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工作评审细则(共9篇)
学生资助工作评审细则 篇1
咸阳周陵中学学生资助工作评审工作机制
1.成立学校贫困生资助评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政教工作的副校长;
成员:政教处主任、办公室主任、教务处主任、校团委书记、校工会负责人等。
工作职责:审核各年级贫困生资助评审小组上报的拟资助学生的材料;审定应资助的学生和资助标准;将审定的资助学生的名单予以公示;材料归档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相关材料。
2.成立年级贫困生资助评审小组
组长:年级分管领导
成员:本年级各班班主任
工作职责:审核本年级各班级贫困生资助评议小组上报的拟资助学生的材料;确定拟资助的学生名额和资助标准;汇总本年级拟资助学生的材料报校贫困生资助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3.成立班级贫困生资助评议小组
组长:班主任;
副组长:班长和班团支部书记;
成员:由班级学生推举5名学生代表。
工作职责:受理学生申请;评议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研究提出拟资助学生名单并在班级范围内公示;汇总本班拟资助学生的材料报本年级贫困生资助评审小组审核。
学生资助工作评审细则 篇2
一、加强制度建设, 保障规范运作
学院领导历来对资助贫困学生高度重视, 特别是新资助政策体系实行以后, 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资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明确强调要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决学生家长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工程来抓,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资助相关政策,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这一惠民工程得以顺利实施。五年来, 学院结合实际, 先后制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暂行办法》、《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及发放暂行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费暂行办法》和《学生综合测评办法》等, 并编印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和《学生手册》上, 为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运作规范。
二、建立完善资助机构, 加强资助工作管理
为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管理, 经学院党委研究, 于2008年成立了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为组长, 学生、教务、财务、系 (部) 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及资助管理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设在学生工作部, 由2名教师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在学院人力总体趋紧的情况下, 整合管理资源, 将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工作统筹归为学生资助中心管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职责范围也由原来主要管理学生助学贷款扩展到管理学生资助。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建立, 保证了学生资助政策的有效落实, 为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精心组织, 明确重点, 全面完成各项学生资助工作任务
(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 关系到资助工作的成效。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文件要求, 学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按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暂行办法》, 成立了院、系、班三级认定组织, 严格工作制度, 规范工作程序, 全面细致地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在此基础上,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 同时实行科学、动态管理, 对受助学生既要每学年进行一次认定, 又要定期按一定比例进行资格复查, 及时对家庭经济发生显著变化的学生做出调整。学院各类资助项目也能有针对性的对已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
(二) 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学院要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要熟悉并掌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金融机构的具体规定, 热情为学生服务。特别要向学生讲清楚签订借款合同的重要性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提示学生要详细阅读合同条款, 遵守合同约定, 告知学生带齐签订借款合同和划拨款项所需的证明资料, 争取申请贷款的成功。在工作中, 抓重点、讲实效, 配合县 (区) 资助中心做好贷款政策宣传, 在贷款经办银行落实的基础上, 认真把握每个学生的贷款额度, 指导学生按照“奖学金、助学贷款主要解决学费和住宿费, 助学金、勤工助学等主要解决生活费”的思路来申请贷款。在确定国家助学贷款对象时, 坚持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着想, 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毕业后的还款压力, 认真审核申请贷款学生资格, 指导学生顺利办理贷款。
学院高度重视资助政策的宣传, 主动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宣传工作, 按要求寄发《资助宣传手册》, 制定《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流程》、《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 加强贷前贷后管理, 并依托学院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 使学生资助工作逐步由单纯的“资助”转变为双重的“资助与育人”。
(三) 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和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代偿工作
按照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 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积极向学生宣传政府代偿政策, 讲明代偿资助申请和审查、材料报送、还款协议签订、资金的管理与支付等具体要求、规定, 确保符合条件的贷款毕业生都能享受政府的代偿资助。
(四) 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
学院根据《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及发放办法》, 并按“资金落实到人、身份落实到学籍”的要求, 严格标准, 规范程序, 力争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首先, 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学生资助工作会议, 学习传达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办法和学院的实施细则, 公开分配名额;其次, 各班召开主题班会, 传达学院资助工作会议精神, 使学生明白评审的程序、条件等;第三, 由学生本人写出书面申请, 励志奖学金申请者并附村、乡 (镇) 、县 (区) 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由班级评审小组进行摸底、推选;第四, 由系评审小组进行初审, 确定出本系国家奖助学金的受 (奖) 助人选, 在本系范围内公示;第五,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各系报送材料召开专门会议,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复审, 确定候选人, 并在全院范围内公示, 无异议后报学院院务会议审定;第六, 学院审定后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准备材料, 报省教育厅审批;第七, 省教育厅审批后, 向受 (奖) 助学生家长邮寄喜报, 并按时发放。
(五) 贫困学生信息资料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信息统计工作。学院建有校内困难学生信息资料库, 将学生的申请表、证明材料、审核结果和资金发放记录等有关材料按年度归档。二是做好资金发放管理。学院认真核实每位学生的申请, 详实核对信息, 核对受助学生人数, 从未有过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情况, 从未发生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 抵顶或扣减国家奖助学金的行为。学院还主动联系当地农行为学生办理农行储蓄卡, 能按时、足额将国家奖助学金、学生各种补贴等发放到学生手中。三是做好资助报表数据报送。资助报表既是资助工作成果的体现, 也是财政分配资助经费的依据。学院高度重视资助报表和信息的报送工作, 安排专人负责, 以保证资助报表和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六) 学院资助工作
在认真落实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政策的基础上, 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新资助政策体系为基础, 结合自身实际, 积极探索资助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除了将国家的专项资金用于资助体系中相应的资助项目外, 学院按照政策从学院事业收入中提取5%以上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每位学生每月发放生活补贴22元, 同时以每生每月25元作为学院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学生;每年以“先进班集体”、“文明宿舍”、“优秀个人”评选等形式发放奖励资金11万元;每年拿出10万元设立“特困学生补助”, 分等次资助家庭特殊困难学生。
(七) 社会资助工作
学院通过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校企合作, 积极拓宽助学渠道, 争取社会资金, 设立多种形式校内奖学金和社会、企业奖助学金, 合理运用减免学费和特困补助政策, 不断扩大受益学生的覆盖面。2005年, 学院与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合作, 设立了“大北农助学金”, 每年3万元, 解决2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从2004年起, 何康农业教育科研基金会设立“何康助学金”, 支持涉农专业学生完成学业, 每年有11名学生每人获得2000元, 已连续资助了8年, 共计88人;从2007年起, 每年有10多人获得“深圳—甘肃”助学金, 每人每年1000元;2010年, 与北京伟嘉集团、陕西青松集团、山东威龙集团、兰州海宏、武威禾丰公司等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设立相应助学金, 每年累计资助资金约10万元。同时, 为保障学生入学无忧, 学院认真落实高校新生“绿色通道”政策, 在寄发新生录取通知书时, 同时寄发助学贷款和资助政策的宣传资料, 新生入学时, 在新生报到处设立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服务, 免费提供部分学习、生活用品和临时就餐补助等。为确保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学费的新生顺利入学, 对部分学生实施了减免学费和缓交学费等措施;2010年, 对发生泥石流灾害的舟曲籍56名学生减免了学费;每年缓交学费人数多达200余人, 确保了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八) 勤工助学活动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与管理, 保证学生的安全, 不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危险的生产作业及有碍学生健康的劳动,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能及时、合理发放勤工助学金。对校外勤工助学活动, 学院十分慎重, 必须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 并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院积极挖掘可以利用的工作岗位, 合理设置助学岗位,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创造条件, 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能勤工助学。如在学生食堂、图书馆阅览室、门卫假期值班;学院猪场、鸡场、奶牛场、动物医院、实习工厂等设置岗位。目前, 在校内为学生提供的长期勤工助学岗位有200余个, 年累计报酬达30万元。学院与有关企业积极合作, 开展勤工助学工作, 2009年组织学生600人 (次) 利用社会实践 (周) 到武威威龙公司劳动, 每人每天30元;2011年与黄羊河集团公司、今麦郎食品、威龙民勤基地签定勤工助学协议, 安排学生开展勤工助学, 每人每天获报酬40元, 1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勤工助学。
(九) 开展资助育人系列活动
通过开展以“四项思想教育”, 发挥“四种效应”为主题的资助育人系列活动, 逐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成才、诚实守信、感恩回报、自立自强、责任使命等意识, 促进学生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1. 强化“励志自强”教育, 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学院充分利用国家奖助学金的带动功能, 把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作为改进学风的重要抓手, 教育学生热爱学习, 遵守纪律, 推进优良学风形成。大力开展“励志自强”教育和贫困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五年来, 学院受助学生80%能够刻苦学习, 成绩优异, 遵守纪律, 生活简朴, 能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是班级、学生社团等组织中的骨干分子。其中, 有500多人被评为学院“三好学生”;150多人被评为学院“优秀学生干部”;300多人被评为学院“优秀团员”;有200多人成长为中共预备党员。被励志奖学金资助的多名学生被评为贫困生“自强之星”, 并对优秀的典型学生的事迹通过网络、广播、事迹报告等形式进行宣传, 发挥了典型示范效应。
2. 强化“诚实守信”教育, 发挥信用资本效应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育人为本、诚信为先”。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发挥信用资本效应, 对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开展具有现实意义。学院始终坚持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 坚持把扶贫励志与学生的学习、文明行为、道德礼仪等学生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 开展诚信教育。如通过开展受助学生“志愿者、读书月、公益劳动”等活动, 把受助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学费缴纳、助学贷款偿还、诚信考试结合起来, 教育引导学生刻苦学习, 立志成才。
3. 强化“感恩回报”教育, 发挥资助循环效应
为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学院抓住学生资助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对学生开展“感恩回报”教育, 发挥资助循环效应。在校内, 诸多受资助学生通过担当青年志愿者, 积极组织并参加学校的各项公益活动, 如公共卫生的打扫、校园通的管理、食堂和乘车秩序的维护等。在校外, 服务队还将爱心带进周围的社区、福利院和敬老院, 在社区开展科普、普法等教育活动, 提供义务家教服务, 利用周末到福利院、敬老院, 陪护那里的孤残儿童和老人, 给他们带去了欢乐和温暖。学院每年要召开“国家奖助学金颁发仪式及感恩教育大会”、受奖助学生座谈会, 并通过主题班会、学生“爱心捐助”、“关爱老人、奉献爱心”、“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新时代大学生”、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等志愿服务和主题教育活动, 教育学生感恩国家、感恩社会, 激发他们勤奋学习, 自强不息的热情, 使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发挥奖助与育人双重作用。
4. 强化“责任使命”教育, 发挥主体意识效应
通过结合大一新生开展的入学教育和大学 (职业) 生涯规划活动, 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先制定每学期学习计划, 然后每学期末进行“学习成果与计划”的核实, 借以约束学生对自己负责;通过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学期往家里写一封信的形式, 告知自己在校表现情况, 以培养学生对家庭负责;通过为敬老院做义工, 开展义务家教等活动, 帮助贫困学生树立关爱他人、为社会多做贡献的责任感等形式, 强化“责任使命”教育, 发挥主体意识效应, 实现资助育人功能。
摘要:落实好各项学生资助政策, 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各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育人是资助的灵魂”这一核心理念, 努力构建“资助——育人——引导”三级工作模式, 逐步形成了“在资助中育人, 在育人中资助, 在资助和育人中注重引导”的工作局面, 真正做到了物质上帮助、精神上鼓励、能力上培养, 充分发挥了资 (奖) 助与育人的双重功能, 确保了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庄严承诺!
艾叶滩小学资助工作实施细则 篇3
为了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切实把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好,把贫困学生关心好,促进我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制定如下细则。
一、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
1、成立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曹红波,校长。成员:曾仁洪,副校长。
吴杨,后勤主任。王宏凌,办公室主任。
彭必容,教导主任。杨建波,大队辅导员。组长对学校资助工作负首责,协调资助各方面工作。成员负责具体工作,职责包括:宣传学生资助政策和工作动态;掌握学校贫困生状况;争取和募集救助资金;按照上级下达的资助名额分配资助指标;受理学生申请、社会咨询以及来信来访;初步审定资助对象;管理和发放资助款物;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协助开展社会性捐赠;建立健全资助工作档案;其它相关工作。
二、规范资助对象认定工作,保证资助公平公正 认定资助对象必须坚持以下程序:
1、调查摸底。通过教师家访等途径全面了解和收集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按类别、分层次进行汇总,形成贫困生信息库;对学生家庭状况进行跟踪监控,准确掌握学生家庭动态。
2、学生申请。每学年开学一个月内,学校组织学生填写资助申请表,申请表须加盖村委会公章。资助申请表学校存档。
3、评审。学校组织评审小组根据资助条件和上级下达的资助名额,对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逐一审选,初步拟定资助对象,评审小组名单上墙公布,并存档备查。
4、公示。对通过评审初步拟定的资助对象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公示期内若有异议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和调整。
5、上报审批。学校将公示无异议后的名单上报资助中心。
三、加强资助宣传和教育工作。
一是宣传好资助政策。学校对资助条件、资助标准、资助名额、评定程序、资金来源等相关内容进行广泛宣传,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全面了解政策,实行阳光操作,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宣传好资助典型。对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的助学善举进行充分的宣传报道,对学校开展资助工作的好做法进行及时的总结,促进学生资助工作健康发展。
学校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通过举行助学金发放仪式、向捐助人寄送感谢信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自强自立、回馈社会的良好道德品质。
四、健全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制度,规范资助行为
1、建立和完善具体的工作制度或实施细则。制订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评审制度;学生资助资金发放管理制度;资助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2、落实资助对象动态管理机制。每学年组织一次申请,每学年评定一次资助对象。学年中途资助对象转出县外的,学校按程序评选新的资助对象替换。对受资助后生活铺张浪费、或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的,取消受助资格。
3、规范资助资金发放管理。对入学收费后审定的资助对象,学校要在收到资助专款后如数发放给学生。对因学生异动等原因形成的结余资金,学校要如实上报资助中心。
贡井区艾叶滩小学
学生资助工作评审细则 篇4
2014年6月11日上午,我馆资助学生毕业论文课题项目验收和评审专题会议在生命科技学院会议室召开。生科院班子成员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共8人出席验收、评审会议。
生物标本馆主管领导生命科技学院院长宋士清教授主持了会议。8名2014届获得生物标本馆毕业论文课题项目资助的学生分别做了结题报告,并当场展示了研究工作情况。6名新申请生物标本馆2014年论文课题项目资助的在校学生分别做了申请立项报告。
评委们对结题项目和立项项目依次进行了验收和评审。学生们认真回答了评委的提问,在专业知识、论文和申报书的撰写、报告语言的规范性和野外工作方法等方面得到了评委的指导。
经评委投票确定,8名2014届毕业生的项目通过结题验收,6名2014年在校学生申请的论文课题项目通过立项资助申请。
最后,宋士清院长对标本馆课题项目申报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对承担项目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为标本馆建设付出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对参与项目申报的学生给予了肯定,希望他们利用好获得项目资助的机会,做好项目研究工作。同时,对项目立项工作在巩固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兴趣、提高专业能力、水平等方面的意义做了进一步说明;对有关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
学生资助工作评审细则 篇5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根据《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与职务聘任暂行规定》(浙委办〔2004〕75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是指评价机构组织同行专家对申报对象一定时期内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学术、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是否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活动。
第三条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一般每年开展一次。人事行政部门按照评审权限制定评审计划,及时向社会发布评审相关信息。
第四条 在本省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凡符合申报条件的,均可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申报专业技术资格不受单位岗位职数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的限制。
第五条 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由个人提出申请,所在单位或人事代理机构核实材料,经当地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逐级向相应的评价机构申报。
无主管部门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等按属地原则,经当地人事行政部门指定的申报渠道逐级向相应的评价机构申报。无主管部门的省级企业直接向相应的评价机构申报。
第六条 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应提供能反映本人学术技术水平、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材料。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
(二)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业务总结报告;
(三)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成果及获奖、专业技术项目完成情况、科研成果转化情况以及新产品开发、推广等方面的材料;
(四)任现职以来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论著等材料;
(五)学历、专业技术资格、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考核、继续教育、荣誉称号等证明材料,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还需提供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
(六)本人对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书;
(七)评价机构要求的其它材料。
申报的有关材料应在本单位以适当形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第七条 先参加工作后取得规定学历的人员,取得学历前后的任职时间可以相加计算,达到任职时间要求的,可以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
第八条 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年以上,因专业技术岗位变动或需要,符合申报条件的,可转评或兼评现岗位所需的相同级别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原专业技术资格予以保留。
第九条 由国家机关调入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在调入企事业单位3年内,可以根据本人的学历、资历条件以及水平能力、工作业绩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在国家机关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时间可以计算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3年后按正常条件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第十条 取得国家执业资格,聘任相应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符合申报条件的,可申报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第十一条 申报材料的受理、初审由评价机构负责。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或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且未在规定时间内补充完整的,不予受理。
第十二条 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由省人事行政部门负责审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分别由各设区市人事行政部门、省系列主管部门负责审查,经资格审查同意后,由相应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第十三条 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一般需经下一级评审委员会推荐。实行考评结合系列的评审委员会、设在设区市的评审委员会、评审范围仅限本单位人员的评审委员会评审的对象可不经下一级评审委员会推荐。
第十四条 省人事行政部门会同省系列主管部门负责组建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库。设区市人事行政部门负责组建相应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库。省级单位的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库由系列主管部门会同相应业务主管部门共同组建。
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每3年调整一次,每次调整人数不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十五条 评审委员会专家库分为主任委员库、委员库和专业审议组成员库,一般由本省范围内的同行专家组成,也可适当邀请省外专家参加。评审委员会专家库中45岁以下的专家一般不得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一。
主任委员库应当由5-7名专家组成。高级评审委员会委员库人数应不少于50人;中级评审委员会委员库人数应不少于3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专家应占三分之二以上;专业审议组成员库按专业分别组建,各专业组成员库人数不少于10人。
第十六条 召开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会议前,省人事行政部门从主任委员库中随机抽取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2名,从委员库中随机抽取若干名成员,组成不少于17人的执行评审委员会;从专业审议组成员库中随机抽取不少于5名成员组成专业审议组。专业审议组组长一般由当的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担任。
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执行评审委员会参照高级执行评审委员会的抽取方法组成,人数不少于13人。
执行评审委员会委员任期至当评审工作结束时止。
第十七条 专业审议组负责对申报对象的业绩、成果以及其他材料进行审议,并将审议结果提交评审委员会。
专业审议组可辅助采用业绩量化、面试答辩、人机对话、笔试、成果展示等手段对申报对象进行评价。
第十八条 评审委员会必须在不少于规定执行委员人数出席的情况下进行评审工作。
评审委员会应先听取专业审议组关于审议情况的汇报,在对评审对象进行认真评议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达到实到评委的三分之二及以上为通过。
未出席评审会议或者中途离会,未参加评议过程的评委不得投票、委托投票或补充投票。
第十九条 评审工作实行回避制度。申报对象不能担任当专业审议组或评审委员会成员。专业审议组或执行评审委员会成员在评审过程中涉及其直系亲属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条 评审结束后,评价机构对评审结果应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对公示中反映的问题,评价机构应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作出处理。
第二十一条 评价机构应将公示后的评审结果报送相应的人事行政部门。
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结果由省人事行政部门和省系列主管部门发文公布,颁发由省人事行政部门统一印制、鉴章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结果分别由设区市人事行政部门或评委会所在的厅局级单位发文公布,并颁发证书。
评价机构应及时将取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相关情况录入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信息管理系统。
第二十二条 评审结束后,原始材料按报送渠道退回申报人所在单位或委托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应当将评审结果的有关材料及时归入本人档案。
第二十三条 对在申报和评审过程中查实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人员,其申报材料应予以退回,从评审次年起3年内不受理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已参加评审取得资格的由原公布评审结果的部门或单位取消其评审结果。
对违反评审纪律的评审委员会成员,将取消评审委员会成员资格。
对参与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违反评审工作纪律的,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直至纪律处分。
对违反评审程序、不按标准或超越专业和范围评审的评审委员会,视情作出限期整改、取消评审结果等处理,情节严重的直至取消评审权。
第二十四条 国家和省规定实行以考代评的系列或专业,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不再进行评审。
第二十五条 本省暂无条件评审或因有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委托外省或中央部属单位评审的,经省系列主管部门审核后,由省人事行政部门统一办理委托评审手续,未经委托而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不予认可。
第二十六条 经资格认定的留学回国人员,可根据其学历、资历,直接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十七条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出站人员,在站期间能够圆满完成研究课题,并取得科研成果的,可申请认定相应的高级(副高)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十八条 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和成人教育毕业生,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一定年限,经考核合格,可初定相应专业技术资格,但国家和省规定不进行初定专业技术资格的系列或专业除外。
中专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1年的人员,可初定员级专业技术资格;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3年的人员,可初定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1年的人员,可初定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人员,可初定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者,从事专业工作满3年(学历或学位取得前后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工作年限可以相加,但学历或学位取得后从事专业工作须满1年),可初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博士学位获得者,可初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十九条 从外省、中央部属单位调入和军队转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其原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由所在单位报相应人事行政部门予以确认,确认有困难的,须经相应评审委员会评审,确认和评审通过人员换发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第三十条 申报中小学校教师(含实验、教学管理)、工艺美术、艺术、文学创作、乡村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外语不作要求;申报会计、经济、统计、审计、新闻、出版、农业技术、技校实习指导教师、广播电视播音、文物博物、群众文化专业技术资格,年龄在40周岁以上的人员,职称外语(古汉语、医古文)成绩不作为必备条件,作为专家评审的参考依据。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在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时,可免予相应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
(一)年满50周岁。
(二)曾在国外留学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
(三)国内取得硕士学位或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四)转评、兼评专业技术资格。
(五)取得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二级合格证书或大学本科以上外语专业毕业,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取得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三级合格证书或大学专科外语专业毕业,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六)正式出版过译著,译文累计3万汉字以上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译文累计5万汉字以上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译文包括汉译外和外译汉)。
正式出版过古文字研究专著,或获得过国家级语言奖的,可免予古汉语考试。
(七)通过WSK、GRE、GMT、托福等考试,以及中央有关部委组织的出国留学人员外语考试,成绩达到合格标准;或经组织批准,在国外连续进修1年以上。
(八)通过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组织的全国工商企业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简称BFT)中级者,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通过BFT考试高级者,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九)经组织选派在援外、援藏、支边期间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十)机关工作人员调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首次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十一)乡镇基层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十一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一)年满50周岁。
(二)博士学位获得者或留学回国人员。
(三)申报工艺美术、艺术、文学创作、农业技术、体育教练员、乡村卫生专业技术资格。
(四)转评、兼评专业技术资格。
(五)硕士学位获得者初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六)国家承认的计算机类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人员(不包括其它专业设有计算机课程的毕业人员)。
(七)获得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
(八)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取得成绩,并获设区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的人员。
(九)经组织选派在援外、援藏、支边期间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十)机关工作人员调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首次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十一)乡镇基层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探析 篇6
1 高校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的内涵
教育的宗旨是实现 “立德树人”,党中央、国务院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健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是党中央、国务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育人功能贯穿于资助工作落实的全过程,例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诚信贯穿始终; 勤工助学劳动中,自强自立和奉献精神尤为重要。各种资助项目也能体现资助的育人功能,如奖学金奖励先进,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在评比过程中也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勤工助学,本身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资助工作在育人功能上存在的问题
2.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问题突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但由于学生本身的诚信问题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材料的真实性和认定的标准也大不相同。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有时候不能真实反映家庭经济情况。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主要证明材料,资助管理部门无法一一核实每位申请者的家庭情况,加之一些生源地民政部门的地方保护,使得虚假证明泛滥,反而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会出现开具证明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各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不一,由于各申请者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居民收入水平差异显著,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不一。例如,中东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要显著高于西部,很可能出现该享受资助的学生由于当地收入水平过高而无法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
2. 2 重资助轻育人的现象十分普遍
逐步健全的资助体系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常规经济资助的部分,在资助工作落实中往往只关注资助的款项能否发放到位,评审程序是否合规,而忽视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现阶段我国的资助体系分为有偿资助和无偿资助[1],尤其是无偿资助的部分恰恰是资助育人的重灾区。有偿资助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国家助学贷款需要学生毕业后自付利息、按时还款,对学生的诚信度要求很高; 勤工助学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起到育人的目的。无偿资助包括国家助学金、学生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尤其是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只以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为唯一考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懒惰和依赖,认为此项资助是自己应得的,滋生了学生等、靠、要的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奉献意识,无法起到资助育人的目的。
2. 3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不足
现有的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往往流于表面,比如开一场诚信教育讲座,做一些简单的机械化的勤工助学劳动等。而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最重要的能力提升的重视不足。例如,勤工助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各大高校的勤工助学助学工作多为校内勤工助学,工作以体力型工作为主,加之大学生的课业压力繁重,勤工助学劳动被肢解得零零散散,一周往往只工作一到两次,工作的间隔长,工作时间短,无法真正起到能力提升的作用。资助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在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方面。例如高校只重视帮助学生成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对于贷后的管理和教育方面重视度不足,导致学生毕业后还贷逾期的问题突出,给学生本人和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部分学生感恩意识淡薄,长此以往,无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
3 完善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对策
3. 1 健全资助工作机制
完善有力的资助组织机构是资助育人工作坚实的后盾,高校应建立从学校层面到二级学院层面完善的组织机构,学校应建立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领导全校的资助工作,学生资助部门负责资助工作的管理工作,二级学院应成立学院认定工作组,负责资助工作的具体组织和认定,年级( 或班级、专业) 要成立以辅导员为组长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是立德树人教育的 “第一人”[2]。同时,要建章立制,制定各项资助规章制度,并将育人功能的导向明确写入各项资助规章制度中。在资助育人体系设计时,统筹安排资助资金,充分发挥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高校可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作用,将资助资金划拨到学院,学院进而依据不同的学生自身特点制订符合其自身发展的资助计划。
3. 2 建立标准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高校依据国家和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二级学院依据本学院自身特点,制定本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细则,细则的制定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统一,定量就是要制定详细的量化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进行量化,定性就是要参考日常的学生表现和学生代表的意见,充分做到民主。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据库,针对不同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定期复查和回访,及时修订认定工作中出现的漏洞。
3. 3 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型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不断探索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长效机制,由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保障型资助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型资助转变。一是变无偿性资助为义务性资助,如宣传和鼓励国家助学金或其他无偿资助金获得者进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二是转变资助工作理念,注重培育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创新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机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渠道,鼓励勤工助学学生创新创业。合理分配资助资金,高校可通过划拨专项资金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大学生实践或创业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4 构建资助育人实施和评估反馈机制
资助育人体系设计的效果好坏要看资助育人的实施过程和后期评估反馈情况。高校要加强过程实施机制。通过加大资助政策的宣传来推动资助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宣传内容上,要以资助育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作为宣传的重点; 在宣传的形式上,可通过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新媒体的宣传效果更能为广大学生接受。在各项资助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应对二级学院对资助政策的落实程序合理公正上进行监管,确保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加强资助育人的评估反馈机制。在评估反馈的基础上改进资助育人的体系建设,实现资助育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建伟,黄艳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0):8-10.
[2]李彦磊,张丽红,赵其波.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中的作用[J/OL].中国教育学刊,2014(S6).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2606.G4.20141231.1201.072.html.
现场评审细则 篇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现场评审是指通过对申请单位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管理的检查、取证、考核,确认申请单位是否具备生产安全标志管理产品资格的活动重点评审申请单位生产所申请的产品能否持续、稳定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矿山安全有关规定的能力
第三条 现场评审工作由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负责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根据有关要求,建立现场评审员队伍、编制现场评审规范或相关产品的评审准则、制定现场评审计划,向评审员下发现场评审任务书,向申请单位下发现场评审通知书,并组织实施现场评审工作现场评审结束后,评审组须填写现场评审报告,申请单位须填写现场评审纪律反馈单
第四条 评审组由在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注册的评审员及聘用的技术专家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评审组原则上应在接到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下达的现场评审任务书之日起的30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审工作评审单一品种产品时,评审组一般为2~3人;多个品种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评审工作时间一般为2~3天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或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部门可派一名监察员,监督现场评审工作
第五条 评审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与申请单位有隶属关系的评审员不能作为评审组成员参与现场评审工作;与申请单位生产同类产品的生产单位的评审员及承担产品检验任务的评审员原则上不能作为评审组成员参与现场评审工作;申请单位出于保密的需要,可提出有关方面评审员回避的请求;同一评审员一般不得连续担任同一申请单位的评审组长
第六条 自下达现场评审通知书之日起,因申请单位原因,不能在90日内完成现场评审任务的,终止本次安全标志的申办
第二章 评审要求、内容
第七条 申请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一)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二)有与生产矿用产品相适应的注册资金、生产规模、生产经营场所和技术力量;
(三)有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生产设备;(四)有满足产品安全性能要求的检验手段;(五)生产工艺合理、可靠;
(六)有完善、有效的管理体系;
(七)具备某一(或几)个主要零(元)部件生产能力,具备成品组装和出厂检验条件;(八)其它有关条件 第八条 评审主要内容:
(一)主体资格(注册资金、生产场所、技术力量等);(二)技术文件(产品标准、图纸、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等);(三)生产设备(生产能力、设备状况、工艺装备等);(四)计量器具(配置及管理状况等);
(五)检验设备(入厂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出厂检验等);(六)管理体系及制度(采购、生产、技术、检验、产品安全性能控制等);
(七)产品主要零(元)部件及重要原材料的控制与管理;(八)其它涉及产品安全性能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评审程序及结论
第九条 评审流程:(一)首次会议;(二)生产现场检查;(三)资料审查;
(四)产品出厂检验现场考评;(五)形成现场评审报告;
(六)末次会议 第十条 首次会议:
评审组组长主持召开由申请单位负责人及有关技术、生产、设备、计量、检验、采购、销售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首次会议会议内容主要包括:
(一)出示评审员证件,介绍评审组成员及会议参加人员;(二)介绍矿用产品实施安全标志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安全标志管理对申请单位的要求;(三)宣读评审任务书,确认评审产品;(四)声明评审纪律及注意事项;
(五)听取申请单位负责人关于单位基本情况及申办产品生产销售情况的介绍;(六)宣布评审日程安排 第十一条 生产现场检查:
评审组按照产品的工艺流程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库房、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工位器具、计量器具、检验设备等
评审组必须对申请单位的主要生产车间、关键工序、成品、出厂检验设备及评审组认为需要存档的实景进行拍照记录,申请单位需盖章确认 第十二条 技术资料审查:
核实产品的标准、图纸、设计说明书、工艺文件、使用(维
护)说明书等技术文件与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审查确认的技术文件是否一致,及其执行情况 第十三条 申请单位主体资格审查:
对申请单位的主体资格(注册资金、经营场所、技术力量等事项)进行核查 第十四条 现场考评:
对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所申请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检查申请单位对产品质量(尤其是安全性能)的控制能力,考核质量检验人员对产品标准掌握的熟练程度及操作水平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考核 第十五条 综合评定:
按照现场评审规范或相关产品评审准则进行综合评定,做出初步结论,拟定现场评审报告综合评定时,申请单位的人员应回避
申请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做不合格处理:
(一)注册资金未达到一定数量,其生产能力未达到一定规模的;
(二)生产场所与营业执照标明的地址不一致、且不能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的;
(三)不具备生产某一(或几)个主要零(元)部件能力;不具备产品总装条件;不具备产品出厂检验条件;出厂检验记录、报告被确认为弄虚作假的;
(四)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数量、学历、从事相关工作年限等不满足要求的;
(五)产品的标准、图纸、设计说明书、工艺文件、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技术文件与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审查确认的技术文件不一致,或未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审查确认的技术文件消化、组织生产的
(六)主要零(元)部件、重要原材料及与产品关联的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配套件的采购、分承包、外协等生产单位发生变化,未重新备案和进行检验的;
(七)生产设备、测量器具不能保证零部件加工精度及检验要求,或产品的结构、参数等与图纸不一致的; 第十六条 末次会议:
末次会议前,评审组与申请单位主要负责人就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沟通,申请单位可提出不同意见或做出适当的解释、说明,对争议较大的问题,必要时可进一步核实 评审组组长主持末次会议,通报评审发现的不符合项,宣读评审结论对现场评审发现的不符合项记录,评审组及申请单位负责人要签字确认,申请单位可复印一份留存,以备整改
第十七条 现场评审报告:
(一)现场评审报告应根据申请单位本次申办的产品,分种类分别填写
(二)除否决项不符合,须直接做出不合格结论外,现场评审结论按量化评审所得分数分为A、B、C、D四级: A级:合格,评审分数在90分(含)以上;
B级:有较少不符合项,整改后合格,评审分数在80分(含)与90分(不含)之间;
C级:有少数不符合项,整改后合格,评审分数在70(含)与80分(不含)之间;
D级:不合格,评审分数在70分(不含)以下
评审组在评审结束之日起7日内,应将现场评审报告及评审任务书寄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 第十八条 对不符合项的处理:
除评审结论A、D级外,申请单位应对评审组提出的不符合项,制定整改措施在评审结束之日起90日内将包括不符合项、整改措施、整改结果等内容的整改报告及能证明整改结果的背景资料,由评审组长确认签字后提交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审查,并作为现场评审报告的附件备案必要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可安排评审组对不符合项的整改结果进行现场核查
第十九条 对现场评审不合格单位的处理:
(一)申请单位应自评审结束之日起30日内提出整改措施报告;
(二)申请单位应自评审结束之日起的90日内完成整改并向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提出复审申请,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在接到申请的5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复审工作在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下达复审任务书之日起30日内进行;(三)逾期未完成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将下发安全标志现场评审不合格通知书,终止本次安全标志的申办自下发不合格通知书之日的180日内,申请单位不得申请同种类产品的安全标志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对现场评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评审员应按规定完成现场评审工作,并对现场评审结果负责
第二十二条 评审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评审纪律:(一)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严格按现场评审规范或相关产品现场评审准则和任务书要求进行评审、取证;
(二)尊重生产单位的知识产权,不泄露评审中涉及的技术秘密;
(三)廉洁自律,不提供有损评审结论公正性的指导、咨询 第二十三条 对弄虚作假等违反现场评审规定和要求的评审员,将视情节予以处理,直至撤销评审员资格
第二十四条 申请单位应在评审结束后的5日内,将安全标志
现场评审纪律反馈单寄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 第二十五条 申请单位在经营场所、技术力量、生产设备、检验仪器及设备等方面有弄虚作假等行为的,现场评审将按不合格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进口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现场评审工作参照本细则执行
资助贫困生实施细则 篇8
为保证全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根据2005年隆化县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家庭学生实施细则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资助对象
农村年人均纯收入882元以下的为经济困难家庭资助对象为全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财政供养人口家庭的学生不得纳入“一补”资助范围。
1、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
2、残疾学生及少数民族学生。
3、父母一方死亡,离异的单亲贫困家庭子女。
4、义务阶段的孤儿学生。
5、经民政部门确认的农村低保或特困救助范围的家庭子女。
6、因受灾、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女等。
二、组织机构
在学校校长领导下,由专人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并成立由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评审小组成员不少于7人,负责贫困生的初审研究拟定资助学生名单和资助形式。
三、资助申报,审批程序
贫困生每年核定一次,申请资助的学生一般于每学期开学初,由学生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向学校提交由所在村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符合优先资助的贫困生要同时提交有关部门的相关证明材料,学校设专人负责审核,对家庭脱贫,返贫等情况及时修订,实行动态管理。
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的学生有关情况进行认真审核后,按学生家庭贫困程度排队提出贫困资助名单,报乡镇资助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在学校和学生家庭所在村同时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受资助名单和评审公示情况上报县资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确定。
学校组织受助学生填写《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资助金领取表》此表一式两份并由学生及监护人和班主任签字确认,乡镇资助办公室对资助金领取表进行审核汇总后到县资助办公室报账。
四、资金及档案管理
学校在填报或打印各种资助表格时,要统一使用标准的70克复印纸,便于档案的装订和保存。《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表》原件需手工填写,填写具体受资助的原因时,需要详细填报,内容真实、准确、可靠。在程序录入时,在对资助原因进行归纳,并按程序提供的选项选择录入条款,村委会审核意见是村委会根据学生家庭实际情况提出审核意见,由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同时出具家庭经济状况等相一致的证明材料。《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表》和家庭经济状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复写的《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领取表》由乡镇资助办公室,按学校顺序装订,学校通过程序打印一份《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花名册》,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报县资助办公室存档。学校自留一份存档。
五、监督和检查
受资助学生名单、金额在学校校务公开栏公布,建立受资助学生原始档案和电子档案,并报县资助办公室备案。
六、资金管理
学校按时把专项资金拨入学校食堂账户。及时给学生打入饭卡,做到专款专用,对贫困学生退学、转学的资金同意退回资助办公室。
学生资助工作评审细则 篇9
1 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认定较难
其实要制定一个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并不难, 难的是如何利用这一标准去认定究竟谁才是经济困难学生。目前很多高校通常的做法是由学生提供由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其实, 一纸证明的“权威”是很值得质疑的。
特别是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断变化, 及时掌握这些变化的情况并给予资助, 在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造成对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忽视, 从而造成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1.2 资助体系不够健全
在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一系列政策中, 由于资助体系的不完善, 导致资助的效果不明显。学校的奖学金分配情况中, 经济困难的学生拿到的比率很小, 学校奖学金的获得与经济困难学生对应度并不成正比。国家执行的资助贷款政策不是很完善, 相关单位、信用社系统、程序、盖章等不一样, 导致学生申请助学贷款时, 一再受得阻碍, 一拖再推, 耽误申请时间。在学杂费减免方面, 享受减免学杂费的学生比例较低, 有的高校基本不实行这一政策, 导致这项政策效果不明显。在勤工俭学方面, 勤功减学种类单一, 稳定性差, 资金短缺的问题, 严重阻碍了勤工俭学工作的发挥。在校贫困学生, 一般工作就是打扫卫生, 打扫教室等, 每天都打扫几遍, 每月下来, 给的工资也是很少。
1.3 无偿资助的弊端
在“奖、贷、助、勤、补、减、缓”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 其中, 奖、助、补、减属于无偿的。勤、贷则属于有偿的。无偿资助虽然能解决“贫困生”的燃眉之急, 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很明显的弊端。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对外界力量的依赖思想, 同时学生对待贫困的态度也发生变化。而对自我应该如何应对贫困, 渡过难关想得很少, 主要体现在学生只想到伸手“要”。因此, 无偿资助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
1.4 缺乏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 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那么贫困学生经过长期的经济压力、精神压力等, 对学习更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造成自卑、封闭、妒忌、焦虑等心理问题。高校在重视经济帮扶的同时, 往往容易忽视“思想帮扶”, 即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挫折教育和压力疏导, 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资助过程中如果不能辅以相应的思想教育, 他们容易产生精神及心理上的疾病, 可能造成虽然拿出钱资助了学生, 却未必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资助过程中应该辅以相应的思想教育, 了解他们的心理历程, 重视他们的心理反应。
2 资助工作对策分析
其优化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证工作
新资助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公开、公平、准确的认定。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建设, 确保困难学生认定到位。根据各地经验, 确定一个学生是否为经济困难学生, 有几个指标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 即家庭收入, 来自地区 (农村、城市、发达地区与非发达地区) , 在校生活费用支出情况, 多数同学的认同等。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困难学生认定“动态”管理机制, 加强对已认证困难学生的监督, 设立专门“举报箱”和“举报电话”, 便于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监督。对资助申请的条件、认定程序和标准、评议结果的透明度等各方面都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总之, 国家应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证工作, 建立统一的、更加严格的、有公信力的认证体系。而高校也应该根据目前资助工作的实际状况, 摸索改善认证体系。
2.2 合理规划, 建立全方位的资助体系
健全和完善的资助体系, 能够进一步扩大政府和高校资助方式实现最大效果。从现实来看, 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困难学生的最好选择, 因此要尽快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种资助方式的运行机制, 明确资助目标、原则、对象, 确保各类资助方式取得实效。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要依照教育和经济规律,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扩大经济困难学生贷款的比例和额度。高校应该参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 建立通畅可信的家庭经济困难信息档案, 并努力保证这一信息档案的动态性和真实性。高校应当建立以贷为保障, 以助为主体, 以奖为激励, 以其它方式为补充的全方位的资助体系, 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良性发展。
2.3 给予贫困生人文关怀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更多的可能是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引起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一切资助工作要围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而展开, 尽量消除因经济资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 社会除了要关注这些学生的学费、生活费之外, 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 要创造隐形资助与无接触资助, 形成平等的社会大环境。高校要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培育民主、文明、平等、乐观、自信、感恩、自强的校园文化氛围。并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等专题活动, 给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自我展现的舞台和机会, 促进其全面素质的提升, 真正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关系百万学子, 关系校园和社会的稳定, 关系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切身利益。因此, 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 深入研究和探讨改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途经, 努力拓展资助主体, 合理配置并优化使用资助资源, 构建更加科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健康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必须对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事, 推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走上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化轨道。
摘要:为了最大程度的普及高等教育, 给予家庭环境不同的学生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 但是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完善资助政策体系, 健全资助工作的考评机制和跟踪机制, 以保证资助资源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 从而使资助工作切实起到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思考
参考文献
[1]卢若艳.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和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79-81.
[2]单华生, 郭秀蓉, 蒋风, 等.扩宽贫困生资助方式实现“扶贫”与“育人”功能并举[J].理论界, 2007 (5) :129-130.
[3]王妙.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管理研究, 2012, 11 (447) :67-68.
[4]陈玥.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和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4) :173-174.
[5]孟祥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章, 2014, 3:143-144.
【学生资助工作评审细则】推荐阅读:
庙下二中学生资助评审办法07-13
学生资助案例-如何做好学生资助工作08-26
学生资助工作05-16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09-24
谈学生资助工作06-19
学生资助工作宣传07-09
学生资助工作意义09-10
学生资助工作小组10-02
学生资助工作科学发展05-31
学生资助工作典型材料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