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一等奖

2024-10-19

《背影》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11篇)

《背影》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1

助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助学重点:

体会文章饱含深情的、朴素的语言。

教学难点:

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结构文章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如果说 母爱如涓涓溪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那么父爱便是一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生活中“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父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便是一篇体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作品。(板书课题:背影)

二、学生自助: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

2.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

(1)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

(2)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3)“背影”贯串全文始终。

3.文章明暗两条线索各是什么?

明线:父亲的“背影”。 暗线:父子深情。

三、求助互助:

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 的?你认为用得最生动的动词有哪些?

(1)感情基调:舒缓、深沉。

(2)买橘子时的背影的刻画: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3)几个生动的词语运用:蹒跚、探、攀、缩、倾。

小结:父亲年纪大了。但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不顾掉下月台的危险, 艰难的“攀”着、“缩”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份浓浓的爱子之情,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呢?

四、教师补助

写法:“选材构思法一截取法”

《背影》之所以成为广为传诵的佳作,还缘于作者精巧的选材构思。作者以新颖独到的视角,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请同学再读课文,深入体会这一特色。

五、课堂小结:

1.文章线索。

2.四写“背影”, 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表现父子深情。

六、课堂巩固:《同步练习》P48

七、课后续助:背诵课文第6段。

第2课时

一、学生自助:

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你的体会。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体会: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宽慰儿子。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体会: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体会:担心儿子旅程口渴,眷眷深情溢于言中。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体会:l临别嘱咐,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

(5)“进去吧,里面没人!”体会:担心儿子,细心关照。

小结:这些简短的话,含义丰富。 有离别的愁苦,有对儿子不谙世情险恶的担心,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经济拮据的难言之隐。我们似乎听到了那位父亲拳拳的爱子之音,多好的父亲啊!

二、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文中有几处,作者的泪在无声的流,请找出来细心品味。

(1)第一次流泪:家境惨淡,悲哀的泪。

(2)第二次流泪:望父买橘,感动的泪。

(3)第三次流泪:“背影”消逝,惜别的泪。

(4)第四次流泪:思念父亲,伤心的泪。

小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的四次流泪,情思绵绵,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扉,在朦胧的泪光中,那份永恒的父子深情在无尽地蔓延。

三、课堂小结,明确主旨。

《背影》是一篇优美的叙事纪实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文章语言朴实,饱含深挚的情感,只有细心玩味才能真正有所领悟。文章精巧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的!

四、课堂巩固:《同步练习》课内阅读

五、课后续助:

语言训练,探究“选材构思法一截取法”的片段写作练习

(1)我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能截取最让你感动的瞬间,说说你的父亲吗?

(2)请同学们将父亲最精彩的瞬间融入你的情感,写下来。

(3)交流写作心得。

《背影》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2

《背影》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叙事纪实散文。本单元的文章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家是生命的港湾, 家是人生的避风港, 家由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元素组成。正是这些元素组成了无数个家, 这些无数个家庭组成了整个社会, 我们要学会体会父母兄弟的至爱亲情, 爱我亲人, 爱我生活, 爱我社会。朱自清的《背影》, 记叙了作者在浦口车站和父亲分别时的情景, 表现了父子深挚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 针对这篇感情深挚的美文, 我在教学中重点研读文中父亲说的“五句话”, 出现的“四次背影”, “三处情感的跌宕”, 两个“聪明”, “一声长叹”的语言实例赏析, 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 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理解语义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2.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 欣赏优美的句子、段落。

3.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4.体会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珍爱亲情, 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重点难点

1.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感受理解父子深情。

2.体会朴实的语言所包含的深情。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

教学流程

一、朗读课文, 文本解读

父亲的“五句话”

提问: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 谈谈你的体会。

a.“事已如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体会:担心儿子过分悲痛, 宽慰儿子。

b.“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体会:放心不下, 爱子情切。

c.“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体会:担心儿子旅程口渴, 眷眷深情溢于言中。

d.“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体会:临别嘱咐, 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

e.“进去吧, 里面没人!”体会:担心儿子, 细心关照。

小结:这些简短的话, 含义丰富。有离别的愁苦, 有对儿子不谙世情险恶的担心, 有对未来的忧虑, 也有经济拮据的难言之隐。我们似乎听到了那位父亲拳拳的爱子之音, 多好的父亲啊!

四次“背影”

提问: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并在文中标注, 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

学生朗读课文, 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加以总结:

a.“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四次,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结尾思念———照应背影。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 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 表达作者感情的同时反复照应标题, 使文章贯穿一气, 浑然一体。

b.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提问: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 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的?你认为用得最生动的动词有哪些?

a.朗读语气:舒缓、深沉。

b.买橘子时的背影的刻画: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c.生动的词语:蹒跚、探、攀、缩、倾。

小结:父亲年纪大了。但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 不顾掉下月台的危险, 艰难的“攀”着、“缩”着, “体现父爱坚如山”!这份浓浓的爱子之情, 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得落泪呢?

提问:面对这样浓重的父爱, 儿子自始至终都能理解吗?

学生浏览全文, 并在文中勾画有关句子。

重点分析, 文中有几处作者的泪在无声地流, 请找出来细心品味。

a.第一次流泪:家境惨淡, 悲哀的泪。

b.第二次流泪:望父买橘子, 感动的泪。

c.第三次流泪:“背影”消逝, 惜别的泪。

d.第四次流泪:思念父亲, 伤心的泪。

小结:“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伤心处”, 作者四次流泪, 感情是丰富真挚的,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四次“流泪”, 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这四次流泪, 造成感情上的波澜迭起。《背影》之所以成为百读不厌的名篇, 原因恐怕就在这里吧!这四次流泪, 让我们看到了朱自清先生对父亲深深的挚爱和他那颗思念父亲的心。

三处情感的跌宕

提问:找到文中的情感跌宕之处, 并体会其中的深意。

a.不送与送是第一处跌宕。

这里动词“踌躇”使用了两次。“颇踌躇了一会”, 时间较长;“踌躇了一会”, 时间较短。表现父亲是经过深思熟虑, 最后做出的决定。说明父亲关爱儿子胜过关爱自己。

b.走与不走是第二处跌宕。

父亲上车后帮“我”忙前忙后, 将诸事安排停当, “我”却让他走, 但他还不想走, 还想跟“我”多待一会儿。

c.颓唐与惦记是第三处跌宕。

父亲少年外出谋生, 独立支撑家庭, 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凄凉、颓唐!还要惦记“我”在北平现在过得好不好?咋不来封信呢?

两个“聪明”

提问:作者先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又说“我现在想想, 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里“聪明”的含义是什么?两句话是针对什么事情说的?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

关于对两个“聪明”的理解:这里两个“聪明”都是糊涂的意思。这是针对父亲和脚夫讲价钱, “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父亲嘱咐茶房好好儿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迂;认为自己已经长大, 完全能料理自己, 父亲大可不必过分小心。表现了“我”对自己当时不理解父亲深情的自责。

“一声长叹”

课文结尾, 作者一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长叹, 叹出的是对往事的自责, 对父亲的思念。一个“再”字蕴含了无限的情意, 令人回味无穷。

二、总结全文

《背影》是一篇优美的叙事纪实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 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文章语言朴实, 饱含深挚的情感, 只有细心玩味才能真正有所领悟。

文章精巧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 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的!《背影》之所以成为广为传诵的佳作, 是因为作者精巧的选材构思。作者以新颖独到的视角, 截取人物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希望同学们学完“背影”这课后能够从自己平凡的生活中摄取细小琐事, 用心去观察生活、观察你身边的人和事, 用心去体验生活、体验人生辛酸苦辣!

三、探究练习

1.课堂作业。

在生活中, 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动过, 也许是一次送别, 也许是一次谈话, 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 也许是……请你口头叙述一次让你最为感动的事。

2.阅读理解。

到南京时, 有朋友约去游逛, 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 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 本已说定不送我, 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 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 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 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 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 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 他只说:“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 进了车站。我买票, 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 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非自己插嘴不可, 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 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 夜里要警醒些, 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 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 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 我现在想想,

a.指出这段文字的记叙要素。

时间:到南京后第二日上午到下午。地点:南京, 旅馆到车站。主要人物:父亲。事件:父亲坚持送我到车站。

b.“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1) “迂”解释为:言行守旧, 不合时宜。

(2) 这三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衬托出父亲始终把作者看作是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

c.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背影》教学设计 篇3

◆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建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

利用与课文相关的一组图片、课文朗读视频、父亲爬月台时的视频片段、歌曲《父亲》等材料制作出多媒体课件,用声、像、音乐、文字等多种媒介来创建出生动、真实、丰富的教学情境。

◆ 做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

◆ 做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文本,把语文工具性特点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父爱为主题,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 优化主题设计。

本课尽量设计出具有简洁性、整体性、开放性、启导性、综合性的主题。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和特点分析:《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用朴素真挚的语言、细腻传神的细节和白描手法,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父亲浦口送别的情境。《背影》以其浓浓的父爱而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编者把此文编入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本文来感悟父爱。因为本册第一单元是从战争的角度来呼唤和平,呼唤爱心。本单元从不同角度来展示爱,让学生感悟爱的情感,这也是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的需要。由此可见,探究和感悟本文的父子深情必当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本文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与当前反差较大,加上本文父爱是融入到特定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之中,因此,学生理解父爱的深沉又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本文背景,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体会文章的父子深情,品味本文朴实的文风,生动的细节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读、朗读、默读与文本对话;抓关键词句深入分析,从中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体会父子深情,懂得父爱,回报父爱。

教学对象及学法分析

通过本单元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体会到了阿长的爱,并初步学会了从人物的言行里去体会爱。学习本文要充分运用此法去感受父爱。

在生活中学生时刻都享受着父爱,大多数学生也有离开父母的生活体验,这就为理解父子深情提供了情感基础。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的建构过程就是学生已有的认知与外界的信息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中要充分调动这些情感认知,主动与课程资源进行对话,建构父爱的意义。

新大纲阅读要求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而本文的情感又主要是通过关键词句进行表达的,因此,抓关键词句进行体味必然成为本文重要的阅读法。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基于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又特别关注教师的主导。因此,我借助远教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了创设情境——朗读——探究——拓展的教学模式,倡导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理念。

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思考设计

父子深情的体悟必须依赖于学生内在情感的体验与共鸣,学生缺乏与作者相应的情感经历和生活基础,加之本文趣味性不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因此,多媒体课件中设置了与课堂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视频、图片和歌曲,给学生以乐趣,以启迪,更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情感和支持学生想象的教学情境。

本堂课要求教室里有教师机、大屏幕、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背对着学生问道:我这清瘦的背影能扣开你们的心扉,激起情感的波澜,奏出一支爱的赞歌吗?肯定不能,可朱自清笔下的“背影”,不仅能,而且还把这个“背影”深深烙进了无数读者的心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有诗赞曰:舐犊情深数背影,一声长叹泪沾襟。人间自有真善美,玉壶冰心堪晶莹。是什么成就了“背影”这神奇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携手走进“背影”,探索其中的奥妙。

【设计理由】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就用自己的背影与朱自清笔下的“背影”进行魅力比较,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夸美纽斯曾特别指出: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我就用诗来营造《背影》感动人心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已有的情感认知,为本文的学习垫定丰富的情感基础。

温故知新

听写本课的生字:祸不单行、奔丧、狼籍、出卖典质、惨淡、赋闲。

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把6个词连起来复述课文(词语先后顺序可调换,“祸不单行”可在起始句中,也可放在结束句中)

【设计理由】陈钟梁教授特别呼吁新课程改革要吸取优良传统,语文教学要回归字词,回归文本。本课新词、难词相对集中在第一部分,比较抽象,故不用常规的分析方法,而是把重点放在词句运用和文章理解上。这样的方式可达到解词、运用、复述等多种作用。

朗读

【设计理由】要想把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向深入,对于本文这样一篇情感丰富、文质优美的散文,读是最佳的方式。萧蕴说:“读、吟、诵,是学习语言、体味情感与意境中不可缺少的过程。”《语文教学大纲》也将“朗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任务,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训练。

听出感动

三个小提示:从内容上去理解课文,从情感上去感受课文,从朗读方法上去学习他人。(要让学生明白,听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听来达到上述目标。)

【设计理由】所听材料是远教提供的课文朗读视频,朗读者语音标准纯正,情感深沉厚重,加上舒缓而低沉的音乐,就可以立体地建构起文本的真实,促进学生的认知体验,同时,也起到很好的朗读示范作用。

读出感动

让学生自读与展示读,展示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乐于读的一段。

定基调(任选一项):

紧张激昂、欢快活泼、深沉忧伤

定语速(任选一项):

快速跳跃、沉重缓慢、语速适中

探究发现

第一问:听着《背影》,读着《背影》,感受着《背影》,你能告诉老师:文章有几个“背影”?最好为每个“背影”取个名字。最打动你的是哪一个“背影”?

【设计理由】这是针对“背影”提出,因为“背影”是全文的主要意象,是行文的线索。可以从面上整体把握全文。这也符合阅读的客观规律。

第二问:买桔子的“背影”为什么这样感人?

【设计理由】这是针对买桔子的“背影”而提出的,因为这个“背影”是全文最重要的细节描写,是文章的重点、难点,作者情感的转折点、爆发点。

鉴于此,我由浅入深地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课件出示,凭记忆补充有意删去的词语;

“我看见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马褂,深青棉袍,走到铁道边,漫漫探下身去……”

第二,研究补出词语的含义与作用:“黑”、“布”、“蹒跚”、“肥胖”、“向左、攀、缩”。

在研究中让学生直观“背影”。

【设计理由】这一段视频,它以电影的手法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背影”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学生目睹着父亲蹒跚的脚步,艰难的攀爬,作者动情的眼泪,聆听着深情的朗读,完全就被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这些动词的理解,建构起父爱的意义。同时也弥补学生与作者生活反差较大认知方面的不足。

第三,再看父亲爬月台时的情境,除了眼见的艰难,还有没有看不见的无形的艰难?

提示:联系课文的二、三、四段。

【设计理由】在答案中为了把深沉的父爱化抽象为具体,作了如下的设计:一边是艰难,中间是等号,另一边是父爱。当艰难在一步步增加时,父爱也一步步地扩大。

第四,回读。

【设计理由】以上主要是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设计的。叶圣陶指出: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教学,文本是语文的根本。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训练学生抓关键词句深入阅读的能力;体会准确的动词,细腻的细节描写;从有形艰难到无形艰难的探究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感悟父爱,从而突出文章的重点,在无形父爱的体会中又通过提示和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等手段突破文章的难点。

第三问:刚才的探究让我们收获了这至情至善的父爱,如果你用同样的方法去全文探究,一定会有更多爱的收获。

此问把探究父爱由点而拓展到面,使解读既有点的深入又有面的展开。

提示:爱从来就不是空洞的,而是通过人物的一言一行表达出来的。

让学生有感情地品读父亲的语言。

第四问:课文中共出现几次流泪?第一次流泪与第二次流泪有何不同?

【设计理由】这是针对儿子的设问。因为本文情感的流向是双向的,一面是父爱的表达,一面是儿子对父爱的感受。前三问是解读父亲,这一问就是解读儿子,使文章的解读完整而深入。同时,可以进一步地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深入分析文章的方法。

提示:

要抓住描写作者心理的句子去研究。

注意前后情感的变化。

从学法上进行指导。

让学生有感情地品读描写作者心理的句子。

诗话父爱

品味着这感人至深的父爱,你能用诗的语言来抒写父爱是什么吗?可以从课文和生活两个方面去找诗意。

教师诗兴已起,先写几句:父爱是临别时的叮嘱,父爱是病床前那焦虑的眼神,父爱是电话里的一句还有钱吗?

下面请同学们一人一句续着写,用我们整个班的智慧来抒写父爱的诗篇。

写完了请同学们一齐来深情地朗读我们的作品吧!

【设计理由】新课程倡导学生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对于父爱的理解也需要这样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也需要对父爱理解的信息反馈。从大纲目标来讲:要注重学生说、写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专家周一贯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但更要超越文本。因此,我设计此环节,力求达到上述目标。

歌唱《父亲》

【设计理由】《父亲》这首歌,是对父爱的真实写照和深情讴歌,可以把学生对父爱的理解推向高潮。在歌声中配以图片,唤起学生生活体验,教师再加以旁白:是呀,聆听着这深情的讴歌,体验着本文舐犊父爱,我们都是父亲的儿女,此情此景,怎能不感动?做儿女的我们,又应该怎样来面对这至情至善的人间真情呢?

在此我送给大家两份特别的礼物:

索取爱,付出爱的人会很累;

懂得爱,付出爱的人会很欣慰;

回报爱,付出爱的人会很幸福;

奉献爱,付出爱的人会为你而骄傲。

你选择做哪一类人呢?并以实际行动来兑现这种选择。

送给大家几篇精美的散文《父亲的背影》、《父亲》、《儿女》、《背影》、《匆匆》。相信读了之后你一定会喜欢他们。

【设计理由】送给同学们的其实是作业: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乐于去完成,同时,这两个作业把学生的认知由课堂进一步地拓展到广阔的生活,做一个懂爱、回报爱的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课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的教学理念。同时,这也是当前感恩教育的需要。

板书设计

【设计理由】用四个背影、四次流泪概括全篇,用表达和感受揭示情感的双向流动,用置于中心的父爱凸显主题,达到简明、直观、突出重点的板书要求。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父爱为主题,立足新课程改革。用多媒体构建起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用精巧的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架起了通向生活爱的桥梁,给学生留下了感人的形象、朴实的语言、至诚的情感、至真的感悟。

《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4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4、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方法。

2.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3、背诵全文。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要求学生对三峡有些了解。

2、收集有关长江或三峡的诗句。

教师准备:

1、网上搜集有关三峡的图片,各个角度的精选一副。

2、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诗句。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认识作者郦道元。郦道元,字善长,是北魏着名地理学家。《水经注》是记叙我国江河分布的专著,提到我国的江河,长江与黄河代表性, 关于黄河的诗句我们学了不少,那么关于长江呢?(师生共同吟诵有关长江的诗句)

2、长江确实壮美,尤以三峡为甚,让我们目睹一下三峡的美景。(多媒体展示三峡的美景)三峡指上游自重庆白帝城至湖北宜昌之间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都说瞿塘雄、巫峡绚、西陵险,下面的几句诗各是写哪个峡的?是否验证古人的说法?

多媒体展示:有关三峡的诗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注】此设计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三峡的特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3、看着现代的画面,读着古人的诗篇,我们知道,长江不仅壮丽于现在,更壮丽于过去,你觉得三峡最美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还是朗读过后再来解决。(学生齐读)

①示范朗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阙 嶂 曦 襄 御 溯 湍 啸 属 漱

②学生试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句停顿。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强化学生的诵读能力,切实抓好基础。

4、齐读课文。

多媒体展示: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quē xiāng yǎn zhǔ sù shù xī tuān xiào zhàng

阙处 襄陵 绝巘 属引 沿溯 飞漱 曦月 急湍 长啸 重岩叠嶂

5、译一译,记一记:

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一段一人,先读后译。

注意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补充注释)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B、至于夏水襄陵。(到了)

C、或王命急宣。(有时)

D、其间千二百里。(代指两地)

E、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认为)

F、良多趣味。(很)

G、沿溯阻绝。(断)

H、绝巘多生怪柏。(极)

I、哀转久绝。(停止)

J、每至晴初霜旦。(每当到)

6、读一读,说一说:

在译读的基础上梳理课文内容。

①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②写水则抓住三峡不同季节(夏季、春冬之时、秋季)的景物特征来写。

7、师生带着寻美的眼光找寻三峡最美的所在,教师引导:在山水

(学生回答一有沾边,便及时鼓励:你们跟郦道元真是心有灵犀,他也觉得三峡美在山水)

8、好的诗文不需要也不要求每个字都会翻译,因为美需要的是体会而不是肢解,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文中三峡的美景。(各组一名学生1分钟描绘)

①三峡很美,哪你觉得它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 (景物)美,你看 。”的句式说一说吗?

示例:三峡的 山 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 ②如此美景,作者是怎样将其描绘得传神入化——抓特征写景。

山——连绵不断、高峻挺拔

夏水——凶险、迅疾

春冬之景——清幽、秀丽

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5

《燕歌行》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上的作品,位于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中。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新高二阶段,虽有一定的诗歌学习经验,但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尚处模糊阶段,课外迁移不够,阅读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

1.把握本诗所写战争的四个阶段

2.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剖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

3.学会横向比较边塞诗.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教学流程(一课时)

导入:说起诗歌,人们就会想到唐代。唐代国力强盛,海纳百川;唐诗也因此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其中,边塞诗派气质浪漫、一往无前,就连送别也别具一格。比如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扫送别的阴霾,带来万丈豪情。就是这样一位大诗人,却并没有像李白、杜甫、王维等人一样,被新旧唐书收录到《文苑传》里,为什么在《文苑传》中没有高适呢?我们今天通过欣赏他的《燕歌行》,解答这个问题。

(一)初读感知,走进文本

珍惜资源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6

认识小区建设的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感受珍惜耕地的重要性。

2、行为目标:

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在社会上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3、情感目标:

通过分小组的走进社会,对自己所获得的成就和感受在小组中交流,感受到与同伴们合作的快乐。

4、能力目标:

培养上网搜集、实地调查、现场采访、查阅书刊杂志等能力;能将自己所获得的成就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来与同伴的交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学会动手操作,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小组探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先在班级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合作精神等方面的教育。

2、再分小组进行安排,根据小组中提出的方案,以及学生们自己的兴趣、特长穿插在每个小组中,一定不能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小组,而且每小组要有个能力强的组长,把小组拟定的活动地点、时间、内容和组员的名单记录在笔记本上,最后再写下老师特别强调注意的事项。

3、做好准备的器材,如有条件的可以带上照相机、录音机等、笔记本。

4、老师分星期和分日期亲自带小组成员下街道、走访问的单位所在地。

【活动过程】

1、上网查找:

指导学生从网上找出相关破坏环境给人类带来灾害的资料和图片。

2、现场采访:

到龙海市水技站采访有关九龙江水域污染的情况和九龙江的沙土被乱开采,造成沙土流失等现象。

3、实地调查:

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周围看看,几年来,小区范围不断扩大,绿化环境如何、耕地占用如何;走上街道看看,整个街道的卫生如何;走进市场看看,一些海产品、肉类食品、整个市场的卫生情况如何。

4、小组研究后整理材料,再统计。

5、在班级内小组派一个代表上讲台来交流,可以展示自己拍摄的相片,采访时的录音,看到的垃圾随地扔的现象及网上查找的图片和资料。教育学生认真倾听,对照自己的成果,也可以对其他组提出建议和意见,达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6、通过出小报,写广告等的方法进行环保的宣传:

《背影》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7

我随即说:同学们, 也许因为家庭的变故, 也许由于年龄的原因, 你们还无法体会这种感情。但对我来说,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我却是真真切切地想起了我的父亲。在我十四岁时, 跟大家一样大, 那时我也觉得父亲不爱我。因为在他所有的兄弟姐妹中就我们家没有男孩, 而父亲又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人。也许这怪不得他, 毕竟祖祖辈辈是农民, 养儿防老在他们那一代人心中根深蒂固。所有农活、重活他一人承包, 从早忙到晚, 从年初累到年尾, 家中光景也甚是惨淡, 加之脾气不好, 家庭琐事往往触他发火, 我却总是顶撞他。他不像母亲那样护着我, 他不爱我, 这是我年少时对父亲的印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如今, 四十岁的我, 早已做了母亲。养儿方知父母恩, 我才真正懂得父亲的心, 想起以前的幼稚想法, 我有一种深深的自责。那天, 我突然发现父亲老了。因为在我的记忆中, 父亲永远有使不完的劲, 永远是那么力大无穷、不知疲倦, 可如今只有六十多岁的他, 腰弯了、背驼了, 肥大的衣服裹着瘦削的身体愈发单薄, 头发花白稀落, 皱纹深得可以让我想起黄土高坡上的千沟万壑。活了一辈子,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病了也不吭声, 硬扛着, 每次打电话回家, 总对我说挺好的、别挂念, 殊不知……要不是那天在街上遇见一个熟人, 告诉我父亲病了, 我还真蒙在鼓里。说到这, 我的眼睛潮湿了。

“孩子们, 我们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 哪有父母不疼子女的?只是不同的父亲爱子女的方式不同罢了。我现在常常会有一种恐惧, 我害怕体弱多病的父亲哪一天就会突然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可能这也是所有为人子女永远的痛吧!至爱亲情是人间最富贵的财富。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 动物尚且如此, 何况我们人呢?我希望你们从现在起就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地孝敬双亲!”当我说完这段话时, 教室里鸦雀无声, 我在自己闪烁的泪光中看到许多学生眼里噙着的泪花。

这节课上完后, 我没有布置作业, 但那一周的周记却让我大吃一惊:大多数同学都写到了他们的父母亲以及体会到的爱。一场爱的冼礼以强劲的势头席卷而来, 将我淹没在感动之中。文章中, 他们用简单、朴实, 甚至是稚嫩的语言写出了生命中真实的感动。在听了我对父爱的体会后, 他们开始从生活琐碎的细节中发现了父母的爱:他们发现了自己不到40岁的父亲头上长出的白头发;他们发现曾经抱怨的离了婚的母亲仍然一如继住地爱着自己;他们甚至还写到双休日回到家, 第一次体谅父母的辛苦, 自己洗校服、吃饭时, 为父亲倒了一杯水, 替母亲夹了一次菜。我欣喜地发现, 他们开始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他们开始懂得理解、懂得尊重;他们也开始学会体会、学会珍惜;他们开始懂得岁月无情、生命无常。

课上完了, 周记也批完了, 但留给我的思考却没有结束。语文教材绝不只是字词的排列组合, 它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情感。我们在备课时也都制定了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 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真的把这些目标都落实了吗?尤其是情感目标, 学生真的就能理解到文章中的情感吗?真的就能体会到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感吗?如果他们不能体会, 老师该做些什么呢?我觉得这个时候就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资源作用和指导作用。教材是一种资源, 教师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课堂上就应该以教师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的人格, 以教师的视野去影响学生的视野。当学生对课文不理解时, 教师可以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引导和帮助学生去感受。也许这样做, 我们教给学生的不是知识, 但却是一种体会情感的方法和眼光, 一种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作为语文老师, 在教知识的同时, 我也开始思考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怎样在课堂中做到知识、价值、情感的高度统一。这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思考的问题, 也是我将努力的方向。

《背影》教学案例 篇8

【关键词】《背影》;教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的与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学目标存在着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来说,《背影》要求学生能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味父子情深,能够从朴素的语言当中感知作者极富张力的语言表达和思想情感,进而提升自身的语言体味能力。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来说,要引导学生以整体感知的方式来展开阅读,以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挖掘文字信息的重点及情感表达,以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完善对于课文内容的解读以及文字信息闪光点的挖掘。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学生需要透过这篇文章,感知浓缩在现实生活当中,存在于自己身边的父爱,从而提升自身的情感道德意识,培养学生不断深化热爱亲人、关心亲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文的重点在于如何从作者朴素的语言当中挖掘出浓浓的父子神情,如何从作者对于父亲背影的感慨引申到子女对于亲人的关怀与热爱之情。本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明确作者表达“背影”这样一种意象,对于升华父爱的作用与意义,体会作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手法和创作模式。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相信同学们从小到大聆听过许多有关母爱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还有很多的诗歌、句子,包括很多年前那部著名的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如果让大家写一篇文章夸赞自己的母亲,相信大家都会有很多的话想说,有很多的故事想讲,不过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课堂的主题,母爱固然伟大,可是我们也都知道父亲、母亲和我们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我们知道太多描述或者抒发母亲如何伟大的文章,那么相对而言,父爱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所创作的这篇《背影》。

(二)课文鉴赏,引发思考与讨论

1.作者及成文背景介绍。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同时也是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和《旅行杂记》,另有一些文艺论著,收录在《朱自清文集》当中。《背影》写于1925年,彼时的中国正经历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明争暗斗,知识分子处于奔波劳碌、朝不保夕的艰难境地当中,朱自清日后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中的那句话,当时读过,便泪如泉涌……”,可以说《背影》一文蕴含着乱世之中父子之间的惺惺相惜、相互怜爱的思想感情,能够让无数读者深入其中有所慨叹、有所同情、有所共鸣。

2.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

(1)本文的题目叫作《背影》,那么就文章内容来说,作者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呢?

站台买橘送别。

(2)课文当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有关背影的描写?这些描写又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第一次——文章开篇就提到背影,这是一种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第二次——在车站送别时,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儿子看见父亲步履蹒跚的背影,一时热泪盈眶,这是一种对父亲的感激与感动。

第三次——父子在车站分别,儿子看见父亲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这是一种伤感、难过的情绪表达,是一种不甘的离别。

第四次——文章结尾部分,儿子读着父亲的心,脑海里又浮现起父亲的背影,与文章开头呼应,是一种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3.再次朗读课文,重点分析文章的字、词和段落。

(1)父亲在车站送别儿子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情,又有哪一件事情是最令你感动的?

照看行李、送子上车、叮嘱儿子、为儿子买橘、挑选座位、嘱咐茶房。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买橘送别,作者在这一段有关父亲背影的描写当中,用黑与深青的穿戴颜色,勾勒出父亲朴素的心态和沉重的心情(文章中的很多词语诸如狼藉、亏空、惨淡等都能表现出父亲此时的心情是沉重甚至是悲痛的),用蹒跚的步履暗示出他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用攀、缩等动作细节,描绘出一个朴素老夫步履维艰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境况,这样的背影是令人心酸和感动的,也能够衬托着父亲的执着和为了儿子的义无反顾。

(2)父亲为儿子所做的这一切,儿子能够感知或者是否理解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儿子看到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以及文章最后含泪读完父亲的信,眼前又回忆起昔时父亲的背影时,所有有关感动、惆怅、心酸和压抑的眼泪,都伴随着后悔自责的情绪不禁而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况父子血浓于水,一切本为天意。无论儿子之前是否理解父亲,此刻心里怀揣的都是满满的感动、真挚的思念。

(三)迁移拓展,感受思想情感

事实上朱自清所描写的《背影》只是其生活中一件非常琐碎的小事,但是细节当中却折射出父亲对儿子的关心,那些溢于言表、却在一举一动当中难以隐藏的关切和爱。古有孟郊“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明为人儿女一直都生活在父母的关切,亲人的帮护之下,但是却有太多人在生活当中过于自我、忙忙碌碌,没有意识到这种或明白或隐藏的真心,很多事情看似琐碎,但却是一片真心。中国有句古话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所以趁着每一个人还年轻的时候,请好好珍惜父母,珍惜父母对你的爱,尤其是那些不善言辞的父亲,他们的爱也许不够浓烈,但却是无法替代的珍藏。

三、课后作业布置

我们习惯于去诉说母爱的伟大,古往今来也有太多的文字去记录母亲的伟大,去记录她们的不容易,但是往往父亲这样的角色却被人遗忘。但事实上父亲所给予我们的爱并不比母亲少,很多时候只是他们一贯的严厉形象,让我们忘却了那些潜在心底的关怀与关爱。所以请大家回到家里,面对你的父亲,用一种你力所能及的方式,用一句话也好、用一个动作也罢,让父亲感受到你的回应,让父亲明白,其实他对你们的爱,你们一直都懂。

劳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9

《美味凉菜我调制》是二年级劳动实践课的第三课,该活动课主要介绍凉拌黄瓜的做法,同时告知学生凉拌菜的饮食学问,通过凉拌菜的劳动过程,让学生学会安全用刀、安康饮食等学问。凉菜是家庭菜肴中一种简洁易学的饮食,制作简洁,易于操作,且能表达各类菜品的自然奇妙搭配。学习制作凉菜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意义,对培育学生的制造劳动力量具有实践意义。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全面进展中的重大作用,加强制造性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制造力量。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对劳动课具有剧烈的动手欲望和操作兴趣,但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实践动手力量有待提高。因此针对学生的根本状况,课程设计应以学生兴趣为基点,强调安全劳动的操作概念,在安全好玩的课堂气氛中,引导形成学生安康饮食的概念,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培育学生的劳动创作力。

【三、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凉拌菜的概念及做法,会做简洁的凉拌菜。

养成安全使用厨房用具的习惯。

形成安康饮食的概念。

了解不同地域的凉拌菜文化。

【四、教学重、难点】

会做简洁的凉拌菜,会安全使用厨房用具。

【五、课前预备】

1、教师预备:课件、视频等。

2、学生预备:制作凉拌菜的原材料、各式调味品、砧板、刀、碗、盘子、围裙、手套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视频导入

1、同学们好,我是来自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的林桂娥教师,今日我们一起要学习的劳动课是《美味凉菜我调制》,正式上课前,我们来观看一段夏天的视频。

2、播放视频:夏天的阳光、蝉鸣、荷花、孩子待在空调房、外出游玩、美食、冰淇淋、凉拌菜的各种混剪视频,配上欢快的音乐。

3、同学们,炎炎盛夏,你是怎么度过的呢?

4、学生答复。

5、是啊,在酷热的夏天,海边、冰淇淋、空调,凉拌菜,一个都不能少,简洁又美味的凉拌菜,就是一道解暑良方,它能让人食指大动,胃口大开。

6、什么是凉拌菜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7、图片展现,讲解。

凉拌菜是将新奇食材经过初步加工和焯水处理后,经过添加糖、香油、醋、盐、辣椒油等调味料制作而成的菜肴。凉拌菜的主要特点是:选料精细、口感清爽、色泽明丽、造型美观、摆拼讲究。凉拌菜是宴席中不行缺少的一类菜品。在上餐次序上,它通常都放在最前面,故有“见面菜”或“迎宾菜”之称。

活动二:介绍凉拌黄瓜

1、今日,我们也来学做凉拌菜,从最简洁的凉拌黄瓜开头,给家人“露一手”吧。

2、介绍材料和工具(图片出示)。

这是制作凉拌黄瓜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播放视频,凉拌黄瓜的制作过程。

下面我们一起观看视频,看看详细的制作过程。

活动三:温馨提示

同学们,看完视频,针对凉拌黄瓜的制作,林教师有三点温馨提示要告知大家。

1、蒜头的处理方法。可以请家长帮助把蒜头切碎或自己用工具捣成蒜蓉或蒜泥。

2、切菜的姿态。左手指关节弯曲,用中指第一个突出的指关节顶住刀面,让指尖和刀锋有肯定的距离;右手紧握刀柄,刀面对外倾斜。

3、黄瓜的切法。可将黄瓜切片状、条状、块状,也可以将块状黄瓜装入保鲜袋里,用刀面拍扁后再切块,既简单入味,又安全,更好吃。

活动四:凉拌菜小学问

凉拌菜的原材料。

林教师要跟大家说说凉拌菜的小学问。美食界有句俗语:万物皆凉拌,除了凉拌黄瓜,还有凉拌豆芽、凉拌牛肉、凉拌豆角等等。

凉拌菜的原材料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分为新奇和熟料两种。并且大局部原料都是熟料。同学们可以依据自己的饮食喜好,在家人的陪伴下自由选择食物进展搭配制作。

凉拌汁的.调配。

调味料是凉拌菜的“灵魂”所在。糖、香油、醋、盐、辣椒油等调味料的多少,给予了每一道凉拌菜

不同的味道。常用的凉拌汁有葱油汁、麻酱汁、红油汁。固然,你也可以依据自己的口味,自由搭配调味料。出示各种调味料的图片。

沙拉也是凉拌菜。

前面我们介绍的凉拌菜,都是中国的凉拌菜,其实在西餐的饮食中,也有凉拌菜,那就是沙拉(出示图片)。沙拉一般给食材添加沙拉酱。

4、随着中外餐饮的不断交融,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做出更多新奇、更美味的凉拌菜。

活动五:劳动评价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林教师班上的同学都做出来了哪些美味的凉拌菜吧!

2、播放学生美食作品

3、图片出示书上的评价表。

同学们还可以依据书上的评价表,给自己的劳动成果打分哦。

活动六:安全留意事项

1、在制作凉拌菜的过程中,大家都有哪些心得体会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2、播放同学的录音,文字显示。

3、教师总结。

听完同学们的共享,我们知道了:

小手洗净要擦干,用刀切记要当心;

食材清洁要认真,剩菜不留要倒掉;

生熟肯定要分开,少盐少糖更安康。

【七、课后活动超市】

1、课后,同学们可以用今日学到的凉拌菜学问,动手给家人做一道凉拌菜,同时,还可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录到书上的劳动日记中,跟大家一起共享。

2、课件展现各类记录方式:思维导图,手抄报,纯文字+图片

【八、板书设计】

美味凉菜我调制

造型美观选料精细

安全用刀生熟分开

不留隔夜菜

【九、教学反思】

课程设置符合学情。

《背影》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使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重点难点】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诗,这是大诗人李峤写的风,谁来读一读。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

是的,诗中的风,无所不能,气势雄伟,让人为之侧目,今天老师不但给大家带来了诗,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风的朋友。

二、读词语:和风细雨、春风化雨、风和日丽、谈笑风生、一帆风顺

师:这些词语都是风组成的。你们看,风,可以猜出来,可以通过词语读出来,可以通过诗歌写出来,能不能画出来呢? 师:今天,我们通过《画风》这篇课文来寻找答案。出示课题:画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粗知脉络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文,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主人公?他们又做了一件什么事呢?(板书人名,读人名,介绍用课题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师:同学们,春风他就像一个魔术师,他轻轻一吹,小草就换上绿衣裳。再轻轻一吹,桃花露出了粉嫩的脸颊。又轻轻一吹,柳树梳起了长辫子。他吹呀吹,将大地都吹醒了。那风怎么画出来呢?今天我们就从《画风》中去寻找答案。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

1、默读课文第2-8自然段,想想这些小伙伴是怎样画风的?把描写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2、出示图,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四幅图分别是文中的哪个小朋友画的呢? 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渡:是啊,同学们,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分别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画出了不一样风,你喜欢文中那个小朋友画的风呢?请你找到他的风,自己读一读。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四、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①老师明白了,你真了不起,这是赵小艺画的风,谁还能再来读一读。

②在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你能找到吗?通过这个动词,你知道了什么?赵小艺能在静止的风中画出风,可动脑筋了,你动脑筋时是怎么做的呢?你看,我们在写话时,用上人物的动作,就更精彩了。谁能再来读读这句话。

③通过朗读,老师听出来了,赵小艺用自己的聪明画出了风,那她画的风藏在哪里?(板书:旗子飘)你们能给这幅画作一句诗吗?别急,咱们就用这个句式作句诗。谁行?指名几个学生。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看看你多了不起,这么快就作了一句诗。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诗吧!除了赵小艺画的风,你还喜欢谁画的风?

2、宋涛画风: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刚刚赵小艺画风可动脑筋了,宋涛受到她的启发,也画出风了,那宋涛的风藏在画的哪里呀?(板书:雨丝斜)

谁能来再读读这句话,是啊,风把雨丝吹斜了,多美的画面啊,你们能给画也作一句诗吗?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

3、陈丹画风: 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①他的风藏在哪里了?生:弯弯的小树(板书:小树弯)你能用朗读的方法让我们感觉到风吗?为什么要重读“弯弯”呢?那好,我们都是小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风的感受了,请你和小树一样。

那我们也来看一看,风藏在哪里?可以用我们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

五、深化主题、课外拓展

1、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老师要请同学来读一读。

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起风了,风吹来了一首首小诗。让我们来读一读这首小诗吧。你愿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

2、瞧瞧你们多了不起,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生加题目:《起风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你们共同的杰作吧!

3、读完了美美的诗,三个小朋友都画出了自己的风,那你会画风吗?你的风藏在哪里呢?你能刚才的句式说一说吗?

4、老师在许许多多风的图片,让我们看看,风藏在哪里?看完图片,请你拿出你的卡片,让我们也来写一写小诗吧!板书设计

风 宋涛

雨丝斜 陈丹

小树弯 赵小艺

旗子飘、风车转

【教学反思】

学完本课以后,我认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以情境贯穿教学的始终。在课堂上比较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训练,常常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怎样有效地进行阅读或者写作,注重各学科的整合,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背影》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11

经典散文《背影》,近年来再次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笼罩在《背影》文本阅读教学上的“迷雾”依然不少,有些问题其实比较简单,却总感觉似乎一直被什么遮掩或阻挡,无法看准摸清。例如,有没有简明可行的办法让其主题得以清晰明确或更合理地表达出来?对于当下热闹的《背影》文本研读和教学,该在哪些地方作些反思和纠偏?等等。

笔者在教研过程中,从研究者们留下的罅缝里发现了一点不太引人注意的微光,形成了一些思考。在此,力图通过比较新颖的视角和尖锐的提问,将某些问题简单化,给文本解读和阅读教学提供一点新思路。这便是如下的“三问”,笔者通过不断反问自己,尝试作出多种回答,并在不同年龄段学生那里寻求到某些答案和部分验证。这“三问”是:

1.《背影》作为记叙抒情性散文,其人物事件关涉的时间、地点,学生全都弄清楚了没有?

2.《背影》的末段,假若只保留最后一句,行不行?

3.《背影》的感人,仅仅是因为“买橘子”情节?

提出这三问,笔者是有多方面考虑的。因为,这三问,从外——内——外两方面三轮次,相互关联并精准指向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环节,谁都无法回避,而事实上,多数课堂恰恰回避或直接抛弃了对它们必要的回应。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就一定会延伸牵连出诸多不可绕开的新问题,由此或可解开笼罩在文本上的诸多“迷雾”。

先看第一个问题。多数老师的回答是:不敢肯定。其实就是很不肯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事实很明了,如果不借助于老师的补充,学生根本不清楚“那年冬天”的“那年”是何年?也不知晓“近几年来”大约是何时到何时?一篇公认朴素好读的千字散文,连里面写的事情发生的时间都不能看清。这是为什么?有人这就可能会产生一个反问了:你要搞清这些有啥用?学生不清楚这些细节,不照样读得好好的,读完后有着深深的感动!

深入细致分析研读文本之后,这个问题不难回应。理由我放在后面说。

现在看第二个问题。师生们的回答截然相反。似乎都有理由。肯定者说,行。因为保留的这句话是个抒情句,抒发了对父子相见的渴望,从而表达了父子深情。反对者说,不行。朱自清是大家,怎么会写没有意义的文字?末段里似乎有千言万语,但没有多说。

笔者总体支持后一判断,但觉着也有失察之处,因为其主要依赖于经验判断,名人效应,“没有多说”也并不符合文本实际。名家作品中就没有庸文?没有败笔?但作为教材,这么一大段存在于如此精致的文本中,一定有它的道理;末段不是没说什么,而是在我们这些阅历稍多的人看来,恰恰是说了很多,说得还很坦白、具体,只是,需要我们根据人的普遍的生活状态、生存原理和亲情、人际关系去“显影”,去“转换”。而学生基于年龄阅历等限制,实在很难领悟体会其内在情愫,这就需要我们为他们提供或设置类似或相近的经验和情感氛围,去慢慢引导、感悟,且不宜期待过高,能让部分学生若有所思或许足矣。具体理由,也放在后面说。

第三个问题,因为提问用了“仅仅”而引起了注意和思考,所以,也就同样就有些不同的看法了,也引起了不少学生对末段的关注,问题便又回到第二个上。不赘述。

笔者提的这三个问题是有新意,有价值的。就我的阅读面和浅陋的识见来看,目前的《背影》课堂案例和研究文章里,将这三条作为问题链提出来作分析思考和研究切入角度的十分少见。而我坚信,对这三个问题,若能合理地予以解说、分析、回答,是能直接或接近指向《背影》教学新思路和几个重要问题答案的,即《背影》到底想表达什么?怎样表述其主题才会是大家普遍可以接受的?目前的《背影》课堂教学亟需怎样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将文本的魅力较为精约地散发出来,奉献给初中学生,从而达成《背影》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的实现?

现在,回答第一个问题:弄清《背影》叙事所涉及的时间、地点有何必要?

这个问题,首先还是得从文本体式教学要求看。《背影》是记叙性散文,非小说戏剧之类文学作品。通常,按照流行的叙事学理论,文学类作品教学,阅读教学要抓人物形象,而记叙、散文类文章,要抓的则是作者在文本里表达的情意情思情趣情调,以及进一步理解作者是怎样来表达或传达这种思想感情的。毋庸讳言,《背影》的教学现实是,不少学生确实没有完全弄清楚文本里面所写的人物事件关涉的准确时间地点,他们不也基本弄懂了文意吗?

对此,应该这样去思考和评价: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有三维目标。知识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间还有一个“过程和方法”目标,这个目标,有其重要独立价值,也是前后两个目标达成的桥梁和中介。现在,你若撇掉第一个,第二个目标也只挑拣文本中段,即“买橘子”情节来教学,那么,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断章取义”的,过程和方法自然不完整准确,就直接奔着最后一个目标去了,这能说是真的“戳中”了“准星”吗?老师们认定的“懂了”,或许是部分“事实”,那是源于课文和教学中的其他因素支持形成的,如“买橘子”细节演示模拟的生动感人,或教学中的朗诵、多媒体的较好配合,甚至作者的名人效应,等等。但这并不表明,基本的知识层面就可以由其他手段取代而忽略。又或许,这是基于大致的定性评价而非定量评价,这种评价的可靠性并不稳定。事实似乎也证明了这点:多数学生也只是“刹那间感动”,持久力很弱。

其次,更重要的地方在于,作者有意含糊、隐藏的“叙事时间”,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现在,借助已有资料和认知信息,老师们几乎都知道,文本里涉及的时间跨度是八年左右。这是根据文末落款写作时间和文内相关表述,以及适度的作者生平经历简介,综合分析判定的。但文内,作者对此似乎有点讳莫如深。这有两点值得考虑:

第一,着意模糊、淡化。目的是不让其成为阅读焦点。这就类似新闻摄像中的镜头“聚焦”,有时候为了突出中心重心,特意采取技术手段让周边次要人物和景物模糊一下。“那年冬天”,读起来似乎在同一位熟识的老朋友叙旧一样,作者将读者当成了他的老朋友,在向老朋友倾诉自己家中的往事,彼此之间非常熟悉,心照不宣,很自然地让那段不愿提及的悲伤时间溜过、滑去。若非得写成“1917年冬天”,是不是又有点像读史书而非情感倾诉了?正如有专家指出的,任何文章,阅读的起始姿态很重要,就像唱歌定调。优秀的作者,其写作是很在乎引导和关照读者随时随地的阅读感受的。

第二,让《背影》里的这个“时间差”,生出极其复杂内敛的情感“空间势能”。简言之,因为前文已经直白、细腻地写足了父爱的细节,现在,它需要“沉郁顿挫”地表达这种“情感”:原本单纯的父子情,也曾历经巨大冲击,但终究回归了。基于这样的整体叙事意图和表达力度需要,行文必须朝另一个几乎相反的方向导引,即必须交待父子之间相当严重的龃龉隔阂,而这种表达又不能“破坏”前文“刻画”的老父的正面形象,可靠的办法就是采取系列“微言大义”式“隐晦”和“隐讳”的表达,“压缩”或“隐藏”不便呈露的客观“叙事时空”,促成读者“想象”“抒情”等饱含情感逻辑的“心理时空”的爆发。这好比“拔河”比赛,参赛者拉开适当的距离,张马步,展双臂,目的是便于“发力”,否则,有劲无处使,有勇派不上。“八年”,不长不短,父子情感的隔膜和折磨,岂是一两年所能比的?从审美心理学分析,这便是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同时反衬现象”,如欣赏南朝梁代王籍《入若耶溪》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般感受。换言之,因为前面写足了父爱,所以,后面的父子纠葛隔阂之类,在成熟的读者看来,并不破坏业已建立的对其“父子情深”的认定,相反会大大强化。

当然,这些个道理,分析起来比较复杂,多数初二学生一时半会很难明白,自然不能这样搬用解释。可以磊落地告诫学生,朱自清的父子情,在祖母去世后的八年里发生了严重问题。你们今后的人生之路,也多半会遇到类似的困惑和问题,但最终必将消解。或者先搁置起来,但老师一定要洞悉明察,了然于心,以备不时之需,如情感体验超常学生的学习需要。

第二个问题。与第三个问题紧紧相扣,回答好第二个问题,后者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此,笔者的看法是:单纯从文本的完整性看,行,但要传达出《背影》文本呈现出来的情感,不行。为什么说行?我们不妨把前后文衔接一下,前段末尾“我的眼泪又来了”,下段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承接,依旧比较自然,文章结构完整。但深层对比体验,便发现,如此一删一接,仅仅是一个完整的文本,表情达意则差之远矣。为什么?首先,从前段结束“叙事”,直接跳到“抒情”,表达希望早日见到父亲的心情,但跳跃性偏大,没有一点过渡和“缓冲”,不太符合阅读心理。其次,关键是,若接受删的结果,那只能承受文本内涵“平面化”的进一步后果。所谓平面化,即没有了厚度、深度和“千回百转倒折出来”那样的力度,就是平庸,你能接受这样的文本吗?当然不会。又为什么?因为删节的后果,读者感受到的,便仅是小学生常写的“父爱”“一件小事”般的感觉了:被父亲“买橘子”而感动,一直到结尾,都是基于这件小事琐事,细节是生动了,但整个文本就这一件,也就是说,现在作者急切地想见到父亲,也仅仅是因为八年前父亲拖着臃肿的身躯翻越铁道为自己买橘子时的感动延续至今。且不说这个“感动”是否真实,是否具有如此经久不衰的力量打动成人如我辈,即对懵懂少年,若无其他因素的再强化、刺激、搅动,这一举动的魔力,恐怕也早消解殆尽。还有多少“嚼头”?跟一般学生写父爱有啥区别?这不就是“口体之欲的满足”那种婴幼儿期原始亲情吗?

具体来读一读现在这个末段,也觉着它散发着不可替代的巨大内在张力——

这段文字,由远而近,由点及面,隐去可感的大跨度“时空”,选择性扼要陈述父子奔波,家中光景,尤其是父亲劳苦一生,独力支撑家中诸多大事。这是设身处地地理解父爱中途略略生变之因,而用“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一句,则从为自己定责,为父亲讳角度,主动承揽自己确实需要承担的所有责任,也就为这纯洁深厚、来之不易的父子血肉深情作了最简单、最合人性,也最合阅读心理的归因。从而昭示这文本的主题指向可能是:血脉亲缘也有龃龉磕碰,父子隔阂终将化解,因为血浓于水——父爱如山,亲情珍贵。

有专家认为,《背影》有“生命意识”充盈其间,或者说就是主题。其实二者并非不可调和,大可以并存、统一起来这样表述:感悟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基础上的父子情深。阅读,本就不是文本或作者一个人的事。本来,从祖母的去世到父亲的老病,这一连串事件一下子汇聚到笔端,任何作者生出些许“生命短暂,亲情珍贵”意识,也是再正常不过的。读者由文本里涉及的四代人巨大的存世落差和父亲的老迈病疾而想到了生命的短暂,世事的无常,说明文本的情感熏陶作用起了很好的效果,至少对某些感悟力超强的读者产生了作用。但无论如何,作为学生阅读文本的《背影》,父子情深及这种亲情的艰难回归和延续发展中的悔疚,其核心主题地位还是不可取代的。它是一切感悟延伸的基础,更符合十三四岁学生阅读心理发展实际。尤其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教学,让青少年学生具体感受到“亲情也有磕碰,亲情更需呵护”,可能比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短暂”,更符合当下课程教学的现实目标。事实上,通过观察了解,在几乎百分百的学生读者那里,阅读这个文本的情感流动次序是,先有亲情,后有生命意识。否则,欣赏一部作品,都先“戴着沉重的脚镣跳舞”,还有什么阅读情趣?公允地说,到了一般读者二读、三读再三读,则它们很可能就相互纠缠,相对促发,相应加深了。应该说,这种体认,既考虑到学生的普遍认知水平,也能满足少数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是比较合理的,也是理性的读者所应持有的阅读认知。教学中有了这种认知,对主题的归纳、处理和表述就不会有困难。

回看这三个问题,按某些专家的看法,有些似乎是在外围“敲打”,但并不刁钻,却能获得更接近事理文理的答案,可为何对《背影》主题的认知和确认如此艰难?《背影》的文本阅读教学方向方法如此杂乱?

笔者不拟对此作全面深刻的剖析,仅从文本细读的误区上略作探讨。

近些年来,“文本细读”十分流行,这对纠正过去语文教学的模式化、概念化、教条化错误是个巨大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或偏差现象,把过去语文教学中积累的有效做法全当做“污水”一股脑地泼出去了。比如,把“细读”操作成了“细碎地读”,只关注具体字词,而漠视或无视整体架构、表达手段;过度强调自己的阅读感受,而罔顾文本,不顾教学对象,等等。《背影》阅读教学,正有此类问题存在。

特级教师王崧舟所说,“其实,文本细读,不光需要微观层面细腻地读,也需要中观层面的细致地读,还需要宏观层面的细心地读。这三者应该成为细读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背影》这样一千三百多字的散文,其合理化教学,无论是谁,都一定要注意到文本的宏观层面整体结构(有学者把它叫做“圈层结构”),如前后文的内容反差,情感的起伏变化,以及表达方式的适变、转换,等等。只要注意这些,就能立马看到不少被忽略的东西。

具体来说,《背影》不是仅仅写由“买橘子”带来的感动,文本的后部,更向读者挑明了作者情感的巨大波动变化,当然父子亲情最终还是复归、凝聚并升华了。“买橘子”写老父关爱儿子,无疑是表达对父亲的深深爱意,学生理解这一点没有难度,但末段的概述、议论,分明是叙议中隐约透露着父子一段很长时间的隔膜疏远,而末句的呼告,再次将情感凝注在父子情上,因此,文本的情感轨迹,整体观之,便是:父亲原本一直爱子深深,但后来由于家庭琐屑和光景日衰等原因,父子间有了不小的龃龉矛盾,经过老父写信“示弱”,儿子顿时悔疚不已,需要文字表达忏悔,庆幸亲情的艰难回归。这种个体情感,本来就是作者外化了的,又是少年读者经验之外的,再经过了文字的“转移”“稀释”。转折,对初二学生来说,确实普遍有理解难度,但从文本并不复杂的对立性整体结构上来把握作者情感律动的脉搏,却符合培根所说的“经过否定性事例才获得新的经验”的认知结构,至少可以让学生获得新的经验体验感悟,决不会仅仅聚焦于“买橘子”一个情节。这个阅读教学目标一定要坚定地对准、朝向。

不妨再稍微拓展一些,说到本文写作上的另外一个特点,也能很好地印证笔者的分析判断。这个特点是:详略安排与点面结合。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地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地叙述。

《背影》详写的,是个“点”,是父亲替儿子买橘子情节;略写的,则是“面”,是其后若干年父子间的矛盾隔膜。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一般文章的详略,其内容倾向都是同一的、统一的,如《我的老师》写蔡芸芝对学生魏巍的教育和关爱,七件事,前五件简略,后两件详细,但都统一在对老师的美好情感之内。《散步》则通过母子对话等,写一家亲,所涉及的人物情感是温和平稳上升,不断加深的,几乎没有情感冲突。而《背影》的中部详写和后面略述,在文本中“短暂地”分属于两种情感,正是基于上文分析的一些因素所作出的必要而巧妙的安排。它让读者既领悟了父子亲情,又依稀看到了一些冲突,更体验到了“生命意识”下亲情回归的不易。否则,正如特级教师韩军分析的那样,“事件、线索固然单纯了,主旨固然鲜明、突出了,但意蕴轻浮了,与任一种学生写的‘父爱作文没有根本区别。”

由此是否可以讨论:初中学生既已对生死有了哲理思索,产生了迷惘,教学中紧扣文本渗透生命教育就该是课堂阅读目标定位需要之方向。

另外,《背影》的末段概写,还使用了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几乎可以说是“叙述议论与抒情”最精致的“三结合”手法。于是,它产生了如当代叙事学研究大师彼得·布鲁克斯所希望的,“由内在的能量和张力、冲动、抵制和欲望构成的一个系统”,真正做到了文质统一,文质兼美。

参考文献

①张红顺:《〈背影〉“主题”教学的反思与重建》,《教学与管理》,2014年第1期。

②韩军:《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2年第1期。

③李华平:《映射在“背影”上的是什么?》,《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5年第11期。

④李丹,陈秀娣:《儿童生命认知和生命发展的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第4期。

⑤卓立子:《比批判更重要的是建设》,《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5年第8期。

⑥黄硕:《〈背影〉末段怎样包容着全章的内容和意义》,《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15年第2期。

上一篇:英语课后练习题参考下一篇:党性教育学习心得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