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应急演练计划(通用11篇)
医疗废物应急演练计划 篇1
医疗废物应急演练计划
一.演练目的
为了提高我院在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后防控方面应急处置能力。
二、演习内容
1、医疗废物意外泄露事故应急演练
2、医疗废物丢失事故应急演练
三、承办科室:感染科、后勤科、保卫科、保洁公司
四、演习地点时间
演习时间:2018年6月 演习地点:医疗垃圾场附近应急指挥小组:
总指挥:孙启龙
成员:刘玉梅、路永利、孙明琴及后勤和保卫人员
五、演习前准备:
将演练方案通知院办公室(预留影像资料)、感染科、保卫科、同时准备各种应急抢险物资。
六、演习描述:
情景一:模拟了一场“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过程中不慎洒落,可能造成泄露污染”的应急演练。
情景二:模拟了一场“医疗垃圾储存点门锁被撬开,医疗废物在 储存中丢失”的应急演练。
七、演习程序:
情景一:
1、医疗废物工作人员在收集转运途中不慎将医疗废物掉落在地上,包装袋破裂,部分医疗废物洒落在地上,当即上报主管部门、感染科,感染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随即通知保卫科。(非正常上班时间通知院总值班)
2、医院保卫科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并封锁现场,禁止其他行人穿过,避免污染物对他人造成伤害。感控科、总务科科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后组织人员指挥工作人员对洒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对污染地点进行清洁、消毒。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吸附材料吸收处理。
(1)工作人员要求穿戴防护服、戴防护眼镜、口罩、防扎手套等防护用具。
(2)用1:50优安净消毒剂对污染地面擦拭消毒。
(3)感染管理科进行清理消毒效果监督、指导,清理消毒符合要求后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工作场所可以正常工作。
(4)演练结束后主要人员开会,总结经验和不足,形成书面材料上报感染科和院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已做修改完善医疗废物应急预案的参考材料。情景二:
1、保洁公司医疗垃圾收取专人早上发现医疗垃圾暂存点门被撬开,医疗垃圾暂存点内,医疗垃圾部分丢失。
2、理疗垃圾收取人,立即上报部门主管、感控科。感控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随即通知总务科、及保卫科。(非上班时间通知总务值班)
3、医院保卫科立即赶往现场,并封锁现场。禁止其它人员穿行。感控科总务科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后,组织保洁人员,对暂存的医疗垃圾进行称重核实,医疗垃圾丢失的重量。
4、立即联系公安部门,参与配合调查并上报环保部门。
5、演练结束后,主要人员开会,总结演练的经验和不足,形成书面材料上报院感科,和院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以做修改完善医疗废物应急预案的参考材料。
九、注意事项:
1、清理人员在清理工作时,必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靴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消毒处理。
2、如果操作中,清理人员身体(皮肤)不慎收到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1)、用肥皂水和流水冲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的旁边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压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医疗废物应急演练计划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夷陵区8个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应急演练效果评价对象。
1.2 方法
以学校突发流感疫情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背景, 并结合实际制订《夷陵区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流感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方案》, 同时以该方案为基础拟定下发指导性剧本。由各参赛单位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卫生部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在指导性剧本的基础上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区疾控中心专家组制定《夷陵区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流感疫情防控应急演练评分细则》作为评价的依据。
1.3 评价内容与标准
应急演练的评分标准分为6个方面, 总分为100分。分别为应急队伍精神风貌 (5分) ;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14分) ;疫情的控制与处理 (33分) ;疫点的消毒与处理 (28分) ;疫情的网络报告 (6分) ;其他技术资料 (14分) 。
1.4 评分结果的判定
得分在80分以上为符合要求, 得分在70分以上为基本符合要求, 70分以下为亟待加强和改进。
2 结果
2.1 应急队伍精神风貌
用于评估应急队伍参赛人员的着装、精神状态以及演练过程是否流畅, 平均得分为95分, 符合要求。全区共有8支基层应急队伍的76名参赛人员参加演练, 参赛人员对待演练竞赛的态度专注, 在参赛前均进行过较为充分的准备。
2.2 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用于评价预检分诊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热门诊的规范运行情况和疫情信息的报告与记录情况, 平均得分为77.9分, 基本符合要求。其中电话疫情报告记录完整指标平均得分最低, 为50分, 主要问题在于未记录上报疫情过程中接听电话的单位和人员, 未记录疫情上报的时间;发热门诊接诊过程中的随时消毒环节平均得分为56.3分, 反映发热门诊医生在接诊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亟须强化。
2.3 疫情的控制与处理
用于评价应急队员的个人装备、穿脱防护服动作、洗手消毒动作演示、流调人员从污染区退回潜在污染区和清洁区操作演示以及初次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书写质量, 平均得分为63.4分, 亟待改进提高。其中流感样病例和采样病例的确定平均得分为0分, 反映出基层公卫人员对流感疑似疫情发生后对病例的定义、确定采样对象以及采样检测的目的这些技术环节未能掌握;初次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书写质量平均得分为56.3分, 提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收集汇总能力欠缺, 文字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应急装备配备情况、队员穿脱防护服、洗手消毒以及在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内的基本技术动作平均得分分别为96.3分、68.8分、100分和71.9分。从评估结果看, 应急装备配备情况和队员的六步洗手程序符合要求, 队员在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内的技术动作基本符合要求, 穿脱防护服动作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2.4 疫点的消毒处理
重点评价消毒人员穿脱防护服的动作演示、消毒人员的消毒装备、消毒过程中的技术操作、消毒记录的填写以及消毒后的卫生清理。平均得分为68.7分, 亟待加强和改进。消毒装备平均得分最高, 为97分;消毒人员在消毒过程中的技术操作平均得分为64.1分, 主要存在未使用现场警示标识、消毒过程中动作不规范、消毒结束后未对消毒工具进行消毒和污染物袋未打结密封等问题;消毒记录的平均得分为53.8分, 主要反映出队员在合理准确使用消毒剂的相关知识上较为欠缺。
2.5 疫情的网络报告
包括疑似病例的网络报告和病例的信息订正报告两项考核内容, 平均得分为89.6分, 符合要求。反映经过多年反复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培训, 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传染病网络报告能力符合要求。
2.6 其他技术报告
包括疫情进展报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记录、疫情结案报告和修改剧本的逻辑性等内容, 平均得分为66.1分, 亟待改进和加强。疫情进展报告平均得分最低, 为6.25分, 反映出基层单位未能领会在传染病疫情处置过程中应向上级提交报告形式和方式;疫情结案报告平均得分为51.6分, 提示基层公卫人员在疫情处理结束后对疫情性质特点和处理效果评价的分析总结能力十分欠缺;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记录和剧本的逻辑性方面, 平均得分为83.9分。
2.7 总分
8个参赛单位中有2个单位最终得分在80分以上, 3个单位在70~80分之间, 3个单位在70分以下。
3 讨论
开展应急演练是检验和提高疾控人员在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理中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演练, 提示基层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疫情的控制与处置、疫点的消毒处理和疫情技术资料的收集汇总等方面亟待加强和改进。一是各单位日常应急管理水平较低, 疫情应急准备不充分,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反映出各单位对传染病疫情的综合应急能力不足;二是基层公卫人员的消毒处理基本技能水平不高, 体现在对消毒器械的使用和对消毒剂使用浓度知识不熟练, 缺乏必要的空气消毒设备;三是基层公卫人员的文字综合能力和疫情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4 对策
4.1 各单位应将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演练提高到与医疗业务“三基”训练同等重要的高度
定期开展培训并组织竞赛, 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水平。可以组织开展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的培训, 利用常见和典型事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开展教学培训, 促进基层公卫人员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处理类似事件的能力。
4.2 进一步充实基层公共卫生应急处理专业队伍
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是一项专业性强的业务技术工作, 需要高素质的应急队伍才能完成, 而且疫情现场处理工作具有紧急性和危险性, 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可要求各单位适当提高公卫人员准入标准, 提高和改善基层公卫人员待遇, 适当增加人力资源配备, 增强基层公卫人员做好卫生应急工作的信心。
4.3 卫生行政部门还应规范基层应急物资的贮备和管理要求
医疗废物应急演练计划 篇3
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置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的目的:
为了防止医疗废物在处置过程中发生流失、泄露、扩散而导致传染病播散或污染环境的事故,提高我院医疗废物专职工作人员的现场应急能力。
二、演练的依据:
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通过假设事件,检验我院相关部门在处置医院内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发时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能力,为提高对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检查医疗废物意外事故防控工作是否合理、完善,并进行有效的改进。
三、演练作用:
1、检验我院应对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置过程中发生流失、泄露、扩散而导致传染病播散或污染环境的事故,提高我院医疗废物专职工作人员的现场应急能力。
2、检验我院应对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置应急反应能力及各相关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
3、检查我院应对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置所需的应急队伍、设备设施、抢救药品、器材、防护用品等方面的准备情况;
4、检验各相关科室人员应对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置的实际 1 操作技能,评估应急救援效果,并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5、促进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置防控工作的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演练时间: 2016年6月15日
所有参加演练人员必须准时参加。
五、演练地点:
感染性疾病科科室治疗室
六、演练的组织机构
为加强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工作的领导,保证医疗废物工作落实到位,成立领导小组和多个分组。
领导小组及分工: 组 长:
负责应急演练工作的指挥、评价。
(一)综合协调组:
组长:
负责应急演练的通知、各项工作协调、调配。
(二)医疗救治组(医务科):
组 长:
成 员:
负责现场人员的医疗救护、会诊工作。
(三)现场处理组
组长: 成员:
负责对现场消毒处理工作及个人防护进行工作,并组织人员对泄露现场进行消毒处理。
(四)现场调查组:
组长:
负责勘察事故现场,组织人力对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等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好调查记录。
(五)疫情报告组:
组长:
负责向上级疾控部门报告,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报告传染病卡。
七、演练要求
(一)总体要求:
1、领导小组要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处置有力、保障安全。
2、参与应急演练的各有关部门、科室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职责,高度重视演练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诊疗规范和相关的操作程序进行。做好人员、物资准备工作,人员 3 到位及时。
(二)具体要求:
1、各职能部门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积极配合演练工作。
2、通讯保障:全体工作人员手机要保持通讯畅通。
八、演练流程(2016-06-15)
16:00 所有参加演练的人员准时到感染性疾病科,一切准备就绪后护士长宣布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演练正式开始。
(一)16:05感染性疾病科发现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总务科或总值班。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接到报告后副院长报告,副院长宣布启动《邯郸市第一医院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各个分组积极行动起来,各司其职。
(二)16:35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汇总,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同时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卫生局报告。
(三)17:00护士长宣布演练结束,参加演练人员进行现场工作总结。
九、演练结束
各参演科室和观摩人员集中,听取领导小组评估意见反馈和总结。
1、相关人员到岗和履行职责情况;
2、演练程序实际演练落实情况;
3、演练程序本身有无缺陷,可完善的环节;
4、演练过程中工作存在的问题,需完善、培训的环节。
感染性急病科
2016年6月15日
感染性急病科
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置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2016年6月15日16:00 我院由感染性急病科进行了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置应急预案演练。演练结束后进行现场评估 总结,提出在演练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一 护士接到通知后,迅速告知护士长,并粘贴醒目标示。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外科口罩 橡胶手套,并用吸湿材料擦拭,备好双层塑料袋和医疗废物回收人员将泄露的医疗废物重新装袋,然后用1000mg/L 84消毒液覆盖医疗废物泄露处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洁剂冲洗干净,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篇4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为有效地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
成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贾洪文(副院长)
成员:吉海滨 梁发胜 张雅丽 魏萍 许兴旺 周永琴
二、全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疗废物的管理,当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
(1)当事人立即报告医院领导,由领导负责现场调查并提供消毒业务指导,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污染现场封锁,做好防护,尽可能减少污染扩散,保护好周围人群。
(2)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3)当事人及所在科室要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不拒绝和阻碍,不提供虚假材料。
(4)医院内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由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决定并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环境局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5)医院内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由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决定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6)处理结束后当事人及所在科室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写出书事情经过与采取的有效处理措施以及预防再次发生的整改措施,一并汇总并写出最后的总结报告,报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7)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医疗废物处理的应急预案 篇5
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为了有效控制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导致传染病传播或环境污染事故,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废物管理办法》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职责
1、指挥全院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2、解决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工作中的责任。
3、根据需要及时召开应急会议,果断做出决策,及时上报。
三、预防控制措施
1、认真督导检查,防范意外事故发生。
各个科室负责人组成督导组,对日常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指导整改,以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发生。
2、强化学习,提高责任。
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废物的相关要求,加强医疗废物安全的宣传教育。定期对各个科室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考核,以提高各科室规范处理医疗废物的能力。
四、应急处理措施
1、在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过程中一旦发生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立即按要求采取如下措施,并将处理结果在48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由发生科室组织本科室人员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污染扩大。
3、上报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后勤部门,尽快确定流失、泄漏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4、大范围泄露污染时,应尽快对污染区域进行封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立即清理现场泄漏废弃物,对污染的地面、物品以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酒、浸泡或擦拭消毒,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相应消毒处理。
5、对处置医疗废物意外事件的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6、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7、由于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处理措施,记录存档,并在12小时以内向
市卫生局报告。
8、由于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处理措施,记录存档,并在2小时以内向
医疗废物应急演练计划 篇6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我县可能发生的医疗废物遗弃、流失、泄漏、扩散及其他突发事件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指导和规范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后的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对能力,建立统一指挥、责任明确、运转有序、反映迅速、处置有力、依法规范、依靠科学的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对公众健康和国家财产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规范管理;科学应对,分级负责。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置机构。
三、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的开展,县卫生局成立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田树昌
副组长:丁浩文 宋朝辉 康治辉 成 员:周明利、霍彦龙、杨国荣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生监督所,办公室主任由周明利同志担任。
四、工作职责
1、县级领带小组办公室职责:
指挥全县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果断做出决策。解决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非常时期的责任制管理。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责: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置机构应该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并落实医疗废弃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发生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设置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控制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根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执业卫生安全防护和紧急处置知识等,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组织实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扩散。
五、预警报告
(一)责任报告单位: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置机构
(二)报告实现和程序
1、责任报告单位发现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立即向县卫生局报告。
2、接到突发事故信息报告后,市、县卫生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随时报告态势进展情况。对可能造成传染病发生、暴发和流行的,应当及时乡县政府和市卫生局报告。
(三)报告内容:
突发事故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要根据时间的严重程度、师太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情进程。
1、首次报告:经调查确认的突发事故报告应包括事件性质、波及范围、危害程度、态势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
2、进程报告:应根据时间发生、发展情况,采取每小时、每天、每周或不定时报告事件进程。
3、结案报告:时间基本终止,应该作出结案报告,逐级上报。主要内容: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人员伤亡情况,事件原因、性质,采取的措施、主要经验教训等。
六、应急处置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同时向卫生、环保部门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应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有关医疗卫生单位立即组织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封锁,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止扩大污染。
4、有关医疗卫生单位立即组织人力对污染现场进行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对病人、医务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它无害化处理。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进行消毒。
6、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机构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汇总资料,并完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七、预防控制措施
(一)认真督导检查,防范意外事故发生
1、由医疗废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各医疗卫生单位日常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反馈、指导整改,以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2、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医疗卫生单位及医疗废物处置机构应当组织对本机构工作人员进行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提高全体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认识。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手机、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三)落实责任制度,严格追究责任
各单位要做好医疗废物的日常管理工作,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履行职责,做好防范工作,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将格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医疗废物应急演练计划 篇7
应急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48号令《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职责中对医疗污物管理工作提供指导的要求,如发生因管理不当导致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应当采取应急控制措施,以防污染扩散。具体方案如下:
(1)当事人立即报告医院主管领导,由主管领导负责现场调查并提供消毒业务指导,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污染现场封锁,做好防护,尽可能减少污染扩散,保护好周围人群。
(2)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3)当事人及所在科室要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不拒绝和阻碍,不提供虚假材料。
(4)医院内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由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决定并在48h内向市卫生局、环境局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5)医院内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由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决定并在24h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6)处理结束后当事人及所在科室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写出书事情经过与采取的有效处理措施以及预防再次发生的整改措施,一并汇总并写出最后的总结报告,报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医疗废物工作计划 篇8
(1)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湖南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范》、本规定及上级有关规定,规范全院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医疗废物工作计划。
(2)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3)审核院务部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计划、管理制度及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4)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重大问题。
(5)对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2、院务部的职责
(1)承担全院医疗废物处置全过程技术和管理工作,拟定医疗废物管理规划、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评价。
(2)组织医疗废物处置人员的知识培训。
(3)履行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合同的签署。
(4)负责全院医疗废物处置日常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5)定期总结、分析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及时向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汇报和向有关人员反溃
(6)负责医疗废物包装袋及容器的质量检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工作计划《医疗废物工作计划》。
(7)制定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意外事故和高危感染性医疗废物实行消毒处置操作等的应急处理措施。
(8)管理环卫站、污水处理站的日常工作。
3、保卫科的职责
(1)加强门卫管理,不得发生医疗废物的流失。
(2)加强对运送车辆的管理,给指定回收单位的专用车辆办理有明显标志的通行证,其它车辆不许运送医疗废物。
(3)禁止废品回收人员私收医疗废物,门卫应对出院废品进行严格检查,严禁医疗废物外流。
4、感染管理办公室的职责
(1)制定全院医务人员、医疗废物专管人员、保洁员、新上岗人员医疗废物管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紧急处理知识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2)对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消毒措施的落实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3)对各科室、护保中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存放、运送、暂时贮存和转交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考核。
(4)对环卫站生活垃圾的处置、污水处理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考核。
(5)对医疗废物的伤害和暴露事件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处理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备案。
5、专职管理人员的职责
(1)专职管理人员由护保中心主管人员担任,应熟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贮存方法与要求,指导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正确运行。
(2)了解各科室医疗废物的产生情况,包括医疗废物的种类与数量等,督促专职保洁员及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
(3)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等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4)检查科室、护保中心的医疗废物资料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返回的《医疗废物转移联单》等资料的登记与保存。
(5)负责专职保洁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用品的保障工作。
6、专职保洁员的职责
(1)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废物处置管理知识培训,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贮存、转交工作的要求。
应急演练计划 篇9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适应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通过演练,进一步加强我项目部与各班组之间应急处置的协同配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氛围,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程应急救援演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主导、协同联动、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厉行节约、保证安全”的原则,紧紧围绕紧急状态下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能力提高这一主线,全面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培育过硬的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全体工人的应急防范意识,确保在危急时刻能拉得出,冲得上,圆满完成应急救援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应急演练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必须提前策划,周密部署,并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基本达到以下目标:
1、建立应急救援领导机构。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一般涉及来自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急各方,必须实施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建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确定小组领导,设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2、完善应急预案,通过应急演练发现应急预案的缺点和不足,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使应急预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建设一支果敢、精干、快速反应的内部应急救援队伍。要把思想觉悟高、业务技术精、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应急救援队伍中,进行应急反应的专门培训,提高其安全技术素质,充分发挥工作特长,建设过硬的应急救援队伍。
4、形成完整系统的应急预案体系。项目部及各班组间的各种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必须考虑应急处置、救援的联动性,在组织、程序、措施、资源等方面要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系统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5、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加强不同层面的预案演练培训工作,搞好计划,建立培训制度。
6、配备足够的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合理配备应急救援所需资源,并定期检查、维护与更新,始终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7、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应急预案演练是对应急能力的综合检验,定期以多种形式组织由应急各方参加的预案训练和演练,使应急人员进入“实战”状态,熟悉各类应急处置和整个应急行动程序,明确自身应急职责,提高协同作战能力,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协调、有效、迅速地开展。
8、评价、总结、修编预案,报上级备案。每一次演练结束后,都要组织对整个演练的实际效果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及时进行总结讲评,组织力量对预案进行修编完善,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演练计划
1、火灾事故的应急演练(2015年8月上旬)
2、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演练(2015年8月下旬)
3、基坑坍塌应急救援演练(2015年9月中旬)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2015年10月下旬)
5、机械设备事故应急演练(2015年11月上旬)
6、食物中毒应急演练(2016年3月下旬)
7、火灾事故的应急演练(2016年5月上旬)
8、预防夏季中暑应急演练(2016年7月中旬)
9、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演练(2016年8月上旬)
四、应急演练要求
1、应急演练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应急预案规定。
2、领导重视、科学计划。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必须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给予资金等相应支持,必要时有关领导应参与演练过程并担当与其职责相当的角色。
3、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应急演练应结合可能发生的危险源特点、潜在事故类型、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和气象条件及应急准备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演练应重点解决应急过程中组织指挥和协同配合问题,解决应急准备工作的不足,以提高应急行动整体效能。
4、周密组织、统一指挥。演练策划人员必须制定并落实保证演练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各项演习活动应在统一指挥下实施,参演人员要严守演习现场规则,确保演习过程的安全。演练不得影响生产的安全正常运行,不得使各类人员承受不必要的风险。
5、由浅入深、分步实施。应急演练应遵循由下而上、先分后合、分步实施的原则,综合性的应急演练应以若干次分练为基础。
6、讲究实效、注重质量要求。应急演练指导机构应精干,工作程序要简明,各类学习文件要实用,避免一切形式主义的安排,以取得实效为检验演习质量的唯一标准。
7、应急演练原则上应避免影响公众,如必须涉及有限数量公众,则应在条件比较成熟时择机进行。
五、工作要求
应急救援工作是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项目部及班组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演练工作有序进行,完善工程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演练计划 篇10
一、时间、地点、内容
演练时间:20xx年10月20日下午二、三两节课
演练时间:20xx年3月28日下午二、三两节课
地点:两幢教学楼和学校操场
内容:
(一)火情报警(听呜笛)
(二)两幢教学楼遇到火灾时的逃生
(三)火场救护
(四)消防灭火演示
(五)器材装备演练
(六)消防特勤领导作消防安全讲座
(七)学校领导讲话
二、组织领导
组长:赵xx
副组长:消防特勤中队领导赵xx、白xx、周xx、孔xx
成员:陶家xx、陈xx、张xx、王xx、陈xx
消防人员
三、演练组织及人员安排:
(一)现场总指挥:赵xx
(二)副总指挥:消防特勤领导:周xx
(三)总协调:陶xx
学校应急演练计划 篇11
某日午后,学生正在午睡,学校公寓楼突然发生火灾并逐步蔓延。公寓全体学生从公寓紧急疏散到教学大楼前,并组织人员对火源进行灭火。
通过本次演习对全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学会紧急疏散方法,基本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同时,可以作为以后发生突发事件需紧急疏散的参照。
本次演习力求在安全的前提下,公寓学生、教官及班主任快速有序地实施紧急疏散预案,预计从警报响起(急促口哨)到所有师生安全疏散到指定位置的时间为12—15分钟。
二、演习的时间与地点:
20__年_月_日下午3:30左右,地点:公寓楼及教学大楼前空地。
三、演习内容:
1、学生公寓楼疏散。
四、前期准备工作:
1、消防知识及逃生常识学习。
2、师生消防知识培训。
3、学校消防设施检查。
五、演习程序
1、公寓楼学生到公寓楼进行准备,其他学生在教学楼走廊上集中观摩;
2、邓巨辉校长宣布演习开始;
六、演习步骤。
1、学生发现火源并报告;
2、火源蔓延扩大、学生呼救;
3、有关人员迅速到位,同时实施紧急疏散;
4、疏散的学生在新教学大楼前集合、清点人员;
5、请有关人员对演习情况进行点评;
6、演习结束。
七、演习指挥小组成员:
组 长:邓巨辉
组 员:邹运才 王建设 卿文山
应急小组成员、教官各班班主任
人员职责:
1、组长:邓巨辉校长到现场后,视灾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拉响警报进行疏散,以及演习过程中对各种情况的处理和落实。
2、应急小组:
①应急急救组:施晓刚等负责对火源的扑救和灭火。
②应急疏散组:金巧兰等负责各楼层学生的疏散。
③应急机动小组:厉凤光等随时听从组长调动。
④特别行动小组:韦连华及学生二名。
3、后勤保障组:单从周等后勤人员负责急救用品的准备和伤员的救护。
八、参加人员:20__级全体新生、教官及班主任。
九、学生注意事项
①个别学生对火源进行灭火自救。
②各寝室长在接到疏散通知后,迅速指挥本寝室同学有序地把毛巾用水浸湿并排好队伍等待负责各楼层教官的疏散命令。
③接到疏散命令后,迅速按秩序下楼,保持队形,不得大声喊叫,不得一哄而下,不得推搡拉挤。
④离开公寓后,迅速与同班同学一起在教师的指挥下,有序地慢跑到教学楼前集中。
⑤在疏散中用湿毛巾捂住嘴鼻,行走下楼时尽量蹲低身体,手触摸墙壁,避开烟雾。
⑥一切行动听从教官的指挥。
⑦被困学生的自救。
十、有关要求:
1、本次演习过程中时刻做到“安全、有序、快速”六个字,第一要确保安全,第二要做到井井有序,第三在安全和有序的基础上力求快速疏散。
2、有关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指挥位置,不得擅自离岗。
【医疗废物应急演练计划】推荐阅读:
(新)医疗废物应急预案01-16
医疗废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8-02
医疗废物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9-20
医疗废物培训计划07-27
医疗废物年度管理计划09-05
牡丹江市兴隆镇中心卫生院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理应急预案05-14
医疗废物分类07-29
医疗废物管理01-03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合同08-08
医疗废物管理体会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