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建设方案

2024-06-06

昆明市建设方案(共8篇)

昆明市建设方案 篇1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昆政通[2005]3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呈贡新城管委会,昆明空港经济区管委会:

现将《昆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五年十二月八日

昆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工作目标,根据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昆明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统一设计、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政府信用为主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加快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推动、规范、监督、服务作用,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营造“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社会风气,树立信用昆明的国际形象,从根本上优化我市的发展环境,加快实现建设现代新昆明,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化大城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经过5至8年的努力,逐步建立“一个保障、两个平台、三大体系”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

(一)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标准及有关法规,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法规保障。

(二)建立部门(行业)的信用信息基础平台,逐步向社会信用信息基础平台过渡,为社会信用体系提供服务和应用的技术支撑;分步建立部门(行业)信用监管平台和社会信用监管平台,为信用征集、信用评估、信用查询、信用管理等提供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构建政府、企业和个人三大信用体系,初步形成昆明市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切实强化政府信用,显著提升企业信用,初步建立个人信用,争取将昆明建设成为城市信用体系比较完善的地区。以企业信用为重点,以建立部门(行业)征信机制为基础,以稳步向联合征信过渡的方式,逐步建立覆盖全部企业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同时根据信用市场的发育状况,适时开展信用评价工作。建立市和县(市)区两级政府联网的政府信用信息系统。逐步建立覆盖多数城镇居民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城市信用管理体系开始运转,政府公信力得到加强,信用中介行业得到发展,部分企业信用缺失的突出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公民的信用意识明显增强,守信奖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发挥作用,失信行为明显减少,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全社会讲诚信、守信用的风气逐步形成,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三、建设任务

(一)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标准及有关法规,为社会信用体系提供法规保障。

(二)进一步完善“守信于民、服务社会”的诚信服务型政府。创新行政管理机制,转变管理方式,建设政府信用信息系统,建立政府决策信用、执行信用、监督信用、服务信用和商务信用。

(三)建立诚信守法的企业信用体系。以强化部门(行业)信用资源管理为基础,逐步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和行业的信用资源,开展企业信用征信工作,制定企业征信评估标准和监管办法,建立健全各项信用管理制度,按市场需求开展企业信用评价活动。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增强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发展优势。

(四)初步搭建符合昆明实际的个人信用体系基础。探索个人信用体系运行模式,建立个人征信数据库,发展信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五)推进中介服务行业诚信建设。加强对中介服务企业的信用管理,提高公信力。发展信用中介服务企业,培育信用市场,加强监管,促进信用行业有序发展。

(六)推进重点行业信用建设。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日常生活用品和房地产行业,质监、食品药品监督、工商、国土、房管、物价等有关部门要推出一批诚信建设措施,切实解决产品质量、合同违约、虚假广告、价格违法和房地产企业售房面积“短斤少两”、拖欠征地费及土地出让金等诚信问题。

(七)建立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制定有关法规,奖励诚实守信,惩罚违法失信,预防和减少失信行为发生,维护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四、建设步骤

结合我国国情和昆明实际情况,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按照法规建设先期启动;先政府主导,后市场化运作;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先行,政府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跟进;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分步实施的方式推进。

(一)初期在积极推进法规建设的同时,以政府为主导开展征信工作,指导并培育信用中介机构,条件成熟时再过渡为市场化运作,实行政府监管。

(二)率先启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以带动其他方面的建设工作。按照三步走的步骤开展对企业征信,一是对全市大中型企业开展征信,二是对规模以上的企业开展征信,三是对其它企业开展征信。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企业信用数据库。

(三)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主要面向城镇居民,主城4区要率先试点,再逐步向安宁、呈贡扩展,最后覆盖到其他县区。

五、建设措施

(一)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展开法规建设工作。

(二)政府信用要着重从决策、执行、监督、服务、商务等方面,加强政府信用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信用体系,树立政府的信用形象,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创建现代化诚信服务型政府。

1.建立政府信用信息系统。建立政府信用信息系统和政府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的信用档案,逐步依法推动部门、行业之间的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信用资源共享并依法向社会公开披露。实行政府重大决策公示制、听证制、专家咨询论证制、预告制和通报制,推动政府采购、行政审批、行政管理、政策宣传等全面实现信息化,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为社会各界提供方便、快捷、公平的低成本服务。

2.建立和完善政府信用责任制。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都要按照信用昆明的建设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积极推进政府信用制度建设。继续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补偿制度,建立行政复议监督、政务督查、行政执法监督、财经审计等监督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承诺和民心工程督办考核制度,深化社会对政府部门的评议工作,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严重失信行为进行曝光和依法查处。

(三)企业信用要以征信为突破口,依法逐步整合分散在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的企业信用资源,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初步解决部分企业信用缺失问题,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1.制定一批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法规规章。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信用办”)牵头,会同市政府法制办等有关部门,制定昆明市企业信用信息的管理、查询、征信、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等企业信用建设的相关法规规章,使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有章可循。

2.开展企业信用征信工作。由市工商局牵头,制定信用数据采集的目录和方法,提出分批征信企业名单,并按照分批征信企业名单和统一制定的征信目录,开展征信工作。

切实加强部门(行业)信用信息征信工作。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国土、房管、劳动保障、建设局、商务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国税、地税、海关、物价、银行、电力、燃气、水务等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全市信用数据整合计划的安排和统一的征信目录,在本部门(行业)对企业开展征信工作,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并逐步将信用信息汇集到全市统一的企业信用数据库过渡。要大力开展行业诚信建设工作,推出一批行业诚信建设的措施。

3.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工作。按照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企业征信工作与企业评价工作分离,企业信用综合评价由信用中介机构完成。从我国国情和我市企业特点出发,借鉴国内外企业信用评价惯例和评价指标,开展信用中介机构对企业信用的评价活动,既为市场主体寻求合作伙伴和选择交易对象提供服务,又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监管市场提供参考信息。

4.逐步健全企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制度、企业信用身份证制度、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企业质量信用制度、企业信用激励约束制度、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企业信用失信惩戒制度等各个部门(行业)的信用监管制度,使企业诚信得实惠、失信受到约束。对信用好的企业,在产品宣传、融资授信、证照年检、招投标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信用差的企业,以及屡次失信特别是严重失信的企业,要加大力度从严惩处,严格执行法定限制违法失信者“入市”的规定。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建立企业信用投诉举报制度,对有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企业录入相关数据库,实行部门间联网查询备案。

5.推进中介服务机构诚信建设。在中介服务行业推进信用建设是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介机构要加强建章立制和规范管理,努力提高诚信度和公信力,创造良好的中介服务业信用环境。

作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市信用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培育信用中介服务市场,采取适当措施刺激市场信用信息需求,培育信用产品市场,促进信用行业有序竞争健康发展。以建立信用调查、征信、评估实体为重点,扶持和引进若干资质信誉好,以商务信用中介服务为主业的信用中介机构,引导其高起点、市场化、规范性地自主经营。

6.解决企业信用缺失存在的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由市信用办总体协调和督办,在有关部门摸清企业各种拖欠总额的基础上,市经委、市国资委、市商务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等有关部门全力配合,作好企业的工作,采取行政措施、经济措施和司法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在5至8年内初步解决企业信用缺失的突出问题。

(1)由市建设局牵头,提出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拖欠工程款的方案。

(2)由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牵头会同市国资委,提出解决企业欠税的方案;由市经委牵头会同市国资委,提出解决企业拖欠电费、燃气费的方案;由市水务部门牵头会同市国资委,提出解决企业拖欠水费的方案。

(3)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会同市地税局、市经委、市国资委等部门,提出解决企业对职工的拖欠、不参加社会保险、欠缴社会保险费、不如实申报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等问题的方案。

(4)支持法院,对引起司法诉讼的企业间债务纠纷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要力争使上述各项企业的拖欠,每年在上年旧的拖欠额度的基础上下降30%,3年内基本解决旧的拖欠问题,力争不发生新的拖欠。

(5)由市国资委牵头会同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市经委、市建设、交通等部门,提出解决企业拖欠的不良贷款的措施。

对信用状况恶劣的企业,必要时可及时通报各部门,并上网发布,促进清欠。以上清欠措施,主要针对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对生产经营不正常或刚脱困,但历史上积累了大量拖欠的企业,仍需实事求是处理。

(四)个人信用要探索个人信用体系营运的模式,制定相关法规,开展征信工作,初步搭建个人信用体系基础。

1.由市信用办牵头,会同市政府法制办等有关部门,制定昆明市个人信用信息征信、管理、查询、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等个人信用建设的相关法规规章,使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有章可循。

2.由人行昆明中心支行负责,建立个人金融资产信用信息系统。

3.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归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基础信息,建立个人一般社会信用信息系统。

逐步依法整合分散在工商、税务、国土、房管、劳动保障、海关、司法等拥有个人信用信息的部门的个人信用数据,条件成熟时,形成全市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六、安全保障

严格依法进行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和使用相关信用产品,确保公民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确保政府政务机密、企业商务秘密及其他相关信用信息不被随意泄露,加强信用信息的安全防护和保障。

(一)在征信和评估方案设计环节上,征信目录(信用信息)和信用评级指标不得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面的秘密,方案实施前要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专门论证,并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二)在信用信息的采集、数据的处理和存储以及信用的查询(公示)、等级评定等活动中,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业务操作流程规范,避免相关信用信息被随意泄露,造成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政务机密或商务秘密的泄露。

(三)在技术运用环节上,对涉及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查询(公示)的信用公共网络平台,要实行安全的身份认证,采用“用户密码+智能卡”等方式,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确保数据传输和信息运用的安全;在信用公共网络平台与政府职能部门或信用中介机构的信用专门网络平台之间,实现物理隔离,各自独立运转,确保系统安全。采用专门的设备进行两网之间的沟通联络。

(四)为切实保障信用安全,依法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针对信用信息的采集、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数据的交换、信用等级的评估、信用的查询公示等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法规和应用标准。

七、组织保障

(一)组织领导

成立昆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昆明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负责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二)职责分工

由市信用办负责指导全市各有关部门(行业)信用体系管理平台的建设,并负责全市社会信用体系管理平台的建设,牵头(市信息产业办配合)制定总体方案和信用评估系统和识别系统的标准等规范,监管全市各类社会信用系统的运行,负责全市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积极稳妥发展信用中介服务行业;会同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开展相关法规建设工作。

由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政府法制办和市政府研究室配合,按照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负责诚信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工作;

由市工商局牵头,按照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负责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由人行昆明中心支行会同市劳动保障局牵头,按照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分别负责个人金融资产信用信息系统和个人一般社会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市信息产业办为部门(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提供服务,配合市信用办及有关部门建立全市的信用信息数据库。

有关部门对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予以配合。

(三)责任落实

实行信用建设“一把手”负责制。各部门、各地区要深刻认识信用建设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信用建设工作,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制定措施,监督到位。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积极主动,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市信用办要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对信用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督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宣传动员

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信用建设舆论宣传、职业道德教育和信用知识普及活动,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打造“诚信昆明”的城市形象。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文明办、工会、共青团、妇联、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信用办等有关部门配合,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各种新闻媒体、课堂和各种文化场所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开辟信用专栏,邀请专家学者、机关干部、市民代表讨论信用体系建设有关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政府部门、企业和广大市民信用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了解有关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知识,形成关心支持信用建设的浓厚社会氛围,促进全市信用体系建设顺利进行。

昆明市建设方案 篇2

近年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饮用水源质量状况堪忧, 水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护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松华坝水库是昆明承担主城防洪和饮用水源供给的重要枢纽工程, 松华坝水库的供水安全, 直接关系到昆明城市安全及社会稳定。启动实施《松华坝水库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方案》, 旨在明确松华坝水库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程建设要求和目标、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和投资等, 以指导松华坝水库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2工程概况

2.1 集镇污水收集处理

在滇源、阿子营及松华集镇建成污水处理工程, 其中, 滇源镇设有1 个处理能力为1000m3/d (远期2000m3/d) 的污水处理厂;阿子营镇设有1 个污水处理能力为500m3/d (远期1000m3/d) 的污水处理厂;松华集镇污水处理工程 (湿地) 设计处理能力约150m3/d。至2013年末, 水源保护区建成村庄“三池”净化设施170 个、村庄污水处理站5 座, 修建截污沟7100m, 安装截污管4534m。建成的各类湿地40 余个, 总面积达217.3hm2。

2.2 实施全面禁养

松华坝水库已实行限制畜禽养殖, 其中一级保护区内及主要入库河道200m两侧全面开展沿河范围内禁养、禁牧工作, 二、三级保护区范围内禁止规模化养殖。目前, 区域内关闭了养殖户930 户, 处置搬迁畜禽172882头 (只) , 水源保护区内无规模养殖户。

2.3 入库河道综合整治

主要为新建入库河口及两岸湿地34 片;拆除河道两岸建筑约15730m2;治理牧羊河及支流排水口116 个, 封堵污水口58 个, 冷水河完成沿岸截污堵口242 个。

2.4 存在问题

近7 年, 松华坝水库松华坝水库水质类别介于Ⅱ~Ⅲ类之间。监测的29 个项目中, 大部分水质指标能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通过综合分析, 目前松华坝水库水源地存在的问题主要为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农田径流、人畜粪便、水土流失5 个方面, 存在的问题如下。

2.4.1库区的水污染源主要有农田径流、畜禽粪便等。

2.4.2农田面积比重达19%, 特别是坡地种植、广种薄收, 土壤流失严重, 大量泥沙抬高河床, 进入库区, 淤积库塘, 降低了水库工程效益;同时, 流失的土壤中携带大量的氮、磷等污染物质, 在库体二次释放后, 又形成内源污染。

2.4.3 一级区长期存在着人为干扰, 直接产生污染源且不利于陆源污染物的净化, 污染及生态恢复隐患极大, 搬迁完成后遗留土地生态恢复刻不容缓。

2.4.4 入库主要河道虽然采取一定的生态修复措施, 但受河道河床淤积、河堤部分损毁, 加之水源区水源涵养林不足, 降水集中, 降雨时期携带大量泥沙入河, 土壤中N、P、有机物等进入河道, 加重河道水体纳污容量, 导致河道水体TN、TP、COD浓度过高, 水质受到影响。

3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内容

3.1 水量保障措施

3.1.1 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 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松华坝水源地执行取水许可制度着重以下两个方面:水源地范围内每年定期开展取用水户计量检查行动, 规范取用水户的取用水活动, 指导取水用户节约用水。水源地范围内的取用水户必须安装用水计量的安装计量设备, 规范管理。

3.1.2 水量监测方案

松华坝水库水源地于2005 年1 月安装完毕了一套水量监测系统, 系统采用无线通信、自动监测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水库流量的自动监测和分析, 系统的建设起到了供水管理“耳目”的作用。为水库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2 水质保障措施

3.2.1 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 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对已设置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防治面源污染, 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

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开发利用水资源应维持河流合理流量和水库合理水位, 充分考虑基本生态用水需求, 维护河湖健康生态。加强生态保护、水源涵养、湿地保护, 开展内源污染整治, 推进水生态修复;建立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

3.2.2 松华坝水库拟建水质保障措施

据前面水源区污染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实施方案拟从“点源污染及农村面源污染处置措施” (包括集镇及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完善工程、生活垃圾处置完善工程、生态修复工程)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入库河道及源头治理” (包括入库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泉眼点保护工程) 和“水体保护措施” (标志牌等建设) 等五方面着手进行治理。

3.2.3 水质监测方案

松华坝水库水源区的水质监测由库区水质监测和入库河流水质监测组成。库区水质监测由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负责, 入库河流水质监测由盘龙区环保局负责。监测人员、设备、监测点、监测方案和经费均已列入环保局日常事务, 水质监测工作有序正常开展, 本实施方案不再列水质监测经费。

3.3 监控系统建设

3.3.1 监控系统

松华坝水库大坝实施封闭式管理, 水库派出所已建立了大坝安全监控系统, 安装了摄像头, 实行24 小时监控。

3.3.2 保护区巡查体系

为加强松华坝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日常巡查和监督管理, 及时发现、制止、处理和报告保护区内发生的各种破坏水环境违法行为, 防范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 制定巡查制度。

3.3.3 水量应急监测

根据对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级政府决策层对水文信息的需求, 明确制定水文应急监测方案的目的及意义。该项工作贯穿于制定水文应急监测方案过程的始终, 以满足政府、社会在紧急状态下对水文信息的需要。对应急监测人员进行应急监测仪器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培训。熟练掌握应急监测流程和应急仪器操作, 提高应急监测实战能力。

3.4 管理系统建设

松华坝水源区于1981 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 为地市级保护区。1985 年成立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昆明市人民政府成立了昆明市重点水源区保护委员会, 统一管理松华坝和其它重点水源区的保护工作。

为了方便对松华坝水库水源区的管理, 昆明市人民政府将嵩明县的阿子营和滇源划给盘龙区人民政府托管。同时, 设立中共盘龙区水源自然生态保护区工作委员会、中共盘龙区水源自然生态保护区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

4投资估算

本次实施方案总投资94842.77 万元, 其中已完成投资84296.03 万元, 已落实投资9694.74 万元, 新增投资6325.26 万元。新增投资中前期工作25 万元, 水质保护投资5551.85 万元, 独立费390.39 万元, 基本预备费358.03 万元。

5效益评价

5.1 达标情况

通过达标建设, 松华坝水库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总体目标全部达标之外, 还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5.2 生态效益

通过松华坝水库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程的实施, 每年可以治理生活污水119.72 万t, 每年减少垃圾流失5066.3t, 每年减少水土流失入库量22581.1t, 年可减少化肥使用量2040.87t。工程削减CODcr490.98t、TN325.09t、TP48.98t, 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占入库量的比例为CODcr19.4%、TN74.1%、TP89.4%。

5.3 社会效益

5.3.1 工程实施后减少水源区环境污染的工程作用将为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5.3.2 工程实施后水源区植被增加、生态环境改善的成果将为昆明市“四创两争”工作添砖加瓦。

5.3.3 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项目的实施, 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相一致, 可以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3.4 松华坝水源地本身的重要地位已决定其整治效果对其他水源地、乃至所有水体的榜样作用。工程项目的实施可以为类似综合整治项目积累宝贵的经验教训。

5.4 经济效益

浅谈昆明市生态交通建设 篇3

关键词:生态交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现今,生态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一系列与生态有关的词被提出,如生态城市,生态经济,生态农业等,交通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交通的运用也随之产生。那么,怎样理解生态交通呢?生态交通是在而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对交通网络、交通工具、交通对象和交通环境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建立生态型交通系统,在缓解交通运行压力,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的同时,更要将交通与生态结合起来,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下发展城市交通,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交通运输的绿色、循环、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其目的在于: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 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减轻对城市空气等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倡导人们使用绿色生态的交通出行方式,建立生态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昆明作为云南省省会城市,一直享有春城的美誉,生态环境良好。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多,昆明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大中城市普遍出现的问题,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交通问题更是阻碍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逐渐对城市环境造成损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交通,已成为解决交通发展所带来问题,以及缓和交通发展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一、昆明市建设生态交通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交通道路建设仍需改善

近几年昆明市的城市道路建设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许多地方道路得到改建、扩张、修复,断头路的现象得到整治。但是我们仍不可避免的看到昆明的城市交通道路还是存在的许多问题,许多地段城市交通道路还有不小的压力,交通堵塞现象严重;断头路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治,以前的断头路现象还没有彻底解决,又出现了新的断头路问题;更重要的是道路绿化问题,有些地带由于道路的修建问题,没有考虑绿化问题,使得车辆一过就出现尘土飞扬等情况,不利于行人的出行健康,同时也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二)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增加

2014年昆明市机动车数量接近200万辆,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它们所带来的尾气排放也给城市的环境带来了危害,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是目前影响昆明市的PM2.5主要因素之一。另外由于昆明市机动车能源消费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汽油、柴油为主,油电混合动力的使用比重较小,而天然气、乙醇汽油、太阳能、氢动力、生物燃料等其它新能源、清洁能源的使用情况也不是很乐观。而对于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必然会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三)公交车乘坐人数下降

昆明市的城市公共交通仍主要以公交汽车为主体,但是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公交车的乘坐人数确在减少。近几年昆明市仍不断投入对公交汽车行业的建设,但是在路线增加,班次增加的同时,公交车的乘坐量仍没有有所提高。根据了解,昆明公交集团2010年的日均客流量约235.4万人次;2011年约219.4万人次,比上年减少了16万人次;2012年约213.2万人次,比上年减少了6.2万人次;到了2013年的日均客运量约207.5万人次,比上年减少了5.68万人次,可以看出从2010年昆明的公交乘车人数一直呈下降的趋势。

(四)交通管理中的生态保护力度不够

目前昆明市对于交通管理仍以经济考核为主,对交通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运营全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力度进行了弱化。在设计过程中,项目方普遍存在生态设计意识不强的现象,没有从长远出发。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对原材料的循环利用程度不高,如对道路的修整、旧路面再生利用;道路两旁照明节能灯具的安装等情况。在运营过程中,更是存在许多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比如中心城区道路扬尘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有些道路两旁的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对污染物的回收处理力度不够;有些道路、普通干线铁路两侧的洁化、美化、绿化水平有待提高;机场附近的噪声污染和车辆超限超载现象也较为普遍。这些都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和改善。

二、昆明市建设生态交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生态文明意识淡薄

建设生态交通,不仅仅是只注重交通设施的发展,更应该将它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考虑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但是现在,虽然我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道路、公路两旁的绿化设施和污染治理加以关注,但是对生态文明的意识还很薄弱,对生态交通认识还不是很到位,在交通的发展中仍一直强调优先提高供给能力、保障经济建设等要求,对资源、环境也是发展的重要要素的认识不深,同时忽视了公众出行需求的多样化和公平性。而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对于生态文明的意识更是薄弱,对于生态交通的了解也不够充足,不利于生态交通的顺利发展。

(二)发展缺乏总体的设计和管理

交通建设离不开总体的设计和规划,生态交通的建设更是如此,首先目前一些关于生态交通建设的规划容易出现太过超前或不合理的现象,使一些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困难,出现中途停工等现象。其次生态交通的建设涉及到交通、铁路、环保、水利等多个部门,容易出现区域和部门利益多元化,使得资源不能得到合理运用,相关各方在建设中对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的协调落实困难。第三设计规范的约束行,造成公路、铁路设施用地的刚性化,多种交通工具设计规范的差异化,造成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建设的难以推进。

(三)对机动车的管理有待加强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已成为危害城市空气质量,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政府对机动车的管理力度应该继续加强,使耗能重、污染大的不符合环保理念的车辆退出市场,控制机动车的出行数量等。从长远来看,对于机动车的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同时它也需要我们的共同配合,才能更好的进行生态交通的建设。

(四)公交系统有待完善

近几年昆明市的公交体系虽已经具备一线城市的公交供应水准,但是乘车人数确在下降,在这一方面有其他的公共交通工具分流的原因,但是公交车自身速度慢,时间长、换乘不便等不足也是一方面原因。其次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有些区域居民步行到公交站距离仍很远;部分新建住宅区居民出行仍存在时间、方向上的问题;高峰时段局部地区部分线路车厢满载率偏高,车厢拥挤现象时有发生。虽然目前对公交系统加以完善,但总体效率依然不高,仍需我们加以努力。

(五)建设生态交通体制机制

建设生态交通离不开制度上的创新。一方面关于生态交通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较为滞后。目前我们还没有统一规范生态交通的建设标准,缺乏系统完善的统计监测体系支撑和法规政策保障。另一方面有关生态交通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目前新环保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传统车辆装备与新环保清洁能源车辆装备、新材料与传统材料间的价格关系还没有理顺;交通施工、运营造成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较小,导致无法形成生态交通良性运作的市场机制;此外企业更新清洁能源车船装备和应用先进运营模式的积极性不强。

三、昆明市建设生态交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生态保护的意识

生态交通的建设是为了实现交通和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在进行生态交通的建设时,不能只是片面的认识到生态交通建设的重要性,更要深入到精神层面,深刻意识到这一问题。同时也要加紧对公众的普及,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生态交通建设的必要性,认识到生态保护的必要性。在这一方面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活动让人们更能切身体会。另一方面可以以公益广告等方式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以建立网络平台等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加强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加强对生态交通过程的控制

(1)加强设计管理。设计和规划是生态交通建设的源头,昆明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管理。第一要做好总体规划,应当从实际出发,做好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项目选址和布局,做好环保设施的规划方案、应急预案等,避免项目施工出现中断或停工的现象。第二做好各部门的规划,使各部门分工明确,合理配置资源,明确各方在建设中对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第三严格项目设计用地审查,大力推广节地设计方案,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做好总体的规划,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2)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控。在生态交通的建设中昆明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土壤、水、大气和声环境保护。第一严格废弃物料等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消纳和处理过程,加强对可耕种土壤的利用、土场绿化复垦和边坡植物防护,第二要注意施工中产生的废水等生活垃圾的回收处理,避免或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第二减少和预防施工中的出现地面扬尘和粉尘污染,要注意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禁止晚上施工。(3)加强对运营过程的管理。在运营过程中,昆明要加强管理,美化生态环境。第一加强危化品运输车船的GPS监控、电子路单管理、视频监管,做好污染防治和应急处置预案,防范交通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件。第二做好道路的洒水除尘工作,加大对生活垃圾、污染物回收处理的力度,加强机场附近的噪音隔声治理。第三要做好对路边环境的整治,扩大沿线绿化面积,提升沿线景观环境,建设生态旅游城市。

(三)加强对机动车的管理

首先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对车辆排放进行严格管理。在这方面昆明可以制定合理的节能减碳标准,通过提高排放控制标准,使耗能重、污染大的不符合环保理念的车辆退出市场。其次倡导人们购买新能源型汽车,通过实施对购买新能源型汽车的个人给予补贴等政策,鼓励人们购买购买新能源型汽车,有利于城市空气环境的保护。第三控制私家车的出行,大力倡导人们选择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选择电动车、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机动车的数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为昆明生态交通的建设作出贡献。

(四)对公交系统加以完善

目前昆明对城市公交体系应该加以完善。首先可以设置公交运行的专线通道,在公交线路密集、客运量较大的道路并且路幅较宽、道路条件较好的多车道道路上设置公交专用车道;而道路条件较差,但公交线路和客运量较大的道路,可将它设为公交车专用街,以保证公交车畅通,缩短行车时间。第二延长公交车服务时间,目前昆明市有的地段运行时间段还很少,以至于起早和赶晚的就无法乘用公交车。第三降低公共交通收费价格,以价格优势使更多的人们选择公交车的出行方式。在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提高的现阶段,公交车所拥有的耗能低、运量大的特点正好可以很好的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为昆明生态交通的建设提供大力支持。

(五)创新管理生态交通的体制机制

(1)健全生态交通管理制度。我们要建立健全的生态交通管理制度,坚持生态交通系统论的认识,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把生态交通理念和制度建设贯穿在交通的各项工作中,实现环保、经济和民生多个目标的协调发展,在为我们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要成立生态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生态交通工作机制,分部门落实工作职责;还可以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督促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2)健全生态交通的监督和考核机制。我们要严格执行生态交通的规章制度。比如不能让没有经过环保等评估审查的项目开工建设;不能让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没有达标的车船上路;不能让安全防范措施没有落实的危化品运输车船营运等。同时加强关于生态交通的监管机制,为能够严格执行生态交通的规章制度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完善生态交通评价考核机制,可以将完善项目的监督考核结果与资金补助奖励相挂钩考核;将相关部门的生态交通评价结果与目标考核相挂钩,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3)健全生态交通市场机制。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实施财政补贴、价格优惠等制度,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使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使更多环保材料、装备、设施等被用于生态交通的建设。其次做好无线公交、车辆油改气等典型试点项目,让企业见到效益,能自主形成长期、良性的运作机制,引导企业主动采用绿色生产工具和生态运营模式。第三要加快对环保能源加气站、充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使更多的环保车辆能够行驶,为昆明生态交通的建设提供保障,实现交通与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宿凤鸣.低碳交通的概念和实现途径[J].综合运输,2010.

[2] 李志,钟永艳.城市生态交通浅析[J].交通科技,2009.

[3] 张亚平,左玉辉.我国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研究[J].生态经济,2006.

[4] 段里仁,毛力增.首尔交通改善经验与生态交通发展模式[J].综合运输,2013.

[5] 刘小康,张文斌.山区发展生态交通的对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

昆明市建设方案 篇4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在全校师生中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每个学生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的机会”,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深刻领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践,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发展好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目的

通过“我的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展示学生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教育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激励学生“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为实现“我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活动主题:

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我的中国梦”

四、参与对象: 全校师生

五、成立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杨跃进 胡亚 成员:中层以上干部

2、活动工作执行小组 组长:劳伟新 杨四海

成员:延淑德 和万武 何东升 潘习严 达艳伟 范旭金 各班班主任

六、活动安排

1、“我的中国梦,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活动启动仪式。2013年4月12日上午杨校长做动员报告。

2、“我的中国梦,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主题班会

各班在4月19日集中利用班会课开展主题班会,针对杨校长做的动员报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懂得爱国与责任的关系,明白爱国首先要爱自已,从我做起,要承担自已的责任和义务。

3.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1)、今年4月组织部分师生到贵阳、遵义两所工读学校考察学习,参观遵义会址,进行革命传统教育。(2)、组织部分师生参加 “走基层 看变化 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4.“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 各年级各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每个班级至少5篇。

5.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1)、从4月份开始,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形式,宣传“中国梦”。开展“我的中国梦”国旗下的讲话活动;举行“诵读中华经典,绽放我的梦想”经典诵读比赛;开展“读名言、听名曲、赏名画、唱好歌”活动。通过活动,着力营造为了实现“我的中国梦”,每天为自己加一分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5月份各班出一期“我的中国梦”主题黑板报和手抄报,通过黑板报、手抄报展示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畅想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3)、组织师生共同开展看一部“放飞梦想 励志青春”的青春励志电影、同读一本青春励志书籍、同唱一首青春励志歌曲的活动。

6.“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

2013年5月举办“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要求各班推荐2人参赛。

7、“我的中国梦”系列团课讲座活动。

8、评选表彰“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先进个人和先进班级。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选树工作,抓好用好典型,传播放大立德树人的正能量,用“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能量,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七、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本次活动由政教处、团委负 责,学校各处室要积极配合。各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切实保证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2、要认真做好宣传、总结工作。政教处、团委应及时收集活动中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并及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及经验总结和表彰工作。

八、活动任务安排

1、启动仪式负责人:延淑德 何东升

2、主题班会负责人:延淑德

3、实践活动负责人:劳伟新 杨四海

4、征文比赛负责人:范旭金

5、黑板报负责人:达艳伟

6、手抄报负责人:和万武

7、演讲、唱歌、汇报演出、颁奖负责人:何东升

8、摄影:潘习严

9、摄像:劳伟新 杨四海

各项活动负责的同志,根据学校方案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行政值班人员下到各班参加活动。

九、经费预算

1、实践活动:3000元

2、各项活动奖品:2000元

3、班级组织系列活动经费:6000元(每人30元计算)4.、班级优秀组织奖:2000元

5、编辑、制作活动画册、视频光盘:2000元

昆明市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 篇5

【发布文号】昆政发[1992]12号 【发布日期】1992-01-16 【生效日期】1992-01-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昆明市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

(1992年1月16日昆政发〔1992〕12号)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使昆明市文明单位的创建、命名、管理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加强对文明单位的管理,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的示范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经昆明市人民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包括企业、村庄、学校、机关、医院、部队以及各类公共活动场所等,统称市级文明单位。

第三条 第三条 市级文明单位是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符合市级文明单位基本条件,由市人民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

第四条 第四条 凡驻本市行政辖区内的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驻昆部队、武警和全体公民,都应积极参加我市人民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

第五条 第五条 文明单位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积极培训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六条 第六条 昆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简称文批委,下同)领导、协调全市文明单位建设活动。文指委下设办公室(简称文指办),为市级文明单位建设工作的主管部门。各县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和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搞好市级文明单位的创建、命名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 第七条 市级文明单位的基本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二、领导班子作风正,干部队伍风气好。

三、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好。

四、国家计划、任务完成好。

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好。

六、依法治理和法制宣传、教育好。

七、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好。

八、文明生产、安全生产好。

九、开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工作和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好。

十、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好。

第八条 第八条 市级文明单位命名的起点和范围:

一、各级各类机关团体县级以上单位;县区属独立院落的部委办局和相当这一级的单位;乡镇人民政府机关。

二、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城建系统成立独立党支部,并且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

三、商业系统:两城区成立独立党支部或有职工三十人以上的单位;郊县区有职工十五人以上的单位。

四、公安系统:成立党支部的公安派出所以上的独立单位。

五、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

六、农村:坝区五十户、半山区四十户、山区三十户人家以上的自然村。

七、教育系统:有党支部的幼儿园、完全小学以上单位。

八、卫生系统:乡镇卫生院以上单位。

九、文化系统:县区图书馆、电影院、体育场(馆)、文化馆、公园和乡镇驻地有影响的文化宣传单位。

十、驻昆部队(武警)团(支队)经以上单位或独立执行任务的相似团(支队)一级以上单位。

第九条 第九条 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必须加强基础建设工作,注意抓好文明公民、文明职工、尊纪守法户、文明家庭和双文明户、文明班级(级)、文明科处室、文明车间、文明楼院、文明街道等群众性的创建、命名和管理。

第十条 第十条 市级文明单位的考核、验收、命名,于每年或隔年的第四季度进行。

申报高级文明单位的程序:

县区人民政府已命名满一年的文明单位,在自查的基础上,征得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按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办事处文指委办公室申报要求升级为市级文明单位,经乡镇、街道办事处文指委办公室签署意见,报各县区文指委办公室考评,符合市级文明单位条件的,才能向市文指委办公室推荐。

市文指委办公室初审并征求主管领导机关和监督部门意见,会同有关部门实地考核验收,经市文指委全体会议审议后,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命名。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在申报市级文明单位过程中,若单位领导违背实事求是的精神,有意弄虚作假,隐瞒本单位的严重问题,骗取荣誉称号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该单位参加评选市级文明单位的资格,三年内不受理该单位申报市级文明单位事宜。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市级文明单位实行考核制。凡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发生了不文明问题的,将按照规定程序给予“黄牌”警告,限期半年改正,直至撤销荣誉称号。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市级文明单位实行市和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文指委办公室可以对市级文明单位进行监督,对发生不文明问题的单位,经市文指委办公室同意的,进行抽查。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市级文明单位有不列不文明问题之一的,除自行主动揭露,认真查处,努力挽回损失,并及时向所在地文指委办公室报告,可不予撤销荣誉称号外,其余应撤销荣誉称号。

一、党政领导班子软弱涣散,单位领导成员或干部群众有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言行的;

二、主要领导干部有人渎职、贪污盗窃、投机倒把、收受贿赂等,触犯刑律或党纪,被贪污处理、或受留党察看处分、行政撤职处分的;

三、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

四、领导不力,组织纪律涣散,导致没有完成本部门当年主要指标,经济效益差的;

五、放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出现违法乱纪行为的;

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好,五百人以下单位职工受刑事处罚一人,劳动教养二人,五百人以上到一千人的单位,受刑事处罚二人,劳动教养三人;千人以上单位受刑事处罚超过千分之一,劳动教养超过千分之二的;

七、有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行为的;

八、放松扫除“六害”斗争,不积极主动查处本单位干部群众中存在的贩卖、吸食、私种毒品,拐卖妇女儿童、赌博、卖淫嫖娼、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利用封建迷信骗财害人等问题,被公安机关或其它单位破案查处并有实据,造成恶劣影响的;

九、对环境绿化、美化、净化的管理不力,脏、乱、差现象严重的。

十、出现其它重大问题,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和社会影响的。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市人民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除授予文明单位光荣匾和《荣誉证书》外,可根据本单位经费情况,给予职工适当的物质奖励,即命名当年可按单位在册固定职工(包括合同制工人)数,可人均一次性给予40元以内的奖励。连续三年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可人均一次性给予五十元以内的奖励。表彰奖励费的提取,以市文指委办公室发给的合格证为凭。

奖励经费的来源,企业从税后利的奖励基金中列支,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从包十结余经费中支付;街道居委会、农村、从街办、社会企业留利中解决。确有困难的单位,可酌情少奖或不奖。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被黄牌警告的市级文明单位,当年不得发放文明单位奖励费,被撤销市级文明单位称号怕单位,扣发当月人均正常奖金的百分之三十,所扣奖金用于发展本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事业。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第年定期考核文明单位的工作,由市文指委办公室下发通知,知单位应按要求自检自查,定期如实写出书面复查报告。超过一个月不向市文指委办公室报送的,按自行放弃评选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资格处理。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市级文明单位更改单位名称或搬迁、改变隶属关系的,应及时报告驻地县区文指委办公室。合并或分开的市级文明单位,要重新进行考评验收命名。文明单位撤并或停止一年以上的,应将荣誉证书和文明匾交回命名单位。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补命名为昆明市文明单位的驻昆各部队、武警部队的物质奖惩办法,参照本办法办理。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昆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过去制定的有关规定,若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各县区人民政府可结合当地实际,参照本办法制定具体措施或办法。

昆明市建设方案 篇6

昆明市农业局

二OO九年六月五日

一、基本情况

“昆明农业信息网”自2009年1月新版正式启用以来,共采集和发布政策法规、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综合信息等各类农业信息697条,网站访问量近2万次。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实行信息报送责任制。为进一步做好全市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昆明市根据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特点,制定《昆明市农业信息工作考核办法》,具体明确各县(市)区、各单位的信息考核目标任务,实行领导负责制,确定一名农业信息员负责本地区、本部门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及报送,并对信息报送的内容、时限和格式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是完善栏目建设。为确保“昆明农业信息网”在信息服务方面具体地方性、明确性和主导性,昆明市在省厅统一平台、统一布局的基础上,按照昆明市的农业工作重点、产业发展和资源优势,共开设5大类62小类栏目,其中还针对农民关心、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开设了名家访谈栏目,以增强信息的服务性。

三、存在问题

一是整体布局不足。由于目前“昆明农业信息网”实行建管分离的方式,给网站维护造成一定难度,特别是对网站的整体布局、美工设计、功能深化等方面的要求无法及时得以实施和展现。

二是网站运行不稳定。从“昆明农业信息网”半年运行状况来看,普遍反映网站访问速度慢、信息发布时提示错误较多。

三是信息标准不完备。目前,“昆明农业信息网”的信息采集主要是按文本格式采编,这给价格行情、供求信息等以数值格式为主体的大量数据采集带来很大弊端,无法进行后期的数值分析。

四是后台功能不足。由于后台采用统一模板,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个性功能设计的缺失。而且,部分操作设置不尽合理,增加不必要的操作流程,如审核后的修改完全可以设置在“已审列表”中实现,不必经过人为的分类

选择过程。

四、今后工作

1、加强信息采集和分析。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采集和资源开发,建立长效的信息采集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服务性。同时,加强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在完善采集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使“昆明农业信息网”真正成为信息广泛、分析可依、服务可靠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昆明市建设方案 篇7

一、主要做法

(一) 以“健全制度+构建组织+落实经费”为先导, 奠定工作推行基础

2011年云南省政府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云政办发〔2011〕191号) , 明确试点工作思路原则、目标任务及实施步骤, 并将昆明市作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地区。为统一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口径及信用评价标准, 人行昆明中支组织省级涉农金融机构制定了符合云南省农村及农户经济特点的《云南省农户信用信息与信用等级评价标准指引》、《云南省农户 (农村青年) 信用评定标准》, 在昆明辖区推行。昆明市有涉农人口的12个县 (市) 区地方政府也配套印发了工作实施意见, 细化工作目标、要求, 并基于“统一部署、健全机制、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 选择了信用基础好、经济较发达乡 (镇) 开展试点。

为扎实推进昆明市试点工作, 人行昆明中支牵头, 协调建立了“政府领导、人行推动、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工作机制, 即联动昆明市发改委、金融办及涉农公共部门、昆明县 (市) 区人民政府及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分管负责人、乡 (镇) 政府领导、村两委人员、大学生村官及涉农金融机构业务员等, 分级设立了市、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乡 (镇) 农户信用等级评价小组、村委会农户信息采集小组“四级”建设组织。至2013年9月末, 全市组建工作领导小组13个, 设立农户信用等级评价小组及农户信息采集小组310个, 构建了自上而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人力资源保障体系及沟通协作机制。同步, 按照“三个一点” (即省财政、地方财政、金融机构各分担一点) 协同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给予人、财、物力支持。两年多试点中, 全市各级政府、涉农金融机构共拨付工作支持经费442.25万元。

(二) 以“信息系统建设+信用氛围营造”为核心, 疏通信贷支农渠道

1. 立足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促进农户信贷市场供给主体多元化。

信息系统建设有助提高贷款申请者的信息透明度, 缓解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是信贷市场运行的基础。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 扩大“三农”信贷投放, 推动农户信用信息电子化并实现银政农共享是切入点。“云南省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将农户家庭基本信息、资产收入、经营项目、不良记录、财政补贴、保险以及社会评价等内容纳入系统管理, 实现农户信用评价工作的评价指标、评分标准、操作流程“三统一”, 于2011年开始在昆明市试运行。为推进农户信息采集及录入系统工作, 试点县 (市) 区充分利用涉农金融机构网点、人员和客户资源等优势, 并积极动员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参与。为促进系统中农户信息的共建共享, 在人行昆明中支的推动协调下, 2013年8月云南省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纵向实现昆明中支与昆明县级人民银行两级、涉农金融机构 (农行、邮储、信用社) 省市县乡四级机构联网运行, 横向实现昆明中支与涉农金融机构省级机构、昆明县级人民银行与涉农金融机构县域分支机构联网运行, 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户信用信息共享体系。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 富滇银行、村镇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逐步涉足, 共同依托系统开展农户信息采集建档、维护更新及利用系统中信息、评价结果加大对农户的信贷投入。

2. 注重信用培育, 提高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积极性。

人行昆明中支牵头设计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海报、宣传单, 对建立信用档案的好处、评定信用农户条件及能得到的实惠、如何维护良好信用记录等进行宣传解释。昆明试点县 (市) 区工作领导小组将逾5万份宣传资料下发, 张贴在乡 (镇) 、村委会、村民小组的公共醒目地方及发放到村民手中, 提高当地农户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认知度。乡镇、村委工作小组以进村入镇采集农户信息为契机, 宣讲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及内容。当地人民银行结合“信用记录关爱日”、“征信知识宣传周”活动, 在涉农金融机构县、乡营业网点悬挂宣传布标、电子横幅, 并利用电视、报刊、网站、手机报等媒体开展广范围宣传, 深化当地群众对征信知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认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 极大提高了当地农户的守信意识及参与信息征集的积极性。

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 (镇) 创建活动的开展将农村地区信用文化培育推向高潮。申评信用户, 前提条件是“邻里和睦、无不良信用记录、村委组评价良好”;申报信用村、信用乡 (镇) , 必须满足“全村近两年新发放农户贷款不良率控制在3%以内, 按期归还贷款农户占全村已有贷款农户总数的90%以上”、“行政区域内40%以上村委会为信用村”等硬性指标。各地政府印发的《“三信”创建管理办法》中, 对信用户给予额度提高、利率下浮、期限放宽以及对信用村、信用乡 (镇) 给予农业项目开发、农村配套服务方面优先享受政策资金支持等优惠。广大农民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信用制度、信用教育及“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工作机制中提高了守信意识, 农村地区信用及融资环境得到优化。目前, 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 (镇) 已成为昆明辖区农村经济主体融资的基本条件, 农户“富可贷、穷可贷、不讲信用不能贷”的观念基本深入, 借款不还、逃废银行债务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三) 以“监测研讨+联动推进+银政配合”为配套, 强化支农惠农力度

一是强化监测督导, 落实目标要求。昆明中支在针对人行昆明县 (市) 区支行、省级金融机构的征信管理工作考核体系中明确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考核内容, 建立奖惩约束机制。同步, 建立“市、县”两级工作进展督导机制, 即昆明中支印发《关于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通报制度的通知》, 按月跟踪工作成效并向全省通报;昆明试点县 (市) 区建立动态检查督办机制, 包括根据阶段性工作情况召开推进会, 与涉农金融机构组建工作小组不定期下基层开展调研检查等, 确保各环节工作有序衔接、推进落实。二是农户授信贷款与“金融产品创新、支付卡推广”联动推进。部分地区联动涉农金融机构发掘符合农户和农村经济特点的抵押物及消费信贷产品, 丰富信用农户贷款品种, 满足农户资金多样化需求;对存量贷款农户开展信用等级评定, 对符合条件的评级农户授信并与惠农卡绑定, 推广使用银行卡, 鼓励非现金支付。三是注重多方协同, 构建支农政策体系。人民银行及地方政府督导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和货币信贷政策要求, 合理确定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扩大授信额度, 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调整。充分利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政策, 增强涉农金融机构资金实力, 保证相关惠农信贷政策贯彻落实, 并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及奖励机制, 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反哺“三农”。

二、成效凸显,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突破

目前, 昆明市已为53.8万农户建立了纸质信用档案, 建档面达69.79%, 其中22.8万农户的信用档案实现电子化, 涉及农村人口81.6万人, 农村家庭及个人有了“电子经济身份证”;由工作领导小组评定“信用户”41, 255户、“信用村”158个、“信用乡 (镇) ”11个, 通过政府发文认定, 提高了“三信”创建的公信力和认可度。农户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及农村信用环境的优化激发了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积极性, 以信用社、邮储、农行等涉农金融机构为主、股份制商业银行为辅的金融机构逐步涉足昆明市农村信贷市场, 并不断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 形成以小额信用贷款为主, 农户联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多种方式相辅的支农信贷体系, 对“信用户”最高授信达15万元。至2013年3季度末, 昆明市涉农贷款1782.20亿元, 分别比2011年、2012年同期增长37.82%、15.44%;其中农户贷款166.74亿元, 分别比2011年、2012年同期增长33.28%、6.91%。农村金融的强力支持, 为加快昆明市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工作启示

昆明市建设方案 篇8

会上,轩余恩总经理发表动员讲话,他指出要把握企业文化建设方向,明确“大承诺”活动任务目标,以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公司持续发展,并强调下阶段的大承诺工作是我们“五个一”工程的重要阶段,也是“五个一”工程的高潮部分,我们的全体干部员工都要重视起来,积极开展“大承诺”活动。在接下来的“大承诺”活动中,各单位务必要扎实、务实开展,结合公司重点工作以及具体的岗位职责开展。要戒“浮”、戒“假”,戒“虚”,戒“空”,使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大承诺”活动,在公司内部真正落地。

轩余恩总经理还指出,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与日常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对我们的组织建设,个人成长是大有裨益的,我们要通过变革和发展,来发现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成就一批人。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团结一致,上下同欲,大力践行“共有文化”,不断深化公司变革,共同推进昆航健康持续发展!

最后,刘睿常务副总经理对企业文化大承诺活动做出了具体的部署,他强调,各单位要结合实际业务岗位职责和特点,按照企业文化的精神要求,分五个阶段开展好企业文化“大承诺”活动,确保企业文化与岗位有效结合,务必将企业文化落地到全体干部员工的实际行动中,实现文化落地。

上一篇:李庄一审辩护词(高子程)下一篇: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报名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