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论文

2024-09-01

中国礼仪论文(通用8篇)

中国礼仪论文 篇1

中国餐桌礼仪论文:中国餐桌上的礼仪

中国人在各种交际中都喜欢喝酒,甚至把各种各样的事都搬到酒卓上去谈,所以学会酒卓文化酒卓礼仪十分必要,下面酒介绍一下一些酒卓上的礼仪诀窍: 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碰杯,敬酒,要有说词。转自转自诀窍11 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不要装歪,说错话,办错事,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假如,纯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啦叽地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

最后一定还有一个闷杯酒,所以,不要让自己的酒杯空着。跑不了的~

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说大话,不要失态,不要唾沫横飞,筷子乱甩,不要手指乱指,喝汤噗噗响,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上厕所去,没人拦你。

不要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如果你喝的话),免得别人骂你虚伪,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还真能看出来。

领导跟你喝酒,是给你脸,不管领导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为敬,记着啊,双手,杯子要低。

花生米对喝酒人来说,是个好东西。保持清醒的头脑,酒后嘘寒问暖是少不了的,一杯酸奶,一杯热水,一条热毛巾都显得你关怀备至。

中国餐桌礼仪人们总是以为,家居讲的只是装饰、家具等家居的元素而已。其实,我们的家就是我们的生活,家居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居的改变缘于生活态度与观念的转变,体现国人素质。同样,餐桌上的礼仪也能体现出个人的素质与品位。而且中国人一定要对中国人繁杂的餐桌礼仪了解一二,才能不愧对我们数千年的历史与文明,才不至于贻笑大方。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规则的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了,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规则。●圆形餐桌颇受欢迎。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一张典型中式

餐桌看上去相当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中国古今餐桌礼仪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

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中国餐桌礼仪入门篇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规则的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了,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规则。●圆形餐桌颇受欢迎。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令人惊讶的是,米饭不是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由于菜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骨头和壳类放在个别盘中。不干净的盘子必须经常用清洁盘子替换。●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可能会提供刀,但身为中国人,最好用筷子。筷子是进餐的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

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正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当你用筷了去取一块食物时,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可能的话,用旁边的公筷和汤匙。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将筷子放回筷子座。●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为此,尽可能贮存不同品种的茶是明智的做法,确保最精明的品味也照顾到。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几件关键的事。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该负责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岁,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用餐对于家居生活是头等大事,体现个人素质和品味眼睛看准食物才能动筷子斟茶的顺序很讲究,先长后幼,先女后男设宴原因有喜有悲中国人向来「以食为先」,饮食除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传统习俗,聚首饭桌前大快朵颐。设宴的原因可以是庆贺,也可以是哀痛。每逢农历新年、结婚、中国节日如中秋节等,中国人便会一家老少聚首饭桌前共贺佳节;但另方面,若有人离世,丧家会在葬礼完成后设“解慰酒”,宴请出席葬礼的亲戚朋友,向他们表示谢意,可见中国人十分重视聚首饭桌前分享喜乐与悲哀。灶君中国人不单止十分尊重吃的艺术及礼仪,甚至会敬拜由“火神”衍生而来的“灶君”,他们认为“灶君”能保佑厨房避开火灾及各种不幸事件之发生,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各家都准备一顿美味佳肴祀奉“灶君”,包括一只完整的鸡、烧猪、多样蔬菜、饭等,以多谢“灶君”对他们过去一年的保佑。他们通常会把餐桌放置在“灶居”的面前,把佳肴放在桌上左方,供奉数个小时后才拿走食物。吃的礼仪与迷信有何关系?客人与传统的中国家庭同桌用饭,须尊重他们的文化、礼仪及习俗,用饭时注意不要触犯多样的禁忌,因为中国人认为饮食与个人命运几乎是息息相关的,用饭时犯了禁忌,便会惹来衰运。例如吃鱼,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转至另一面,他们认为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著渔船会翻沉,这是由於香港在开埠初期是一个渔港,渔民很关注船只的安全航行;此外,中国人从不会端上七碟菜肴用饭,因为葬礼后的“解慰酒“须有七碟菜肴;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入碗饭的中央,因这样有点像在拜祭祖先;用饭后不可说“我吃完饭了”,这意谓自己已死去,不会再有机会吃饭,而应该说“我吃饱了”;吃饭时避免筷子触碰饭碗而发出声音,这不单止是不礼貌,亦意味著「无饭吃」;要培养吃光碗中饭的习惯,一粒饭也不可剩余在饭碗,否则将来的太太或丈夫是「痘皮脸」的,亦不尊重辛劳耕种的农夫。这些迷信的饮食习俗流传至今,或多或少仍然成为中国人的饮食礼仪。用餐俗例在饭食方式方面,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点不同,西方人喜欢各自品尝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物,中国人则有一定的用饭规例,他们喜欢叫数碟佳肴,放在饭桌的中央位置,各人有一碗饭共同配 这数碟菜肴,饭吃完可再添;夹起的菜肴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饭碗中,直接把菜肴放入口是不礼貌的;依照惯例,客人出席正式或传统的晚餐,是不会吃光桌上的菜肴,以免令主人家误以为菜肴预备不足,因而感到尴尬。

餐桌摆设日常饭食的摆设是在各座席摆上一个饭碗、一双筷子、一只汤匙、一碟调味酱,用饭后通常会给客人一条热毛巾,代替纸巾抹手及抹嘴巴。所有菜肴同时端上餐桌中央,各人用自己的筷子直接从各碟共享的菜肴夹取食物;汤水一大锅的端上,各人同饮一锅汤。客人用饭时绝对可以来一招「飞象过河」,夹取放在远处的菜肴。由於中国人喜欢全体共享菜肴,他们的餐桌大多数是圆形或方形,而不是西方人多用的长形餐桌中方——据文献记载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就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至今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中西餐饮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西方——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更为复杂,甚至专制。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每当乐声响起,王公贵族必须将菜肴传到皇帝手中。在十七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用餐。在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高卢人坐着用餐;罗马人卧着进食;法国人从小学习把双手放在桌上;英国人在不进食时要把双手放在大腿上。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在十二世纪,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餐桌礼仪和菜单用语均变得更为优雅精致,教导礼仪的着作亦纷纷面世。时至今日,餐桌礼仪还在欧洲国家继续传留下去。若你前往朋友家做客,须穿上得体的衣服,送上合宜的礼物,处处表现优雅的言谈举止西方家庭素

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他们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帮助孩子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西方孩子一般两岁时开始系统学习用餐礼仪四岁时就学到用餐的所有礼仪五岁左右的孩子都乐于做一些餐前摆好所有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事。在儿童的餐桌礼仪中美国人还注重进行环保教育。五六岁的孩子应知道哪些是经过再生制造的“环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外出郊游前他们会在家长指导下自制饮料。尽量少买易拉罐等现成食品并注意节约水电因。3为他们懂得“滥用资源即意味着对环境保护的侵害” 对于这种餐桌教育美国一位老师说:“文明礼貌对个人事业的成功极有帮助。大的商业交易或爱情往往是从餐桌上开始。”中国和美国在餐桌上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并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餐桌礼仪。一 座次安排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如果你是主人则以和缓的动手指向某张椅子并对客人说:“请坐这里。”如果你是客人等主人示意你坐下时才坐下。如果主人径自坐下而没有示意你坐在哪里你就坐在最靠近他的位置。要是坐圆桌子对着大门的是主座。档次高一点的饭店会用餐巾予以区分餐巾最高大的位置不能随便坐除非你打算好请客。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 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门边面对主人的自然是跑腿招呼的陪客坐的。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在西方的餐桌礼仪中: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便会引领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则走在最后面。有些细心的主人也会在餐桌上放置姓名卡以示座次如果没有这项安排那么座位安排原则一般为:座次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为原则男主客优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边而女主客在男主客右边其它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就座。男女夫妇分坐显示出了美式宴会的开放及活泼希望能藉由宴席上座次的安排来增进彼此间的熟稔同时也可使用餐话题多样化气氛和乐。入坐原则是客人先入坐长者先于年轻人入坐已婚者先于未婚者入坐陌生人又先于熟识客人或家人入坐。二 上菜顺序中餐上菜顺序是:先上冷菜、饮料及酒后上热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食和水果。宴会上桌数很多时各桌的每一道菜应同时上。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冷菜→汤斗海鲜→主菜→甜点心→咖啡和水果。冷菜、汤同时就着面包吃。冷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与开胃酒并用。汤分渍汤和奶油浓汤。主菜有鱼、猪肉、牛肉、鸡等。甜食常有冰淇淋、布丁等。然后是咖啡或红茶。至于水果可上可不上。三 餐具中餐的餐具主要包括筷子、碟子、调羹、碗、调盘等。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可放在

专用座子上或放在纸套内。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西餐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盘子、玻璃杯等。在摆放方法上中餐较为简单而西餐就比较复杂。世界上高级的西式宴会摆台是基本统一的。共同原则是:垫盘居中叉左刀右刀尖向上刀口向内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如果在宾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盘子里放某种事物时餐巾就放在盘子旁边。上述 材料来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685669.htm四 表示停餐方法中方:筵席中暂时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搁在碟子或者调羹上。如果将筷子横搁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膳了。西方:略事休息时,刀叉的摆法。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五)手机:在吃西餐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你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要给大家说“对不起”,然后起身出去听电话。这一条吃中餐的时候也适用,在用餐的时候听电话走到哪里都是让人唾弃的。讲到吃的礼节,不同的国家或文化常存在着许多差异,亚洲人认为挺礼貌的举动,欧洲人见了可能感到很不文雅;中东国家餐桌上特殊的用餐礼仪,到了美国人的餐桌上使用起来就变成了粗鲁的动作了尽管有着许多不同。换个角度来看,西方的宴客形式,从正式到非正式,远远多于中国。大致说来,他们有以下八种宴请形

式:有席位的宴请(seated dinners),自助餐(buffet dinners),正式午餐(luncheons),招待会(receptions),鸡尾酒会(cocktail parties),聚餐会(BYOB and BYOFBring your own bottles and bring your own food)野 餐,(picnics),茶会(tea parties)。而从传统习俗上说,中国人请客,不论按长、尊、主、次围桌而坐,满桌丰盛的酒菜,主人频频劝酒,客人谦让礼到。中国人觉得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另外宴客时崇尚热闹欢快的气氛,讲究面子排场。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较随便的形式则是主人邀上三五知己,到家中由女主人炒几个菜,小酌一番。这种随便的宴客形式不讲究礼仪,不讲究坐次,不讲究饭菜,只讲气氛的和谐、主人的热诚、主客谈话的投机。当然,近年来西方的一些宴客形式,如酒会、招待会、自助餐或冷餐也会传到中国,但这些多是官方或单位出面组织的宴请形式,平民百姓还少有实行。其次,中西在宴客的观念上有较大的差异。而中国人请客吃饭,重在饭菜本身。宴席上的酒菜一定要丰富多彩。如果做得到,一定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否则,很难称的上是在请客。中国人宴客时重视饭菜本身起源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在衣食住行四大生活要素中食为首。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人,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识,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再不足道中。由于这一点,英语国家的饮食文化,尤其在烹饪方面不但逊色于中国,也远不如法意等国。他们的传统饭菜比较单一乏味。但比较注重营养,力

求口味的清淡和膳食的均衡。中西宴客方面的另一大差异,也就是餐桌气氛上的差异。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中国餐桌上动。西方人平日好动,挥手耸肩等形体语言特别丰富。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所以,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所以餐桌上人们尽情的享受这美味佳肴。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西方人以饮食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他们自然要遵守某些规范,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通过中西餐桌礼仪的比较,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还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即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 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 构简单,由父母以及未成年子女组成核心家庭;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家庭结构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多 为四代同堂等。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因此,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另外——用餐俗例在饭食方式方面,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点不同,西方人喜欢各自品尝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物,中国人则有一定的用饭规例,他们喜欢叫数碟佳肴,放在饭桌的中央位置,各人有一碗饭共同配 这数碟菜肴,饭吃完可再添;夹起的菜肴通常

要先放在自己的饭碗中,直接把菜肴放入口是不礼貌的;依照惯例,客人出席正式或传统的晚餐,是不会吃光桌上的菜肴,以免令主人家误以为菜肴预备不足,因而感到尴尬。餐桌摆设日常饭食的摆设是在各座席摆上一个饭碗、一双筷子、一只汤匙、一碟调味酱,用饭后通常会给客人一条热毛巾,代替纸巾抹手及抹嘴巴。所有菜肴同时端上餐桌中央,各人用自己的筷子直接从各碟共享的菜肴夹取食物;汤水一大锅的端上,各人同饮一锅汤。客人用饭时绝对可以来一招「飞象过河」,夹取放在远处的菜肴。由於中国人喜欢全体共享菜肴,他们的餐桌大多数是圆形或方形,而不是西方人多用的长形餐桌。差异:中国与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有不同之处,中国人比较喜欢大伙儿到茶楼,因可品尝更多款的点心及菜肴,虽然茶楼都备有二人饭桌,但大多数是供四位或以上食客用的饭桌。茶楼通常很噪吵,气氛不像西式餐厅浪漫,若二人吃饭,可考虑不选择去茶楼。China table mannersPeople always think household decoration furniture speak just such as the element just.HomeIn fact our house is our life household includes all aspects of life the change of attitudetowards life due to the household with the changes of ideas reflect compatriots quality.Alsoon the dining table etiquette can also reflect personal quality and grade.And the Chinesepeople must to Chinese multifarious table manners not to know just a little to the thousands ofyears of our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will not then.Table manners in Chinese complete life order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ey think is not only meet the basic meal

physiologicalneeds method-is also the first important social experience.Therefore some Chinese food rulesof the master knowledge and is very important no matter you are the master or just a guestmust grasp some rules.-vice round table popular.Because can take and everyone can moreDuoRen face to face the head of a family sit the identity of the western image is not as long onthe table is very clearly through his seat and identify.Guests should wait for master invited tosit down.Master must pay attention to do not make the guests sit close to serving the seat.This is the big one.Must wait until all the people here can begin any form of diningactivities-even if someone was late will have to wait.Once everyone in the family they can dothe prologue.During the meal the host must bear a active role-urged guests enjoy eating anddrinking is entirel.

中国礼仪论文 篇2

一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的主旨

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看来, 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人们的一种精神, 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 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涵着特殊的意义, 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1. 礼仪的政治意蕴

中国的礼仪源于政治。古人认为, 礼是“国之干也”“政之舆也”, 是为政者“经国家, 定社稷, 序民人”的依据, 是保持政令通畅的重要手段。倘若没有礼, 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四方。

2. 礼仪的道德意蕴

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传统礼仪也是一种道德文化, 学习和遵守礼仪是达成善良人格的重要途径。“立于礼”是为人之善, 即以礼为做人的根本;“行于礼”是处事之善, 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于礼”是交往之善, 即以礼为交往的准则。

3. 礼仪的社会意蕴

在中国历史上, 礼仪对于整个社会的治理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礼仪调控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 主要是通过礼仪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和价值评判功能来调节人的情感和意识, 约束人的行为。

二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1. 相对于传统礼仪, 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达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和某种程式化的规范, 是一种交流的“语言”, 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 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 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 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 其形式及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和理解。而中国古代的礼仪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政治制度, 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因为用德和礼来治理国家要比用刑和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的BP译码算法 (RBP) 和一般的BP译码算法相比具有优越的性能。在同一信噪比的情况下, VC-RBP译码算法比起RBP译码算法和BP译码算法误码性能有一定提高。VC-RBP这种译码算法使得LDPC译码算法收敛得更快, 比起RBP算法, 它仅用较少的迭代次数就能显示出更好的性能。算法2与算法1相比, 由于其不用计算生成的包含残余信息的序列

2. 传统礼仪讲求礼与法相结合, 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 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 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 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 是法的具体体现, 法与礼互为表里, 互为补充, 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 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 违法则以刑律处之, 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 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 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 相对于中国传统礼仪的等级制度, 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 是建立在平等、互敬的基础上的, 对对方的尊重, 也是一种自尊, 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礼仪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 “天有十日, 人有十等”, 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 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三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的融合、矛盾

礼与俗的分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前者渐行渐远, 甚至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为人诟病的对象, 而一些淳朴的民俗也不可避免地被新的民俗或时尚所替代。要想在新世纪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就离不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日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礼仪, 一方面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思想因素, 另一方面也有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思想因素。比如,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提倡的公忠、正义、仁爱、中和、诚信、礼让、敬老、尊师、自强、持节、明智、知耻、节制、廉洁、勤俭等基本的道德规范, 虽然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制度的限制, 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基本内涵在今天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只能建立在对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之上, 应当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 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在“十年动乱”期间, 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 文明礼仪被作为封、资、修的流毒予以扫除, 致使全社会的礼仪失范, 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这种意在与传统思想彻底“决裂”的政治文化运动, 最终给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极为丰富, 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 如“礼主和”的精神、包容之礼、待客之道等。继承我国古代传统礼仪文化时, 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抛弃其封建糟粕, 以便更好地吸收本民族的精华, 形成既符合国际惯例, 体现现代礼仪精神, 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礼仪文化。

[责任编辑:庞远燕]

和对每次更新时残余信息的序列进行重新排序, 其算法复杂度也要小一些。

中国武警礼仪兵 篇3

国旗护卫队

1983年,当武警北京总队天安门中队接替天安门地区执勤任务,接过护卫国旗的神圣任务的时候,他们采用的是三人并列行进,一人擎旗,两人护卫的升降旗方法。可是,作为我们这样拥有亿万人口的泱泱大国,如此简单的升旗方式总让人感到与我们这样大的国家不太适应,于是,无数知名人士纷纷提议,一种新的国旗升降仪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991年4月9日,一份《关于天安门广场举行新的升降旗仪式的请示报告》送到国务院总理李鹏的手中,从此,一种全新的国旗升降仪式诞生了,国旗护卫队也随之应运而生。

新的国旗升降仪式由38名武警官兵组成,其中擎旗员1名,升旗手2名,领队警官1名,护旗兵34名。升降旗仪式分为节日和平日两套方案。平日里,升旗时播放国歌录音,节日里(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建军节、国庆节)及每月的1日、11日、21日则由60名军乐队员集体行进奏《歌唱祖国》乐曲,升旗时奏《义勇军进行曲》。同时,为了象征我们的祖国与日月同辉,他们根据北京地区一年365天的日出日落的时间,通过电子显示器,显示给观众。一种新的国旗升降仪式的诞生,实现了亿万人民的心愿,倾注着战士们对祖国的忠诚,五星红旗,召唤着一颗颗滚烫的“中国心”,使多少人的爱国情感得到升华.心中矗立起了中华民族的丰碑。

中国礼炮队

1984年3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诞生了一支新的部队——中国礼炮队。从此,天安门广场。每当国宾来访,或遇重大庆典,举行重大国际性活动时,那一排整齐的礼炮后面都正立着威武的礼炮战士.他们神情庄重,气宇轩昂。随着“轰轰……”的声响,让每个人的心都在为之震撼。

按照国际惯例,国家元首来访,鸣礼炮21响,总理级官员鸣放礼炮19响,响数必须绝对准确.多一响,少一响都会改变对国宾的礼遇,直接酿成国际事件。礼炮鸣放最少的两门,最多的50门炮一齐点上,就如同大型交响乐队中不能容忍一点杂音一样。

礼炮声必须和军乐队的演奏同步。世界上各国国歌长短不一,最长的一分半钟,最短的只有十几秒钟,无论国歌长短,必须歌声起炮声起,歌声落炮声停,炮声之间的间隔还要相等。

在国际上,鸣放不同的响数代表着不同的礼仪。在我们国家内部,不同的响数也包涵着不同的意义。比如,1984年庆祝共和国35岁生日,我们共动用了100门礼炮,100门礼炮分成两组,每组50门,每50门为一响,鸣炮28响,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成立了新中国。1990年亚运会圣火点燃仪式,鸣放11响,寓意中国承办的是第十一届亚运会,闭幕式鸣放5响,象征世界五大洲,亚洲是5环中的一环。

中国的礼炮兵,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礼仪事业上展示国威,展示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伟大形象。

国宾护卫队

摩托车护卫是对来访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实施的一项迎送礼节。我国的国宾护卫队,由11辆德国产的宅马800型摩托车组成,在护送国宾时,车辆呈“V”型排列。中间一辆,两边分别5辆,在国宾车队的最前面,紧紧护卫着国宾和陪同人员乘坐的高级轿车,在宽阔笔直的国宾专用路线上开路前进。

国宾护卫队对驾驶员的选拔相当严格,他们身材魁梧,胖瘦适中,五官端正。他们身着红黄牙线的马库呢橄榄色的警服,脚蹬又黑又亮的高筒马靴,手戴白色尼龙手套。顶戴头盔,腰挎手枪和警棍。还有,他们那整齐的挂档声,加油门声,刹车制动声,那转弯时倾斜的造型,那和蔼而严峻的表情,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又使每一个目睹者精神为之一振,他们既护卫了国宾的安全,又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国宾卫士

驻钓鱼台国宾馆的武警战士,他们既是國宾的守护神,又是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作为贵宾一踏上中国领土,其生命安全便是一个绝对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因此,在国宾馆,对人员、车辆的出入,宾馆内部的巡逻,外围围墙的控制,便是卫士们须首先掌握的一套本领。一旦有无关人员进入国宾馆,就有可能给我们国家在外交上造成影响。有时外国元首的车队有七八十辆,进人大门时车不减速,要在几秒钟内判断车号是否正确,能不能进入国宾馆,这就是国宾卫士练就的一套拿手本领。

外国元首进入我国所接受的第一个礼节,便是国宾卫士的迎宾礼。这一礼节通常有三名武警战士实施。三名战士中两名配带“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分列大门两侧,一名配带“六·四”式手枪立于大门右侧,当车队离大门15米远时,领班哨兵下达“敬礼”的口令,声音延续达7秒,同时左转身体90度,正对车队行举手礼,另两名哨兵听到敬礼的口令后,同时半面转体,举枪于胸前,两眼平视前方,行举手礼。7秒钟后,整套动作完成,车队刚好离哨兵3米远。如果敬礼不准确,车队离哨兵过远或过近,就表示对外宾不尊重。因此,敬礼必须绝对准确无误。

多少个日日夜夜,严寒酷暑,国宾卫士们牺牲了自己的青春,练就了过硬的技能、素质和作风。当他们穿上厚重的礼宾服站在钓鱼台国宾馆门前的哨位上时,伴随着油然而起的自豪,便是沉甸甸的责任感。他们深知,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军队乃至中国形象的一部分,于是,他们便把“我就是中国”这句话当成座右铭,铭刻在心中。

中国礼仪文化介绍 篇4

礼仪一般分三大类:

第一类是日常生活礼仪:包括见面礼仪、介绍礼仪、交谈礼仪、宴会礼仪、会客礼仪、舞会礼仪、家居礼仪、馈赠礼仪及探病礼仪。

第二类是节俗节庆礼仪:包括春节礼仪、清明礼仪、端午礼仪、重阳礼仪、中秋礼仪及结婚礼仪、殡葬礼仪和祝寿礼仪。

第三类是商务礼仪:包括求职礼仪、会议礼仪、公关礼仪、公务礼仪、谈判礼仪、迎送礼仪及谈判禁忌知识等。

本文介绍了日常生活较常见的简单礼仪知识,我们都应拿出“礼仪大邦”的风度来,认真学习实践,在社会中作一个在别人眼中有教养的绅士。

二、几种场合下的礼仪注意事项:

1.送礼的礼仪:

送礼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节日、婚嫁、生日、感谢帮助、送别亲友及回礼。送礼最重要是显示心意,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应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选择和购买礼物,这样收礼者若了解真相,也会收得安心。有一点应该注意,给人送礼时最好加上精美的包装纸,这样既能显示出你办事认真的态度,又能使对方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

2.探病礼仪: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特殊场所,所以在去医院前,应弄清楚病人在什么病区以及病床号,以免到处打听,扰乱医院的清静。探病前,最好准备一点礼物。

有些人喜欢给病人送滋补品、保健品,其实并不恰当,因为病人正在治疗期,每日要按时服药或打针,并不适合服用补品。送给病人的礼物以鲜花或小小的盆景为宜。一束五彩缤纷的鲜花,一盆生机盎然的盆景,能给白色的病房带来多少春意和生机!不过送鲜花是十分有讲究的,有些花并不适于送给病人。一般来说,送玫瑰、康乃馨、满天星、百合、天堂鸟等是不错的选择。

3.结婚礼仪: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喜事。参加喜宴的朋友,应事先选购一份礼物,礼物最好有意义,如送99朵玫瑰代表“天长地久”,或送具有纪念价值的金贺卡及结婚蛋糕,向新郎新娘表示祝福之心。

4.祝寿礼仪:祝寿就是庆贺生日。在给长辈祝寿时,“礼数”稍多一些。给同辈朋友过生日,则不必拘于形式,送礼品最容易。给长辈祝寿,除了穿衣服要讲究之外,还必须带有一份含有健康长寿意义的物品,如设计精美的蛋糕,或有纪念性的金贺卡。

5.殡葬礼仪:传统丧礼仪式繁复,程序繁琐。现在一般都以追悼会告别仪式的形式对死者表示哀悼。参加追悼会有一些礼节应注意,穿衣以素雅为宜,不可过于打扮和穿着鲜艳。为表示对先人的怀念及对家属的关心和慰问,可送上一个花圈或花牌。

6.社交公共场合礼仪规则

遇有叉路口或者进门时,要让长者和女士先行;

窄路相遇要给长者女士侧身让路;

窄路行走,要超过别人事先要道“劳驾”,不可硬挤;

进电梯要先进入按住开门钮,再让长者和女士登梯,出梯则相反;

登上升滚梯要让长者和女士先行,下降滚梯则相反;

进出大门要帮后面的人拉住门扇或轻送门归位,不可随手一摔;

不要紧贴别人面前横过或者抢行,不要从交谈者中间穿过;

长者、女士和客人未落座之前,自己不可先坐;

和别人交谈眼睛一定要盯住对方,不可东张西望,这样极不礼貌;

受到别人帮助或收到礼物,下次见面一定要主动提此事表示感谢,让人觉得你是懂得感恩之人;

不要言而无信,说话言出必行;

初相识不要乱开玩笑,不要追问别人的隐私,不要随便给人起外号;

高兴时勿得意忘形,恼怒时不要口出恶言;

多人会面,勿厚此薄彼;

不要议论别人蜚短流长;

交友勿曲高和寡,说话莫过重;

7.日常生活中常用礼貌用语:

初次见面——久仰

分别重逢——久违

征求意见——指教

求人原谅——包涵

求人帮忙——劳驾

求人方便——借光

麻烦别人——打扰

向人祝贺——恭喜

求人解答——请问

请人指点——赐教

托人办事——拜托

赞人见解——高见

看望别人——拜访

宾客来临——光临

送客出门——慢走

与客道别——再来

陪伴朋友——奉陪

中途离开——失陪

等候客人——恭候

请人勿送——留步

欢迎购买——光顾

了解中国古代礼仪 篇5

前言

我身为中国人,一个在校大学生,却对中国传统礼仪知之甚少,对此感到很惭愧,故而想对中国传统礼仪有一个浅显的了解,于是上网查找了些资料,写了这篇论文。古代,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中国古代有五礼,分别为祭祀——吉礼,冠婚——喜礼,宾客——宾礼,军旅——军礼,丧葬——凶礼。也可将中国礼仪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本文就这两大部类,做一个浅显的解说。

1.中国的政治礼仪

1.1 祭天

祭天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仪式,起源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华夏子民。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随后在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尸就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这时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

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周朝之后,特别是汉代起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后,历代王朝皆尊崇周礼,因此祭天仪式也基本按照周代的方式进行。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流程、器物等方面仍有增减。但是,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1913年冬至,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在北京天坛举行祭天仪式,这是中国最后一次祭天仪式。此后随着袁世凯称帝失败,祭天被视为“封建帝制”的产物而被终止。

1.2 祭地

远古时已有对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犹如慈爱的母亲,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古文献记载土地神是“社”,祭礼叫“宜”。在殷商甲骨文里已有对社土的祭祀,还有大量的祭祀山岳河流的记录,主要目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地神,称为“地圻(qí)”,又作“地祗”,但古籍中常常讹作“祗”字。“社”,通常是主某一片土地之神。所以,《礼记·王制》有“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的说法。祭地礼仪还有四望山川(望祭天下名山大川之神。同一山川,至其地而祭之,直呼为祭,远望而祭之,则名曰“望”。)、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1.3 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

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重者。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颡,即将额头触地。凶拜,是先稽颡而后再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其实也就是揖。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1.4 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1.5 相见礼

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军礼

西周五礼之一,是用于征伐,是军事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2.古代生活礼仪

2.1 诞生礼

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

三朝礼指婴儿出生第三天接受外婆家的赠礼。旧时凡产妇生头胎,娘家要送婴儿一年四季所用的衣裤、兜蓬、尿布、座车、摇篮等。而三朝,是指婴儿出生到第三天,请产婆到家替婴儿洗澡,所以又称“三朝洗儿”。婴儿出生后三天没有发生意外,产妇也平安度过三天,全家人便得以安心,向亲友报喜跟祭拜神明跟祖先。三朝洗儿用的“洗身躯水”需要用桂花心、柑仔叶、龙眼叶、石头仔及12枚铜钱煮成,洗澡时,用石头在新生儿胸前“搭三下”,是希望小孩头好身体壮,此动作叫“做胆”,如果是女生则不用,因为古时认为女命低贱,不需做胆也很好养活,另外石头需选较圆的,表性情才会圆满有变通,用柑仔叶及龙眼叶是希望小孩长大后向柑仔跟龙眼那样甘甜,事业也像果树一样繁茂。洗完澡在穿上“红婴仔衫”,因为以前刚出声的婴儿没有穿衣服,要等到三朝祖母做好“红婴仔衫”才穿的。穿好了新衣,就抱到大厅去拜神祭祖,告知祖先家中多添一位成员,并且向婴儿有关的神明致祭,如注生娘娘、送生娘娘、床母、妈祖、观音等,祈求庇祐,拜神祭祖的祭品是三牲酒醴、鸡酒油饭,注意的是,这时的牲醴的鸡脚需直伸不可以内折,取婴儿脚腿发达健壮之兆,另外酒也要一次倒满就好,不需要分三次,如此婴儿才不会时常到处洒尿而且有规矩,拜完神后,并“号名”,以前人在三朝时大多

取的只是乳名。

这天还要带著油饭跟鸡酒前往外家(娘家)报喜,外家得报后,便回送各种食物补品,并且可以到男方家中,替女儿“做月内(坐月子)”,此日也要做油饭分赠亲邻,亲邻要以白米作为回礼(碛盘),另外在回宴亲友时,一定会有面,称为喜面或喜三面,表长寿之意,期望新生儿能长寿。

“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2.2 成年礼

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2.3 飨燕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2.4 宾礼

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贽,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

2.5 五祀

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2.6 傩仪

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3.对古代礼仪现代传承的思考

现代中国人对中国古代礼仪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实行了。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中国的古代礼仪繁复,不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就连一个小小的三朝礼都十分繁琐,更不用说什么祭天祭地这类大的礼仪了。二,中国的古代礼仪大多为封建统治,封建礼仪服务,与现代人的认识相冲突,如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为现代人所不能接受的。三,现代教育西方化,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大多关于礼仪的书籍介绍都是西装怎么穿,刀叉怎么拿等等西式礼仪,很少介绍如中餐礼仪的中国传统礼仪,现在很多中国人连正确的拿筷子的方式都不懂。

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精华,我们是要传承的,毕竟我们是中国人;而对于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糟粕,我们也不该遗忘,应该以恰当的形式保存,原因是:一,引以为鉴;二,纪念那些为除去这糟粕而为之奋斗的前辈们;三,糟粕也是一种文化,了解它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否

则就像现在,我们难以理解《老残游记》这类文学巨作的深刻含义。

中国礼仪的由来 篇6

首先礼仪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礼貌是礼仪的基础,礼节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内容上看,礼仪是由礼仪的主体、礼仪的客体、礼仪的媒体、礼仪的环境等四项基本要素所构成的。礼仪的主体是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它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礼仪的客体又称礼仪的对象,它是指的是礼仪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从外延上讲,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没有礼仪的客体,礼仪就失去了对象。礼仪的媒体指的 是礼仪活动所依托的一定媒介,进而言之,它实际上是礼仪内容与礼仪形式的统一。而礼仪的媒体是有具体的人体礼仪媒体,物体礼仪媒体,事体礼仪媒体等构成的。礼仪的环境是指礼仪活动得以进行的特定的时空条件。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礼仪活动也受到环境的制约,所以根据适用范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几大分支。礼仪与其他的学科相比,礼仪具有自身独具的特征。表现在规范性、限定性、可操作性、传承性、变动性。

礼仪在生活中,应掌握一些具有普通性、共同性、指导性的礼仪规律。这就是礼仪的原则。其一、遵守的原则。在交际应酬之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以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际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其二、自律的原则。礼仪规范由对待个人的要求和对待他人的做法两大部分组成。对人的要求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第三、敬人的原则。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与交往对象互谦互让,互尊互敬,友好相待。这也是对待他人的做法一部分。对待他人的最主要的一条是,敬人之心长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人格。第四、宽容的原则。是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待他人。第五、平等的原则。对任何人都要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待遇。第六、从俗的原则。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对客观现时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自高自大,要与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第七、真诚的原则。待人以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第八、适度的原则。注意技巧,合乎规范,特别注意把握分寸,认真得体。

中国礼仪论文 篇7

一、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分析

1. 各自的内涵

当前社会的大背景下, 礼仪是维护我国社会秩序的行为和基本准则, 旨在要求人们的行为规范符合礼仪的精神, 既表现为传统的风俗习惯, 又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 而究其实质来看, 其更注重对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 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下来的。具体说来, 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表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这对中华民族的各方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 “礼”一直处于核心地位, 我国更是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里, 中国古代礼仪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综合我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看, 早在孔子以前, 就出现了“礼”, 最早可追溯到夏、殷、周三代之礼。除此之外, 古礼基本成型则出现在西周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 到了春秋时期, 由于出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礼仪集大成者, 古礼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也逐渐形成了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礼仪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孔子将礼仪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 也重视将礼作为道德规范。此外, 在我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由孔子所构建的礼仪体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新时代的发展中, 经过不断改进, “礼”扩展到了道德、艺术、大众言行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逐渐演变成为人际交往的礼节及生活准则等, 在各个领域展现着巨大的影响力。

传统礼仪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传统精神以儒家礼制思想为指导, 借此方式向时代传递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基于此, 我们应积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并在此基础上弘扬中华文明, 显然这就需要对其核心内容“礼”进行了解。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学习礼仪的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唯有融入传统文化, 方可更完善地把握礼仪的真实内涵, 这对当前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高校礼仪课的必要性

1. 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

近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 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不断增强, 但却忽视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表现在理想与信仰缺失, 踏入工作岗位后责任感不强、社会责任感差、团队协作精神欠缺等。这种现象提醒高校不仅应当注重学生文化素质方面的培养, 更应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不断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 社会的多元结构成就了文化方面的多元化状态, 这一现状显然加剧了高校学生在文化价值选择方面的迷茫性。新鲜的外来文化的诱惑, 再加上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不够的现状, 使得高校学生极易受到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 进而造成高校学生模仿和吸纳西方社会的价值观、生活及交往方式等。这不断弱化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程度, 逐渐衍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 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崇尚过“洋节”而忘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这种情况的发展, 促使高校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宣传与教育。面向未来, 我们必须保持并发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本土文化。

3. 大学生礼仪修养及教育现状的要求

总体来看, 当前的大多数在校学生尊敬师长、言行规范且健康上进, 但也不排除一些学生存在礼仪失范的现象。造成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原因众多, 但学生已经进入了大学校园读书, 作为教育机构, 大学教育有必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 全面加强对学生礼仪修养方面的教育, 促使学生做一个能顾全大局、与别人友善相处且能遵守相关秩序的有为青年, 这也是社会赋予高校的重大任务。在具体的礼仪教学过程中, 应当讲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入手, 将礼仪作为增进感情的催化剂, 促进学生友好互助、协作共进, 使其真正成为祖国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三、加强高校礼仪课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策探究

1. 加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促进礼仪教学的丰富化发展

在新时期的发展中,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礼仪课程, 并不是要让学生去机械地抄袭传统。全盘吸收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完善的, 我们应持辩证的态度去继承其中的优秀文化, 剔除其中的糟粕。

另外, 教师应当在礼仪教育的实施中, 让学生真正认识此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作用, 并要求学生注重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入手, 在待人接物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及共同发展等, 使其理解以和为贵的和谐是一种秩序, 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共事, 保持宽容的心态, 互敬互爱, 积极展现和谐的思想观念, 促进学生自身修养的健康发展。

在高校礼仪教学中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也能更好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改高校学生存在的轻浮功利现状, 能更好地结合现代发展观与古老文化价值观念, 使得学生从中学会为人处事的方式, 并进一步完善创新, 用其指导学生的后续发展。

2. 在礼仪教学中落实对传统文化的传授

在新时期的高校教学中, 应当避免用说教的方式在礼仪课程中传授传统文化, 而应结合学生课堂接受的具体情况, 讲究教学的循序渐进, 注重将理论运用于实际, 在每节课的礼仪教学中渗透相关的传统文化, 进而在教学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 加深学生对传统礼仪及文化的理解, 进而不断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讲授礼仪历史时, 应当引经据典, 将我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与礼仪的产生、发展相结合, 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使其认识到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而其中的礼仪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基础和精髓, 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对于学生爱国等方面的高尚情操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礼仪课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 应当积极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结合网络互动教学, 有效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增强教学的效果。

3. 宣扬传统文化的崇德理念, 注重学生内外兼修

人类的发展历程中,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 更是重在教会学生做文明人, 塑造内外兼修的美好形象, 这才是当前高校礼仪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相比于其他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崇尚道德为首要价值取向。在实施礼仪教学过程中, 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德理念教育, 我们应重视积极宣传和引导, 旨在养成学生自制的良好习惯, 以此来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道德修养。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 古代的各级学校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往往会重视对严厉学规的运用, 这种方式显然对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学规———稷下学宫的《弟子规》为例, 在其所述内容中, 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 从尊敬师长到敬德修业等方面, 都对学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在课堂纪律方面有“危坐乡 (向) 师, 颜色毋作”“汛拚正席, 先生乃坐”等规定;在尊师敬德方面的礼仪, 出现了“先生施教, 弟子是则”的说法;而对于其中涉及的生活起居方面, 则有“少者之事, 夜寐早作”“夙兴夜寐, 衣带必饬”等说法。这些内容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制定了相关的规定, 重在引导学生成长为一个懂规则、有责任心、价值观念高尚的人, 显然这对于新时期的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礼仪课程的教学时, 也应当设置相应的规范, 因为这对当前大学生礼仪习惯及良好心态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式客套、面子与礼仪 篇8

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一百多年前就对中国人的客套勾勒出基本印象:

如果一位批评者想激烈地评判中国人,就必须得意识到一点,如何才能把客套做到家,这不仅在西方国家鲜为人知,而且对他来说,如果自己还没有掌握(客套),那么批评他人可能会很生硬,而且很难产生效果。

人们看到,中国人客套的特殊形式一直让来自西方的游客感到惊奇并夹杂着一种无所适从、无从理解的感受。一部分原因应该在于如下所述,人们很少能准确“弄清其概念”,虽然在此期间这方面并无多大改变。

客套在中国属于一个伦理范畴,其背后蕴藏着儒家“文明礼仪化行为”的理念,也即,客套是内心修养的外在体现。从伦理学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克服以自我为中心以及倾向于以“仁爱”道德来为人处世。考察比较与此相对应的德国“礼仪”概念,由于行使礼仪的“宫廷”目前已消失,所以人们大多将其理解为一种冷淡而友好的行为模式,这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拉近了彼此原本疏远的关系——除非人们希望有意制造出某种距离。然而在最近一段时期,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礼仪”被评价为一种“真诚”或不加掩饰的坦率越来越显得有些多余。因此,德国《时代周刊》曾在刊登的《新的鲁莽》文章中写道:“可以将这种肆无忌惮粉饰为一种正直品质的保证”,因为“不讲客套就意味着正直”。

此后,客套在我们看来似乎更多是一种负面的伦理的组成部分,这个形容词包含了虚伪。(歌德就曾说过:“谁用德文来说客套话,谁就一定是在说谎。”)另外一些有细微差别的客套含义是:合乎习惯、保持距离(“您”取代“你”)、献殷勤或者道貌岸然,而后者在人人平等时代也完全不再盛行。与此相比可以说,中国式客套并不存在这种意义。中国式客套的基本支柱更多是谦恭,也即贬低自我与抬高他人,而且未顾忌到性别。

谦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种派生道德。其既来自儒家也来源于道家。孔子如此说道:“古人的言论不轻易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的行为跟不上而感到可耻。”(原典: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论语》第四章)道家中的谦恭也是曾提及的生存策略中的一部分:槍打出头鸟——谁最先发出声音,就会最先招致危险。《道德经》中写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类似的还有“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谦恭在礼仪化的语言与交际形式中得以充分展示,这可能会迷惑一些不明内情的人。比如,一位有名望的专业人士在做报告时会明确表示,自己对要讲述的内容知之甚少、所云肤浅等。最后,演讲者会请求听众不吝赐教。如果西方人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会出现一种较严重的跨文化方面的误解。大家可以想象,尽管出于谦虚,演讲者的论述还是会令听众惊奇不已。中国人在社交聚会时喜欢打乒乓球。如果人们想再现年轻时的矫健身姿并与中国人一起打球,其拍档则会明确说,自己本来不很灵活,也不太会打球。但千万别相信他的话!尽管如此,他们会竭尽全力以不致让自己出洋相。如果被中国人邀请到家里吃饭,主人会事先抱歉说,自己没有准备什么好吃的,而且完全不会烹调。但随后,丰盛的菜肴摆满了一桌子——这些菜肴甚至在中国餐馆里都几乎难以看到。

在熟人之间的客套话中,自己的谦恭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格外尊重。人们在询问对方姓氏时习惯称“贵姓”。在回答“我名叫/我姓……”时,一般会说“鄙人叫/免贵姓……”来代替。人们也同样会说到“贵校”“贵国”,称文学作品为“您的大作”,相反,自己的作品则被称作为“拙作”,或是无足轻重的、没水准的、有待改进的作品。

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在写给明恩溥的信中谈到过一则轶事,当然这最多是一个玩笑而非事实,该故事描述了中国式客套有趣而直观的一面:

一位拜访者穿戴整齐地在接待室里等待主人的到来。有只老鼠在阳台上玩耍逗乐,它小心翼翼地将鼻子伸进油壶,由于受到这位不速之客突然到访的惊吓而赶紧开溜。然而老鼠打翻了油壶,并掉在客人身上,溅出的油污将客人的时髦衣裳完全弄脏。当主人进来时,客人的脸因尴尬恼怒而变得通红。在必要的客套寒暄之后,客人开始讲述他的这一不幸经历:“当我来到您漂亮的房间并在您舒适的阳台上坐下时,我不经意间打扰了您尊贵的老鼠,它在逃跑时不小心打翻了您宝贵的油壶,并将油污溅在我便宜、不值一提的衣服上。这就是我为何以这副狼狈模样出现在尊敬的您面前的原因。”

对中国式客套的应对方法是,作为谈话伙伴应尽量不要在意对方的套话式赞美,但对对方的自我贬低要尽量予以拔高。不熟悉内情的西方人简直完全被弄糊涂了。当然,人们熟记客套的基本规则:精心的客套永远不要太过火。也就是说,人们根本不能过分地客套。相比而言,尤其是老年人极为讲究客套。人们对那种自我感觉良好或者傲慢的表现大多表示反感。

最后有必要知道,拒绝某种好意或邀请(比如在吃饭或喝点什么方面)不应该直接说出来。客套的规则是,对于这种好意应当首先在表示感谢的情况下委婉回绝(送礼方面也如此),当然人们期待再一次被邀请,而这种客套式的拒绝最终因为对方的一再坚持而得以化解。以下是一位中国人在德国的不幸经历,他相信,中国的客套礼俗应该得到普遍理解,下述故事会让人对此了然于心:

……“对了,吴先生,您想喝点什么?”“不用了,谢谢!饭菜很可口。牛肉加面条——这是我的最爱。”……过了一会儿,女主人问道:“谁想再来点什么?吴先生,您怎么样,想不想再来点什么?”“哦,不了,谢谢。”在我们国家,第一次请求一般都不会被接受。“太遗憾了,我原想它应该会合您的胃口。”“是的,不过我……”接着上来饭后甜点——草莓浇奶油。德国的草莓比我们中国的草莓味道要好得多,我们的草莓个儿小而且味道酸。我只吃了我们礼节中所允许的那么多,并享受它的香味与果实的甜美。我悄悄地盯了一眼盛放草莓的碗。“您还要点什么?”这回是赫兹先生发问。“啊……不用,谢谢!”我热切盼望着第二次被邀请。“太遗憾了。您不是很喜欢吃这个,还是——?”“太遗憾了,所有食物您都吃得很少!”赫兹太太接过她丈夫的话。而碗里很快就被一扫而空。当我们坐在沙发上时,女主人又问道:“您想来点咖啡吗?”“不了,谢谢。”我半饥半渴、踉踉跄跄地回到家。但我很高兴,我没有做出什么不礼貌的事。

nlc202309081342

尽管原则上说来,我们根据自己的礼仪规范在中国行事完全可以不出差错,但人们几乎都会认为,两者还是存在明显的评判与等级差别。别具一格的中国式客套一方面会吓到客人,另一方面也会感染他们并使其逐渐适应;最后一种情形是,在长期逗留中国之后,西方人的不拘小节大多会被看作是一种明显的缺点。

然而,特别的客套也并不是在中国到处都会碰到。举个例子来说,越是关系亲密的人,越不讲究形式,因而也可以“不客套地”与之进行交往。同时,那些在公共汽车站或在火车站不怎么修边幅的乘客所表现出的交往方式,几乎让人看不到客套行为的痕迹——至少按照德国的观念来说,这使那些想在中国寻找尽人皆知的客套行为的旅行者惊愕不已。这里有两个背景,一方面,客套在中国是一种现象,其首先按照正式的关系确定其行为(特别是在主人与客人之间)。如果我与某人没有任何关系,那我也没必要自我谦卑以及恭维对方。另一方面,是在公共领域面对汹涌人潮所带来的巨大人口压力,特别是在公共交通方面,尽管中国已实现现代化,但仍处在瓶颈阶段,而这也导致了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中国式面子:靠羞耻感进行社会调解与约束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顾全面子,这本来属于滑稽剧的老一套(自始至终只是微笑……),人们在最大程度上将其与中国人联系在一起。甚至“面子”作为一种跨文化的借用语,被西方当地记者们发展为一种保留节目。

人们偶尔阅读到这个或那个德国政客“丢了面子”,或者劳资双方必须在谈判破裂之后为“顾全面子”而达成妥协。尽管如此,人们大多还是对这一独特的中国背景文化无法理解。西方人通常将这种顾面子的嗜好与诸如不情愿、过失或罪责等负面因素联系起来,从既定的欧洲视角来看,还不如说是一种后基督教时代的“原罪”。

然而,中国人通常并不按照基督模式——罪过、赎罪、惩罚与宽恕——来进行自我约束,起码这是一种有悖传统的思想。中国社会的调解与约束手段更多是靠羞耻感,这不同于经常性的个人原罪,而是具有一定的公开性,而人们向来在外人面前感到害羞。这大致上可以说,中国人努力避免任何麻烦,因为这将意味着颜面扫地。

人们可以将“面子”确切地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中文里称为“脸”的,是为了维护道德与社会和谐。人们应该避免在任何情况下丢脸,因为那样就会导致出洋相并会公开感到羞愧。与此相反,被称为“面子”的,确定了一个人的社会荣誉及威信:人们可以挣足它(就像社会信贷),但也可能会失去它。

讲面子的基本思想给中国人的社会交往带来一个中心问题:人们怎样看待我以及我应该怎样表现?尽管这种忧虑我们也并不陌生,然而较之于“真实的”我行我素,讲面子在西方属于一种低标准的伦理,别人愿意怎么看无所谓。中国人追求维护社会和谐的独特倾向构建起这种好面子的特殊文化背景。纠纷理应可以避免,在无法统一时,人们长时间且客气地与他人交谈,直到找到一个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而且参与者谁也不必有明显损失。明恩溥将这种面子与戏剧进行比较:所有人都知道,那不过是一场戏剧,但其外在形式还是必须要有所顾及;此外,人们在观看戏剧时应该尽可能不看舞台背景后面,否则,那将不仅会破坏想象,而且会使人对戏剧失去兴趣。

当然,若从总体上予以谨慎地评价,人们还是可以说,较之于西方国家,在中国——请留意——人们更愿意与人和善相处。个人喜好势必受到个人感觉与情绪等影响,如果露出紧张等情绪则是失面子的事。一方面,即使人与人之间充满敌意,大多也会在表面上相安无事。人们经常在陷于窘迫的情况下微笑处之:情况越是糟糕,越需要通过笑声来予以缓解。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讳莫如深”,在任何生活情景下的中国式微笑。另一方面,为顾全面子,他们对自己的明显错误也不会改正。

然而,在中国不仅要保全自己的面子而且也得“给别人面子”——单单如此还不怎么令人信服。比如说在别人遭遇尴尬时尽量帮助他顾全面子。如果不能如此处理,则自己也会颜面扫地。“给面子”也创造出这样一种情境,给别人提供一种可以展示及塑造自身理想或他人预期形象的可能性。隐含其间的更多是一种社会能力,这也展现了中国人的领袖品格。

尽管竭尽全力去保全面子与给足面子,但这也完全可能是一种批评,只是这种批评大多难以觉察,好像我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经常被掩盖在赞美声中,就像下面的句子:“您工作干得不错,但我希望您能够继续加把劲。”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这句话表达的是不满,然而批评的话在加上肯定话语之后就不但没有失面子,而且是给足了被批评者面子。另一种方式是间接批评(德语中有句话:den Sack schlagen und den Esel meinen,在中文词典里是“指桑骂槐”)或者借古讽今——尤其在敏感的政治领域。

顾全面子也涉及自己的国家。尽管存在可以偶尔批评自己政府的观念,但中国人很少会同意对中国的批评——特别是被外国人批评。这就是在批评性新闻领域存在一些涉及跨文化误解的原因。以中国特有的礼貌及好客观念来看——中国人很不习惯外国客人对自己国家的公开批评。跨文化方面的典型误解如同下文中所表述的那样:一位德国人为自己对中国的批评而辩解,因为他不但强调中国的另一面,而且也批评自己的国家德国,两者他并未区别对待,而是对一切都采取平等的观点,因此他也就并不了解“爱国主义的”成见。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极难成立,因为在中国人的关系结构中——前面已提及——并不存在平等的理念,自己的父母要比别人的父母亲近。因此对中国人来说,自己的祖国也比别人的国家亲近,爱国主义与对祖国的忠贞不渝自然要比自我意识更为重要。因此,保全国家的脸面也就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重要共识。中国人在礼节规范中通常避免私下批评谈话伙伴的国家——尤其是他作为“客人”居住在国外的时候。即使偶尔不得不对外国予以批评,他也会尽最大可能地“给面子”。

最后,人们在批评中国时尽量不要带有“讽刺的”口吻,因为玩笑与讽刺的意义具有某种文化特殊性。如果要用另外一种语言开玩笑,则通常情况下人们首先要熟悉某种特定的文化。因此,比如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下,讽刺这一修辞方法是通过说出反面意思来表达真实意见。在中国的情况却完全相反,也就是说,根据客套以及给面子的规则,过多通过说出反面意思来表达真实的意见,會被认为要么是“不真诚”,要么是嘲弄。

nlc202309081342

中国式礼仪:引人注目的繁文缛节

在德国,人际交往明显不拘泥于形式,而且随意性很强,与此相比,中国人在作客时的繁文缛节很快就显得引人注目。由于在一起聚餐是中国人很重要的一种社交活动(人们不是简单地被邀请去喝两杯,而总是被邀请吃大餐),下文会介绍一些有关此话题的行为模式,这是否会对您在拜访中国时有所裨益,就要看您自己的了。

首先,人们应向地位最高者以及最年长者打招呼——而不是“女士优先”,接着通常是递上自己的名片。中国人(如果不是在西方度过较长时间)在向他们致意或迎接时老远就伸出双手,绝不会出现对其不管不问就离开的情形,而是在较长时间内关心他们、对其问寒问暖或者将他们让到座位上。名片用以表明对方或客人的身份,并决定了他们在不同身份情况下的殷勤好客程度。在与有身份的人交谈时总是要称呼他们的头衔,这也包括对教师或者师傅(对汽车司机也总是称“师傅”)。客人们在送给主人礼物时,可以带上食物(水果、蛋糕等)或酒类。人们一般很期待外国客人赠送的礼品,而且礼品应该很有分量,慷慨大方者会赢得更高的地位。如果礼物是包装好的,在通常情况下中国人不会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以免显得贪婪),因为人们可能会对此感到有压力。在安排座位时也有讲究,身份最尊贵的客人坐在最靠主人右边的位置,第二尊贵者的座位紧邻主人左手,东道主通常面对房间大门就座。

如果人们被邀请参加宴会,那就有必要好好保持高贵矜持,因为宴会大多都很豪华,而且会餐时间持续得足够长,即便是肚大如牛的食客也不会饿着肚子。东道主一般会在客人的盘子里放上一点小吃,用来让斯文与矜持的客人开胃。中国人大多将盛米饭的碗自始至终端在手上,并用筷子将米饭挑起来送入嘴里。汤水与面条则是啜饮入嘴,喳吧出声(这标志着美味可口)也是可以的;然而用手帕擤鼻涕则不雅(德国人习惯于在公共场合无所顾忌地用纸巾大声擤鼻涕——译者注)。如果有人对某人说“慢慢吃”,这不能理解为对吃饭速度的批评,而仅仅表示时间还长,可以慢慢享用一切。如果所有盘子都被一扫而空,那么在中国并非表示希望有好天气(德国人认为吃饭时把盘子一扫而光会迎来好天气——译者注),在中国常常会出于礼貌还剩一口。

正餐之后常常會上一系列的饮品,如啤酒、葡萄酒、白酒及果汁,杯子里也总是被斟得满满的而且会被及时添加。就餐之前会有一个祝酒词,客人也要说几句,无非是一些合作愉快、感谢邀请、友谊深厚与民族和睦等随时可用的客套话。如果是人们在德国邀请中国客人,可以借用孔子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在聚餐过程中并不独自饮酒,大多情况下个人会对所有会餐者逐一敬酒碰杯。中国人在吃饭之余不饮酒精类饮品,这也可以理解为,即使没有“精神”(酒精)的支撑,中国人也同样很开心与放松。引人注目的是,比如说在过节时,他们喜欢举办各种带有固定节目的表演或做游戏。德国人喜欢在聚会上长时间地喝酒聊天,习惯于此的德国学生对中国人的娱乐方式常常感到陌生;同样,中国人觉得德国人的聚会除了聊天与音乐之外什么都不是,且大多时候真的很无聊。

在中国,没有什么事比吃饭还重要,因此中国人对吃饭时间把握得非常精准:午餐在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半之间开始,晚上开饭时间一般在五点半到六点半,晚上的宴请也一般在两个小时内结束。饭后,中国人不会像德国人一样坐下来喝点葡萄酒或啤酒。吃饭过程中有足够的机会使大家相互熟络起来,人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在告别时,如果主人不是陪同走一段路到酒店门口,则会对客人说“您慢走”,但其意思是“安全到家以及别太匆忙!”在午餐之后一般会说:“您好好休息!”特别是在午餐喝多了酒之后都乐意休息一下,报告会或者谈判议程通常在下午两点半重新开始。

如果您在德国邀请中国客人吃饭,要想不出洋相的话,请勿只是一味地强调优雅的氛围,而是务必让菜肴丰盛一些。如果不是这样,您的中国客人可能会认为您太吝啬,就像下面某人的经历:

当我有天被研究所老板邀请去家里吃饭时,我在德国才生活了很短的时间。在美好的憧憬中我准时赴约,并与其他客人都相互认识了。女主人拉开了餐厅的滑门,映入眼帘的是放有精致瓷餐具的桌子。蜡烛的光芒营造出一种节日的华丽,尽管——这个念头在我脑海里闪现了一下——在吃饭时霓虹灯能更有益于找到食物。桌上摆放了一些盘子,里面装着小面包片,人们可以用牙签挑起来放到自己的餐盘中。这应该是“饭前小点心”,大家都这么想。我觉得这种饭前小吃很原汁原味,更重要的是分量很足。正因如此,我更耐着性子热情期待其他菜肴。第一道菜耗时太长激起了我的食欲,我已经不怎么有耐心了。首先我很渴,当女主人将要斟茶的时候,我对此表示了感谢,但她却没有添加,而是只顾着其他已经倒过茶的人。然后我们又被请到了客厅。德国人真是讲究,我当时一边想,一边猜测桌子是为下一道菜而准备的。然而,这让我们等了很久,最后我认识到,节日晚餐不过就是已经上来的“小点心”。难以置信,我小声嘀咕道,这些人怎么这么小气,我生气地回到了家。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按德国标准,这样的晚宴已经足够丰盛了。

上一篇:厦门航空公司企业文化下一篇:地铁工程资料填写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