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缤纷的花灯作文

2024-06-20

五彩缤纷的花灯作文(精选15篇)

五彩缤纷的花灯作文 篇1

五彩缤纷的花灯作文800字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几天,老师便告诉我们,今天上午会在学校办公楼旁展出同学们制作的花灯。于是,一下课,我和同学们就下楼观看灯展。只见一盏盏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花灯挂在树与树之间连起的绳子上,伴着阵阵寒风,轻轻地随风飘扬。花灯下则是一片人山人海,学校里的校友们都来看富有新意的灯展,远处还有陆陆续续的同学跑来看灯展。霎时,这一片地方成了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咦,这个花灯前怎么聚集了好几个人?挤进去一瞧,原来是一个楼房形状的花灯,花灯基本上都是用卡纸制作成的,两座楼房上,还开着几扇小窗户呢!在楼房的外面,贴着五位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的头像。这盏花灯并没有名字,但我想,其寓意是迎接奥运会的到来。

不远处,有一盏十分特别的花灯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不自觉地走到这盏花灯面前。这盏花灯并不像别的手工花灯一样,用纸来制作,它是用一个大西瓜来做花灯的主体。西瓜绿色的皮上,挖了几个三角形的小孔,里面依稀可以看见风干的汁液。这个花灯叫“金碧辉煌”。这可真是个与众不同的花灯呀!

随处走走,又看见了一个水果花灯。这个花灯的外面是一朵大莲花,花瓣里装满了水果,有圆圆的大西瓜、红红的苹果、紫色的葡萄、黄黄的菠萝……我看着都要流口水了!莲花下面是一条金光闪闪的长龙,我围着它把龙身看了个遍,它的两只眼睛像两盏小灯笼,显得炯炯有神。

在这个花灯旁边挂着一个也挺有创意的花灯。这个花灯的形状是一颗心,用精美的包装纸做成的.,在这颗心的中间开了一个长方形的口子,用一层透明的包装纸黏在外面。我看了看灯名,名为“爱心灯”。果然灯如其名。

这时,老师指给我们看一盏形状很像花瓶的花灯。老师告诉我们,这盏花灯叫“报纸灯”。我仔细地观察起这盏花灯,花灯的外面是用一个个小棍子支起来,里面贴上不同颜色的卡纸。老师开口说了一句话,让我们大家都非常惊讶:“这盏花灯的外框是用报纸卷成一个个小棍子黏上取的,然后在报纸上撒上金粉。”我不可置信地望着这盏花灯,耳中还听到同学们纷纷叫着“不可能吧!”我摸了摸那些报纸做成的棍子,果然是用报纸卷成的!再一看花灯作者所在年段,竟是在一年级!我不得不佩服低年级同学的想象力。

我们随着人流往前走,又看见了孔雀开屏灯、凤凰灯、飞船灯、地球灯……真是应有尽有,形状各异,令我眼花缭乱,同时也不禁赞叹起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我们六年段同学都叹为观止的动手能力。

在此次灯展中,我欣赏到五彩缤纷的花灯,也开拓了视野,见识到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同时我也明白了在学习之外,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

还是想说明一下,这里面的花灯,只要是四年级以下,我看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基本上都是家长来代劳的。无奈啊,还是要违心写好文章。

五彩缤纷的花灯作文 篇2

一、活跃思路, 帮助学生拓宽眼界

有一次, 我出了几个题目给学生作文时参考, 发现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与教师的命题有一定关系。

1. 要让学生放开胆子写, 命题不要太死。

只出一个题目, 全班学生写出一个内容, 这种练习是需要的, 但要让学生放开胆子写自己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我们不妨进行一些半命题作文的练习。如写《我身边的人 (或事) 》, 学生还是比较欢迎的。有的写随家长外出打工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有的写与伙伴的交往感悟交友的乐趣;有的写游山赏景的快乐, 有的写对宠物的喜爱等等, 内容丰富。我在教学作文中进行了几次自由命题作文的试验, 学生思维活跃, 题目也繁多, 富有色彩:《拍照片》、《学骑自行车》、《和鸟儿玩耍》等等。

2. 要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做生活的有心人。

有了较好的题目, 有的学生也未必能写出较好的文章。这里有一个观察生活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要使学生懂得观察生活的重要性, 懂得只有细心观察, 才能写得具体, 其二, 事先还要布置观察提纲, 如学习课文《天安门广场》, 我让学生写的《小区的早晨》带着下列提纲去观察: (1) 小区的早晨的景色怎样, 包括旭日、朝霞、薄雾、晨风。 (2) 小区早晨人们怎样活动的, 包括不同年龄, 不同职业的人们晨练忙碌的身影, 有了观察提纲, 还要有观察时间, 这样学生就有东西可写了, 写出的文章也就生动活泼了。

二、利用资料, 帮助学生学习范文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有不少是文质兼美的范文, 现在文学作品也有很多可让学生大量阅读, 并结合语文阅读教学, 指导学生与写作联系起来。如学习《海底世界》我让学生学会用总分关系的方法, 写一次观察日记, 学习《在大海中永生》, 我让学生仿写一位身边熟悉的人, 教学《日月潭的故事》、《争论的故事》等课文后, 我让学生明白童话故事里有许多做人的道理, 并展开合理的想象去学写童话故事。

单靠教材, 学生的阅读量永远不能得到满足, 我平时还注意让学生读传统名篇, 读古诗, 我是结合三种情况利用古诗加深理解, 扩展知识面的。

1. 结合阅读。如学习《槐乡五月》, 讲到孩童乐趣时,

我联系《小儿垂钓》、《池上》, 同样童趣无穷;教学《云雀的心愿》同时教学王之涣《凉州词》;教学《燕子》时让学生学习骆宾王的《鹅》。

2. 结合写作。

春游了盐城公园, 要求学生写作文, 学生感到晴天游才有话可写, 我偏偏选了雨中游, 学生感到没话可说。这时我结合写作指导, 教学了苏轼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让学生体会诗中雨雾之中朦胧之色, 别有一番风味, 写出来更有“雨亦奇”之境。

3. 结合活动。

春游时听到鸟鸣, 让学生读背杜甫的《绝句》, 结合划船活动, 让学生感受“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这些古诗, 学生很感兴趣, 不少学生自己还准备了专门记录古诗的本子, 并学会在作文中运用。

三、开展活动, 帮助学生寻找素材

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们在课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孩子们提供了写作的材料。

1. 开展学做家务事, 帮妈妈减轻一些负担。

如今的孩子几乎不会做家务, 一提这些, 孩子们就来兴趣, 作文中反映了孩子生动感受。有帮家长打扫卫生, 有帮家长买菜烧饭, 有帮妈妈铺床叠被, 还有帮妈妈擦背洗澡等等。孩子们通过活动不仅尝到了动手的快乐, 还了解到父母生活的艰辛, 明白了一家之主的不易。

2. 开展走进社区, 帮助孤寡老人的活动。

独生子女家庭中成长的孩子, 对周围人的生活了解甚少, 我们在社区的帮助下, 让他们了解身边事, 身边人, 了解谁最需要帮助, 让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学会去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 也丰富了自己的写作内容。

3. 种养花草, 体会农民的辛苦。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能把一颗花草养活, 当孩子们亲自动手培养出了自己的劳动果实, 他们也会来兴趣的。在学生的作文中反映出来的不仅是一些好的作品, 有的孩子连较难伺候的文竹等也养活了, 他们字里行间充满喜悦之情。

4. 走出家门, 关注环境, 提高环保意识。

美丽的花灯作文 篇3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鱼美人戏群龙”,这组灯设在湖中,一个亭亭玉立的鱼美人站在莲花台中央,身上披着五色彩带,手拿一朵莲花,仿佛仙女下凡,真美啊!人鱼四周是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巨龙,身长百米,它们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向鱼美人腾跃,喷水。中央的鱼美人不停地旋转,光芒四射,溅玉飞珠,流光溢彩,身上的彩带随风飘荡,月湖就像一面镜子,把整个灯组照的栩栩如生,四个巨龙活灵活现,我站在岸上仿佛走进了一个童话故事中,让我如痴如醉。

我继续往公园里走,哇!真是让我眼花缭乱,心旷神怡。瞧:那边的“虹猫蓝兔”,它是由动画里的人物做成的花灯,采用了动画里的场景,把虹猫和蓝兔制作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再看这边的“猴子捞月”,采用故事中的动态,小猴子们一个抓着一个的尾巴,接到了井底去捞井底的月亮,我看了哈哈大笑。下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这些灯带给了许多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体现出制作花灯的叔叔阿姨们对孩子们的关怀。

在赏花灯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尝到各地的美食,看到民间的绝技绝活表演,有捏泥人、剪纸、舞狮、踩高跷等,我们边看边吃。

我爱元宵的花灯作文 篇4

我们怀着好奇心走到温泉公园东门一看,出乎意料的是,这儿居然一张花灯都没有。但我们没有放弃,沿着路往前走,突然,隐隐约约看见一束束光,问了路人,才知道这是“时光隧道”灯组发出的。我们赶紧往那个方向跑去,只见五光十色的“时光隧道”已经人山人海了,顶上还挂着许多精美的小花灯,五彩缤纷,或红或白或紫,美不胜收!

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前走,只见一位身穿蓝色长袍的“书生”和“小孩”站在那儿学习呢!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喷水池旁大名鼎鼎的“海洋世界”大型花灯了。在一片蔚蓝的海洋里生活着鲸鱼、水母、海豚、八爪鱼等快乐的鱼儿们。它们是用铁条先架好外形,在穿上彩色的外衣,搭配好灯光,真是栩栩如生啊!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看看这条很可爱,看看那条也很可爱。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条小鱼,披着闪闪发光的鳞片,在这个灯的海洋里游玩,一会儿跟鲸鱼嬉戏,一会儿和海豚比赛游泳,一会儿和八爪鱼吹气泡。水母姐姐看见了,用长长的触须牵着我与她一起跳舞……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小鱼,我是在看花灯啊。

绕过喷水池,映入眼帘的是今年的生肖——花灯,狗,它正咧着嘴,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喜气洋洋地拿着春联给我们送福气呢。他那憨态可掬的样子,真让我忍不住想跟它玩儿,他笑眯眯地看着我,好像在说:“小朋友,祝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描写花灯的优秀作文 篇5

来到门口一看,这里车多,人多,灯多。你瞧:各式各样的灯,有纸的、纱的、塑料的……这些灯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形态各异。它们中有天上飞的蝴蝶灯,有水中游的金鱼灯,有地上跑的兔子灯,懒洋洋的.蜗牛灯,还有憨态可鞠的熊猫灯,扛着大刀的螳螂灯。这些花灯就仿佛群星在闪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只围满兔子的“福”字灯。小兔子们穿着喜庆的红色上衣,金色的短裤,它们在“福”灯里好不快活,有的在跑,有的在跳,有的在笑。这只灯栩栩如生,惹人喜爱。

沿着公园往北,来到了公园的北门,那里更是灯的海洋。放眼望去,那一盏盏漂亮的彩灯晶莹剔透,五光十色,是那样的精致,那样令人赏心悦目。各种造型不同、七彩纷呈的灯相互辉映,简直巧夺天工。

灯,意味着团圆;灯,象征着兴旺。大街上人们摩肩接踵,观看着、指点着,欢声笑语,处处流淌。

对传承弥渡花灯的几点思考 篇6

弥渡花灯名曲《十大姐》《绣荷包》《弥渡山歌》等蜚声海内外, 《双采花》《梳妆调》《一压三》等花灯曲调在省内外传唱引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民间老艺人的离世, 面对外来文化的浸入和现代音乐的普及, 弥渡花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做好弥渡花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是我们当前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探究根源, 结合实际, 抓住特点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传承方式:

一、传统师传

所谓“传承”, 就是指传习、传播和继承, 也就是说在不脱离产生特定文化那个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中进行该文化的传习、传播和继承活动。

1. 传、教、带的传承。

俗话说:“老人不传古, 小辈不懂古”。顾名思义, 这种传承方式没有明显的师承关系, 主要通过在日常生活中, 老者口传相授给年轻人, 年轻人又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 你教我, 我带你, 以此将之传承下去。

2. 家族传承。这种传承是以家庭为单位, 有明显的师承关系, 长辈传于晚辈, 一代代相传下去。

3. 灯班传承。

歌者舞者通过实地表演口传身受将自己的技艺教授给传承者, 表演的过程就是传授过程, 表演场地也就是传授的场地。

二、交流活动

1. 祭祀活动。

从花灯戏的发展史上来看, 花灯最早的功能是进行祭祀娱神的, 就是在祭祀神灵的日子, 用花灯来载歌载舞, 这时群众都参与进来, 在表演过程中进行传承。

2. 节日表演。

各个地方的花灯文化特点不尽相同, 每逢节日喜庆的时候, 民间自发的进行花灯表演。最为隆重的是正月十五密祉元宵闹灯节, 成为“元宵花灯”。百余只灯班聚集在密祉, 斗龙舞狮, 相互竞技。

3. 沟通学习。各区域之间花灯有所差异, 艺人之间相互学习, 取他人之长, 补自身之短, 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艺。

三、利用媒体作为传承手段

1. 将脍炙人口的花灯歌舞制作成VCD、DVD等录音录像制品, 通过电台、电视台宣传推出面向全国发行。

如: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把花灯团创作的花灯健身操《跳灯乐》, 积极向社会健身团体进行推广。

2.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征集相关歌曲、歌词作品, 进行音乐创作比赛。

例如弥渡县曾成功的开展了“我是《小河淌水》故乡人”歌曲征集活动, 向全国广泛征稿, 共收到了95首歌曲作品和5首歌词作品。

3. 精心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歌舞节目,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 进行大力宣传。

例如以弥渡原生态花灯民歌为题材而编排的《弥渡山歌》《小河淌水》《十大姐》等一批歌舞节目, 被中央电视台录制为“民歌中国·魅力弥渡”节目播出以后, 不仅向全国观众献上了花灯民歌文化盛宴, 而且大大提高了弥渡花灯文化的知名度。

4. 三月街“民族街”“茶花节”“开海节”“大理国际影

会”是大理的隆重节日, 在节日里完成大型晚会和广场演出, 通过媒体采访以及宣传报道展示出弥渡花灯的魅力和知名度。

四、弥渡花灯进校园

在生活中, 弥渡花灯是弥渡乡土文化的重要代表。从2008年9月起, 弥渡花灯作为音乐教材走进弥渡县中小学校园。此举对普及、传播弥渡花灯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教材为了能适应各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 根据孩子的音域和接受能力, 按照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的原则, 编写出了小学 (一至三年级) 、小学 (四至六年级) 、初中3个不同阶段的音乐教材。教材充分展示了音乐曲调、舞蹈、器乐、灯彩、艺人等内容, 用图文、图谱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弥渡乡土音乐的地方特色, 做到了贴近生活, 易学易会, 使学生在课堂上也能享受到弥渡花灯的魅力。

在实施弥渡花灯进校园的工程中, 除了让弥渡乡土音乐教材走进校园, 每周一节花灯音乐课之外, 还要求学校每周组织学生做一次花灯健身操, 使学生在音乐、舞蹈中更加深入了解和热爱家乡的本土文化, 从而增强其传承弥渡花灯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同时, 音乐教师应担负起传播、教授学生弥渡花灯的重任, 认清形式, 不辱使命的完成好自己的工作, 积极探索实际教学与花灯民歌相结合的路径, 认真研究当代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 创新地将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相结合, 并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比如:开展一些有关弥渡花灯的讨论, 让学生在搜集民间资料的探索过程中深入了解本土文化;音乐教师还可以讲解一些花灯小戏和情景剧, 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的关注, 不断推陈出新, 寓教于乐;利用传统节日和周末组织学生晚会演出, 节目以传统花灯民歌和现代歌舞相结合,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把具有特色的节目挑选出来, 作为学校的保留节目推荐到县级州级的大型文艺晚会当中。这样不仅使弥渡花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底蕴在学校中得到生动展示, 还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有了广泛的青年学生民众基础, 让年轻一代强化传统记忆, 守护乡土文化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弥渡县文化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弥渡花灯”调查报告.

看花灯的作文600字 篇7

时间悄悄地流走,我和老爸终于来到了湿地公园。踏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红色拱门,上面有五个大字“睢宁欢迎您”。路两侧的花灯形状各异,惟妙惟肖。有的像一只雪白的兔子;有的像一颗盛开的桃树;还有的像随风飘扬的蒲公英。花灯不仅形状各异,还五彩缤纷!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黄的赛金,美丽极了!这些花灯在黑夜中是多么耀眼,让人多么想看一看,摸一摸。每一个莲花灯都那么漂亮,似乎让人看到它们蓬勃的朝气。

下了桥,顺着小道往右拐。你就会看到道路两边的树叶散发着点点光芒。道路中央是一个五颜六色的手掌花灯摆出的各种手势,底下是一个个莲花底座,让人百看不厌。

我和老爸顺着人流,走进了通往花灯庙会主场的羊肠小道,抬头往上看,空中悬挂着一行行,一列列的红灯笼,火红的灯笼像征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可以红红火火。路两边有一群鹿,它们颜色各异,有蓝色的,有粉色的,有黄色的,让人目不暇接。在这走的一路上,到处布满了形态各异轮廓,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蓝鲸花灯,它们神态各异、翩翩起舞,有的似刚刚跃出海面,有的在水中游来游去……使我沉浸在其中。

不一会儿,我和老爸步入花灯庙会主场中央。顿时,一条大大的黑斑狗出现在我的眼前。它威武雄壮地站在那里,神态严峻,眺望远方,好像是在思念自己的亲朋好友吧!我继续在主场中央闲逛,这时,一幅熟悉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这不就是《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吗?他们打的热火朝天,不分上下,可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花灯庙会主场的最中央是一个超级大似巨人般的四龙花灯。四条龙让人的感觉是活灵活现,仿佛四条真龙在你面前张牙舞爪……

看花灯的作文500字 篇8

今年的正月十五花灯节的时候,妈妈带着我去街上看了花灯,这让我印象十分的深刻,下面就让我与大家一块分享一下我看花灯时的情景吧。

首先我们来到了灯展的地方,八点到的时候人流已经很多了,我与妈妈好不容易挤到入口处,就被门口的那个大大的猴子所震惊了,因为今年是猴年,所以入口处有一个大猴子,手里拿着金箍棒,甚是霸气,当然我有想拍照的冲动,但是看了看周围的人流只好作罢,猴子后面就是按顺序排着我们中国的生肖动物了,虽然比猴子小,但看上去也都小巧玲珑,非常逼真。

穿过灯展的.大门口,就是一个灯笼走廊,这是一个纯属由灯笼构成的长廊,寓意了中国特有的灯笼节,当然我趁着人少的时候赶快拍下了一张照片,穿过一个长廊,迎面扑来的就是一个大大舞台,上面上演着猴王闹海的故事,当然也都是各种各样的模型构成,随着音乐的起伏,模型也不断的变换着位置,竟然也把这个故事演绎的活灵活现。

再往前就是许愿桥了,那里聚集着大量的人,他们都把拿着一根红绳,许过愿后系在桥头上,当然红绳可不是免费提供的,这让我有点诧异,走过许愿桥,前面就是一片一片的灯花构成的海洋,随着音乐的变化,花的颜色也随之改变,甚为壮观。

保山地区花灯表现形式 篇9

关键词:保山花灯,表现形式

保山地区, 地处云南边疆, 滇西纵谷末端, 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 有悠久的文化历史, 是历史上“西南丝路”的重要通道, 现在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保山地区花灯为保山地区各县、市民众所喜爱的地方戏种, 无论是曲调和表现形式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一、保山花灯的渊源

保山的各族人民自古就有爱唱好乐的习惯。对于花灯艺术, 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保山地区花灯, 已成为汉族 (部分彝族、白族也有) 的一种民间风俗活动, 已有其悠久的历史。据光绪年间修纂的《永昌府志》与后期所写的《保山县志》等书所载:“明初迁江南人入居此地”, “俗称小南京”, 以“自南京来”及家庭的祖宗牌位写的“南京人氏”等等。大批迁移到保山 (古永昌) 边疆地区后, 很自然的带进一些江南、中原的风情习俗与民歌小调及其它演奏、演唱音乐。经过一个时期的交流、变化与原保山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配合起来, 以这种历史状况的纵横结合、吸收, 随着时间推移, 有的变化大, 已难辨认原曲调面貌, 有的还可以认识出来。这就逐步形成了保山地区花灯的一个特色。保山历史上逢春节期间或庙会之时, 如元宵看灯与保山地区花灯就有一定关系。据《腾冲县志稿》礼俗文艺篇载:“旧志云四时八节必祭岁除夕……元宵看灯, 有鱼龙诸杂戏……”从文字可以知道, 在明清保山地区就存在花灯的雏形了。

二、保山地区花灯的发展

“花灯是老祖宗从中原内地带来的”这类传说在保山较为普遍。此说虽无实可考, 但从历史上看, 保山地区的汉族祖籍多为南京。据《中国戏曲通史》所述, “从明初到嘉靖年间……南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各种声腔剧种在民间纷纷兴起”, 余姚腔、海盐腔、戈阳腔、昆山腔四大声腔剧种, 已经遍及大江南北。在这样的情况下, 南迁之军民, 随之将中原家乡发达的文化艺术捎带而来, 是情理之中的事。《中国戏曲通史》在涉及明初的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戈阳腔的分布地区时也提到云南, 这样看来, 保山民间关于花灯源流的传说是站得住脚的。

在清代中、后期, 在《保山县志》里还有一段有关戏剧、灯类活动与兴盛的记载:“永昌北汉庄, 有陈姓遗迹……其子骄多……演剧于宅, ”这段轶闻, 道出了保山坝子北汉庄、板桥, 以及沙坝、金鸡村一带“花灯窝子”的源于兴的情景。由此可看出当年这里的花灯演出之活跃。又到了三四十年代, 逢年节是乡下大唱花灯, 坝子里灯对很多, 十分热闹。也有一部分灯班进城玩灯, 他们首先到县衙门朝贺演出, 然后再选他户玩灯。其中就《采菱角》这个花灯剧目, 男划船、女跟着, 有情节, 有说有唱, 甚是热闹。这时期常演的花灯剧目有《闹元宵》《一枝梅》《四狗闹家》等。这说明保山区内, 特别是保山坝子, 施甸乡村、腾冲城镇花灯的大兴情况。

民国时期, 保山花灯从剧目到演出等方面, 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从纵的看是民族特点、地区特点的加入以及外来艺术形式的变化, 从横的看是灯类活动不断发展, 特别是保山、腾冲、施甸等地广大城乡稍大的村镇都有了业余灯对,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 村村寨寨鼓乐喧天, 演出盛况实在可观。演出剧目也随之大大丰富起来, 常演的传统剧目有《绣荷包》《黄花姑娘》《小生赶科》等上百个。在表演上, 除了向省外, 和其他剧种学习之外, 也将本地民族歌舞有机的融合其中。产生保山地区花灯间, 还与本地歌舞、小调联系上了, 如山区封闭型的思腊, 所演出的《三人争妻》有异唱腔, 其调子是边疆民间的《放猪调》。又如保山彝族演花灯就加进“打花棍”的民间舞蹈等等。保山地区花灯, 关于渊源与兴起的说法是:外地传入与本地的结合。这很有道理。

建国后的保山花灯, 进入了繁荣时期, 在党的“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 保山成立了专业表演团体保山滇剧花灯团, 施甸、龙陵、昌宁三县也先后成立了以编演花灯为主的文工队, 大部分乡镇有了业余花灯队, 一改建国前春节才演花灯的习俗, 乡村里的重大集会, 都能看到花灯演出, 金鸡、沙坝、下村等乡镇历史上的“戏窝子”, 花灯演出活动异常活跃。打破了“好男不唱灯, 好女不看灯”的陈腐观念, 大批有一定素质的女演员加入了专业和业余花灯演出, 使古老的保山花灯的演出效果大大增强, 花灯艺人受到了应得的尊重。

在建国后的几十年来, 其作品不少, 创作力量也不断增强, 先后编写了一批较有质量的剧目, 如《算命》《相亲》《核桃树下》《鱼水风波》《刘嫂认亲》等。保山地区花灯团, 从剧目、音乐上是本地与外地结合, 就是说, 区内的业务、专业花灯活动, 以演本地区的剧目、音调为方向, 但也不排斥学习并上演外地的剧目、音调。这样, 保山地区花灯 (分保山花灯——保山市、龙陵、施甸、昌宁、腾冲花灯, 有同有异, 各具特点) , 一直存在着, 并且是发展繁荣兴盛的。

三、保山地区花灯的表现形式

保山地区的传统花灯分为“走场”“过路灯”“小戏”等形式。一般情况, 在演出花灯前后, 还有龙灯、狮灯或其它灯类节目的配合。花灯音乐按照演出形式, 又可分为花灯歌舞音乐、表演唱音乐、小唱 (插曲) 音乐、花灯戏剧音乐和花灯舞蹈伴奏音乐等几种类型。花灯歌舞音乐是按演唱表演形式, 可分为集体歌舞曲调、小歌舞曲调等, 是由男女演员既歌又舞的曲调, 这类曲调有的欢快跳跃, 有的明朗活泼, 其演唱曲调及内容非常丰富。如《送郎调》《采花调》《十大姐》《绣荷包》等;表演唱音乐, 也叫花鼓调, 这类音乐在民间演出是接近戏剧音乐, 带有歌、舞、表演的综合性音乐。各类“花鼓调”是较独特的品种, 有的还以曲艺表演节目看待, 在保山地区有一定比重份量。如《永昌花鼓调》《金鸡花鼓调》等;小唱音乐, 是花灯戏剧节目的唱腔, 以功能说可分抒情性、叙事性、戏剧性等不同曲调。一般是作为戏剧节目的唱段演唱, 以增加戏的气氛, 这类曲调较多, 具有一定地方特色, 如《五更调》《梳妆调》《栽秧调》等;花灯舞蹈伴奏音乐, 凡在演出过程中为各类花灯歌舞、表演唱、戏剧、小唱等的弦管乐曲都为花灯的伴奏音乐。但作为保山花灯音乐的伴奏曲调并不多, 除少数几支曲牌之外, 多数为演唱中的过门、前奏、尾声之类, 只是相对有点独立性。如《十二月鲜花调》《茉莉花》等。还有施甸县万兴较系统的收集了五六支, 如《金银科》《豹子头》等。

结论

保山地区花灯音乐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 它是存在的, 一些探索、尝试, 也是为了新的发展。在演唱、演奏上继承传统, 又不忘记变化发展, 它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有各方面的可塑性。作为保山地区花灯音乐——不可少的地方剧种音乐, 其珍贵的曲调声腔——各类花灯音乐的品种, 如何更新发展, 有待进一步去研究、探索。相信会受到当代人们的热爱, 它的未来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保山地区志》.1999年.

[2]《保山地区戏曲志》.1990年.

[3]杨枝富.《施甸县戏曲志》.1980年.

元宵节看花灯的作文 篇10

一说起元宵节,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去年元宵夜的情景。那天吃完元宵,我和爸爸来到花灯云集的天桥。果然,天桥和周围街道上到处挂满了彩灯,五彩缤纷,耀眼夺目。忽然一阵“咚咚的”锣鼓声传来,抬头一望,只见一条蛟龙从远处向这边奔腾而来。许多人禁不住大声喊着:“龙来了!”紧接着,便潮水般地向“龙”拥去。

嗬,好大的一条龙!那龙头硕大而威严,龙须飘动,目光如炬,真有一种“神”的感觉。那龙身有二十多米长,几十名精壮的汉子,身穿对襟袄、灯笼裤,腰扎绸带,头裹白巾,高举大杆,兴高采烈地舞动着。龙身一起一伏,上下翻飞,瞬息万变,令人眼花缭乱。忽然,巨龙一个翻身,来到场地中央。说时迟、那时快,龙头猛蹿到高达十多米的安全梯,来了个“举目眺望”,接着又把尾巴一摆,紧紧地裹住龙身,这就是“金龙盘玉柱”吗?这时又听得“轰轰”的几声,街道上顿时烟花腾空,焰火四射。这时再看那条龙,它在万点火花之中金灿灿的,犹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活灵活现。片刻工夫,那巨龙一个跃身灵巧地跳下梯子,就像从云端下凡一样。它不停地翻滚着,旋转着,摇着尾巴,在爆竹声中为我们祝福。

真是“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啊!

元宵节闹花灯的小学作文 篇11

一进入通往运河广场的古街,就看到了源源不断往里涌入的人群。很多大人拉着小孩的手,小孩的另一只手握着小花灯,左顾右盼的往前走。再看那拱宸桥,桥上早已人山人海。我们好好不容易挤到了桥的中央,站在桥高点的台阶上往下张望,也只能看见茫茫“头海”。去看花灯的人肩并肩、脚碰脚,缓慢前行。人们左一下右一下地挤来挤去,走散了在找人的就像走迷宫似的,找也找不见。再看那花灯,小小的一点,还在这人海的尽头呢。我调皮地想,这么多人,要是我们都举起手,准能遮住半边天;要是每人都撒一把汗,都可以下一场雨了。元宵节好热闹,不如叫“人宵节”算了,嘻嘻。

啊!走出“迷宫”了,终于可以欣赏花灯了。只见一排排花灯整齐地排列在一个四水环绕的“小岛”上,每个花灯的边缘都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点,勾勒出美丽的轮廓。各色各样的花灯拼出了“梅兰竹菊”四君子、公鸡、花鼓、古代房屋等美丽的图形,还有些花灯向人们介绍“丰子恺避难夜宿拱宸”、“鲁迅和周作人往来拱宸”等典故。然而最具有特色的要数这个花灯了:它在金黄色的背景下摆成了“”的字样,红色的数字上点缀着橙色的豹纹光点,数字上面掠过一道彩虹,彩虹上有红、黄、蓝、绿四个颜色的小人儿骑着自行车,他们在呼吁我们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呢!数字的下方是一朵朵浪花,左右两侧又制作了几株植物,花灯就仿佛一条彩船漂浮在运河上似的。花灯的最外侧是两扇巨大的粉红色的翅膀,好像一下就可以飞上蓝天,似乎是在祝福我们放飞梦想、心想事成吧!

贵州花灯戏特征初探 篇12

关键词:贵州,花灯戏,唱腔,风格

一、贵州花灯戏概述

花灯戏多分布在滇、黔 (云南、贵州) 等地区, 是当地的主要地方剧种。花灯戏的分布地区广泛且各地区之间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差异较大, 因而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贵州地处我国的西南地区, 位于云贵高原的东侧, 自然资源丰富且民族文化特征明显。花灯戏的产生基于当地的民族歌舞, 最初被称为“采花灯”, 且只歌不舞;后来在歌舞的基础上融入小戏和外来民间戏曲艺术的影响, 成为演出本戏。贵州花灯戏主要分布于遵义、安顺、毕节、独山等地, 并随着地区的不同而有着各异的称谓, 例如:在贵州北部和西部地区被叫做“灯夹戏”, 独山地区则称之为“台灯”等等。

贵州花灯戏历史源远流长, 其具体的出现年代目前尚无法考证得相当清楚,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的出现年代不会晚于明清时期, 且在清代业已发展至成熟阶段。我国现存最早关于贵州花灯戏的记载, 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平越直隶州志风俗篇》:“黎峨风俗, 正月十三日前, 城市弱男童户色饰女子妆, 双鬓低嶂, 翠翘金钗, 服鲜衣, 半臂拖袖, 群手提花篮, 联袂缓步, 委蛇而行, 概假为采茶女, 以灯做茶筐也。每至一处, 辄绕庭而唱, 为十二月采茶之歌, 歌竹枝, 俯仰抑扬, 曼音幽怨, 亦可听也。”[1]这段文字看似描写民间风俗习惯, 实则生动地刻画了清代贵州花灯戏的细节特色。贵州花灯艺术在清代出现了戏剧、说唱、歌舞等综合性元素, 一改以往“只歌不舞”的传统;“城市弱男童户色饰女子妆”则鲜明地道出贵州花灯戏的表演成分, 表明其正逐步往戏剧方向发展。

二、贵州花灯戏的唱腔类型及风格特征

贵州花灯戏虽然属于地方性艺术形式, 但在创作、唱腔以及唱法等多方面均具有特定的模式。其在表演过程中融歌舞、戏剧等元素于一身, 用独特的唱腔演绎别样的情怀。贵州花灯戏的唱腔按照类型分主要有:曲牌体唱腔、板腔体唱腔和花调子唱腔。曲牌体唱腔具有相对固定的旋律, 广泛分布于贵州花灯戏流传的各个地区, 《送茶调》、《观花调》、《月调》、《四小景》等都是其常见的曲牌。板腔体是贵州花灯戏的重要唱腔之一, 在不同地区风格的花灯戏中所占比例略有不同, 常见的板腔有《二环腔》、《阴二簧》、《送夫调》、《骂板》、《哭板》等。贵州花灯戏中的板腔体唱腔与传统戏曲板腔相比只能算作具有贵州特色的板腔, 多分布在东路及南路花灯戏种。花调子唱腔最能体现贵州花灯戏的唱腔特点, 占其唱腔的多数, 常见的花调子唱腔有《苏州姐》、《绣莲花》、《采茶调》、《牵牛郎郎要接亲》等。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其花灯戏有着浓郁的少数民族生活气息, 贵州花灯戏活泼自然且生动有趣, 分布地域的环境、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赋予了贵州花灯戏各具风格的唱腔。因此, 贵州花灯艺术唱腔上的风格特征主要由其分布区域所决定。

西路花灯走委婉、清新路线, 多花调子而少有板腔出现, 其最大的特征是将当地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歌舞与汉族歌舞融合到一起, 展现出婉转抒情、清新自然的民族特色。而西路花灯的另一个显著风格特征是诙谐幽默, 音乐律动性极强, 用活泼的音乐营造出轻松、跳跃的花灯风格。西路花灯的作品众多, 如:《梅花》、《出马门》等是婉转、清新风格的代表, 而《灯谜》、《苏州打货》则是诙谐、活泼一路的典型。

北路花灯重歌舞而轻戏曲, 生活气息较其他风格更加浓郁, 作品具有较强的诉说性, 能够将作品内容通过歌舞向观众娓娓道来。北路花灯多取材于现实生活, 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契合度较高。北路花灯的唱腔以吟诵为基本调式, 受贵州当地少数民族方言影响颇深, 因此它也是众多贵州花灯风格中语言特征最为明显的, 主要作品包括:《辛亥革命灯》、《请妹调》、《高坡顶上住一家》、《牵牛郎郎要接亲》等。

东路花灯整体较高亢且戏曲特征明显, 其以板腔音乐为主, 掺杂些许花调子和曲牌特征。东路花灯的板腔音乐变化丰富、戏曲化程度较高, 是所有花灯戏风格中板腔体特征最为明显的。东路花灯流行于贵州东部的大山深处, 那里生活着勤劳勇敢、狂野奔放的土家族儿女, 故其曲调高昂且整体风格质朴、狂放。《阴腔》、《贺调》、《数板高腔》等都是东路花灯的代表作品。

与其他花灯风格相比, 贵州的南路花灯则展现出了更多的戏曲特色, 其兼收并蓄地将湖南花鼓戏、四川清音以及广西的彩调等西南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 用贵州本土方言演绎出别样的花灯戏乐调。南路花灯同时吸收了西路花灯的抒情性和北路花灯的叙事性, 用切分的节奏跃进式的音程表现出花灯戏的弹跳性, 我们能够从《大观花》、《踩新台》等作品中感受到这一特点。

三、结语

贵州花灯戏作为中国花灯戏艺术的重要一脉, 虽然并未在我国广泛传播但自其出现以来始终活跃在贵州及其周边地区, 深受当地人民喜爱。贵州花灯戏在汉族歌舞、戏曲等元素的基础上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 而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地区花灯戏的重要元素, 并逐渐形成多样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贵州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 1995.

元宵节看花灯的作文600字 篇13

刚进趵突泉的北门,眼前是一个大花灯,是由好几个荷花和四个字组成的,那四个字是:花开富贵。看完前面的大灯,我们又走过一个长廊,长廊的屋檐上挂着好多传统的圆灯笼。经过这个长廊,就来到了一条小路,小路的旁边立着许多星座花灯,我妈妈是双子座的,我爸爸是狮子座的,我是双鱼座的,我星座的图案是:两条鱼从水面中跃出来,旁边还有许多荷花。再往前行,是一些卡通人物的造型:有兔八哥、有一些卡通蔬菜、还有一些卡通大树。最令我难忘的是前面,那里是一些卡通大花灯,我最喜欢的是那个QQ农场的花灯,里面有许多的卡通蔬菜,还有一些耕种工具,我在那迟迟没有离开。都是我爸爸拽着我离开的,到了前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大转盘,有好多人围在那,当时我们还以为这是自动转的呢!可是一问原来是交一块钱转一次,如果转到兔子生肖的图案,就是中奖了,奖品就是一个灯笼。妈妈说:”来,你去转三次吧。“说完,妈妈就拿出了三块钱给我,我接过去给了售票员阿姨,阿姨说:”转吧!要使劲摁中间这个按钮。“我点了点头。我摁了三次,每一次都是都差一点就到那个兔子了,所以我一个也没中。

再往前走一点就是趵突泉了。我们靠在趵突泉的栏杆上,来看水景,趵突泉的水真清啊!清的连鱼儿在水中游过扫起的沙石都看得到。从趵突泉再往前走,穿过一个长廊,就来到了一个大花灯面前,那个大花灯的牌子上写着:未来生活。说的是:一家的男主人在电脑上开网上会议,女主人在家做饭,小孩在和机器人下国际象棋。

元宵花灯作文 篇14

元宵佳节到,欢天喜地,乐洋洋!大家一起来赏灯,古城平遥正热闹。

平遥城里张灯结彩,有浓浓的节日气氛。这里的灯真多啊!让人看的眼花缭乱。这里的灯真亮啊!从远处看,火树银花,灯火辉煌的一片。这里的灯真美啊!有的是张牙舞爪的九龙戏珠,有的是活灵活现的四大名著的故事情节。有的是可爱机灵的昆虫宝贝等等。其中最多的还是憨态可掬的老鼠灯,形象生动的老鼠嫁女,老鼠拜年,鼠年好运来,祝福大家新春愉快,万事大吉。这么多花灯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福娃灯。五个吉祥物做着各种动作,温柔的贝贝在划船,憨厚的晶晶在举重,大哥哥欢欢在欢迎各位游客,驰骋如飞的迎迎在跑步,善良的妮妮在做体操。五个可爱的福娃预示着奥运会一定会圆满成功。

响彻在耳边的爆竹声未曾停过,烟花在天空中留在的痕迹转瞬即逝,唯有空气中弥漫的气味久久未散。花灯万象,令人舍不得离去。

五彩缤纷的花灯作文 篇15

一部分家长认为艺术细胞是天生的, 不能随便培养;也有一部分家长不这么认为, 他们认为后天的教育也非常重要。然而, 这两种观点并不能肯定哪种是正确的, 天生的艺术细胞对一个艺术家的成长绝对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他必须要有勤奋、努力、坚韧的性格。同样的道理, 一些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 强行让学生学习这个、学习那个, 这样, 学生也不会有进步的。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是提高学生艺术特长的关键。美术课的学习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怎样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美术课呢?给学生找一个好的美术老师。好的美术老师并不是说有多高的学历, 也不是说他的美术根基有多深, 而是他要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 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孩子对美术产生了兴趣, 才能积极地学习美术。这样,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从以下几点进行介绍:

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培养美

小学美术课由美术欣赏课、美术绘画课和美术工艺课组成, 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美术课堂在进行审美教育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 一定要发挥美术课的重要作用来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验美。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美术课中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1.在欣赏中培养美

每一个美术作品, 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真实反应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各民族的特点。所以, 在美术教学中, 要让学生欣赏到艺术作品的外表美, 还要深层次的感受到艺术作品的内在美。充分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让学生更完美地看这个世界, 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例如, 在欣赏张泽瑞的《清明上河图》时, 学生在多媒体教室欣赏时, 学生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这样, 尽管这幅作品所体现的情景年代久远, 但多媒体体现的人物表情栩栩如生, 故事情节环环相扣,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了《清明上河图》, 这样, 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欣赏作品构图美时, 潜移默化中了解作品的背景、民族风俗等信息, 轻松地完成了美学的培养。

2.在制作中培养美

欣赏和绘画是进行平面美的教育, 手工课则是让学生进行实物观察、想象、创造、动手和操作, 对学生进行立体美的培养。

例如, 在教学《有趣的鞋》时, 学生大显身手, 有的用彩笔绘制童鞋, 有的用花布、线、扣子、彩带等物品制作拖鞋, 和真的没有什么差别, 不但漂亮, 还可以穿, 还有很多创意。短短的一节手工课, 学生不但从图片中体验到了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鞋子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美感, 而且体验到在鞋子的制作过程中不同颜色的搭配和创意中所带来的美感。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美

这个世界处处都有美。我们要用美好的心灵去体验世界的美。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在美术课堂上, 要对学生进行完整的感知培养, 也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美”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抓住美好瞬间的同时, 更要注重自身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例如, 学生比较喜欢外国的动画片, 纷纷模仿动画片中的“侠客”人物, 语言粗鲁, 动作粗暴, 还有一些学生把卡通形象印在胳膊上、手背上, 很不好看。针对这一现象, 在美术课上, 组织学生开展了“美”的大讨论, 在课堂上通过一些成名画家刻苦的经历和一些美术作品描绘出的人物画面对学生进行美的教学,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美

学生美学的培养脱离不了生活。我国的美学家、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和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是不是美, 主要看能不能调动人的情感去感觉其中的美。唯有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才能体验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美。所以, 在美术课堂上, 美术创造一定要紧紧地依靠现实生活, 要定期开展绘画创作比赛活动。例如, 举行“感恩节”的绘画展, 手抄报比赛, 和一些真爱生命的剪纸比赛, 通过这些活动, 让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贺卡等礼物送给同学、朋友和老师。这样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又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指引学生把那些生活中美好的记忆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 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以此来熏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并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观、价值观。学生要用心去欣赏美, 在学生的心里深埋一颗美的种子, 让代表美的艺术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总之, 美术课堂不仅是传授艺术美的过程, 更是培养心灵美的过程, 孩子只要有悟性, 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在“美”的影响下, 都会创造出积极向上的作品。

摘要:美学要以艺术为目标, 艺术是其研究的主要对象, 用来研究美丑及审美观念、美感经验。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课程包括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功课, 学生要有正确的审美观, 要善于发现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

关键词:美术,美学素养,课堂,培养

参考文献

上一篇:那是一次什么的尝试六年级作文600字下一篇:拉斯维加斯狂欢之夜圣诞晚会跨年演唱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