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实验大作业

2024-10-20

机械设计实验大作业(精选9篇)

机械设计实验大作业 篇1

机械创新设计大作业

一、设计题说明:

1、可以查阅参考资料借鉴已有的设计和思路,但需要加入自己的设计思考、改进、改造等;

2、设计题要求:

A、给出设计对象的功能描述,尽量清晰、明确、全面;

B、给出简单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思路;

C、给出设计图或示意图;

D、总结设计的创新部分内容、创新方法或创新技法。

3、写出设计报告,设计报告要求有封面、页码、内容,封面包括题目名称、姓名、学号、班级等,内容要将以上设计过程通过文字和图的形式表达出来。

3、共6道题,设计任务是每人设计2个创新题目,其中一题必须从中选取,另外一题可以自己选定一个创新题目或者在下面再选一题作为创新题目。

二、设计题目

1、设计目前阶梯教室使用的多功能课桌,要求具有的功能是:

1)用于考试时能够防止前后左右相互偷看;

2)用于上课时能够舒适,便于放置书本、文具等。

2、设计新型横动竖刷式压刷的结构设计,要求具有的功能是:

按照常规刷牙方法横向来回运动,压刷在牙齿上的运动是上下竖刷,符合对牙齿最好的清理效果

3、医院陪护折叠床的设计,要求具有的功能是:

1)可以折叠,折叠后可以作为凳子使用或者放置病床底下;

2)摊开后可作为陪护人员晚上休息之用。

4、动车、公共汽车车身擦洗装置,要求具有的功能是:

1)目前动车、公共汽车的车身都是采用人工手擦清洗的方式进行清洁,效率低,高处擦洗不方便,设计一套装置使人站在地面可进行机械擦洗,提高效率,降低劳动条件;

2)擦洗时能够将水引到擦洗部位,可以控制水流的大小和关停。

5、斜井防跑车装置设计

1)设计背景:

在煤矿井下存在大量的倾斜巷道,在倾斜巷道上经常采用矿车运输煤炭,矿车的牵引是靠在巷道上部的绞车牵引,矿车在斜井的轨道上运动,经常发生由于钢丝绳断裂造成人员伤亡。矿车有1、2、3吨几种。

2)设计任务:

设计一种装置使得在机头牵引钢丝绳断裂的情况下实现矿车的制动的装置。

6、熔体纤维混合装置

1)设计背景:

热塑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当前的热点,其主要过程是将塑料熔融并将玻璃纤维等纤维加入使其混合均匀后,通过成型制成复合材料制品,但如何将熔融的塑料熔体和纤维混合是困难所在。

设计任务:

设计一种装置,在该装置中能够将熔融的塑料熔体和玻璃纤维混合使纤维在熔体中分布均匀。

机械设计实验大作业 篇2

一是通风透光抗倒伏。它的优越性是大行距80 cm, 玉米植株生长的全过程阳光通过大行直射地面, 透光性能良好, 通风性能较高, 因此可以在原种植密度的基础上增加20%左右的种植密度, 如原每亩种植2 500株, 可增加到3 000株。

二是保水保肥抗旱耐涝。玉米大垄双行的垄距为120 cm, 畦面宽度为75~80 cm, 畦高15~25 cm, 大大提高了蓄水能力, 蓄水量约增加30%左右, 同时也增加保肥性能;耐涝性能主要表现在它的畦高优势, 当连雨季节时, 由于它的畦高可达到25 cm, 多余的雨水在畦沟里可以流出, 少量的水在沟里不能直接泡在玉米根部, 从而增加了耐涝性。

三是有利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顺利实施。由于玉米大垄双行的垄距是120 cm, 当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后, 下茬整地时易产生秸秆堆积现象, 产生堆积的原因是, 60 cm垄距两个铧子间距离小。大垄双行就可以解决堆积问题;在一个是, 小垄整地时大量的秸秆集中在小垄上, 容易形成隔层, 使地下毛细水管被隔断, 遇到春旱不能保证出苗率和苗期玉米正常生长, 因为丹东地区的气候条件是阴雨光照不足, 必须是垄作, 而大垄双行它既实现了垄作的特性, 又能使秸秆多数集中在畦的中心, 从而使苗带处不形成秸秆隔层;再者秸秆的蓄水作用又能正常发挥出来, 即起到抗旱作用。

玉米大垄双行的耕作模式, 是现代农业实现增产增收的有效技术措施, 也是我们辽宁丹东实现保护性耕作方式的根本途径。到目前为止, 我市已推广大垄双行种植模式5 000亩, 并全程机械系列化作业, 增产粮食400 t。

机械作业技术要点:

一、整地

要求畦面平整、高矮一致、地头整齐、大小均匀。作业机具选择中型, 拖拉机轮距调到120 cm, 联合整地机耕幅为120 cm, 过宽会损坏已做好的畦, 过窄会出现漏耕现象, 一次完成一个畦的制作。大型拖拉机配240 cm的联合整地机, 一次完成两个畦的制作。畦高根据地块土质的不同, 一般为, 轻壤土15~18 cm, 重壤土20~25 cm, 原垄距60 cm的可隔一沟施农肥, 两垄合为一个畦, 使农肥集中在畦的中心;原为120 cm的畦, 可将农肥施在畦沟里;制作新畦时, 肥料集中在畦的中间。作业方法是采取梭式作业法, 在做畦的同时, 完成灭茬、旋耕、做畦、镇压, 地头留出360~480 cm的枕地, 待播种作业完成后, 再将枕地用联合整地机横向作出120 cm的畦3~4个, 进行补播。

二、播种

用施肥播种机进行畦上播种, 播距根据玉米的品种而定, 畦上小行距一般为40~45 cm,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去杂, 确保种子的发芽率达95%以上, 如发芽率达不到95%以上, 可采用半株距播种法, 以保证出苗率在规定范围内。底肥以颗粒肥施肥效果较好, 施肥深度应距种子8~10 cm以上, 可防止化肥烧种。播种深度根据土壤墒情, 一般2~4 cm (在确保出苗的条件下越浅越好) , 播后预计天气可能干旱时, 要进行镇压保墒。对药物播种的, 对种子应进行充分晾晒。为确保播种质量, 在播种过程中, 应配有一名农具手, 及时观察监视播种机的工作状况, 以防出现种肥断条现象。播种时, 如湿度过大, 可以采取晾晒1~2天的方式, 再适时播种。作业中应注意的事项: (1) 要在畦上播正, 不偏播; (2) 覆土深度应一致; (3) 施肥量应均匀; (4) 地头应播种到位, 实现不重播、不漏播、整齐一致; (5) 地头调头时应按规定的方式操作, 应尽可能的少压地或不压地。

三、药剂除草

药剂除草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苗前采取地面封闭处理控制杂草;二是苗后除草。拖拉机在喷洒药剂作业时, 应选择无风天, 按标准的施药量和药剂浓度施药, 确保施药均匀, 不重不漏, 药液对地面覆盖严密。其技术要点是: (1) 调整好泵的喷药压力和喷头的喷洒角度; (2) 以均匀的速度进行喷药; (3) 采取套环式方式选择拖拉机的行走路线, 调头时不压苗、不重喷、不漏喷; (4) 药加入药箱后应充分搅拌, 使药液浓度均匀; (5) 注意各喷头的喷药效果和输液管道及连接点的工作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对漏喷的应及时补救予以完善。

四、机械联合收获

1.适时收获。 当玉米处于蜡熟期时是最佳收获期。过早, 玉米成熟度不够而减产, 损坏籽粒, 剥皮效果不好, 玉米秸秆纤维化程度不够而出现堵塞割台现象;过晚, 籽粒损失严重, 易掉棒, 秸秆倒伏影响收割效果。

2.作业方法。 先收获枕地, 以便收获机调头, 有坡度的地块, 先从下向上依次收获, 有倒伏的地块先从玉米倾斜的反方向开始收获, 以防收割机在作业过程中刮倒边行, 倒伏严重的不能收割。

3.收割前机械的调整和保养。 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收割机进行调整和维护保养。作业中, 根据玉米植株长势调整好摘穗辊和拉茎辊的间隙, 调整好割台高度。

4.选择合理的作业速度。 作业速度一般控制在3~6 km/h, 玉米密度较大, 植株粗高棒大的降低车速为好, 反之可适当增加车速。剥皮率应达到80%以上, 秸秆粉碎应彻底, 整秆率应控制在10%以下。

作业巧设计 彰显大魅力 篇3

关键词:数学作业;巧妙设计;彰显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3-0046-03

机械重复、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作业,会成为学生的一个包袱、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投入的活动,大大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创造性,甚至成为他们的精神负担。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师要重新定位作业的功能,巧妙设计充满魅力的数学作业,使学生乐于去思考、去探索、去完成,从而保持他们应有的童真。

一、联系社会生活,摒弃纸上谈兵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要注意将数学作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真谛。

例如,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之后,我布置学生调查上个月自己家各项支出情况,并把支出情况制成扇形统计图,再认真观察扇形统计图,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对于上个月的支出,自己准备向爸爸妈妈提出什么合理化的建议?这种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作业,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还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强化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学生都能乐于地去完成此项作业。

二、改变呈现形式,远离枯燥无味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他们对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而喜欢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童趣的作业。

例如,复习“体积和容积单位”知识后,可布置“生活在线”——“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我起床后,来到了空间为3立方分米的卫生间,拿起容积为200毫升的刷牙缸接了180升水开始刷牙。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上学路上,我看见一辆载有60立方分米集装箱的卡车,那卡车油箱的容积足足有600毫升。到了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容积为10立方米的书包里翻出笔记本,从体积为0.3立方米的文具盒里拿出笔认真地做起笔记。”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批了“可能吗”三个字,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本题将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改为富有情境性的数学日记,说是给作业“化妆”,其实质还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积和容积单位。我还常常这样“化妆”作业:将“选择题”美其名曰“快乐do re mi”、“连线题”包装为“最佳搭档”、“改错题”变成了“我当小医生”……经过“化妆”的作业,成了极富情趣的智慧之旅、充满爱心的情感渠道,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三、注重言语交流,调动多感参与

提到作业,许多教师习惯于布置笔头作业,而忽视了口头作业。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口头作业也很重要。因为,口头作业既能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再加上与家人在一起,本来就喜欢分享一天的收获,学生肯定很乐意接受这样的作业,并不折不扣地去完成。

例如,学习了“24时计时法”一课后,可以让学生和家人用普通计时法说一说:早上,自己几时几分起床,家人几时几分起床;下午,自己几时几分放学,家人几时几分下班等,这些时间转换成24时计时法又该怎么说?学生在说、换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理解,还能感悟到家人的辛苦,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学生爱家、爱父母的情感。

四、引入亲子互动,培养积极情感

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在作业中,设计亲子互动作业,也不失为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一个重要举措。

例如,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后,我改变了布置很多道算式让学生口算作为家庭作业的形式。而把此项作业布置成“亲子作业”:由家长向学生出十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口算完成,并请家长指定其中的几道算式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时是怎么想的,且批改订正,最后交由老师进行评价,结果再通过“家校E通”反馈给家长。如此一来:作业量少了,过程真实了,效果也好了。在达到巩固口算加法的同时,既增进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情交流,也给学生及家庭带来了无穷乐趣。

五、加强实践操作,发展综合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作业设计中,要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

例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一课后,让学生回家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并计算其表面积,做得好的放在“学习角”上展示,供大家欣赏。完成这样的操作型作业,学生既要考虑制作的顺序,又要考虑所用材料的大小,思维被有效激活。这种操作型的作业将知识巩固、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提高融为一体,真正达到了做作业目的。

又如,在学习了“比例”一课后,我布置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想办法测量学校的旗杆有多高。在活动中,学生既要考虑测量的方法,又要考虑测量需要的材料,还要考虑测量的一些外部因素……整个活动过程,学生真是乐此不疲,既找到了测量旗杆有多高的方法,加深了对比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积累了探索并发现规律的经验,可谓是一举数得。

六、重视学科渗透,提供“全营养”教育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建立大数学观,探索并设计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作业,给学生提供“全营养式”的教育。

例如,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一课后,让学生回家画一幅具有对称性的图案,第二天带到学校展示。学生会把数学作业当做美术作业来做,兴趣浓厚。由认识“轴对称图形”到创造“轴对称图形”,使得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得到一次提升。

又如,学习了“分数乘除法”后,我布置了一项这样的作业:音乐中不同的音符表示不同的时值,你能算出二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各是多少拍吗?再算一算多少个十六分音符时值等于1个四分音符的时值?这样的作业使数学知识和乐理知识有机融合。学生为了完成作业,首先要知道五线谱里的音符也可以用分数来描述,而怎么描述呢?全音符的时值通常是多少拍呢?于是,他们会选择查阅资料、上网搜索或选择去请教音乐老师,整个过程都兴致盎然。这样的作业,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比直接要求学生硬性计算等于多少趣味浓厚。

再如,在测量学校旗杆有多高的实践活动后,可让学生回忆整个测量过程:想一想你是怎样发现物体的高度和影长之间的关系的,活动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通过参与这一活动有哪些收获和体会……然后把它们写出来。因为亲身经历,所以有话写,也乐于写。在写的过程中,一篇篇数学小论文、小日记就悄无声息地诞生了。这个作业,使学生享受成功乐趣的同时,拓宽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时空,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机械设计实验大作业 篇4

实验名称:A卷(3.2.1)定轴轮系实验 实验问题:本实验中有哪些心得体会,这种机构经常用于哪些场合?(200字以内)回答:体会

1).通过对齿轮系的搭建,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2).了解了齿轮的各个参数,学会了齿轮参数的计算。3).学会了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定轴轮系变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床变速箱机构中。

实验名称:A卷(3.1.1)直齿圆柱齿轮实验

实验问题:根据实验数据求出齿轮的传动比?(200字以内)

回答:,蜗杆的头数z1=1,右旋;蜗轮的齿 数z2=26。一对圆锥齿轮z3=20,z4=21。一对圆柱齿 轮z5=21,第1页

共2页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z6=28.i16n1z2z4z626212836.4 n6z1z3z512021

实验问题:简述靠模车削机构的工作原理?(200字以内)

答:当凸轮移动时,借助凸轮轮廓曲线的高度变化而使从动杆得到预期的运动规律,刀柄随之运动,加工出预期的工件轮廓。

实验问题:思考牛头刨床主机构采用曲柄摆杆机构存在的急回特性对生产有哪些益处?(200字以内)答:答:曲柄摆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可以使切削过程速度趋于均匀,提高切削质量,回程时,速度较高,提高生产率。

第2页

机械设计课后习题第8章作业 篇5

8-l 铰链四杆机构中,转动副成为周转副的条件是什么?在下图所示四杆机构ABCD中哪些运动副为周转副?当其杆AB与AD重合时,该机构在运动上有何特点?并用作图法求出杆3上E点的连杆曲线。

答:转动副成为周转副的条件是:(1)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2)机构中最短杆上的两个转动副均为周转副。图示ABCD四杆机构中C、D为周转副。

当其杆AB与AD重合时,杆BE与CD也重合因此机构处于死点位置。

8-2曲柄摇杆机构中,当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是否一定存在急回运动,且一定无死点?为什么? 答:机构不一定存在急回运动,但一定无死点,因为:(1)当极位夹角等于零时,就不存在急回运动如图所示,(2)原动件能做连续回转运动,所以一定无死点。8-3 四杆机构中的极位和死点有何异同? 8-4图a为偏心轮式容积泵;图b为由四个四杆机构组成的转动翼板式容积泵。试绘出两种泵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说明它们为何种四杆机构,为什么? 解

机构运动简图如右图所示,ABCD是双曲柄机构。

因为主动圆盘AB绕固定轴A作整周转动,而各翼板CD绕固定轴D转动,所以A、D为周转副,杆AB、CD都是曲柄。

8-5试画出图示两种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说明它们各为何种机构。

图a曲柄摇杆机构

图b为导杆机构。

8-6如图所示,设己知四杆机构各构件的长度为a240mm,b600mm,c400mm,d试问:

500mm。1)当取杆4为机架时,是否有曲柄存在?

2)若各杆长度不变,能否以选不同杆为机架的办法获得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如何获得?

3)若a、b﹑c三杆的长度不变,取杆4为机架,要获得曲柄摇杆机构,d的取值范围应为何值?

:

(1)因a+b=240+600=840≤900=400+500=c+d且最短杆 1为连架轩.故当取杆4为机架时,有曲柄存在。

(2)、能。要使此此机构成为双曲柄机构,则应取1杆为机架;两使此机构成为双摇杆机构,则应取杆3为机架。

(3)要获得曲柄摇杆机构, d的取值范围应为240~760mm。

8-7图示为一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试求杆AB为曲柄的条件。若偏距e=0,则杆AB为曲柄的条件是什么?、解

(1)如果杆AB能通过其垂直于滑块导路的两位置时,则转动副A为周转副,故杆 AB为曲柄的条件是AB+e≤BC。

(2)若偏距e=0, 则杆AB为曲柄的条件是AB≤BC

l252mm,l472mm,8-8 在图所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各杆的长度为l128mm,l350mm,试求: 1)当取杆4为机架时,该机构的极位夹角、杆3的最大摆角、最小传 动角min和行程速比系数K;2)当取杆1为机架时,将演化成何种类型的机构?为什么?并说明这 时C、D两个转动副是周转副还是摆转副;3)当取杆3为机架时,又将演化成何种机构?这时A、B两个转动副是 否仍为周转副?

(1)怍出机构的两个极位,如图, 并由图中量得:

θ=18.6º,φ=70.6º, γmin=22.7 º

180180k180180

(2)①由l1+l4 ≤l2+l3可知图示铰链四杆机构各杆长度符合杆长条件;小②最短杆l为机架时,该机构将演化成双曲柄机构;③最短杆1参与构成的转动副A、B都是周转副而C、D为摆转副;

(3)当取杆3为机架时,最短杆变为连杆,又将演化成双摇杆机构,此时A、B仍为周转副。

18.612.318.6

8-9 在图示的连杆机构中,已知各构件的尺寸为lAB160mm,lBC260mm,lCD200mm,lAD80mm,构件AB为原动件,沿顺时针方向匀速回转,试确定: 1)四杆机构ABCD的类型;2)该四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min; 3)滑块F的行程速比系数K。

(1)由lAD+lBC

(2)作出四杆机构ABCD传动角最小时的位置。见图并量得γmin=12º

(3)作出滑块F的上、下两个极位及原动件AB与之对应的两个极位,并量得θ=47º。求出滑块F的行程速比系数为

180180k180180

471.7147

8-10试说明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当以曲柄为主动件时,其传动角在何处最大?何处最小? 解

在曲柄与导轨共线的两位置之一传动角最大,γmax=90 º;

在曲柄与机架共线的两位置之一传动角最小,γmin=arcos(LAB/lBC)。

8-11正弦机构(图8一15b)和导杆机构(图8—22a)中,当以曲柄为主动件时,最小传动角γmin为多少?传动角按什么规律变化? 解

γmin=90º;

传动角恒定不变。

8-12图示为偏置导杆机构,试作出其在图示位置时的传动角以及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及其出现的位置,并确定机构为回转导杆机构的条件。

传动角以及机构最小传动角及其出现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机构为 回转导杆机构的条件:

AB≤AC

8-13如图8—57所示,当按给定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设计曲柄摇杆机构时,试证明若将固定铰链A的中心取在FG弧段上将不满足运动连续性要求。

因这时机构的两极位DC1, DC2将分别在两个不连通的可行域内。

8-14图示为一实验用小电炉的炉门装置,关闭时为位置E1,开启时为位置E2。试设计一个四杆机构来操作炉门的启闭(各有关尺寸见图)。(开启时,炉门应向外开启,炉门与炉体不得发生干涉。而关闭时,炉门应有一个自动压向炉体的趋势(图中S为炉门质心位置)。B、C为两活动铰链所在位置。

(1)作出B2C2的位置;用作图法求出A及D的位置,并作出机构在E2位置的运动简图,见下图,并从图中量得

lAB==μl.AB=95 mm

lAD=μl.AD =335mm

lCD=μl.CD=290mm(2)用怍图法在炉门上求得B及C点位置,并作出机构在位置的运动图(保留作图线)。作图时将位置E1转至位置E2,见图并量得

lAB=μl.AB=92.5 mm

lBC=μlBC=l 27.5 rnm

lCD=μl.CD=262.5 mn

8-15 图示为公共汽车车门启闭机构。已知车门上铰链C沿水平直线移动,铰链B绕固定铰链A转动,车门关闭位置与开启位置夹角为a=115 º,AB1//C1C2,lBC=400 mm,1C1C2=550 mm , 试求构件AB的长度,验算最小传动角,并绘出在运动中车门所占据的空间(作为公共汽车的车门,要求其在启闭中所占据的空间越小越好。

8-16

图示为一已知的曲柄摇杆机构,现要求用一连杆将摇杆CD和 滑块F联接起来,使摇杆的三个已知位置C1D、C2D、C3D和滑块的三个位置F1、F2、F3相对应(图示尺寸系按比例绘出)。试确定此连杆的长度及其与摇杆CD铰接点的位置。

由题意知,本题实际是为按两连架汗(摇杆与滑块)的预定对应位置设计四扦机构的同题。具体作图过程如下图所示。连杆的长度为lEF=μlE2F2= l 30 mm。

8-17 图示为某仪表中采用的摇杆滑块机构,若已知滑块和摇杆的对应位置为S1=36mm,S12=8mm,S23=9 mm;φ12=25 º,φ23=35 º,摇杆的第Ⅱ位置在铅垂方向上。滑块上铰链点取在B点,偏距e=28 mm, 试确定曲柄和连杆长度。

本题属于按两连架轩预定的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问题。此问题可用反转法求解。曲柄长度22.2mm,连杆长度52.2 mm.见图中标注。

8-18试设计图示的六杆机构。该机构当原动件l自y轴顺时针转过φ12=60 º时,构件3顺时针转过ψ=45 º恰与x轴重合。此时,滑块6自E1点移动到E2点,位移s12=20 mm。试确定铰链B及C的位置。

由题意知,所要设计的六杆机构ABCDEF是由铰链四杆机构ABCD和摇杆滑块机构CDE串联所组成,故此设计问题,可分解为两个四杆机构的设计问题。

对于摇杆滑块机构CDE的设计,就是确定活动铰链C的位置,可用反转法设汁,具体作法如下图所示。

对于铰链四扦机构ABCD的设计.就是确定活动铰链B的位置,也可用反转法设计,具体作法如下图所示。

8-19现欲设计一四杆机构翻书器。如图所示,当踩动脚踏板时,连杆上的肘点自M,移至M:就可翻过一页书。现已知固定铰链A、D的位置,连架杆AB的长度及三个位置以及描点M的三个位置。试设计该四杆机构(压重用以保证每次翻书时只翻过一页)

解:作图,并量得:AB=36mm, AD=47mm, CD=5mm,BC=10mm, BM=36mm, CM=44mm

8-20现需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用以启闭汽车前灯的遮避窗门。图示为该门(即连杆上的标线)在运动过程中的五个位置,其参数如表8—3所示。试用解析法设计该四杆机构(其位置必须限定在图示长方形的有效空间内)。

8-21图示为一用推拉缆操作的长杆夹持器,用一四杆机构ABCD来实现夹持动作。设已知两连架杆上标线的对应角度如图所示,试确定该四杆机构各杆的长度。

解:取AD为机架,并以适当比例尺作机架AD及AB杆与DE杆的三对对应位置。此机构设计简要步骤如图(保留作图线),机构各杆长度为:

8-22图示为一汽车引擎油门控制装置。此装置由四杆机构ABCD、平行四边形机构DEFG及油门装置所组成,由绕O轴转动的油门踏板OI驱动可实现油门踏板与油门的协调配合动作。当油门踏板的转角分别为0º、5º、15º及20º时,杆MAB相对应的转角分别为0º、32º、52º及63º(逆时针方向),与之相应油门开启程度为0º(关闭)、14º、44º及60º(全开)四个状态。现设lAD=120 mm,试以作图法设计此四杆机构ABCD,并确定杆AB及CD的安装角度β1及β2的大小(当踏板转20º时,AM与OA重合,DE与AD重合)。

解:(1)由平行四边形机构特征知杆CD的转角与油门开启角相同,故四杆机构ABCD两连架杆AB及CD的三对对应角α12=32 º, φ12=14 º;α13=52 º, φ13=44 º, α14=63 º, φ14=60 º;且均为逆时针方向;(2)取相应比例尺作出机架AD如图所示;

取BB为归并点,按点归并法设计此四杆机构(保留全部作图线),并量得:

lAB=μl.AB=92mm, lAD=μl.AD=120mm, lBC=μl.BC=180mm, lCD=μl.CD=34mm;β1=92º, β2=102º

8-23 如图所示,现欲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设已知摇杆CD的长lCD75mm行程速比系数K=1.5,机架AD的长度为lAD100mm,摇杆的一个极限位置与机架间的夹角为45,试求曲柄的长度lAB和连杆的长度lBC(有两组解)。

解:先计算

再以相应比例尺μl.作图可得两个解:

(1)lAB=μl.(AC2-AC1)/2 =49.5mm, lBC=μl.(AC2+AC1)/2=119.5mm(2)lAB=μl.(AC1-AC2)/2 =22mm, lBC=μl.(AC2+AC1)/2=48mm 180k1511.180k11.5136

8-24如图所示,设已知破碎机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2,颚板长度lCD=300 mm颚板摆角φ=35º,曲柄长度lAD=80 mm。求连杆的长度,并验算最小传动角γmin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解:先计算取相应比例尺μl作出摇杆CD的两极限位置C1D及C2D和固定铰链A所 在圆s1(保留作图线)。

如图所示,以C2为圆心、2AB为半径作圆,同时以F为圆心2FC2为半径作圆,两圆交于点E,作C2E的延长线与圆s1的交点,即为铰链A的位置。

由图知: lBC=μl.AC1+lAB=310mm γmin=γ``=45º>40º 180k11.5118036k11.51

8-25图示为一牛头刨床的主传动机构,已知lAB=75 mm,lDE=100 mm,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2,刨头5的行程H=300 mm。要求在整个行程中,推动刨头5有较小的压力角,试设计此机构。

先算导杆的摆角取相应比例尺μl作图,由图可得导杆机构导杆和机架的长度为:

LCD=μl.CD=300mm, lAC=μl.AC=150mm;导杆端点D的行程

D1D2=E1E2=H/μl

为了使推动刨头5在整行程中有较小压力角,刨头导路的位置h成为

H=lCD(1+cos(φ/2))/2=300[(1+cos(60/2))/2=279.9mm 180k12118060k121

点津

本题属于按行程速比系数K设计四杆机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①导杆CD的最大摆角与机构极位夹角相等:②因H=300mm,且要求在整个行中刨头运动压力角较小。所以取CD1=CD2=300mm, 则D1D2=H=300mm。

8-26某装配线需设计一输送工件的四杆机构,要求将工件从传递带C1经图示中间位置输送到传送带C2上。给定工件的三个方位为:M1(204,-30),θ21=0º;M2(144,80),θ22=22 º;M3(34,100),θ23=68 º。初步预选两个固定铰链的位置为A(0,0)、D(34,一83)。试用解析法设计此四杆机构。

由题可知, 本题属于按预定的连杆位置用解析法设汁四杆机构问题,N=3,并已预选xA, yA和xD, yD坐标值,具体计算过程略。

8-27

如图所示,设要求四杆机构两连架杆的三组对应位置分别为:135,150,280,275,3125,3105。试以解析法设计此四杆机构。解:(1)将α, φ 的三组对应值带入式(8-17)(初选α0=φ0=0)

Cos(α+α0)=p0cos(φ+φ0)+p1cos[(φ+φ0)-(α+α0)]+p2

cos35p0cos50p1p0cos75p1cos80cos125pcos10p501cos(50p325)cos(75p820)cos(105p2125)

解之得(计算到小数点后四位)p0=1.5815, p1=-1.2637, p2=1.0233(2)如图所示,求各杆的相对长度,得n=c/a=p0=1.5815, l=-n/p=1.2515

22mln12lp21.5831

(3)求各杆的长度:得d=80.00

a=d/l=80/1.2515=63.923mm

b=ma=1.5831ⅹ63.923=101.197mm c=na=1.5851ⅹ63.923=101.094mm

8-28试用解析法设计一曲柄滑块机构,设已知滑块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5,滑块的冲程H=50 mm,偏距e=20 mm。并求其最大压力角αmax。

解:计算及作θ圆,作偏距线,两者的交点即铰链所在的位置,由图可得:

lAB=μl.(AC2-AC1)/2 =17mm, lBC=μl.(AC2+AC1)/2=36mm 180k11.5118036k11.51并取相应比例尺μl根据滑块的行程H作出极位

8-29试用解析法设计一四杆机构,使其两连架杆的转角关系能实现期望函数y=^,l≤z≤10。8-30如图所示,已知四杆机构。ABCD的尺寸比例及其连杆上E点的轨迹曲线,试按下列两种情况设计一具有双停歇运动的多杆机构: 1)从动件摇杆输出角为45º:

2)从动件滑块输出行程为5倍曲柄长度。

8-31请结合下列实际设计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并通过需求背景调查进一步明确设计目标和技术要求,应用本章或后几章所学知识完成相应设计并编写设计报告。

1)结合自己身边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设计一折叠式床头小桌或晾衣架,或一收藏式床头书架或脸盆架或电脑架等;

2)设计一能帮助截瘫病人独自从轮椅转入床上或四肢瘫痪已失去活动能力的病人能自理用餐或自动翻书进行阅读的机械;

3)设计适合老、中、青不同年龄段使用并针对不同职业活动性质(如坐办公室人员运动少的特点)的健身机械;

4)设计帮助运动员网球或乒乓球训练的标准发球机或步兵步行耐力训练,或空军飞行员体验混战演习训练(即给可能的飞行员各方位加一个重力),或宇航员失重训练(即能运载一人并提供一个重力加速度)的模拟训练机械;

机械设计实验大作业 篇6

DCS-Ⅱ 型实验台
0.2 0.25 0.5 1 0.4 0.5 1.0 2 0.6 0.75 1.5 3 0.8 1.0 2.0 4 1.0 1.25 2.5 5 1.2 1.5 3.0 6 1.4 1.75 3.5 7 1.6 2.0 4.0 8 1.8 2.25 4.5 9

F(N)

ε
5.0 2.5

(%)

η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2.0 1.0 0.5

100

4.5 2.25 1.8 0.9 0.45 4.0 2.0 1.6 0.8 0.4

3.5 1.75 1.4 0.7 0.35 3.0 1.5 1.2 0.6 0.3

2.5 1.25 1.0 0.5 0.25 2.0 1.0 0.8 0.4 0.2

1.5 0.75 0.6 0.3 0.15 1.0 0.5 0.4 0.2 0.1

0.5 0.25 0.2 0.1 0.05

0 0 0 0

1 0.5 0.25 0.2

2 1.0 0.5 0.4

3 1.5 0.75 0.6

4 2.0 1.0 0.8

5 2.5 1.25 1.0

6 3.0 1.5 1.2

7 3.5 1.75 1.4

8 4 2.0 1.6

9 4.5 2.25 1.8

10 5.0 2.5 2.0

F(N)


谈机械设计能力实验改革 篇7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能力,数字化设计,实验教学改革

《机械设计基础》是上海电机学院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数字化方向) ”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和项目综合训练等教学环节, 各环节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工程意识及机械设计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包括机械设计能力在内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培养方面, 具有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前,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大部分实验为验证性实验, 通过实验验证了课程理论的正确性, 同时还学习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然而, 学生机械设计的系统性思想尚未建立, 面对一种机械设计课题时显得茫然。结合实验区的专业培养计划、学校实验条件和学生的实际, 以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为主线, 以数字化设计手段为特色, 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条件建设和实验教学过程组织,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构建两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该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学生进行机械系统的设计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 利用数字化手段也提高了学生的设计效率。

1 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包括: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范成法加工齿轮和齿轮参数测定、机械动平衡实验、带传动实验、齿轮传动实验和轴系结构分析实验等。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 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 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应该来说, 学生完成实验对于理论课程的知识的验证是重要的。这种实验教学方式, 学生是处在一种被动地位,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够理想。用人单位的意见很明确, 高校“应注意理论和生产实际密切结合, 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完善实验条件, 以机械系统的分析能力为基础, 机械设计能力为主线, 结构方案设计能力为重点, 机械构型为核心重构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学习习惯, 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培养创新欲望, 掌握用系统性思想分析、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去解决机械产品设计的实际问题。

实验教学改革必须站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需要上来制订方案, 要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就业竞争力负责, 同时, 还要考虑学校的实验条件等。考虑到学生无生产实践经验, 对机器的结构及各种机构如何用于机器, 实现机器功能不是很清楚的实际,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选择一种真实机器作为实验对象, 开展该机器的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主要零件检测、系统安装调试和方案的创新设计等实验项目。

2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开设工程型实验项目

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设置是否科学合理, 会直接影响实验教学效果。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针对课程的一个章节或一个知识点开展, 用来验证课堂讲授的理论, 内容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继续, 缺乏研究性、设计性, 影响学生的实验兴趣, 进而影响实验教学质量。如:带传动效率测试, 就是完成V带传动输入、输出运动和动力参数的测试, 进而分析出传动的效率和滑动率。学生所完成的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是被动完成的, 这样的实验无法满足学生对机械系统核心知识点的准确把握和应用, 无法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为此,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基本要求和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实验条件, 在不改变实验学时的条件下, 本着“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设计与工艺相结合”的原则, 重新设计了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 提出了由基础性实验和工程型实验构成的两个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 删减了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范成法加工齿轮和齿轮参数测定、机械动平衡和齿轮传动实验, 新增了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机械系统的主要零件检测、机械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等四个实验。新增实验均采用真实的机械系统, 包括:冲压机及送料装置、提斗上料装置、冲压及间歇送料装置、转位及输送装置和步进输送机等五种机器。这些机械系统真实再现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主要机构的生产应用, 学生可以很直观观察到组成完整机械装置的主要机构和运动情况以及机械结构, 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掌握现代机械设计、测试技术和实验研究方法有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实验剖析现代典型机械系统功能原理、设计构思及结构实现与对比分析, 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典型机构及传动装置的运动、动力学特性, 建立改善和提高机械性能的概念;通过实验掌握现代机械参量的测试方法和手段, 掌握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 零部件的测绘方法及零件尺寸测量方法。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正确的把握和理解机械系统的原理方案构型和结构方案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 提高机械设计能力。同时, 通过实验学生也可以初步掌握了机械创新的技法, 提高创新意识, 培养机械创新能力。

3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自主开展实验

改革目前学生被动完成实验内容的学习局面, 强化学生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习兴趣和机械产品的设计能力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 对于课程的基础性实验, 采取学生结合实验内容和实验设备、装置, 预习实验指导书, 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需要测得的实验数据等内容, 实验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考核, 合格者有资格参加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前,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作简短的总结和对实验应注意的事项提出要求。由学生自主地围绕确定的实验目标, 独立地进行实验过程的设计与操作, 独立地进行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完成实验报告。对于工程型实验, 指导教师只提出实验的目的和需要完成的实验项目, 让学生根据现有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让学生自己查阅技术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 待指导教师审查批准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的全过程, 完成机器的结构分析、零件参数测量、装配分析和新机器的构型设计等实验内容的记录、分析和创新设计, 最后提交实验报告。对于实验中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教师应及时的予以解决。选用工程实际机器开展实验教学, 把课堂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 促进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这种教学方式,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独立的实验探索提高了学习兴趣, 加深了对机械系统的认识, 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是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全程训练, 提高了学生机械设计能力和实验教学效果。

4 重视实验的过程管理和成绩考核, 培养学生的机械素养

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注重突出工程观念培养和工程实践训练的培养, 考核要注重过程的考核。传统的课程实验成绩评价不够严谨, 存在重考勤和实验报告, 轻过程的问题。为此, 在经过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考核进行了过程量化, 将实验过程划分为实验前的预习、实验的操作和实验后的数据处理等三部分。每一项考核内容都提出百分制的量化评分标准, 分别占30%、40%和30%。对预习考核不及格的同学必须重新认真准备待考核合格后方可实验, 预习考核可以采用试卷、提问和实验前所进行的实验设备预操作等形式。实验成绩的考核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各教学环节的重视, 实验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同时实验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也得到了加强。尤其是新增的4个工程实验项目, 是以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真实机器为实验对象, 使学生真正地接触工程实际, 综合运用所学的多门课程知识, 进行机器的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主要零件检测、安装调试和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等四方面的实验, 加强了学生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的机械素养和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5 加强实验条件建设, 满足开设课程实验要求

实验室是学校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设计时应注意基础性实验与工程型实验的结合, 既需要开展课程主要知识点验证的基础性实验, 还要开设综合运用多个学科或一个学科多个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型实验, 这样, 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环境和实验设备是决定实验能否开出的前提条件。为保证新增设的工程型实验的按时、成功开出, 学校投资20万元完成了实验设备的购置, 实验室完成了实验环境的整治、实验设备的安装, 并购置了相关的测试仪器和工具, 实验指导教师结合实验设备的性能和专业培养目标对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 完成了实验设备的调试和实验教学资料的编写工作。上述各项工作的成功完成, 为以机械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验教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6 加强实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课程实验开设质量

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决于教师队伍。实验指导教师团队素质的高低和稳定与否, 会直接影响实验教学质量和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验教学既是实验教师的工作, 也是任课教师的份内职责。学校重视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由是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 包括1名教授、1名副教授和1名工程师, 并由教授主导的一项教学工作, 因为任课教师对课程主要知识点及其应用的把握更为全面。同时, 为提高实验指导教师业务能力和实验指导水平, 承担本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围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出研究课题, 进行诸如: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考核改革、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和实验项目开发等。通过实验教学研究, 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局面, 充分调动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开展实验教学研究, 还要吸收部分学生参加, 这对于锻炼学生, 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及创新能力, 以及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是否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7 实验改革效果

在实施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 首先要处理好课程的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 也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同时, 它还是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把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同等地位去对待;第二, 要处理好课程的实验教学与后续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以及项目综合训练等实践环节之间的关系, 实验教学是基础, 对于看得见, 能拆装的真实机器, 学生通过实验环节的实践和探索, 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和对机械的认识程度, 有助于后续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实验、课程设计和项目综合训练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会对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促进作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已在实验区的试点班已连续开展了两届, 其中08级的一个班已毕业, 09级的一个班也将在明年毕业。在数字化手段的掌握和应用、申报及承担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数、申报专利数、考取研究生人数、三维设计大赛获奖、毕业设计质量及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等各个方面, 他们较同级同学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实验大作业 篇8

关键词:实验教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教学效果

在很多工科院校不同专业的组成中,机械电子专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要在于市场的需求量较大。这类专业中的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课程在开设的方程中,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增强带来了积极的保障作用。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制定出可靠的培养计划。同时,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应该进行必要的改革,增强课程开设实际的作用效果。

1 传统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工科院校培养专业性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传统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的内容单一,具体的实验内容过于简单,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对于学生实际的锻炼价值不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实验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学习效率较低。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很多的实验原理或是具体的操作方法,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或者实际操作,降低了教学质量。在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方面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实验的完整性较差。学生在完成具体的实验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实验指导书的具体要求逐步完成的,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较弱,无法达到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当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自主探究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时,他们对于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课程的兴趣就会慢慢地下降,实验教学活动开展失去了意义。在此形势影响下,加快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势在必行。

2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主要方向

2.1 完善基础性实验教学体系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处理能力等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认真地观察实验数据,理解实验过程中的相关原理。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的基础性教学体系,增强实验教学效果。主要的措施包括:①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构建出全新的基础性教学体系。现阶段某些行业对于工科型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在数据分析处理方面的能力。因此,高校在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开设的过程中,应该摒弃原先过于落后的实验内容,细化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增加一定数量的探究性和设计性试验,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实验教学课程中主要是以验证性和观察性实验为主,对于学生的锻炼价值不大。在完善基础性实验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入一些重要的、经典型设计实验,利用学生个人的能力去完成相关的实验要求,为他们创新思维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③实验完成结果的评价标准趋于多样化。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的某些实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无法掌握科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整体的教学效果差。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发展现状,教师在学生完成实验后评价实验结果时,参考的标准应该趋于多样化。比如,学生在实验中的态度、实验的操作方法、完成实验的质量、实验报告的书写状况等。建立和完善多方面的实验评价标准,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学质量,也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求职欲,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2.2 加大实验室的开放程度

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中的很多内容比较复杂、抽象,像一些轴承部件的设计、零件粗糙度的计算、轴系的装配尺寸等,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在掌握实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对整个实验的操作流程有着全面的认识,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行为。而学生在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于实验设备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为了保证学生可以顺利地完成各种设计类的教学实验,学校应该合理地安排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加大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为学生的正常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的相关内容,教师应该在实验的选题及实验完成所需的时间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度,促使他们能够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完成相关的实验内容,丰富实验报告,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比如,在一些设计类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在完成实验报告的过程中,画出实验要求的机构运动图、相关的设计装配图等。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要求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装配图完成实物拼接,加强对他们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锻炼。

3 结束语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中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学生整体的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需要相关的教师在具体的实验教学活动开展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度,增强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处理机械原理和设计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更多的专业性人才。文中通过对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传统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措施,为相关的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任金波,张翔.《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2]邵园园,玄冠涛,候加林.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5).

[3]郭慧宇.《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究[J].才智,2014(18).

[4]王聪慧,熊健.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3(06).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心得 篇9

在期末,老师采取了让学生上台讲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每个学生都分配有自己的讲课内容,或是理论概念,或是习题解析。 我们组的任务是讲解:摆动导杆机构。

讲解要求:讲解设计作图步骤(课件中)。

我们已知:机架长度AC,K,设计此机构

由于θ与导杆摆角ψ相等,在设计此机构时,仅需要确定曲柄 AB。

步骤:

①根据计算θ,θ=180°(K-1)/(K+1);

②任选C作∠mCn=ψ=θ,作角分线;

③取A点,取机架AC。

④过A点作极限位置Cm的垂线AB,即是曲柄AB。

在该章的学习中,大多采用图解法,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中的基本关系式,清晰地以线图的形式表现在图纸上,具有直观, 定性简单,容易理解,检查正确性方便的特点。

该上课方式的优点:

一、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

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多数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强压下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引入该课程的时候,老师给学生耐心解答所有问题,关心爱护每位学生。激发他们对机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通过不同的授课方式和渊博的知识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程不再枯燥无味。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现在所有职业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应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光掌握方法,最重要的是操作。

三、课程内容调整,重视人性化教学。

四、引入现代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各种软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懂书本上的东西,还学会了生活中经常利用的软件知识。

在听其他同学讲课和提问的过程中,我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导,我在学习中体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要做好预习,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抓住重点掌握基本概念。

3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4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5学会自学。

6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

在这次亲自上台讲课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了老师在课堂上面对全班同学教学的感受,这是平时在座位上所体验不到的。我觉得老师的这种方法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平时听课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要努力学习,真

上一篇:14国培学习的心得体会下一篇:村双联户先进集体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