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教育之梦》有感1000字(共11篇)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1000字 篇1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1000字
杜湘怡
当我翻开《新教育之梦》的目录时,内心是极为震撼的,语言阐述系统化、理论化,理性思维中夹杂着作者对教育认识的极大热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他心中的教育理想,没有空泛的说教,没有权威的语气,以自己生动的例证,丰富的国内外教学实际使原本理论化的东西变得让人易于接受,激发了内心的教育热情和共鸣,并提升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动力。
读完本书,我脑海里印象最为深刻是“有特色”、“阅读”、“共写随笔”、“爱”这几个词汇。我将从自身的学习经历和教育实践来谈谈我对此书的感悟。
1.有特色
朱永新教授在书中举例了十所世界教育的成功典范,不是因为这些学校在各方面都很强大,而是在某一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功,使学校有了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赢得了教育的成功。作为单独个体的人也是一样,有了一技之长便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如此看来,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有了自己的特色,便成为了优势所在,风格所在。
2.爱阅读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它直接促进学生的课内学习。课堂上的说教知识是为了帮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弄得更明白一些,局限于教材只会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导致写作的时候没有素材,或即使有着丰富经历的时候却也无从下笔,而阅读更是发展了识字、写字、口语交际和写作,扩大阅读范围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为什么临到作文考试的时候有些人紧咬笔杆写不出半个字?有些人却行云流水,一蹴而就。中学时期就有这种深深的体会。平时的作业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进行课外阅读时间少之又少,作文临场的时候经常是套用满分作文的开头结尾,而中间却胡乱一通。现在自己从事了教师一职,看了朱永新教授的著作之后又如点醒梦中人。阅读习惯就应该从小培养,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读书,让课堂上的教材跟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教师应当发挥起指导学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这一重要角色,帮助他们打开一扇文学的窗口。
3.共写随笔
如果前面是读的话,那么这里就是写。“师生共写随笔”是指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这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以随笔这种形式,并且通过教师自身的榜样激励,产生读书写作的气氛,感染学生热爱读书、热爱写作。我认为,共写随笔不仅让写作成了一件极其简单有意义的事,而且更是一场师生自我思想反复斟酌与提升的过程,它将成为对一个人成长非常有益的工具。读书写作需要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更是促进了师生共写随笔的发展。
4.爱的教育
爱是什么?爱是非常抽象的,是缥缈的感觉,是情感上的愉悦。它在无形中促使学生自觉创造真善美的人格。这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奏效的,文字化的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育者要尽可能的深入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受教育中的人,不管他在成绩上表现的多么没有希望或者是无可救药,但他在其他方面,他的心灵里总会存在点滴的优点。心灵的沟通学生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教育者不应该吝惜对学生的关爱,尤其是面对问题学生的时候,爱能拉近彼此心理距离的对话,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育者,激起学生的自信心。
以上几点就是我对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教育理念的感悟,受益匪浅。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1000字 篇2
朱永新教授以理性的文字深情描述了他的“十大新教育理想”。在他的笔下,一幅幅美好的教育蓝图展现于眼前。他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我不打算在这里一一复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知道作者的这些理想不是虚无飘缈的“空中楼阁”,它是根植于教改现实的理性追求。
当读到“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三重一轻’——心理负担重,记忆负担重,作业负担重,而学习过程中思维力训练的负担太轻。正如爱因斯坦在应《纽约时报》教育编辑而写的声明中所说:‘由于太多和太杂的学科造成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因此,‘减负’后我们要从应试技巧的训练转向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变‘三重一轻’为‘三轻一重’。另外,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还应‘加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负担’……”时,我不禁陷入了静静的沉思。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往往是书上练习做完后,做补充习题、练习册,补充习题、练习册做完了,又抄题做,抄完题目又出试卷做等等。如此冗长的训练,教师、学生都苦不堪言。我们就像在梦中一样,为了分数,为了眼前的利益,正在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千人一面的“雷同体”“书呆子”,成为没有个性的“克隆儿”。试想:没有生命个体的张扬,何谈人生价值有实现?何谈民族精神的振兴?
当前,教育很“现实”,以至于每每谈及“理想”时,自己都感觉很虚无。我们整天忙于应对,在忙碌过后陷入茫然,陷入虚无。直到我遇到这本书,经由这本书遇到这样一个团队——“新教育研究中心”,我知道了一件事情:贵州湄潭,一个叫张忠友的乡村老师,在艰苦的条件下,自己掏钱为学生建立了一个“爱心书屋”。为此,他还在当地的网站发帖请求更多的人为学生捐书……这个老师,给我以信心与勇气!因为,我听到过太多的“我不能”:因为领导不支持,我不能;因为家长不支持,我不能;因为身处农村,我不能;因为学生买不起书,我不能;因为待遇太低,我不能……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始终认为,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
如果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像朱永新教授那样,给自己从事的工作加上一个定语——“理想”,然后脚踏实地、孜孜追求、永不懈怠,那么,我们一定会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胸怀理想,自强不息,善于合作,富有爱心,不断创新,勤奋学习,勇于追求,坚韧刚强,这就是作者朱永新教授对“理想的教师”一词最好的诠释,这也是人类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责无旁贷!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 篇3
朱永新对于“理想的教师”提出了八点要求。这些要求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任何一个岗位都充满着竞争,教师间的竞争往往又是多于合作的。目前,教师这个行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制度,评价方式都需要竞争。但是作者在书中说,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从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教师间合作的渴望和信心。“只有双赢才识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当今社会除了竞争,合作也是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呼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会需要合作,教师也要学会合作。教师要成为受欢迎的教师,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换位,二尊重,三互惠。这三点建议同样也在告知人们怎样学会合作。
《新教育之梦》告诉我,智育不能独领风骚,也不只是一串阿拉伯数字,或是一纸文凭,一张入学通知书,它“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德育不再是空中楼阁,它还应让学生“自警、自诫、逢励”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德性,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体育不只是追求四肢发达,它应“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美育不只是提供休闲消遣,它“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我们怎么办?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又一个问题在轻叩我的心扉。
如果你是教师――那么你“应该是胸怀理想、善于合作、充满爱心、富有创新、勤于学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如果你是校长――那么你“应该是一个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人”;如果你是学生――那么你“应该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人”;如果你是父母--那么你“应该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独立自主、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等个性品质和良好习惯的人”。
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有感 篇4
深蓝色的背景中荡漾着一轮轮浅灰色的涟漪,让我们想起知识的海洋;海洋上激荡着螺旋式的浪花文字——新教育之梦,朱永新的缩影处在圆心,露出灿烂的笑容,围绕他螺旋式展开的是他的新教育之梦的十大理想,跳跃着思维的闪电;紧挨着的是镶嵌着作者姓名和出版社名的金钥匙,暗示着承前启后的新教育之路。这就是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一书封面的“有意味的形式”,它勾画出了书中拼搏、解惑和圆梦的主题——当然圆梦是最为凸现的终极目标,而且梦的花环是由十大理想编织而成的——于是我化用了书上《用爱造句》(P184)的灵感,积蓄了一个“用理想造句”的内驱力。在此,我想借着这句话,重游一下朱永新迷人的“梦之旅”。
一、从现实到理想
古今中外的文化史上,有许多梦的意象,如《红楼梦》、《幽梦影》、《蝴蝶梦》、《廊桥遗梦》、《茵梦湖》、《梦的解析》,“十年一觉扬州梦”(杜牧)、“人生如梦”(苏轼)、“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I have a dream.”(马丁〃路德〃金)。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从心理学角度讲,只有长时间萦绕心头的思绪才会遗留成梦。换言之,只有思考的人、激动的人并且是深入思考和“幸福地颤栗”式的激动的人,才做得出梦。从历史角度讲,也许就是人类的梦想催化了历史的进步。人和动物的区别一定包括人会做梦。黑格尔说“哲学的工作实在一种不断地觉醒”,是符合梦理的。朱永新“新教育之梦”的益处,也由此窥见一斑。
罗丹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事物,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看出美来。”为什么大师有一双这样的眼睛呢?——因为他执着、动情和拥有美丽的梦想。朱永新的“十大新教育理想”,看似平常最奇崛,他的文字和他的为人一样,返朴归真,敢让别人看懂,敢让别人批评——正因为如此,他的梦想在朴实的叙述中,显得格外耀眼,不知不觉地就强烈地推开了我们的心扉。
一个人会强求其他的欲望,但对于自己的梦是无可奈何的。朱永新的“十大理想”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多的精力来完成的——这是一个系统的梦的工程,这是一个新颖的梦的工厂,这是一个苦涩的梦的历程,这是一个理想的梦的源泉!——只有朱永新能做如此从容、大度、坦然、真实、深刻的梦,只有他拥有如此立体的现实、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广阔的科研视野。
二、从理想到现实
“成功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P164)在朱永新的“理想事业”里,既有横向的理想宽度,也有纵向的理想深度。我们从现实到理想获得提升,从理想到现实则梦想成真。读书伊始,我就有一种困惑:梦就是理想吗?理想就是现实吗?我猜测另外有人可能也会有这样的困惑,所以我们浏览了一下朱永新的思维理想之后,再来梳理一下他的实践理想。
1. 起点:理想的信念
德国大文豪歌德在诗剧《浮士德》篇末这样唱道:“永恒之女神,带领我们走。”三国时荀彧说:“不闻大道,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说的都是理想的信念可促成智慧的头脑和灿烂的人生。朱永新说:“有了理想,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有了理想,才会有前进的动力。”(P223)“理想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标志。”(P247)“任何教师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准,首先必须有高的理想。国外有实验专门研究过人的抱负层次和成就的关系,结论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P174)“理想是产生奇迹的源泉。”(P204)一言以蔽之,理想是一股朝圣的力量,是我们从平凡的现实走向辉煌的人生的起点。
2. 思路:理想的基模
新教育的理想信念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和梦幻,它体现在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朱永新的“十大理想”就是十座基模,十片愿景,十套方案,十项灵感。如对于劳育,朱永新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剥夺了孩子和学生的劳动权利就等于使他们丧失了成长的机会。”(P129)“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你要记住,劳动不仅意味着实际能力和技巧,而且首先意味着智力的发展,意味着思维和语言的修养。”(引苏霍姆林斯基的话,P130、132)“我热切地呼唤构建劳技教育同其他各育之间的立交桥,尽快地走出劳技教育就是劳技教育的狭窄范围,提倡生活处处有劳育,生活时时有劳育。”(P139)只要我们细心研读,我们就可以认清这些基模,找到参照体系,从而梳理出从理想到现实的大致思路。
3. 行为:理想的系统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提出利用系统动力学(Systems dynamics)为人类找出一条新路,并将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作为“第五项修炼”。朱永新的“十大理想”从横向看,呈系统性排布,它涵盖了新教育的全面要素,且各个子系统互相关联、相得益彰。如“教育不光是给孩子们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P189)将智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从纵向看,各个子系统又自成体系,启人深思。如“真正见功夫的是,你要把差的学生教育好,把差的学校管理好。”(P191)着眼全局,视野开阔,持论公允,分析辩证。由此可见,只有使理想系统化,才具有操作性,否则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4. 目标:理想的事业 “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性久。”(引张载语,P205)“我希望中国的教育充满理想!我们的教师、校长,充满理想、激情和诗意。”(P193)“理想”在朱永新心中已经化成了一种愿景——一种凝聚着他的激情和诗意的具体的奋斗目标。“理想”这个在全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朱永新“新教育之梦”的中心意象,是他的新教育思维的核心概念,是他的新教育之旅的阳光事业,是朱永新之为朱永新的人格魅力!
5. 话语:理想的表达
张良田《美国作文教学一瞥》指出,美国人教学生作文提出清楚表达理论,捍卫一种老老实实、生动实用的文风,不是玩弄概念用高深吓唬人,也不是迎合读者降低审美趣味,而是一种结实的透明、熟悉的陌生和举重若轻的话语理想,令人感到平易近人而又语重心长,心中热乎乎的,甜蜜蜜的,美滋滋的。老子曰:“大言若讷。”意思是最深刻的言论也是最浅显的。“这一切都使我深受感动,也增添了我继续用这种相对活泼的文字撰写教育理论著作的信心。”(P267)我读洛克的《教育漫话》,为那种充满耐心、细心、爱心、童心的语言风格所动。今读《新教育之梦》,感觉与其如出一辙。
读《百年之梦》有感 篇5
梦是美好的,梦是甜蜜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是来之不易的,它需要自己去努力,自己去创造,这个梦想才会成为现实。这时我读了《百年之梦》这篇文章所体会到的。
《百年之梦》这篇文章叙述了:中国用整整一百年的`时间,圆满实现了中国百年来的奥运梦。
当萨马兰奇宣布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属于北京时,13亿中国人民都沸腾了。在接下来的奥运期间,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上升时,每当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回想在耳边时。这个神圣的时刻,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时刻是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时刻,是举国欢腾的时刻。因为这是中国努力一百年来的梦想。中国不但在奥运会上取得了成功。在科技发展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中国神州七号的成功发射,让中国的科技发展又有了一次巨大的突破,又把中国的科技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这次突破让世界为之大震。同时,中国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正在全面发展,中国正在向世界的顶峰攀登,中国已从你们口中的“东亚病夫”成为世界强国,中国将会更加富强。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为我生在中国感到骄傲,我为我是黄皮肤、黑眼睛感到自豪。我也从这篇文章中知道了:只有经过发奋努力,心中的梦想才会实现。
中国的百年奥运梦想结束了,但对于中国而言,新的高度又摆在眼前。我想: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知识,将来才会为足国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读《管子》有感1000字 篇6
1、经济方面
首先,管仲关注国家重大的经济问题,强调政府要调动民众有效利用土地发展经济。“道曰:“均地分力”(《乘马》)”把土地公平的分给农民,公平的收取他们的劳动。向农民讲清楚生产所得的分成,百姓知道自己的所得和国家的税收,百姓明确知道自己应该上交的份额,就会尽力工作,这样就能促进农业发展,农业丰收,百姓生活有保障,国家就会安定。其次,管仲重视市场,强调市场的作用。“市者,货之准也。(《乘马》)”市场,是货物在交换中显示各自价值的地方。所以,从市场可以了解国家的治乱兴亡,可以明晰社会财富的多寡,这样做起事情来,才能够有章可循。最后,管仲倡导大力扩大奢侈品的生产和消费,认为奢侈品能够极大的促进劳动就业和改善底层群众的生活。“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侈靡》)”改善饮食、奢侈逸乐是民众的愿望,满足他们的欲求,才能够役使他们。管仲提倡奢侈消费的观点在现在看来是错误的观点。百姓合理的需求,我们要满足;不合理的需求,我们应该制止。
2、政治方面
首先,管仲提倡治理民众要顺应民心,必须满足民众物质、精神两方面的要求,行政不可欺压百姓,不可做一是侥幸的事。民是国家之根本,民生问题是我国最重要的工程。我国倡导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牧民》)”政治兴盛,在顺应民心;政治衰退,在忤逆民心。懂得给予百姓是为了更好的向他们索取,才是掌握了国家政治的法宝。有舍才有得,道理亦是如此。其次,管仲提出“五辅”这一施政纲领。一是体现“德”的六项措施,即改善民生、疏导财货流通、改善交通、减税宽刑、救人之急、救济贫困之人;二是体现“义”的七项行为准则,即孝悌慈惠、恭敬忠信、公正有爱、端正克制、勤俭节约、敦厚朴实、和睦协调;三是保证八个方面有“礼”,即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贫富有度;四是五个不同地位的人即君主、大夫、官长、士、庶各尽其职;五是权衡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天时地利人和。最后,管仲强调依法治国。法令一经确立,不能随意更改;一旦制定,必须执行;严禁法令被扣押和被违反。同时,倡导君主要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法令,维护君主权威。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是其思想的体现。“凡君国之重器,莫终于令。(《重令》)”法令受到尊重,君主权威就得到尊敬,国家就会和谐安定。“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法法》)”不依法推行法度,国家就没有常规;法度不依法推行,政令就不能施行。要令行禁止,禁律能够管束君主自身,那么政令就能施行于民众。
3、军事方面
管仲提出用兵作战的目标:不仅要胜利、没有伤亡,而且要不用尽国内之财,管理好国内的土地和民众。要达到这个目标,有三个环节:一是作战准备上准备掌握情报、储存军粮、改进装备、赏罚严明;二是行军上章法有度;三是作战时迅速、专心、敏捷、勇猛。同时,要以德养兵。“故夫兵,虽非备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辅王成霸。(《兵法》)”战争虽然不是最道德高尚的,但是却是成就桓王霸业的凭借,管仲很重视战争。
4、外交方面
桓公九会诸侯,无兵车,最终成就春秋霸业。我认为诸侯会盟与今天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异曲同工之妙。诸侯会盟,共商天下之局势。各诸侯国之间平等相向,诸侯国之间关系的维护以各诸侯国核心利益为前提,夷狄入侵,各诸侯国便一致对外。如今我们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从提出背景来看,诸侯会盟是在各诸侯国战乱频发,局势动荡,需要一个国家站出来维系整个大局,协调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如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之间联系更加密切,随之带来的冲突和竞争不断,这时需要各个国家形成共同体意识,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利益。从个体之间关系来看,诸侯会盟,各诸侯国之间虽有国力差距,但是在重大问题谈论时,各诸侯国地位平等,共同商议。我们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各个国家之间地位平等,各个国家共同进步,共谋发展。
读《简爱》有感1000字 篇7
《简爱》这本小说,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
简爱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 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感到自惭性秽,同时对她肃然起敬,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后来,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有了妻子, 她的自尊自重再次出现, 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他。
最后,简·爱得知,罗切斯特为了拯救在活中的妻子不幸双目失明. 躯体严重残疾, 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而同时又妻亡财毁。简·爱全身心的爱再次投入了他的怀抱......
以前我们都曾学过这样一篇文章《小草与大树》,这篇文章讲述了夏洛蒂三姐妹从小出生于贫困家庭,虽然生活贫苦,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然而,命运对她们来说却是残酷的,先是遭到自己所崇敬的文学前辈的讽刺和挖苦,后来姐妹三人又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结果仅卖出了两本!在困难前面,她们并没有低头。姐妹三人经过慎重思考,从写诗改为写小说,争分夺秒,孜孜不倦,最终获得了成功。 从何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夏洛蒂·勃朗特屡次失败,可却还是坚持不懈,最后靠自己的双手为自己闯出了一片天空,也许成功总是跟着有准备的人,也许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和聪明智慧的人,才能拥有精彩的人生。夏洛蒂就是这样才写好了《简爱》。
读《致教师》有感1000字 篇8
方琼琼
有句名言说:“一句话可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一本书可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一位教育家则可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我最近所读的这本《致教师》就来自于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朱教授用一个个真实而又急切的问题与我们分享他的教育观点与智慧,读起来更像是在几位无奈的老师和朱老师之间真实对话的场景里。因为真实而又平凡,所以让人觉得感同身受。
朱老师把教师职业大致分成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对于最基本的第一种境界来说,当我们愿意成为一个让学生内心瞧得起的老师,那老师必须成为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老师,从起点开始一步一步坚持往前走,我们也一定能从教学中得到成长,收获幸福。在我工作第一年,我的初中老师曾经告诉我,“当老师是个良心活。”这应该是做老师的第二个境界,教育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自己应该做到的事情。对于第三、第四境界来说,我还差的太远太远了。那如何提升自己的境界呢?朱老师也给出了回答——读书和写作。
教师,既是一份职业,也是一个志业;那既是一份职责,更是一种使命。让教师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给教师带来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感,点燃教师的激情,成为教育的追梦人
书里提到:“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读书绝对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不说教材和教参,每本好书都是对教师内在修养的一个提升。读书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敞开了我们的胸怀,让我们与几千年来的教育智慧进行了一场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除了会看,还要会记录。“真正的思考是从写作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生活也是从写作开始。”,把记录当成自己的工作习惯吧,越写就越会思考。教师的胸怀有多大,他的教室就有多大,孩子们的世界就有多大。“我们常说,爱是教育的底色。但是,作为教师,仅有爱是不够的。或者说,真正的爱里,一定包含着智慧。”是啊,为了能看得更远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变成更出色的老师。
读完全书,我想除了解答了我的很多困惑意外,最可贵的,是这本书把老师定义一个普通的人。我们为什么成为老师? 书中是这么说的:“归结为平凡,会认为教师只是一份赖以谋生的职业,会放松对自我的追求,最终在懈怠中迷失。归结为神圣,会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与牺牲,容易导致神化和苛求,动摇了扎根于现实的坚实根基。”怎么做?如何做?我想面对三尺讲台,每位老师都会有自己的态度。朱教授真诚地希望我们能相信自己,用自己的胸怀、努力、眼界、思考、学习做好这事关国家和孩子未来的“学问”。
读《亮剑》有感征文1000字 篇9
李伟,2014年8月就职于海外分公司物资部,目前在越南轻轨项目部物资部负责物资设备清关及验收工作,兼任担任公司越南办事处团支部书记。
“逢敌必亮剑“,这是我读完了都梁《亮剑》一书后,非常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我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何为亮剑?又亮的是怎样的一把剑?这把剑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又有怎样的意义与责任。
这使我想到了,书中的主人公李云龙。他是一个略带草莽气息,且有几分绿林好汉味道的人物。他虽然大字不识几个,曾经只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乡间篾匠,但是凭借骨子里的那一腔热血,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他为了民族大义而战,为了国之尊严而战,他曾经说过,“做为一名军人,就算是死,也要战死在冲锋的路上”;我认为在李云龙身上所体现的,就是这种“亮剑”的精神。亮剑,亮的是一种智慧与谋略,亮的是一种中华民族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团结一致,不断创新的民族精神。
通过我自己阅读《亮剑》这本小说,让我有了很多的启发和感悟。我个人觉得亮剑的第一精神就是:团队精神。小说中李云龙确实是一个英雄,一个出其不意的奇才,他带出来的队伍犹如钢铁般坚固,这就是一种团队精神,一种力量。在我们越南轻轨项目这个大家庭中,只有大家团结一致,明确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越南轻轨项目按时保质的开通运营,将每个人的力量有机的凝聚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才能展现旺盛的生命力,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更加完美。亮剑的第二精神:即创新精神;书中主人公是没有一个经过系统化培训的革命者,但他敢于突破,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正因为他具备这样一种精神,才使他打赢一场又一场的战役。所以学习亮剑精神我们还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发挥团队中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利用各种有利因素进行创新,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的工作有条不紊、顺畅进行。
通过自己在书中领悟到的亮剑精神后,我们就要将这种精神用在我们实际开展进行的各项工作在中,作为项目物资设备部的一员,今后做事情要积极、主动的全力以赴。因为每个人在自己普通的岗位上,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任务。我们在明确自己的责任以后,就要积极的去完成。
虽然2017物机部承担大量的物资发货及现场收发料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无论是业主方、监理方还是自身问题上,但只要我们站在公司乃至集团公司,甚至是中国中铁的利益上,积极主动的去处理协调和解决问题,项目各部门乃至公司各部门团结一致,基本上所有的困难都会被克服掉。我们的本职工作,做不好,也许就是个人能力没达到,但如果不去做。或者不积极去做,去推动,所有的问题就会停滞不前,就是一种态度问题。首先态度问题没端正,工作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个人在工作中的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提升,态度决定一切。我们轻轨项目每一个人只有真真切切的体会了亮剑精神,端正了工作态度,团结一致,敢于创新,真正的将亮剑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更好的为公司乃至集团公司创造效益更大化。
读《大众哲学》有感1000字 篇10
蒋安兰 通信141
2学习马克思主义就绝不能绕过哲学这个话题。马克思在谈到德国人民的解放时,曾用非常明确的语言指出:“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这个比喻非常精辟地说明了先进哲学的巨大社会功能。真正的哲学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思想解放的强大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基础和灵魂,是无产阶级政党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哲学迄今为止取得的最高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不故作神秘,哲学本质上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智慧,而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产生于实践,也应该而且必须由广大人民来掌握。因此,哲学不应该只通过艰涩的语言来表达,哲学的通俗化、大众化我们需要提倡。艾思奇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从走向社会的第一天起,就自觉的选择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武器批判旧世界、开创新时代的道路,并且在这条道路上工作了一生,战斗了一生。他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卓越的历史性贡献,比如说这部《大众哲学》,是艾思奇先生在他24岁时写就的,是中国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开山之作。
《大众哲学》揭示哲学的踪迹可以在日常生活里找到,哲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哲学之所以神秘,主要还是因为他被唯心论者加上了一重神秘的迷雾,要打破神秘,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同时也要研究最进步最正确的哲学系统,这样我们才可以在哲学中,愈更深刻地认识到最切实的、最不神秘的事物本身的真理。
艾先生告诉我们哲学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根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我们要有意识地去获得正确的哲学。本书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哲学的主要任务和指导作用,以及我们如何运用哲学解决问题,进而改变世界。
按照人类对生活的见解可以把人分为四类:厌世主义者、现实主义者、宿命论者、享乐主义者。而从本质上看无非两类,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所谓二元论,不过是将唯心论和唯物论接连一下,并非是什么新的东西。而无论唯心论还是二元论,作者多次强调它们最后都会走到宗教的怀抱里去。人类认识唯物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法国十八世纪的唯物论是机械的唯物论,它只承认数量和位置的变动,后来被十九世纪以黑格尔为首的客观的唯心论打败。新唯物论不只承认数量的变化,也承认性质的变化,于是它打败了客观的唯心论。
我们对于物质的世界,由实践证明它具有两大特点:独立在人的心意之外;能自己运动变化。而物质的运动有一定法则,我们要认识这些法则,并利用它们,才能做有效的斗争,化干戈为玉帛,将不利转为有利的条件。
读《破戒审判》有感1000字 篇11
荆棘鸟
最近读完了日本推理小说家高木彬光著的《破戒审判》。
小说的情节其实不复杂:曾经当过演员的村田,被指控先后将情人及其丈夫杀死并弃尸于铁路桥下,警方收集到的人证物证,令其几乎没有翻身的机会。就被告是否有罪这一点,初出茅庐的辨护律师百谷泉一郎,即将向经验丰富的“魔鬼检察官”天野秀行,以及他背后庞大的国家警法机构,发起强有力的挑战。
村田是不是真正的凶手?
事实的真相是什么?
考虑到这是一本法庭推理类小说,我还是不在这里过多剧透了,留待有兴趣的朋友自己找来读读吧。
看上述的简介不难看出,这其实主是要以一起刑事案件的庭审为背景创作的小说,那又与“破戒”二字有何关系呢?
《破戒》是日本文学巨匠岛崎藤村的不朽名作,小说塑造了一个热心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濑川丑松的形象。丑松是新平民,为避免社会的歧视,隐瞒自己的出身。后接受了平等思想的影响,公开了身份,以致受到社会歧视进而不能继续任教。
《破戒》对日本社会身份歧视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而《破戒审判》中的主人公村田同样是新平民,同样受到社会的歧视。
小说是从法庭记者的视角,围绕法庭审理、质证辩护展开,目的是希望读者能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观察和体味。在短短几天的开庭审理中,随着一步步一幕幕、不同场次庭审的展开,情节层层推进,简洁而流畅,直到最终真相揭开。
日本是推理小说大国,除了在国内广为人知的东野圭吾之外,高木彬光、宫部美雪、松本清张等人的作品最近几年也被大量的译介到了国内。而反观国内,值得一读的原创推理小说少之又少。
当然,我这样的认识可能有很多人不认同。但没关系,这本就是一家之言。
客观来说,其实当下的中国不缺少创作推理小说的可用题材。但一部优秀推理小说即需要精巧的结构设计、流畅的语言、本土化的文化特点,更重要的是要有对社会问题的控诉,有对人性的挖掘,而这是中国当下的作家所欠缺的,可能也是多数作家为了政治正确而不敢涉足的。
方方的《软埋》讲述了一个川中五十年代的故事,仅仅因为她的故事里包含了太多的伤痛和宽容、太多的失落和满足、太详尽的记忆和太彻底的遗忘,就被下架了。
原创的很多推理小说,在走访参考人和嫌疑人的时候都是一个路子,没有特色。如果小说的主角是警察,没有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很难了解真实破案的流程和难处;如果小说的主角为社会人员,又很难不依靠警方的资源。
最近也读过紫金陈的多部小说,内容和构思可圈可点,但是动机和案件的相关人员,还是逃不出脸谱化的境况。
期待有更多值得一读原创推理小说面世!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1000字】推荐阅读:
读朱永新《新教育》有感1000字11-16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整合精选1000字10-15
读守望新教育有感06-19
中学教师《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08-23
《行走新教育》读后感1000字08-03
读《新教育》心得体会10-16
读人的教育有感1000字06-09
读爱的教育有感1000字08-08
读《爱的教育》有感800字09-21
读《爱的教育》有感作文550字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