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大学生仪式

2024-08-28

资助大学生仪式(共11篇)

资助大学生仪式 篇1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自20xx年“牵手贫困生·圆你大学梦”爱心捐助活动在全区启动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捐款110余万元,帮助800多名贫困生顺利步入大学殿堂。今年黄陂的高考又迎来一个新的辉煌。成功和喜悦相伴、梦想与希望并存。在新的学年即将开始的时候,又一批优秀学子将带着父母、老师的殷殷嘱托和黄陂人民的热切期望奔向全国各地高等学府。

在为他们真诚祝福的同时,部分学子的困难牵动着全区上下和百万人民的心,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隆重举行黄陂区20xx年“牵手贫困生·圆你大学梦”捐赠仪式,旨在进一步发挥各方面的力量,集聚各方的.爱心,帮助贫困学子实现大学梦想,进一步在全区范围内弘扬捐资助学的良好社会风尚。

出席今天捐资助学仪式的有区委主要领导、区四大家分管领导,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各街乡镇场主要负责人,爱心企业家代表,受助学生代表,各高中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

今天的捐赠仪式主要有六项内容:

第一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爱心企业家代表进行捐款。

第二项:向受助学生代表发放助学金(10名,每人3000元),请受助学生代表上台领取助学金。

第三项:请受助学生代表宋丽娟同学发言。大家欢迎!

第四项:请爱心企业家代表发言:

首先,请香港金马凯旋集团总裁肖凯旋发言。大家欢迎!

第五项:请区“牵手贫困生·圆你大学梦”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区政府副区长穆书芹同志讲话。

第六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区委副书记舒炼同志讲话。

资助大学生仪式 篇2

一、加强制度建设, 保障规范运作

学院领导历来对资助贫困学生高度重视, 特别是新资助政策体系实行以后, 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资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明确强调要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决学生家长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工程来抓,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资助相关政策,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这一惠民工程得以顺利实施。五年来, 学院结合实际, 先后制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暂行办法》、《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及发放暂行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费暂行办法》和《学生综合测评办法》等, 并编印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和《学生手册》上, 为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运作规范。

二、建立完善资助机构, 加强资助工作管理

为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管理, 经学院党委研究, 于2008年成立了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为组长, 学生、教务、财务、系 (部) 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及资助管理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设在学生工作部, 由2名教师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在学院人力总体趋紧的情况下, 整合管理资源, 将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工作统筹归为学生资助中心管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职责范围也由原来主要管理学生助学贷款扩展到管理学生资助。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建立, 保证了学生资助政策的有效落实, 为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精心组织, 明确重点, 全面完成各项学生资助工作任务

(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 关系到资助工作的成效。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文件要求, 学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按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暂行办法》, 成立了院、系、班三级认定组织, 严格工作制度, 规范工作程序, 全面细致地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在此基础上,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 同时实行科学、动态管理, 对受助学生既要每学年进行一次认定, 又要定期按一定比例进行资格复查, 及时对家庭经济发生显著变化的学生做出调整。学院各类资助项目也能有针对性的对已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

(二) 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学院要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要熟悉并掌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金融机构的具体规定, 热情为学生服务。特别要向学生讲清楚签订借款合同的重要性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提示学生要详细阅读合同条款, 遵守合同约定, 告知学生带齐签订借款合同和划拨款项所需的证明资料, 争取申请贷款的成功。在工作中, 抓重点、讲实效, 配合县 (区) 资助中心做好贷款政策宣传, 在贷款经办银行落实的基础上, 认真把握每个学生的贷款额度, 指导学生按照“奖学金、助学贷款主要解决学费和住宿费, 助学金、勤工助学等主要解决生活费”的思路来申请贷款。在确定国家助学贷款对象时, 坚持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着想, 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毕业后的还款压力, 认真审核申请贷款学生资格, 指导学生顺利办理贷款。

学院高度重视资助政策的宣传, 主动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宣传工作, 按要求寄发《资助宣传手册》, 制定《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流程》、《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 加强贷前贷后管理, 并依托学院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 使学生资助工作逐步由单纯的“资助”转变为双重的“资助与育人”。

(三) 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和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代偿工作

按照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 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积极向学生宣传政府代偿政策, 讲明代偿资助申请和审查、材料报送、还款协议签订、资金的管理与支付等具体要求、规定, 确保符合条件的贷款毕业生都能享受政府的代偿资助。

(四) 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

学院根据《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及发放办法》, 并按“资金落实到人、身份落实到学籍”的要求, 严格标准, 规范程序, 力争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首先, 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学生资助工作会议, 学习传达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办法和学院的实施细则, 公开分配名额;其次, 各班召开主题班会, 传达学院资助工作会议精神, 使学生明白评审的程序、条件等;第三, 由学生本人写出书面申请, 励志奖学金申请者并附村、乡 (镇) 、县 (区) 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由班级评审小组进行摸底、推选;第四, 由系评审小组进行初审, 确定出本系国家奖助学金的受 (奖) 助人选, 在本系范围内公示;第五,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各系报送材料召开专门会议,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复审, 确定候选人, 并在全院范围内公示, 无异议后报学院院务会议审定;第六, 学院审定后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准备材料, 报省教育厅审批;第七, 省教育厅审批后, 向受 (奖) 助学生家长邮寄喜报, 并按时发放。

(五) 贫困学生信息资料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信息统计工作。学院建有校内困难学生信息资料库, 将学生的申请表、证明材料、审核结果和资金发放记录等有关材料按年度归档。二是做好资金发放管理。学院认真核实每位学生的申请, 详实核对信息, 核对受助学生人数, 从未有过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情况, 从未发生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 抵顶或扣减国家奖助学金的行为。学院还主动联系当地农行为学生办理农行储蓄卡, 能按时、足额将国家奖助学金、学生各种补贴等发放到学生手中。三是做好资助报表数据报送。资助报表既是资助工作成果的体现, 也是财政分配资助经费的依据。学院高度重视资助报表和信息的报送工作, 安排专人负责, 以保证资助报表和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六) 学院资助工作

在认真落实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政策的基础上, 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新资助政策体系为基础, 结合自身实际, 积极探索资助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除了将国家的专项资金用于资助体系中相应的资助项目外, 学院按照政策从学院事业收入中提取5%以上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每位学生每月发放生活补贴22元, 同时以每生每月25元作为学院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学生;每年以“先进班集体”、“文明宿舍”、“优秀个人”评选等形式发放奖励资金11万元;每年拿出10万元设立“特困学生补助”, 分等次资助家庭特殊困难学生。

(七) 社会资助工作

学院通过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校企合作, 积极拓宽助学渠道, 争取社会资金, 设立多种形式校内奖学金和社会、企业奖助学金, 合理运用减免学费和特困补助政策, 不断扩大受益学生的覆盖面。2005年, 学院与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合作, 设立了“大北农助学金”, 每年3万元, 解决2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从2004年起, 何康农业教育科研基金会设立“何康助学金”, 支持涉农专业学生完成学业, 每年有11名学生每人获得2000元, 已连续资助了8年, 共计88人;从2007年起, 每年有10多人获得“深圳—甘肃”助学金, 每人每年1000元;2010年, 与北京伟嘉集团、陕西青松集团、山东威龙集团、兰州海宏、武威禾丰公司等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设立相应助学金, 每年累计资助资金约10万元。同时, 为保障学生入学无忧, 学院认真落实高校新生“绿色通道”政策, 在寄发新生录取通知书时, 同时寄发助学贷款和资助政策的宣传资料, 新生入学时, 在新生报到处设立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服务, 免费提供部分学习、生活用品和临时就餐补助等。为确保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学费的新生顺利入学, 对部分学生实施了减免学费和缓交学费等措施;2010年, 对发生泥石流灾害的舟曲籍56名学生减免了学费;每年缓交学费人数多达200余人, 确保了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八) 勤工助学活动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与管理, 保证学生的安全, 不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危险的生产作业及有碍学生健康的劳动,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能及时、合理发放勤工助学金。对校外勤工助学活动, 学院十分慎重, 必须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 并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院积极挖掘可以利用的工作岗位, 合理设置助学岗位,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创造条件, 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能勤工助学。如在学生食堂、图书馆阅览室、门卫假期值班;学院猪场、鸡场、奶牛场、动物医院、实习工厂等设置岗位。目前, 在校内为学生提供的长期勤工助学岗位有200余个, 年累计报酬达30万元。学院与有关企业积极合作, 开展勤工助学工作, 2009年组织学生600人 (次) 利用社会实践 (周) 到武威威龙公司劳动, 每人每天30元;2011年与黄羊河集团公司、今麦郎食品、威龙民勤基地签定勤工助学协议, 安排学生开展勤工助学, 每人每天获报酬40元, 1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勤工助学。

(九) 开展资助育人系列活动

通过开展以“四项思想教育”, 发挥“四种效应”为主题的资助育人系列活动, 逐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成才、诚实守信、感恩回报、自立自强、责任使命等意识, 促进学生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1. 强化“励志自强”教育, 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学院充分利用国家奖助学金的带动功能, 把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作为改进学风的重要抓手, 教育学生热爱学习, 遵守纪律, 推进优良学风形成。大力开展“励志自强”教育和贫困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五年来, 学院受助学生80%能够刻苦学习, 成绩优异, 遵守纪律, 生活简朴, 能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是班级、学生社团等组织中的骨干分子。其中, 有500多人被评为学院“三好学生”;150多人被评为学院“优秀学生干部”;300多人被评为学院“优秀团员”;有200多人成长为中共预备党员。被励志奖学金资助的多名学生被评为贫困生“自强之星”, 并对优秀的典型学生的事迹通过网络、广播、事迹报告等形式进行宣传, 发挥了典型示范效应。

2. 强化“诚实守信”教育, 发挥信用资本效应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育人为本、诚信为先”。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发挥信用资本效应, 对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开展具有现实意义。学院始终坚持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 坚持把扶贫励志与学生的学习、文明行为、道德礼仪等学生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 开展诚信教育。如通过开展受助学生“志愿者、读书月、公益劳动”等活动, 把受助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学费缴纳、助学贷款偿还、诚信考试结合起来, 教育引导学生刻苦学习, 立志成才。

3. 强化“感恩回报”教育, 发挥资助循环效应

为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学院抓住学生资助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对学生开展“感恩回报”教育, 发挥资助循环效应。在校内, 诸多受资助学生通过担当青年志愿者, 积极组织并参加学校的各项公益活动, 如公共卫生的打扫、校园通的管理、食堂和乘车秩序的维护等。在校外, 服务队还将爱心带进周围的社区、福利院和敬老院, 在社区开展科普、普法等教育活动, 提供义务家教服务, 利用周末到福利院、敬老院, 陪护那里的孤残儿童和老人, 给他们带去了欢乐和温暖。学院每年要召开“国家奖助学金颁发仪式及感恩教育大会”、受奖助学生座谈会, 并通过主题班会、学生“爱心捐助”、“关爱老人、奉献爱心”、“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新时代大学生”、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等志愿服务和主题教育活动, 教育学生感恩国家、感恩社会, 激发他们勤奋学习, 自强不息的热情, 使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发挥奖助与育人双重作用。

4. 强化“责任使命”教育, 发挥主体意识效应

通过结合大一新生开展的入学教育和大学 (职业) 生涯规划活动, 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先制定每学期学习计划, 然后每学期末进行“学习成果与计划”的核实, 借以约束学生对自己负责;通过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学期往家里写一封信的形式, 告知自己在校表现情况, 以培养学生对家庭负责;通过为敬老院做义工, 开展义务家教等活动, 帮助贫困学生树立关爱他人、为社会多做贡献的责任感等形式, 强化“责任使命”教育, 发挥主体意识效应, 实现资助育人功能。

摘要:落实好各项学生资助政策, 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各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育人是资助的灵魂”这一核心理念, 努力构建“资助——育人——引导”三级工作模式, 逐步形成了“在资助中育人, 在育人中资助, 在资助和育人中注重引导”的工作局面, 真正做到了物质上帮助、精神上鼓励、能力上培养, 充分发挥了资 (奖) 助与育人的双重功能, 确保了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庄严承诺!

资助大学生仪式 篇3

捐赠仪式上,“方舟慈善专项基金”捐赠人、上海米蓝贸易有限公司总裁段治白先生介绍了基金的发起和运作情况。据介绍,段治白、耿瑛夫妇都是香港人,段先生现任上海米蓝贸易有限公司总裁。他们夫妇俩长期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回国内发展后,在事业成功后亦不忘回报社会,不仅曾为市红十字会捐款,而且每年都要为加拿大联合基金会捐款;还领养了两个非洲孤儿,为他们汇款,而且经常通信。

2010年春节前,段治白、耿瑛夫妇通过闸北区工商联和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向市慈善基金会闸北区分会捐款10万美元,用于帮助困难残疾儿童。闸北区工商联和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在主动了解捐赠方救助意向的基础上,联系慈善基金会,并积极开展相关情况调研和筹备。经多方努力,市慈善基金会“方舟慈善专项基金”于9月19日正式签约设立。“基金之所以取名‘方舟’,是因为希望在那些儿童、少年身陷病困之时,有人伸出援手,让他们登上这一叶生命之舟,驶出生活的泥潭,越过困境与坎坷,成为国家和社会未来的栋梁”。该基金计划将在今后每年出资资助“点亮心愿——上海市儿童先心病手术慈善项目”和“闸北区儿童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与脑瘫、自闭症儿童医疗康复救助项目”。

“方舟慈善专项基金”成立以来,已出资10.2万元,资助“点亮心愿——上海市儿童先心病手术慈善项目”,帮助14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出资12.76万元用于“闸北区儿童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与脑瘫、自闭症儿童医疗康复救助项目”,资助了闸北区59位儿童。活动中,段治白先生表示今年要与市慈善基金会、闸北区工商联、区光彩会和区残联紧密配合,继续积极做好这两个救助项目。

谈到今后的打算,段治白先生表示,“能以我们的绵薄之力承担起一份社会的责任,是我们终生的愿望”。

在资助贫困大学生仪式上的讲话 篇4

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GG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市红十字协会会长 XXX

(2011年9月28日)

各位家长、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博爱一日捐,助你上大学”活动启动仪式,并为我市70名贫困大学新生发放入学救助金,以解决同学们的燃眉之急。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资助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困难家庭及其子女致以良好的祝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家庭困难学生十分关注,尤其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针对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开通了贫困大学生救助基金、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和慈善救助等“绿色通道”,近年来,累计为937名贫困大学生发放了救助资金110万元,为355名在校及大学新生发放助学贷款202.67万元,通过慈善救助渠道为40余名大学新生发放慈善资助金10余万元,我市多元化资助体系正在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之中。我市红十字协会自2006年成立以来,坚持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以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为工作方针 ;

以努力改善易受损害人群境况为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在全市的抢险救灾、扶危济困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先后募集并发放救灾资金140余万元、救灾物资折合资金40余万元,已逐渐成为我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的“博爱一日捐,助你上大学活动”是我市开展的诸多救助贫苦大学生工作的其中一项,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是落实“关注民生”,密切党群关系的实际举措,也是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爱。实践充分证明,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是真情暖万家的社会系统工程,是顺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工程,对于构建和谐FF,在全市社会进一步形成“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关注未来”的良好氛围,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各位家长同志们,你们因家庭的暂时困难,在子女受教育问题上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孩子们也经受了比同龄人更多的磨炼,然而你们又是幸运的,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虽然为你们提供的救助资金不多,但希望你们认真领会这份关爱之心,教育子女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磨砺、锐意进取,以不懈奋斗的意志和毅力,积极培养友善诚信、乐于奉献的心灵和品格,不断完善适应社会、适合需求的能力和素质,将来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何种职业,都要以满腔的热忱来回报社会,把爱心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将扶贫济困、团结互助的美德不断发扬光大。希望孩子们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在新的学府刻苦学习,长本领、练素质、增才干,早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同志们、家长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互助,共同推动“博爱助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每一个家庭的和睦幸福、为根河经济社会发展、为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做出我们积极的贡献!

资助大学生仪式 篇5

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王中有

2014年4月23日

各位家长、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困难学生和家庭办好事、办实事,经学校党支部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对一部分家庭困难而又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资助,本次活动中,中心校21名在职党员共捐资3500元,资助对象为28人,每人资助100--200元。虽然资助面还不大,资助额还不高,但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学校全体党员对贫困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体现了我校对教育本质和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的传承、恪守和弘扬。

同学们,我们今天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不光对母校应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更重要的是要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深切关怀和无限期望。现在,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免费教科书,各级党委、政府还安排助学奖励资金,国家的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基本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

同学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你们因为家庭暂时的困难,经受了比同龄人更多的艰辛与磨炼,可是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正确面对这种困难,并且能把磨难当做是一种精神财富,一种宝贵的经历,把挫折能够转化成奋发向上的动力。在生活和

学习中,你们也一定能够体谅父母的难处,做到自立自强,志存高远,刻苦学习,艰苦奋斗。在此,我衷心祝愿同学们日后能够磨练一身好本领,学得一身真才干,早日回报社会,回报所有关爱和帮助过你们的人。同时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培养友善诚信、乐于奉献的心灵和品格,无论走到哪,都能够像帮助过你们的老师一样,把爱心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把助人为乐这种中华传统美德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最后,希望受捐助的同学们不辜负老师、家长、学校对你们的期望,勤俭节约,努力学习,健康成长,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

资助大学生仪式 篇6

各位领导、同志们,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区20xx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捐款暨扶助金发放仪式。用我们的爱心,集党委政府、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之力,倾力援助我区20xx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让每一位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贫困学子都能圆大学梦,同时也激励更多的后来者发奋努力,成就上大学的梦想。

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区四家班子领导、区直单位1名主要领导、区直学校校长以及得到资助的全体学生。现在,得到资助同学已经坐在我们会议室的前排。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考取大学表示祝贺,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介绍一下主席台上就座的区四家班子领导:

……………………

今天会议的.议程有五项:一是由**宣读扶助捐款文件;二是现场捐款;三是区领导给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发放资助金;四是获得资助的学生代表发言;五是区领导讲话。下面逐项进行。

首先,请区领导宣读捐款文件,大家鼓掌!

……………………

下面进行第二项,举行现场捐款活动。

……………………

刚才举行了捐款活动。有的100,有的200,有的1000元,有的元。涓涓细流,汇成爱的海洋,点点滴滴奏响《爱的奉献》。慷慨解囊,援助每一位需要人,是爱心,是善良,是美德,更是崇高。我们帮助一个学生完成学业,就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帮助一个学生继续求学,就给社会增加一分和谐。我们成就孩子们的大学之梦,托起的却是明天的太阳。我们深深感谢所有的捐款单位和个人。

下面进行第三项,给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发放资助金。首先,请**同学(11个)上主席台,掌声欢迎……

请主席台的区四家班子领导给他们发放扶助金,每人5000元……

请**同学(11个)上主席台,掌声欢迎……

请主席台的区四家班子领导给他们发放扶助金,每人3000元…

请**同学(11个)上主席台,掌声欢迎……

请主席台的区四家班子领导给他们发放扶助金,每人2500元…

请**同学(11人)上主席台,掌声欢迎……

请主席台的区四家班子领导给他们发放扶助金,每人1000元…

请**同学(11人)上主席台,掌声欢迎……

下面进行第四项,请获得资助的学生代表发言……

好,**同学的发言充满了感情,代表了获得资助的同学的共同心声。我们祝福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下面进行最后一项,请区领导**讲话,大家鼓掌!

……。

区领导的讲话阐明了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我区近几年来党委政府资助大学新生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对全区资助工作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各部门会后抓紧落实**的讲话精神,继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工作方法,把资助工作做得更好。

今天是难忘的一天。我们**区各界共同演绎了一曲感人的《爱的奉献》。爱心在这里播下希望,理想在这里放飞。让我们铭记这一刻,共同祝愿那些即将迈进大学门槛的每一位同学:继续扬起求学的风帆,早日成为社会的栋梁。我们也期望更多的学子步他们之后,早日跨入大学的殿堂。

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分析 篇7

就当前来看, 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所需经费主要由国家拨款和学校自筹来实现, 而社会捐助资金仅占贫困生资助经费的很小一部分, 这已成为我国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想要构建健康有序、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这就需要国家和学校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深入参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近几年来, 虽然现行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学生的经济困难, 但在实践中, 由于受政府的财力所限和业已进行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真正能用作贫困家庭学生的解困资金非常有限, 不能满足资助工作的实际需要, 难以从根本上有效解决贫困生资助的问题。因此, 要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积极引导和鼓励多方社会力量参与捐资助学活动。

虽然目前已有包括一些爱国侨胞在内的多方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捐资助学, 在高校设立了若干种社会奖助学金, 但尚缺乏有力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资助的力度不够, 受资助面过小, 捐助的广度和深度均还远远不足。地方政府在制度建设上缺少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对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进行捐助的政策, 大多数企业和个人缺少对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捐助热情, 企业和个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捐助总量还非常少。“我国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经费的贡献及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贡献均不到1%。”除了资助力量薄弱之外, 各种贫困生资助方式涉及到不同的资助主体的运作还各自为政, 缺乏合力, 缺乏统筹的方法和有机的整合, 从而造成资助资金出现交叉重复、资助不够准确等情况, 使资助出现了偏差和不公平现象。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大学生资助不仅仅是奖学金、赞助、捐赠等形式, 也可以表现为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帮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但是从实践来看目前这一社会参与的形式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加之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因素社会提供给贫困大学生的岗位相当有限, 而且其岗位大多属于家教、促销、市场调研之类的临时性岗位。另外在调查时还发现有些社会机构在市场化浪潮中“利欲熏心”, 利用大学生的弱点欺诈大学生, 榨取其廉价劳动力, 这更是给贫困大学生解决顺利成长的问题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2从贫困大学生资助资金的分配来看, 其结果不均衡

我国的社会资助主要集中在一些重点名牌大学, 像一般的普通高校很难获得长期稳定的资助资金。尽管在理论上来说贫困大学生资助的目的是为了使每一个贫困大学生可以公平享有资助的机会, 比如在资助制度上就制定了关于总体资源的流向上数额及比例上的规定,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 由于资助资源流向 (特别是社会和个人资源) 最终更多地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类院校和就业情况良好的院校, 这些学校的名牌效应、级别效应、区域经济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等, 都会影响社会力量捐赠部分的资源流向。尽管一些普通高校在当地有一定知晓度, 其毕业生就业情况也较好, 但从整体的情况来看, 仍然远不及重点名牌大学。重点名牌高校良好的自身发展水平可以吸引到大量的政府拨款、社会投资和个人捐资, 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校、实力较强的学校和重点大学的贫困大学生可以依靠学校从多领域、多渠道吸纳到资金来获得比一般普通高校更多的经济资助和物质保证。另外重点大学由于其本身的学习和生活资源处于优化配置状态中, 这就使得该校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开支比普通高校的贫困生低, 这样在实质上就造成了贫困大学生资助的校际之间的不平等。相对有限的社会资本集中配置到少数名校, 使得大量的一般本科院校在处理贫困问题时捉襟见肘, 社会资助缺乏也使得其大学生贫困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 贫困大学生资助一方面必须解决总量不足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必须注意资助分配上的公平性, 使资助在机会与数量的分配方面达到贫富均化, 这也是贫困资助工作中一直存在且需要着力去解决的难题。我国高校提出“不让一名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口号, 并推出一系列资助措施, 号召全社会共同关注贫困生问题, 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整合多方资源优势, 从生活、学习和心理上多方面关心贫困大学生, 将有利于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 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也是构建社会主要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摘要:提出贫困大学生资助过程中存在资助主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的问题, 并从资助资金来源和资助资金分配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资助,经费

参考文献

[1]丁云祥.我国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5) .

资助发放仪式讲话 篇8

发放仪式上的讲话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XXX

(2XXX年X月X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全市XXXX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润雨计划”资助金发放仪式。在此,我代表教育局向受助教师及其家人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励耕计划”、“润雨计划”是国家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实施的教育助学项目,主要资助全国广大幼儿园、中小学遭受自然灾害、突发事故或重大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教师,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今年,我市有XX名幼儿教师、XX名中小学教师获得每人1万元的资助。资助力度大,受助范围广,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稳定发展的关心支持,对基层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教师的关爱资助。今年“励耕计划”、“润雨计划”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到XXXX年项目经费的申请。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在这里,我提三点希望:

一要加强管理。教师资助工作要坚持“向山区和农村地区倾斜;向一线教师倾斜;重点资助特困人群;坚持公开透 明”的原则,认真细致地做好中央彩票公益金的发放、管理和监督检查。要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切实把“励耕计划”、“润雨计划”实施情况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办成一流的教师资助项目。同时要做好师德师风教育工作,加强教师的诚信教育,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热爱祖国,忠诚教育,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切实把补助资金发放到真正需要的教师手中。

二要规范资金。“励耕计划”、“润雨计划”的终极目标是解决受助教师的一时之困。要强化时间观念,提高效率,严格按照《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润雨计划”管理和实施暂行办法》规范操作,及时将资助金发放到困难教师手中,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要加大宣传。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采用多种宣传方式,扩大“励耕计划”、“润雨计划”在教师队伍和社会上的影响,让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遍千家万户。同时,也希望各位受资助教师常怀感恩之心,立足本职,学习钻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自己出色的工作,优秀的业绩回报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厚爱。

“同心·助学”工程资助仪式致辞 篇9

“同心·助学”工程资助仪式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在这个充满关爱与温情的氛围中,我们隆重举行“同心·助学” 工程资助我县贫困学生仪式。在此,我代表XX二中,向一贯关心支持贫困学生工作的“同心·助学”工程助学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得到资助的我县贫困学生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祝贺!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关注贫困学子就是关注国家的未来,就是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播撒希望的种子。它体现了人类最优良的品质、最美好的情感和最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今天,县委统战部负责组织实施的“同心工程”助学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美好的品德,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的对贫困学生的关心和支持!

同学们,知识改变命运,爱心成就未来。希望受资助的同学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资助机会,将“同心·助学” 工程的涓涓关爱化为奋发进取的不竭动力!希望你们要不负众望,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克服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做一个敢做敢为、开拓创新的领跑人;希望你们以只争朝夕的理想信念,积极主动地攀登座座科学高峰,做一个实事求是、堂堂正正的践行人;希望你们以宁折不弯的勇气魄力,敢于挑战前进征程中的道道坎坷,做一个乘风破浪的时代弄潮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见证了一个温馨而又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美好时刻。就让我们携着关爱与温暖的美好心愿,给更多的困难学生送去温暖、送去希望,送去“让世界充满爱”的慈善之举,从而实现教育事业的新的腾飞!我希望今天受到捐助的同学要时刻牢记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爱心人士的深情与厚爱,人穷志坚,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越是条件艰苦,越要刻苦学习,始终保持优异的成绩和昂扬的斗志。

希望你们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立志做大事、创大业,在国家建设中展现才智、奉献力量,不辜负社会各界及学校教师对你们的期望。

希望你们常怀感恩之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记住关怀我们党和政府、记住组织“同心·助学” 工程的领导和长辈们、记住关心我们成长的各位老师;同时“好钢用在刀刃上”,不乱花一分钱,把“同心·助学” 工程对我们关心当成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同时,我也代表用XX二中郑重承诺,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决不辜负党委政府和家长们的殷切期望,勤奋工作、精心育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使XX县第二中学早日成为黔东北区域性学校的一颗明珠而努力奋斗!

最后,我们衷心地祝愿各位领导和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各位同学学习进步、学有所成、快乐开心!

浅析美国大学生资助的理念嬗变 篇10

美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包含有种类繁多的资助项目和颇为有效的运行方式, 其资助模式已成为其他国家借鉴学习的样本。实践证明, 这一体系的成功离不开各个不同历史时期资助理念的正确引导。

2. 美国大学生资助理念的发展

总的来说, 美国大学生资助理念的发展历经了以下五个阶段:

2.1 为了慈善与宗教事业

与欧洲一样, 美国早期的大学生资助主要是为了慈善和宗教的目的。当时移民新大陆的清教徒们认为办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教会的神职人员和政府服务人员。“以慈善之心, 资助学生, 传播宗教。”[1]1643年, 贵夫人安妮·莫尔逊女士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向哈佛大学——新大陆的第一所大学, 捐赠了100美元, 从此开启了美国大学生资助的先河。这种为了慈善和宗教的资助理念在美国独立之前一直是推动学生资助业发展的动力来源。

2.2 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美国独立之初, 托马斯·杰佛逊总统就曾提出“为了国家利益, 资助贫寒学生, 培养精英人才”[1]。杰佛逊认为:“为了增进人民的幸福, 就应该向那些具有天赋和德行、能够捍卫同胞神圣的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人提供自由教育……用公共经费去发现和教育这些人, 会比把人民的福祉寄托在那些卑鄙者或邪恶者身上好得多。”[2]然而, 由于受到宪法中“教育主权在州”的限制, 杰佛逊的资助理念在当时并没有得到美国人民和政府的重视。1957年, 前苏联的卫星上天, 美国朝野震动。1958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国防教育法》, 美国联邦的大学生资助正式启动。在这部法律中, 政府设立了“国防贷学金”和“国防奖学金”, 这两个项目不仅体现了为了国家安全和利益资助学生的理念, 而且标志着联邦政府通过法律安排大学生资助的开始。

2.3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和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

20世纪六十年代, 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变化, 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资助业也快速发展。1965年,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高等教育法》被颁布。在这部法律中, “教育机会助学金”和“国家担保学生贷款”这两大新的助学项目被创立。影响这一时期大学生资助的理念主要是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和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 (T.W.Schultz) 和贝克 (Gary Becker) 等人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用不同的方法测算了教育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 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 比其他的物质资本投资回报率更高, 更为重要。从1929年至1957年, 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3%。[2]在舒尔茨等人的研究影响下, 教育的重要性被广泛关注。与此同时, 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也推动了学生资助业的发展, “争取教育机会均等”成为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和民权运动的压力下, 约翰逊总统提出“向贫困宣战”, 并指出教育在这场“战争”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约翰逊指出, 除非政府介入并且提供援助, 否则大部分美国孩子都因无法受到高等教育而前途黯淡。[3]“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成为1965年《高等教育法》起草及颁布的宗旨。

2.4 扩大教育公平与自由

1965年的《高等教育法》并没有实现贫困学生都有学上的理想状态。资助目标和现实仍有很大差距:穷人和黑人上大学的机会仍比白人少很多。[4]据统计, 只有不到4%的大学生享受到了“教育机会助学金”。[5]在这样的情况下, 扩大教育机会公平的理念被提了出来。于是, “基本教育机会助学金”, 也就是后来的“佩尔助学金”在1972年被设立。

在同一时期, 越南战争、石油危机和通货膨胀使得很多中产阶级家庭的经济状况急速下滑。在面临子女不断上涨的私立大学学费时中产阶级以“扩大选择自由”为口号, 要求获得资助来帮助子女完成学业。于是, 1978年的《中等收入家庭协助法》取消了申请“国家担保学生贷款”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限制, 并将“教育机会助学金”的上限由原来的15, 000美元上调至26, 000美元。有专家指出, 这一资助理念使得原本资助贫困生以缩小贫富差距的资助初衷发生改变, 并给政府带来更大的财政负担。专家们的这一担心在80年代变成了现实。

2.5 成本分担理论

20世纪八十年代, 全球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期。国家的财政紧缩政策向原有的大学生资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 (Donald B.Johnstone) 提出“成本分担”理论。所谓“成本分担”, 是指高等教育的成本应由所有受益方共同承担, 即政府 (纳税人) 、父母、学生和企业都应承担高等教育的费用。[6]家长和学生无力承担的部分可以通过政府的资助来解决。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美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助学金为主的资助方式迅速转变为以贷款为主。“从1975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 学生贷款在整个联邦学生资助中的份额由原先的20%迅速上涨至80%, 而助学金则由75%下降至40%。”[7]这一资助方式的转变使美国政府将财政负担转嫁到学生和家长身上, 从而缓解了自身的压力。虽然有些学者认为成本分担理论和以贷款为主的资助方式使得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更大, 但是更多的人认为, 这一资助理念及资助方式的转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接近市场正常利率的贷学金项目, 或许是比较适当的选择。因为, 这种贷学金的政府补贴较少, 成本最终主要由大学生自己承担。”[2]

3.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各个时期的资助理念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取代的关系, 只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特定的资助理由, 其他资助理由同时存在并发挥作用。这一关系在21世纪的今天更为明显。例如, 在9.11事件之后, 对于大学生的资助就不仅仅是因为成本分担, 为了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目的也越来越重要。“多元资助理念的并存与互动, 是美国学生资助业的有利支撑。”[8]可以说, 美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成功离不开其顺应历史的多元资助理念, 这些理念将继续推动大学生资助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坤.美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07 (2) :115.

[2].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家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30, 55, 96.

[3].Lyndon B.Johnson.The Vantage Point:Perspectives onthe Presidency, 1963-1969.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1, 207.

[4].Rupert Wilkinson.Aiding Students, Buying Students:Financial Aid in America.Nashville: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 2005, 56.

[5].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Quality and Equality:New Levels of Federal Responsibility forHigher Education.”New York:McGraw-Hill, 1968, 15.

[6].Donald B.Johnstone.“The Economics and Politics ofCost Sharing in Higher Education:Comparative Perspectives.”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4 (23) :404.

[7].叶依群.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理念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 (1) :23.

社区资助贫困家庭仪式讲话稿篇 篇11

社区资助贫困家庭仪式讲话稿范文篇1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首先,非常荣幸能够做为九一届校友代表参加本次助学金的发放仪式。这个助学金是九一届校友发起成立的,旨在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为家乡建设尽一点点微薄之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达到两个目的,第一;鼓励同学努力学习,成长的背景无法选择,但成长的路可以自己努力奋斗。作为一名学生,各位同学要努力奋斗的就是学业。有知识的基础,才能在未来看得更远,走得更高。第二;培养各位同学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作为初中学生,各位可能无法深切体会这个时代的意义。但你们作为时代的主力军已为时不远。因为,十年,二十年,对个人来说是很漫长的一段时间,对于整个时代来说,却只是弹指一挥间。你们对于人生的认识,决定了将来的社会走向何方。但不管你们走什么样的路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希望在你们自己的时代,你们具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美国电影(蜘蛛侠)?里面有一句台词我个人非常欣赏: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将来不管各位同学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可以在能力范围之内去实践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这就是我们所有九一届同学,也可以说是学长们对于你们的期待。

因为这个基金会刚刚成立不久,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进步,所以,我们欢迎各们同学和老师,以及所有樟斗的父老乡亲对我们提出批评和建议。

未来,在条件的允许的前提下,我们会考虑逐步增加助学的名额,提高助学的资助标准,对于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且家里较为贫困的同学,我们可能会做进一步的跟进,包括高中和大学。

最后,我代表--中学九一届校友慈善基金会向樟斗中学所有的教职员工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他们为樟斗的教育事业所付出的一切。

感谢樟斗镇,镇,村两级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谢谢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社区资助贫困家庭仪式讲话稿范文篇2

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举行助学金发放仪式。首先向爱心捐赠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不求名利、不讲回报,拿出资金、奉献爱心,无私帮助困难学生。借今天的发放仪式,我想表达三层意思,与诸位共勉。

一、自知者明,满怀感恩迎接美好的时代。由于种种原因,困难学生比同龄人更多地、更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但是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学校,一定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远大的志向抱负,用信心和勇气去克服人生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把磨难当做是一种精神财富,一种宝贵经历,把挫折转化成奋发向上的动力。要看到,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时代发展滚滚向前,我们正在全面小康脱贫攻坚的路上,我们的生活正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有更多的爱心和力量在关注和支撑。今天,正是这样一种大爱的传递、伟力的汇聚,所以,当你们的家庭、生活遇到暂时的困难时,有很多爱心组织以及很多充满爱心的社会人士给予了你们无私的帮助,希望你们心向阳光、感恩关爱,迎接即将属于自己的美好时代。

二、自信者胜,满怀梦想描绘精彩的人生。“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三、自胜者强,满怀爱心传承奉献的品德。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私奉献,真诚相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爱心助学活动,其意义已远远超越物质和金钱的援助,更重要的还在于精神的鼓励和传承。希望大家能在今天活动的启发下,始终拥有一颗关爱别人、奉献社会的爱心,并将这种无私奉献、守望相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德铭记于心,传承下去,让星火之爱在心田永远闪耀。

谢谢大家!

社区资助贫困家庭仪式讲话稿范文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爱心企业家,同志们、同学们、朋友们:

第一,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扶贫助学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帮扶贫困学生的工作格局。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从坚持服务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开展助学活动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大力支持助学活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把这项造福社会、成就未来的工作抓好。要以帮助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子女上得起大学为目标,多方筹集资金,认真搞好调查摸底,严格资助标准,严把审核关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做好跟踪帮扶,真正把资助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子女上学的工作做细、做扎实。要大力宣传助学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成果,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关爱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子女,让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一片爱心,积极参与到助学帮扶活动中来。

第二,受助学生要学会感恩,立志成才,将来回报社会。大学生活是人生的重要里程,也是实现理想抱负、价值追求的重要阶段。今天受到资助的同学,虽然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但都积极进取、勤奋好学,渴求继续完成学业。各所高校即将陆续开学,精彩的人生舞台即将为你们打开,希望你们做一个信念坚定的人,树立远大抱负,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克服求学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圆满完成学业,为父母争光、为家乡争光。希望你们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学好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增长新才干,成为品行优良、学业精深的有用人才。希望你们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把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社会各界的真心关爱,转化为立志成才、感恩社会的强大动力,毕业以后回报社会、建设家乡。

第三,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立健全帮扶救助工作的长效机制。圆梦助学和金秋助学是一项事关民计民生、惠及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全县各级群团组织要立足实际,继续认真做好帮扶救助工作,尽最大努力为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子女上学排忧解难。要积极争取各乡镇、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尽可能多地资助贫困生。要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吸收社会资金助学,不断创新助学载体,完善助学措施,健全助学网络,通过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建立覆盖各学龄段的助学帮扶体系,进一步扩大助学范围,提高助学活动的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帮困助学的良好局面。

有梦最美,希望相随,点滴爱心能够汇聚爱的海洋,一份真情能够点燃无限的希望。同志们、同学们、朋友们,让我们齐心协力,携起手来,团结互助,扎实工作,全面推进爱心助学活动深入开展,用我们的诚心之为、爱心之行、善心之举,将爱心接力棒永续传递,为贫困家庭孩子的求学成长共同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最后,我代表所有受到资助的贫困家庭对各位爱心企业家扶贫济困、雪中送炭、无私奉献的善行义举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也衷心祝愿同学们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学业有成!

谢谢大家!

社区资助贫困家庭仪式讲话稿范文篇4

各位领导、同学们:

在20--年新年刚刚到来之际,我们红十字会在这里举行博爱助学金发放仪式,主要是为情系莘莘学子、彰显人间大爱。目的是呼吁全社会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关爱、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子,顺利完成学业,使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感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为加快建设和谐、文明的新容句做出应有的贡献。

红十字会是一个从事人道主义事业的社会团体,红十字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通过这个品牌帮助了一些学生完成学业,也开展了白血病学生、大病学生的救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与社会各界广泛交流接触,大力倡导、呼吁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在社会和学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此次发放的助学金是由市规划局出资的,今天他们的领导未出场,一是他们行事低调,二是他们并不想通过捐赠获取什么、要各位报答什么,他们只想能给各位同学提供些帮助,我们和他们都希望各位在校期间能好好学习,努力拼搏,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希望各位同学都能圆大学梦,走上社会后,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希望让爱永远传递下去,让爱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最后,在龙年即将到来之际,祝各位老师、同学们龙年身体安康、心想事成!谢谢大家。

社区资助贫困家庭仪式讲话稿范文篇5

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很高兴参加由市妇联举办的“春蕾计划·圆梦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春蕾计划·圆梦行动”,是妇联组织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一项社会责任共担、发展成果共享的公益行动,也是一项党政关怀、社会关注的民生工程,目的是帮助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应届高考女生圆大学梦。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多年来倾情关爱贫困女大学生,热情参与捐资助学的各级妇联组织和向热心公益事业、慷慨捐资助学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贫困妇女儿童民生问题,把密切关注贫困妇女儿童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就学难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许多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贫困女大学生面临着辍学的危险。为此,从20--年起,市妇联创新资助载体,启动“春蕾圆梦行动”,将贫困女大学生列为重点资助对象,并采取多项措施筹集爱心捐款,为贫困女大学生雪中送炭。五年来,共筹集210万元为801名贫困女大学生圆了大学梦。事实证明,“春蕾计划·圆梦行动”是“春蕾计划”的拓展和延伸,是携手爱心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又一次爱心援助活动。从刚才捐资企业代表和受助学生代表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发言可以看出,“春蕾计划·圆梦行动”在我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支持、群众满意的公益品牌。在此,我提三点要求和希望:

一要形成共识,拓宽筹资渠道。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发展社会捐助事业摆上重要位置,加大对贫困群体和贫困家庭的扶持力度。各级妇联组织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形式,完善机制,把这项活动做得更实更好。社会各界要进一步发扬团结友爱的奉献精神,在参与“春蕾计划·圆梦行动”的活动中传承传统美德,传播和谐温暖。全市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用鲜活生动的“身边人、身边事”激发各界群众参与社会捐助的热情,动员他们积极行善、关爱他人。

二要强化管理,创新活动载体。“春蕾计划·圆梦行动”是一项为党政分忧、为困难女大学生排忧解难的公益活动。各级妇联组织要切实履行好这项活动主体的责任,要变被动为主动,在接收社会捐赠的同时积极做好劝募工作,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捐助事业。要增强善款使用的透明度,充分尊重捐方的意图,让公民和企业捐得放心。要不断完善救助方式,增强救助效果。要研究探索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提高社会捐助资金使用效率,把有限的善款用到最急需帮助的困难女大学生上。

三要饮水思源,永怀感恩之心。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充满爱心;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才会是和谐的社会。同学们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圆了大学梦,实现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再过几天,受到资助的同学们就要进入大学校园了,精彩人生的舞台即将打开。同学们得以圆梦大学,成就理想,机会来之不易。希望你们不辜负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不辜负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勤奋刻苦,练好本领,早日成才;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家乡人民对你们的一片爱心,牢记社会各界对你们的无私帮助,用爱心传递爱心,把扶贫济困、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以优异的学业回报社会、服务人民、建设家乡。

同志们、同学们,“春蕾计划·圆梦行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事业。我们殷切期望社会各界和充满爱心的人士更多地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为贫困女大学生带来希望,为推进龙岩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坚信,在全社会爱心的.浇灌下,所有贫困家庭的女大学生一定会在温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茁壮成长,早日成为有用的栋梁之才。

最后,衷心祝愿社会各界人士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祝愿同学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在新的环境里学习进步,生活愉快,学有所成!

谢谢大家!

上一篇:银行职员辞职报告经典下一篇:四年级班主任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