青年志愿者行动同讲文明、树新风结合起来,同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对一帮一,送温暖、献爱心尊老敬老,关爱农民工子女、帮助弱势群体、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大了宣传力度。

社区不定期地组织志愿者队伍去敬老院为老人剪指甲、理头发、打扫卫生,同时带去自编自演的歌舞,让那些孤寡老人感受到了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每逢节假日休息期间,志愿者会去辖区孤寡老人家里为他们打扫卫生、做家务、向老人们送上礼物、献上祝福,让老人们能感受到青年人的关爱,使老人们忘却了孤独,能在温暖、幸福的氛围中安度晚年。

不仅如此,志愿者对辖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弱势群体及家中有困难的学生,在第一时间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不仅使务工人员、弱势群体及家中有困难的学生感受到了青年志愿者及社会的温暖而且扩大了青年志愿者行动,影响壮大了志愿者队伍,展示了青年一代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每年春季来临,冰雪融化的季节青年志愿者不怕脏、不怕累,相互配合,使原本积雪成堆、脏乱的辖区变得干净整洁,还不定时的清理辖区的牛皮癣,既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又美化了环境,促进了社区的文明与和谐,可谓一举多得。

三、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都来关注志愿者行动的良好氛围

1、结合青年的特点和爱好,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在去年五一期间,我社区还举办了青少年趣味运动会,真正做到了将寒暑假学生的管理纳入社区,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高了有力保障。为全面发挥团员青年在维护社会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整体氛围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去年 xx月xx日在市团委精心安排下,明珠社区开展了走进青年形势政策宣讲活动。让青少年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2、为在社区干部居民中掀起实践公民道德,在社区团组织带领下,志愿者为弘扬雷锋精神,把向雷锋学习作为实际行动。每年青年志愿者都会在辖区主要路口开展理发、自行车修理等便民服务,贴近生活实际的服务项目和志愿者们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回顾过去,成绩鼓舞人心,展望明天,我们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将在深化志愿服务、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扩大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健全完善志愿服务机制等方面不断加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彰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爱、和谐共存的理念,秉承自觉自愿、力所能及的原则,有效地动员和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社区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五)

为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弘扬社会新风,根据xxx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三·五”期间我校全面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做法和经验

1、加强组织领导,大力作好宣传,是成功开展活动的保证

在“三·五”青年志愿者活动期间,我团委活动领导小组,把每一项活动落实到人,实行专人负责制,确保了各项活动得到了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同时,为了使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团委会采取了目标考核制度,对活动开展好的组织和个人进行了奖励。

要想使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认真搞好宣传工作。为此,我团委通过读书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评比和“校园之声”栏目,营造了活动氛团,使广大师生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每一项活动。

2、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活动项目及方法,是活动取得实效的前提

根据xxx文件精神,我团委认真选取了活动项目并确定了有效的方法。

①“做一名注册志愿者”此项活动采取先宣传,后报名,然后分组,最后进行培训并提供服务信息及场所的方式,确保了志愿者有事可做,把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②在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时,我们先选取一部分帮扶救助对象,然后通过广播、板报和倡义书等形式,激发学生献爱心的热情,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身边困难的人。

③在上街清理卫生时,我们先用图片展览的形式,反映集市中一些“脏、乱、差”,然后通过集合演讲,使学生乐意去参加此项活动。

④根据校园特点,在“一帮一”志愿者活动中,我校主要是在各班开展“身边的雷锋”互助活动。各班组织学习互助小组,发扬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鼓励成绩好的、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与班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结成学习互助小组。

同时,我们还以此为契机,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了“为妈妈献孝心”活动,利用自己的方式为妈妈祝贺节日。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的积极性,受到学校、社会和学生家长的好评。

二、存在的不足

1、由于刚刚开学,工作比较繁忙,加上团委换届,团委会部分工作人员对业务不很熟悉,导致在组织部分活动时,由于准备不充分,出现了活动效果不十分明显,甚至有走过场等现象。

2、由于部分团员对自身认识不足,参与活动时不够积极。

3、没有注重资料的收集。

三、下步打算

1、加强业务指导,使刚参加团委会的工作人员尽快熟悉业务;

2、以活动和团校为平台,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按照团委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好每一次活动。

4、加强对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监督,确保志愿者活动取得实效。

5、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社区志愿者工作职责 篇7

1、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观上需要社区在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社区里有许多需要帮助的群体,单靠街道办的力量显然是力不从心的,这就需要社区志愿者。在社区里,对志愿者的激励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产生了志愿者激励机制这个问题。

2、案例选择

本文是以黑石礁街道尖山社区为例的,因为尖山社区成立时间较久,社区内部的群体多样,而且社区内部有志愿者组织,因此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尖山社区走访和调查询问的方式,了解社区志愿者的现状,同时也了解当前社区需要帮助的群体。主要有:第一,空巢老人。他们大都是孩子不在身边,也有没有亲属的,而且数量逐年增长。近年来,空巢老人遭受伤害的案例比比皆是,呈上升趋势。第二,自闭症儿童。儿童的自闭症是发育障碍的一种形式,主要表现为言语发育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等,部分患者在智力落后的情况下某方面具有较好能力。黑石礁社区专门成立爱心孵化机构,为的是可以把社区内的自闭症儿童集合起来,定期给他们做康复活动。第三,社区矫正人员。由于矫正人员大多坐过牢,所以怎么使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成为了摆在社区的一个难题。在这个背景下,讨论应该怎样更好地激励人们参与到志愿者队伍并激励社区志愿者。

二、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现状和问题

1、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现状

通过尖山社区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了解现在社区志愿者的一些现状。总体上来讲现在向社区申请志愿者的人数逐年增长,志愿者队伍的构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黑石礁街道尖山社区成立了爱心孵化基地,同时也是社区志愿者的活动基地。在这个基地里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有老师、医生、律师、个体户、大学生。他们有具体的分工,抽出空余时间来到社区。主要开展以下活动:陪孤寡老人下棋,为孤寡老人做家务,陪老人聊天;带自闭症儿童做游戏;对一些伤残人士做一些简单的康复性活动;和社区矫正人员聊天,帮助他们打开心扉;在社区开展环保绿色活动等。

2、社区志愿者服务的问题

通过社区负责人的介绍了解到,虽然志愿服务是爱心活动,但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当前尖山社区的志愿者服务具体有以下问题。

(1)社区志愿者队伍人员少。总体来说,尖山社区志愿者备案数量维持在50人左右。但与需要帮助的群体相比,人数还是略少。尖山社区志愿者队伍人员有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但比重占得最多的是一些个体户,他们时间比较宽松,而大学生的比重所占比例很少。(2)社区志愿者的服务意识需要加强。首先体现在广大居民对社区服务概念意识模糊,不是很了解社区志愿服务具体是做什么的。而被服务对象大都是志愿者自己选择,缺乏社区统一调度。有的居民还把志愿者看成无偿的劳动力滥用,使志愿者服务超负荷,而有的志愿服务被志愿者认为是对服务者的施舍,其主要原因居民的认识程度不够,缺少宣传。而且志愿者服务前没有接受培训,会出现一些“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发生。(3)资金问题。社区活动的开展缺乏必要的资金来源,活动的正常开展受到阻碍。当前尖山社区经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志愿者队伍自愿资助,但既然是自愿,肯定就会有不自愿,而且这样的话经费数量具有非常大的弹性。二是街道的资助,但是街道的经费有限,而现在又没有专项资金来专门投入到志愿者当中。所以经常导致志愿活动“捉襟见肘”,仅仅靠社会慈善人士和慈善机构的捐助是远远不够的。(4)激励机制的不健全。虽然社区推出了优惠卡的活动,但是许多志愿者并不需要这种形式的鼓励,例如对于大学生来说,更需要的是社区对他们的肯定和表扬,荣誉证书对他们更具有推动力,当前尖山社区还没有相应的证书证明。所以激励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志愿者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更不能有序快速地推进整体工作。

三、对我国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的思考

1、构建文化激励机制

在西方国家,社区建设很看重志愿者服务的方面。而在我国,由于志愿者组织的活动开展较晚,而且虽然已经逐渐由社会人转型到社区人,但社区志愿活动仍然难以普及。要加强对人们志愿意识的教育,真正的从心底培养起社会责任感、社区责任感,形成“社区是我家”的正确认识,避免形式主义,培养无私为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奉献的公民精神。从外部大环境来看,加强正能量的舆论宣传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为此,一方面社区志愿组织及其管理机构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平台,例如微信平台,宣传目前取得的成绩,扩大社区志愿活动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另一方面,地方媒体也应该加大对社区志愿者的报道力度,重视对公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使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被更多的社会大众认同和理解,激励他们主动去做志愿活动,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人人以做志愿者为荣。

2、完善队伍激励机制

首先,鼓励大学生参加到社区队伍当中。社区要与周边学校进行对接。可以在学校建立起一个专门对接社区的志愿者社团,规定固定的人数,对社团的进口和出口也要做出明确的规定,社团每年要招新和换届,确保志愿者队伍可循环。同时,对于社团里表现优异的志愿者,社区会开具证明和证书,并放入学生档案。社团可以在内部成立外联组,来解决社团经费问题。要使大学生成为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其次,充分发挥党团员、公务员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动员他们努力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成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骨干力量。并且做好志愿者培训活动,提高志愿者素质,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最后,完善志愿者队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队伍登记注册制度,使志愿者队伍成员身份合法化。完善志愿者招募制度,规范人员登记办法。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授课,不断提高志愿者自身的自律性和专业性,避免志愿者“好心办坏事”的情况。每年编制一本志愿者活动记录,及时了解群众需求,不断调整自身的服务项目和方法,提高社区志愿者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3、强化法律政策激励机制

社区志愿者的自身认同性不是很高,有的志愿者认为自己所做的事可有可无也不重要。所以,要为志愿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社区志愿者也同样需要法律上的支持。所以,需要制定关于社区志愿者组织方面的法律,一方面用法律保证志愿者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利,用法律的激励作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

4、形成社会激励机制

社会激励机制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建立和完善对志愿者的回报机制和荣誉机制。社会回报激励机制。应当给与志愿者适当的物质奖励,这已经渐渐在学术界达成共识。桑迪豪威总结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活动的经验时表示:要让志愿者们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就给志愿者像员工一样的待遇,充分与他们沟通,适时地给他们奖励以表达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在社区内部,社区志愿者的回报激励机制有许多形式和内容,有将志愿者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效果在其所在社区张榜公布,让广大社区居民知道,当志愿者本人有需求时,能获得服务的回报。社会荣誉激励可以来自志愿者需求单位和政府,其主要方式包括颁发志愿服务认证书、荣誉奖状、荣誉称号等,目的是通过社会给予的精神奖励、荣誉奖励使志愿者感受自身的价值得到满足,并产生自豪感,驱使爱心和志愿意识。目前,中国志愿者协会定期开展全国十佳志愿者服务集体的评选,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并根据认证服务时间的长短,授予优秀志愿者服务金奖、银奖、铜奖和服务奖。这个同样适用于社区,社区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可以上报上级机关,给予更高的评价和荣誉。

5、完善内部激励机制

当前社区志愿者组织比较散,不是很有凝聚力,但是要向社区提供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志愿者组织必须首先将自身建设成一个富有效率和活力而且有凝聚力的组织。首先,由于每个人都是社会人,人的社会性的满足有时候比物质上的满足激励作用更大,因此组织内部要重视志愿者们的社会需求,友好的人际关系,重视感情需求,经常组织志愿者内部活动。其次,要重视组织文化激励,组织负责人经常性的和组织成员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成员之间的矛盾需要及时处理,给大家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工作氛围,使组织形成一股合力,才能更好提供志愿服务。

总之,加强社区志愿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所以,更加应该通过激励机制的构建,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让志愿者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充满认同感和责任感,逐渐形成这个社会最具正能量的一个团体。社区作为每个家庭所在的大家庭,有理由需要咱们去爱护,在这个大家庭里有需要帮助的群体,社区成员需要在能力范围内去更多地帮助他们。志愿者只是一个榜样示范,最终的目的是人人都是“志愿者”,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摘要:之所以选择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为研究课题,是因为当前社会上有许多需要帮助的群体,而这些群体大都生活在社区,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所以需要社区志愿者更好地完成志愿工作。本文以激励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道尖山社区的走访调查,详细地解了当前该社区志愿者的生存现状,了解到当前社区志愿者需要做什么,志愿者的来源,志愿者相关经费问题,以及志愿者服务的效果。目的是为城市社区建设提供有益经验并激励社区志愿者更好的提供服务和完成志愿工作。

关键词: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尖山社区

参考文献

[1]江汛清.与世界同行:全球化下的志愿服务[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徐步云,贺荟中.西方志愿者行为的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9(4).

[3]江泽全.英国志愿服务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9).

[4]许英,魏雁滨.志愿服务:概念和理论再探[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5]王思斌.志愿组织与中国公民社会的培育,2007.

[6]陈少君.公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社会工作(下半月),2007(6).

社区志愿者工作职责 篇8

[关键词] 高校志愿者;社区文化建设;问题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10-0029-03

当前,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已成为衡量城市化、现代化和地区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从对文化资源的配置来看,眼下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仍是政府。从中央文明办、文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文件(《关于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的通知》)来看,社区文化建设可大致分为科教、文体、法律与卫生四个方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及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规划(2014-2018)》,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开展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并对志愿者提供各方面支持。由于高校本身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与社区的文化建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 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自身定位

(一)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社区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通行于一个社区范围之内有特点的社会文化现象”,“从狭义上讲,是指在一个社区内,以块为主体、与满足居民的求知、审美、社会交往,自我价值实现等较高层次需要向关联的种种文化现象的总和。”[1]地方高校作为其所在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着社区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同时也是社区文化的营造者之一,高校与社区之间存在着密切深刻的相互作用关系。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三个结论:一是社区文化是高校文化孕育的载体,即高校文化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多年以来形成的社区文化的影响;二是社区文化作用于高校文化,即“地方高校作为社区文化的子系统,其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内容、形式都受制于社区文化多角度多层面的规定与影响”[2];三是高校对社区文化的反作用力,即我们常说的高校文化具有非常强的创造性和专业性,这种专业性与创造性若能很好地运用于社区文化建设之中,将对社区文化建设产生独具特色且异常深刻的影响。

(二)高校志愿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定位

在当前政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大,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这种变化表达了对更高社会服务水平的渴求,而这种渴求恰恰为高校志愿者们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活动空间。当前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者仍是政府,因此高校志愿者需要给自己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找到准确的定位,然后才能更好地投身于社区文化的建设中去。

1 高校志愿者应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要创造者

高校作为社区的组成部分,决定了校园文化本身就是社区文化的一部分。“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关系是相对的。从文化群体的角度分析,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是相对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两者皆从属于社会文化,且二者是横向(并列)关系;从建设主体来看,一定范围内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都是从属于社区文化的。”[3]因此,高校不能做自我封闭,高校特别是高校志愿者需要与社区进行多维度、多方面的交流。高校志愿者需要深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一线中去,通过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科技咨询服务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等,将贯古今、融中外的优秀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推广到社会、传播到社区中去,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推动社区文化建设。

2 高校志愿者应成为社区文化研究的中坚研究者

不同社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了社区文化建设研究水平的差异。而高校志愿者在研究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高校志愿者可以通过发表研究报告,撰写论文将自己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推向社会。

3 高校志愿者应成为优秀社区文化的坚定传播者

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形成新的文化能力的时候,受到社区文化的影响。而具有激励作用的社区文化可对他们产生极大影响,能培养高校志愿者们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及乐于奉献社会的精神。因此高校志愿者作为能动的主体,到社会上后,他们带着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与深厚感情,成为社区文化的传播者,努力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和进行社区文化建设。

二 南京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调研结果

(一)主要服务类型与奖励机制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笔者总结出了南京高校志愿者在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主要存有三种服务类型:热点调研与政策宣讲、公益服务与科普宣传、专业援助与咨询服务。这三种服务活动是志愿者结合各自的专业优势与学科特点,配合社区需求展开的。调研表明,参与第二、三种服务类型的人数比较多,占54.5%,此外还有8.26%的志愿者参加技能培训或社区建设方面的活动。

在奖励机制方面,虽然是志愿者活动,但33.79%的志愿者希望有精神奖励,希望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皆有的占到了38.62%。其中,志愿者们希望的物质奖励,实际上是希望能帮助解决在志愿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交通及材料费用。因为高校志愿者很大一部分是学生,并无收入来源,因此期待解决交通费和材料费也是情有可原的。

(二)效果影响因素

在影响志愿者服务效果的人际关系方面,同学和老师占的比重最大,占59.31%,反之,所服务的对象仅占19.31%。在活动结束后的沟通问题上,访谈结果显示团队负责人会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但是沟通主要是形式上的。对于一些需要商榷的具体问题,两者很少沟通或者沟通具有困难。如志愿者难以满足社区要求,或社区难以认同志愿者的想法等。对于制约服务效果的其它因素,大部分选择集中在“缺乏时间、缺乏指导与缺乏项目创新”。在如何提高服务层次上,31.03%的志愿者认为应当改变制度关系与提高人员质量,48.28%的志愿者则期待平台载体与制度规范的改变,其余志愿者则认为服务关系的改变很重要。

(三)参与意识情况与支持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关于志愿者是否了解“什么是社区文化”这个问题上,有33.88%的志愿者表示并不是非常了解。而关于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的动机,从自身兴趣出发的仅占16.55%,48.28%的志愿者最初的参与动机是受同学或同事的影响。在服务时间上,半年至一年占35.17%,半年以下的占33.80%,仅31.03%的志愿者的服务时间为一年以上。

36.55%的志愿者认为高校对于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仅属于一般水平。关于志愿者专业与服务类型的关系,44.14%的志愿者认为专业应当有关联,28.28%的志愿者却认为二者的关系并不重要。

以上方面综合表明了当前志愿者服务活动存有三个关键性的相互联系的问题:志愿服务的动机不明显与激励不够;学校、社区沟通机制不顺畅;制约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亟待进一步有效优化。

三 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建议

(一)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 志愿者不了解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凭感觉

虽然当前高校志愿者踊跃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服务,但结合调研结果来看,部分志愿者虽然参加了志愿服务,却缺乏对于服务本身的深入了解。虽然志愿者们初期都非常积极,但很多志愿者只是服从组织的分配,机械的去执行分配到手上的任务,完全没有加入自己的理解,更谈不上创新精神。长此以往,容易使志愿者失去继续服务的兴趣从而导致志愿服务长效性的缺失。

2 部分社区文化建设忽视高校志愿者资源的利用

当前社区文化建设进程中的典型问题表现在缺乏对高校志愿者资源的利用。缺乏充分利用高校的力量来建设社区文化的意识。这种高校力量的缺失是导致调查结果中“现有文化资源在类型上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重在以赢利为目的而不注重服务、培训类比较多而生态环境教育类比较少”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3 行政、形式色彩过于突出,服务效果参差不齐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部分社区的活动仍然沿用“组织活动”的形式,社区组织的活动往往是为了迎合各单位的行政需求,由社区进行机械组织,由政府或高校志愿者组织进行相关活动,志愿者与社区服务活动之间没有进行过深入的了解与交流。缺乏沟通使志愿者在活动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由于缺乏主动权,多数的高校志愿者在度过了志愿服务最初的兴奋期后,容易对“被分配”的活动感到失望甚至热情消失,从而造成服务效果有好有坏,不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缺乏沟通同样使社区相关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导致参与活动的双方积极程度降低,最后导致相关活动难以继续进行。

4 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性有待加强

根据问卷调查,33.33%的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服务时间在半年以下,而在一年以下的占了41.66%。一方面,随着学生志愿者年级的增长,学习压力的增大,许多人因为时间原因无法继续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另一方面,高校志愿者服务组织更倾向于在每年重大纪念日、节日与假期社会实践组织志愿服务活动。”[4]以上两点导致高校志愿者缺乏与社区的长期服务计划,然而,社区文化建设需要连续性的活动作为支撑(尤其是法律服务和教育等深度活动)。在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方面,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 志愿者服务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存在供需偏差

南京社区的人员构成并不单一,部分社区的人员构成是外来人口与农转非居民,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更需要的是卫生类服务,而目前高校志愿者提供的社区文化建设服务主要集中在科教与文体服务,如法律宣传,支教活动。例如仅仙林小学在每周就有7支志愿服务队进行支教类的活动,且有的服务形式相对单一且注重形式。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活动,其实并不在于量多,对具体多样化需求的实质性关注才是真正重要的。从校社互动来看,这种需求与服务错误的情况会加剧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化,对于高校、社区及青年志愿者来说,并不是共赢的方式。[5]

(二)主要的对策

1 组织志愿者培训,进行有效激励,保障志愿服务的长效性

在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之后,南京高校需要对志愿者进行专门的辅导活动。如专家进行讲解“什么是社区文化及当前社区文化的建设情况”,帮助志愿者们分析自己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位置,理清社区文化建设与高校志愿者的关系,使志愿者在一个清醒的认知状态下参加社区文化建设服务。其次,需要进行一定的激励政策,如学校可以进行资金援助、活动指导与进行奖励,社区方面可以进行综合考评,对于服务质量、服务态度良好的学生颁发奖章,对于表现平平的志愿者进行鼓励。综合以上两点,才能从源头保证志愿服务的长效性。

2 扩大影响,争取社会支持

社会力量对于推动高校志愿活动的开展、优化高校——社区文化共建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管理者,应立足于开发服务品牌,扩大品牌影响,一方面力求得到社区居民的舆论支持,另一方面利于寻求社会资源,如商业或基金会形式的资金支持。作为社区管理者,应综合考虑高校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与社区的文化建设,合理的调配资源,力争校社共赢。

3 加强校社互动,探索社区需求

当前南京地区,社区人口构成复杂,对于社区的文化服务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针对校社缺乏互动,供求不平衡的问题,高校志愿者与志愿者之间,高校志愿者与社区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对高校志愿者活动进行规划、管理,如进行关于志愿者服务的需求调研、基地建设、服务内容安排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指导。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反馈跟踪,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调整。在社区应该树立良好的互助理念,做到支持志愿工作,参与志愿工作,做好信息互通方面的工作,与高校管理部门共同协调志愿者在社区进行的文化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汉莹.解读社区与社区文化[J].群众文化,2002(04).

[2]庞波,王广飞.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与社区文化建设[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05).

[3]张华.浅议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互动[J].黑龙江高教

研究,2010(06).

[4]陆为群.大学城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思路探析——以

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3(03).

[5]楼玉兰,周照东.论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作用和发展模

上一篇:中学财务处工作制度下一篇:交通文明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