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工作典型材料

2024-09-23

学生资助工作典型材料(精选8篇)

学生资助工作典型材料 篇1

健全体系完善制度努力开创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新局面**县教育体育局学生资助工作典型材料(定稿)近年来,我县学生资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突出资助工作“以人为本、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明确提出“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工作目标,奏响了一曲用爱心铺就贫寒学子成才的和谐之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各校配合,形成全县一盘棋的资助工作格局针对学生资助工作资助经费大、资助面宽、牵涉面广、影响程度深的新特点,我局成立了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资助中心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贫困生的认定、奖助评审办法等重大学生资助问题进行研究,有效保障了全县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框架内高效运行。同时,各校也结合实际,由校长负总责,分管副校长具体抓,班级具体组织各项奖励资助的评议、初审和推荐,从而形成了县局、学校和班级三级评审的资助工作新格局,保证了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确保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一)营造良好氛围。为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我局建立健全了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决策制、贫困生建档及动态管理制、学生民主评议制、资助结果公示制、助后跟踪教育制等制度。

学生资助工作典型材料 篇2

一、加强制度建设, 保障规范运作

学院领导历来对资助贫困学生高度重视, 特别是新资助政策体系实行以后, 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资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明确强调要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决学生家长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工程来抓,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资助相关政策,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这一惠民工程得以顺利实施。五年来, 学院结合实际, 先后制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暂行办法》、《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及发放暂行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费暂行办法》和《学生综合测评办法》等, 并编印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和《学生手册》上, 为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运作规范。

二、建立完善资助机构, 加强资助工作管理

为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管理, 经学院党委研究, 于2008年成立了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为组长, 学生、教务、财务、系 (部) 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及资助管理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设在学生工作部, 由2名教师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在学院人力总体趋紧的情况下, 整合管理资源, 将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工作统筹归为学生资助中心管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职责范围也由原来主要管理学生助学贷款扩展到管理学生资助。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建立, 保证了学生资助政策的有效落实, 为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精心组织, 明确重点, 全面完成各项学生资助工作任务

(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 关系到资助工作的成效。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文件要求, 学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按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暂行办法》, 成立了院、系、班三级认定组织, 严格工作制度, 规范工作程序, 全面细致地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在此基础上,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 同时实行科学、动态管理, 对受助学生既要每学年进行一次认定, 又要定期按一定比例进行资格复查, 及时对家庭经济发生显著变化的学生做出调整。学院各类资助项目也能有针对性的对已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

(二) 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学院要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要熟悉并掌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金融机构的具体规定, 热情为学生服务。特别要向学生讲清楚签订借款合同的重要性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提示学生要详细阅读合同条款, 遵守合同约定, 告知学生带齐签订借款合同和划拨款项所需的证明资料, 争取申请贷款的成功。在工作中, 抓重点、讲实效, 配合县 (区) 资助中心做好贷款政策宣传, 在贷款经办银行落实的基础上, 认真把握每个学生的贷款额度, 指导学生按照“奖学金、助学贷款主要解决学费和住宿费, 助学金、勤工助学等主要解决生活费”的思路来申请贷款。在确定国家助学贷款对象时, 坚持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着想, 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毕业后的还款压力, 认真审核申请贷款学生资格, 指导学生顺利办理贷款。

学院高度重视资助政策的宣传, 主动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宣传工作, 按要求寄发《资助宣传手册》, 制定《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流程》、《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 加强贷前贷后管理, 并依托学院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 使学生资助工作逐步由单纯的“资助”转变为双重的“资助与育人”。

(三) 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和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代偿工作

按照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 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积极向学生宣传政府代偿政策, 讲明代偿资助申请和审查、材料报送、还款协议签订、资金的管理与支付等具体要求、规定, 确保符合条件的贷款毕业生都能享受政府的代偿资助。

(四) 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

学院根据《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及发放办法》, 并按“资金落实到人、身份落实到学籍”的要求, 严格标准, 规范程序, 力争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首先, 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学生资助工作会议, 学习传达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办法和学院的实施细则, 公开分配名额;其次, 各班召开主题班会, 传达学院资助工作会议精神, 使学生明白评审的程序、条件等;第三, 由学生本人写出书面申请, 励志奖学金申请者并附村、乡 (镇) 、县 (区) 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由班级评审小组进行摸底、推选;第四, 由系评审小组进行初审, 确定出本系国家奖助学金的受 (奖) 助人选, 在本系范围内公示;第五,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各系报送材料召开专门会议,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复审, 确定候选人, 并在全院范围内公示, 无异议后报学院院务会议审定;第六, 学院审定后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准备材料, 报省教育厅审批;第七, 省教育厅审批后, 向受 (奖) 助学生家长邮寄喜报, 并按时发放。

(五) 贫困学生信息资料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信息统计工作。学院建有校内困难学生信息资料库, 将学生的申请表、证明材料、审核结果和资金发放记录等有关材料按年度归档。二是做好资金发放管理。学院认真核实每位学生的申请, 详实核对信息, 核对受助学生人数, 从未有过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情况, 从未发生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 抵顶或扣减国家奖助学金的行为。学院还主动联系当地农行为学生办理农行储蓄卡, 能按时、足额将国家奖助学金、学生各种补贴等发放到学生手中。三是做好资助报表数据报送。资助报表既是资助工作成果的体现, 也是财政分配资助经费的依据。学院高度重视资助报表和信息的报送工作, 安排专人负责, 以保证资助报表和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六) 学院资助工作

在认真落实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政策的基础上, 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新资助政策体系为基础, 结合自身实际, 积极探索资助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除了将国家的专项资金用于资助体系中相应的资助项目外, 学院按照政策从学院事业收入中提取5%以上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每位学生每月发放生活补贴22元, 同时以每生每月25元作为学院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学生;每年以“先进班集体”、“文明宿舍”、“优秀个人”评选等形式发放奖励资金11万元;每年拿出10万元设立“特困学生补助”, 分等次资助家庭特殊困难学生。

(七) 社会资助工作

学院通过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校企合作, 积极拓宽助学渠道, 争取社会资金, 设立多种形式校内奖学金和社会、企业奖助学金, 合理运用减免学费和特困补助政策, 不断扩大受益学生的覆盖面。2005年, 学院与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合作, 设立了“大北农助学金”, 每年3万元, 解决2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从2004年起, 何康农业教育科研基金会设立“何康助学金”, 支持涉农专业学生完成学业, 每年有11名学生每人获得2000元, 已连续资助了8年, 共计88人;从2007年起, 每年有10多人获得“深圳—甘肃”助学金, 每人每年1000元;2010年, 与北京伟嘉集团、陕西青松集团、山东威龙集团、兰州海宏、武威禾丰公司等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设立相应助学金, 每年累计资助资金约10万元。同时, 为保障学生入学无忧, 学院认真落实高校新生“绿色通道”政策, 在寄发新生录取通知书时, 同时寄发助学贷款和资助政策的宣传资料, 新生入学时, 在新生报到处设立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服务, 免费提供部分学习、生活用品和临时就餐补助等。为确保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学费的新生顺利入学, 对部分学生实施了减免学费和缓交学费等措施;2010年, 对发生泥石流灾害的舟曲籍56名学生减免了学费;每年缓交学费人数多达200余人, 确保了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八) 勤工助学活动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与管理, 保证学生的安全, 不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危险的生产作业及有碍学生健康的劳动,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能及时、合理发放勤工助学金。对校外勤工助学活动, 学院十分慎重, 必须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 并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院积极挖掘可以利用的工作岗位, 合理设置助学岗位,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创造条件, 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能勤工助学。如在学生食堂、图书馆阅览室、门卫假期值班;学院猪场、鸡场、奶牛场、动物医院、实习工厂等设置岗位。目前, 在校内为学生提供的长期勤工助学岗位有200余个, 年累计报酬达30万元。学院与有关企业积极合作, 开展勤工助学工作, 2009年组织学生600人 (次) 利用社会实践 (周) 到武威威龙公司劳动, 每人每天30元;2011年与黄羊河集团公司、今麦郎食品、威龙民勤基地签定勤工助学协议, 安排学生开展勤工助学, 每人每天获报酬40元, 1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勤工助学。

(九) 开展资助育人系列活动

通过开展以“四项思想教育”, 发挥“四种效应”为主题的资助育人系列活动, 逐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成才、诚实守信、感恩回报、自立自强、责任使命等意识, 促进学生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1. 强化“励志自强”教育, 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学院充分利用国家奖助学金的带动功能, 把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作为改进学风的重要抓手, 教育学生热爱学习, 遵守纪律, 推进优良学风形成。大力开展“励志自强”教育和贫困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五年来, 学院受助学生80%能够刻苦学习, 成绩优异, 遵守纪律, 生活简朴, 能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是班级、学生社团等组织中的骨干分子。其中, 有500多人被评为学院“三好学生”;150多人被评为学院“优秀学生干部”;300多人被评为学院“优秀团员”;有200多人成长为中共预备党员。被励志奖学金资助的多名学生被评为贫困生“自强之星”, 并对优秀的典型学生的事迹通过网络、广播、事迹报告等形式进行宣传, 发挥了典型示范效应。

2. 强化“诚实守信”教育, 发挥信用资本效应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育人为本、诚信为先”。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发挥信用资本效应, 对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开展具有现实意义。学院始终坚持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 坚持把扶贫励志与学生的学习、文明行为、道德礼仪等学生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 开展诚信教育。如通过开展受助学生“志愿者、读书月、公益劳动”等活动, 把受助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学费缴纳、助学贷款偿还、诚信考试结合起来, 教育引导学生刻苦学习, 立志成才。

3. 强化“感恩回报”教育, 发挥资助循环效应

为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学院抓住学生资助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对学生开展“感恩回报”教育, 发挥资助循环效应。在校内, 诸多受资助学生通过担当青年志愿者, 积极组织并参加学校的各项公益活动, 如公共卫生的打扫、校园通的管理、食堂和乘车秩序的维护等。在校外, 服务队还将爱心带进周围的社区、福利院和敬老院, 在社区开展科普、普法等教育活动, 提供义务家教服务, 利用周末到福利院、敬老院, 陪护那里的孤残儿童和老人, 给他们带去了欢乐和温暖。学院每年要召开“国家奖助学金颁发仪式及感恩教育大会”、受奖助学生座谈会, 并通过主题班会、学生“爱心捐助”、“关爱老人、奉献爱心”、“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新时代大学生”、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等志愿服务和主题教育活动, 教育学生感恩国家、感恩社会, 激发他们勤奋学习, 自强不息的热情, 使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发挥奖助与育人双重作用。

4. 强化“责任使命”教育, 发挥主体意识效应

通过结合大一新生开展的入学教育和大学 (职业) 生涯规划活动, 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先制定每学期学习计划, 然后每学期末进行“学习成果与计划”的核实, 借以约束学生对自己负责;通过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学期往家里写一封信的形式, 告知自己在校表现情况, 以培养学生对家庭负责;通过为敬老院做义工, 开展义务家教等活动, 帮助贫困学生树立关爱他人、为社会多做贡献的责任感等形式, 强化“责任使命”教育, 发挥主体意识效应, 实现资助育人功能。

摘要:落实好各项学生资助政策, 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各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育人是资助的灵魂”这一核心理念, 努力构建“资助——育人——引导”三级工作模式, 逐步形成了“在资助中育人, 在育人中资助, 在资助和育人中注重引导”的工作局面, 真正做到了物质上帮助、精神上鼓励、能力上培养, 充分发挥了资 (奖) 助与育人的双重功能, 确保了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庄严承诺!

学生资助工作典型材料 篇3

【关 键 词】 写作;阅读材料;教学;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称“课标”)对习作教学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是从部分孩子的反馈来看,习作就像一座大山似的压在他们心头。每次老师只要提及习作,他们就头疼不已。即使自己有写作材料,却不知从何入手,才能把它变成一段又一段绘声绘色的语言文字,使之既能再现当时的情境,又能传递自己的真实情感。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使他们在面对习作时充满信心,不再谈习作而色变?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引导孩子们在说真话、实话,表达真情实感的同时,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习作写得有声有色?如何才能把“课标”对习作教学提出的建议落实到实处?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把它当作习作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其实,习作教学不是单一的,教师不应只抓住习作教学这个“点”来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写作技巧,而且还应抓好阅读教学这块阵地,把教材中的一些典型性课文与习作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作为习作范例,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如何构段、如何遣词造句、如何把事件写具体等,指导学生把文本中有利于提高自身表达方法、技巧的范例进行迁移,最后内化成自己的写作方法、技巧。

怎样才能借阅读教学这一平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训练“抓住特点”

“课标”第二、三学段分别对习作教学提出了这样的目标:“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体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从这两个学段目标来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随心所欲,注意力分散,有时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小学生缺乏精细的辨别能力,往往满足或停留于大致的、笼统的、轮廓的观察,以致遗漏重要的细节。如何观察生活呢?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去学习、借鉴。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中的习作看图写话时,把这篇习作的指导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会有序地观察,并初步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而这篇习作练习就可以和本册书中二单元中的《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这几篇写景的课文进行整合。因此在教学这几篇课文时,为了给这篇习作做铺垫,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阅读教学中感受作者的观察顺序,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看到的景色写具体的。在进行这篇看图写话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这三篇课文,归纳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运用的修辞方法。之后,我们总结出了以下三点表达方法:

①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观察的方法。

②学习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

③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突出描写的事物。

在学生归纳出这些观察方法后,我因势利导,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观察顺序去观察图案,想一想自己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然后,结合习作中提出给图上色这一要求,引导学生运用我们归纳的第二个表达方法——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去思考自己要写的事物有什么特点;最后,在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可以运用哪种恰当的修辞方法,突出描写的事物。在这次读写结合中,孩子们做到了写前会观察,观察有顺序;能抓住事物特点,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来描写事物。在这次习作中,没有一个孩子眉头不展,他们都能根据提示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

二、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学习段方式,训练“言之有序”

学生的习作有时会表现出叙述上杂乱无章,没有顺序。教师则可以利用阅读教学来改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做到言之有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段式结构,掌握组句成段的规律,引导学生入门悟道。如《我的伯父鲁迅》《哪吒闹海》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艾滋病小斗士》中的第一段引领全文;《黄果树瀑布》中采用了联想的手法;《庐山的云雾》《泉城》选择了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长城和运河》采用了反复;《莫高窟》中过渡段的使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苏教版中选择的教材在写作方面各有各的特点,因此在阅读课中,教师可以利用构段方式特别明显的课文,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如何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言之有序”地写出来。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第18课《莫高窟》。这课在构段上有显著的特点,既有总分,又有独体的过渡,既有引领短文的中心句,又有细节的描写。在阅读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在表达有序方面的特色,结合教学中“给这篇课文写段落提纲”这一课时目标,与习作练习相联系,引导学生结合学校举行的才艺表演,仿照《莫高窟》一课的构段和过渡,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有序地表达出来。全班62位学生,在这次小作文中分别采用了总分、分总等构段方法,有的写了自己的所见、有的写了自己的所感、还有的同学把两个方面都涵盖在了自己的习作之中。采用“总分”的同学有的抓住“精彩绝伦”一词,分别从唱歌、跳舞、演奏三个方面写;运用了过渡段的同学,有的在自己的习作中写出了“这次才艺表演不仅右精彩的舞蹈表演,还有扣人心弦的小提琴独奏。”而运用“分总”的同学有的则在篇末针对这次才艺表演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给自己提出了要求。从每位学生的习作中,我欣喜地发现,他们不仅做到了言之有序,同时还能完成“课标”中对习作的目标“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学习段方式,训练“言之有序”

苏教版中选择的教材多数文质兼美、情文并茂,很多课文里面在细节方面的描写各有特色,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文本,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怎样运用描写的手法,做到“言之有物”。如《变色龙》一课中,作者对变色龙模样的描写——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顺序,为读者描写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变色龙;如《最后的姿势》一课中,通过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塑造了一位恪尽职守、关爱学生的教师——谭千秋;而在《安塞腰鼓》一课中,作者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全文的线索,抓住场面描写把安塞腰鼓的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细节描写入手,抓有特点的课文,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写得“言之有物”。

总之,围绕“课标”中提出的“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教师可以借阅读教学这个平台,抓住典型性材料,引导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自己感悟表达的方法、构段的结构、写作的技巧,让阅读与习作相互辅助,齐头并进,就能提高学生习作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二超. 开展有效阅读提高写作能力[J]. 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3).

[2] 杨涛. 浅谈“注重阅读借鉴与提高写作能力”[J]. 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4(3).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篇4

学生的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xxxx-xxxx学年度中,在学生资助工作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热情细致地做好资助工作。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发展,各种新情况的出现,对从事国家资助工作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创新工作方法,搭建了班级贫困工作的小组班子。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以学生为根本,在开展资助工作中充分考虑学生生活状况、情感需要。既做到从生活上解决一定困难,又从情感上树立信心。

2.坚持“帮困扶贫、务实求效、励志育人”三项原则。在三个原则的框架下,搭建资助体系、拓展育人平台,通过开展活动等努力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帮困扶贫要求关注特定对象,务求实效要求讲实际、求真求正。励志育人要求不光在生活上帮助贫困学子,同时要从情感、情操多某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二、深入细致开展学生资助工作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多种方式尽力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1.成立xxxx学生贫困认定领导小组,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先由班级内部成立评议小组进行班级内部评议,将评议结

果上报xx学院学生贫困认定领导小组进行复议。

2.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完成了xxxx-xxxx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xxxx奖助学金”、xxxx各类社会奖助学金的评选,以及xxxx-xxxx学年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切实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加强对助学贷款学生的诚信和征信教育。认真做好学费催缴工作。

3.利用假期进行了贫困生走访,暑假期间开展贫困生家庭走访工作,在结合我院贫困生情况的基础上,xxxx对xx名困难生进行了走访,此次走访活动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我院贫困生帮扶工作水平、完善资助工作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4.积极联系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和毕业生为学生捐资助学,如xx毕业生设立的xx奖学金等,自xx奖学金设立以来,一直按照xx奖学金管理方案内容认真执行,截止到xxxx年xxx月共奖励考研同学xxx元,获奖人次达xx人占毕业生比例xx%,帮助和奖励品学兼优和考上研究生的同学。

5.还多方联系需要兼职岗位的企业和单位,给学生介绍护校、家教和各种短工,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可以勤工助学。

三、坚持不懈,创新工作方法

学生资助工作典型材料 篇5

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实践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维护高校稳定,倡导和谐校园建设,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对党和国家热爱之情的重要工作。2007年以来,我院认真贯彻国家、安徽省和学校的相关文件精神,耐心细致、客观公正、认真负责地做好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徽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和•安徽科技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评议和认定,对国家奖助学金、临时补助、勤工助学等进行认真的评选,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资助,顺利完成学业。

1、学院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2009年10月我院根据学校相关会议精神和•关于印发†安徽科技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校学发„2007‟78号)文件精神,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团总支书记、辅导员为成员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经济管理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领导、监督和检查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检查学生资助经费的落实情况,监督学生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

2、班级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学校相关会议召开和文件下发后,我院按照要求,2009年10月27日及时召开辅导员会议,及时传达学校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2009年11月2日党总支又专门召开全院班主任会议,详细安排和布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要求各班级要认真学习•关于印发†安徽科技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校学发„2007‟78号)文件精神,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做好认定工作。

此后,各班级成立了由班主任担任组长,班长、团支部书记、生活委员和选举产生的多名学生代表(学生人数的10%以上)组成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具体开展了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评议工作。

二、操作规范、方法适当

1、深入细致地做好困难学生的认定评议工作。各班级认定评议工作主要是根据学生本人填写的•安徽科技学院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安徽科技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申请学生平时的生活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2、客观公正地做好奖助学金的审定工作。在做好困难学生在班级认定评议的基础上,经院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确定后公示5日,公示结束后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组。我院2007年对63个班级83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认定,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96名,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134名,2008年对在校的61个班级714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认定,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11名,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203名,2009年又对在校的56个班级66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认定,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82名,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187名。

3、临时困难补助工作规范有序。我院的临时困难补助工作由党总支副书记王振其负责审批,党总支秘书负责登记盖章,然后到财务处领取补助金。几年来,这项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4、我院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时,特别注意方式方法,比如要求各班级分两次传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文件和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选方面的文件,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学生在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投机取巧,客观上避免了不贫困的学生申请认定,从操作层面做到了客观公正。

三、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档案

1、对所有学生进行家庭情况调查,要求每名学生都填写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对2007级学生和2008级学生还要求由学生当地的民政部门出

具相关的证明材料。

2、学院建立了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电子档案,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到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

3、要求平时要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发生的显著变化,及时提出调整其家庭经济困难档次的建议。

四、按照要求,认真做好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临时补助、勤工助学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

按照学生资助中心的安排,我院在第一时间内落实好各种奖、助学金的评定、上报和发放工作,使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得到帮助,有效地缓解了他们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

1、国家奖助学金的资助情况:我院2007年10月有6人获得国家奖学金资助,资助金额为4.8万元,81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资助金额为40.5万元,528人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资助金额为105.6万元。我院2008年10月有5人获得国家奖学金资助,资助金额为4万元,94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资助金额为47万元,547人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资助金额为109.4万元。我院2009年已经评选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6名,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93名,国家助学金获得者562名,正等待国家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和学校审批。

2、安徽省财政厅和教育厅发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临时伙食补助情况:我院2007年9月有974人获得临时伙食补助,每人资助20.00元,总计19480.00元,我院2008年3月有591人获得临时伙食补助,每人80.00元,总计47280.00元,2008年11月有556人获得临时伙食补助,每人资助20.00元,总计11120.00元,2009年6月有556人获得临时伙食补助,每人 200.00元,总计111200.00元。

3、学校临时补助情况:在个人申请,班主任核定的基础上,原党总支副书记李有志审批了一部分学生临时困难补助,2007年有90人次获得学院审批的临时补助17520.00元(其中3人由学生处审批800.00元),2008年有64人次获得学院审批的临时补助10650.00元(其中1人由学生处审批400.00元)。2009年在个人申请,班主任核定的基础上,党总支书记王

振其审批了60人次获得学院的临时补助12200.00元(其中2人由学生处审批600.00元)。

4、勤工助学情况:我院高度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工作,2006年4月就成立了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指导小组,并指派专人负责学生的勤工助学工作。学院每学期都根据学校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公布的用人单位需求情况,认真选拔、积极推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并积极申报勤工助学岗位。2007年9月至今,经济管理学院根据院办公室、实验室实际需要,设臵了4个勤工助学岗位,先后有11人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2007年至今,我院已经推荐48人参加学校和学院的勤工助学活动,三年来,总计发放了31483.00元的工资,所有参加勤工助学的同学都能及时并足额领取到勤工助学工资,没有发生拖欠、少发现象。通过勤工助学活动,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暂时困难,使他们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有利地保障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1、学生在填写的•安徽科技学院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时存在不真实的成分,有些学生虚构自己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或者是恣意扩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建议学校能够给予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专项经费,以便对学生进行大范围的电话调查和实地调查。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多少少存在各种心理负担,建议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社团,使贫困生在这一集体中相互关心、照顾、督促学习。

3、抓好奖助与教育相结合是重点。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是党和政府对品学兼优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励和扶助,在工作过程中要把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教育他们学会感恩、懂得回报社会、报效祖国作为重点。我院充分利用这个契机,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和感恩教育,让广大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荣誉和帮扶,使他们学会饮水思源,激发他们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另外,由于每年的奖助学金的名额有限,对于没有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也要加强教育,让他们端正态度、调正心态,在利益面前要经得起考验,真正实现“见困难就上、见利益就让”的崇高境界。

4、加强对奖助学金使用的监控是关键。国家颁发奖助学金的初衷是出于对品学兼优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上奖励和生活上扶助,要让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真正把奖学金和助学金用到学习和生活的刀刃上,加强对奖助学金使用的监控是完全必要的。建议以后在工作中采取让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签订承诺书、与家长沟通等方式,来有效地监控学生使用奖助学金,防止学生把奖助学金留作它用,失去奖助学金应有的作用。

学生资助汇报总结自查材料 篇6

自查报告

xx小学是一所小学教学点,主要为xx小学输送学生。学校内设附属幼儿园一处,学校幼儿园十分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和上级要求,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制度,规范学生资助工作操作程序,落实专人负责学生资助工作,不漏报、瞒报、错报一名学生,不克扣、挪用、截留一分学生资助金,确保我校相应学生都能如实享受到资助,让国家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现将我校学生资助工作汇报如下:

一、成立学生资助领导小组,完善学生资助制度 为了确保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学生资助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我校按照上级相关要求,迅速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和贫困家庭认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职,全体领导全部参加,评审小组主要由班主任组成。明确领导小组定期对学生资助资格的审查、资金发放等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了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我们迅速组织领导小组和评审小组成员开会,认真宣传,学习相关文件精神。

二、广泛宣传,让资助政策深入人心

复杂。我校按资助中心要求,在最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我们希望,资助工作形成常态,一如既往地进行下去,对我校部分学生是一个极大地支持和鼓励,对于稳定学生、减少辍学,提用。

升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作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探析 篇7

1 高校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的内涵

教育的宗旨是实现 “立德树人”,党中央、国务院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健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是党中央、国务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育人功能贯穿于资助工作落实的全过程,例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诚信贯穿始终; 勤工助学劳动中,自强自立和奉献精神尤为重要。各种资助项目也能体现资助的育人功能,如奖学金奖励先进,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在评比过程中也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勤工助学,本身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资助工作在育人功能上存在的问题

2.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问题突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但由于学生本身的诚信问题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材料的真实性和认定的标准也大不相同。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有时候不能真实反映家庭经济情况。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主要证明材料,资助管理部门无法一一核实每位申请者的家庭情况,加之一些生源地民政部门的地方保护,使得虚假证明泛滥,反而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会出现开具证明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各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不一,由于各申请者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居民收入水平差异显著,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不一。例如,中东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要显著高于西部,很可能出现该享受资助的学生由于当地收入水平过高而无法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

2. 2 重资助轻育人的现象十分普遍

逐步健全的资助体系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常规经济资助的部分,在资助工作落实中往往只关注资助的款项能否发放到位,评审程序是否合规,而忽视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现阶段我国的资助体系分为有偿资助和无偿资助[1],尤其是无偿资助的部分恰恰是资助育人的重灾区。有偿资助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国家助学贷款需要学生毕业后自付利息、按时还款,对学生的诚信度要求很高; 勤工助学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起到育人的目的。无偿资助包括国家助学金、学生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尤其是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只以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为唯一考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懒惰和依赖,认为此项资助是自己应得的,滋生了学生等、靠、要的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奉献意识,无法起到资助育人的目的。

2. 3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不足

现有的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往往流于表面,比如开一场诚信教育讲座,做一些简单的机械化的勤工助学劳动等。而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最重要的能力提升的重视不足。例如,勤工助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各大高校的勤工助学助学工作多为校内勤工助学,工作以体力型工作为主,加之大学生的课业压力繁重,勤工助学劳动被肢解得零零散散,一周往往只工作一到两次,工作的间隔长,工作时间短,无法真正起到能力提升的作用。资助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在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方面。例如高校只重视帮助学生成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对于贷后的管理和教育方面重视度不足,导致学生毕业后还贷逾期的问题突出,给学生本人和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部分学生感恩意识淡薄,长此以往,无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

3 完善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对策

3. 1 健全资助工作机制

完善有力的资助组织机构是资助育人工作坚实的后盾,高校应建立从学校层面到二级学院层面完善的组织机构,学校应建立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领导全校的资助工作,学生资助部门负责资助工作的管理工作,二级学院应成立学院认定工作组,负责资助工作的具体组织和认定,年级( 或班级、专业) 要成立以辅导员为组长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是立德树人教育的 “第一人”[2]。同时,要建章立制,制定各项资助规章制度,并将育人功能的导向明确写入各项资助规章制度中。在资助育人体系设计时,统筹安排资助资金,充分发挥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高校可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作用,将资助资金划拨到学院,学院进而依据不同的学生自身特点制订符合其自身发展的资助计划。

3. 2 建立标准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高校依据国家和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二级学院依据本学院自身特点,制定本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细则,细则的制定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统一,定量就是要制定详细的量化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进行量化,定性就是要参考日常的学生表现和学生代表的意见,充分做到民主。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据库,针对不同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定期复查和回访,及时修订认定工作中出现的漏洞。

3. 3 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型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不断探索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长效机制,由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保障型资助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型资助转变。一是变无偿性资助为义务性资助,如宣传和鼓励国家助学金或其他无偿资助金获得者进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二是转变资助工作理念,注重培育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创新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机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渠道,鼓励勤工助学学生创新创业。合理分配资助资金,高校可通过划拨专项资金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大学生实践或创业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4 构建资助育人实施和评估反馈机制

资助育人体系设计的效果好坏要看资助育人的实施过程和后期评估反馈情况。高校要加强过程实施机制。通过加大资助政策的宣传来推动资助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宣传内容上,要以资助育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作为宣传的重点; 在宣传的形式上,可通过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新媒体的宣传效果更能为广大学生接受。在各项资助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应对二级学院对资助政策的落实程序合理公正上进行监管,确保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加强资助育人的评估反馈机制。在评估反馈的基础上改进资助育人的体系建设,实现资助育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建伟,黄艳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0):8-10.

[2]李彦磊,张丽红,赵其波.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中的作用[J/OL].中国教育学刊,2014(S6).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2606.G4.20141231.1201.072.html.

学生资助工作典型材料 篇8

关键词:资助;育人;教育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每名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有力的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的资助工作更多的是“助贫”,从经济上帮助学生;没有实现 “育人”,缺少对受助学生的心理关爱。而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让更多的经济困难学生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努力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奉献、自立自强、爱党爱国意识,使他们在资助育人体系的帮助下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是我们每一个资助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资助工作人员认识不足,重帮困,轻育人

一些资助工作人员缺少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把资助工作简单化为对贫困学生的“金钱救济、物质帮扶”,认为只要按照政策把资助资金发到受助学生手中,使他们交得起学费,不用为生活费犯愁就算圆满完成了任务。忽略了对这些困难学生的心理帮扶和疏导。

(二)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缺乏统一标准,未能应助尽助

目前的资助政策除了少部分“奖优”,即需要学生具有优异的学习成绩外,更多的是“助贫”,即以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为评选标准,即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个别不困难的学生通过关系开具了贫困证明,从而申请资助;而真正困难的学生有时却因开不出贫困证明而无法享受资助。这样就严重损害了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违背了资助政策的初衷,也伤了个别困难学生的心。

(三)资助方式简单生硬,缺少对受助学生的尊重

个别资助项目名额较少,而申请者众多,为了确保评审过程的公开公正,有些学校以申请学生演讲,本班同学投票的方式评选出受助者。这样做虽然保证了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但评选过程变成“比比谁更惨”的演讲,却忽略了对贫困学生隐私的保护,让他们把心理的伤疤呈现在众人面前,缺少对他们基本的尊重。

同时,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对于学生的资助也越来越多,这是对政府资助的有力补充,也为学生解决了困难。但有些单位或个人在资助的同时,希望借此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因此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其资助行为,让助学生为其站台,忽略了受助学生的感受,缺少对他们隐私的保护。

(四)个别资助项目设定有待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资助投入的加大,资助范围越来越大,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纳入到政策覆盖范围,享受到政府的关爱。但个别资助政策,申请条件宽泛,几乎是“零门槛”申请。如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所有涉农专业和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的学生,无论家庭困难与否,均可享受。资助的学生数量不少,但并未达到使学生感恩社会、回报政府的目的,反而助长了一些学生的等、靠、要思想,产生“我符合条件,国家就应该给我钱”和“不要白不要”的思想。

二、加强资助育人工作的途径

(一)饮水思源,加强感恩教育

“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文明之义。资助工作人员和班主任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观。可以通过举办资助征文、资助演讲比赛,以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学生对社会、对他人充满关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将慈善的力量传递下去。

(二)灵活科学的界定贫困生

學生贫困不贫困,不应简单看是否有贫困证明,更应结合学生在校的消费表现,如通过餐卡查看学生每月在校就餐次数和金额等,形成对学生家庭情况的客观公正评价。对于家庭确实困难,但因无法开具贫困证明,而不符合国家资助政策的。学校可以通过校内资助资金予以帮扶,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使他们感觉到社会、学校的关怀和温暖。

(三)资助评选尊重学生的隐私和人格尊严

改变申请学生演讲,班级全体成员投票的评选方式。组成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小范围内的民主评选,兼顾资助资格评选的公开透透明和受助者人格的尊重、隐私的保护。

(四)推进资助项目的科学化

一是适当调整某些资助政策的资助比例和资助金额。如中职职业教育,现行的国家免学费政策,免学费对象包括“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基本保证了困难家庭的孩子能够上的起学;那么国家助学金就应改变“撒胡椒面”式的平均资助模式,而应该提高标准,“精准资助”,重点资助个别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是逐步缩减无偿资助,增加有偿资助类型。“免费午餐”式的资助方式,不利于学生权利义务对等观念的形成,易于滋生学生的不劳而获心理。各学校要拓宽学生勤工助学的渠道,不仅积极在校内为学生提供通过勤工助学的岗位,还可以与社会的一些企事业单位联系,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合的岗位。通过勤工助学,学生既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缓解家庭经济困难,也可以培养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总之,学生资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政府和学校共同参与、积极配合。资助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育人才是资助工作的灵魂。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心理的疏导、生活的关照和人格的尊重,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品质,唤起他们对社会的感恩意识,激发起他们的爱国之情。

【参考文献】

[1]王淑珍,党艳东.加强资助育人工作促进高校资助工作公平有效[J].继续教育研究,2013,(03).

[2]陆婷.浅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人文关怀[J].文教资料,2014,(03).

上一篇:想象小学三年级优秀作文下一篇:新入职儿科护士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