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文化

2024-11-09

中国礼仪文化(通用12篇)

中国礼仪文化 篇1

摘要: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从古至今餐桌礼仪一直体现着我国独特的食礼文化,被人们所继承发扬光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优良传统在今天似乎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餐桌上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礼仪,礼节被淡化的现象,以及年轻人对食礼文化概念的模糊。为什么教育的普及,不但没有让传统文化更好的得到继承和发扬,反而被边缘化?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这种变化不仅来自于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教育理念变对它的忽视化,同时也来自于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对我国传统食礼文化的冲击。

关键词:礼仪,餐桌文化,变化,教育理念

一、引言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据《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而最早出现的食礼,又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古代食礼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和筵席、餐饮上的礼尚往来,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被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所接受,演变成各种合理的饮食礼仪与礼俗,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然而,所有这些礼仪文化与我国重视传统礼仪教育密切相联,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个教育大国,对于传统的中国礼仪文化之传承是教育的一部分,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

我们将要谈论的是关于饮食的礼貌、礼节方面。饮食礼貌是餐饮活动中表示敬重与友情的日常行为规范。饮食礼节是饮食礼仪的节度和饮食礼貌的综合评价。总之,作为“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礼是饮膳宴筵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赴宴人和东道主的仪表、风度、神态、气质的生动体现。从餐桌礼仪看现代中国社会世态的变化,透视人民教育层面的认知,及对传统文化的漠视等诸多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为了了解此领域的研究现状,作者查阅了近些年的相关调查论证。发现前人在对中西餐桌礼仪差异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论证,其内容包括饮食,营养,餐具,禁忌、衣着、次序、、话语,不同文化、教育、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论证。

就中西不同餐饮文化差异中折射的教育观差异来说,从餐具使用,座次安排,饮食的不同,用餐方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西方的个人主义,重科学,重环保,重规范的理念与中国重和谐,整体,热情厚道的集体主义观念的不同。(张纯,2010)对中西餐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要反映在饮食喜好,餐具,餐桌座位安排,就餐气氛等方面,体现出中国集体主义的感性思维文化与西方个人主义的理性思维文化之间的差异。

我国学者在中西餐桌文化礼仪差异方面目前已做了很多的研究,调查,且研究的范围领域较广,而对关于我国当代餐桌礼仪变迁方面则还没有人涉入。笔者从自身生活中观察发现,当下的中国餐桌礼仪文化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优良的传统受到挑战,于是便展开了此研究。

三、我国传统的餐桌文化

在我国的传统餐桌文化里,关于就坐方面,应等长者坐定后,其他人方可入坐。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不可发出很大的声音,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计,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呕气。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不可伸手横越,长驱取物。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士拖拉座椅。

四、中国餐桌礼仪的时代变迁及原因

首先就餐桌一般礼仪而言,传统的尊长文化受到极大挑战。现在我们轻易可以看到,无论是家庭内部还是大型聚餐,多数情况下,晚辈总是先伸出就餐之手。这样的现象在今天较为普遍,大家似乎习以为常。关于就餐时要尽量保持安静也早已被忘到九霄云外,随处可见的就餐环境里,大声说话,唾沫四溅,自顾自饮,不顾及旁人感受,吃东西发出很大声响的现象很是普遍。

我国虽是个教育大国,礼仪之邦,却抵挡不住时代发展这股洪水所带来的冲击,对传统餐桌礼仪的传承,似乎更多的被我们所忽视,我们忙着抓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忙着找好学校,忙着上好的大学,忙着各种事,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传统礼仪的教育,教育之本是怎么样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成为更好的人,对礼仪的继承是很必要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丢了根本。只有懂得了基本的文明礼仪,尊敬长辈,我们才能发展的更好,走的更远。唯细节处看人品,唯文明里看文化。餐桌礼仪里的长辈优先,礼让文化,是文明礼貌的体现,是对长者,对他人的尊重,是孝道的最好诠释。我国对“孝”的文化传承,“敬”的文化风范早已渗透到了骨髓里,这是不容质疑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其继续发扬广大,传授给下一代,这是对传统的继承,更是对优秀文化的保留。

从餐桌文化看中国的时代变迁,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忽视了最传统,重要的东西,我们的学校,家庭,甚至整个社会都应该给予重视,重拾优良的餐桌礼仪,将更多的注意力回归本真,我们会发现教育中的很多其它问题变的不再难解。一个懂得孝顺,懂得尊长爱幼,懂得礼让的人,某种程度上已经是教育的成功。

五、结论

文化是历史的传承,教育是对文化的继承和诠释,而礼仪是文化的一部分。教育就像一面镜子,我们的教育,从被教育者那里可以得到答案。中国五千年礼仪文化的消褪是对传统的缩减,也是当代价值观的改变。人们崇尚简约,丢掉繁文缛节,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更多的是快餐文化,当下的时髦,却不能长久。传统的餐桌礼仪反应的是我国的历史民俗,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经岁月的考验而经久不衰的流传文化。

我国餐桌礼仪的变迁更多的反应的是大文化背景的改变,是随着科技发展,不同文化融入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其背后身深层次原因则是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不再关注看似轻薄的传统文化礼仪礼节,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升学,就业的压力,人们太忙,没有时间停下来欣赏慢文化,细细和家人品尝一顿美食,遵循传统礼节,当然不可否认,我们的父辈们依然坚守着传统礼节的阵地,只是随着新一代的成长成熟,这些餐桌礼仪文化被越来越淡化,边缘化,这是值得我们这代人深思的问题,传统餐桌礼仪更多体现的是一份情感,一种做人的态度,是“孝”与“敬”最完美的结合。我们的教育需要弥补这一课,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需要引起对食礼文化的重视,回归传统。

参考文献

[1]段洁,陈谦.餐桌礼仪与口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01,01.

[2]张纯.中西方不同餐桌文化折射下的教育观差异[J].安徽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

[3]吴寒,姜黄燕.浅析中西餐桌文化差异[J].成都:青年作家,2014,20.

中国礼仪文化 篇2

筷子文化

中国人都用筷子吃饭,筷子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现在,筷子的使用也已经深入到其他许多地方,如:越南,韩国,朝鲜等等。筷子的诞生象征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一对筷子虽然看似简单,但是他可以夹,绕,戳住食物。同时,在一些重大的场合中,例如婚礼喜宴,赠送筷子作为礼品也寓意幸福,吉祥。

餐桌上的礼仪小结:

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内的话.以示歉意.

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八、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着,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着.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重要时刻

生日是每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在年轻的时候,人们往往在生日前要吃一碗面,寓意长寿;在生日当天则吃蛋糕庆祝。等人到了中年,这时候的生日更为重要,除了吃面和蛋糕之外,大家还会送上蟠桃祝福长寿安康。

在结婚的.大喜日子,中国人往往会吃花生,龙眼等食品,祝福新人能马上有爱情的结晶。 在端午节,尽管不是所有人都能亲眼欣赏到赛龙舟的精彩比赛。但是,他们都会吃粽子,用糯米,鲜肉以及竹叶等原材料包出来的特别食物。这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屈原而制作的,人们害怕他吃不饱,就会给他做各种样式和形状的粽子。

在中国农历最后一个月的第八天,中国人都会吃腊八粥,来纪念和分享大家的成果,至今这个传统没有改变。

对于中国家庭,如果有孩子出生了,父母们会为邻居送上红鸡蛋庆祝这件喜事,有时候会在红鸡蛋上点上黑点,表示孩子的出生日期,或者暗示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中国礼仪文化 篇3

关键词:中国古典家具、礼仪文化、设计

一、家具礼仪文化概述

(一)家具礼仪的概念

礼仪可以理解为礼节和仪式的合称,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传统、风俗、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一种准则或规范,目的在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所谓:“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记.哀公问》)。通过对古代礼仪文化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体现在“男女之礼”上,是指在封建社会男子地位高贵,女子地位卑下。

二是体现在“长幼之礼”上,是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关系。

三是体现在“三六九等、贵贱有分”上,是指人分尊卑贵贱、地位高低。

四是体现在“主宾之礼”上,是指人群之中主人与客人的区别,相互之间的主宾关系。

五是体现在“亲疏之礼”上,通常是指在一定血缘关系上的人群区别。而所谓的家具礼仪则是指在这种礼制秩序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家具文化。

(二)礼仪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

从远古人类祭祀鬼神的各类活动开始,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到西周时期,古代礼仪就已经基本成型,而到春秋战国以后,经孔子和儒家学派加于完善和构建,形成了一套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必须格守的准则。并把它作为一種基础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内容,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成为儒家教育的重点。从而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仪表。

礼仪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遗产,而“《礼记》作为儒家经典,一部儒家礼仪思想的资料汇编,相传两千多年,构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礼仪制度和礼仪文化精神”[1]。在中国古代社会,正是各种制度和规范比较落后的时代,一个法治社会还未出现的时代,“礼正是确认和维护这些等级关系的社会秩序的最有效工具”[2]。因此,礼仪文化深深渗透到了古代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成为人们言行举止的准则。

二、中国古典家具中礼仪文化思想的体现

(一)礼仪文化思想在中国古典家具设计思想上的体现

礼仪文化思想首先影响到人的自身,然后影响到人所创造的一切事物。在中国古代,古人利用礼制秩序与儒家教义来建立空间秩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和思维中的每一个抉择。是人、社会决定了家具的形态,而又因人的意识、主观上判断影响了家具的造型。家具的造型是通过人的意识和现实中的可行性来确立的,因此,家具就有了社会性和文化性。“社会创造了家具,家具诞生于社会,任何一个时代的家具都必然受到当时社会的制约与影响。家具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人们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民俗民风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的家具正是在礼仪文化思想的影响下所形成,被赋予了礼仪文化的内涵。

(二)礼仪文化在中国古典家具造型上的体现

一件家具,一个造型,它凝聚了几代人甚至成百上千代人的思想结晶,凝聚了众多的历史文化的沉淀。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与社会生活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自然也就对中国古代家具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一影响可以从中国古代家具的造型中窥见一斑。譬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皇帝宝座,它是一个床形,(如图1所示)。试想它为什么是一个床形呢? 通过对中国家具发展史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床诞生于席地而坐的时代,首先是作为一种坐具出现,是当时室内空间中最主要的家具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床慢慢发展成为了卧具和坐卧兼备,成为待人接客最好的家具,也成为了家具地位最高的家具。宝座是皇帝的专用座椅,它的造型就是宽大的床形。坐在这宽大的宝座上,撇开舒适性不说,它可以保持一种“正襟危坐”(如图2所示)的姿态面对各大臣子,显得格外威严崇高。这种座姿是受到礼仪文化“君臣之礼、贵贱有分、主宾之礼”的影响。

图1 皇帝宝座 图2 正襟危坐

官帽椅顾名思义是像古代官吏所戴的帽子而得名。我们知道,官帽本身就是表示官职、身份和礼仪之用。因此,像官帽的官帽椅,也就自然有着威严崇高而又彬彬有礼的座姿(如图3所示)。可见,礼仪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言行举止,而且间接的影响了家具的外观造型。

图3 官帽椅 图4 交椅 图5 架子床

(三)礼仪文化思想在中国古典家具功能上的体现

交椅因其下身椅足呈交叉状而得名(如图4所示)。由于交椅的可折叠性,搬运方便,故在古代常为野外郊游、狩猎、行军作战时让为官最高者休息使用。所以久而久之,交椅就形成了权利、地位的象征。“谁坐第一把交椅”这一说法,也就是这么而来。这也正是“三六九等、贵贱有分、主宾之礼”的礼仪文化思想在中国古代家具功能上的一种体现。

架子床,顾名思义,就是有架子的床,架子有四柱、六柱或八柱加一个顶盖构成。(如图5所示)架子床四周有围栏,把睡觉空间缩小,空间有围合感和安全感,使睡眠得到充分的放松。架子床只有单面上下,上床睡觉有先后、主次、尊卑之分。“老爷睡在靠边的主位上,太太睡在里面侧次位上。包括刚才讲的形式上的尊卑,必须按照礼制执行。中国的床跟西式的床比,多了这样一层文化内容。”这种架子床是受到礼仪文化“男女之礼”的影响。

nlc202309081022

(四)礼仪文化思想在中国古典家具陈设上的体现

“群居五人,长者必异席”这是《礼记》中的一个行为准则。就是说如果有五人共处一个房间,那么德高望重者必须另坐一张席子,以示尊卑。有了“异席”便有了主席,这也就是我们今天“主席”这个词汇的来源,意指主要的席位。而《礼记》这句话中“席”字,指的就是席子,是出现在席地而坐时代的坐具,也是一种家具。按照中国古代所倡导的礼制秩序的社会处事准则,有了“主席”,必然会次之,再次之……的席位,因此“座次”这个概念也就油然而生,从而影响了家具的陈设,“主宾之礼”的礼仪文化思想也就从中得到了体现。

古代宫廷建筑的室内陈设在结构布局、形状体量、平面色彩等方面均符合“贵贱有等、尊卑有分、君臣之礼”的礼制秩序建立的空间秩序。譬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从整体的建筑所处理位置来看,它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线的显耀位置。这正是表现了一种“以中为尊”的观念。而太和殿里面的室内布局也采用了轴线对称的形式,这种室内布局,无疑是儒家“中正无邪,礼之质也”的思想物化,既是外在艺术形式的综合表达,也是内在人生哲理的具体显现。为了在视觉感知方面强化冲击力,在整个宫殿室内环境中,统治者座位适当抬高,尺度适度放大,工艺适度细致复杂。而这种居高临下的意向,“既符合君臣之礼,符合于尊卑所处方位(北)的‘天道’而君临天下,借助陈设艺术的烘托,使高位处使用者形象具备了庄重、高贵、神圣和庞大、寓含着打动、震撼和威慑卑位(南)者知觉系统的特殊和神秘力量”。而在礼仪性厅堂的内结构布置中,屏壁、条案前的一双椅子,是主人与贵宾首席。“东为主,西为客,两旁拱卫竖直排列椅座,两椅一几,一椅一几,四、六、八座不等。两旁卑位椅子与尊位处椅子在材料、工艺、尺寸、造型乃至结构上或显或隐都存在区别。以强化尊卑的陪衬,应答尊者为序的宾主关系,人伦尊卑一目了然。”

(五)礼仪文化思想在中国古典家具装饰上的体现

家具装饰的目的在于让家具更具美观性和象征性。在礼仪文化的思想的限制和约束下,中国古代社会礼制秩序分。因此,装饰图案也有着等级之分、卑微之分。这点我们同样可以从“龙椅”与普通椅子在装饰之别中窥见一斑。前面所提到的皇帝宝座,也叫皇帝的“龙椅”,而它之所以称之为“龙椅”,是因为在装饰上运用了大量雕龙手法。椅背两侧的四根圆柱子雕有四条长龙,正面两根主柱上各盘绕一龙,形成游龙升腾之势,因此皇帝宝座也就有了龙椅之称。用龙图案做装饰的椅子虽然不只是皇帝这个宝座,但是其它用龙纹做装饰的家具龙纹图案是不一样的。古代龙也是分等级的,比如最高级的五爪金龙只能皇帝专用。在明式家具中,普通老百姓常用的纹饰有螭龙纹、如意云纹、波纹、博古纹等吉祥图案。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家具装饰图案上的禁忌、尊卑中可以看到,礼仪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对中国古代家具的装饰。

清代宫廷家具装饰趋于繁杂,木家具上雕刻装饰也大量增多,通过浮雕、透雕、圆雕等装饰形式进行家具装饰,并采用玉石、珐琅、贝壳、陶瓷等做镶嵌,出现了雕漆、填漆、描金的漆家具。但是,民间家具仍以实用经济、简洁质朴、返璞归真为主的装饰风格。因此,从经济上和精神上出发,中国古代家具在装饰上有了等级之分。

(六)礼仪文化思想在中国古典家具材料上的体现

中国古典家具有“木材构创的询丽诗篇”的美称,是因为中国古典家具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制作出各种美轮美奂的家具造型。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家具有高低档之分,撇开传统的造型和工艺来说,这种分类往往正是从木材的档次上来分。由于受到礼制秩序的影响,中国人对厚重、宽大、结实的家具有着特别的好感。在中国古代,有大部分中国人会觉得用了重量较重的家具,心里会觉得比较踏实。这种心理正是受到礼仪文化等级思想的影响后内心的一种自然反应,而这种反应也往往体现在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因此,密度高,分量重的硬木家具也就自然成为了中国人最受欢迎的家具。我们一般认为质地坚硬、纹理美观的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大红酸枝木等名贵红木为制作中国古典家具的上等好材。

通过对中国古典家具设计中礼仪文化思想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礼仪文化对中国古典家具的影响极为深远。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特定时代的产物,礼仪文化对其在设计思想、造型、功能、摆设、装饰、材料都得于体现。从而得出礼仪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家具的设计产生过深远影响的结论。其目的在于告诉人们,要研究中国古典家具,就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制度的大环境中入手。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礼仪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参考文献:

[1]韩云忠.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张杰.儒学与中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中国礼仪文化 篇4

一、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分析

1. 各自的内涵

当前社会的大背景下, 礼仪是维护我国社会秩序的行为和基本准则, 旨在要求人们的行为规范符合礼仪的精神, 既表现为传统的风俗习惯, 又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 而究其实质来看, 其更注重对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 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下来的。具体说来, 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表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这对中华民族的各方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 “礼”一直处于核心地位, 我国更是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里, 中国古代礼仪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综合我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看, 早在孔子以前, 就出现了“礼”, 最早可追溯到夏、殷、周三代之礼。除此之外, 古礼基本成型则出现在西周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 到了春秋时期, 由于出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礼仪集大成者, 古礼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也逐渐形成了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礼仪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孔子将礼仪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 也重视将礼作为道德规范。此外, 在我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由孔子所构建的礼仪体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新时代的发展中, 经过不断改进, “礼”扩展到了道德、艺术、大众言行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逐渐演变成为人际交往的礼节及生活准则等, 在各个领域展现着巨大的影响力。

传统礼仪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传统精神以儒家礼制思想为指导, 借此方式向时代传递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基于此, 我们应积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并在此基础上弘扬中华文明, 显然这就需要对其核心内容“礼”进行了解。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学习礼仪的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唯有融入传统文化, 方可更完善地把握礼仪的真实内涵, 这对当前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高校礼仪课的必要性

1. 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

近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 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不断增强, 但却忽视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表现在理想与信仰缺失, 踏入工作岗位后责任感不强、社会责任感差、团队协作精神欠缺等。这种现象提醒高校不仅应当注重学生文化素质方面的培养, 更应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不断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 社会的多元结构成就了文化方面的多元化状态, 这一现状显然加剧了高校学生在文化价值选择方面的迷茫性。新鲜的外来文化的诱惑, 再加上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不够的现状, 使得高校学生极易受到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 进而造成高校学生模仿和吸纳西方社会的价值观、生活及交往方式等。这不断弱化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程度, 逐渐衍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 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崇尚过“洋节”而忘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这种情况的发展, 促使高校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宣传与教育。面向未来, 我们必须保持并发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本土文化。

3. 大学生礼仪修养及教育现状的要求

总体来看, 当前的大多数在校学生尊敬师长、言行规范且健康上进, 但也不排除一些学生存在礼仪失范的现象。造成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原因众多, 但学生已经进入了大学校园读书, 作为教育机构, 大学教育有必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 全面加强对学生礼仪修养方面的教育, 促使学生做一个能顾全大局、与别人友善相处且能遵守相关秩序的有为青年, 这也是社会赋予高校的重大任务。在具体的礼仪教学过程中, 应当讲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入手, 将礼仪作为增进感情的催化剂, 促进学生友好互助、协作共进, 使其真正成为祖国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三、加强高校礼仪课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策探究

1. 加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促进礼仪教学的丰富化发展

在新时期的发展中,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礼仪课程, 并不是要让学生去机械地抄袭传统。全盘吸收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完善的, 我们应持辩证的态度去继承其中的优秀文化, 剔除其中的糟粕。

另外, 教师应当在礼仪教育的实施中, 让学生真正认识此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作用, 并要求学生注重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入手, 在待人接物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及共同发展等, 使其理解以和为贵的和谐是一种秩序, 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共事, 保持宽容的心态, 互敬互爱, 积极展现和谐的思想观念, 促进学生自身修养的健康发展。

在高校礼仪教学中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也能更好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改高校学生存在的轻浮功利现状, 能更好地结合现代发展观与古老文化价值观念, 使得学生从中学会为人处事的方式, 并进一步完善创新, 用其指导学生的后续发展。

2. 在礼仪教学中落实对传统文化的传授

在新时期的高校教学中, 应当避免用说教的方式在礼仪课程中传授传统文化, 而应结合学生课堂接受的具体情况, 讲究教学的循序渐进, 注重将理论运用于实际, 在每节课的礼仪教学中渗透相关的传统文化, 进而在教学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 加深学生对传统礼仪及文化的理解, 进而不断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讲授礼仪历史时, 应当引经据典, 将我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与礼仪的产生、发展相结合, 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使其认识到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而其中的礼仪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基础和精髓, 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对于学生爱国等方面的高尚情操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礼仪课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 应当积极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结合网络互动教学, 有效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增强教学的效果。

3. 宣扬传统文化的崇德理念, 注重学生内外兼修

人类的发展历程中,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 更是重在教会学生做文明人, 塑造内外兼修的美好形象, 这才是当前高校礼仪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相比于其他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崇尚道德为首要价值取向。在实施礼仪教学过程中, 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德理念教育, 我们应重视积极宣传和引导, 旨在养成学生自制的良好习惯, 以此来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道德修养。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 古代的各级学校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往往会重视对严厉学规的运用, 这种方式显然对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学规———稷下学宫的《弟子规》为例, 在其所述内容中, 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 从尊敬师长到敬德修业等方面, 都对学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在课堂纪律方面有“危坐乡 (向) 师, 颜色毋作”“汛拚正席, 先生乃坐”等规定;在尊师敬德方面的礼仪, 出现了“先生施教, 弟子是则”的说法;而对于其中涉及的生活起居方面, 则有“少者之事, 夜寐早作”“夙兴夜寐, 衣带必饬”等说法。这些内容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制定了相关的规定, 重在引导学生成长为一个懂规则、有责任心、价值观念高尚的人, 显然这对于新时期的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礼仪课程的教学时, 也应当设置相应的规范, 因为这对当前大学生礼仪习惯及良好心态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茶道文化礼仪 篇5

一、容貌

俗话说:聪明面孔笨肚肠,有的人由于动作的协调性及悟性水平很低,给人的感觉是紧张,并不觉得美。而有的人虽相貌平平,但因为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得体的行为举止,靠自己的勤奋,以神、情、技动人,显得非常自信,灵气逼人。茶艺更看重的是气质,所以表演者应适当修饰仪表。如果真正的天生丽质,则整洁大方即可。一般的女性可以淡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以恬静素雅为基调,切忌浓妆艳抹,有失分寸。来自内心世界的美才是最高境界的。

二、姿态

姿态是身体呈现的样子。茶艺表演中的姿态也比容貌重要,需要从坐、立、跪、行等几种基本姿势练起。

(一)坐姿

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必须端坐中央,使身体重心居中,否则会因坐在边沿使椅(凳)子翻倒而失态;双腿膝盖至脚踝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敛,舌抵下颚,鼻尖对肚脐;女性双手搭放在双腿中间,左手放在右手上,男性双手可分搭于左右两腿侧上方。全身放松,思想安定、集中,姿态自然、美观,切忌两腿分开或翘二郎腿还不停抖动、双手搓动或交叉放于胸前、弯腰弓背、低头等。如果是作为客人,也应采取上述坐姿。若被让坐在沙发上,由于沙发离地较低,端坐使人不适,则女性可正坐,两腿并拢偏向一侧斜伸(坐一段时间累了可换另一侧),双手仍搭在两退中间;男性可将双手搭在扶手上,两腿可架成二郎腿但不能抖动,且双脚下垂,不能将一腿横搁在另一腿上。

(二)跪姿

在进行茶道表演的国际交流时,日本和韩国习惯采取席地而坐的方式,另外如举行无我茶会时也用此种座席。对于中国人来说,特别是南方人极不习惯,因此特别要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免动作失误,有伤大雅。

1、跪坐:日本人称之为“正坐”。即双膝跪于座垫上,双脚背相搭着地,臀部坐在双脚上,腰挺直,双肩放松,向下微收,舌抵上颚,双手搭放于前,女性左手在下,男性反之。

2、盘腿坐:男性除正坐外,可以盘腿坐,将双腿向内屈伸相盘,双手分搭于两膝,其他姿势同跪坐。

3、单腿跪蹲:右膝与着地的脚呈直角相屈,右膝盖着地,脚尖点地,其余姿势同跪坐。客人坐的桌椅较矮或跪坐、盘腿坐时,主人奉茶则用此姿势。也可视桌椅的高度,采用单腿半蹲式,即左脚向前跨一步,膝微屈,右膝屈于左脚小腿肚上。

(三)站姿

在单人负责一种花色品种冲泡时,因要多次离席,让客人观看茶样、奉茶、奉点等,忽坐忽站不甚方便,或者桌子较高,下坐操作不便,均可采用站式表演。另外,无论用哪种姿态,出场后,都得先站立后再过渡到坐或跪等姿态,因此,站姿好比是舞台上的亮相,十分重要。站姿应该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头上顶下颌微收,眼平视,双肩放松。女性双手虎口交叉(右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男性双脚呈外八字微分开,身体挺直,头上顶上颌微收,眼平视,双肩放松,双手交叉(左手在右手上),置于小腹部。

(四)行姿

女性为显得温文尔雅,可以将双手虎口相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提放于胸前,以站姿作为准备。行走时移动双腿,跨步脚印为一直线,上身不可扭动摇摆,保持平稳,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收,两眼平视。男性以站姿为准备,行走时双臂随腿的移动可以身体两侧自由摆动,余同女性姿势。转弯时,向右转则右脚先行,反之亦然。出脚不对时可原地多走一步,待调整好后再直角转弯。如果到达客人面前为侧身状态,需转身,正面与客人相对,跨前两步进行各种茶道动作,当要回身走时,应面对客人先退后两步,再侧身转弯,以示对客人尊敬。

礼仪

- 茶席布置 -

简单无需奢华,不使用的器具尽量在桌面以外。花器等装饰品,应符合主题,颜色、材质应细细选择,尽量与主要茶具、茶席融为一体,避免喧宾夺主。

- 茶具清洁 -

所有茶具从外观上看必须是干净的,杯子里没有茶垢、杂质、指纹等之类的异物附着。许多人喜欢使用老物品,因为上面残留着岁月的痕迹,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不包括残留的令人不悦的水渍或茶渣。

避免接触 -

他人的杯子, 都应该一只手托住杯底的一个点,另一只手则扶住茶杯的1/2以下部分,手指切莫触及杯口,如果有条件,在奉茶时尽量使用茶托。

请客选茶赏茶 -

主人在泡茶前,应先拿出一些名优茶放在茶盘中,供客人挑选,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取茶 -

将茶筒中的茶叶放入壶或杯中,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取茶,不要用手抓。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

注意事项

1.由于是待客,所以忌讳把茶水泡到发白的程度,这个视为是失礼。当然你可以询问客人是否需要换茶,如果客人坚持再泡,最多再泡一至两次也要换茶的。

2.准备茶点:不为客人准备茶点的,同样视为失礼行为。当然茶点的种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花生,蜜饯,腰果,杏仁之类的。不过茶点不必特别的分盘,摆放在茶盘前的适当位置,由客人自行取用。

3.交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平和,品茶和喝酒是有质的区别的,要的是那份“从容”、“自在”和“平和”而已,作为主人而言,忌讳对自己的茶叶自吹自擂或者夸大其词。同时应该注意谈论话题的选取,避让那些低俗的八卦话题,谈论层次应该是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

4.动作应该优雅。喝茶就是一种修行,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举手投足之间要有一份自信和优雅。赵老居士说过:“爱茶的人,就是坏也坏不到哪里的。”

5.如果你是一个抽烟的人最好忍忍,正规的茶道是严禁抽烟的。不过如果你和主人的关系很好的话,你也应该在喝了几泡茶之后,征询一下主人的意见,得到同意以后方可吞云吐雾,才坐下就发烟的,视为失礼。

称呼礼仪,不该凋落的文化 篇6

上街购物,与卖家砍价半天,终于将目标购入囊中,结果“小姑娘,你好厉害!这次生意我没得赚的!”我心里反问:我有那么小吗?

家中电话响起,传来“阿姨!XXX在吗”,心里再次问自己:都被人叫阿姨了。原来称呼对我这么重要。

称呼是一种文化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而称呼则是最能代表礼仪的一门学问,对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年代都有着不同的叫法,比如皇帝的叫法就有主上、主公等,秦朝的宰相演变到清朝就是大学士、军机大臣……称呼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特点。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什么?……”还记得小时候大街小巷都在放的这盘磁带吗?伴着孩子的歌唱声,一个个称呼被灌进耳朵“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曾有外国友人说中国的亲戚关系太多,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让他们很茫然,只是没有想到,困扰外国友人的问题今天也困扰了我们。春节前,网上流传的“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颇受年轻人的追捧。这也难怪,当年父辈们家中哪个不是几个孩子,如今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曾经的叔叔、姨姨、舅舅的称呼越来越少,难怪有人担忧地说,多年后,孩子面对这些亲属称呼将会茫然,不知所谓何意。

在古籍中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明朝初年,有一性格开朗的江南名医庄伯和,他的朋友也是当地的名士李庸派家僮送给他一封书信。家僮呈递书信时,不慎叫出了这位名医的名字。对这种失礼行为,当时的文人一向都看得很重,庄先生也是非常不满。但他并没有当面加以指斥,而是采取了一种巧妙方法予以惩处。只见他一本正经地对这位家僮说:“你们老爷要借我的药磨用一下,叫你把它背回去。”并随手书写一份回函,要他转交。家僮背着沉甸甸的药磨,气喘吁吁地回到家里。主人先是一怔,待看过了便函:“来人当面直呼姓名,实为无理,罚他驮运药磨两遭”,这才明白,遂立即命令家僮再把药磨背回去。

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但人的内心世界往往既复杂又矛盾,包括称谓在内的社交礼仪就是要更多尊重和更多喜爱,这需要双方有默契,才能叫得舒服,应得开心。

称呼是一门学问

称呼里包含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对长辈的尊敬、人与人的亲疏关系、身份地位、财富情况等都能从这小小的称呼里体现出来。

在《红楼梦》中,冷子兴与贾雨村有过一段对话:“……上一辈的(名字)却也是从弟兄而来的,现有对证:目今你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时名唤贾敏。不信时,你回去细访可知。”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若“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是为此无疑矣。”“这女学生”即林黛玉。因为她要避母亲贾敏的名讳,所以,每逢遇到“敏”字,便念作语音相近的“密”,而书写时则故意缺一两笔。这类规矩,今天已不复存在,但是,对于长者、尊者不直接称名,大体上还是坚持的,只是,做法上有所变换。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现在的称呼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平等。在一个文明而优雅的社会,称呼文化是不能忽视的。“称谓”是反映人际关系的一门学问,越能掌握这门学问,对促进人际和谐越有帮助。

称呼是特定时代的社会文明、精神风貌、社会特点的直接体现。所以了解称呼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了解这个社会。正常的称呼应建立在人人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一个称呼可以把人的距离拉近,也可以把距离拉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声称呼,在温馨中透着无尽的奥妙。

称呼是文明的标志

还记得小时候父母教导我们“礼多不怪”、“以大为尊”,被父母带出去时,总不忘嘱咐一句“待会见了人,别忘记叫叔叔阿姨”。就在这一句叔叔阿姨声中,我们传承了称呼礼仪文化,也表达了对长辈的尊重。

还记得当初从事出版行业后,第一次被人叫做老师的情景;更记得来北京后,时常听到“您”这个称呼的感动。曾经的文明称呼,在现在已经越来越稀少,年轻人对老人的无礼,孩子对家长的直呼其名、学生对老师的不尊敬……社会在进步,只是在进步的路程上我们丢掉了一些本该保存、本该发扬光大的美德。

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标志,称呼是打开文化暗锁的钥匙,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称呼语最能反映社会历史变革,承载传统的文化信息。

称呼礼仪,在流传了几千年的历史中,促进了社会的文明、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更体现了社会的优雅,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养、思想道德、语言艺术等综合素质的高低。

称呼礼仪的传承还需要每个人的付出,这个传承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中国礼仪文化 篇7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传统礼仪,争议,传承

在全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日益增强的今天, 我国和各国人民的交往比其他任何时间都多。人们说“入乡随俗”, “俗”指的就是风俗、礼仪。了解现代文明社会的礼仪规则, 理解与尊重各国各地区人民的礼仪交往的知识, 是避免文化冲突, 实现平等友好的交往的前提, 对跨地区跨文化的交流沟通有很大的益处。作为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 传统礼仪应该被赋予当代的积极的内涵。

一、从两个争议说起

第一个争议是给客人泡茶的杯子是否可以使用一次性纸杯, 这个争论近几年来一直存在于网络上。部分网友认为一次性纸杯省去了清洗、消毒的步骤, 简单、方便、卫生 (主要指防止传染病) , 与现代快捷的生活方式相符合, 应该提倡使用。笔者今年春节期间走亲戚时, 几乎所有的主人家给我们泡茶都是用的一次性纸杯。而有些人认为用茶壶泡茶, 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 不应被舍弃。《中国日报》上曾针对这个问题刊发过一篇文章, 旨在反对用一次性纸杯, 提倡使用专门的茶具。文中提到, 一次性纸杯的潜台词是“人情如纸”, 使用一次性纸杯给客人泡茶代表了“礼节上的不周, 是主对客的不敬, 让客人感到主人的轻慢”。

第二个是巩俐与郎朗曾因见面行贴脸礼而惹争议。具体情形是这样的:2011年6月27日, 巩俐在北京出席某国际品牌的颁奖典礼活动时, 身着一袭深V露背裙, 还与郎朗以及一些外籍男士行亲密吻面礼。这件事一经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巩俐与郎朗的吻面礼照片在网上疯传, 引来许多争论。部分网友对此颇有看法, 指责道:“又不是在外国, 贴什么脸啊?”也有人认为他们故作姿态:“都是中国人, 搞什么外国人的吻面礼, 握个手不行么?”

礼仪是文明的结晶, 是人们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是接人待物表示尊重的行为规范, 它涉及到人类社会中一个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 “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 豊亦声。”这里的“示”指神, “豊”指祭祀中使用的器皿。由此可以看出, “礼”与古代的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 而这种仪式不是随意妄为的, 是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礼”在中国古代有着维系古代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身份甚至律法的含义, 比如“不学礼, 无以立” (孔子) 、“辞让之心” (孟子) 、“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 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 (董仲舒) 、 “五刑之属三千, 而罪莫大于不孝” (《孝经》) , 而其本质是封建等级制度。到了近现代, 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 它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改变而变化, 不再束缚人们的思想, 脱离了封建统治阶级工具的行列。现代文明社会 (包括西方社会) 提倡根据不同的对象实施礼仪, 遵守真诚尊重、平等宽容的原则, 礼仪之中处处体现着自由、方便、实用的观念。这与我国传统礼仪中蕴含的厚重的历史感及洗练凝重的风貌很不同。如今, 正如上文的两个争议, 一些传统礼仪日渐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 或不再传承, 或形式上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派与现代派的争论——前者指责后者数典忘祖, 后者则认为前者固执守旧, 繁文缛节也不利于社会进步。

二、跨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礼仪

中西方社会拥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其产生与发展都与所处的地域环境、历史背景以及社会条件息息相关, 没有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的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 跨文化交际不仅现象增多, 并且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中国的礼仪文化必然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礼仪文化进行对话与交流。而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有助于指导人们在中西交流与合作中有着得体的表现, 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加强沟通效果, 建立友好关系。

当然, 在此过程中, 中国的礼仪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他地区、国家礼仪文化的影响。例如,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中的见面礼主要有作揖、拱手、跪拜等几种, 这主要体现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而在现代的礼仪习俗中, 跪拜礼受到西方文化背景以及平等价值观念的影响, 已经渐渐消失。又如, 在餐饮礼仪方面, 从前中国人请客好排场和热闹, 而现在对于亲朋好友的宴请, 则往往将环境、服务因素纳入首选, 优雅的餐桌礼仪也日渐盛行。由此, 摒弃现代礼仪而全部回归传统的做法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但可以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的同时, 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成果, 跨越有碍文化发展的屏障, 为现代文明社会增添民族的色彩。

三、传统礼仪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就传统礼仪的话题进行了一项有3622人参与的调查 (其中“80后”占55.0%, “70后”占32.2%) 。结果显示, 仅16.1%的人在生活中还遵循传统礼仪, 70.8%的人只保留了部分常用的礼仪, 12.0%的人直言“保留得很少”, 还有1.0%的人表示“几乎没有保留下来”。但与此同时, 85.9%的人认为传统生活礼仪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性, 其中25.3%的人认为“很重要”。

现代文明社会使人们不再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压迫, 平等宽容比严刑酷吏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我国的传统礼仪经过了几千年的流传, 其中蕴含了较稳定的社会共同信仰、共同意识, 这种共同的心理积淀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言行都有着重大影响, 能够对整个国家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它有利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有利于促使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向心力, 提升国民素质与国家“软实力”。

对传统礼仪的认同, 就是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表现。比如日本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之一, 在日本,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沿用古时候流传下来的鞠躬礼, 在比较隆重的传统节日或场合会身着和服。他们虽然有着非常现代的生活方式, 但仍然将自己的传统礼仪传承得很好, 对其有着很高的认同感。相比之下, 对于拱手礼和汉服, 我们早已不知其所以。

国家一直很重视传统礼仪中的丰富意蕴。2013年2月9日《新闻联播》结束, 两位主持竟然拱手给观众拜年, 这是自1978年《新闻联播》播出35年来的第一次。 而男主持左手在外, 右手在内, 女主持与之相反的拱手动作也引发了一些议论与疑问。随后有网友解惑道, 标准的作揖正是右手成拳, 左手包住, 因为右手是攻击手, 包住以示善意;而女子相反。清代学者段玉裁在 《说文解字注》中说, 古代女子也行作揖礼, 即“左手在内, 右手在外, 是谓尚右手。女拜如是, 女之吉拜如是, 丧拜反是”。也就是说, 《新闻联播》中两位主持的做法没有错, 一些网友纷纷表示“长知识”、认为 “《新闻联播》很严谨”, 赞其为“业界良心”。这说明, 人们对一些传统礼仪的了解并不详尽准确, 传承传统礼仪需要我们长时间的践行。

当然, 中华文化与传统礼仪有着悠久的历史, 源远流长。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候, 首先不能独断专行、凭空臆造, 特别是媒体与影视作品需要严谨地考究, 应当谨慎做事, 做负责任的、有公信力的大众传播媒介, 否则造成误导就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了。其次, 礼仪也应该是人们自身内在修养和个人素质的外在体现, 它应该是发自人们自身积累与积淀的, 不能过于强调传统形式。比如虽然历史上拱手礼男女各不相同, 但现代男女平等, 女性的人际交往更多了, 因此为了更容易操作、更好地适用, 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采用传统中最常见的左手在外、右手在内的拱手礼。这是可以接受的, 不必过分苛求。再次, 传承传统礼仪不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依靠国家的提倡、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学校教育的支持, 更需要文明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克己复礼、以礼律己。

参考文献

[1]胡静, 礼仪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周朝霞, 人际关系与公共礼仪,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中国礼仪文化 篇8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是历史的结晶, 是人类文化的必然结果。当然, 这一结果也体现在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是影响着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 更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不仅反映了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儒家思想已经在当时中国人的思维中占据了深深的位置。中国人常常以自贬为日常生活的准则。因此儒家思想的“礼”成为了中国人民生活的基本标准。

然而, 在西方国家, 价值观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 也就是说, 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 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 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此外, 这些差异还与宗教、生活条件等方面息息相关。

二、个人经历

现在, 和大家分享一个我的亲身经历。

在去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前, 我获得了一个可以到美国知名企业工作和学习的机会。正巧那时此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来到中国为我们面试。就是因为这次面试, 我错失了一次极好的去美国发展的机会。

记得那时人力资源经理问我:

“Did you get any other certificate in your home country?”

(你有没有在你的国家获得其他的证书呢?)

我回答说:

“No.” (没有)

他听了后再次问我:

“So you haven’t any other certificate, right?”

(所以你没有获得其他的证书, 对吗?)

我回答说:

“Yes.” (是的)

他坐在那很惊讶, 一动不动。.过了一会, 他又问我:

“You got other certificate?” (你获得了其它证书?)

这次我的回答是“No” (没有) 。

看到他脸上的肌肉在抽动, 我想一定是我的英语太差的缘故。他耐心的再次一个字一个字地问我:

“Did you get any other certificate?” (你获得其他证书了吗?) 我小心翼翼地回答道:“No”。

他很惊讶:“Ok, let’s put no.” (好了, 我们不提这个了。)

毫无疑问, 他这次不想再确认了。

事实上, “yes”和“no”的回答对中国学生来说是很容易混淆的, 因为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是大相径庭的。中国学生以句子本身思考问题, 而西方人则以现实情况来思考。比如说, 他问我第二次的时候是想确认我没有获得别的证书, 所以按西方的思维我应该回答“no”, 而我是以中式思维回答了“yes”.所以那个时候人力资源经理感觉与我无法交流。

在实用语言学角度看“yes”和“no”

实用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是一门新的对语言的意义进行分析的学科。总的来说, 有两个基本概念——意义和语境。不同的文化之间皆有约定俗成、客套的对话, 为了避免语言规范的差异在交谈之中产生误解, 所以我们要对这一理论进行分析。

现在, 我们来一起从实用语言学角度分析“yes“和“no”。中国学生以句子本身思考问题, 也就是说从语境回答问题。然而, 西方人则以现实情况来思考, 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意义”。但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必须了解每个语言和每个文化。中国人比较注重问题本身的意思。比如:如果一个朋友问我们:“你没有吃早饭吗?”如果我们吃过了, 我们经常回答说:“不是, 我吃过早餐了。”这句话用英语我们直接可以用一个“no”来回答。这里的“no”是用来否定问话人所说的问句的。但是西方人听起来就认为我们回答的意思是:我们没有吃过早餐。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否定了吃早餐这个事实。所以, 我们中国人如果要讲一门外文, 就要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想问题, 这样才不会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不必要的尴尬。

这就是属于实用语言学的问题了。通常来说, 当一个人想表达一句语义正确的话或者问一个语义正确的问题, 但是表达的方式不正确, 我们就说这个人在不知不觉中违反了这个语言在人际关系、社会习俗、文化和习惯中特有的规则。我们称这种情况叫“El fracaso pragmático (实用语言学中的失误) ” (Tomas 1983:91;He Ziranyi 1997:205;Qian Guanlian 1997:223;Zhang Juwen2000) 。

实用语言学中的失误可以分为两种, 即广义和狭义。实用语言学专家经常研究狭义的失误。也就是说, 对语言的应用而不是对语言的研究。失误的主要原因是确定的语用意识层面上的语用失误。

A.不确定的语境结构

Leech (1983) 认为语境是已知的内容或情况的传播者。对理解语义有很大的影响。这里的语境不仅是当前情况的背景, 而且是文化、科学精神的承受体。如果一个外国人在中国, 他必须依照中国的文化, 历史, 习惯和科学精神作为背景讲话。就上上一个例子:如果你吃过饭了, 你可以回答说“no”。所有的中国人都可以理解你想表达的内容。但是如果你在西班牙, 或者其他的西方国家, 你就没必要回答“no”。所以, 最重要的是你说话是所处的语言环境。

B.思维方式的异同

思维方式是人类对事物认知的过程, 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 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的人对事物的认知都存在差异, 所以思维方式也必然存在不一致性。很明显, 中国人和西方国家人的思维方式是大相径庭的。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形象 (hoístico) 思维, 而西方人则是以分析、推理为基础的逻辑 (deductivo) 思维。毫无疑问, 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会产生不同的思考策略和沟通方式, 从而导致语用失误。

(1)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是和体验与感受关联在一起的思维方式。早期在中华土地上出现的象形文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 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西方国家人喜欢从事物的本身进行思考, 所以他们一般都是在说话之前先思考和回答自己想提出的问题。再拿我之前举的例子来看, 西方人回答“yes”, 是因为他们从吃过早餐与否的这个现实问题来思考, 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 他们就开始想:“我是否吃过早餐了?”, 然后在现实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吃了就是“yes”, 没有吃就是“no”。

C.地域文化的不同

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当一位外国人看到“望子成龙”这个成语, 他一定不能理解。因为在西方, 龙是一个很可怕的动物, 也有人把它称之为怪兽。但是, 他万万没有想到, 在中国, 龙就像我们中国人心中的神, 是力量的象征。这个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上, 也体现在非语言中:如果两个同性有亲密的肢体接触, 在中国我们会认为他 (她) 们是好朋友, 而在西方, (她) 们一定会被认为是同性恋。

D.实用语言学规则的不同

实用语言学规则有两种, 即社会规则和语用规则。语言的社会性最直接的反应在说话者和听话者的互动中。在礼貌用语方面, 中国人总是很谦虚的面对别人的称赞, 而外国人总是接受称赞并且回答谢谢并且赞美别人, 这个是西方人所认为的礼貌。

例如:

外国人说:“你的英语说得太棒了, 太流利了!”

Foreigner:“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Really quite fluent”.

中国人回答说:“没有, 我的英语不好。”

Chinese:No, no.My English is quite poor.

这时外国人一定很惊讶, 是因为东西方的实用语言学规则的差异。

为了弄清楚“yes”和“no”在礼貌用语中的应用, 我们还是要分析一下之前的例子:“你没有吃早餐吗?”这句话是一个否定疑问句, 也是一个礼节性的问句。在中国, “no” (否定) 是不太礼貌的, 所以中国人一般不用否定句问问题, 而是经常说:“你吃了吗?”这句话怎样回答就很简单了。吃了就回答“yes”, 没有吃就回答“no”。

E.在“yes”和“no”后添加具体内容.

例如:

英语外教说问:“你的家庭作业也写完了吗?”

Foreign English teacher:Have you fished your homework?

中国学生回答道:“是的, 我的家庭作业写完了。”

Chinese student:Yes, l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根据Leech (1983) 的研究理论, 完整的回答过于冗长。“yes”后面的句子完全是对之前问题的重复。然而, 在中国, 人们一般都是完整的回答对方问的问题。这样就能让问话者更清楚的理解其中“yes”和“no”的意思。

例如:

外国人问:“你没有完成你的工作吗?”

Extranjero---¨No habría terminado su trabajo?¨

中国人回答说:“对, 你说的对, 我是没有完成我的工作。”

Chino---¨Sí, es verdad, no había terminado mi trabajo.¨ (西班牙文)

F.文化习俗的差异

通常, 两个来自不同国家, 不同背景的人在交际中会更重视对方的习俗和文化, 所以这两个人更容易找到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例如:中国人用“老”字代表友谊或尊重。放在姓氏前和姓氏后的意思是大相径庭的。比如“老张”可能只有三十岁, 但是大家和他关系好, 可称之为“老张”。而“张老”可能就是另一个年龄大约80岁的长者了。

但是在西方, 女士的年龄是她的隐私, 如果在一个女士的姓氏前加“老”, 她一定会认为别人觉得自己很老。

所以我认为, 西方人的说话方式是特别直接的, 不用在回答问题前过多的研究那个问句到底是什么意思, “yes”就是“yes”, “no”就是“no”。

总结

中国礼仪文化 篇9

1 构建“仁者爱人”的医院服务文化

儒家倡导社会责任意识, 强调“人为贵”的精神。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患者, 患者是需要特殊照顾的特殊群体。因此, 医学就是人学, 医院需建立起“仁者爱人”的服务文化。

1.1 仁者爱人, “以病人为中心”孔子把其思想的核心

“仁”解释为“爱人”, 这对我们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具备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 我们在医院文化的建设中, 必须提炼出“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的核心价值观, “情若汶水, 责比泰山”的服务理念,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让百姓延年益寿”的医院使命。

1.2 讲究诚信服务儒家把诚信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孔子曰:“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医院必须十分重视诚信服务, 做到以诚待患者, 并兑现服务承诺, 不掩饰医疗服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1.3 重视服务礼仪孔子曰:

“不知礼, 无以立也”。医院作为服务单位, 医护人员必须加强服务礼仪培训, 让患者对医务人员有彬彬有礼的感觉。医院必须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文化, 打造“患者磁场”。例如能否将门诊挂号、收费、取药窗口扩大, 甚至取消, 实行面对面、心贴心、零距离的柜台式服务;门诊设立的服务台必须是“一站式”;护理、医疗开展星级服务 (我院已做) ;包括在病区设立“住院服务指南”、“医患天地” (七病区已做) , 征求患者意见, 加强医患沟通, 让患者评选“我最满意的医生、护士”;设立患者服务中心, 用信函、电话、上门3种形式回访出院患者;设立门诊、住院费用查询系统并落实“一日清单”制度, 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实行限价收费 (我院已开展半年) , 让利于患者, 积极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 构建“中庸和谐”的医院关系文化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对1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 余7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沟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医院服务的对象是患者,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医院知识分子众多, 和谐内部关系是一项重要任务;医院与社会接触广泛, 医院发展需要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和谐外部关系也非常重要。

2.1 目前的医患关系被认为比较紧张, 必须认真加以解决孔子的学生子夏曰:

“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 皆是兄弟也”。和谐医患关系关键是我们医务人员“敬而无失”、“恭而有礼”, 对患者服务到位, 不出差错, 加强沟通, 态度和蔼。医患本是一家人, 疾病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只要我们的服务做好了, 患者就会成为我们的“兄弟”。另外, 患者作为特殊群体, 我们可以用真心来回报怨恨, 按照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去处理医患矛盾。

2.2 和谐员工内部关系孔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不同要素的有机配比琴瑟和弦, 不同人才和睦相处。做到心胸开阔, 气量广阔, 温柔敦厚;胸怀坦荡,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善于变通, 和而不同, 择善而从。当遇到某个人很难沟通时, 要想到“不是他的错, 而是他与我不同”, 科室里营造一个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敬互爱的内部环境。

2.3 和谐外部关系孔子曰:

“德不孤, 必有邻”,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和谐外部关系重要的是加强自身建设, 增强自身形象地位, 对上级多请示汇报, 求得领导了解、理解和信任;加强与社会各界兄弟单位的沟通联系, 包括媒体 (中医院事件) , 增进来往、广交朋友、互相帮助、互谅互让、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3 构建“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

3.1 中医的“五行”循环学说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水生木”:有智慧、有知识的医务人员才会对患者有感情, 医院必须注意智力投资, 加强人才培养;“木生火”:有知识、懂感情的人才能得到提拔, 才能让他当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火生土”:当官必须要正 (土在正中央, 土要正, 命要正) , 不搞歪门邪道;“土生金”:只有正才能真正生财, 学科带头人、名医、医务人员只有堂堂正正做人, 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才能得到优厚的报酬, 拿红包、商业贿赂不能真正生财;“金生水”:有了钱必须用来培养人才, 以财生才, 循环往复, 医院和个人才能共同发展。

3.2 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

要实现管理目标, 人才决定一切。管理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为政之要在“举贤才”, 科技兴院, 任何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管理办法都需要人才运用。对医务人员教育要“德治”,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建设, 必须十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3.3 做学习型个人, 建学术型团队。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员工学习培训问题, 提高医院管理人员和一线人员素质。系统进行医院文化建设, 组织服务礼仪培训 (我院已开展) 。宽人责己, 修身做人, 重视职工的做人修养, 通过各种形式学习, 灌输医院文化理念, 使其转变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经常进行反腐败教育, 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拒腐蚀、永不沾, 树良好的自身形象。建立一个学习、思想永求上进的团队。

中国礼仪文化 篇10

一、礼仪文化中的集体与个性取向

中西方礼仪文化中, 对于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有着明显区别, 总体来说, 中方重集体轻个人, 而西方先个性后集体。在宴饮礼仪的就餐方式中, 体现为西餐奉行“分餐制”, 中餐提倡“合餐制”;餐桌礼仪上, 西餐讲究“help yourself”, 中餐则讲究主人殷勤的敬酒和劝酒。

1. 西餐的分餐制:

强调个性存在。西餐是指欧洲国家和地区以及由这些国家和地区为主要移民的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广大区域的餐饮, 其显著特点是用刀叉进食。就餐时, 为用餐者提供的主食、菜肴、酒水及其他餐具一律每人一份, 以“独享”方式进行, 是一种“你吃你的, 我吃我的”个人就餐行为, 强调个性的存在和个人对饮食的独占。宴饮中, 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 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 强调“help yourself”。宴饮中的人际交流, 主要局限于一对一或小群体间的自由平等的情感交流, 无须事事与大家共享, 加之西餐环境中的典型因素如熠熠闪光的水晶灯、银色的烛台、优雅的举止、幽雅的环境等较好地维护了西方人看重的隐私性, 强调个性存在和个人隐私。

2. 中餐由分餐制走向合餐制:

注重集体共享。中餐是指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原地区的主要宴饮, 主要以筷箸进食。先秦时期, 先民习惯席地而坐, 凭俎案而食, 人各一份。秦汉时期, 遵循商周时期传统, 盘腿坐于席, 一人一案。这种就餐方式在许多汉代壁画、砖画里得到证明。隋唐时期, 社会风气变得开放、兼容, 吸收外来文化, 其坐具、服饰、坐姿形制等发生很大变化。榻和案较前代增高, 进而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高桌大凳;坐姿由盘腿坐过渡成垂足坐;紧窄衣衫便于同享一份食物, 这些为合餐创造了有利条件。宋代现代式的高大椅、凳已取代唐代低矮的桌凳, 成为各阶层普通的日常家具。《清明上河图》中, 可以看到汴京餐馆里摆放的都是大桌高椅, 现代意义上的合餐方式已经形成。明清时期, 合餐的就餐方式完全定型。

现代的合餐式宴饮, 菜品并不事先分盘, 由进餐人根据自身喜好各自选取菜品及菜量, 就餐过程更注重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的协调与分配, 交流的信息在圆桌上集体共享, 较少进行个别交流。非典的特殊时期, 我国的共餐形式由于卫生方面的弊端, 很多餐馆施行分餐方式揽客, 但国人习性难改, 时间不长, 很快又恢复为合餐制。中餐这种围桌而坐、集体交流方式在形式上创造出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 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二、礼仪文化中的席位尊卑

国际惯例中, 西方文化讲究右为尊;中国传统文化中则是左为上。在宴饮礼仪中, 不同场合席位尊卑各有不同。

1. 西式宴饮席位排列:

右为尊。西式宴饮中, 最典型的餐桌是长桌, 其席位排列规则是:女士优先、恭敬主宾、距离定位、以右为尊 (男主宾坐女主人右侧, 女主宾坐男主人右侧) , 面门为上, 男女穿插而坐。西餐的席次排列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男女主人坐在长桌两端, 女主人坐在离门远的一端, 其右边和左边分别是男宾1和2。若两端不坐人, 则女主人面门居中就座, 其右手男宾1左侧男宾2, 男主人在女主人对面就座, 其右边和左边分别为女宾1和2。西方礼仪中的女士优先, 在宴饮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国际正式宴请中, 往往使用长方桌 (椭圆形桌) 宴请客人, 男主人居中而坐, 右座最尊, 其次是左座和对面。2009年4月1日晚于金融危机中举行的G20国际金融峰会, 英国首相布朗宴请各国领导人, 作为东道主布朗坐在椭圆形宴会桌主人坐的位置上, 他右侧那个众人瞩目的座位, 属于中国领导人胡锦涛。按照西方餐桌礼仪, 这个位置是最重要的客人。国际席位排列依据主要是国际惯例和礼宾顺序, 此外还考虑宾客间的政治、身份、语言、专业等关系。但不论如何, 都把主宾置于尊贵位置, 即主人右侧。

2. 中式宴饮席位安排:

涉外、商务场合右为尊, 传统宴席左为上。

(1) 涉外、商务场合右为尊。中式涉外、商务宴饮中, 最正规、典型的餐桌是圆桌。主人坐在主桌上, 面门正中就座, 宾客距离定位, 近高远低;与主人距离相同, 右尊左卑。如2009年11月17日晚,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宴请首次访华的美国总统奥巴马, 胡锦涛坐在巨大的圆桌正中定位, 背依国画面对众宾, 右侧奥巴马, 左侧希拉里。

(2) 传统宴席左为上。我国古代宴饮, 席位排列以左为尊。《礼记·少仪》云:“尊者, 以酌者之左为上尊。”《礼记·曲礼》:“主人入门而右, 客入门而左。”《仪礼·公食大夫礼》:“宾入门左。”《史记·项羽本纪》中著名的“鸿门宴”中, “项王、项伯东向坐, 范增南向坐, 沛公北向坐, 张良西向侍” (清代学者凌廷堪在《礼经释例》中明确提出“堂上以南乡 (向) 为尊, 室中以东乡 (向) 为尊”。鸿门宴在军帐中举行, 座次尊卑按室内以东向为尊) 。很多学者认为, 项羽将范增置于高于刘邦位的排列, 突出了项羽自大傲慢的性格。

《红楼梦》第三回叙述贾府接待林黛玉席次安排:“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贾母正面榻上独坐, 两边四张空椅, 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 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 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 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 探春左第二, 惜春右第二。”贾母正中, 先左后右, 左座为上。

三、礼仪文化中的价值观念

一般来说, 西方礼仪文化侧重形而上学, 中式注重模糊娓美。在宴饮礼仪的饮食观念和制作过程中, 体现为西餐追求菜肴本身的自然属性和营养价值, 烹饪程序规范;中餐强调菜肴“色、形、味”的整体配合, 制作时随意灵活。

1. 西餐宴饮文化观念:

以营养价值为核心, 烹饪程序规范化。在饮食观念中, 西餐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 首先讲究食物的营养价值得到保证, 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 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由于这一观念, 使得他们最注重保持菜肴本身的自然属性和营养价值, 而非对菜肴的色、形、味、香等人工技巧的追求。

西餐烹饪大多严格按照科学程序行事, 采用机器操作进行规模化生产, 调料添加精确到克, 烹调时间精确到秒, 从而达到每次出产的菜品不论其味道还是色泽惊人相似, 整个过程带有明显的规范性、机械性色彩, 从洛杉矶到纽约, 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 口味稳定, 缺少变化, 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 鸡就是鸡, 牛排就是牛排, 纵然有搭配, 也是在盘中上桌时而不是在烹饪过程中进行的。如西餐中的“法式土豆羊排”, 一边放土豆泥, 旁倚羊排, 另一边配煮青豆, 加几片番茄便成, 色彩上对比鲜明, 绝非集土豆牛肉于一锅而炖, 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 各是各的味, 简单明了。

2. 中式宴饮文化理念:

以美味为核心, 侧重制作时的知觉感悟。在宴饮观念中, 中式注重细火慢炖, 以菜肴精细、香诱食欲为特征, 以调和五味为根本, 以色彩艺术为精华,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要求色香味形俱佳。如有名的上海菜“咸笃鲜”, 其原料仅是简单的火腿、冬笋和鲜肉三味, 经中式烹饪后, 火腿、冬笋、鲜肉中都早已各含其他两种原料的味道, 从而形成了一道含三种原料而又超乎三种原料的美味佳肴。此味道与西式烹饪后泾渭分明的“咸笃鲜”截然不同。

中式烹饪不讲求精确到秒与克的规范, 制作时注重随意与经验把握, 调料添加是“稍许”或“少量”, 即使是“20g”, 也很少有厨师用天平称量, 而西方很多家庭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等。这就出现了同一菜系的同一道菜, 其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会依厨师个人特点而有所不同;甚至同一厨师的同一道菜, 也会依季节、场合及用餐人身份的不同而加以调整。如同样一道“红烧鱼”:冬天色彩较深、口味较重, 夏天则色和味均清淡;宴请江浙一带的人在调味中加糖, 川湘顾客则多放辣椒。这使得中国菜品风格灵活且富有变化。例如宴请奥巴马的西式传统美食牛排, 使用中式方法烹调、调味, 将西方的牛油和奶油改成植物油, 把洋葱改成葱、蒜, 把番茄酱改为酱油和豆豉……通过中式烹饪方法, 或许令奥巴马一行在口味上找到新惊喜。

中西宴饮礼仪存在多方面差异, 我们不能以此简单判断中西两种宴饮文化的优劣高下, 因为这种宴饮文化适应了各自的地理环境和民族风俗, 体现不同的文化个性, 但其发展趋势是中西方宴饮文化的融合, 实现“西餐中吃, 中餐西吃”。在许多宴请中, 我们已经看到西餐中做, 或中餐自助大行其道。

西方的礼仪文化以基督教为核心, 强调的是一种“差异性”与“独立性”的文化观念, 普遍认为某一事物的价值在于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性, “个性”意识非常强烈, 其思维模式中普遍强调突出自我的独立与个性。中国的礼仪文化以儒家“和”的思想为基础, 强调共性与和谐, 这也养成了中国人好商量、好通融的性格。对中西方不同的礼仪文化, 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 承认和尊重差异, 并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 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其他文化的适应力, 从而提高沟通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春芳.由分餐到合餐[J].饮食文化研究, 2007 (3) .

[2]顾晓苏.G20峰会晚宴座次的政治玄机[J].新闻天地, 2009 (5) .

[3]侯嘉亮.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礼仪[J].中国机关后勤, 2002 (6) .

[4]王玉霞.礼仪中的左右尊卑辨析[J].兰台世界, 2010 (1) .

建设年级文化 加强礼仪教育 篇11

1.以礼仪教育引导年级文化建设

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对于学生来说是否懂礼仪决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礼仪培养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重视和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当今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年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健康的年级文化建设,能使师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在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推动下,受到激励、鞭策,从而健康成长。年级文化按形态可划分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

礼仪作为人类历史发展中特有的文化现象,个人的成长进步、国家的壮大复兴与之息息相关。礼仪作为一种规范,既具内在的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可见,礼仪教育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基本要素,或者说礼仪教育是年级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

2.在年级文化建设中落实礼仪教育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文明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是需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在年级文化建设中加强礼仪教育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我们的年级文化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明确礼仪内容。在年级行为文化建设中,我们以《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结合我校年级的实际情况,借助我校初中生文明礼仪教育课题组的力量,首先把对学生行为的要求细化为进校礼仪、尊师礼仪、上课礼仪、卫生礼仪、集会礼仪、就餐礼仪、同学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等礼仪规范,既包括学生的个人礼仪,也涉及交往礼仪。随后,年级组组织各班利用晨检或午检时间来了解学习这些禮仪内容,让学生明确行为的标准。

内化礼仪内涵。学生只有理解了条分缕析出来的礼仪规范的内涵及重要性,才可能使其变成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我们通过系列主题班会、借助思想品德课课前三分钟的礼仪故事分享,以及组织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手抄报、板报等多种活动,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制定这些礼仪规范,这些礼仪规范在人的成长发展中和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什么重要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只有在思想上认识清楚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在行动上去践行。

养成礼仪习惯。约·凯恩斯说:“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初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主观的自我要求,也离不开外在的监督和约束。在年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年级通过建立适当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作用,利用自查和他查,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矫正自己的言行,使学生对礼仪认识不断深化,礼仪行为不断规范化,最终形成了年级共有的良好行为习惯。

礼仪文化与法语教学 篇12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 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表现律己敬人的过程, 是一系列约束人际交往行为的社会规范, 涉及交往、沟通、情商、穿着等内容, 以及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规范。非语言礼仪包括手势、姿势、举止等方面的规范。在语言交际时, 即使言辞在语音和语法上正确, 但如果不符合社会交际惯例和规矩, 也是失败的交际。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 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 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 是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 而且体现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和道德情操。讲究礼仪对每个人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 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的礼仪就不同。中华民族是传承千年的伟大民族, 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 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 礼仪之邦”。在西方文化中, 关于礼仪的记载源远流长。在古希腊罗马的诗歌典籍中, 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著述中, 都有关于礼仪的论述。法国, 作为西方社会的典型代表, 同样拥有灿烂的文明, 与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然而, 中法双方的礼仪规范和标准是不同的, 表现的形态也不同。

二、礼仪与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交际, 就意味着用语言进行表达, 而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还有许多沟通上的问题。

人际交往不能忽视礼仪。最初的礼仪接触意味着友谊, 避免误会和冲突, 这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建立密切联系的重要一步。例如, 在同朋友分手或送别客人时, 中国人习惯说“慢走”, 如果与法国朋友也这么表达, 译成“Allez tout doucement”, 法国朋友则无法理解, 心想我身体很好, 为什么要“慢慢地走”呢?在这种场合, 法国人则会说“Bon retour” (一路平安) 或“Merci de votre visite” (谢谢您的拜访) 。

由此可见, 语言符号只有在语境中才能生成意义, 没有恰当语境的话语是失败的交际。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中进行交际的工具, 因此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即乔姆斯基所说的linguistic performance及海姆斯提出的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 而不是训练学生仅仅掌握所学外语的语言形式 (即乔姆斯基所说的linguistic compe tence) 。要学习法语, 就不得不了解法国的礼仪文化。如法国人崇尚个人自由, 无论在言论上还是行动中都要尊重个人自由, 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中国学生碰见法国外教时, 出于关心或好奇的目的, 总喜欢问:“Ou allez-vous?” (您到哪里去呀?) “Avez-vous mangé?” (您吃过饭了吗?) 殊不知, 这样中国式的问候会让法国人觉得难以接受, 他们会想:“他为什么要知道我去哪里?想跟踪我?”“他是打算邀请我一起吃饭吗?”结果, 友好的问候被误解为对私人空间的侵犯。

三、礼仪文化教学策略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是沟通文化的纽带。在法语教学中, 教师除了教授语法和语义之外, 更应该结合不同语境, 加强对法国礼仪文化的渗透, 让学生在鲜活的社会交际中而非孤立的真空环境中学习语言。

著名交际学者Gudyunst指出, 有效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基本交际能力系统主要由交际个体为达到有效交际所应掌握的包括语言能力在内的、与社会或文化规范相关的交往能力所组成。其中的文化能力包括: (1) 信息获取的技能与方略; (2) 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承担不同的社会身份、处理不同的情景的能力; (3) 具备交际者所必备的素质, 如自我调节、对文化差异高度敏感、对非语言行为有高度的意识性; (4) 文化取向、价值观念、世界观、生活方式等有关知识的了解。

交际礼仪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中法文化差异就很大。法国人强调自我, 追求个性解放, 人人号称是哲学家笛卡儿的信徒, “我思故我在”的个性在法国文化中十分重要。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支配下, 法国人在语言表达上敢于强调个人的作用, 以事实为依据, 认为这便是礼貌的表现。而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价值观取向是“和为贵”, 非常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表现在交际礼仪中, 中国人更强调群体的力量, 甚至采取贬低自我、突出他人的语言表达方式以体现礼仪。如当法国人称赞中国学生法语讲得好, 考试成绩出色时, 中国学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喜欢说“Mon fran ais est loin d’être parfait” (我的法语还差一些) , “C’est gr ceàvous” (这都多亏了您) 。老师应该从这样常见的场合入手, 提醒学生在与法国人交流时要融入法国思维, 要欣然接受他人的赞美, 表示“Merci” (谢谢) 就很得体了。

常见的交际场合还包括:问候;介绍与自我介绍;致谢;道歉;赞美;接受与拒绝;邀请;赞成与反对;祝愿;询问, 等等。在具体操作中老师应适当结合本国礼仪文化进行比较, 与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中西文化间的反差及由此引发的误会或矛盾, 使学生加深印象并融会贯通, 学会适应、调整其言行, 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顺利进行交际。

另外, 不少高校都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 这有利于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除了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外, 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法国短片, 体会原汁原味的交际用语。同时比较两种文化的亚语言、非语言交际手段, 包括神态、姿势、表情、身体距离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老师可以让学生模仿人物展开情景对话, 或者表演短剧, 并且在表演之后让其他人做出评论, 由老师进行适当总结, 这样能增强学生对法国礼仪的认识。

四、结语

随着跨国交际日益增多,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愈发显著, 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礼仪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当然我们学习了解西方文化, 也要从自身现实出发,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实现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和谐与共荣。

摘要:礼仪应用于生活的各个层面, 不同国家的礼仪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深受礼仪文化的影响。在法语教学中, 可以从礼仪知识入手, 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礼仪,跨文化交际,礼仪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慧德.中国法语专业教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为学生的阅读插上翅膀下一篇:色彩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