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

2024-08-01

《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精选8篇)

《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 篇1

《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

【教材分析】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作为一篇叙事性散文入选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作者选取“背影”这个独特的视角,用朴素真挚的语言、细腻传神的细节和白描手法,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父亲浦口送别的情境,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重点描写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场景,让“背影”定格,成为永恒的经典。

教材选择这篇经典散文作为教学文本是符合新课标第四阶段目标的。根据新课标中“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的要求,我主要想通过探究、交流的形式,让学生从本文朴素的语言中学习文中细节描写的方法,感悟到父子之间浓浓的深情,从而触动学生心灵,体察身边的亲情。综上所述,立足文本,既能体现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特质,又能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对学生有所熏陶,是这篇课文教学的价值之所在。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接触到记叙性散文并不多,领会散文的能力是不足的,加上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生在福中不知福”,对于日常生活细节中渗透出来的爱,常常熟视无睹。因此,抓住散文的线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对于爱的思索,是很有必要的。

这篇文章内容是表现父子亲情的,是学生熟悉的主题,而且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难度,只要引导恰当就行。文章语言简练自然、朴素无华,读起来也没有多少障碍,会有阅读成功的愉悦感。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掌握抓线索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如何通过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资源利用】

教材、教师、学生、课堂、资料等等都是语文教学的资源。这节课的教学,将充分利用教师、学生和教材等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交流等,阅读文本,领悟文本。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习使用旁批的方法,从文章朴素自然的语言中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体会父爱的深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语言,深入体会情感,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

难点:触动学生心灵,感悟身边的爱。

【教学过程】

一、画面导入

今天,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艺术理想和进程的油画作品《父亲》(屏显),它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这幅画的面部特写极具震撼力,同学们从画面中读出一位什么样的父亲?

预设:艰辛的父亲,沧桑的父亲等。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预设:皱纹、眼神等。

师: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用文字勾勒出的父亲的特写镜头——背影,看看能从中读出什么。(屏显“父亲爬月台”一段,生齐读)

预设:这是一个肥胖的父亲,这位父亲在艰难爬月台,这是一个衣着朴素的父亲等。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预设:衣着、动作。

师:大家分析得颇有道理,那么这幅画面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还有哪些我们没有读出的东西,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美术作品导入,由形象的画面到生动的文字,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而且二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处,为“背影”定格,成为永恒经典也埋下伏笔。

二、美读赏析,聚焦“背影”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突出作品描写的重点,进行初步赏析。自读,提问,感知。

1.文题为“背影”,那么文中几次写到了父亲的背影?“背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预设:共四次,线索,贯穿全文。

2.你认为最感人的是哪一次背影?

预设:最感人是第二次具体描写背影。

3.文中描写普普通通的“背影”,为什么会如此感人?描写“背影”时主要刻画了哪些细节?(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现在,再读这幅文字描绘的画面,你又读出了哪些刚才你没读出的东西?(学生朗读,再次体会第二次背影)

预设:穿戴、动作等细节。通过细节描写,把父亲最本质、最真诚的内心情感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读出深沉的父爱,是爱,让“背影”定格在作者心中,也永恒在读者心里,成为一幅质朴深沉的父爱图。(板书:永恒爱)

屏显:永恒的背影,深沉的父爱。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能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基本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明白全文的中心,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再强调第二次背影,突出重点,聚焦背影,体会父爱的深沉,也为后面的品味语言和体会情感做好铺垫。

三、圈点旁批,体会情感

这爱,让作者潸然泪下,也让我们感动至极。为了更好地体悟文章的情感,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阅读的方法——旁批法。

1.什么是旁批法呢?

师:顾名思义,就是在文章旁边写批语。批语可以是赏析式的,也可以是感悟式的,还可以是拓展式的。我们共同研究一下这些旁批的方法。

赏析式旁批示例:

 

原文 旁批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攀”“缩”“微倾”,连用三个动词,完整的表现了父亲爬月台时的吃力和艰难。也和父亲是一个胖子相对应,如此艰难,父亲也在所不辞,更能突出父亲心中深深的爱子之情,生动形象极具表现力。

感悟式旁批示例:

 

原 文 旁批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我看到了一个为了儿子不辞辛劳的父亲。

我看到老人一个艰难的、凝铸着爱的深情背影。

 

拓展式旁批示例:

 

原文 旁批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我想起母亲在巷口等我回家时被路灯拉长的身影,那被晚风掠起的衣襟,看到我时高高扬起的手臂,拉着我的手靠着她回家的温暖感觉。读了这段文字,终于明白,那等待里饱含着母亲深沉的爱。 

2.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几次写作者流泪,选择你感受深刻的一次做个旁批,可以使用一种旁批的方法,也可以几种方法糅合在一起进行旁批。(生默读,进行旁批,师巡回指导。)

(交流补充旁批。分别交流,师生共同点评。请学生按照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先深情朗读,再交流旁批。)

预设:

 

流泪的句子 旁批
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泪来。 见到父亲,目睹破落家境,又想祖母——这是难过的泪!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了下来。 望见父亲为自己买橘时艰难的背影——这是感动之泪!
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看不见送别的父亲背影了——这是惜别的惆怅之泪!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读父亲信,再现父亲背影——这是思念之泪!

3.你在阅读时还在哪些令你感动的地方做了旁批?让我们来分享你的体会。

(指导学生分组采用旁批的形式,品味语言,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旁批、再进行合作交流、研讨、完善等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

4.小结:我们会发现,如此深沉的情感,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使用大量的修辞,那么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品味到情感的?

屏显:朴素、自然的语言也能感人。

旁批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重点,亦是难点,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旁批的读书方法,在旁批过程中,重点抓住四次流泪,品味文本的语言特点,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既能领悟文本的思想内容,又能学习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四、迁移延伸,布置作业

播放黄磊的《背影》,聆听中回忆生活中那些令人感动的细节:母亲掠起我们遮住眼睛的刘海,翻好我们的衣领,递上一杯牛奶;没有汽车的父亲骑着摩托车或自行车在校门口的守候,接过你沉甸甸的书包……只要你善于观察,拥有感动,就会写出美文。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回顾一下,父亲或者母亲还有哪些令你怦然心动的细节,请你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把这个细节描述出来。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次练笔,突出自然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整合起来,重点体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实践性”的语文课程特点。

【教学反思】

《背影》是一篇经典散文,许多名家作为公开课上过,好的教学设计不胜枚举,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推陈出新,实现突破,让我颇感棘手。

几经研究,我选取了第二次背影作为切入点,选择了教学生旁批来体会情感。

首先通过画面从第二处背影介入教学,聚焦背影,抓住细节描写走进作者,感受深沉的父爱。继而在指导旁批的方法时依旧以第二次背影为例,进一步从细节凸显出父爱,顺势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爱的细节,体会身边的亲情。在此基础上借助旁批引导学生重点赏析“我”四次流泪的细节描写,力图勾连“父子” 情感,同时也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和自由度,以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意。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活泼的思想和表达让我觉得确实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反思设计和课堂,我有以下几点突出体会:

一是旁批确乎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时写旁批、作札记乃是行之有效的传统良方。先示范,“抛砖引玉”,再演练,联系运用,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颇丰。但是,什么样的旁批才是好的旁批,还应该进一步给予学生指导。比如有思考价值的,语言凝练优美的,让大家感动之余有所收获的,让学生明确提升旁批水平的方向。

二是做旁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现探究能力。学生在旁批过程中,语言赏析的能力无形中得到了提高。交流时师生恰到好处的点评,让思考探究在审美层面上又有所延伸和拓展。

三是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学生有意识的修改语句,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旁批生动感人些。这其实也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是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跳出了以往分析人物、语言、写法的固有框架,学生兴趣盎然。这也给予了我感染和启迪,让我将自认为过于简单又苦于没有新思路的板书在课堂上随机创新,改成了“细节——情感——爱”“三足鼎立”的稳固造型,用“旁批”和“品味”加固,用“父背影”和“子眼泪”支撑,突出了教学重点,也突破我自设的瓶颈。

当然,语文课总是有遗憾的课。作为一篇经典散文,朗读的还是有些少,只是在交流旁批时候用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先朗读再交流,远远不够。再者,旁批时学生的关注点在自己感兴趣的局部,对于课文的整体把握上亦有欠缺。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还得在教学中进一步研究,再作提升。

【专家点评】

《背影》是一篇传统经典课文。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紧扣教学重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又能不拾人牙慧,设计出新意,这对设计者来说真可谓是一个挑战。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看到了本教学设计在许多方面的突破。一是,选取了准确的教学切入点。由文章中对父亲背影的第二处描写介入教学,然后关联起其他三处,紧紧扣住了教材的核心。此后,由此展开的对父亲情感的体会和对父亲形象的把握,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二是,教学设计的结构简洁、清晰,整体感强。设计的核心构架由新课导入、聚焦四处背影描写和旁批训练三部分构成,三部分之间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其中,借助旁批引导学生重点赏析“我”四次流泪描写的设计,与此前师生重点关注并研读四处背影描写的做法相得益彰。第二次旁批训练设计可谓用心良苦,既起到了勾连“父子”的作用,又达到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意的目的。三是,以指导写批注的教学方式结构教学有创意而且有效。这种教学策略既符合文本特点又能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适时恰当的学法指导和点拨亦很到位,让学生收获颇多。教师提供的旁批范例简单明了,示范性、指导性强。具体训练时,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和自由度。这虽然增加了教学的不确定性和难度,可是这种生成性的教学设计必然会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学生无限的创造力。扎实的旁批训练与开放的教学方式的结合,一定会让这节散文赏析课变得坚实厚重又不失灵动。四是,导入方式的设计机智、巧妙,这种导入方式既有激趣功用,又能达到引导提示效果。由经典美术作品到经典文学作品,由画中的父亲到文字中的父亲,由欣赏油画到欣赏语言,由“具象”到“抽象”,这种过渡方式很自然,很精巧,而且意味深远。

面对这样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教学时不可不读。朗读对于诗歌和散文教学而言,不仅仅是形式和手段,其实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本身就是理解赏析的过程。当然,对《背影》这篇文字相对较长的文章来说,采用何种方式读,如何读的有效,真还需要设计者费些心思。看到设计者设计的板书,我始终有些疑问:需要它吗,不多余吗,什么时候画上去呢?

本次教学的核心是批注的指导和拟写,学生在此过程中完成阅读学习的任务。那么,学生拟写批注的情况、教师的有效指导以及学生展示交流批注的方式就成了本次教学不能忽视的几个方面。建议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式的语文教学。如果本节课能在计算机教室来上(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能实现所有学生批注的时时动态展示和交流)或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技术(亦可让学生写在黑板上),就可以较全面充分地展示学生的思维水平、语言能力,同时也便于教师指导。如果真能如此,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比较、碰撞、争论、补充也更便于形成。

《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 篇2

电压是中学物理的重要概念之一,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知道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的单位和会用电压表测电压。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是研究欧姆定律的基础。

学生分析

初二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浓厚,他们的观察不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具有更深层次的探究愿望。在思维方式上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学生已经学习了声学、光学、电流和电路知识等内容,能借助工具进行观察,并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事物。而且,他们已经具备基本的串并联电路知识,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能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发现问题。对电压的认识,他们都能说出一些内容,但离科学的解释还有距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能解释家用电器说明书的电压值,能进行单位换算,并初步判断具体电压是否安全。

2. 掌握电压表的接法,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电压概念与电流概念的对比学习和电压表、电流表使用的对比学习,学会对比学习方法并逐步提高对比分析能力。

2. 通过搜集家用电器的使用说明

书,解释与电压有关的内容,领悟电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搜集信息以及运用知识解释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阅读说明书,逐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 通过搜集各种电池和电池对环境污染的有关资料,不断加深对科学技术正反两方面作用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表的接法。

(二)难点

电压的作用。

整合点分析

(一)设疑激趣

引起学生学习电压兴趣的关键,是能够找到恰当的、有震撼力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电压高低的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从而激发学生了解电压和学习如何测量电压的欲望。

首先播放鸟笼的放电现象(见图1),外边电火花闪烁,而笼中的小鸟安然无恙,再观看人在铁笼中的放电现象(见图2),激起学生学习电学的兴趣。

提出问题:什么是电压?电压的大小能否测量?你是否想测出一节干电池电压?

整合点诊断:有关电压的现象很难在课堂中再现,如雷电、静电等。常规教学手段在有限时间内只能为学生提供部分、小型、便于携带的实物和有局限性的挂图画面,信息单调,无法为学生呈现丰富的动态实时信息和提供真实的场景。

解决办法:利用信息技术的可图示性、可控制性,播放有趣的视频、图片等。

(二)指导自学

让学生组装电路使小灯泡发光,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灯泡两端电压变化及亮度变化情况,让学生感知灯泡的亮度与电压的关系。总结交流形成新知: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然后阅读教材,记住电压的单位,并与电流的概念对比进行记忆。

对于电压表的认识,应先回忆电流表知识,同时要有一个能够任意调节的、便于观察的演示电压表,让学生认清电压表的量程和学会读数方法,并对比电压表与电流表的异同;对于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要能提供实验环境,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

整合点诊断:常规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挂图和板书让学生认识电压表量程,练习电压表读数,效率较低,内容枯燥。

解决办法:

1.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和智能性,可以提供针对教学内容的练习动画,让所有学生操作练习。首先,认识电压表、演示量程和最小刻度;其次,介绍电压表的使用,知道电压表的接法(见图3);最后,练习电压表的读数,可任意调节所接的接线柱和指针的位置,练习读数,软件能够进行智能判断。(见图4)

2.开发电学平台,模拟电压表应用的环境,让所有学生都能动手操作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电学平台能够提供各种电学器件,使用者可以修改器件属性表的参数对器件参数进行设置,可用鼠标任意选择器件,并模拟连线,闭合开关后能够按照实际电学规律自动进行模拟,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还可观察电压表读数的动态变化过程。 (见图5)

(三)讨论交流深化概念

讨论交流深化概念,让学生上网搜集有关电压的资料,回答: (1) 有哪些生物电? (2) 生活中有关电压知识的应用。 (3) 有哪些新型电池?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有关生物电的知识、各种家用电器的说明书、新型电池的资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具体交流内容为: (1) 有趣的生物电。 (2) 说明书中的电压知识,哪些是安全电压。 (3) 新型电池种种,如何处理废旧电池,更好保护环境。

整合点诊断: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获取动态鲜活的丰富的资料,只能提供部分电器的说明书和新型电池的挂图等。

解决办法: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料的动态、实时性,搜集有关电压的知识、电器说明书和新型电池的资料。

(四)练习运用,形成能力

提供探究和应用的环境,学生分组实验,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电压和使用电压表测量串联两个灯泡的电压。

整合点诊断:常规教学手段实验条件有限,难以满足学生实验的个性化需求。

而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模拟操作环境, 能够满足学生实验操作的渴望和学生实验个性化的需求。

解决办法:利用信息技术的可控制性、可交互性、可模拟性、可计算性、大容量性、可复制性、可存诸性、可组合性开发的电学平台来提供练习使用电压表的环境,让每个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探究实验。

(五)评价小结

提供教师快速评价,学生之间快速评价的环境。

整合点诊断: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在小结时再现探究的过程。

解决办法:利用信息技术的可控制性、可交互性、可存储性再现总结电压表的使用过程。

整合点金石

这是一节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究课,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要求以及本节特点,针对学生的兴趣和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恰到好处地应用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科进行整合,优化了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程序,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采用的是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有其固定的程序,但在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深的教学理论水平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使其独具特色。具体如下。

教学目标的达成

这节课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知道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能用电压表测量实际电压;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采取让学生复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运用了物理学的类比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电压表的使用;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体会新型电池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同时,让学生搜集电池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污染,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在注重科学性的同时,充分体现了人文性的一面。

教学内容的处理

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自然现象与科学实验的联系,使学生了解人类就是通过实验探究来逐步探索自然的,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同时,将生活中的电压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由于电压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在中学物理中是比较难理解的概念之一。教师没有过多地进行理论阐述,只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灯泡的亮度与电压的关系,从而引出电压的作用,即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要有电压。然后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有关电压的现象,让学生了解是否安全。这样处理,落实了课程标准中注重物理与STS结合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感受,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

电压的测量是本节的重点,整合点在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利用可交互的智能软件实现了学生在玩中学,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愿望。模拟实际的电学平台除了让学生可以进行电压表的测量实验外,还将传统实验中无法直接得知的相关实验数据呈现出来,让课堂更加高效。

媒体资源的运用

在这节课中,教师选择了非常丰富的媒体资源,从图片、影视、动画到平台软件。这些媒体资源不只支持教师的“教”,更多是支持学生的“学”,尤其是电学平台,利用其交互性、智能性,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

这节课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并注意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体现了评价的主体性和多元性,并通过软件再现现场,使评价有的放矢。

总之,这节课的整合点找得很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得非常恰当。不足之处是内容安排过于紧密,学生的探究有些地方还不到位,如串联电路两个灯泡之间电压的关系与电池电压的关系能否通过一组数据得出结论。虽然结论没有错,但有个方法问题,要调节灯泡的参数和电池参数,通过多组不同类型数据的对比来得出结论才更加科学。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及点评 篇3

本节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六节:探索规律.

二、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并且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给学生以亲切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分析、讨论等过程,使学生能够找出规律,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体验数学活动是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的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观点.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1.设计教学方案及教学过程.2.制作多媒体课件.3.教师预设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探索、观察与思考;表达;总结与说明;交流、合作与气氛.)

五、教学过程及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一:

让学生观看学校花台上花的摆放

(多媒体展示).

(用圆代表花盆.)

问题:

1.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这个图形的规律和特点.

2.按照这种规律,第n层需要摆多少盆花?

3.你想知道它的摆放方法吗?

4.若在表示花盆的圆圈中填上一些数,请同学之间研究其关系.

(二)猜测结论、探索规律

活动二:

有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下图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

1.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____块.

2.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____块.

问题:

活动三:

小明用自己积累的小徽章摆出了下面的图案,按照这种摆法,第n个图案需要多少枚徽章?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画第四个图案……观察猜想,感悟知识(也可师提出问题,给出图形,让学生观察猜想),了解地面砖及小徽章个数的变化,并引导他们探索拼成n个图案所需材料.不同表示形式,体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自主探究学习积极性很高.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合作交流的精神.通过三幅图例,从一个方面阐明了图案的特殊摆法来探索规律.其步骤是:1.寻找数量关系;2.用代数式表示规律;3.验证规律.]

(三)合作交流、探索规律

活动四:

下面是2003年某月的日历:

问题:

1.观察这个月历中的数字(横行、竖行、斜行)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2.套色方框中的9个数字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3.若设中间一个数为a,你能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这9个数的和吗?

4.这个关系对其他的这样的方框成立吗?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这样的9个数之间还有其他关系吗?

以教材中探索日历图中数字的规律为原型,增设1问,让学生从整体角度思考横行、竖行、斜行数字间的特点,启发学生找出日历图中数字排列的基本规则。再框出其中—部分,通过计算,猜想规律,然后设法用推理方法去说明猜想正确,找出规律.体现由整体到局部的思考方式,也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第三个问题留作课后思考题,给学生意犹未尽之感,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继续探索,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要多角度、多侧面、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交流、探索规律.例题中用问题说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并适当地引导和参与,这就为同学们进行充分的交流提供了宽松、民主的氛围,同学问的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充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简单问题采取竞赛、抢答的形式以激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复杂、有难度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体现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则处于一个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地位,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热情.)

(四)总结收获,感悟体会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美、生活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并且提高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内容总结如下,即探索规律的步骤:

1.寻找等量关系.2.用代数式表示规律.3.验证规律.

(五)作业:(略.)

六、评析

“探索规律”这节课,是我市课改实验展示研讨课,教者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本节课进行了重新整合和设计.

1.教学目标的设定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本节教学目标表述得简明扼要,具有可操作性,实现了三维目标,即是:

(1)知识与技能教学: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猜想,找出实际问题的规律.如:花盆的摆放规律,用圆圈代替填上数字后成为杨辉三角,图中数字关系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验古代数学家发现规律的感受,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并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也为今后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和“二项式定理”打下基础.

(2)过程与方法教学: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体验、参与活动、探索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愉悦,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的应用.如地面砖的摆法和计算,徽章摆出的图案和方法、规律、数量关系等.学生通过类比、分析、讨论、归纳等,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用数学知识表述出来(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体验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本节课是通过身边数学的实际例子,校门前花盆的摆放找规律,填数字,使学生感悟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体验古代数学家杨辉发现杨辉三角规律的成功快乐.激活学生合作交流的情感和学习数学的价值.

2.教学设想

“探索规律”是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六节内容,它是学习前两章知识的延伸和深化,是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图形和具体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判断、讨论、操作,对数学知识探索和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并能用代数式来表述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

(1)教学形式:本节课是开放式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主动在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主导作用,教师由主讲角色变为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维,大胆探索,寻求规律,品尝成功.

(2)情境设计:本节课打破了原来教学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操作学生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的教法,转变为教者从现实生活的实际出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了校园花坛和教学楼前摆放的花盆,让学生观察花盆的摆放规律,而后用圆圈代替花盆后前四行填上数字,再让学生讨论填第五、六行数字,进而引出新课,即活动一.接着设计了活动二、活动三、活动四,让学生猜想结论,探讨规律,有困难的学生可讨论、合作交流.既为学生创造了独立思维空间,又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讨论的机会,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3)学习方法:通过本节设计的四个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自主合作,交流讨论,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为积极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研究,培养了学习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议

本节课设计学生活动仍有欠佳之处,如:课本中火柴棒摆放图案,用图表中的数字规律、图形变化、数列求和的方法等规律探索等内容,最好用两课时,分类讲解探索规律就更好些.

《秋天》教学设计及点评 篇4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恩阳中学

张 勇

一、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

二、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1)

三、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2)

四、教学设想:

以多媒体画面切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他们自己感悟诗意。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秋: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秋天的景色或秋天的诗引入)。

(二)诵秋:

1.请一个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

2.生评;

3.师读生听(听节奏、听感情)(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 4.生评,师随机点拨;

5.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

6.向同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7.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所知道的描写秋景的诗文。

(三)品秋:

1.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可以研究老师揭示的问题,也可互问互答(出示问题);

2.汇报探究结果;

3.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由学生朗读);

4.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

(四)写秋: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者画一幅画(出示音乐);

2.请同学们读出自己的诗或展示自己的画;

3.请同学们伴着音乐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乐画面、生齐背诵)。

附:

这篇教案经过执教者的实践,在全区召开的七年级语文课改培训会上面对二百多位初中语文教师上了一堂成功的观摩课,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1.诗歌教学突出了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直至背诵的特色,让学生初步完成了对诗歌美的欣赏。

2.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讨直至最后能独立品诗、写诗或作画。

3.较好地把握了诗文的内涵,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读诗感悟生活,通过联系生活更好地品味诗意,领悟意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蝈蝈和蛐蛐》教学设计及点评 篇5

本资源推荐人:洪啸音乐教育网友媚眼如丝 本教学设计:吉林省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小学部

宋蓥萤

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

一、教学内容

《蝈蝈和蛐蛐》是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十册第六单元京韵中的一首歌曲。

二、目标与策略

1.遵从“音乐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以聆听为主,从体验入手,使学生能够简单的了解京剧,同时学会演唱京韵儿歌。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充分利用本幽默但具寓意的歌词及教师的表演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蝈蝈和蛐蛐,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3.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的模式,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4.充分体会国粹艺术的传承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新教学

师:我看得出来,同学们今天学习状态非常的好,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辨别一下我带来的两幅图片。(出示两幅图片)

谁知道这两只小昆虫分别是什么?

生:(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

师:这两只小昆虫十分相像,就像一对小兄弟。绿色的这只叫蝈蝈,褐色的这只学名蟋蟀,我们北方人叫它蛐蛐。它们栖息在房间地头,吃庄稼的根、茎、果实,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

现在同学们就来听一听这小哥俩在干什么?

(教师表演歌曲《蝈蝈和蛐蛐》)

生:体会歌曲的演唱情绪及演唱特点。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我们以往学习的儿童歌曲有什么区别?

生:诙谐、幽默;像京剧。

师:同学们的感受能力非常好。《蝈蝈和蛐蛐》这首歌曲就是将京剧元素和儿童歌曲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首京韵儿歌。那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京剧的演唱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不出来。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京剧的著名唱段《苏三起解》。(教师播放)(出示京剧的形成、主要唱腔、主要伴奏乐器、发音特点。)

生:认真聆听、感受、了解。

师:教师播放歌曲《蝈蝈和蛐蛐》。

生:带着刚了解的知识再次欣赏、感受,并可轻声哼唱。

师:如果把这首歌曲按演唱情绪变化划分段落,该怎样划分?

生:划分,并说出每段的演唱情绪。

师:教师按段落弹奏歌曲旋律。

生:逐段学习。(解决音准、节奏问题,强调旁白部分的调值)

(三)巩固实践

师:完整弹奏歌曲旋律。

生:完整演唱全曲。

生:分角色演唱全曲。(男生扮演蝈蝈,女生扮演蛐蛐,老师扮演大公鸡。)

师:同学们演唱得非常准确,但老师总觉得有欠缺的地方,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主要强调京韵——儿化音)

生:各抒己见,变化演唱,进行歌表演。

(四)堂小结

师:本堂你有哪些收获?

生:认识了蝈蝈和蛐蛐。

知道了做人的道理。

简单了解了京剧。

学会了一首京韵儿歌。

师: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将京剧元素、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创作出了具有时代性的优秀作品。希望我们同学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

教师简介

宋蓥萤,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士学位。现任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小学部音乐教师。教龄7年。市级骨干教师,长春市音乐教育委员会教研中心组成员。吉林省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全能“十佳”教师获得者;吉林省教学大赛音乐优质(小学组)一等奖;全国少年儿童艺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撰写的论文多次获科研成果一等奖,并发表。

======================================例点评

本节选材新颖,方法独到,有三点值得借鉴:

一、以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活动中简单了解了京剧及京韵儿歌的特点,使学生充分体会国粹艺术的传承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二、充分利用本幽默但具寓意的歌词及教师的表演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蝈蝈和蛐蛐,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感受音乐所带给人的精神鼓舞。美妙的音乐让学生终身难忘。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及点评 篇6

执笔:谢月萍 防城港市防城区实验学校 点评:胡国环 广西教育教育学院教研部

广西教育 2002年02期

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食物链、食物网。

难点:生态平衡的概念。

解决方法: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并逐步总结归纳生态系统概念。

(2)从具体的食物网再到抽象的文字食物网简图,使学生明确食物链、食物网的文字表示方法。

二、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法、讲述法、讨论法、分组竞赛法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一块农田,一块草地,一片山坡或一片海洋,并记录下其中的各种生物种类。记录一天中所吃的食物种类。

复习旧课:

(老师展示出一幅草原生态图,要求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影响草生长的各种生态因素。)

(学生观察图,按老师要求找出对草的生长有影响的生态因素。)

老师:在这些生态因素中,非生物因素有哪些?生物因素有哪些? 学生:非生物因素有光、空气、水、温度;生物因素有草、蝗虫、小鸟、蚯蚓、细菌。

点评: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铺垫,有针对性地复习旧知识,就是为学生扫除学习、掌握新知识的障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导入新课:

老师:这是一幅草原生物群落图(展示图及阅读思考题),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各种生物,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什么叫做食物链、食物网?

点评: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彩图阅读课文,既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体现了活动的目的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获得终生受用的东西。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分析的学习活动,获得的知识才是真的知识。

老师: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呢? 学生:蝗虫吃草,兔吃草,小鸟有的吃草杆,有的吃蝗虫,鹰吃兔和小鸟,蚯蚓吃落叶,细菌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

老师:假如有人为防止草籽被鸟吃掉,用网把草罩起来,结果会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同时展示用网罩住草原图)学生甲:草被昆虫吃光。因为……

学生乙:草会长得很好。因为……

点评:这个假设是一个开放性的探究性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发表各种各样的意见,从而获得众多答案,为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提供了机会。而多种答案是发散性思维的一个显著特征,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发散性思维。学生只要言之有理,都是一种收获。这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重在探究过程,而不在结果的理念。

老师: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老师:生物与生物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陆地上的生态系统是这样,水域生态系统又是怎样的呢?(展示湖泊生态系统图,让学生观察思考)

老师:图中的各种生物能不能离开它们的生活环境而独立生活呢?

老师:由此可见,不论是陆地上的生物,还是水域中的生物都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像这样,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就叫做生态系统。

老师:一片草地、一个湖泊都是一个生态系统。同学们还可以说出哪些还可以称作一个生态系统? 学生:一片森林、一片海洋、一片农田、一块菜地……

老师:我们现在这间教室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点评:以身边熟悉的事物为例子,容易引起感情共鸣,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

学生甲:是。

学生乙:不是。

老师:是或不是?究竟如何判断?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展示草地、湖泊生态系统图,让学生观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点评:老师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有意识地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比较、分析而找到答案。这既是对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对知识的应用,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学生:都有阳光、空气、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

老师:哪些是属于生物?哪些属于非生物?点击图中相应的生物与非生物。

学生:阳光、空气、水属于非生物;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属于生物。

老师:一个生态系统不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现在我们再回头来分析我们这间教室,它能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学生:不是,因为没有植物。

点评:老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加深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从而突出重点。

老师:同学们想一想,在你自己家里或我们学校 里,有哪些可以称作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学生:一盆花、一个金鱼缸、学校里的生物园、整个学校都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因为都有生物和非生物部分。

点评: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释自然现象,既是知识反馈矫正的一种方式,也是知识的应用。

老师: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们的各种组成成分就像一个器官,各具有不 同的功能。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老师: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老师: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又各自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 学生:植物是生产者。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供其他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动物是消费者。因为它们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吃植物制造的现成有机物。

细菌、真菌是分解者。因为它们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为无机物。

老师:同学们对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都已有所了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生物各属于哪一类?请同学们对自己一天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看看哪些来源于生产者?哪些来源于消费者?哪些来源于分解者?(把学生分组对所吃食物进行分类)

老师:抽查分类结果,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评比,看哪组答得最准确。

点评:以学生自己吃过的食物为分析对象,创设了良好的探究氛围。以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活动,迎合学生的好胜心理,强化了竞争意识和团结互助精神。老师:在自然界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呢? 学生: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昆虫以植物(叶)为食,鸟吃昆虫,细菌和真菌把植物、昆虫、鸟的遗体分解为无机物。

老师:下面我们着重研究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展示二者关系图)。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老师:像这样,由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循环就叫做食物链。

老师:(展示森林生态系统图)请同学们观察,找出其中的各条食物链,并自己设计一条森林生态系统以外的食物链。

学生:(列出众多食物链)

(老师在学生所列的众多食物链中,选取几条有代表性食物链,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正确或错误所在)

老师:由此可见,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食物链,这些食物链是相互关联着的,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老师:(展示思考题)

在某小岛上,阳光明媚,水富土肥,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树上栖息着小鸟和猫头鹰,地上有田鼠、蛇和蛙,另外,还生活着许多昆虫和蘑菇。请根据上述生态景象,回答:①该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②蘑菇属于

。③找出小岛上的各条食物链。④画小岛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学生:(思考、分组回答上述回题)

点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创设情景,及时反馈矫正。教学方式方法灵活有效。

老师:(展示某一小组画的食物网并提问)在这个食物网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有什么关系?

学生:……

老师: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有生有死,有迁出和迁入,因此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不断变化,但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比草食动物多,草食动物的数量总比肉食动物的多,也就是说,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都是维持在

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点评:结论应该是学生探究的结果,全部由老师归纳得出显然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即使学生归纳不完整或不正确,老师可作进一步引导或给予补充和完善,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由老师包办代替的作法不可取。

老师: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如果不按生态规律办事,就会造成出人意料之外的不良后果。如:1998年我国发生一次重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学生:长江特大洪水灾害。原因是长江上游的森林被过度砍伐,植被严重受到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引起洪水泛滥。

老师:这是一次血的深刻教训,由此可见维护生态平衡多么重要。同学们想一想,目前我们家乡有没有破坏生态平衡现象?

(学生讨论、发言。列举种种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如破坏海边红树林……)

点评:以典型的、具体的、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生态平衡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情感教育渗透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评析:

这是一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教学设计课,其主要优点有下面三方面:

(一)根据目标教学的模式,准确确定本节教学目标为三个方面,即认知、能力和情感。把反馈、矫正分散在教学过程中,即随时反馈及时矫正。

(二)为了突出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进程,精心创设了一系列起点低、坡度小、多层次、多角度且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在发现真理的同时产生成就感,使学生的心理时常处于积极探索的兴奋状态。这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

(三)正确地选择、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教师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集图、文、声、色于一体的优越性,适时展示有关画面,同时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用这种能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少年闰土》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7

(师课件出示一段自我介绍的文字:徐俊, 字沐修, 号栖心斋主, 别号横舟子。一个爱写诗、爱读诗、爱孩子的小学语文教师。)

(师动情诵读《我想》片段:“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啊, 望———蓝天是我的课堂。”在课堂里, 我看见了30朵云彩, 30朵云彩, 每一朵都有神奇的想法:这朵云彩用眼睛看着我, 他在想———)

生:我想变成一只蝴蝶飞啊飞。

师:变成一只蝴蝶在课堂里飞啊飞, 可是你的心不能飞到教室外面。这朵云彩他在想———

生:我想变成一棵大树, 在阳光下成长。

师:好的, 一棵大树。蓝天是我的课堂, 这朵白云在想———

生:我想变成一株小草。

师:变成一株小草, 但是你不能无声无息。

师:知道我刚才朗诵的这一段诗是哪篇课文里的吗?

生:《我想》。

师:课文当中是这样写的。 (出示课件《儿童诗两首·我想》) 我们唱和一下, 一唱一和, 我一

唱, 你们一和, 很有味道的。

(师生唱和:童年/是一幅画, 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 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 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师:真好, 我真的非常喜欢你们, 你们帅呆了。童年是最美好的, 就像冰心先生在诗中写道———谁来读? (大屏幕出示)

生:童年呵! (师指出“呵”读na)

生:是梦中的真。

师:我的童年, 已经是过去的一场梦, 但那梦却是真实的, 想起来令人心醉, 是梦中的真。

师:你们的童年呢?

生:是真中的梦。

师:你们现在就是美好的童年时代, 美好得像梦一样。

师:一起读。

(生齐读)

【点评:未成曲调先有情。上课之前, 课堂便有了浓浓的味道。首先, 课件首页是徐老师的简介加照片, 以三味书屋为背景, 中装折扇的徐老师潇洒儒雅, 边上注着一行小字:“徐俊, 字沐修, 号栖心斋主, 别号横舟子, 一个爱写诗爱读诗爱孩子的小学语文教师。”其次, 学习资料里给我们提供了两份教案, 这两份教案的呈现, 徐老师一定做过很多次思考, 5次, 10次, 甚至更多, 在许许多多的思考中, 他最后择取了这两份呈现在我们面前, 努力、严谨、上下求索的精神令人感动。再次, 课前有几分钟的诗话酬唱, 美的嗓音、美的诗歌、美的互动, 特别是孩子们的朗诵, 给人梦一样的感觉。】

一、破题开篇

师:今天的语文课, 我们一起来读一个一百多年前的关于童年的故事。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课题:少年闰土)

师:“少年闰土”这四个字有两种读法。第一种, 强调“少年”, 该怎么读?

生:少年闰土。 (重读“少年”, 中间停顿。)

师:是少年闰土, 不是中年闰土, 也不是老年闰土。

生:少年闰土。

师:中间不要停顿开来。

生:少年闰土。

师:很好!再请两位孩子来读读。 (生读题) 还有一种读法, 强调“闰土”这个人, 该怎么读?

生:少年闰土。 (重读“闰土”)

师:很好, 少年闰土, 不是少年迅哥儿。

生:少年闰土。

师:好的, 不要咬牙切齿的, 再读一遍。

生:少年闰土。

师:好。这篇文章选自鲁迅先生的自传体小说《故乡》。认识鲁迅吗?刚才课前你们看到的照片就是老师在鲁迅小时候读书的三味书屋前拍的。少年闰土是小说当中的人物。文章写的就是小说当中“我”的儿时小伙伴闰土。

(师板书:“我”“儿时伙伴”“闰土”)

师:小说的后面还写到成年以后的闰土。那么在这篇课文中, 我们该用哪种读法?

生:第一种。

师:对, 强调少年时候的闰土, 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少年闰土”) 但是你们看, 老师为什么给这个“我”加上双引号, 知道为什么吗?

生:知道。“我”不是我, “我”指闰土。

师:对吗?想一想, 请坐。

生:“我”不是我, 而是指鲁迅。

师:是指鲁迅吗?这个“我”, 不是指作者, 是小说当中的一个人物。在他身上, 有很多鲁迅小时候的影子。因为它是自传体小说, 但是这个“我”不代表作者, 也就不等于鲁迅。

师:时间一晃, 三十年过去了。当“我”回忆起少年时的这个伙伴时, 脑海里有一个非常非常深刻的画面。 (舒缓幽静的音乐起, 师出示第一自然段, 并范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带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 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从作者回忆的这个画面当中, 你感受到作者回想起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生:我觉得作者是一种思念、向往的感情。

师:是一种思念、向往的感情。赶紧打开课文纸, 找找这段话, 静静地去读这段文字, 把你的感觉批注在边上。 (生默读, 写批注。) 这里面有思念、向往的感情, 还有什么感情?

生:我觉得应该还有留恋的感情。

师:对。对逝去的童年伙伴留恋的感情。还有吗?还有怎样的感情?

生:还有一种怀念的感情。

师:是的。一种怀念的感情。写下来, 写在课文纸旁空白处, 做好批注。 (生批注, 师电脑批注。) 再读到这幅画面时, 这是一种让人思念的、渐渐远去的怀念。深蓝的天空中——— (音乐起, 指名读。)

(生动情接读)

师:是的, 在记忆中, 这个儿时的伙伴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多么令人怀念的一段往事。来, 你读———

(生动情地读)

师:是啊, 这个美好的夜晚, 有一轮金黄的圆月, 还有那猹, 都给“我”留下深深的回忆。咱们一起读———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点评:起———定调、立意。徐老师让孩子们在课题的两种读法选择中明白, 要强调“少年”闰土;让学生在了解文章主人公的时候思考文本介绍“我”为什么加引号, 因为这是小说中的人物, 不是作者鲁迅。这篇文章虽然经典, 但毕竟和学生之间有着半个多世纪的时空距离。如何用文本的魅力化解这种距离感呢?徐老师选择了用“读”立意。他用课件出示画面, 配乐中唯美地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下子抓住了文章的基调。徐老师用那份追忆、那份怀念, 把学生的心与文章与课堂融合了, 课文的立意也有了, 一个学生一下就回答出了“思念、向往”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

1.认识闰土

师:这少年便是闰土。 (切换课件, 出示画面)

2.浏览课文

师:三十多年过去了, 当“我”再回忆起闰土的时候, 你觉得留在“我”记忆中最有趣的是些什么事呢?不着急说, 再浏览一下课文, 把这些事情找出来。

(生浏览课文, 师巡回关注。)

师:提示一下, 你们可以用简单的小标题把一件一件的事情标注在旁边。

师:好, 来看一看, 在作者的记忆当中, 有哪些特别有趣的事儿?一个人就讲一件事。

生:“我”看到他在抓鸟。

师:他在抓鸟。没错, 抓鸟这事儿没错, 但是,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取一个概括性强, 而且又比较有意思一点的。

(生:思考)

师:你们想, 在哪儿抓鸟?

生:他在沙地上抓鸟。

师:在沙地上。这沙地跟平时的沙地不一样, 这儿是———文章中是怎么说的?

生:雪后的沙地。

师:对了, 雪后的沙地。怎么抓鸟?

生:用竹匾。

师:课文中有一个字———罩。来, 你来写一下。

(生板书“雪地缚鸟”)

师:他写的不一样。来, 读一读———

生:雪地缚鸟。

师:雪地缚鸟。“缚”这个字很难写, 他能写出来, 非常棒。再看看课文, 缚住什么?

生:棒子。

师:对了。你把那个句子读一读。

生: (读) 我远远地将……

师:用绳子缚的是棒子, 不是鸟。文中用哪个动词说的?

生:罩。

师:用“罩”字。这个“罩”字很有意思, 你看, (板书“罩”) 上面就是一个器皿, 是一个罩子, 下面一个“卓”。

师:“雪地罩鸟”是一件事。还有吗?

生:海边捡贝壳。

师:海边捡贝壳。刚才用了四个字概括。你能不能也用四个字?

生:可以, “海边拾贝”。

师:写上去。

(生板书)

师: (在文档中插入批注) 他刚才说“海边捡贝壳”, 用的动词是———

生:捡。

师:我以为他接下来要说“海边捡贝”了。为什么说“海边拾贝”比“海边捡贝”要好?

生:读起来顺口。

师:同样的意思, 我们用字的时候有讲究, 选择读起来更顺口的。这就是咱们中国语言的特点, 注意音韵。你觉得“海边拾贝”这件事哪里有趣?

生:我觉得拾贝壳有趣。

师:拾到哪些贝壳了?

生:红的、绿的都有, 鬼见怕也有, 观音手也有。

师:见过吗?

生:没有。

师:最为有趣的是———

生:鬼见怕。

师:肯定是长得———

生:很恐怖, 很丑。

师:还有什么事儿?接着来。

生:夜里刺獾 (ɡuàn) 。

师:那个字读獾 (huān) 。是夜里刺獾吗?可不可以表示得更准确一点?自己再想一想。

生:夜里刺猹。

生:瓜地刺猹。

师:写到黑板上去。

师:为什么我会选她这个答案呢?

生:因为她把面积缩小了, 把范围缩小了。

师:主要是地点, 在干什么, 讲得很清楚。

师:还有一件什么事儿?

生:吃西瓜。

师:吃西瓜这事其实跟哪件事是一起的?

生:瓜地刺猹。

师:还有什么有趣的事儿?

生:海边瞧院

师:海边瞧院是什么意思?

生:课文中说“闰土在海边时,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这个是不是闰土讲的事儿?

生:不是。

师:但这句话很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一下。闰土讲的还有什么事儿?

生:潮汛来的时候有许多跳鱼儿。

师:简洁地说。

生:海边瞧鱼。

师:“瞧”比较难写, 用一个简单一点的字叫———

生:观。

师:可以写“海边观鱼”。这个鱼和别的鱼还真不一样, 是什么鱼?

生:跳鱼儿。

师:对了, 是会跳的鱼。“我”觉得这种鱼特别有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 (齐读) 我们沙地里, 潮汛要来的时候, 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 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有两个字特别有意思, “潮汛”这两个字, 发现什么特点了吗?

生:都是三点水。

师:知道为什么吗?潮就是汛, 汛就是潮。潮分潮涨、潮落, 潮涨在前, 潮落在后。就像“朝夕”一样, 朝是早晨, 夕是傍晚。潮涨的时候叫———

生:潮。

师:潮落的时候叫———

生:汐。

师:你看, 汉字多有意思。

【点评:承———演奏、合作。在整体感知部分, 徐老师用一个问题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指导批注, 渗透学法, 归纳课文”的环节———当“我”回忆儿时记忆中的闰土时, 还有哪些稀奇的事呢?这样的设计, 不仅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更借助师生合作指导了批注阅读的实践, 将学法渗透其中。这正是汪潮教授点评时所说的“环节上的大气是教学的大智慧”。课堂上, 关于“潮汛”, “瓜地刺猹”与“夜里刺猹”, “拾贝”与“捡贝”, “罩”与“缚”的区别等, 让学生亲历了语言学习的过程。】

四、披文入情

1.发现问题

师:现在, 同学们再来看一看, 理解了“我”回忆的这四件事, 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生:我有个问题。这些事都是闰土小时候发生的事, 而不是“我”的事, 这只不过是在闰土的讲述中, 在“我”的梦想中实现的。

师:都是闰土给“我”讲的事儿。我们现在来看一看, 文章当中, 给“我”印象最深最有趣的是事儿。可是先看题目, 文章应该是写什么的?

生:闰土。

师:写人的。是不是出问题了?文不对题。鲁迅这个大作家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我们再来想一想, 对于“我”来说, 在见到闰土之前, “我”看到过这些事儿吗?经历过吗?这些事儿对“我”来说都是怎样的事儿?

生:新鲜事。

师:对于“我”来说, 都是新鲜事。 (板书:新鲜事) 都是怎样的事儿?还有一个词, 都是———

生:稀奇的事儿。

师: (板书:希奇事) 这个“希奇”的“希”, 我们平时是怎么写的?

生:有个禾字旁。

师:这里没有, 因为鲁迅生活的时期是近代时期, 用的是近代白话文, 我们现在用的是“稀少、稀有”的“稀”, 这个修改是有道理的。来, 我们再来看一看, 写人的文章为什么写到事情上去了?答案就在这地方, 自己快速浏览, 看看人跟事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 这当中有一句话。

(师课件出示文本: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 闰土在海边时, 他们都和我一样,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生:应该是“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这位儿时的伙伴带给“我”的只有这四件事吗?———无穷无尽。你从这儿发现了什么?写人的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事儿呢?

生:借事抒情。

师:抒发的是对闰土的思念。你看这些事儿都是在谁的心里?

生:闰土。

师:闰土的心里不仅有这四件新鲜事儿、稀奇事儿, 还有———

生: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儿。

师:对, 闰土心里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板书:无穷无尽) 让我们近距离认识一下闰土。 (课件出示插图:闰土和“我”) 哪个是闰土?哪个是“我”?为什么?

生:戴银圈的是闰土。

师:对了, 课文里说闰土脖子上戴着———

生:银圈。

师:还可以从什么地方认出闰土?

生:脸黑黑的那个就是少年闰土。

师:用课文里的话说, 是怎样的脸?

生:紫色的圆脸。

师:还有呢?

生:那个正在比划着什么的少年。

师:为什么?

生:因为闰土在告诉主人公一些新鲜事儿。

师:嗯, 讲得非常带劲儿。很好。戴着红帽子的就是“我”, 正听得津津有味。看得出来, 闰土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2.练说故事

师:这四件事中, 哪一个故事是最吸引人的?

生:瓜地刺猹。

师:那么我们就来学这个故事。先把文中写这个故事的句子找到, 然后说给同桌听。等一下我们试试谁讲得好, 开始吧。

(生找句子, 自由练说。)

3.交流故事

师:谁来试一试, 把这个故事讲得很生动? (指名交流)

生:月亮地下……

师:讲得真好 (掌声) , 不仅讲得好, 他讲得跟书上的文字不一样。发现了吗?有哪些不一样?

生:把我和闰土对话的提示语省去了。

师:这不是故事内容。省去了, 真好。再请一个同学来讲。

生: (屏幕出现改写后的文本) “晚上, 我和爹管西瓜去, 你也去。月亮地下……”

师:讲得好。但注意一个字。 (板书“奔”) 还有一个读音是———

生:bēn。

师:奔跑、狂奔。但是在这里读bèn, 表示向一个方向跑去。

师:再注意看这段话, 这段话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每个句子都很短。

师:知道为什么吗?为什么这么简短?

(生答)

师:自己再读读看, 读着读着就有感觉了。

(生自读)

师:发现了没有, 为什么句子都这么简短?

生:因为这一切都过得很快, 还非常吸引人。

师:因为吸引人, 会给人一种紧迫感。句子如果拖沓, 那么长, 有没有紧迫感?

生:没有。

师:你来读一读。

生: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

师:来, 一起讲讲这个故事, 紧凑一点。

(生齐述故事)

师:为了讲得生动, 有些句子尽管中间没有标点, 讲到紧张、吸引人的地方也可以有一些节奏变化。 (范读) “这畜生很伶俐……奔来。”“你听, 啦啦地响了, 猹/在咬瓜了。” (关注“听”“啦啦”“咬瓜”等几个吸引人的关键词) 我们再来试一试, 注意停顿。

生: (齐) 月亮地下……油一般的滑。

师:通过节奏的变化, 就说出味道来了。这里把猹称作什么?

生:畜生。

师:这个字是一个生字, 上面是一个———玄, 下面是一个———田, 知道为什么这么写吗? (板书“畜”字的象形字) 生在野外的动物叫———畜。

【点评:转———高潮、冲突。学生响亮地抛出了疑问:为什么课文不写闰土是怎么样的, 而是写了那么多闰土跟我讲的事?徐老师机智地用了一个“为什么”将学习的“球”踢回给了学生:写人的文章为什么去写事, 而且是闰土讲述的事。学生凭借文本展开讨论、研读。“瓜地刺猹”这一部分课文的研读, 以讲故事的形式突出文本短句的特点, 进而一步一步指导学生朗读。在这一环节中, 徐老师将善于朗读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更加重要的是, 让学生读得酣畅淋漓、入情入境, 读出那份惊讶, 那份感动, 那份亲切, 水到渠成地得出“因人写事”“以事写人”的写作手法。更高明的是, 徐老师活用课文插图, 让学生更加立体地认识了作者笔下的这个会讲故事、脑子里装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儿”的闰土。】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 闰土在说这件事的时候, “我”感觉非常的———

生:好奇、憧憬、向往。

师:但是在文章的另一个地方写到“看瓜刺猹”这件事儿的时候, 你看, 对比文本。 (出示第一自然段) 读———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如果刚才的是紧张、刺激的一件事儿, 那么, 这里更多的是在写人, 是吧。这就是同样的一件事儿, 心情不同, 感受也就不同。像这样的写法, 在鲁迅的文章里有很多。后边还有一件事写雪地罩鸟, 在另外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也写到了, 大家课后可以找来比较一下同一件事有什么不同。

师: (指板书) 我忆起闰土的时候, 想起了这么多——— (生:新鲜事。) 想起了这么多——— (生:稀奇事。)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

生:闰土。

师:对, 这些故事都是闰土给他带来的。如果没有这个人, 也就没有这些事儿。回忆的文章往往都是因人写事。看似写事, 其实是在写人, 因人写事啊! (板书:因人写事) 可是这篇文章除了这些事还有许多文字, 那又是为什么而写的呢?下节课再带你们深入地学一学。

师:下课。

《伤仲永》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8

师:语文会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的东西,今天要学习的《伤仲永>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东西。(给每个同学发一张提前准备好的《伤伸永>及其注释的复印件。)现在请同学们先把课文默读一遍。就读课文内容,不看其他的。

(生默读。)

(师板书“伤仲永、王安石”,并在正中间画了一个四台的阶梯图。)

师:好,看完的请举手。

(生全部举手。)

师:看完第一遍,看懂的、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事的同学请举手。

(没人举手。)

师:大家互相看看。有没有举手的?没有。这说明只看《伤仲永》的正文,看第一遍,没有看懂。这很正常,要知道像这种文言文,看第一遍,只看正文,是看不懂的。下面就要看第二遍,看第二遍的时候要看注释,请拿起笔来,一边看,一边用笔圈点勾画—下。

(生继续看。)

(师板书,在第一个台阶下面写“读第一遍”,上面写“读不懂”,在第二个台阶下写“第二遍”。)

(10分钟以后生全看完。)

师:看了第二遍之后,感觉到基本上看明白是怎么回事,能够两三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的,请举手。

(一少部分学生举手。)

师:同学们互相看一看,第一组举手的多一些。好的,请放下。就是说看了第二遍之后,和第一遍相比,发生了一个变化:有一少部分同学已经基本上明白了。但是,仍然有一大部分同学还不太明白。那怎么办呢?下面,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交流,你问问我,我问问你,看这篇文章写的是个什么事,最后,用两三句话概括出来。

(生讨论,师在小组内与学生交流,约4分钟。)

师:每组请一个同学来说—下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生:课文讲了金溪的贫民方仲永五岁时便可作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可以获得利益,于是每天带着仲永四处见人,不让他学习,渐渐地,他也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师:好的,你请坐。他说得好不好,同学们?

生:(齐声)好。

(师总结这位学生回答问题“好”在哪里,巧妙地加强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此环节略去。)

师:好,同学们,大家看黑板。(指着台阶图)刚才我们在读第一遍的时候,同学们读不懂;读第二遍以后,就发生了变化——同学们的学习发生了变化。(在第一遍走向第二遍台阶的方向画一个箭头,并写上“变化”。)那么我们问—下,这个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在看第二遍的时候还看了注释。(同学们兴奋地和老师一起总结。)特别是这一组同学,这一看注释,好多同学都看懂了。但是仍然有问题,于是我们又进行了什么?

生:(同老师一起)交流讨论。

师:这样又发生了变化,现在是不是多数的同学基本上都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了呢?现在,基本上明白怎么回事的请举手。

(生全体举手。)

师:那就是说,我们学习文言文有两个方法…一

【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文言文的两个方法:看注释和交流。此环节略去。)

师:(在第二台阶上面写“开始懂了”。)我们读第二遍后开始懂了。好了,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把这篇文章读给大家听听。

(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读,读到“日扳(bān)仲永”,老师打断。)

师:这里要停一停了,有没有注释啊?

生:有。

师:(和蔼地)重新读。

(生读,读到“不能称”,师又打断。

师:“不能”什么?对,“不能称(ch色n)”。

(生读完。)

师:最后一段是议论,不太好读,但是这位同学还是读得很流畅。好了,同学们,咱们一起来读一遍。注意那几个读错的字。

(生朗读。)

师:(打断阅读错误的地方,纠正“为”“乞”“卒”的读音。)这一遍我们又纠正了几个很容易读错的字,由于它们是多音字,或者同学们容易受其他字的干扰,所以很容易读错。现在呢,同学们自己放声地把这篇文章读一遍,一定要放声地读。

(生自己放声读,师在第三个台阶下面写“读第三、四、五遍”。)

师:同学们,我们这样走了几遍了?

生:第四遍。

(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个学生主动起来读了第五遍,大家都认为她读得好。此环节略去。)

师:她读得好,好在哪里呀?对,她读得很流畅。这个流畅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她中间没有打磕巴,一气呵成地读下来了;第二,她读的过程当中没有读错的字了。同学们看—一下,刚才我们读第三遍的时候有没有问题啊?

生:有。

师:有问题,读第四遍也有,但这个同学读第五遍时没有问题了,或者说基本上没有问题了,又发生了变化。(在第二台阶走向第三台阶的方向画一个箭头,并写上“变化”二字。)你们的学习啊,是在变化中不断地前进的。同学们,你们说,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简单:你们读得遍数多了。是不是啊?那么,我们从中悟出一个道理——要想把一篇文言文读得流畅,应该怎么办呢?

生:(齐声)多读。

师:我们总结—下学习文言文的规律和方法:第一,要想把文章读懂,必须看注释。看注释之后仍然有问题,要进行什么呀?——(师生齐声)讨论交流。要想把文章读得流畅,要怎么办呢?——(师生齐声)多读,反复读。

师:我们现在读了五遍了(在第四个台阶下写“第六遍”),是不是说,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肯定还有问题,是不是啊?

生:是。

师:下一步每个组提出自己的问题来,这个问题是我们组的同学经过交流讨论仍然解决不了的,我们要提到全班同学面前来,让大家来解决。看这个组提出的问题哪个组能给解决了,那解决问题的这个组的水平就高。开始!

(生讨论,约5分钟。)

生:我们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作品,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篇文章写出了王安石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哪个组帮着来解决?任何一个组都可以举手。(没人举手。)这个问题就把同学们给难倒了?请这个同学把他们的问题再重复一遍。

(生重复问题。有人举手。)

师:这个组能解决。

生:我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天生聪慧的人还是非常需要后天的教育的。

师:(转向提问题的同学)你对他这个回答满意不满意?

生:应该说可以。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其他组的同学都没有积极地举手应答这个问题,说明这个问题提得具有普遍性,提到了每个同学的软肋上。下面每个组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

(生开始讨论。)

师:好了,停下来。哪个组要发言?

生:我认为,勤奋出天才,不管原先你多么聪慧,你都得接受后天的教育。

师:如果不进行后天教育,人会怎么样?

生:人就会变得跟平常人_样,没有什么特点了。

师:如果是一个平常人,再不接受教育会怎么样?王安石有没有那个话?你读一读。

生:“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师:好的,你请坐。同学们,你们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写作的目的在文章当中的哪一段表达出来了?

生:最后一段。

师:好,我们把最后一段一起读一遍。

nlc202309011128

(齐读。)

师:第一组的第二个问题是王安石对方仲永是个什么样的态度,哪个组来回答?

生:从题目中的“伤”可以看出王安石对方仲永的同情。

师:(笑呵呵地)“伤”是什么意思啊?

生:(齐声)哀伤!

师:是同情吗?

生:不是。

师:“伤”的翻译是什么,你再说一遍(指向刚才回答问题的同学)。

生:哀伤叹气。

师:找到依据了吗?请坐。同学们看,这就是阅读理解的规律,我们不能去瞎猜,我们—定要从文章当中寻找依据,这个“伤”字就表现了王安石对方仲永的态度。一组的问题解决了,二组提问题,重复的问题不提。

生:最后一段蕴藏什么道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师:这个问题好不好解决?你们先讨论。

(生讨论。)

师:好了,哪个组回答问题?

生:这段话讲的道理就是如果一个具有天赋的人没有经过后天的教育也会变成一个普通人,如果普通人不接受任何教育的话就会变得连普通人都不如。

师:同学们说,他的语言表达怎么样啊?特别地讲究逻辑,非常清晰,他把两层意思都说出来了;你即便是一个聪明的人,如果后天不接受教育,你就会变成一个平常人;如果你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人,如果不接受后天的教育,就连平常人都不如。你看这意思表达得多清楚啊!同学们,语文学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达,要表达得准确清晰,有次序。(停顿)你们同意王安石这个观点吗,同意的举手。

(生基本都举手。)

师:同学们,应该的,人家王安石说得对,干吗不同意?如果人家王安石说错了,你不同意那有情可原。说对了不同意,那就说明你不讲理。那王安石说得到底有没有问题?多多少少可能有点问题。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你们以后对王安石的观点会有补充深化。好,三组的同学提问题。

生: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师:哪个组来解决?

生:我觉得方伸永的变化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他天资聪明;第二个阶段就是他父亲经常带着他去别人家作诗,天资渐渐淡了;最后一个阶段,由于没有学习,最后泯然众人。

师:好的,请坐。大家鼓鼓掌。

(生鼓掌。)

师:这些问题都难不住我们同学,我们同学也很聪明啊,但是聪明归聪明,还是要加强后天的学习哦!来,该你们提问题了。

生:我们组的问题是“卒(zǔ)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是什么意思?

师:是“卒”(zú)。再说一遍。

(生重复。)

师:刚才提的问题都是宏观上的,这个同学提到了字词句解释的问题,很好。谁来?(其他没提问的组说他们也是这个问题。)你们组也是这个问题啊?这说明这个问题有普遍性。这个“卒”是“最终”的意思,记下来,那这句话怎么翻译?

生:(齐声)最终变成平常人。

师:对,再看“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这是在解释他“卒之为众人”的原因。什么原因呢?大家看,“则”怎么翻译啊?翻译成“那是”,“那是因为他接受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所造成的呀”。你看,后面有个“也”,说明这是一个判断句。是什么原因呀?同学们,自己完整地翻译给自己听。

(生各自说。)

师:没有问题了?那我要提一个问题了,我提的问题如果同学们能解决的话,我就很佩服你。你们听,“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中的“且”是什么意思?谁来回答?

生:我觉得“且”应该是“那么”,“所以,不受之人,那么他就成为众人’。

师:敢于表达是这个同学的优点。这个同学在推测“且’’是什么意思。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没有推测对。

生:是“所以”的意思。

生:“且”是不如众人的意思。

师:好,请坐。大家注意了,这个“且”是“尚且”的意思,是个关联词,它是为下文作铺垫的。他说“如此其贤”的方仲永,“不受之人’,尚且变成了普通人。那“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固”是什么意思呢?

生:(齐声)本来。

师:很好,同学们记下来,“固”是本来的意思。你看它就为下面作铺垫了,那些本来就是普通人的人,如果再“不受之人”,那就连普通人都不如了。这个层次清楚了吗?

生:(齐声)清楚了。

师:好,把最后一段再读一遍。

(生齐读。)

师:(走到黑板前,在第四个台阶上写“解决问题”,并在第三台阶走向第四台阶的方向画一个箭头,写上“变化”二字。)这个环节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学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帮着你们解决,这是不是跟前面的台阶相比,又进步了一层,又发生了变化?

生:(齐声)是。

师:对,我们上课是要发生变化的。所以,同学们以后上课要问自己“我发生变化了吗”,如果发生变化了,很好,你进步了。如果一问自己,哎呀,我没发生变化,那你这节课就有问题了,你就没有好好地学习。那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来上课主要是听老师讲吗?

生:(齐声)不是。

师:那主要是干什么呢?

生:(齐声)自己学。

师:对,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之下你们自己来学习。学习的主人是谁啊?

生:(齐声)自己。

师:好,懂得了这个道理,同学们的学习就能走上一个正确的道路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以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将文言文课等同于古代汉语课。程翔老师的这节课,对于所有从事母语教学的教师都很有启发。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课堂为载体,生成为目的”,结合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将教学的理论付诸实践。但是除此之外,这节课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其隐在的个性化的特色。

第一,“围坐效应”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沉浸在求知的氛围中。

上课前,一改平日有先后的座位习惯,程翔老师让每六人围尘成一组,营造了特别的氛围。首先,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他们更愿意合作着去面对共同的问题;其次,“围坐”的形式让每一个人都更清晰地成为“面对者”的镜子,彼此的示范、模仿以及监督效力自然产生;再次,“围坐”的形式消除了与老师的隔阂,每一个学生都认为获得了随时与老师沟通的机会;最后,学生的视线范围都是均等的,每个围坐的组员都觉得自己是这个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进而产生主人翁的优越感和自信,言谈和表达的欲望就随之产生。

第二,教师富有感情和变化的语调调动学生表达想法的积极性,并使课堂轻松快乐。

程翔老师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理解”的课堂模式是相对普适的模式,它分成两个阶段,即“原始理解”和“后续理解”。“原始理解”指学生没有任何外界干扰时原原本本的文本阅读;“后续理解”即丰富和深化学生的原始理解,逐渐接近基本理解。大多数阅读教学仅仅将原始理解作为学生参与教学的手段,过于强调后续理解,反而伤害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伤仲永》这节课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而言完全是陌生的,学生如何才能积极参与讨论?程翔老师始终都面带微笑,表情丰富,有时还模仿学生的表达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延展了学生原始理解的过程。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教学方法设计,学习知识的同时总结学习的方法。

一开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四层的阶梯图,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们渐渐明白其用意:从第一台阶上到第四台阶,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当堂课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以后学习此类文章的方法。这种将学习内容和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断品尝着前进的喜悦和兴奋,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当一个学生说到“伤”表达了王安石对方仲永的同情时,尽管不恰当,老师也没有立刻否定,看似针对个体回答的追问,却巧妙地提醒其他学生如何寻找最理想的答案,同时言传身教地再现了严谨的求学榜样。而且,尽管程翔老师没有把这个问题揪出来专门进行理论说教,但此过程和最后的结论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在老师~步步仔细又有设计的引导过程中,学生深刻地意识到“我”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信。

程翔老师并不反对针对现实问题而产生的应试教学方式,但是主张在生成教学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这节课将知识、学生、老师紧密结合在一起,改变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充分释放了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是强调素质教育的教学主张在现实课堂中的践行。

上一篇:区委组织部主要工作下一篇:校本课程论文.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