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观后感

2024-07-28

《入殓师》观后感(精选8篇)

《入殓师》观后感 篇1

凋谢同样美丽

————观《入殓师》有感

对《入殓师》这部电影产生兴趣,是在它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因为这是一部亚洲电影,又与我所学专业相关,于是赶紧在网上一睹为快。其实本来看到影片的名字时,有些不相信有人会拍这样一群人的故事,并且又获了大奖,但是当我看完之后不得不说它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另一面。原来不只是生命的开始是那么美丽,就连结束也是那么令人感动,使人尊重。

由于乐团解散而失业的大提琴演奏者大悟与妻子美香一同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又因为一则不小心打印错误的广告而莫名其妙地去负责丧葬入殓事宜的事务所应聘,在社长的热情以及金钱攻势下,他最终选择留下成为入殓师,但是却向妻子隐瞒了真相。新人入殓师的生活就此开始了,在见习的这段时间中,他看到了原本以为是美女结果却是不幸身为男儿身、留下年幼的女儿死去的母亲、遗体上留下后辈尊敬爱戴的唇印的寿终正寝的爷爷……在这里有着各式各样遭遇的离别在等待着。不知不觉中,大悟也开始能够理解入殓师的工作了,但是美香在事情败露之后,很不能理解他,丢下一句“肮脏”便跑回了娘家。对于大悟来说,美香是他唯一的亲人,因为母亲早已在几年前过世,而父亲则在他年幼的时候便失踪了,所以美香的离开对于大悟来说是件很令人难过的事。但是他也有自己对这份职业的坚持,他正在慢慢理解这份工作的意义。终于美香回来了,并与他一起经历了一个熟人的入殓仪式,在看到大悟对待工作的庄重与认真后,她理解了。在影片的最后,大悟得知父亲的死讯,在周围人的劝说之下,最终选择原谅父亲,并为他进行入殓仪式。全片的叙述始终处在一种舒缓状态,并无太多拖沓,相比向来以沉闷著称的日本文艺片,节奏尚算适中。况且男主角起初自觉工作低贱,对亲友们遮掩事实,首次工作便不断呕吐,后面更有朋友歧视、妻子离家,他的诸多不如意,亦为剧情如何发展,设出悬念。同时这部影片中也存在着一些喜剧元素,使人在观看中并不觉得一直心情沉重,同时又有所触动,导演对于对喜剧和悲剧的界线以及观众的情绪拿捏得非常的准,这也是影片的一个亮点。而另一个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影片细致入微的向人们展现了日本人的入殓程序,让人不得不惊诧于日本文化中的仪式。仪式是日本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从茶道到花道到香道到剑道,一切都是按照仪式的程序来要求,一丝一毫的差池都不能有,这可能源于日本独特岛国文化,不利于向广处发展,所以要向深处发展,不能做到广而博,就要做到精而深。入殓的程序也体现了这种仪式化特征,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益求精,象舞台上的走步一样严格,这不仅是对于逝者和他们家人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作为大提琴师的大悟,为活着得生命制造美,作为入殓师的小林,为死

去的生命制造美。当我看到影片的几处入殓仪式时,真的觉得被震撼了。死亡,对于我来说其实是恐怖的,生命的凋谢无论如何让我觉得可怕。但是当我看到入殓师带着端庄严肃的表情,慎重地进行着仪式的每一步时,我觉得死亡也许并不可怕。即使你真的离开了,还是会有人记得你,为你着想。入殓师既会以自己的方法替死者装扮,完成心愿,也会为死者家属减少哀痛与悲伤。死亡在他们的手下无比庄重,无比高贵,我真的感觉到他们尊重死亡的内心,他们把自己的职业看得无比神圣。入殓师也可以说是离死亡最近的职业,他们看尽了人们的生死离别,死者在他们面前得到真正平等的对待,他们也会带着敬畏的心,自己的手给亲人最美的最后一面。死亡,在他们手下变得美丽。

影片还有一个元素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就是它的配乐。在看电影的时候,我被影片中优美舒缓又略带哀愁的音乐深深吸引,上网查找才知道原来有贝多芬,久石让的作品在其中。电影以一首贝多芬的欢乐颂开始,据说是东京交响乐团的深情演出。大悟回忆过往一段,配乐是久石让所写的momery。一幕幕过往,伴随着旋律的流淌浮现在眼前,大悟在享受音乐带给他平静的同时,回忆起自己的父亲、母亲、童年……这首用大提琴奏出的旋律,低沉婉转,配合大悟回忆过往的情节,简直就是完美。而后这首曲子又反复在电影中出现,令人印象颇深,感受良多。还有电影里相当漂亮的一部分,男主角在身后是富士山前的田野,他徐徐拉着他的琴,拉出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做为入殓师他的见证。还有一段不能不提的配乐,就是圣诞节大悟拉的那段曲子,是巴赫和古诺联合创作的圣母颂。在节日气氛浓烈的圣诞节,三位事务所的成员,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听着同一首曲子,独自在音乐的世界中追回感伤。音乐的确使影片增色不少,既配合了情节发展需要,又那么深入人心,引人思考,再次被大师们的作品感动。看过几部日本的电影和动画后,我确实觉得日本作品的配乐做得相当精细,充分地与影片相结合,带动观众的情绪,使人不禁沉醉在那个导演为我们创造的世界中。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许多中国影片会找日本人来配乐,这方面我们的确需要向他们学习。

这部影片据说是奥斯卡奖的一匹黑马,但是我觉得它实至名归。无论从导演,编剧,再到演员表演,及配乐方面,《入殓师》的确有过人之处。死亡,令人敬畏,在这部电影中却绽放了光彩。凋谢不会令人感到快乐,但你却不得不为之赞叹,它也有它美丽的一面,我们既要尊重生命,也要尊重死亡。

《入殓师》观后感 篇2

这部影片围绕日本式的葬礼场面展开, 植入了夫妻爱、生死观等一系列普遍性主题, 讲述了一位入殓师的成长历程, 给人们带来了眼泪、欢笑和别具一格的感动, 在其中蕴涵着日本民族独特的“以死为美”观点, 使死亡成为一种艺术载体而不断出现在影片中。

浅黄的草, 深黄的桥, 银灰的树林, 苍灰的河水, 独自凭栏的人, 逆水游动的鱼, 雪山, 蓝天, 鹤…那色调, 那景致, 每一处都似乎是闲闲的一抹, 却分明有些意味在里边。淡雅, 忧郁, 沉静, 内敛, 一如川端康成的文字, 典型日本式的审美。这部电影, 其实不像电影, 倒仿佛一篇舒缓的散文。

大提琴手小林大悟, 因乐队解散而被迫放弃理想, 携妻子美香返回山形乡下的老家。阴差阳错间, 他进入入殓师这一行当。所谓入殓师, 是给死者擦洗、更衣、化妆、送往安乐之土的人。小林为生活所迫, 瞒着妻子和乡亲们开始了入殓师的工作, 当然更多的是逝者家属真诚的感谢, 慢慢地大悟理解并真心接受了这个工作, 让死者美丽祥和地离开, 让生者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回忆。

在澡堂老奶奶去世的入殓仪式上, 小林终于获得妻子的理解, 而在自己六岁时候就和情人离家出走的父亲的入殓仪式上, 看到父亲临终时紧握在手里的石头, 那是小林六岁时送给父亲的唯一纪念, 小林终于被亲情所感染, 放下心头对父亲几十年的怨恨, 真正体会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

小林的记忆中, 父亲只有身影, 面容却是模糊的, 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再没见过父亲, 那个抛妻弃子随情人远走的男人。小林只记得关于石头的说法:“以前。很久以前, 在还没有文字的时候。据说, 人们会寻找与自己心意相仿的石头, 然后把它送给对方。收到的那方, 通过石头的触感和重量, 解懂对方的心意。比如说, 如果表面光滑的话, 就能联想到一颗沉稳的心。如果表面粗糙不平的话, 就会为对方担心。”这是父亲告诉小林的, 当时父亲送给他的正是一块粗糙的石头, 而他给父亲的是一枚滑溜溜的鹅卵石。父亲还答应每一年都要互赠石头, 但不过是随风而逝的一场空, 故居中留存至今的只有那一枚粗糙的小石头, 因此小林是一直在恨着父亲的。

而如今, 一封来信宣告了父亲的死亡, 一具陌生的身体摆在面前要小林接受。小林在复杂的情绪中为父亲入殓。父亲独身一人, 靠在港口给人帮忙, 而得以寄居于值班室。父亲的日子显然过得很艰难, 可他为什么不肯转身回家呢?果真是像也曾抛弃孩子的公司女职员说的那样“很想见, 却见不了”的自责、痛悔与矛盾吗?当他在揉搓中慢慢掰开父亲的手时, 一个原本被紧紧攥着的东西掉了下来, 是石头, 那枚小小的鹅卵石!原来小林的父亲一直对儿子心怀愧疚, 到死都握着小林小时候送他的小石头, 这让小林重新感到了那些久已失去的爱。

泪, 慢慢坠落, 是藏了二十年的泪, 是恨了二十年的爱啊!泪光中, 小林刮去父亲满脸的胡茬, 抚摸着那眉那眼那鼻翼的纹路, 记忆中的面容渐次清晰, 温暖慈爱一如心中想要的模样。小林哽咽着说:“是我爸。爸爸……”

如果时光能够停驻, 我愿意就是这一刻, 就在小林不能释手地抚摸着父亲脸庞的这一刻, 愿所有曾经亏欠的都补偿给这在运命中挣扎的大孩子!但导演显然比我理性, 他让小林握着美香的手, 共同握着那枚鹅卵石, 郑重地放在美香的腹部, 那是孕育新生命新情感的地方。小林送别了父亲, 也在心里放弃了积怨。小林送走了父亲, 他自己也将成为父亲。与过往和解之后, 小林也得到释怀和解脱, 生命得以更新, 爱也因此得以延续。

整个影片基本上没有什么高潮, 一直都是在平淡中娓娓道来, 剧情简单, 语言简洁, 人物表情不算丰富, 故事没有什么跳跃。但是, 总有些意味在里边, 有力量一步一步进入人的心灵。因为入殓师的职业缘故, 影片中有很多死亡、遗体、葬礼的场面, 死者有异装癖的男青年, 有交通事故的青春女孩, 有丢下女儿和丈夫的中年妇人, 有遗容上印满后辈唇印的老爷爷, 还有多年不知去向的父亲…, 每一个死亡都令人哀伤, 因为有了入殓师, 每一个死者又都是有尊严的离去。在影片最后, 影片所宣扬的爱和温情, 这也许就是这部影片打动众多观众和奥斯卡评委的重要原因吧。观看完影片, 心情不是关于死亡的沉重, 亦不是关于存在的选择下责任的承担和痛苦, 只有那挥之不去的温情像一块石头的传说那样长久地压在心头, 留在记忆的最深处。

一部入殓师开启了一扇了解日本人生死观的窗户, 让我们对这个民族的悲情文化的生死情结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死亡的解读, 亡者的尊严, 繁琐的礼仪, 严格的程式化, 唯有日本人才能创造这样一种特异而有力量的美, 也唯有日本人才能这样深刻参悟死亡文化的内涵。日本文化, 固然有其岛国封闭偏狭的一面, 但也有正好使传统得以保存的一面, 上古遗风, 汉唐礼仪, 还是有些精髓流传下来了。日本人繁琐的礼仪后面确然有些什么值得我们必须思考了。

摘要:《入殓师》是2009年在美国奥斯卡电影节获奖的一部日本电影, 这部电影中隐含了东西方文化的博弈和冲撞, 既有对东方传统文化的传承, 也表现出西方文化的强力影响。影片中主人公坚持自己的理念, 对抗社会和家人要他放弃工作的压力, 坚持自己喜爱的入殓师工作。影片在观念的深层表现出了回归日本传统“家”文化的愿望, 叙述了小林父子关系从紧张到和解的过程, 对“家”文化中血缘亲情关系的保持和传承表现出了非常积极和乐观的态度。

关键词:入殓师,以死为美,人性,情感

参考文献

[1]小山薰堂, 2009.入殓师, 世界电影 (5) 。

[2]凌洁, 2009, 入殓师:因生命最初的热度而感动, 观察与思考 (13) 。

夫妻“入殓师” 篇3

在上海,一对同为殡仪师的80后夫妻,用他们对逝者的温情、对生命的尊重,演绎了一部真实版的《入殓师》。

有你的爱同行,我愿做殡葬业第一线女工

2001年,18岁的上海女孩金培吉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做出了一个令家人和同学都大吃一惊的决定,报考长沙民政学院现代殡仪管理与服务系。

当时,全家人都反对她,父亲苦口婆心地劝女儿:“你学什么都好,就是不能学这个专业,到时你整天与死人打交道,就知道这份工作为什么没有人去做。”但从小性格独立的金培吉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我觉得殡葬业就业相对稳定,毕业以后不担心找不到工作。”最后,在父母“女儿怕是嫁不出去了”的担心中,金培吉来到了长沙求学。

在学校时,外系的男生一般是不敢追求殡仪系女生的。用他们的话来说:“那是一群跟死人打交道的人”,所以大家都敬而远之。但在大二时,一个叫孟凡涛的同班同学走进了金培吉的心中。

孟凡涛是东北男孩,文文静静的,学习非常刻苦,成绩很出色,在班里格外惹人注目,是所有女生喜欢的对象。让金培吉没料到的是,孟凡涛竟会喜欢上她。孟凡涛非常执着,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都定时出现在等她的路上。金培吉不想过早地谈恋爱,就想尽一切办法躲着他。但每次都躲不了。久而久之,她竟被孟凡涛的执着感动。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暖花开的季节,孟凡涛终于走进了金培吉的生活。每天早晨,孟凡涛都要写一首诗封在信封里送到学校的传达室。金培吉就回他一篇学习心得,有时也写几句安慰的话。星期天,孟凡涛带金培吉坐公交车去湘江玩。一路上,他们谈理想,谈婚姻,谈生活。他们一同商定:这一辈子都做殡葬工。

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很快出现在面前。2003年,金培吉回到上海,在义善殡仪馆进行了两周的实习,尸体、运尸袋、推尸车、冰库、火化炉……无所不在的死亡气氛让金培吉经常感到喘不过气来,从小就不敢走夜路的她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恐惧。每天晚上她都要开着电视睡觉,有时候需要吃安定片才能睡着,空闲下来就要找人唱歌、聊天来发泄压力。当时她就想:这工作给我多少钱也不干了!

这时,在另一家殡仪馆实习的孟凡涛知道金培吉的想法后,就给她打电话:“如果这时候改行,大学不是白读了?什么样的工作都需要有人做,如果我们不来做,多少逝者将带着缺憾离开,他们的家属也会感到不安,我们所做的是最后一个‘临终关怀’。累点苦点怕什么,到时候就会习惯的。如果这个时候你放弃自己的理想,别人会怎么看你?”

在男友的鼓励和劝说下,金培吉打消了改行的念头,皎着牙在实习的过程中学习工作经验。

2004年,临近毕业,班里没有一个女生愿意去一线上班,许多同学转做了墓地销售。而金培吉和孟凡涛毅然谢绝了家人朋友介绍的“更加体面”的工作,奔走于各个殡仪馆找工作。他们当初辛辛苦苦考的证书,在用工单位面前根本不被承认。几次碰壁后,上海市阂行区殡仪馆终于接收了金培吉。她成为当年同班同学中惟一一个选择在殡葬业第一线工作的女生。孟凡涛也进了上海一家殡仪馆工作。

金培吉被分配到炉化组工作,冷藏、化妆、火化,都是直接和死人“零距离”的工作,而老天爷也似乎存心“考验”她。才进殡仪馆第3天,就来了一具因恶性交通事故死亡的尸体,死者的头颅完全被压扁了,五官严重错位。这具尸体要先进行特殊处理,然后再正常化妆。站在尸体面前,金培吉的手在发抖,眼睛不敢看尸体,过了许久,她才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为死者清洗后,她微颤着双手用小麦穗针脚一针针细密地缝。缝完腿又缝头、脸……足足缝了数百针。七八个小时后,遗体总算恢复人模样了,而金培吉成了一个水人,全身衣服被汗水湿透了。

那天晚上,金培吉回到家里,吃了饭后,一想到死者的情形,她就全吐了出来。妈妈看到她这样,心疼地责怪道:“现在知道这份工作是怎样的了吗?”面对母亲的埋怨,金培吉也不好说什么,路是自己选的,怎么能对母亲诉苦呢?

回到房间,全身无力的金培吉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最后,她只好下楼去买了两片安定。吃下后,到深夜12点还是没睡着,她只好爬起床给孟凡涛打电话。话还没说,她就哭了起来。得知原由后,孟凡涛安慰了她很久,她还是睡不着。直到凌晨3点,她才迷迷糊糊睡去。但只睡了不到4个小时,她又得赶早去上班。

由于夜里没有睡好,一整天,金培吉都神情恍惚,没有一点精神。下班后,孟凡涛跑过来,见她满脸憔悴,心疼地把她抱在怀中。然后,他带她去一家名为“灵异空间”的“鬼屋”玩。亲历了“鬼屋”的恐怖经历后,她的精神压力得到了缓解。回到家里,她想: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鬼,就算有鬼,看我对他们这么好,也不会来害我的。这么一想自己也乐了,坦然进入梦乡。

从这以后,金培吉消除了对死者的恐惧。为死者服务时,她的手再也没有抖过,并在《工作日志》的扉页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9个字。

2005年,金培吉因工作成绩出色,被评为“可爱的闵行人”。不久,金培吉当上了闵行区殡仪馆炉化组副组长。具体的工作虽然还是一样,但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

祝贺你成为“上海版老公”,丈夫给了我最大的理解与包容

2006年2月,金培吉和孟凡涛在两边父母的催促下,举行了婚礼。

两人结婚后住到了金培吉家里。对于孟凡涛这个外来女婿,岳父母从来不把他当作外人来看。而孟凡涛也特别孝敬岳父母。以前,都是岳父母做家务,他和金培吉结婚后,这个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东北男生努力向上海主“夫”转型,主动把家务承担下来,为了提高厨艺,竟然利用晚上的时间去一家厨师学校学厨艺。

那些天,孟凡涛吃了晚饭就跑出去,为了赶时间,他买了一辆自行车。在厨校老师的指导下,孟凡涛从刀法、配方到制作,很快就能独自掌勺了。从此,他在家里炒菜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让金培吉大开胃口。每餐吃完后她总不忘表扬丈夫。男人是经不住表扬的,孟凡涛的斗志空前的高涨,精神状况也出奇地好。

从厨校结业那天,孟凡涛买了很多菜准备表演厨艺。不到一个小时,他就把丰盛的菜摆在桌上。而且,他很细心,岳父母不吃芥末,需要芥末调味的菜他把它分开来。吃饭时,岳父母吃得眉开眼笑。

那天晚上,孟凡涛抱着金培吉,故意问:“老婆,我现在的厨艺怎么样了?”看到丈夫脸上似乎还带着一丝认真,她赶紧说:“看到你由一个什么都不会的男人变成自强自立的‘主夫’,我真的很感动,祝贺你成为一个上海版好老公。老公万岁!”孟凡涛哈哈大笑:“还不是老婆调教得好。”

有了丈夫的全力支持,金培吉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金培吉除了掌握一套专业技术外,最与众不同的是她能从文化和哲学的层面理解死亡。她认识到,传统殡葬观只是运用各种手段来处理尸体,而现代殡葬观则认为,殡葬过程是对一个人的终点服务,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有了这种对死亡的深刻理解,金培吉更是以一丝不苟的责任心对待这项特殊的事业。假如是为女尸换衣服,她一定会把灵床推到屏风后面,在隐秘的位置操作,维护女性的尊严。整容化妆时,她都要先仔细观察死者的肤色和脸形,然后铺底、描眉、勾唇线、抹口红,严格按规定完成每一道工序,直到家属满意为止。

金培吉用她精湛的技术、周到的服务赢得了许多死者亲属的赞誉和感激。一位老太太过世,她的子女希望按照当地风俗给他们的母亲穿上“七领三腰”,本没有义务这么做的金培吉一丝不苟地照做。灵车推出,当死者家属发现母亲整整齐齐地穿上了“七领三腰”,感激地握住金培吉的双手连声道谢。

虽然金培吉总是尽力让每一具遗体以最美好的形象与亲友告别,但因痛失亲人而变得不太理智的家属有时会异常苛刻。因此化好的妆因为无法通过死者家属的验收,而从头再来是常有的事。

2006年11月的一天,金培吉为一位死者做了整容后,死者的家属却认为金培吉把死者的口红化得太浓了,并且死者生前特别讨厌口红,说金培吉污辱了死者,对她大骂起来。给死者涂上口红,其实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遗体化妆师都是这样做的,除非家属事先提出要求。面对家属的无理取闹,金培吉委屈得哭了起来。后来,她还是按照家属的要求,为死者重新化了妆。

由于经常碰到这类事情,金培吉的心情有时特别失落,脾气不好时,她回到家就把不快发泄到丈夫身上。孟凡涛知道妻子在工作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总是好言好语地安慰她,直到妻子安静下来。

以后,再碰到这类事情,金培吉开始理解家属的心情,只要重做能够对痛失亲人者带来些许安慰,她认为值。让死者仪容好看一点,让亲人都觉得死者走得很安详,她就很满足了。

成为上海人大代表,我的成功也是你的成功

金培吉以超人的毅力战胜了“死人关”,然而,这还不是最难的}因为殡葬工没什么朋友,受到世俗偏见的歧视,几乎和社会脱节。金培吉每天就是两点一线,除了单位同事,基本不和人交往。外界的人不想和殡葬工接触是一方面,在这个环境时间一长,金培吉自己都不愿意和人家交往,怕看到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一个好端端的大学生,干吗不好,偏要做遗体化妆师,晦气一辈子!

一次,金培吉去一位亲戚家玩。一进门,亲戚就让她先到厨房洗掉“不干净的东西”,吃过饭后,亲戚当着她的面,把她用过的碗筷都扔了,怕她带去不吉利。这种“礼遇”让金培吉尴尬得赶紧从亲戚家走了出来。

还有一次,金培吉因为有急事打的士去单位,司机听说她是殡葬工后,掉头就走。

这样的事一多,金培吉干脆就哪里也不去,不交朋友,下班就回家!久而久之,金培吉很少与人打交道,有时到外面去买东西,一看到别人,她也显得特别紧张,生怕别人知道她是一个殡葬工。

而作为同是殡葬工的孟凡涛,面对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的偏见,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要高得多。他主动与别人握手;不管别人乐意不乐意,他也主动走亲访友。时间一长,他乐观的态度感染了别人,不再嫌弃他是殡葬工,都愿意与他交往。

看到妻子封闭了自己,孟凡涛心里很焦急,怕这样下去,妻子会闹出什么心理病症来。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又咨询了一些医生,认为她是由职业引起的“社交恐惧症”。针对金培吉在别人面前难以“舒展”的状况,孟凡涛“对症下药”,采取了以下举措:只要有空,就拉着金培吉到人多的地方去,给来来往往的行人以微笑;把金培吉介绍给自己的朋友,让她融入到自己的朋友圈内,鼓励妻子多同他们交流。在丈夫的帮助下,金培吉终于从自己是殡葬工的“自卑心理”里走了出来。一有机会,她就参与社会活动,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

2009年初,金培吉平凡的工作、不平凡的人生感动了万千上海市民,在上海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她以高票当选市人大代表。在市人代会小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金培吉发言呼吁进一步改进现行殡葬制度,“给予逝者更好的终极关怀”。“在人生走向终点的地方,我的工作就是帮助每个人画好人生的句号,我要尽力为每一个逝去的生命体现他(她)生前的价值。”金培吉动情的述说,让人们对殡葬行业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工作五年,金培吉每年平均要处理4208具遗体。遇到业务高峰期,忙时一天要处理30多具遗体,早上八时上班一直干到下班,连坐的时间都没有。每天为一些人送行,听死者亲人撕心裂肺的哭喊。金培吉和丈夫常常想,如果有一天,他们至亲至爱的人离开人世时,又该如何面对?

“那就好好地珍惜现在,不要到将来后悔。”金培吉说。

“要好好对待生养自己的父母,让彼此都不要留下永远的遗憾!”孟凡涛说。

因此,金培吉和孟凡涛夫妻俩每天下班后,都要陪父母聊天、散步。对于公公婆婆,金培吉每天也要给他们打一个电话,嘘寒问暖。她和丈夫计划,过两年换套稍大些的房子,把公公婆婆也接到上海安度晚年。

笔者采访时,金培吉说:“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生与死,其实人生不过在睁眼与闭眼间徘徊。生而有爱,离别必然也有哀伤,就让我们用爱为逝者送行,用爱提醒生者,人活着,就应该懂得珍惜生命!”

入殓师观后感 篇4

——《入殓师》观后感

从前说起“日本文化”这个词的时候,我能想到的只有“茶道”“插花”“艺伎”或是“和服”。而《入殓师》则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日本,让我感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另一个方面——死亡文化。

影片中的主人公小林大悟原本是一名大提琴手,由于乐队的解散,生活的压力,他和妻子被迫回到了山形县老家,并在阴差阳错间成为了一名入殓师。在不断跟随社长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为死者入殓的过程中,大悟由最初的彷徨,恐惧,甚至恶心渐渐转变为了习惯,尊重甚至是热爱入殓这一职业。而跟随着小林大悟这位懵懂间闯入殡葬业的新人,我们也看到了一幅日本社会的众生相:易性癖的止夫,染发的女生,死亡两周却无人知晓的老妪,受家人尊敬和喜爱的普通家庭主妇,要求穿长筒袜上路的奶奶,脸颊印满儿孙祝福唇印的爷爷,操劳一生的鹤乃汤阿婆……目睹着一连串普通生命的逝去,一场场庄严的家庭成员告别式,一系列复杂而又精细的入殓仪式,我们仿佛也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同时也对日本的死亡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她永恒美丽”——《入殓师》细致的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入殓仪式的场景:小心翼翼地为死者擦拭,换衣;一丝不苟地为死者打磨面容,上妆;双手合什戴上保佑的佛珠;将死者抬进棺材;而死者的家属则围坐一旁低头肃穆……这样郑重而庄严的仪式营造出的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感,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入殓师的温柔情怀与日本文化对死亡的尊重。这样肃穆的入殓仪式不禁让人们对死亡产生了敬畏:原来人的离去可以这样美,就像一个画着美丽妆容的新娘等着上花轿去迎接新的人生,原来人的辞世是这样的宁静祥和,就像踏上了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旅程,是的,死亡只是踏上了另一段旅程,而入殓师则是帮助人们安稳地踏上这一段旅程。日本佛教文化中“虚无寂灭”,“轮回转生”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生的勃发与死的流转异曲同工。影片中,与鹤乃汤阿婆相交多年的殡葬师说了一句话“死亡无非是一扇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另一段行程的开始。我作为看门的人,在这里送去了很多人,每次跟他们告别,我都会说:路上小心,我们会再见的。”这位殡葬师无疑已经看透了生死,同时他的话也很好的反映了日本佛

教文化对于死亡的理解——人,是有来生的。

然而,像殡葬师这样豁达的看透生死的人毕竟是少数。影片中有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小林大悟在处理完高度腐烂的老妪遗体时止不住内心的恐惧与恶心,到澡堂疯狂的搓澡,回到家中疯狂的亲吻他的妻子以求得内心的安慰。看到这一幕时我不禁动容——这是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本能的恐惧,以及对生的渴望啊!每个人都惧怕死亡,入殓师亦不例外。然而,入殓的过程让入殓师对死亡有了比常人更多的理解,也对死亡有了一份比常人更多的尊重。

生与死不过一线之间,死亡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影片中,殡仪社的职员说了一句话,“人一辈子买的最后一样东西,是由他人决定的,说来是个讽刺”。面临死亡,世间一切尊贵卑微的等级差异,在走向黑暗虚无前消失殆尽。生前一切极致享受都被抛在了身后。至此,还有什么放下抑或放不下?《入殓师》为我们展示了日本文化中尊严如何还给死者以及生者如何通过这最后的优雅仪式与死者和解。死亡,通过入殓师的出色工作,变得不再可怕,它与生命成为连续的整体。这就是《入殓师》在不经意之间散发的魅力:看似在讲述不同的死,其实更是阐述不同的生:死亡不再是冰冷可怖的结束,而是优雅从容的超脱。透过《入殓师》,日本民族豁达通透、虚幻无常的死亡观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影片的最后,小林大悟那离家多年的父亲客死异乡,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小林最终决定奔丧。在他精心地为父亲剃须更衣进行入殓仪式时,他在父亲僵硬的掌心中发现了他给父亲的唯一信物——小石子。这一发现也摧毁了小林内心的冷漠与矜持。从最初闻知父亲死讯时的心理抵触到收敛遗体时的泪水如注,小林从怨恨父亲多年的心理围城中得以解脱。隔绝不断的毕竟是血缘亲情,而升华到爱的理解宽容似乎更为可贵。最后,大悟把父亲手中的小石子轻轻掰开,放入已经身怀六甲的妻子的手中,妻子面带微笑,把小石子紧贴在微凸的腹部上,此时此刻,伴随着久石让舒缓的大提琴曲,小石子无疑具有了一种象征的意味:人间的爱从未消逝,反倒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这部力求简洁唯美,细腻表现人文关怀的散文诗影片,不仅折射出了日本的历史传统、文学艺术、生死极致、佛教轮回影响等社会文化习俗诸多层面,更充分表现出了日本文化那豁达的生死观以及对死亡,对死者的充分的尊重。《入殓师》的“死亡教育”仿佛提醒混沌生活着的现代人,面对浑噩的生,肆意挥霍的生,你的每一天,似乎都是无可挽回的夭折死亡……而对于有幸周游的智者,“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下一程,我们还会再见的……

入殓师观后感 篇5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大提琴表演者,因为乐团的解散带着自己的老婆回到啦自己的家乡,在一个招聘启事上面看到啦化妆师的广告想也没有像就去应聘,到哪里发现时给死人化妆,开始他很抵触,很反感,因为这个公司的BOSS有点忽悠人的本事把它给忽悠住啦!当热是剧情的需要,呵呵,主人公(这里先把任务改下主人公交A,套老婆就B,BOSS叫C,殡仪馆的工人叫D,谢谢)就这样开始啦他的入殓师的工作,也许是老天爷的玩笑,在他第一次进行正式的工作的时候死者已经死啦2个礼拜还是夏天大家想想都知道很恶心,A和正常人一样看见尸体就吐个不停,事情被C处理好啦!A就在边上一边吐一边看,期间A想到啦辞职,但是没有表现出来,和C一起去吃啦一顿饭,C在吃饭的时候像A道歉,入殓师观后感。在回去的路上有几个学生发现车子上面有种怪怪的味道,A很是紧张,在回去后到浴室狠狠的把自己洗啦N次。A都想好啦怎么和C说辞职。也怪不知道是C嘴巴厉害还是A自己的原因,一次又一次的被C给忽悠的把这份工作给坚持下来啦。,A开始啦他真正的入殓师职业生涯,有一次他在一个桥上面看几条鱼在游,不禁说啦这么一句话,反正要死为什么还要那么拼命的往上游呢。这个时候D出现啦说啦一句我觉得很经典的很法人省心的话,他们想回家,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让我想到啦一句老话叫做叶落归根,无论你是多么的有钱有势在临死之前都想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这个是我的第一感受。

看啦这部电影我发现日本人在很多地方真的需要我们好好学习的!无论从吃饭到文字哪怕到死亡都有我们中国文化的影子,日本把中国的文化学习过去继承并可以很好的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但是在中国,这些都已经不见啦消失啦!有时候真为我们自己感到悲哀,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啊!这个是我看这个电影的第2感受,,

电影入殓师观后感 篇6

《入殓师》整部电影都笼罩着一种淡淡的氛围,没有浓墨重彩的色调,没有夸张浮华的演技,它静静叙述,缓缓推进,娓娓道来。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从头至尾萦绕的.久石让的音乐是那么澄净,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是真正的东方式的情感流露。在缓慢而抒情的音乐里,我似乎看到像是雨水冲洗过的被阳光慵懒照着的那片蓝色天空,在不知不觉间,我的心平静下来,享受着光影交错带来的美感。

当你的付出不再得到认可,当你十几年的努力蓦然之间化为泡沫,你是选择继续坚持自己已经残破的梦想,还是换一种方式重新开始?影片的男主人公大悟选择了后者。乐团解散后,他卖掉大提琴和妻子一起回到了乡下。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一个关于旅行的工作,被录取后欣喜之余却发现自己的工作是入殓师,大悟犹豫之后还是选择了接受,于是他的人生被彻底改写。

大悟经历了从第一次看到尸体的呕吐不止到后来可以心存敬畏地描绘死者的容颜的过程:尸体腐烂不堪的老人、外表像女人一样美丽实际上却是男生的双性人、留下年幼的女儿而死去的母亲、穿长筒袜离去的老奶奶……应该说,在不同的国度,死亡都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对于死亡的态度。日本的丧葬礼仪显得繁冗复杂,大悟用细腻缓慢的动作诠释了对死者的尊重。可是这样的工作终究是不被认可。朋友对他指指点点,连妻子也认为他双手无比肮脏甚至离他而去。他很难过,可是他依旧坚持。可是,正是因为大悟的坚持,他赢得了我的尊重。

我们知道,失去亲人最痛的两个时刻,一是在亲人断掉呼吸的那个瞬间,你突然醒悟,以后再也见不到活着的他了;二是当亲人被送入焚化炉的瞬间,你会意识到,从此以后,你爱的那个人连肉身也将要消失,往后你想要轻轻地抚一抚他的脸颊也不能够了!大悟的妻子因怀孕而回来,她虽然还反对丈夫的这一份工作但是不得不同大悟一起出席他好友母亲的葬礼。她亲眼目睹了大悟为死者“入殓”的全过程,目睹了失去母亲那一家人的悲伤,目睹了火化那一刻好友撕心裂肺的痛楚。片中的那个火葬师说:“死是一道门,生命走到尽头,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

《入殓师》观后感 篇7

《入殓师》是部优秀电影, 一经播映即好评如潮, 享誉世界:荣获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第32届蒙特利尔电影节最高奖;第11届意大利乌迪内斯远东电影节, 它获得相当于最佳影片的“观众奖”以及由VIP和支持者投票选出的“黑龙奖”;它还荣获2009年日本电影旬报年度最佳影片;第63届每日映画日本电影大奖……《入殓师》也颇受中国人欢迎, 获第29届香港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奖;在第1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一举获得“观众最喜爱的外国影片”、“外国导演”和“外国男演员”三项奖项。据资料显示:影片公映至2009年3月时, 仅在日本观众就多达456万人, 票房收入约为52亿日元, 导演至今已获68个奖。 (1)

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大悟。他善良温顺, 内敛低调, 逆来顺受, 独自扛起生活重担。小时候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学拉大提琴, 此后父亲与情人私奔, 留下母子相依为命, 艰难生活。成年的大悟琴技平庸, 合唱团解散后自以为无能放弃琴艺, 一则招聘广告“年龄不拘, 保证高薪, 实际劳动时间很短, 旅行的家务助理, NK代理商”吸引了他。面试时社长没看一眼简历就扔到一边, 吩咐手下为他印制名片, 付给当日工资, 当他明白工作就是为遗体擦洗、更衣、化妆后大惊失色。唯一能接受的就是薪水不错, 为稻粱而谋, 他答应了这份工作, 随后就扮演死尸配合社长拍摄入殓过程。第一次就为尸体已腐烂的老妇入殓, 恶臭扑鼻、苍蝇扑面, 让他呕吐不已, 还留下难闻气味和心理阴影;第二次是作为见习生为中年妇女送行, 因迟到还遭人冷眼, 但社长一丝不苟、认真细致、轻柔冷静的化妆让逝者美丽鲜活, 赢得了死者家人的感谢, 让他体会到工作的意义和自豪。妻子看过录像才知他的工作, 嫌弃他肮脏而离家;朋友心存偏见, 死者家属也嘲弄贬损。他想放弃, 经社长的开导、启发, 在彷徨、犹豫后加深理解, 独立为变性叛逆的男孩止夫入殓, 得到家长感谢, 他逐渐坚定了工作的方向。在给澡堂女老板和父亲做美容护理时, 他动作轻柔、稳健、细致有力、熟练流畅、富有韵律感和仪式感, 完全进入忘我状态, 让观众感受到职业的伟大, 也消除了阴森恐惧感。当然, 大悟身上也体现了生而为人的无奈、无法自主:父亲要求他学习并不喜爱的大提琴, 还弃家私奔, 30年后忽然得到父亲去世的通知, 入殓时才感受到父爱;莫名的下岗, 借债购买的高价大提琴尚未摸热就得典当出去;随后又稀里糊涂做遗体美容化妆的工作, 无端遭人蔑视……好在最终他毅然选择入殓师的职业, 找到生存的价值。大悟的命运似乎总无法掌控, 只能顺从, 听人安排, 其遭遇折射出草根阶层的宿命和生存现状。

佐佐木。他沉稳老道, 狡黠睿智, 恩威并重, 妻子死后亲自为她安排葬礼, 因此而顿悟感慨, 选择入殓职业;他对生活有独特感受和理解, 言行中透着禅意, 精细认真工作, 尽情享受美食, 生活富有情趣, 俨然成了大悟下岗再就业的职业和精神导师。他用模棱两可的词语诱人应聘, 又用高薪留人, 再用哲理导人, 以严词厉语训人, 以规范动作示人, 直至大悟真正领悟自觉入行。他认为给遗体净身, 可除去死者身上的疲惫、痛苦和尘缘;为逝者细致入微着装、上妆, 赋予其永恒的美丽, 为其庄重送行, 是给亡者尊严, 给生者抚慰, 乃人间大爱。正是佐佐木的严肃恭谨和出色技艺, 使暗淡失色的女人变得容光焕发, 面对今生见到的最美妻子, 曾经独裁、暴躁、阴郁的男人泪流满面, 不断忏悔未曾珍惜呵护妻子, 并向社长致谢, 这一切感染着大悟, 逐渐理解职业的意义与价值。

美香。她温柔贤良, 体贴顺从, 通情达理, 吃苦耐劳, 伴随丈夫从东京回到乡下山形,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 都会抿嘴微笑。虽说对丈夫的职业有所抱怨, 但最终能接受包容, 为之自豪, 寄托着男人对美好女性的想象。

主题思想复杂多义

本片的主题思想复杂多义, 饱含深情, 蕴藉深远。

对死亡和生命的理解。对一般人而言, 死亡或与之相关的事物如遗体、灵柩、棺材、坟墓、鬼魂等都让人感到阴森可怕、悲哀不幸、恐惧忌惮, 然而日本大和民族对死亡、凄美、虚无都有种莫名的追捧、病态的迷恋, 把死亡当做一种美丽, 赞誉死亡瞬间为“落花之美”。死亡并非对美的摧残, 而是通过对有形体的毁灭促使精神长存, 实现有限生命的超越和飞升。日本人爱樱花就因其生命短暂而脆弱———开时绚烂热烈, 落时凄美缤纷, 来去匆匆, 暴开暴落, 又爽又酷。日本古代武士更以樱花自比, 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瞬间美, 追求瞬间的生命闪光, 企图在死灭中求得永恒的静寂, “人中武士花中樱”是日本人一种理想境界。村上春树认为“死是作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着”, 多次在作品中描写自杀的人和事。日本甚至流行集体自杀, 连作家芥川龙之介、太宰治、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都选择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文化浸淫的日本人认为死亡不过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另一段旅程, 如灯明灯灭、花谢花开, 自然寻常。片中两位老人难免也有此看法:社长认为死亡是无法逃避的人生归途, 只能坦然接受, 活着就得享受:专注吃海豚鱼白、贪婪吃鸡腿, 追求尽兴与乐趣;屋内花草茂盛, 色彩鲜艳。火化场老头认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 而是走向另一个地方, 走过门, 走向另外一种崭新的生活, 意味着生命的延续。老人直面死亡, 才能惬意生活:散步健身、泡澡、下围棋。小林亲眼目睹死亡的恐惧和腐尸的肮脏, 才能疯狂厮磨美香, 缠绵恩爱, 享受活人的真实气息和肉体的快乐。入殓是给亡者细致入微的着装上妆, 赋予永恒的美丽, 使其干净地上路。艺术化的仪式背后, 是温柔的关爱、充分的尊重, 一切都是如此的安宁和美丽。

残缺与和谐、冲突与和解。通过影片我们不难看到很多人并非寿终正寝:如变性男青年自杀, 男孩夭折, 女孩车祸丧生, 中年女子别夫弃女撒手人寰, 留下家庭悲剧。其中也隐含着日本老人无人赡养、无人照顾等社会问题, 大悟母亲和第一位入殓者都是去世多日后肉体腐烂才被发现。大悟的父亲、澡堂老太、火葬场老人、佐佐木及小林的女同事都孤独地生活着, 亲人间难以沟通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有一则材料中写道当下日本世态炎凉, 嫌弃漠视老人, 雇陌生人顶替自己为故人、祖先扫墓, 更令人感叹万千。 (2) 我们亦看到血浓于水的亲情:止夫最终得到父亲的注视和理解, 大悟谅解了父亲;美香和周围人对大悟职业的认同和感激;山下理解了开澡堂的母亲, 焚化母亲时恸哭不已。亲情的回归、对不同职业的理解尊重都成为创作主旨。艺术离不开生活的滋润和刺激, 对生活有深切感悟、透彻理解后, 大悟在同事面前、旷野演奏才优雅从容、陶醉娴熟、深情感人。也正是拥有拉大提琴的精细技艺, 专业训练, 深刻领悟, 更能使美容工作做得镇定、流畅。

艺术手法朴实

本片没有炫目的数码特技, 没有强烈的视听冲击, 没有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创作者冷静客观、朴实无华地关注、展现着世间人事。

镜头语言成熟而丰富。本片固定画面多、运动舒缓、景别多变、角度多样、注重细节。整个影片鲜有快捷凌厉的摄影、剪辑风格, 多为固定画面, 更能让观众全心关注剧中人物的一举一动, 细微情感变化, 也符合肃穆、凝重、压抑、沉思的电影风格。相对缓慢的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摄影, 如潺潺流水使得影片具有活力, 符合现实生活的动态, 又不至于郁闷凝滞。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等景别皆运用得丰富灵活, 正面、侧面、背面和俯、仰、平角等镜头都调度自如、丰富多样地表现人物表情、动作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多个空镜头亦能展示乡村的美好与宁静、环境与情感的互动。

光色特点。本片多为暗调, 明暗对比不强烈, 光线常晦暗不明, 逆光多, 凸现人物的剪影;色彩单一, 以黑白为多, 纯度和明度都不高, 显得浑浊低暗, 总体呈现出压抑、忧郁、不祥之感, 难以爽快洒脱, 与题材相符。影片一开始车辆在浓雾中前行, 给全片奠定了迷茫神秘、前途不明的基调。黑西服、黑礼服、白衬衣、白裙、白布、白雪、白雁、乳白色棺材……色彩单调而略显沉重。但几处鲜艳的色彩格外突出, 颇含寓意:大悟屋前粉红的樱花绚烂而绽放、飘落缤纷, 预示生活美好, 妻贤夫勤;社长办公室里摆放着色彩鲜艳的各类花草, 娇艳欲滴, 生机盎然, 这是他热爱生命、珍惜生活的写照;而入殓时陪伴死者鲜艳的衣服、口红、黄丝巾, 周围陈放的五色鲜花、红色蜡烛……正衬托出对逝者的惋惜, 对生命的挽歌, 对未来的祝福。

叙事特点。本片主要人物集中, 线索明晰, 情节简单, 在大悟的旁白中展开故事, 倒叙、回忆与现实相结合, 节奏缓慢, 交代得从容不迫, 有条不紊。人物集中在大悟周围———如妻子、父亲、NK公司佐佐木与上村、澡堂女太与儿子三口之家及其相好。为了使影片更加紧凑, 内涵丰富, 寓意深刻, 也设计了较多的戏剧化情节, 如澡堂老板娘和父亲先后突然去世, 都由大悟来入殓, 随之晚辈都理解逝者, 多少显得主观突兀。本片常穿插大悟的心理活动, 如回忆幼时学琴, 家人团聚, 与父亲交往的点点滴滴和父亲模糊的形象;演奏大提琴时, 也有多个入殓的画面连缀, 极大拓展电影的叙事时空, 丰富情节信息, 更好地展示人物隐秘的心理活动和复杂情感。片中细节、道具与意象也耐人寻味, 如石头、大提琴、黄丝巾、各类美食, 既使作品结构严谨、前后呼应、脉络贯通、浑然一体, 又能较好表达骨肉情、夫妻爱、朋友义、人生观, 揭示主题思想。

音乐。久石让大师为本片亲情配乐, 增色不少, 他为众多影迷所熟悉, 乃宫崎骏动画御用的作曲师, 留下了《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魔女宅急便》和《萤火虫之墓》、《红猪》、《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脍炙人口的乐曲。更与北野武渐成黄金组合, 创作了《那年夏天, 宁静的海》、《坏孩子的天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大佬》等佳作, 还为刘镇伟的《情癫大圣》、许鞍华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等电影谱曲, 享誉世界。本片以大提琴为基本配曲乐器, 插入了贝多芬的《欢乐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巴赫与古诺合谱的《圣母颂》, 或明快悠长, 或忧伤平缓, 或大气浑厚, 或低沉婉转, 时而伤感哀沉, 时而纯净淡雅, 时而激越振奋, 时而温柔平和, 细腻贴切地诠释主题、塑造形象、表达情感, 悦耳动心, 令人久难忘怀。

影片《入殓师》人物形象塑造成功, 主题思想复杂多义、意味深长, 艺术手法朴实、视听语言丰富, 独具特色, 不啻为一部耐人咀嚼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①《入殓师》狂收52亿票房, 导演至今已获68个奖, http://ent.163.com/09/0318/14/54MNRE0H00031NJO.html。

《入殓师》观后感 篇8

故事梗概

序幕:

狂风暴雪中,一对工作搭档坐在汽车上,主人公自述从东京回到老家山形县已有两个月了。接着镜头转换,晴朗天空下出现了一栋孤零零的房子,屋外放置的花圈显示这里正在举行葬礼,专程开车赶到的两个人是进行遗体处理的“入殓师”。

电影正式开始:

序幕里的“入殓师”正作为一个大型乐队的大提琴演奏员出场,乐团中的所有成员都在十分投入地演奏,舞台上全神贯注的乐队成员与观众席上稀少的观众不成比例,特写镜头下的一名观众显得愁眉苦脸。演奏结束后,这位观众被介绍是乐团的老板,老板对全体演员艰难地吐出了两个字:“解散”。所有人瞬间失业。

大提琴师回到家一个人对着自己的大提琴发呆,这时大提琴师的妻子出场了,她兴高采烈地告诉丈夫,有人送来了今早刚钓回的章鱼。得知丈夫突然失业,妻子尽管难过,但仍想通过做顿美食冲淡悲伤的气氛。这时意外发生了,章鱼掉在地板上仍在蠕动。夫妻俩决定将章鱼“放生”。可章鱼入水后反而死了。

章鱼的死似乎在提醒男主角:离开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就要死亡,男主角决定返回故乡山形县。

次日男主角“按图索骥”去找工作。

在一个会社,男主角郑重其事地将履历书递交给社长,社长却看都没看就丢弃在沙发旁,接着问“能否长期干”,当得到“可以”的回答后,社长立刻说“录用了”,然后就让女职员去印名片。一方急着问工作内容,另一方却用“待遇”来吸引求职者。

除了广告上的“NK”是“纳棺”缩写这一工作内容社长解释说是“印错了”之外,其余广告上所说的都兑现了。月收入五十万。正当男主角犹豫之时,社长已将当日的工资塞给了他,男主角推辞,社长说了句之后多次使用的口头禅:“别当回事。”

男主角在回家途中买了妻子喜欢吃的高价牛肉。

第一次工作是装扮死者,拍摄“入殓”的教学片。

第一次接触真正的遗体是为一个死去两周的老太太收尸。在回家路上乘车时,一群高中生指他为“臭源”。他半途下车去澡堂拼命洗。深夜独自一人拉琴。

早晨,男主角一人独自来到河边。他在这里看到了逆流而上的大马哈鱼。男主角自言自语道:“拼命往上游走也无法免除一死。”这时社长出现在桥上,他从车里高声呼唤道:“跟我一起去吃饭吧!”“一起去找饭吃”是“一起去干活”的隐语。

他们俩因为迟到五分钟而遭到死者家属的呵斥,对方骂他们:“你们不就是靠吃死人饭的吗?”

当晚男主角夫妻俩一起去澡堂洗澡,从澡堂出来后两人约定一起去一间酒吧,而这间酒吧就是自己的家。两人轻松地对话,男主角谈起自己的父亲、母亲以及喜爱的唱片。

当夜男主角再次外出工作。次日早晨在公司,女职员向男主角介绍自己,说她来自带广(北海道),与男友私奔时将孩子抛弃,后漂泊到当地在酒吧间当陪酒女,后认识了“NK代理店”的社长,一切表明她与社长关系非同一般。

当天下班后男主角再次偶遇老同学,老同学的态度与上次见面时截然不同,他呵斥男主角不找个正经工作干。回家后妻子也因知道了他的工作内容而对其加以斥责,并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男主角继续从事他的工作。

在为一个年轻女孩“入殓”时,因被骂“入殓师”工作是赎罪,男主角崩溃了,他决心辞职。但在社长的房间,社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使男主角回心转意。

男主角终于“大彻大悟”:所有人干的一切都是为了吃饭、生存。

圣诞晚餐吃炸雞,社长提议男主角演奏一曲。

当初靠拉大提琴“吃饭”的男主角如今靠当入殓师“吃饭”,大提琴成为“业余爱好”,此时他拉琴只是为大家“佐餐”。

男主角又接了一个“活”,竟然是为自己30年音讯全无的父亲“入殓”。儿子用娴熟的手法,让父亲安详、庄重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中国语境下产生的中国式解读

中国观众对日本电影出现误读丝毫不奇怪,因为中国观众对电影的解读往往建立在中国的经历以及中国的语境之上。

与日本一样,中国也存在就业歧视。中国人通常对殡葬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尊重。为了消除歧视,政府进行了各种努力。首先在职业定性上将其定位为事业单位,属民政局管理。其次是政府在宣传上对该行业有一定的倾斜。中国有劳模制度,每年到了某一个时间,各行各业都要推选一个代表当“劳模”。在民政部门中,最具代表性的通常是殡葬工作者。对他们的宣传已经有了一种公式:普通人从事“不普通”的工作。

中国通常的公式是介绍“美女化妆师”(以女殡葬师为例)。她们天生丽质,与通常的女性没有任何区别,爱美也爱流泪,喜欢购物,工作之余会与朋友一起去K歌、看电影、逛街,等等。但是她们不能参加亲朋好友的喜庆活动,孩子也不敢在学校公开其职业,最怕出席孩子的家长会等。但面对社会的歧视与冷漠,她们依然不放弃,继续努力工作,在死者家属的赞美与鼓励中获得满足感,常在节假日加班,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医学、解剖学、化妆技术、了解人体构造,并逐渐可以对各种疑难遗体进行处理,等等。

社会上对婚礼主持人、救死扶伤的医生大加赞美,唯独对死亡持不同态度,殡葬从业者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

正是在上述语境之下,中国观众才易于从两国殡葬业的层面上进行对比,进而得出“日本人工作认真”,他们对死者“更尊重”的结论。

从大提琴师到入殓师

《入殓师》的男主角名“小林大悟”,“小”与“大”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大”还是“大悟”。“大彻大悟”的男主角与女主角“美香”是一对夫妻。殡葬业在日本人看来是“脏”、“臭”的行业,导演安排从事“臭”、“脏”工作的“大悟”养活妻子“美香”。社长名“佐佐木”,“佐佐”日语读“sasa”,在日语中是“小、细竹”的意思,它与“小林”在语义上相近。

nlc202309010019

大悟处理完首具尸体后,在回家的公交车上被中学生指为“臭源”,大悟赶忙去澡堂冲洗“臭味”及“晦气”。回家看到餐桌上的死鸡,也让他立刻联想起当日处理的死人尸体,因此抱住妻子“美香”,拼命嗅她身上的香味。妻子不知其中原委,虽然拒绝,但依然被大悟主导。

然而第二次大悟就没那么幸运了。当美香得知大悟从事殡葬业之后,断然拒绝了大悟的拥抱,大悟还被美香说“脏”、“不准碰我”。

在电影中,遗体成为了一个媒介,镜头在追踪遗体处理的过程中,进入了日本的不同人家,不同人家中的不同人物折射出日本社会中的众生相,反映出日本的各种社会问题。

比如第四具遗体名“美雪”。在日语中,“雪”与“行”同音(yuki),“雪”是女孩名字,通过与“行”同音及葬礼上的争吵场面,寓意女孩完美地“走了”。死者是一个处于反抗期的少女,与其说父母疏于管理,不如说这类年轻人根本不服管。年轻的叛逆者为贯彻自己的意志离开了人世,她死在了自己的追求中,却全然不顾年迈的父母。而男主角大悟,既是人夫又是未出生孩子的父亲,他既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妻子和下一代负责。他是一家之长,养家比什么都重要,这才是高于一切的负责任行为。即便从事受到社会歧视的职业,只要能拿钱养家,也比抛弃妻小要好。与其贯彻自己的主张而死,不如屈从于社会的需要而活。社会的刚性需求塑成了人的形状。

小人物的生存方式

以主人公的工作地点来划分:首都东京和家乡山形县。工作内容也分为两个部分。在东京拉大提琴,在家乡是“入殓师”。前者用灵巧的手指奏出美妙音乐,后者则是为死者擦拭身体、化妆、更衣。拉琴始于幼儿园时代,自小受到严格训练,无论时间还是精力,包括购买大提琴的费用,男主角都付出了很多。与此相反,殡葬工作没有技术含量,更多的付出只在于抗拒社会的歧视。

妻子跟随丈夫从东京回到家乡,回家后的第一顿晚餐,大悟心不在焉地翻看报纸中夹着的广告,一个“职业经历、年龄不问,高收入,工作时间短,正式工待遇”的广告立刻引起男主角的注意。广告发布者为“NK代理店”。

男主角一看广告就找到了工作,而且家乡的房子是两年前去世的母亲留下来的,既舒适又不用交房租,一切顺利得“让人不知所措”。妻子像个欢快的麻雀,不停地追问工作内容,但丈夫回答时却躲躲闪闪。

首日上班的首个工作是前往一个专门的摄影棚,在那拍摄处理遗体的教学片。大悟扮死者,社长则是“入殓师”,亲自为作为模特的大悟刮胡子、清洗身体。在装扮死者的过程中男主角脸被刮破,回家后妻子问及,男主角用社长的口头禅敷衍:“别当回事。”

大悟处理的最后两具尸体,是与他最亲近,却又不了解的人,只有在阴阳转换时才掀开了面纱。浴室老板娘名“艳子”,是个爱美的单身母亲。大悟为她化妆时,特意挑选了一条她生前喜欢的纱巾系在她脖子上,让她在人生最后的瞬间依然亮丽。

此后传来了父亲去世的噩耗,原来父亲并没有像大悟听说的那样,与一个女子私奔,而是自己离家出走,靠出卖劳动力换取生活费以及居所,在小渔村一直一个人干到死。父亲没留下什么遗产,这就是日本社会底层的生存状况。父亲将作为谋生手段的酒吧留给了大悟及母亲。

日本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必须“善变”

在中国语境下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中国式解读,同样道理,在日本语境下也会产生日本式解读。作为中国观众,要知道日本电影想说什么。

故事发生在日本山形县,公司女职员说自己来自带广(北海道)。这两个地方都以生存环境恶劣以及输出劳动力多而闻名,日本人一看就明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人,多来自贫困地区,从事的职业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能干別人不愿干的“力气活”。在日本,自古以来接触动物尸体或内脏、血液的人就被视为“秽多”、“非人”,在日语中,“脏”、“臭”、“最低”是骂人话,而殡葬业与上述三样都沾边。

日本还有一部表现死的电影,就是著名导演伊丹十三的《葬礼》。伊丹的电影直指日本社会中存在的“虚伪”:一切宛如日本拉门上的纸,透明隐约,但是没人愿意捅破。

《入殓师》中表现的人物都属社会底层,是为了生活、生存而默默拼命干活的人。大悟的父亲辛苦一生,留下来的所谓财产也就是一个纸箱。葬礼公司对付这样的人有他们自己的办法,他们运来一副最便宜的棺材,好似将一根圆木装进箱子里那样,准备将大悟父亲抬入棺材。后来美香告诉来者自己的丈夫是“入殓师”,葬礼公司来的人这才停下手来。大悟一边流泪一边为父亲刮胡子、清洁身体。倾心对父爱的回报,竟然是在父亲身体僵硬之后。尽管以前的误解冰释,但为时已晚,显示孝心的惟一举动,是用社长赠送的上好棺材收殓父亲的遗体。

日本不像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政治课,日本只在初中阶段有“社会课”。但日本并不缺乏“政治思想”教育,频发的地震就是最好的课外危机教育。出现在课本中的危机教育是:“日本资源贫乏,原材料以及市场严重依赖海外。”在家庭中,父亲早出晚归,工作、工作、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它本身说明生活不容易。日本没有劳模制度,更不需要用赞美入殓师的方式来消除社会歧视,因此不可能拍摄一部仅仅赞美殡葬业的电影。

在圣诞夜,当大悟应社长要求准备拉琴时,大悟问社长有无特别要求,社长还是一句双关语:“我们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全方位对应。”

大悟失业了,怪琴拉得不够好?自己能力不够?都不是,社会环境使然。仅因在意周围的“鄙视”目光就不行动,“日本丸”如何行驶?这只能让日本人喝西北风。日本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其必须“善变”。

日本为了生存,任何时候都可以放弃尊严。“耍赖”、“装孙子”、“屈膝谄媚”,这些都是生存智慧。

日本人就是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故事”教育自己的国民。这才是这部电影的“真谛”。

(图片均为日本电影《入殓师》剧照)

上一篇:小额信贷的征信介绍下一篇:春节文艺表演晚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