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2024-06-03

小学生资助工作总结(共11篇)

小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篇1

如何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案例背景

2012年4月,根据工作安排我开始接触学生资助工作,我的服务对象是全市从学前到大学所有需要资助的各级学生,经过4个月工作历练,我深刻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学生资助工作是以保证家庭困难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为前提,以改善教育民生为重点,以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学生资助工作历经五年的发展历程,建立了从学前到大学的全覆盖的资助体系。并得到了社会广大爱心人士,以及各大媒体的全力支持。

解决方案

1、深入了解各项资助政策,精读、细读,把握关键,把握重点,耐心解决每一位咨询人士的问题。

2、协调县市区做好各县资助政策执行工作,保证将各项政策落实到每一个贫困学生。

3、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一个贫困学生都了解资助政策。

小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篇2

一、加强制度建设, 保障规范运作

学院领导历来对资助贫困学生高度重视, 特别是新资助政策体系实行以后, 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资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明确强调要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决学生家长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工程来抓,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资助相关政策,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这一惠民工程得以顺利实施。五年来, 学院结合实际, 先后制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暂行办法》、《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及发放暂行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费暂行办法》和《学生综合测评办法》等, 并编印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和《学生手册》上, 为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运作规范。

二、建立完善资助机构, 加强资助工作管理

为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管理, 经学院党委研究, 于2008年成立了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为组长, 学生、教务、财务、系 (部) 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及资助管理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设在学生工作部, 由2名教师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在学院人力总体趋紧的情况下, 整合管理资源, 将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工作统筹归为学生资助中心管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职责范围也由原来主要管理学生助学贷款扩展到管理学生资助。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建立, 保证了学生资助政策的有效落实, 为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精心组织, 明确重点, 全面完成各项学生资助工作任务

(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 关系到资助工作的成效。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文件要求, 学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按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暂行办法》, 成立了院、系、班三级认定组织, 严格工作制度, 规范工作程序, 全面细致地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在此基础上,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 同时实行科学、动态管理, 对受助学生既要每学年进行一次认定, 又要定期按一定比例进行资格复查, 及时对家庭经济发生显著变化的学生做出调整。学院各类资助项目也能有针对性的对已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

(二) 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学院要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要熟悉并掌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金融机构的具体规定, 热情为学生服务。特别要向学生讲清楚签订借款合同的重要性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提示学生要详细阅读合同条款, 遵守合同约定, 告知学生带齐签订借款合同和划拨款项所需的证明资料, 争取申请贷款的成功。在工作中, 抓重点、讲实效, 配合县 (区) 资助中心做好贷款政策宣传, 在贷款经办银行落实的基础上, 认真把握每个学生的贷款额度, 指导学生按照“奖学金、助学贷款主要解决学费和住宿费, 助学金、勤工助学等主要解决生活费”的思路来申请贷款。在确定国家助学贷款对象时, 坚持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着想, 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毕业后的还款压力, 认真审核申请贷款学生资格, 指导学生顺利办理贷款。

学院高度重视资助政策的宣传, 主动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宣传工作, 按要求寄发《资助宣传手册》, 制定《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流程》、《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 加强贷前贷后管理, 并依托学院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 使学生资助工作逐步由单纯的“资助”转变为双重的“资助与育人”。

(三) 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和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代偿工作

按照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 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积极向学生宣传政府代偿政策, 讲明代偿资助申请和审查、材料报送、还款协议签订、资金的管理与支付等具体要求、规定, 确保符合条件的贷款毕业生都能享受政府的代偿资助。

(四) 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

学院根据《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及发放办法》, 并按“资金落实到人、身份落实到学籍”的要求, 严格标准, 规范程序, 力争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首先, 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学生资助工作会议, 学习传达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办法和学院的实施细则, 公开分配名额;其次, 各班召开主题班会, 传达学院资助工作会议精神, 使学生明白评审的程序、条件等;第三, 由学生本人写出书面申请, 励志奖学金申请者并附村、乡 (镇) 、县 (区) 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由班级评审小组进行摸底、推选;第四, 由系评审小组进行初审, 确定出本系国家奖助学金的受 (奖) 助人选, 在本系范围内公示;第五,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各系报送材料召开专门会议,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复审, 确定候选人, 并在全院范围内公示, 无异议后报学院院务会议审定;第六, 学院审定后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准备材料, 报省教育厅审批;第七, 省教育厅审批后, 向受 (奖) 助学生家长邮寄喜报, 并按时发放。

(五) 贫困学生信息资料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信息统计工作。学院建有校内困难学生信息资料库, 将学生的申请表、证明材料、审核结果和资金发放记录等有关材料按年度归档。二是做好资金发放管理。学院认真核实每位学生的申请, 详实核对信息, 核对受助学生人数, 从未有过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情况, 从未发生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 抵顶或扣减国家奖助学金的行为。学院还主动联系当地农行为学生办理农行储蓄卡, 能按时、足额将国家奖助学金、学生各种补贴等发放到学生手中。三是做好资助报表数据报送。资助报表既是资助工作成果的体现, 也是财政分配资助经费的依据。学院高度重视资助报表和信息的报送工作, 安排专人负责, 以保证资助报表和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六) 学院资助工作

在认真落实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政策的基础上, 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新资助政策体系为基础, 结合自身实际, 积极探索资助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除了将国家的专项资金用于资助体系中相应的资助项目外, 学院按照政策从学院事业收入中提取5%以上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每位学生每月发放生活补贴22元, 同时以每生每月25元作为学院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学生;每年以“先进班集体”、“文明宿舍”、“优秀个人”评选等形式发放奖励资金11万元;每年拿出10万元设立“特困学生补助”, 分等次资助家庭特殊困难学生。

(七) 社会资助工作

学院通过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校企合作, 积极拓宽助学渠道, 争取社会资金, 设立多种形式校内奖学金和社会、企业奖助学金, 合理运用减免学费和特困补助政策, 不断扩大受益学生的覆盖面。2005年, 学院与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合作, 设立了“大北农助学金”, 每年3万元, 解决2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从2004年起, 何康农业教育科研基金会设立“何康助学金”, 支持涉农专业学生完成学业, 每年有11名学生每人获得2000元, 已连续资助了8年, 共计88人;从2007年起, 每年有10多人获得“深圳—甘肃”助学金, 每人每年1000元;2010年, 与北京伟嘉集团、陕西青松集团、山东威龙集团、兰州海宏、武威禾丰公司等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设立相应助学金, 每年累计资助资金约10万元。同时, 为保障学生入学无忧, 学院认真落实高校新生“绿色通道”政策, 在寄发新生录取通知书时, 同时寄发助学贷款和资助政策的宣传资料, 新生入学时, 在新生报到处设立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服务, 免费提供部分学习、生活用品和临时就餐补助等。为确保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学费的新生顺利入学, 对部分学生实施了减免学费和缓交学费等措施;2010年, 对发生泥石流灾害的舟曲籍56名学生减免了学费;每年缓交学费人数多达200余人, 确保了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八) 勤工助学活动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与管理, 保证学生的安全, 不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危险的生产作业及有碍学生健康的劳动,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能及时、合理发放勤工助学金。对校外勤工助学活动, 学院十分慎重, 必须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 并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院积极挖掘可以利用的工作岗位, 合理设置助学岗位,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创造条件, 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能勤工助学。如在学生食堂、图书馆阅览室、门卫假期值班;学院猪场、鸡场、奶牛场、动物医院、实习工厂等设置岗位。目前, 在校内为学生提供的长期勤工助学岗位有200余个, 年累计报酬达30万元。学院与有关企业积极合作, 开展勤工助学工作, 2009年组织学生600人 (次) 利用社会实践 (周) 到武威威龙公司劳动, 每人每天30元;2011年与黄羊河集团公司、今麦郎食品、威龙民勤基地签定勤工助学协议, 安排学生开展勤工助学, 每人每天获报酬40元, 1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勤工助学。

(九) 开展资助育人系列活动

通过开展以“四项思想教育”, 发挥“四种效应”为主题的资助育人系列活动, 逐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成才、诚实守信、感恩回报、自立自强、责任使命等意识, 促进学生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1. 强化“励志自强”教育, 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学院充分利用国家奖助学金的带动功能, 把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作为改进学风的重要抓手, 教育学生热爱学习, 遵守纪律, 推进优良学风形成。大力开展“励志自强”教育和贫困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五年来, 学院受助学生80%能够刻苦学习, 成绩优异, 遵守纪律, 生活简朴, 能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是班级、学生社团等组织中的骨干分子。其中, 有500多人被评为学院“三好学生”;150多人被评为学院“优秀学生干部”;300多人被评为学院“优秀团员”;有200多人成长为中共预备党员。被励志奖学金资助的多名学生被评为贫困生“自强之星”, 并对优秀的典型学生的事迹通过网络、广播、事迹报告等形式进行宣传, 发挥了典型示范效应。

2. 强化“诚实守信”教育, 发挥信用资本效应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育人为本、诚信为先”。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发挥信用资本效应, 对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开展具有现实意义。学院始终坚持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 坚持把扶贫励志与学生的学习、文明行为、道德礼仪等学生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 开展诚信教育。如通过开展受助学生“志愿者、读书月、公益劳动”等活动, 把受助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学费缴纳、助学贷款偿还、诚信考试结合起来, 教育引导学生刻苦学习, 立志成才。

3. 强化“感恩回报”教育, 发挥资助循环效应

为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学院抓住学生资助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对学生开展“感恩回报”教育, 发挥资助循环效应。在校内, 诸多受资助学生通过担当青年志愿者, 积极组织并参加学校的各项公益活动, 如公共卫生的打扫、校园通的管理、食堂和乘车秩序的维护等。在校外, 服务队还将爱心带进周围的社区、福利院和敬老院, 在社区开展科普、普法等教育活动, 提供义务家教服务, 利用周末到福利院、敬老院, 陪护那里的孤残儿童和老人, 给他们带去了欢乐和温暖。学院每年要召开“国家奖助学金颁发仪式及感恩教育大会”、受奖助学生座谈会, 并通过主题班会、学生“爱心捐助”、“关爱老人、奉献爱心”、“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新时代大学生”、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等志愿服务和主题教育活动, 教育学生感恩国家、感恩社会, 激发他们勤奋学习, 自强不息的热情, 使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发挥奖助与育人双重作用。

4. 强化“责任使命”教育, 发挥主体意识效应

通过结合大一新生开展的入学教育和大学 (职业) 生涯规划活动, 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先制定每学期学习计划, 然后每学期末进行“学习成果与计划”的核实, 借以约束学生对自己负责;通过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学期往家里写一封信的形式, 告知自己在校表现情况, 以培养学生对家庭负责;通过为敬老院做义工, 开展义务家教等活动, 帮助贫困学生树立关爱他人、为社会多做贡献的责任感等形式, 强化“责任使命”教育, 发挥主体意识效应, 实现资助育人功能。

摘要:落实好各项学生资助政策, 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各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育人是资助的灵魂”这一核心理念, 努力构建“资助——育人——引导”三级工作模式, 逐步形成了“在资助中育人, 在育人中资助, 在资助和育人中注重引导”的工作局面, 真正做到了物质上帮助、精神上鼓励、能力上培养, 充分发挥了资 (奖) 助与育人的双重功能, 确保了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庄严承诺!

如何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篇3

关键词:高校 学生资助 贫困生

高校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完成大学学业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与生活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与生活费用困难的学生。据统计,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5%,近几年该比例有所增加。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已成为一个特殊群体。

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建立,逐步形成了“奖、助、补、免、贷”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校贫困生存在的经济问题。

1 高校贫困生目前的现状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从内心深入认为自己比别的同学低一等,缺乏自信心,慢慢形成自卑、焦虑、自闭的心理障碍,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自由散漫、不参加集体活动、独立性差、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更有部分贫困生,诚信意识淡薄,享受到资助之后,一味的盲目攀比,追求过度消费,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

2 如何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笔者工作于西部某高校,我院本专科生共计1747人,2010年认定贫困生747人,其中特困226人,一般贫困521人。最终享受国家助学金同学为524人。2011年认定贫困生787人,其中特困213人,一般贫困574人,最终享受国家助学金同学为533人。

不难发现,贫困生比例已经接近全学院人数的50%,这并不意味着贫困生认定工作不仔细,大概有以下幾个原因:①高年级学生彼此之间已经很熟悉,小组认定时优先考虑给与自己关系好或者同宿舍的人投票,这就造成了票数的集中;②部分贫困生家庭经济很困难,但是在平时生活中不善于与其他同学交流,致使认定时票数较少;③唯一可以判定学生是否贫困的依据——《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失去了意义。由于种种原因,某些地区民政部门在这一环节把关不严格,90%的学生都可以弄到这张表。这就导致认定中调查表的参考依据所占比例降低,而且也提高了认定工作的难度。

同时,从2010年与2011年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认定的贫困生人数增多。其中,特困生人数下降,一般贫困生人数提高。对于特困生的认定要严格把关,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如学习成绩、是否参加活动等。一般贫困生人数的增加是由于部分学生要申请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贫困生小组认定时要给其认定贫困生资格,否则这部分学生就无法贷款。

认定的贫困生人数与最后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人数相差较大,这就导致在评选助学金的时候要大面积刷掉很多已经认定为贫困生的同学,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首先,在小组认定时要统一尺度,严格把关。其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矛盾逐一化解。最后,重视感恩教育。

结合自己两年负责学院资助工作的经验与学校的实际情况,以高校各学院为基础,现提出一些粗略的看法:

2.1 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九月份开学以后,学校相继要进行一系列资助工作,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以及其他社会奖助学金的评定。以学院为单位成立专门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是高质量、高效率的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的基础。

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的相关领导与各年级辅导员组成,同时指定一位辅导员作为学院资助工作联络人。当评定各项奖助学金时,资助联络员负责将学校的各项要求传达给领导小组各位成员,通过会议讨论后,确定出各年级的金额、名额分配。随后,各年级辅导员开展各项工作,最后将资料上交给资助联络员,负责汇总、备份后将学院的各项材料上报给学校。同时,在各项奖助学金评定时,对出项的突发状况要及时上报给领导小组,以会议的形式商讨处理方案,及时、准确的处理好各个问题。

2.2 建章立制,制定相关政策

各学院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资助政策。2010年我院颁布实施了《机械工程学院学生资助工作条例》,这样使得各项资助工作有章可循,大大提高了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提升了我院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水平。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制定相关条例约束,督促其在享受资助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在贫困生认定时,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实很困难,但是学习成绩很差。这些贫困生的认定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有些同学认为这些贫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不应该享受资助。针对这种情况,可制定一些条例,如:给这些贫困生一定的积分,根据平时上课考勤、参加义务劳动与公益活动情况、考试智育成绩等进行减分,当积分扣完时可取消其认定资格;当积分过少时,可调整其贫困等级,这样可督促其努力学习、多与同学交流,克服其自闭的心理障碍。

2.3 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

高校贫困生的认定是保证国家减、免、贷、补等各项资助落到实处的基础。此项工作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各项奖助学金的评定,以及评定结果在学生当中的影响,由于全国各省经济情况差异极大,最低生活保障线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如何认定贫困生,全国至今无法制定统一的标准,各校、甚至是各专业之间也难以做到统一。

目前,国家资助力度逐步加大,对于认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为3500元,而国家励志奖学金为5000元,相差较小,部分学生产生了投机的心理,想尽一切办法认定为贫困生,而忽视了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我认为工作原则是:将助学金发给生活最困难,最需要资助的学生。小组认定时,认定小组成员的组成是关键,应包括:不同地区的学生、党员与非党员、普通同学与班干部、宿舍成员,但前提是这些成员是不参加认定的非贫困同学,他们朝夕生活在一起,对申请认定同学的饮食起居了解,最具有发言权。

在补助信息通知下来时,首先通过班级QQ群、飞信群、公布栏等渠道对信息进行发布,让所有的同学尽可能的都知道评定补助的事情,然后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相关表格,最后将名单公示,通过辅导员了解、班委商议、同学监督后,确定出最需要资助的学生名单。

2.4 关注贫困生动态

在寒暑假结束之后,要及时摸排学生中的情况,部分学生原来不是贫困生,但由于家庭受灾或者出现重大变故,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同时,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但是由于自卑等心理原因不愿参加贫困生认定,从而没有享受到资助。对于这些情况,要及时了解,情况属实的各学院根基实际情况应给予相关的临时补助,关注其思想动态,对于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要及时解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2.5 重视感恩教育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贫困生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认为资助他们是应该的,不能树立感恩社会、感恩学校的意识,一味的只是想更多的享受资助。

对于这些学生,要重视思想教育,平时要多与其谈心,关注其思想动态。通过资助政策宣讲、义务劳动和公益活动的形式,使他们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篇4

2017年学生资助工作总结会议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市学生资助工作上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请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2017年资助工作回顾

(一)总体资助情况

我市2017年学生资助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学校及我局资助中心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2017年共发放资助金约1.3亿元,帮助困难学生约50000人次。其中,学前困难儿童资助人数10244人,补助金总额为1024.4万元;义务教育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人数9404人,合计3517.78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补助人数5345人,合计1069万元,普通高中残疾学生免学费补助人数32人,合计12.32万元;中职学生免学费补助人数9404人,合计3517.78万元,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人数1067人,合计213.4万元;大学新生资助人数4人,合计2.12万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人数949人,合计729.237万元;2016-2017学年、2017年秋季学期建档立卡资助学生人数13577人,合计3163.55万元。

(二)资助工作亮点

1.明确组织领导,落实具体责任

我局领导十分重视学生资助工作,2017年8月份重新整合资助工作分工,把原来基教股负责的学前和义务教育学生资助工 作、高中职股负责的高中和中职教育学生资助工作全部移交给学生资助中心负责,实行学生资助工作统一归口管理,每项资助任务都有专人负责,有明确的责任。同时我局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股长任组员,进一步加强了我市资助工作的管理和落实。

2.广泛开展资助宣传,力求助学政策深入人心

我市通过召开校长、教师、家长等各级人员会议,利用教育局网站、学校宣传栏、LED电子屏、黑板报、广播室等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所有学生、家长能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例如: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工作中,我局计财股的梁股长亲自带领资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到各高中、中职学校进行专题宣传国家和省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以及助学贷款政策,并派发《致全市高三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让全市学生了解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放心备考;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资助工作中,召开全市建档立卡资助工作会议,统一行动、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精准到位,并印发《致全市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并回收阅读回执,确保在校在读学生不遗漏申报。

3.精心策划和组织,严把信息管理工作关

我市学生资助工作每个环节的责任都很明确,严把信息收集、审核、公示关,规范资料的管理,制定相关的标准格式化表样,方便学生的填写和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对资助对象的认定、审批,资助资金的发放等资料完整并及时归档。

4.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助落到实处

我市教育局、财政局等部门多次联合发文,强化资助金专款专用,及时发放到位。并且我局资助中心不定期抽查学校的资助 签领表,确保资金准时足额发放到困难学生的手上。

二、2018年资助工作设想

(一)加大力度,认真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

2018年,我们将创新宣传方式,具体通过网络媒体、悬挂或张贴标语、召开主题班会和家长会、开展电话调查回访活动、设立咨询投诉电话、建立工作QQ群开展资助探讨活动等各种渠道,切实抓好宣传工作,使广大师生、群众人人皆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个个熟悉资助程序与办法,确保我市学生资助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

(二)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

今年我局将在总结上一年资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各项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强制度的指导性,确保资助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坚持班级民主评议、班主任初审认定、学校资助领导小组复审,校内公示,确定贫困的认定程序;坚持“逐级认定、统一审核、过程监督”的评审程序和办法,做好资助的评定工作。保证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的贯彻执行,确保我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开展,(三)全面按国家政策落实好各项资助工作,确保资助学生的精准和资金发放的及时。

2018年,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配合学籍管理人员认真审核,确保受助学生个人信息的完整性及资助资金发放的及时,做到不少报、多报、错报一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进一步加大对各类资助资金发放管理的力度,做好专款专用,确保各类资助资金及时发放到学生的手中,同时要求班主任协管到位,叮嘱监护人接管到位,保证受助学生可以安心地生活学习。

(四)强化感恩教育,教育受资助学生常怀对国家的感恩之心

引导受助学生牢记党恩,学会感恩,并把感恩的心转化成学习成长的动力,是资助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工作。2018年,我市将要求各学校通过各种形式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资助学生的感恩活动,例如:开展谈心活动、感恩主题班会、征文活动等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爱和感恩不仅要存在心里,而且要说出来,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自尊自强自立,健康成长,才是最好地感恩党,让受资助学生在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中不断成长。

资助寒门学子,惠及当代,功在千秋。2018年,我市学生资助中心将按照茂名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把学习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与推动当前资助工作结合起来,树立创新意识,不断转变工作思路,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和思考,为我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好相关的各项服务工作,努力提升我市资助工作的成效,精准资助,托起明天的太阳,为我市教育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篇5

材料

,严格按上级要求,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及电话监督。

三、存在问题

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历来严格按照程序、规则进行操作,以公正、公开、透明为原则,受到了家长、社会的肯定与好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受经费的制约,学生资助的硬件设备不行,没有专用的电脑、办公室。

四、整改措施

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篇6

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一个与其他学生不同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在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很容易产生自卑和与人攀比的不良心理,而且还很容易产生消积的思想压力,甚至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障碍。因此,我们不仅要创造有利条件来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还要高度观察和密切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否良好,及时做好这群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一定要教育这群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起自己的自尊、自信以及自立的正确意识,绝对不能有自卑的不良意识。

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培养他们面对挫折会自我调节的能力。教育他们建立起与其他人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对于勤俭节约的正确态度。现代很多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都变得很薄弱,花钱的时候都是大手大脚没有节制。班主任一定要注意教育自己的学生提高勤俭节约的优良意识,争取做到与学生家长多通电话以及和学生多多谈心。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探析 篇7

1 高校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的内涵

教育的宗旨是实现 “立德树人”,党中央、国务院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健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是党中央、国务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育人功能贯穿于资助工作落实的全过程,例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诚信贯穿始终; 勤工助学劳动中,自强自立和奉献精神尤为重要。各种资助项目也能体现资助的育人功能,如奖学金奖励先进,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在评比过程中也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勤工助学,本身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资助工作在育人功能上存在的问题

2.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问题突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但由于学生本身的诚信问题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材料的真实性和认定的标准也大不相同。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有时候不能真实反映家庭经济情况。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主要证明材料,资助管理部门无法一一核实每位申请者的家庭情况,加之一些生源地民政部门的地方保护,使得虚假证明泛滥,反而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会出现开具证明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各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不一,由于各申请者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居民收入水平差异显著,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不一。例如,中东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要显著高于西部,很可能出现该享受资助的学生由于当地收入水平过高而无法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

2. 2 重资助轻育人的现象十分普遍

逐步健全的资助体系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常规经济资助的部分,在资助工作落实中往往只关注资助的款项能否发放到位,评审程序是否合规,而忽视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现阶段我国的资助体系分为有偿资助和无偿资助[1],尤其是无偿资助的部分恰恰是资助育人的重灾区。有偿资助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国家助学贷款需要学生毕业后自付利息、按时还款,对学生的诚信度要求很高; 勤工助学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起到育人的目的。无偿资助包括国家助学金、学生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尤其是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只以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为唯一考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懒惰和依赖,认为此项资助是自己应得的,滋生了学生等、靠、要的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奉献意识,无法起到资助育人的目的。

2. 3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不足

现有的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往往流于表面,比如开一场诚信教育讲座,做一些简单的机械化的勤工助学劳动等。而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最重要的能力提升的重视不足。例如,勤工助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各大高校的勤工助学助学工作多为校内勤工助学,工作以体力型工作为主,加之大学生的课业压力繁重,勤工助学劳动被肢解得零零散散,一周往往只工作一到两次,工作的间隔长,工作时间短,无法真正起到能力提升的作用。资助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在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方面。例如高校只重视帮助学生成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对于贷后的管理和教育方面重视度不足,导致学生毕业后还贷逾期的问题突出,给学生本人和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部分学生感恩意识淡薄,长此以往,无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

3 完善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对策

3. 1 健全资助工作机制

完善有力的资助组织机构是资助育人工作坚实的后盾,高校应建立从学校层面到二级学院层面完善的组织机构,学校应建立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领导全校的资助工作,学生资助部门负责资助工作的管理工作,二级学院应成立学院认定工作组,负责资助工作的具体组织和认定,年级( 或班级、专业) 要成立以辅导员为组长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是立德树人教育的 “第一人”[2]。同时,要建章立制,制定各项资助规章制度,并将育人功能的导向明确写入各项资助规章制度中。在资助育人体系设计时,统筹安排资助资金,充分发挥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高校可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作用,将资助资金划拨到学院,学院进而依据不同的学生自身特点制订符合其自身发展的资助计划。

3. 2 建立标准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高校依据国家和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二级学院依据本学院自身特点,制定本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细则,细则的制定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统一,定量就是要制定详细的量化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进行量化,定性就是要参考日常的学生表现和学生代表的意见,充分做到民主。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据库,针对不同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定期复查和回访,及时修订认定工作中出现的漏洞。

3. 3 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型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不断探索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长效机制,由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保障型资助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型资助转变。一是变无偿性资助为义务性资助,如宣传和鼓励国家助学金或其他无偿资助金获得者进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二是转变资助工作理念,注重培育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创新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机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渠道,鼓励勤工助学学生创新创业。合理分配资助资金,高校可通过划拨专项资金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大学生实践或创业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4 构建资助育人实施和评估反馈机制

资助育人体系设计的效果好坏要看资助育人的实施过程和后期评估反馈情况。高校要加强过程实施机制。通过加大资助政策的宣传来推动资助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宣传内容上,要以资助育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作为宣传的重点; 在宣传的形式上,可通过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新媒体的宣传效果更能为广大学生接受。在各项资助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应对二级学院对资助政策的落实程序合理公正上进行监管,确保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加强资助育人的评估反馈机制。在评估反馈的基础上改进资助育人的体系建设,实现资助育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建伟,黄艳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0):8-10.

[2]李彦磊,张丽红,赵其波.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中的作用[J/OL].中国教育学刊,2014(S6).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2606.G4.20141231.1201.072.html.

小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大一;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一直是社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而且国家还制定了“奖、贷、勤、补、免”五位一体资助政策,以保障不使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

通过对大一年级学生的访谈和调查发现,经济困难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安全感缺失现象严重

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入校初期会出现学习生活不适应的情况,在较大程度上缺乏安全感。主要原因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般来自农村,对都城生活习惯不是很适应;二是担心由于经济状况窘迫而受到大家的歧视,极易产生自卑心理;三是对未来前途比较担忧,安全感缺失现象严重。

2.学生诚信度有待提高

目前学生素质整体较高,能如实地反映家庭经济情况并上报相关信息。但是,也有个别学生的上报材料与家庭实际情况有出入。另外,对于各高校而言,毕业生的还贷率也需要提高。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增强诚信意识培养,做好诚信教育是提高还贷率重要的方式。

3.学生自主意识较弱

绝大部分大一新生都存在被动等待资助的情况,自主意识较弱,不能主动提供家庭经济状况,致使资助方案不够多样化。另外,学生勤工助学的参与力度较弱,很多学生不能主动找到学校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二、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建议

结合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工作宗旨: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失学

随着学校招生制度的变化,很多高校都通过不同形式招收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如针对部分地区招收贫困专项学生、农村专项学生等。面对数量日渐庞大的经济困难学生,高校要秉承“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失学”的工作宗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全面落实绿色通道政策,让每一个困难学生可以顺利入学,在新生报到期间学校就收集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积极了解困难学生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在军训期间就将第一批补助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最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安全感,使之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

2.搭建平台:依托蓝田学园学生资助中心

资助工作是和学生利益相关的重要工作,我院探索尝试通过搭建学生资助平台来开展这项工作。我们组建了学生资助中心,成员多为经济困难学生,依托朋辈力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全面协助学院完成贫困学生的资助及勤工助学工作。中心主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政策宣传、勤工助学、技能培训、素质拓展、思想教育等工作,同时拓展发展性资助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传递温暖。

3.重视教育:经济贫困不代表思想贫困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引导,救济型的资助只能解决学生现有的经济困难,思想的强大却可以让他在后续的人生中拥有宝贵的财富。从工作开展的角度讲,学生只有在大一时候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引导,他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学校的资助,这也有助于学校后续工作的开展。

简单讲,依托学生资助中心主要进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仅包括贷款学生的诚信问题,还包括如实上报家庭经济情况等一系列的诚信问题。感恩教育目的是使贫困学生在接受资助的时候心怀感恩的心,对资助他们的国家、社会以及个人表达最衷心的感谢。同时要使他们能够直面贫困,避免自卑,并将这份感恩之情内化为自立自强的动力。

4.全面资助:探索发展性资助

我们将资助工作全方位的覆盖到所有大一年级经济困难学生,除了国家助学金这一基本保障以外,学校还提供校源地助学贷款、无息借款和贷学金等服务,可以帮助贫困学生缓解经济压力,并辅助他们对人生做长远规划。

资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是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发展性资助是学生资助的发展方向。学校也积极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所开展的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实践项目(NSEP)成效显著,并尝试建立学生社团,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补贴家用,并鼓励他们自立自强,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学校设立了大量的适合大一贫困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主要有办公室学生助理、学风督导队、文明督导队等,真正地做到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在精神上培育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

参考文献:

[1]王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2(4):132-135.

[2]杨扬.高校学生的贫困认定及其资助的有效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16) :102-103.

学生帮扶资助工作总结 篇9

红旗镇小学在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和扶贫办公室的领导和指导下,红旗镇小学的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能圆满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书记为具体负责人的扶贫和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使扶贫工作具体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各项规章制度,确立校长为学校帮扶助学第一责任人,确保帮扶工作有章可循,确保帮扶资金发公开透明,确保资助对象(建档立卡、低保户、残疾儿童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百分之百享受资助。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扶贫共工作,学生资助中心及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校领导都会召开教师会,领会贯彻上级扶贫精神。每次会议吴校长都会关切的说“扶贫工作是大事,要重视,一定要认真,各班级要对每个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解,不遗漏一个贫困家庭,扶贫工作要落到实处,让家庭困难学生上得起学,让他们吃得饱,穿的暖。”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我校二年级学生吴金果、五年级吴金潞家庭变动,父母离异,母亲要单独抚养两个上学的孩子。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班主任在了解了她们家的基本情况后向校领导反映了她们家的情况后,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吴素岩校长马上带领董运华副书记、赵丽娜副校长及相关教师驱车来到新力,吴金果、吴金潞家中,了解她们家的实际情况。走进吴家看到她们母女的生活状况领导及随行的老师无不为之动容。三间旧瓦房,老式的木头门窗,其中有两块玻璃碎了还是用塑料布补得。屋里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锅台边放着半桶油,几斤米,就这几斤米还是她前几天打工共买的,她说一次不敢买多了怕多花钱,她这几天正在为两个孩子的校车费发愁那。随后其母亲向我们讲述了他们家的生活状况,说道难处时留下了悲伤的泪水,一分钱难英雄汉,更何况是要单独抚养两个孩子的母亲。听到这里吴校长和董副书记马上表示回去后立即想办法帮她解决孩子的校车费问题及孩子上学的其他费用问题。回到学校后吴校长立即召开了班子会议,决定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每月每人拿出20元帮助贫困学生,建立台账专款专用。会后董副书记又联系了凤城市爱心协会,为其姐妹俩争取了每人2000元的助学金为其切实解决了校车费及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确保两姐妹正常的学习生活。

临近2020年春节学生放假在家。可是红旗小学的领导心细学校的哪些贫困学生,通过镇政府联系到沈阳广播电视台共产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学校的20名贫困家庭学生送来的新年礼物,每个家庭一桶油、一袋面粉、一袋大米、一双棉鞋、一件棉袄、一袋水果、一个新年大礼包并给每个家庭发了500元的新年红包。她们过个好年。

2020年春季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使本应正常到校上学的孩子只能在家线上学习。为了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能正常的上网课。董运华副书记亲自给每个建档立卡、低保家庭的孩子家长打电话,了解学生能否正常上网课。当了解到四家子小学宋新娟家,只有爷爷一部老人机无法上网课的情况后。董书记把自己爱人的手机送到的宋新娟的家中,并教会了她如何使用。确保的宋新娟同学能正常上课。

红旗镇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为贫困学生的付出和努力学生和家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开学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要求学生勤洗手。学校的洗手液使用量很大。四年二班学生的看到学校的洗手液要用没了,就自发组织用平时卖废品的钱为学校购买了20瓶洗手液捐赠给学校供大家使用。

每个学生家庭的生活状况都有差异,帮扶助是我们的责任。红旗镇小学会一如既往的把帮扶助学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努力使帮扶助学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更多的贫困家庭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红旗镇小学

小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篇10

走访活动总结

总书记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为贯彻落实xx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做好XX年“精准资助基层行”走访活动的通知》(市教办发〔XX〕171号)精神,确保把党的温暖送到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近日,xx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全区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共计139所校园开展了“精准资助基层行”走访活动。xx区教育局调研员水生泽带领中心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走访活动。

一、安排专题会议,周密部署工作。

xx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召开XX年“精准资助基层行”走访活动安排部署会议。xx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苏从刚对大走访活动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一是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走访活动,认真组织,注重实效;二是要注意做好走访活动的记录和宣传工作,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简报、墙报等多种途径及时报道活动开展情况;三是走访中要重视收集群众对资助政策体系和资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是活动开展期间,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轻车简从,不给群众添麻烦。走访期间要注意安全。

二、注重实效,联系群众。

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及各校园通过认真调研、详细摸排,精心策划确定“典型家庭”作为走访对象,由教育局领导和各校园领导带队,实地了解并切身感受学生家庭的困难情况。同时,在走访时带去了米、面、油和牛奶等慰问品,为受访家庭送去温暖。学生家长对政府、学校前来探望的行为所感动,并深表感谢,表示一定克服生活的困难积极配合学校一起把孩子培养成才,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期望。xx区教育系统参与走访活动的领导及教师共计2042人,走访对象共计14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80人;低保家庭学生179人;残疾贫困家庭学生42人;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家庭学生17人;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842人。

三、梳理问题,夯实工作。

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工作之我见 篇11

【摘 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贫困生作为我国教育改革中的特殊群体,被教育领域重视。根据调查可知,目前在校少数民族学生贫困生占在校生比例22%左右,尤其新疆高校,贫困生比例几乎连年高处全国平均水平。基于此文章首先结合目前的情况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现状做调查,其次挖掘教育资助体系政策,对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做分析,最后从实际出发提出完善少数民族学生资助体系策略建议,以期为少数民族学生资助略尽绵力,且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现状;对策

前言

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进一步深化教育事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方针,对于我国多民族特点,尤其针对少数民族贫困生开启了更好的资助之路。少数民族贫困生是教育领域中的特殊群体,解决他们的难题也是教育目标教育任务,至此我党曾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着重提到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问题,可见,资质不仅是客观要求,更有深远影响。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方式的资助体系,结合奖学金、补助、见面等优惠政策,将资助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优化教育结构,做到教育体系中的公平,有利于科教兴国的进一步实现。

一、少数民族学生贫困生现状

首先从少数民族贫困生现状来看,根据调查可知,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域,为了提升地域文化素质提升,国家对落后地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由此看来,贫困生入校不仅经济吃紧,学习也相对吃力,这为贫困生的自信与自尊造成损伤,再有很多少数民族对汉语掌握不精准,学生入校后沟通不畅,最终在多重压力下影响学业。2014年,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我们调研发现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中,24%以上的学生家庭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63.1%左右的学生家庭年收入在1000~5000之间,大学学费平均在2000~3000左右,可见仅仅学费已经给学生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尽管学生们节俭生活,但必要的生活费与生活用品支出最少需要600~800元,因此大部分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利用节假日打工,生活学习相对艰苦。

其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现状来看,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补助、资助、减免作为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五大项,已经逐渐为贫困学生解决了大部分物质问题,五大项中,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补助主要源于财政拨款,资助与减免除了来自于地方政府财政外还包括学校筹集及社会力量,国家通过政策引导相关社会社团、优秀企业、富裕个体等设立各类奖学金和捐助项目,集众人之力帮助少数民族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帮扶体系有力的环节大部分贫困生经济苦难,但随着时代发展,贫困生人数增加,资助体系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

二、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存在问题

(一)奖学金资助力度不足

根据我们的调研可知,少数民族学生家庭有年收入低于1000元者占24%以上,仍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在过去的一年中,获国家奖学金2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4人,获学校奖学金188人,获预科生奖学金的有26人,如此仍有许多少数民族贫困生无法获得经济帮扶,可见我们的财政拨款有实际困难,不能解决所有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即便部分学生解决了眼前的学费问题,但仍面临着多方面压力,如为了获取奖学金需要达到很高的学业要求标准,但由于贫困生基础教育已经落后,因此拼成绩相对吃力,得不到高额奖学金就要面对经济困难,这就形成了矛盾,可见资助力度不足,缓贫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二)助学贷款“门槛儿”高

助学贷款是解决学费的有效方式,但各个学校有在实际放款过程中有不同的规则,除此之外一些开办助学贷款的银行机构也不是很积极,这对于供小于求的贷款无疑雪上加霜,审核苛刻,审核时间长,名额有限,过程复杂,大部分学生只是申报,面对重重手续陷入徘徊与等待中,更有甚者由于不清楚贷款流程及要求,不敢贷款、不愿贷款,这些都给贫困生带来困难。调研可知,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有40%以上,成功申请的不超过11.6%,除了10%不达标的学生,余下的都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解决高昂学费,可见校园助学贷款已经逐渐走入困境。

(三)勤工俭学岗位有限

很多学校没有太多的岗位分给学生做勤工俭学之用,随着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大部分校园建在城市二环外,远离市中心也为学生自食其力带来压力,根据调查可知大部分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习岗位,但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区域,校企合作也稍显稀疏,因此综合来看,学校能提供的勤工俭学的岗位无法完满贫困生的需求。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扩充。

(四)资助认定存在问题

对于困难的学生予以资助,如何认定困难成为难题,大部分校园或采用学生推荐、自荐等方式,统一整理申报学生的资料,在此过程中不乏过度描述,骗取资助者,但由于一些真正贫困的学生无法开具贫困证明等,也可能不符合认定标准与资助失之交臂,由于认定人员有限无法逐个家访认证申报材料真伪,如何做到百分百准确的资助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政策,改进工作方法。

调查可知,资助存在困难,然而少数民族学生在校贫困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在学习生活中,学生中还需要得到关爱与帮助,需要学校与老师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只有如此少数民族学生才更能坚定信心完成学业。

三、完善少数民族学生资助体系相关建议

(一)完善资助制度

面对贫困学生,我们需要从经济到精神都给予帮助,目前中央政府已经开展双向帮扶,开设系列活动,给予贫困学生自强、自立、自信等方面的教育,以传带方式,安排一些接受资助的贫困学生走进更多贫困家庭,帮助更多的人;再有加强资助管理,资助由政府牵头,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相关组织,拿出管理办法,建立贫困生档案,积极与学生沟通,切实开辟有效资助道路,借以保证资助基金落实,各个部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政策落到实处,确保任何一个贫困生不失学;最后还要有恰当的监督机制,从监督国家拨放助学款到监督高校执行资助政策,再到把资助工作放到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最终到对营私舞弊行为的惩罚都应成为监督策略的一部分。

(二)扩宽资助资金来源渠道

2015年初,我们的消费价格水平同上一年相比上涨8.1%左右,可见物价上涨,我们的经济压力也在上涨,该压力反应到学校主要落在贫困生身上,因此,在物价上涨的同时我们是都也应该提高资助资金的金额?党的十八大以后,教育招生已经向我国西南部倾斜,也就是说更多少数民族学生将走向内地,学生的经济压力也随之变大,至此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扩招的同时适当做出学费规划,更应扩宽勤工俭学道路,不断增加经费来源,出台更多方式帮助贫困生,社会各界也应不断加强对贫困生的跟踪,分担责任与压力,助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创新资助模式

很多时候资助程序、贷款模式守旧,将真正贫困的学生拒之门外,我们要反思应改进,首先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抓到源头,接着与金融机构协调问题,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采用政府与银行共同承担的方式,最后还要考虑做好自身规范,简化贷款资料范本,做好一站式服务,热情用心为贫困生做好服务。

(四)做好贫困认定工作

作为自主的重要环节,贫困认定相对重要,这里我们应联合学校、民政部、家庭所在地等,采用考察公示的形式,将认定结果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增加认定的真实性,且不做一次性认定,要逐年公示逐年认定,除此之外,校方还应安排家访、走访、调查、核查等方式不错过一个贫困生,也不错评一个非贫困学生,以公平公正的方式让贫困生得到资助。

参考文献:

[1]方志红.我国地方性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2]马召伟.论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完善[J].新疆医科大学大学学报,2011(06).

[3]田劼,崔卫峰.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08).

上一篇:家读后感800字高中下一篇:生病补贴申请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