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2024-08-16

贵州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共8篇)

贵州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篇1

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隐患大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公司所属各工程部、分公司、直属处、建安六处、项目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全面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安委明电〔2017〕3号)、《省安委办转发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全面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的通知》(黔安办函〔2017〕61号)、国资委《关于转发<省安委办转发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全面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的通知》和贵州建工集团关于印发《贵州建工集团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建总发〔2017〕103号)文件精神,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责任和措施,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发生,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根据集团和公司安排部署,定于2017年7月至12月在全司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责任和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二、组织机构 成立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研究、决定大检查中的重要事项,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张义勇(董事长、代总经理)副组长:吴 麟(副总经理)成 员:卢 华、姜 坤、谢光亚、郭 俊、廖再伦、吴 斌、贺贵元、薛钟源、潘建生、张 雷、卢定翔、陆京虎、陈 忠、赵小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组织、协调全司安全生产大检查相关事宜。

二、检查范围和重点内容 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的范围是公司所属所有在建项目。

1、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情况。重点检查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保障安全投入等情况。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具化、信息化建设,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操作技能、设备设施和作业现场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情况;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落实情况。

3、安全风险管控情况。重点检查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完好状况和日常管理维护情况,特别是《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开展2017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黔建一发〔2017〕64号)的落实情况;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和公告,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制定和落实管控措施情况。

4、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重点检查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严格执行“日排查、日报告、三联动”制度开展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实行整改闭合管理情况;各阶段检查发现的问题与隐患整改落实情况;汛期安全防范和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落实情况。

5、应急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应急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相关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协议情况;编制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组织应急演练,配备必要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情况;开展事故应急处置的总结评估工作情况;加强岗位应急培训情况。

三、工作安排 从2017年7月至12月,集中6个月时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一)第一阶段(2017年7月)全面部署,广泛动员,自查自改。

1、各工程部、分公司、直属处、建安六处、各项目部要结合实际明确大检查的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层层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

2、各工程部、分公司、直属处、建安六处、各项目部要按照大检查部署要求,组织力量对照集团检查内容深入开展自查自改。

3、各工程部、分公司、直属处、建安六处、各项目部要组织对在建项目全过程及每个部位、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全面排查安全风险点和隐患,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安全隐患清单和整改清单,落实安全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彻底整改隐患。隐患清单和整改落实情况在项目部内部公布,并报送到公司安全生产部门。

(二)第二阶段(8月至9月)深入检查,严格监管,集中整治。

1、各工程部、分公司、直属处、建安六处、各项目部要结合实际制定检查表,详细列明检查事项、具体内容和检查标准,在自查自改的基础上,各单位要组织检查组深入开展对表检查,要做到检查全覆盖。

2、对大检查发现的每一项事故隐患,要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制定整改措施,立即整改。对重大事故隐患要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实行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各工程部、分公司、直属处、建安六处、各项目部要将开展大检查情况、集中整治等阶段性情况于8月26日前报送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

(三)第三阶段(9月至10月)实地督查,统筹推动,巩固提高。各工程部、分公司、直属处、建安六处要采取突击检查、明查暗访、随机抽查、交叉检查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大检查。要及时分析大检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于10月27日前将大检查总结报告报送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

(四)第四阶段(10月至12月)重点监控,回头检查,严防死守,狠抓落实。各工程部、分公司、直属处、建安六处、各项目部要对检查出的薄弱环节、关键部位的施工、重点项目进行重点监控,开展回头检查,确保实现公司全年安全生产任务目标。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工程部、分公司、直属处、建安六处、各项目部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大检查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责任,细化措施,狠抓落实。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集中力量,落实责任,组织开展本单位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组织,全面开展自查自改。

(二)强化协调联动。公司成立大检查办公室,负责大检查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服务保障、情况交流等工作。

(三)严肃追责问责。对自查自改不认真、隐患整治不彻底,大检查责任不落实、组织不得力、执法不严格的,严肃追究单位和项目部责任。因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的,给予处罚。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7月11日

贵州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篇2

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是贵州省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建设工程, 从六枝三岔河引水进入安顺、贵阳, 枢纽工程分为水源工程、灌溉工程和城市供水工程。水源工程坝址位于长江流域乌江干流六枝三岔河平寨河段。平寨水库为大Ⅰ型, 拟建平寨水库正常水位1 331 m, 总库容10.84亿m3, 死水位1 305 m。电站装机13.6万kW, 发电量3.407亿kWh。工程分二期, 一期工程灌区及引水拟经63.9 km总干渠自流到镇宁自治县的桂家湖反调节后, 再沿桂松干渠前段自流到革寨水库, 设泵站提水到革寨水库, 反调节后再提水进入红枫湖、松柏山、花溪、阿哈水库。桂松干渠总长84.7 km, 沿程设25条支渠分流灌溉, 向沿程乡镇及人畜供水, 支渠总长425.51 km。工程全部完工后, 总供水量可达7.47亿m3, 能够解决黔中地区7个县47个乡镇4.32万hm2耕地灌溉, 解决5个县城、36个乡镇供水以及农村41.8万人、36.4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 解决安顺市、贵阳市城市供水问题并使供水区域的水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信息化系统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的实际出发, 围绕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维护的需求, 以自动控制和测量为手段, 以输水、精确配水为重点, 运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信息和自动控制等技术, 全面、及时的采集所需数据, 快速地进行数据传输, 安全可靠的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 打破信息资源的部门分割、地域分割与业务分割, 建设服务于自动控制、水费计量、水资源管理和水量调度、公共信息服务等业务的信息化综合平台和调度会商决策支撑环境, 实现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各阶段业务应用的一体化、全局化、数字化及信息服务的公开化、社会化的建设目标。

系统建成后, 通过逐步扩展完善, 能够适应工程的长期运营发展, 并通过不断优化完善调度运行方案, 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投资效益。

2系统总体设计

2.1建设重点

(1) 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自动化系统是系统建设的基础, 也是系统建设的重点。自动化信息种类繁多, 频次不一, 来源不同, 有的是通过前端设备采集上来的, 有的是从其他系统共享接入的。因此应把信息采集系统作为系统的重点来建设。

(2) 数据交换服务的建设。

数据交换服务承担着本系统数据交换的任务, 并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共享的核心。数据存储平台承担着存储数据、提供信息的任务, 应是系统建设的重点。

(3) 应采用可靠、开放的系统架构, 建设完善的各应用系统。

系统设计应从系统架构上就要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 并为资源共享和以后系统的进一步扩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4) 系统应灵活配置。

随着水利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将不断地出现大量的新工具、更好的分析处理模型和更完备的业务解决方案。因此, 系统应提供一个开放的架构和灵活的配置管理机制, 能够方便的增加新的模型、工具, 能够方便地对系统进行扩展、扩充和升级, 从而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2.2总体拓扑结构

根据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总体需求及业务流程和管理体制。系统建设应以SDH为基础的多业务传输平台为支撑, 建立安全可靠先进实用的覆盖整个枢纽综合业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2.3总体逻辑结构

按照总体框架设计, 系统划分为基础设施层、通信网络层、数据中心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应用交互层、信息安全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8个部分。总体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1) 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构成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基础, 主要包括:自动化采集及控制设备、语音设备、实体环境等硬件设施。

(2) 通信网络层。

通信网络层是在估算本监控系统各类信息量, 分析节点信息流量的基础上, 为整个系统提供各种业务运行的传输平台, 为各级管理机构之间的数据信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 包括综合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

(3) 数据资源层。

数据资源层是整个一期工程的数据资源中心, 为整个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业务。包括生产数据库、专业数据库、综合数据库、管理数据库以及数据管理与维护。

(4) 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运用业界成熟的技术以及标准, 为黔中水利枢纽信息化系统应用的整合提供支撑平台。应用平台层包括:支撑服务、公共服务、应用服务、服务管理和安全管理。

(5) 业务应用层。

在基础设施层、数据支撑层和应用平台层的基础上, 业务应用层负责实现黔中水利枢纽各类业务逻辑。业务应用层包括:监控集成综合信息系统、水费计量与管理系统、供水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

(6) 应用交互层。

应用交互层为系统操作使用、管理维护人员、各级部门领导以及社会公众提供统一、便捷的系统访问手段, 实现统一用户管理和授权, 通过应用整合, 为用户提供统一的门户平台进行系统的访问。

(7) 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为实现信息共享提供安全支持。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包括安全技术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 其中, 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策略体系、安全组织体系、安全运作体系。

(8) 标准规范体系。

信息化标准体系综合现有信息技术的标准规范, 确保系统设计、建设和运行符合相关标准的保障体系, 在总体结构的各层都有相应的标准规范。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安全标准、网络标准、数据标准、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等。

3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

3.1机构设置及职能分析

为了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 按统一调度层、管理执行层和现地操作层设总调中心、分控中心、现地三级管理模式。一级管理机构为建管局, 二级管理机构水源建管处分控中心、桂家湖分控中心、革寨2号泵站分控中心, 三级管理机构为闸站、泵站、电站等现地站。

一级管理机构建管局, 内设总调度运行中心, 对工程的运营管理负总责。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决定、命令;总体把握本工程的发展方向;组织制定和实施本工程发展规划;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负责制定各级机构章程, 明确各级分工与需要相应承担的责任。负责工程供水计划、调度计划和运营管理的总体规划, 并监督其执行情况;总体负责供水计量, 水费结算、使用和管理。

二级管理机构根据工程管理实际需要, 按照行政区域设立水源建管处分控中心、桂家湖分控中心、革寨2号泵站分控中心。各分控中心接受总调中心的直接领导, 定期向总调中心汇报运行工况。配合总调中心做好辖区内的行政管理、技术管理, 负责协调解决辖区内的一般技术问题。在总调中心未建设完成之前, 三个分控中心负责输水河道、闸站、泵站、电站等输水工程的运营管理。负责供水计划制定、水量监测、信息化工程管理、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水费计收等。

3.2系统用户

本工程系统面对众多用户, 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不同角色用户对系统有不同的需求, 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有助于系统功能划分和设计。该系统用户角色概略分析如下。

(1) 主管用户:

对于整个负有管理、指导、监督等职能的上级部门 (如水利部、国调办、省水利厅) , 需要了解调水工作情况、水事件处理情况、审批调水指标和计划, 协调处理相关事宜等。

(2) 会商决策用户:

总调中心、分控中心等有关领导、负责人员、分析作业人员对调度方案进行决策会商, 面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决策, 需要决策信息环境尽可能地再现现场或者仿真未来情形, 现实逼真的决策环境有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定。

(3) 日常管理用户:

从事与本工程相关的日常工作的岗位, 主要包括:运行方案制定、工程运行监测与日常管理等。

(4) 普通员工用户:

工程普通员工, 主要包括日常办公、公文及文件处理、各种信息查询、互联网信息浏览等。

(5) 社会公众用户:

包括关注本工程运行的公众等, 需要了解各类相关信息、工程调情况以及用户取水许可、用水申请、缴纳水费等情况。

3.3业务流程

整个工程主要业务流程涉及调度、自动控制、水费计量等环节。主管部门根据本工程的可供水量, 结合各用户汇总上报的需水计划和全线的水量分配规则, 共同协商确定年内配水计划, 制定年内月调度方案, 根据年内月调度方案, 制定周调度方案。

根据周调度方案, 以确保系统运行安全为目标, 按照一定的调度模式, 生成全线统一控制的调度指令, 自动化监控系统根据调度指令, 按照自动控制理论对全线泵、闸控制设备实行方案→指令→控制→反馈→修改指令→控制→滚动修正方案的自动控制和调度过程的实时监测、监视和监控。

及时收集工程运行、洪水等工程险情、特殊需水请求, 根据应急调度预案或会商制定的各部门联动设置全线联动的应急响应方案, 迅速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保证工程安全、供水安全, 及早恢复工程正常调度运行。

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 总调中心的建设内容不包含在本工程中, 本工程水量调度采用分控中心调度和人工调度相结合的方式。

3.4数据流程

根据本工程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 需要从自动采集和从外部接收水情信息以及用水户的用水申请等信息。系统业务处理包括水量调度、工程管理、综合办公和综合会商等。输出信息包括全线调度公告通报、水量统计信息、水费信息、调度公文等, 以及满足各级管理部门要求的统计分析报表等。水量调度和水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会商决策、工程管理、调度方案模拟均不包含在本项目中, 本次系统建设预留各系统接口。

3.5性能需求

3.5.1应用系统性能需求

(1) 要求系统功能齐全、响应速度快、人机界面友好、易操作、易维护、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与相关系统、平台、数据等的接口设计全面清晰, 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2) 系统建设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3) 在应用需求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新的应用需求和原需求的变化, 软件开发技术应满足需求变化, 及时增加新功能或者及时方便地改变原功能, 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变化。

(4) 系统能够进行灵活的资源管理、功能访问权限管理、身份统一认证等。

(5) 系统应具有高度的信息共享能力, 能够转换使用各种异构数据资源。

3.5.2自动化监控性能需求

(1) 监控指令和信息传输不受其他业务信息传输影响, 优先保证信息畅通。

(2) 系统响应速度快。闸站数据采集和控制时间要求:状态点采集周期≤1 s;模拟点采集周期:电量≤1 s, 温度量≤10 s;接受控制命令到开始执行控制的时间<1 s。

(3) 远程系统时间要求:闸站采集数据到远程数据库的时间≤2 s;调用新界面的响应时间≤1 s;界面上数据刷新时间≤1 s;操作员发出命令到显示回答时间≤1 s;报警或事件产生到画面显示或发出声音的时间≤1 s。

(4) 系统稳定可靠。要求系统中的关键设备采用冗余配置;要求计算机的MTBF (平均无故障时间) >8 000 h;要求PLC的MTBF>16 000 h, 可利用率≥99.9%。

(5) 系统易于维护。要求主要设备的MTTR (平均维修时间) <1 h (不包括管理辅助时间和运送时间) 。

4结语

系统在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技术的兼容性及可靠性, 将近期的工作目标与远期建设目标有机统一, 并为以后的系统建设预留接口。目前水库大坝的监测及水雨情监测已经完工, 初步达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整个信息化系统正在按分步实施, 统筹协调的原则有序推进。系统有望在2014年全部建成, 为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的顺利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摘要: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涉及水文、工程地质、工程建筑物、机电及金属结构、淹没、征地移民、环境影响、水土保持、防汛抗旱等涵盖建设期、运行期方方面面的管理及信息利用,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更加快捷和有效实施各环节的信息互通, 提高工程建设与运行的管理水平, 全面提升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结构

参考文献

[1]赖凤凤, 孙泉.北线引水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 (7) .

[2]肖建华, 郭钰.灌区信息化系统集成方案研究与实现[J].水利信息化, 2010, (5) .

[3]张冰.信息化在水利现代化中的作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09, (5) .

[4]郭毅, 白鹏, 王智宏, 等.灌区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 (2) .

贵州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篇3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 建筑工程 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竞赛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科技进步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所依据的是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为契合重点,并且加以结合,通过组织群众性的竞赛活动,促进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业绩考核、技术革新和生产工作等方面紧密结合。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建设技术更新要求,让涉及建设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上所有的环节,包括最初的教育机构到最终的用人单位,都参与其中,组织职业大赛,促进行业的稳步发展。

一、技能大赛的培养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能力

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技能大赛,可以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不同岗位需求设置命题方向,包括CAD建筑制图、建筑识图、建筑工程计量、建筑施工、工程测量等。命题的内容全部从实际需要出发,从岗位工艺的流程和标准等进行命题。通过技能大赛的比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着明显的提升,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明显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有很大提高。

(二)理论知识的强化

建筑工程类专业不仅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还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依托。技能大赛的要求也是如此,比如CAD制图,不仅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图纸识别能力和绘制图纸的能力,还需要拥有建筑工程的基本知识,才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对图纸进行修改和变更,才可以对图纸进行问题检查。因此技能大赛检验的就是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应用的能力,全面而多元的知识结构与操作能力,才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

(三)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团队工作中,需要进行每个成员之间的协调,成员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际工作中的效果。技能大赛设置了团体赛事和个人赛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团队成员不停地交流与研讨,有利于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社交能力,形成自身的良好品质。

二、工程类专业教学改革

传统的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缺乏实用性,理论学习大多没有与实践相结合,而且教学缺乏创新,教学成果达不到预期效果。贵州省的高职院校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方向,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有效地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且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增强教学的创新。

(一)指导改革创新

贵州省高职院校通过设置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坚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结合实际的岗位技能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将技能大赛的设置方案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减少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灵活机制的方法,多用启发和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教师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要求和理解思路,解决问题。

(二)加强实训建设

针对技能大赛的备赛,贵州省高职院校加强实训教学场地的建设,在日常教学中增加实训课程,按照技能大赛的培训方式强化工程实践性。同企业相结合,增加校外实训课程,做到实际操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将技能大赛的要求融入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强化企业合作

贵州省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职业技能大赛的参与机会,让企业利用岗位需求,设置更加贴近实际工程的技能要求,生产流程、工艺、标准等都可以作为命题方向。而学生通过备赛可以更深层次接触实际工作流程,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促使技能大赛推动教学改革。

(四)加强工作实习

想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完全用于实践中,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工作,而技能大赛能够打破实际工作和学习的隔阂,减少了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让学生尽早适应实际工作要求,所以在学生学习的最后阶段需要进入企业进行实际工作实习。

(五)校企共同研发教材

教材是学生知识的载体,而传统的教材往往只是理论,对不断发展的技术缺乏时效性,满足不了未来行业发展需求。传统教材的缺点,一是技术落后于当前行业,二是把知识点杂乱地放在一起,导致学生毕业进入岗位后需要重新学习新技术。职业大赛让企业参与其中,用当前技术设置比赛内容,要求与岗位一致。学校和企业共同针对新技术来编写教材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满足行业技术更新的需求。

三、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因此理论结合实际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大赛因此而产生,贵州省高职院校通过技能大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改正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学习、教师以知识讲解为主的教育模式。而在职业技能大赛中,主要通过岗位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衡量专业能力,主要评价标准是学生的综合实力,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使职业教育中专业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加务实。

技能比赛的开展有效地更新了教师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就是技能型人才。贵州省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以实用为目标,要求职校学生必须掌握技术基础知识、实用操作技能,并且认识到所需技能的深入与广度。同时,帮助职校解决教学与实际需要脱节的原因,明确教学内容的教授程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四、结语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职教育从重视知识转变到重视技能,需要强调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而职业技能竞赛正是促进这种转变的催化剂。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是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校企合作交流、展示职业教育办学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检验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环节。把職业技能竞赛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内涵建设与发展。在技能大赛中获奖,可以激发院学生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多方位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岗位竞争能力,积极推进建设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胡建琴.基于施工过程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09).

[2]李焦明.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的现状与思考[J].成人教育,2010(11).

[3]梁胜增.浅谈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方法[J].才智,2010(20).

[4]张洪.正确认识荆门电网建设的外部环境[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贵州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篇4

为了切实做好2012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工作,有效改善我省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三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农村贫困农户生存发展环境,建立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逐步实现人口战略转移,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要切实做到“四坚持、五为主、四结合、一确保”。即:总的原则是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先易后难、有序推进。搬迁对象以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特别是石漠化严重地区的贫困农户为主,以生态位置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农户为主,以三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民族地区贫困农户为主;安置地以小城镇、产业园区为主;实施方式以发挥基层党委、政府和矿山企业积极性、农民自力更生为主。工程实施要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与发展旅游等特色小城镇相结合,与农村危房改造相结合,与基础设施向县及县以下延伸相结合。通过周密组织、精心实施,确保扶贫生态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目标任务10.13万人,各市(州)、县(市、区、特区)具体任务见附表。其中,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8.63万人(武陵山区3万人、乌蒙山区1.4万人、滇桂黔石漠化区4.23万人),占85.2%;其他地区1.5万人,占14.8%。

三、移民对象和安置方式

根据具备扶贫生态移民条件、尊重移民群众意愿、当地党委政府有积极性的原则,2012年扶贫生态移民对象由各地组织进村入户调查上报确定。根据迁出地自然村寨分布情况,以地域上相连的人口聚居区(村、村民组、自然村寨)为单元逐年整体迁出。因采矿沉陷、开发占地、工程建设等原因需要搬迁的人口,由相关企业和项目业主负责,不作为扶贫生态移民对象。需要安置的扶贫生态移民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条件集中安置,安置点共180个,其中进入小城镇和工业园区的集中安置点159个,安置21072户、94091人;150户/700人以上较大规模安置点82个,安置15314户、68659人。

四、主要建设内容

新建扶贫生态移民住房2.27万套、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铺设供水管道645公里,修建水池57口、8241立方米,架设供电线路381公里、安装变压器110台及入户电线电表,新建道路44公里,道路硬化110万平方米,150户/700人以上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82个集贸市场和绿化亮化、排污等相关设施。

五、投资补助标准及资金来源

2012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总投资18.1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3.2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89亿元、省级财政资金4亿元,整合部门资金2.95亿元,其余不足部分由市(州)、县(市、区、特区)筹措,市(州)、县(市、区、特区)配套比例由省财政厅研究确定。

(一)住房。投资12.16亿元,按人均1.2万元、户均3万元左右进行补助。中央和省按人均0.7万元补助,其余由市(州)、县(市、区、特区)补助。

(二)基础设施。投资4.95亿元,按人均4900元进行补助,省财政补助2000元,其余2900元通过整合资金解决。

(三)征地及前期工作。投资1亿元,今年暂按人均1000元由市(州)、县(市、区、特区)财政补助。

六、配套政策

(一)住房政策。扶贫生态移民住房执行人均15-20平方米、户均80-120平方米标准,房屋设计要与城镇规划相衔接,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进入城镇安置的,为每户移民配套建设一个门面或摊位。移民住房个人10年内不得转让,但可以抵押,10年后产权归农户所有。移民搬迁后原有住房予以拆除,由当地政府组织复垦或进行生态建设。积极探索移民购买经济适用房或租住廉租房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二)土地政策。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统筹解决扶贫生态移民建设用地,用地指标单列管理,项目县(市、区、特区)根据批复的实施方案实行先用后报。实行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对原有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的,置换移民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由安置地政府统筹使用。减免办理土地征收使用等相关费用。涉及的征地、拆迁等问题由项目县(市、区、特区)政府解决。建立健全扶贫生态移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扶贫生态移民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转包、出租、转让,收益归原农户所有;以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原农户参与收益分配。扶贫生态移民在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后,继续享受政府原有各项支农惠农补贴和退耕还林政策。

(三)就业政策。拓展扶贫生态移民就业途径,促进扶贫生态移民稳定就业。对扶贫生态移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扶贫生态移民子女初中毕业未考入高中、高中毕业未考入大学的,可在当地职业院校免费享受两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鼓励建设项目和园区、企业用工优先聘用扶贫生态移民。对于吸纳一定比例扶贫生态移民稳定就业的企业,地方税和税收地方留成部分予以适当减免。鼓励和支持扶贫生态移民自主创业,对于自主创业的,享受各级创业优惠政策,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全额贴息,并提高担保贷款额度上限。自主创办以吸收扶贫生态移民就业为主的微型企业,享受“3个15万元”的扶持措施。通过组织劳务输出,以及对“4050”人员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等途径,促进移民稳定就业。

(四)产业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关扶持政策,依托城镇、工业园区,引导和扶持扶贫生态移民从事农产品加工、商品经营、餐饮、运输等二、三产业。省人民政府设立扶贫生态移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加大对扶贫生态移民从事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对新增就业岗位优先安排扶贫生态移民的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产业化项目,在专项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对吸纳扶贫生态移民就业的旅游项目,省财政在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安排方面给予倾斜。

(五)社会保障政策。扶贫生态移民必须是农村户籍人口,搬迁户数统计以2011年12月31日户口簿为准。搬迁后转为城镇居民的,实行属地管理,与当地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等社会保障政策;对孤寡、智障等丧失劳动能力的,由当地政府统一集中供养;符合条件的扶贫生态移民(新建安置房不作为衡量条件)全部纳入低保。搬迁后仍保留农村户籍的,扶贫生态移民在原住地享受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新农合补助、养老保险等政策不变,由迁出、迁入地县级政府安排做好转移接续工作,解除扶贫生态移民后顾之忧。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全省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统筹解决相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负责日常事务。各市(州)、县(市、区、特区)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和办事机构。

(二)明确部门职责。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切实履行职责,合力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编制扶贫生态移民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国家易地扶贫专项资金,牵头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工作;省扶贫办负责积极争取国家扶贫资金用于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住房建设,并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农委、省林业厅等部门切实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省财政厅负责做好本级匹配资金的安排和资金拨付、监管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协调推进集中安置点的规划、绿化、亮化工程和排污设施建设;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土地调整、建设用地安排及土地整治,保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用地需求;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协调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区道路建设;省水利厅负责协调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区供水工程;贵州电网公司负责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区电力设施建设;省商务厅、省工商局负责协调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区集贸市场建设;省广电局负责协调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区广播电视网络设施建设;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负责职业技术培训;省民政厅负责协调社会保障有关工作;省政府新闻办负责协调做好工程实施宣传报道工作;其他相关部门也要积极参与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三)落实责任主体。县级人民政府是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主体,承担主体责任,要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后续发展等各项工作。市(州)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所辖各县(市、区、特区)工程实施的统筹协调,对本地区工程实施负总责。省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抓紧制定实施支持扶贫生态移民的配套政策措施,切实落实省各项定额补助。

贵州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篇5

“三进”工作的实施方案

(2009年4月15日)

为推动我院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进课堂、进基层、进社区,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学习实践领导小组有关文件精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科学发展观专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09]9号)和《中共贵州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委员会关于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科工院学组发[2009]2号)的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三进”工作推进的重要意义,增强全体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展科学发展观“三进”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青年学生关注未来,关注社会,关心国家的发展。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对改革开放最有感情,对科学发展最有期待。在高校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推动科学发展观进课堂、进社区、进基层,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十分重要,对推动学院创建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高职学院十分必要。学院各总支学习实践活动应以“三进活动”为载体,保证“三进”工作取得成效

二、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活动形式,深化教学改革,推动科学发展观进课堂

1.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将分课程、分层次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工作。一是以《形势与政策》课为载体,聘请校内外专家对全校学生作专题讲座、学习辅导;二是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主体,用总教学时数的1/3,给学生系统讲授科学发展观理论,三是《贵州省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按照“贯穿主线、全面渗透、突出重点”的基本原则,找准切入点、抓住结合点、选好深化点,运用相关原理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案例,提升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推进科学发展观进党课。学院党校将充分利用给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的时机,将采取以下措施推进科学发展观进党课:第一,请院领导为入党积极分子讲授科学发展观。党校邀请院党委副书记、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赵拉同志结合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与现阶段的任务,围绕科学发展观主题,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讲授科学发展观,使学生深刻认识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开辟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让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多角度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第三,将科学发展观内容渗透到党课各相关章节中,做到循序渐进,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第四,组织培训班各学习小组党员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3、推动科学发展观进团课。学院将利用团课这个平台,向团员传授科学发展观。通过学院相关教师以专题讲授等形式把科学发展观引进团课,加深团员青年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组织团员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专题讨论会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知识竞赛等活动,保证科学发展观深入团员心中。

4、加强教师培训,改革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发展观“进教师头脑”是“三进”工作的基础,教师必须首先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为此,我们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专家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深化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试办法的改革,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具体做法如下:一是聘请校外专家对全校相关教师进行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辅导和专题讲座;二是选派教学骨干参加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专门培训;三是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和团课教师与贵州省其他高校教师进行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和教学的交流;四是组织相关教师深入实践,到工厂进行社会调查,掌握教学用第一手资料;五是在研读教材、系统学习的基础上,编写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做到科学发展观“进大纲”、“进教案”;六是采取讲、看、论、读、写等方式,充分运用理论数字化、信息化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使科学发展观“入脑入心”;七是要求教师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和教学的研讨和研究,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三、加强学校、企业的联系和互动,推动科学发展观进基层

1、推动和引导教师到企业基层调研。为进一步了解社会用人需求,畅通学生就业和实习渠道,学院将推动和引导学院教师到基层调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传播学校办学理念,把我们的学生推荐给企业,促进校企互动,同时教师在调研过程中深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形成调研报告,用以指导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2、推动和引导学生到企业基层学习。学院将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扩大与省内外相关企业的合作力度,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训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下基层参加顶岗实训和生产实习,了解生产一线的具体情况,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

3.推动学院的对口帮扶活动。继续落实对六盘水大河镇大地村对口帮扶点的各项帮扶措施,细化措施,加大投入,做出实效。同时,积极联系新的对口帮扶点,充分利用高校智力密集的优势,在帮扶过程宣传科学发展观,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大对帮扶点的党建帮扶、智力帮扶,帮助帮扶点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社区和谐发展。

四、积极拓展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动科学发展观进社区

1、推动科学发展观进学生宿舍区。学院将在学院学生宿舍区设置宣传专栏,文化走廊,通过开辟宿舍楼栋板报、党员活动室和党员活动园地等有效载体,促使学生党员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更好地为同学服务,促进楼栋党建和学院的党建有机统一,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宿舍的和谐发展,切实做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学院将学生在后勤方面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在宣传栏目公布并认真处理,接受学生监督,保证学生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获得实惠。

贵州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篇6

作者:

[2010-10-20 10:47:26 ] 本篇文章被573人阅读 共有0条评论,显示0条

黔建施通〔2005〕424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贵州省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用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总结经验,并及时反馈至贵州省建设厅。

贵州省建设厅 贵州省发改委 贵州省经贸委 贵州省国资委 贵州省财政厅

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贵州省审计厅 贵州省总工会 贵州省物价局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附:《贵州省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用管理办法》

贵州省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深化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以下简称“建安企业”)改革,规范建安企业劳动保险费用(以下简称“劳保费”)的收取、管理和使用,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和管理部门职责,为建安企业创造平等的外部竞争环境,推动我省建筑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安装工程(以下简称“建安工程”)劳保费,是指根据建筑业的实际,按建安工程造价管理规定,从工程造价中按一定比例统一向建设单位收取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费用。

第三条 劳保费的收缴、拨付与调剂,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劳保费用管理机构统一负责。

第四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的建设工程项目和承担建筑施工任务的建安企业,均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劳保费管理机构的职责

第五条

省、市(州、地)劳保费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建安企业劳动保险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按本办法组织实施建安工程劳保费的收缴、拨付、调剂工作;

(二)指导建安企业建立健全劳动保险工作制度,监督检查企业劳保费使用情况,查处虚报、冒领、挪用劳保费的行为;

(三)核定建安企业劳保费预算和结算;

(四)劳保费用管理机构应到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办理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及时将收取的劳保费纳入同级财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管理,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并统一使用贵州省财政厅印制的“贵州省行政事业性收费通用票据”。

第六条 省劳保费用管理机构负责省级部门管理的建安企业和中央在黔企业劳保费的拨付及调剂工作,负责省外人黔企业劳保费的拨付工作。

各市(州、地)劳保费用管理机构负责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在当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登记的建安企业劳保费用的拨付及调剂工作。

第七条 建安工程劳保费实行省、市(州、地)二级核算,全省统一平衡、调剂。年初应编制预算、半年预结一次,年终结算。

第八条

劳保费用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统计报表制度,定期向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劳保费用管理机构报告有关情况,并接受上级劳保费用管理构和同级建设、财政、劳动与社会保障、审计、物价、工会等部门的指导、管理、监督和检查。

第九条

缴存财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管理的劳保费,可由劳保费用管理机构向同级政部门提出资金存入定期存款或购买国债的数额,由财政部门负责办理,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并入劳保费,除此之外,不得用于其它形式的投资。

第十条 省、市(州、地)、县劳保费用管理机构所需工作人员原则上由同级建设行政管部门在其内部调剂解决。

第十一条 省、市(州、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将劳保费收缴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

第三章

劳保费用的收缴

第十二条

劳保费按下列标准计收:

(一)通用工程(包括:土建、市政、仿古园林、装饰装修等),按现行预算定额计算工程总价的3.8%收取;

(二)水电、设备、管道等安装工程,按现行预算定额计算的人工费的20%收取;

(三)土石方工程,按人机费的12%收取;

(四)专业专用特殊工程的劳保费费率,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商有关部门测算确定公布执行。

第十三条

今后国家对建安工程劳保费取费标准进行调整时,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造价定额管理权限会同有关部门按测算确定后发布实施。

第十四条

劳保费应在工程预算、招标标底、投标报价中单独列项,不作为竞争性费用;未单独列项的,在工程总价中列支。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与建安企业签订承包合同后,应按本办法第十二、十六条的规定,由建设单位根据投资计划一次性足额预交。大中型建设项目一次性交费确有困难的,建设单位与劳保费用管理机构签订协议后,可分期缴纳,但首期缴纳不得低于应缴劳保费总额的40%。工程竣工结算后,按审定的结算金额,多退少补。跨的建设项目每年应进行结算。

第十六条

劳保费用管理机构按下列分工,收取劳保费用:

(一)省劳保费用管理机构负责收取由国家和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发施工许可证或中央和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项目的劳保费。

(二)市(州、地)劳保费用管理机构负责收取由市(州、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发施工许可证或同级投资主管部门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项目的劳保费。

(三)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发施工许可证的建设项目的劳保费,应由市(州、地)劳保费用管理机构委托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代收,全额上缴市(州、地)级管理机构统一拨付调剂使用。

第十七条

各市(州、地)劳保费用管理机构所需办公经费,按各地当年实际收缴劳保费总额的3.5%上解到省劳保费用管理机构,同时省劳保费用管理机构也从自身收取的劳保费总额中提取3.5%一并作为全省统筹管理,各市(地、州)劳保费用管理机构所需办公经费,按年编制预算计划,由省劳保费用管理机构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各市(地、州)收缴情况统一安排使用。(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八条

各市(州、地)劳保费用管理机构收取由省级部门管理的建安企业、中央在黔企业和省外人黔企业承包施工项目的劳保费,按第十七条的规定上解办公经费和按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扣除本地风险积累金后,将余额划转到省劳保费用管理机构;各市(州、地)劳保费用管理机构收取由省内其余企业跨地区承包项目施工的劳保费,按第十七条的规定上解办公经费和按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扣除本地风险积累金后,将余额划转到该企业注册所在地劳保费用管理机构。

上述款项应于每半年一次性划拨到相应的劳保费用管理机构。

第十九条

未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批准减免劳保费。

第四章 劳保费的拨付

第二十条

申请拨付劳保费的建安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持有建安企业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

(二)企业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健全;

(三)企业人员相对稳定,且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

(四)外省入黔建安企业已办理入黔承包工程备案手续。

第二十一条

劳保费的用途

(一)企业按国家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不足的补助部分;

(三)退职人员及解除劳动关系有关费用;

(四)按规定伤、病、残人员有关费用;

(五)按规定为农民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

(六)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经费;

(七)其他需由劳保费开支的费用。

劳保费开支应在上述范围内按有关规定执行,并首先用于缴纳养老保险费。

第二十二条 建安企业应于每年元月底以前编制劳保费预算,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劳保费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后,作为该企业所需劳保费的依据。

第二十三条

劳保费的拨付标准:

(一)从本省建安企业和中央在黔建安企业承包的工程项目中收取的劳保费,按75%的比例拨付给工程项目承包企业。

(二)从省外建安企业在我省承包工程项目中收取的劳保费,按该企业在承包工程项目期间,在黔从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支出全额拨付,但不得超出承包工程项目所缴纳的劳保费总额的75%。

第二十四条 建安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承包合同或与总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后,应将合同文本复印件报送劳保费用管理机构,劳保费的拨付以企业自行完成的建安工作量为依据,按季拨付。存在有分包行为的,应扣除分包工程所含劳保费。劳保费用管理机构根据施工企业填报的《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用拨付申请表》,按下列工程形象进度分四个阶段拨付:

基础工程完工时拨付30%,主体完工时拨付30%,工程竣工交验时拨付30%,竣工结算时全部结清,多退少补。

第二十五条

各级劳动保险费用管理机构必须将劳保费拨付给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建安企业,不得直接拨付给建安企业下属的工程处(队)或工程项目经理部。

外省入黔建安企业申请拨付时,必须出具授权书或委托书,其应领取的劳保费,可拨付给经其授权或委托的单位。

第二十六条

建安企业应在承建项目缴纳劳保费后两年内申请办理拨付手续,超过期限的,相应的劳保费自动转为调剂金。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办理拨付手续的,应在拨付期限内报劳保费用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七条

建安企业收到拨付的劳保费后,要及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对不按规定缴纳的,劳保费用管理机构应停止拨付,并在接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委托扣款通知单后,及时代扣代缴。

第二十八条

建安企业因破产、解散、转产等原因不再从事建筑施工生产的,劳保费用管理机构在办理完该企业劳保费清算后,不再负责其后的劳保费管理工作,也不再承担继续向其调剂拨付劳保费的责任和义务。

第五章 劳保费的调剂

第二十九条 各市(州、地)劳保费用管理机构从当年收取的劳保费总额中提取11.5%作为风险积累金,并将风险积累金的50%上解省级劳保费用管理机构作为全省风险积累金统筹管理,50%作为本地风险积累金进行管理。省级劳保费用管理机构从当年收取的劳保费总额中提取11.5%的风险积累金作为全省统筹管理。省级风险积累金主要用于因各市(州、地)劳保费用管理机构当年收取的劳保费不足以支付实际劳保费支出、企业重大维护稳定事件和因特大安全事故对企业职工的死亡丧葬补助等。

第三十条 各市(州、地)劳保费用管理机构从当年收取的劳保费总额(根据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已划转的劳保费除外)中提取10%作为调剂金,其中,将调剂金的50%上解省级管理机构作为省级调剂金统一使用,30%作为本地调剂金进行管理,20%作为本地农民工培训经费,(贵阳市将调剂金的50%上解省级管理机构作为省级调剂金统一使用,40%作为本地调剂金进行管理,10%作为本地农民工培训经费)。省劳保费用管理机构从当年收取的劳保费总额中提取10%作为省级调剂金统一使用,省劳保费用管理机构从其管理的调剂金中划拨总额等于其所收取的劳保费总额2%的款项,作为全省农民工培训经费。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当市(州、地)劳保费用管理机构当年收取的劳保费不足以支付实际劳保费支出时,应先用本地调剂金进行调剂,调剂后仍不足的,报经省劳保费用管理机构批准后,可动用市(州、地)级风险积累金进行调剂。如仍不足时,可申请用省级调剂金进行调剂。如省级调剂金不足时,可用省级风险积累金予以解决。

第三十一条

省内建安企业实际所需劳保费总额超过按本办法第二十三条拨付的劳保费总额的,企业应先采取措施筹措资金补充解决;企业确实无力解决的,可按第十六条规定,向相应的劳保费用管理机构申请,经审查属实的,可视所收劳保费的余额情况,在调剂金中调剂补助。调剂补助要重点帮助企业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六章 附

第三十二条

建安企业应建立健全劳保费管理制度,加强劳保费使用管理,按季向劳保费用管理机构报送职工的增减情况及有关报表。建安企业发生分立、合并、改制等情况时,应在企业变更后一个月内将企业职工的变化情况报劳保费用管理机构核实,重新办理劳保费管理的有关手续,并接受劳保费用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建设单位不按规定及时缴纳劳保费或工程竣工后不及时进行清算、拖欠劳保费的,由劳保费用管理机构和承包该项目的建安企业按国家和我省解决拖欠工程款的规定予以追收。

第三十四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劳保费用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对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贪污、挪用劳保费用等构成违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建筑桥梁工程防震方案分析 篇7

1. 桥梁被地震震害的原因分析

1.1 地壳移动导致梁式桥梁上部分的活动节点部位因为盖梁的宽度不够, 而使得落梁与梁体不断撞击、碰撞引起的破坏, 对于拱式结构的桥梁则表现出拱上的建筑和腹拱的破坏, 拱顶、拱脚产生裂缝, 甚至可能是整个隆起变形。

1.2 可能是支座损害, 由于在建筑时未考虑抗震的要求, 在受到地震力的强大作用时, 支座连接等方面的构造不足, 或者是支座的材料上的缺陷等因素, 就会发生支座发生强大的变形, 导致螺丝拔出、剪断或者是活动支座脱落, 最终整个桥梁结构因震力传递形式的变化而损坏。

1.3 还可能是结构下部发生破坏, 这是由于桥梁的下部结构不足以抵抗自身的惯性力以及有支座传递过来的地震作用力而发生变形和开裂, 并连带着整个桥梁毁坏。

1.4 如果是在地基比较松软的地方的桥梁则会出现河岸滑移, 桥台向河心移动, 这种情况则造成的后果是最严重的。

2. 桥梁工程防震方案探讨

2.1 牢记桥梁抗震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按照国家的标准, 桥梁防震应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要确保这一标准, 必须要进一步明确抗震设计的原则:

第一, 体系的整体性和规则性原则。要确保桥梁整体性要好, 结构尽可能是连续的, 这样可以减少结构震坏脱落的现象, 发挥桥梁的空间作用。

第二, 多道抗震设计原则。在一个抗震结构体系中, 有一部分延性好的构件在地震时先达到屈服, 充分发挥出它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 然后才是第二道抗震防线、第三道或者还有更多的防线, 这种结构大大地降低桥梁损害的几率。

第三, 能力设计原则。所谓能力设计是指不适宜发生非弹性变形的构件、延性构件等不同构件与不同的破坏模式之间确定的强度、安全度, 比如说我国采用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若构件”的思想则是此原则的体现。

2.2 引进国外学习一些先进技术和思想

日本是个频发地震的国家, 在1923年的关东地震以来, 日本政府就在不断总结经验, 分析研究桥梁抗震方案, 扩充完善公路桥梁的标准, 对于1980年前的桥梁每次都是优先加以维护, 实施了很多计划, 如“桥梁防震加固3年计划”, 全面将桥梁加固为一个坚固的整体结构。我国要向他们学习, 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思想以及这些防患于未然的精神。

2.3 采用抗震的设计方法

比较容易实现的抗震方法主要有:

(1) 采用隔离支座,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桥梁体的墩、台的连接处安装隔离支座可以有效地减少墩台的水平地震作用力, 这是一种普遍的、作用力较强的方式。

(2) 利用桥墩延性减震, 这是要将某些部位的设计的具有足够延性, 让桥梁受到强大地震时, 这些部位形成的稳定延性产生的弹塑性变形可以延长结构周期, 耗散地震能量, 可以起到很到的缓冲作用, 避免突然地剪断而发生损害。

(3) 采用减震的新结构, 型钢混凝土具备很多优点, 它的承载力要高于普通同形状的混凝土一倍多, 它的抗剪能力很强;它的延性也比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很多;滞回曲线比较饱满, 耗散能力也有较为显著的提高, 从而使得这种混凝土呈现出很好抗震性能, 而且还可以节约材料, 降低造价。

2.4 积极采纳有效的建筑防震措施

首先, 防震设计要合理。

第一, 建筑设计不仅要注重建筑原理更要重视防震设计, 设计师对于建筑组织结构的防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震主要分为大震、中震和小震, 一般情况下地震烈度分为12度, 6到10度的地区需要有防震设计。在整体规划设计阶段, 需要工程师对于建筑的选址、基础结构及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工程师在设计建筑符合自己设计理念的同时要清晰的确定其抗震能力, 将抗震设计体现在建筑中。初期的建筑设计要根据设计师的自身能力, 而并非计算机式的单纯数据设计。

第二, 根据新抗震规范进行设计, 同时要灵活变通。新的抗震规范有很强的强制性和很好的功效,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并非所有的实际情况都能依靠规范来解决。在实际设计中, 应主要以抗震规范为主要依据, 遵循其规则, 这样才能保证抗震效果。在实际中, 我们仍需做到运用概念设计, 如组织结构的抗风设计与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要求能消减外荷载, 吸收或转换震动的能量;而抗风设计则要求组织结构在风的作用下动力相对应该小点, 刚度较大这一矛盾必然影响组织结构体系的抗风和抗震性能。为了弥补这一不足, 需要合理的概念设计与延性构造措施来加以保证。

第三, 注重地震与场地共振情况的发展。在楼房建筑中, 框架房屋拥有自身的自震周期, 在遭遇地震灾害时, 地震的震感周期若与楼房的自震周期一致便会产生共振加大震感, 这样楼房倒塌的几率便更大。在新抗震规范中提到了组织结构周期和振型的抗震理念,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中应搜集历来当地地震周期, 避免出现建筑物自震周期与地震周期一致。

其次, 防震措施要到位。

防震设计符合当时抗震要求时, 施工的正常进行则是达到抗震效果的重要保证。

第一, 在实际施工中, 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抗震设计的实际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 应不断加强人员的抗震意识教育。

第二, 施工中保证对设计的正确理解与应用。很多施工人员对于设计只有大概的了解, 却不能完全领会防震设计, 从而导致因为理解能力产生错误。尤其在一些组织结构薄弱的部位的处理中不容忽视, 如在建筑平面外墙转角处的转角窗, 为了防震设计中限制了角部组织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的设置, 如果能够正确理解并采用概念设计,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两竖向构件间设厚板、暗梁等可靠拉结, 反之则不能达到防震的效果。同时让组织结构保持良好的抗震性能仍应考虑很多因素如场地稳定性和材料应用等等。

第三, 施工中保证真材实料, 避免偷工减料。如杭州建筑中曾出现使用毛竹代替钢筋的丑闻, 这样的做法后果十分严重, 不仅不能达到工程的使用年限, 更是不能符合其防震功能。在施工管理中, 必须严格遵照设计要求来施工, 对于采购材料人员实行严格监督, 谨防开发商偷工减料及采购人员为回扣以次充好。同时, 对于建筑中的重点如学校和医院等应更加强调其质量, 在达到其防震能力的同时最好进一步加强其防震效果。

再次, 抗震法律要完善。

我国现在已经有新的防震规范, 对于建筑的防震设计有了法律上的保护与限制, 但是对于施工中的法律规定却十分不足。在施工过程中, 只有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 对于防震设计的实际履行程度及效果没有正规的法律条文规定。在施工中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中没有具体的操作细则, 法律条文更是稀少。再则, 对于工程的责任制和问责制度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对于安全质量的工程终身责任制却没有将工程的防震能力一并考虑。针对于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防震、抗震的法律制度体系,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竣工验收也应包括防震抗震验收制度。

最后, 防震意识要增强。在震中我们发现很多不合质量要求的建筑,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防震意识不强。在近些年来我国没有遭受到强大地震直接导致在建筑中防震意识薄弱, 若想克服这一问题在加强教育和宣传方面需要下功夫。

第一, 加强全民防震意识。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区都多开设防震教育课程, 全民的意识提高了才能将地震灾害像日本一样当成普通灾害那样重视。

第二, 对于开发商及工程业主定期进行防震教育并不定期的抽查, 开发商的重视才能直接提高工作人员的意识。

3. 结语

贵州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雨季施工;主要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0.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施工任务。然而在我国夏季的雨量比较大,它是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提高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技术,加强雨季施工的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是十分重要的。

1.建筑工程雨季施工中易产生的问题

建筑工程在雨季施工中容易产生的问题有护坡塌方、桩基塌孔、塔吊倾斜、基础墙灌水、堆放中的墙板倒塌、人防通道灌水等,这些问题都是由于雨季期间进行建筑施工,然而却没有做好防雨措施而造成的结果。

2.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要求

夏季施工,常常会遇到暴风雨等恶劣天气,由于这些恶劣天气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对于施工影响的轻重不是容易预测的,这就需要对此重视起来,并加强对气象信息的了解,从而能够及时的、因地制宜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

对施工组织进行设计和编制时,要将雨期施工这一重要因素充分考虑进去,结合施工地点的天气情况对其室内外的施工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工序逐一完成工作,从而确保正常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水平。如果施工期间遇到较大的暴风雨需要立即停止工作,避免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对于建筑施工中所需要的工具,如:脚手架、物料提升机、防护棚、仓库等,要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准备,如果遇到险情就可以立即采取应急方案进行补救,从而避免因某种工具的缺失或损坏而延误施工进度。

3.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主要技术

3.1混凝土施工工程

如果在雨季进行混凝土施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雨季施工,对于混凝土粗骨细料含水量的测定要加强,避免施工用料被雨水淋湿,及时调整其用水量。二是对于现浇混凝土应该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充分考虑几道施工缝留设位置的问题,如果是进行大面积混凝土的浇筑,需要了解施工前2-3天的天气预报,若是遇到大雨就应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并且将已浇筑的部位覆盖起来,做好防护措施。四是模板隔离层在涂刷前同样要了解天气情况,避免雨水冲走隔离层。五是在混凝土浇筑的现场要准备一些防雨材料以备不时之需。六是如果钢筋焊接时遇到大雨,应该停止工作,若是急需时就要将施工现场移至室内进行或做好必要的防雨措施,从而避免接头骤冷发生脆裂,这对建筑物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十分小心。

3.2砌体施工工程

砌体的整体稳定性是由砂浆等粘合剂以及砌体材料的含水量决定的,但是它们会受到雨期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因此,砌体工程在雨季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砌墙时,干湿砖块要做到合理搭配,同时要掌握砖块的湿度,湿度过大或过小均不可以进行砌墙,雨季期间,要注意将砖堆放到一起,不应该再继续浇水。二是如果雨过大,不能为了维持施工进度而一味的施工,应立即停止,并且施工完毕后要在顶层盖上一层干砖来防止雨水冲刷灰浆。三是对于一些稳定性较低的独立砖柱、窗间墙要加设临时支撑来提高其稳定性。四是砌体施工时,尤其要注意转角和丁字墙间的连接,并保持内外墙同时施工。如果遇到大风的天气,为了保护墙体的稳定,需要在与风向相反的方向加临时支撑。

3.3土方和基础施工工程

土方和基础施工工程受雨水影响均较大,因此,在雨季施工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减轻其负面影响。具体应做到:首先,当开挖基坑或管沟时遇到降雨,需要稳定边坡,如果需要还要适当放缓边坡坡度并设置支撑。与此同时,在施工期间,不要忘记对边坡和支撑的检查,一是对于已经挖好的基坑或管沟需要设置支撑来加强其稳定系数;二是对于正在进行开挖的基坑或管沟,要适当放缓坡度并设置支撑来对其进行稳定。

其次,在雨季施工时,要控制其施工面不宜过大,要进行分期施工,将工程分成段和片来进行。对于已经完成的工程需要及时进行验收以确保其质量。为了避免边坡被雨水冲塌,可以通过在边坡上加钉钢丝网片来达到。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在进行哪种施工如果降雨量过大,都应立即停止施工,对于土方和基础工程也不例外。而且在进行土方施工时,需要掌握施工期间的天气情况,如果遇到大雨需要将堆积在施工现场的土方提前运走。

4.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4.1做好雨期安全检查

在雨期来临前,管理人员应该现场组织施工人员、安全员、技术人员等进行现场雨期安全检查,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做好雨期施工期间安全检查的规划。同时设置专人负责检查相应的施工工程,确保其雨季施工质量。

4.2做好塔吊的安置工作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在每日工作后都应做好塔吊的安置工作。具体操作为每日下班后,应松开回转制动装置并将塔吊、塔臂停放在顺风方向,将其吊钩收回至大臂的最上端,将小车行至大臂的根部,以防止其产生危险。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当大臂处于回转过程中,要将塔吊吊钩固定在地锚上。对于塔吊本身,需要做到的是驾驶室的门窗在工作后应及时关闭,并将配电箱上的电源切断,最后将箱门锁好。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雨季施工不是一项简单安全的工作,相反而是一项极其危险、建筑工程质量难以把握的工作时期。这就需要对参与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所有人员,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进行培训教育,进行夏季安全施工常识的学习,掌握其施工管理技能,提高其自我防范能力以及应激反应能力,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何锦云,冯雷衡,李树昆.基坑工程雨季施工措施的探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3,20(1):40-42.

[2]杨璐瑶.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J].建筑安全,2006,(6):35-36.

[3]袁怀志.做好雨季建筑施工工程的措施建议[J].建筑科学,2006,(12):47.

[4]常志坚.雨季施工的原则及注意事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8.

上一篇:小班社会活动:垃圾扔哪里下一篇:激励人心演讲稿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