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25号

2024-10-21

解读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25号(共7篇)

解读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25号 篇1

解读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有新规

------------------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就资产损失发布今年第25号公告,重新制定了《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新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及相关政策同时废止。本文就新《管理办法》与原《管理办法》进行比较,就其主要内容和变化进行归纳和分析。

资产损失扣除范围适当扩大

新《管理办法》规定,企业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各类垫款、企业之间往来款项)等货币性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以及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权益)性投资。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失,以及企业虽未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但符合国税发[2009]88号文件和本办法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与原规定相比,资产损失中的应收及预付款增加了各类垫款和企业之间往来款项及无形资产,且企业尚未实际处置转让的资产发生的实质性损害,也可以按规定在税前扣除。例如企业的被其他新技术所代替或已经超过法律保护期限,已经丧失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损失,就可以按规定申报扣除。

资产损失应在已作损失处理的申报扣除

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申报扣除。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企业以前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税务机关说明并进行专项申报扣除。其中,属于实际资产损失,准予追补至该项损失发生扣除,其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5年,特殊原因形成的资产损失,其追补确认期限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企业因以前实际资产损失未在税前扣除而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在追补确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予以抵扣,不足抵扣的,向以后递延抵扣。

审批扣除取消改为申报扣除

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时,可将资产损失申报材料和纳税资料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附件一并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资产损失按其申报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分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申报形式。其中,属于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可按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清单报送税务机关,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资料留存备查。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应逐项(或逐笔)报送申请报告,同时附送会计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的纳税资料。原企业自行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改为清单申报,原需要报经税务机关审批的改为专项申报扣除,不再审批扣除,并取消终了45天之内报批的期限规定。

明确汇总纳税企业资产损失申报地点

在中国境内跨地区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以下规定申报扣除:1.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除应按专项申报和清单申报的有关规定,各自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外,各分支机构同时还应上报总机构。2.总机构对各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除税务机关另有规定外,应以清单申报的形式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3.总机构将跨地区分支机构所属资产捆绑打包转让所发生的资产损失,由总机构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专项申报。

资产损失相关的证据不变

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是指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业,对各项资产发生毁损、报废、盘亏、死亡、变质等内部证明或承担责任的声明等。办法对内外部证据予以了列举,与原规定基本相同。

逾期3年以上应收款项损失可申报扣除

新《管理办法》规定,企业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在会计上已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企业逾期1年以上,单笔数额不超过五万或者不超过企业收入总额万分之一的应收款项,会计上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与原规定相比,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即可。

非货币资产损失强调资产的计税基础

与原规定相比,新规定强调了资产损失认定价值概念的准确性,要求按照各项资产的计税基础而不是按企业会计账面价值确认。同时,新《管理办法》从实际出发规定,被投资企业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或撤销、吊销营业执照、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失踪等,应出具资产清偿证明或者遗产清偿证明。如果上述事项超过3年以上且未能完成清算的,应出具被投资企业破产、关闭、解散或撤销、吊销等的证明以及不能清算的原因说明。

没有涉及的资产损失事项也可以扣除

新《管理办法》第五十条规定,本办法没有涉及的资产损失事项,只要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也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另一解读

国家税务总局于2011年3月31日下发《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以下简称“25号公告”)。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也意味着新办法自2011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适用,2010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仍适用之前的规定。

《办法》同时废止了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前未扣除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77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电信企业坏账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96号)。并且明确本办法生效之日前尚未进行税务处理的资产损失事项,也应按本办法执行。

2009年4月1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国家税务总局又在5月4日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

上述两个规定运行两年后,国家税务总局又下发了2011年25号公告,其目的还是为了在上述政策执行基础上,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处理及报批等事项作一个比较系统性的规定。

从字面上来看,国税发[2009]88号文件的标题是《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25号公告的标题是《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是适用于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管理办法。

对比国税发[2009]88号文件我们可以看出,总体上讲,25号公告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口径上比以前要宽松了,特别是将审批制改为申报制,方便了纳税人,顺应我国行政职能转变,逐渐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大趋势。但也需要注意这一变动实质上是利好与风险并存。

审批制改申报制对企业利好与风险共存

25号公告最大的亮点就是将以前国税发[2009]88号文件关于资产损失自行申报和审批制度改为申报制。

新办法规定,自2011年起,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时,需要将资产损失申报材料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附件一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税务机关进行资料合规性及逻辑性审核后,其损失即可在税前扣除。

审批制改为申报制是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管理方向上的重大变化。申报制下,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不需要再审批了,但相应的涉税风险却增加了。因为以前只要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税务机关报批了,税务机关会有准予扣除多少的批文,一旦有批文,企业的税收风险就小了,即使后期被查出有问题,也是税务机关的责任,企业最多补税就可以了。但改为申报制后就不一样了。申报制下,税务机关只是对资料进行一个简单的审核,只要你符合规定,就可以扣除,但事后发现企业多报、错报资产损失导致少缴税款的,企业就可能被定性为偷税,要缴滞纳金或罚款。

那么如何应对这一变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呢,笔者认为有两点。一是从内部做起,建立较好的内控制度。25号公告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损失内部核销管理制度,及时收集、整理、编制、审核、申报、保存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证据材料,方便税务机关检查。”企业有内控制度,就能提供证据,减少税务风险。二是从外部转嫁,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出具财产损失报告。对于把握不准的资产损失,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资产损失报告进行申报,这样一旦被税务机关查出问题,企业也可以向税务师事务所索赔,就可以转嫁一部分涉税风险。

同样的,税务师事务所的执业风险也在加大。以前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资产损失报告实质上只是一个报备材料,最终还是要看税务机关的批文。但25号文下发后,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责任就比较大了,因为报告与税务机关检查不一致导致企业被罚,企业可以依照民事合同进行索赔。

25号公告将企业资产损失按其申报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分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申报形式。清单申报有5项,除此之外,都要进行专项申报。

无形资产纳入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范围

25号公告将资产损失范围扩大到无形资产。这一点笔者理解应该是草拟文件时候的一个失误。因为在财税[2009]57号文件中提到了存货、固定资产、非货币性资产、生物性资产等,惟独没有提到无形资产。之后发布的国税发[2009]88号文件也没有提到无形资产的税前扣除问题。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就有三种理解:一是税务机关认为,既然税收文件中没有提到无形资产,发生的损失就不允许税前扣除;二是既然国税发[2009]88号文件中没有提到无形资产,那么就意味着不用报批,可以直接进行自行计算扣除。三是现有文件虽然没有提到,但还是应该进行审批扣除。

此次25号公告将无形资产纳入资产损失范围,解决了这一疑问,使得操作中税企双方的争议减少。公告第三十八条还特别明确了无形资产报损的资料及相关标准。

准确把握25号公告所列资产损失的含义

25号公告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各类垫款、企业之间往来款项)等货币性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以及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权益)性投资。”

国税发[2009]88号文件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且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等货币资产,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等非货币资产,以及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权益)性投资。”

对照上述规定可知,25号公告删除了国税发[2009]88号文件中“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字样。不再强调资产损失与取得收入相关,但要与经营管理相关。

在预付款项中,除了应收票据外,还增加了各类垫款、企业之间往来款项。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以前对于企业收不回来的垫资、往来款项是否可以扣除是有争议的,特别是涉及关联企业的此类款项扣除问题。25号公告将这些争议款项加进来后,笔者认为只要符合条件,应该就可以扣除。

注意区分实际资产损失和法定资产损失

25号公告第三条规定,“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失(以下简称实际资产损失),以及企业虽未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但符合《通知》和本办法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以下简称法定资产损失)。”

25号公告第四条进一步明确,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申报扣除;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申报扣除。

这也就是说,实际资产损失只有转让了才会发生损失,并在转让进行扣除。而法定资产损失必须要提供证明资料,且会计上已做处理才能扣除。

二者扣除的时间上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尤其会体现在以前发生的资产损失。25号公告第六条明确,“企业以前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税务机关说明并进行专项申报扣除。其中,属于实际资产损失,准予追补至该项损失发生扣除,其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五年,但因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遗留的资产损失、企业重组上市过程中因权属不清出现争议而未能及时扣除的资产损失、因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而形成的资产损失以及政策定性不明确而形成资产损失等特殊原因形成的资产损失,其追补确认期限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适当延长。属于法定资产损失,应在申报扣除。”

上述规定中,追补确认5年的限定,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前未扣除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772号)是有很大区别的。

国税函[2009]772号对于以前的资产损失允许追补确认在该项资产损失发生的扣除,是没有追补确认期限的。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对于那些多年前为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现在再申报扣除,很多证据都已经缺失了,申报也很难证明是合理的资产损失,因此,给一个追补确认期还是比较合适的。

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业要延长资产损失的追补确认期,25号公告将审批权直接上升到国家税务总局,地方税务机关没有权利再审批了。

此外,企业应注意把握对“属于法定资产损失,应在申报扣除。”的理解。比如,某企业在2年前因合作方资不抵债等原因发生了应收账款的损失,当时会计上已计提坏账准备,但并未向税务机关报损。2010年发现该企业破产倒闭,那么,这笔坏账损失,企业什么时候申报,什么时候扣除,但前提条件是会计上已进行了处理。

25号公告第六条同时提到了企业因以前实际资产损失未在税前扣除而多缴税款后造成亏损的,只允许抵扣,不能再退税。这里需要提醒企业,只有实际资产损失才会涉及到这一规定,法定资产损失不存在这一情况。

关联方借款损失允许税前扣除且范围较宽

25号公告第四十五条规定,“企业按独立交易原则向关联企业转让资产而发生的损失,或向关联企业提供借款、担保而形成的债权损失,准予扣除,但企业应作专项说明,同时出具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及其相关的证明材料。”

以前对于关联企业之间的借款形成的损失是否允许扣除是不明确的,税务机关一般的执行口径是不允许扣除。已失效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发生坏账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945号)规定比较苛刻,该文件明确,关联企业之间的应收账款,经法院判决负债方破产,破产企业的财产不足以清偿的负债部分,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应允许债权方企业作为坏账损失在税前扣除。

对比上述规定,25号公告的规定显然是放宽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要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即可做损失扣除,不再要求经法院判决负债方破产,破产企业的财产不足以清偿的苛刻条件;二是放宽了适用企业的范围,原来规定,只有金融企业发生的借贷行为才可以扣除,而根据25号公告的规定,只要企业间发生借款行为符合规定条件就可以作为损失扣除,不再限定为金融企业。

上述规定对于关联企业而言是一个利好,但也需要注意的是,今后税务机关一定会加大对该项业务的审核,防止企业通过各种借口逃避或悬空企业债权的形式进行避税。比如,A、B为关联企业,A账面有很大的盈利,B准备关闭停产,停产前,A向B注入大量资金,并通过其他方式将该款项转移出去,然后将B企业申请破产注销,形成大额的坏账损失,从而进行避税。这应该是税务机关今后重点关注的内容。

解读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25号 篇2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 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以下简称征管法) 及其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9]57号) (以下简称《通知》) 的规定,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资产, 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 (包括应收票据、各类垫款、企业之间往来款项) 等货币性资产, 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 以及债权性投资和股权 (权益) 性投资。

第三条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 是指企业在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失 (以下简称实际资产损失) , 以及企业虽未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 但符合《通知》和本办法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 (以下简称法定资产损失) 。

第四条企业实际资产损失, 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法定资产损失, 应当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 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

第五条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 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 不得在税前扣除。

第六条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的, 可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 向税务机关说明并进行专项申报扣除。其中, 属于实际资产损失, 准予追补至该项损失发生年度扣除, 其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五年, 但因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遗留的资产损失、企业重组上市过程中因权属不清出现争议而未能及时扣除的资产损失、因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而形成的资产损失以及政策定性不明确而形成资产损失等特殊原因形成的资产损失, 其追补确认期限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适当延长。属于法定资产损失, 应在申报年度扣除。

企业因以前年度实际资产损失未在税前扣除而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可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予以抵扣, 不足抵扣的, 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

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发生年度扣除追补确认的损失后出现亏损的, 应先调整资产损失发生年度的亏损额, 再按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并按前款办法进行税务处理。

第二章申报管理

第七条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时, 可将资产损失申报材料和纳税资料作为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附件一并向税务机关报送。

第八条企业资产损失按其申报内容和要求的不同, 分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申报形式。其中, 属于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 企业可按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归类、汇总, 然后再将汇总清单报送税务机关, 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资料留存备查;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 企业应逐项 (或逐笔) 报送申请报告, 同时附送会计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的纳税资料。

企业在申报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过程中不符合上述要求的, 税务机关应当要求其改正, 企业拒绝改正的, 税务机关有权不予受理。

第九条下列资产损失, 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一) 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 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

(二) 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三) 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四) 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五) 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 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第十条前条以外的资产损失, 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 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

第十一条在中国境内跨地区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 应按以下规定申报扣除:

(一) 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 除应按专项申报和清单申报的有关规定, 各自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外, 各分支机构同时还应上报总机构;

(二) 总机构对各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 除税务机关另有规定外, 应以清单申报的形式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

(三) 总机构将跨地区分支机构所属资产捆绑打包转让所发生的资产损失, 由总机构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专项申报。

第十二条企业因国务院决定事项形成的资产损失, 应向国家税务总局提供有关资料。国家税务总局审核有关情况后, 将损失情况通知相关税务机关。企业应按本办法的要求进行专项申报。

第十三条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 企业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报送相关资料的, 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 经主管税务机关同意后, 可适当延期申报。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损失内部核销管理制度, 及时收集、整理、编制、审核、申报、保存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证据材料, 方便税务机关检查。

第十五条税务机关应按分项建档、分级管理的原则, 建立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台账和纳税档案, 及时进行评估。对资产损失金额较大或经评估后发现不符合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规定、或存有疑点、异常情况的资产损失, 应及时进行核查。对有证据证明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不真实、不合法的, 应依法作出税收处理。

第三章资产损失确认证据

第十六条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第十七条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 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 主要包括:

(一) 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

(二) 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三) 工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

(四) 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或清偿文件;

(五) 行政机关的公文;

(六) 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报告;

(七) 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定证明;

(八) 仲裁机构的仲裁文书;

(九) 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保险单据;

(十) 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证据。

第十八条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是指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业, 对各项资产发生毁损、报废、盘亏、死亡、变质等内部证明或承担责任的声明, 主要包括:

(一) 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

(二) 资产盘点表;

(三) 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四) 企业内部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

(五) 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六) 对责任人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七) 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财务负责人对特定事项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声明。

第四章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

第十九条企业货币资产损失包括现金损失、银行存款损失和应收及预付款项损失等。

第二十条现金损失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 现金保管人确认的现金盘点表 (包括倒推至基准日的记录) ;

(二) 现金保管人对于短缺的说明及相关核准文件;

(三) 对责任人由于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的说明;

(四) 涉及刑事犯罪的, 应有司法机关出具的相关材料;

(五) 金融机构出具的假币收缴证明。

第二十一条企业因金融机构清算而发生的存款类资产损失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 企业存款类资产的原始凭据;

(二) 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的法律文件;

(三) 金融机构清算后剩余资产分配情况资料。

金融机构应清算而未清算超过三年的, 企业可将该款项确认为资产损失, 但应有法院或破产清算管理人出具的未完成清算证明。

第二十二条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坏账损失应依据以下相关证据材料确认:

(一) 相关事项合同、协议或说明;

(二) 属于债务人破产清算的, 应有人民法院的破产、清算公告;

(三) 属于诉讼案件的, 应出具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裁决书或仲裁机构的仲裁书, 或者被法院裁定终 (中) 止执行的法律文书;

(四) 属于债务人停止营业的, 应有工商部门注销、吊销营业执照证明;

(五) 属于债务人死亡、失踪的, 应有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对债务人个人的死亡、失踪证明;

(六) 属于债务重组的, 应有债务重组协议及其债务人重组收益纳税情况说明;

(七) 属于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而无法收回的, 应有债务人受灾情况说明以及放弃债权申明。

第二十三条企业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在会计上已作为损失处理的, 可以作为坏账损失, 但应说明情况, 并出具专项报告。

第二十四条企业逾期一年以上, 单笔数额不超过五万或者不超过企业年度收入总额万分之一的应收款项, 会计上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 可以作为坏账损失, 但应说明情况, 并出具专项报告。

第五章非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

第二十五条企业非货币资产损失包括存货损失、固定资产损失、无形资产损失、在建工程损失、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等。

第二十六条存货盘亏损失, 为其盘亏金额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 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 存货计税成本确定依据;

(二) 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三) 存货盘点表;

(四) 存货保管人对于盘亏的情况说明。

第二十七条存货报废、毁损或变质损失, 为其计税成本扣除残值及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 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 存货计税成本的确定依据;

(二) 企业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变质、残值情况说明及核销资料;

(三) 涉及责任人赔偿的, 应当有赔偿情况说明;

(四) 该项损失数额较大的 (指占企业该类资产计税成本10%以上, 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上, 下同) , 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第二十八条存货被盗损失, 为其计税成本扣除保险理赔以及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 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 存货计税成本的确定依据;

(二) 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

(三) 涉及责任人和保险公司赔偿的, 应有赔偿情况说明等。

第二十九条固定资产盘亏、丢失损失, 为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 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 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核销资料;

(二) 固定资产盘点表;

(三)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相关资料;

(四) 固定资产盘亏、丢失情况说明;

(五) 损失金额较大的, 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报告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第三十条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损失, 为其账面净值扣除残值和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 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相关资料;

(二) 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核销资料;

(三) 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材料;

(四) 涉及责任赔偿的, 应当有赔偿情况的说明;

(五) 损失金额较大的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 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第三十一条固定资产被盗损失, 为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 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相关资料;

(二) 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 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三) 涉及责任赔偿的, 应有赔偿责任的认定及赔偿情况的说明等。

第三十二条在建工程停建、报废损失, 为其工程项目投资账面价值扣除残值后的余额, 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 工程项目投资账面价值确定依据;

(二) 工程项目停建原因说明及相关材料;

(三) 因质量原因停建、报废的工程项目和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停建、报废的工程项目, 应出具专业技术鉴定意见和责任认定、赔偿情况的说明等。

第三十三条工程物资发生损失, 可比照本办法存货损失的规定确认。

第三十四条生产性生物资产盘亏损失, 为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 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 生产性生物资产盘点表;

(二) 生产性生物资产盘亏情况说明;

(三) 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金额较大的, 企业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和责任认定、赔偿情况的说明等。

第三十五条因森林病虫害、疫情、死亡而产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 为其账面净值扣除残值、保险赔偿和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 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 损失情况说明;

(二) 责任认定及其赔偿情况的说明;

(三) 损失金额较大的, 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

第三十六条对被盗伐、被盗、丢失而产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 为其账面净值扣除保险赔偿以及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 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 生产性生物资产被盗后, 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或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二) 责任认定及其赔偿情况的说明。

第三十七条企业由于未能按期赎回抵押资产, 使抵押资产被拍卖或变卖, 其账面净值大于变卖价值的差额, 可认定为资产损失, 按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 抵押合同或协议书;

(二) 拍卖或变卖证明、清单;

(三) 会计核算资料等其他相关证据材料。

第三十八条被其他新技术所代替或已经超过法律保护期限, 已经丧失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损失, 应提交以下证据备案:

(一) 会计核算资料;

(二) 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三) 技术鉴定意见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无形资产已无使用价值或转让价值的书面申明;

(四) 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期限文件。

第六章投资损失的确认

第三十九条企业投资损失包括债权性投资损失和股权 (权益) 性投资损失。

第四十条企业债权投资损失应依据投资的原始凭证、合同或协议、会计核算资料等相关证据材料确认。下列情况债权投资损失的, 还应出具相关证据材料:

(一) 债务人或担保人依法被宣告破产、关闭、被解散或撤销、被吊销营业执照、失踪或者死亡等, 应出具资产清偿证明或者遗产清偿证明。无法出具资产清偿证明或者遗产清偿证明, 且上述事项超过三年以上的, 或债权投资 (包括信用卡透支和助学贷款) 余额在三百万元以下的, 应出具对应的债务人和担保人破产、关闭、解散证明、撤销文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证明或查询证明以及追索记录等 (包括司法追索、电话追索、信件追索和上门追索等原始记录) ;

(二) 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 企业对其资产进行清偿和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 未能收回的债权, 应出具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证明、保险赔偿证明、资产清偿证明等;

(三) 债务人因承担法律责任, 其资产不足归还所借债务, 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的, 应出具法院裁定证明和资产清偿证明;

(四) 债务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 企业提出诉讼或仲裁的, 经人民法院对债务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 债务人和担保人均无资产可执行, 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或终止 (中止) 执行的, 应出具人民法院裁定文书;

(五) 债务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 企业提出诉讼后被驳回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不予支持的, 或经仲裁机构裁决免除 (或部分免除) 债务人责任, 经追偿后无法收回的债权, 应提交法院驳回起诉的证明, 或法院不予受理或不予支持证明, 或仲裁机构裁决免除债务人责任的文书;

(六) 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债权, 应提供国务院批准文件或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文件。

第四十一条企业股权投资损失应依据以下相关证据材料确认:

(一) 股权投资计税基础证明材料;

(二) 被投资企业破产公告、破产清偿文件;

(三)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吊销被投资单位营业执照文件;

(四) 政府有关部门对被投资单位的行政处理决定文件;

(五) 被投资企业终止经营、停止交易的法律或其他证明文件;

(六) 被投资企业资产处置方案、成交及入账材料;

(七) 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投资 (权益) 性损失的书面申明;

(八) 会计核算资料等其他相关证据材料。

第四十二条被投资企业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或撤销、吊销营业执照、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失踪等, 应出具资产清偿证明或者遗产清偿证明。

上述事项超过三年以上且未能完成清算的, 应出具被投资企业破产、关闭、解散或撤销、吊销等的证明以及不能清算的原因说明。

第四十三条企业委托金融机构向其他单位贷款, 或委托其他经营机构进行理财, 到期不能收回贷款或理财款项, 按照本办法第六章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十四条企业对外提供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担保, 因被担保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而承担连带责任, 经追索, 被担保人无偿还能力, 对无法追回的金额, 比照本办法规定的应收款项损失进行处理。

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担保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与本企业应税收入、投资、融资、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担保。

第四十五条企业按独立交易原则向关联企业转让资产而发生的损失, 或向关联企业提供借款、担保而形成的债权损失, 准予扣除, 但企业应作专项说明, 同时出具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及其相关的证明材料。

第四十六条下列股权和债权不得作为损失在税前扣除:

(一) 债务人或者担保人有经济偿还能力, 未按期偿还的企业债权;

(二) 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以各种形式、借口逃废或悬空的企业债权;

(三) 行政干预逃废或悬空的企业债权;

(四) 企业未向债务人和担保人追偿的债权;

(五) 企业发生非经营活动的债权;

(六) 其他不应当核销的企业债权和股权。

第七章其他资产损失的确认

第四十七条企业将不同类别的资产捆绑 (打包) , 以拍卖、询价、竞争性谈判、招标等市场方式出售, 其出售价格低于计税成本的差额, 可以作为资产损失并准予在税前申报扣除, 但应出具资产处置方案、各类资产作价依据、出售过程的情况说明、出售合同或协议、成交及入账证明、资产计税基础等确定依据。

第四十八条企业正常经营业务因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而出现操作不当、不规范或因业务创新但政策不明确、不配套等原因形成的资产损失, 应由企业承担的金额, 可以作为资产损失并准予在税前申报扣除, 但应出具损失原因证明材料或业务监管部门定性证明、损失专项说明。

第四十九条企业因刑事案件原因形成的损失, 应由企业承担的金额, 或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两年以上仍未追回的金额, 可以作为资产损失并准予在税前申报扣除, 但应出具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的立案侦查情况或人民法院的判决书等损失原因证明材料。

第八章附则

第五十条本办法没有涉及的资产损失事项, 只要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 也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第五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五十二条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2009]88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前年度未扣除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77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电信企业坏账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10]196号) 同时废止。本办法生效之日前尚未进行税务处理的资产损失事项, 也应按本办法执行。

解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 篇3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连续发出7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政策举措,作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安排,极大地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为取得粮食生产“七连增”、农民增收“七连快”的非凡成就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

迎接水利改革发展的春天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动员亿万人民大规模兴修水利,集中力量系统整治大江大河,突出重点优先解决民生水利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主要江河防洪能力显著提升,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水资源节约和保护逐步加强,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稳步推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必须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自然灾害呈现多发频发重发趋势,2006年重庆、四川东部地区的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性的大洪水,2008年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大范围的特大春旱,2010年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的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的严重山洪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暴露出我国水利基础脆弱、欠账较多的严峻局面,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深化水利改革时不我待,强化水利管理势在必行。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鲜明指出,要下决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必须把水利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增加水利投入,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从根本上提高防御洪涝干旱灾害能力和水利基础保障水平。为切实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农田水利基础,抓紧突破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水利薄弱环节,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认真分析形势,广泛听取意见,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以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方式,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符合国情水情,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

《决定》深刻揭示新形势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强调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决定》科学界定了新形势下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和水利的战略地位,首次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决定》系统阐述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全面部署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强调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出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调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决定》还就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和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水利、着眼全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理论性、实践性很强,操作性、含金量很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综合性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水利改革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数字点击

4倍:研究表明,在影响粮食生产的诸要素中,水的增产效用最为突出,1亩水浇地的收益是1亩旱地的2倍至4倍,水利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

1000斤:在我国三大作物中,小麦耗水最少,每亩需水400立方米。通常生产1斤小麦,需要耗水1000斤。

7000亿元:“十一五”水利总投入约7000亿元,是“十五”的1.93倍,其中中央水利投资达到2934亿元。

1.9亿亩:5年间,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9亿亩,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0。

90%:全國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77亿亩,居世界首位。我国以占不足全国耕地一半的灌溉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产量75%的粮食和90%的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灌区成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基地。

新形势: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水利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从总体上看,我国水利建设仍面临“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严峻局面:

——我国防洪综合体系还不健全,2010年全国有437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受灾人口达2.1亿,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水资源调控能力还不足,正常年份全国年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近2/3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缺水,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改变,全国54%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因洪涝受灾面积超过2.1亿亩。“两工”取消后农民投工投劳锐减,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水利投入强度还不够,全国4万多个乡镇中有1/3缺乏符合标准的供水设施,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7个中央一号文件已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三农”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今后在不断强化和完善现有政策的同时,将选取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逐个突破。

新定位: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不是就农说农、就水利说水利,而是立足国情水情变化,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明确了新时期的水利发展战略定位,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文件第一次全面深刻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这些都是文件的突出亮点。

文件进一步强调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3个把”的基本思路: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这也意味着今后将有更多“真金白银”投入水利。

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利建设发展很不平衡。文件明确提出要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新目标:2020年基本建成四大体系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一个总的目标,即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这一目标如何实现,文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4大体系:

——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的同时,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让全国小型病险水库全部摘除“病帽”,全面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十二五”期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

——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主要水质指标达标率提高到60%。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

解读2011年第51号公告 篇4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中国税网

作者:钟斐 樊剑英

日期:2011-10-21

本网讯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营业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51号)。资产重组有关营业税的征税围在公告下发前,整体产权转让主要依据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让企业产权不征营业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2]165号)、分立主要依据是《关于保险公司分业经营改革中不动产转移过户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国税发[2002]69号),部分转让实物资产主要依据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石化集团销售实业有限公司转让成品油管道项目部产权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916号)等,以上文件内容分散,且是对个案涉税事项的批复,其精神实质很难理解,实务中很难操作。公告对资产重组有关营业税的征税围问题给予了明确。该政策的出台进一步降低了资产重组税收负担,符合《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所规定的“研究完善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的财税政策。对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给予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为更多企业资产重组打开了方便之门。

企业资产重组的含义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规定:企业重组,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包括企业法律形式改变、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等。在《公司法》中,对于债务重组、股权收购、合并、分立有明确规定,比较容易理解。而资产收购,公司法中没有规定,财税[2009]59号给出的定义是,资产收购,是指一家企业(受让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转让企业)实质经营性资产的交易。《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4号)第五条实质经营性资产,是指企业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与产生经营收入直接相关的资产,包括经营所用各类资产、企业拥有的商业信息和技术、经营活动产生的应收款项、投资资产等。也就是说,实质经营性资产应该是一组能够独立、连续的产生经济利益的资产组合,比如分公司的整体资产。按照财税[2009]59号的规定,重组是非日常经营活动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那么,资产收购业务涉及资产交易,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资产交易,受让企业为获得转让企业实质经营性资产经营控制权而发生的资产交易,是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涉及产权变更的,则又涉及法律结构的交易。有区别的是,在一般性税务处理中,资产收购与普通资产交易没有本质不同。特殊性税务处理则可以享有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而增值税、营业税处理随着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13号公告及近期发布的51号公告又有新的涵义。

资产重组营业税规定

在51号公告中资产收购作为企业重组的一部分,并未如企业所得税一样有区分一般性税务处理与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规定。而是强调“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其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以上规定与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2月1日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13号,以下简称1

3号文)表达口径一致。13号文规定:“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其中涉及的货物转让,不征收增值税。”

即13号公告和51号公告结合来看,可以明确: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既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也不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其中涉及的货物转让,不征收增值税;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从新政策规定中可以明确:企业重组过程中,转让企业全部产权涉及的应税货物的转让以及不动产、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不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其实质当属于股权转让。例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让企业产权不征营业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2]165号)规定:对《海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海南省金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转让富岛化工有限公司全部产权是否征收营业税问题的请示》(琼地税发[2002]9号)批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营业税的征收范围为有偿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行为。转让企业产权是整体转让企业资产、债权、债务及劳动力的行为,其转让价格不仅仅是由资产价值决定的,与企业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的行为完全不同。因此,转让企业产权的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不应征收营业税。

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也不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虽然不属于股权转让,但排除在增值税、营业税征税范围之外,比如一个企业分立为两个企业,必然涉及到资产、负债和劳动力的一并分立。一个企业将一个核算单位转让出去,也存在同样问题,例如中国石化集团销售实业有限公司自2003年起,先后在广东、山东、安徽等地成立了8个成品油管道项目部,负责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成品油管道运营管理工作,中国石化集团销售实业公司拟将上述8个成品油管道项目部的产权整体转让给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石化集团销售实业有限公司转让成品油管道项目部产权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916号)规定:“中国石化集团销售实业公司将成品油管道项目部产权整体转让给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的行为属于企业产权整体转让行为,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让企业产权不征营业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2]165号)的规定,上述转让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不征收营业税。”这里也称之为“产权整体转让”。还有公司部分产权置换的行为,以部分资产划转其他企业换取股权,例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鞍山钢铁集团转让部分资产产权不征营业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4]316号)所规定:“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是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先后将鞍钢第一炼铁厂、鞍钢大型轧钢厂、鞍钢第一初轧厂的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和机器设备划转给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其资产调整属于企业重组改制,资产重新划分,不是一般意义的企业间转让不动产、无形资产的行为,因此,不应征收营业税。”

51号公告和13号公告与之前规定相比有重大突破和利好。但如果只是实物资产的转移,则不符合不征税规定,这种转让行为理解为普通资产交易行为,涉及的应税货物转让照章征收增值税,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照章征收营业税。

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须一并转让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部分转让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的交易不征收营业税的前提条件是关联的债权、债务和转让实物资产应属于绑在一起的,并非转让企业的全部债权债务。并且劳动力的转移应符合相关政策规定,其职工应和转让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受让单位则应和该部分职工建立新的劳动关系。

资产重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比如“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支出”。《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条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例如“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资产重组是非日常经营活动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因此,资产重组在会计处理中转让企业转让所得属于利得而非收入。资产重组会计处理较为复杂,应区分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分别处理。

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税网及其运营商北京中税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税网及其运营商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作品、服务、信息、材料的任何部分进行公开、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税网”和作者姓名。

② 对于注明为“原创”和“独家”的内容,均系本网原创或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刊载、传播。禁止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以任何方式转载使用。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解读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25号 篇5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

完税凭证索取指引的公告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开具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10〕63号)的要求,现将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索取指引予以发布,自2011年4月18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二Ο一一年三月十八日

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索取指引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开具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10〕63号)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管理暂行办法》和《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收票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的工作实际,制定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索取指引。

一、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的具体种类

目前,代扣代缴义务人在代扣税款时为纳税人开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扣代收税款凭证》、自行申报纳税人缴纳税款时取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通用完税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缴款书》、以及税务机关为纳税人开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均是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具有同等的证明作用。

二、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取得的途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扣代收税款凭证》

代扣代缴义务人在代扣代收税款时,纳税人可以要求代扣代缴义务人为自己开具《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扣代收税款凭证》,代扣代缴义务人不得拒绝。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通用完税证》

自行申报纳税人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现金税款时,税务机关为纳税人开具《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通用完税证》。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缴款书》

自行申报纳税人持由税务机关或本人自行填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缴款书》直接向银行缴纳税款,银行将加盖有银行收讫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缴款书》第一联退给纳税人。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1.税务机关年终为纳税人开具全年纳税情况的完税证明 税务机关在终了4个月内汇总纳税人全年的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况,经核实后,主动为每一个纳税人按其上年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开具一张完税证明。年终开具的完税证明,由市局负责统一印制,并由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组织发放。

2.纳税人上门向税务机关申请要求开具完税证明

(1)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纳税人,可向全市任意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受理窗口提出申请,受理人员确认其身份及在一定期间内个人所得税纳税额后,为其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2)持其他有效身份证件的纳税人,应向其扣缴单位的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受理人员确认其身份及在一定期间内个人所得税纳税额后,为其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三、个人网上查询代扣代缴申报信息 纳税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到税务机关进行身份核准,同时在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网站(http://)完成信息登记后,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查询代扣代缴单位为个人进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申报的信息。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扣代收税款凭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通用完税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缴款书》的开具事项按现行规定执行。

五、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一个月内,向社会公布本局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受理窗口的单位名称、办公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使纳税人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主题词:个人所得税 完税凭证 公告

分送: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

解读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25号 篇6

产增值税有关问题

新年伊始,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号),规定两种情形下,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可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该文件是对《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号)文件的补充。现解读如下:

从税法原理上来看,固定资产也属于货物范畴,因此销售固定产应该与其他货物一起纳税,但2009年以前,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即购进固定资产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这相当于企业已经负担了该项增值税,如果对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再按照17%税率征税,就会形成重复纳税。因此除销售价格高于购买原价外的其他固定资产外,一般都给予免税政策。2009年以后,我国增值税制度由生产型转型为消费型,规定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抵扣进项税额。在此规定下,原则上来说,销售已经抵扣过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照17%征税,这同一般货物的税收政策保持了一致。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般原则,即:凡是抵扣过进项税额的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销售时按照17%征税;凡是没有抵扣过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则按照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截止目前,国家税务总局曾经对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出台过5个文件,均体现了以上原则精神。

一、财税[2002]29号文件的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旧货和旧机动车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2]29号)规定:纳税人销售旧货(包括旧货经营单位销售旧货和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的应税固定资产),无论其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也无论其是否为批准认定的旧货调剂试点单位,一律按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那么什么是应税固定资产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问题解答(之一)>的通知》(国税函[1995]288号文件第十一条规定了三个条件,凡不同时符合三个条件的固定资产,为应税固定资产,反之为免税固定资产。三个条件分别是: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所列货物;企业按固定资产管理,并确已使用过的货物;销售价格不超过其原值的货物。

29号文件的实质是,由于购进固定资产不允许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因此销售自己使

用过的固定资产免税。但是,如果一台固定资产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其销售价格居然超过了购进价格,这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由于企业负担的增值税只是购进原价的进项税,如果超过购进原价,应该缴纳增值税,鉴于该项业务没有核算进项和销项,因此给出了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的计税方法。

虽然有超过原值按照4%减半征收的规定,但是29号文件本质上仍然是由于没有抵扣进项税额,因此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免税的规定,超原值征税只是原则外的例外。

二、财税[2008]170号文件的规定

《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规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170号文件认为,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的固定资产,都允许抵扣进项税额,所以一律按照适用税率17%征税。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虽然是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的固定资产,但是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等多种情况。例如:2009年1月某企业购进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自用,1年后该企业将小汽车销售,如果按照170号文件规定,由于该小汽车是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的,应该按照17%税率征收增值税,而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的规定,购进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如果对该项业务按照17%征税,显然是重复纳税,不符合税法原理。

实际上,虽然是2009年1月1日以后购入的固定资产,只要属于《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的项目,均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因此,170号文件以时间划界限,是不太准确的。

三、财税[2009]9号文件的规定

基于财税[2008]170号文件以时间划界限存在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迅速出台了“打补丁”的财税[2009]9号文件,予以纠正,该文件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条例第十条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该文件从以时间为界限,改为直接按照立法本质,即:税法是否规定允许抵扣来做为标

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该文件:

第一,2009年1月1日以后购入的固定资产,如果属于条例第十条规定不得抵扣的固定资产,则销售时按照4%减半征收。例如,A公司2009年4月购入一台跑步机用于健身房,2010年4月将其销售,由于购进跑步机是用于非应增值税项目,因此在购入时该企业未抵扣进项税额,2010年4月销售时,应该按照4%减半征收。如果按照财税[2008]170号文件的规定,应该按照17%的税率征税。

第二,9号文件规定的是,如果销售的是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照4%简易征收,如果税法规定购进该项固定资产允许抵扣,企业由于没有取得进项发票,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实际抵扣进项税额,认为企业是自动放弃抵扣权,销售该项固定资产时,按照适用税率17%征收。

四、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1号公告的规定

财税[2009]9号文件给出了以“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是否允许抵扣”作为标准,来判断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到底按照17%税率征收,还是4%减半征收。但在实践过程中,对9号文件的理解存在两个争议,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1号公告正是对这两个争议进行界定的文件。

第一,购买固定资产时为小规模纳税人,而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时为一般纳税人,到底按照17%税率征收,还是按照4%减半征收。

虽然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自然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但是条例第十条并没有包括该项条款,因此如果严格按照财税[2009]9号文件规定,企业在小规模纳税人期间购买的固定资产,未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就要按照17%征税。但是,由于企业并未抵扣过进项税额,如果按照17%征税显然是重复纳税,因此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1号公告明确该事项按照4%减半征收。

第二,简易征收的企业,销售其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到底是按照17%还是4%减半征收的问题。

简易征收的企业购进货物,虽然也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但是该规定是财税[2009]9号文件界定的,《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也没有界定此事。因此,如果按照条文办事儿,简易征收的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也要按照17%征税,这显然不符合税法原理,造

成重复纳税。因此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1号公告规定简易征收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该按照4%减半征收。

其实,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是由于财税[2008]170号文件规定不周全,财税[2009]9号文件的补充仍然不完善造成的。笔者认为,未来如果出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不能涵盖的其他问题,仍需要继续出台补充文件加以说明。而治本之策是对财税[2009]9号文件的规定加以完善,修改为: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范性文件中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五、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否超原值,均要征税

2009年1月1日之前,根据财税[2009]29号文件,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果不超原值不征税,超过原值按照4%减半征收。2009年1月1日之后,无论财税[2008]170号文件,还是财税[2009]9号文件、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1号公告,均没有免税规定。即:2009年1月1日之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要么按照17%征税,要么按照4%减半征收。

这样的规定,笔者认为不是很合理。比如,一个纯粹的地税局管辖企业,从来没有任何国税业务,销售一台旧电脑,取得收入1000元,按照税法规定要到国税局申报增值税,这无疑是增加了税务机关很多的工作量;而对于一个从未和国税局打交道的企业来说,要去申报几十元的增值税,这种程序负担,实在没有必要。

解读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25号 篇7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T 12234-2007《石油、天然气工业用螺柱连接阀盖的钢制闸阀》第1号修改单、GB/T 12235-2007《石油、石化及相关工业用钢制截止阀和升降式止回阀》第1号修改单、GB/T 17241.6-2008《整体铸铁法兰》第1号修改单, 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 现予以公布 (见附件) 。

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日

附件1:

GB/T 12234-2007《石油、天然气工业用螺柱

连接阀盖的钢制闸阀》第1号修改单

附件2:

GB/T 12235-2007《石油、石化及相关工业用钢制截止阀和升降式止回阀》第1号修改单

页码:第15页

章条:5.11条

附件3:

GB/T 17241.6-2008《整体铸铁法兰》第1号修改单

1.页码:3

“表2 PN6整体铸铁法兰尺寸”中对应公称尺寸DN500的整体铸铁法兰厚度c由20修改为30。

2.页码:5

3.页码:8

上一篇:数学史感悟下一篇:励志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