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课堂教学实录

2024-06-28

背影课堂教学实录(共8篇)

背影课堂教学实录 篇1

《背影》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下面看大屏幕,预学时,你关注了这一组词吗?每个词读两遍,速度不要快。屏显:

祸不单行

满院狼藉

惨淡 赋闲

踌躇

蹒跚

颓唐

情不能自已

琐屑 情郁于中

大去之期

(学生齐读。教师抽查学生解释词语。)

师:下面大家将这一组词语再轻轻地自读一遍。(学生小声朗读)谁来说说朗读后的感受? 生1:惨淡 生2:凄凉 生3:伤感

生4:心里感觉很灰暗,压抑。

师:是的,老师读了以后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沧桑感。也许还真没有一篇课文的重要词语集中在一起会给人这样的感受。作者为什么想起要写这篇文章呢?我们看屏幕,看看作者自己是怎么说的。屏显:

写作缘由 朱自清: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师:是因为父亲的一封来信。作者所引的信中的那句话,在文中的哪里?请画出来。(学生圈画)大家一起读。(师深情范读。教室里短暂静默。

师:身体平安,又何来膀子疼痛?只是“举箸提笔”之不便,又何来“大去之期不远”呢?父亲到底想和儿子说什么呢? 屏显:

读一读,这不足30字的文字里,包含了父亲怎样的心愿? 生5:对儿子很是思念。

生6:要儿子尽快回去看看他。

师:很有道理,作者读了这里以后,也是泪如泉涌。文中作者怎么写的。一起读读看。(学生齐读“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师: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一下子激起了作者对父亲的回忆,那“最不能忘记的背影”在哪里看到的呢?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请圈画出来,读一读。(学生在文中圈画,自读。教师巡视。)师:大多数同学画好了。请你来读一读。

(生7朗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这位同学找得很准确。这是父亲在浦口车站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大家细细地读,进行圈画、批注,说说你关注了哪些词语,为什么? 屏显:

细细的揣摩,圈画、批注,说说你关注了哪些词语?(学生圈画、批注,教师巡视。教室里一片寂静,只有书写的沙沙声。)师:差不多了。我们来一起交流。生8:我关注了“攀”“缩”“倾”这三个动词,这里写出父亲爬月台很艰难,不容易,表现出对儿子的深挚的爱。

生9:我关注的是“蹒跚地走”“慢慢探身”,这“蹒跚”“慢慢”写出父亲对儿子的爱。师:怎么从这两个形容词里读出了父亲的爱呢?似乎还没读到词语的内部去。还有同学关注这两个词了吗?

生10:蹒跚的意思是走路摇摆的样子,不方便。父亲年纪大了,又是一个胖子,所以腿脚不灵活吧,走路摇摆,动作缓慢,加上铁道边难走。尽管如此,父亲还是坚持自己去给儿子买橘子,这里面渗透着父亲的深爱。

师:很好。这样的品读,就进去了,读到当时父亲买橘子时的情景和情感。品析词句就要学习这样的方法,不能笼统地套。好,继续。

生11:黑布、深清布,从这几个布字里,可以看到当时父亲当时生活的艰难。

师:不错,这位同学关注了父亲的外貌。好。我们来读读大屏幕,看看丁老师的修改,与你们关注的还有哪些不一样。屏显:

我看见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马褂,棉袍,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攀着上面,再向上缩;他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生齐读完,再自读原文比较。)师:谁来说说。

生12:老师读得更仔细。攀着上面的两手和向上缩的两脚,您给去掉了。师:你读得也仔细哦。为什么不能去掉? 生12:说明父亲很努力。

师:我们想象一下,年老的父亲,肥胖的父亲当时的情状。真的已是用尽全力了。生13:还有外貌部分的“黑”字。黑是可以读到父亲在守孝。色彩灰暗。

师:小帽、棉袍、马褂可以说是当时男人的正装。可是父亲不顾这些,去为儿子买橘子,一门心思在儿子身上。父亲爬月台之艰难,甚至是狼狈的,都可以说是一种父爱的深沉。其实,这里的“背影”也赋予了它另一种深刻的象征意味,那就是父亲无休止的奔波和说不尽的辛劳的身世。

师:这一幕,作者见到这时父亲的背影,有怎样反应?作者写道: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者以前没见到过父亲的背影吗?为什么这时流泪呢?先看看,在父亲为送儿子踌躇犹豫的时候,在父亲一路上再三嘱咐的时候,在父亲忙这忙那的时候,我有怎样的想法?在前文中能找到吗?画出相关句子。(学生圈画)

师:哪位同学读一读。

生14:我找到两处。第四小节的“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第五小节“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第一处,当时作者感觉自己能行,父亲送有些多余。第二处嫌弃父亲说话不漂亮。生15:还有第五小节结尾:“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里作者暗笑父亲迂腐。

师:这两位同学,读书很仔细。我们一起来把这三段文字读一读。看屏幕。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第二段,齐读第三段。(生读)

师: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想法和现在想法的情感变化呢?

生16:现在作者想起来有些自责、后悔。太聪明了,真是太聪明了。好像说自己自作聪明。师:大家读一读,再体会体会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聪明的反义词是?对,愚蠢。是说自己自作聪明,实质很愚蠢。说反话,这里用了反语的修辞。记下来。

师:这里的暗笑与泪很快流下来了,是一组鲜明的对照。也是父爱之重与“我”的不谙世事之轻形成鲜明的对照。大家再想一想,这时的父亲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日子里?文中有交代吗?

生17:第二小节: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第三小节“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生读)想一想,冬天是怎样的?寒冷!仅仅是季节吗?哦,还有父亲此时的心情。说得很好。不仅是季节之冬,更是父亲的人生之冬,事业之冬。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的日子里,在父子俩即将分手各奔东西的时刻,我注意到父亲。与其说眼睛看到,不如说是——对!心看到了。心灵的骤然注视,咯噔之间,泪很快流下来了。师:细细读,你会发现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刚才有同学说,父亲穿的是布衣,而给“我”做的却是什么?对,紫毛大衣。那是的家庭情况和父亲的处境,能为“我”做出那么多的付出,真的是不易。

师:我们把这一部分再读一读。(生自读课文)告诉丁老师,你的父亲在你心中是怎样的形象。

生18:父亲很高大,很魁梧。生19:父亲很英俊,很伟大。生20:父亲是我的偶像。

师:这些词语似乎与朱自清笔下的父亲都不搭。有人也认为,这里的父亲“不可爱”,“不潇洒”,写得也“不诗意”。你怎么看?

生21:我觉得这里父亲对“我”的那种爱是真实的。毫不影响我对他的敬意。

师:这个问题似乎有些难。作者没有刻意的美化父亲,这里父亲爬月台之艰难,先讲了还有些狼狈。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用近乎“审丑”的方式来丰满人物形象,造成情感上的落差,拨动读者心弦。

师:父亲买回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师范读:“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如果说前面是个特写镜头话,这里就是一个慢镜头。父亲走了,又回头。父亲走了,又回头。为什么? 生22:依依不舍。

生23:还是不放心,牵挂。

师:都有。当父亲的背影混入人群再找不着了,“我”怎么样呢?泪又来了。生:不舍父亲离开吧。

师:一场聚会,一次相遇。席散了,人走了。“背影”作为最后的记忆留给了人们。人们总是充满着翘首,期待,热望,甚或是伤感。也许这正是“背影”的另一个隐喻,意味着别离。背影的“背”字,其本义就有离别,分别之意。前文中说,我想起祖母簌簌地落泪,那是一种“死别”,这里呢?对,这里是一种“生离”。有人说,本文写了一段至爱,也写了一种至痛,人生自古伤离别。好,我们大家再一起来读一读。老师读父亲的信中的那句话,大家读作者当时的感受。(师读:“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生读:“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师: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矣”,对作者而言不是一种将要到来的诀别吗?文章开头作者淡淡地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不相见”是不能见,还是不愿见?我们看一个资料。屏显: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王君《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背影》再读》 师:原来父亲来信的背后,遮遮掩掩之间,隐藏着父子之间的一场“情感战争”。大家想想,这封信,是父亲在干嘛?上课一开始大家说希望儿子回去看看。现在想想呢?对,求和。是父亲在向儿子求和。这里是儿子胜利了吗?对!没有什么胜者和败者。作者读到信泪如泉涌,是一种什么情感?

生24:有了对父亲的理解。生25:有了一种愧疚。

师:对,父亲能主动求和,我这个做儿子的却不能。真的要到“子欲孝而亲不待”吗?看资料。屏显:

朱自清是怀着羞愧、伤悲、感恩等复杂的情感写作《背影》的,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短短一篇《背影》里有悠长的朱自清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背影》背后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真实的一面。作者的忏悔是很沉重的,沉重到每思及此,就流下眼泪。

——倪文尖:《<背影>何以成为经典》

师:8年之后,作者也已为人父了。重新在看父亲的时候,作者就多了一份理解。请一位同学读第七小节的开头部分。

(生26读: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师:除了教材的旁批(“老境”和两个“惦记”),体会两个“自然”的意味。与父亲的恩怨,只是淡淡地一笔“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笔法很含蓄简约。写得多的还是对父亲老境的那种隐隐的痛以及父亲的爱。所以作者最后说,齐读最后一句!屏显: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27:两个感叹号,饱含作者想见父亲的热望。生28:“唉”里有对父亲身体的担忧。生29:“唉”里有说不尽的愧疚。师:从不相见到何时才能相见。一声叹息,两个感叹。说不完的别离,言不尽的沧桑。所以读《背影》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和家庭背景来读,看屏显。屏显:

《背影》所传达出来的“沧桑感”是沉重的,它潜隐在作品的字里行间。《背影》写的是一个时代和家庭的“大背景”下的人物的“小背影”。

——陈日亮:《<背影>:你读出了多少“背影”》 师:1928年朱自清的父亲读到了这篇文章。据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回忆说,当父亲一字一句读完《背影》时,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父子和解了。师:这篇文章就读到这里,也许我们真正读懂,也要在我们为人父母之后。台湾作家龙应台这样说—— 屏显: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师:建议大家课后读一读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或许会帮助我们读懂《背影》。下课!

背影课堂教学实录 篇2

《背影》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叙事纪实散文。本单元的文章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家是生命的港湾, 家是人生的避风港, 家由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元素组成。正是这些元素组成了无数个家, 这些无数个家庭组成了整个社会, 我们要学会体会父母兄弟的至爱亲情, 爱我亲人, 爱我生活, 爱我社会。朱自清的《背影》, 记叙了作者在浦口车站和父亲分别时的情景, 表现了父子深挚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 针对这篇感情深挚的美文, 我在教学中重点研读文中父亲说的“五句话”, 出现的“四次背影”, “三处情感的跌宕”, 两个“聪明”, “一声长叹”的语言实例赏析, 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 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理解语义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2.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 欣赏优美的句子、段落。

3.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4.体会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珍爱亲情, 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重点难点

1.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感受理解父子深情。

2.体会朴实的语言所包含的深情。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

教学流程

一、朗读课文, 文本解读

父亲的“五句话”

提问: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 谈谈你的体会。

a.“事已如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体会:担心儿子过分悲痛, 宽慰儿子。

b.“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体会:放心不下, 爱子情切。

c.“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体会:担心儿子旅程口渴, 眷眷深情溢于言中。

d.“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体会:临别嘱咐, 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

e.“进去吧, 里面没人!”体会:担心儿子, 细心关照。

小结:这些简短的话, 含义丰富。有离别的愁苦, 有对儿子不谙世情险恶的担心, 有对未来的忧虑, 也有经济拮据的难言之隐。我们似乎听到了那位父亲拳拳的爱子之音, 多好的父亲啊!

四次“背影”

提问: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并在文中标注, 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

学生朗读课文, 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加以总结:

a.“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四次,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结尾思念———照应背影。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 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 表达作者感情的同时反复照应标题, 使文章贯穿一气, 浑然一体。

b.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提问: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 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的?你认为用得最生动的动词有哪些?

a.朗读语气:舒缓、深沉。

b.买橘子时的背影的刻画: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c.生动的词语:蹒跚、探、攀、缩、倾。

小结:父亲年纪大了。但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 不顾掉下月台的危险, 艰难的“攀”着、“缩”着, “体现父爱坚如山”!这份浓浓的爱子之情, 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得落泪呢?

提问:面对这样浓重的父爱, 儿子自始至终都能理解吗?

学生浏览全文, 并在文中勾画有关句子。

重点分析, 文中有几处作者的泪在无声地流, 请找出来细心品味。

a.第一次流泪:家境惨淡, 悲哀的泪。

b.第二次流泪:望父买橘子, 感动的泪。

c.第三次流泪:“背影”消逝, 惜别的泪。

d.第四次流泪:思念父亲, 伤心的泪。

小结:“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伤心处”, 作者四次流泪, 感情是丰富真挚的,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四次“流泪”, 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这四次流泪, 造成感情上的波澜迭起。《背影》之所以成为百读不厌的名篇, 原因恐怕就在这里吧!这四次流泪, 让我们看到了朱自清先生对父亲深深的挚爱和他那颗思念父亲的心。

三处情感的跌宕

提问:找到文中的情感跌宕之处, 并体会其中的深意。

a.不送与送是第一处跌宕。

这里动词“踌躇”使用了两次。“颇踌躇了一会”, 时间较长;“踌躇了一会”, 时间较短。表现父亲是经过深思熟虑, 最后做出的决定。说明父亲关爱儿子胜过关爱自己。

b.走与不走是第二处跌宕。

父亲上车后帮“我”忙前忙后, 将诸事安排停当, “我”却让他走, 但他还不想走, 还想跟“我”多待一会儿。

c.颓唐与惦记是第三处跌宕。

父亲少年外出谋生, 独立支撑家庭, 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凄凉、颓唐!还要惦记“我”在北平现在过得好不好?咋不来封信呢?

两个“聪明”

提问:作者先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又说“我现在想想, 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里“聪明”的含义是什么?两句话是针对什么事情说的?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

关于对两个“聪明”的理解:这里两个“聪明”都是糊涂的意思。这是针对父亲和脚夫讲价钱, “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父亲嘱咐茶房好好儿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迂;认为自己已经长大, 完全能料理自己, 父亲大可不必过分小心。表现了“我”对自己当时不理解父亲深情的自责。

“一声长叹”

课文结尾, 作者一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长叹, 叹出的是对往事的自责, 对父亲的思念。一个“再”字蕴含了无限的情意, 令人回味无穷。

二、总结全文

《背影》是一篇优美的叙事纪实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 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文章语言朴实, 饱含深挚的情感, 只有细心玩味才能真正有所领悟。

文章精巧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 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的!《背影》之所以成为广为传诵的佳作, 是因为作者精巧的选材构思。作者以新颖独到的视角, 截取人物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希望同学们学完“背影”这课后能够从自己平凡的生活中摄取细小琐事, 用心去观察生活、观察你身边的人和事, 用心去体验生活、体验人生辛酸苦辣!

三、探究练习

1.课堂作业。

在生活中, 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动过, 也许是一次送别, 也许是一次谈话, 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 也许是……请你口头叙述一次让你最为感动的事。

2.阅读理解。

到南京时, 有朋友约去游逛, 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 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 本已说定不送我, 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 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 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 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 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 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 他只说:“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 进了车站。我买票, 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 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非自己插嘴不可, 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 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 夜里要警醒些, 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 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 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 我现在想想,

a.指出这段文字的记叙要素。

时间:到南京后第二日上午到下午。地点:南京, 旅馆到车站。主要人物:父亲。事件:父亲坚持送我到车站。

b.“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1) “迂”解释为:言行守旧, 不合时宜。

(2) 这三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衬托出父亲始终把作者看作是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

c.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背影》教学实录 篇3

(欣赏多媒体朗读视频《背影》,对课文有更直观形象的认识)

(师:本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我今天也想听听同学们的真实感受,你能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吗?)

生1:文章主要写了父亲在车站为“我”送行这件事。

生2:我知道作者那时候的家境很不好,还有父亲很疼爱“我”。

生3:我觉得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一幕很感人。

生4:我觉得儿子首先对父亲不太理解,后来才懂得了。

生5:我觉得文章的语言很朴实,但很感人。

生6:文章总共提到了三次背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情。

(师:哪三次背影,你能给我们找出来吗?)

生7: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

生7:我补充,应该有四次,第四次是最后,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

(师:对,你看书更仔细。那谁能告诉我们作者大致思路是怎样的呢?)

生8:我认为,作者是按照回忆背影——刻画背影——思念背影的思路来写的。

(师:看来你对文章的结构已经理解得很清晰了。)

二、讨论探究

(师:大家说得很完整,也很有自己的见解。现在请你在 “背影”前加上修饰的定语,来谈谈你对不同背景下的背影的理解。)(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热烈,气氛活跃,那下面我们就来交流分享一下大家讨论的成果。)

生9:我觉得第一个“背影”设下悬念,给读者留下无穷无尽的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是设置悬念的“背影”。

(师:你说得很好。那我们可以说本文开篇属于我们作文教学中讲过的哪种形式的开头?)

生10:设置悬念式。

(师:很好。还有什么其它见解吗?)

生11:我认为“背影”是本文的文眼,是全文的线索,所以说点题的是“背影”。

(师:从文章的线索与主题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不无道理。)

生12:我想给第二次出现的“背影”加以“望父买橘”的定语。

(师:这是从概括文章内容的角度来思考的,很恰当。而且可以看出你对第二次背影印象更为深刻,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生12:因为这次描写得最详细最感人,把父亲的举动描述得一清二楚,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父亲对作者的爱。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一幅画面吧。)(学生朗读该部分)

(现在我们来分析文章透露的内涵,注意抓住关键字词。)

生13:文中写到父亲的穿的是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说明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黑色往往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生14:看得出父亲年纪较大,腿脚不便.,所以走路蹒跚。(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生15:父亲爬月台动作最详细,用的字也很准确,“探”、“攀”、“缩”、“倾”,写出了父亲步履艰难,更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

(师:我想请同学来模拟表演、体会一下。)(学生表演爬月台画面,力求逼真,体现动词

(师:你们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一次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具体吗?)

生16:因为这次背影最能体现父亲对“我”的关爱,分别时给儿子买桔子的行为倾注了他所有的爱。这是一个令所有儿女都感动的“背影”,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师:不仅父亲的举动是令人感动的,他的语言更是简洁朴实,流露真情,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生17:“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怕儿子担心,强压自己的伤心宽慰他。

生18:“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看得出父亲对“我”很关心,很体贴。

(师:极平凡的日常絮语,包含着多少怜惜、体贴和依依不舍。好,还有什么体会吗?)

生17:我觉得这还是个“伟大”的背影。父亲是伟大的,父爱是伟大的,所以父亲留给“我”的背影也是伟大的。

(师:不错,父爱如 “冰山”,虽然露出水面能看见的只有那么少,但却储存着大量的水资源。它同母爱一样,是发自内心的最无私、最深沉的爱!更何况,这还不是平时随处可见的普通的背影,我们看看,当时父亲所处的境况是怎样的?)(学生找到相关段落,朗读)

生18:当时是“祸不单行”,奔丧、失业、典卖、借钱,光景惨淡。

(师:是啊,在这样千难万苦的逆境下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在平时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他把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都凝聚在离别时的举动中,怎能不让人潸然泪下呢?你们看,文中也写到了“我”的多次流泪,分析一下,每次感情有何不同?)

生19:“我”从背影看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疼爱,万分感动,所以忍不住流泪。

生20:我觉得除了深深感动外,“我”还有后悔和遗憾,因为当年没有很好地理解父爱,还产生“暗笑他的‘迂’”等不应有的心理,所以一旦事过多年理解体会之后,才有了深深的自责之意,忍不住伤感悔恨地流下眼泪。

(师:不错,看得出你阅读课文时真正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加以体会了,见解深刻!作者构思新颖,没有选取平时常见的面部刻画,而是选择了 “背影”这一独特的表现角度,将父亲的慈爱,艰难和努力,真切细腻地表现了出来,也显出了父爱的深沉,博大。)

三、拓展迁移

(师:世间的爱有万千种,惟有父母的爱最为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请谈谈你眼中父母对你的爱是如何表现的。)(放动画《懂你》为背影音乐)

(学生思考,写作,当堂交流)

生21:我的母亲操劳奔波,含辛茹苦,整天为我忙这忙那,为我煮最爱吃的菜肴,为我买最心爱的衣裙……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宁愿自己过得苦一些、累一些,只希望我能够幸福、快乐。可是,我却常常对她的爱熟视无睹,常常把这些爱当作是我应得的。而如今看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后,我深感后悔遗憾,在这我想真诚地对母亲说一声: “我最亲爱的妈妈,女儿爱你!”

四、作业布置

(师: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表示对他们的理解,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予感激,哪怕是给父母夹次菜,倒杯水,道声辛苦 ……好吗?)

《背影》教学实录 篇4

师:有一篇题为《儿子眼中的父亲》的文章,流传甚广,我们一起来看看。(点击课件)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 “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师:看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

生1:我明白了对爸爸的看法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同。

生2:我明白了有些东西,失去了才懂得它的珍贵。

师:确实如此啊,虽亲近如父子,但有些东西,只有在时过境迁以后,才看得更明白,懂得更深刻。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看他是如何理解父亲、领悟父爱的。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概括课文,把握文意)

建议学生这样概说课文:

概说全文的主要内容;概说文章的行文脉络;概说你认为的课文重点段落的主要内容。

活动方式:请每个学生从上面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对课文进行概说。(用五六个句子对课文进行概说。注意对课文第六段的概说。)

学生思考,交流

A.你知道了些什么?

B.本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我今天也想听听同学们的真实感受,你能用“我知道文章写了 ”这样的句式来说一句话,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吗?

生1:我知道文章写了父亲在车站为我送行这件事。

生2:我知道作者那时候的家境很不好。

生3:我知道文章写了四次背影。

师:哪四次背影,你能给我们找出来吗?

生: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第四次是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师:这四次对背影的描写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应该是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

老师课中小结:这是一篇追忆性散文,写于1925年,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平常。那是作者追忆19,丢了职赋闲在家的父亲,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分别的时候的情景。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那时的中国,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朱自清作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作者的家庭因为社会的黑暗日趋窘迫。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境遇艰难的现实。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出来的,不仅是简单的父子之间的伦理之爱,也暗含着一种时代之难和心灵之痛。

纵观本文,父亲的背影总共出现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和第四次,分别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虚写”,而最真实的背影,是作者坐在车厢里,看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是出现的。

(品析:教学内容:概说课文,把握文意;教学角度:概括内容;概说脉络;概说重点段落;教学手法:学生思考,师生交流)

速读课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

三、合作探究

顺势切入课文第六段,进行精段品读

(1)建议大家这样朗读(朗读训练)

轻声地朗读课文第六段,感受关于父亲“背影”的故事;

轻声地朗读课文第六段,感受这一段的结构层次,以这一段中两次背影分层次朗读;

轻声地朗读课文第六段,感受这一段中的感情抒发。

(2)请学生从下面的话题中自选内容研读课文第六段

话题: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

师:如果把“背影”比作一块情感的通灵宝玉,那么,它的两面都写着爱。请问写的是什么?

生:一面是“父亲爱我”,一面是“我爱父亲”。

师:知道这两种爱是比较容易的,但更重要的是知道它们是怎样表达的,这是我们探究的重点、难点。

此文很妙,就在于作者重构了一个具有强烈视感效果的焦点场景,形成了一个动人的文学意象――“背影”。而且这个“背影”又将“父爱”与“爱父”两种情感统一在一起。

为了作理性深入的分析,请同学们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背影”产生的客观条件是什么?也就是说卖橘子的货摊在什么地方?

生:卖橘子的货摊在“栅栏外”,与车厢有铁道相隔。

师:那么父亲怎样才能买到橘子?

生:须穿过铁道,要跳下这边月台,还要爬上那边月台。

师:“背影”是什么情况下的“背影”?

生:是父亲上那边月台时的背影。

师:假如像我们今天常见到的情景:列车旁的月台上有流动购物车,父亲顺手买了一兜橘子从车窗递给儿子,还会有书中所写的“背影”吗?

生:没有的。顺手买一兜橘子,就使这行为很平淡,不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刺激。

师:所以说是车厢与橘摊的空间位置构成了产生“背影”的客观条件,它增加了买橘人的行动难度。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一般来说付出了较大努力得到的东西让人觉得怎么样呢?

生:难忘、甜蜜、喜悦

生:付出较大努力得到的东西让人倍觉珍贵,须加倍爱惜。

师:难度增加了价值。我们再从父亲的情况看,假如父亲像你们年轻的体育老师那样三十几岁,又身强力壮,身体利落,穿着也利落,能轻快地跃身跳下,能轻快地纵身上跳,那么,还会有文中所写的“背影”吗?

生:没有的。父亲条件愈好,上下月台越不成问题。

师:所以文章极写父亲攀爬能力之弱,显示攀爬难度,这样,文章的情感力量会怎么样?

生:父亲条件越差,上下月台难度越大,文章的情感力量也就越发的集中和强烈。

师:综上所论,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总结――空间位置与人物行为及其自身条件的矛盾性蕴蓄着浓浓的父子情。由此大家明白叙述空间的作用了吗?

生:故事的空间影响事情的性质。

师:所以,写作有这样一条原则:利用空间条件与事件相关元素的关系塑造人物,创造故事。比如,创作一个下河救人的故事,在十来米深的唐山陡河与不到两米深的小河沟有区别吗?

生:当然,在陡河要难得多。

师:所以,我们要树立“空间意识”。

下面我们再从儿子这面看“背影”。从儿子这面看“背影”,看见的仍然是父亲,但我提醒同学们要注意,这是一种写作艺术――从儿子看到的父亲的样子中看儿子的心理――以描写对象的情状显示描写者儿子的眼神,其效果是“一石二鸟”。具体说父亲是怎样去买橘子的呢?儿子眼中的父亲是什么样的呢?尽量用书中的摹状语句表述。

生: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过铁道,“慢慢探身”,下到这边月台下边,然后在那边月台边“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师:这样具体,这样传神,说明儿子是怎样看着父亲的?

生:说明儿子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父亲的举动。

生:我感觉好像儿子和父亲一起使劲儿。

师:这一瞬间,儿子心中的骨肉亲情被激发开来,这是对父亲的一种认知。他深切地感受、理解了父爱,所以才会有情至深处、不由自主的“流泪”。同学们要记住――认知是情感产生的条件。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明白其中的缘故,就会有相应的情感。“背影”描写很具体,间接写出儿子心理很专注。甚至还写出儿子对父亲心理的体验。文中写父亲买橘子回到车上怎么说?

生:看见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师:“心里很轻松似的”是说父亲的心里感觉,儿子怎么知道?

生:“扑扑衣上的泥土”,这本身就是父亲的一种轻松的动作,从这样的动作里,可以看出父亲买来橘子好像做了一件大事情之后的轻松。

师:这些描写,其实就是儿子对父样的认知――从外表到内心。在整个买橘过程的描写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准确使用摹状词,比如“攀”、“缩”、“蹒跚”、“左倾”、“努力”,等等,都是在极力体现这橘子来得怎么样?

生:不容易。

师:“不容易”是文中的原话,我们用一个字怎样来概括?

生:难。

师:是的。用“难”来体现“心”。整个“背影”都围绕这个“难”字写。为了体现“难”,甚至还着意写父亲的穿着。他穿了什么?

生:“大马褂”、“布棉袍”,这样的衣着为上、下月台增加了不少的困难。

师:是的。写什么都有目的。这买橘子本来是一个平凡之举,那么为什么如此打动人心呢?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工笔画一般细致入微的描写,从父亲的衣着形象以及一连串的动作,走、探、穿、爬、攀、缩、倾、抱等,每一个动作那都像电视特写慢镜头一般的呈现在读者的眼前,那说明父亲买橘子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而是费了不少的周折。几个小小的橘子,包含着浓浓的父爱。

这是第一个“背影”。文中还写了第二个“背影”。第一个“背影”突出了“难”的动作,第二个“背影”体现的是什么呢?

生:第二个“背影”体现的是“难舍”的情。

师:凭什么这样说?

生:“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这才回到车里。这说明“我”一直注视着父亲。

生:一个人走进人群里,我们盯着看,有时看不到了,过一会儿,就又看到了。不见了,又见到。反反复复,直到最后消失在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

生:那个“再”字很传神,传出“我”对父亲的关心。

师:这就是“难舍”,目光依依远送人。“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孤帆远影碧空尽,不见长江天际流”。循着第二个“背影”,让我们诠释一下本文标题――《背影》。“背”,一个意思是“脊背”的“背”,一个意思是“离”。“影”,这里应该解作“像”。“背影”者,父亲渐渐去我而背之像也。这样的“背影”里蕴涵的是什么?

生:人走远了还在看,难舍之情非常明显。

父亲为儿子,多为难的事都不在乎,也因为儿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背影看,满目含情地在人群中苦苦追寻,这通灵宝玉般的“背影”,自然就永远铭刻在儿子的心田上,悬挂在儿子的记忆中,让他一面体味着“父爱”,一面释放着“爱父”。

教师进行小结:

这一段中的事件是全文的中心事件――父亲买橘。作者层次分明,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地描写了父亲的背影。那布帽、布马褂、布棉袍,表现了父亲的家庭败落、生活困苦的境遇;那蹒跚的步态,那探身、攀手、缩脚、倾身等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父亲的费劲吃力;那叮嘱的话语,表现了父亲的关怀备至;那流泪,又流泪的叙述,表现着作者内心非常复杂的情意。总之,这一段都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处处表现了作者的感动之情。

(3)回扣与顺联:

这一次的阅读任务是进行“回扣”和“顺联”。 “回扣”即回头扣住课文的开头部分,体会祸不单行、家境惨淡的特定环境;“顺联”即顺势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体会父子相恋的真挚情感。从而使全文的教学形成一种选点突破、辐射全篇的格局。

建议学生这样探究:

回扣:从对背影的描写回扣课文的二、三段,体会祸不单行,家境惨淡的特定环境

师:如果就单纯地描写父亲去买橘子,故事会这样感人吗?

生:父亲已经年老力迈了。

生:父亲的身体肥胖。

师(引导):不错,父亲的体胖和年老力衰都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外在的原因,联系课文二三段,看看有没有内在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呢?请同学自由朗读二三段

生:(沉默。)

师(启发):我们不妨回忆一下父亲的穿戴:“黑布小帽,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

生:母亲去世,悲痛,丧母的悲痛。

生:家境不好。

师(引导):是啊!母亲去世+家境不好,真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丧母无论对于谁,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种切心的痛,都是一种难以抚平的伤。

师进一步引导:除此外,父亲此时还面临怎样的境遇?

生:父亲的失业。

师:不错,失业意味着什么?

生:已到老年!没了经济收入。

师:我们的父母也可能面临失业,但并不一定是进入老年了啊!是失业不是退休!

师:是的,没了工作,直接面临经济支柱的坍塌,失业就将面临家庭经济的危机,无钱维持生计。我们来看看文中具体的语句。

生:(第三节)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师: “变卖典质” …… 就是把家里的东西典当出去换钱用。那就是倾家荡产啊! 大家想想看,父亲经受着丧母的悲痛,失业的悲哀,家败的无奈,它们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父亲的身上,压在肩负一家老少生养之责任的脊梁身上,他的心情是悲酸苦楚的,甚至是无助无望的,此时的背影该是多么沉重啊。在这种情况之下,父亲却并没有忽略对儿子的爱,父亲在这千难万苦的逆境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可见,二三两段对表现父亲爱子之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开头为整篇作品设置了惨淡的环境、悲凉的气氛,与父亲对儿子的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有力地烘托了父爱的崇高。

师:我们读《背影》的结尾。大家有什么感觉?

生:照应了开头,两年不相见,心里很想念,自然就期盼相见。

生:我觉得文章写完了,但事情没有完。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盼相见,但不知什么时候。

《背影》群文阅读课教学实录 篇5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全文写了父亲关心爱护儿子,儿子感激思念父亲。但是在用词

造句上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显得非常朴实,甚至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抽象现成的字眼,一个也没有用。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体会本文朴实的语言风格。

二、精读课文,揣摩语言 1、学生圈划朴实简洁中见情义的语言,并作批注。或将上节课找出的自己最感动的语句加以分析。(鼓励学生自由圈注,教师可提示从人物语言、外貌动作描写方面着手) 2、学生间合作交流;师生间交流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如下内容:(进一步体会白描中蕴涵的丰富情感) A、借助父亲的相关语言,想像父亲内心活动。

B、借助对“背影”的相关描写联想父亲的神情心理。

4、教师引导学生模拟表演“父亲”过铁道时的动作。或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经过(在这段文字中哪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点拨:动词、形容词的表意作用,引导学生重点体会“攀”“缩”“倾”等词的表达效果。)或再次深情朗读体会。5、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为什么“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为什么怕他看见?这仅仅是因为离别吗? 三、主动质疑 备答问题:

1、“其实我那的已 20 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 2、父亲为什么“心里感到很轻松似的”? 3、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结构成文呢?

4、创设问题情境:课文从背影描写父亲的外貌、动作,你能揣摩出当时儿子看到父亲背影时的感受和心情吗? 问题 3 明确:教师可引导学生作短暂的交谈、自由讨论,然后集中发言,教师择优肯定、适当补充。

作者所以选取“背影”这种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体现着高明的艺术构思:

1、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

2、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现,结合文章内容,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

3、艺术视角的创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随人后,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给人以生动、新颖的感受。

背影教学案例 篇6

——《背影》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那些战争题材的作品,让学生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并且发出了清晰的呼喊:再也不能让人类间的残杀延续下去了,应该让世界充满爱!编者将这种强大的价值导向隐藏在了单元编排中。二单元都是叙事性作品,描写的对象都是普通人。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琐事,表现“爱”的主题,诉说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对于普通人、弱者)的同情和关爱。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那是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的日子,父亲用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远行的游子几度落泪。父子挚情感人至深,父爱在背影的烘托下显得异乎寻常地深沉和高大。人们歌颂父亲一般采用正面来写父亲如山的高大形象,这篇课文却写了父亲朴素的外表、迂腐的言行,特别是重点写了父亲的背影。正是这样一个在特殊环境下的背影,成了本文最动人处。父亲的慈爱和固执、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文章无论记人、叙事还是抒情都十分平实,于平实中蕴含着极为深挚的情感。

2、学生分析:

林语堂曾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在现实生活中,能读懂“无字之书”,意识到亲情可贵的学生委实不多。对于这些大都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独生子女,谈及父爱,他们似乎很难察觉。娇生惯养中长大的他们比较熟悉母亲细腻、温柔母爱,而对朱自清所描绘的慈父形象表示疑惑,这竟是中国写父爱的典范之作?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要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学会把握和领悟人性美,最终学以致用,以我笔写我心来刻画有血有肉亲情洋溢的父亲形象,在这些方面有相当大的难度。

因而我觉得给这些不谙父爱的学生们上一堂他们最该补的 “父爱”课,很有必要。像朱自清一样,用真情去打动学生,因此定下以下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4、课前准备: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去查阅有关朱自清及相关资料。在了解朱自清及其代表作的基础上,走进朱自清的内心世界,感悟父爱如天;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来学会以我笔写我心,刻画好自己的父亲。查阅有关父爱的经典佳作。

5、教学思路:

我分“知人论世;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阅读”四个步骤入手来设计教学环节,解读文本。这样一篇为人称道的美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感念父亲及对自己过去不理解父爱而今懊悔不已的真挚浓厚的感情。这样的写作过程,是“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有感而发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应该启发学生尽可能挖掘、捕捉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动情瞬间。

6、教学手段:

(1)朗读教学法。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感人,因而感知、感悟文章内容,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听录音、学生齐读、散读等。

(2)研讨点拨法。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重点研读文中父亲说的“五句话儿”,出现的“四次背影”,“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一声长叹”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8、教学课时:2课时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我像极了我的父亲:我会用我的行动来表达我对人的爱憎,而不是那空洞乏力的语言。父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大概就是这种方式吧。妈妈的话形象可感,我们很小就知道,这个人一生都在为我们操劳,父亲总是默默地站在身后充当背景的那个人,可是,我们如果失去了父亲那厚实的肩膀,生命也就失去了一抹最靓丽的底色!

我现在常常会有一种恐惧,我害怕体弱多病的父亲哪一天就会突然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可能这也是所有为人子女都有的担忧吧!所以,我希望大家从现在起就好好地体会父亲的爱,好好地爱父亲,做一个爱自己也爱他人的人”。当我说完这段话时,教室里比刚才更静了,但我知道这是因为他们在思考。

这节课就这样结束了,我没有布置作业,但那一天的日记却让我大吃一惊:大多数同学都写到了他们的父亲以及体会到的爱,将我淹没在感动之中。原来我们的生活真的并不缺少感动!文章中,他们用简单、朴实甚至是稚嫩的语言写出了生命中最真实的感动。在听了老师对父爱的体会后,他们开始从生活中琐屑的细节中发现了父亲的爱;他们发现了自己不到四十岁的父亲头上长出的白头发;他们发现曾经抱怨的离了婚的父母仍然一如继住地爱着自己;他们甚至发现曾经讨厌的继父继母对自己也有着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开始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他们开始懂得理解、懂得尊重;他们也开始学会体会,学会珍惜;他们开始懂得岁月无情,生命无常,但有太多的爱让我们战胜了生活中的种种苦难,使我们强大无比。

谁还会说他们不懂爱呢?这一切的体会和感悟,不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吗?而这一切由不爱到爱的转变,居然源自课堂上那一段我对父爱的体悟,正是它,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他们最强烈的共鸣,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有了一个升华的过程。不经意间,老师的情感体验就象春雨撒向了学生心田,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案例反思

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着利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语文千万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语文教育要牢牢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要教文育人,为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服务;二是要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语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国家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德才标准指导今日之教学。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章语言朴实无华,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了作者刻骨铭心的亲情。怎么才能使学生也有同样的感受体验呢?第一课时在初二32班,课前我也认真设计了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谈对于亲情的感受。然而这堂课并没有取得意想中的良好效果。许多学生对亲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买橘送我”的层面上,对于文章从父亲背影中折射出的深沉博大的亲情,却不能深切体会。甚至有学生在读《背影》时,将父亲艰难攀爬铁道的背影解读为“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的父亲”而不是一个深爱儿子的父亲!学生的法制观念强,只是他们所想的已经远离了文本,让思维的轨道偏离了方向。可能是《背影》所呈现的情景确实离学生遥远了些,因而学生无动于衷,进入不了情境。只有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搭桥”,把学生引到文本中来,他们才能作出自己真正有效的体验与评价。可见缺乏了必需的背景介绍,学生没有“知人论世”的自学理念,会给文本的读解制造很大障碍。我想这也就是第一课时失败的根本原因。所以马上调整教学环节,重新设计教学方案。按照课堂实录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初二35班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就截然不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一节失败的语文教学案例,让我明白了把语文课本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能“教书育人”。要将“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教师的作用是导而不是教。学生如是被动地不情愿地被教师的思路牵着走,则会事倍功半;导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要引导他们展开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完成从教什么和怎么教到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帮助引导他们展开自主学习的大转变。

《背影》是父爱名篇,如何让“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文章,来震撼学生的心灵,达到“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目的,还要学会真实刻画既熟悉又陌生的父亲,避免出现父亲形象“千人一面”,对于初二..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要精心设计,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将个体体验、思考与文本联系起来,让他们的心与文本产生共鸣。

背影课堂教学实录 篇7

我随即说:同学们, 也许因为家庭的变故, 也许由于年龄的原因, 你们还无法体会这种感情。但对我来说,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我却是真真切切地想起了我的父亲。在我十四岁时, 跟大家一样大, 那时我也觉得父亲不爱我。因为在他所有的兄弟姐妹中就我们家没有男孩, 而父亲又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人。也许这怪不得他, 毕竟祖祖辈辈是农民, 养儿防老在他们那一代人心中根深蒂固。所有农活、重活他一人承包, 从早忙到晚, 从年初累到年尾, 家中光景也甚是惨淡, 加之脾气不好, 家庭琐事往往触他发火, 我却总是顶撞他。他不像母亲那样护着我, 他不爱我, 这是我年少时对父亲的印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如今, 四十岁的我, 早已做了母亲。养儿方知父母恩, 我才真正懂得父亲的心, 想起以前的幼稚想法, 我有一种深深的自责。那天, 我突然发现父亲老了。因为在我的记忆中, 父亲永远有使不完的劲, 永远是那么力大无穷、不知疲倦, 可如今只有六十多岁的他, 腰弯了、背驼了, 肥大的衣服裹着瘦削的身体愈发单薄, 头发花白稀落, 皱纹深得可以让我想起黄土高坡上的千沟万壑。活了一辈子,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病了也不吭声, 硬扛着, 每次打电话回家, 总对我说挺好的、别挂念, 殊不知……要不是那天在街上遇见一个熟人, 告诉我父亲病了, 我还真蒙在鼓里。说到这, 我的眼睛潮湿了。

“孩子们, 我们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 哪有父母不疼子女的?只是不同的父亲爱子女的方式不同罢了。我现在常常会有一种恐惧, 我害怕体弱多病的父亲哪一天就会突然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可能这也是所有为人子女永远的痛吧!至爱亲情是人间最富贵的财富。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 动物尚且如此, 何况我们人呢?我希望你们从现在起就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地孝敬双亲!”当我说完这段话时, 教室里鸦雀无声, 我在自己闪烁的泪光中看到许多学生眼里噙着的泪花。

这节课上完后, 我没有布置作业, 但那一周的周记却让我大吃一惊:大多数同学都写到了他们的父母亲以及体会到的爱。一场爱的冼礼以强劲的势头席卷而来, 将我淹没在感动之中。文章中, 他们用简单、朴实, 甚至是稚嫩的语言写出了生命中真实的感动。在听了我对父爱的体会后, 他们开始从生活琐碎的细节中发现了父母的爱:他们发现了自己不到40岁的父亲头上长出的白头发;他们发现曾经抱怨的离了婚的母亲仍然一如继住地爱着自己;他们甚至还写到双休日回到家, 第一次体谅父母的辛苦, 自己洗校服、吃饭时, 为父亲倒了一杯水, 替母亲夹了一次菜。我欣喜地发现, 他们开始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他们开始懂得理解、懂得尊重;他们也开始学会体会、学会珍惜;他们开始懂得岁月无情、生命无常。

课上完了, 周记也批完了, 但留给我的思考却没有结束。语文教材绝不只是字词的排列组合, 它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情感。我们在备课时也都制定了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 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真的把这些目标都落实了吗?尤其是情感目标, 学生真的就能理解到文章中的情感吗?真的就能体会到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感吗?如果他们不能体会, 老师该做些什么呢?我觉得这个时候就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资源作用和指导作用。教材是一种资源, 教师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课堂上就应该以教师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的人格, 以教师的视野去影响学生的视野。当学生对课文不理解时, 教师可以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引导和帮助学生去感受。也许这样做, 我们教给学生的不是知识, 但却是一种体会情感的方法和眼光, 一种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作为语文老师, 在教知识的同时, 我也开始思考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怎样在课堂中做到知识、价值、情感的高度统一。这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思考的问题, 也是我将努力的方向。

《背影》教学案例 篇8

【关键词】《背影》;教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的与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学目标存在着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来说,《背影》要求学生能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味父子情深,能够从朴素的语言当中感知作者极富张力的语言表达和思想情感,进而提升自身的语言体味能力。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来说,要引导学生以整体感知的方式来展开阅读,以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挖掘文字信息的重点及情感表达,以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完善对于课文内容的解读以及文字信息闪光点的挖掘。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学生需要透过这篇文章,感知浓缩在现实生活当中,存在于自己身边的父爱,从而提升自身的情感道德意识,培养学生不断深化热爱亲人、关心亲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文的重点在于如何从作者朴素的语言当中挖掘出浓浓的父子神情,如何从作者对于父亲背影的感慨引申到子女对于亲人的关怀与热爱之情。本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明确作者表达“背影”这样一种意象,对于升华父爱的作用与意义,体会作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手法和创作模式。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相信同学们从小到大聆听过许多有关母爱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还有很多的诗歌、句子,包括很多年前那部著名的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如果让大家写一篇文章夸赞自己的母亲,相信大家都会有很多的话想说,有很多的故事想讲,不过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课堂的主题,母爱固然伟大,可是我们也都知道父亲、母亲和我们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我们知道太多描述或者抒发母亲如何伟大的文章,那么相对而言,父爱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所创作的这篇《背影》。

(二)课文鉴赏,引发思考与讨论

1.作者及成文背景介绍。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同时也是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和《旅行杂记》,另有一些文艺论著,收录在《朱自清文集》当中。《背影》写于1925年,彼时的中国正经历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明争暗斗,知识分子处于奔波劳碌、朝不保夕的艰难境地当中,朱自清日后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中的那句话,当时读过,便泪如泉涌……”,可以说《背影》一文蕴含着乱世之中父子之间的惺惺相惜、相互怜爱的思想感情,能够让无数读者深入其中有所慨叹、有所同情、有所共鸣。

2.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

(1)本文的题目叫作《背影》,那么就文章内容来说,作者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呢?

站台买橘送别。

(2)课文当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有关背影的描写?这些描写又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第一次——文章开篇就提到背影,这是一种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第二次——在车站送别时,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儿子看见父亲步履蹒跚的背影,一时热泪盈眶,这是一种对父亲的感激与感动。

第三次——父子在车站分别,儿子看见父亲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这是一种伤感、难过的情绪表达,是一种不甘的离别。

第四次——文章结尾部分,儿子读着父亲的心,脑海里又浮现起父亲的背影,与文章开头呼应,是一种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3.再次朗读课文,重点分析文章的字、词和段落。

(1)父亲在车站送别儿子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情,又有哪一件事情是最令你感动的?

照看行李、送子上车、叮嘱儿子、为儿子买橘、挑选座位、嘱咐茶房。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买橘送别,作者在这一段有关父亲背影的描写当中,用黑与深青的穿戴颜色,勾勒出父亲朴素的心态和沉重的心情(文章中的很多词语诸如狼藉、亏空、惨淡等都能表现出父亲此时的心情是沉重甚至是悲痛的),用蹒跚的步履暗示出他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用攀、缩等动作细节,描绘出一个朴素老夫步履维艰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境况,这样的背影是令人心酸和感动的,也能够衬托着父亲的执着和为了儿子的义无反顾。

(2)父亲为儿子所做的这一切,儿子能够感知或者是否理解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儿子看到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以及文章最后含泪读完父亲的信,眼前又回忆起昔时父亲的背影时,所有有关感动、惆怅、心酸和压抑的眼泪,都伴随着后悔自责的情绪不禁而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况父子血浓于水,一切本为天意。无论儿子之前是否理解父亲,此刻心里怀揣的都是满满的感动、真挚的思念。

(三)迁移拓展,感受思想情感

事实上朱自清所描写的《背影》只是其生活中一件非常琐碎的小事,但是细节当中却折射出父亲对儿子的关心,那些溢于言表、却在一举一动当中难以隐藏的关切和爱。古有孟郊“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明为人儿女一直都生活在父母的关切,亲人的帮护之下,但是却有太多人在生活当中过于自我、忙忙碌碌,没有意识到这种或明白或隐藏的真心,很多事情看似琐碎,但却是一片真心。中国有句古话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所以趁着每一个人还年轻的时候,请好好珍惜父母,珍惜父母对你的爱,尤其是那些不善言辞的父亲,他们的爱也许不够浓烈,但却是无法替代的珍藏。

三、课后作业布置

我们习惯于去诉说母爱的伟大,古往今来也有太多的文字去记录母亲的伟大,去记录她们的不容易,但是往往父亲这样的角色却被人遗忘。但事实上父亲所给予我们的爱并不比母亲少,很多时候只是他们一贯的严厉形象,让我们忘却了那些潜在心底的关怀与关爱。所以请大家回到家里,面对你的父亲,用一种你力所能及的方式,用一句话也好、用一个动作也罢,让父亲感受到你的回应,让父亲明白,其实他对你们的爱,你们一直都懂。

上一篇:借“新国十”保险政策 发展现代三农保险下一篇:小学生关于读一本好书400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