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 让孩子懂得感恩(共4篇)
清明祭祖 让孩子懂得感恩 篇1
清明祭祖 让孩子懂得感恩
清明祭祖 让孩子懂得感恩
核心提示:清明节马上就到了,又是一个小小假期。你知道吗,这些传统节日也是教育孩子的好时机呢!你可以跟宝宝讲讲先人的故事,你可以带宝宝去参加祭祀活动,你可以带宝宝去踏青,你还可以顺便教教孩子防火知识……
在西方节日的影响下,80后父母们逐渐喜欢上过洋节,有些甚至对中国传统节日失去兴趣。家长如此,更别说受父母影响很深的孩子了。实际上,对孩子来说,各种传统节日的庆典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父母千万不能错过。清明节更是如此。
让孩子知道“清明节”
彤彤妈:“宝宝,虽然今天是周末,可是爸爸妈妈还要上班哦。你在家里要乖乖的……”
彤彤:“妈妈,你是要上班不要我了吗?”
彤彤妈:“怎么会呢?再过两天是清明节,妈妈就放假陪你啦。”
彤彤兴冲冲地问:“清明节是什么东西?能不能天天清明节,妈妈天天陪我呢?”
……
很多年龄小的孩子都不知道清明节,有些即使知道,也对清明节的由来和日期不甚了解。所以,在清明节来到之前,妈妈不妨先和孩子聊聊,那些和清明有关、有趣的故事和习俗。
什么是清明节?
由于宝宝的年龄尚小,理解能力也不强,所以妈妈们一定不要用晦涩难懂的词语跟宝宝介绍,要解释得通俗易懂才能让宝宝接受。
你可以告诉孩子,在很久很久以前,农民伯伯为了方便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而清明是24个节气之一。在这24个节气中,每个节气的气温、降雨等各方面都不一样的。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其实,清明在很早前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食寒,有这样一个传说:
春秋战国时代,重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想要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介子推却不愿意,背着母亲躲在绵山。最后只好火烧绵山,希望介子推自己走出来,但火烧三天三夜至熄也不见其出来。重耳上山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重耳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重耳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重耳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早教无时不在,清明节你怎么教?
1、祭祀活动也是一种感恩教育
清明祭祖,其内涵是孝文化。向已逝的亲人、祖先送上思念与敬意,给孩子提供一个认识孝文化环境,让他们知道感恩。
或者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扫一扫烈士墓,献上一束花,给孩子讲讲先烈们的英雄故事,创造一个耳濡目染的机会。让他们自豪地说,我知道董存瑞的故事,我知道刘胡兰的故事,并自信地将英雄的故事讲给更小的孩子听。
当然,孩子还小,认知水平很有限。比如有的孩子甚至说,打仗时他们没有吃的,为什么不吃巧克力等。孩子说得幼稚,家长们不能一笑了之,要有意识引导。家长也不要以为孩子还小,跟他说什么都没用。这种耳濡目染的机会是不能错过的,也许只是一枝白菊,一个鞠躬,但孩子在这种氛围中,是可以感受到我们对先人的尊敬和敬仰的。
2、和孩子踏青,亲近大自然
因为清明一般在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时候,所以,清明节还有一个名字——踏青节。
清明节前后,野外到处是一片绿意盎然、山花浪漫。你可以带着宝宝沐浴清新秀美的自然风光,走进远山近水的田园村落,踏着绿油油的青草,踩着软绵绵的春泥,感悟魅力十足的春天。孩子们还可以奔走于田间地头,放飞心情。
最重要的是,通过与大自然的这种亲密接触,可以增强孩子的五官感受能力。爸爸妈妈可以以自然界提供的天然色为教材,给宝宝讲述各种颜色的特点,让宝宝增加对颜色的认识和了解;可以让孩子闭目倾听风声、松涛声或是鸟鸣虫叫声,训练宝宝的听觉能力和辨别声音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在小溪边玩水,在花丛中玩耍,在广场放风筝……通过这些活动,常常会引起宝宝无限的好奇。
3、和孩子一起玩传统游戏
清明节除了祭奠祖先,还有很多适合孩子的传统游戏,比如放风筝,就是古代清明节习俗。古时候,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风筝。而且,晚上放风筝时,会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古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还会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希望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放风筝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到清明节的习俗,还可以强身健体。放风筝时,宝宝可以极目远眺风筝的千姿百态,有利于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消除眼睛疲劳,达到保护和增强视力的目的。
荡秋千也是清明时节的传统活动。古时的秋千很简单,用树桠枝做个架子,再拴上彩带就是一架秋千了。清明节,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自制一架简单的秋千,外出踏青时带上。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4、带孩子一起种花养草
在24个节气中,清明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老早就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这个时候,也正是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种花养草的最佳季节。
孩子在参与种植、照料花草等小生命的过程中,会加强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如果爸爸妈妈能够教育孩子像对待朋友那样来热爱树木、花草和昆虫等,孩子对生命和自然的爱会增强并植根于心中,并形成一种相互同情相互依赖的情感和责任感。在这种情感和责任感的支配下,孩子会逐渐跟自然融合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
5、清明,和孩子聊聊生老病死
在祭奠亲人或祖先时,孩子可能会问到和死亡有关的敏感话题。那么,爸爸妈妈也不要刻意回避这样的话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接受能力,适当地跟孩子聊聊。
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对死亡的了解分为三个时期:3-5岁的孩子觉得死亡就像睡觉或旅行一样,是一个可逆的过程;5-9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接受死亡的观念,但不知道死亡会发生在每一个人或自己的身上;而9岁以上的孩子已经知道死亡无法避免,甚至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在跟孩子聊死亡等生命教育的话题时,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
6、顺便教教孩子如何防火
去祭祀都少不了焚烧冥纸,但是清明前后,天干物燥,野外、山林中遍地是枯枝落叶,稍有不慎很容易引起火灾。我们除了要让孩子知道火灾的危害性,最重要的还是告诉孩子防火的知识。
我们在烧冥纸的时候要不忘给孩子解释和提醒这些:要在固定的地方用金属容器来燃烧这些冥纸;不管在哪里,都不能将点着的蜡烛、香火、火柴、烟头、火机等物品丢到草丛或草地上,这样很容易引发火灾;在祭拜结束后,要求孩子帮忙检查四周,看燃灰是否清理干净。在确保冥纸或香烛完全熄灭,没有余火后才能离开,避免死灰复燃。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在怀念先人的同时也要对孩子进行适时的教育。让孩子不仅可以真正参与其中感受清明节的氛围,还可以学习相关的习俗和知识,何乐而不为?
露营与环保:让孩子懂得感恩环境 篇2
爸爸旅行观:要孩子们懂得,首先就要多接触,他们看到那么美的风景和自然,就会希望这种美丽可以持续下去,也会懂得感恩地球。
居住地:厦门
4年前,在六鳌的露营海滩上见到钟国强及品晨、品曼。5岁的品晨和3岁的品曼在沙滩上找花蛤、螃蟹;钟国强夫妇俩离两个孩子的距离总有那么几米,甚至几十米,他们只用眼角的余光“看管”孩子。朋友们不解,认为他们是“不管孩子的家长”。一直到现在,钟国强说他还面临同伴的“质疑”。
钟国强选择的亲子游方式是露营,深入到大自然中。因为工作在厦门,马来西亚籍的钟国强几乎已经带着品晨、品曼走遍了福建的大小海岛,一年至少在海岛、山野露营3—4次。
他的目的性很强。环保主义者的他,经常会参加一些活动,如上无人海岛捡垃圾。他希望两个孩子“哪怕还不知道要保护环境,但至少知道不要去破坏它”。“要孩子们懂得,首先就要多接触,他们看到那么美的风景和自然,就会希望这种美丽可以持续下去,也会懂得感恩地球。”厦门有一个山鸟协会,前些年常组织市民上无人海岛露营、捡垃圾,钟国强只要瞅准机会,就会带着儿子、女儿一同前去。
钟国强说,关于生态及环保的道理,书本上会讲,但“百闻不如一见”。“他们如果没有做过与环保相关的事,就只会一知半解,因为带着他们实践过,他们亲身体验过,才会懂得环境到底是怎样的。”
品晨和品曼很享受这种亲子游方式,他们在外露营,不怕蚊子,当地有什么吃什么,爸爸妈妈生火做烙饼,他们还能帮上一把。露营结束后,他们会把自己的垃圾收拢,带出岛。钟国强说,两个孩子对生态、环保观念的接受能力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强。某次出游,一位渔夫送了一条鱼给两个孩子玩,他们很喜欢,钟国强跟他们商量:“如果可以的话,能将小鱼放生吗?”钟国强说,只要稍微跟孩子解释一下,孩子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会按照他说的去做。
怎么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篇3
1、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做起
父母应该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如今不少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嘘自己的父母地位怎样显赫,怎样日进斗金,却不愿讲父母真实的工作状况。事实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更不知道父母的钱是何等的来之不易。
让孩子一起参与劳动,让其亲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挣钱的不易。父母对孩子付出的一切是不求回报的,但是在他成长过程中,让他学会接受爱心,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2、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孩子好动、好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并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因此,作为父母,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以身作则”的原则,做好感恩的表率。
3、营造爱心感恩的家庭氛围
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持久、深远。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最真切、最具说服力,孩子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因此,家长的身体力行胜过一切言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4、以生日为依托,进行感恩教育
家庭中,老人、父母、孩子,每个人的生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论是对家长而言,还是对本人而言。以生日为依托,让孩子懂得回报,是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机会。
5、以节日为依托,进行感恩教育
爱,让我们懂得感恩作文900字 篇4
爱,是每个人心目中最重要的智慧与活力。俗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的社会生活,是需要关心关爱的大家庭。花开,有绿叶相扶;月缺,有群星相伴;日出,有湖水梳妆。爱是人类最淳朴最珍贵的情感,是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的润滑剂;爱是甜蜜的味道,是万两黄金所买不到的。因为有了爱心,大家都尝到幸福的味道;因为有了爱心,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母爱是不可或缺的爱。这部片子中的母亲,真的让我感到佩服,她尽到了一个做母亲的责任,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上清华大学,她不惜凌晨三四点起床,跑了几里路去医院卖血换钱,几经颠簸回到家后,她心里终于输了口气:“儿子的车费终于有了。”当她的孩子踏上去北京的火车,随之而来的问题又是他每月的生活费,这位母亲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北京靠行乞捡垃圾讨生活,然后再把积攒的钱给儿子寄去。俗话说:“再苦不能苦孩子。”于是,在北京市的街头多了一个靠捡垃圾度日的女人,而当她的儿子带着女友逛街看见这位病倒在垃圾箱旁的妈妈时,他却因为害怕嘲笑而黯然走开。天黑了,当他找遍了所有的大街小巷和垃圾箱旁却并未发现妈妈时,他决定以后要好好读书。后来,在毕业典礼上,他骄傲的牵着母亲的手告诉大家:“这就是我的妈妈,靠捡垃圾供养我读书的人。”
对此,我们要学会感恩和感谢,我们要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了你的蒙昧;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们磨练了你的心智;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把你养大成人的母亲,因为是她把你送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学会感恩,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做,用心去体会,我们不要再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其实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都是因为他们拥有美丽、善良的心灵,他们懂得感恩的含义。
【清明祭祖 让孩子懂得感恩】推荐阅读:
清明祭祖活动流程05-19
壬辰清明祭祖文07-05
清明祭祖演讲稿08-28
清明祭祖邀请函09-06
清明宗亲祭祖发言稿06-21
清明节上坟祭祖序06-30
清明节祭祖九大禁忌08-22
清明祭祖的发言稿08-29
清明去祭祖作文450字09-15
清明会祭祖仪式主持词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