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宇对联

2024-07-06

庙宇对联(共3篇)

庙宇对联 篇1

教有万法,体性无殊,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

佛本一乘,根源自别,故说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

——成都文殊院

山水之间有清契

林亭以外无世情

----林则徐题成都文殊院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方鹤斋题成都文殊院

竟能与羲卦麟经并垂宇宙

应不让元亭石室高峙岷峨

——四川新都宝光寺

自知性僻难谐俗

且喜身闲不属人

——何绍基题四川新都宝光寺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何元普题四川新都宝光寺

试问世间人,有几个知道饭是米煮

请看座上佛,亦不过认得田自心来

----赵藩题四川新都宝光寺

以清静果证因护持斯万

现广长舌说法声震大千

--康熙题承德溥仁寺

镇留岚气闲庭贮

时落钟声下界闻

--乾隆题承德普宁寺

农村庙宇对联加横批 篇2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下面为大家带来农村庙宇对联加横批,快来看看吧。

上联:处己何妨真面目

下联:对人总要大肚皮

上联: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

下联: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上联:我自有神头神脑

下联:你休耍鬼心鬼肠

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上联:音可观乎

下联:士何大焉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慈颜常笑世上可笑之人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上联:只是骂个道打个僧,这这般这般,若毁圣谤贤,那还了得

庙宇对联 篇3

王广源

摘要: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与“和谐文化”建设相一致,“和谐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①河南作为一个文化大省,除了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庙宇保护单位外,还存在大量散落在民间的乡镇庙宇。两者发展现状相差极大,后者现状令人堪忧。通过对豫东地区乡镇庙宇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期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关键词:乡镇庙宇文化自觉城乡

豫东地区包括六朝古都的商丘、七朝古都的开封、和素有“三皇故都文化圣地”之称的周口,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其中乡镇庙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既有道教庙宇、又有佛教寺院,并且数量众多、影响较大,因而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对豫东地区乡镇庙宇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拓展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一、乡镇庙宇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于意义

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民族、地域的人如果能够自觉地认同和保护那些最能体现自己文化身份的文化遗产,那么他们内部往往会形成和谐密切的关系。②乡镇庙宇的大量存在有其合理因素,体现在文化认同,村民教化等,其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同时在适应当代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到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二、乡镇庙宇与省级庙宇保护单位的差异

客观方面,乡镇地区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缺少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资金缺乏,使其在规模上、外观上都不能与省级庙宇保护单位相比。主观方面,由于不受历史学者的重视,文献资料缺乏,阻碍了乡镇庙宇的进一步发展。当地村民“文化自觉”的缺失与政府措施中的“保护性破坏”都使得乡镇庙宇的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三、乡镇庙宇现状

(一)规模较小,破坏严重

与开封大相国寺、洛阳白马寺宏大气派的建筑和热闹非凡的场景相比,这些乡镇庙宇显得十分单调、冷清。以杞县郦公庙为例,该庙以当年生产队时的瓦房为庙,共三间,里面供奉着两米多高的郦公像。从外观上看十分破旧。没有当地人的指点,很难找到它的具体位置。我们在实际调查访问时,主持该庙的陈道长在给我们介绍过郦公庙现状后,拿出了2002年请人帮他设计的扩建后的郦公庙的平面设计图。扩建后的郦公庙也只有单个建筑,空间上也未扩大,只是多些修饰罢了。然而这确实陈道长最大的心愿。已经泛黄的图纸让人看了心酸。

同时我们也来到商丘、周口等地调查,发现有些庙宇的古建筑文物以遭破坏甚至完全消失,由2个地方的庙宇已经找不到原址。当地人说法不一,因为缺少实物,很难确认。

(二)经营不善,布局混论

大多数庙宇主要是靠香火钱维持,另外还有少数的还愿募捐,善人募捐。而这些乡镇庙宇由于知名度不高,交通不便,缺乏吸引力,很难经营下去。如郦公庙的影响范围仅限于附近的几个村庄,收入不容乐观。每次的香火钱、募捐钱一般都在10~50元之间,即使是有钱人的募捐也只在200~500元之间。而且这种情况很少,一年中平均有2~3次。香火最旺的时候主要在过年时,特别是大年初一,按照当地人的习惯,这一天前来上香募捐或是还愿,祈求在新年的第一天平安、健康。

陈道长二零零四年九月初九被请到该庙主持,庙主是当地高阳乡一户有钱人家。陈道长说,他每年还要向庙主交付1100元钱。

在布局方面,一方面由于住房、耕地的需要,原本属于庙宇的地方被大量占用和侵吞。有些住房建筑与庙宇紧挨,两者中间缺少缓冲地带,现代建筑与庙宇在外观上显得极不协调。另一方面,受封建迷信的影响,不断神话历史人物,并在庙宇的外围人为地添加了与之毫无相关的佛像(如来)、帝像(玉皇大帝)、神像(天公、地母、雷神),掩盖了其主体地位极其传递的精神内涵,显得臃肿杂乱。

(三)史料缺乏,记忆淡忘

保持记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文字记载为主,辅以史迹、遗物、图像等形象史料。比较系统逻辑地阐述国家、民族、地域的文化。像蔡文姬、孟姜女这

些历史人物人们还能略知一二,但是像郦公(郦食其)这些历史人物在史书中很少记载,没有专门的历史学者收集很难还原其历史面目。

在我们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60%的当地村民不了解郦公庙的历史,他们以青年人为主,10%的村民知道但是不能具体描述,只有30%的人了解,他们以老年人为主。与之相比,我们在调查通许县子羽墓的时候连当地人的一部分老人都不知道这个墓的历史。由于历史年代久远人们对这段历史已经逐渐淡忘。随着时间的流逝,文献历史的收集将越来越困难。

河南作为历史遗产大省,遗产的丰富性与消失的迅速对抢救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经济上的城乡二元制是否也必然导致文化上的城乡二元制呢?我们在大力开发保护重点保护单位的同时是否也应该重视这些处在边缘的文物呢?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文化适应力的功能和文化创造力的功能。③作为当代大学生,对乡镇庙宇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是我们理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我们认为,城乡的文化发展不应该一花独放,而应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才能形成“众星拱月”的效应。

参考文献:

上一篇:者柯哨小学第一学期电教室工作总结下一篇:对比手法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