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中的传感器探讨 论文

2024-10-05

光伏产业中的传感器探讨 论文(共9篇)

光伏产业中的传感器探讨 论文 篇1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

《自动检测与传感器技术》

光伏产业中的传感器探讨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班级:12级光伏(1)班学号:20121462

姓名:张亮

光伏产业中的传感器探讨

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新能源的研发尤为重要,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之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在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方案中,光伏发电正在逐渐兴起,传统的测量控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科技日新月异的节奏,本文中的众多传感器在现代光伏产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减轻了人力的浪费,方便统一管理,实施监控以获得实时的参数,对光伏的生产、课题研究提供最有效的帮助。本文涉及到的各类传感器,全方位监测,以实现自动检测控制的目的,方法简单有效。

关键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追日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日照时数传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

1.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使用范围广,数量多,居各种传感器之首。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温度传感器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甸、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温度传感器热电阻。

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含敏感元件),主要是能够进行非电量和电量之间转换。二是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三是智能温度传感器。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想数字式、集成化向智能化及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温度传感器按传感器与被测介质的接触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一类是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在光伏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有了它将会自动检测太阳电池板的温度、空气温度,为系统提供最准确数据,通常与它匹配使用的还有下面介绍的湿度传感器。

2.湿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分为电阻式和电容式两种,产品的基本形式都为在基片涂覆感

湿材料形成感湿膜。空气中的水蒸汽吸附于感湿材料后,元件的阻抗、介质常数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制成湿敏元件。利用湿敏元件的电器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进行测量。

3.追日传感器

追日传感系统主要由4个光敏电阻,俯仰角跟踪电路,方位角跟踪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由于该结构成对称组态,故当追日传感器正对太阳时,4个光敏传感器阻值相同。当该装置于太阳成一定角度时,由于遮光板会遮挡住太阳光,使得左右或上下的光敏传感器阻值产生偏差产生差分信号。

只要传感器没有正对太阳,由于挡光系统的作用,必会引起光敏传感器阻值产生偏差,因而引起的东西跟踪信号或是上下跟踪信号被送如到驱动电路中,使得电机发生相应的跟踪行为,达到跟踪的目的。当一次跟踪动作完成时,追日传感器正对太阳,光敏传感器阻值相同,没有发出差分信号,跟踪正确。等待太阳移动一定角度是载进行下一次跟踪。

追日传感模块可以安装在太阳能跟踪系统中,让整个机构对太阳进行跟踪,以更有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其中,光能热能化利用最为广泛,开发最为普遍。本装置也可应用在家庭,为家庭提供绿色能源,或是应用在大型光伏电厂。现在,太阳能光能的应用也正在慢慢兴起,即太阳能照明系统。该系统通过追日传感器对太阳进行跟踪,再由光纤引入太阳光,对相应场所进行照明,比如地下室太阳能光能照明系统。因此,这种照明是一种环保节能的照明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同时该传感器也可以应用在普通光源跟踪器而应用在其它方面。

4.风向传感器

风向传感器,是一种以风向箭头的转动探测、感受外界的风向信息,并将其传递给同轴码盘,同时输出对应风向相关数值的物理装置。风向传感器由风杯、传感器主体、电路模块、传输电缆等装置构成。可测量室外环境中的近地风向,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光电式、电压式和罗盘式等。

风向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野外携带和组装;系统采用低功耗环保节能设计和数字处理技术,检测精度高;量程宽,稳定性好;数据信息显示线性度高,信号传输距离长,抗外界干扰能力强;结构设计合理,可准确定位。

5.风速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风速、风量(风量=风速x横截面积)大小,能够对风速风量进行实时显示,是通风安全参数测量的重要仪表。在光伏系统中,风速传感器对太阳能发电站的电池板进行控制(主要运用于高倍聚光、双轴跟踪等),在风力超过一定值以后,转动电池板,使之不被破坏。

一个优质的风速传感器应具备以下特点:自动调节零点功能;自动调节灵敏度功能;就地显示测量值;声光报警功能;稳定性好。

6.日照时数传感器

日照时数传感器由高透光学玻璃罩、感光元件、信号处理电路、时钟运算电路、表体等部分组成。经过校正的辐射感光元件将环境中的辐射值传递给传感器内部的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器一旦判断信号大于120W/m2即开始计时,计时为累加方式,直至当天24点时刻后自动清零。在此期间,外界可随时向传感器获取累计日照时数值。

设备特点:集成实时时钟,可通过数据线自动校时;低功耗设计,一次更换电池最低使用1年;可选模拟电压/电流、PWM或RS485信号输出。

7.霍尔电流传感器

光伏作为清洁能源,具有低污染、高效率等优点,电流电压传感器作为核心检测元器件,在光伏整体发电的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霍尔闭环原理的电流传感器在光伏汇流箱中的基本应用,针对光伏阵列中的每一块电池板的电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鸟粪效应”,并且使电站维护人员尽快对电池板进行调整,尽可能的是电池板的效应最大化。

霍尔传感器不论是开环还是闭环原理,基本的性能区别不大,基本的优点在于:响应时间快、低温漂、精度高、体积小、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过载能力强。

PCB霍尔电流传感器基于磁平衡式霍尔原理,即闭环原理,当原边电流IP产生的磁通通过高品质磁芯集中在磁路中,霍尔元件固定在气隙中检测磁通,通过绕在磁芯上的多匝线圈输出反向的补偿电流,用于抵消原边IP产生的磁通,使得磁路中磁通始终保持为零。经过特殊电路的处理,传感器的输出端能够输出精确反映原边电流的电流变化。

霍尔电流传感器具备以下一些特点:采用镀金焊针,在高潮湿及高温氧化条件下具有导电性好,抗氧化能力强的特点;采用闭环霍尔原理,具有精度高,响应时间快的特点;体积小,低温漂,故障率低。

由于成本的问题,传统的光伏汇流箱是不需要霍尔电流传感器来对电池板的电流进行监测的,但是随着光伏系统的不断完善,对于电池板的电流进行监测也相应的增加。JCE15-TSNP系列霍尔电流传感器是对每一路的光伏电池板电流进行监测,按照光伏汇流箱分4路、6路、8路、12路、16路等,电流传感器也按照路数相对应进行匹配,霍尔电流传感器采用单电源+5V供电,输出信号是2.5V±0.625V,输出的信号给信号采集装置,转换成RS485信号,然后再准换成RS232信号,最终送到监控室。

结语

太阳能是已知的最原始的能源,清洁可再生,分布广泛。而在太阳能利用系统中,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是关键,因此,传感器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并且能达到较高的稳定性,结构合理紧凑,实用性强,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

光伏产业中的传感器探讨 论文 篇2

一、当前国际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及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1、当前国际光伏产业发展趋势

光伏是“光生伏特效应”的简称, 是通过光照射在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产生电位差的现象。而光伏能源便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新型能源。二十一世纪, 全球能源紧缺, 光伏能源则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 发展光伏产业便具有战略性前景。近年来, 美国、德国、日本、欧盟等都制定了强有力的法规和鼓励政策来驱动光伏产业和市场的发展。世界光伏产业以每年30%以上的增长率保持着高速发展。光伏产业已成为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

太阳能电池目前主要有晶体硅太阳电池和薄膜太阳电池两种, 当前晶体硅太阳电池占国际市场的98%以上。以晶体硅太阳电池为中心产品的光伏产业链主要由晶体硅、硅片、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应用系统五个环节组成, 其前端环节的产能增速均落后于后面环节, 呈现一种金字塔的状态。2007年世界多晶硅总产能达到3.1万吨, 但仍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半导体级多晶硅的缺口达6000吨, 太阳能级多晶硅缺口达7000吨。多晶硅的缺乏导致其价格直线上涨, 2000年每公斤太阳能级多晶硅售价为9美元, 而2008年初则每公斤售价超过了400美元。多晶硅生产一般都采用改良的西门子法, 德国自身利用其保密的西门子法。目前, 多晶硅材料的先进生产技术基本上掌握在美、日、德等国家手中, 形成技术封锁、市场垄断的状况。位于产业链最前端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与供应不足已严重制约了光伏产业和市场的发展。

由于多晶硅原材料对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制约, 使得薄膜太阳电池有了较大的进展。薄膜太阳电池是在廉价的玻璃、不锈钢或塑料衬底上附上一层非常薄的光感材料制成, 比用料更多的晶体硅技术造价更低, 其价格优势可抵消低效率的问题。目前薄膜太阳电池按材料可分三类:硅基薄膜电池、化合物半导体薄膜电池、染料敏化的光化学光伏电池。已商业化的薄膜光伏电池材料有三种:非晶硅、铜铟硒和碲化镉, 它们的厚度只有几微米。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前景看好, 技术日臻成熟, 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不断提高。据预测, 到2030年, 薄膜太阳能电池将占整体太阳能电池份额的30%以上。

2、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在国际光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 各国的光伏制造业争相投入巨资, 扩大生产, 以争一席之地, 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也不例外。我国2006年太阳电池的产量达到369.5 MW, 紧随日本和德国之后, 位居世界第三大光伏电池生产国。在国家各部委立项支持下, 我国光伏电池技术逐步成熟, 目前实验室光伏电池的效率已达21%, 可商业化光伏组件效率达14-15%, 一般商业化电池效率10-13%。在《可再生能源法》的推动和国家其他政策的支持下, 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在我国抢滩光伏产业, 使我国光伏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 我国拥有光伏专业企业超过500家, 其中20多家公司先后在国内外上市。并且江苏、四川、浙江等省市的一些光伏产业项目正在洽谈或已投产, 2008年有望实现产量、规模和技术等方面的突破。

二、当前我省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与国内外蓬勃发展的光伏发电相比, 我省光伏产业发展起步较晚, 但发展速度较快。据不完全统计我省从事光伏产业的企业有十多家, 在济南、济宁、潍坊、东营、滨州等地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 拥有部分已形成规模的光伏企业, 这些企业大部分从事太阳电池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系统的推广,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省发展光伏产业, 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 已具备了加快发展光伏产业的有利条件。

一是具有丰富的优质硅石资源和水电资源, 为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省的硅石资源比较丰富、品质较好, 完全可以满足多晶硅生产的需求;而且我省电量充足, 电价较便宜, 有利于与硅矿资源配套, 降低生产成本, 可为我省多晶硅、单晶硅生产提供重要的基础。

二是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目前, 全省已有一批硅材料、化工、电子、机械加工等配套企业, 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也正在形成。济宁嘉祥的多晶硅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再加上济宁原有的生产单晶硅棒 (片) 的硅元件厂、嘉祥正大等企业, 济宁将成为光伏产业上游产品的聚集区, 进而可以发展成为光伏产业基地。并且我省还拥有多家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生产企业, 主要企业有山东力诺光伏高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德邦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科明太阳能光伏有限公司、潍坊中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 这些企业为壮大我省光伏产业的中下游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我省威海蓝星泰瑞光电有限公司生产的薄膜太阳电池已形成一定基础, 目前年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5MW, 并且由孚日光伏CIGSSE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及生产项目正在建设中, 项目建成投产后, 将会为我省光伏产业发展开辟一个崭新的方向。

三是我省高速发展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可与光伏产业形成强强联合的产业优势。可以说半导体照明产业和光伏产业是一对最佳拍档, 如果将高亮度发光二极管 (LED) 的“绿色”光源和太阳电池的“绿色”能源相配合, 可以形成“全绿色”的产业。我省光电子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早, 在许多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 有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光电产业已在我省形成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如果应用LED的草坪灯、路灯、夜景工程等再配置上太阳电池组件封装和光伏电池的生产企业提供的配套电源, 那么下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必将推动我省半导体照明和光伏产业的整体提升。

四是大项目启动良好。目前我省正在推进的多晶硅和CIGSSE薄膜太阳电池两个项目对于完善我省光伏产业链, 促进光伏产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两个项目都能按期投产运行的话, 将填补我省产业空白, 带动我省光伏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 延伸光伏产业链。

中钢多晶硅项目:由中钢投资, 拟在我省嘉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95亿元, 建设规模为年产多晶硅1.5万吨, 产品主要是太阳能级多晶硅和电子级多晶硅, 其中一期年产多晶硅1500吨, 投资11.8亿元, 投产达产后, 可实现销售收入8.1亿元。在此基础上扩产达到1.5万吨规模, 可占据国内多晶硅市场20%左右的份额, 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多晶硅生产企业。济宁市、嘉祥县对此项目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 为项目的顺利建成提供有力的保证。

孚日集团CIGSSE薄膜太阳电池项目:由孚日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首家引进第二代光伏技术中光电转换率最高的CIGSSE薄膜太阳电池制造技术拟在潍坊高密建设的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 建设规模为年产CIGSSE薄膜太阳电池240MW, 其中首期项目投资18.6亿元, 建设规模为60MW。目前该项目已经被潍坊市有关部门批准立项, 预计2009年第三季度首期项目投产, 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为15亿元, 为我省光伏产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存在的问题:

一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核心技术掌握在欧美等国家手中, 关键设备依赖进口, 市场抗风险能力较低。

二是我省目前已投产的光伏企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聚集和产业链条, 布局松散, 规模偏小, 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引导。

三是光伏产业高端技术的科研资源没能有效整合, 存在企业、科研院所各自为战、联合拓展不足的矛盾。

四是硅材料短缺, 我省多家下游企业陷于“无米之炊”, 目前仍是制约我省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

三、加快发展我省光伏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1、强化政府推动。

国际实践证明, 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推动。要进一步加强对我省光伏产业的调查研究, 把握国际产业发展趋势, 编制全省光伏产业发展规划, 引导光伏产业合理布局科学健康发展。建设光伏产业 (品) 应用示范工程, 利用成功示范工程加快光伏产业 (品) 的普及推广, 以用兴业。政府招标向光伏产品倾斜, 扩大省内市场。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产业发展规划的重大新上项目, 要集合政府相关部门有效资源给予重点支持与倾斜。要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关于太阳能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 如《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对太阳能等产业的扶持措施等, 加快我省光伏产业的发展步伐。

2、加大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带动。

积极推进嘉祥多晶硅和高密CIGSSe薄膜太阳电池项目的进展, 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并以此为基础加强在硅材料、硅切片、太阳电池、太阳电池组件、太阳能发电、发电配套产品、应用产品等方面的招商引资, 尽快形成产业集聚。

3、加快自主创新。

当前, 光伏产业先进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德、日等国家手中, 并且施行对我国的关键技术封锁。为此, 我们必须以引进国外大项目、国际合资合作为契机, 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路子, 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团队力量, 整合科研开发力量, 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密切追踪最新技术发展趋势, 在重点关键领域实行技术攻关, 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光伏技术和产业。

4、建设光伏产业省级园区。

依托现有济南、潍坊、济宁等市产业优势, 做好产业布局, 从提高产业技术工艺, 生产水平上下功夫, 形成较为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 建设省级光伏产业园, 以园区为平台, 加快招商引资, 增强聚集度, 使园区真正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光伏产业园区, 并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5、加强光伏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由于光伏产业是光学、电磁学、半导体、真空、化工、机械等学科的综合体学科, 国内各大学未开设相关课程, 专业人才缺乏。建议在我省高等院校增加有关学科课程, 加快培养光伏产业急需的专业人才, 条件允许时争取建立光伏方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同时以各种形式引进国家两院院士、国内外学科带头人、海内外研发、管理人才和其它光伏产业急需的人才, 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光伏产业人才队伍。

6、加强对光伏产业的资金投入。

通过专项资金支持独立光伏系统项目和并网光伏系统示范项目, 建立持续的相对稳定的市场, 为我省光伏产业稳步发展创造条件制定适当的经济激励政策。运用税收手段对光伏发电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等给予适当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对大型项目积极引进风险投资, 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7、加快推进济宁多晶硅项目工作。

光伏产业中的传感器探讨 论文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光伏产业;发展

一、引言

按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来看,针对经济转型期出现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已经迫在眉睫。低碳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符合我国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而走低碳经济之路的有效方法,是发展新能源。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太阳能作为最清洁、安全可靠的新能源,它的开发利用影响着能源革命的进行,光伏产业因此也备受关注。

二、我国低碳经济背景下能源转换

低碳经济实际上是以开发清洁能源并高效利用为基础,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的一种新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它的主要经济特点是低能耗、低排放。其实,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它已经逐渐成为了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也将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我国在峰会上做出的节能减排承诺,体现了我国的国际责任。然而作为一个生产和能源消耗的大国,要做到这点必须走上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而走低碳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改变目前的能源结构,在此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是我们优化能源结构的关键。

三、低碳经济下光伏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光伏企业发展还处在一个上升期。遇到的主要瓶颈还是技术和政策方面的问题,若是国家可以加强政策引导,可以拉近我国光伏企业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比如说,建立专项扶持资金补贴光伏产业或者在发达地区建设公共设施时硬性要求使用太阳能政策等。

1.光伏产业优势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优势有以下三点:

第一,资源丰富,永不枯竭,真正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我们都知道光伏发电的过程既不产生污染也不耗水,因此建造光伏电站时不像水力发电一样必须要求建在大江大河边上。它甚至可以在沙漠建设,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利用了空闲土地资源。

第二,光伏电池的安装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它的安装不会占用太多的土地资源耗费大量安装费用,甚至可以安装在建筑物上,基本不需维护运行,所以它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第三,时间效应。众所周知,用户用电的时间是不均匀的,像中午这样的用电高峰期,正逢太阳光照最强的时刻,对电力系统的压力较小,可以实现节能减排。

2.光伏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在近年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未来几年的光伏行业将会步入“寡头”时代,霸占市场80%以上的份额。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掌握了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的关键技术,而且对这些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例如多晶硅制造技术与电池技术等,我国各大国际化公司普遍拥有专有技术,电池的转换效率也已经达到世界上游的水平。一瓦太阳能电池所需要的高纯硅材料是6 g,而国际水平在9g左右。这样大大节约了制造成本,也加强了我国光伏组件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光伏产业目前有个产能过剩的问题。目前我国有多家多晶硅企业处于满产状态,市场的供需平衡还比较脆弱,因此多晶硅企业不能实行盲目扩张,否则会出现产能过剩、供需失衡的问题。不过,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对能源的需求非常大。这些新能源目前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比未达最高,因此产能过剩问题其实也是相对的。

另一个影响光伏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是国家政策。虽然国家政策正在不断地引导企业降低光伏成本,同时也出台了补贴、土地利用、税收、走出去、光伏扶贫等方面的新政。但是,光伏产业的发展,还是可能会因为补贴不到位或是税收和土地利用问题受到阻碍。我国因为政府政策的鼓励使得光伏企业等可持续发展企业有了很好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太依赖政府拨款,一旦拨款不及时到位,就容易出现缺口而难以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要将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鼓励人民节能环保,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达到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同时,在这项新兴产业面前,更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我们都知道,要发展一个新产业,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结构,不但可以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还能减轻就业压力。

四、结语

低碳经济有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更有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低碳经济还可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民生幸福指数。我国的经济实力近年来得到了高速的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逐渐增强,同时背负的使命也越来越重。在如今的低碳经济时代,我国要承担起大国责任,就要在减排与发展低碳产业方面努力。光伏产业凭借着永不枯竭、成本低污染小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低碳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秦扬,曹丽娟. 论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34-37+9.

[2]路云.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保险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66-69+127.

2013年我国光伏产业运行情况 篇4

一、行业发展逐步回暖,企业经营状况改善

201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36GW,同比增长12.5%;全年多晶硅、组件价格分别上涨47%和8.7%。欧盟对我光伏“双反”案达成初步解决方案,我对美韩多晶硅“双反”作出终裁,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内企业经营状况不断趋好,截至2013年底,在产多晶硅企业由年初的7家增至15家,多数电池骨干企业扭亏为盈,主要企业第四季度毛利率超过15%,部分企业全年净利转正。

二、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2013年全国多晶硅产量8.4万吨,同比增长18.3%,进口量8万吨;电池组件产量约26GW,占全球份额超过60%,同比增长13%,出口量16GW,出口额127亿美元。国内市场快速增长,新增装机量超12GW,累计装机量超20GW,电池组件内销比例从2010年的15%增至43%。全行业销售收入3230亿元(制造业2090亿元,系统集成1140亿元)。

三、盲目扩张势头减缓,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受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整等影响,产业无序发展得到一定遏制,众多企业加大内部整改力度,部分落后产能开始退出。同时,部分企业兼并重组意愿日益强烈,出现多起重大并购重组案。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第一批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共109家)情况看,其2013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5.7%、61%和74%;从业人员及销售收入分别占光伏制造业的58%和78%。2013年,我国前10大光伏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23.6%,前50家销售占比63.6%,产业发展逐步向东部苏、浙、中部皖、赣及西、北部蒙、青、冀等区域集中。

四、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创新驱动效应明显

我国骨干企业已掌握万吨级多晶硅及晶硅电池全套工艺,光伏设备本土化率不断提高。2010年至今,每千吨多晶硅投资下降47%,每千克多晶硅综合能耗下降35%,多晶硅企业人均年产量上升165%,骨干企业副产物综合利用率达99%以上;每兆瓦晶硅电池投资下降超过55%,每瓦电池耗硅量下降25%,骨干企业单晶、多晶及硅基薄膜电池转换效率由16.5%、16%、6%增至19%、17.5%、10%;光伏发电系统投资由25元/瓦降至9元/瓦。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总体形势虽有所好转,但仍面临多方面问题,不容盲目乐观。一是材料、装备等关键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尚存差距,基础研究有待加强;二是资金支持及政策扶持等过于偏重应用环节,对制造业研发及技术改造支持不足;三是发电并网等有关政策仍待细化落实。四是国际贸易环境仍存在恶化的可能。总体来说,目前光伏制造业亏损状况未有根本性改变,从长期角度看行业仍面临深度调整。

从光伏产业园看宝丰发展范文 篇5

——关于环境问题的一些思考

在宝丰县杨庄镇东南,沿着城际公交路线的方向,最近两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的一块块田地之上现今各种机械忙碌,厂房林立,高大醒目的规划牌告诉我们,这里就是宝丰县产业集聚区!放眼望去,宽阔道路的两旁,有整齐的绿化和崭新的路灯,它们的邻居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目前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快马加鞭的进行着。。

光伏产业园就在产业集聚区内,它是一个计划打造为从光伏刃料、晶体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片到太阳能组件应用的太阳能中、下游产业发展的完整光伏产业链条。基于此,引进的项目有十多个,可以分为以下几类:a.(光伏刃料)河南亿盛年产5万吨光伏刃料项目、河南亚坤宝丰恒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光伏刃料项目;b.(晶体硅切片)河南佳瑞800MW太阳能电池用硅片项目、恒基伟业年产1万吨单晶铸锭项目、河南航瑞年产1400吨碳化硅制品项目;c.(太阳能电池片)北京恒基伟业800MW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d.(太阳能组件)贝利德年产150MW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浙江胜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0MW太阳能组件项目、宁波旭峰光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e.(研发)全国工商联中华新能源商会北京恒基伟业河南宝丰太阳能光伏技术研发中心。此外,还有河南航瑞年产1400吨碳化硅制品项目、GIGS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新型材料—太阳能转换技术装置和材料项目、LED光电项目、直流家电项目、太阳能电站项目等。最终,这里将建成一个集生产、研发、应用为一体的光伏产业园。

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造成全球能源供应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能源等)的开发利用愈来愈受到重视。2006年1月1日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在此前后,我国光伏产业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发展。

太阳能资源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开采和使用太阳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它是公认的理想的绿色能源。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

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反应,将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是由硅提纯、硅锭/硅片生产、光伏电池制作、光伏电池组件制作、应用系统五个部分组成。

光伏产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发展制造业,如光伏产业,能够提升一个地区经济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环境保护也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我们欢迎这些企业到这里投资建厂搞生产,同时企业也应加强管理和技术对废弃物循环使用,安全处理。

太阳能每生产1kWh电,可以节省360g的煤,减少1kg二氧化碳的排放,对环境保护贡献巨大。虽然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但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基础核心部件——光伏电池,其生产制造过程消耗能源排放污染物。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材料是多晶硅。硅是地壳中除氧之外含量最多的元素,主要以化合物SiO2的形式存在,俗称石英石,石英石经过加工后可以制备成工业硅(又称金属硅),工业硅又可通过提炼制成高纯度的单晶硅、多晶硅,从而应用于光伏电池的生产。“国务院38号文件”将多晶硅定性为:多晶硅是信息产业和光伏产业的基础材料,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污染突出环节主要在于规模化生产多晶硅所产生的副产物四氯化硅能否妥善回收。四氯化硅为无色或淡黄色发烟液体,易潮解,高毒性,属于危险物。目前,多硅晶生产使用的主流技术为改良西门子法,它将金属硅转化为三氯化硅,再用氢气进行一次性还原,这个过程中约有25%的三氯化硅转化为多晶硅,其余大量进入尾气,同时形成大量的四氯化硅等氯硅烷副产物和氯化氢,部分氯硅烷及氯化氢进入尾气排放系统,是光伏产业链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环节。按照我国现行的工艺,大约生产1000吨多晶硅产生的副产品氯硅烷就有9000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回收工艺不成熟,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等有害物质极有可能外溢,造成污染。这里举一些例子,说明四氯化硅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晶科能源是浙江一家光伏企业,2011年,由于工厂操作不规范,未能按照规定对固体废弃料进行处理造成水污染,使得河水中氟离子超标9倍。湖北晶星科技股份公司将跨地区运输和排

放未经处理的四氯化硅废液,给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同时也威胁着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不是应该深思,我们追求什么样的发展?我们是否可以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换取发展经济?

事实上,作为一种成熟的能源转化技术,光伏生产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污染是可以解决的,世界上先进的多晶硅生产技术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光伏产业污染的核心关键不是技术而是成本。多硅晶生产的高能耗、高污染,也说明它具有最大的污染物减排以及降低能耗的空间,且其成本下降的潜力也最大。因此,企业是不是可以将清洁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作为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这样,不仅能使企业达到国家各项环保标准,而且有助于公司持续降低成本,具有环保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另外,企业是不是应该公布其能耗水平和“三废”排放情况?同时,环保部门严格按照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执法监管,对污染物能有效回收循环利用或妥善处理的企业进行支持。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转化和使用应该也是清洁的,这也是全社会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期望。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任重道远,前景光明。

看着这一幅幅宏伟蓝图,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三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后,我们将会看到一个面貌全新,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宝丰。

最后,祝福这些扎根宝丰的企业,创造好的效益,成为行业中的强者!希望宝丰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宝丰的农民也能受益于这些企业带来的变化!更希望从宝丰走出来的人才精英可以回馈家乡,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宝丰,明天更美好!

光伏产业中的传感器探讨 论文 篇6

前 言

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全球光伏产业增长迅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成本持续下降。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为10.66吉瓦(GW),多晶硅产量为11万吨,2010年分别达到20.5GW、16万吨,组件价格则从2000年的4.5美元/瓦下降到2010年的1.7美元/瓦。

“十一五”期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行业。加快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对于实现工业转型升级、调整能源结构、发展社会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均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已将太阳能光伏产业列入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领域。

根据《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以及《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全面调研、深入研究、广泛座谈的基础上,编制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作为我国“十二五”光伏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我国光伏产业概况

1.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前列

“十一五”期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以超过100%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2007~2010年连续4年产量居世界第一,2010年太阳能电池产量约为10GW,占全球总产量的50%。我国太阳能电池产品90%以上出口,2010年出口额达到202亿美元。

2.掌握关键材料生产技术,产业基础逐步牢固

“十一五”期间,我国投产的多晶硅年产量从两三百吨发展至4.5万吨,光伏产业原材料自给率由几乎为零提高至50%左右,已形成数百亿元级的产值规模。国内多晶硅骨干企业已掌握改良西门子法千吨级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规模化生产的稳定性逐步提升。

3.主流产品技术与世界同步,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十一五”末期,我国晶硅电池占太阳能电池总产量的95%以上。太阳能电池产品质量逐年提升,尤其是在转换效率方面,骨干企业产品性能增长较快,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7%~19%,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为15%~17%,薄膜等新型电池转换效率约为6%~8%。

4.节能减排成效明显,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

光伏产业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整体取得大幅提升。2006年每生产1公斤多晶硅的平均单耗水平为:工业硅1.8公斤~2.0公斤、液氯1.8公斤、综合电耗300千瓦时~350千瓦时,到2010年分别下降为:工业硅1.3

公斤~1.4公斤、液氯1.0公斤、综合电耗160千瓦时~180千瓦时,部分骨干企业达到130千瓦时~150千瓦时。生产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用量从2006年的11克/瓦下降到2010年的7克~8克/瓦。

5.生产设备不断取得突破,本土化水平不断提高

国产单晶炉、多晶硅铸锭炉、开方机等设备逐步进入产业化,占据国内较大市场份额。晶硅太阳能电池专用设备除全自动印刷机和切割设备外基本实现了本土化并具备生产线“交钥匙”的能力。硅基薄膜电池生产设备初步形成小尺寸整线生产能力。2010年我国光伏专用制造设备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出口交货值达到1亿元。

6.国内光伏市场逐步启动,装机量快速增长

我国已相继出台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方法》和《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等政策,并先后启动了两批总计290兆瓦(MW)的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截至2010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量达到800MW,当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500MW,同比增长166%。

(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特点

1.充分利用国外市场要素,产业发展国际化程度高

我国光伏产业充分运用国内外资金、人才两大市场要素,“十一五”末期,已有数十家企业实现海外及国内上市,产品广销国际市场。国内光伏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主要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有4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位居全球前十,成为国际知名企业。

2.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形成自主特色产业体系

通过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特色的光伏产业体系,多晶硅、电池组件及控制器等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制造设备的本土化率已经超过50%,太阳能电池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也逐步走向世界前列。

3.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

“十一五”期间,我国光伏产业突破材料、市场以及人才等发展瓶颈,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上下游完整产业链基本成型。我国光伏产业的崛起带动了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技术进步,降低了光伏产品成本,加快了全球光伏产业应用步伐。

4.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有效提高区域竞争力

我国光伏产业区域集群化发展态势初步显现,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国内已形成了江苏、河北、浙江、江西、河南、四川、内蒙等区域产业中心,并涌现出一批国内外知名且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主要企业初步完成垂直一体化布局,加快海外并购和设厂,向国际化企业发展。

二、“十二五”面临形势

目前,各主要发达国家均从战略角度出发大力扶持光伏产业发展,通过制定上网电价法或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等推动市场应用和产业发展。国际各方资本也普遍看好光伏产业:一方面,光伏行业内众多大型企业纷纷宣布新的投资计划,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其他领域如半导体企业、显示企业携多种市场资本正在或即将进入光伏行业。

从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路径看,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我国保障能源供应、建设低碳社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十二五”期间,我国光伏产业将继续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面临着大好机遇和严峻挑战。

(一)我国光伏产业面临广阔发展空间

世界常规能源供应短缺危机日益严重,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已成为造成自然环境污染和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寻找新兴能源已成为世界热点问题。在各种新能源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无污染、可持续、总量大、分布广、应用形式多样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水平、产业体系、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国内外市场前景总体看好,只要抓住发展机遇,加快转型升级,后期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光伏产业、政策及市场亟待加强互动

从全球来看,光伏发电在价格上具备市场竞争力尚需一段时间,太阳能电池需求的近期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各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政策扶持和价格补贴;市场的持续增长也将推动产业规模扩大和产品成本下降,进而促进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内尚未完全建立支持光伏应用的政策体系和促进光伏发电持续发展的长效互动机制,太阳能电池产品多数出口海外市场,产业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海外市场变化影响很大,对外部市场的依存度过高,不利于持续健康发展。

(三)面临国际经济动荡和贸易保护的严峻挑战

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存在动荡形势,一些国家的新能源政策出现

调整,相关补贴纷纷下调,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有较大影响。同时,欧美等国已发生多起针对我国光伏产业的贸易纠纷,类似纠纷今后仍将出现,主要原因有:一是我国太阳能电池成本优势明显,对国外产品造成压力;二是国内光伏市场尚未大规模启动,产品主要外销,可能引发倾销疑虑;三是我国相关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存在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四)新工艺、新技术快速演进,国际竞争不断加剧

全球光伏产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晶体硅电池转换效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薄膜电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纳米材料电池等新兴技术发展迅速,太阳能电池生产和测试设备不断升级。而国内光伏产业在很多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升级:多晶硅关键技术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晶硅电池生产用高档设备仍需进口,薄膜电池工艺及装备水平明显落后。

(五)市场应用不断拓展,降低成本仍是产业主题

太阳能光伏市场应用将呈现宽领域、多样化的趋势,适应各种需求的光伏产品将不断问世,除了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外,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小型光伏系统、离网光伏系统等也将快速兴起。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系统的成本持续下降并逼近常规发电成本,仍将是光伏产业发展的主题,从硅料到组件以及配套部件等均将面临快速降价的市场压力,太阳能电池将不断向高效率、低成本方向发展。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当前全球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大好机遇,紧紧围绕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提升光伏产品性能、做优做强我国光伏产业的宗旨,着力推动关键技术创新、提升生产工艺水平、突破装备研发瓶颈、促进市场规模应用,使我国光伏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基本原则

1.立足统筹规划,坚持扶优扶强

加强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坚持做好行业统筹规划和产业合理布局,规范光伏产业健康发展。集中力量支持优势企业做优做强,鼓励重点光伏企业推进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

2.支持技术创新,降低发电成本

以企业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体,强化关键技术研发,提升生产工艺水平,从高纯硅材料规模化生产、电池转换效率提高、生产装备国产化、新型电池和原辅材料研发、系统集成等多方面入手,努力降低光伏发电成本。

3.优化产业环境,扩大光伏市场

推动各项光伏扶持政策的落实,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巩固国际市场,扩大国内多样化应用,使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有稳定的市场依托。

4.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光伏标准及产品质量检测认证体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规定,推进节能减排、资源循环

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

(三)发展目标

1.经济目标

“十二五”期间,光伏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适应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规模要求(10GW),同时积极满足国际市场发展需要。支持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到2015年形成:1家5万吨级多晶硅企业,2~3家万吨级多晶硅企业;1~2家5GW级太阳能电池企业,7~9家GW级太阳能电池企业;1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光伏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光伏企业;3~4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光伏专用设备企业。

2.技术目标

多晶硅生产实现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的同步提高,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到2015年平均综合电耗低于120千瓦时/公斤。单晶硅电池的产业化转换效率达到21%,多晶硅电池达到19%,非晶硅薄膜电池达到12%,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实现产业化。光伏电池生产设备和辅助材料本土化率达到80%,掌握光伏并网、储能设备生产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

3.创新目标

到2015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企业,掌握光伏产业各项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技术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

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建立光伏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检测平台。

4.光伏发电成本目标

到2015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7000元/千瓦,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1.3万元/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8元/千瓦时,光伏发电具有一定经济竞争力;到2020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5000元/千瓦,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1万元/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6元/千瓦时,在主要电力市场实现有效竞争。

四、“十二五”主要任务

(一)推动工艺技术进步,实现转型升级

发展清洁、安全、低能耗、高纯度、规模化的多晶硅生产技术,提高副产物综合利用率,缩小与国际生产水平的差距。实现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的创新发展,鼓励规模化生产,提高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密切关注清洁、环保的新型光伏电池及材料技术进展,加强技术研发。

(二)提高国产设备和集成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水平

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生产能耗为目标,支持多晶硅、硅锭/硅片、电池片及组件、薄膜电池用关键生产设备以及发电应用设备研发与产业化,加强国产设备的应用。推动设备企业与光伏产品企业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

(三)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不断降低产品成本

大力支持低成本、高转换效率和长寿命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研发及产业化,降低电池产品成本和最终发电成本,力争尽快实现平价上网。

推动硅基薄膜、铜铟镓锡薄膜等电池的技术进步及产业化进程,提高薄膜电池的转率效率。

(四)促进光伏产品应用,扩大光伏发电市场

积极推动上网电价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并在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加大光伏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支持建立一批分布式光伏电站、离网应用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系统、小型光伏系统及以光伏为主的多能互补系统,鼓励大型光伏并网电站的建设与应用,推动完善适应光伏发电特点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制。

(五)完善光伏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标准、专利、检测、认证等配套服务体系,加强光伏行业管理与服务,支持行业自律协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光伏国家/行业标准体系,包括多晶硅材料、电池/组件的产品标准,光伏生产设备标准和光伏系统的验收标准等。加快建设国内认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

五、“十二五”发展重点

(一)高纯多晶硅

支持低能耗、低成本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技术。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系统改进及完善,支持研发稳定的电子级多晶硅生产技术,并建立千吨级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线。突破高效节能的大型提纯、高效氢气回收净化、高效化学气相沉积、多晶硅副产物综合利用等装置及工艺技术,建设万吨级高纯多晶硅生产线,综合能耗小于120千瓦时/公斤。

(二)硅碇/硅片

支持高效率、低成本、大尺寸铸锭技术,重点发展准单晶铸锭技术。突破150微米~160微米以下新型切片关键技术,如金刚砂、钢线切割技术,提高硅片质量和单位硅材料出片率,减少硅料切割损耗。

(三)晶硅电池

大力发展高转换率、长寿命晶硅电池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重点支持低反射率的绒面制备技术、选择性发射极技术及后续的电极对准技术、等离子体钝化技术、低温电极技术、全背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关注薄膜硅/晶体硅异质结等新型太阳能电池成套关键技术。

(四)薄膜电池

重点发展非晶与微晶相结合的叠层和多结薄膜电池。降低薄膜电池的光致衰减,鼓励企业研发5.5代以上大面积高效率硅薄膜电池,开发柔性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卷对卷连续生产工艺等。及时跟进铜铟镓硒和有机薄膜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开发并掌握低成本非真空铜铟镓锡薄膜电池制备技术、磁控溅射电池制备技术、真空共蒸法电池制备技术、规模化制造关键工艺。

(五)高效聚光太阳能电池

重点发展高倍聚光化合物太阳能电池产业化生产技术,聚光倍数达到500倍以上,产业化生产的电池在非聚光条件下效率超过35%,聚光条件下效率超过40%,衬底剥离型高倍聚光电池转化效率在非聚光条件下效率超过25%。突破高倍聚光太阳电池衬底玻璃技术、高效率高倍聚光化合物太阳电池技术、高倍率聚光电池测试分析和稳定性

控制技术等,及时发展菲涅尔和抛物镜等配套设备。

(六)BIPV组件

重点发展BIPV组件生产技术,包括可直接与建筑相结合的建材,应用于厂房屋顶、农业大棚及幕墙上的双玻璃BIPV组件、中空玻璃组件等,解决BIPV组件的透光、隔热等问题,设计出美观、实用、可直接作为建材和构件用的BIPV组件。扩大建筑附着光伏(BAPV)组件应用范围。

(七)光伏生产专用设备

支持还原、氢化等多晶硅生产设备,大尺寸、低能耗、全自动单晶炉,吨级多晶硅铸锭炉,大尺寸、超薄硅片多线切割机,硅片自动分选机等关键生产设备。支持多槽制绒清洗设备、全自动平板式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沉积(PECVD)、激光刻蚀机、干法刻蚀机、离子注入机、全自动印刷机、快速烧结炉等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设备和PECVD等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促进光伏生产装备的低能耗、高效率、自动化和生产工艺一体化。

(八)配套辅料

在关键配套辅料方面,实现坩埚、高纯石墨、高纯石英砂、碳碳复合材料、玻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胶、背板、电子浆料、线切割液等国产化。

(九)并网及储能系统

掌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百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的设计集成和工程技术,开发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电池及系统、光伏自动跟踪装置、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风光互补系统等。

(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支持有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建设国家级光伏应用系统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多晶硅、电池片和组件、薄膜电池的检测,光伏系统工程的验收等。支持相关服务平台开展行业共性问题研究,制定和推广行业标准,研发关键共性技术等。

六、政策措施

(一)提升光伏能源地位,加强产业战略部署

光伏能源是一种可持续、无污染、总量大的绿色新能源,应当充分认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战略价值和重要意义,切实在国家能源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部署中予以统筹考虑,提升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和可再生能源等相关规划,统筹制订产业、财税、金融、人才等扶持政策,积极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光伏产业发展

根据产业政策要求和行业发展实际需要,切实加强行业管理,推动行业节能减排,规范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光伏行业准入制度,引导地方政府坚决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一哄而上和市场恶性竞争。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加强产品检查,对于不达环保标准、出售劣质产品、扰乱正常市场竞争秩序的企业,依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和整顿。

(三)着力实施统筹规划,推进产业合理布局

加强行业统筹规划,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扶持产业链完备、已具有品牌知名度的骨干企业做优做强。鼓励实力领先的光伏企业依靠技术进步、优化存量、扩大发展规模,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产业竞争。实施差异化政策,引导多晶硅等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推动资源整合,鼓励企业集约化开发经营,支持生产成本低、竞争力强的企业兼并改造生产经营不佳的光伏企业。

(四)积极培育多样化市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推动制订和落实上网电价实施细则,继续实施“金太阳工程”等扶持措施,鼓励光伏企业与电力系统等加强沟通合作,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坚持并网发电与离网应用相结合,以“下乡、富民、支边、治荒”为目标,支持小型光伏系统、离网应用系统、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等应用,开发多样化的光伏产品。通过合理的电价标准、适度的财政补贴和积极的金融扶持,积极扩大国内光伏市场。

(五)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支持光伏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扶持掌握自主技术的骨干企业,巩固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大对光伏产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多晶硅节能降耗、副产物综合利用、太阳能电池高效高质和低成本新工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加强产学研结合,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全面提升本土化光伏设备技术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六)完善标准体系,推动检测认证、监测制度建设

重视光伏产品和系统标准体系建设,以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结合国内产业技术实际水平,推动制定多晶硅、硅锭/硅片、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和光伏系统相关标准,积极参与制订国际标准,建立健全产品检测认证、监测制度,促进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加强对光伏产品质量标准符合性的行业管理,避免劣质产品流入市场。推动企业加强光伏产品回收。

(七)加强行业组织建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光伏产业中的传感器探讨 论文 篇7

2011年5月,我们一行三人小组,申报了一项省级创新项目——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障碍研究分析,目的在于调查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了解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障碍,并积极探索如何去解决这些困难,以使中国的光伏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通过本次创新训练,我们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情况有很深的了解和认识,为今后进行太阳能光伏产品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阻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原材料严重短缺,产品销售过度依赖国外市场,造成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高度对外依存。

2、太阳能电池效率转换,并网等配套技术的不尽成熟,使得生产成本过高,技术推广缓慢。

3、国家不同时期的政策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一些利好或制约的影响。

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1、改变“产而不用”的现状,着重发展国内市场,解决好利用问题

2、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制定行业标准,推进产业协调发展

3、深入进行行业整合,开拓应用市场,创新服务模式

本课题的研究是相当现代和前沿的,由于受到知识结构和综合研究能力的限制,我们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如:专业知识的理解、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确定等问题,但在行业专家和指导老师的指点下,得到了圆满解决。另外,有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也不是我们能解决的,如:国家政策等宏观问题。

经过一年的调研,我们听出了专家们对我们这一辈人的期望,希望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国的光伏产业强大起来。

我们深深的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我们不敢怠慢也不敢偷懒,我们要奋起直追,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国的光伏事业添色增彩。

光伏产业中的传感器探讨 论文 篇8

随着传统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寄希望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利用太阳辐射产生能源的太阳能便是可再生能源中的一种。太阳每秒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如果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每年的发电量相当可观。当然,太阳能发电又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通常所说的太阳能发电即指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839年,法国科学家Becqurel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到了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首次制成了单晶硅太阳电池板,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发电技术就此诞生。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通过对2017年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讨论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趋势。

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

2012年受欧美光伏对华反侵销案的影响,我国光伏产业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大批企业破产,近30万从业人员受到冲击,可谓是一片哀鸿遍野,竞争优势不复存在,当年国内的光伏新增装机量为4.28GW。为了挽救光伏产业的发展,随后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出台了光伏发电的固定上网电价制度,为开辟了国内光伏市场奠定了基础。在政策的指引下,2013年光伏新增装机量为12.92GW,增长率高达200%。

2017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53.06GW,占全球新增装机量的54%左右,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其中累计装机量已经达到130.25GW,光伏发电量达到了1100亿千瓦时,占该年发电量的1.7%,新增发电量超过了600亿千瓦时,对国家的能源转型有着显著的贡献。

在地域分布上,光伏的发展中心也逐步向东部地区转移,在2016年中东部新增装机量达到1GW以上的省份已达9个。到了2017年,西北地区的新增装机量为9.74GW,约占全国的28%,华东地区的新增装机量为16.67GW,占全国的27.7%;华中地区的新增装机量为10.64GW,占全国的20%;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北的新增装机量仅为0.062GW,同比下降了36%,或许此时西部地区的光伏电站已经趋于饱和,而市场结构上也从地面式电站转向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光伏和地面电站新增装机对比

2013年为打破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推动国内市场的大规模发展,国务院出台“国发(2013)24号文”等多个政策文件,重新制定了上网电价、补贴资金、并网管理等多个层面的优惠措施。在政策的指引下,电站受到资本的追捧,国内掀起了大型光伏电站建设的高潮。

与此同时2013年也成就了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中提到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给予0.42元/千瓦时的补贴,该年分布式新增装机量为0.8GW,占新增装机量的6.2%。在此前,光伏产业几乎全部为地面式。到了2014年在新增装机量萎缩的情况下,分布式光伏依然处于增长趋势,达到2.05GW。

2016年虽然光伏产业仍以地面为主,但是在8月份以后,分布式电站开始加速扩大。由于分布式光伏在电价、补贴等方面比地面式电站更优惠,因此很多企业将分布式作为未来战略布局的重心,抢占屋顶资源也顺势达到了白热化程度。到了2017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已经到了19.44GW,同比增长3.6倍,占全部新增装机的36.6%。光伏产业链结构

光伏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料、硅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五部分。上游为原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和组件部分,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

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晶体硅电池、薄膜电池、聚光电池。其中薄膜电池具有重量轻、材质少、安装方便等优势,不过其相对于晶体硅而言,转化率低,使用寿命短,原料资源少、投资设备高,因而占据的市场份额低于晶体硅。而聚光太阳能技术则是通过透镜或镜面将接收到的太阳能聚焦于小面积的光电池上,从而得到较高的转化率。不过由于其系统结构复杂,建设成本高等原因,目前还未实现大规模应用。相信在未来技术提升和成本下降的趋势下,聚光太阳能会成为一个趋势。

目前市场依旧以晶体硅电池为主,自2012年多晶硅价格下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产量大幅提升,尤其2013年后期政策的出台,光伏电站建设迎来热潮,行业回暖为各个环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产量

在光伏产业链中,我国在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环节上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在上游的多晶硅材料还依赖于进口。

2015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为16.5万吨,多晶硅的下一个环节硅片产量为48GW,占全球60.3GW的79.6%,电池片产量41GW,占全球总产量65.1GW的66%,光伏组件产量为45.8GW,占全球63.5GW的72.1%。到了2017年,我国在这几个环节的产量稳步提升,其中硅片的产量更是高达87GW,同比增长比38%,电池片和组件也是到达了68GW和76GW的产量。我国在光伏生产的几个环节的产量已经占据全球相当重要的位置。

光伏产业中的传感器探讨 论文 篇9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2010 年版半导体、光伏产业用石墨制品行业 及市场调研报告

目录: 1.概述 1.1 两大类别的石墨 1.2 石墨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1.3 石墨在半导体、光伏产业领域的应用 1.3.1 石墨制品的半导体应用市场概况 1.3.2 石墨制品的太阳电池应用市场概况 1.3.3 炭-炭纤维复合材料在半导体、光伏产业领域的应用 2.半导体、光伏产业用石墨制品概述 2.1 石墨的结构特性 2.2 石墨的主要物理特性 2.3 半导体、光伏产业用石墨制品的主要原料来源 2.4 半导体、光伏产业用石墨制品的主要特性 3.半导体、光伏产业用石墨制品的生产技术情况 3.1 半导体、光伏产业用石墨材料的生产过程简述 3.2 半导体工业用碳石墨生产中的主要工艺环节 3.2.1 原料选择 3.2.2 磨粉、筛分及配料

3.2.3 混捏 3.2.4 成型 3.2.5 焙烧及浸渍 3.2.6 石墨化 3.3 等静压石墨的成型生产技术

3.3.1 等静压石墨的基本概念 3.3.2 等静压成型用的主要设备 3.3.3 等静压成型的工艺操作 3.4 等静压石墨的特性 3.4.1 等静压石墨主要特性的概述 3.4.2 各向同性 3.4.3 体积密度的均一性

3.4.4 可以制造大规格制品 3.4.5 等静压石墨的主要性能指标 3.4.6 各向同性石墨与各向异性石墨的性能比较 4.国外等静压石墨的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概述 4.2 美国 4.3 德国 4.4 法国 4.5 欧洲其它国家 4.6 日本 4.6.1 日本等静压各向同性石墨生产、技术的发展特点 4.6.2 日本等静压各向同性石墨主要生产企业概况 5.国内等静压石墨的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概述 5.2 国内等静压各向同性石墨技术发展 5.3 国内等静压石墨的生产情况 5.3.1 国内等静压石墨的生产能力的变化发展 5.3.2 国内四种类别的等静压石墨企业

5.3.3 外资企业在我国投建生产厂家的情况 5.3.4 国内等静压石墨生产用设备及原材料情况 5.4 国内等静压石墨主要生产企业情况调查 5.4.1 概述 5.4.2 上海东洋炭素有限公司

5.4.3 上海碳素有限公司、上海新型石墨材料有限公司 ┄┄ 5.4.15 河南省特种热工炉材有限公司 5.4.16 雅安恒圣高纯石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6.石墨制品及制品在半导体工业、光伏产业中的应用情况 6.1 概述 6.2 在单晶炉热场中的应用 6.2.1 单晶炉结构、工作原理

6.2.2 石墨制品在单晶炉热场中应用的品种 6.2.3 单晶硅炉热场用石墨制品的主要特性要求 6.2.4 单晶硅炉热场用石墨制品的性能指标 6.2.5 国内供应单晶硅炉热场用石墨制品的主要厂家 6.2.6 国内单晶硅炉热场用石墨制品市场需求的分析 6.3 在半导体工业其它方面的应用 6.3.1 半导体硅片外延用石墨基座 6.3.1.1 半导体硅片外延的加工过程及外延反应器装置 6.3.1.2 外延反应器中的石墨基座的作用、种类 6.3.1.3 对石墨基座的性能要求

6.3.2 切割单晶硅棒用碳石墨垫 6.3.3 PECVD 用石墨晶圆托盘 6.3.4 区熔半导体材料用石墨舟皿 6.3.5 沉积高纯度多晶硅棒用石墨电极 6.4 石墨材料在铸锭多晶硅制造中的应用 6.4.1 铸锭多晶硅 6.4.2 多晶硅铸锭炉的结构组成 6.4.3 石墨材料在多晶硅铸锭炉中的应用 7.石墨制品的单晶硅制造领域的应用市场情况 7.1 国内单晶硅行业的生产现状

7.2 国内单晶硅企业情况概述 7.3 国内半导体用单晶硅主要生产厂家情况 7.3.1 有研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7.3.2 洛阳单晶硅有限责任公司 ┄┄ 7.3.10 无锡华润华晶微电子有限公司 7.3.11 陕西华山半导体材料厂 7.4 国内太阳电池用单晶硅主要生产厂家情况

7.4.1 晶龙实业集团 7.4.2 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锦州 Solargiga 集团)┄┄ 7.4.14 西安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 7.4.15 上海九晶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7.5 国内单晶炉生产企业情况 8.石墨制品的太阳电池用铸锭多晶硅制造领域的应用市场情况 8.1 境外铸造多晶硅生产状况概述 8.1.1 Ersol ┄┄ 8.1.6 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1.7 Nexolon 8.2 国内铸锭多晶硅生产情况 8.3 国内铸锭多晶硅主要生产企业情况 8.3.1 江西赛维 LDK 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8.3.2 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 ┄┄ 8.3.11 江苏宝佳太阳能发展有限公司

8.4 多晶硅铸锭炉国内外市场现状及发展 8.4.1 国内外多晶硅铸锭炉生产概况 8.4.2 国内

外硅铸锭炉制造厂家的现状 8.4.2.1 国外企业 8.4.2.2 国内企业

报告中图、表目录: 图 1-1 石墨的应用领域例 图 1-2 石墨的应用产品例 图 2-1 石墨的晶体结构 图 2-2 人造石墨主要物理、机械性能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图 3-1 半导体工业用碳石墨的生产流程 图 3-2 日本某石墨企业的半导体工业用碳石墨的生产工艺流程 图 3-3 四种不同的成型工艺路线的碳石墨的生产工艺流程 图 3-4 高纯石墨生产中的三种成型工艺方法 图 3-5 等静压罐构造原理图 图 3-6 等静压石墨生产、制造的简要工艺路线框图 图 3-7 等静压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 3-8 石墨制品成型加工的压制方法与制品的体积密度示意图 图 4-1 2008 年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等静压碳石墨材料年生产能力 图 5-1 国外企业等静压各向同性高纯石墨制品在中国内地的市场份额统计 图 6-1 CZ 法生产单晶硅生产工艺路线图 图 6-2 CZ 法生产单晶硅生产过程 图 6-3 CZ 法单晶硅炉室的结构 图 6-4 碳石墨材料在单晶炉石墨热场应用情况 图 6-5 在 CZ 单晶炉中主要应用的石墨制品 图 6-6 直拉单晶炉用石墨坩埚(托碗)图 6-7 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制出的坩埚 图 6-8 单晶硅炉用石墨坩埚结构图 图 6-9 单晶硅炉用石墨加热器工作状态图 图 6-10 单晶硅炉用石墨加热器 图 6-11 硅气相外延加工的设备图 图 6-12 外延反应器的三种基座形式 图 6-13 扁平式外延反应器进行外延加工的情景 图 6-14 外延反应器用石墨基座的产品 图 6-15 单晶棒切割加工及碳石墨垫应用的情况 图 6-16 切割单晶棒用碳石墨垫产品 图 6-17 PECVD 石墨晶圆托盘 图 6-18 区熔半导体材料用石墨舟皿产品 图 6-19 沉积高纯度多晶硅棒用石墨电极产品及应用 图 6-20 两种工艺渠道生产、供应硅太阳电池所用单晶硅片流程 图 6-21 太阳能电池制造的典型工艺流程 图 6-22 多晶硅片加工流程 图 6-23 铸锭多晶硅产品 图 6-24 GT 定向生长多晶铸锭炉 图 6-25 铸锭多晶硅生产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 6-26 多晶硅铸锭炉使用的石墨材料的部位及功效 图 6-27 在多晶硅铸锭炉反应热场中采用的石墨材料 图 6-28 石墨加热器基本结构及其所使用的高纯石墨加热材料 图 8-1 2001~2008 年国内晶体硅锭产量

图 8-2 2005~2008 年国内铸造多晶硅锭产量及预估 表 2-1 石墨的主要物理特性 表 3-1 电子级等静压石墨的技术性能质量指标 表 3-2 电子级等静压石墨在加工成形为晶体生长热场部件后参考技术性能指标 表 3-3 各向同性石墨与各向异性石墨的特性比较 表 4-1 世界主要生产等静压碳石墨材料的主要生产厂家 表 4-2 美国主要公司各向同性石墨产品型号与性能 表 4-3 西格里集团半导体、光伏产业用石墨材料的型号与性能 表 4-4 西格里集团半导体、光伏产业用部分石墨材料规格尺寸表 表 4-5 西格里石墨制品的 SIC 涂层纯度指标 表 4-6 法国罗兰碳素公司的各向同性石墨产品型号与性能 表 4-7 俄罗斯、波兰碳素公司的各向同性石墨产品型号与性能 表 4-8 日本东洋碳素公司等静压各向同性石墨制品技术性能指标 表 4-9 日本东洋碳素公司等静压石墨制品不纯物质(杂质)分析例 表 4-10 日本东海碳素株式会各向同性石墨的理化性能 表 4-11 日本碳素株式会各向同性石墨的理化性能 表 4-12 日本揖斐川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各向同性石墨的理化性能 表 4-13 日本东北协和炭素株式会社各向同性石墨的理化性能 表 4-14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各向同性石墨的理化性能 表 5-1 国内内资的生产企业生产的冷等静压各向同性石墨产品的产品性能指标 表 5-2 世界及我国等静压各向同性石墨生产能力、实际生产量统计、预测 表 5-3 我国目前等静压石墨生产企业的计划年产能及实际年产量 表 5-4 我国等静压石墨生产企业拥有冷等静压台数及其技术参数情况统计 表 5-5 国内主要可生产等静压各向同性石墨厂家情况 表 5-6 成都炭素有限责任公司等静压石墨材料技术性能表 表 5-7 成都炭素有限责任公司等静压石墨产品主要规格 表 5-8 成都市龙泉曙光电碳制品厂等静压高纯石墨产品的品种及主要技术性能 表 5-9 河南省特种热工炉材公司等静压三高石墨品种规格及主要技术性能 表 6-1 碳石墨材料及制品在半导体工业、光伏产业中的应用情况 表 6-2 碳石墨材料在单晶炉中应用的品种及功能 表 6-3 墨托碗、加热器、保温罩的外形尺寸 表 6-4 西格里公司应用

于单晶硅炉的石墨制品规格及理化性能指标 表 6-5 东洋碳素株式会社用于单晶硅炉的石墨制品牌号及理化性能指标 表 6-6 烟台市芝罘石墨制品厂用于单晶硅炉的石墨制品型号及理化性能指标 表 6-7 国内主要生产多晶硅锭炉企业主要产品以及与其石墨配件相关的技术参 数 表 7-1 2008 年国内半导体用单晶硅主要生产企业及单晶硅产量规模统计 表 7-2 2008 年国内太阳电池用单晶硅主要生产企业及单晶硅产量规模统计 表 7-3 国内单晶炉主要生产企业情况统计 表 8-1 国内主要铸造多晶硅企业产能(以 2008 年底计)统计 表 8-2 国内外铸锭炉生产企业统计 表 8-3 中电 48 所生产铸锭炉的技术参数 表 8-4 精工科技生产铸锭炉参数统计

1本文由ztxdliuhai908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2010 年版半导体、光伏产业用石墨制品行业 及市场调研报告

目录: 1.概述 1.1 两大类别的石墨 1.2 石墨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1.3 石墨在半导体、光伏产业领域的应用 1.3.1 石墨制品的半导体应用市场概况 1.3.2 石墨制品的太阳电池应用市场概况 1.3.3 炭-炭纤维复合材料在半导体、光伏产业领域的应用 2.半导体、光伏产业用石墨制品概述 2.1 石墨的结构特性 2.2 石墨的主要物理特性 2.3 半导体、光伏产业用石墨制品的主要原料来源 2.4 半导体、光伏产业用石墨制品的主要特性 3.半导体、光伏产业用石墨制品的生产技术情况 3.1 半导体、光伏产业用石墨材料的生产过程简述 3.2 半导体工业用碳石墨生产中的主要工艺环节 3.2.1 原料选择 3.2.2 磨粉、筛分及配料

3.2.3 混捏 3.2.4 成型 3.2.5 焙烧及浸渍 3.2.6 石墨化 3.3 等静压石墨的成型生产技术

3.3.1 等静压石墨的基本概念 3.3.2 等静压成型用的主要设备 3.3.3 等静压成型的工艺操作 3.4 等静压石墨的特性 3.4.1 等静压石墨主要特性的概述 3.4.2 各向同性 3.4.3 体积密度的均一性

3.4.4 可以制造大规格制品 3.4.5 等静压石墨的主要性能指标 3.4.6 各向同性石墨与各向异性石墨的性能比较 4.国外等静压石墨的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概述 4.2 美国 4.3 德国 4.4 法国 4.5 欧洲其它国家 4.6 日本 4.6.1 日本等静压各向同性石墨生产、技术的发展特点 4.6.2 日本等静压各向同性石墨主要生产企业概况 5.国内等静压石墨的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概述 5.2 国内等静压各向同性石墨技术发展 5.3 国内等静压石墨的生产情况 5.3.1 国内等静压石墨的生产能力的变化发展 5.3.2 国内四种类别的等静压石墨企业

5.3.3 外资企业在我国投建生产厂家的情况 5.3.4 国内等静压石墨生产用设备及原材料情况 5.4 国内等静压石墨主要生产企业情况调查 5.4.1 概述 5.4.2 上海东洋炭素有限公司

5.4.3 上海碳素有限公司、上海新型石墨材料有限公司 ┄┄ 5.4.15 河南省特种热工炉材有限公司 5.4.16 雅安恒圣高纯石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6.石墨制品及制品在半导体工业、光伏产业中的应用情况 6.1 概述 6.2 在单晶炉热场中的应用 6.2.1 单晶炉结构、工作原理

6.2.2 石墨制品在单晶炉热场中应用的品种 6.2.3 单晶硅炉热场用石墨制品的主要特性要求 6.2.4 单晶硅炉热场用石墨制品的性能指标 6.2.5 国内供应单晶硅炉热场用石墨制品的主要厂家 6.2.6 国内单晶硅炉热场用石墨制品市场需求的分析 6.3 在半导体工业其它方面的应用 6.3.1 半导体硅片外延用石墨基座 6.3.1.1 半导体硅片外延的加工过程及外延反应器装置 6.3.1.2 外延反应器中的石墨基座的作用、种类 6.3.1.3 对石墨基座的性能要求

6.3.2 切割单晶硅棒用碳石墨垫 6.3.3 PECVD 用石墨晶圆托盘 6.3.4 区熔半导体材料用石墨舟皿 6.3.5 沉积高纯度多晶硅棒用石墨电极 6.4 石墨材料在铸锭多晶硅制造中的应用 6.4.1 铸锭多晶硅 6.4.2 多晶硅铸锭炉的结构组成 6.4.3 石墨材料在多晶硅铸锭炉中的应用 7.石墨制品的单晶硅制造领域的应用市场情况 7.1 国内单晶硅行业的生产现状

7.2 国内单晶硅企业情况概述 7.3 国内半导体用单晶硅主要生产厂家情况 7.3.1 有研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7.3.2 洛阳单晶硅有限责任公司 ┄┄ 7.3.10 无锡华润华晶微电子有

限公司 7.3.11 陕西华山半导体材料厂 7.4 国内太阳电池用单晶硅主要生产厂家情况

7.4.1 晶龙实业集团 7.4.2 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锦州 Solargiga 集团)┄┄ 7.4.14 西安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 7.4.15 上海九晶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7.5 国内单晶炉生产企业情况 8.石墨制品的太阳电池用铸锭多晶硅制造领域的应用市场情况 8.1 境外铸造多晶硅生产状况概述 8.1.1 Ersol ┄┄ 8.1.6 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1.7 Nexolon 8.2 国内铸锭多晶硅生产情况 8.3 国内铸锭多晶硅主要生产企业情况 8.3.1 江西赛维 LDK 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8.3.2 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 ┄┄ 8.3.11 江苏宝佳太阳能发展有限公司

8.4 多晶硅铸锭炉国内外市场现状及发展 8.4.1 国内外多晶硅铸锭炉生产概况 8.4.2 国内外硅铸锭炉制造厂家的现状 8.4.2.1 国外企业 8.4.2.2 国内企业

报告中图、表目录: 图 1-1 石墨的应用领域例 图 1-2 石墨的应用产品例 图 2-1 石墨的晶体结构 图 2-2 人造石墨主要物理、机械性能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图 3-1 半导体工业用碳石墨的生产流程 图 3-2 日本某石墨企业的半导体工业用碳石墨的生产工艺流程 图 3-3 四种不同的成型工艺路线的碳石墨的生产工艺流程 图 3-4 高纯石墨生产中的三种成型工艺方法 图 3-5 等静压罐构造原理图 图 3-6 等静压石墨生产、制造的简要工艺路线框图 图 3-7 等静压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 3-8 石墨制品成型加工的压制方法与制品的体积密度示意图 图 4-1 2008 年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等静压碳石墨材料年生产能力 图 5-1 国外企业等静压各向同性高纯石墨制品在中国内地的市场份额统计 图 6-1 CZ 法生产单晶硅生产工艺路线图 图 6-2 CZ 法生产单晶硅生产过程 图 6-3 CZ 法单晶硅炉室的结构 图 6-4 碳石墨材料在单晶炉石墨热场应用情况 图 6-5 在 CZ 单晶炉中主要应用的石墨制品 图 6-6 直拉单晶炉用石墨坩埚(托碗)图 6-7 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制出的坩埚 图 6-8 单晶硅炉用石墨坩埚结构图 图 6-9 单晶硅炉用石墨加热器工作状态图 图 6-10 单晶硅炉用石墨加热器 图 6-11 硅气相外延加工的设备图 图 6-12 外延反应器的三种基座形式 图 6-13 扁平式外延反应器进行外延加工的情景 图 6-14 外延反应器用石墨基座的产品 图 6-15 单晶棒切割加工及碳石墨垫应用的情况 图 6-16 切割单晶棒用碳石墨垫产品 图 6-17 PECVD 石墨晶圆托盘 图 6-18 区熔半导体材料用石墨舟皿产品 图 6-19 沉积高纯度多晶硅棒用石墨电极产品及应用 图 6-20 两种工艺渠道生产、供应硅太阳电池所用单晶硅片流程 图 6-21 太阳能电池制造的典型工艺流程 图 6-22 多晶硅片加工流程 图 6-23 铸锭多晶硅产品 图 6-24 GT 定向生长多晶铸锭炉 图 6-25 铸锭多晶硅生产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 6-26 多晶硅铸锭炉使用的石墨材料的部位及功效 图 6-27 在多晶硅铸锭炉反应热场中采用的石墨材料 图 6-28 石墨加热器基本结构及其所使用的高纯石墨加热材料 图 8-1 2001~2008 年国内晶体硅锭产量

图 8-2 2005~2008 年国内铸造多晶硅锭产量及预估 表 2-1 石墨的主要物理特性 表 3-1 电子级等静压石墨的技术性能质量指标 表 3-2 电子级等静压石墨在加工成形为晶体生长热场部件后参考技术性能指标 表 3-3 各向同性石墨与各向异性石墨的特性比较 表 4-1 世界主要生产等静压碳石墨材料的主要生产厂家 表 4-2 美国主要公司各向同性石墨产品型号与性能 表 4-3 西格里集团半导体、光伏产业用石墨材料的型号与性能 表 4-4 西格里集团半导体、光伏产业用部分石墨材料规格尺寸表 表 4-5 西格里石墨制品的 SIC 涂层纯度指标 表 4-6 法国罗兰碳素公司的各向同性石墨产品型号与性能 表 4-7 俄罗斯、波兰碳素公司的各向同性石墨产品型号与性能 表 4-8 日本东洋碳素公司等静压各向同性石墨制品技术性能指标 表 4-9 日本东洋碳素公司等静压石墨制品不纯物质(杂质)分析例 表 4-10 日本东海碳素株式会各向同性石墨的理化性能 表 4-11 日本碳素株式会各向同性石墨的理化性能 表 4-12 日本揖斐川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各向同性石墨的理化性能 表 4-13 日本东北协和炭素株式会社各向同性石墨的理化性能 表 4-14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各向同性石墨的理化性能 表 5-1 国内内资的生产企业生产的冷等静压各向同性石墨产品的产品性能指标 表

上一篇:成功的路不止一条作文500字下一篇:经济法概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