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礼仪(共13篇)
中国春节礼仪 篇1
中国春节礼仪
一年一度的春节马上就要到来了,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非常多的礼仪礼节。那么作为新时代的职场白领、精英,春节期间应该如何做才能体现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呢,笔者在这里给大家浅谈一二。
一、守岁礼仪
守岁:除夕之夜,合家点灯熬夜,辞旧岁,迎新年,俗称守岁。守岁有许多活动,如吃饭、做游戏等。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非常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
在守岁的时候切记娱乐要适度,春节电影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大年三十,亲友欢聚守岁,玩牌打麻将其乐融融,这往往打破老年人平时建立起来的生活规律,对身体健康不利,若通宵达旦的娱乐危害更大,往往使大脑皮层过度兴奋,造成失眠,精神紧张,血压升高;
其次不要说不吉利的话,特别是家里边的老人,对这些是非常忌讳的。
二、拜年礼仪
拜年要注意衣着整洁。适当穿上一些好衣服,给人一种节日的美感。要讲究称呼的规范化。拜年的时间选择要妥当。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报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准备吃饭,最佳时间是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之间。
要事先对可能碰到的长辈、同辈的称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使人感到不够礼貌。吉利话要说得适宜。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祝贺语。交谈的时候,要拣双方愉快的话题,不要扯到悲哀伤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谈阔论,信口开河,过分激烈地争论问题,要在轻松愉快、亲切自然的气氛中,把道喜贺新的真情实意表露出来。举止、姿态要文明。
三、春节用餐礼仪
春节的时候我们会经常走亲访友,那么了解合适的酒桌礼仪能让你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首先在餐桌上交谈要幽默,餐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 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他人留下非常深的印象,特别是春节是一个欢快的节日;
其次,劝酒适度,有的人总喜欢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破坏。还有敬酒的时候要分清主次,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
四、待客礼仪
待客分为迎客、敬烟、敬茶、送客等基本环节。春节客户来之前要提前打扫门庭,以迎嘉宾,并备好茶具、烟具、饮料等,也可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准备好水果、糖、咖啡等。客人在约定时间到来,应提前出门迎接。
客人来到家中,要热情接待。首先请客人落座,然后敬茶、递烟、端出糖果。端茶送糖果盘时要用双手,并代为客人剥糖纸,削果皮。敬烟是我国现代家庭待客的一种习俗,是待客时不可忽视的礼仪。另外一般不对女性客人敬烟。敬茶也是待客的重要礼仪之一。
在敬茶前要事先把茶具洗干净。在倒茶的时候,要掌握好茶水的量。常言待客要“浅茶满酒”。所谓浅茶,即将茶水倒入杯中三分之二为佳。端茶的时候对有杯耳的杯子,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水送给客人。
客人告辞,一般应婉言相留。客人要走,应等客人起身后,在起身相送,不可客人一说走,主人就站起来。有些客人常常会带礼物来,对此送客时应有所反应,如表示谢意,或请求客人以后来访再不要携带礼品了,或相应的回谢一些礼物,决不能受之无愧似的若无其事。
五、春节送礼礼仪
春节送礼,也成了职场人的一大头疼事。送礼的时候,礼物太贵重,无疑是加重了自己的经济负担,礼物太便宜,又怕拿不出手;不送礼,别人都在送,自己不送,来年的加薪晋升恐怕就轮不到自己。其实送礼也是一门学问,火候掌握不好,不但劳民伤财,还会适得其反。
1、给同事送礼
同事之间送礼非常简单,给贪吃的他捎些家乡的.土特产,给臭美的她送一个精美的发卡,给她家的宝贝女儿准备一条漂亮的围巾。总之,高情商的你用心准备的每一件礼物,必将帮助你一举夺得办公室最高人气大奖。
2、给上司送礼
给上司送礼,通常分三种情形,一是真心实意感谢上司,加深感情;二是有溜须拍马之嫌,讨好上司;三是有事相求,意图明显。不管是上述哪一种动机,如果你已经决定给上司送礼,那就应该根据上司的需要及个人爱好,选择不同寻常的礼物。比如:爱美的女BOSS,可以送美容美发卡,或是瑜伽一类的健身卡等。
3、给客户送礼
送客户的礼物要有亮点,如果礼品是客户随处可以买到的,就难以体现公司对客户的独到关注,应尽可能送自己企业的专属礼品。比如印有公司名称和祝福语的普洱茶礼品盒,有地方特色的剪纸艺术品或是具有纪念价值的珍藏版集邮册等。总是给客户送礼时,一定要让客户觉得送礼人不仅用心,而且品位不凡,由此赢得客户对企业的好感。
中国春节礼仪 篇2
一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的主旨
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看来, 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人们的一种精神, 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 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涵着特殊的意义, 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1. 礼仪的政治意蕴
中国的礼仪源于政治。古人认为, 礼是“国之干也”“政之舆也”, 是为政者“经国家, 定社稷, 序民人”的依据, 是保持政令通畅的重要手段。倘若没有礼, 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四方。
2. 礼仪的道德意蕴
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传统礼仪也是一种道德文化, 学习和遵守礼仪是达成善良人格的重要途径。“立于礼”是为人之善, 即以礼为做人的根本;“行于礼”是处事之善, 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于礼”是交往之善, 即以礼为交往的准则。
3. 礼仪的社会意蕴
在中国历史上, 礼仪对于整个社会的治理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礼仪调控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 主要是通过礼仪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和价值评判功能来调节人的情感和意识, 约束人的行为。
二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1. 相对于传统礼仪, 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达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和某种程式化的规范, 是一种交流的“语言”, 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 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 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 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 其形式及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和理解。而中国古代的礼仪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政治制度, 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因为用德和礼来治理国家要比用刑和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的BP译码算法 (RBP) 和一般的BP译码算法相比具有优越的性能。在同一信噪比的情况下, VC-RBP译码算法比起RBP译码算法和BP译码算法误码性能有一定提高。VC-RBP这种译码算法使得LDPC译码算法收敛得更快, 比起RBP算法, 它仅用较少的迭代次数就能显示出更好的性能。算法2与算法1相比, 由于其不用计算生成的包含残余信息的序列
2. 传统礼仪讲求礼与法相结合, 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 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 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 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 是法的具体体现, 法与礼互为表里, 互为补充, 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 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 违法则以刑律处之, 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 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 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 相对于中国传统礼仪的等级制度, 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 是建立在平等、互敬的基础上的, 对对方的尊重, 也是一种自尊, 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礼仪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 “天有十日, 人有十等”, 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 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三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的融合、矛盾
礼与俗的分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前者渐行渐远, 甚至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为人诟病的对象, 而一些淳朴的民俗也不可避免地被新的民俗或时尚所替代。要想在新世纪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就离不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日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礼仪, 一方面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思想因素, 另一方面也有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思想因素。比如,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提倡的公忠、正义、仁爱、中和、诚信、礼让、敬老、尊师、自强、持节、明智、知耻、节制、廉洁、勤俭等基本的道德规范, 虽然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制度的限制, 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基本内涵在今天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只能建立在对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之上, 应当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 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在“十年动乱”期间, 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 文明礼仪被作为封、资、修的流毒予以扫除, 致使全社会的礼仪失范, 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这种意在与传统思想彻底“决裂”的政治文化运动, 最终给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极为丰富, 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 如“礼主和”的精神、包容之礼、待客之道等。继承我国古代传统礼仪文化时, 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抛弃其封建糟粕, 以便更好地吸收本民族的精华, 形成既符合国际惯例, 体现现代礼仪精神, 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礼仪文化。
[责任编辑:庞远燕]
和对每次更新时残余信息的序列进行重新排序, 其算法复杂度也要小一些。
春节礼仪之美 篇3
做客礼仪
提前预约修饰仪表
提前一天预约,出发前再打电话确定,这样不至于扑空,也是给主人准备时间。女性化淡妆,衣着大方得体,符合身份,头发整齐,最好做一个漂亮的发型,香水宜淡,过浓了会显得不庄重;男性最起码也要理发、刮胡子,衣着整洁。鞋袜要整洁,换拖鞋时不能带出异味,教养体现于细节。
选择礼品要恰当
选择礼品因人、因关系而异,如果是至亲好友,选择实用性的礼品比较合适,显得大家关系亲密,不讲虚礼;对外人而言,礼物选得好不好,不仅表示对别人的重视与否,而且还涉及人际关系的冷暖亲疏。因此,选择礼品时要注意三点,一是便携性,方便携带;二是喜庆性,逢年过节礼金过重,有时会污染视觉,影响双方关系;三是文化品味,与外人礼尚往来。提倡礼轻情谊重,送些有文化品味的礼品,比如奥运纪念品、鲜花等,既好看又讨巧。
聊天话题有忌讳
聊天话题有四个忌讳,第一,谈悲哀事、伤心事,你的不幸拿来与人家分享,会影响氛围,破坏人家兴致。
第二,不要质疑对方,不要跟人家抬杠,聊天是为了开心,不是辩论赛,非要争个黑白高下。
第三,不要随便对交往对像谈论的问题进行是非判断,不仅不要质疑,而且不要随便纠正大家,大是大非,党纪国法。国格人格,旗帜鲜明,小事小非,你要明白,角度不同,看法就会不同。
第四,不要随便对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全部否定,这比抬杠还可恶,嗜好无对错。
报喜不报忧
节庆时聊天最重要的是三个话题,第一,是近况的简介,强调报喜不报忧,否则会破坏气氛。
第二,关注时效性问题,就是新近发生的事情,国际国内的重要新闻,女性可以聊服装、化妆品等大家容易感兴趣的时尚话题。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谈轻松愉快的话题,电影、电视、球赛、名胜风景,过年聊天切记话题不能太沉重。
待客礼仪
准备工作
客人到来之前,将家庭环境营造得整洁美观,即使客人到达后房屋不整洁,应致歉适当整理,但不宜当客人的面立即打扫,否则有逐客之意。备好水果、点心、饮品等待客物品。
主人着便装,而万万不可着睡衣,即使是非常熟悉的客人。女主人着装要大方舒适,有居家的亲切之感。
迎接客人
对初次来访的客人,最好到小区入口处,或其他事先约定有明显标志的地点迎接;对熟悉的客人,可按约定的时间在家等候,门铃响后,立即开门。
问候寒暄
见到客人,应热情招呼,女主人应主动上前握手。如果客人手提重物,应主动帮忙,对长者或体弱者可上前搀扶。进入室内应把最佳位置让给客人坐,如果客人是初次来访,应向其他家人或客人作介绍。主人要面带微笑,步履轻松,不能有疲惫心烦之相。
敬烟、敬茶
一般情况下,来客是男士,一落座马上敬烟。敬烟忌用手直接取烟,应打开烟盒弹出几支递给客人面前请客人自取,敬烟不能忘了敬火,若主人也会吸,应先客后主。冲泡茶时首先要清洁茶具,多杯茶时应一字儿排开来回冲,每杯茶以斟杯高的2/3为宜,应双手捧上放在客人的右手上方,先敬尊长者。
陪客交谈
客人坐下,奉敬烟茶糖果之后,应及时与之交谈,话题内容可因实际而定。一般来说应谈一些客人熟悉的事情,若无法奉陪客人交谈,可安排身份相当者代陪或提供报纸杂志、打开电视供客人消遣,切不可出现主人只管自己忙,把客人晾在一旁的现象。
送客礼节
当客人散席或准备告辞时,主人应婉言相留。客人要走,应等其起身后,主人再起身相送,家人也应微笑起立,亲切告别。若客人来时带有礼物的,应再次提及对礼物的感谢或回赠礼物,并不忘提醒客人是否有东西遗忘,或有什么事需要帮忙。送客应送到大门口或街巷口,切忌跨在门槛上向客人告别或客人前脚一走就“啪”地关门。如果是初次来客,主人应主动指路或安排车辆接送,远方来客则应送至火车站、机场或码头,并说祝愿话或发出再来的邀请。
链接:
应教会孩子的春节礼仪
春节期间正是教育孩子与人和睦相处的好机会。因为他将来长大了,也要具备谦让、团结的品德。趁春节带孩子做客其间,教育孩子各种礼仪,让孩子年龄多一岁,懂事多一点。
教孩子会称呼
比较常见的亲人,孩子都会称呼,如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
不常见的客人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导了。由于一些称呼孩子平常少用,叫的时候比较口生。等与客人见面了才教孩子称呼,孩子或许觉得别扭不肯开口,若你在见客人之前和孩子“排练”着称呼一下,孩子称呼起来就很自然了。
还要教孩子说祝辞,对不同的客人说不同的祝辞。一般来说,对年纪比较大的人,就教孩子祝对方新年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对做生意的客人就祝福对方生意兴隆、货如轮转、财源茂盛……
趁着春节,教育孩子称呼、致祝辞,对训练孩子的胆量、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大有补益。
饭桌上的礼仪
平时在家吃饭,大人会比较惯孩子,孩子爱吃的东西会有意让他多吃。但是有客人在场时,就要教育孩子讲究礼貌。吃饭之前要跟孩子讲好:“好东西大家都喜欢,所以饭桌上有好东西,你不要自己一个人吃光,要留点给别人吃才行。太自私的孩子没人喜欢的。”还要和孩子说:“吃饭时,我们取菜要取自己面前的,看准那块就夹,不要翻来覆去抄,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带汤汁的肉菜更要小心夹,以免溅脏了衣服,人家会说你是不讲卫生的孩子的。吃完饭后放下碗,要有礼貌地说:‘请大家慢用’。”
见客人之前你教了孩子,孩子一般是会注意的,这样也可以培养孩子小心细致的习惯。
接收礼物礼仪
客人赠送孩子礼物,可以使孩子体验快乐,感受被尊重、被关爱的愉悦之情。当客人送给孩子礼物时,教他当面致谢,如果礼物是包好的而孩子想看,可以询问客人:“我现在可以打开吗?”打开后要表示感谢,即使是孩子不喜欢或不是孩子想象中的礼物,也不能流露不满意,至少应该表示感谢。注意教孩子不能当众说他最喜欢某个人给他的某样礼物,也不能随意评价礼物的贵重或便宜、好玩或不好玩等,更不能当众要求更换礼物。无论是什么样的礼物,都是客人的心意,是他们爱心和关怀的象征。
春节礼仪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一、通过拜年活动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感受新年祝福的喜悦;
二、学会新年祝福的语言,养成良好的交往能力;
三、懂得在别人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活动准备:
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的头饰或其他道具,小红包等。活动过程:
1、导入,放“新年好”的音乐,营造过年的气氛。
导入语:师: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边听音乐边找自己的位置坐下。
(2)、小朋友们坐好没?那刚刚听到过的音乐是什么样的一首歌?那这首歌什么时候唱的话最好呢?
2、拜年的礼仪
指导语:
(1)、小朋友们说说:过新年的时侯除了唱歌之外还可以做什么?
(2)、我们过新年时会向别人拜年是吧?那怎样向别人拜年?最常见的可以说:“恭喜,恭喜”和“新年好”的祝福话。
小结:春节里人们互致问侯和祝福的礼仪是拜年。初一清晨,大家都要早早起床去拜年,穿上新衣服,表示新的一年的开始。拜年时要双手握拳,抱在胸前;一边晃动一边鞠躬,说祝福的话,最常见的“恭喜,恭喜”和“新年好。”
3、情景游戏“拜大年”。
指导语:
(1)、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过新年时:你碰到爷爷奶奶的话;你会爷爷奶奶怎么拜年?
(2)、小朋友想不想玩“拜大年”的游戏?那在游戏中有六个人物,分别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我们要选六个小朋友来分别扮演他们,一起表演拜年的情景好吗?
(3)、先朋友自由分配角色,老师再给你们教你表演的人的身份要说的话,老师给你们讲时好好听,不同身份的人说话不一样,祝福语也不样。所以把自己要说的话记清。
4、开始游戏。
(1)、教师向幼儿示范,请幼儿模仿。
(2)、幼儿自己找搭档相互试一试。
首先爷爷奶奶出场,幼儿上去拜年,说:“爷爷奶奶新年好,恭喜、恭喜!祝你们身体健康,福寿安康!”爷爷奶奶要说:“小朋友新年好,祝你健康成长!”并发一个红包给幼儿。
爸爸、妈妈出场,幼儿上去拜年说:“爸爸、妈妈新年好,恭喜、恭喜!祝你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爸爸、妈妈要说:“小朋友新年,祝你学习进步!”并发一个红包。
叔叔、阿姨出场,幼儿上去拜年,说:“叔叔阿姨新年好,恭喜、恭喜!祝你们全家幸福,恭喜发财!”叔叔、阿姨要说:“小朋友新年好,祝你快乐!”并发一个红包。
最后,幼儿在教室里自由活动,四处走动,互相拜年说:祝福的话,互赠红包,最后看谁的红包最多。
四、活动总结。
让幼儿说一说拜年时的感受。表扬能在别人面前大胆表达自己意愿的幼儿。
活动延伸:
1、指导语:告诉过春节的时候要向家人和朋友拜年。
孩子春节餐桌礼仪 篇5
取菜时要注意:
1、尽量取自己面前的,不要“飞象过河”;
2、不要尽挑自己喜欢的吃,记住留点给别人吃;
3、看准哪块就夹哪块,不要翻来覆去地挑挑拣拣。
取带汤汁的菜肴:
要小心夹,这时父母可以拿碗帮忙接一下,以免滴滴答答的汤汁溅脏了自己或者别人的衣服,人家会说你是不讲卫生的孩子的。
对于宝宝,尽量能用小勺盛,或者筷子和小勺配合起来使用,可以减少食物滴得到处都是。
离开餐桌要打招呼:
1、轻轻放下餐具;
2、要有礼貌地向还没吃完的人说:“请大家慢用”;
春节礼仪学问 篇6
的客人受冷落,应递上热毛巾,以略解路途疲劳,同时
端上茶,摆上几碟茶食、果品,如瓜子、花生、干鲜
果品和糖点、糕饼等。
二、冷盘案酒,进入佳境。客人到齐就座,接着上
4 或8 碟冷盘,如香肠、彩蛋、小肚、海蜇、盐水虾、
开心果、怪味花生米等,有的还可排成图案,以增添菜
的品色和形美。针对不同客人的酒兴与酒量,准备相应
的酒和饮料品种,推杯换盏,开怀畅饮,但敬酒劝酒切
勿过量过度,以热烈气氛为主。
三、热炒大菜,宴会高潮。饮酒正兴,可先上热炒
,根据客人多少决定数量,4 -8 盘不等,家常的热炒
一般为韭菜炒鸡蛋、韭黄炒肉丝、炒腰花、炒什锦等,
等吃到大半时,就可上大菜,例如红烧鱼、“全家福”
、“狮子头”等之类。
四、汤汤水水,爽口助消化。宴席尾声,可上点心
、汤或火锅,有条件的,再做点甜羹,上1 -2 款鲜水
果(如西瓜、草莓、葡萄等),以解油腻,其后给来宾
送上条热毛巾、餐巾纸。最后再端出桔子、香蕉、甘蔗
,如果是苹果、梨子,还应备小刀以便削皮,亦可每人
一杯绿茶,清爽宜人,同时播放一些悦耳动听的轻音乐
中国春节礼仪 篇7
一、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分析
1. 各自的内涵
当前社会的大背景下, 礼仪是维护我国社会秩序的行为和基本准则, 旨在要求人们的行为规范符合礼仪的精神, 既表现为传统的风俗习惯, 又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 而究其实质来看, 其更注重对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 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下来的。具体说来, 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表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这对中华民族的各方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 “礼”一直处于核心地位, 我国更是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里, 中国古代礼仪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综合我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看, 早在孔子以前, 就出现了“礼”, 最早可追溯到夏、殷、周三代之礼。除此之外, 古礼基本成型则出现在西周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 到了春秋时期, 由于出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礼仪集大成者, 古礼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也逐渐形成了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礼仪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孔子将礼仪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 也重视将礼作为道德规范。此外, 在我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由孔子所构建的礼仪体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新时代的发展中, 经过不断改进, “礼”扩展到了道德、艺术、大众言行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逐渐演变成为人际交往的礼节及生活准则等, 在各个领域展现着巨大的影响力。
传统礼仪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传统精神以儒家礼制思想为指导, 借此方式向时代传递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基于此, 我们应积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并在此基础上弘扬中华文明, 显然这就需要对其核心内容“礼”进行了解。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学习礼仪的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唯有融入传统文化, 方可更完善地把握礼仪的真实内涵, 这对当前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高校礼仪课的必要性
1. 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
近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 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不断增强, 但却忽视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表现在理想与信仰缺失, 踏入工作岗位后责任感不强、社会责任感差、团队协作精神欠缺等。这种现象提醒高校不仅应当注重学生文化素质方面的培养, 更应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不断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 社会的多元结构成就了文化方面的多元化状态, 这一现状显然加剧了高校学生在文化价值选择方面的迷茫性。新鲜的外来文化的诱惑, 再加上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不够的现状, 使得高校学生极易受到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 进而造成高校学生模仿和吸纳西方社会的价值观、生活及交往方式等。这不断弱化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程度, 逐渐衍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 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崇尚过“洋节”而忘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这种情况的发展, 促使高校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宣传与教育。面向未来, 我们必须保持并发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本土文化。
3. 大学生礼仪修养及教育现状的要求
总体来看, 当前的大多数在校学生尊敬师长、言行规范且健康上进, 但也不排除一些学生存在礼仪失范的现象。造成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原因众多, 但学生已经进入了大学校园读书, 作为教育机构, 大学教育有必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 全面加强对学生礼仪修养方面的教育, 促使学生做一个能顾全大局、与别人友善相处且能遵守相关秩序的有为青年, 这也是社会赋予高校的重大任务。在具体的礼仪教学过程中, 应当讲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入手, 将礼仪作为增进感情的催化剂, 促进学生友好互助、协作共进, 使其真正成为祖国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三、加强高校礼仪课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策探究
1. 加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促进礼仪教学的丰富化发展
在新时期的发展中,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礼仪课程, 并不是要让学生去机械地抄袭传统。全盘吸收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完善的, 我们应持辩证的态度去继承其中的优秀文化, 剔除其中的糟粕。
另外, 教师应当在礼仪教育的实施中, 让学生真正认识此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作用, 并要求学生注重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入手, 在待人接物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及共同发展等, 使其理解以和为贵的和谐是一种秩序, 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共事, 保持宽容的心态, 互敬互爱, 积极展现和谐的思想观念, 促进学生自身修养的健康发展。
在高校礼仪教学中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也能更好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改高校学生存在的轻浮功利现状, 能更好地结合现代发展观与古老文化价值观念, 使得学生从中学会为人处事的方式, 并进一步完善创新, 用其指导学生的后续发展。
2. 在礼仪教学中落实对传统文化的传授
在新时期的高校教学中, 应当避免用说教的方式在礼仪课程中传授传统文化, 而应结合学生课堂接受的具体情况, 讲究教学的循序渐进, 注重将理论运用于实际, 在每节课的礼仪教学中渗透相关的传统文化, 进而在教学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 加深学生对传统礼仪及文化的理解, 进而不断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讲授礼仪历史时, 应当引经据典, 将我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与礼仪的产生、发展相结合, 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使其认识到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而其中的礼仪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基础和精髓, 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对于学生爱国等方面的高尚情操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礼仪课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 应当积极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结合网络互动教学, 有效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增强教学的效果。
3. 宣扬传统文化的崇德理念, 注重学生内外兼修
人类的发展历程中,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 更是重在教会学生做文明人, 塑造内外兼修的美好形象, 这才是当前高校礼仪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相比于其他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崇尚道德为首要价值取向。在实施礼仪教学过程中, 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德理念教育, 我们应重视积极宣传和引导, 旨在养成学生自制的良好习惯, 以此来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道德修养。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 古代的各级学校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往往会重视对严厉学规的运用, 这种方式显然对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学规———稷下学宫的《弟子规》为例, 在其所述内容中, 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 从尊敬师长到敬德修业等方面, 都对学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在课堂纪律方面有“危坐乡 (向) 师, 颜色毋作”“汛拚正席, 先生乃坐”等规定;在尊师敬德方面的礼仪, 出现了“先生施教, 弟子是则”的说法;而对于其中涉及的生活起居方面, 则有“少者之事, 夜寐早作”“夙兴夜寐, 衣带必饬”等说法。这些内容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制定了相关的规定, 重在引导学生成长为一个懂规则、有责任心、价值观念高尚的人, 显然这对于新时期的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礼仪课程的教学时, 也应当设置相应的规范, 因为这对当前大学生礼仪习惯及良好心态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拜年春节的礼仪 篇8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胡育在从事幼儿教育研究时发现,或许出于好玩的心态,不少年轻的父母总是喜欢教孩子学说这样的“祝福”。殊不知,这很容易给孩子留下错误的印象,以为过年就是“讨压岁钱”或是吃喝玩乐,而忽略了节日的真正含义。她建议父母,抽时间跟孩子讲讲“年”的由来,有哪些习俗传统,告诉孩子过年意味着家庭团圆,也寄托着对来年的展望。明白了什么是过年,孩子们才会对传统节日多一些敬意。
学会分享莫攀比
亲友聚会,孩子们会接触到不少同龄伙伴。互相攀比谁的压岁钱多,谁的新玩具高级,甚至为此争争吵吵。这些镜头,可不应该成为新春即景。家长不妨准备一些诸如橡皮泥之类的玩具,供几个孩子共同完成,学会合作,或是鼓励孩子们交换玩具,分享快乐。对幼儿来说,身体素质发育尤为重要。因此,您还可以引导孩子们互相约定,看看新的一年里,谁能先学会游泳,学会打球,或是添了别的什么体育技能。这样的比较,可比争一样玩具有意义的多。
餐桌礼仪要注意
新春佳节,聚餐频繁。家长们可得注意了,别认为孩子年幼,就可以任其享受大家的`宠爱,成为餐桌“小霸王”。既然是参加筵席的一分子,就同样要注意餐桌礼仪。您得提醒孩子,别只顾着把好吃的堆在自己面前,别忘了给长辈们夹夹菜;敬酒时,也可以举起饮料杯,送上祝福;想离席去旁边玩,可以,但得先得到父母允许,并和同桌的长辈们打个招呼。别忽视了这些细节小事,它们将帮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出门前的准备工作
打招呼
1岁:此时宝宝多半还不太会说话,所以事先教他们看到人要叫人,抱拳作揖等。
2岁以上:可以教孩子说“恭贺新年”“岁岁平安”之类的吉祥话。
收红包
2岁以下的幼儿,不会知道红包是什么,只要告诉他别人给他时,要说声谢谢,然后放进自己口袋或给妈妈。宝宝稍懂事后,要事前跟他们说好不要马上拆红包。
接受糖果巧克力
宝宝虽然听大人讲过不能吃太多糖果巧克力,但还是不能控制。所以,大人要自己控制,并讲清楚如果拿太多这些东西,就要剥夺一些他喜欢做的事情或东西。
特别提醒
1.别让热情的大人亲宝宝的小脸,以免细菌交叉感染。
春节的传统礼仪 篇9
一、守岁礼仪
守岁:除夕之夜,合家点灯熬夜,辞旧岁,迎新年,俗称守岁。守岁有许多活动,如吃饭、做游戏等。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
在守岁的时候切记娱乐要适度,春节电影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大年三十,亲友欢聚守岁,玩牌打麻将其乐融融,这往往打破老年人平时建立起来的生活规律,对身体健康不利,若通宵达旦的娱乐危害更大,往往使大脑皮层过度兴奋,造成失眠,精神紧张,血压升高;
其次不要说不吉利的话,特别是家里边的老人,对这些是非常忌讳的。
二、拜年礼仪
拜年要注意衣着整洁。适当穿上一些好衣服,给人一种节日的美感。要讲究称呼的规范化。拜年的时间选择要妥当。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报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准备吃饭,最佳时间是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之间。
要事先对可能碰到的长辈、同辈的称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使人感到不够礼貌。吉利话要说得适宜。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祝贺语。交谈时,要拣双方愉快的话题,不要扯到悲哀伤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谈阔论,信口开河,过分激烈地争论问题,要在轻松愉快、亲切自然的气氛中,把道喜贺新的真情实意表露出来。举止、姿态要文明。
三、春节用餐礼仪
春节的时候我们会经常走亲访友,那么了解合适的酒桌礼仪能让你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首先在餐桌上交谈要幽默,餐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 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他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春节是一个欢快的节日;
其次,劝酒适度,有的人总喜欢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破坏。还有敬酒的时候要分清主次,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
四、待客礼仪
待客分为迎客、敬烟、敬茶、送客等基本环节。春节客人来之前要提前打扫门庭,以迎嘉宾,并备好茶具、烟具、饮料等,也可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准备好水果、糖、咖啡等。客人在约定时间到来,应提前出门迎接。
客人来到家中,要热情接待。首先请客人落座,然后敬茶、递烟、端出糖果。端茶送糖果盘时要用双手,并代为客人剥糖纸,削果皮。敬烟是我国现代家庭待客的一种习俗,是待客时不可忽视的礼仪。另外一般不对女性客人敬烟。敬茶也是待客的重要礼仪之一。
在敬茶前要事先把茶具洗干净。在倒茶时,要掌握好茶水的量。常言待客要“浅茶满酒”。所谓浅茶,即将茶水倒入杯中三分之二为佳。端茶的时候对有杯耳的杯子,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水送给客人。
客人告辞,一般应婉言相留。客人要走,应等客人起身后,在起身相送,不可客人一说走,主人就站起来。有些客人常常会带礼物来,对此送客时应有所反应,如表示谢意,或请求客人以后来访再不要携带礼品了,或相应的回谢一些礼物,决不能受之无愧似的若无其事。
五、春节送礼礼仪
春节送礼,也成了职场人的一大头疼事。送礼时,礼物太贵重,无疑是加重了自己的经济负担,礼物太便宜,又怕拿不出手;不送礼,别人都在送,自己不送,来年的加薪晋升恐怕就轮不到自己。其实送礼也是一门学问,火候掌握不好,不但劳民伤财,还会适得其反。
1、给同事送礼
同事之间送礼很简单,给贪吃的他捎些家乡的土特产,给臭美的她送一个精美的发卡,给她家的宝贝女儿准备一条漂亮的围巾。总之,高情商的你用心准备的每一件礼物,必将帮助你一举夺得办公室最高人气大奖。
2、给上级送礼
给上级送礼,通常分三种情形,一是真心实意感谢上级,加深感情;二是有溜须拍马之嫌,讨好上级;三是有事相求,意图明显。不管是上述哪一种动机,如果你已经决定给上级送礼,那就应该根据上级的需要及个人爱好,选择不同寻常的礼物。比如:爱美的女BOSS,可以送美容美发卡,或是瑜伽一类的健身卡等。
3、给顾客送礼
中国春节礼仪 篇10
1 中国传统武术礼仪的文化内涵
“礼”,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是指传统习武者在习武群落中为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特定关系,并为所有习武者所共同认可的,而表现出来的具有浓厚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礼节、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武术礼仪是武德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徒手到持械,从课堂到竞赛场,以至各类武术活动,都应有具体的礼节规范。从内涵看,它体现了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又体现了“武不犯禁”、“勇不滋乱”,既体现了文武兼备,又体现了虚心求知。武术礼仪一直以来被习武之人自觉地、认真地贯彻和执行。
传统武术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特色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而重大的影响。“文化既包括思想观念,又包括风俗习惯;既包括心灵的习惯,又包括身体的习惯。”传统武术礼仪文化明显具有这种思想观念与风俗习惯相结合、心灵习惯与身体习惯相结合的文化特质,它体现了习武者思想意识和行为的有机统一。传统武术礼仪文化的产生且成为传统文化的特色,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作为武术文化视野中的又一景观,武术礼仪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对习武群落而言,又具有一种普遍的精神指南意义。传统武术礼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落中,有着不同具体内容,但其主体精神则有着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为不同时期的习武群体所认同。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也是构成中华武术文化的一节重要链环。”
2 中国传统武术礼仪在武术教学中传播的必要性
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道德水平、国民素质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也是规范社会秩序、调节社会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近年来,在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国民素质的提高却显得相对滞后。就当代青少年而言,无论是科学文化知识方面,还是个人综合素质方面,都应该是国民的典范。但据调查,青少年自认为礼仪修养很高或偏高的只占3.5%,而自认为问题较大的占33.1%。诸多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还缺乏基本的礼仪知识和修养,校园里不文明的行为随处可见,如不讲卫生,乱扔垃圾,践踏草坪;不尊重师长;上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衣着不合礼仪,奇装异服等等。这些现象日趋严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隐忧。在青少年中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国民的整体素质和人才质量,与我国几千年礼仪文化背道而驰,给我们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
随着武术运动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各学校体育课中武术项目的开设,习武者数量大大增加,一方面对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出现了武术教育者只重视技术教学而忽视礼仪文化的教育,这势必会对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武术教学中贯彻礼仪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不学礼,无以立”说的就是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从学“礼”开始。中国传统武术在五千多年的文明中沿袭了重视礼仪教育的文化传统,在育人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例如武术中的拳礼,又称请拳,是武术中礼仪性的招式,即打拳或舞器械开始前和结束后的礼仪。武术中的其它礼仪有“鞠躬”、“抱拳礼”、“和十礼”、“举手礼”、“一字礼”等。在武术教学中开展礼仪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需要。青少年肩负着21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知识、有道德、爱劳动、守纪律的一代新人,使他们将来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者,而礼仪作为人们交流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现代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未曾习武先学礼。”武术礼仪教育是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因而要重视礼仪教育,使其成为青少年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借助影视、网络和图书等媒介的传播,已在中小学校园里有相当影响,散打“王中王”柳海龙、“套路王”李连杰等武术明星几乎尽人皆知。
因此,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教授武技的同时传播传统武术礼仪文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 中国传统武术礼仪在武术教学中传播的价值
3.1 可以促进青少年武德精神的培养
武术是一种武技,学习武术对人还有一种武德的教育作用。武德可以理解为掌握武技的人所应具备的道德,是习武者为把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而建立的自我约束与精神自律的体系。传统武术礼仪规范备受武林中人的推崇。谦虚恭敬,重视和合,也是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基本要求。武术家合于“礼”的行为规范,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传统武术伦理道德文化中的丰碑。“尚礼崇德”是习武者伦理道德的基础,也形成了习武人生活的基本准则。在武术教学中传播武术礼仪,使青少年在学习武术礼仪时注重武德精神的培养,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苦乐观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为自我修养的提高、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3.2 可以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
从社会学角度讲,伦理道德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伦理道德关系从它产生的时刻起,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活动形式,就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从武术师生关系确立后,学生也就开始了他的习武生涯,而教师在传技授艺的同时,又有道德教育的责任。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措施,抽象的道德训条和伦理规范,逐步变成习武者个人的情感体会和价值认知,从而在习武中躬身实践。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文化是一种关于道德修养、健全道德人格的文化。我国青少年在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武术教学中礼仪文化的传播,对于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3.3 可以加快青少年社会化的进程
礼仪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重要条件。礼仪是建立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传播礼仪文化是促进人际关系协调的重要方式。一个习武者要想在武林中得到认可,获得尊崇,对武术礼仪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同样,一个人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同,赢得组织的信赖,求得自身的发展,在行为上就必须循礼而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举止有节,礼貌周到的人一定会给他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这将为其未来工作、业务拓展和私人情谊发展提供良好契机。因此,在青少年中传播传统武术礼仪文化能够使青少年将来更好地走向社会,在人际交往中充满自信,造就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进而取得事业的成功。
4 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了解的今天,在武术教学中传播传统武术礼仪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摘要: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武术教学中传播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文化可以促进青少年武德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从而加快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关键词:传统武术,礼仪,武术教学,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白全贵.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周伟良.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武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3).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王康.社会学词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5]毛海涛,黄利华,蔡清顺.析中华传统武术的礼仪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6]冯昀.加强中小学礼仪教育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5).
[7]曹琼瑜,刘丰.武术礼仪与武术精神[J].搏击·武术科学,2005(12).
春节送礼礼仪的介绍 篇11
送礼礼仪的最基本原则赠送礼物的礼仪常识一,春节送礼原则
1.礼轻情义重——赠送礼品应考虑具体情况和场合。一般在赴私人家宴时,应为女主人带些小礼品,如花束、水果、土特产等。有小孩的,可送玩具、糖果。应邀参加婚礼,除艺术装饰品外,还可赠送花束及实用物品,新年、圣诞节时,一般可送日历、酒、茶、糖果、烟等。
2.把握送礼的时机与方式———礼物一般应当面赠送。但有时参加婚礼,也可事先送去。礼贺节日、赠送年礼,可派人送上门或邮寄。这时应随礼品附上送礼人的名片,也可手写贺词,装在大小相当的信封中,信封上注明受礼人的姓名,贴在礼品包装皮的上方。通常情况下,当众只给一群人中的某一个人赠礼是不合适的。因为受礼人会有受贿和受愚弄之感,而且会使没有受礼的人有受冷落和受轻视之感。给关系密切的人送礼也不宜在公开场合进行,以避免给公众留下你们关系密切完全是靠物质的东西支撑的感觉。只有礼轻情义重的特殊礼物,表达特殊情感的礼物,才适宜在大庭广众面前赠送。因为这时公众已变成你们真挚友情的见证人。如一份特别的纪念品等。
3.态度友善,言辞勿失——送礼时要注意态度、动作和语言表达。平和友善、落落大方的动作并伴有礼节性的语言表达,才是受礼方乐于接受的。那种做贼式的悄悄地将礼品置于桌下或房某个角落的做法,不仅达不到馈赠的目的,甚至会恰得其反。在我国一般习惯上,送礼时自己总会过分谦虚地说:“薄礼!薄礼!”“只有一点小意思”或“很对不起……”这种做法最好避免。当然,如果在赠送时一种近乎骄傲的口吻说:“这是很贵重的东西!”也不合适。在对所赠送的礼品进行介绍时,应该强调的是自己对受赠一方所怀有的好感与情义,而不是强调礼物的实际价值,否则,就落入了重礼而轻义的地步,甚至会使对方有一种接受贿赂的感觉。
4.顾及习俗礼俗——因人因事因地施礼,是社交礼仪的规范之一,对于礼品的选择,也应符合这一规范要求。礼品的选择,要针对不同的受礼对象区别对待。一般说来,对家贫者,以实惠为佳;对富裕者,以精巧为佳;对恋人、爱人、情人、以纪念性为佳;对朋友,以趣味性为佳;对老人,以实用为佳;对孩子,以启智新颖为佳;对外宾,以特色为佳。
5.送礼一定要掌握避免禁忌的原则——例如,中国普遍有“好事成双”的说法,因而凡是大贺大喜之事,所送之礼,均好双忌单,但广东人则忌讳:“4”这个偶数,因为在广东话中,“4”听起来就像是“死”,是不吉利的。再好,白色虽有纯洁无瑕之意,但中国人比较忌讳,因为在中国,白色常是大悲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而红色,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另外,我国人民还常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钟表,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因为“送钟”与“送终”,“梨”与“离”谐音,是不吉利的。还有,如不能为健康人送药品,不能为异性朋友送贴身的用品等。
二,春节送礼购物指南
礼物应尽可能适合接受礼物者的需要。×××小编认为,接受礼物者可分为三类:
一、“高枕无忧型”:这种人财力雄厚,送给他们的礼物最好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如名家字画、古董等艺术品。
二、是“锦上添花型”:这种人物质条件比较好,送给他们的礼物最好是具有生活情趣的,如花篮、葡萄酒等既可观赏摆设又有实用价值的生活用品。
三、是“雪中送炭型”:这种人物质条件不很丰厚送给他们的礼物就应该是实用的,如衣物、灯具等家庭生活必需品。
总之,礼物应以价值而不是以价格为前提,这样才能送出既体面而又受欢迎的礼物。
给领导送礼的基本礼仪公关送礼的礼仪常识常用送礼备选:
1、普通礼品
中国的茶文化和酒文化至古以来源远流长,加之烟草行业的日益壮大,烟、酒、茶已经成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拜见领导的必备礼品了。烟酒茶的种类繁多,档次不一,价格不同,购买和赠送都有一定的讲究。不过吸烟有害健康,还是建议大家戒烟为好。喝酒有度,不要上身。切记,酒后不开车!
2.保健品
随着近几年保健品行业的爆炸式发展,在漫天广告的轰炸中,送保健品似乎成了很多人的潜意识。作为子女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父母长辈能够健康长寿,但是小编要提醒的是,现在市场上的保健品种类繁多,真假不一,购买时需要仔细甄别。
3.购物卡
不知从何时起,购物卡已经渐渐取代了米、面、油成为了单位福利或是年终奖。现在也逐渐变成了春节送礼的选择,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送给父母长辈,也许不太合适,但年轻朋友喜欢外出购物的话是愿意接受这份礼物的,礼程至臻卡、生日礼品卡等多种购物卡直接送货上门,礼品种类琳琅满目,等您来选。
4.送清烟机、空气净化器等
这才是真正的送健康!看看今年长久的雾霾天气,呼吸着这浑浊的空气,不停的跟PM2.5作着斗争,这可怎么办?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已经被证实为消灭PM2.5的有力武器。而中老年人因身体摄氧功能下降,造成体内各器官缺氧老化,负离子可以使血液流速变慢、延长凝血时间,增加血中含氧量,有利于血氧输送、吸收和利用。负离子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明显。负离子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肺活量。同时无辐射、无臭氧发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负离子切切实实的改善心脑血管供氧,净化呼吸系统,从而有效改善和预防,胸闷、憋气、失眠、健忘、三高、五高、中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风、呼吸衰竭、血管痉挛、癌症等老年疾病。
最受欢迎的礼物:
1、摆设类。如果造型特别的水晶、瓷器等。
2、情趣类。如水果篮、花篮、巧克力、葡萄酒等。
3、艺术类。如名家字画、古董等。
4、个人用品类。如化妆品、香水、香薰油、衣服、配饰等。
5、家庭用品类。如造型别致的茶杯、烹饪用具等。
6、文化用品类。如书、唱片、文具等。
三,春节送礼注意事项
1.春节送礼很多人都觉得礼越多越重越好,其实送礼不在意形式,在于心意,如果在过年的时候送大礼的人,反而让人觉得礼重不敢收,还特别让人觉得功利。
2.送礼不是往好的贵的送才是对人的敬重,送一份贵重的礼物,还不如送一份需要或者喜欢的礼物来得巧妙。
3.有的人是出于礼貌而送礼,有的人是有所求而送的大礼,像这样的礼,一般会给人带来烦恼和担忧,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所以春节送礼最好不要让人太无法接受或者有目的性的,避免到时候尴尬或者感情被破坏。
4.最好亲自上门送礼,时间选在晚上7,8点,避免在不合适的时间段打扰到别人。
5.送礼的时候不要太单调,最好有说辞,什么情况说什么祝福语,能给人加深好的印象。
6.送礼也要注意不重的礼物,最好进门直接放下,出门也不要提起,大家心照不宣。如果是比较贵重的礼物,如果没事求人,进门就要展示。如果是有事情求人,最好是提前说完事情,出门时才交代。
7.如果给年老的老人家送礼,一定不要送“表”“钟”之类的礼物,有“送终”谐音。年老的可以送一些保养品营养品之类的。
8.春节送礼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买礼,如果受礼的人知道你的经济情况的,而你送出的礼却很贵重的,这让人家难免不好接受。
9.送礼最好不要送太大众的,如果能送受礼之人喜欢需要的那是可以的,如果不知道爱好的话,最好选择比较独特的。
10.送礼也不要送一些不搭边的礼物,比如人家不爱甜品,就不送糕点,不抽烟什么的就不送烟灰缸等,送礼就要送到人家的心坎里,可以不是贵重最好的,但是也得让人觉得你有诚意。
更多春节礼仪相关文章推荐:
1.春节拜年基本礼仪参考
2.春节拜年方式礼仪
3.春节送礼礼仪的介绍
4.关于春节拜年有哪些礼仪
5.中国人的春节礼仪
6.春节礼仪有哪些内容
7.拜年春节的礼仪
8.春节礼仪知多少手抄报
9.春节节日礼仪
春节拜年的礼仪常识 篇12
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2、礼节性的拜访
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3、感谢性的拜访
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4、串门式的拜访
中国春节礼仪 篇13
“抢红包”是2015年春节期间最火热的活动。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100EC.CN) 监测数据显示, 2015年除夕当天, 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 是2014年的200倍, QQ红包收发总量6.37亿个, 抢红包人数为1.54亿;支付宝红包收发总量达2.4亿个, 总金额达到40亿元。庞大的数据量充分体现出2015年春节期间中国人抢红包的疯狂程度。
“抢红包”不仅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 也影响着人们的过节方式。春节刚过, 一些社会舆论便开始反思“抢红包如何毁掉了春节”, 指出“抢红包”培养了大批的“低头族”, 一些人为抢红包没有看上完整的春晚节目, 没有和亲人说上几句称心的话, 没有来得及和爸妈唠唠知心嗑。这样的春节过法, 弱化了中国人的年味。另一些人认为“抢红包”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刷新、升级, 乃至颠覆了传统的“红包文化”, 身在两地的人, 即使远隔千里, 也可以互发“红包”。“抢红包”的趣味性、互动性丰富了过节的方式, 使人们能够在娱乐之中增进感情, 逐渐强化了中国人的年味。
本文与以上观点不同的是, 我站在支持“抢红包”强化了中国人年味的观点上, 通过网络调查、查找文献资料, 综合的提出“抢红包”在维护中国传统的过节方式的角度来看确实弱化了中国人的年味, 淡化了那些不会或不善于使用网络的人与新时代网民的感情;但是, 根据网络调查数据, 并参考文献资料, 综合考虑到“抢红包”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活动, 符合当代中国人的需求, 其超强的互动性、趣味性, 正在加强人与人的互动, 增进亲朋友好友间、同事间的感情, 丰富过年的方式。总体而言, 我认为“抢红包”活动是在强化中国人的年味。
1“抢红包”的现状
1.1 什么是“抢红包”
“抢红包”是一种网民争抢网络红包的一种网络娱乐活动。网络红包最初是指腾讯公司首创的微信红包, 是腾讯旗下产品微信于2014年1月27日推出的一款应用, 功能上可以实现发红包、查收发记录和提现。2015年春节期间, 以腾讯的微信红包为首, 网络上又逐渐出现了阿里巴巴的支付宝红包、新浪的微博红包等, 铺天盖地的网络红包引起了全民“抢红包”的狂潮。
1.2“抢红包”的表现形式
1.2.1“抢红包”成为2015年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
根据腾讯官方数据, 从除夕0时到19时, 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4亿次, 摇红包总参与人数量达2000万。在央视春晚期间, 共摇出5亿元红包, 全球共有185个国家的用户创作了超过110亿次“摇一摇”抢红包动作。而抢红包的高峰出现在除夕夜22时34分, 这一分钟里便有8.1亿次摇一摇互动。
1.2.2“抢红包”培养了大量低头族
一些人为抢红包没有看上完整的春晚节目, 没有和亲人说上几句称心的话, 没有来得及和爸妈唠唠知心嗑。这样的春节过法, 弱化了中国人的年味。
2“抢红包”对中国人的年味的影响
2.1 对中国人的年味的消极影响
忽视身边不善于使用网络的老人, 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年味。一部分人认为, “春节期间网友们不顾亲朋好友, 只顾抱着手机摇一摇“抢红包”, 造成了对家人的冷漠、淡薄了亲情, 影响到中国传统的“团员守岁”、“围炉夜话”。我认为以上观点并不准确。根据魔方网3月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 由以下图表可以看出受访中国手机网民中参与“抢红包”活动最多的年龄段集中于19-45岁的青年人和中年人, 共占受访人数的百分之78.3%;参与较少的年龄段是46-55岁的中老年人和18岁以下的少儿, 共占到受访人数的20.4%;参与最少的是56岁以上的老年人, 占到受访人数的1.3%。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 春节“抢红包”活动造成的最大隔阂介于不善于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和善于使用网络的中青年人之间。所以我认为部分人认为年味变淡是因为大部分老年人难以接受和学习新兴网络产品, 无法与时俱进的参与到新时代的网络活动当中。
2.2 对中国人的年味的积极影响
2.2.1“抢红包”的互动性、趣味性强化了年味
从以下图表可以得出, 中国手机网民参与抢红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亲友同事活动或小赚一笔红包钱, 还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娱乐消遣和凑节日热闹。结合另一张图表, 可以看出中国手机网民的春节红包来源主要还是来自与亲友、同事互动, 占到62.3%。对两张图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 春节“抢红包”活动主要是起到了与亲友同事互动、联络感情的作用。“抢红包”已经成为人们春节期间人们过节的新方式, 其互动性、趣味性正在强化年味。
2.2.2“抢红包”活动改变着人们的拜年方式
根据中国工信部相关数据统计, 春节假期7天内, 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累计达到203.9亿。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累计完成768.6亿分钟。除夕当日, 短信发送量828687万条, 同比下降25%, 移动数据流量725.5万G, 同比增长69.5%, 是春节期间的高峰时段。“抢红包”活动中, 以微信红包为例, 独具特色的推出了拜年红包, 以随机出来的6.66、8.88等中国人喜爱的吉利数字, 掀起了网络红包拜年的高潮。与此同时, 支付宝推出了“新年讨喜”的功能, 新浪微博推出了“让红包飞”的活动。各具特色的互联网拜年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 “抢红包”活动正在丰富着中国人过春节的方式, 改变着中国人春节的传统, 强化着中国人的年味。
3“抢红包”活动将强化中国人年味
3.1“抢红包”在一定角度上弱化了中国人年味
“抢红包”活动使中国那些不善于使用网络的老年人与已经熟悉网络的中青年人产生隔阂, 一定层面上淡化了年轻人与老人的感情, 影响着中国传统的“团员守岁”、“围炉夜话”过节方式。从维护中国传统的年味的角度来看, “抢红包”弱化了中国人的年味。但是, 中国传统的年味是围绕传统习俗而产生的, 传统的年味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已经在日益淡化, 同时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号召下, 中国传统的放鞭炮等传统节俗也日益受到冲击, 而“抢红包”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并非弱化中国人传统年味的主要原因。
3.2“抢红包”正在强化中国人年味
“抢红包”是互联网应用技术和传统习俗的巧妙结合, 它强化了网络空间的它强化了网络空间的交往, 增进了感情交流的互动方式, 给红包增添了一道新的色彩、增加了一种新的含义, 给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灌输了新的血液。中国人参与“抢红包”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出于与亲朋好友、同事进行互动, 联络感情。总体来说, “抢红包”正在强化中国人的年味。
4 总结
“抢红包”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活动, 对中国传统的春节方式、传统的年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使中国过节方式的多样化, 其强大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正在促进者中国传统年味的与时俱进, 强化着中国人年味。
摘要:以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为代表的网络红包在马年春节期间掀起了全民抢红包的高潮, 不少网民在春晚期间仍然不顾亲朋好友, 只顾埋头抢红包。这种疯狂抢红包的行为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不同看法, 有人提出疯狂抢红包的行为正在淡化中国人的年味, 有人则认为疯狂抢红包是亲朋友好友的互动, 可以强化中国人的年味。综合其他专家学者的观点, 并根据互联网发布的最新数据, 首先我认为“抢红包”在维护中国传统的过节方式的角度来看确实弱化了中国人的年味, 淡化了那些不会或不善于使用网络的人与新时代网民的感情;其次, 我认为“抢红包”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活动, 符合当代中国人的需求, 其超强的互动性、趣味性, 正在加强人与人的互动, 增进亲朋友好友间、同事间的感情, 丰富过年的方式;总体而言, 我认为“抢红包”活动是在强化中国人的年味。
关键词:网络红包,微信红包,年味,互联网时代
参考文献
[1]吴璐薇.微信红包狂热背后的思考[J].文化论坛, 2014 (6) .
【中国春节礼仪】推荐阅读:
中国人的春节礼仪06-21
春节中国红作文08-21
中国春节的英语作文09-28
中国春节习俗大盘点10-17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08-12
描写中国的节日春节话题作文06-11
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春节作文08-28
中国春节文化传统作文500字09-06
中国春节民风民俗调查报告07-25
介绍中国春节年夜饭的英语作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