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送红军歌词

2024-06-18

十送红军歌词(精选5篇)

十送红军歌词 篇1

《开学第一课》歌颂红军战士的歌曲《十送红军》歌词

《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自起,教育部就和中央电视台密切合作,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开学第一课》。这一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靠他们喜欢的方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有利于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每年都是针对当年最重要的事情选定节目内容,有利于增进教育的.实效性。

十送红军

演唱:刀郎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哪山

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

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

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掰

紧紧拉着红军手红军啊

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

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

鸿雁(里格)能够捎书信

鸿雁(里格)飞到天涯海角

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

捎信(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十万百姓泪汪汪

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 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高台(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十送红军歌词 篇2

关键词:井冈山,抗战歌曲,音乐特点,十送红军

井冈山作为我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 不仅进行了最早的打土豪分田地、创建工农兵政府等运动, 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而且也打退了国民党的多次围剿, 使人民群众对红军抱有无限的希望。在此情况下, 诸多革命歌曲便应运而生, 到处流传, 不仅在当年发动农民起义、扩充革命队伍、反“围剿”战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在长期的歌曲创作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特点和风格特征, 这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方面对井冈山抗战歌曲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激发人们对抗战歌曲的传唱热情;另一方面也对当前的红色歌曲创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革命歌曲《十送红军》的创作研究

1.革命歌曲《十送红军》的创作背景

20世纪60年代, 是我国红色革命歌曲广泛盛行的时代。当时, 根据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演唱革命歌曲的指示, 为了顺利地创作大型歌舞《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 空政文工团的著名词作家张士燮和作曲家朱正本亲自到江西革命老区井冈山、吉安、安福、永新等地区进行采风, 由此收集到大量的战争年代的革命歌曲, 尤其是当年在井冈山地区广泛流传的不同版本的送红军歌曲, 从而为《十送红军》歌曲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 张士燮把在井冈山收集到的诸多关于送红军的革命歌曲进行了综合整理, 由此形成了《十送红军》的歌词。1961年建军节期间, 《十送红军》第一次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正式公演, 便一炮走红, 传唱大江南北, 家喻户晓。

2.革命歌曲《十送红军》的核心内容

歌词是体现整首歌曲情感内涵与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渠道。这首歌总共分为六段, 分别描述红军下了山、到拿山、过了坡、五斗江、上大道、望月台几处场景, 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 依次勾勒出1929年朱毛红军初下井冈山时军民间诸多难舍难分的动人场面, 比如“千言万语嘱咐, 红军啊, 捎书 (里格) 多把, (介支个) 革命说”等。由此给广大观众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提高整个作品的情感感染力。

3.革命歌曲《十送红军》的音乐特征

首先, 红色革命歌曲《十送红军》在歌词内容与表达方式上力求通俗易懂。这种创作方式一方面能够清楚地传达当时井冈山地区军民之间浓厚的感情;另一方面便于普通民众理解、记忆和传唱。其次, 歌曲《十送红军》的叙事性特征非常明显。这首歌总共分为六段, 分别描述红军下了山、到拿山、过了坡、五斗江、上大道、望月台几处场景, 借助这种具有一定写实意义的叙事表达方式, 表现1929年朱毛红军初下井冈山时, 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成功的强烈期盼。这种叙事性的歌曲创作方式是革命歌曲以及民间歌曲的独特特征, 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第三, 歌曲《十送红军》也具有明显的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 尤其是借助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或者是具有一定情感表达意义的具体物象, 来表达人们质朴、纯真的情感。第四, 在曲调旋律方面, 革命歌曲《十送红军》包括一个主体 (A) 和两个变体 (B与C) 的旋律样式, 由此构成了一个ABABACA的曲式结构形态。从整体上来说, 各个段落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 特别是采用回旋的曲式手法, 从而使整首歌曲形成统一化、规整化的风格特征。更重要的是, 朱正本先生又在各个段落之间融入了一些新的独具特色的音乐要素, 既有利于作者多样性的情感表达, 同时也能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最后, 革命歌曲《十送红军》含有浓厚的井冈山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正如上文所说, 20世纪60年代, 空政文工团的著名词作家张士燮和作曲家朱正本亲自到江西革命老区井冈山、吉安、安福、永新等地区进行采风, 由此收集到大量的当年在井冈山地区广泛流传的不同版本的送红军歌曲, 从而为《十送红军》歌曲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江西省赣州市文联干部许文言考证:革命歌曲《十送红军》采用的是赣南民歌采茶戏《长歌》, 又名《送郎调》中的曲式旋律, 改了歌词, 而且又增加了两个小节的曲调。 (1) 由此看出, 革命歌曲《十送红军》含有浓厚的井冈山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井冈山红色抗战歌曲独特的风格特征研究

1.蕴含着浓厚的井冈山革命精神

井冈山红色革命歌曲是在打土豪分田地、创建工农兵政府、反围剿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 或者是后期创作的来源于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故事、革命题材等, 因此, 这些歌曲大都蕴含着浓厚的革命精神, 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强化战斗意识、坚定革命信念、团结群众、扩充革命队伍的功能作用。比如《红米饭, 南瓜汤》、《井冈山下种南瓜》等,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与国民党在井冈山地区进行周旋、斗争的过程中, 不是像国民党一样四处搜刮百姓财物、粮食, 而是自给自足, 亲自种植南瓜和稻米等, 由此体现了红军队伍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

2.简洁而清晰的情感表达方式

众所周知, 当时井冈山地区的普通民众甚至是整个红军队伍的文化水平都非常低, 对歌曲的理解与接受能力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 很多歌曲不仅是由军队中的文艺工作者创作的, 而且也有一部分当地群众在战斗中、生活中创作的。因此, 当时井冈山地区的红色革命歌曲大都呈现出简洁而清晰的情感表达方式, 不仅歌词语言通俗易懂, 容易被军民记忆和传唱, 而且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思想内涵也容易被大家接受, 能够引起人们的思想振动和情感共鸣。在井冈山经典红色革命歌曲《送郎当红军》中:“我们都是好工农 (啰喂) , 我们出身都贫穷 (啰) , 为了穷人闹革命 (啰喂) , 为了革命当红军 (啰) , (喂哎—哎喂) 为了革命当红军 (啰) ”。这种简洁易懂的歌词内容, 将人们群众的生活与革命运动结合起来, 具有良好的革命动员功能。

3.叙事性的歌词内容

井冈山革命歌曲中, 很多歌词都带来明显的叙事性内容意义, 比如红军在井冈山七溪岭战斗中打垮杨池生、杨如轩之后, 马上创作出了《七溪岭战斗歌》以及《打垮江西两只“羊”》, 其中记载到:“毛委员领兵在井冈, 红军力量坚又强, 不费红军三分力, 打垮江西两只‘羊’。真好!真好!”等, 都是对当时井冈山地区抗战事迹、群众行为的一种描述, 因此, 当前很多革命歌曲都成为研究特定历史事件的重要史料。

4.明显的当地民歌曲式旋律

一方面, 为了鼓励井冈山地区民众对红军队伍革命斗争的信心和坚定意志, 因此, 需要采用当地民众耳熟能详的曲式旋律来创作革命歌曲, 从而促进人们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接受和广泛传唱;另一方面, 当时的很多革命歌曲本身就是由当地民众自主创作的, 因此, 不仅具有浓厚的当地民歌曲式旋律, 甚至还包括很多井冈山当地方言。在《十送红军》的歌词里面包括“里格、介支个、啊 (哇) 、呀”之类的衬词和语气助词, 这些都是赣南客家方言, 在当地的诸多民歌或者是遗留下来的红色革命歌曲中都有使用。

不管是早期还是后期创作的以井冈山革命斗争、土地改革为题材的井冈山红色革命歌曲都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 既采用简洁而清晰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叙事性的歌词内容, 蕴含着浓厚的井冈山革命精神, 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当地民歌曲式旋律, 这在后期创作的井冈山革命歌曲《十送红军》中都有体现。因此, 积极鼓励当代人传唱井冈山革命歌曲, 一方面可以回忆并传承老一辈先烈“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军民鱼水情”的优秀革命传统;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强化人们的民族意识, 这对于国家形象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介绍井冈山的革命歌曲[J].井冈山《革命歌曲集》, 1868, (01) .

[2]夏立生, 谢雪文, 李红梅.寓理于歌余音永存——井冈山斗争时期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佐证[J].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7, (11) .

[3]谷向阳, 王庆新.分析朱正本、张士燮的代表作《十送红军》[J].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 1994, (01) .

《十送红军》向着信仰前进 篇3

导演:毛卫宁

编剧:李修文

主演:佟大为、谷智鑫、王雷、李小萌、刘威、萨日娜等

题材類型:战争

出品:小马奔腾

当“手撕鬼子”、“女战士被强奸后小宇宙爆发干掉所有鬼子,裤子都自动穿好”等画面在抗战题材的电视剧里屡见不鲜时,本来以厚重、严肃而著称的战争戏缺失了最基本的灵魂,这种雷人剧情、偶像化、奇侠化的表现手法也遭到诟病。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有信仰、有灵魂、有故事、有情感、有现实意义、有人文关怀的战争戏出现。始于1934年,终于1936年的红军长征,是当之无愧的,由千百万普通红军战士谱写的英雄史诗。《十送红军》就截取了长征过程中十个既独立又相关的故事,将这段历史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搬上荧屏。

《十送红军》以长征为线索,穿插着讲述了十个普通红军战士的故事。他们不同年龄、性别、兵种,却有着共同愿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和传递红色的星星火种:钟石发奉命给钟家留后却最终和儿子们一同赴死;张二光帮助残疾的昔日神枪手战友们重返战场;政工干部贺坚遭遇结发妻子逼婚,在战场上完成婚礼;炊事兵贺老憨一心求战死,却不得不抚养低能战士郑十一斤;女红军戴澜在大渡河畔追赶队伍;伍炳小分队在雪山前遭遇另一支“红军”;文艺兵沙奎在草地笑对中毒和死亡;邓秋生意外顶替同名模范,两人共用一个名字在渭河战死;班长贾学会在六盘山前护送战友郭小满尸体回家;高福星和一群身负重伤的红军战士在吴起镇外帮助战友们完成临终遗愿。最终,在这群默默无闻的战士的共同守护下,红色政权的火种终于安全的保留了下来,渐成燎原之势。

在文化信息量庞然增长,物质文明高度繁荣的当代社会,随着观众的日常生活节奏加快,快餐文化逐渐受到观众的追捧,“娱乐至上”、“去崇高化”的浮躁意趣也在悄然滋长。部分媒体围绕着明星、绯闻推出娱乐节目;一些影视公司就着“雷点”创作夸张的电视剧。电视剧作为最具传播力与渗透力的一种媒介,对观众的影响力远超过其他娱乐形式,其具有的社会价值引导作用也自然不言而喻。特别是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更是承担着宣扬正能量、传达正确信仰的功能。

表现形式的创新

电视剧《十送红军》以三集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讲述一个故事,一组人物,而每个故事既各自独立、架构圆满,同时又相互关联,贯穿一线。十个故事、十组人物、十场牺牲、十次送别,《十送红军》在叙事时间跨度上贯穿长征史歌始末,在叙事空间上涉及到从瑞金挥师、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爬雪山、过草地、到吴起镇胜利会师等最重要的历史环节。在电视剧创作领域,这样的板块叙事与线性叙事相结合的架构本身就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十送”与“长征”在文艺学的角度是项重大课题,如何表现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复杂人物是个固有的难题。十个故事,每个故事讲述一种典型的革命情感,一段典型人物的写照,十次送别,同样也是从多个兵种的视角,全面诠释长征的一曲雄浑交响。而十个故事的组合也正是对长征精神的一种领悟:长征不仅是一个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选择,更是无数普通战士和革命者用双脚和鲜血所谱写的史歌。

“十送”的信仰

“十送”是奉献:十个故事勾勒出十种情感,却又诉说着同一的信仰——勇于牺牲和奉献。“奉献与利他精神是实现自身价值和战胜一切腐朽没落与艰难困苦最本质的表现特征”。“送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们的牺牲,历史送走了他们,但也是他们给我们传递了革命的希望和今天的胜利。每一次的牺牲都有他的意义,每个人的牺牲都应被铭记,在八十年后的今天,《十送红军》所力图传达的是每滴血、每一步对生活在当下人们的激励。十组人物化身十种符号,他们的情感和追求是个体的,但这种诉求和理想却又是超越的,无数的行动汇聚成一种力量,无数呐喊汇成一个声音,无数牺牲和奉献铺成一条路。

“十送”是传承:一张照片,一部电台,一架手风琴,一面奇特的军旗,一声嘱托,寄情于物,寄情于话语,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他们的精神随之传承。留下的是责任,于战友的责任,于组织的责任,于国于民的责任。一个人的倒下,却播下了一颗种子。通过传承,在每个战士心中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供后人乘凉。

“十送”是信仰:在《十送红军》中我们看到这些人物的坚持、乐观、重于求实、善于团结、不怕困苦和不惧死亡。他们的力量来自于信仰,而他们的血肉又构筑起信仰的城墙。因为坚信会胜利,而乐观;因为笃信定胜天,而坚持;因为执信共产党,而奋进。“信仰”没有被他们挂在嘴边,却无一不在追寻着革命的轨迹,哪怕要为此付出生命。他们是信仰的实践者,也让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主旋律也要接地气

《十送红军》坚持“绝对红色主旋律”与“强情节强情绪”两种风格相融合,同时相互补充完善的路线。一方面,确立并深化红色史诗的概念,既有宏大战争场面的展现,又着重宣传党的革命路线方针,宣传红军英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美好未来而牺牲的精神;另一方面,故事更加注重人物塑造和戏剧性效果,同时引入成功类型剧的必备的元素,使之具有更丰富的类型特点。避免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和死板的说教。在红色题材范围内去追求“接地气”,这不仅符合市场规律,符合现代观众对自身的期盼,也是剧中人物人性光辉、真挚情感、饱满情绪的展现。在制作层面,《十送红军》参照成功影视作品的模式,即“史诗巨制与明星效应叠加”,采取“偶像化叙事”的思路,启用大量明星演员。挑选观众时,也考虑剧中角色和电视剧市场的双重因素,一方面选择观众接受度高的“熟脸”,另一方面为明星们挑选最适合他们的角色,让其最大发挥其表演才能。

十送红军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感知当年红军与瑞金的老百姓们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通过欣赏歌曲,激发幼儿对红军战士的尊敬,让幼儿懂得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红军帽、红军衣服,红军战斗录像、舞蹈《十送红军》、歌曲《十送红军》。

过程:

一引入主题,激发情感。

1、出示红军当年用的帽子和衣服,问:你知道这是谁的帽子和衣服吗?

2、红军是谁?(播放红军战斗的录像资料)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战斗?你觉得他们是怎么样的人?

3、教师小结:他们就是红军,在我们瑞金,以前就有很多红军战士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安全,很多红军战士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是非常伟大的人。

4、红军战士为了老百姓,不顾自己的.生命,那老百姓们又会怎样对待他们呢?(老百姓很感谢他们、热爱他们,给他们做衣服、做鞋、送吃的。)

5、可是有一天,红军要走了,要离开我们进行长征,这时候,红军战士的心情会怎样?老百姓的心情会怎样?(很难过,依依不舍)

二欣赏舞蹈《十送红军》

1、播放录像:舞蹈《十送红军》,小朋友看,这个舞蹈说的就是当年红军离开我们瑞金去长征时,老百姓去送他们的情景。

2、幼儿欣赏舞蹈。

3、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之间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三欣赏歌曲《十送红军》

1、刚才的舞蹈里有一首歌曲叫《十送红军》,小朋友知道唱的是什么吗?

2、播放歌曲,幼儿倾听。

(1)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2)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3、再次欣赏歌曲。

(1)歌曲里唱了什么?

(2)歌曲里说老百姓送红军一共送了几次?为什么要送十次?

4、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请幼儿随音乐哼唱,感受歌曲旋律。

四教育幼儿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小朋友,你们觉得过去的老百姓过着怎样的日子?我们现在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2、我们为什么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感谢谁?

3、我们有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应该怎样做?

4、长大后,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

总结:

电视剧十送红军观后感 篇5

——电视剧《十送红军》观后感

朱国飞

近年来,我国影视剧中描写革命历史见长又好看的并不多,倒是一些所谓的抗日雷剧充斥荧屏,被我们称道的只有几部,譬如《亮剑》,譬如《长征》。好的影视剧看了还想看,因为它的思想水平,因为它的精神追求,因为它的艺术价值,还因为它的刻骨铭心的动人情节,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最近的一部叫做《十送红军》的电视剧,非常吸引人。剧中的一个个来自底层的红军战士的革命故事,以连环相扣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看到了电视剧本是把这些红军战士作为主角来描写的,并加以浓墨重彩的刻画,极力展现他们的忠诚、坚韧、勇敢、顽强、牺牲精神,谱写了一曲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

《十送红军》将作为红军战士个体的具体经历与长征这一宏观历史事件相结合,将微观的人性表达和一代人的理想信仰相映照,使得这部描绘长征途中小人物的作品,获得了史诗般的品格。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座丰碑,长征拯救了红军,也拯救了中国革命。红军在长征途中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传奇,在数百倍于红军的强敌面前,弱小的红军开始了从红色根据地突围出发,经历了告别瑞金、湘江血战、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翻越雪山、穿行草地、吴起会师等重大事件,无数次的战斗,无数次的生死,无数次的危难,无数次的穿越,在这条用鲜血铺就的道路上,红军战士的无畏无惧,浴血奋斗,在洒满鲜血的大道上开满了异样的鲜花,这鲜花就是普通红军战士的一曲曲英雄赞歌。《十送红军》用连环相扣的叙述手法,通过十个故事,塑造出敢死队员、神枪手、政工干部、炊事班老兵、战斗模范、文艺女兵、卫生员、甚至于天生残疾的傻子士兵等人物形象,展现英雄群像,彰显出个体生命的本相质感,给革命英雄主义一种别样的解读。

红军老爹钟石发要从四个当红军的儿子中留下一个到相对安全的中央纵队去,结果四个儿子都选择了赴死与强敌决斗,老爹活生生地目睹三个儿子牺牲,且死得很悲壮,最后老爹与当机要员的二儿子为掩护大部队转移而将自己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壮烈牺牲。

红军文艺女兵戴澜,为寻找部队不惜自毁容颜和嗓子,在血与火的肉搏中变得无比坚强,一次次的磨难中亲手宰杀顽敌。她虽然失去了外貌的美丽,但她内心蕴藏着精神力量的纯洁之美。

剧中有两个名叫邓秋生的战士,在战斗中成长为战斗模范。第一个邓秋生是被部队颁奖的战斗模范,第二个邓秋生是被部队无意中派去照看受伤的邓模范的。邓模范在一次战斗中为掩护战友脱险受伤被敌人俘虏了,第二个战士邓秋生模仿邓模范的样子接替邓模范指挥尖刀班继续战斗,结果在连续的几次突击战斗中表现得无比的英雄而被战士们敬捧为邓模范。自此,邓战士被部队邀请轮番上讲台做模范报告。邓战士也一度被几个认识他的老兵拆穿身份欲报告首长。邓战士这个“假模范”一度陷入两难的痛苦之中。政治干事知道这件事后,鼓励邓战士继续当这“邓模范”,因为红军在特殊的时刻需要像邓战士这样的“战斗模范”鼓舞士气,浴血杀敌。这个“冒名顶替”的事件在政治宣传干事的鼓动下继续演绎着,后来冒顶的邓战士又在战场上营救了真模范邓秋生。但这个邓秋生已经被敌人折磨的身心摧残,几乎拿不动枪了。假模范想把这“模范的身份”还给真模范,演绎了一出真假模范的思想变化与现实承担责任之间的折腾戏,最后被部队的团长下命令说,不管你们谁是真模范,现在面对强敌,你们都要以模范的身份和姿态去战斗去完成作战任务。最后两个战斗模范双双战死在战场上。两个邓秋生的身体和精神合而为一体,他们的战斗故事在部队中传扬。残酷的战争锤炼了他们,使他们的精神得到升华。

上一篇:写云的名家散文下一篇:客服年底工作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