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内容

2024-09-21

期末复习内容(精选8篇)

期末复习内容 篇1

计算机网络复习内容

一章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计算机网络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2、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的组成与作

3、网络的拓扑结构种类

4、计算机网络按传输特性和复盖范围分为类及每种类型的特点。

二章

1、信息、数据、信号及数据通信的概念v2、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及数字通信信道与模拟通信信道的概念与特点

3、串/并行通信、单/双工通信、同/异步通信的概念原理,4、位同步与字符同步的概念,外同步法与内同步概念原理

5、几种通信介质的传输特性(只看双绞线和光纤的)

8、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的概念,数据传输率的概念

9、多路复用的概念及种类

10、广域网中交换技术的种类特点

三章

1、网络协议、层次、接口、网络体系结构概念

2、TCP/I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及各层的主要功能

3、TCP/I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两者各层结构比较及新型模型的提出

四章 1.局域网的技术特点及决定局域网特性的技术要素(三要互素)

2、局域网拓扑结构概念特点(星形拓扑为重点),逻辑拓扑结构与物理拓扑结构的概念和关系(逻辑拓扑结构与物理拓扑结构统一的星形拓扑的实现条件)

3、局域网协议IEEE802标准与OSI参考模型的关系,4、局域网协议IEEE802标准层次结构体系内容,物理层标准(100BASE、1000BAST)的内容种类,IEEE802标准与物理层标准(100BASE、1000BAST)二者层次结构上的关系,层次结构图

5、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概念与原理

6、高速局域网研究方法所提出的三种改善局域网性能的解决方案

7、传统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的主要特点

8、交换式局域网的概念特点,集线器与局域网交换机在工作原理上两者的主要区别。

9、局域网交换机的帧转发方式的种类

10、虚拟局域网原理

第五章

1、局域网传输介质(只看双绞线和光纤)和组网设备种类及应用(主要看双绞线网卡与交换机)种类及应用。

2、典型的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类型种类及应用(专用与共享端口、上连与普通端口)

3、交换机在单一结构、级联结构和堆叠结构中的应用。

4、几种组网方法的特点与应用,网络结构图(主要看双绞线和光纤的普通以太网、快速交换式以太网、千兆交换式以太网的组网方法)

5、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各子系统组成结构

第六章

1、网络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基本任务

2、对等与非对等结构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特点、原理、区别

3、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七章

1、网络互联的概念与类型

2、网络互联的层次及各层次所使用的网络设备

3、网络互联设备的种类与应用

4、第二层交换机代替网桥的原理

5、第三层交换的概念

说明:复习内容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教材1~7章每章课后相关习题。

期末复习内容 篇2

2.10课《<论语>十则》, 作者——孔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代的思想家, 教育家。要求:背诵十则。

3.11课《春》, 作者: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要求, 背诵全文。

4.15课《古代诗歌四首》

第1首 《观沧海》, 作者: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第2首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第3首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

第4首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戏曲家。要求:背诵并默写此四首诗。

5.27课《郭沫若诗两首》, 作者:郭沫若——现代诗人、学者。要求:背诵《天上的街市》《静夜》并默写。

6.课外古诗词背诵。

要求:背诵并默写10首诗词。

(1) 《龟虽寿》作者, 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2) 《过故人庄》作者:孟浩然——唐代诗人。

(3) 《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唐代诗人。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5) 《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唐代诗人。

(6) 《泊秦淮》作者:杜牧——唐代诗人。

(7) 《浣溪沙》作者: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8)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作者:杨万里——宋代诗人。

(9) 《如梦令》作者: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10) 《观书有感》作者: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二、复习题

1.按要求默写填空。

(1) 余常于土墙凹凸, , , 使与台齐。 (《童趣》)

(2) 定神细视, , , , , 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 (《童趣》)

(3) 观之, 兴正浓, , , 盖一癞虾蟆。 (《童趣》)

(4) 《论语》中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句子是: , , 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必要性的句子里: , 。阐述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的句子是: , , 。强调要向一切人学习的句子是 , , 。

(5) 雨是最寻常的, 人家层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春》)

(6) 春天像刚落地的 , 从 , 它 。

春天像 , 的, 着, 着。 (《春》)

(7) 默写15课《古代诗歌四首》。

(8) 我想那 的空中, 定然有 的街市。街市上 的一些物品, 是世上没有的 。 (《天上的街市》)

我想他们此刻, 。不信, , 是他们 在走。 (《天上的街市》)

(9) 月光淡淡, 。白云团团, , 。天河何处远远 。怕会 , 对月 (《静夜》)

(10) ①老骥伏枥, 。 , 壮心不已。 (《龟寿》)

②绿树村边合, 。

待到重阳日, 。 (《过故人庄》)

③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 。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 , 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君问归期未有期, 。

,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⑥烟笼寒水月笼沙, 。 ,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 。 (《浣溪沙》)

⑧正入万山圈子里,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⑨争渡, 争渡, 。 (《如梦令》)

期末复习绝招 篇3

大米看见儿子一天到晚都在埋头学习,很担心:这样下去会不会把身体累垮呢?怎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呢?他走到小米身边,疼惜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儿子,期末复习虽然要抓紧时间,但是也得按时吃饭,适当休息,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哦!我教你几个绝招,可以让你期末取得好成绩。”

小米抬起头来,一脸兴奋地说:“爸爸有什么好办法呢?”

大米说:“复习阶段要多做一些练习题。做完以后多问几个为什么,把不会的题目和做错的题目都挑出来,彻底搞明白。这样每弄懂一个问题,你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大米接着说:“其次,做错的题目,一定要认真订正和整理。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一般都有这个习惯,他们会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用来整理错题,考试前仔细翻一翻,能防止类似错误发生。”

小米心想:没想到订正错题有这么大的好处啊!难怪考试的时候有些题目我好像见过,但做起来还是不会呢!以后我一定得好好订正错题。大米看着小米一脸认真的样子,满意地说:“最后,要养成检查的习惯。检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认真读题,检查自己是否根据题意进行了正确列式。确认列式正确后,需要检查算式中的数是否抄对,是否和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一致。做完题目以后,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得数,比如算式51+48,我们估算大概等于100,如果你的得数是400多,那你一定算错了。另外,做操作题的时候,要用铅笔、尺、三角板画图,不能随手乱画。小米,如果你注意了上面我说的这些,爸爸相信你期末会取得好成绩的。”

期末复习内容 篇4

第一章

 软件生命周期法:是指从软件的立项开发到软件最终消亡的全过程。软件生命周期经历了以下阶段: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运行与维护。

1、制定计划阶段,确定系统目标,提出各方面基本要求,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交报告,制定系统开发的实施计划。

2、需求分析阶段,对系统的需求进行详尽的分析,并给出明确的定义,编制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和初步的用户手册,作为今后系统开发工作的依据。

3、软件设计阶段,根据系统的需求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软件模块,其中软件模块又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4、编码阶段,主要任务是选择程序设计语言和工具,编写计算机可以接受的软件代码程序,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

5、测试阶段,主要任务是测试软件,排除错误,确保开发得到的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达到要求,保证软件的质量。

6、运行维护阶段,首先必须把已开发完成的软件系统安装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试运行,对系统进行考验,发现遗留的问题并予以改进,然后系统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在系统运行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陆续发现一些以前未曾发现的错误或缺陷,也可能会发现一些对系统的新的功能需求,也可能软件运行的环境需要更变,于是对系统要进行改善。

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1、首先取得基本的需求,迅速构造一个系统原型。

2、运行原型系统,对原型系统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3、根据需求,在实现新一轮的系统原型。

4、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实现满意的最终系统。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 面向对象技术的思想是尽可能运用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来构造软件系统,实现世界的问题是有客观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构成的,对象就是客观实体的抽象。 面向技术的基本观点如下:

1、客观世界是由对象组成的。

2、具有相同的数据和相同操作的对象可以归并为一个类,对象是对象类的一个实例。

3、类可以派生子类,子类继承父类的全部特性,又可以有自己的新特性

4、对象之间通过消息传递互相联系。 面向对象=对象+类+继承+通信,面向对象技术应用在软件工程中即是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它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OOA)、面向对象的设计(OOD)、面向对象的编程(OOI)、面向对象测试(OOT)、面向对象的维护(OOSM)等。面向对象的优点:

1、按照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面对客观世界建立软件系统模型,有利于对问题论域和系统责任的理解,有利于人员交流。

2、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

3、支持软件的复用。

4、可维护性好。

 面向对象的主要概念:

1、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事物,是在建立系统模型中与目标有关的有待抽象的事物,有自己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对象中的属性是描述对静态特征的数据项。对象中的服务是对象的动态特征体现。

2、类: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

3、封装:是指把对象的属性和操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对象,他的内部消息是对外界隐蔽的,不允许外界直接存取对象的属性,而只能通过有限的接口与对象发生联系,目的:是为了增强安全性和简化编程,使使用者不必了解具体的实现细节,而只通过外部接口和特定的访问权限来使用类的成员。

4、继承:是指子类可以自动拥有父类的全部属性与服务。具有传递性。

5、消息:是指对象之间在交互中所传送的通信信息。

6、结构与连接:对象之间常见的联系有:分类关系、组成关系、对象属性之间的静态联系、对象行为的动态联系等。

7、多态性:是指在基类中定义的属性和服务为其子类继承后,可以具有不同的数据类型或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 面向对象的分析的基本过程:

1、问题论域分析。

2、发现和定义对象类。

3、识别对象类的外部联系。

4、建立系统的静态结构模型。 面向对象的设计的基本过程:

1、设计对象与类。

2、设计系统结构。

3、设计问题论域子系统。

4、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

5、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

6、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

7、设计优化,提高系统的性能。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 UML的特点和用途:(1)统一标准(2)面向对象

(3)可视化、表示能力强大(4)独立于过程(5)容易掌握

第三章

 分类符图标示例:

 联系的图标示例(其基本用途需要自行掌握,即联系什么与什么):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

 消息、状态和活动的图标示例:

 注释图表示例: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

 语义规则:

UML对于每一个模型元素规定了以下语义规则:

1、命名:命名规则规定怎样对事物、联系和图命名。

2、范围:范围规则规定一个名字的上下文环境,使该名字有意义。

3、可视性:规定怎样使一个名字能为外部识别和使用。

Public(公共):用“+”表示,它规外部分类符可以使用该特征。Protected(保护):用“#”表示,它规定只有该分类符的后代才能使用该特征。Private(私用):用“-”表示,它规定只有该分类符本身才能使用该特征。可视性标记性符号用“+”、“-”、“#”放置在所限定的分类符的属性或操作的名称之前。

4、完整性:完整性规则规定事物互相之间怎样是合适的、一致的。

5、可执行性:可执行性规则规定运行或模拟一个动态模型意味着什么。 UML定义的图有三种类型:USE CASE图,静态结构图,动态行为图。 静态结构图包括:(要求各种图的用途)

1、对象类图:表达类、接口,以及他们的联系。

2、对象图:表达对象及他们之间的联系。

3、组件图:表达组件及他们之间的联系。

4、配置图:表达物理节点及他们之间的联系。 动态结构图包括:(要求各种图的用途)

1、顺序图:表达一组对象,以及这些对象发出与接受的消息,这种在对象的时间顺序方面。(如已识别若干个用例和用例剧本,对功能进行描述使用顺序图,已经识别若干个对象,描述生命期内状态变化使用状态机图)

2、协同图:表达一组对象、对象与对象之间的链接,以及这些对象发出与接收消息,这种在对象的结构组织方面。

3、状态图:表达状态机,它由状态、转移、事件和活动构成。

4、活动图:表达系统内的活动流,这种在对象之间的控制流。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 包图:用于模型的管理,表达系统的体系组织结构。

 UML的视图有:Use Case视图,设计视图,过程视图,实现视图,配置视图  UML规定了语言的公共机制有:

1、说明:UML不只是一个图形语言,还规定了对于每一个UML图形的文字说明的语法和定义。

2、装饰:大多数的UML元素有唯一的直接的图形表示法,表达元素最重要特征。

3、通用划分:对UML来的模型元素规定了两种类型的划分,即型--实例、接口—实现。

4、扩展机制:UML的语言扩展机制,允许UML的使用人员根据需要自定义一些构造型语言成分,扩展UML或把UML用户化,便于完成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UML的扩展机制包括:构造型,标记值和约束

第四章

名词解释:

1、Use Case:是对一个系统或一个应用的一种单一的使用方式所作的描述,是关于单个活动者在与系统对话中所执行的处理行为的陈述序列。是对系统的用户需求(主要是功能需求)的描述,Use Case表达了系统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务。

2、业务Use Case:是指系统提供的业务功能与活动者的交互,表现问题领域中各实体之间的联系和业务往来活动。

3、系统Use Case:是指活动者与系统的交互,表现了系统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动态行为。 PPT:

41-42

51-53: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

54-56: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

第五章

名词解释

 对象类图:对象类图是一种静态结构图,一方面描述各个对象类本身的组成,即类的属性、操作和对对象的约束;另一方面描述系统中对象类之间的各种静态的联系。对象类图标加上他们之间的联系就构成了对象类图。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 PPT:

第六章

名词解释:

 交互图:表达对象之间的交互,是描述一组对象如何合作完成某个行为的模型化工具。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主要用于对use case 中的控制流的建模。一般情况下表达单个USE CASE的行为,表示出若干实例对象和对象之间所传递的消息。包含有顺序图,通信图,交互概观图,计时图。 顺序图:顺序图是一种交互图,重点是完成某个行为的对象类和对象类之间所传递的消息的时间顺序。在顺序图中水平方向为对象维,它是一个二维图形,沿水平方向排列参与交互的对象类角色;竖向为时间维,沿垂直向下方向按时间递增顺序列出各对象类角色所发出和接受的消息。由对象类角色、生命线、激活期和消息构成。102  通信图:包含一组对象和以消息交换为纽带的关联,用于描述系统的行为是如何由系统的成分合作实现的。着重体现交互对象的空间链接。113、114  PPT:(要求顺序图和通信图的等价互换,即P66-P67两种图的等价互换)

39: 66-67: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

第七章

名词解释

 状态机图:表示状态机,这种表现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控制流。由表示状态节点和表示状态之间的转移的弧组成。在状态机图中,若干个状态节点由一条或多条转移弧链接,状态的转移由事件触发。表现了一个对象(或模型元素)的生存史,显示触发状态转移的事件和因状态改变而导致的动作。127  PPT:(要求P25和P41的两种图简单互换)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25:34-35: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41:

第八章

名词解释

 活动:是做某件事情的状态,他可以是现实世界中的一项工作;或者是执行某个软件的例行程序。146  活动图:是系统的一种行为视图,它描述参与行为的对象类的活动顺序,包括依赖于条件的行为和并发行为。描述的是响应内部处理的对象类的行为,着重表现的是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控制流,是内部处理驱动的流程。基本图形元素有:动作状态,动作流,泳道和对象流。146  PPT:

29-30: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

42-43: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

第九章

名词解释  包图:是由包与包之间的联系构成。包图的图形节点是包,节点之间用弧(依赖或泛化)连接。是维护和控制系统总体结构的重要建模工具。168  PPT:

49-52: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

第十章

名词解释

 组件图:是由组件、接口和组件之间的联系构成,其中的组件可以是源码、二维码、二进制码或可执行程序。表示系统中不同物理部件及其联系,它表达的是系统的代码本身的结构。用于系统的源代码、系统的发布版本、物理数据库、自适应系统等。也可以用于建立业务模型,此时的组件是业务的过程和文档。还可以用于建立开发期间的软件产

系统分析UML复习资料(人民邮电,第二版)物的依赖关系,用于关于系统开发的管理。176  配置图:由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联系构成,用于表示一个分布式系统的运行系统的结构。主要用于对在网络环境运行的分布式系统建立系统物理模型,或者对嵌入式系统建模。也可以用于建立业务模型,此时的“运行系统”就是业务的组织机构和资源。181、184  PPT:

29-33:

期末复习内容 篇5

第一部分 考试方式及考试时间

1.卷考: 2008年7月12日上午8:30-10:00

单项选择(15题×2分=30分)

多项选择(5题×3分=15分)

判断并说明理由(5题×5分=25分)

计算题(2题,3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闭卷考试,可以带计算器。

网考:课程终结性考试日期为2008年7月5日,另外,为使学生熟悉网上考试系统,在考试前安排了课程网上考试模拟练习,请各试点单位做好课程的考试模拟组织工作。

单项选择(20题×1分=20分)

多项选择(5题×2分=10分)

判断(10题×2分=20分)

开卷考试,可以带教材、作业、计算器等。

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试成绩:

卷考:平时作业和期中测验占30%(中央电大四次作业和期中测验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70%。把形考的比重加大,强调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到期末的死记硬背上。

网考:平时作业和期中测验占50%(中央电大四次作业和期中测验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50%。根据中央电大考试中心的要求,实行双及格。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不得参加本次终结性考试。

3.网考的五次作业说明

第二部分 各章复习要求

复习的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及考核说明。具体的内容以教材为准。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试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帐户的编制、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分析能力的内容按“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

在期末复习时要注意从两个方面去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基本帐户的编制、指标的计算及分析。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有关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为以下各章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在复习时的重点的也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特性及发展

理解: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公布的时期;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

二、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概念

(一)经济活动单位和部门

理解: 机构单位与机构部门、基层单位与产业部门

国民经济活动单位分为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在理解时可以考虑机构单位的分类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些概念。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的区别是否有营利,而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则是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

经济领土和经济利益。

机构部门的概念及我国国民经济机构部门的分类

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职能、行为和目的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基层单位的含义、特征。

产业部门的含义、三次产业的划分。

(二)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

理解:交易的概念、交易的种类

(三)经济流量和存量

经济流量和存量的概念与关系

(四)市场价格

三、国民经济核算总量与结构

在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结构的内容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同学们要看懂教材上的国民经济核算总量关系示意图。在看图的同时要理解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总量指标有哪些它门是如何描述国民经济运行的各阶段和各阶段之间的联系。

四、国民经济核算原则及方法

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

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主要是国民经济帐户方法特点。

第二章 生产总量核算

第二章生产总量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起点,它界定了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和核算的基本原则,对于收入分配、消费、资本形成、金融交易等核算具有重要决定作用。

一、生产核算基本理论

理解:1.生产活动和范围

2.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

总产值(总产出)的概念、范围;市场产出和非市场产出;

增加值的概念与构成。

3.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构成。

在复习生产核算基本理论时,有几个点要注意,首先是生产总量核算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地位。要理解生产活动的主体,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产业部门是国民经济活动的宏观主体。产业部门的分类也就是国民经济行业部门分类。产业部门的分类的最综合层次是三次产业分类,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又分为四个层次。教材32-33页的有关三次产业分类的举例要好好看。

第二点是生产核算范围,要区分市场产出和非市场产出的不同。市场产出、非市场产出的含义。非市场产出是产出不以盈利为目的,也不由市场决定其价格,这部分产出的核算采用虚拟核算。在非市场产出中,采用虚拟核算有两种情况:自给性生产、其他非市场产出,具体的例子可以看教材和学习指南的有关内容。

第三点是有关国内生产总值的三个角度的理解。

二、机构单位的生产核算

理解:机构单位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的概念;劳动报酬、固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等指标的具体内容。

应用:机构单位增加值核算方法

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分配法:增加值=劳动报酬+固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生产总量核算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总产出和增加值的计算,总产出和增加值的计算分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两方面进行。但计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是在机构单位生产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基本上是对机构单位生产核算结果分行业部门的汇总过程。我们分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来复习。在本章的要掌握的第二个问题机构单位的生产核算中,我们要理解机构单位总产出、增加值的概念。总产出的价值形成包括生产要素最初投入的价值、对货物与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生产税净额

三、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

理解:

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

工业部门总产出的计算原则、计算公式

农业部门总产出的计算、特点

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

第三产业各部门总产出的核算特点

中间消耗的含义。

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

综合应用:产业部门增加值的生产法核算,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分配法(收入法)核算

在机构单位生产核算的基础上,进行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也就是本章的第三个问题。在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中,注意工业部门总产出的计算原则、计算公式;农业部门总产出的计算特点;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还有第三产业的四个层次的产业总产出的计算。

总产出的计算是为后面增加值的计算做准备。除了总产出外,中间消耗的确定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分析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核算时,要记忆中间消耗的含义,注意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

产业部门增加值的计算要从综合应用的角度去理解,产业部门增加值的生产法核算及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分配法(收入法)核算。

四、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理解: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

综合应用:用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分析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

前面我们介绍的是部门的生产核算。为了反映一定时期内全国国民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需要在宏观经济的最高层次上核算生产活动的总量。这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及相关指标的核算的内容中,可以这样去复习。首先是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其次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具体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是最终产品的总量在生产、分配和使用阶段分别以产品、收入和支出体现出来的总量指标。所以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公式要记住。生产法和收入法的计算和前面产业部门增加值的计算有联系。支出法中,教材上的公式是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注意这三项的含义。

五、生产核算帐户

应用;货物和服务帐户、生产帐户的基本形式及主要指标

生产核算的结果是用生产帐户来表示,教材有关生产核算帐户的基本形式、平衡关系和帐户的主要指标及编制都要很好的把握。

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

一、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二、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的概念

三、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

应用:直接消耗系数计算。

投入产出中有关中间投入、最初投入的理解。在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中,理解第I象限、第Ⅱ象限、第Ⅲ象限的含义,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式。另外是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概念以及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

第四章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

一、收入初次分配核算

(一)收入形成帐户核算

理解;

1.收入形成帐户的核算内容、结构

2.帐户中的主要指标: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应用:编制收入形成帐户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这一章是在生产核算的基础上,在生产收入形成的基础上,对收入进行的分配和使用。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收入形成帐户,一个收入使用帐户,以及相关的概念、原则及帐户的编制。

收入初次分配核算包括两个层次,即收入形成核算和原始收入核算。收入形成分配是直接与生产相联系的收入分配,反映的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要素构成,即劳动者、政府和机构单位本身三者之间的最初分配关系。收入形成帐户是直接与生产相关联的的分配帐户,分配的起点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帐户中的主要指标包括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和支付给政府的生产税,以及各机构部门作为生产单位所占有的营业盈余。因此,收入形成帐户从功能上说反映了各机构部门增加值的构成。也反映了劳动者、政府和机构单位本身三者之间的最初分配关系。营业盈余是收入形成帐户的平衡项,等于增加值减应付劳动者的报酬及应付生产税净额。对居民部门,劳动报酬和营业盈余无法明确区分,故其平衡项称为混合收入。要在此基础上编制编制收入形成帐户

(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核算

理解;

1.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核算内容、结构

2.帐户中的主要指标: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原始收入

应用:编制原始收入分配帐户

原始收入分配帐户是收入形成帐户的继续,其初始流量就是由收入形成帐户转来的营业盈余(混合收入)。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从各部门从收入形成帐户支付中获取的生产性收入,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初次分配的结果。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基本结构见教材。帐户中的主要指标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外,有财产收入和原始收入

财产收入是资产所有者向另一机构单位提供资产归其使用而得到的收入,是因资产使用权在一定时间内出让而产生的由使用者支付给所有者的报酬。要注意教材上对财产收入的分类。原始收入是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平衡项目,也是体现整个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综合指标,表示各部门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最终取得的生产性收入。原始收入也有总额和净额之分。从整个初次分配过程看,一部门原始收入是该部门增加值加减所有初次分配收支的结果。注意区分不同部门原始收入的构成,要会编制原始收入分配帐户。

二、收入再分配核算和帐户

(一)收入再分配核算

理解:

1.收入再分配的概念

2.转移收支的概念和分类

3.经常转移的种类

收入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转移收支进一步在部门和部门之间内部所做的分配。转移收支的确定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转移收支的概念和分类,转移有经常转移与资本转移,转移的形式有现金转移与实物转移。收入再分配中各项转移指经常转移,而资本转移则与投资相关,不构成再分配内容。因此,在复习中要理解有关经常转移的具体内容。收入税、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其他经常转移三大类。

(二)收入再分配帐户

理解:

1.收入再分配帐户核算内容、结构

2.帐户中的主要指标:经常转移收入与支出、可支配收入

应用:编制收入再分配帐户

收入再分配帐户记录了各种实际的经常转移活动,反映了各机构部门在原始收入基础上通过接受和支付各种经常性转移,形成可支配收入的过程和结果。收入再分配帐户的初始流量是各部门的原始收入。帐户的平衡项是可支配收入。收入再分配帐户的基本形式可见教材。帐户中的主要指标有经常转移收入与支出,含现期所得税、社会缴款社会福利及其他经常转移,另外就是可支配收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总量指标。编制收入再分配帐户。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外净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收入+自国外转移收入-对国外转移支出

在生产阶段我们用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在收入分配阶段主要用国民原始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量指标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的总量特征。我们用如果把国内各机构部门原始收入加总就得到一个国民原始收入。国民原始收入也称国民总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是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国外净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是在国民原始收入基础上再分配的结果。

三、收入使用核算

(一)收入使用核算和消费概念

理解:

1.消费及最终消费的定义

最终消费支出与实际最终消费

2.居民消费支出核算

3.公共消费支出核算

在收入使用核算内容中,首先是收入使用核算和消费概念,要求理解消费及最终消费的定义、最终消费支出与实际最终消费的不同。

消费是一种行为,是指人们使用货物和服务来满足生活需要的最终消费。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公共消费。最终消费支出是指购买货物和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实际最终消费是指消费者实际获取货物与服务的价值。国民经济核算是核算最终消费支出。

在居民消费支出核算中,注意居民消费支出的内容、居民消费支出的分类和核算原则。

在公共消费支出核算中,公共消费支出的组成、分类及核算方法。

(二)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

应用:编制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

教材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的基本形式。以可支配收入为基础,记录各部门的可支配收最终消费支出及储蓄,是与收入再分配帐户相衔接的帐户。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的平衡项是储蓄,是用于消费的节余,是进行投资活动的基本资金来源。也就是下面资本形成帐户的初始流量。

四、收入使用结构分析

可支配收入的使用首先是消费,消费剩余形成储蓄。为反映可支配收入的使用总体结构,可依据国民可支配收入计算消费率和储蓄率,计算公式为:

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额÷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储蓄率= 储蓄总额÷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式中的国民可支配收入可以用总额,也可以用净额,但应注意储蓄总额或净额与之相配合。

消费与储蓄的比例从根本上看就是当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关系,它极大地影响了一国消费与投资的比例。保持一定量的储蓄对于完成投资扩大社会再生产规模至关重要,但如果不顾客观可能,过分强调储蓄,则可能影响人们当期消费水平。所以确定合理的消费率或储蓄率,是宏观经济管理中很重要的比例关系。

第五章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核算

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核算是积累核算的最主要部分,和生产帐户、收入及使用帐户紧密地联为一体,并便体现备部门间交易的一系列帐户得以终结。本章在复习时应该就资本形成和金融交易核算的相关内容进行。

一、资本形成核算

理解:

(一)非金融资产概念和分类:生产资产与非生产资产的区别;生产资产的种类:固定资产、存货、贵重物品;区别固定资产和库存的标志。

经济资产,由各机构单位个别所有,用于获得经济利益的实体或法律契约被称为经济资产。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因为持有或使用它们而获得经济利益的资产。经济资产必须具有三方面的特征。

非金融资产是指非金融性的经济资产,包括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和各种不具有实物形态或依附于某种实物形态的非金融性无形资产,非金融资产特别是前者是一国经济资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产生金融资产的基础,在生产过程中常做为生产资料,是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条件。

非金融资产分类按照非金融资产产生的情况,可将其归纳为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两类。

对非金融资产分类的掌握要注意区分生产资产与非生产资产。生产资产与非生产资产的区分标志不是资产的具体形态和用途,而是看其是否是人类劳动的直接成果以及是否可以复制。

生产资产可进一步区分为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三类,其中固定资产和存货是生产者为生产目的持有的资产,贵重物品只是作为价值媚存手段持有的货物,如贵金属、珠宝、艺术品等,核算上以前二者为主。

(二)资本帐户概念及其使用;资本帐户的基本表式。

资本帐户是记录各机构单位由经济交易而获得或处理的非金融资产价值以及与此有关的储蓄、资本转移活动的帐户,这些交易被统称为非金融性资本交易,反映非金融投资情况。

资本形成的核算列在帐户的左边。资本形成是指各机构单位通过经济交易获得或处理生产资产的行为。所谓获得,包括购入、自己生产、接受赠予等形式,处理则包括出售、报废、磨损等形式,在核算上,资本形成就是各单位当期获得减处理的净获得,具体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库存变化和贵重物品净获得三个项目。

资本形成的特性。

(1)资本形成不同于消费

(2)资本形成不同于中间消耗。

(3)资本形成的实物构成与非金融资产构成是一致的,二者在核算范围和分类上具有一致性,而且各大类内部的详细分类也是一致的。

(4)从宏观上看,资本形成是国内最终使用的组成部分,将资本形成总量与消费总量相加总,可得国内当期最终使用量;再与当期净出口相加,即可求得当期国内最终产出量即国内生产总值。

帐户右方记录有关资本筹集的各项目,包括总储蓄和资本转移,体现了一国或一部门所拥有净值在当期交易中的变动量。

总储蓄概念的理解

资本转移的内容:(l)资本税缴纳。(2)政府对各机构单位或国外拨付的用于这些单位获取固定资产的款项和实物。(3)其他资本转移,包括捐赠、巨额赠予如遗产、国际间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议取消的债务等等。

双方相减形成净贷出(+)/净借入(-),作为平衡项记录在帐户左方。

应用:资本帐户的基本结构、编制及分析

二、金融交易核算

理解:

(一)金融资产的概念。金融交易及其特点。金融交易核算的原则。金融交易内容的核算。

金融资产是由各机构单位及国外之间的各种金融交易累积形成的。一般来说,金融资产与负债具有对称性,即在同一金融项目下,一方的金融资产必然对应另一方的负债,这样从总体上看,所谓资产和负债只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只有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属于例外,它们不存在对应的负债。

金融资产分类:(1)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2)货币和存款(3)股票以外的证券(4)贷款(5)股票和其他产权(6)保险专门准备金(7)其他应收应付款项

金融交易及其特点:金融交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二)金融帐户基本结构。

金融帐户:是记录所有发生在机构单位之间和机构单位与国外之间由金融交易所引起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变动的帐户。

金融帐户的左、右方项目按金融手段做相同排列。金融资产净获得减去负债净发生之差额作为资金净贷出(+)/净借入(-)记在帐户的右方,使帐户两方保持平衡。

金融帐户表式:教材147页表5一3是金融帐户的基本形式,金融帐户的左右方项目分别按金融资产类型依次做相同排列。其左方记录由交易获得和处置的金融资产净额,右方记录由交易发生和清偿的负债净额,金融资产净获得减去负债净发生之差额作为资金净贷出(十)/净借入(一)记在帐户右方,使帐户两方保持平衡。获得金融资产意味着出借(或贷出)资金,发生负债意味着借入资金,因此金融资产净获得与负债净发生之正差额表示当期净贷出,即最终流出的资金量;负差额表示净借入,即最终流入的资金量。该项净差额与资本帐户的平衡项数值相等,但记录的方向相反。

金融帐户的作用。反映金融市场状况;解释非金融投资的资金余缺。

(三)应用:金融帐户的编制及分析

第六章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

一、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理论

(一)国民资产负债存量核算和资产负债流量核算

理解: 存量核算与流量核算的关系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包括资产负债的存量核算和资产负债变动的流量核算。国民资产负债存量核算是指对国家(或地区、部门)或企业在一定时点上(通常为期初或期末)拥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有形资产、金融资产负债和其他资产的核算。资产负债流量核算是指两个时点间资产负债变动的核算,也就是为积累而引起资产负债变动的核算。

(二)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原理

理解:期初资产(负债)+期内投资(举债)重估价和其它调整=期末资产(负债)

(三)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基本概念及分类(经济性质相同。依据)

理解: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基本概念及分类(经济性质相同。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对资产负债进行分类,即将经济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资产负债归为一类。以便掌握国家(或部门)拥有各类资产负债的水平。

二、资产负债核算与调整

(一)资产负债核算原则

理解: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原则和方法

对资产负债核算的估价是指对各类资产和负债项目的价值计量,包括对各类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与负债的估价。

资产负债估价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资产负债进行估价或重估价的方法

(二)资产负债核算调整-资产负债变动核算

理解:资产数量其它变化核算

理解:重估价核算

三、资产负债账户与资产负债表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包括对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期初、期末所拥有资产负债存量状况的核算,以及该时期内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引起资产负债变化情况流量的核算。

资产负债存量状况的核算—— 期初、期末资产负债表(或帐户)

资产负债变化情况流量的核算—— 资产负债变化表(或资产负债变化帐户包括资本帐户、金融帐户和资产数量其他变化帐户与重估价帐户)

它主要反映期初与期末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变化。这就将资产负债的存量与流量的积累核算联系起来,便于进行系统的研究。

资产负债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拥有的资产或承担的债务进行的核算。资产负债表是用来反映一定时点上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资产与负债的平衡表。它由机构部门和资产负债项目纵横交叉而组成。

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

一、对外经济核算理论

在对外经济核算理论中,有几个基本概念: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一国国民经济由该国经济领土上的常住单位组成。常住单位是按照一单位的经济利益中心所在来定义的,即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如住房、厂房或其他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操作原则),则称之为我国的常住单位。非常住单位是指与我国常住单位发生交易的又不属于常住单位的哪些单位。

国外概念。国外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专门用语,是对应特定国家而存在的概念,它指与该国发生联系但又不属于该国范围的所有交易者。

对外交易概念。它是指国内机构单位与国外单位之间的交易,或者说是一国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的交易。

二、对外经济核算的方法和核算的原则

对外经济核算的方法有国际收支平衡表、国外帐户,要注意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外经济核算的原则有三条,估价原则、记录原则、记帐单位与换算原则。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概念及编制

国际收支概念。一国国际收支是指该国的对外外汇资金收支,人们通常将此称为狭义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广义概念是指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由各种经济往来而发生的收入和支付,既包括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往来,也包括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往来;既包括国际间的交换行为,也包括那些单方面转移及其他诸如黄金货币化、特别提款权分配与取消、债权债务再分类等行为,它们被统称为对外交易。

国际收支平衡表,先要明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念,然后是理解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表式(包括经常项目等四大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中要理解借、贷方记录的内容。可以看教材中有关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和举例。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往来收支的系统记录。标准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大部分组成。资本项目又被区分为资本往来项目和储备资产增减变动项目,同时考虑到国际收支统计的特点,又特别设立了“错误与遗漏”项目,因此,一般讲,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内容包括经常项目、资本往来项目、错误与遗漏、储备资产变动额四个组成部分。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运用会计借贷记帐原理编制。表中每一项目都分为借贷两方,分别记录本项目的国际支出和收入。其中借方记录支出性经济行为,包括实际资源增加(如进口)、金融资产增加(如购买国外证券,即证券投资)和负债减少(如归还借款)。贷方记录收入性经济行为,包括实际资源减少(如出口)、金融资产减少(如出售所持国外证券)和负债增加(如对外发行证券)。

国外帐户的特点、国外帐户核算内容。

理解:国外帐户核算内容。国外帐户的具体核算内容设置与前面讲的国内帐户的设置是一样的,只是国外帐户是立足于国外来反映一国对外交易状况的,帐户的来源方和使用方与国内帐户相反。在货物与劳务对外帐户中,注意货物进出口的核算范围和计价。

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帐户的区别。

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帐户的比较

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帐户是密切关联相互结合的。一般各国总是先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然后将其纳入国外帐户体系。二者关于国外和对外交易的定义、范围、核算原则的规定具有一致性。在核算层次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与国外帐户中货物与劳务对外帐户、原始收人和经常转移对外帐户基本对应,资本和金融项目与对外积累帐户中资本帐户、金融帐户也是基本对应的。

但是,国际收支平衡表并不完全等同于国外帐户。除了前者立足国内编制;后者立足国外编制外,差别还存在于以下两方面

四、国外帐户核算内容

第八章 国民经济帐户的综合及其关系

一、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

二、国民经济总量核算图

三、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及关系

四、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帐户的综合及关系

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的概念,内容以及各帐户间的联系。国民经济总量帐户是指从国民经济运行整体出发,运用帐户描述国民经济产品和服务来源与使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使用、积累、资产负债和对外经济联系的体系。通过举例和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一览表,了解和掌握这些帐户的排列顺序及其相互联系。国民经济总量核算图,过图示方法了解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各总量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见教材240页图8-1。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及关系。然后是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帐户的综合关系。将前面是讲的内容综合起来,全面反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算关系和帐户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 国民经济其他核算

一、国民经济短期核算

理解: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的目的。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的特点。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的内容和方法。从教材261页表9-1国民经济短期核算帐户中,可以看出国民经济短期核算分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核算短期的国内生产总值。

二、国民经济地区核算

国民经济地区核算的内容作一般了解就可以。

三、人口和劳动力核算

人口与劳动力核算,在人口总量统计时,统计人口总量时必须明确人口的统计时点、统计范围和统计的人口范畴。常住人口与现有人口的不同。在人口变动统计中,反映人口自然变动的总量指标。

劳动力核算的内容中,社会劳动者的概念及分类。明确社会劳动力资源的范围,国际规定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标准。

第十章国民经济指数核算

一、指数方法和应用

二、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基本内容

指数方法和应用中,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主要是综合指数。根据所选定的权重不同,就产生了各种指数方法。拉氏物量指数按基期价格加权。帕氏指数按报告期水平加权。

理解: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的内容。包括投入产出物价指数、最终需求的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等,其中,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反映国民经济物价总水平的变动,是比较综合全面的国民经济物价指数。它是用紧缩法编制的。

第三部分 题型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的复习

在复习时首先对各种题目所涉及到的学科内容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所以以教材为依据。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的题型、难度、出题的样式可以看学习指导书,那上面所列的所有的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是你复习的参照依据。

二、判断题的复习

判断并说明理由的题型、难度的参照物以中央电大编辑部下发的国民经济核算今期末复习指导蓝色小册子,里面所有的判断并说明理由都是咱们复习的范围。

三、计算题的复习

计算题的参照依据一个是看学习指导书上的例题,还有一个是期末复习指导上的题和我们四次的平时作业。

1.根据已知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总产出、中间消耗、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消耗、货物和服务进口等,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及货物和服务出口。

2.已知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各产业的总产值及中间投入、其他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及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营业收入、经常性业务支出及中间投入;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自外地购入及输出产品等;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3.根据有关资料:增加值及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等;各种转移收支的资料等;

计算财产收入等指标并编制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期末复习内容 篇6

1、背诵默写

语文考试是离不开背诵和默写,当然平时对于古诗词的背诵不是会背而且,还要会默写,特别要注意那些经常出错的字,最好把这些字整合到笔记本里。这样复习也比较容易些。而且考试也经常考古诗词鉴赏,我们同时也要理解牢记古诗词中关键句的解析,能清楚知道诗句表达的意思、意境、思想感情等。

2、思想上重视语文

很多人有复习其他学科的习惯,唯独语文没有得到重视,平时对于语文的学习就是上课听讲和做作业还有背诵,唯独没有给语文留出点之间来复习,所以我们要从源头上改变我们对语文的看法,其实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只要把时间分多一点个语文,那么你成绩是会有所进步的。

3、做试题

如果你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复习,那么做题时一个不错的复习方法,通过做一些试题模拟题能检测你的实际实力,还能帮你看看还有没有遗漏或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这样对于这些没掌握的知识点,你就可以着重的去掌握了。

★ 期末复习演讲稿

★ 期末复习标语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

★ 红领巾期末复习广播稿精选

★ 数学期末复习试题

★ 二年级期末复习卷

★ 礼物期末复习作文

★ 期末复习计划书作文

★ 期末复习倡议书例子

浅议期末复习五忌 篇7

1 忌把复习课上成了作业课, 学生没有新鲜感

大多数老师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让学生反复理解、应用, 其主要途径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 学生好像整天都是在做作业, 一点都不新鲜, 非常乏味。而我要求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加强概括、分析、综合、比较, 提示解题规律和思考方法,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获得新鲜见解。例如“一件工作, 张师傅3天完成了1/4, 照这样计算, 余下的还要多少天?”这道题, 除了让学生用最常用的解法 (1-1/4) ÷ (1/4÷3) 外, 我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与探究, 找到了诸如3×4-3、3× (4-1) 、3÷1/4-3、1÷ (1/4÷3) -3、 (1-1/4) ÷1/4×3、3÷[1/4÷ (1-1/4) ]、1/4∶3= (1-1/4) :X等不同的解法, 既避免了枯燥单一、平淡无味, 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趣味性。

2 忌设计作业不注意班情、学情, 没有实用性

在后期复习时, 作业设计可以说是教师的法宝, 也是检验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主要根据前期复习的情况, 灵活地、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练习, 但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 设计作业要注意学情, 因人而已、因材施教。教师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布置内容不同或要求不同的作业, 并分类指导, 切忌脱离实际, 强求一律, 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分层次布置作业常可以采取布置“选做题” (即把作业分成基本题、综合题、提高题3个层次, 不同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 、“错题集锦” (即把自己练习中做错的题目登记在本子上, 事后反复“咀嚼”并消化) 、“学生独立出题” (即学生把自己认为较难的或易错的但自己能正确解答的题目设计出来在全班交流) 等形式, 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探索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又提高了复习效率。

2) 作业设计不要依葫芦画瓢, 力求变化。我们在新课教学时要讲究方式方法的新颖多变, 在复习时也要强调变化。有关心理学告诉我们:复习内容和形式不宜原样重复照搬, 而应从另外一个角度以新的形式在新的构建体系中再现出来, 这对具有“喜新厌旧”特性的小学生来说更具有奇效。让习题魔术般地变个脸, 防止老调重弹, 让训练点源于教材而又别于课本, 并有意识地让部分学生碰碰壁灭灭傲气, 同时也便于教师发现部分学生的知识缺陷并能对症下药。例如我把圆柱体侧面展开成正方形的作业练习, 变成用正方形纸卷成圆柱体、把已知正方形面积求正方形内最大圆面积变成已知正方形和圆的面积之差 (和) 求正方形 (圆) 的面积、把已知圆柱的半径和高求体积变成把圆柱切割拼成长方体后增加的表面积求体积等等, 全方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充分以学生为主体, 改革一味的题海苦战, 变苦为乐, 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牵引下主动遨游在复习活动中, 去感受学习的魅力与知识的力量。

3) 练习作业设计防止“过窄”“过深””过偏”, 增强实用性。我们要求, 老师在后期复习设计作业时要有针对性、层次性, 题型要精挑细选, 于是有的老师在设计作业时, 又走入了两个极端, 使作业练习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缺乏适用价值。一是一部分教师紧紧围绕“课标”“课改”, 考什么教什么, 教是围绕考, 不考的内容“坚决”不教, 陷入作业设计“过窄”的局面;二是一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 特意设计一些偏离教材、难度较大、稀奇古怪的试题, 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都难以适应。前种做法使复习平淡无味、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 更谈不上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后种做法学生无所适从, 反而打消了探索积极性。我认为, 在这一阶段, 设计的作业要范围恰当、难度适中, 既有基础, 又有综合, 还有提高, 对于个别思维能力强的, 有探究兴趣的学生可以适当考虑深度和广度。

3 忌不分主次, 面面俱到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 在自认为复习得差不多、接近期末考试时, 倒发现学生好像什么都糊涂了, 这里有问题, 那儿也有毛病了, 满河都是滩了, 于是, 老师急了, 什么都又重来一遍, 分不清主次, 抓不住重点, 眉毛胡子一把抓, 铺天盖地地“满山麻雀遍山撵”, 这样, 既浪费了精力, 又没有任何效果。而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时, 往往采取这样的举措, 师生都冷静下来, 缓解一下情绪, 调整一下复习思路, 认真总结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 精选例题使学生平时漏缺、易混的、带有关键性、规律性的知识得到弥补, 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进行有效的个别辅导, 力求做到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并进一步的提高、拓展。还可以采用开放性改作, 即作业先由学生自己改, 在错误的题目后作记号, 然后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讲解, 对还没理解掌握的内容, 交由老师解决。这样, 不仅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将教师从繁重的改作工作中解脱出来, 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个别辅导和帮助后进生的工作上。而且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使他们在及时的自我评价中自我矫正, 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巩固提高。

4 忌滥用资料, 搞题海战术和疲劳复习

复习课最忌讳的是题海战役, 教师盲目地找来一些资料, 让学生不停地练习, 从而使学生不堪重负, 反而达不到理想的复习效果。要避免这种情况, 教师必须首先钻进题海, 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针对学生实际, 精心选择典型性例题, 为精讲、精练、高效、减负打下基础。复习范例应做到数量少、容量大、覆盖面广、启迪性强。同时要新而不偏、活而不虚, 并且跳而可得。

同时, 复习期间, 如果不合理安排作业量和作息时间, 学生会长时间得不到休息, 大脑过度疲劳, 学习就会事倍功半, 同样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 复习应该有个定时、定量的复习计划表,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 依计行事。在复习了一定的时间, 复习内容也告一段落的时候, 就可以放松一下, 听听音乐, 或到室外去活动活动, 散散步、打打球、跳跳绳, 或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 清醒头脑。即使晚上复习, 也不能“开夜车”, 应该充分考虑睡眠时间。真正做到“一张一弛, 文武之道”, 既要会学习, 也要会休息。

5 忌只注重课堂教学和复习, 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引导

复习阶段时间紧、内容多、难度大, 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倘若我们的复习教学得不到学生的配合, 那么老师的水平再高, 热情再高, 复习计划制定地再周密也是白费工夫。在此阶段学生压力大, 情绪波动大, 所以需要教师的关爱和鼓励。因此, 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复习氛围, 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尊重理解学生, 不能简单、粗暴地看待学生作业中的错误, 仔细分析, 帮助寻找原因。因为“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折射出教师教学中的失误”。不歧视基础较差的学生, 理解和信任他们。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帮助他们克服失败的困扰, 对于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 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 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动力,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此外, 复习安排还要注意劳逸结合, 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和负担, 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情绪, 让每位学生在复习阶段都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一起探讨复习的方法, 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树立足够的自信。

我相信, 只要每位老师都能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到以上几点, 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 并充分贯切课标和课改新理念, 通过自己的努力, 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摘要:如何进行期末复习,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期末复习中既能巩固知识, 培养能力, 同时让复习期间学生能有积极性、新鲜感, 既达到练习巩固的效果, 又达到减负提质的目标, 这是每位老师即将面临的实际问题。而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 认为在期末复习阶段一定要注意五忌, 即不能把复习上成作业课, 也不能搞题海战术, 既要注重复习质量, 也要关注班情学情以及学生的心理疏导。

搞好期末复习五注意 篇8

期末复习是完成一学期的学习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和熟练运用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不仅有利于自己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对重点知识的实际运用,同时也有利于查漏补缺,从整体上提高学习成绩.那么如何才能搞好期末复习呢?现提醒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围绕教材,精心制定复习计划

这一学期学习的知识多而杂,又分散在全书中,同学们往往复习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围绕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依据各自平时学习的情况,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学习中所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份以偏重于考查基础知识为主的测试题,让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根据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点,确定复习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复习计划符合自身实际水平,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注意以求实的精神夯实基础,以求细的态度拓宽知识面

数学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如果离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空谈提高素质、提高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学们不妨注意观察分析一下平时的各种测验卷,一般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其分值占80%.所以复习时要从基础出发,逐步拓宽.

三、注意自主复习是有效的加法,交流合作是有用的乘法

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同学们应在复习过程中学会质疑、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一般解决一个问题时,思考了几分钟还没有头绪,则要请教老师或同学,不必浪费时间,同时注意学习别人是如何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要注意研究解题中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善于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中产生联想,拓展思维空间.

四、注意题目训练系列化,系列复习重点化

设计好“问题群”和“习题群”,注意分题型搞好复习.对典型习题做到心中有数,注意研究教辅资料上的题目,加强中考题的练习,善于发现不同题型的特点,掌握不同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加强对新题型、重点题型的训练,注意题型变换如结构变换、数字变换、图形变换等题型的训练,针对课本重点例题中的重要方法进行训练.

五、注意知识系统化,方法规律化

重视复习方法、掌握解题规律是成功复习的关键.如,对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进行复习时,由于本章内容的概念较多,且意义又相近,因此应注意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并注意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如直线、射线、线段三者之间的联系: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又是射线的一部分;在直线上任取两点就可以得到一条线段;在射线上任取一点(端点除外)就可以得到一条线段;在直线上任取一点就可以得到两条射线,反之,若把一条射线反向延长,或把一条线段向两方无限延长,都可以得到一条直线.区别:直线无端点,可向两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向一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又如,线段与距离的区别是: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则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是不能等同的.

具体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一看二列三做”法.即: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做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上一篇:学校德育工作的建议书下一篇:2018学年资助政策宣讲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