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制度

2024-06-09

招考制度(精选12篇)

招考制度 篇1

中国是考试的发源地, 自隋朝设立科举以来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 我国的考试制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革后是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也是招生和选拔考试制度大发展的时期, 从1977年的恢复高考到1983年教育部提出的“定向招生, 定向分配”以及后来的“双轨制”, “3+X”, 和“自主招生”, 无一不显示着我国招考制度的变化和发展。高考是我国招考制度的主要形式之一, 招考制度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选拔的合理性, 国家的发展有赖于人才的选拔, 因此我国招考制度改革的步伐也引起了社会广发关注。

1 产生“读书无用论”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读书无用论”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 先是重庆一万多名考生集体弃考, 后是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一篇报道《打工赚钱供孩子求学, 却考不上好大学—重庆农民怒烧课本要子女养猪》,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读书无用论”在我国已经蔓延开来。因此, 笔者认为“读书无用论”这种现象的出现, 它的背后一定存在某些原因。

1.1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高校扩招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受到高等教育, 但是, 扩招也造成了一系列不良的社会问题。对比七十、八十甚至是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和扩招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我们不难看出, 无论是就业率还是就业岗位, 扩招后的大学生都远远比不上扩招前的大学生。我国的大学教育由“精英式”逐步向“普通式”转变。其次, 扩招使得一些高校培养方式缺失, 目前, 高校一般情况下只对学生进行理论传输, 只有一些特殊的专业配有实践课程, 而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大多只是学习一些理论知识, 这就让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发觉自己所学专业无用武之地, 导致了学生质量的下降。再次,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越来越缺乏认同感, 一些单位反映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差, 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进入状态, 大大增加了用人单位的雇佣成本。另外, 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 加大了就业压力, 很多大学生由于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在家待业, 导致大学生的价值难以体现。

1.2 社会观念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 使得崇尚物质、金钱的现象增多。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的主流, 其也在潜移默化的受着社会的影响, 致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变化。“就业难”现在是每个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这种社会现实使得大学生们不得不产生一个疑问, 那就是“读大学究竟有什么用”?很多家长抱怨说攒钱供孩子上大学, 谁知道上了大学竟找不到工作, 早知道还不如上个高职学点技术, 所以, 社会现实使人们关注的焦点落到“赚钱”二字上。另外, 很多人认为“多读书不如早就业”, 重庆上万名高中毕业生放弃参加高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对于学生们弃考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其中, 大部分孩子是因为家境贫困, 本来能考专科或高职的, 但是由于毕业工作难找, 所以提早出外打工。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来, 招考制度给考生带来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 社会观念正在转变, 读书有用的观念在人们的脑海里被逐渐淡化, 人们更注重的是学习实用性。

2 读书无用论与招考制度之间的关系

招生和选拔考试制度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上学读书自然离不开考试, 因此, “读书无用论”的出现与我国的招生和选拔考试制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读书无用论”的成因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的招生制度与“读书无用论”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由于盲目地开放以及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失误, 中国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被锁定在了一个低端加工业的位置, 需要的仅仅是一些受过中等教育的蓝领工人, 而我国实行的扩招政策使得大批的大学生涌入劳动力市场, 我们都知道大学生掌握更多的是理论知识, 对于工厂或企业中所需要具体的操作技术是没有实践经验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 一个大学毕业生还不如一个技校或高职高专的毕业生, 因此, 大学生忧虑自己的就业前景。其次, “读书无用论”也与我国的高考制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高考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选拔考试, 其“指挥棒”的作用使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其选拔人才的功能极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 近些年, 高考选拔功能的效用降低了, 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 学生们大多是学习能力强, 动手能力弱, 理论性强, 实操性弱, “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在很多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身上都成了现实。

3“读书无用论”对完善我国招考制度的启示

3.1 优化高校专业设置, 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目前, 我国的就业市场仍然不容乐观, 其中绝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成了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 如果这种状况长期持续下去, 将对我国的发展形成不利影响, 因此, 国家应该从长远出发, 对与之相关的制度政策作出调整以提高就业率, 促进社会的发展。对于高校扩招政策应该适当作出调整, 以缓和就业压力造成的社会矛盾。另外, 由于招生人数的扩大, 高校的培养方式和专业设置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样使得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会出现很多问题, 因此, 高校应该在充分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下, 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和开设课程时尽量契合社会需求, 由此, 缓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2 提高选拔考试的效用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方式, 高校是产出人才的地方, 要想使学生们毕业后都能有一个好的工作岗位, 这两个环节必须紧密结合。近些年, 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紧张导致了高考选拔效用的下降, 因此, 国家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高考的选拔功能。要提高高考的选拔效用除了完善高考制度本身还应该优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方式, 再继续运用以前老一套学生的培养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学校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 推出适应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培养学生的方式, 不仅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而且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从而推动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3.3 加强社会正面引导和帮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人们可以方便的获取社会信息, 这些各种各样的社会信息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更会影响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 国家应该大力宣传一些正面的有关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信息。此外, 由于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农村的教育资源稀缺, 农村的孩子不能像城市的孩子那样, 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 所以, 很多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的知识面都不如城市孩子, 这样使得很多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放弃高考选择外出打工, 因此, 国家应该丰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 提升招生和选拔考试的公平性, 增强农村学生考试和就业的自信心。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学校在社会大家庭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我国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国家, 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 如何培养出更多人才为国家发展做贡献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文革后, 国家一直把教育作为发展的重点, 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大批有识之士。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动荡以及就业压力的加大, 近年来“读书无用论”的风是越刮越猛, 加之重庆上万名考生放弃参加高考, 使得“读书无用论”在老百姓中间传得是沸沸扬扬, 本文结合实例对读书无用论的成因以及与招考制度的关系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考,招考制度,读书无用论

参考文献

[1]孙宽宁.从课程论教材反思我国的课程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7:3-8.

[2]廖哲勋.课程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3]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招考制度 篇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

B.行政工作

C.人文工作

D.后勤工作

2、()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A.课外辅导

B.布置作业

C.检查作业

D.课后练习

3、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A.个人本位论

B.宗教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兴趣本位论

4、“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

A.社会性

B.历史性

C.民族性

D.继承性

5、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A.有利于教育原则

B.目标一致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原则

6、教育能够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这说明教育具有()。

A.政治效益

B.技术效益

C.文化效益

D.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7、()于1971年制定了“使终身教育成为一项全国性的义务教育”的法案。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中国

8、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论语》

B.《学记》

C.《礼记》

D.《论演说家的教育》

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指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0、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突出作用在于()。

A.简明扼要地表现知识

B.直观性很强

C.提高了教学效率

D.使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11、“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因素对个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教育

C.社会活动

D.环境

12、最早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13、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

A.洛克与裴斯泰洛齐

B.洛克与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与斯宾塞

D.洛克与斯宾塞

14、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

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5、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

A.政治、经济、文化

B.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

C.社会、知识、儿童

D.教育目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

16、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主张,具有社会本质倾向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

B.涂尔干

C.凯兴斯坦纳

D.赫钦斯

17、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洛克

18、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

A.教育性质

B.教育任务

C.教育规律

D.教育内容

19、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0、《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A.工作态度

B.工作热情

C.工作效率

D.工作质量

2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

A.观念和制度

B.精神或观念

C.组织和制度

D.物质

22、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A.察举制

B.举孝廉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3、“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24、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这一要求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25、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A.班级学生群体

B.班级共青团

C.学科小组

D.老同学

27、被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的教育阶段是()。

A.小学教育

B.初中教育

C.高中教育

D.大学教育

2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系统化

B.专业化

C.专门化

D.多样化

29、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特征的是()。

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教学计划

D.培养目标

30、考核和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自我评价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下列观点中,属于遗传决定论的是()。

A.洛克的“白板说”

B.高尔登的血统论

C.柏拉图的三等论

D.基督教的“原罪说”

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32、学校物质文化的两种形式是()。

A.制度文化

B.活动文化

C.学校环境文化

D.设施文化

E.形态和体系文化

33、备课的内容包括()。

A.钻研教材

B.了解学生

C.收集参考资料

D.制作直观教具

E.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34、德育的主要途径有()。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E.班主任工作

35、以下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B.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C.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D.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外在条件

E.环境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

36、衡量教师社会地位高低的指标性因素有()。

A.教师的权威

B.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C.经济地位

D.政治地位

E.文化地位

37、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形式。

A.学校教育

B.职业训练

C.科技发展

D.卫生保健

E.信息搜寻

38、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水平。

A.感知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E.形式水平

39、学生文化的成因有()。

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B.同伴群体的影响

C.师生的交互作用

D.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E.社区影响

40、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以及()。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招考制度 篇3

“注册入学”和“考试入学”并举招生提高学生就读率

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社会所需技能型实用型劳动者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省中职教育招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培养了大量人才,为促进云南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全省初中毕业生为57.7万人,普高录取27.4万人,中职学校录取25.1万人。2016年全省初中毕业生为59万余人,普高录取27万人,中职学校招生29万人,今年较去年增加15%。

为提高学生就读率, 今年我省将实施中职学校“注册入学”和“考试入学”并举的方式,即考试入学:五年制高职、中职热点学校和专业,凭“云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依据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注册入学: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职高、技工学校)及专业,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都可以凭初、高中毕业证和身份证,先到拟就读的学校报到注册,再由学校统一到各级招考机构办理录取手续的方式进行。

此外,今年全省的中、高职院校招生仍实行网上远程录取。省属中专、五年制高职、省外中职、民办中专学校由省招生考试院办理录取手续;州(市)属中专、职高(职业中专)由学校所属州(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办理录取手续。今年中职、五年制高职院校录取应届初中毕业生不再实行加分政策。经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审核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方可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间由各州(市)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公布。录取时,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必须严格按照考生志愿进行录取,未能参加州(市)填报志愿的学生,还可参加省招考院在录取期间的征集志愿或直接到拟就读的中职、五年制高职院校补报志愿。

中职招生项目组组长就中职、五年制高职院校招生答考生问

问:考生如何进入和使用“云南省招考频道”工作网填报志愿?

答:初中毕业生通过互联网登陆“云南省招考频道”,点击“进入工作网”,选择“考生用户免费注册”,“业务类别”选择“高中阶段”,“所属州、市”“所属县区”“确认点”选择初中毕业生户口所在州(市)、县(市、区)“确认点”,注册成功后登陆,填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就是初中毕业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登记所得13位数的“信息登记编号,密码是由学生自己设定),“用户类型”选择“高中阶段”,进入“信息登记系统”登记信息;进入“填报志愿系统”填报志愿;进入“查询系统”进行查询。

学生要及时使用“密码修改”功能修改登陆密码,以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问:考生什么时候在哪里可以看到2016年全省中职、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招生信息?

答: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在“云南省招考频道”网站,中职招生栏目和《2016年云南招生》(中职计划版)上发布和刊登全省中职、五年制高职院校招生信息。考生可上网查看。省招考院专门把《2016年云南招生》(中职计划版)免费寄发到全省所有有初中毕业生的中学(每个毕业班10册)和各州(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考生可以到上述地方查询有关招生的信息。“云南省招考频道”招生工作网一直开到录取工作结束。省招考院已经将2016年中职、五年制高职在云南省招生学校名单、招生专业情况介绍在“云南省招考频道”上公布,让考生用于填报志愿。

问:今年志愿填报内容有何变化?

答:原来的初中毕业生升学志愿,五年制高职院校设提前录取志愿和第一志愿,中等职业学校只设一个志愿,今年增加了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院校志愿填报内容。实行:五年制高职院校设2个志愿(艺术、体育类不再提前单独录取),中专学校设1个志愿,职业高中(职业中专)设一个志愿,技工学校设一个志愿。

问:考生如何填报中职、五年制高职院校志愿?

答:考生填报的志愿是各类中职学校、五年制高职院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考生须认真阅读和理解招生简章和志愿表填写说明,按要求填写由省招考院统一印制的《初中毕业生升学志愿草表》。这个表由各地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给当地初中毕业生。

志愿草表按普通高中、五年制高职、中专、职高、技工学校五个批次设置。考生可按批次顺序填报各批次志愿,也可不受批次顺序的影响,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具体情况,选择学校填报。注意每个批次志愿可填若干学校(专业)。

考生在志愿草表上预填志愿后再进行网上填报志愿。网上填报志愿方法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初中毕业生升学志愿表》,由填报学生及家长签字确认,确认后不得再更改志愿。同时,考生要认真思考、慎重填报,根据考生志愿一经录取,原则上不得再重新录取其他学校。

没有参加“云南省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不能填报五年制高职志愿,只可填报中职学校志愿。

省教育厅要求考生所在学校,必须尊重考生的志愿选择权,严禁替代、限制、指定考生填报志愿。省教育厅将向考生公布监督电话,如有违反此规定的,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问:中职、五年制高职院校是否按顺序录取?

答: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录取顺序为:普通高中、五年制高职、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职高、技校)。未被普通高中学校录取的,不影响下一批学校录取。未被五年制高职学校录取的,不影响其他中职学校录取。中职学校录取不分批次同时进行,但按考生志愿顺序投档录取。

问:今年报考中职、五年制高职院校艺术、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专业考试吗?在哪里进行?

答: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院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工作的管理,完善现行的艺、体考试办法,按省招考院统一制定的中职、五年制高职院校艺术、体育类考试大纲,由各州(市)招生考试机构组织专业考试。专业考试成绩须与文化成绩一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

填报中职、五年制高职院校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都必须参加所在州(市)组织的专业考试。只有参加了专业考试的考生才可以填报艺术、体育类专业。填报五年制高职院校的考生,专业成绩必须达到规定分数线以上;填报中职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的考生,按照专业分数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没有专业成绩的考生不能录取到艺术、体育类专业。

问:没有参加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往届初中毕业生怎样报读中职学校?

答:没参加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今年有意到中职学校读书的往届生,须到户口所在地招考机构报名、办理相关手续,获得13位数的信息登记编号,参加中职学校正常录取;也可以直接到拟就读学校报名,并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补报志愿后,由学校统一到招生考试机构办理录取手续。

问:未被录取的学生能否补报志愿?

我国硕士生招考制度变迁与思考 篇4

一、硕士生招考制度的变迁及特点

(一)人才选拔机制逐渐建立并日趋完善

1. 以统考、推荐免试为主的人才选拔模式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1978年,我国的研究生招生正式恢复,恢复初期即采取考试选拔模式。1980年起,考试科目中的“政治理论课和外国语(英、日、俄)由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律采用闭卷笔试”,专业课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至此,统考选拔模式形成并沿用至今,被认为是公信度最高的硕士生选拔模式。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我国录取的硕士生中统考(含单考、联考)生源约占录取总数的80%多,统考是硕士生最主要的选拔模式。

1985年起,国家在部分重点高校开展推荐少数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入学的试点工作,推荐免试硕士生选拔模式正式出现。之后,国家不断加强推荐免试工作改革,逐步明确其在硕士生选拔中的重要地位,先后于2002年和2006年对推荐免试工作做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推荐免试政策对于选拔优秀人才,树立本科生良好的学习风气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与统考选拔模式互补,是强调考生既往学术表现、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考察的人才选拔新模式。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我国录取的硕士生中推荐免试生源占录取总数不足20%。

由此可见,我国硕士生招考制度已由恢复初期的统考模式逐步转变成为以统考模式(含单考、联考)为主、推荐免试为辅的人才选拔模式。

2.初、复试两阶段招考制度逐步确立并不断优化。

硕士生招生恢复初期,为突出对硕士生候选人学业基础和专业能力的考核,初试科目确定为“政治理论课”、“外语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后为了增强对于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考核,1983年将考试科目调整为5门,增加了“综合考试”。随着人才选拔理念由主要依靠考试考察逐渐向综合考察转变,由主要依靠初试考核向初试与复试结合考核转变。2003年,初试科目进一步调整为“政治理论课”、“外语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4门,并要求“专业基础课”原则上按一级学科进行命题,以考察学生专业基础的掌握情况。与此同时,随着专业学位的不断涌现,为适应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相继推出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联考、法律硕士联考、经济类专业学位硕士联考等综合性考试科目,突出对专业学位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逻辑推理和应用能力的考察。硕士生初试通过全国统考、全国联考、校际联考等方式有效保障了人才选拔的信度。

作为初试考查的重要补充,复试考核被定位于进一步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学术兴趣,主要考核内容包括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语听力和口语等等,考核方式包括笔试、面试、实践(实验)能力考核及招生单位自定的其他形式,并通过差额复试比例的调整(1∶1.2到1∶1.5)以及初、复试权重的分配(复试占30%-50%),逐步强化复试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通过复试手段的调节,人才选拔的效度和科学性有了较大提高。

由此,我国硕士生招考由恢复初期的以初试为主,逐步调整并确立为初、复试两个阶段。初、复试考核逐步优化的过程,体现了人才选拔理念不断向全面衡量、综合考察转变。

(二)高校硕士生招生自主权逐步扩大,招考模式逐渐灵活

1. 招生计划制订方式的逐步调整使招生单位自主权有所扩大。

我国招生计划的制订主要经历了几个节点的变化:1978年研究生招生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制订,并下达招生单位执行[1];1984年国家允许部分高校开展计划外招生[2];1988年国家提出按需招生,并推行了委托培养计划,以弥补国家计划不足[3];1996年,国家对计划种类、计划编制做了详细规定,明确国家计划由招生单位在限额内编制后上报,经教育部审核后统一下达,委托培养计划和自筹经费计划由招生单位按需编制[4];1998年开始,硕士生招生规模和国家计划一并下达,各招生单位的国家计划在国家下达限额内安排确定[5];2000年起,国家不再下达限额,而是下达增长比例限制[6]。至此,招生计划的制订方式,由最初的“统一规划”方式,逐渐转变成为“民主集中+审核下达”方式,招生单位从被动接受、硬性执行逐渐转变为有限参与。

2. 选拔模式的日益多样化使招生单位自主权不断扩大。

就统考而言,国家逐步强调加大复试考核力度,强调复试过程中导师组、学院的主体决策地位,扩大复试人才选拔比例,在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评价体系上给予了招生单位较多的自主权。就推荐免试而言,在选拔方式和考核形式上给予了招生单位相对更多的自主权,招生单位可通过夏令营、教授团赴外校招生、网上报名集中面试等模式,以考试、学术沙龙、论文演讲、才艺展示等多种形式对申请者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潜质进行考核,使有学术追求的优秀生源能够脱颖而出。就单独考试和各类专项招生而言,招考制度在命题组织、考核内容等方面也赋予了招生单位较大的决策权,使其能够切实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和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选拔。

3. 复试分数线划定方式的不断改革使招生单位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2003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部分高校进行自主确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3]3号),决定在北京大学等34所高校,开展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定复试分数线的改革试点[7]1050。这项改革打破了以往国家统一划定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的规定,使得部分招生单位可以在充分考虑自身学科差异、培养需求的情况下,制定本单位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切实提高招生单位人才选拔质量。与此同时,在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划定上,1986年第一次对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进行了规定,所有学科门类、所有地区均执行统一复试分数线,仅对特殊地区、特殊学科做单独规定[8];之后调整为对应届生、非应届生分类要求,仅对特殊地区、特殊学科适当放宽要求;1999年开始分学科门类划定复试分数线;2003年首次提出各省市生源的分区概念,建立了学科门类、生源地区双维度的复试分数线划定办法[7]1008;2012年起调整了生源区域,将原一、二区(东、中部)的21个省份的复试分数线合并做统一要求[9],并将复试比例划定标准由以往的1∶1.2合格生源比例提升到1∶1.5。总体来看,我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划定历经了“统一标准→分学科标准→分学科分地区标准”的演变过程,同时对部分招生单位实行复试自划线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招生单位人才选拔的分层、分类要求,有限、有效地扩大了招生单位人才选拔的自主权。

(三)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专项招生逐渐发展起来

研究生招生恢复初期,由于高等教育的十年停滞,当时承担社会经济发展建设重任的在职人员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普遍较低,因此国家重点鼓励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并于1984年推出了“研究生班”招生模式。1987年,为提高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的科研水平,国家推出了“单独考试”招生模式,填补了部分实践性行业的科研人才缺口。21世纪初,国家相继推出了“援藏计划”、“对口支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以适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及时补充了西部地区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缺口,有效地提高了军队教学及技术骨干的整体创新能力及科研水平,快速提升了我国大部分农村学校的基础教育水平。

这些专项硕士生招生政策的出台,补充了部分地区、行业的人才供给,使硕士生生源结构日益丰富,人才培养布局日趋合理。

二、当前硕士生招考制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选拔机制有待完善

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既要看其是否符合研究生培养的一般要求,还要看其是否符合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不同类别对人才学术背景和培养潜质的特殊要求。我国现行的硕士生招考制度还没有将以上一般要求与特殊要求有效结合起来,选拔效度有待提高。

首先,目前学术学位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的选拔模式趋同。就学术学位人才选拔而言,我国的硕士学位为独立的一级学位,硕士、博士生的招生、培养独立进行,这对学术学位人才培养极为不利。在招生环节,尽管理工农医等学科开展了直博制改革,但是从整体看,没有完全将硕士、博士两个层次的学术学位人才选拔有效结合,而是每年单独下达两个层次招生规模、单独组织两次招生考试,人为地将学术学位人才选拔分离。在选拔方式和选拔内容上,一直以统考方式为主,主要围绕初、复试的几门课程进行量化考核,没有结合学术学位人才培养的特点,对考生整体知识结构、学术基础、学术兴趣和学术追求进行全面考量。就专业学位的人才选拔而言,基本沿用相同学科背景的学术学位的人才选拔方式和考核内容,如,经济类专业学位人才的选拔,除极少数几个学校将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三试点改革为经济类专业学位硕士联考综合能力外,绝大部分招生单位设置的经济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试内容与经济类学术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试内容一样,为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三、经济学综合,选拔方式也依然是统考加推免。由此可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在人才选拔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其次,作为硕士生选拔的主要渠道,现行的统考模式将考试与人才选拔捆绑在一起,初试成绩在录取中占据了较大比重,这样的招考制度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和发掘。近几年来,每年约有165万左右的考生参加硕士研究生统考,为获得较高的初试成绩,大多数考生自上大学开始就瞄准考研的几门功课学习,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导致知识结构失衡,初试考核中“高分低能”现象突出,这也是往年某一学科统考成绩分析中,“985工程”高校考生成绩普遍低于非“985工程”、非“211工程”高校考生成绩的部分原因所在。可以说,这不仅会冲击本科教育,也会影响研究生培养。这种招考制度对记忆能力的考察远远超过了对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死记硬背的学风,不利于鼓励学术进步,会使部分真正有学术潜力的优秀学生不适应硕士生招考制度,因无法全部达到招生单位或国家关于各项单科、总分分数线要求,而与研究生教育失之交臂。与此同时,这样的招考制度无法体现不同层次招生单位、不同学科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尤其对于一些基础学科,考生的学术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等个性化要求难以在考试中体现。

(二)国际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优质生源的竞争日渐加剧

OECD 2010年教育报告指出,美国2008年教育输出占世界总额的18.68%,英国占10.05%,中国仅占6.69%,而中国出国留学生有510842人,占世界总额的15.28%[10]。2011年,我国招收来华留学研究生30376人,仅占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的4.53%[11]。而美国自2000年以来授予留学生的硕士学位数占美国授予硕士学位总数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2%左右[12]。激烈的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使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优秀生源流失严重,同时缺乏对国际优秀生源的吸引力。

首先,我国目前的硕士生招考制度使部分拔尖创新人才流失。一方面,一些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或对学术研究有潜质的学生难以通过初试考核达到招生单位或国家设定细化的分数线要求,无法继续在我国深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硕士生入学考试统考科目的设置,使得许多本科期间留学国外或境外一流大学的中国籍考生,在接受了四年左右国外或境外本科学习后,无法适应这样的考试要求,丧失了回国内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机会。

其次,目前我国还缺乏对国际优秀人才选拔和培养的较强吸引力。一方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面向全球优秀人才的相对灵活的招考制度,对境外或国外高层次人才的选拔依然停留在既有的留学生项目和留学生招考体系上,尤其对一流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外(境内外)双学位人才或联合学位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对全球优秀生源的吸引力缺乏;另一方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学术发展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真正意义上激发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的奖助体系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研究生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较为严重的平均化,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的作用微乎其微,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作为学术学位硕士生培养目标的博士生,在原创性方面与国外相比尚有明显差距,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存在一定的差距[13]。

(三)管理体制相对僵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秀人才的选拔

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30多年来,围绕优秀人才选拔问题的讨论一直在进行,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讨论硕士生统考制度改革等问题,但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发生改变。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相对僵化,势必影响管理效果和质量。

第一,硕士生招生工作的计划色彩依然较重。目前硕士生招生计划和推荐免试生招生限额等管理制度的计划色彩较为浓重。其一,它会使生源不好的招生单位,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出现降低录取标准、忽视录取质量的问题;其二,计划规模政策的刚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淘汰,学校或导师担心淘汰研究生后不能及时补充生源而影响人才培养和科研任务,只好“不淘汰”或“少淘汰”,这样容易在培养过程中降低学术标准,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其三,在推荐免试工作中学术学位硕士生推免名额与专业学位硕士生推免名额的限定,留校学习推免名额与校际交流推免名额的限定,也会使高校在开展推荐免试时“缩手缩脚”,对学生申请推荐免试类别只能根据本科学分绩进行人为划定,学分绩点高的学生可申请学术学位硕士生,学分绩点低的学生只能申请专业学位硕士生,这样的推荐模式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学术兴趣和培养潜质,也忽视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对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培养要求。另外,在录取检查方面,目前我国硕士生录取检查也只是对招生单位的招生计划执行情况以及所选拔的人才是否符合硕士生报考条件、复试基本要求等进行检查,缺少对招生单位人才选拔模式、选拔质量的考量和评价。

第二,国家层面的硕士生招考规定太细、环节太多,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需要多维度评价的角度看,管理体制比较僵化,招生单位在人才选拔中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在硕士生统考制度安排中,没有将考生入学前的学业情况、学术潜质等因素纳入考核体系中,而是将初试成绩作为人才选拔的第一道门槛,加大了人才选拔的局限性。同时,统考初试科目设置为3门或4门,其中包含政治理论课统考、外国语统考、一门或两门专业基础课统考或招生单位自命题考试(即科目三和科目四),这种相对“大一统”的考核模式已不适应多元化、多种类、多层次的人才选拔需求;从初复试权重的设定要求看,初试成绩在人才选拔量化体系中的占比约50%-70%,成为人才选拔量化体系中的主要因素,复试的效度难以充分发挥,使人才选拔中的全面衡量、多样化等要求无法实现。同时,过于细化的规定和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招生单位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开展人才选拔的自主空间,使招生单位疲于应对完成各项国家规定,缺乏作为人才选拔主体的意识,缺乏创新人才选拔模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为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考试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硕士生考试安全问题日益凸显。2012年“湖南省湘潭市考研泄题”事件后,研究生招生政策对考务安全的关注度更加提高。在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家强化了考试安全,严厉打击考试舞弊,并对考务工作实施“一题多卷”、“大袋包装”等一系列改革,成功完成了“史上最难考研”的组织工作。从显性特征看,硕士生招生考务安全措施不断加强、考务环节不断增多、考务要求不断细化,硕士生入学考试呈现了公平、公正的大趋势。但是从隐形特征看,行政化的手段、程序、方法已经成为推动人才选拔公平、公正的最大动力,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大众更加关注用考试安全保障来表征人才选拔质量。

事实上,考试安全固然重要,但是在人才选拔质量亟待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亟待有效挖掘的新形势下,国家以及招生单位应该更多思考如何实现人才选拔的科学性、有效性,如何在管理制度设计上由外延控制逐步转向内涵发展。以初试环节为例,在教育部严厉打击考试舞弊、考生舞弊代价日益加大的情况下,之所以仍有部分心存侥幸的人铤而走险,正是因为硕士生招考制度中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初试成绩在人才选拔量化体系中分量太重,使得招生单位很难对初试考分较高,而复试表现平常或较差的考生予以淘汰。同时,考生本科阶段的全面学术表现和学业进步、综合素质等,无法在人才选拔的量化体系中予以考虑和评价。另外,初试考核内容设计上因考虑了广泛的适用性,而缺少了灵活性和学科适应性,更增加了部分考生通过舞弊手段获得高分的可能性,助长了人才选拔的不良风气。

三、构建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特点的硕士生招考制度的几点思考

(一)立足学科特点,构建灵活的人才选拔机制

针对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的差异,应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生的选拔方式。一方面,要明确硕士学术学位是以科学研究作为自己职业方向的定位,是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的过渡学位;学术学位硕士生应作为博士学位研究生的主要输送来源,在人才选拔方式上,应以推荐免试为主,突出对申请人知识结构和学术基础的考察,关注申请人的学术兴趣和学术潜能,通过建立学术学位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计划分配的联动机制或合并下达的长效机制,统一规划选拔模式和中期淘汰机制,统一培养路径,保障长学制、连贯性培养。另一方面,要明确专业学位是以培养应用型、实践性、复合型的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定位;在人才选拔方式上,要以统考方式为主,辅以必要的推荐免试,注重行业标准,加强与实践部门的联动,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和人才选拔模式,注重对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考察,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实践工作要求,培养规模满足行业部门的需要。

与此同时,要根据不同的人才选拔方式,研究设置不同的考核办法。对于推荐免试选拔方式,需要充分结合学科特点,给招生单位、导师较多的人才选拔自主权,结合导师或导师组的科研任务和科研要求,全面考核申请人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科研兴趣与科研潜质,在满足基本招生要求的条件下,建立不同学科的不同招考模式。对于统考选拔方式,需要将水平测试与招生选拔适当分离,为此,要改革初试考试科目,调整复试考核方式和要求。硕士生初试考核的定位应调整为一般能力测试和专业基础测试,为复试选拔搭建平台。因此,初试科目的一般能力测试可以借助像GRE、GMAT等综合考试模式完成,专业基础测试可以在一级学科范围内由招生单位独立或联合组织设置、命制。在有效参考初试成绩的同时,放宽复试分数线和初复试成绩加权比例要求,降低初试在人才选拔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加大复试考核力度,全面衡量考生的学术背景和培养潜质。

(二)改革招考机制,积极参与人才选拔国际竞争

针对我国优质生源流失问题,一方面需要扩大硕士生推荐免试的范围,使其不仅针对内地有推荐免试权的高校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也要扩大到国外和境外一流大学的中国籍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随着国际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国内越来越多优秀学生选择在国外或境外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攻读学士学位。如果通过推荐免试制度把其中优秀毕业生吸引回来,在我国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无疑会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生源质量,在进行中西方合作研究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尽快改革硕士生初试考试制度,使出国或出境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依然能够适应国内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不因没有在大学阶段学习政治理论课或其他课程,而无法参加国内研究生入学考试。

针对提升国际优秀生源吸引力问题,一方面要顺应国际需求,由招生单位专门安排针对国际学生的特色硕士项目,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办法,如现在一些高校已经实施的全英文硕士项目、关于中国学研究的相关国际研究生项目、与国际一流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项目、政府交换研究生项目等,通过国外大学或学术机构免试推荐等模式,针对不同项目要求,在符合国际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前提下,构建不同的人才选拔机制。另一方面,要灵活运用对国际学生的招考办法,在国家关于留学生招生政策框架内,改革过去在固定时间、地点参加固定考试科目考核的方式,尽可能延长招考时间,放开考试地点,变换考试方式,借助国际合作研究平台,通过笔试、面试或口笔兼试等方式,结合考生的在校学习表现和学术兴趣,有针对性地对国际学生进行选拔和招考,由此不断扩大全球优秀学生在我国的读研比例,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

(三)完善管理体制,使人才选拔回归学术本位

完善管理体制,就是要明确不同管理部门在人才选拔中的职能定位,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有效区分,使人才选拔最大程度地回归学术本位。

就国家及省市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而言,应明确其在研究生招考中宏观指导和管理职能,进一步下放招生单位人才选拔自主权。管理部门一方面,要负责国家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学科和地区布局,制定硕士生招考指导思想、改革现行硕士生招考制度,将一般能力测试与人才选拔适当分离,委托有一定资质的机构开展研究生入学一般能力测试,维护考试安全,提供招生信息服务,监督、指导人才选拔工作,评价人才选拔质量。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将研究生招生审批、检查权限下放招生单位,同时向社会和招生单位提供更多的招生政策指导和信息服务,由直接监管转变为间接指导,建立招生单位的质量意识和自主责任。尤其在研究生推荐免试工作中应取消限额规定,给予学生学位类别和校际流动的选择自主权,同时出台鼓励学生选择艰苦专业、基础学科和进行校际交流的相关政策,积极引导优秀生源合理流动。

就招生单位而言,作为人才选拔主体,一方面要全面贯彻国家研究生招生指导思想,在相关政策范围内积极发挥人才选拔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分析本单位各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特色,结合国家需求,构建能够增强招生单位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才选拔机制,包括合理制订招生计划、安排人才培养布局,制定招生基本原则,建立包含对考生既往知识结构和学业状况综合评价的全面的考核办法,完善考核程序,严格考核要求,积极有效地推进硕士生招考制度改革,探索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特点的硕士生招考新模式。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学科导师和导师组在人才选拔中的重要作用,由各学科在学校相关招生政策指导下,制定符合各自学科人才培养特点的人才选拔实施细则。在整个招生过程中,要始终明确导师、导师组是人才选拔的第一负责人,突出人才选拔整个过程的学术评价和学术判断的优先地位,使人才选拔回归学术本位。

摘要:我国硕士生招考制度自1978年恢复以来逐步完善,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硕士生招考制度历经不断的改革和优化。在总结学历硕士生招考制度变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学历硕士生招考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美术招考试题(定稿) 篇5

一、判断题:

1、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只包括点、线、面。(×)

2、颜色中的三原色包括红绿蓝。(×)

3、《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作品。(√)

4、中国传统门神是年画。(√)

5、《自由引导人民》是一幅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

6、美术鉴赏常用的鉴赏方式有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比较式鉴赏。(√)

7、美术就是画画。(×)

8、司母戊鼎是现存出土最大最重的方鼎。(√)

9、秦汉时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雕塑艺术是指皇家十三陵。(×)

10、《清明上河图》是清朝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作品。(×)

11、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以画虾而著称。(√)

12、美术家为了审美目的而创作的作品,当然是美术作品。(√)

13、仰韶文化的彩绘纹样大多数在器物最显眼的位置,质朴明快,绚丽多彩。著名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属于这一文化类型。(√)

14、油画《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罗瓦的作品。(√)

15、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是典型的英雄形象,起庞大的体量和性感的肌肉成为文艺复兴高峰时期人类自信的象征。(√)

16、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三种: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17、博物馆是反映人类科学、文艺和自然历史实物的收藏和展示的地方。(√)

18、故宫是中国现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集中了古代建筑多种营造法式。(√)

19、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兰亭序》被尊称为“天下第一行书”。(√)20、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二、单项选择题:

1、司母戊鼎是(B)的青铜器。

A、夏朝

B、殷商

C、周朝

D、春秋

2、龙门石窟位于我国的(C)。

A、甘肃天水

B、山西大同

C、河南洛阳

D、甘肃敦煌

3、以下哪位不是文艺复兴“三杰”?(B)

A、拉斐尔

B、鲁本斯

C、达·芬奇

D、米开朗基罗

4、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B)。

A、花鸟画

B、风俗画

C、上水画

D、仕女画

5、现存陵墓雕刻中,(C)代霍去病墓雕刻是我国雕刻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A、商

B、秦

C、汉

D、宋

6、中国画最强调(B)造型

A、色彩

B、线条

C、明暗

D、透视原理

7、阿尔狮身人面像是(B)的建筑。

A、古印度

B、古埃及

C、古希腊

D、古中国

8、《兰亭序》是我国(C)朝的书法作品。

A、宋

B、唐

C、东晋

D、清

9、兵马俑是我国(B)朝的著名建筑。

A、唐

B、秦

C、元

D、清

10、泰姬陵是(B)国的著名建筑。

A、泰

B、印度

C、中

D、美

11、下列不是美术作品的是:(D)

A、服装

B、漂亮杯子

C、室内装修

D、文章

12、唐朝张旭的书法作品《古诗四贴》是:(C)A、具象美术作品

B、意象美术作品

C、抽象美术作品

D、印象美术作品

13、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三杰是:(C)

A、达·芬奇

B、米开朗基罗

C、伦勃朗

D、拉斐尔

14、夏、商、周时期以(A)艺术成就最为突出。

A、青铜器

B、雕塑

C、绘画

D、书法

15、中国画的三大画科是:(D)

A、速写、线描、水彩

B、风俗、宫廷、历史 C、工笔、写意、水墨

D、人物、山水、花鸟

16、梵高属于(B)流派的大师。

A、浪漫主义

B、印象主义

C、新古典主义

D、现实主义

17、《蒙娜丽莎》是(A)达·芬奇的作品。

A、意大利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18、欧洲文艺复兴新兴于(A)

A、意大利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19、宋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B)

A、顾闳中

B、张择端

C、顾恺之

D、阎立本 20、被中国古代画家誉为“四君子”的是(A)

A、竹、梅花、兰花、菊花

B、桃花、竹、菊花、兰花 C、松、梅花、兰花、菊花

D、桃花、松、菊花、兰花

21、《洛神赋》是魏晋时期(A)的代表作品。

A、顾恺之

B、曹不兴

C、谢赫

D、吴道子

22、我国四大石窟中位于河南洛阳的是(B)。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麦积山石窟

D、莫高窟

23、被尊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出自东晋著名书法家(C)之手。A、米芾

B、张旭

C、王羲之

D、怀素

24、下面(A)不属于古埃及的雕塑作品。

A、汉莫拉比法典

B、狮身人面像

C、金字塔

D、奈费尔提蒂头像

25、中国花鸟画家钟情于“四君子”画,其中的四君子不包括(D)。A、菊花

B、梅花

C、竹

D、牡丹

26、《格尔尼卡》表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痛苦挣扎的惨状,它出自于画家(C)之手。

A、梵高

B、高更

C、毕加索

D、达利

27、中国规模最大也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是(D)。

A、云冈石窟

B、麦积山石窟

C、龙门石窟

D、敦煌石窟

28、《开国大典》是一幅(C)作品。

A、中国画

B、版画

C、油画

D、年画

29、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民俗活动普遍升温,作为民俗文化造型载体的民间美术得到蓬勃发展。下列不属于民间美术的范畴的是(D)。A、剪纸

B、刺绣

C、风筝

D、中国画 30、后印象派油画作品《向日葵》的作者梵高是(D)。

A、美国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荷兰人

31、我国现存已知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是:(B)A、大禾人面方鼎 B、司母戊方鼎

C、毛公鼎

D、大盂鼎

32、我国出土的战国编钟是一种(D)。

A、兵器 B、酒器 C、食器 D、乐器

33、“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作者是(B)。

A、苏东坡 B、王 冕 C、金 农 D、齐白石

三、作品辨析:

1、写出你最喜欢的5幅美术作品,对其中的一幅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描述与分析。

四、设计创意:

范例:

米脂事业单位招考漏洞百出 篇6

“这是什么题呀,民法通则的‘民’竟然写成‘明’,起初以为是考明朝那些事,看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考卷上的字错了。”考生小王一走出考场,便向朋友连声抱怨。让小王更困惑的是,考试开始后,她正要在答题卡上涂准考证号和姓名时,却发现答题卡上只有10个空,而她的准考证号则是11位。“大家都是这样,没法填,考场一下乱了。”

考生杜先生也在考卷上發现了错别字,起初还以为是政府在测试考生的反应能力。“比如说,考题上有这样一句话:‘筒一切反对人民利益……’我以为要把‘筒’改成‘同’就会给加分,所以就先把试卷改过来再说,类似的错误至少有四五处。”

随后又传出更惊人的消息,此次考试的所有试题均出自一本名为《公共基础知识》的陕西省直及地市、县事业单位考试专用教材(2012年最新版)。而当地有关部门也承认,考题经过了层层转包,“本应对试卷高度负责的出题人,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6月25日,当地有关部门做出决定,此次考试结果作废,将进行重考。

点评:如今的中国人到底浮躁到什么程度?米脂的这次招考事件就是一个淋漓尽致的阐释。有人说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是与文凭无关的,我终于信了。

招考制度 篇7

关键词:研究生,招生,录取,规模,质量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 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因素。研究生报考是继公务员报考之后的全国第二大报考热点, 受就业及各方面的影响, 每年全国研究生报考规模都在不断增长, 浙江大学作为全国重点综合性院校之一, 每年的招生规模也呈上升趋势, 在该趋势之下, 如何实现“规模增长”到“质量提高”的转变是研究生教育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

1 历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基本情况

近几年, 随着国家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入, 尤其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颁布之后, 更加明确了未来十年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研究生招生工作作为人才选拔的门槛显得尤为重要,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考研大军当中, 研究生招生与录取的规模不断增长 (图1)

浙江大学作为全国重点的综合型大学之一, 也是众多考生倾向于报考研究生的热门高校之一。与全国的历年报录比相比较, 由于招生指标由国家下达, 因此, 录取人数的增长较平稳, 而报考人数仍呈一定比例上升趋势 (2013年报考人数受研究生收费政策调整影响, 有所下降) (如图2) 。

2 研究生招生类型的变化与制度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的第二十二条“优化研究生结构办出特色”, 指出“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②《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也指出“要完善招生选拔办法, 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分类考试”。③由此看出, 国家对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相当重视。

研究生招生选拔包括免试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等形式。招生类型主要为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随着国家各种政策的颁布以及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部门根据本校的实际做出的研究生招生各项改革, 各种类型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有明显的变化 (图3) 。

由图表的曲线可以很直观地看出, 招生类型中, 专业学位招生人数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 相应专业学生招生数的上升可以得出学术性学位招生人数应呈下降趋势;免试生招生人数2013年有所下降;直博生人数逐年上升, 实现了从“规模增长”到“质量提高”的转变, 质量提高的措施体现在:

2.1 实施生源质量工程, 优化生源结构

通过研究生生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提高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录取比例, 这与提出的推动研究生教育“两个转变”——到2015年由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到2020年由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并重转变的思想相契合。此外, 还提高了硕博连读生、直接攻读博士生在博士生招生录取中的比例。

2.2 积极探索招生制度的改革

研究生招生录取主要是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综合素质和对科研的敏锐性与理解力, 由此, 则以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为考核核心, 改革考生的复试资格标准, 放宽全校的复试比例, 扩大复试选拔范围, 扩大导师选择的录取权重, 从而选拔出拔尖创新人才。同时, 建立健全有效的招生监督和质量保障体系, 推进优质生源工程, 全面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3 研究生招生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2013年提出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需要对研究生教育实施全面性改革, 从研究生招生方面来讲, 需进一步探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扩大高校自主权

教育部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要求, 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要适时转变研究生招生管理模式, 进一步扩大招生单位自主权, 强化招生单位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和规范基层学术组织和导师群体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 提高导师群体科学选拔人才和规范执行政策的能力。如在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上, 招生单位可根据招生生源情况, 享有更多的自主调节权。

3.2 建立招生宣传的长效机制

招生宣传除了在报名期间进行针对性强的阶段性宣传外, 要多方面探讨有效的招生宣传机制。如每年鼓励各院系申请举办的暑期夏令营, 吸引了大量的优质生源, 这种模式值得借鉴, 可探讨各高校之间加强调研学习、开展学术论坛等途径加强宣传, 吸引在学术研究上有所要求的学生前来报考, 提高生源质量。

3.3 试行素质与专业并重的选拔体制

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到目前为止已有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和农学及心理学等多门学科专业课实行全国统考, 预期统考专业还会有所增多。实行全国统考有利有弊, 有利的一面在于可以提高命题质量与促进选拔的公平性, 而弊端在于由于各招生单位层次不同且类型特色不同, 统考不利于研究生个性化的培养。在此, 可以借鉴美国实施的“普通能力考试”与“专业能力考试”两种模式, 普通能力考试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如美国的GRE考试;专业能力考试则考查考生对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及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试行该素质与专业并重的选拔制度, 更好地体现选拔与培养具有创新水平和能力的人才的研究生教育的目的。

注释

11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考研频道http://www.eol.cn/kaoyan_news_3989/20090111/t20090111_354041.shtml

2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1_zcwj/201008/xxgk_93785.html

33 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22_zcwj/201307/xxgk_154118.html.

人事考试网上招考设计方案 篇8

1 系统概述

网上报名系统将采用B/S架构来实现此三类考试的报名工作,收集考生信息、报考信息,对于滚动类考试实现网报系统的数据和原考生数据库的互导功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并通过网上银行支付等手段,实现考试报名、交费网络化;信息存储的完全电子化。

整个报名系统的开发,首先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率,同时便于操作与管理。

系统架构为:采取Linux操作系统,对于网站安全性有较大的保障。一般来说,针对该系统编写的病毒为数极少,其自身提供了一系列的访问安全控制,是做web服务器较理想的操作系统。

使用Apache作为web服务,该软件应用范围广泛,管理简便,且漏洞较IIS少。

软件平台使用PHP开发,该脚本解释程序速度快、安全性能高;

使用Mysql数据库,该数据库服务灵活简洁,管理极其方便,在数据量不超过千万条记录的情况下,连接速度快。

整个系统网络拓扑图如图1。

2 系统模块介绍

1)网上报名模块:展示考试信息;采集个人信息;采集报考信息;判别是否违纪;判别重复报考;上传电子照片;查询更改填报信息;网上缴费;打印报名表。

考生通过输入身份证作为唯一标识,相同身份证在同一次报名中必须唯一,管理员可通过后台人为控制;对于滚动类考试报名(考试成绩在若干年内有效)填报科目时有两种方案:1、只作提示不作限制,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了数据互导出现错误2、通过导入历史库判断老考生已通过科目,从而限制报考项,避免考生报考已通过的科目。

2)准考证生成:接收已排列好的准考证信息,导入本地数据库,实现考生在线打印准考证。

3)成绩公布:管理员上传按双方协定好格式的成绩库后,实现考生在线查询成绩。

4)网上咨询:考生对于网报过程中的疑问可在线提出问题,管理员将在后台给予回答,回答后显示。

5)信息公示:按类别展示管理员发布的相关信息,比如考务文件、政策法规、通知公告等。

6)信息查询:考生通过标题或关健字可搜索到相应的公示信息。

7)考试专题:列举出所有类别考试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介绍等相关信息,方便考试熟悉科目,帮助考生确定自己想拿到的证书或者资格。

3 后台功能介绍

1)考试管理:设定管理考试类别,目前有三类,即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对每项考试设定相关属性,如从业资格考试要设定科目,职称考试要设定级别及科目。

2)教材管理:设定可征订的所有教材及相关属性,如费用,出版社等。

3)开考与结束:一项开始的开考,只有开考以后才能报名。考试结束以后则不能再报名和修改信息。

4)发起报名:发起一项将要开考的考试报名,设定相关属性,如报名时间 (开始、结束) ,缴费时间,报名费,有效展示时间,是否进行违纪校验,是否要上传照片,是否同时进行教材征订,是否可以免考等等。

5)管理报名:对已发起的报名进行管理,可更改相关属性。

6)报考管理:查看考生报考信息,并可进行增删改查,处理重复身份证,照片审核等操作。

7)信息发布:具有信息发布权限的管理员发布考务文件、政策法规、通知公告等。

8)咨询管理:管理员审核考生提出的问题,并作出解答,解答后显示在网页上。

9)帐单核对:提供银行帐单上传功能,比对每天帐单与报名库数据的差异,及时纠正掉单现象。

10)数据统计:系统提供考试费的统计报表下载。

11)权限管理:超级管理员设定用户并分配权限,取得相应权限的用户即有权利进行相关操作。

12)密码修改:提供当前管理员修改登陆密码的功能。

13)访问量统计:提供一段时间的访问量以及访问的IP地址。

4 审核通过后考生交费的实现

考生报名是必须经审核后再进行交费,交费后即可确定实际报考人数,网上交费流程如下:构造签名-->生成表单-->送交网银网关-->支付完成的回执处理。签名消息和证书消息由系统内部构造完成,方式为按照银行要求,对相关数据拼合成字符串,使用银行提供的私钥加密后,即可生成。

支付完成后进行回执处理用户完成支付后,银行会请求我方的一个URL,根据银行的请求,将其带过来的参数利用银行证书解码,核验完成即认为用户已完成支付。

5 结束语

自2008年开始,合肥人事考试网目前各项报名也累记达到四十余次,涉及人数达百万人次,考试报名种类涉及专业技术人员、国家计算机考试和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报名三大类十余种,目前均采用网上报名并缴费, 系统正式运行无差错。

参考文献

[1]陈胤, 唐云廷.Linux信息安全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关于高考分类招考模式的若干思考 篇9

一、高考模式的历史变迁

1.文理分类的统考模式

文革后, 高考制度的恢复与重建工作进入正轨。1977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1977年高等学生招生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废除“文化大革命”中的推荐制, 恢复之前的考试制度。它规定, “应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 择优录取的原则, 实行自愿报名, 统一考试, 地市初选, 学校录取, 省、市、自治区批准。”[1]但由于国家未出台统一的教学大纲, 这一年的高考主要由省、市、自治区命题考试。次年, 《关于1978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出台, 明确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标志着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恢复。

高考制度恢复后, 考试科目分为文史类 (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外语) 和理工类 (数学、语文、外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 , 形成了文6理7的经典考试模式。这种考试模式考查的科目多、范围广, 学生可以根据各自偏好做出相应选择, 利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但由于考试形式单一, 仅侧重对书面硬性知识的考查, 造成知识和能力的失衡发展, 培养出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也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3+2”的高考模式

为了缓解文理分类统考模式所带来的学业压力, 1991年, 湖南、河南、海南实行高考改革, 缩减考试科目, 称为“三南方案”。次年, 在“三南方案”实施的基础上, 国家提出“3+2”高考改革模式。该模式规定语、数、外作为共同考试科目, 文科加政治、历史, 理科加物理、化学。这次改革是恢复高考以来变动最大的一个改革, 改变了贯穿十几年的“文6理7”模式, 减少了考试科目,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高考压力。但是, “3+2”模式没有把生物、地理列入高考科目, 引起生物学界和地理学界的强烈不满, 也对高等院校生物、地理学科的招生带来负面影响, 不利于该学科后继人才的培养。同时, 各高校只能根据既定的五科分数选拔人才, 不能有效地反映出不同专业对不同学生的文化素质要求。此外, 这种考试模式延续了以往文理分科的模式, 使得学生过早地进行文理分科,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也对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的整体提高带来不利影响。

3.“3+X”的高考模式

为了解决之前“3+2”高考模式的弊端, 1999年广州高校试行“3+X”的高考模式, 在考试科目上, 语、数、外三门为必考科目。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宗旨和专业特点, 从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或综合科目 (包括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或专科综合) 中确定一门或几门为考试科目。“综合科目”是指以中学各学科为基础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它不是各科目的简单叠加, 而是对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

“3+X”模式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是对“3+2”模式的改进, 使得高考形式更具多样化,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学校以及所报专业要求的考试科目, 利于高校选拔出适合各专业的人才。但“3+X”模式的实施加重了语、数、外的分值比例, 从而导致学校、教师为应付高考恶补这三大学科, 影响到以政史地为首的人文和以物化生为首的自然科学的正常教学, 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自然素养的养成, 乃至阻碍国家、社会全面发展的步伐。尤为重要的是, “3+X”仍然只注重文化课的考查, 忽视学生其它能力的培养。

二、国外分类招考的理论与实践借鉴

1.英国教育模式

1944年《巴特勒法》的颁布与实施是英国实施分类招考模式的开端, 该法案指出: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倾向提供不同类型的中等教育, 其中包括三类学校:能够升入大学的文法中学, 注重一般文化知识、技能教育的现代中学以及注重工商技术训练的技术中学。法案规定, 儿童应在较早的年龄进行科学分类, “11岁考试”作为基础教育分类的依据。考试成绩优异者可以进入文法中学, 考试成绩逊色者进入技术中学或现代中学。由于学生的考试结果受家庭、文化背景及社会阶层的影响较大, 因此, “11岁考试”制度自颁布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其次, 过早的分类教育, 学生不能较好地把握未来发展方向, 选择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专业。最后, 该法案将职业教育纳入中等教育体系主要是为了推动教育普及, 因而在注重教育功能的同时忽略了就业功能, 虽然在法律上确保了技术学校与现代学校的地位,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并没有得到保障。

20世纪60年代, 受教育民主化运动、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 废除“11岁考试”和中等教育的“三轨制”被提上日程。1967年的《普罗登报告》提出之后, “11岁考试”逐渐走向消亡[2]。至此, 由文法、现代、技术三种类型合并的综合型中学成为学校的主要类型, 这标志着英国的中等教育由原先的“选拔精英”向“综合大众”不断转变。2005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颁发《14-19岁教育与技能白皮书》, 规定改进职业教育, 针对14岁这一年龄, 在更多部门引入能获得证书的专业学习途径, 雇主将通过本门技能委员会在这类学习的设计中起主导作用, 高等教育院校也将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3]。这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职业途径, 使年轻人具备进一步学习和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 建立了适合学生能力发展和兴趣爱好的文凭系统,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术型学习与职业性学习之间的壁垒, 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权。

2.日本教育模式

深受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影响, 日本历来重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二战结束后, 日本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经过几番修改, 最终形成了由大学入学中心举办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和由各大学自主承办的“个别学历检查”两者并用的“二次考试”模式。“大学中心考试”共设有六科31门科目, 考生根据所报高校的相关要求参加对应的科目, 各科目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由各高校自主决定。第二次考试由各大学自行组织, 该考试主要包括个别学历检查、综合能力检查、针对职业高中和综合学科毕业生的选拔、特别选拔等多种方式, 其中特别选拔又包括推荐入学、归国子女特别选拔, 社会考生特别选拔等。同样, 考试形式也由各大学自主决定, 主要包括笔试、面试、小论文撰写、实操等方面。这种模式为考生提供多次机会, 避免一考定终生情况的发生, 为实现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提供可能。同时, 选拔方式也由单一封闭式向多元化转变, 注重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仅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 也重视学生的文化活动、就业经验、社会实践等多项技能。

3.法国教育模式

二战后, 法国把战后各项事宜的重建工作提上议程, 教育改革问题成为一个重点。1947年《郎之万- 瓦隆计划》应运而生, 为继承战前教育传统、重建适应战后需要的教育体制提供了纲领性借鉴。该计划将义务教育阶段分为义务教育期、定向教育期和确定性的分科教育期。定向教育期对少年儿童实施系统观察, 发现其能力、兴趣与禀赋所在, 并依据观察结果给予定向指导, 确保他们在普通知识方面得到必要补充[2]。确定性分科教育所修习学科包括实务科、职业科和理论科, 在此期间, 适宜接受高等教育继续深造的学生将受到理论培养, 其他学生在学习普通知识的基础上, 主修专业知识, 为步入职业生涯做出充分准备。但是, 由于二战后法国政局动荡不安, 教育界众多保守势力的屡屡反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该计划最终未在实际中实施。

1975年, 法国议会通过了《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 该建议提出:“初级中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 前两年为观察期, 向所有学生提供统一的基础教育, 强调知识的统一性和连贯性;后两年为方向指导期, 在实施统一教育的同时, 通过选修课发展学生的职业定向。”[2]为了延续初级中等教育,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设置三类高中:普通高中、技术高中和职业高中。在以后的教育改革中, 法国延续以往的教育传统, 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等教育阶段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并将职业教育纳入中等教育的正轨中, 为学生在中等教育阶段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为了培养学生兴趣, 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 可通过高考选拔合格人才, 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法国的高考 (亦称业士考试) 总共可以分为三类:普通业士考试、技术业士考试和职业业士考试。考试推行20分制, 共包括十几门科目, 采取各科考试成绩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偏科造成考试不公现象的发生。

三、高考分类招考模式的意义

1.以实践能力为导向, 有利于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普通高等院校以理论为依托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高文化水平、站在科技前端的高素质学术人才, 要求从事本专业工作或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能解决有关的理论或实际问题;高职院校以技术为导向培养掌握先进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要求毕业后能够从事所学专业的技术性工作, 能解决所学专业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当前, 我国的产业结构整体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 主要以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 这样一个国际分工的角色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一个被动地位, 技术创新与先进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为了保障经济模式与世界接轨, 我国的产业模式逐步发生转变, 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型密集产业。而技术型密集产业与劳动力密集产业相比, 需要更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此外, 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就业率远远低于高职院校, 表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远胜于学术型人才。学术型与技能型人才的分类招考, 为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层次创造可能, 为我国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高校独立对口招考, 有利于扩大学校的自主权

传统意义上认为, 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是那些考试分数低, 整体素质水平较差的学生。这使得高考中失利的人才会被迫选择进入高职院校,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发展的脚步。传统高考一直由教育部及相关部门统一组织考试, 过度偏重文化课考试, 一方面造成高校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缺乏招生自主权, 另一方面职业高校招非所用, 所招学生与专业吻合度不高, 同时, 职业院校难以有自己选拔的权利, 被动接受普通高校筛选后的学生, 生源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分类招考不仅使得高职院校能够参与招生工作的具体流程及细节, 根据自身的培养目的制定技能招考专业标准, 而且与高等院校站在同一起点招生, 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

3.技能与学术分开招考, 有利于构建多元考试模式

恢复高考以后, 中国的高考模式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变迁, 在以往的众多考试模式中, 都是将高等院校作为服务对象, 很少考虑高职院校的招生需求, 从而导致这类院校的畸形发展, 技能型人才与学术型分开招考, 学术型高考侧重考查考生学术发展的方向和能力, 技能型高考则侧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两种考试形式互不干扰、各司其职, 这必将是中国高考史上的又一创举,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高考模式存在的许多问题, 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为学生兴趣的发展提供途径。同时, 各高职院校根据不同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特色设置不同的考试内容和形式, 采用多元考试模式, 可以满足不同院校的招生需求。

四、国外分类招考对我国的启示

1.以学生兴趣为依据, 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

教育的本质是以学生兴趣为基点, 拓展学生的素质, 分类考试作为一种手段, 必须服务于这一目的。但是,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以及社会价值需求和知识本位的价值理念导向, 我国考试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过度重视文化课, 把文化课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导致高校培养出过多的学术型人才, 而其他具有天赋的学生则难以通过考试选拔出来, 无法进入院校深造, 造成高层次职业型人才的短缺, 难以满足当前经济结构对职业型人才的需求, 造成用工荒局面的产生。在国外, 许多国家在中等教育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并通过分类考试进行选拔, 为学生的需求提供良好的契机。这启示我们应发挥分类考试的引导作用, 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培养目标, 并进行相关教育, 不应仅把文化课作为主要考试内容。其次, 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面应考虑学生兴趣,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此外,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对有意向走职业道路的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适度干预, 帮助学生找到各自不同的兴趣点, 为学生的专业选择提供借鉴。

2.注重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确保教学质量

为了使分类考试发挥一定功效, 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面必须保持一致。如果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缺乏有机的衔接, 会导致高等教育困难重重,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如果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缺乏衔接, 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大学专业知识相脱离, 之前所学则失去效益, 学习困难较大。为保证分类招考的衔接性, 英国1944年“11岁考试”制度明确规定, 学生11岁实施分类考试进入不同类型学校学习, 2005颁发的《14-19岁教育和技能白皮书》要求中等教育实施分流教学, 为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专业的发展提供保障[4]。这启示我们, 一方面应从初中开始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设计, 使学生较早地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专业;另一方面, 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性文件, 保障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目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及考试的衔接性, 避免出现衔接性不足而引发的各种问题, 从而违背分类考试的初衷。

3.倡导大学自主改革, 促进高校的有效转型

与国外职业院校相比, 我国职业院校处于劣势地位, 存在数目少、学校综合实力差、社会影响度小、学校发展处处受限、社会地位无法与普通大学匹敌等问题, 致使广大考生不愿意报考职业院校。为保障职业大学的发展, 国外许多国家采取了种种措施。从1969年起, 德国相继颁布《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专业培训及考试细则》、《2001年职业教育报告》及《职业教育改革法》等众多法案, 保障职业教育的管理、监督与组织实施。这启示我们, 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学校条件及师资情况设置不同的专业, 为分类考试的实施提供平台。其次, 通过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制定, 一方面促使普通高校向职业院校的转型。另一方面提高职业院校的社会地位, 创办出自身特色, 促进其健康发展。

4.实现高考形式、内容多样的转型, 打破传统的全国统一笔试考试

高考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实现分类考试的有效途径, 倘若考试形式和内容一成不变, 那么课程设置再多也毫无意义, 无法分辨出学生的专长所在, 分类高考中考试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合理性。然而, 传统意义上的我国高考形式、内容古板僵化, 只能选拔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学科素养的才人, 满足了普通高等院校对人才的需求, 但是, 对以培养应用人才为教学目标的高职院校来说, 这种考试模式难以满足它们对人才的要求。在国外, 各国十分注重招考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日本“二次考试”模式中的第二次考试形式多样, 使高校能够根据专业的具体要求选择恰当的考试形式。这启示我们一方面应丰富考试形式, 打破单一的通过笔试检测学生学习的情况, 根据各专业对考生能力要求的不同设定相应的考试形式, 考生不用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而是直接参加自己所报院校组织的技术考试, 以便更有效地选拔出具有能力的学生;另一方面, 拓展考试内容, 不应仅凭借文化课作为考试内容, 应根据学生所报专业有所针对地进行相关的能力考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技术技能型主要有三种人, 工程师、高级技工及高素质劳动者。在这三个分类中又包含根据市场需求所设置的不同专业, 如工程师中就可包含机电、电器、汽车维修等上百种不同专业, 技能考试就是根据考生填专业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实操科目, 即便是同一专业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考试内容。因此, 如果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缺乏多样性, 分类考试就有走向形式化的危险。

参考文献

[1]杨学为.高考文献 (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贺国庆, 于洪波, 朱文富.外国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李艳“.满足每一个青年人的需要和渴望”——《14-19岁教育和技能白皮书》述评.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 (11) .

彩虹测验:美国大学招考新动向 篇10

关键词:SAT,成功智力理论,彩虹测验

一、彩虹测验的研究背景

对智力概念和智力测验的考量,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今的大学招生考试。20世纪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 一直是SAT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 、ACT (American College Test) 等能力倾向测验一统天下, 这些测验主要考察大学情境下学业成功所需要的认知技能。斯腾伯格认为这些测验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测验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联系, 测验编制者并没有理会智力研究者的理论观点。在缺乏理论基础的情况下, 这些测验不可能具备满意的结构效度, 也无法检验是否达到预期的测验效果;另一方面, 虽然有大量证据表明这些测验对大学GPA有预测效度, 但它们对大学GPA的变异解释量不超过20%。而且, 这些标准化测验在分数上表现出相似的种族差异模式, 这些差异倾向于对美国白人学生更有利[1]。

在标准化能力测验中, SAT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个测验, 它建立在认知技能的传统概念之上, 美国许多大学将它作为高中生进入大学能否成功的一个预测源。其中SAT-1是一个3小时的测验, 测量言语理解和数学思维技能, 新近又增加了写作能力测验。SAT-2是一个1小时的特殊主题测验, 测量诸如数学、外语、科学等指定的科目。有研究表明SAT是大学成功 (尤其以GPA为指标时) 的一个有效预测源, 但SAT对大学一年级的成绩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 而在预测大学后期的成绩时效度偏低[2]。同时, SAT分数显示出与家庭收入和父母教育程度呈中等相关, 表明SAT分数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社会阶层的函数[3]。更为重要的是, SAT分数表现出一种种族差异模式, 与美国白人学生的SAT平均分数相比, 美国黑人学生总体上低1个标准差, 拉丁裔学生低0.8个标准差。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单一的大学入学考试, SAT不仅在变异解释率上有提高的空间, 而且在种族差异模式上也有待改进。

新千年后, 在美国大学委员会的经费资助下 (注:该机构也是SAT考试的主办者) , 斯腾伯格带领PACE (Psychology of Abilities, Competencies, and Expertise) 中心的同事们开始致力于改进SAT, 这项激动人心的工作被命名为“彩虹项目”。相对于没有理论基础的SAT, 彩虹项目测验以成功智力理论为支点, 将智力理论与考试评估相结合, 试图从心理层面来准确把握成功的大学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水平。但是, 彩虹测验并非想取代SAT, 而是在测验内容和形式上对SAT进行增补, 它试图在两方面做出改进:一是增加大学入学考试的预测效度, 提高它们对大学GPA的解释率;二是尽可能地减少大学入学考试在种族团体上的分数差异, 使考试更具公平性。国际视野GUOJISHIYE

二、彩虹测验的内容与特点

彩虹测验以成功智力理论为基础, 分别测量学生的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智力, 是对1993年斯腾伯格编制的“斯腾伯格三元能力测验” (STAT) 的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新测验包括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多项选择题, 以STAT的多项选择题为主体, 但对原有项目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二是操作性测验, 测量创造性和实践性智力[4]。彩虹测验中的多项选择题部分, 分别从言语、数量和图形三个方面来测量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智力, 包括45个多项选择题。采用IRT (项目反应理论) 进行统计, 得到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智力在多项选择题上的得分。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彩虹测验中新增加的操作性测验。测量创造性智力的操作性测验由一些开放式的、没有标准答案的操作性任务组成, 旨在测量多项选择题无法反映的创造性智力。这些操作性任务分别是“为卡通画加标题”、“写作故事”和“口述故事”。

为卡通画加标题给被试5个删除了标题的卡通画, 这些卡通画的资料来自纽约档案馆。要求被试选择其中的3个卡通画, 为它们添加合适的标题。2个经过培训的评分者, 根据机灵性、幽默性、原创性和任务的恰当性, 为卡通画的标题进行5点计分。

“为卡通画加标题”样例

为下面的卡通画加一个标题, 可以是一、两个单词, 一个短语, 或者一、两句话, 字数多少不限。这个题目考察的是创造力, 尽量使你所加的标题具有原创性、趣味性, 甚至滑稽。具有这些特点的标题将获得最高评分。尽你所能自由地创造, 但是要确保你的标题与给定的卡通画有关。

写作故事要求被试写2个故事, 主题从诸如“第5次机会”、“2983”、“章鱼的运动鞋”、“没有足够的时间”等题目中选择, 每个故事用时15分钟。6个经过培训的评分者, 根据故事的原创性、复杂性、情感唤起性和描述性进行5点计分。

口述故事给被试呈现5张纸, 每张纸上有11到13个人物形象, 它们与一个共同的主题相连 (如钥匙、旅行、动物演奏音乐等) 。请被试选择其中的2张纸, 将纸上的人物组合成一个故事。每个故事从准备到讲述, 时间为15分钟。以录音机或计算机的wav文件记录、保存被试所讲的故事。6个经过培训的评分者, 根据故事的原创性、复杂性、情感唤起性和描述性进行5点计分。

在彩虹测验中, 测量实践性智力的操作测验由三个日常情境-判断问卷组成, 分别是“动机问卷”、“常识问卷”和“大学生活问卷”, 这些问卷由问题情境和对这些情境的反应选项组成, 每个选项代表了不同人对同一情境的不同反应方式, 告诉被试没有“正确”答案, 请他们真实地选择自己对情境的可能反应。没有确定性的解决方法, 这是实践性技能测验与传统认知测验之间的差别, 这与个体运用实践技能解决日常问题的情况相一致, 因为即使专家们在解决实践性问题时也表现出差异性或不确定性。

动机问卷以录像的形式呈现7个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情景片段。例如, 当被一个不太熟悉的人要求写一封推荐信时, 被试会如何做。每一个情景后面有6个可能的反应选项。对每个选项, 被试根据自己的判断, 以7点计分来评价每个选项的恰当性, 1表示一个非常糟糕的行为方式, 7表示一个非常好的行为方式。一般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该问卷。

常识问卷以书面的形式呈现15个与商业有关的问题情景, 例如管理单调、沉闷的任务或者处理一个竞争性的工作情景。每个问题情景后伴随8个处理这一问题的可能选项, 同样以7点计分的方法来评估每个选项。完成该问卷的时间是30分钟。

大学生活问卷以书面的形式呈现15个与大学生活有关的问题情景, 如怎样与一个坏脾气的室友相处。每个问题情景后的反应选项数目不同, 平均是8个, 同样以7点计分的方法来评估每个选项。完成该问卷的时间同样是30分钟。

“大学生活问卷”样例

情景:Leon邀请Tanya参加他在酒吧举办的告别舞会。Tanya明天要参加生理学考试, 还有许多内容要复习。虽然生理老师不将学生的最低分数记入成绩, 但是Tanya上次考试也没有考好, 她必须争分夺秒地复习才行。Leon的飞机明晚起飞, 一年之内难再见到他。

选项:Tanya想取得好的考试成绩, 下面哪一个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1) 忘记学习。

2) 不参加舞会而是学习, 然后明天去机场送Leon。

3) 参加舞会, 然后通宵学习。

4) 参加舞会, 然后第二天假装生病, 开张医生的病假条。

5) 参加舞会, 然后很快告别, 回来学习。

彩虹测验通常以个体测验或小组测验的形式进行, 既可以采用纸笔测验的方式, 也可以用计算机测验。由于分测验较多, 通常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动机问卷、STAT项目、卡通画标题, 第二部分包括常识问卷或者大学生活问卷、写作故事或口头故事。每个被试先完成第一部分测验, 再进行第二部分。完成彩虹测验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依据被试的答题情况而定, 但基本上在2~4小时内完成。由于测验用时比较长, 斯腾伯格等人采用迈克阿德 (McArdle, 1992) 提出的一种有意的不完全重叠设计, 随机安排被试完成部分测验, 比如让被试随机完成2/3的STAT部分, 2/3的创造性操作任务, 2/3的实践性操作任务。这样一方面避免被试的疲劳、厌倦效应, 另一方面节约测验的时间和成本。

三、对彩虹测验的检验与应用

为了检验彩虹测验作为大学入学考试的有效性, 2001年斯腾伯格和他的研究团队在美国13所高校展开了较大规模的实证调查, 涉及8所四年制大学和5所社区大学。被试主要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 通过大学心理学课程来招募被试, 最后得到的样本数为793人。这项研究有两个基本假设:其一, 假设彩虹测验能预测大学GPA中的实质性变异量, 并且它所解释的变异量超过SAT的解释变异量;其二, 假设与SAT相比, 彩虹测验减少了测验分数中的种族团体差异。

实证数据和统计分析的结果支持斯腾伯格等人最初的假设, 即拓宽了能力范围和增加了新形式的彩虹测验, 确实提高了对大学GPA的预测效力, 彩虹测验比起单独的SAT测验而言, 几乎双倍于后者对大学GPA的预测力 (R2从0.096增加到0.188) 。同时, 彩虹测验在减少测验分数的种族差异上, 表现出令人鼓舞的结果, 在增加大学入学考试的公平性、平等地测量多元化群体的能力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特别对黑人和拉丁人这些有着历史劣势的团体, 这种考试改革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为什么新测验会表现出以上值得期待的变化?斯腾伯格等人的解释是, 传统的标准化能力测验只局限在学业范畴, 偏重记忆、分析能力的测量, 这些能力只是大学中成功所需能力的一部分。当彩虹测验扩大能力范畴, 增加了分析能力之外的创造性、实践性技能后, 更宽泛地反映了影响大学GPA的能力因素, 因而提高了对大学GPA的变异解释量。而且, 更宽泛的能力范畴与更多样化的人群分布相联, 新测验可以实质性地减少不同种族群体之间的分数差异, 潜在地提高大学入学考试的多样性和公平性。但彩虹测验也并非尽如人意, 比如测验时间偏长, 不利于高效率、大规模地使用, 评分方法需要变得更科学、更简便, 需要选取规模更大、更具代表性的样本进行验证, 这些可能是彩虹测验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

斯腾伯格对彩虹测验的前景非常乐观, “我非常满意, 我们不仅仅把这个项目看作一个研究, 而且将它视为改革教育的一步……它将改变我们课堂教学的方式。”[5]彩虹测验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显示, 它并没有像SAT那样对白人学生有利, 对此斯腾伯格感到非常欣慰, 认为“正当平权法案的适法性问题各界争执不下之时, 这个测验可以帮助我们不使用平权法案, 而达到平权法案立法的原意。”[6]彩虹测验的第二阶段将致力于更大样本的实证研究, 计划抽取5000至10000学生, 同时缩短测验的时间;第三阶段则进行更大规模的测试, 以决定这一测验能否在大学招生录取的考试中正式使用。

2006年秋季, 斯腾伯格从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职位上卸任后, 离开耶鲁大学担任塔夫茨大学文理学院的院长。他根据彩虹测验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 开始在美国塔夫茨大学进行大学入学考试的重大改革, 其基本理念是:允许那些有原创性思想或实践性能力的学生在SAT成绩不算良好的情况下也能被录取。改革的具体举措是, 在SAT基础上增加面试的环节, 让学生在面试时回答一些主观性的问题来展现他们的原创性思想或实践性能力。考察原创性思想的题目可能是这样的:假如民权运动的先驱者罗莎·派克斯放弃她在公共汽车上的座位, 或者梵蒂冈天主教教皇约翰·保罗一世再多活一个月, 那么他们能引起世界怎样的改变?考察实践性技能的题目可能是: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产品设计一个广告宣传, 或者根据录像提供的一个日常问题情景, 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些题目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 考官将根据学生回答的原创性或可行性来进行评判[7]。

斯腾伯格等人在塔夫茨大学的考试改革, 正是建立在彩虹测验的研究基础之上, 虽然目前的面试题目远不及彩虹测验那么全面和复杂, 只是从中抽取一、二, 但其基本理念同样是增加对学生创造性、实践性能力的考察, 拓宽能力测评的范畴, 促进招生录取的多样性和公平性。塔夫茨大学的这一招生录取实验在2006年6月召开的全美大学招生录取研讨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招生官员们表示, 未来几年里他们将密切关注这一创新性的改革实验, 看其能否提供可借鉴性的经验。

参考文献

[1]Sternberg, R.J.Theory-based university admissions testing for anew millennium[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4, 39 (3) :185~198.

[2]Ramist, L., Lewis, C, et al.Implications of using freshman GPA as the criterion for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SAT[M].In W.W.Willingham, C.Lewis, et al. (Eds.) .Predicting college grades:An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trends over two decades.Princeton, NJ: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1990:253~288.

[3]Kobrin, J.L., Camara, W.J., et al.The utility of the SAT-I and SAT-II for admissions decisions in California and the nation[M].New York: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2002.

[4]Sternberg, R.J.The rainbow project:enhancing the SAT through assessments of analytical, practical, and creative skills[J].In-telligence, 2007, 34:321~350.

[5]Sean Cavanagh.Researchers call SAT alternative better predic-tor of college success[J].Education Week, 2003, 22 (20) :1~6.

[6]http://www.Yale University News Release.com[EB/OL], 2007/2/11.

解教师招考之困须还权 篇11

教师招考,教育部门和学校只能靠边站,没有话语权,导致需要的教师招不进来,招进来的教师很多又不合适,造成了矛盾,陷入了困局。怎么解决?笔者认为,教师招考,应该还权于教育部门,让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招教师真正“做得了主”。

《教师法》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教师的定位与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为教师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和专业性,教师招考必须慎重,应根据教师职业与岗位的特点,合理规划和设计教师招考标准、流程与考试考察内容。

但现在,许多地方招考教师的程序和标准几乎就是参照公务员考试标准,笔试考行政能力和公共基础知识,对教育方面的考查也只是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知识。很明显,这样的招考设计存在诸多缺陷,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等在招考中都没有得到应有体现。因为设计上“先天”不足,不能通过招考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应聘人员的综合业务知识、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这样招进来的很多人不能胜任教师工作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招进来的人不能胜任教师岗位工作,理念陈旧、技能缺乏、方法简单、教育教学质量偏低,还何谈人民群众满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招考这个门槛不能跑偏。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教师招考应还权于教育部门,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专业与专长,为教师招考“量身定制”不同于公务员与其它事业单位人员招考的办法、试题与方式,保障教育部门在教育人事管理中应有的话语权。这也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育招考中依法治考之意义 篇12

考试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 是教育制度、人才制度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今, 考试种类越来越多样, 模式越来越多元, 规模越来越庞大。教育招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发展息息相关。教育招考工作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做好这项工作, 必须要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核心, 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 切实保障公民依法受教育的权利, 促进教育招考工作健康发展, 推动教育事业顺利进行。

二、教育招考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招考事业的发展虽然历经改革创新日渐成熟, 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招考政策的制定缺乏法律论证

教育招考事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 考试种类越来越多, 相对应的考试方案不断推陈出新, 部分考试方案制定权逐步下放到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招考部门甚至学校。关注度最高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经过最近十年的发展, 许多省、直辖市已经可以依据自身教育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制定地方高考招生政策。自主权的下放和扩大为地方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供了便利, 也为选拔各自需要的人才提供了更多机会, 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为缺乏充分的思考酝酿和实践检验, 许多政策来得太仓促, 在政策上容易产生疏漏和不足;甚至可能因为缺乏法律论证而出现有违法律的地方, 其结果是损害了教育招考部分的公信力, 损害了考生和社会的利益。

(二) 考试组织、管理及实践中没有充分依据法律

在考务管理规定中常有要求“考生考试开始后一段时间和考试结束前一段时间不得交卷离开考场”的规定, 在实践中也经常出现不得提前交卷的规定。的确, 考试有其特殊性, 这样的规定也是从考试保密安全角度考虑。但是, 从法律角度分析, 这实际是变相地限制考生人身自由。只有公安机关才能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 教育行政机构或招考部门没有这样的权力。所以, 笔者认为各级招考部门在制定考务管理办法或组织考试的过程中还是应该从法律角度再做斟酌, 取消此类规定。对涉及考试保密安全的问题还是需要通过招考部门自身不断完善保密措施、提高防范舞弊的技术水平来解决。

在各类考试实践中, 不乏有考生权利受到侵犯, 状告考试机构的事件。例如考生对考试机构做出的作弊处罚决定不服, 认为其行为尚不构成作弊, 招考部门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就做出处罚决定侵犯了当事人的权益。还有考生认为虽然个人在考试期间的行为构成作弊, 但招考部门的作弊处罚决定并没有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做相应处理, 而是扩大了处罚范围, 加重了处罚程度, 侵犯了考生的合法利益。

(三) 工作者法律意识淡薄

近年来网上出现个别省份高考考生个人信息泄露, 甚至被公开叫卖的新闻, 无疑内部招考工作者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个人信息泄露的根源是招考部门管理的疏漏, 招考工作者保密意识不强, 责任心缺失。信息被公开叫卖, 侵犯考生隐私权, 更说明管理者法律观念淡薄, 违反法律规定, 利用职务便利进行非法交易获取个人利益。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泄题事件, 揭开了教育系统内部人员在国家考试中监守自盗的黑幕。其结果不仅是个人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更是严重扰乱了考试秩序, 给招生考试部门的公信力及招生录取的信息安全带来恶劣影响。

三、依法治考凸显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教育招考工作中实行法治, 无论是在内部管理还是在外部保障中, 法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预防招考工作中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能保障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教育招考政策, 形成健全完备的招考制度, 保障招考工作公平公正。笔者认为, 法律对教育招考事业的意义和作用,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利于维护公平公正的考试秩序

教育招考事业触动着社会的神经, 关系着千千万万的考生和家庭, 如果不能严格依法制定政策, 失去法律的监督和论证, 考生的切身利益可能难以得到切实有力的保障, 教育事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通过法律的监督和制约, 保障招考政策和招考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 保证招考事业始终在法制轨道上运行, 促进招考事业可持续发展, 不断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的水平, 真正维护好考生权益, 保障好考生平等的受教育权, 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为教育考试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二) 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安全稳定是教育考试事业的头等大事, 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国家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其考卷属于国家秘密。教育招考中依法管理至关重要。保密工作贯穿始终, 保密定级、保密范围、保密制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 都需要依据《国家保密法》的规定来指导工作, 约束、监督招考工作者的行为。任何人造成国家考试泄密泄题都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此外, 依法治考能提高招考工作者的法律意识, 有效预防其滥用职权、行贿受贿、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 保证命题、制卷、考试、阅卷、录取等招考工作各环节的安全平稳。除了招考工作者个人, 招考部门一样负有守密责任。对命题人员个人信息以及考生信息, 都要遵循《国家保密法》规定, 确保考卷和个人信息安全。通过依法治考, 可以对违法行为人进行惩罚, 但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法律的威慑力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 保证招考工作安全有序。

(三) 利于保障考生的合法权益

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强调:“教育公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公平”。如何保证教育公平?在招考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教育公平, 主要是指教育机会均等, 即让所有人无论出身、性别、种族都能够平等接受教育”, 让每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和机会, 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

作为教育招考部门, 做好招考工作的起点就是给考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 这也是招考部门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教育招考部门发布的各类考试管理办法、规定、意见, 不依据法律难以保证其合法、合理;只有通过法律对其法定化、规范化, 使这些政策便于教育招考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社会理解、执行和遵守, 保障考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四) 利于避免或合理解决各种考试纠纷

考试纠纷的处理事关招考事业的稳定和社会影响, 因此需要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解决。

招考管理中如果能够树立法律观念、依法治考, 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考试纠纷的产生。即使发生纠纷, 也可以通过法律渠道合理解决。比如, 招考部门对作弊考生做出相应处罚决定, 当事人不服, 提出复议申请。作为招考部门, 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 必须依法及时予以受理, 必要时认真做好应诉工作。通过法律途径, 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才能尽快、合理地解决纠纷和矛盾。

上一篇:植物生理化下一篇:水体重金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