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学生资助工作报告(通用12篇)
市教育局学生资助工作报告 篇1
市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开展中职资助工作专项检查
为确保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落到实处,保证这项惠民政策的顺利实施,根据《安徽省民生工程高校和中职学校学生资助工作考核办法》(教助[2009]3号)和相关文件的要求,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市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检查组于5月24日—26日就三县中职资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检查组对三县教育局及11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进行了检查和指导。并依照考核细则认真查阅了各校的文件资料、信息数据和资金发放及免学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此次检查,五河县中职资助工作开展较为细致、完善。这与县教育局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年初,县教育局领导张兆猛亲自带队到兄弟县区、学校学习交流,抓差补缺,在短时间内使该县的中职资助工作有了根本性的改观。检查中还发现,个别学校仍存在文件不完整、申请表格证明材料不全、校内资助经费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检查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详尽的指导性意见,并要求各县按相关文件及检查细则的要求限期整改。
通过此次督查,使我市的中职资助工作逐步在检查中完善,在完善中进一步规范,为推动我市中职资助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市教育局学生资助工作报告 篇2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一)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诚信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良好品格, 也是一个人能够行走在社会上的通行证。只有讲诚信的人, 才能够获得别人的信赖, 才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 诚信是一个人的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因素。对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是高校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只有讲信誉、守信用的大学生, 才能够在将来走出校园, 立足于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诚信, 而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是以诚信为本, 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树立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紧迫性。
我国高校的数量在增加, 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贫困生的人数越来越多, 国家为了保证他们能够顺利接受高等教育, 成立了高校学生新资助体系。而有些缺乏诚信的大学生,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表现得令人失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也为了把大学生真正培养为具有诚信优良品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国家的资助体系是以大学生的诚信为前提的, 而大学生诚信缺失, 就导致了资助体系运行困难, 对国家、社会、学习以及学生自身未来的发展都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因此,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做到位。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学生诚信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大学生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获得资助资格认定过程中弄虚作假, 一部分申请贫困的学生在填写家庭经济贫困证明及家庭情况问卷调查表的时候, 并没有陈述自己的真实情况, 而学校对其确认工作极其复杂, 导致了部分学生家庭经济信息虚假;评选过程中明显存在不公平的情况, 很多学生往往会选择与自己关系要好的学生, 而不是看重其他同学的实际经济情况, 出现集体作弊的状况;评选过程中相互排挤, 运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资助的机会;骗取助学贷款、恶意逃贷。这些问题直接反映了在大学生中存在明显的诚信危机的情况。
(二)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缺失可以说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上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 不乏贪图利益而罔顾诚信的例子, 很多学生认为可以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更多的利益, 而大学生本身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差, 为了一点儿小利丧失了信用。另一方面, 由于高校对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到位。高校教育把重点放在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上, 却忽略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造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而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不高是造成诚信缺失的主观原因。除此之外, 家庭对于学生诚信教育不到位, 造成了孩子未能从小养成讲信誉、守信用的美好品德。不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和监督惩处机制, 使得那些不讲诚信的大学生得到了机会, 诚信表现更令人失望。
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策略
(一) 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1.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对于学生的教育工作, 主要还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就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学校要制定相应的诚信教育措施, 指导学生接受诚信教育。把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放到高校教育工作的首位, 寻找诚信教育的新途径, 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 开展多样的诚信教育课程,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 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路。
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是凭借一堂课、一次演讲就能够完成的, 而是要增加诚信教育的机会, 将诚信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 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诚信教育作用的存在。学校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 利用课余的时间来帮助学生体验诚信教育。学校的各个社团也可以定期举行一些有关诚信教育的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 展现诚信教育的意义。另外, 学校要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意识到, 不讲诚信的人, 将来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
3. 创造良好的校园信用环境。
对大学生专门的诚信教育, 可以从根本上加强大学生的信用度, 而通过创造良好的校园信用环境, 则可以对大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校中, 充分利用校内的有利条件, 通过宣传标语、校内电台、校刊等多种形式, 宣传诚信的重要作用, 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形成影响, 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诚信教育, 逐渐地养成诚信的良好品质。
(二) 构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加强大学生诚信管理。
由于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 导致了大学生诚信丧失越来越严重, 因此, 要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 就必须构建健全的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对那些讲信用的大学生, 给予鼓励与奖励, 惩罚违背诚信道德的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在诚信的问题上得到公平的对待。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管理, 让大学生的行为受到一定的约束, 避免出现诚信缺失的情况, 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自觉地讲信用。
(三) 加强社会对高校诚信教育的导向作用。
社会是一个大环境, 而校园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要想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社会对诚信教育的导向作用必不可少。大学生在高校中接受教育, 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 因此, 他们对于社会的认识, 直接影响着他们将来在社会中的行为表现, 因此, 必须形成全社会的良好的诚信氛围。国家对于社会大众的诚信也极其重视, 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鼓励、奖励社会中诚实守信的人。学校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时候, 要多采用社会上诚信的实例, 让学生意识到, 只有具有诚信的良好品格的人, 才能够被社会接纳。
(四) 加强自我诚信教育, 提高道德修养。
在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因此, 大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诚信, 就必须加强自我诚信教育。进行自我诚信教育, 要主动接触诚实守信的人, 多进行诚信教育的实践, 时刻约束自己, 不要为了一点儿利益而丧失了诚信。当遇到诚信的问题的时候, 要多考虑一下, 对自己接受过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深刻的思考, 寻找解决诚信与现实事件矛盾的办法。在一次次的诚信锻炼中, 增加自己的信用度, 养成守信用的良好品格。
加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学生诚信教育, 让国家提供给高校教育的资助体系真正地发挥其作用, 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校教育。通过高校诚信教育, 把学生培养成为讲信用、守信用的人才, 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 还能够为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提供更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单石生等.加强诚信教育, 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J].世界教育信息, 2005
将感恩教育融入学生资助工作中 篇3
关键词:感恩;意识淡薄;资助;引导;教育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
当前,经济资助确实为困难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对国家和社会提供的资助怀有感恩之心,但在资助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受助不感恩的不良现象,令人堪忧,具体表现为:
(一)对感恩认识不足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圣贤自古就教导后人要懂得知恩、感恩、酬报恩德。然而在当前学生资助工作中,部分学生在获得了资助后,常常认为是理所当然,有的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获得资助非我莫属,觉得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在获得资助后,请吃请喝,大肆挥霍;还有的认为自己受到资助是在帮助资助方获取好名誉,双方互利,不存在恩惠;他们缺乏最基本的对“恩”的认识。
(二)不心存感恩
现在的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己经缺少了对父母、老师、同学感恩的情意,对待老师缺乏起码的尊重。虽然有的学生知道获得资助是社会或者个人给予的恩惠,但是心中却很淡漠,缺乏感激之情。
(三)缺乏回馈社会的感恩意识
在各种资助金颁发仪式上,学校领导都勉励获得资助的学生要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学校、回报父母。然而现实却不尽人意,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依靠社会资助和国家助学贷款完成了大学学业,但其中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偿还,还有些大学生对学校催交学费和贷款表示不满甚至因此憎恨母校;有些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学成后却毁约不回等等。
(四)攀比、虚荣心理严重
很多高校在给予困难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没有给予其相应的精神资助,没有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关注和思想上的正确引导,造成了受助者虚荣心强、攀比心重,对身边同学的关爱显得麻木不仁,缺乏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受助者以弱势群体自居,但又担心身边的人瞧不起,随之会产生挫折感,导致自卑、失落、困惑、抑郁、仇富以及自我封闭的心理,久而久之会积淀成为以一种知恩不报、恩将仇报的极度自私心理。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
当前社会功利主义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片面追求利益的同时,使人们的道德出现滑坡。贫富差距的现实存在,一些社会资助和个人资助因为过于注重经济的资助,忽略了受助者的心理需求,使受助者产生一种理所当然、受之无恩的心理。
(二)学校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足
目前,我国学校主要将重心放在学业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学生关心最多是成绩和就业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虽然在日常教育中也在提倡感恩,但采取的方式大多是灌输式、注入式的教育方法,宣传力度不够、不能形成长效机制,从而使学生的感恩能动性缺失。
(三)家庭教育问题使学生自私心理严重
在家庭中,现在高校的学生大多是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要求更多的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往往忽略了对子女的感恩教育,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父母的无私奉献成为了单边行动,弱化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育。另外由于有些家长自身素质的欠缺,没有以身作则,不孝敬长辈、不文明行为,孩子耳濡目染,直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作用。
三、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对策
感恩并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或美德,更是一种需要自觉性的现象,感恩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它需要教育的点拨和引导,高校辅导员在资助工作中要不断渗透感恩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
引导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感恩教育需要遵循由知到情再到行的一个过程,利用对学生的经济资助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言感恩之情,常做感恩之事。所以,学校作为感恩教育的主体,应倡导各院系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主题鲜明的感恩教育,通过讲道理、明事理,把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融合,让受助学生的心灵在温馨平等、受到尊重的氛围中接受洗礼。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学校橱窗、班级板报、网络等活动,使感恩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排解受助学生的孤独情绪,养成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此外還可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如成立自强社、爱心社、志愿者团队等。通过对学生一系列的感恩教育使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认知层面发展到情感层面进而达到实践层面。
(二)引导学生感恩父母
要引导学生不能简单地把贫困归结为父母或社会自身的问题,甚至产生不满等情绪。要引导学生算经济账,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父母的真实的生活情况,让他们懂得父母付出的艰辛。要利用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的生日等开展感恩教育及专题团日活动等,让他们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学会感恩,要懂得生命的不易、亲情的珍贵。学会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教育学生感恩老师
辅导员可以利用大量的实例告诉学生,老师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办理贷款和各项资助的手续,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理疏导,可以说学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与老师的辛勤劳动密不可分。辅导员要教育学生感谢老师的教诲和辛勤的培养,尊敬师长,树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要弘扬尊师、爱师、谢师的风气。
(四)进一步规范学生资助体系
应从制度上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和宿舍同学等多层面对学生的生活情况、消费情况等进行了解,建立跟踪档案,实施动态管理,查堵非贫困学生进入受助通道。
(五)加强法制观念教育
高校要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让受资助学生意识到诚信既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要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诚信。同时,这种教育应提前在受资助前,这样可以杜绝部分学生对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作假的现象。再者,要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诚信行为,轻则诫勉,重者则取消其受资助资格并扣除相应学分。这是诚信制度执行的关键和强有力的措施,它将会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市教育局学生资助工作报告 篇4
为做好2014年上半年学生资助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做好宣传发动
各校要通过班会、告家长书、橱窗、广播等多种渠道将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到每一位教师、学生和家长。
二、严格执行审查制度
明确校长是学生资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校要认真学习丹阳市局《关于印发〈丹阳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丹教〔2013〕279号),学校要对申请资助学生家庭贫困程度进行调查,让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得到资助,不得弄虚作假。每学期初要对拟受资助学生的名单按规定时间在学校醒目处公示,上报资助名单必须经学校资助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并由全体领导小组成员在“上报决定”上签字确认。学生在提交《申请表》时,要提供《特困职工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等相关证件,学校将证件复印后,原件退回学生;学生如果提交的是贫困证明,学校将证明原件收下。
上报名额可参照2013年下学期标准,义务教育学校可适当增加一些,贫困生特别多的乡镇,学校在上报时可不受名额限制,有多少申请上报多少,待全市汇总后,再下达分配指标。
三、明确各类资助标准
(一)学前教育资助有三项:
1、持证全免:对城乡低保家庭和持《特困职工证》、《残疾人证》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和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孤儿及革命烈士或者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予以保教费全免,经费由财政保障。
2、政府资助: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孤残儿童、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和警察子女及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子女 1 的资助。资助人数占在园幼儿的8%,资助标准为人均每学期500元,学校可根据学生贫困程度分为400元、500元、600元三个档次,经费由财政保障。(3)特殊困难:幼儿园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3%-5%比例的资金,用于减免收费、提供特殊困难资助等。
(二)义务教育阶段:资助人数占在校生的6%,小学每生每学期500元(根据困难程度个人最高不超过750元,最低不低于25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625元(根据困难程度个人最高不超过940元,最低不低于310元)。
(三)高中教育阶段:
1、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面为在校生总数的12%,资助标准:每生每学期750元。各校具体金额根据年初预算确定,请资助人员与学校会计联系,经费由财政保障。
2、各校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5%的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资助等方面的开支。
(四)职业教育阶段:
1、免学费: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
2、中职国家助学金:对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所有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在校学生中8%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学期750元,各校具体金额根据年初预算确定,请资助人员与学校会计联系,经费由财政保障。
3、各校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5%的经费,用于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资助等方面的开支。
四、按时上报相关材料
各校必须在2014年2月26日前上报相关资助材料,资助材料包括:
1、上报决定(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和初中分开上报);
2、公示情况照片打印稿;
3、资助汇总表;
4、学生个人申请表(排放顺序与汇总表顺序一致)所有表格全部用A4纸打印。另外将《汇总表》的电子稿发送到jsdyhyq@126.com.或QQ直接发送。对于不能按时上报,延误学生资助的,由学校负责。
另外,学校要做好社会各界对学生捐赠的登记汇总,在上报2014年上半年资助申报材料的同时,上报2012年秋季、2013年春季和2013年秋季社会捐赠汇总表、学生资助表、各类学生人数表等。上报时,电子文件不要打包,一个一个文件传送。
五、认真做好归档工作
资助经费发放结束后,学校应将资助资料整理装盒保管、备查。资料包括:
1、上报决定;2经费资助汇总表;
3、学生个人申请表复印件;
4、《特困职工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等相关证件复印件或贫困证明原件,排放顺序与汇总表顺序一致;
5、经费资助发放表(发放表需有学生或家长签字,通过银行打卡的,要有银行盖章确认);
6、公示情况照片打印稿。教育局和财政局将对学校资助工作进行检查,对弄虚作假等现象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相关表格在“丹阳学生资助群”共享(新的表格与原来表格略有变化,请统一使用共享中的新表格),未尽事宜QQ群咨询。
三班 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班会 篇5
屏山中心校 三(4)班
一、活动主题
活动以“诚信教育”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班级建设、社会实践、“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等活动,广泛宣传国家助学贷款及其他资助政策,普及征信等相关知识,宣讲诚实守信事迹,倡导契约精神,促使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履行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有效地将诚信教育转化为大学生自觉的素养与行为.二、活动时间
2018年6月1日16:50-17:30
三、活动地点
三(4)班
三、活动方案
市教育局学生资助工作报告 篇6
根据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做好对高中阶段学生资助“睡眠卡”及中职资助学生相关信息核查工作的通知》(教助中心〔2014〕39号)的文件要求,我校对学生资助“睡眠卡”及中职资助学生相关信息查重等情况做了详细的核查工作,现将核查工作做如下报告。
根据是南宁市资助办公室提供的查重数据,我校共涉及8项数据查重,需核查睡眠卡84张,经过资助老师的下班走访,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认,现将核查结果作如下说明:
一、涉及核查项目的内容
本校涉及核查项目共三大项: 1.未被激活和使用的中职资助“睡眠卡”数据;2.中职受助学生与其他学段学生信息重复数据;3.是中职学校大龄学生(以上数据在群共享)
二、查核项目的做法
(一)学生资助“睡眠卡”的核查
上级部门提供的数据中显示我校有“睡眠卡”87张,其中1校区55张,2校区32张,主要集中出现在2011级和2012级。我校首先把名单打印出来,找相关的班主任了解基本的情况;再联系学生本人了解具体原因,发现关于“睡眠卡”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单中显示有7名学生并没有资助卡号,经核查本校并未提交他们的材料办理资助卡,不知是何原因也在“睡眠卡”之列。
2、有7张资助卡没有发放,原因是卡办得的时候学生已经退学离开学校,未享受助学金,卡内无资助款。
3、有32张有学生的签领记录,但现在这32位学生已经持卡离开学校,退学时已经停发所有资助款项。
4、有15张资助卡已发放,但在发放助学金前学生已退学,因此未享受助学金,卡内无资助款。
5、有9张资助卡学生已领走,且享受过助学金,资助款已放发,后来退学离校无法联系到人(离校后已做停发),其资助卡激活与否不详。
6、有16张资助卡经班主任和学生本人确认,已经激活使用了,但是还在“睡眠卡”名单之列,不知何原因。
7、有1张资助卡是学生转学带来,不是我校办理,现该生已退学。
(二)中职受助学生与其他学段学生信息重复数据
根据市教育局资助部门提供数据,我校与其他学段学生信息重复有以下七项内容,(注,括号内信息重复内容与附件3《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受助学生异常信息核查统计表》序号一致),做以下说明:
1、(1免)2013年12月份一、二、三年级国家免学费学生与高校学生(2013普通高考报名)查重名单情况,1校区有 1人经查该生是高中毕业后才到我校学习的;2校区35人,其中5人已在高校就读,已从系统受助学生名单删除人数。
2、(2免)2013年12月份一、二、三年级国家免学费学生与高校学生(在校生)查重名单情况:1校区共有220人,其中124人为2011级,经核查确认,这220位学生现在均是我校在校生,学籍重复是因为同时套读高校的函授大专;2校区125人,经核查,其中116人确认是我校在校生,信息重复是因为他产同时套读高校的函授大专,另有9人在读高校,已从系统受助学生名单删除人数。
3、(2助)2013年12月份一、二、三年级国家助学金学生与高校学生(在校生)查重名单情况:我校涉及学生共40人,其中2校区12人,1校25人,经核查确认,这40位学生现在均是我校在校生,学籍重复是因为同时套读高校的函授大专。
4、(3免)2013年12月份一、二、三年级国家免学费学生与高校学生(在校生)查重名单情况:我校7名学生与高校信息查重,经我校核查确认,这7名学生确已在高校就读,已从系统受助学生名单删除人数。
5、(4免)2013年12月份一、二年级国家免学费受助学生与高校学生(毕业生)查重名单情况:我校1校区有一人,经核查确认,这位学生现在在我校就读,学籍重复是因为函授大专已经毕业。
6、(4助)2013年12月份一、二年级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与高校学生(毕业生)查重名单情况:我校1校区有一人,经核查确认,这位学生现在在我校就读,学籍重复是因为函授大专已经毕业。
7、(8免)南宁市教育局中小学学籍也中职系统查重结果(身份证、姓名重复)国家免学费业务明细:我校涉及学生共31人,其中2校区17人,1校区有14人,经核查确认,30位学生现在是我校在校生,1人退学,.已从系统受助学生名单删除人数。
8、(8助)教育局中小学学籍也中职系统查重结果(身份证、姓名重复)国家助学金业务明细—广西:我校涉及学生共9人,其中2校区5人,1校区有4人,经核查确认,这9位学生现在是我校在校生。
(三)中职学校大龄学生
我校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职成〔2010〕7 号)、《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3〕68 号)等文件精神,严格核查大龄学生(大龄:一年级19 岁及以上、二年级20 岁及以上、三年级21 岁及以上),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中分别导出2014年春季学期免学费及助学金受助名单,经核查,我校免学费大龄学生共413人,其中2013级114人、2012级160人、2011级139人;我校助学金大龄学生共84人,其中2013级34人,2012级50人。
三、核查结果的反思与建议
从核查情况看,我校是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实事求是”的要求开展工作,资助对象评定条件和评定标准严格,较为规范,无弄虚作假行为,并在日常管理、档案建设等方面做的较好,但或许是和负责学生学籍的部门联系不够,学生的变更情况没有及时地撑握,以致造成工作的滞后。但是每一年上级部门都会有关于学生学籍查重的工作要各校来核查,且提供给我们的数据并不是当时学生信息数据,而是过去时的数据,因为就出现了,我们学校已经维护过的学生仍出现在提供数据中。学生信息出现查重首先是学籍方面的问题,并直接对学生资助产生影响,建议负责学生学籍的上级部门先发文到学校负责学籍的部门,查明学籍查重原因,确认是否在校生,然后资助部门再做相应的维护。
市教育局学生资助工作报告 篇7
一、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实践
高职院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全日制高职院校专科生中,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认定普遍分为三档:一般困难学生、困难学生和特殊困难学生。
学院根据国家要求落实学生资助工作, 笔者所在的旅游管理系也在学院的整体统筹下组织开展, 近三年来系部的学生资助工作主要集中在国家助学金项目上, 基本受众面在25%左右, 其中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的比重占近50%。结合系部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实际特点, 学生基本实行“2+1”“1+0.5+1+0.5”等教学模式的改革, 致使学生到二年级、三年级基本有过实习工作经验, 也收获相应的实习生活补贴, 以更好地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 因此从年级上来看, 系部在国家助学金的名额分配和具体评议上倾向一年级学生, 基本能占到40%乃至更高, 具体详细情况见表1。
二、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若干问题
在学生资助工作的具体实践中, 也发现了若干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国家设立国家助学金的政策, 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但由于数额很大, 而且主要以“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简朴”为前提, 也较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致使出现相关问题。
第一, 对于家庭经济真正困难而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的学生来说, 有时被部分学生视为天上掉落的馅饼, 取之心安, 受之理得, 对他们的学业未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也没有让学生付出劳动, 他们在心灵上更难有感恩之情。
第二, 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从富有到贫困是没有等级和层次之分的, 但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定中因名额有限将家庭情况人为地进行分档定级, 致使未能享受到国家助学金资助的同学心理失衡。
第三, 在学院传统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优评先中, 一直以精神奖励为主, 普通的学院奖学金也仅有很少的物质奖励。相对比来说, 目前的国家助学金最高限额为4000元每年, 远远高于学院各种荣誉称号和奖学金的奖励额度, 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传统的各种评优, 使得不少学生心理出现“自身再努力, 不如弄个证明当贫困生实在”的想法。
针对实践工作中发现和体会到的问题, 谈及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 我们需要更好地完善和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将其与学生资助工作进行融合。
三、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融合实践
(一) 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 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和行为。良好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受到熏陶, 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 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主体——辅导员, 我们应该进一步挖掘我国感恩的优良传统, 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的有效带动, 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感受到感恩, 也将感恩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感融入到专业学习、班级工作及日常生活当中。
我们还通过构建考核学生道德标准体系, 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诚信档案, 以此来培养和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感恩表现包括孝敬父母、尊师重教、无私奉献、勤俭自律等多方面, 并将诚信档案的评价与学生课程学习评价相结合, 严格管理,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感恩习惯。
(二) 组织开展感恩活动, 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
首先, 社会实践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接触不同人群的窗口和平台, 通过活动能增强学生的情绪体验度, 让他们了解社会其他阶层的生存状况, 并在社会实践中体会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和服务奉献的愉快心情。将感恩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特别是与高职学生自身专业相结合, 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近几年, 我系积极组织开展感恩专题教育;组织特色感恩活动;做好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特定节日的感恩教育等;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去大蜀山烈士陵园扫墓, 感恩革命先烈;组织学生参与合肥蔡岗小学的义务支教;组织学生前往敬老院和儿童医院服务, 回报社会。将社会实践与感恩主题活动相融合, 很好地提升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其次, 加强心理教育与主题活动的结合。在组织开展主题活动中, 我们应该努力通过心理访谈、主题座谈会、身心健康知识讲座、播放励志电影等形式, 增加对贫困生的关爱, 关爱他们学习生活的点滴, 帮忙他们树立健康正确的心态, 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感恩之情, 进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三) 树立示范典型人物, 引领学生全面成才
在感恩教育实践树立示范典型人物, 会很好地引领学生的全面成长。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 结合学生资助工作的组织开展, 我系开展了相关主题的引领活动, 如积极组织受助学生参加学院“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销祖国”主题演讲比赛, 荣获学院一等奖;参加全国高校“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活动, 加强示范典型人物的再宣传;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资助、助我飞翔”全省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评选活动。
我们系部还一直把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当作重要的示范引领平台, 在2013年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与光明日报社、人民网在全国高校联合举办的“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中, 系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 推荐优秀作品参加评选, 其中国家助学金获得者之一的郭元元同学喜获三等奖, 这使我院成为全国三所获奖的职业院校之一。学院、系部也均对获奖同学征文作品中展现的典型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更好地树立了示范, 也为系部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
四、结语
总之,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形式与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在实际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我们相信, 在学生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之间架起沟通和融合的桥梁, 加强更好地互动和实践, 一定会将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做好, 一定会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在经济上得到了资助, 也在精神上得到了关怀和帮助, 并为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当前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方面, 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逐步突显出一些问题。本文以高职院校的系部层面来展开探讨, 重点探讨如何将学生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进行融合, 以便更好地做好高职学院学生资助工作, 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成效和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感恩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做好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路径选择[J].传承:学术理论版, 2012 (7) .
[2]白莉萍.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及对策-以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管理学家, 2012 (2) .
[3]徐锋.高职学生文明养成教育的思考[J].科技视界, 2013 (19) .
[4]王海棠, 王国亮, 王丽娜.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现状及实施策略探究[J].速读:上旬, 2014 (1) .
[5]杜杰.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3 (21) .
[6]韩玮.高职班主任工作感恩教育的探究[J].成功:教育版, 2013 (18) .
[7]马郡谦.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方法和内涵研究[J].青年与社会, 2014 (4) .
[8]杨伟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对策的分析[J].青年文学家, 2013 (36) .
市教育局学生资助工作报告 篇8
关键词:经济困难;教育资助;制度创新
经济困难学生,一般指家庭收入无法支付其在校求学期间学习费用与生活费用的学生,也就是“贫困生”。贫困生又可以根据家庭情况划分为一般贫困生和特困生。为了不让经济问题成为学生继续求学的阻碍因素,我国政府与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资助活动,以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一、经济困难学生表现出的特点
(一)家庭的客观特点
1.有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是因为家庭遭遇突然变故才陷入经济困境,比如父母下岗、家庭成员突然出现重大疾病等,他们在变故之前,家庭还能承担其求学的费用,而在遭遇变故后无力支付其沉重的学习、生活费用。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多子女家庭,或者有兄弟姐妹同时在上大学,家庭负担重。
2.一般来说,经济困难学生都承载着来自父母的巨大希望,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学习改变家庭的命运,完成学业后找一份好工作,改变贫困的现状,为此他们倾其所有,供孩子读书,甚至去借钱,家里出现困难也选择不告诉孩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学生心理上的特点
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除了学习压力之外,还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根据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经济压力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因素。
经济贫困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压力,会造成多疑、自卑、焦虑、自尊心过强等问题,他们在学校积极努力,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有一部分经济困难生,因为自卑拒绝与其他人交流,很少参加集体活动,遇到问题也憋在心里,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二、經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创新
(一)授人以渔,提升学生就业率
经济困难学生选择继续完成学业,更多的是想通过学习,在进入社会后获得一份好工作,靠读书改变命运。要想真正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困境,从长远的角度看,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高校可以尝试为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个人职业规划指导、就业指导等专项服务,提高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改变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劣势,还可以在听取学生意愿的基础上,与企业开展合作,尝试岗位定向培养等方式,从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二)建立科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
大学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在庞大的高校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困难学生,但是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学生对高校并不完全了解,学校对于学生的真实家庭情况也不是完全清楚,当前在选择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教育资助的标准,除了学生在校学习成绩以及在校表现、在校生活之外,就是参考生源地政府提供的相关证明,尚未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认定制度。为了让真正需要帮助的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得到帮助,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制度,需要高校、生源地政府、银行、学生加强协作,互相监督,使教育资助能够发放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三)集结众人的力量,建立高校互助基金
通过募捐的形式,收集来自往届校友、广大在校师生的爱心捐款,建立学校自己的互助基金,经济困难学生在成功申请到互助基金后,需要与基金签订相关合同,承诺在完成学业、参加工作后,向互助基金捐赠适当的资金作为回馈,这种形式,实质是被资助学生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对资助金额的分批偿还。较之于其他的资助方式,它不是无偿资助,通过后续学生的资金偿还,能够有效确保互助基金资金的流动性与可持续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强化高校诚信教育,完善贷款信用体系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机制在逐步建立过程中,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尚未形成,依然有一部分人群个人诚信意识不够,每年都会出现有高校学生恶意拖欠应还贷款的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了银行和相关部门。高校在开展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意识地强化高校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同时,相关立法部门也需要针对信用领域出现的法律空白,积极开展立法工作,对提前或者按时还款的学生进行宣传、奖励,严厉打击拒还或不按时还款的学生,进行信用惩罚,比如限制贷款等。
教育资助制度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有需要的高校经济困难生能否得到有效的帮助,继续完成学业。只有在深入了解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以及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了解其实际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改善现有的教育资助制度,实现制度创新,让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绍玉,夏侯建兵.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1(1).
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感恩教育论文 篇9
感恩教育作为高职教育阶段重要的德育教育,却受到忽视,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特别是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每一个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高职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感恩教育内涵一致,但其还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指各个高职院校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形式多样、手段不一的方式,将感恩教育理念传递给学生。通过教育过程,高职学生的感恩意识与感恩品质得到形成和提升。
一、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受资助学生无感恩意识
高职院校中的贫困学生接受着来自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资助,但他们却觉得理所当然,完全没有丁点儿感恩意识,这种思想十分危险。很多受资助学生不感恩自己父母辛劳的工作,认为父母的付出理所当然,还有学生对学校也不抱感恩之心,甚至觉得学校提供的资助金额不够自己开销。贫困生一边享受着国家和政府提供的各种奖学金,一边认为这都是自己应得的享受。不把这些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关怀化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正能量,反而躺在“资助”的温床上肆意挥霍自己的青春和别人的爱心。
(二)受资助学生无感恩行动
部分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除不具备感恩意识外,还明显没有感恩行为。没有感恩行为有很多的具体表现,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大手大脚”。这部分受资助贫困学生对资助丝毫不珍惜,物质资助一旦到手,就急急忙忙将其消费掉。同时,很多贫困生还具有很强的虚荣心和攀比心,对金钱的浪费程度令人咋舌。
2.部分受资助贫困学生没有树立起独立自强的意志品质。其实各个高职院校中都有不少供学生进行勤工俭学的岗位,但是很多贫困学生不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对勤工俭学岗位要求颇多,不愿意工作。
3.还有少部分受资助贫困学生有更恶劣的不诚信行为。高职院校中贫困学生可以申请国家设置的助学贷款,也可以选择相应的绿色通道进行上学,这些助学贷款偿还有一定年限规定。但是这部分贫困学生对贷款还款日选择一再拖延,不将欠款补上。
(三)受资助学生漠视国家培养惠举
我国政府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逐年增加,但是却有部分高职院校贫困生抱有错误甚至是畸形的思想观念,学生仇视社会,认为自己穷,这些资助享受理所当然。还有的贫困生认为国家“很多钱”,资助自己的那点钱根本不算什么,有的学生还会伪装贫困证明去申请资助,一旦申请成功,就用这些钱去买最新电子设备和时装箱包。
二、造成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人们的物质追求已经膨胀到一个近乎病态的状态。各种攀比思想、拜金思想泛滥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就连本应该是净土的学校也未能幸免。成百上千的资助资金对贫困学生十分具有诱惑力,很多贫困学生认为只要自己有了钱,就不会被社会排斥,就不会被人看不起。在这种错误观念引导下,逐渐迷失自己,丧失感恩意识。
(二)家庭原因
造成受资助贫困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来自家庭。目前,高职院校中受资助学生大都来自农村或城市困难家庭,共同的特征为父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部分认为自己成绩好就是对父母的报答,对其他一切则漠不关心。还有部分贫困学生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缺失来自父母的管教,是爷爷或外婆抚养长大。隔代养育让他们受到更多溺爱,因此,他们根本不懂感恩以及感恩意义何在。
(三)学校原因
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没有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就业形势不太好的高职院校,教学措施和教学活动往往都围绕增加就业率开展,对学生其他方面根本不问。学校和教师认为只要这两个指标达标,学生就有享受这些奖学金、助学金的权利。完全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考核。间接使很多受资助学生根本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感恩意识,学校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进行相应弥补,任其发展,让学生在冷漠边缘越走越远。
三、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开展对策
(一)完善高职感恩教育体系
提升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健康面对社会和学校,完善高职院校感恩教育体系。一方面,学校应在资助环节加入感恩教育的相关内容。在学生进行资助申请过程中,除要求学生填写基本家庭情况及其申请资助理由外,还应要求学生进行感恩陈述,并评审其是否发自于真心。同时,学校对受资助学生进行后续跟踪调查,确定学生是否具有感恩意识。另一方面,学校利用多种渠道开展覆盖广泛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通过举办演讲比赛或辩论比赛等方式,让感恩深植于心底。
(二)创新感恩教育方法
新时期感恩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应该更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第一,情景体验法。在感恩教育中,利用贫困学生心理敏感性,设置特殊的情境,让具有反差性的情境冲击学生内心,开始重新思考感恩的意义和感恩的重要性。第二,社会实践法。为了教育学生感恩,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去做力所能及的爱心小事,在帮助别人时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
(三)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人文关怀
高职院校中受资助贫困学生内心敏感脆弱,从小生活环境差,或多或少自卑。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人文关怀力度。通过教师和学校的帮助,让学生重新变得阳光开朗,并以积极向善的心去面对帮助自己、善待自己的人。同时,辅导员教师应经常与学生沟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疏导,让学生在良好氛围中逐步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
家长是学生收获教育的重要来源。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存在明显误区,认为只要自己孩子成绩好,其他方面差一点无所谓。家长应对孩子灌输正确的感恩意识,多花点时间和精力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并利用一些身边事迹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收获不是理所当然,应予以珍惜和感激。
(五)借助新媒体搭建感恩平台
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感恩教育的渠道和方式呈多元化,学校可以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新媒体工具搭建感恩教育平台。可以在网站上专门开辟以感恩内容为主题的专题板块。在板块内容上呈现社会关于感恩的故事和事件,通过建立感恩论坛,让学生和教师在上面各抒己见,形成思想碰撞。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以感恩为主题的微博或公众微信,宣传感恩主题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寻找感恩的力量。
四、结语
在进行受资助贫困学生感恩教育中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从实际出发,在受资助学生和感恩教育之间搭起畅通的桥梁,让学生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感恩之心,回报社会,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邱竹青.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的融合实践探索[J].学周刊,(20):205-206.
[2]曾李红,马红,李丹屏.论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知识经济,(24):150.
市教育局学生资助工作报告 篇10
xxxx年x市教育局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工作,确保教育民生工程落地落实,充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享受相关教育资助政策,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学生不因贫困失学辍学,助寒门学子圆梦,让x学子倍感党和政府的温暖。xxxx年,x市教育局实施财政惠民资助项目xx项,资助学生达xxxxx人次,资助金额达 xxxx万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xxx人,金额xxx万元。
一、强化宣传,精准数据
学期初,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分级对学校师生、家长进行专项培训和宣传,使学生和家长对资助政策知晓率达xxx%;各学段受助学生信息录入全国资助平台达xxx%;中职国家助学金学生考勤率达xxx%。
二、强化过程,精准资助
1.学前教育实施“三儿”资助、教育“满覆盖”、建档立卡幼儿免保教费等项目,金额达xxx万元。
2.义务教育实施宏志助学、寄宿生生活补助、非寄宿生生活补助、营养计划和蛋奶工程项目,金额达xxxx万元。
3.普通高中实施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和免课本费项目,金额达xxx万元。
4.中职学校实施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免住宿费和免课本费项目,金额达xxxx万元。
5.高校学生实施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项目,金额达xxx万元。
病毒无情人有情,因为新冠疫情,部分家庭的经济尤为困难。xxxx年x月-xx月x市教育局和中小学校(园)对困难家庭学生进行走访慰问和帮扶救助,对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物资和现金资助总金额达xx.x万余元。
三、强化管理,成效显著
在本中,x市资助中心印发《x市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建立了市级资助审核专员库,各校(园)严格实施“三级认定”和“三级评审”流程,确保资助工作精准到位。xxxx年,x市教育局被x市教育局评为“教育资助工作综合评价优秀单位”“教育资助机构建设工作优秀单位”“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优秀单位”。
如何改进大学生资助工作 篇11
关键词:扶贫助学;资助机构;健全制度;诚信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9.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高等院校毕业生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高校招生规模就在不断的扩大,这不仅给我国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力量,还凸显出了另一个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高校的扶贫助学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因此,党和政府也在不断地对大学生的资助进行探讨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各高校也积极的广开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奖、贷、勤、助、补”多元化资助体系,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经济上的困难。
一、当前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和意义
目前,我国对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努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也已成为体现教育公正公平、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因此许多高校积极的开展帮扶工作,利用多种渠道为困难学生做好各项资助工作。例如高校帮助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减轻还贷负担,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己努力申请国家及学校的各项奖助学金。同时,高校方面,按照上级要求如实发放困难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各项措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二、改进资助工作的措施
1.建设更加细化的帮扶机制
高校方面,应该实行自上而下的政策,开展帮扶资助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应该成立由院领导任组长的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对学生的资助工作进行统一指导;第二,各系成立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辅导员为成员的系学生资助工作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本系贫困学生资助、教育和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第三,各班级成立由辅导员老师为组长,学生代表为成员的班级学生资助工作评议小组,具体负责本班级学生资助工作的组织和落实工作,从而为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这样制定的三级协管机制会帮助资助工作更加有效的开展,真正的将帮扶落实到贫困学生。
2.健全制度,贯彻执行
高校方面为了全面的对国家的帮扶政策进行贯彻落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除了在制度上做好合理科学制定外还要加强宣传,同时,有三方面的问题要引起注意:1.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和综合测评工作。这两项工作是我们做好各种奖助学金评定的基础和依据。学校在反复修订帮扶政策的基础之上,加强事前的调查、过程的抽查、结果的公示、事后的跟踪等环节,使资助结果更加科学、公平、合理;2.通过加强学生信息的采集、学生相关信息统计等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的建档和更新工作,建立学生动态信息库,准确掌握受助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等情况;3.加强监督与管理,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这就要求,学校、院系均设立反映问题的意见箱和联系电话,随时接受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并反馈意见,另一方面我们对资助对象资格的确认、资金的管理、资金的发放和制度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公示和检查,同时,接受全校师生和纪委的监督检查。
3. 提升学生的诚信素质
教师要教育学生诚实守信,首先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以身作则。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诚信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并领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基本道德规范,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进行自我教育,将诚信规范上升为做人的内在要求,成为自己行为的内在追求。学院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团日活动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加强沟通和讨论,在活动中认识诚信的真挚意义。
三、促进资助工作顺利开展建议
1.贫困生认定工作要认真落实
3.1.1建好贫困生档案。每年新生入校后,我们想方设法多渠道主动收集贫困生信息,并在第一学期期末初步建好贫困生档案,同时把贫困生档案作为有贫困要求的各类奖、助学金等的主要依据,以避免推荐评选时产生过多的人为干扰因素。如:如果有吸烟酗酒或长期高消费现象的,则及时清除出档案,以确保档案的真实有效性。
3.1.2细化条件,严格程序。我们在吃透上级有关学生资助政策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联系学校和学生实际,将受资助学生的评选条件进行细化,如针对国家助学金,可附加申请对象必须无抽烟酗酒、无违纪行为等条件。
2.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
高校在宣传资助政策的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应该结合到位,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示范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一是注重加强对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获得者的感恩意识教育。二是注重发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获得者的典型示范教育。高校要选择有针对性的选取其中事迹感人、有教育意义的人物典型,通过网络、橱窗等渠道,加强宣传,充分发挥模范教育作用,让学生充分了解新资助政策体系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影响,体会社会及国家的关怀,将此种力量转化成为学习和回报社会的动力。
总而言之,高校的帮扶工作不止是国家和社会重视的问题,各大院校要积极的开展和配合政策的落实实施。高校的帮扶工作要有校领导指出正确的指导方针,上下一心的贯彻执行,将正确的育人理念和“以生为本、帮困育人”的资助工作理念,认真的用心领会,才能真正的将帮扶工作落实到位,帮助在校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积极的促进了大学校风的建设,教书育人的理念才能真正的实现,高校也会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蕊.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朱海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内容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
[3]段铸,程颖慧. 大学生资助制度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 河北学刊,2011,01:194-197.
[4]马彦周. 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市教育局学生资助工作报告 篇12
一、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下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一方面, 学生诚信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诚信可以说是一个人需要具备的重要品格, 同时也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诚信的人才可以获得他人信赖, 才可以同他人友好共处。可以说诚信是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1]。学生诚信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当中的重要工作, 需要培养讲信誉以及守信用的学生, 这样一来才能保证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除此之外, 诚信也是我国核心价值体系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当中也要将诚信教育作为根本, 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从而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2]。
另一方面,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正常运转需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我国的高校规模急剧扩大, 其中贫困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 政府为保证他们可以顺利完成高等教育, 从而实施高校的学生资助体系 [3]。但是部分诚信缺乏的学生, 在学生资助过程当中的表现不如人意。为改变这一问题, 并且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诚信品质的优秀人才, 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诚信教育。高校资助体系以学生诚信作为前提, 学生诚信的缺失, 容易导致资助体系的运行出现困难, 从而给学生的自身发展带来恶劣影响, 所以学生诚信教育需要落实到位。
二、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下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下的学生诚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伪造证明从而骗取贷款资格 [4]。贷款的过程当中, 往往会有学生以及家长为实现贷款目的, 隐瞒家庭收入情况, 通过请客送礼等措施笼络所在地工作人员, 从而出具虚假的经济困难证明, 以骗取贷款的资格, 获得相关的优惠政策以及照顾。第二, 拿到贷款之后挪作他用。部分贷款学生在获得贷款之后没有合理地使用贷款, 反而挪作他用, 做那些违背助学贷款目的的行为, 甚至有学生使用贷款来从事一些商业活动, 例如炒股等。也有些学生选择使用贷款购置手机以及电脑等消费品。第三, 变更信息后未能及时反馈 [5]。根据相关的规定, 接受贷款的学生在出现工作单位以及通信方式改变的情况下, 需要及时告知银行的贷款部门以及学校。不过一些学生变更工作单位或者是通信方式之后, 却未及时同学校以及贷款银行进行联系。第四, 逾期不还助学贷款。一些学生毕业之后虽然找到工作, 不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无法及时根据贷款合同的按期偿还利息以及本金, 从而出现逾期不还贷款的问题。
三、学生诚信问题的影响因素
第一,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观念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处于转型发展的阶段, 因为体制因素以及人们思想的偏差, 导致社会信用体系比较薄弱, 失信问题严重, 政治经济等领域诚信缺失问题屡见不鲜 [6]。社会当中的负面因素, 给诚信教育带来不良影响, 对学生诚信观念的形成带来了消极作用。在这一社会条件下, 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转变, 推崇功利价值, 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选择。
第二, 学校因素。学生诚信教育可以说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高校虽然比较重视, 不过实施的结果不容乐观。一方面是高校诚信教育的模式过度简单, 另一方面是高校诚信教育的内容比较陈旧, 并且教育方法也不够合理, 缺乏针对性。目前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富有时代性的内容, 导致整个诚信教育无法结合学生特点展开, 并且搞笑的教育方法不够科学, 将诚信教育简单化, 严重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第三, 家庭因素。家庭作为社会组成的细胞, 并且父母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 其行为举止以及道德品质会直接影响学生诚信品质。学生诚信发展需要经历从模仿到内化的阶段, 父母以及教师都属于模仿对象, 不过很多家长未能意识到这一点, 在日常生活当中, 推崇个人利益至上的观点, 惟利是图而罔顾诚信。这样一来自然就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7]。现实当中也有很多家长针对学生资助的优惠政策, 伪造贫困证明而获取资助。
第四, 学生因素。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 对于新观念以及新事物的接受都比较快, 存在着自立自强以及崇尚竞争的特点。不过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各种思想潮流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 很多学生受不良思潮的影响, 存在着严重的利己主义倾向, 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 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而忽视诚信等道德品质的培养 [8]。一些大学生身上不断出现弄虚作假、考试作弊以及失信违约等行为。虽然学生都意识到诚信有着重要的价值, 也认为诚信是人处世的根本, 不过很多学生对于诚信的理解停留在表层, 仅仅作为一种认识, 而没有真正内化成为自身行为, 导致出现言行不一的失信问题。
四、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下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第一, 拓展学生诚信教育途径。学生诚信教育工作, 最为主要的部分是在高校当中展开的。高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并且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要想强化学生诚信教育, 就应当进一步发挥学校应有的教育功能。高校应当制定针对性的诚信教育方法, 指导学生接受相关的诚信教育内容, 将学生诚信教育置于高校教育工作重要的位置, 并且不断探索诚信教育的方法途径,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 开展多样化的诚信教育, 帮助高校学生树立诚信观念, 这样一来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诚信意识, 改善他们的道德素质。
第二, 创新诚信教育思路。学生诚信教育并不是凭借一节课或者是一次演讲就可以实现的, 而是应当尽可能地增加诚信教育内容, 将诚信教育贯彻到学生日常的学习以及生活当中, 从而让学生时刻感受诚信教育的存在。学校还应当安排学生参加一些诚信教育方面的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体验诚信教育。高校当中的各个社团也应当定期举办一些同诚信教育相关的活动, 借助于多姿多彩的多彩的方式, 来体现出诚信教育的价值。除此之外, 学校也要将学生诚信教育同职业道德的教育相结合, 让学生充分意识到, 不具备诚信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第三, 营造校园信用环境。学生诚信教育能够提高他们的诚信水平, 通过营造校园诚信环境, 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高校当中, 应当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有利条件, 借助于宣传标语、校刊以及校内电台等不同的形式, 来宣传诚信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从而对学生生活当中的一言一行都产生影响, 让他们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诚信教育, 从而一步步养成诚信品质。
第四, 建立受助学生的诚信档案。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体系, 应当成立学生诚信度评估机构, 并完善诚信度的测评体系。一方面是要筛选诚信度测评包括的要素, 另一方面是要确定测评体系当中的各级指标, 每项指标需要定出相应的级别标准, 从而便于定位。在困难生的认定环节, 可以从健康状况、生源类别、家庭收入、教育支出以及家庭的人口数等因素作为重要参数, 建立学生贫困度的评定公式以及分类办法, 从而量化评定标准, 避免依靠单一因素导致评定出现误差。除此之外还应当规范完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以及教师评议的程序。通过使用诚信度测评考核学生的诚信状况, 同时将结果记入到学生的诚信档案当中, 并尝试同金融机构的个人征信联网, 将重要失信行为录入其中。
综上所述, 学生资助体系能够保证家庭困难学生继续学业, 为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助学贷款的还款率底下, 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严重, 在这一背景下, 如何强化学生诚信教育, 对于高校而言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学生诚信教育的过程当中, 需要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肖远.论体制转轨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构建[J].社会主义研究, 2012, 15 (6) :103-105.
[2]程轶宏.从国家助学贷款的困境看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J].黄山学院学报, 2014, 11 (9) :96-97.
[3]谭红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12 (3) :133-134.
[4]刘文伟, 张锡钦.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刍议[J].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3, 10 (8) :263-264.
[5]杨石穿.构建科学诚信教育体系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 13 (5) :106-107.
[6]史凌芳, 黄丽敏.新资助政策体系下广西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2, 15 (12) :236-239.
[7]李祖超, 夏丽君.高校学生资助新体系下的诚信问题预测与防范[J].理论月刊, 2014, 16 (4) :323-325.
【市教育局学生资助工作报告】推荐阅读:
学生资助案例-如何做好学生资助工作08-26
学生资助工作05-16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09-24
谈学生资助工作06-19
学生资助工作宣传07-09
学生资助工作意义09-10
学生资助工作小组10-02
学生资助工作科学发展05-31
学生资助工作评审细则05-15
学生资助资金自查报告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