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三明市现代物流总结(共9篇)
2010三明市现代物流总结 篇1
2010三明市现代物流发展情况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己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发展现代物流是增强一个国家、地区及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三明市物流业刚进入起步的阶段,对三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将日益彰显。一、三明市物流业发展成效
2009年,我市物流业增加值为42.46亿元,同比增长9.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0.3%,超过全省16.8%的平均水平,表明我市物流业在第三产业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全市社会物流总额为1451.2亿元,同比增长17%,高于全省11.9%的增幅,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为199.73亿元,占13.8%,工业品物流总额为951.86亿元,占65.6%。在社会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增长最快,2008年比上年增长了22.1%,体现了我市工业发展速度快,对物流的需求逐年加大。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23.5亿元,其中运输费用占60.21%,保管费用占20.37%,管理费用占19.42%。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为18.5%,高于全省18.1%的水平;全市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80.1亿元,同比增长48.55%,高于全省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这将进一步改善我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我市物流运行效率、降低物流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三明城市物流园区
项目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3公里,总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可供开发面积约3000亩。项目总投资10亿元,拟用3-5年时间建设完成,建成后销售收入可达100亿元以上,成为三明市百亿园区之一。
项目已列入省重点建设重点项目,由市区两级政府共建项目,2008年正式启动开发,到2010年10月止,已收储土地3160亩,开发“三通一平”仓储用地1300亩,完成投资4.8亿元,其中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亿元,具体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8亿。已有41个项目签约入驻,其中汽车贸易综合服务区已入驻16个项目(品牌汽车4S店14家),建成投入使用7家(品牌汽车4S店6家),商品油仓储2家,公路货运配载平台区4家,农林产品仓储10家,汽车维修服务区11家。
物流园内入驻企业,梅列区均以工业用地标准给予供地。其中:汽车综合集中区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350亩,规划建设品牌4S店、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维修、汽车美容、汽车租赁配套服务等项目,总投资3亿元。目前已建成投产4S店6家,在建4家。一汽大众、东风本田、东风日产、广州丰田、东风标致、斯柯达建成,比亚迪已开始试营业。五菱汽车吊装完成,正进行装修扫尾工作,东风雪铁龙吊装完成,办公楼已开始进行扫尾工作。华油仓储物流中心项目,规划建设储油能力3万吨,项目总投资1.6亿元。项目建成后,成品油将辐射到包括龙岩、南平在内的闽西北地区,预计每年可销售成品油40万吨,实现税收6000万元以上。明易仓储物流项目,由三明市明易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2亿元,面积200亩,建设物流交易大楼5000平方米、仓库6万平方米和物流交易信息平台,目前6层、5000平方米综合楼建设已封顶,办公楼进入装修阶段,水、电、地面、外墙装修,钢管架落下。仓库一正在进行层面楼条、踩板安装;仓库二完成基础施工施工;仓库三开始桩基础,龙门吊进场。届时将成为三明市第一家集仓储、配送、信息发布、展示展销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至2015年该中心年交易额可达到20亿元以上,创税收5000万元以上。
2、海峡西岸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
海峡西岸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紧邻高速铁路新三明火车站,规划用地7500亩,是一个集加工配送中心区、多式联运中心区、物流中心区、综合服务区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区,是一个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发展、依托物流进行产业开发的综合性经济开发项目。该项目已被省政府列入福建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目前计划在该园区先建设“无水港”项目,项目占地1000亩,建成集海铁、公路联运中心、集装箱堆场、仓储货运、报检中心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中心。2007年11月12日,厦门、三明两市政府在沙县举办了“三明—厦门海铁联运推介会”,会上,沙县人民政府与厦门港务集团签订了“三明物流园区(无水港)投资合作意向书”,拟定在规划的闽西北物流园区内建设三明“无水港”项目。目前厦门港务集团已分别与沙县、三明、南昌铁路局签定了相关合作投资协议,已正式动工剪彩。2010年计划完成一期项目征地并开工,完成投资3000万元。春隆物流项目,项目由福建省三明市春隆商贸物流有限公司(香港独资)投资,是我市第一家外资物流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元,计划建设展示区(厅)、多功能物流电子信息综合大楼、仓储区(仓储功能化分开:根据不同的类型产品分若干区,如:工、农、综合性等其他类产品)、货载停车区(与仓储区标准化配套)、货运配载区、集装车停车区、商贸流通加工区(如农副产品加工区:水产品、肉类产品、水果类产品)、及金融物流区(未来发展)等其他现代物流区。建成后将实现三明经济与南接“珠江三角洲”,北接“长江三角洲”战略目标。
3、海峡西岸金属材料制品市场物流中心
规划占地面积981亩,总投资9亿元;集钢铁仓储、加工、市场交易、金融服务、物流配送、信息平台及综合配套的多功能全程钢铁物流服务体系。形成立足三明,辐射闽粤赣,拓展内陆省份的金属材料物流中心,推动闽西北乃至福建省最大的综合性钢铁专业交易市场的形成,促进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目前海鑫市场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商务办公楼外墙瓷砖铺设完成,进行室内装修;三期工程仓储库完成,商务办公楼基础施工。物资再生资源交易市场二期工程完成9#、10#、11#仓库的土地平整、地质勘探、图纸设计,市场内道路、龙门吊等基础设施正在施工。五金机电城4#、5#、8#、9#、10#商业用房完成主体,2#、3#、4#、6#、13#完成4层主体,7#楼完成1层主体。建材家具城外运土方约15万立方。
4、物流中心建设
围绕三明“3+1”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重点加快发展十大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形成定位明确、分工协作的物流基地项目发展布局,发挥区域集聚、辐射功能。在抓好三明城市物流园区、海峡西岸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的同时,计划建设发展:
三明农资物流配送中心:省“十一五”物流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占地66亩,依托现有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三明皓伦农资批发市场的网络优势,以服务“三农”建设为宗旨,建设集仓储、配送、网络交易、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辐射周边省、市的大型农资物流配送中心。
海峡两岸(三明)农林产品物流中心:依托三明境域农林资源优势和海峡两岸林业合作实验区和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平台,规划建设农林产品交易市场、商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占地面积1000亩。
建宁县闽赣省际物流园:由建宁县实施,占地200亩,建设边贸生活资料的配送、批发、交易、信息等功能系统。目前已进入厂房主体施工阶段,共计完成52900㎡厂房建设,其中:一区汽车配件仓储项目完成12500㎡厂房建设;二区笋制品仓储项目完成5800㎡厂房建设;三区农副产品仓储项目完成6600㎡厂房建设;四区纸系列仓储项目完成28000㎡厂房建设。
汽配及载重汽车物流中心:依托永安埔岭载重汽车工业园,建设载重汽车展示、配送中心,专业提供汽车零部件物流,包括干线运输、接发货、储存、组配、加工、配送、及有关物流规划、策划、管理、咨询、培训等全方位服务的汽车零部件物流中心。
水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结合三明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培育水产品配送中心,打造海产品辐射内地、内陆地区淡水产品销往沿海的中转基地。
粮食、饲料物流中心:集运输、仓储、配送、加工等功能为一体现代粮食、饲料物流中心,规划项目占地97亩,年销售额2亿以上。
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发挥经营网络分布闽赣两省的远航医药公司等企业优势,建设药品配送中心,拓展医药市场,服务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的物流业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1、物流服务内容单一,物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由于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尽管目前已涌现一些能提供专业化、一体化服务的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仍相对较低,服务方式和内容单一,仍以传统运输、仓储等基本业务为主,加工、配送、物流管理、成本控制等增值型和综合性服务功能不突出。从总体上看,包括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在内的物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相当突出,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少、弱、小、低”问题。
2、第三方物流发展慢。只局限于提供低端的物流服务,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等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上,而对物流信息加工处理运用、对物流的统筹策划、精细化组织管理方面都显得不足,形不成完整物流供应链运作,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导致物流系统效率低下,使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共享,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3、物流人才缺乏。当前,三明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明显增加。由于很少有针对物流专业的学历教育,导致目前市场上物流人才缺乏,尤其是较高层次的物流管理和经营人才短缺,不能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物流业发展受到人才缺乏制约。另外,物流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和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影响到传统交通运输、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4、缺乏规划,总体布局不合理。物流企业应向为工商企业进行整车配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为此必须在布局上紧靠一区三块(工业区,生活、消费、商业),而目前我市物流企业的建设还不够成熟,大多从事货物配载的都没有停车场地、没有货物仓库,所配载的货物在街道边随地堆放,严重影响交通安全,货物也常常丢失,无法为工商企业形成大规模配送。
5、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各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各种物流作业信息系统基本互不沟通,加上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尚未建立,使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三、2011年工作要点
(一)完善物流规划
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根据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及时制定近期及中长期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总体思路、基本原则、目标及重点、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统筹规划大型物流设施建设,引导和鼓励各地政府和企业加强对物流发展的投入,为三明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现代物流园区规划,要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市县一体化的战略目标,遵循现代物流发展理念,明确发展定位,依托交通运输枢纽带动、产业带动、消费拉动,重点规划建设沙县闽西北物流园和梅列翁墩物流园,引导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园区发展,构筑适度集中的区域性物流集散平台,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效应。“两园”建设要充分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物流功能设施的综合配套,实行差别定位:海峡西岸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依托铁路沿线有产业基础的经济繁荣带,以铁路运输为骨干,公铁联运为基础,定位为我市出口贸易物流基地和为工业园区配套的制造业物流基地;城市物流园区以中心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及城市产业为支持,通过联接沙县和永安枢纽节点,建设货运配载集散中心平台。以大批量城际间物流组织、区域分拨和小批量快速市区物流配送服务为主,逐步形成城市公共配送网络和服务闽西北地区的城际物流配送体系。通过建立全市统一共享的物流信息平台,引导石油、邮政、烟草、医药、农资、应急供应、防汛物资等行业进园入驻,建设货物储备、集散基地。
在其他各县(市、区),可根据产业集聚情况,重点打造一批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物流中心,建设专业物流园和网络货运配载节点,实现全市各地现代物流业的协调发展。
(二)推进项目生成
目前我市现代物流发展,面临着诸如基础设施瓶颈、市场分割等困难。必须加快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实际,整合物流资源,对接“4+1”产业、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发展一批为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居民消费服务的规模化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促进在全市尽快建成一批功能配套、布局合理的物流重点项目,建立向企业提供专业、优质服务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特别是要加大招商力度,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我市,加快建设一批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项目,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我市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当前要重点加快三明城市物流园区、海峡西岸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引导冶金、机械、水泥、化工、纺织、林业等行业的重点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建设公路货运配载中心;加快海峡两岸农林产品物流中心、梅列华油仓储物流中心、建宁闽赣边贸物流园、三明兄弟物流中心等一批重点物流项目的发展,打造辐射与集散相结合、服务多种产业的区域物流节点。推进三明市机械及铸造产品物流中心等一批新的物流项目的开工。
(三)政策扶持,建设园区
认真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有利于物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创新思路,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扶持措施,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如把物流园区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政府以财政补助、资本金注入、土地入股或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支持,加大园区内口岸、路网、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投入。对重点物流建设项目用地允许采取作价出资或入股的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积极推行土地年租制,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逐年缴纳租金,减少一次性用地成本投入。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物流企业用地给予行政划拨或定向挂拍方式供地。对带有示范意义和公共平台设施作用的重点物流项目,允许投资主体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进行商业开发,作为政府对园区公共信息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补助。对园区中的重点物流企业,给予适当减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等行政性收费。
(四)加快平台建设 三明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构建好三大平台。一是物流信息平台。要逐步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完善物流信息网络,通过信息系统完成物流状态查询、物流过程跟踪、物流要素信息记录与分析、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物流决策支持、以及方便报关、结算、利税等单据处理,提高工作准确性及工作效率;二是物流运输平台。构建由主枢纽货运站系统和货运通道网络、配送道路网络体系等方面构成的三明物流运输平台,大力发展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联运平台;三是仓储配送平台。根据三明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综合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和未来交通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建设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区。按“市场网络体系化、市场布局合理化、市场运作信息化、市场交易现代化”的思路,建立一批现代化中高级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一体化的物流网络。
(五)加强领导,优化环境
建立政府领导挂帅,经贸、发改、国土、工商、建设、规划、交通、铁路、外经、海关、商检等部门组成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统筹抓好物流产业发展;同时要设立现代物流业常设机构,对物流业发展实施常态化管理,承担物流发展的规划、政策制订与综合协调服务工作。特别是要在营造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方面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一是要积极培育中介物流服务组织。支持专业人才领办或创办从事物流信息传播、物流技术服务的中介物流服务组织。二是要加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针对我市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的突出问题,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形式,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积极引进优秀物流人才,将物流专业人才纳入人才引进目录。依托学校及中介组织对现有企业人员及有关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养造就一批熟悉物流业务的物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三是要整顿规范物流市场。打击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经营行为,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0三明市现代物流总结 篇2
1.1 现状分析
近年来, 物流行业作为新时期我国拉动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政策持续升温。“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建设大型物流枢纽, 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则强调大力发展现代业, 物流业被列为十大振兴规划之一。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两岸“三通”的先导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将物流业列为省主导产业之一, 形成以港口为依托, 以中心城市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大网络、大服务、大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三明市物流产业定位为:“加快发展”。
2012年三明市物流行业呈现出资金积聚、大项目拉动、新业态发展加速的特点, 全年物流业增加值约105.46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7.6%, 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7%, 占GDP比重为7.2%, 第三方物流所占物流业比重为36%。专业物流园、冷链物流、医药物流、危货物流及电商物流等新业态增长的带动效应显著。以福建闽中兄弟物流园等为代表的大型综合类物流企业带动区域间产业整合的作用逐渐产生示范效果, 并推动更具协同意义的产业联动。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营改增”试点不断深入, 我市物流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总体上, 我市物流行业格局仍以中小企业为主, 规模以上企业少, 亿元规模企业不超过三家, 整个行业财税贡献值占比低, 在GDP中的比例低于全国1.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 政策的执行力和跟踪机制与现状的矛盾愈发突出, 总体上未出台统一的产业扶持政策, 执行面上, 多头管理的弊端更加明显, 部分监管部门缺乏与企业有效沟通、交流的手段和提供细节服务的能力, 银行也不愿向“轻资产类”的中小物流企业发放贷款, 传统货运企业的业务创新能力低。2012年下半年开始, 由于钢材、纺织、机械制造业等我市拳头产业不景气、省内其他城市的对物流业的扶持力度明显强于我市等原因, 三明物流业的发展后继乏力, 企业向其他地区转移、车辆外挂、开外地优惠税票等现象很突出。
1.2 基于现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1.2.1 优势分析
作为物流集散地的基础好:拥有如纺织、机械、矿产及农产品等成熟的制造类产业集群, 是我省的工业重点城市;交通条件佳:沙县机场、向莆高铁、“两横一纵三联”的快速通道, 是连接闽浙赣粤的枢纽城市;物流产业发达:物流车辆4万台以上, 总吨位达120万吨以上, 甩挂产量占比逐年提高, 已建成数个大型冷链中心 (如新华都冷链仓储中心、名城冷链仓储中心等) , 辖区内拥有沙县无水港、九个县市公路港等大型物流集散地, 信息化程度高。
1.2.2 劣势分析
首先, 资源整合力度小、整合进度缓慢, 产业内小、散、乱的格局严重影响到整体发展;汽车贸易占物流园经济的比重偏大, 许多物流园利用率低, 非物流业务比重过大, 圈地闲置的现象较严重。其次, 物流业的发展缺乏专业规划, 科研投入仍处空白, 少数的课题研究未能得到实际运用, 政府物流主管部门对物流企业经营的影响力有减弱的趋势。一方面, 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问题具有共性, 如行业进退出门槛极低, 竞争无序化, 政府的多部门管理造成行政执法效率低下、行业标准化建设停留在区域分割、业务分割或部门分割等低水平层次上。另一方面, 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问题也具有自身特点。产业发展过于依靠政策, 缺少自觉自律;未建立实权领导机构, 无论三产办或者物流办均不能主动承担协调企业与公安、税务、交通和工商等部门的关系;与其他东部沿海省份相比, 我市大部分地区没有设置物流行业机构, 各职能部门仅能实现部分行政监管, 容易造成行政资源浪费, 扩大无效管理的发生概率;尤其当前城市各部门的财政收入压力极大, 不愿意进行物流企业税收减免, 推出优惠扶持政策的意愿远落后于增加税收的政绩要求, 政府对公办物流项目给予充分支持, 如三明市政府颁布了《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招商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 凡是入驻企业在土地使用、税收优惠、项目奖励等方面给予了许多优惠措施, 而对园外物流企业未采取同等待遇。再次, 金融部门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仍不高, 今年发生的几起物流企业破产倒闭事件都与银行信贷控制有关, 受缺少担保手段的限制, 银行并不愿意接受如机动车一类的轻资产抵押, 企业被迫采取风险性极高的互保, 同时中间机构的存在又推高了借贷成本, 而这环节本来是可以简化的。
1.2.3 威胁分析
首先, 物流增速低于全省, 显示后续发展乏力, 在整体规模居前的情况下, 说明产业升级落后于其它地区。原先具有优势的“公路港”模式被其他地区仿效并超越, 周边的泉州、龙岩等地区正引进国内最大的“传化物流服务平台”, 一旦建成, 势必将吸引大量的本土物流企业外迁, 破坏物流产业的后续发展能力。其次, 产业扶持政策落后于其他地区, 全省除了三明、宁德之外的地区都发布了全地区的物流扶持政策, 而三明仅针对政府经营的沙县“无水港”园区推出了A级企业扶持政策, 并不适用于占绝对多数规模的民营物流企业。更由于受制于全省排位靠后的财政收入压力, 政府增收任务明显大于减负的动力, “营改增”后大多数物流企业由车上定额缴税改为增值税核定, 企业的实际税负可能会上升。再次, 外地竞争企业的进入。一方面, 当前整个三明物流市场中, 以江西、南平的建瓯、建阳为代表的经营者的车辆占20%左右的份额, 另一方面, 以厦门港务、福建盛辉物流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外埠龙头企业正加大在三明的圈地、业务投资力度, 本土企业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1.2.4 机会分析
第一, 是8月1日开始, 营改增的全国推广。预计税制改革后, 外挂车辆将减少;加之各县市政府为促进物流业发展, 相继推出优惠扶持政策;第二, 是现代物流业务比重显著增加。传统货运占据绝对比例的现象正在发生改变, 冷链物流、商贸物流、大型城市配送中心和物流超市等一批现代物流项目正逐渐超越传统货运成为主要增长点;第三, 是大项目入驻三明带来的产业联动效应。厦门港务集团投资20亿的沙县无水港项目、尤溪占地671亩的物流城, 闽赣边贸物流集散中心等等将极大地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第四是国家定调偏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措施, 对原先缺乏信贷支持的中小微物流企业居多的内陆城市影响积极。
2 我省物流协会发展概况及比较
2011年以来, 我省各地市相继成立物流协会, 主管部门开始以协会为平台, 尝试行政职能的部分转移, 一些协会逐步与企业紧密联系, 充当政府与企业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以发达省份相比, 我省各级物流协会的建设尚显单薄, 普遍不重视组织架构和持续发展能力, “立而不建”, 任其存完, 政府对物流协会工作的介入程度很低, 购买社会服务的动力明显不足。长远看, 物流协会发展前景广阔, 省政府已经把重视和扶持协会发展列入福建省“十二五”物流发展纲要, 2012年8月中旬省经贸委也将扶持协会发展列入2013-2015年物流行动纲要中。
纵观已经成立的几家协会, 各自特点迥异。省物流协会、厦门市物流协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平台优势, 福州市物流协会依托省物流协会开展工作, 自身并无实际组织机构和业务。目前, 地级市协会共四家, 三明物流行业协会成立时间最早。三家机构业务归口主管单位不相同, 厦门市交通委是厦门市物流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 省经贸委是省物流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 而三明市经贸委是三明市物流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协会定位和建设存在很大差异, 厦门市物流协会已经成为一个跨部门、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地方性社会团体, 学术研究和物流项目运作水平很高, 但其对省内其他地区影响力甚微, 属于特区协会。省物流协会具有代表性, 与省经贸委关系十分密切, 政府将物流统计、大型会议组织、企业外出培训等原属于自身的职能有偿转移给省物流协会, 总体上以省经贸委指导任务为主, 属于宏观型协会, 并不直接参与企业服务, 有别于广东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造血能力弱, 创新力不足。三明市物流协会在没有政府补助的情况下, 坚持独立发展, 通过法律顾问室、编辑部、项目开发等子平台的运作逐渐具备了造血功能。
3 增强行业协会功能, 提升三明市现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措施
3.1 强化自身整合和参与社会资源整合的能力
行业协会整合能力的提升包括:1) 信息整合能力。通过现代化手段以网站、QQ、短信、刊物或视频会议等方式, 利用省交通厅信息服务系统, 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信息建设, 加快协会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 增强协会利用信息提升服务水平的能力;一是, 加强信息收集和整理, 对信息风险进行专业分析并及时反馈给业主;二是, 联合龙头企业和本地高校, 借助它们成熟的信息交易平台和教学管理软件, 引导会员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2) 业务整合能力。一是, 建立与行业对应的内部组织机构;如建立法律顾问室、编辑部和项目运作小组等, 同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服务协议, 同保险机构签订保险服务协议, 同银行签订中小企业信贷合作协议;二是, 同本地两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 由专业人士协助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和内部管理制度等;协会开始参与企业业务的协调工作, 鼓励企业寻找横向合作的机会, 帮助企业进行订单的优化处理, 协助审核运输合同及单证等;帮助企业选择合适时机进行线路联合或者收购, 开展分支机构或网点联营, 降低经营成本;对因各种原因退出的企业, 协会可以介入股权转让谈判并参与选择合适的接盘者;联系上下游开展两业联动等。3) 资源整合能力。在增税、增财政收入的驱动下, 本市政府部门重视物流规划和大型项目投资, 容易忽视中小物企发展困难, 部分做不了和不愿做的工作一直未向社会机构进行转移。协会依托市物流产业发展小组, 参与协调部门与企业关系, 在政府从“多部门分散管理”到“多部门集中服务”的转变中, 以建议书或咨询函等方式推动权力部门规范路政管理, 促进统一执法, 改变公安、公路局、交通局和城市综合执法大队等多头执法的情况。同时参与政府对企业的标准化建设, 争取在某些方面提出标准化建议, 督促企业积极采取标准化管理, 提升资源利用能力;4) 自身的创新能力。包括组织创新和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即组织内涵和组织架构的产业植入, 引入企业需求导向的工作机制, 根据需求调整组织机构和人员结构, 使之更具柔性。服务创新即因时因事不断更新理念, 提升服务层次, 推进与行业发展同步的服务体系。
3.2 建立植入式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3.2.1 建立有产业特色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模式
一是, 创建“四方协同机制”, 建立市场驱动的的组织机构。“四方协同机制”指行业、政府、协会和高校四方力量的合作, 由本土高校专家担任秘书长, 政府物流办负责人兼任副秘书长, 政府指导、协会主导, 制定政策的过程, 按季度或阶段向有关部门提交建议书或调研报告。二是, 在省内物流协会中率先设立法律顾问室。聘请5名律师为业主提供24小时专业服务, 2011年至今已帮助企业处理各类纠纷、法律事务近百起, 极大的提高了业主的法律风险控制水平, 在业内引起很好的示范效果。鼓励业主建立完善的员工管理制度, 发布协会内部的劳动合同和股权合作协议, 提升会企风险防控能力。
通过搭建“四位一体、服务导向”的组织机构, 协会逐步建立起“细节服务、问题解决”的任务驱动式的工作模式。借助专业力量, 高定位、重视校企合作, 引入人员考评和淘汰制度, 优化内部结构。以秘书处、编辑部、法律顾问室和项目开发组为支柱, 实施目标化管理, 规定各部门须自立自足、节能增效。建立三明市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参与政府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协助物流统计工作, 为政府的项目运作提供支持。
推行“走出去合作、内部资源整合”的工作提升机制, 所谓“走出去合作”指同各地协会、商会和政府建立信息合作、服务合作和互利共享机制, 为会员提供异地服务, 为协会获取优质资源。“内部资源整合”指因事设岗、能力导向, 完善组织, 强化业务拓展能力, 走专业协会的路线。
3.2.2 致力于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合作
1) 承担产业联动的任务;以协会为主体, 开展协会间的行业谈判, 根据业务性质、运输距离、订单周期等因素确定合同价格和服务标准, 提高物流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2) 定期召开产业间对话会议, 增强产业间的信息流动和交易, 鼓励和争取政府对大型信息服务商的扶持, 提高信息服务商的服务质量, 同时加强物流企业信息运用技能的培训;3) 及时解决合作矛盾与冲突, 通过合作做大做强物流龙头企业, 形成示范效应, 引领整个物流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3.2.3 依靠高校, 建立产学研究机制、推进学术成果的应用
通过吸纳高校专家进入协会, 开展专业物流的调研和问诊, 联合市社科联, 设置当年热点物流课题, 将最终成果以经营建议的形式供业主选择和适用;为企业做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策划, 企业项目运作的前期费用浪费严重, 由于缺少专业人才等原因, 企业做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大概花费3-10万元, 最终搁置不用的情况屡见不鲜。2013年开始, 协会统一为企业此项服务, 费用下降60%以上;选聘物流专家为企业产品宣介会制定总体策划案, 弥补企业人才不足, 外包费用过高的弊端, 2013年6月为江西省定南县物流产业园提供策划, 对方节约成本2万元。
3.2.4 拓展协会间业务、做好异地服务
通过地区协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弥补了作为内陆协会可利用资源有限的短板, 大量引进优质管理、技术和信息资源, 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建立协会间的异地服务机制, 三明市物流协会与建阳市物流协会达成异地服务协议, 任何一方在另一方所在地产生的事务可以委托当地协会代为处理, 事故地协会应积极、妥善的处理该事务。
摘要:三明市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得益于政府在制定产业规划时富有远见的战略视野和准确定位。依托专业物流园, 构筑“点、线、面”的物流格局, 增加了三明物流产业在海西经济圈中的权重, 具有省内示范效应。同时, 格局形成后如何提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需要从政策与产业资源整合的协同效果、专业物流园经营模式创新和强化行业协会作用等方面进行有前瞻性的研究。本文从行业协会社会服务机制构建的角度探讨可能的措施。
2010三明市现代物流总结 篇3
已经过去的2010年,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中,世界经济经过艰难的挣扎,已逐步走上缓慢复苏的的道路,中国经济虽然“风景这边独好”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局面,但为落实“调结构,保增长”的战略决策而推出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却对国内传统的运输业带来不小的冲击,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物流中心积极遵循公司领导正确发展思路与部署,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紧紧抓住“完成生产任务”与“严防发生事故”两个重心精细化管理,创造性工作,经过上下一致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了全年的奋斗目标。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针对物流中心的任务与特点,从大的方面看主要抓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千方百计降成本提效益确保任务完成我们物流中心全年共派车次,拉回原、精煤吨,完成率达,共行驶里程公里,利润:元(包括外运收入),完成率达%,内部耗油升,外部耗油升,金额元,平均百公里耗油升,装吨位长、短车平均吨,亏吨后原、精煤共亏吨,金额元,维修元,平均每公里元,罚款元。工资元,过路费元。耗电度,耗水吨等,乍看起来这一组数字并不十分亮丽,也没有那么鼓舞人心,但对于物流中心运输的特殊性、高风险行业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确属不易。
一年来,我们建立了科学调度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系统,紧紧围绕公司每月的生产计划,主动联系货源,并把总任务分解到每天的运量以及每辆车上,做到经济调配公平公开。为确保执行任务的车辆在行
车途中不应有的违规违纪及其他特殊情况,象离线路不在线的、串矿、停留时间过长的等我们从派车报车号做起,实行车车入电脑,达到车辆时时在线,时时接受监管。
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费用支出。去年1月份,我们制定了标准化车间实施方案,八个队全部按照统一的标准化台帐工作;油料消耗进行车车分析把关,严格控制指标,5月份采取了测定矿点里程核定油耗标准的考核办法;对新开矿点,我们及时核算成本,选择最经济的路线,并提前协调交警可能罚款等事宜,坚持各矿点装吨每天晨会通报,并要求短车按38吨,长车按37吨标准装车,增加装吨量,为了减少长途拉煤车加油的漏洞,我们提前联系定点油站,派人现场监护,到月统一开增值税发票,全年可抵扣万元,11月份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及时进行了并队改革,即把原有的8个队合并成现在的6个队,此举对各方面的工和和管理都有明显的促进与提高。此外,我们坚持每月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以利再战。再者,我们还广开货源,联系外运,全年为公司增加收入达万元以上。
大力开展技术改革,技术创新活动,是降耗增效的最佳途径。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因发动机溜瓦而造成更换曲轴及附件(单车需8000元左右),曾给公司造成数目惊人的损失。经过仔细研究,我们采用锡纸垫瓦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对111台奥龙车轴进行了改造,目前车辆已行驶约8万公里,效果非常明显。仅此一项,为公司节约达88万余元;此外,我们还功克了汽车缸垫漏气、漏水问题。过去因设计上的缺陷,动辄需要每台车花费约1.9万元及换机身及附件的高额消耗,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解决了汽车缸垫漏气、漏水问题,而且大大减少了车辆维修费用,仅此一项为公司节约费用150余万元。
二、下大力气防事故,抓安全,力保平安生产
“手握生死盘(喻汽车的方向盘)脚踏鬼门关(喻汽车的油门和制动)”,这就是人们对运输行业特殊性和危险性的最形象比喻。因此安全生产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只是“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而是时时揪心,处处担心,几乎分分秒秒思想都处在高度戒备状态。可以想象,一百多辆车,每天轮番出行,而且路况复杂,多在山区,各种意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头肩负着公司的利益,一头连着司乘人员的安危和家庭的幸福,双重压力,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安全生产给予极大的关注,投入最大的精力。
一年来,在手抓好安全生产方面,我们主要把“教、管、训、查、奖”五个字严格落实到位。
“教”,就是加强思想教育,通大会,小会与个别谈心等形式,引导员工正确认识防事故,保安全与公司发展,家庭和谐和个人幸福密不可分的利害关系,促使广大员工增强“我与阳光同兴衰,我与家庭共命运”的责任心,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大家在防事故,保安全的自觉性。
“管”,就是加强安全管理。在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上,我们尤其加大了监管的力度,像对车辆超速的治理,对违纪问题的曝光,一经发现必作严肃及时的处理。
“训”,就是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在这方面我们多次组织员工学习道路行车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以及一些事故警示性的案例。与此同时,我们还连续组织了物流中心最大规模的防事故演练活动,先后参加了员多达6396人次。通过对近似实践活动的参与,大大促进了广大员工预防事故基本能力的提高。
“查”,就是查隐患,查漏洞,一年来,我们通过点检班对29539车次进行检查,排查了各种隐患1500余处,其中,整改隐患963处,考核隐患537处,有力地遏制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奖”就是奖励先进,树立典型,鞭策后进。通过落实我们去年年初制定的《评选安全红旗车办法规定》,一年来,我们评选出红旗车92辆;安全标兵184个,奖励金额达18400元。通过评选,使物流中心争先创优的氛围已基本行成。
对于安全生产尽管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重视、重视再重视,但依然留下了许多遗憾。物流中心全年共发生事故254起,其中500元以下的小事故85起,他方责任事故39起,轻微事故116起,一般事故10起与2009年降低了21起,但这不是我们的所愿,值得进一步反思。
三、2011年的目标与决心
2011年,纵观国内外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金融危机阴魂未散,企业运输能有一个很大的改观,恐怕不大现实,可以肯定在新的一年里,阳光事业尽管奋力前行,但每迈出一步都会十分艰辛。作为与公司风雨同舟的一个下属单位,把“我企业分忧,我为企业解愁”口号,变成实实在在的承诺,实实在在的行动,这就是我们物流中心全体员工的决心。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保证不折不扣地实践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和车车控制指标,保证实现重(死亡)大事故为零,一般事故降低20%的安全生产目标,可以想到这中间问题不少,难度很大,但有公司的正确领导与决策,有我们物流中心全体员工众志成城的拼搏精神,我们一定会打好这一仗,打一个漂亮仗。
物流中心
2010三明市现代物流总结 篇4
以市、县教育局的工作精神为指导,结合期初制订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略有成效。下面,作一个简要回顾:
一、不断完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本着考虑对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增添设备,本学年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投入:
1,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合理使用好现代教育技术代办费,添置各类教育教学软件。
3,根据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重新确认要求,通过自查,寻找不足,规划相关的教育教学设备。
二、注重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本着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本学年着重进行以下培训:
1,鼓励、引导教师多上网,掌握相关技术利用网站、论坛、电子信箱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与交流,更快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2,积极组织现代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类培训,进一步规范管理我校的多媒体网络,使我校的网络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3,利用课余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电脑绘画、制作等方面的学习。
三、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管理。
1、加强网站建设。及时、定期地增添、更新我校的主页内容(每月更新一次),为学校的发展作好宣传报道,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方便。
2、认真做好学生计算机的教学工作,着力提高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水平。期末由校长室、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抽测,情况较好。
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科研。
1、利用网络教学开设了2节信息技术课,探索网络教学的新模式。
2、各学科开设的教研课都会合理使用了多媒体课件。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比,送评13篇论文。
4、积极参与开展实验课题研究,及时搜集整理有关研究资料。
6、期末,现代教育技术组人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类资料收集、汇总。一学年来,通过广大教师的努力,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1)校园网的应用还不够广泛。(2)学校的有些设备还比较陈旧。(3)参与学校的资料库建设面不广,还需不断地完善。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全校教师要齐心协力,切实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使下学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0三明市现代物流总结 篇5
物流产业工作总结
2010年我所在区委,区政府和交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紧紧抓住区政府大力发展物流产业这一契机,切实增强进位赶超、标准质量、自我约束意识,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方志敏精神,夯实基础工作,狠抓二个服务,大力推进我区道路货物运输快速发展。
一、规范管理、突出服务促产业发展
今年,我所工作总体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道路运输更加安全,运输服务更加高效,群众出行更加方便,行业发展更加协调,运输市场更加有序,运政执法更加规范的工作核心,在“内强人员素质,外树运管形象”,提高人员素质,打牢全面建设基础上下功夫,在服务实现区域道路运输产业赶超发展上谋新功,在行业管理落实《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上出精品,出亮点。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依托政府对道路运输产业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我区地处中心城区的优势,积极谋取有实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入驻我区。以热情的服务、人性化的管理鼓励和引导老企业加快转型,积极发展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强强联合,做强做大,形成规模。
今年我区共新增成建制货运企业家,新增货运车辆568辆,合计吨位8596.96吨。目前,全区拥有上缴物流税
收过百万元企业18家,过三百万元5家;货车总数为:4248辆,总运力接近5万吨,达48988.119。全年实现税收7231.01万元。
二、物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集中度低,未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目前我区从事运输经营的货车达4千多辆,从事货运经营的户数有2百户之多。但是我市的货运物流业仍处于起步落后阶段,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内的专业物流公司较少,拥有仓储条件的企业仅有1家。物流企业服务功能单一,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2、运输组织方式落后,运输效率和效益低下
我区的运输产业社会运力过多,这些社会运力规模小、设施陈旧,在经营上各自为战,经营方式简单落后,个体靠挂多,而且运输信息不畅,安全和服务质量无保障,车辆使用效率低,维修条件差,运输成本高,空驶现象严重,运输效率和效益低下。另外,我区的运输站场建设滞后,等级不高,高效低耗的大型车辆依旧偏少,而高档车、专用车辆的比重太低,与国内日益提高的道路等级、站场设施和市场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3、道路运输高度产业化进程缓慢
我区在高度产业化规划和政策等方面研究不够,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道路运输组织松散,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缺少代表区域行业发展方向的名牌企业。物流产业发展缓慢,企业经营状况一直处于被动局面。
4、资金短缺人员不足
我区物流办虽有专用资金,但仅够日常办公的开支,加上人员均是各单位抽调,本单位的工作不能放下,故在做好
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无力对物流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规划和引导。
三、物流产业发展之思考
1、突出区位优势,对内整合资源
我区位属中心城区,区位优势突出。各大品牌的赣东北区域总经销商驻地均在我区,针对周边县市、乡镇的商品批发配送已形成规模。但目前各商家为找仓库伤透脑筋,东放一些,西放一点很不方便。同时各经销商位抢占市场均配有多辆甚至十多辆的货运车辆,这些车辆一般吨位不大且实载率不高。针对这一情况,可在江南商贸城周边配套性的建一个大型的仓储基地,先把分散全市的商品库存集中一处,形成一个集中稳定的货源,再通过引进或者扶持一家具备先进技术及科学经营管理模式的现代物流企业进驻仓储基地,逐步消化吸收零散经营车辆,形成一个集仓储运输及货物配送为一体的大型物流中心。
2、引入信息科技、助力产业腾飞
2010三明市现代物流总结 篇6
领导小组
为推动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结合社区工作特点,不断探索、创新,按照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的大局,求真务实,扎实有效地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使社区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科技文化知识、责任服务意识得到快速提高,经社区全体领导干部研究决定,成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如下:
组 长: 赵敬永 社区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 吾尔古丽 社区工作总站副站长
成 员: 赵春红 社区工作总站副站长
山巴依尔 社区工作人员 郝云峰 社区工作人员
朱美羲 社区工作人员
银湖社区党总支
二○一一年二月十日
银湖社区2011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工作计划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使现代远程教育设备挥其实效,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党员和群众长期得实惠”机制,用信息化带动实用产业化和实用现代化,结合本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以及我社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全面提高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和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让群众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以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整合社区现有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充分发挥好党员的带头作用。同时,注重部分经济大户及致富能手的专业知识培训,让先富起来到发挥最大的带动作用,使综合效能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
二、工作目的
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学用活动,拟达到以下基本目的:
1、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理论素质;
2、让党员和群众适时了解党和国家以及各相关部门的政
策法规;
3、让党员和群众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以达到党员和群众增产增收的目的;
4、通过各方面的培训,达到能够自主学习的目的,让学习活动能够持续进行;
5、突出重点,培养典型,并对经济大户进行培训,让其能够自己上网查找所需的资料;
6、让学员学有所悟,学有所用,用有所获,学有所成,最终达到“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党员和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战略目的和要求。
三、工作步骤
学用活动分集中学习、分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三个步骤。
(一)集中学习计划
1、学习对象:全体党员、团员、干部及各居民小组长等
2、活动方式:集中授课
3、学习地点:银湖社区远程教育播放室
4、学习时间:每月至少两次
5、学习内容:主要是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种养技术、市场信息、公共卫生和社会健康等。
(二)分类学习计划
1、组织育龄妇女学习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疾病防治及 社区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每两月开展一次。
2、适时组织社区老年人学习老年病防治知识及公民道德等知识。
3、适时组织未成年人参加学习,开展法律道德知识讲座。
(三)个性化学习计划
1、活动方式:按个人要求适时安排,个人自由上网。
2、学习地点:银湖社区远程教育播放室
3、学习对象:全体党员、团员、干部、居民、未成年人、经济大户、本社区老年人等。
4、学习要求:查找学习所要求的内容,不得上网聊天、网上玩游戏,不得浏览黄色网站网页,不得在网上散发反党、反国、反社会主义的不安定言论。
5、学习内容:种养技术、市场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经营管理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生育、社区卫生、政策法规及公共道德等。
银湖社区党总支
2011年3月18日
银湖社区干部远程教育半年工作总结
在开展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银湖社区依托新形势,调研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树立新观念,切实提升社区远程教育水平。现做以下半年总结:
一、社区充分开展居民远程教育点播工作
社区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积极组织社区党员干部、社区居民收看各类反分裂斗争的教育片,进一步把学习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入户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社区干部和广大居民群众维护稳定,旗帜鲜明地同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作斗争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社区充分利用好现在的技术和设备,让远程教育工作走进居民,让社区干部和社区群众有参与远程教育的积极性,努力让“被动学”为“主动学”,社区党支部把教育对象从党员干部拓展到普通群众、居民委员、楼栋长和失业再就业人员等,大力延伸远程教育受惠群体,扩大远程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学习,社区群众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积极主动来我社区点播关于生活保健、科普知识、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各类常识,并观看了红色经典影片、歌曲、戏剧及各类文献资料等。
二、社区积极抓好远程教育运行,促使教育工作新突破
在抓好管理员和操作员队伍的同时,不断加强教育课程内容,结合教育目标,定时定期开展网络教育课程活动,定期更新网络教育活动记录,从而使社区远程教育运行情况良好。
三、社区确保远程教育网络运行,加强网络维护
做好各项网络维护,确保网络运行情况畅通,确保设备连接线整齐,布线合理;设备齐全,定期检查维护保养设备,不安装与网络学习无关的内容。
社区党支部发挥好远程教育的手臂延伸作用,拓展学习对象,与政治学习和党员教育培训相结合,与社区居民需求相结合,与社区文体活动相结合,与社区共建相结合,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开展不同内容的学习教育。
2010三明市现代物流总结 篇7
本学期电教工作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下,电教设备的使用率高于往年,各学科资料软件运用较多,使学校的电教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这一年中,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电教机构和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本学期电教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应用层面上。在全校教师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在应用上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电教工作是否质量过硬,直接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本学期,我们每个成员都根据本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把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考核之中,做到工作有目的,有结果;圆满完成学校的工作计划各项任务。
二、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大力开展常规电化教育工作:
我校积极鼓励教师使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常规媒体开展电化教学,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较高,绝大部分教师已体会到使用媒体教学的好处,已逐步接纳并使用电教设备来优化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对于语音室和微机教室,我们配合课任
教师分定期、不定期的两种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三—六年级微机课顺利进行。
三、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网效率:
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把我们的工作精细化。我们定于学期末将设备设施检修维护,包括设备的检修,完整及卫生清洁等,为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提供优质完好的教学环境。
四:加强软件管理,做好电教后勤工作:
协作完成学校交给的其它一些临时工作,如学校教师优质赛讲摄像,各种集会、校运会、文艺表演和现场直播等音响、摄像后勤工作。如此频繁的使用电教手段,可见先进的电教设备在我校充分发挥了其作用。它不仅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环境的改善,而且促进了学校教育结构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0三明市现代物流总结 篇8
作 总 结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用信息化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根据中央、省、市、县委的精神,我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管、学、用”的工作方针,与农村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相结合,从“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站点管理,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1、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原则,落实领导责任制。实行党委“一把手”负责制,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和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工作目标考核制度,明确职责和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各站点规章制度,使各站点管理规范化、运行正常化。同时将远程教育工作同经济社会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从而推动我乡远程教育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2、认真抓好队伍建设。一是注重加强对政治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知识等方面的学习,特别是对远程教育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的学习;二是采取外出培训学习、集中学习和个人自主学习等方式,提高我乡远程教育队伍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保证远程教育的正常开展,建立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知识过硬、战斗力强、爱岗敬业、团结向上、充满活力的远程教育干部队伍。
3、落实好站点运行经费。投入专项资金,用于乡、村远程教育接收站人员工资。由于资金到位,各项工作任务得以较快推进行,如期完成了远程站点的建设工作。
(二)强化远教功能,狠抓提高延伸,结合实际需求,切实抓好培训工作。
我乡主要采取“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的教学组织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大各村远程教育工作力度:
一是措施到位,设施配置力求高标准。我们正筹备与电信公司己为具备条件的村铺设远教宽带主线,不断加强站点建设力度。二是责任到位,制度建设力求高标准。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由乡远教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村具体实施的管理机制,并把远程教育工作纳入乡年终考核目标。同时根据实际制定完善了各村组织远教站点的上网室管理制度、学习
制度、信息反馈等制度。要求各站点严格按制度办事,发挥制度保障作用,保证了远程教育教学、维护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人员到位,队伍建设确保较高素质。为每个站点选配了1名较高素质的专职管理人员,建立了26人的操作管理队伍,并落实了工作补贴。确保各站点操作管理队伍的稳定,保障了各村远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教学形式,多元化促远教
我乡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平台作用,对村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种、养殖、外出务工技能、适用法律法规、党的方针政策等培训,努力提高农村村民的综合素质,培训的主要方式有:一是定点、定时集中培训。组织干部群众、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有关政治理论、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培训。二是分散方式进行学习。以组划片,在各村、村民小组设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培训点,以参观学习、定期安排收看相关教学片等学习方式为主的学习培训。三是进户服务。对个别急需了解某项技术知识而又没有充足时间到点上学习的群众,开展上门送光盘、书籍的办法为村民服务,并进行现场讲解,确保教学收到实效。村民通过参与远程教育平台的学习,不仅学到了农村适用的种养殖科学技术和方法,同时也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村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并能正确运用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上。同时根据村实际,积极开展特色各教学活动,例如,图书借阅、集中播放教学等学习活动。切实让“党员长期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让群众长期得实惠”。截止2010年12月,我乡利用远程教育共培训党员干部、群众2000余人次、集中学习24次、分播点组织学习20次、其它形式学习(自学或借光盘人次)200次。
三、强化监督力度,确保工作到位
为进一步落实县远教工作例会和相关文件精神,确保我乡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使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我乡加强了对各村的督察工作。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考核评估标准》的要求,对各村级远程教育站点管理运行情况进行了抽查。在督查中,我们实事求是,以提高终端站点管理水平为目的,以督促整改为手段,从组织领导和保障、教学管理、教学服务、教学资源、督促指导五个方面对照标准逐项审查,及时指出终端站点存在的问题并要求整改。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督查力度,进一步提高我乡各终端站点的操作管理水平。
四、强化资源利用,发挥远教优势
我们利用远教平台下载“三创一办”知识竞赛试题,组织乡、村干部及群众参加,利用远教平台在部分村的森林防火值班卡点设“森林防火警示宣传点”开展宣传。既让更多党
员干部学习了有关文件精神和规定,又解决了场地等问题,充分整合了资源,发挥了远程教育在机关中的作用,取得了较好较果。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村领导对远程教育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工作处于应付状态,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二是远程教育经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乡远程教育工作将切实做到“重在使用,以用为本”,全面推进远程教育提高和延伸的要求,切实做好以下工作,推动我乡远程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选择硬件基础较好,能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功能的村开展“示范点”创建活动。
二是进一步抓好26个村的远程教育教学工作。要指导各村积极创造条件,创建星级远程教育站点。同时,要组织开展好教学工作,不断探索城郊结合部远程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要整合教育、农业、科技、计生、司法等教学资源,丰富片源种类和数量,并及时公布片源信息,方便村民群众学习。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工作实际要求,利用我乡远程教育现有资源,力争培养出一批农村科技带头人,进一步提高我乡农民整体素质。
三是继续搞好远教设施的管护。按照区远教办的有关标准,进一步深化制度建设,搞好设备的防尘、防潮、防火、防雷、防盗工作,保障设备运行正常,确保教学活动正常开展。
四是进一步抓好课件制作和片库建设。结合我乡实际,因地制宜地制作和购置一些适应农村的乡土教材,不断充实和更新远程教育资料片库。
五是规范各种软件资料的管理。
2010三明市现代物流总结 篇9
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豫政办 〔2010〕127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关于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我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提升经济社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省辖市、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加强协调,强化服务,扎实推动我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关于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加快推进我省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2010〕3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提高注册和审批效率
(一)放宽企业注册审批条件。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物流企业办理登记注册,凡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未设定,各部门一律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前置性审批事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行业大类核定企业经营范围的,应在经营范围中注明“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的前置审批项目除外”字样;对已被社会普遍接受或被有关部门认可,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未包含的新兴一般性物流经营项目,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企业申请,核定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对以提供物流解决方案为主的第四方物流企业,进一步放宽注册登记条件。
(二)简化连锁经营证照办理程序。道路运输许可证、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均由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各分支机构无需单独申报。交通运输、邮政管理部门要在其许可证中列明取得相应许可的各分支机构名称,各分支机构凭该许可证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三)建立重点物流项目审批快速通道。对符合国家产业、土地、环保、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政策的重点物流项目,项目立项下放到省辖市、县(市、区),简化立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全省重点物流项目环境管理台账,对项目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的现代物流业项目环评文件由市级环保部门审批,市级环保部门将不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的物流业项目环评文件委托县级环保部门审批。省重点物流业项目环评审批时限缩短为法定时限的一半。
二、优化企业运营环境
(四)全面清理涉及物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国家和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目录以外的一切收费。对涉及物流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收费标准有上、下限额度规定的,一律按下限额度收取。城市配套费按照企业实际使用情况按单项核算征收。
(五)加快海关通关业务改革。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提升“一站式”通关服务能力,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水路联运,建立由我省经主要空港、沿海港口进出口货物的快速通关体系。加强二次转关工作,建立转关协调机制,打造空卡联运二次转关“快车道”和快递物流航空运输绿色通道。对信用级别较高且长期通过本口岸中转货物的物流企业,快速办理转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营造良好的通关环境。
(六)完善货运车辆通行管理制度。各省辖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根据各地交通实际状况,制定城市配送车辆管理与通行规定,通过建立分路段、分时段、分车型的货车通行证制度,适度放宽对货运车辆在中心城区通行的限制,提高城市物流网络的配送能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搞好服务,对运输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鲜活农产品、邮件快件、医药器材、抢险救灾物资车辆不随意查扣;遇交通阻碍、阻塞时,保障其优先通行;特殊时期,对运输民生物资的车辆开辟绿色通道并适度扩大物流运输绿色通道适用范围。
三、保障建设用地
(七)明确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用地。把物流业重要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设施建设规划。结合《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的重点发展的物流行业,各地要加快制定物流发展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八)保障物流园区用地需求。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在依法依规办理农用地转用征收时给予保障。物流企业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其出让年限可在法定最高年限范围内按有关政策和实际情况设定,出让金严格按照土地出让合同执行。允许对物流企业实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年租制,使其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国有土地承租权,逐年缴纳租金,以减少企业一次性用地成本投入。
(九)鼓励物流企业使用多层标准厂房,集约用地。支持物流企业项目按《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五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试行)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08〕56号)中《物流行业建设用地指标》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方式取得用地。鼓励物流企业入驻和自建多层标准厂房进行装配经营,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以保障和发展现代物流相关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四、加强财税和金融支持
(十)规范总部与分支机构纳税管理。在全省范围内设立不具备法人资格的跨区域营业机构的物流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进行纳税。
(十一)落实物流企业营业税优惠试点政策。优先支持重点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申请列入国家试点物流企业名单,享受差额缴纳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快递企业,其从事快递业务按“邮电通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并统一使用快递业务专用发票。
(十二)进一步落实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价格政策。入驻省、市规划的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在用电、用水、用气方面实行与工业同价政策,物流企业动力用电价格按普通工业用电价格标准执行。对列入《规划》的重点物流基地、园区、配送中心的照明用电价格,按普通工业用电价格标准执行。
(十三)鼓励企业加大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对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指国家《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等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可免交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承包经营、承包建设和内部自建自用的上述项目,不享受上述企业所得税优惠。
(十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物流业的贷款规模,提高对符合条件的重点物流企业的授信额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资符合《规划》的物流项目,并积极参与重点物流企业重组、并购等。
(十五)鼓励探索物流金融业务新模式。支持银行业物流金融产品的创新,鼓励金融机构提供融通仓、质押担保融资、代理结算等物流金融服务,联合打造物流金融服务平台。
(十六)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带动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按照“突出重点、集中配置”的原则,优化使用结构,着力培育壮大服务业龙头企业,加大对重点现代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物流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力。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省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要向现代物流业倾斜,各省辖市要安排专项资金,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给予重点支持。
五、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十七)推进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大型物流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加盟连锁和委托管理等方式对中小物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和托管。国有物流企业产权整体转让以及企业整体改制的,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十八)规划建设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加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采用“政府规划、企业运作、试点先行、全面铺开”的方式稳步推进。重点支持农资物流、农副产品物流、日用消费品物流、邮政物流等行业发展,大力培育现代化商业物流配送企业,构建区域分布和功能搭配合理、符合产业发展、与现代商贸流通相适应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
(十九)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主辅分离,做强主业。支持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进行主辅分离,精干主业、减员增效,推动第三方物流业发展壮大。落实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等八部委下发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确定的有关政策。
(二十)鼓励食品工业、装备制造业等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围绕我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与之配套的现代物流业。重点推动食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开展制造企业物流需求社会化、物流企业服务一体化、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信息共享和标准对接的试点。
(二十一)推动物流业发展优化升级。加快推动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持。支持大型企业对内部物流和物流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完善供应链管理,推进企业管理资源从企业内部向外部扩展。重点推动食品冷链物流、粮食物流、钢铁物流、建材物流发展,开展传统交易市场信息化建设、经营业态创新、产业链条延伸、集聚集约发展等升级改造试点。
(二十二)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支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开发应用企业网络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企业间信息的交互与共享。支持物流企业自主创新,开发应用条码技术、射频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快速响应系统、电子订货系统及数据仓库技术等。整合物流链各环节的信息资源,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园区信息平台、通关信息平台。
(二十三)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探索建立以互联网应用为平台,以构建传感网为关键,以健全物流网为基础,以传感器、网关设备、网络安全设备、运行平台和软件研制为重点,以互联网、传感网、物流网三网融合为目标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二十四)完善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统一规划和基础设施之间的有效衔接和配套,完善多式联运协调机制,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和结算系统,统一各运输方式的票据,逐步完善多式联运专项税费政策,促进多式联运发展。
六、扩大物流领域对外开放
(二十五)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型物流集团来豫发展。加大物流业专项招商力度,对新引进的物流企业集团总部、区域性总部,经有关部门批准,依法免征房产税、城市土地使用税。
(二十六)鼓励省内优势物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大力支持省内物流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优先办理自营进出口权和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申请手续。
七、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
(二十七)加快现代物流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和现代教育手段,开展现代物流教育和各类培训,不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制定并推行物流职业资格证制度,规范对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主体的管理。推动建立物流企业与院校的合作机制,强化实用型物流人才培养。
(二十八)重视高端和复合型现代物流人才的引进。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专业人才,对引进的物流高级技术人员与高级管理人员,给予省引进人才政策规定的相关待遇。
八、强化基础体系建设
(二十九)推进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制定和推广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物流信息化及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强制性标准以及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方面的专业标准,实现与全国及国际标准接轨。
(三十)加强物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物流企业信用A级评定工作,逐步建立企业行为信用档案,通过建立记录体系、公布“黑名单”等方式,规范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行为。
(三十一)完善物流统计体系。加大现代物流业统计工作投入,形成与国家一致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和物流统计工作模式,建立和完善我省物流统计直报制度。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加强行业物流统计工作,逐步实现全行业统计,及时提供相关数据,逐步建立省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统计、物流行业协会统计统一协调、互为补充的现代物流业统计调查体系。
九、加强组织保障
(三十二)完善现代物流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做好现代物流业规划推进、政策制定、重大问题及重大项目协调工作。制定实施现代物流业发展考核办法,把现代物流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范围。
【2010三明市现代物流总结】推荐阅读:
三明模式09-01
福建三明11-06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市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明政办〔2006〕145号07-06
三明市2013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0009-11
5月三明市质检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0-02
三明治05-22
“三明治”模式05-28
三明治的回报05-15
三明油茶产业发展研究06-23
自做早餐三明治作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