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群文阅读

2024-07-26

李白诗歌群文阅读(共6篇)

李白诗歌群文阅读 篇1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写在前面的话: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

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之学,句句皆合圣教。(明·徐增)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人一向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重。但是像李白那样,生前就引起轰动的,恐怕并不多见。李白以他的人格、热情和才华,以他那惊风雨,泣鬼神的诗歌,征服了同时代的读者。(文学史专家:袁行霈)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

——摘自网络,吴泓工作室整理

序 言

他是我国自屈原以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说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当之无愧的。

他少有大志,理想高于天。他自比《庄子·逍遥游》中那只一飞冲天的大鹏,又自比古人中的伟丈夫如孔子、姜尚、诸葛亮、张良、鲁仲连、谢安等,志在成为帝王辅弼,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自视极其不凡!因此他不屑于从头做起,不参加朝廷的科考,更不屑于当那种趋走阶下的小官小吏。

年轻时他好剑术,慕神仙,但又斗鸡走狗,与人斗殴,花钱如流水,与一般浮浪子弟没有多大区别,甚至曾经路见不平,“杀人红尘中”。后来他到了长安,当时官居高位、名满天下的贺知章读到他的诗,惊呼他是“谪仙人”。

中年的他,曾贵为皇帝的座上宾,出入宫禁,颇受宠爱,与当朝王侯贵族也广有交游,“五侯七贵同杯酒”。皇帝讨好自己最爱的妃子,赏花需要新歌词,特意打发人将大醉不醒的他从长安大街酒楼上请回来,并亲手调汤为他醒酒。他以为这是他实现理想的大好时机,但又不改诗人“不遵法纪”的习性,恃才傲物,遭到谗佞之徒的言语陷害,连皇帝也无法挽回,只好“赐金还山”,放他浪迹天涯。安史之乱中,他误入帝王兄弟争斗的陷阱,为大名所误,被新即位的皇帝送进了牢狱,然后又判他长流夜郎。如果不是幸逢大赦,说不定他也会把命丢在流放途中。他的大理想被社会现实碰得粉碎,大失望也成就了大诗人。“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是知交杜甫对他一生的评价。诗才无敌,然而社会无情,政治冰冷,天才诗人终于被不公正的现实埋葬。

他出身不明,亲族不明,籍贯不明,甚至他的民族、出生地也有疑问。他成长在蜀(今四川),但又移家东鲁(今山东兖州),娶妻于安陆(今属湖北)、宋城(今河南商丘)。时至今天,四川、湖北、山东都争称是李白的故乡,各有道理,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他以其横溢的天才、敏捷的诗才,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虽然他的许多诗作当时即散佚无法寻觅,中唐诗人韩愈慨叹他的诗歌“流落人间者,泰山一毫芒”,毫不夸张。他的集子,保留下来的诗歌尚不足千首,这与“斗酒诗百篇”的他相去何止十分之

一、百分之一!虽然如此,保留至今的这些诗作,绝大部分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当时社会现实尤其是诗人心灵的写照,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的诗,受屈原的影响,也有曹植、陶渊明、二谢(谢灵运、谢朓)以及江鲍(江淹、鲍照)的影子。但是,屈原、曹、陶、二谢以及江鲍等都不能限制他。后世有许多诗人仿照他、学习他,都不能及他十分之一二。唯有宋代的苏轼有六七分像他,陆游有五六分像他。他是天才,天才是不能企及的!

这个具不平凡一生、具盖世才华的他,不是别人。他的名字就叫李白。

让我们尝试着走近李白。

——摘自《阅读李白》,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泛读概述

说明:以下“附文”这一阶段可以不读。进入研究性学习阶段同学们可作参考。

这一阶段,对老师来说,一要给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即讲清楚专题学习的大致过程和学习特点(与传统学习方式不同)等;二要讲清楚网络学习的时间管理、行为管理、情绪管理等;三要用一定课时讲怎么样做好读书笔记,怎样利用网络查阅“未知”,获得“新知”等。

这一阶段拟用六个课时。作业:上交读书笔记及背诵部分诗歌。

诗人李白的生平事迹 附文:年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1xf.html 李白(生平、思想、人格、作品、艺术个性及影响)罗宗强 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2k.html

李白自述《上安州裴长史书》原文译文 附文:新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1xg.html

李白专题之准备(4)网络购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1v.html

学习技能1:中学生阅读要学会做读书笔记

精读原作

一读(鉴赏)

说明:入选诗歌作品有:七言绝句:《峨眉山月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苏台览古》,共四首;五言律诗:《送友人》《夜泊牛渚怀古》《宫中行乐词》(其二)《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共四首;七言律诗:《登金陵凤凰台》《题东溪公幽居》《寄崔待御》,共三首。总计十一首。鉴赏要领:一句一句地——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

李白专题之准备(1)七言绝句鉴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0e.html 李白专题之准备(2)五言律诗鉴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0z.html

李白专题之准备(3)七言律诗鉴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18.html

技能学习2:古诗词鉴赏评价——真正读懂和正确作答

二读(鉴赏及部分延伸阅读)

总计十二首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6o.html

李白《行路难》(两首)赏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6p.html

李白《梁甫吟》赏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7j.html

盛世下的哀歌——漫谈李白《悲歌行》 沈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o5.html

李白《战城南》赏析 孙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c1.html

李白《丁都护歌》赏析 周啸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c2.html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赏析 袁行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c3.html

李白《子夜吴歌》赏析及延伸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av.html

李白《春思》赏析及延伸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aw.html

李白《长干行》赏析及延伸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bf.html

李白《古风》(两首)赏析及延伸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bt.html

学习技能3:中学生要学会解读文本

研究性学习(挑战性阅读)

三读(单篇研究)

总计四首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赏析及研究性学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6r.html

李白《蜀道难》赏析及研究性学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3w.html 李白《将进酒》赏析及研究性学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4e.html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及研究性学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7u.html

学习技能4:高中学生要学会质疑提问(之一)

四读(单一或综合性研究)

《静夜思》中的“床”不是“马扎” 胥洪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co.html

从李白的名、字、号看其思想的复杂性 黄满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cs.html

李白诗歌中的数字之美 张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d8.html

李白一生思想上渴求入仕做官 葛承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da.html

试论李白的悲剧人生及其特点 陶新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db.html 出世与入世的动态失衡——论李白人生悲剧的思想根源 高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ew.html

以我为主,唯我独尊——李白个性思想探析 赵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ex.html

李白文化心理初探 廖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f0.html

直觉的魅力与流水用典——李白诗歌的诗学思维 杨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ib.html

李白诗的生命体验和文化分析 杨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ic.html

漫谈李白笔下的“飞” 徐昌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kn.html

李白长啥样? 丁启阵 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l7.html

李白诗歌的三种精神 胡晓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lf.html

学习技能5: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

五读(感悟+研究——阅读)

漫游四海的李白最怕去哪个地方? 洪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dd.html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ko.html

孤独的月光 郭保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oz.html

两个李白 王充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p0.html

李白:辉煌盛唐的歌者 傅道彬

http://

六读(参考性阅读)

李白性格和思想研究 杜晓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2l.html

从李白的诗词描写看唐朝开放的男女关系 王从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d9.html

李白谜团的新考实 苗体君 窦春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2w.html

李白在安陆十年论略 朱宗尧 张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2x.html

视频讲座:李白想落天外的想象力源流 康震

http://kejiao.cntv.cn/C20520/classpage/video/20091211/101321.shtml

巴蜀文化对李白诗歌艺术风格的浸润 毛晓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fg.html

李白研究(李白身上的四股真气,共六篇)丁启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ne.html

李白、杜甫的交往与情谊(共四篇)丁启阵 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o0.html

李白的第四次婚姻(网上辑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u5.ht

ml

李白绝笔诗《临路歌》赏析 田南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q6.html

布鲁克说:“能与现代人同行是好的,若能与过去有智慧的伟人同行也是有益的,这能使我们不受短暂生命的影响,只看生命中失意、绝望的地方。使我们走在人生路径上,有前例可循,也使我们不断地学习谦卑,不断得到启发。”

李白诗歌群文阅读 篇2

一、讲解鉴赏碎片化

目前古典诗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主要采用讲授法, 照搬照抄教参教案, 缺少创新精神。大致过程一般先是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然后反复诵读, 接着结合注释讲解内容和思想感情, 最后总结艺术特色。 整个过程, 教师按照设计好的程序进行, 学生只是盲目地跟随教师的步调记、读、背, 没有任何情感参与, 缺乏主动性, 长此以往, 学生对古典诗歌提不起半点兴趣, 遑论体味作者的情怀。 这种碎片化、公式化、程序化的讲解, 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古典诗歌教学是极为不利的, 亟待纠正。

二、答题训练模式化

许多学生的古典诗歌积累不足, 遇到一首诗, 往往连大意都难以把握, 可题目却要求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思想情感。 所以, 无奈之下, 学生答题时会不假思索随便套用答题模式。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的学生似乎很清楚答题步骤, 可是细细咀嚼, 发现答案中没有一句话切近诗歌内容、诗人的情怀。 总结答题模式, 并分类强化训练, 这种做法无可厚非。 但是, 记忆答题模式的前提, 是对诗歌内容、技巧、情感的全面理解和把握。 只有学生真正读懂了诗, 对诗歌、作者、风格、题材等有整体的观照, 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 感受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有所得, 有所悟。 只记忆答题模式, 而缺乏对诗歌含义的真正理解, 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三、局限于教材, 缺少开放性

古典诗歌教学的灵活性非常大, 可以几天时间讲一首, 也可以一节课讲几首, 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选择方面, 有很大的自由空间。 但是现在有不少语文教师照本宣科, 只讲解课本所涉及的知识点, 不对教材以外的相关知识内容作比较阅读、鉴赏, 缺少必要的引申和拓展, 局限性显而易见。 教授古典诗歌, 需要一种开放性的眼光, 不能只局限于教材, 而要注重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 学习在课内, 发展在课外”, 将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密切结合,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让学生一点一滴慢慢积累, 丰厚积淀, 提升感悟和鉴赏能力, 挖掘诗歌精髓, 体味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 获得多重人生体验。

当然, 以上列举的只是古典诗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下面将运用群文阅读的理念对以上问题加以探析。 群文阅读, 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 简单地讲, 就是把一组文章, 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指导学生阅读, 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 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它强调单元整合, 强调以课内文本为主, 增加课外阅读。 基于群文阅读的理念, 针对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强调对教材作整体观照, 并做有效划分整合, 全面有效掌握古典诗歌相关知识, 让学生做起题来游刃有余, 并能切实感受祖国山川之美、诗韵铿锵之美、诗人情怀之美。

一、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更是传授学习方法的过程,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所以教师在讲解必修教材古诗词的同时, 可以联系讲解选修教材相关内容, 让学生对诗人风格有整体性把握。 譬如, 教师在讲解必修三李白的《 蜀道难》 时, 可一并讲解选修课本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所选篇目《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在比较鉴赏中总结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 酣畅淋漓、 一泻千里的感情抒发, 夸张、大胆雄奇的想象, 让学生对李白的诗歌风格有整体把握, 真正明白什么叫“ 浪漫飘逸”。 在讲解必修课本上杜甫的《 秋兴八首》《 咏怀古迹》《 登高》 这一组诗时, 联系讲解选修课本所选的《 蜀相》《 阁夜》等, 在反复的诵读、比较中, 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沉郁顿挫的诗风。 这样组合阅读, 强化了学生的理解记忆, 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 有助于对诗人、诗歌的整体观照。

二、课内讲解和课外阅读相结合, 拓展延伸

诗歌重在积累, 而课外阅读积累是诗歌教学的源头活水, 这口泉眼一旦奔流, 文思定如泉涌。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将诗歌的阅读拓展到课外, 让学生读好诗、品好诗、写好文。具体的做法如下, 教师先讲解一首诗, 再指出作者另外的诗歌, 让学生借助工具书, 或者网络和多媒体软件, 解读这首诗, 最后在课堂上展示, 让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 另外, 教师可运用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讲解教材中的诗歌时, 做恰当延伸拓展, 让学生更易理解。 譬如讲解选修课本韦庄的《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讲解此词写的是江南的温婉秀丽的风光时, 可以引申讲解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

三、多种分类阅读有机整合, 层层推进教学

世界是密切联系的整体。 诗歌与诗歌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存在一定的关联。 如果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能够做到准确分类, 整体把握, 对诗歌教学一定大有裨益。 譬如按诗歌题材分类, 在讲解陶渊明的《 归园田居》 时, 对比讲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渭川田家》 , 在比较中了解二者诗风的异同, 并探寻原因, 这样学生就会兴味盎然。再譬如按语言风格分类, 在讲解苏轼的 《 念奴娇·赤壁怀古》 时, 重点讲解其豪迈诗风, 话锋一转, 再联系讲解《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 让学生明白乐观、 洒脱、 豪迈的苏轼也有温柔婉约、 深情款款的一面, 从而能更立体地认识作者, 与作者产生惺惺相惜之感, 渐渐爱上诗词。再譬如按表现手法分类, 在讲托物言志时, 可以同时讲解王冕的《 墨梅》 , 刘孝绰的《 咏素蝶诗》 、虞世南的《 咏蝉》 , 在比较归纳咏物诗的特点, 以及托物言志这种手法的内涵后, 将它同借景抒情这一手法略作比较, 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帮助学生理解、判断。

群文阅读强调运用整体性眼光, 统筹课程, 课内课外相结合, 而古典诗歌鉴赏最需要的就是这种阅读理解方式。 将群文阅读理念实施到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来, 一定会大有用武之地, 一定会大有收获。

参考文献

[1]伍伯根.有关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对策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2) .

[2]魏江涛.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研究[J].教研前沿, 2013, (5)

[3]叶义平.联类策略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 2012, (8)

[4]蒋军晶.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J].小学语文教学, 2014, (4)

[5]刘晓军.关于群文阅读“十大策略”的再建构[J].四川教育, 2015, (2)

群文阅读回归阅读本味 篇3

【关键词】群文阅读 语言素养 阅读本味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6-02

我国知名学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曾经提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对于个人,乃至民族发展的伟大意义。《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的评价增加了内容:“要关注其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趣味和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群文阅读立足于作品本位、学生主体,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群文阅读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阅读中逐渐学会自主性学习和理解性学习,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语文真正的魅力,使阅读回归阅读本味。

一、群文阅读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在传统语文课堂上,一篇课文要讲几节课,教师反复地教学生去学习生字生词、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让不少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群文阅读课就是要抛弃传统的单篇精读中分析过度、微言大义、字斟句酌、过分拓展文本思想、教师阅读代替学生阅读的弊端,一堂课就要跟学生讲多篇文章,教师说得并不多,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学生去阅读,然后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质疑和发现,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师生之间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师生成为朋友;欢迎学生,鼓励学生;允许学生怀疑、出错;允许学生改正,允许学生保留;对消极的学生进行耐心疏导;让课堂充满童真、童趣、鼓励学生讲真话;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敏锐的观察力,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等,让学生从“被动读”变为“主动读”。这样,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就不用再担心学生没有认真听讲,学生自己就可以自觉地阅读文章,并以自己的经验对文章进行思考,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理念进入课堂教学当属国内首创,而它所带来的语文教学的变革正勃然兴起。群文阅读以最大的热忱充分信任学生母语学习的能力,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为主要特征的精读教学一统天下的状况,通过全面的阅读指导,引领孩子的阅读生活,构建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群文阅读,最大限度的解放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且群文阅读能解决单篇阅读解决不了的问题,如:课内阅读可以理解字词,训练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局部的阅读策略。又比如在生活中还有一些横向的比较阅读、链接等,这在单篇阅读中实现不了,转而依靠群文阅读来实现。

群文阅读不同于以往的单篇文章阅读。群文阅读课要求学生阅读更多的文章,然后对文章做出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就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想学好语文学科,阅读量是很重要的。因为语文是一个很抽象的学科,自身没有固定的定义或概念,许多内容要靠学生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判断对错,从而得出结论。所以,语文的积累就十分重要。而积累的知识和能力又主要从阅读文章中获得。群文阅读这种方式正好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量。

群文阅读还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文章阅读,这样就能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速度的提升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速度,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群文阅读拓宽了孩子阅读的视野,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发展学生思维敏捷性,强化学生阅读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三、群文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写作是学生最头疼的问题。常言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写作实践才能实现。阅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灵感的源泉。因此,想要学好语文,就要大量地阅读,积累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感受生活经验,体会社会风情。群文阅读是把几篇文章组合在一起让学生阅读,这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李白诗歌群文阅读 篇4

说到李白的诗歌,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狂傲不羁、自由洒脱、飘逸浪漫的文学风格。李白诗风狂放不拘、气势奔放,带有极强的浪漫气质和个人主观色彩,擅长抒发个人胸中情怀,时刻流露出不受束缚和约束的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诗歌中体现出充分的自我意识和倨傲独立的人生品格,可以说都与当时盛唐风行的酒文化影响是分不开的。

酒文化与唐代诗人文学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毋庸置疑的。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曾提到:“我曾经在杜甫现存的诗和文一千多首作了初步的统计,凡说的饮酒的共有二百多首,为百分之二十一强。作为对照,我也对李白的诗和文一千五十首作了初步统计,说到饮酒的有一百七十首,为百分之十六强。”前人方勺在《泊宅编》卷上也提到过白居易的饮酒诗,他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这说明酒文化与唐代诗歌创作之间的影响可见一斑。而李白的饮酒诗,其追求自由独立、任随自然、傲世独立的文格,尤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酒文化在诗歌中豪放恣肆的纵横之态,而李白在诗歌中体现的狂放不拘、自由放任、自命不凡的人生真性情,也不失为酒神精神的最佳诠释。

一、酒以成欢

李白好酒,“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从这首《客中作》就可以看出李白对酒的痴迷,当真是到了“成仙”的程度。

酒能催发李白的诗兴,从而内化在其诗作里,酒也就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成为李白诗的称号。而且他的诗,都能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开阔的胸襟、振奋的精神和奋发的豪情,哪怕如饮酒作乐、吟花弄月的诗,也能给人以豁然大度、气薄云天、胸臆大开之感。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此诗俨然描绘一副宾主相得,畅饮谈心,陶然忘机的美好画卷。酒以成欢,觥筹交错之中,宾主畅谈,可讲三千年之古事,可谈五十年之未来;可言帝王豪杰阳春白雪,可侃市井乡里下里巴人。“长歌吟松风”,李白与友人高歌畅饮,咏赞松风之高洁,不仅可以看出李白有着远大的理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性情、乐观向上的心态和豪迈的激情,也充分体现了唐代酒风的唯美主义倾向和乐观奋进的时代精神。

二、酒以忘忧

酒能成欢,也可忘忧。“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举杯消愁历来是中国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李白胸怀天下,志在报效国家,所思所念的都是为国家做出一番贡献。他恃才傲物,洒脱不羁,“天生我材必有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敢自诩“天生我材”者,放眼古今,恐唯李太白一人矣。这种狂傲不羁源自强烈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乃是大唐帝国的文化心理,是华夏子孙的民族性格。然而,理想与现实没有达成统一,上层官僚的排挤和打压使得他不得不远离政治。李白在长安时,对“但假其名,而无所职”的翰林供奉的位置越来越感到不满意,他“彷徨庭阙下,叹息光阴逝”,在十分苦闷的心情下写了《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高傲的李白举世无知己,只有皓洁的明月和孤单的身影相依为伴,浸透着他内心深深的孤独感。他借酒忘忧,在酒的世界里,李白可以尽情地游乐欢快,豪迈奔放,不受任何束缚,不向任何势力低头。

三、酒以问道

李白的精神思想虽然受到了道家、儒家和纵横家等诸多流派的影响,但贯穿李白一生的,还是道家思想。而中国酒文化中体现的道家哲学,也十分契合李白个性中自由放达的人生个性。在酒文化的“道”学层面上,酒已经上升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并内化到诗歌中,体现了对自由与美的追求,以及人的精神与宇宙、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李白的《江上吟》就描绘了一个被理想化了的“酒中仙境”,李白借酒之兴,达到了道家的“坐化”和“忘机”的境界,但却并不“忘言”,他“兴酣笔落”而“诗成”,飘逸奇异的想象中忘却了俗世纷扰,表达了与庄子同趣的对绝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四、酒以傲骨

唐人的酒胆在中国酒文化的浩瀚大河中可谓一枝独秀。平时诺诺不能言,醉后侃侃帝王殿。对恃才傲物、洒脱不羁的李白来说,他凭着股酒中真气,“平视王侯,笑傲群伦”,杜甫就曾《饮中八仙歌》中

坦言:“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如此豪迈之气概,难怪苏东坡也说李白“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可谓一语道破李白的胸襟气度。

在李白仕途失意之后,他企图以纵酒狂欢来消释内心的苦闷。虽然表现了浮生若梦,应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李白的沉溺醉乡并非真的沮丧颓唐,而是在饮酒狂歌中,展现了不趋炎附势、藐视权贵的文人风骨。“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李白酒后,将其满腹真言和盘托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因为所见皆俗物,不堪入目:权奸当道,能才委屈,宫廷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王公大臣只顾追求享乐,不理正事,不顾黎民。李白鄙薄这不公平的黑暗的现实,又深憾自己一身才华却无法报效家国,唯酒后吐真言,道出诗人一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凛然傲骨。

酒能催诗,诗也能兴酒。因历代酒家的酒幌、酒旗上都乐于书写“太白遗风”四字,这“太白”的名号也就成了酒的雅号。酒通过诗歌,也获得了一种象征意义上的美学称谓,也不可谓不是一桩妙事。西方文学中,总是将自由、艺术与美结合在一起,相提并论,中国的酒文化中体现的自由与美也是这样在李白的诗歌艺术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酒、诗与李白的个体合为一体,观李白的酒态可以看出他的诗情,读李白的诗歌可以想见其人格。”对酒的迷恋,使这位“天上谪仙人”超然于尘世之外。“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

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一诗道出了一个诗者和饮者对人生的感悟。

李白诗歌研究 篇5

摘要:本文以李白歌行体诗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李白歌行体诗的概况、内容、艺术特色、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李白歌行体诗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反映盛唐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的,抒写自己理想与情怀的,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慨及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的诗歌以及描写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等,其艺术特色十分鲜明,李白的歌行体诗在诗歌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李白歌行

艺术构思意象跳跃

目 录

一、引言………………………………………………………………………………………3 二、李白歌行体诗歌创作概况……………………………………………………………… 3 三、李白歌行体诗歌的内容„„„„„„„„„„„„„„„„„„„„„„„„„ 3

(一)反映盛唐时代和精神面貌的诗歌„„„„„„„„„„„„„„„„„„4

(二)抒写自己情怀与理想的诗歌„„„„„„„„„„„„„„„„„„„„4

(三)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慨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控诉及批判的诗歌„„„„„„„4

(四)描写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5 四、李白歌行体诗歌的艺术特色„„„„„„„„„„„„„„„„„„„„„„„ 5

(一)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5

(二)雄奇奔放的诗歌风格„„„„„„„„„„„„„„„„„„„„„„„6

(三)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7 五、李白歌行体诗歌的影响………………………………………………………………… 8 参考文献……………………………………………………………………………………… 8 致 谢……………………………………………………………………………………………10

引 言

李白是盛唐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在他留下的近一千首诗歌中,尤以其歌行体诗歌广受人们赞誉。李白是一流的诗人,一流的诗人往往有一流的表达方式,尽情、尽兴。李白最狂,也最具豪情,他是与其同时代的杜甫心目中的人气之星,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李白,因而李白研究也具有开放性。李白诗歌创作除了天赋外,更多的是对前人成果的汲取,这点在其歌行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李白,歌行则是必读作品。本论文以李白歌行体为研究对象,对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及其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对李白研究的深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李白歌行体诗的创作概况

歌行体是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在唐代以前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完善的过程。《唐音癸笺》中也提到歌行体诗歌通常以歌、行或者歌行命名。胡应麟认为七言古诗都可以作为歌行研究。自古以来,人们对歌行的界定就不统一,尤其是在歌行与乐府之间,很难划清界限。清人冯班在《钝吟杂录》中提到歌行,并简单总结了歌行发展的几个阶段:①魏文帝《燕歌行》对歌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南北朝时以鲍照《拟行路难》、江总《宛转歌》等为代表,已经初步具备歌行的体制;③初唐以卢照邻的《行路难》、骆宾王的《帝京篇》等为代表,歌行获得进一步发展;④盛唐以李白为代表,歌行的发展达到鼎盛阶段。综合前人观点,本文对歌行的界定如下:歌行应属于古体诗一类,它源自于乐府,题目多沿乐府古题或自创新题;句式以七言为主,但也夹有杂言;内容多指事咏物,抒写情意,篇幅较长;气势起伏跌宕,开阖多变。

根据篇幅长短,本文将李白歌行分为以下两大类进行浅析:①李白歌行中篇幅较长,容量较大的长篇歌行。如:《襄阳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烛照山水壁画歌》等;②李白歌行体诗中的短篇歌行。此类代表有《乌栖曲》、《古朗月行》、《秋浦歌》、《把酒问月》等。

二、李白歌行体诗的内容

李白歌行体诗歌内容十分丰富,有描写社会政治生活的,有抒发个人思想感情的,有描写战争的,有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有歌颂友情的诗歌等。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其内容。

㈠李白歌行体中反映盛唐时代和精神面貌的诗歌。过去人们总说李白诗多写一己之怀,没有像杜甫那样的关心国家,关怀人民的诗歌。其实不然,李白的“安社稷”“济苍生”的理想是众所周知的,而且他的作品也确是能够反映国家和历史的。这方面的诗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反映盛唐清平景象和时代精神的作品。如:《君子有所思行》中写出京城的壮观景象,紫阁与山接连,战马成群,军容整齐,整个京都充满生机。《将进酒》中黄河奔流不息的气势,也是盛唐气象的展现,奔腾的黄河正是因盛唐这样的盛世而显得更为壮观。这其中也包含李白的盛唐自豪感与自信心。⑵反映社会由盛转衰前夕的矛盾和痛苦的作品。盛唐社会表面一片繁荣,实则隐含很多矛盾。李白正是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向世人展示出了这些潜伏着的危机。如《蜀道难》中,诗人借写自然蜀道的艰险,引申到对社会政治形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忧虑之情。

㈡李白歌行体中抒写自己情怀与理想的诗歌。李白是唐代诗坛的巨星,是非常有个性,有理想,有抱负的诗人,他很早就意识到大丈夫要有四方之志。因此抒怀壮志的诗歌在其歌行体中占据很大分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抒发自己政治理想以及理想破灭后仍继续追求的诗歌。如《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是天宝二年的作品,当时诗人受到最高统治者唐玄宗的赏识,流露出志得意满的情绪,并表示要建功立业,报答君王的知遇之恩。“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胆雪胸臆。”《梁园吟》是李白政治失意,离开长安后所作。虽然诗歌突出表现了诗人醉酒放诞的思想和生活,但是诗人没有就此沉沦,虽被排挤,但仍不失信心。诗歌末尾作者坚信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使社会安定,老百姓安居乐业。②借用古代人物讽喻现实,抒发情怀。《梁园吟》借用战国时期的信陵君,信陵君当年是何等豪贵,如今却连坟墓都保不住;梁孝王当年的宫殿是何等华丽,如今也已不见踪迹;枚乘、司马相如也早已成为古人。表达了诗人对富贵难以长久,人生无常的慨叹。③表明自己功成而不受禄的思想品格的诗,这点在《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诗歌结尾处写到一旦理想实现后,诗人就会和杨山人同去山林过隐居生活。

㈢李白歌行体中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慨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控诉及批判的诗歌。《行路难》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以天地宽广反衬自己的失意和悲愤;诗中反映出唐代上层社会喜欢拿斗鸡进行游戏或赌博,上行下效,斗鸡的小儿因而得宠,学会斗鸡就有机会结交上层人物,进而打开仕途之门,这是当时许多人进入官场的捷径。“昭王白骨縈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反映了诗人对唐玄宗的失望,也是对上层统治集团的无情嘲讽。

㈣李白歌行体中描写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李白一生漫游大江南北,与下层人民有较多的接触,在他的部分歌行体诗歌中,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关怀与同情。①写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诗歌。如:《秋浦歌》其十四描写炼矿工人的辛勤劳动,旺盛的炉火把工人的脸照得通红,然而他们还是坚持在月夜中进行生产;其十六描写农民的渔猎劳动,描绘出农家老翁一家人和谐的水上劳作场景。②描写战乱中人民惨状的诗歌。如:《扶风豪士歌》是安史之乱发生后李白避难东南时所作。诗中“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乱如麻。”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刻画出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③描写妇女命运悲惨的诗歌。这类诗歌也多是描写因为战争,丈夫远去参战,妻子独守空房的悲剧。如《北风行》中描写幽州思妇悼念战死边地的丈夫,因而高呼“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真实地刻画出女子失去丈夫的巨大悲痛。此外,李白歌行体中还有很多描写他对故乡思念的作品,以及与酒有关的诗歌在李白歌行体中也有很大的份额。

三、李白歌行体诗的艺术特色

李白是歌行的集大成者,歌行在李白手中,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形式也更为自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首先,李白的歌行体诗歌创作更为自由。他学习《诗经》“言志”传统和“比兴”手法,拓展了歌行的思想内容,他吸取楚辞奔放的激情和丰富的幻想,使每一首都闪烁着其思想的光芒,喷射着生命的烈焰。他吸收诸子百家自由的思想和丰富的知识,为歌行的发展开疆拓土。其次,李白除去六朝辞赋和诗歌颓废浮华的一面,在保持歌行刚健清新的基础上增加了动人的色泽和音乐性,使其更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使得歌行在句法上获得千姿百态的奇观。经过李白的改造,歌行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海阔天空,包罗万象。可以叙事、抒情、写景、发议论,纵横捭阖,任意驰骋。所以,人们常说:李白歌行非诗、非赋、非文;亦诗、亦赋、亦文。看似矛盾,却符合事实。李白在歌行中找到了他浪漫主义的最好形式,创造了一系列“惊风雨,泣鬼神”的名篇,形成了他特有的风格。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其艺术特色。

㈠李白歌行体诗精巧独到的艺术构思。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⑴李白歌行体诗构思新颖、精巧、独特,使得后人在同一题目下所创的作品无一可以与之匹敌。如:《乌栖曲》前人如徐陵等人的作品多描写男欢女爱,李白则写吴王宫中的狂欢,主题基本相同,但是构思却不同,一是改变了原先作品七言四句、二韵的形式,加上一个单句结尾,意味更深长;二是以时间为线索,写出吴宫淫荡生活的过程,而且形成姑苏、夜、吴宫、西施、5

落日、滴漏、秋月、天明这样典型的环境,写出君王不可避免的乐极生悲的下场;三是与一般歌行不同,本诗采用纯客观叙写,不用一句贬词,却具有强烈的讽喻意义,冷峻深刻,这也是李白歌行体诗风格多样性的一个体现,此诗含蓄,深沉,形成与豪迈奔放截然不同的诗歌风格。贺知章曾评价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再如《将进酒》,本意就是劝酒歌,前人创作此题多是五言小诗,主题就是单纯的强调人生苦短,应该及时行乐。而李白则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及个性特征,将其改为大篇长句,并且运用极度夸张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浪漫主义诗风,将此题写深,写透,写彻底,形成独具特色的、豪放的劝酒歌,而且主题更加深厚,在劝酒的同时,肯定自我价值,虽然道路坎坷,但是仍然相信自己。使人一读诗歌,就能被诗中那种自信的人生态度所感染,这也是这首诗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⑵李白歌行体诗的思维跳跃性比较大。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诗人在构思诗歌时,对意象的选择具有灵活性。因为思维的跳跃及感情的起伏较大,所以其意象的排列也具有很大的时空跳跃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①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跳跃组合。这方面的典型作品如:《行路难》其三“子胥自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子胥、屈原不是同时期的人物,吴江与湘水又非同一地点,而李白却将他们用来形成相互映衬的意象,揭示同一主题,即但凡正直之人总会受到排挤的不幸,给人留下凄凉与悲愤之感。②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意象跳跃。如《江上吟》中,“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通过所处空间不同的两个意象,在对比的同时,抒发出自己不合流俗的志向;《梁园吟》中,“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也是通过空间转换写出自己失意后的放诞生活。③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跳跃。李白运用此方式表达人世的沧桑。如:《梁园吟》中,“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慨叹富贵不常在的事实;《江上吟》中“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也是说明随着时光流逝,权势功名皆会不存在,唯有美文才能“光焰万丈长”。

㈡李白歌行体诗体现出雄奇奔放的诗歌风格。众所周知,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诗歌是主观色彩最浓的,而作为浪漫主义大师的李白,其歌行体诗的主观色彩尤为浓烈,他的长篇歌行总是体现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气势,是他独立不羁的个性及率直、狂放精神的真实写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⑴李白歌行中多选用第一人称叙述,作者的情绪、观点、态度、人生观都直观地展现在作品中。通过他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李白是志存高远的人,通俗点讲,李白一生都渴望做宰相,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然而现实的黑暗却断送了他的理想。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其内心形成深刻的矛盾,对黑暗现实强烈的反抗和奔放的性格使其作品呈现出喷发式的恢弘气势。如《襄阳歌》中塑造了一个醉酒的诗人形象从“醉 6

如泥”及“倒着接蘺”中不难发现。诗人高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想学当年不惜小妾换骏马的曹彰,坐在雕鞍上,唱着梅花落的曲子,车旁挂上凤笙龙管。就连当年富贵到极点的秦朝丞相李斯都比不上自己的醉酒生活。下文以“君不见”领起,借用晋朝羊祜的例子抒发出人生短暂,功名无法长存的悲哀。全篇语言奔放,气势纵横跌宕,意境开旷神逸,表现了作者初入长安,功业受挫的心境。《江上吟》中“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抒发出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权势威力及豪华奢侈是不能长久的,唯有光辉词赋可以永垂不朽。全诗抒发了作者对统治者及功名富贵的藐视。李白虽然积极入仕,但是他渴望的却是功成身退,这点在其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如《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⑵李白歌行体诗歌中的自然景物是他个人性格的具体化,是诗人自身的真实写照,因而也具有豪迈奔腾的气势。如同其人,他笔下的景物不仅雄奇瑰丽,而且在其中透露出的是一个豪放诗人的形象。他所选取的景物多是大景,动景,而非小景,静景,如《将进酒》中奔流不息的黄河形象。《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中“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无边无际、气势磅礴的长江,使人在感受自然壮阔景象的同时,被诗人大胆的想象所感染。读到《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天姥山的巍峨形象即刻跃然纸上,真正让人领略到天姥峰“仰望如在天表”的气势。《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将黄河与华山写得有声有色,气势磅礴,黄河如丝从天边涌来,华山高峻的样子让人为之惊叹。在这些景物描写中,隐藏着的却是一个拥有豪迈的气概,奔放的感情,开阔的胸襟,高远的眼光,磅礴的气势与飘逸的性格的诗人形象。

㈢李白歌行体诗中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李白常常借助于想象、幻想、夸张、神话或带有强烈抒情色彩的议论以及灵活自由的散文笔法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构成了其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借助丰富大胆的想象,诗人多次在诗歌中描写到大鹏,高飞的大鹏是诗人自由精神的写照,也是诗人理想的化身;《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通过想象、夸张手法描绘西岳华山以及黄河,在歌颂祖国壮丽山河的同时,表达了他所追求的宏大的理想。《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梦境的形式,借助于想象及幻想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对神仙世界向往和追求的诗人形象,实则更写出诗人在政治失意时渴望解脱的苦闷心情。诗人绝对不会卑躬屈膝,侍奉权贵,这点在诗歌结尾时表现得最为明显。《远别离》中借助娥皇、女英及尧、舜的神话传说,以扑朔迷离之笔,隐含了诗人对奸臣当道,正直之士倍受排挤的黑暗政治的深切忧虑之情。《战城南》结尾处指出兵者是凶器,人们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以动用,以议论的笔触写出诗人对战 7

争的批判以及对统治者随意发动战争给人民造成灾难的痛恨之情。《行路难》其三“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也是借助议论笔调,叙写古人功成不退的悲惨结局,借以表达自己对黑暗现实的恐惧。散文笔法的运用是李白歌行体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在章法上更为自由;句式上自由灵动;语言上清新明朗,使得歌行体更别具特色,这也是李白恢复歌行自由的一个重要体现。

四、李白歌行体诗的影响

歌行体诗到李白手中,不管在内容、形式,或是艺术等方面均有所创新并得到极大的发展。李白通过对《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赋的广泛学习,扩大了歌行体诗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歌行体诗的表现手法,把歌行体诗的创作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他的歌行体诗歌“仙气”较浓,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模仿来的,但是后人对李白歌行体诗的学习却一直在延续。唐代的韩愈、李贺、李商隐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李白歌行体诗的影响。韩愈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石鼓歌》酣畅淋漓,气象宏大,颇具李白歌行体诗歌特色。李贺也深受李白乐府歌行的影响,他的诗歌多借用乐府体裁进行创作,任意驰骋想象,表现其苦闷情怀。宋代苏轼也曾经模仿李白,苏轼诗歌中清雄的一面也是受李白歌行体诗歌的影响。清代李梦阳《雪山歌送万子》和李白《蜀道难》也有不少相通之处。黄景仁的七言古诗以雄伟的笔触描写壮丽的祖国山河景色,抒发内心磊落之情,明显带有李白歌行体诗的特色。其中《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是其名篇,见者还以为是谪仙复出。龚自珍傲岸不羁、自信的个性也和李白非常相像。其长篇歌行《能令公少年行》以奇特的想象描绘出与污浊的现实形成对比的太湖隐居天地,借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批判,也明显受到李白歌行体诗抒情方式的影响。

总之,李白是歌行体诗歌的集大成者。也正如李白当年所设想的:“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毋庸置疑,李白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而作为其诗歌艺术成就代表之一的歌行体诗歌也定将熠熠生辉,始终在文学研究的视野中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清王琦,李太白全集〔M〕,中华书局出版,1977年9月第一版

〔2〕安旗,李白纵横探〔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第一版 〔3〕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李白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4〕李文初编著,汉魏六朝诗歌赏析〔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

〔5〕吕慧娟 刘波 卢达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隋唐五代)〔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

〔6〕《李白歌行特征论_兼论歌行的诗体定义与形式特点》马承五,华中师范大学; 〔7〕《大气恢宏》——李白与盛唐诗新探,张瑞君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 〔8〕中国李白研究会 马鞍山李白研究所合编,20世纪李白研究论文精选集〔M〕,太白文艺出版社,第816-837页;2000年

〔9〕金涛声 朱文彩编,李白资料汇编〔M〕中华书局出版,2007年第一版; 〔10〕周汝昌 周振甫等撰写,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杨丽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杨丽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她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杨丽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

酒与李白诗歌 篇6

一、酒适消愁

李白的诗歌中最大的寄托是消愁。由于社会现实残酷地粉碎了诗人大济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诗人在坎坷曲折中蹒跚而行,把酒当成消愁的工具,在饮酒中打发日子,在饮酒中寄托自己的无奈与忧伤,“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可见愁之深,愁之重。“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更可见一个憔悴行吟的诗人在无助地呻吟。“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何等孤独,何等寂寞,然而在这大孤独、大寂寞的后面又是何等的深悲巨痛。颠沛流离的生活,再加上其性格个性,让其喊出“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的呼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唤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愁之深广如此吓煞人,酒之效用如此也吓煞人。我们也可见诗人在理想破灭后的悲愤。特别其在贬官夜郎后所写的诗中,更深沉地体现这类思绪。“暝投永华寺,宾散予独醉。愿结千江流,添成万行泪。”无边的惆怅,无限的空虚,在悲愤的诗人笔下显得动人心弦。“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悲与此同,于是诗人只“感叹欲叹息,对酒还自倾”了。

二、酒寓行乐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李白在现实中四处碰壁后陷入了人生如梦虚无的悲观主义宿命论思想中,把自己完全沉浸于酒里,以酒行乐,在酒中寻找那种落魄与寂寞。诗人是忧郁的、愤怒的,然而在诗中却处处呈现一种行乐的姿态。“琴奏龙门之绿相,玉壶美酒省若空,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诗人在诗中反复述说自己及时行乐的思想,这显然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特别是其被逐出长安,赐金奉还后,其“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月下独酌四首》)的思想也就更加明显。

“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凤萧龙管行相催。”对淫乐生活的追求,不作丝毫掩藏,袒露胸臆,古今中外谁敢与君相提并论。其任情率真,大喊“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颓废思想。然而我们应该全面去分析这种及时行乐思想的产生,源于诗人理想的破灭,在诗中诗人还写道:“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头上白接漓,倒著还骑马。”是逍遥,更多的是一种颓废的行乐思想。诗人醉生梦死是有一定的社会原因的。如果我们的心能与诗人相通,在读诗人诗句时,只会产生深沉的叹息,心灵深处只会产生沉重的颤栗,“行乐”是“痛”。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不知何处是他乡”,其实这不过是诗人以酒消愁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罢了。用现实的流行语说,即是“玩世不恭”。好可怜的“玩世不恭”,好可怜的诗人。“蟹螯即今夜,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不论世事如何,只知取酒寻欢作乐,大有“千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味。“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醉又何妨?诗人只要在酒中找到了真趣,只要在酒中找到了自己失去的东西,就够了。“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悲歌行》)这种对浮生逝去太频的感叹,诗人笔下屡屡皆是,然而诗人真是从内心去寻欢作乐吗?不是,这只不过是对社会的一种消极反抗,然而这种反抗有时是极有力的。

三、酒显豪放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在李白诗中,豪放情怀常注其间,虽然怀才不遇和人生如梦充斥其内心,但从其处世态度仍然是豪放的,仍然以一种乐观的笔触写道:“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写出诗人在对待现实和理想产生的矛盾时以酒表达出自己百折不挠的追求。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入市中。”这种形象,是诗人最向往的豪侠形象,也是诗人笔下最豪放最自由的象征。“弓催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后竟风采,三杯弄宝刀。”这种游侠的英姿,正是诗人理想中的英雄豪杰,报效祖国,建功立业,将满腹韬略和武艺尽情展示,大济天下苍生,在这种豪迈的气势中体现了出来。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诗人已经等不及了,他在希望尽快得到朝廷的重用。“长风破浪会有时”,诗人的自信,使诗中处处都显示出豪放的气势。“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扶风豪士歌》)何等洒脱,何等潇洒。然而,诗人却总是在碰壁,尽历沧桑后,对一切障碍的象征,都欲扫之为快,“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又写道:“今日竹村宴,我家贤侍郎。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其在《醉后醉从甥高镇》诗中说:“马上相逢揖马鞭,客中相见客中怜,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写其惨状,然而在末尾又要将宝剑“换酒与君醉,醉归托宿吴专诸”,何等潇洒,何等狂放。即便在频遭丧乱,困顿流离中,其豪放之情仍未曾稍减,在这豪放、疏狂的后面,其愤怒、抑郁仍深深根植于诗人骨髓中。正如杜甫赠诗中写:“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诗人在豪放的深处,实是对社会的一种失望与抗争。清汪琬就说:“先生本非狂,古之天人也。”要不,谪仙怎么又会醉生梦死,天天沉浸于酒缸之中呢?豪放飘逸是其诗风,酒是一剂催化剂,但这豪放飘逸的深处有何等让人心酸。

综上所述,李白的饮酒诗,无论是述志抒怀,揭露现实,表达行乐思想,寄托深沉哀愁,还是展示其豪放风采,他都在字里行间贯穿了自己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虽然“痛饮狂歌醒复醉,飞扬跋扈为谁雄?”是对世道的一种消极反抗,但李白诗中豪放不羁的个性和鬼斧神工的艺术,足以让后人一唱三叹,流连忘返。他以其惊人的才华,将其“大济天下苍生”的情怀,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愤交融在一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后人们创作出了惊世骇俗、万世不朽的诗篇。特别是其饮酒诗,更是让古今中外所有饮酒诗自惭形秽,黯然失色。

参考文献

[1]李白, 杜甫.李太白杜工部集[M].长沙:岳麓书社, 1987.

上一篇:故乡五月春光作文下一篇:干部金融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