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案例分析(精选6篇)
教师招考案例分析 篇1
案例1: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
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作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答: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案例2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问题: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答:我认为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成了变相教育。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是健全的。案例3读者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
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案例4: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关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是戴尔?卡耐基。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
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
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案例5 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答:这段话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当前中国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即应试教育),都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已经变成读书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用的天赋,没有自我了。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组成要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教育已经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解放人的自我了。
案例6: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时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问题: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答: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或以帮助学生通过学生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因其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而成为片面教育。而且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案例7 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椐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善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臬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
答: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案例8: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步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
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
答: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案例9: 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沿袭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荼的唯一标准
问题:你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持什么态度?
答: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案例10: 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问题:请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
答:有效地进行德育,不仅要掌握德育工作的特点,客观上也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解决和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和矛盾;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卓有成效进行德育所必需的。而三毛的数学老师发现了三毛的错误,没有进行个别教育,直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用极端的手段打击学生,没有正面教育,疏通引导,使学生丧失了信心,从此害怕上学,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我会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让德育发挥到最大效果。
案例11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分析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
答:陈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餐,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从德育方面来看,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原则,并在运用中“活化”了原则,以及运用了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德育方法。
案例12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脑筋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时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教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批判。
答: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名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案例13 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邹老师走进初二(5)班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原来,该班已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学习、办及卫生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班主任就因为在班主任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班主任的资格。
问题:如果你是邹老师,你该怎么办?
答:我会在知行统一原则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指导下,运用陶冶教育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言传、言教,还要善于身教、情教。这种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以及自己的精神情操来接触、感化学生。这种感化由学生对教师的注目而产生。
案例14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她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便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伟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黑格尔老师的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答:我觉得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孩子和家长知道缺点与不足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进步,这评语从平静的语气,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写给学生看出。
2、写出“这个人”。
3、写“这个人”的“新起点”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取得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目的,自我认识,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更体现一定“教育性”。
教师招考案例分析 篇2
关键词:教师招聘考试,现状,问题,对策
一、东莞小学教师公开招考的现状
1.东莞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程序。2016年,东莞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包括:(1)发布招聘公告。(2)考生登录东莞市中小学教职员招聘网站进行报考。(3)资格初审和片段教学视频评审。(4)现场资格复审。(5)考试,考试分为面试、统一笔试和统一试讲。(6)体检。(7)考察。(8)确定拟聘人员、公示。(9)办理聘用手续。
2.东莞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的报考条件。在东莞市教育局公开招聘2016年公办教职员(本地专场)公告中,东莞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的报考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1)所学专业、学历层次与岗位要求相符。报考者所学的本科或者以上的学历层次的专业需要与公办教师招考公告给出的岗位表中的要求的专业相符。例如在岗位表上,一些镇办小学语文教师的条件是本科以上的学历,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教育学、小学教育、科学教育、教育管理这几种专业毕业的毕业生或者社会人员。而超出了这几个条件的人则无法报考。(2)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证作为教育行业从业人员的许可证,它是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的必要条件。东莞报考公办教师招考的毕业生,都要有教师资格证,即要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类别认定需要层次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普通话测试二乙以上的合格成绩。社会人员报考必须取得相应层次的教师资格。(3)破除了户籍限制。在2013年,东莞公办教师公开招考的报考条件中,彻底取消了“主要面向东莞户籍”字样,但非东莞户籍应届或办理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必须是211工程院校和广东省属重点院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而到了2015年东莞市公办教师公开招聘对非东莞户籍报考者要求进一步放宽,不再要求非户籍考生必须是省属重点院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4)其他条件。在东莞公办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条件,如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胜任应聘岗位的工作;没有违反计划生育等等的条件。
3.近年来报考的人数。近年来,根据《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和《东莞市教育局公开招聘2016年公办教职员(本地专场)公告》,扩大招生范围,不限定户口,小学教师的报考人数出现大幅的增长。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我们看到近三年来,东莞市公办小学教师的招聘岗位在不断地增加,到2015年已经接近600个,但是仍然满足不了毕业生和社会工作人员的人数。特别是2014年,东莞教师招聘报名人数突破1.5万,竞争空前激烈,比例已达1∶30,比2013年近5000名考生,暴增了1万人。据获悉,竞争最激烈职位是中学生物教师(社会人员),比例高达1∶103;报名最多职位的是小学语文教师(毕业生),共1687人。这明显对我们师范专业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为师资队伍的补充提供了更多空间和机会。
二、东莞小学教师公开招考存在的问题
1.小学教师招考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任用制度,由从前的国家任命制度,转变到现在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有利于彰显教师选拔的社会公信力,锻造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目前在我国要进入教师队伍,就必须要经历教师招聘考试。但目前我国对于教师录用的办法没有较为明确的法律法规,对于教师招聘考试,也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一些现有的几部与教师招聘有关的法律,如《教师法》中的几项规定,在实际的教师招聘工作中也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而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往往使得少数人有机可乘,导致少数的作弊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2.教师公开招考的报考条件中存在的问题。在东莞的小学教师公开招考中,教师资格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报考条件,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条件。所有报考的毕业生都必须取得教师资格,才能报考东莞的小学教师公开招考。不过,目前的教师资格证的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其次,目前在我国的教师资格证是终身有效的,一经获得了教师资格之后,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全国范围内终身有效。这样的制度对于获得教师资格的人缺乏必要的监督,即使在日后实际上已不再具备教育能力了,但仍能具有教师资格。
因此在报考教师公开招考的许多符合条件考生当中,并非全部都有着良好的教育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3.考试内容与形式存在的问题。2016年东莞小学教师公开招考的考试环节,分招聘单位面试、统一笔试和统一试讲三个环节进行。面试由招聘单位组织,内容和形式由招聘单位确定,面试成绩不计入总分,只作为招聘单位推荐人选进入统一笔试的依据。笔试的范围为所报考岗位的学科相关知识,在以前的笔试中,主要以考核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为主。而在近两年的笔试内容中,学科专业知识占据了80%的空间,而教育学、心理学内容降低到了20%。统一试讲由市教育局组织,采用片段教学及现场问答的形式进行,时间为15分钟,其中10分钟为片段教学,5分钟为考官提问,考场设统一指令、监控录像和统一核分等环节。最后考试的总分=笔试成绩×30%+试讲成绩×70%。
而在试讲的环节,每个应考的考生,总共加起来才只有15分钟,其中只有10分钟的片段教学,5分钟的提问。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每一堂课至少都是40分钟的课堂,仅仅通过短短十分钟的片段教学,是难以测试到应考者在实际的四十分钟的课堂内的真正的教学能力,只能对应考生的相关学习背景、个人的行为举止、语言表达能力等等的基本情况做初步了解。
同时,作为一名老师,除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老师本身的非专业素养,如老师的师德师风、心理健康素养、职业奉献精神等。而在教师公开招考中,这些教师本身应具有的个人非专业素养,却很难得到检验。
三、对于东莞小学教师公开招考的问题的对策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要使得小学教师公开招考有法可依,就必须完善与教师公开招考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完善有关小学教师补充与招录的法规政策,健全有关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法规和政策。通过完善法规政策,明确在教师招聘过程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履行,明确教师的身份和职业特点,对我国的教师队伍补充的管理制度、实施步骤以及招录的相关要求,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加强在招聘考试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增强教师公开招考的透明度,以防止少数腐败和作弊的现象发生。
2.完善教师公开招考的报考条件。完善规范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的各项报考条件,让更多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具备教育能力的人来参加招考,提高和规范报考考生的专业素质,选拔出一些更加有能力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首先在报考条件上,除了要有关键的教师资格证条件外,还可以增加一些条件,如必须要有教育实习的经历等。有过教学经历的师范生与没有过教学经历的非师范生在组织课堂、管理学生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其次,在我国还需要完善教师资格证制度,提高教师资格标准,提高教师资格证持有者的专业素养,在申请教师资格的时候,应完善提高教师资格的申请条件。同时,对于教师资格的管理,应设立有效期,而非终生有效,从而对教师资格的持有者进行监督。
最后,还应该打破年龄、学历等的外在条件,广纳贤才。在2015年之后,东莞的小学教师公开招考就已经放开了户籍的限制,不再要求报考者是东莞户籍,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进步。不过在目前,对于教师公开招考报考的年龄仍限制在40周岁以下。
3.优化考试的内容与形式。通过优化考试的内容与形式,使得教师公开招考更加的合理、高效。教师的职业特点更强调实践性、示范性,同时相对于其他职业更具有专业性。在教师招考的笔试的环节里,应进一步拓宽考试的内容,增加主观题目的比例,通过各种实际案例的分析,各种观点的论述,更多地考查考生对于知识的实际的运用,从而考查考生的实际的教学能力。
而在教师招考的统一试讲的环节中,则首先应加长同一试讲的时间,让统一试讲更加接近实际的教学,从而考察出考生更加真实的水平。同时,在试讲过程以及在第一环节的面试中,都应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非专业素养,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素养、团队合作精神、职业奉献精神以及个人的价值观念等等的内容,从而选拔出一些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奉献教育事业,而不仅仅把教师当作一种单纯的职业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中,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丽娜.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EB/OL].中国知网,2013.
[2]李桂云.县域农村公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5,(9).
解教师招考之困须还权 篇3
教师招考,教育部门和学校只能靠边站,没有话语权,导致需要的教师招不进来,招进来的教师很多又不合适,造成了矛盾,陷入了困局。怎么解决?笔者认为,教师招考,应该还权于教育部门,让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招教师真正“做得了主”。
《教师法》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教师的定位与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为教师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和专业性,教师招考必须慎重,应根据教师职业与岗位的特点,合理规划和设计教师招考标准、流程与考试考察内容。
但现在,许多地方招考教师的程序和标准几乎就是参照公务员考试标准,笔试考行政能力和公共基础知识,对教育方面的考查也只是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知识。很明显,这样的招考设计存在诸多缺陷,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等在招考中都没有得到应有体现。因为设计上“先天”不足,不能通过招考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应聘人员的综合业务知识、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这样招进来的很多人不能胜任教师工作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招进来的人不能胜任教师岗位工作,理念陈旧、技能缺乏、方法简单、教育教学质量偏低,还何谈人民群众满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招考这个门槛不能跑偏。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教师招考应还权于教育部门,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专业与专长,为教师招考“量身定制”不同于公务员与其它事业单位人员招考的办法、试题与方式,保障教育部门在教育人事管理中应有的话语权。这也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体育教师招考试题 篇4
1、男子竞技体操有六项:(自由体操)、(鞍马)、(吊环)、(纵跳马)、(双杠)、(单杠)。
2、女子竞技体操有四项:(横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泳姿有: 蛙泳 自由泳 仰泳 蝶泳 1.课题研究,需经过几个步骤:答:
1、选择研究课题;
2、制定研究计划(题目、目的意义、对象、方法、时间安排等);
3、实施研究活动(材料要真实、充足);
4、对研究材料加工、整理和分析;
5、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2.体育论文(实验报告),一般应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①论文题目; ②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③问题的提出或前言;④实验的内容、方法、数据的采集和统计;⑤数据的分析和论证;⑥结论和建议;⑦参考文献。3.运动会程序册内容:(1)封面;(2)目录;(3)竞赛规程;(4)开幕式、闭幕式程序;(5)组委会及工作人员名单;(6)仲裁委员会名单;(7)裁判员名单;(8)各单位参加人数统计表;(9)各项参加人数统计表;(10)兼项人数统计表;(11)大会作息时间表;(12)各代表队名单;(13竞赛日程表;(14竞赛分组表;(15男女最 高纪录表;(16)场地平面示意图。
4.备课须考虑哪些内容?答:实践课的备课须考虑教材、学生、教法、场地、器材、时间、气候、安全、教案等内容。5.如何写好课时计划?
第一,写法要求准确具体。应当充分考虑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第二,关注合作意识的培养。第三,发挥学生主体性。第四,利用比赛形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第五,认真备课,加强学法指导。
6、体育教学应遵循哪些规律? 答:规律(1)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2)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3)人体生理心理活动能力变化规律(4)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规律 7.体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哪八个方面?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综合创新原则等。
8、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答:①教师教学观的转变。②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9.如何加强学生学法指导的? 答: 1)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2)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
迎接挑战的能力。4)通过布置适当形式的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以及对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5)发扬教学民主,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10、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是什么?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保卫者。(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2)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1.体育课程的目标是什么?答: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12.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答:1)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原则;2)科学性(健身性和安全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趣味性原则;5)与社会体育和地区体育特色相结合原则。
13.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哪些要求?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②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③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④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⑤简单易行。
14.简述体育教学过程的的规律。答:(一)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1)社会制约性规律。2)认识规律。3)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4)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5)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6)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7)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8)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二)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l)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2)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3)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15、体育设施资源开发? 答: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2)制作简易器材3)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 4)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5)合理使用场地器材
16、场地器材布置几点要求答:1)场地器材的布局与使用要合理,可移动的器材应尽量向固定器材靠拢;2)布置器材应符合锻炼卫生安全要求,课前应认真周密检查,严防发生伤害事故;3)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练习轮换的队伍调动,有利于增加练习密度和适宜的生理负荷;4)场地器材的布置便于教师对课的调控和辅导学生。
17、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包括哪六个方面的开发? 答:(1)人力资源的开发;(2)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3)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4)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5)自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6)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18、常用的讲解方式有哪些?运用时应注意什么?答:讲解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及动作名称、作用、要领、方法、要求,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注意:(1)讲解要有明确的目性和教育性 2)讲解要生动形象,简明易懂3)讲解要富有启发性(4)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
19、什么是动作示范?运用动作示范时应注意什么?答:是教师以具体动作为范例,指导学生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注意:(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示范要正确、熟练、轻松、优美3)示范要有利于学生观察4)示范要与讲解相结合。00、分解法有哪四种形式?答:(1)单纯分2)递进分解3)顺进分解(4)逆进分解 20、学校体育应从哪些方面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答:
1、打好身体基础;
2、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学会自主学习、锻炼、评价;
3、培养体育兴趣、爱好,养成锻炼习惯;
4、培养自我体育意识。21.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答:
1、循序渐进的原则;
2、全面锻炼的原则;
3、经常性锻炼原则;
4、区别对待的原则; 同一性。三者的不同之处:主要目标或任务、要求、内容、组织形式、承受的身心负荷和效果的评价均有所不同。三者的
调作用被破坏,而发生肌肉酸疼,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动作不协调,跑速减慢,想停止运动等自我感觉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叫“极点”现象。当出水。4.可用手指压人中或合谷穴。5.大多数病人经过上述处理后,情况可很快得到改善,如果病人仍不见好转,应立即送医院急诊。
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与朋友; ⑤对学生的评价,从主要关注学生成绩,转为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35.课程标准后教师角色
5、准备与整理活动原则。相互关系:(1)体育教学
22、体育锻炼对促进身体健康有哪些益处?(1)预防心血管病(2)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3)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4)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5)降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6)预防骨裂(7)保持身体活动的能力(8)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型(9)延年益寿
23、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1、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体育锻炼是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3、体育锻炼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4、体育锻炼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24、简述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答:
1、体育运动对骨骼结构与机能的影响;
2、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3、体育运动对肌肉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25.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关系。答:三者相同之处:(1)都属学校体育范畴,都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2)都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都需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3)都是最终指向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完成。(4)三者活动的效果具有一定的 是学校体育工作核心,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继续、延伸和补充。(2)课外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促进因素,可以检验和提高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水平。26营养素有哪些?并说出在人体中的作用? 答:
1、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提供机体生长、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的材料。
2、脂肪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3、糖类提供热能。
4、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主要参与各种代谢过程。
5、无机盐是人体组成的构成元素,是组织、细胞的构成成份,它能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调节和维持机体功能。
6、水是营养和代谢的溶剂。
27、乒乓球攻球引拍动作的技术要领?答:以右手执拍为例,两脚比肩略宽,两膝微屈,左脚稍前,身体略右转,重心在右脚。前臂在身体带动下横摆,引拍适度,体臂夹角约35度~40度;前臂自然弯曲,肘关节约为120度。拍形与台面垂直或稍前倾,手腕自然放松,球拍呈半横状。
28、什么是“极点”现象?怎样克服“极点”现象?答:在长跑时,由于有机体各器官活动的协
现极点时,要求运动员有一个战胜困难的决心,要顽强的坚持跑下去,同时应该调整跑的速度,注意呼吸方法,机体内脏器官会逐渐适应,“极点”很快被克服。
29、影响篮球投篮命中率的因素有哪些?1投篮动作2瞄准点3球的旋转4抛物线及入篮角 30.武术的特点和作用特点: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既有套路演练,又有技击格斗具有攻防技击性具有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练功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作用:1 增强体质、防身自卫: 2 锻炼意志,培养道德情操3 竞技观赏,丰富文化生活4 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31.昏厥的原因是什么?答:准备和整理活动是恢复及防止运动锻炼中、后昏厥,甚至是预防死亡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运动性昏厥是暂时性脑缺血或缺氧所引起的一种表现。晕倒者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而各种反射依然存在.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将病人平卧,最好让病人头低脚高,以改善脑部的供血供氧。2.解开病人衣领、领带,将头侧向一侧,如病人出现呕吐则帮助清除口腔内的积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3.给病人喝热开水或热糖
3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33.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①谈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②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③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概念;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⑤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⑥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⑦改革体育考试和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
34.课程改革后你谈谈在教育观念方面将发生哪些变化?
①从过去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课程设计的决策者; ②从单一关注运动水平,变成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③在教学方法上,从强调“教”,转为强调学生自主“学”;④在师生关系方面,从学生的主宰,转的转变? ①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化(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等);②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师生转变关系;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给学生心理支持;注重培养自律能力等);③教师成为研究者参与者(教师不再是机械执行者、法官和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好合作伙伴,帮助找研究的起点,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行动的策略,实施与检验行动等);等等。
36、什么是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是通过系统收集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目的是对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确定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它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
37.学习评价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1)制定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形式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学段的特点,有所侧重和有所区别,重点考虑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情况.2)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程度和本学科特点,在对学生进行终结评价的同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3)在学生从事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各方面都很了解,客观评价必须建立在主观评价的基础上。4)由于学生的学习经历不同,能力不同,造成达到学习目标的时间不同。课程学习评价不单纯是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评价,更不是选拔精英,因此,可以允许学生选择和延时考试。5)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方法要简单方便,易于操作。38.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答:
(一)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学校体育向着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三)学校体育向着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四)学校体育逐渐向整体化方向发展:
(五)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向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六)学校体育管理逐渐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39.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答:(1)高尚的思想品德 A、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B、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C、全面关心学生,热爱学生D、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E、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2)全面的业务工作能力A、运动能力B、教学能力 C、教育能力 D、组 织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能力E、其他方面的能力
1、体质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后天获得的基所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专项密度:专项密度是指课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3、语言法:语言法是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
4、技术关键:技术关键是指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技术关键。
5、课的类型:根据课的教学目标、教材性质和学生的特点等因素所划分的课的不同种类。
6、体育 :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丰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的社会现象。
7、综合密度:指课本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8、淘汰赛:指逐渐淘汰成绩差的队或个人最后比赛出优胜者的方法。
9、技术细节 :在不破环技术环节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细微的技术结构。
2、课的结构 : 是指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和各部分的内容安排顺序,组织教法以及时间分配等。
3、运动负荷 :指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10、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11、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
12、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3、体育教学: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14、体育课程:指教师在学校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大纲规定内容,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系统教学的形式。15超量恢复: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2012福建教师招考试题 篇5
(课程代码09101)第一部
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的客观性试题答题区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答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1.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是()。A 传到B 调节C 代谢D 反射
2.口吃是幼儿期语言障碍的一种常见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 神经系统发育障碍B 发音器官发育障碍 C 正常机能发育迟缓D 紧张、创伤所致的障碍
3.幼儿能按照物体的高矮、粗细、厚薄等特征进行排序,此活动适合开设的年龄班是()。A 小班B 中班 C 大班 D 学前班
4.具有代谢、解毒等功能的系统是()。
A 消化系统B 运动系统C 呼吸系统D 循环系统
5.幼儿园教育内容可相对划分为五个领域,正确的划分顺序是()。A 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 B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C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 D 健康、语言、艺术、科学、社会
6.教师提供适合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幼儿在自己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 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是()。
A 比较法B 寻找法C 发现法D 操作法 7.幼儿园教育评价实行以()A园长评价为主B 家长评价为主C 幼儿评价为主D 教师自评为主
8.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基本方法是()。A 示范法B 对话法C 操作法D 练习法
9.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不得少于()。A1小时B 1.5小时C 2小时D 2.5小时
10.他出生于德国,是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突出的节奏感是他音乐的风格,“元素性、综合性、即兴性和创造性”是他的音乐的核心。这位音乐家是(A 柯达伊B达尔克罗兹C 卡尔奥尔夫 D 铃木
11.《幼儿园工作规程》正式实施的时间是(A 1989年B 1990年C 1996年D 2001年
12.以各种器械如:小铃、三角板、双响板、沙球、鼓等为主要材料组织的幼儿音乐教育活 动,强调配器要讲究艺术性。它属于()。A 歌唱活动B 打击乐演奏活动C 韵律活动 D 音乐欣赏活动
13.在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分的增长比例不同。正确的比例是(A 躯干增长一倍 B 下肢增长两倍 C 上肢增长三倍D 头部增长四倍
14.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是(A 生活 B 教学 C游戏D 实践
15.幼儿美术创作处于涂鸦期,喜欢用笔随意涂画,处于一个从无表现意图的涂鸦想有表现 意图绘画转化的过程,符合这一特征的年龄班是 A 小班B 中班 C 大班D 学前班 16.维生素按照其溶解性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素是(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叶酸
17.幼儿园美术开展玩泥塑、纸工、拼贴、染纸等活动,它属于美术活动类型中的(A 绘画活动B 美术欣赏活动C 国画活动D 手工活动
18.科学、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A 系统性和灵活性B 秩序性和灵活性C 稳定性和差异性D 稳定性和灵活性
19.在文学作品学习中,通过作品表演、观察、谈话等方式,帮助幼儿分析作品,该步骤属 于的层次是(A 第一层次:学习文学作品 B 第二层次:理解体验作品 C 第三层次:迁移作品经验D 第四层次: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达
20.正确评价幼儿生长发育指标是(A 身高、形态、功能发育指标B 身高、脉搏、呼吸节律发育指标C 形态、功能、心理发育指标D 形态、功能、心跳发育指标 21.幼儿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A 日常生活B 游戏C 艺术D 文学 22.幼儿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状态是(A 运动状态B睡眠状态C 学习状态D 清醒安静状态
23.幼儿园教育评价综合采用的方法是(A 操作、谈话、实验B 观察、谈话、操作 C 操作、谈话、测试D 观察、谈话、作品分析
24.中班幼儿走的基本动作的发展目标之一是(A 上体正直,自然地走 B 听信号按节奏上下肢协调地走 C 轻松自如地绕过障碍进行曲线走D 左右分队走
25.童话《金色的房子》描写房子的句子“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在作品中多次出现,让幼儿体会到文学语言的生动、优美。这体现文学作品的(A 文学性B 教育性C 浅易性D 趣味性
26.三岁半的圆圆,来幼儿园三个月不与同伴交往,反复玩同一中类型的玩具。这一表现反 映的心理问题是(A 恋物症B 感觉统合失调C 儿童焦虑症D 儿童孤独症
27.麻疹主要传播途径是(A 空气传播B 饮食传播C 直接接触传播D 虫媒传播 28.幼儿园里开展的“你怎么了” “就让我来帮助你”
“难过的时候怎么办”等活动,其内容 所属的领域是(A科学领域B 社会领域C 健康领域D 语言领域
29.当幼儿发生煤气中毒时,现场处理措施首先要(A 打开门窗通风B 心脏起搏器C 口对口呼吸D 保暖、勿搬动
30.儿童自己独立地确定绘画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法,教师协助他们完成的绘画形式是 A 装饰画B 意愿画C 临摹画D 命题画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请在答题卡的主观性试题答题区作答。
二、简答题(本答题共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32.简述幼儿园健康领域的目标。
33.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
34.简述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卫生要求与指导。
三、论述题(本答题共1题,共20分)
35.请结合实际论述促进幼儿发展的环境创设与利用。
四、案例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12分,第37小题共18分,共30分)
36.案例:在一次由王老师执教的公开观摩活动中,一男孩在操作过程中不小心将一些豆子洒在地上,男孩马上放下手中的工具蹲下去捡,王老师走过来对他说:“不要捡了!”并要求他继续完成操作。男孩站起来看看王老师看看地上的豆子,无奈地一边继续操作一边看着地上的豆子小声地说:“保育员老师说过,丢在地上的东西要捡起来。”试分析王老师的行为及其对幼儿造成的影响。如果是你,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策略?
37.案例:某幼儿,女五岁半,自幼学习钢琴。每当弹琴的效果让自己不满意时,便哭闹、打自己,甚至在地上打滚,这种表现反复出现。
试分析幼儿属于哪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应采用哪些心理疗法和教育措施加以干预。
五、设计题(本答题共1小题,共30分)38.请设计一份中班科学教育活动计划——空气的秘密 要求写出:1)
活动目标;
(2)活动准备;(3)活动过程;(4)活动延伸。
附:空气的背景资料:
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空气中含有各种成分。空气中有一定的压 力。空气中会混有砂尘、尘埃、金属粉末等固体颗粒及又累的粉尘等„„
空气对于人类和动物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除了用于呼吸外,空气还有多种用途。福建省幼儿教师考试理论和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2、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3、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4、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5、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作用的过程。
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7、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8、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
9、幼儿园语言教育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10、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11、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12、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13、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1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15、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16、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17、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宜重点考察哪几方面?
参考答案:
(一)教育的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二)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四)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五)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照本《纲要》第二部分的有关条款进行,同时还要体现哪些原则?
参考答案:
(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3、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要注意哪几方面?
参考答案:
(一)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二)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三)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得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
(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4、简述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
参考答案:
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
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5、简述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的目标。
参考答案: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6、简述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的目标。
参考答案: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7、简述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目标。
参考答案: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8、简述幼儿园艺术教育内容的目标。
参考答案: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012福建教师招聘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 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A.《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C.《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以表彰他的突出贡献是()。A.硝化甘油炸药B.人工放射性元素 C.发现了准晶D.胰岛素分子结构
3.2012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该规划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区域开发指导方针,对“十二五”时期西部地区空间开发格局进行了统筹规划。关于该规划内容,下列不正确的是()。
A.支持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等11个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 B.支持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等5个重点区可持续发展 C.支持沿边艰苦地区跨越发展
D.支持攀西―六盘水等8个资源富集区集约发展 4.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D.行政责任 6.《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这体现了教育法的()原则。
A.方向性B.平等性C.公益性 D.全面性 7.《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2.5小时
8.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注意倾听 B.言语专业化
C.注意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 D.用点头、抚摸鼓励幼儿
9.我国幼儿园是对()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A.6 B.2 C.3 D.4
10.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从何时开始实行()。A.1995年1月1日 B.1996年7月1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3年7月1日 11.“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这句话出自()。A.苏霍姆林斯基 B.杜威 C.陶行知 D.蒙台梭利
12.促进幼儿心理发展最好的活动形式是()。A.游戏 B.学习C.劳动 D.交往 13.职业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在幼儿面前保持开阔的心胸,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是由于()。
A.幼儿的心灵脆弱敏感,易受消极情绪的影响 B.孩子也喜欢美好的形象 C.一般园长都要求教师这样做
D.幼儿教师大多是女性 14.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A.粘液质 B.多血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5.儿童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是()。A.探究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状态性注意 16.下列属于新生儿条件反射的是()。A.抓握反射 B.惊跳反射
C.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 D.游泳反射 17.亲子关系是一种()。
A.血缘关系 B.心理关系C.情感关系 D.家庭关系 18.下列几何图形对幼儿来说最易辨别的是()。A.长方形 B.三角形 C.梯形 D.半圆形 19.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范畴。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20.蒙台梭利教育原理是以()为出发点的。
A.儿童中心 B.儿童生命C.适应自然 D.反对成人化 21.抽象能力明显萌发的年龄段是()。
A.3岁前儿童 B.小班幼儿C.中班幼儿 D.大班幼儿 22.儿童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期是()。
A.1~2岁 B.2~4岁C.4~5岁 D.5~6岁 23.()是我国学前教育所特有的一条原则。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24.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A.家庭 B.托儿所 C.幼儿园 D.学前班 25.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26.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27.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
A.综合教育 B.启蒙教育C.独立性教育 D.适宜性教育 28.3岁前儿童的言语主要是()。
A.连贯言语
B.逻辑言语C.情境言语
D.复合言语 29.当教室中一片喧哗声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30.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
A.为儿童将来的职业做准备 B.培养儿童成为专家 C.培养特长儿童 D.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
31.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
A.幼儿的活动 B.教师的活动 C.幼儿与教师的活动 D.个别活动 32.教师通过实物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了()。
A.观察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33.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的形成。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34.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德可乐利
D.凯米 35.与中小学相比,我国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管理相对较松,幼儿教师的劳动的特点是()。A.无意性 B.自主性 C.随意性 D.被动性
二、填空题
36.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校车事故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儿19人)、43人受伤。对此国务院高度重视,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校车安全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征求意见稿的最大亮点是_______首次进入国家标准的制定行列,可以说填补了一项空白。37.中国商务部于2012年3月13日晚间证实,美国、欧盟、日本将对世贸组织就中国______钨、钼等原材料出口限制提起诉讼,中国已收到来自三方的磋商请求。
38.心理学家_______ 根据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
39.对学前儿童实施_______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学前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
40.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_______年,以桑代克出版的《_______》作为主要标志。
41.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实验幼儿园的_______方案,是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方案的代表。
42.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诱因。
43.婴儿学习的发展表现出三个不同层次:_______、经典或操作条件反射、_______。44.福禄贝尔编写的_______标志着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45.我国幼儿园具有为_______服务和为_______服务的“双重任务”。46._______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47.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言语归为两大类:_______和_______。48.形式训练说以_______为理论基础。
49.社会能力的构成主要有三个维度:_______、亲社会交往能力、_______。50.幼儿注意的选择性有赖于_______、_______以及幼儿的需要、兴趣和经验等。
三、简答题
51.简述福禄贝尔的“教学即生活”。
52.学前儿童高级情感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3.简述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四、案例分析题 54.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她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的情节,一边演示活动的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
假如你旁听了这节课,请用感知觉规律理论对这次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55.某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正在午睡,值日老师柳陶由于感觉很疲倦。就在寝室一张空的幼儿床上睡着了。幼儿江海想起床上厕所,但看不到老师,一直憋着不敢起来,后来实在憋不住了,只好自己急急忙忙从床上下来准备去厕所。结果由于匆忙,一下子从床上摔下,被窗边的椅子碰破了头,又由于憋尿太久后摔倒在地,造成膀胱受损。柳陶老师听到江海的跌倒声和哭声,立即起来,将江海送到医院救治。
两个月后,江海痊愈出院了,江海的家长同时将幼儿园和柳陶一并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本案中。到底谁应对这起幼儿伤害事故承担法律责任?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56.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了不同的区域开始玩游戏,我发现创想区一个人也没有。于是,我说:“创想区谁愿意去玩啊?”可是没有人理睬。也许是幼儿光顾着玩游戏没有听见吧,于是我耐心地提高了嗓门:“今天谁愿意去玩纸箱啊?”这时,孔妍举手说:“我去吧。”后来有几个幼儿也陆续的响应了,要去创想区玩。
创想区“纸箱加工厂”的游戏开始了,从窗口望去,孔妍等几名幼儿都在玩,可是一会儿游戏就结束了。见此情况我就从头到尾把整个游戏的过程和玩法讲给了她们听,并给她们几个人分配了不同的角色,在我的辅导下创想区里的“纸箱加工厂”总算顺利的开展起来了。在区域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创想区里乱成一团,跑过去一看,正在玩开“小汽车”的游戏呢。看到我来又赶紧玩起了纸箱,嘴里却不停的说一点都不好玩。请根据孩子的反应对这位教师的游戏区设置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五、论述题
教师招考心理学试题 篇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10分)
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年。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2.()阶段的儿童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3.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
B.人格测验
C.兴趣测验
D.成就测验
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5.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是首要环节。
A.理解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
6.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是()。
A.幼儿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7.奠定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础的是()。
A.社会
B.家庭
C.学校
D.教师
8.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
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推测与假设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
9.儿童在家中养成的爱劳动的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A.知识迁移
B.技能迁移
C.态度迁移
D.行为规范迁移
10.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
A.专制型
B.开放型
C.说服型
D.放纵型
E.民主型
2.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A.效果强化
B.直接强化
C.间接强化
D.替代性强化
E.自我强化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4.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有()。
A.吹笛子
B.打网球
C.体操
D.阅读
E.计算
5.合乎法则的熟练技能具有的特性有()。
A.流畅性
B.迅速性
C.经济性
D.同时性
E.适应性
6.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操作技能
B.闭合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开放型操作技能
E.徒手型操作技能
7.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
A.设置学习目标
B.浏览阅读材料
C.对注意力加以跟踪
D.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8.具有强迫行为的儿童具有哪些特征?()
A.智力水平较高
B.富于幻想
C.性格内向
D.遇事犹豫、拘谨、比较固执
E.自我克制过于严重
9.心理个体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
A.定向性与顺序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E.关键性
10.自述法的具体形式有()。
A.日记
B.周记
C.作文
D.自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依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______与______两类。
3.特殊教育必须注意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变革。
4.儿童在______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
5.根据干扰理论,产生遗忘的干扰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6.知识学习过程一般包括______、知识保持和______三个阶段。
7.知识的理解主要是通过______和______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8.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______的一切活动计划。
9.______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
10.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______、______五个等级。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动作技能目标
2.情境教学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的四项原则。
2.简述指导教学的主要活动或要素。
3.简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
试述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略。
2.D【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
3.A【解析】略。
4.D【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5.C【解析】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
6.B【解析】学龄期儿童是心身发展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小学阶段是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
7.C【解析】略。
8.C【解析】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9.D【解析】爱劳动的习惯是一种行为规范,在家中养成的行为规范在学校中的表现是行为规范的迁移。
10.B【解析】连锁学习是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体操正是如此。
二、多项选择题
1.ADE【解析】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
2.BDE【解析】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强化分为三种即以上选项。
3.ABCDE【解析】略。
4.ABC【解析】由操作技能的定义可知ABC选项均对。
5.ABCDE【解析】略。
6.BD【解析】A是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划分出来的,C是根据动作的连贯性划分的,E是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划分的。
7.ABDE【解析】C项属于元认知监视策略内容。
8.ABCDE【解析】略。
9.ABCD【解析】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10.ABCDE【解析】自述法是通过学生书面形式的自我描述来了解学生生活经历及内心世界的一种方法。日记、周记、作文、自传、内心独自都是自述法的具体形式。
三、填空题
1.速度 数量 巩固程度 学习的迁移2.外倾型 内倾型3.内容 技能 环境4.35.前摄抑制 后摄抑制6.知识的理解 知识的应用7.直观 概括8.教学目标9.练习10.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价值体系个性化
四、名词解释
1.动作技能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
2.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布鲁纳提出了四项原则:
(1)向学生解释清楚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2)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教师要在研究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个一个的发现过程。教师要仔细设计要问的问题,排列好例子,确保参考材料和设备充足,以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发现。(3)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4)材料难度要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材料太容易,学生缺乏成就感;材料太难,学生容易产生失败感。
2.【答案要点】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一般认为,指导教学包括六个主要活动:(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2)呈现新材料;(3)提供有指导的练习;(4)提供反馈和纠正;(5)提供独立的练习;(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这些活动并不是遵循某种顺序的一系列步骤,而是有效教学的因素,例如,反馈、复习、补救只要有必要就要进行,并且要与学生的能力倾向相匹配。这些活动可以被看作是教授结构良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框架,与我国传统讲授教学相一致。
3.【答案要点】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性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
(2)外部因素。外部因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具体而言,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教师的榜样作用。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学习迁移。
各科教材都有基本概念、原理和逻辑结构,这些内容的组织形成教材体系。教材内容体系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率、知识的质量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兼顾科学知识本身的性质、特点、逻辑系统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状况及年龄特征,还要考虑教学时数以及教法上的要求,以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性。
根据同化理论,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的学习与保持的最重要因素。为了促进迁移,教材中必须有那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布鲁纳认为这样的概念和原理应放在教材的中心。奥苏伯尔指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可以产生新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运用。这种结构必须适合学习者的能力。这需要每一个知识领域内有造诣的教材教法专家和心理学家以及教师们的通力合作,尽可能编写出适合学生能力的最佳结构的教材。
(2)从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促进迁移。
有利于学习迁移的教材在体系组织上应体现以下要求:①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②融会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③教材组织系列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
(3)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①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②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③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2013年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千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守恒观念的形成,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3.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A.利他主义
B.以国家为重
C.大公无私
D.无私奉献
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A.25%
B.50%
C.75%
D.100%
5.()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型
D.集体型
6.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
IA.比特
B.字节
C.组块
D.词
7.阅读技能是一种()。
A.操作技能
B.运动技能
C.心智技能
D.学习技能
8.下面不是问题的必需成分的是()。
A.目的 B.方法
C.障碍
D.途径
9.学生在学习上希望获得好名次,其学习动机是()。
A.外部
B.成就
C.交往
D.任务
10.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A.需要
B.动机
C.强化
D.诱因
11.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12.布鲁纳对()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则。.A.启发式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13.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交往动机
B.外在动机
C.内在动机
D.无意识动机
14.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表明课堂气氛具有()。
A.不可知性
B.独特性
C.即时性
D.独创性
15.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准则与控制
B.约束与规范
C.指引与导向
D.加强与规范
16.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17.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A.教师自编测验
B.非测验性测验
C.案卷分析
D.谈话
18.教师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
A.有直接影响
B.有间接影响
C.没有影响
D.有一定影响
19.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念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20.()是指辅导教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觉,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
A.关注
B.尊重
C.真诚
D.同感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测验可分为()。
A.创造力测验
B.认知测验
C.人格测验
D.神经心理测验
2.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的困难,我们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中哪些手段来查找困难的症结?()
A.智力测验
B.阅读测验
C.与此相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
D.心理辅导
3.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的有()。
A.动作表象
B.图像表象
C.符号表象
D.情感表象
4.根据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以分为()。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5.客观题包括以下哪些题型?()
A.选择题
B.完形填空
C.匹配
D.是非题
6.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学生将该单词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A.谐音法
B.组织策略
C.形象联想
D.精细加工策略
7.如何做关系图?()
A.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
B.找出次要的观点或支持主要观点的部分
C.标出这些部分,并将次要的观点和主要的观点联系起来
D.主要观点图位于正中,支持性的观点位于主要观点图的周围
8.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
A.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
B.对子女的要求不过分严格
C.对子女的教育采取适当辅导策略
D.家庭气氛比较民主
9.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
A.说服
B.群体约定
C.榜样学习
D.奖励与惩罚
10.下列哪些方法可以训练发散思维?()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主要学习和介绍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做了一些有关_______和_______的实验研究。
2.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_______和_______。
3.童年期又称_______,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
4.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
5.陆钦斯的_______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6.学习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概念时,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_______迁移。
7.砖一般用于建筑中,但人们有时想不到它在黑夜中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这说明_______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8.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力量和人们内心信念支持的_______和准则的总和。
9.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_______和_______。
10.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稳定的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理性知识
2.概念学习
3.发散思维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
2.如何培养儿童记忆能力?
3.简述教学中的感知规律。
4.简述标准化测验的优越性。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联系教学实际分析,影响小学生概念学习的教学与辅导因素。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2.C【解析】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3.A【解析】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4.B【解析】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难度适中,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难度过低或过高的任务。
5.C【解析】鲍姆宁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其中民主型下的儿童最成熟。
6.C【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组块是指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
7.C【解析】阅读技能属于心智技能。
8.D【解析】每一个问题必须包括目的、个体已有的知识、障碍和方法四个成分。
9.B【解析】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10.D【解析】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诱因。
11.A【解析】程序教学的创始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12.A【解析】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则,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
13.C【解析】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由内在动机支配下行为更持久。
14.B【解析】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15.A【解析】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16.C【解析】配置性评价,也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17.A【解析】略。
18.A【解析】略。
19.B【解析】根据内化概念选B。
20.D【解析】题干是对同感的解释。
二、多项选择题
1.BC【解析】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可把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2.AB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的实际应用。
3.ABC【解析】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4.AB【解析】由于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5.ABCD【解析】客观题目具有良好的结构,对学生的反应限制较多。学生的回答只有对、错之分。以上选项均为客观题。
6.ABC【解析】由操作技能的定义可知ABC选项均对。
7.ABCD【解析】略。
8.ABCD【解析】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故以上选项均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
9.ABCD【解析】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与奖惩。
10.ABCD【解析】以上选项均为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
三、填空题
1.教学改革儿童入学年龄2.教师同伴3.学龄初期4.促进阻碍5.量杯6.水平7.功能固着8.行为规范9.心理特征倾向10.心理倾向
四、名词解释
1.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2.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3.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这是按教学评价实施的时机来划分的。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来进行。总结性评价,或称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
(2)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这是按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来划分的。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
(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这是按教学评价的功能来划分的。配置性评价,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以便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诊断性评价,是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4)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这是按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来划分的。正式评价是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价,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非正式评价则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评价的资料大多是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非正式评价可以作为正式评价的补充。
2.【答案要点】
(1)增强儿童识记的目的性、积极性。
(2)教会儿童识记的方法。
(3)合理组织复习。
(4)掌握一些回忆的策略。
3.【答案要点】教学中的感知规律包括四个方面:(1)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2)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4)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
4.【答案要点】(1)客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标准化测验是一个比教师编制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2)计划性。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测验时,已经考虑到所需要的时间和经费,因此标准化测验更有计划性。(3)可比性。标准化测验由于具有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具有可比性。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影响小学生概念学习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小学生个体的本身因素,具体包括年龄、年级、智力和经验。
第二,概念本身的因素,即概念的类别和概念的属性影响小学生概念的学习。
第三,教师教学与辅导方面的因素。
2013年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吸其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教学媒体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
3.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在教学中主张()。
A.探究法
B.班级授课制
C.发现法
D.讨论法
4.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级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6.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A.尝试一错误说
B.认知一发现理论
C.联结一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7.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8.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划分方法是()。
A.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
B.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C.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
D.学习动机的理论
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A.学校
B.心理咨询室
C.医院。
D.课堂
10.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特殊成分迁移
D.非特殊成分迁移
11.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讲解法
B.练习.C.演示法
D.课堂问答
12.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效果较好,这个程度经研究为()。
A.100%
B.80%
C.150%
D.200%
13.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
14.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5.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为()。
A.心智技能
B.表演技能
C.写作技能
D.操作技能
16.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定势
B.讲解
C.启发
D.迁移
17.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8.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性评价和()之分。
A.总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19.于1994年受邀在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发展成果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奥苏伯尔
C.加涅
D.布鲁纳
20.()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
A.标准化成就测验
B.细目表
C.自测试题
D.案卷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
A.探索内驱力
B.好奇内驱力
C.胜任内驱力
D.互惠内驱力
E.尊重内驱力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
A.强化
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C.消退
D.惩罚
E.分化与泛化
3。结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A.鼓励原则
B.动机原则
C.结构原则
D.程序原则
E.强化原则
4.两种学习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A.刺激
B.反应
C.环境线索
D.学习目标 E.态度
5.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有()。A.深度加工材料 B.有效运用记忆术‘ C.进行组块化编码 D.适当过度学习E.合理进行复习
6.交互式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生哪几种策略?()A.总结 B.提问 C.析疑 D.预测 E.复习
7.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
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
8.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C.提供多种变化,促进知识的概括 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E.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9.问题解决的特点是()。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唯一性 E.固定性
10.对专家与新手的对比研究发现,专家具有哪些特征?()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 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 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定势 2.学习迁移 3.形式训练说 4.复述策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如何培养智力技能?
2.教师如何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试述奥苏伯尔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的三个主要变量及其作用。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小学教育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学(学生)、教(教师)、环境三者相互作用(以前两者为主)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B【解析】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3.C【解析】布鲁纳是认知一结构学习论的代表人物,他在教学中主张采用发现法。
4.A【解析】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
5.D【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6.A【解析】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尝试一错误说。
7.C【解析】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
8.C【解析】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是所有的动机划分方法中,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而且对教育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
9.A【解析】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10.D【解析】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
11.B【解析】操练和练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这是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12.C【解析】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13.D【解析】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
14.D【解析】操作熟练阶段,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
15.D【解析】题干是对操作技能的解释。
16.D【解析】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
17.A【解析】题干是对信度的名词解释。
18.A【解析】略。
19.D【解析】1994年布鲁纳接受美国教育研究会特邀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中对教育心理学十几年的发展成果作了高度概括。
20.B【解析】细目表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
二、多项选择题
1.BCD【解析】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2.ABCD【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等四个。
3.BCDE【解析】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4.ABCDE【解析】两种学习任务的共同成分可以是学习材料(如刺激)、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如反应)、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方面的。
5.ABCDE【解析】略。
6.ABCD【解析】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旨在教成绩差的学生学会阅读领会这样四种策略:①总结,总结段落内容;②提问,提与要点有关的问题;③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④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
7.ABCD【解析】A、B、C、D四选项均为学习策略的特征,E项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
8.BCD【解析】AE属于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9.ABC【解析】问题解决的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
10.ABCDE【解析】略。
三、名词解释
1.定势: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2.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3.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元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4.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1)形成程序性知识。(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4)要科学地进行练习。
2.【答案要点】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课堂群体凝聚力。
(1)要全面、及时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2)要帮助课堂里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论,形成认同感。
(3)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自豪,形成归属感。
(4)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奥苏伯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即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包括清晰性)。
(1)可利用性及其作用
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这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一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吸收并固定新观念的原有观念。认知结构中处于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对于新的学习能提供最佳联系和固着点。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特点的不同,可以形成三种同化模式,即类属性同化、上位同化和并列结合性同化。
(2)可辨别性及其作用
新的潜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同化它的原有的观念系统的可以辨别的程度,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二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要学习的新观念的差异应清晰可辨。这种分辨愈清晰,愈有助于新的学习与保持。可辨别性也就是说识别和区分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和相似的新材料(或者容易混淆的新概念)之间的差异所达到的程度。由于人们在认识与理解环境中有简化的趋势,当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相似而不相同时,原有的知识倾向往往先人为主,新知识常常被理解为原有的知识,被原有的知识取代。或者学习者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有些不同,但不能具体地说出什么地方不同。也就是说,如果新的学习任务不能同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清楚地分辨,那么新获得的意义出于减轻记忆负担的目的,很快就会丧失。新的意义被原有的稳定的意义所代替,从而遗忘就出现了。只在有可以区分的变式或者包容范围较广的原有意义时,新的意义才有长期保持的可能性。
认知结构中原先学得的概念和命题与新学习的观念的可辨别性,可以解释负迁移的原因。当新旧知识彼此相似又不完全相同,并且原先学习的知识又不牢固时,便会导致负迁移。例如,小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学习英文字母,当汉语拼音未牢固掌握时,常常干扰英文字母的学习,这就是负迁移的例子。
(3)稳定性与清晰性及其作用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三个重要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应十分巩固。利用及时纠正、反馈和过度学习等方法,可以改变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原有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有助于新的学习与保持。学生先前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同以后学的有关的知识成正相
2013年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写在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A.布鲁纳
B.桑代克
C.贾德
D.维纳
2.健康的概念是指()。
A.身体健康
B.生理无残疾
C.心理健康
D.身心健康
3.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4.()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A.课堂纪律
B.学生守则
C.课堂常规
D.班级日常规范
5.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
A.高尚动机
B.内部动机
C.观念动机
D.外部动机
6.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A.模象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实物直观
7.组织策略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调节策略
8.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B.苛勒的顿悟说
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D.杜威的分阶段说
9.口渴会促使人作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
A.指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强化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10.“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体现的是()。
A.创造性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会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
A.如何教
B.如何管理
C.怎样学
D.怎样评价
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方面都存在差异。
A.课时计划
B.知识基础
C.课堂教学过程
D.能力水平
E.课后评价
3.以下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A.班级
B.小组
C.少先队
D.小集团
E.团员
4.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以分成()。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E.价值体系个性化
5.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成()。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经验学习
D.行为训练
E.动作技能
6.测验前的计划包括()。
A.确定测验的目的
B.确实测验要考查的学习结果
C.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
D.写下考试计划或细目表
E.针对计划测量的学习结果,选择适合的题型
7.概念的结构包括()。
A.概念名称
B.概念定义
C.概念特征
D.概念水平
E.概念实例
8.以下关于教学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没有关系
B.两者既有关系又有区别
C.两者完全等同
D.教学评价以测量、测验的客观描述为基础
E.测量和测验的结果通过教学评价来判断
9.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
A.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B.教师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
C.测验太简单,题量小
D.教师不关心学生知识水平而使题过复杂或过简单
E.教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一致
10.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______作用,在______和______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2.斯金纳是______著名的______心理学家,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______和______。
3.概念学习的实质是______。
4.在学习中,______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
5.将“飞机一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______。
6.精细加工强调在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______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7.课堂教学环境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8.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目标的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______、______、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9.教学策略主要有以______的教学策略、______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策略。
10.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______、组织教学过程和______三个方面。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常模参照评价
2.教学环境
3.人格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个体的性格特征。
2.简述教会小学儿童学习迁移有哪些基本策略?
3.对儿童的表扬或批评应遵循哪些原则?
4.简述小学教师角色的构成。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试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教学过程方面的差异。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题干所述是布鲁纳提出的。
2.D【解析】健康归结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
3.C【解析】略。
4.C【解析】略。
5.B【解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的源自于学习者自身内部因素,有的源自于外部因素,以此为依据可将其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6.D【解析】略。
7.B【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8.C【解析】桑代克认为问题解决就是不断尝试,使错误逐渐减少的过程,苛勒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杜威认为问题解决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
9.B【解析】动机的激活功能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
10.C【解析】这些都是学习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
1.ACE【解析】此三项也正好与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相对应,而它们正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面,是其独特的研究课程。
2.ACE【解析】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方面存在着差异。
3.ABCE【解析】略。
4.ABCDE【解析】布鲁姆的情感领域的目标公布于1964年,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这一领域的目标从低到高分为五个等级。
5.ABE【解析】经验与行为均为学习内容而非结果。
6.ABCDE【解析】略。
7.ABCE【解析】概念的结构包括概念名称、概念定义、概念特征和概念实例等四个主要成分。%称就是用语词来给概念命名;定义是指以语词来描述要领时,明确界定了这个概念的范畴和特征;特征是指某一类事物所特有的独特属性,也称为关键属性;实例是指概念可知觉的实际例子,具有定义所界定的关键属性的为正例,不具有的为反例。
8.BDE【解析】教学评价和测验测量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测量、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教学评价的主观判断必须以客观描述为基础,测量和测验的结果必须通过教学评价来判断。
9.ABC【解析】略。
10.BCD【解析】量表的效度、信度和标准化都属于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三、填空题
1.条件 刺激 反应2.美国 行为主义 应答性行为 操作性行为3.理解和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4.复述5.视觉想象6.背景知识多少7.课堂物理环境 课堂社会环境8.教学方法的选用 教学媒体的选择9.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中心10.设置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策略
四、名词解释
1.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所谓常模),根据其在团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
2.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2.【答案要点】小学儿童学习迁移的基本策略有:
(1)建立迁移的认知结构。小学儿童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合理安排所用教材的呈现顺序,对促进小学儿童建立认知结构是很重要的。教师对教材呈现的顺序应努力做到:①从一般到个别,使教材渐进分化;②建立横向练习,使教材综合贯通;③从已知到未知,使教材组织序列化。
(2)训练迁移的认知策略能力。认知策略是个体面对新的问题时,个人调节与监控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技能。为了在教学中训练小学儿童的认知策略能力以促进小学儿童的迁移,应努力做到:①注意小学儿童的心理状态;②提高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③多方面应用概括出来的原则。
3.【答案要点】对儿童的表扬或批评应遵循的原则有:(1)教育性;(2)实事求是;(3)及时性;(4)适当性;(5)儿童化原则。
4.【答案要点】(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教师的课堂规则制定得明确并且能够执行;新手教师的课堂规则较含糊,不能坚持下去。
(2)吸引学生注意力。专家教师上课有一套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而新教师则相对缺乏这些方法。
(3)教材的呈现。专家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新教师不能。
(4)课堂练习。专家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手教师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种必经的步骤。
(5)家庭作业的检查。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而新教师往往缺乏相应的规范。
(6)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新教师或者缺乏或者不会运用教学策略。
2012年湖南省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5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
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达到多少的儿童?()
A.130
B.140
C.150
D.160
3.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A.1岁左右
B.3岁左右
C.6岁左右
D.9岁左右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5.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A.知识的迁移
B.技能的迁移
C.行为规范的迁移
D.学习经验的迁移
6.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
A.消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7.根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
A.记忆知识
B.直观知识
C.理性知识
D.应用知识
8.以下方法不属于教师能促进学生做笔记和复习笔记的是()。
A.讲演慢一点
B.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
C.呈现做笔记的线索
D.在黑板上将所有信息罗列出来
9.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A.6岁
B.7岁
C.8岁)。
D.9岁
10.学“角”这一概念,对“钝角”、“锐角”、“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
A.负迁移
B.纵向迁移
C.横向迁移
D.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11.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12.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考试前复习
D.当天复习
13.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14.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A.复习策略
B.群集策略
C.形象联想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5.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A.班级文化
B.组织制度
C.凝聚力
D.班级管理
16.“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17.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是()。
A.教师角色认知
B.教师角色体验
C.教师角色期待
D.没有正确答案
18.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A.教学计划
B.教学过程)。)。
C: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
19.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一致
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20.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单、灵活,以()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师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学媒体包括()。
A.投影
B.录像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2.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A.主观主义
B.客观主义
C.环境主义
D.强化
E.发现学习
3.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A.动作学习
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
D.经验学习
E.行为规范学习
4.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
A.自上而下的迁移
B.自下面上的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E.水平迁移
5.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各种内在关系,如()。
A.上下关系
B.平行关系
C.并列关系
D.网络关系
E.交叉关系
6.每个人的工作最佳时间不同,主要存在三种变化模式()。
A.先高后低
B.先低后高
C.中间低两头高
D.中间高两头低
E.白天高晚上低
7.下列因素属于学习环境的设置的有()。
A.流通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
C.空间范围
D.室内布置
8.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
A.教师课堂中的各种形式的提问
B.各种类型的课堂
C.课后练习
D.课后习题
E.课后作业
9.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有()。
A.义务感
B.责任感
C.事业感
D.自尊感
E.集体主义
10.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将态度的水平分为()。
A.接受
B.反应
C.评价
D.组织
E.性格化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______或______。
2.20世纪6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______,注重为______服务。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______,组织______,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4.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的,来源于对______。
5.强化动机理论就其主要倾向来说,是______。
6.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______。
7.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______,包括问题的______、______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操作。
8.能否有效地提出假设,受______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
9.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______的方式。
10.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______、______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学习策略
2.生成性学习
3.群体规范
4.人际关系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2.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3.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为什么应全面关心学生?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B【解析】一般认为IQ超出140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中还不到1%。
3.B【解析】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3岁左右。
4.C【解析】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成,近景、远景是由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来划分的。
5.C【解析】爱劳动是一种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在家养成了,而后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行为规范的迁移。
6.A【解析】消退说是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
7.C【解析】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8.D【解析】教师在黑板上只需写出重要的信息即可。
9.D【解析】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
10.B【解析】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层次(概括和抽象程度不同)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说是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与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层次(抽象和概括程度相同)的学习问的相互影响,即难度和复杂程度大致属同一水平的学习之间的迁移。非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可见,B项正确。
11.D【解析】全身松弛训练法由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12.A【解析】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达42%,所以应当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13.C【解析】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
14.C【解析】形象联想策略要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
15.C【解析】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6.D【解析】形态扩散是以事物的形态为扩散点,设计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可能性。
17.A【解析】教师角色意识的心理结构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①角色认知。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认识和对与社会的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识。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②角色体验。角色体验是指个体在扮演一定角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评价与期待而产生的情绪体验。③角色期待。角色期待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自己和对别人应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的看法和期望。
18.C【解析】通过教学评价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提供依据。
19.D【解析】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重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知识。
20.A【解析】专家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所以他们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教学媒体正不断更新,从简单的实物、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都是教学媒体。
2.BCD【解析】行为主义基本主张有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和强化。
3.BCE【解析】略。
4.BC【解析】数字运算对字母运算的影响是积极的,因此是正迁移;数字运算是下位的、较低层次的,因此是自下而上的迁移。
5.ACE【解析】教学内容一体化要体现事物的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
6.ABD【解析】学习时,随着学习的进行,人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存在三种变化模式:先高后低;中间高两头低;先低后高。
7.ABCD【解析】学习环境的设置首先要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其次,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因素。
8.ABCDE【解析】教师课堂中的各种形式的提问、各种类型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习题或作业等,都是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
9.ABCDE【解析】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故以上选项均属于道德情感。
10.ABCDE【解析】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化。
三、填空题
1.原则 技术2.结合教育实际 学校教育3.教学情境 教学活动4.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5.行为派的学习动机理论6.学习的诱因7.认识状态 起始状态 目标状态8.个体思维的灵活性9.由内而外10.新奇独特的 有社会价值
四、名词解释
1.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或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3.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4.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1)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前提。(2)了解学生。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3)问题情景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2.【答案要点】(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
(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3.【答案要点】知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是在其他低层次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两方面的含义,由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组成。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
3)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层次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2013年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5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10分)
1.教一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2.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A.学生
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
3.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
A.单维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逻辑性
4.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5.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
B.阿特金森
C.维纳
D.维果斯基
6.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后一致
D.不快不慢
8.学生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各种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常有多余动作,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A.动作幅度
B.动作结构
C.动作力量
D.动作速度
9.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一成长”的是()。
A.加涅
B.布卢姆
C.波斯纳
D.罗森塔尔
10.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A.谋划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视策略
D.组织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A.场独立与场依存
B.自我型与开放型
C.沉思型与冲动型
D.安静型与兴奋型
E.辐合型与发散型
2.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A.强化的内驱力
B.认知的内驱力
C.好奇的内驱力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E.附属的内驱力
3.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A.低级的学习动机
B.高尚的学习动机
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
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4.对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有()。
A.奥苏伯尔
B.班杜拉
C.安德森
D.加特纳
E.吉安
5.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四种反思的方法有()。
A.反思日记
B.详细描述
C.交流讨论
D.行动研究
E.探索研究
6.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有()。
A.多维思维
B.思维的可逆性
C.去自我中心
D.命题思维
E.具体逻辑推理
7.期待包括()。
A.过程期待
B.结果期待
C.方法期待
D.效能期待-
E.自我期待
8.下列哪些家庭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A.权威
B.民主
C.放纵
D.信任
E.容忍
9.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学生主体性原则
E.个别化对待原则
10.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适应问题是()。
A.恐惧
B.抑郁
C.紧张
D.情感冲动
E.失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弱智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_______的儿童,又称_______儿童。
4.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亚类。
5.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其学习往往是分步的,一般是先达到_______,再提高至_______。
6._______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7.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_______和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
8.学习困难是儿童多动症的一种表现,但儿童多动症的学习困难主要是由于、_______、注意力缺陷和_______所造成的。
9.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同患儿的焦虑性人格特质以及_______、_______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10.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创造性
2.检验假设
3.重组性迁移
4.并列结合学习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运用头脑风暴法训练学生的思维所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2.简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习惯的策略。
3.简述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4.简析专家教师与新教师在提问策略与反馈策略上存在的不同。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2.A【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3.B【解析】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儿童不能这样思维。
4.B【解析】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5.B【解析】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6.A【解析】略。
7.A【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速度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8.B【解析】学生学习体操的过程属于操作模仿。由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可知应为动作结构。
9.C【解析】略。
10.B【解析】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CE【解析】学生间的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2.BDE【解析】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组成。
3.ACE【解析】本题是对动机的综合考查。
4.ACDE【解析】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倡导者。
5.ABCD【解析】这四点是布鲁巴奇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
6.ABCE【解析】D项是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
7.BD【解析】略。
8.BDE【解析】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故B、D、E选项为合理的。
9.ABCDE【解析】心理辅导与教学目标一致,要达到学生心理健康,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尊重与理解学生、学生主体性、个别化对待等原则。
10.ABD【解析】略。
三、填空题
1.身体和体重 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身体其他系统和组织的发展
2.出生 成熟 衰老直至死亡
3.70 智力落后
4.心智技能 认知策略
5.符号学习水平概念学习水平
6.直观
7.注意力缺陷 活动过度
8.好动 冲动 行为障碍
9.家庭 环境
10.对学习不感兴趣 讨厌学习
四、名词解释
1.创造性: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检验假设: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
3.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4.并列结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一般而言,并列结合学习比较困难,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头脑风暴训练法就是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应用头脑风暴训练法时,要遵循以下四条基本原则:(1)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2)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3)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提出多种想法,多多益善。(4)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2.【答案要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时,应遵循以下策略: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平常事物多观察,不要被动地等待教师指定作业。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重视提出的假设的数量,而不是质量。
(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要求学生自己反复推敲和分析各种假设、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即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以有效地调控问题解决的过程。
3.【答案要点】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其动作特点有:(I)动作品质: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2)动作结构:比较协调,能有意识地将分解动作联成整体,动作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
4.【答案要点】首先,专家教师比新教师提出的问题更多,从而学生获得反馈的机会就多,学习更加精确的机会也越多。
其次,在学生正确回答后,专家教师比新教师更多地提另外一个问题,这样可促使学习进一步思考。
再次,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专家教师较之新教师更易针对同一学生提出另一个问题,或者是给出指导性反馈(即教师确定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哪一步导致的错误,而不是仅仅说出答案是错的)。
最后,专家教师比新教师在学生自发的讨论中更可能提供反馈。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创造性也叫创造力,是指个人能产生独特、创新产品(物质和精神)的个性特征或倾向,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思维。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性与智力。(2)创造性与知识经验。(3)创造性和左右脑优势。(4)认知风格与创造性。(5)人格和动机因素。(6)社会环境因素。
2013年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6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3.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A.布鲁纳
B.苛勒
C.奥苏伯尔
D.加涅
4.智商(IO)等于()。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5.迁移的关系转换说强调()。
A.发展了的心理官能
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已有经验的概括化
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6.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7.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学校教育
B.知识
C.迁移
D.应用
8.默多克(Murdock.D.D)的迁移率计算公式表述为()。
A.迁移率(%)=(实验组成绩一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B.迁移率(%)=(实验组成绩一控制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C.迁移率(%)=(实验组成绩一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100
D.迁移率(%)=(控制组成绩一实验组成绩)÷(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9.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识到“认识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10.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的是()。
A.丹瑟洛
B.尼斯比特
C.皮连生
D.鲍斯菲尔德
11.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以()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A.被动的合作学习
B.自觉的合作学习
C.主动学习
D.主动合作学习
12.指导教学是以()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A.学生
B.学业
C.学习成绩
D.学习方法
13.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o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4.()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A.选择题
B.是非题
C.论文题
D.填空题
15.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B.它不必客服认知障碍
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美国的韦克斯勒的智力量表包括()。
A.智高测评
B.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
C.儿童智力量表(WISC)
D.成人智力量表(WAIS)
2.下列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是()。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3.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A.效果律
B.运动律
C.准备律
D.练习律
4.下列技能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A.阅读技能
B.运算技能
C.记忆技能
D.运动技能
5.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6.下列图形可以衍变成双向表的是()。
A.系统结构图
B.模型图
C.层次结构图
D.流程图
7.依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
A.外倾型
B.理智型
C.情绪型
D.意志型
8.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哪些特点?()
A.具有依附性
B.缺乏原则性
C.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 D.自我为中心
9.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哪些特点?()
A.盲目性
B.被动性
C.不稳定
D.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10.态度与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构成的。
A.认知
B.气质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______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2.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其______和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3.区别冲动与沉思认知方式的标准是______与______。
4.关系转换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他强调______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
5.______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6.现代迁移理论认为,迁移的产生是由______、______与______共同决定的。
7.迁移是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______的关键环节。
8.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______,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9.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______一致的行为。
10.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______,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操作技能
2.原型内化
3.意义学习
4.计算机辅助教学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何提高动作技能的练习效率?
2.简述迁移的分类。
3.为什么说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六、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9分)
什么是特殊儿童?特殊儿童有几类?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
2.C【解析】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
3.B【解析】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
4.A【解析】智商简称IQ。IO=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5.D【解析】略。
6.A【解析】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强度律。
7.D【解析】应用是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
8.A【解析】略。
9.C【解析】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题于描述的是相关类属学习。
10.A【解析】略。
11.D【解析】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动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2.C【解析】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13.B【解析】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效度是一个比信度更为重要的指标,因为一个低效度的测验,即使具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14.D【解析】是非题和选择题都有猜测的可能,而填空题猜测的可能性较低。
15.C【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进行的,而用绳子打结不需进行心理加工,因此不是问题解决。
二、多项选择题
1.BCD【解析】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的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成人智力量表(WAIS)。
2,ABC【解析】A属于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B、C属于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
3.ACD【解析】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4.ABC【解析】运动技能属于操作技能。
5.ABCD【解析】心理学家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并从实际出发,整合了有关研究,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6.CD【解析】双向表是从纵横两个维度罗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层次结构图和流程图都可以衍变成双向表。
7.BCD【解析】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8.ABC【解析】略。
9.ABCD【解析】略。
10.ACD【解析】2者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三、填空题
1.学习准备2.先天禀赋 后天环境3.反应时间 精确性4.苛勒 顿悟5.教学程序6.外界物理环境 社会环境 主体因素7.能力与品德转化8.认识与体验9.规范要求10.模仿
四、名词解释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原型内化: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3.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4.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D是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以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1)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2)注意练习周期,克服“高原现象”。(3)提供恰当的反馈。
2.【答案要点】(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
(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3)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进行划分,可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进行划分,可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
3.【答案要点】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其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4.【答案要点】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1)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
(2)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影响问题解决。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
(3)原型启发与联想。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中看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情感与动机状态。一般来说,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消极的情绪会干扰问题的解决,这是从情绪的性质方面讲的。
(5)个性因素。个性因素对解决问题也有重要影响。实验表明:一个人是否善于解决问题,与他的灵活性、首创性和自信心等个性心理品质相联系。
六、论述题
【教师招考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教师招考信息06-12
教师招考必看09-08
中学体育教师招考试题07-26
特岗教师招考简介08-17
美术教师招考专业知识08-14
教师招考模拟试卷四及答案10-08
2022年福建省教师招考中学语文真题05-08
教师招考:教育学按章节选择题09-28
安徽某市小学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试题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