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基础教程(精选8篇)
商务英语基础教程 篇1
商务英语基础教程2011-2012期末考试试题
姓名 学号
I translate the words and phrases(15%)1 即使 2 轮流地 集中于 4 更换(话题)5 代替 6 在…之前 7 首先 8 总之
9以不同的方式 10 决定,商定
11feedback 12 value proposition 13 first-rate 14 distributor 15 container
II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or expressions given below.Change the form where necessary.(10%)orientation inform improve frustrate acknowledgement ensure productivity figure out reward apply 1.He did a lot to __________conditions for factory workers.2.He wants a job in which he can ________his foreign languages.3.Studies show that if a working environment is pleasant,_________increases.4.He _______the police that some money was missing.5.The lack of computing facilities in the office_________him.6.The building has an east-west _______.7.The role of the police is to ______that the law is obeyed.8.A $1000______has been offered for the return of the stolen painting.9.We are sending you some money in________of your valuable help.10.I can’t________why he did it.III Correct the mistakes(20%)1 I work with a wholly foreign-owned company specialize in industrial equipment.Automated clearinghouses are great useful for regular payments.This handbook is an important career guide publish by the government.He can’t enjoy the scenery not worrying about his future in this field.our sales were increased last year.The number of returned products will be raised.Tom was seen come into the meeting room.Our reception area needs redecorate.Careless resulted in his failure in the negotiation.Mary good at market analysis.IV Translate the sentences.(15%)1 这工作结果比我们想的要难。(turn out to be)他们只出版迎合市场的小说。(cater)不管你做什么事情,要尽量保持你的时间充裕。(make sure)4 尽管天气不好,他们可能还是决定按原计划出发。(probably)孩子们不应该过分依赖父母。(depend on)V cloze(10%)One evening I was resting in a cafe.I¬ 1 a pair of newly bought white leather shoes, which were rather expensive.Then a boy came to me.He was in a(n)2 shirt, looking pale and about eleven.No sooner had I begun to speak than he opened the 3 i n his hand and took out the tools of shoe-polishing.He 4 down, took off my leather shoes, and began to shine them.He was busy doing his work 5 heavy rain began to pour down.People rushed to the café for 6 from the rain.More and more people crowded 7 and gradually separated the boy from me.Hours passed, and it turned 8.I had no shoes on my feet and 9 where the boy had been.I thought he would not 10 my shoes, and I would have to go home on my bare feet.When it was near midnight the 11 ended, and there were fewer and fewer people in the café.The café was to be 12.I had to move to the door, head 13.just as I went to the gate, I 14 found that a boy of about eleven, looking very familiar, was sleeping at the 15 with his head leaning against a box and his upper body being 16.he held a package made of his shirt tightly in his arms.I shook him slightly and woke him up.He 17 up and rubbed his eyes for a while before he recognized me.Then he opened the package 18 , gave me my leather shoes, and apologized to me shyly.I 19 him and wrapped him with his unfit shirt, which had wrapped my leather shoes.On my way home, the 20 of the boy stayed in my mind.1 A.took B.wore C.mended D.owned 2.A.old B.unfit C.small D.dirty 3.A.bag B.package C.box D.suitcase 4.A.seated B.bent C.put D.looked 5.A.when B.after C.because D.since 6.A.protection B.rest C.hide D preparation 7.A.out B.away C.in D.off 8.A.dark B.light C.dim Dbright 9.A.thought B.wondered C.guessed Dimagined 10.A.shine B.keep C return D.carry 11.A.rain B.coffee C.time D work 12.A.opened B.locked C.stopped D closed 13.A.lowered B.dropped Craised D.held 14A.shortly B.surprisedly Csadly D immediately 15.A.table B.door C.bed D.cafe 16.A.wet B.bare C.pale D.cold 17.A.stayed B.saw C jumped D.got 18.A.finally B.suddenly C.unfriendly D.hurridly 19.A.recognized B.forgave C.paid D.inspired 20.A.feature B.shirt C.image D.form VIreading comprehension(20%)In 1939 two brothers, Mac and Dick McDonald, started a drive-in restaurant in San Bernadino, California.They carefully chose a busy corner for their location.They had run their own businesses for years, first a theater, then a barbecue(烤肉)restaurant, and then another drive-in.But in their new operation, they offered a new, shortened menu: French fries, hamburgers, and sodas.To this small selection they added one new concept: quick service, no waiters or waitresses, and no tips.Their hamburgers sold for fifteen cents.Cheese was another four cents.Their French fries and hamburgers had a remarkable uniformity, for the brothers had developed a strict routin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ir food, and they insisted on their cooks“ sticking to their routine.Their new drive-in became incredibly popular, particularly for lunch.People drove up by the hundreds during the busy noontime.The self-service restaurant was so popular that the brothers had allowed ten copies of their restaurant to be opened.They were content with this modest success untilthey met Ray Kroc.Kroc was a salesman who met the McDonald brothers in 1954, when he was selling milk shake-mixing machines.He quickly saw the unique appeal of the brothers” fast-food restaurants and bought the right to franchise(特许经营)other copies of their restaurants.The agreement struck included the right to duplicate the menu.The equipment, even their red and white buildings with the golden arches(拱门).Today McDonald“s is really a household name.Its names for its sandwiches have come to mean hamburger in the decades since the day Ray Kroc watched people rush up to order fifteen-cent hamburgers.In 1976, McDonald”s had over $ 1 billion in total sales.Its first twenty-two years is one of the most incredible success stories in modern American business history.1.This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A)the development of fast food services B)how McDonald“s became a billion-dollar business
C)the business careers of Mac and Dick McDonald
D)Ray Kroc”s business talent
2.Mac and Dick managed all of the following businesses except—— A)drive-in B)cinema C)theater D)barbecue restaurant
3.We may infer from this passage that
A)Mac and Dick McDonald never became wealthy for they sold their idea to Kroc
B)The location the McDonalds chose was the only source of the great popularity of their drive-in
C)Forty years ago there were numerous fast-food restaurants
D)Ray Kroc was a good businessman
4.The passage suggests that
.A)creativity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business success
B)Ray Kroc was the close partner of the McDonald brothers
C)Mac and Dick McDonald became broken after they sold their ideas to Ray Kroc
D)California is the best place to go into business
5.As used in the second sentence of the third paragraph, the word unique means.A)special B)financial C)attractive D)peculiar
Passage2
You“re busy filling out the application form for a position you really need;let”s assume you once actually completed a couple of years of college work or even that you completed your degree.Isn“t it tempting to lie just a little, to claim on the form that your diploma represents a Harvard degree? Or that you finished an extra couple of years back at State University?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turning to utter deception like this to land their job or to move ahead in their careers, for personnel officers, like most Americans, value degrees from famous schools.A job applicant may have a good education anyway, but he or she assumes that chances of being hired are better with a diploma from a well-known university.Registrars at most well-known colleges say theydeal with deceitful claims like these at the rate of aboutone per week.Personnel officers do check up on degrees listed on application forms, then.If it turns out that an applicants lying, most colleges are reluctant to accuse the applicant directly.One Ivy League school calls them impostors(骗子);another refers to them asspecial cases.One well-known West Coast school, in perhaps the most delicate phrase of all, says that these claims are made byno such people.To avoid outright(彻底的)lies, some job-seekers claim that they attended or were associated with a college or university.After carefully checking, a personnel officer may discover that attending means being dismissed after one semester.It may be that being associated with a college means that the job-seeker visited his younger brother for a football weekend.One school that keeps records of false claims says that the practice dates back at least to the turn of the century-that”s when they began keeping records, anyhow.If you don"t want to lie or even stretch the truth, there are companies that will sell you a phony(假的)diploma.One company, with offices in New York and on the West Coast, will put your name on a diploma from any number of non-existent colleges.The price begins at around twenty dollars for a diploma from Smoot State University.The prices increase rapidly for a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urdue.As there is no Smoot State and the real school in Indiana properly called Purdue University, the prices seem rather high for one sheet of paper.6.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that
.A)employers are checking more closely on applicants now
B)lying about college degrees has become a widespread problem
C)college degrees can now be purchased easily
D)employers are no longer interested in college degrees
7.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special cases refer to cases where
.A)students attend a school only part-time B)students never attended a school they listed on their application
C)students purchase false degrees from commercial films
D)students attended a famous school
8.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A)performance is a better judge of ability that a college degree
B)experience is the best teacher
C)past work histories influence personnel officers more than degrees do
D)a degree from a famous school enables an applicant to gain advantage over others in job petition
9.This passage implies that
.A)buying a false degree is not moral
B)personnel officers only consider applicants from famousschools
C)most people lie on applications because they were dismissed from school D)society should be greatly responsible for lying on applications
10.As used in the first line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the word utter means
.A)address B)thorough C)ultimate D)decisive
VII composition 写一则通知(10%)地点和时间: 大学会议室 这周六下午三点
2内容:关于提高商务英语能力的讲座,讲座由国内知名的教授主持。3 参加人员: 所有10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
4注意事项: 不要迟到;手机进入会场后关闭;带好笔记本;准备好你感兴趣的问题
商务英语基础教程 篇2
《大学体验英语———入门教程》[4]和《大学体验英语———基础教程》[5] (以下简称《入门教程》和《基础教程》) 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体验英语》系列教材之一, 专为入学水平低于第一级起点的学生编写。这两套教材是笔者所在学校蒙古族预科生入学第一年使用的教材。到目前为止, 还鲜有研究者对其进行评估。笔者在使用这两套教材后, 根据实践体会, 在评估理论基础上, 对《入门教程》和《基础教程》作了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一、教材评价理论概述
教材评价最基本的目的有三个:首先是为了选择教材;其次是为了检验使用效果;再次是作为编写和设计教材的依据[6]。
理想的教材评价应该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持续的评价[7]。具体的实施步骤包括:第一步, 确定评价标准, 按照一定的原则设计一系列标准细目;第二步, 应用评价标准, 即用已经制订好的标准细目逐一对照某一教材;第三步, 总结, 即对教材作出整体评价[8]。
分析评价教材时要有一套可以参照的标准。由于评价的目的和内容不同, 评价标准和细则也多种多样。例如, Cunningsworth提出, 教材评价标准应该包括下列几点:教材应该符合学习者的需求, 应有助于实现课程学习的目标;教材应反映学习者现在或将来要使用的语言;教材应该考虑学生作为学习者的需求, 并且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 而不是强加给他们某一种僵化的“方法”;教材应该有帮助学习的一个清晰定位[9]。
标准的制定为教材编写和评估提供了依据。根据这些标准, 研究者又编制出一系列评估清单。教材评价最常用的方法都离不开参照对照法, 即参照一系列标准或问题清单对教材进行检查和对比[10], 但具体实施过程会有所不同。Cunningsworth把评价方法分为整体印象评价和深入评价两个部分[11]。Grant的评价方法包括初步评价、细致评价和使用中评价[12]。Mc Donough&Shaw的评价体系则包括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13]。
在不同的评估体系中, 评估内容也会有所差异。如Cunningsworth的评估内容涉及如下方面:目标和方法、设计和组织、语言内容、技能、话题、教学法、教参[14]。Mc Donough&Shaw的评价内容涉及使用对象、内容安排、语言观和教学观、技能训练、口语和听力材料等[15]。Grant的评估列表则基于三个方面:教材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适合教师、是否符合教学大纲[16]。众多方法和内容虽然不同, 但都把学习者的需求放在首位, 强调教材的适用性、实用性、真实性等。
二、入门教程与基础教程教材评价
近年来, 虽然英语教材五花八门, 但专为民族预科生这一群体编写的教材几乎是个空白, 相比较而言, 《入门教程》与《基础教程》是针对性较为理想的两套课本。蒙古族预科生入学之前, 他们所在的蒙古族学校主要以蒙语授课为主, 汉语和英语都是作为外语, 高考中英语只占30分。入学之后, 经过一年预科学习, 转入本科。这些学生虽然都有一些英语基础, 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所以, 在预科这一年, 英语学习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直接关系到将来能否适应本科的学习。对他们使用的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综合了Cunningsworth、Mc Donough&Shaw以及Grant的评估细则基础上, 对《入门教程》和《基础教程》作了大致描述, 并总结了它们的优点和不足。
(一) 《入门教程》与《基础教程》教材概述
《入门教程》、《基础教程》与《大学体验英语》既一脉相承, 又相互独立。也就是说, 这两套教材一方面秉承了《大学体验英语》的编写理念和思路, 遵循了其编写原则和特点, 另一方面因使用对象不同, 在教材的设计和组织上又与《大学体验英语》1—6级有所不同。下表是对两套教材的大致描述, 即外部评估。
从表1可以看出, 《入门教程》与《基础教程》是两个综合性的课本, 相当于《大学体验英语》系列中的《综合教程》与《听说教程》的结合。两册教材兼顾了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实际应用, 并且关注相关语言技能的协调发展。
(二) 《入门教程》与《基础教程》的优点
首先, 《入门教程》与《基础教程》遵循了《大学体验英语》1—6级的总体目标, 在编写中体现了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 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法, 而是采取一种开放兼容的态度。教材所体现出的教学法包括:功能法/交际法、技能法、结构法, 是多种教学法的综合。教材编写者采用的这种综合方法, 既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 又兼顾了传统教学法, 达到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效果。教材以功能—意念大纲为主线, 重视交际实践。这一教学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鼓励学生通过反复接触和使用真实的语言, 逐步培养正确、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经验表明, 这种做法是科学合理的, 并且是可行的[17]。
在培养交际技能的同时, 《入门教程》和《基础教程》也没有完全抛弃语法, 只是摒弃了传统模式中单调的句型操练。近年来, 语法的作用和重要性已被人们重新认识到, 如语法可以增加语言的准确性[18]。对成年的初级水平学习者来说, 语法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教材综合性的特点不仅体现在教学法上, 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 即一个单元中, 听、说、读、写、译的内容都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使多种语言技能在同一主题下通过多种交际环境和练习形式反复循环, 得以深化、巩固和加强。这种综合法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因为现实生活很多场景中我们需要的不是仅仅一种语言技能[19]。
作为综合性教材, 《入门教程》与《基础教程》的内容不仅涉及词汇、语法、语音等语言基本知识, 而且还涵盖了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技能的训练。编者在课本覆盖内容杂而全的情况下, 又让内容有所侧重。尽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听说领先, 《基础教程》在有限的版面下, 还是给予了阅读特别的重视。每个单元安排了三篇阅读, 这对初级水平学生增加语言输入是必要的, 也是合理的。
《入门教程》与《基础教程》拥有足够的练习供课堂和学生自学使用, 这些练习在设计上能够较好地符合适用对象的水平。例如, 《入门教程》的练习多是判断、根据课文填空、简答、简单句的翻译等基于对输入内容理解基础上的题目。《基础教程》的练习不仅数量和难度稍有加大, 而且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有选择、填空、连线、判断、回答问题、翻译等检测和应用型题目。
另外, 《入门教程》和《基础教程》的口语和写作部分也恰当地考虑到了初级学习者的需求, 列出了学习者在语言输出训练中可能会用到的句型、短语、词汇, 方便学生参考。总之, 教材中语言输出与输入之间衔接的设计与安排比较周密。
这两套教材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在于图片的设计和选择。课本里有大量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图片, 虽然只是黑白图片, 也为整本书的版面增加了很多吸引力。这些图片启发性强, 为语言学习提供了形象、生动、立体的学习情景。例如, 《入门教程》前5单元的音标部分中, 每个音标的代表词都配有相应的图片, 使音标学习不是那么枯燥、单调。特别需要提到的还有《入门教程》和《基础教程》第三部分 (Write and Produce) 中图片描述练习所配的漫画。这些漫画生动、活泼, 有些很夸张、诙谐、幽默, 为学习增加了不少乐趣。
(三) 《入门教程》与《基础教程》的不足
如上所述, 《入门教程》和《基础教程》总的来说是两本优秀的教材, 基本能够满足像民族预科生这样的初级水平学习者的需求。但是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它们尽管有如此多的优点, 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 这两套课本的配套教材不够齐全。《入门教程》只配有磁带, 给教学和学习带来一些不便。此外, 对高中阶段有点儿基础的学生来说, 《入门教程》的内容总量不够充足, 每个单元只有一个简短对话, 一篇短文阅读。笔者所在学校的预科生学完《入门教程》只需要半个学期的课时。如果能有一些配套材料, 如《大学体验英语》系列教材之一的《扩展教程》等作为补充, 就可以弥补课本内容的不足。《基础教程》供一学期课堂使用的量足够, 但同样缺乏一套供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外阅读的补充材料。
两套教材的听力部分 (《入门教程》是一段对话, 《基础教程》包括两段对话和一段独白) 都是全文呈现, 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阅读, 降低了听的功能。
另外一点不足在于阅读短文的趣味性不够强, 特别是《基础教程》由于阅读量增加, 这一问题更显突出。大多数文章只是干巴巴的平铺直叙, 缺少学生喜欢的那种故事性强、幽默感或感情色彩浓的小文章。此外, 为了和单元的语法相结合, 有些材料中语言的真实性却打了折扣。
《基础教程》和《入门教程》在难度上跨度稍大了些, 很多学生觉得《入门教程》太简单, 而《基础教程》又有点难。另外, 二者在语法项目上重复太多, 《入门教程》里讲的几个主要时态, 在《基础教程》里全都再现, 而其他一些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必不可少的语法项目, 如各种从句, 却没有系统地出现, 这并不利于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
以上对《入门教程》和《基础教程》的评价是以评估理论为依据, 在实践基础上作出的, 虽然尽量遵循客观原则, 但里面难免会有主观的成分。况且, 使用对象不同, 作出的判断可能会大相径庭。尽管如此, 笔者依然希望这些粗浅的评价能给其他人或多或少的借鉴。作为一线教师, 对使用的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有助于教师对教材有更加全面和清晰的认识。当然, 评估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去发现教材的优点和缺点而已, 对教材加以灵活运用, 扬长避短, 才是评估的最大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17]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3, 25, 53-54.
[2]黄建滨, 于书林.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研究:回顾与思考[J].外语界, 2009, (6) .
[3][19]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67-175.
[4]《大学体验英语》项目组.大学体验英语入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大学体验英语》项目组.大学体验英语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6]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145.
[7][9][11][14]Cunningsworth, A.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Oxford:Heinemann, 1995:1-110.
[8]Ur, P.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185-187.
[10][13][15]王艳.对我国ESP教材编写原则的探讨[J].中国外语, 2011, (2) .
[12][16]Grant, N.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s[M].New York: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87:118-128.
COD4多人联机基础教程 篇3
相对于游戏的单机任务,联机模式更是让许多玩家都回忆起了当年接触CS时的感觉,多样化的任务模式以及爽快的射击感让这款游戏迅速成为许多大型赛事青睐的对象。包括有CEVO、clanbase以及ESWC大师赛之类的众多赛事都已经将这款游戏带入了竞技殿堂。其中多人联机模式中的Search&Destory模式更是完全照仿CS比赛中所用的defuse模式创建的,这使得很多CS玩家能够十分顺利的转型到COD4当中来。不过由于操控方式以及武器特性的些许改变,玩家们如果想要彻底地融入这款游戏当中去,还需要多花些时间训练一下,所以为了让你们能够少走一些弯路,我们特别制作了这样一个专题,旨在帮助那些想要从CS转型成为COD4的玩家朋友们。
枪械篇
作为一款FPS游戏,武器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东西,如何迅速地了解你手中的武器就是你是否能够顺利迈出第一步的关键。在COD4中,基本的武器配置和CS无异,但是由于是根据角色自动分配武器,所以你并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使用武器。而在积累一定的经验值后,你将可以对其他的武器解锁,从而使用更强大的火力,这样的话COD4看起来更像是一款类似于RPG的FPS游戏,给个人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本
COD4中的枪械都有两种射击模式:虚拟准星模式和物理准星模式。当我们使用虚拟准星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得最大的移动灵活性。但是枪线的散射也是高得吓人。相对的,使用物理准星的时候视野相对缩小,移动速度降低,但是却可以获得最高的精准度。所以如果想要成为一名COD4的高手,你必须习惯于经常在这两种模式之间切换,不到万不得已,不推荐使用虚拟准星进行射击。同时,COD4中的枪械只有一种射击模式。不能在单发、连发和三连发之间进行切换。而每种枪械都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加装不同的辅助装备,对于玩家来说虽然省去了初期购买枪械的麻烦,但是在武器的配备问题上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突击步枪类
M4 Carbine:对于新手来说,这把枪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和CS中的M4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全自动的射击模式加上较小的弹道散射让这把枪成为各界人士的最爱。它最大的缺点便是威力相对于同等的其他枪械来说偏弱,射程也不是很远,这把枪发挥威力的地方更多的是中近距离。不过由于其在各种场合的易用性,还是弥补了其在威力和射程上的不足。AK-47:如果说一款以现代战争为题材的游戏里面可以没有任何一款枪械的话。那么AK47也绝不可能是这其中的枪械,更何况是COD4了。不过同样属于AK47的不仅仅是它的普遍性,还有它如脱缰野马般的难以驾驭。不过它超高的威力以及超长的射程和可以连射的火力,让它在近中远三个距离上都能够发挥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难以控制的缺点。
M16A4:美国大兵手中最经典的武器,这款武器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特点,操控性上不如M4,威力上面不如AK47。但是中庸恰恰就是它最大的特点,还有就是区别于其他突击步枪的三连发模式,这种射击模式让它在中远距离上能够发挥最高的精准度和威力。虽然在近距离的时候M16就发挥不出应有的效力,但是对于一个用枪的老手来说,M16就是最好的选择。
轻机枪类
MP5:德国H&K公司的看家作品,它在游戏中的出现频率一点都不亚于AK47,近距离的强大杀伤力和密集火力到了中距离也一样并不逊色。不过最关键的要数它的轻便灵活性,你可以用这把枪进行游击战,而且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跟上你的速度。当然同时,你还要承受它较弱的威力和射程了,比较适用于近身缠斗。AK-74u:把这把枪归为轻机枪类合适吗?也许吧,因为虽然AK74u属于AK枪系,但是由于其紧凑的枪身和较小的口径让他也许更适合待在轻机枪的序列里。不过正是由于其突击步枪的本性,它也是所有同类武器里射程最远,威力最大,同时也是射速最慢的轻机枪。
狙击步枪
商务英语基础教程 篇4
《新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教程》作为江苏省高职高专推荐教材,2007年开始正式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中使用.为了加强教学指导,引导各教学点任课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并提高教学效率,特制定本教学建议和实施方案,建议各教学点任课教师参照执行.《新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教程》共分4级,共开设4学期,每级3学分,每周3课时,每学期授课18周,每学期54学时,另外每周必须增加听说课1学时,所以大学英语课程每周实际为4学时,每学期共72学时.《新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教程》每级包括《读写教程》,《听说教程》,《自主综合训练》以及《学习方法与阅读》四册教材及配套的磁带和教师用书.每册教材均由12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涉及一个主题(话题),各册之间互相话题融通,技能互补,构成一个整体.从总体上说,任课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内时间,对于学生在课外的学习也要加以指导和帮助.应该科学的利用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其他材料为补充;课堂讲授和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并重;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技能与知识并重,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并重,传授方法与传授知识并重;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形成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从教材上看,《读写教程》侧重阅读理解的训练,主要应针对学生的词汇,语法和文化知识展开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阅读课文为核心,通过多种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自上而下,从内容到形式,从输入到输出多重反复的进行练习,并不断加深对所学技能与知识的掌握.可以参考教程的编写目的来设计课堂活动和组织教学.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每单元内容较多,建议以每单元的TEXT A 为重点,TEXT B作为学生自学课文,在课内可以以提问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并对难点进行必要说明.课后练习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先做一遍,课堂上只做提示和抽查.对于写作部分的练习,希望组织学生在课后进行,课内可以做适当讲解.《听说教程》的教学中,需要将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语言应用技能训练和影响到交际效能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突出语言的交际语境和使用的功能意念.一方面要强化语言的基本功,也要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听为导入,说为目标.通过听力前,听力中,听力后三个教学阶段,循序渐进的完成听和说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并通过活泼多样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的相互合作,强化学生在特定语境中的交际能力.在教学中还应当充分利用任务型的学习策略,以解决问题为练习和训练的导向.由于课时原因,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无须在课堂上将教材所有内容全部听完,可以有目的的选用教材内容,对于比较难的材料,比如passages部分,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在课内应着重处理dialogues部分.课内未涉及的部分,可以要求学生课外自学,或者在其他时间处理.《学习方法与阅读》主要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和提供课外阅读素材为主要目的.《自主综合训练》则提供了巩固和扩展相应的语言基本技能,功能意念和实用性语言技能的训练,并增加主教材所含词汇的出现率.这两本教材希望教师能够按一定的进度布置学生的完成,并以多种方式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于其中的一些难点和学生疑问较多的部分,也可以利用少量课堂时间加以讲解和说明.归纳起来讲,《读写教程》和《听说教程》作为主教材,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主要处理的部分.《学习方法与阅读》和《自主综合训练》则作为主教材的补充,原则上不在课内处理,但也可以按照需要,在课堂内适量处理.建议教学进度如下:
周数 听说教程 读写教程
1-4 UNIT 1-3 UNIT 1-3
5-8 UNIT 4-6 UNIT 4-6
9-12 UNIT 7-9 UNIT 7-9
13-16UNIT 10-12 UNIT 10-12
17-18 复习复习
(说明:因教师之间授课进度有差异,并且每学期实际上课时间并不足18周,所以计划中留出两周时间作为机动.各地可按照计划具体调整,但是在教学安排上不能先集中处理阅读,最后再处理听力,每个单元中,读写和听说均需涉及.)
基础采访布光教程 篇5
主光用5600K色温,然后是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以相同的色温稍低一些的亮度进行灯光补偿;以充分突出主光的表现,让画面中的人物受光达到合适的光平衡。
主光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光的强弱程度。拉近灯和受访者之间的距离,可以提高主光的照射强度;使用柔光箱,则可以弱化主光的强度。
主光与摄像机之间的角度:45度或者135度的位置。主光的垂直角度:升高灯光以45度俯角照射。
辅助光的作用是平衡主光源。不用辅助光,那么主光照不到的地方会产生强烈的阴影。调整好主光和辅助光之间的平衡,就可以很好地平衡主光在受访者脸部留下的阴影。
辅助光应该设置在主光的对称位置上。
轮廓光的作用是区分背景和受访者的背部,它的位置应该尽量放在受访者的身后,注意避免灯光进入画面造成镜头穿帮。轮廓光尽量不要照射到受访者的脸部,头发光的强度取决于你的需要,强光会产生与背景更多的分离,还有更多的反射效果,而弱一点的光会更自然一些。
在轮廓光上我们不建议用柔光箱,因为它只是针对边缘的一种补充,我们要注重的还是受访者的正面效果。
背景光就是照射背景的光,背景光太强会分散人们对受访者的注意力;没有背景光,则画面毫无生气。
SEO基础教程总结 篇6
2.如何理解外链的相关性:如果你是一个SEOER每天泡站长论坛或者SEO论坛做外链对于提升你的网站的帮助是绝对有用的,但是如果是优化其他行业的网站,就不能只在站长类论坛做外链了,比如你是做教育企业网站的SEO,就拿网页教学网(http://)外链发布的平台都选择站长类论坛是不够的,个人觉得应该创建些与留学行业相关的外链,比如分类信息的教育频道,留学网站的论坛等,这些相关性的外链的质量是相当高的,更重要的这类软文附带的外链有商业信息转化价值,而不单是外链。
3.知识问答类网站外链:包括百度知道,问问等,此种外链权重也是相当的高,但做多了账号可能被而封原先留下的知道的外链被删除,更有甚者在百度知道短时间内留下外链太多网站被百度K。
4.分类信息或商贸发布平台:商业企业发布商业信息和外链最多的地方,但是很多的企业都使用群发器,群发 软件的开发商在产品使用中也会说到群发 软件能快速提升网站排名,但是新站和权重不高的网站用群发 软件很容易被百度K了。
商务英语基础教程 篇7
1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1.1 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现状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 发现由于地域教育和城乡教育的差别, 学生入学前的计算机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条件较好的中学或城市, 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而在相对条件较差的中学或农村, 学生基本上很少接触到计算机, 更不用提熟练操作计算机了。这就造成了教学对象的层次不一致, 给统一标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另外, 在学生当中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 有的学生从初中到高中乃至大学都是因网络游戏而接触的计算机, 网龄不小, 游戏等级不低, 但是对于计算机基本操作任然是一知半解, 造成学习误区。
1.2 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
计算机已经出现在社会各个领域, 不同学科和专业都对计算机基础提出新的要求, 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整合的必要性日趋突出。计算机基础作为一个应用型的工具, 是为各专业进一步的专业教学做铺垫的, 在二、三年级会根据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计算机类课程, 如电子线路CAD, 会计电算化等, 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更好的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
1.3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在计算机基础理论课堂上, 虽然教师讲到的知识点很多, 但是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所以教学效果肯定不一样。由于该课程涉及到的知识较广, 理论内容较多, 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较全面的掌握了理论知识, 但真正意识到学习计算机的实际意义的少之又少。
在实践教学中, 现阶段各高职院校都能够满足一人一机的上机条件, 但是由于学生众多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详细解答每一个问题。理论与实践教学脱离, 由于知识点多、操作性强, 很多操作如不能马上操作, 会造成学生的遗忘。
2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讨
2.1 教学方法
有了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得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 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 更为有效的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2.1.1 分组教学
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各知识模块, 通过实践课进行分组操作, 加强团队共同操作性, 制定相同的实践目标, 鼓励学生采取不同方法和媒介来实现, 采用“教”、“学”和“问”相结合, 教师把每组所遇到问题交换给不同组, 先由学生进行讲解, 再由教师做最后总结。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通过不同小组之间的比较,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
2.1.2 层次教学
由于学生入校时的计算机水平不同, 所以一味的“千篇一律”肯定行不通, 只有对学生的水平有了深刻的认识, 才能有的放矢。在课程开设之初要对学生计算机水平进行一次完整的摸底, 把水平相近、兴趣相同的学生放在一层, 因材施教。分层次设计备课和授课环节, 发掘不同层次的不同方法, 以知识点为基带, 层层提高, 逐步提升理论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使所有学生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
2.1.3 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将传统的教学以“课本”为中心转化为以“项目”为中心, 可以依据计算机基础知识, Windows操作系统, Word文字处理软件, 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Power Poin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和网络基础知识这几个教学模块制定相应的项目, 将理论知识点涵盖于各项目中, 从实际应用出发, 锻炼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加强“教、学、做”的贯穿,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得益彰,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化教学的重点在于设计好一个成熟的项目任务, 在高职教育中都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项目来引导“教、学、做”。但对于初次接触专业课程的学生, 则需要在专业知识储备上加强后才可以实施项目化教学。
2.2 注重实际应用能力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 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是突出的特点, 同样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实际的操作应用也是必要的。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多数要求通过省级计算机一级考试, 或者是仅凭试卷的考试, 这就导致了计算机教学中的偏差。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 这就要求要实行全面有效的考核制度, 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不仅考核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而且侧重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从而综合体现应用能力的提升。
2.3 适时调整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和传统的普通高校的教学体系是有不同之处的, 在校学习时间原本就比本科院校少, 另外有些专业最后一年基本上都在校外实习, 所以课程设置时要依据应用为首的原则。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与社会联系、要与市场联系, 只有适时调整对方向才能持续发展。
作为人才培养重要一环的课程设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设置应根据不同专业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课程的基本要求、学时如何分配、课程的排列顺序怎样科学等都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
2.4 利用新技术和新资源
实施开放的网络实践教学, 利用网络化教学系统, 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网络化平台, 如讲义、课件、实践项目任务书以及软件等资源的提供。力争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环境, 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同时, 学生可以立即在计算机上进行实践操作, 从而加深印象, 课后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回顾。
教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实现与学生的实时交流与互动, 可以有效防止出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感觉的重难点进行着重练习。在网络化教学平台上, 学生可以参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测试以及提交作业和实验结果, 可以给任课教师写信探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也可以和其他专业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2.5 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员, 面对着瞬息万变的计算机发展趋势, 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更加应该与时俱进, 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多参加学术交流会和研讨会, 高职院校也要加大对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力度, 建设计算机相关硬件和软件设施。
3 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在日趋成熟完善,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也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中, 教师只有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持续更新, 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 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发挥科学教育的技术手段, 才能使他们具备新时代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掌握职业应用技能。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所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所接触的计算机方面很多, 这就造成了学生不等的计算机水平, 怎样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的矛盾。该文根据教学实际情况,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
参考文献
[1]雷华.关于提高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09 (27) .
[2]尹志军.关于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6) .
[3]李莉平.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科学论坛, 2008.
[4]尹连胜.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学交互性探索[J远距离教育2007 (4) .
商务英语基础教程 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 影视资料 语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110-01
1 英语影视视频数据库简介
笔者构建的英语影视视频数据库包括:2.5TB英语影视视频,包含近10000集电视剧,700多部电影。影视视频更新到2012年12月,实时追踪IMDB(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内容,动态更新最新视频。对应英语影视视频数据库,建立了英语字幕语料库,达到1.1亿词,11627个文本文件。
2 英语影视语料在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语言规则和语言的实际运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四版)相较于一些传统的语法教材,更多地采用了描写性的编排,引介了一些较新的表达规则。在使用的过程中,笔者也意识到一些问題。比如,有些表述还不够全面,有些内容尚不够准确。本文利用英语视频语料相应的字幕,力求准确全面地阐释一些涉及英语语言规则和实际运用的表达方式。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30页,“……个别表示游戏名称的名词作复数用。例如: Cards are not allowed here.”[1]而视频语料显示的情况与其有冲突:
That’s right.Cards is all about knowing the numbers.(The Wire S04E07《火线》)
《薄冰实用英语语法详解》(修订版)只是把cards归于“某些名词以-s结尾,却当单数名词对待”[2]一类。
英语计数时有一特别之处值得关注,所有基数词后都用名词的单数形式。例如:
One potato,two potato,three potato, four.Five potato,six potato,seven potato, more.(The Business《黑帮生意》2005)
One Mississippi,two Mississippi,three Mississippi,game over!(Friday Night Lights S03E04《胜利之光》)
第140页,“但若人称疑问代词紧跟于介词之后,则只能用宾格。例如:From whom did you receive a letter?”[1]《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全新版)》(修订本)[3]和《薄冰实用英语语法详解》(修订版)都是与此相同的表述。不过,视频语料显示,介词后用主格who 的情况很多,有很高的可接受度。
Don’t look.Don’t look.-At who? (Dance Flick 2009 《跳舞大电影》)
I,I use them to pray.- For who? (Into Temptation《引诱》,2009)
当然,接受度高和正宗规范并非同一概念。这就是为什么,在不少场合,这种表达被非议的原因:
Hey,I was called down here.By who? By whom.By Dr.Weaver.(ER S02E02《急诊室》)
To who?To whom. But that’s cool. Everybody makes that mistake.(Dead Like Me S02E04《死神有约》)
副词修饰动词是常识。不过,现在流行一类表达却明显有违该常识。
I was young I couldn’t do good. Now I can’t do bad.(Next Day Air《次日到达》,2009)
Mr Samuels!You did good.(Up In The Air《在云端》,2009)
Good是形容词,修饰动词,显然是有些问题。尽管此类表达接受度挺高,在有些场合还是被诟病的:
So,how you doing over there, Theo Huxtable?/-I’m doing good./- Unh-unh.Superman does good.You’re doing well.You need to study your grammar, son.(30 Rock S01E02《我为喜剧狂》)
And it’s“drive well,”honey,not“drive good.”/-Wait.Don’t drive good?/- Proper English is“drive well.”I want you to drive well.(Post Grad《毕业生生存指南》,2009)
第470页,“为了加强否定的含义……也可以重复否定词never…等结构来实现强调否定。”[1]此处忽视了一类仅有一字之差的表达手段,就其使用频率看,理应提及:
Because they’re never ever what they appear to be.(Bigger Stronger Faster 《更大,更强,更快》,2008)
3 结语
英语影视语料给我们提供的平台,真实地展现了当今英语的使用及其发展变化,对于我国的英语语言研究及学习带来明显的帮助。同时,所有语料都以字幕的形式嵌入原声视频,经过剪辑加工,做成视频片断,可以很好地用于多媒体教学。
参考文献
[1]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4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 薄冰.薄冰实用英语语法详解(修订版)[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商务英语基础教程】推荐阅读:
商务英语函电教程08-26
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08-02
新编商务英语阅读教程03-28
初中基础英语教程03-06
商务英语翻译教程第5单元 教案08-17
商务基础英语01-29
基础商务英语口译技巧04-04
商务英语写作语法基础04-16
新研究生英语阅读教程(基础级)第三次修订版课文参考译文07-04
商务礼仪教程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