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守望新教育有感

2024-06-19

读守望新教育有感(共15篇)

读守望新教育有感 篇1

读《守望新教育》有感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当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在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有极大的不足,所以我在平常有时间就去看看一些教育类书籍,以及一些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视频。最近我就在看一本由许新海老师编写的《守望新教育》,我还没有看完,因为每读一次《守望新教育》我就有一次体会,每次的体会都不尽相同。

什么是新教育?书中说到: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这本书一共分成了三辑:第一辑阐释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的精神,学理基础,新教育的四大改变六大行动,新教育的儿童课程以及教师发展......第二辑是对新教育的感悟,第三辑则是对当前的一些教育热点问题的探讨。《新教育》说的内容有很多,包涵了对很多问题的思考,诸如: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问题,对学生和对老师的态度,等等。由于我的家庭环境,我对书中提到的两个问题深有感触,其一是关于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问题,其二就是新教育所说的潜力论;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与教师的潜力的作用: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书中提到教师的发展比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没有教师的快乐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快乐发展;没有教师潜力的开发就没有学生潜力的开发!所以要对老师说:说你行你就行,要经常说。新教育者认为建立在潜力论基础之上,我们就必须无限地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力,必须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搭建舞台、创造空间。新教育相信,我们给教师和学生多大的舞台,他们就可以演绎多大的精彩;我们给教师和学生多大的空间,他们就可以创造多大的辉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与学生的潜力,我们给他一个舞台他就能给我们一个精彩,我们给他一点空间他就我们创造无数辉煌。

我们要是没有看《千手观音》,假如不知道她们的背景的话,就很难相信这些人都是聋人,她们听不到音乐,只能用心去感受,这让我们普通的正常的人去做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任何事情,只要努力都有可能成功。

XXX小学:XX 2016年4月

读守望新教育有感 篇2

近日翻阅1922—1923年的《中华教育界》,对照眼下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突然有一种历史轮回的感觉。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家教育部门明确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口号一提出,许多研究者就在强调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现在,读了几本《中华教育界》,我颇有感触,感觉以上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还是流于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应该在于把一个只知吃、喝、住、穿的动物培养成具有丰富内涵的大写的人,在于通过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回溯历史,早在1906年的清朝末期,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帝师”的旧派人物王国维所著《教育之宗旨》一文,首次提出“美育”一词,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明确提出教育之宗旨为培养“完全之人物”,为中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创建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作为变法先驱的梁启超十分关注教育问题,提出“国民教育”的思想。他在《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中指出,国家应实行“国民教育”,使教育成为国民教育的工具,“是为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使之结成团体,以自立竟存于优胜劣败之场地也”。这种“特色的国民”按他的要求,要具有公德、国家思想、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毅力、尚武等品质,以代替封建教育下所造成的国民品格上的缺点:“爱国心之薄弱,独立性之柔脆,公共心之缺乏和自治力之欠缺”。总之,他认为,“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一向洞察国民之劣根性的鲁迅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几千年来的封建教育只不过是统治者用来奴化百姓的工具,是“吃人”的教育,所以他极其重视造就新的战士,重视儿童教育,大声疾呼“救救孩子”,要把新的一代培养成“狮虎式的国民”,那么中国才有希望。1919年,时任国民党教育总长的蔡元培明确提出教育的宗旨应为“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由此看来,发生在二十一世纪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以人为本”,真是一个让人欣喜而又痛苦的话题。多年以来,我们在大肆挥霍那些一次性餐具、茶具的时候,却很少有人想过,我们的生命不也是一次性的吗,教育为什么没有体现出对这一次性生命的深切关怀?教育规律的依据是人的健康成长规律,以人为本,提高生命的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性,是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肯定,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这才是最根本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然而,20多年前,素质教育的篝火在中国大地上点燃,但是直到今天,“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依然是教育现状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的教育思想极为活跃,杜威、蒙台梭利等西方先进的教育家的思想被中国的教育家所接受。伴随着先进的教育思想,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也传入中国,“设计教学”、“道尔顿制”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张自由、自动、自发、合作、互助、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老师不用自己的思想去牵引孩子反而阻碍其个性的发展,这些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教学如出一辙。读到这些,我不禁哑然失笑。

但是,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并没有使旧中国的教育实际如教育家所愿,原因当然很多,其中蔡元培先生于1922年3月发表《教育独立议》是不容忽视的,他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理应保持其独立性和稳定性,然而当文明处于不文明的脚板下,文化落在无文化的掌心里,是教育的灾难,更是国家的灾难。教育应该是人民的,而不是哪一个政党的,教育应该是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培养有个性、生动活泼的人,而不能把某一集团的利益强加在儿童身上,批量制造国家机器所需要的零件。

这样想着,突然觉得新课程改革有更深远的意义。

读守望新教育有感 篇3

小学时期的唐泽雪穗和桐原亮司因不堪各自父母的变态及残忍,间接或是无意地杀害了各自的父母,并且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异于同龄人的早熟躲过了警察一次次的调查,他们同病相怜,孤苦无依。此后,她在白日中绽放,他在黑夜里行走,默默相守相依却又不被察觉。为了保守数年前的这个秘密,他们不惜一一伤害只要威胁到他们存在的人,他们,是为了保守那个秘密?还是为了保护内心深处的脆弱与自卑?末了,桐原亮司为躲避警察从高楼一纵而跃,而唐泽雪穗面对脚下的尸体,沉默后只是转身离去,留下一个孤决的背影和淡淡的一句:“不认识。”

我第一次读东野圭吾的小说,貌似是在两年前,学校对面的书店里推理小说专栏基本是东野圭吾的,那时读的什么已然忘记,只是模模糊糊给人一种它还挺有名的印象。然而最近读的几本他的推理小说,才是真正让我走进推理小说的空间。

虽说这篇读后感是写《白夜行》,但在这里还是不得不让我想提一下东野的另一本代表作《嫌疑犯X的献身》,15万字的小说,四个小时看完,几个看完的好友说我看得好慢,然而这却是我正常速度,甚至看完之后让我有一种往回翻的冲动。我足足缓了半个小时才勉强接受这样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局。明明是凶杀案的前因后果,却让我为其间的爱情故事动容,我从未在其他的小说中读到过这样一种感情,或许读到过,但是却不是以这样一种震撼人心的形式表达,不是轰轰烈烈,而是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心灵里的波涛暗涌,行动上的义无反顾。我有些无法理解,因为常人无法做到,但又尝试着理解,因为存在这样的一种感情,只是普通人无法拥有罢了。

如果说05年的东野写《嫌疑犯X的献身》时的手法老练简洁而有力,那么99年的那本东野迷必知的《白夜行》则更带给我一种细水长流的神秘感,是那种最熟悉的陌生,最亲切的背叛。书的封面,是一个小男孩与小女孩手牵手的剪影,再配上这篇读后感开头的一段文字,很难不勾起人的求知欲。趁着三天的空暇时间,我读完了这本35万字的长篇小说,从开篇扉页读到末尾我合上书本,我静坐了两分钟,因为实在不知道如何形容我的感觉,从前读书总喜欢用一两个词汇或者一句话来简单概括自己的感受,然而,这一次我不知道如何描绘。因为我认为自己没有读懂,我上网搜寻细节详解,发现了一些书里没有交代但读者自己发掘的细节亮点,我开始有了一丝丝感觉,并且这种感觉持续增强。同样是无数惊险过程中穿插的感情,但这种感情,于外人而言,可以说不露蛛丝马迹,是死寂般的沉默,因为男女主人公从未在一起出现过,他们于整本书唯一在一起出现过的情景便是末尾桐原亮司的一纵而下逝去之时,仿佛一切都要结束的时候。好似他们从始至终一直被生死,被忧虑,被孤独所阻拦。然而,你细细回味与思考,他们一直都在彼此身旁,只不过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与阴阳交界处有一丝丝模糊的勾连,却又是坚不可摧,从未在阳光下手牵手,却早已融为一体。

我不欣赏这种感情,甚至于厌恶这种方式,但现在也尝试着理解男女主人公的残忍,冷血,自己对身边一个个人的伤害。小学的时唐泽雪穗便被狠心贪财的母亲卖给有恋童癖的男人当发泄的工具,而这个男人,正是桐原亮司的父亲,当亮司亲眼目睹他的父亲凌辱自己最心爱的女孩时,他悲愤交加地拿起了作案工具。他们的生活,友情或者爱情,亲情,幻想,从那一刻开始变得凄惨,永不见天日。东野圭吾将人性至恶与人性至弱交融,更显得震撼,这种震撼感是之后才能感觉到的。我们都有最初的纯真与守护的东西,但他们的这种纯粹已经被破坏,于是才会不惜一切地守住余下的自我,用抵御的方式来自卫。

最近的一部电影《唐人街探案》里的腹黑小女孩思诺,影片没有完整地将她和失踪小男孩的故事交代至末尾,或许,她就是另一个唐泽雪穗吧?一个在白日下,一个在暗夜里,为了摆脱各自的变态父亲,他们或许在痛苦地坚守着某种东西吧?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悲剧也是美的,但它又是如此哀伤,以至于伤了那本就脆弱的美好,徒增凄美的伤感。

爱是什么,没有准确的定义。在我心里,它是向着心中的美好不断接近的过程中产生的感情,它或许与血缘有关,或许与血缘无关,它或许以温柔相待,亦或许以蹂躏终结,然而无论是正确的,亦或是错误的,他们至少都有曾向往美好的白日,都有过憧憬与渴望。途中也许会走错路,进入一个无底的暗夜,在你无意识中伤害,掠夺,占有。你也许错了,我们也许错了,所以,为了让凄美的错误少一点点,让积极的真善美多一点点,请务必真诚以待,每一个爱你和你爱的人。爱与包容,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

《北京晚报》说,《白夜行》将无望却坚守的凄凉爱情和执着而缜密的冷静推理完美结合,被众多书迷视作东野圭吾作品中的无冕之王。

《羊城晚报》说,《白夜行》被称为东野圭吾笔下“最绝望的念想,最悲恸的守望”。

白夜行,最绝望的念想,最悲恸的守望,一段凄美的爱情。

作者简介:傅宛冰,女,1998年,汉族,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第七中学。

指导教师: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王康程

读守望教育有感 篇4

新教育人坚信: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人正是在行动中进行着最美好的言说,正是在坚持中实现了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而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就是最真切的行动和坚持: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

从中我知道了新教育要做的,就是给教师和学生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个开阔无垠的精神视野。其中第三辑中有这么一段话,让我有了深深的触动:“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学校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或创造丰富多彩的发展平台,让每个教师与学生在他生命潜能得到充分引爆,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生长状态。”这话说的太好了!我所教的孩子天真无邪,身上有阳光与泥土的气息,正应该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生长状态。可班里有一大部分的孩子见生人就脸红,甚至讲不出话来。如果让我们这的孩子和城里孩子在一起比较,不难发现我们农村的孩子差的不是长相,不是衣着,而是气场,就是没有自信,让人看起来拘谨。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们没有锻炼的平台!甚至整个小学阶段都没有机会上台一次,可想而知,他们的胆量怎样,心里素质怎样,更谈不上好的精神状态和成功体验了。

许新海院长认为,新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责任教育,责任是一种善良的心态,学校的每一个学生、教师及学生的父母都应有的心态;责任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是个人自觉表现出来的行动;责任是一种博爱的境界,责任的源头是爱,是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自然、对社会的一份深沉的爱。学校通过文化濡染、课程研发、活动体验,将公民“责任”的种子埋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新教育人对教室有着独特而富有生命意识的理解:朱永新先生曾说,教室是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新教育坚持让教室成为美好事物的集聚地,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中心,成为朝向完美的生命场。而每一个在教室相遇的师生,都应该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彼此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做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读《守望的距离》有感 篇5

最近阅读了周国平先生的《守望的距离》一书,让我深受感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书中饱含哲学思辨,人文思想和人生寓言,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却依然动人心弦,因为我们都是热爱生活之人,都希望寻求到人生的意义与真谛。

在本书中,先生怀着对生活的深深爱意,谈生活和人生的境界。先生说他的孤独“带着如此浓烈的爱意,爱着田野里的花朵、小草、树木和河流。”他认为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现实的利益世界中,在其中随波逐流。“人必然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不能攀援在社会建筑和他人身上。”在人的现实生活之中,还应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家园。失去精神价值的生活,纵然轰轰烈烈,也只是浮光掠影的表象,是空虚无聊的生活。“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他告诫人们,不要让琐屑的生活淹没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是不要失去精神家园,一个人拥有了精神家园,他就拥有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先生还对探讨死亡情有独钟,因为死亡和人生的意义紧密相连,即所谓“未知死,焉之生”。对生命的思考,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寻求,全出于人只有一次人生。人总有一死,无论经过多少喧哗和骚动,有过多少梦想和荣光,总要走向寂灭。他认为人如果想明白了生生必死的道理,就不会看重和孜孜追求到头来却一场空的浮利虚名。因此他感叹“我们短暂的生命过于拥挤,我们把太多的光阴抛洒在繁忙的工场和喧闹的市场”。他觉得一个人思考了死亡,就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 先生的这本书充满了睿智和哲理的隽永内涵,让我感到这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是一种人生境界与另一种人生境界的碰撞。充满魅力的近乎格言和诗语的语句,深深触动了我,让我不禁思考自己的境遇,思考我的人生,思考自己的灵魂。国平先生将这本集子命名为“守望的距离”,正说明精神家园的守望需要恰当的距离。我愿以守望的态度来面对人生,来守望我的快乐与幸福。

读《阳光下的守望》有感 篇6

希望小学 五(3)班 刘兆杰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是的,我觉得,母爱是温暖的太阳,奉献着她的光芒;母爱是辽阔的海洋,坦露着宽广的胸怀;母爱是甜蜜的乳汁,哺育着儿女茁壮成长!

本文讲了这么一件故事:在夏日炎炎的七月,一位母亲在考场百米外看自己的儿子,这位母亲大汗淋漓,早已狼籍着豆大的汗珠。这位母亲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昏迷了过去。可她一听到儿子下考场的消息,猛然地从床上跳下来。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被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动了。如果我是这位母亲的儿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否则,怎么对得起她呢?

当然,我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感受到自己不也被母爱浸泡着吗?可我以前总是不知足,怨妈妈管得太多。记得有一次寒冬,天气非常冷,我跺着脚在校门口等妈妈来接我,这时同学都被接走了,只有我在孤零零地等着。不知过了多久,也许二十分钟,也许半个小时,妈妈慌忙地跑来,“宝贝,妈妈有事来迟了,对不起。”突然,我的眼睛像发了洪水一般一发不可收拾。我觉得,我欠妈妈的太多太多,是妈妈给了我生命,是妈妈教会我如何做人……

读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有感 篇7

首先,要明白经验在活动中的定位与作用,就不得不先搞清楚活动的意义。所以杜威开篇便明确了活动的意义:“一个活动所具有的意义是否无止境,一切取决于我们看得见多少与活动相关的联系,并且在现实联系方面想象力的范围是无止境的。”[1]为了证明这一点,接下来杜威进一步通过知识与活动的关系揭示出了经验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意义。因而他有了这样的表述:“当知识信息进入活动中,成为活动的一个因素,为了知识本身而追求知识时,无论这种知识是作为手段还是拓宽目标和内容,都会有启发作用。直接的洞见与被告知的知识就会融汇贯通起来。”[2]杜威这样确切的话语使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初中时代的生物课,那时肥胖的生物老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便搬来了一个成人实体大小的人体骨骼模型,并把它放在教室最前面,并配有相应的图解说明,虽然这与上课和考试的内容关系不大,但这却引起了我们不少的兴趣,每当下课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同学都会驻足观察,大家都感到这十分有趣。以至于当多年以后,初中生物课本上那些需要考试的死记硬背的名词几乎全都忘记了,而我仍然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体的一些骨骼的名称及相应的位置。从杜威的这一点上看,这着实切重了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病,为了就应对考试,多死记硬背,唯理论而理论,与现实生活与学生自身的经验严重脱节。

由此,杜威便得出了经验在活动中的定义:“随着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在时间和空间上联系起来的能力的增强,我们的所作所为就获得了有意义的内容。因此,我们的日常经验不再是瞬间之物,它获得了永恒的实质。”[3]对于杜威的这一论述,让我想起了叔本华在他的著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所表述的一段话:“存在这一形态在时间上就是各个形态的先后继起,在空间上就是互为规定至于无穷的空间部分。“继起”是根据律在时间上的形态,“继起”就是时间的全部本质。”[4]这是多么天才而又直切本质的表述啊。个体经验正是在连续的活动的选后“继起”中实现了永恒的实质。在时间段上,经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杜威与叔本华所表述的概念不同,但就这一点上来说,却道出了多么的异趣同工的妙处,同时也进一步地关注到了经验在时间与空间中的重要意义。而在现实的环境中,人们对这种动态的经验的重大意义的发掘总是误入歧图,这也正如印度上古的智者说:“这是摩耶,是欺骗之神的纱幔,蒙蔽着凡人的眼睛而使他们看见这样一个世界,既不能说它存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因为它像梦一样,像沙粒上闪烁的阳光,行人从远处看来还以为是水,像随便抛在地上的绳子一样,人们却将它看作一条蛇。”[5]

二.以经验为中介,历史与地理之间的互补关系

在阐明经验与历史、经验与地理之间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先再次厘清历史与地理的互补关系。杜威的表述是这样的:“除非‘在教育中存在一个统一的社会方向’这个观念只是一个荒谬可笑的借口,否则,作为课程的历史和地理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就必须在发展真正的社会性和理智性的经验中发挥普遍作用。”[6]而结合现实来看,我综合大多数当下教育工作者的观点后得出事实却是:地理和历史应该作为现成的两门独立学科来教授。而在这样的事实之下,很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即学生所学习的大量内容都是与日常经验无关的东西。这样一来,日常经验也不会通过获得各方面的联系来扩充它的意义,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没有生机活力也没有真实感,因为它与目前的活动没有关系。非常不幸的是,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这种学科内容与学生经验脱节的现象是非常常普遍的。就好比历史的意义好比就是记录在书本上的某个时间点,和某句史学家的结论性的定性,然后学生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原文照背下来再复写在试卷上。佛朗西斯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我国的智者也说要“以史为鉴”,但这绝不是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所能达到的。真正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知道,这些活动可以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并使学生尽可能的认识到这些联系。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的作用在于通过提供前后联系、背景和观点,来丰富和解放比较直接的个人生活接触面。虽然地理多强调物质方面,历史多强调社会方面,但这都只是对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人类共处生活的强调而已。

三.经验与地理(空间)的联系

“在自然界的事实与社会事件及其后果相关联的方面,地理具有教育性影响。地理的经典定义就是,地理即地球这个人类家园的纪事。”[7]杜威认为,这个定义表达出了教育现实。杜威坚信,地理原本是一个可以唤起人的想象力的主题,甚至可以唤起浪漫主义的想象,地理分享着所有奇迹和荣誉,它们与人类的冒险、旅行和探险紧密相关。但要把具体的地理学科内容与人类的重要联系表达出来,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让我联想到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看风水”这一传统。大到一个国家的大型建筑工程的动工,或是房地产新楼盘的开发,小到一栋民房的修建,都或多或少会请人来“看风水”。这是否具有科学性暂且不论,却不得不承认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地理知识,如地质结构,房屋建筑的方向方位,采光性等。从这方面来说,具体的地理学科内容确实表达出了与人类的重大联系。但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一个更广大的空间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不仅是为了应试的需要,把所学的地理学科知识在试卷上复述出来,这没有用,因为这些东西无法与学生生活经验与周围环境联系起来,这正如卡西尔所说的,这些都是没有经过内化的没有意义的符号,是死的东西。所以杜威便明确的表达出:“追寻他们的前进路径就是扩充心智,这种扩充心智的方法不是通过把额外的知识塞进头脑,而是通过对从前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的意义进行重塑。”[8]

四.经验与历史(时间)的联系

在这段的开头,我不得不引用杜威的话来表达,因为杜威完全表达出了我内心深处的看法。杜威说:“扼杀历史的生命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种种模式及相关事实割裂开来。”[9]有人说,过去的事件已经过去,不再与我们相干。但谁都知道的事实却是,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关键。历史应对的是过去,是在过去的时间里的一种存在,而这个过去的时间里的存在却成了现在的由来。也正如列宁所说的,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当然杜威的本意并不是要我们去沉浸在一些过去的事件不能自拔,而是强调过去的历史事件不能与活生生的现在隔离,否则将失去其意义。杜威同时强调了,在生活经验的形成过程中,要真正了解智力在经验中所起的作用,除了学习历史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因为历史会说明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整个进步。这也形象的解释了当人们回望过去,反省历史中的错误时,人们也开始采取更多的实际行动来展望更美好的未来。比中在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而我国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也正是有此用意,铭记过去,反省历史悲剧,而其结果是指向现在,指向未来的,共同维护人类和平才是最终的意义。

五.总结

“任何经验,不管第一眼看起来是多么的不起眼,通过拓展其被察觉到的各种联系的范围,都能估计出他的无限的丰富的意义。”[10]正如上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各种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向外延伸,与自然和人两方面都有关联。而地理和历史作为学校课程中的两大资源,它们的主要教育价值在于在时间与空间的双向维度上,去提供一个最直接最有趣的路径,最终让学生进入到历史和地理所讲述的广阔的世界意义中去。

参考文献

[1][2][3][6][7][8][9][10]杜威著,陶志琼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210-216

读《什么是教育》有感 篇8

关键词:我 真我 虔诚 爱 交往 自由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1]那么向往又是什么呢?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向往其实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我们以现在的每份努力和体认,而感到未来的羽翼带来的希望。[2]或许正是因为现实不尽美好,心灵才会有那么多白云的向往,不同的向往和人生恰恰源于不同的“我”。

一.關于“我”与“真我”的理解

当我们生命降临时,天地其实只是生了一个一个的人,并未生成一个一个的我。正如钱穆先生所言“生人之始,有人无我,其继也,于人中有我之自觉,有我之发现。”[3]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所拥有的都只是命而已,并无“我”可言,“我”是后天养成,是需要在命之后再经历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之后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我”,而非泛泛的“我”。想必孟子之所以以“牛之性犹人之性欤?”来回答告子的“生之谓性”也是因为如此,因为我们先有了性,所以才能成为“我”。作为灵长类生物最高进化体的人,常被认为最具有灵性的。这个所谓的“灵性”其实也只是对灵魂的一种别称,是对人的“性”的一种解读。我们每个人也因为有了各自的灵性所以才成了“我”。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技的进步,对于“我”的理解,也呈现多元化和异化,有时候我们口中的“我”也许并非真正的“我”,它有可能是一种“假我”,只是也许我们全然不知而已。人总是与他人共同存在着的,我们的生存状态也常受他人影响。[4]这个他人即“常人”,指就是平均人、指平均的生活状态,显然陷入常人中的“我”不是“真我”。处于符号文化社会中的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其实也就是一个个符号的标识罢了,比如职业,比如阶层,久而久之,这些符号完全覆盖了“我”,自然也就找不到“真我”。

“真”字本从“贞”变形而得,源于汉人传统的占卜习俗,是最简单的一种求真过程。其释义主要有以下:1.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2.本性,本原,自然;3.同“身”,4.真实。[5]

“我”字拆开“手”“戈”,即手持战戈的人。“手”“戈”(从侧面看出人都是自私的,而从根本上看其实都是本能)。古人释义“我”:国家危难,每个人都是战士,这种解读其实从某中意义上揭示了“我”与社会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某班级有一个自制的班级守则名叫《真我公约》,内容大概如下:“一、分清真我与彼我,战胜假我,表现真我。真我善良、勇敢、积极...假我邪恶、消极、虚伪……;二、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学习别人的长处,制止别人做自我伤害的事;三、对家庭、集体对国家负责,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四、善待万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保护环境,热爱自然……”[6]据网上报道称该班级自实行这样一个《真我公约》后很多“坏学生”开始变好了,大多学生也开始从他律转变为自律。这个《真我公约》里面的“真我”实质就是人性本善的我,既要内部为善也要外部为善.在孔子的思想中,人的本质属性是道德性,人与天以及他人的一些关系是在实践中依靠完满的道德来实现的,而完满的道德就是仁义礼智。孔子所谓的“成人”即成“真我”,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真我”实现的着眼点便是“成德”。

二.于教育促“真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正如其言,教育的独特魅力即运用艺术的手段让学生成为独有而珍稀的“真我”。[7]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8]不论什么形式的教育,凡是想促成学生发现并实现“真我”就必须具备这三点核心要素:虔诚与向往,爱与尊重,自由交往。

1.虔诚与向往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而这份难能可贵的虔诚之心多来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内部灵性和信仰。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他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被理解。然而当前学校教育生活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仿佛就是一种“劝学者”的角色,甚至很多老师以此为标杆,变成了一位让孩子反感的教师。家长也是如此,总希望对孩子严厉些,以为让孩子有个“怕”字,就会好好学习。殊不知,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只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而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9]教育促“真我”实现的第一步便是接受“真”教育。

2.爱与尊重

在第十二章《教育与文化》中,雅斯贝尔斯指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真正的爱能使人的眼睛明亮,所以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的眼中才能显现出来。同时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但现行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从而阻碍了爱的交流。[10]因此,如何使教育的知识传承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而这其中的桎梏都可以用爱与尊重来一一化解。[11]“人与人之间通过教育而平等交流就是驱逐愚昧和塑造人格的最有利的形式。而爱与交流的行为是人的天性的重要一维。”[12]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关键因素。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活在爱中,爱是教育的基础,同时爱也带来了教育中必有的尊重。教育中的爱与尊重是师生走向彼此、实现成全的关键所在。

3.交往与自由

交往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雅斯贝尔斯首先通过孤独与交往的关系说明“`我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存在着。如果失去交往,那么人将失去存在”。[12]他认为,个人的孤独状况、个人的独特个性不是在封闭状态下自生的,孤独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得以生成和消解,没有交往也就没有孤独。另外,“自由”也是雅斯贝尔斯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即从“可能生存”及其交往共同体中阐明自由,“现实的自由,从来不是仅仅个别人的自由,每一个个别人都只在别人是自由的时候才是自由的”。[13]在此意义上,所谓“自由”,就是人通过真诚的相互交往实现其为真正的人。存在即与人共在,交往的可能性是人成为自身的根本问题。而真正具有理想意义的交往是“生存交往”,即一个“爱的斗争”的过程, 是一场斗争中争取自己和别人的斗争”。在斗争中,“人性的全部自私的、非理性的、个人主义的和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缺陷完全暴露出来并得到控制和消失。该斗争实际上是一个人性不断得到改造和提高的过程”,人们通过它认识到:“只有他人有意成为他自身我才能成为我自身;除非他自由我才能自由,在交往中我感到我不仅对自己负责还必须对他人负责……”[13]由此,教育不过是帮助个人自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在雅斯贝尔斯的眼中,知识的传授、生命的体悟、道德的行动、文化的传承等等,都是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们自由地生成,教育的信仰是虔敬,教育的方式是开放而有爱,教育的评价是多元,这样,每一个被教育者便能获得自我精神生活的完满的幸福。

我们每个人生下來的时候都是原创的人,可是很多人长大之后就会成为盗版的人或者“伪我”,甚至从未实现或发现过“真我”,或许太多人被压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然而,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当个人怀着虔诚进入存有爱与尊重的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的时候,他狭小的存在也就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当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变能真正成为他自己。

参考文献

[1]钱穆.人生十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

[2][10][11][1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3]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4]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2013.1-3

[5]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8

450/8142818.html

[7]申惠滨,于爱国.真我公约[J].当代教育科学,2008,20:54.

[8]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9]李思远.本真教育让学生成为真人[J].成功(教育),2013,01:242.

[12]樊浩.《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3,03:125-140+206.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篇9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早就听人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叛逆之作,标榜前卫的人都不该错过,但我对这样自我标榜的书总有些排斥—直到我看过这本书。一直认为小说,真正的小说,不在于文采和修饰手法,而应当是来自作家内心的对外部世界的真诚体会。如果装模作样的模仿,以让他人不解为乐,只不过是把作者自己的浅薄快乐建筑在读者的痛苦之上的不义之行,它们少了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多的常常是居高临下型的自视清高。没有谁可以对我们这个浩瀚深渺的世界下任何定论—至少我这么认为—而一旦小说家试图这样做时,他们的身份就演变成了小丑。所以我比较偏爱像《战争与和平》这样的质朴小说,有一种浸没深沉之美洋溢其中,只能形容为“于无声处听惊雷”。

在这本书中,你看不到什么圣贤来教训,只有一个再真实不过的“我”,讨厌一切“假模假式”的“我”。你可以说这个“我”是反叛社会的。的确,但如果仅因如此就盖棺定论却不尽然。他的厌倦与空虚,来自于一种真正的无奈,而不是做作。更重要的是,他还始终很可贵的保留着一分对社会的真诚和他所羞于出口的“爱”。以及,尤其重要的是,对他自己的那个理想:“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无限追求。如果说他颓唐,那是一种为残酷的社会所难容的无奈而善良的颓唐。这是发自于真情,是模仿不出的。所以,我不得不承认,在这本书面前,我体会到了久违的感动,因为它的真诚。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篇10

2011年春《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荣昌分

在守望中懂得成长,在反抗中获得坚强。这就是我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后对此书的理解和评价。《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第一人称霍尔顿•考尔菲德讲述了他自己再被学校第四次开除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市待了一两天,在这一两天的游荡中,霍尔顿•考尔菲德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既势利又假模假式的伪君子,连霍尔顿•考尔菲德最尊敬的老师也只是资产阶级利已主义的信条:“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与悲哀。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对这本书很是反感,认为主人公开口“他妈的”闭口“混账”,还做出许许多多不道德的事,认为这本书简直是一本失败之作+-,但当我看完这本书时,心中却有一股说不出感觉,不禁为小说的主人公感到了一丝怜悯,他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虽看不惯庸俗、虚伪的世道,想反抗,但却缺少光辉的理想,找不到一条光明的出路,因此无力反抗,家人让他学习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学校也不是个好地方,所以,霍尔顿•考尔菲德一直生活在矛盾之中,想反抗却又无力反抗,这是何等的悲哀啊!在生活的这条河流中存活下来,靠的是坚强;庸俗的社会中成长起来,靠的是反抗,物质再好,也比不上精神的一个面包,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要迎难而上,迎着生活的逆流,坚强的划起反抗的桨,奋力而上!名师点评:这篇作文的描述准确到位,准确地表达出读书的感觉。小作者是个有思想的孩子!全文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小作者对所读文章有很深很明确的感悟,表达也非常流畅自然,是篇很好的读后感。文中既有对书的回顾分析,也有自己的感觉和观点。分析深刻,表达有力。“这就是我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后对此书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理解和评价不是同样的意义,

读《教师最喜欢的教育名言》有感 篇11

教育是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基石。古往今来,那些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人们发表了许多有关教育的名言,这些名言以其特有的哲理性和丰富的内涵给人们以激励和警醒,对教师理解教育、促进教育的发展、提升自身的素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我很欣赏书中有关教师价值这样的话,为什么教师如此重要?因为它能够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施加影响。

美国年度优秀教师获得者罗恩·克拉克说:“当你真的能够对另一个人的生活带来影响时,这是一件很震撼的事情。对我来说,这就是教师的价值。”

一个对学生充满期待的老师,会让学生每天充满生活和学习的激情;反过来,如果一个学生被认为没有出息,他自己也会降低对自身的要求,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自己的不行。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詹森·卡姆拉斯说:“我认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最重要的不在于条件和资源,而在于教师的核心信念。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有所有孩子都能够达到最高水平的坚定信念。”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也说:“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和闪光点。作为老师,我们不只是教书更要去育人,那么如何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并且使之熠熠生辉,进而弥补他们的缺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而在好多老师眼中,都是以成绩来对待学生,如果成绩不好,孩子做再多的努力讨老师欢心也是徒劳的。回想以前自己还是学生时,就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一次,我和班里的几名学习上的佼佼者在一起淘气,由于我的成绩不好而被老师狠狠的责骂,而那些佼佼者却被老师包庇、原谅。我深感这样的老师是让学生厌恶的,我更能感受到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对此我对每个孩子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从他们身上发现了各自不同的的闪光点。

有一天我到我们班的江源同学家家访时,此前我对他家的情况进行了了解,他的父母都是酒厂的下岗工人,现在都在外地打工赚钱维持生计,他只和奶奶在家。当我和他谈起学校的事情时,我对他的在校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等方面表现赞赏时,他竟趴在我身上里哭了,我有些莫名其妙,我把他扶起来,刚想问他为什么哭时,他哭着对我说:“老师,你是我碰到的最好的老师。以前从来没有哪个老师会把我当个好学生来看,无论我做什么努力,他们都看不到我,我就呆在那在被老师遗忘的角落里,一直都是如此,直到你发现我,并且一再地表扬鼓励我,让我重新找到了自信,我才变得越来越优秀……”听到这里,我的眼眶中也溢满了泪水。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感受到这种关爱学生的力量,真的会使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番话让我更加坚信了“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奉行教师价值的格言,让我的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教師的价值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成为学习者

教师,要让学生善于学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学习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在日常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却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自身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应该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要教学生这样,还不如教学生为什么这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

读守望新教育有感 篇12

陶西平同志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一位老领导、老教育工作者, 也是我国知名的教育专家。他早年做过中学教师、中学校长, 后又担任过北京市教育局局长等多个领导职务。

不论是当教师还是当校长, 不论是工作在教育第一线还是退居二线, 陶西平同志始终笔耕不辍, 对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本书选编的120多篇短文, 收集了陶西平同志在不同时期, 特别是近年来对教育的所观、所思、所悟。该书涉及到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多个领域, 关注到西部教育、农村教育的发展, 贫困家庭、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等。其中, 有对素质教育的阐述与探究, 有对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解和追求, 有对教育和谐发展的执著与求索, 有对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呼唤和企盼, 有对教育全面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有对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层思考与呼吁, 有对学校特色的诠释与讴歌, 也有对教育弊端的鞭笞和谴责……

读陶西平同志的书, 能得到理论上的提高。书中的文章从不同侧面探讨了教育和谐发展的问题, 每一篇都渗透了陶西平同志对教育理论的深入思考, 对教育现象的高度关注和深入解读。文章不论从现象切入、从观点切入, 还是从理论切入, 总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引导读者透过文章列举的现象, 看到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 从而在认识上产生质的飞跃。

读陶西平同志的书, 能得到实践上的提高。书中的文章均来自作者对基层、对一线教育现象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感悟, 对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价值。

读陶西平同志的书, 是一种享受和陶醉。书中的文章都是谈教育的问题, 但是读起来不仅没有枯燥的感觉, 反而会感到手难释卷。文章内容深入浅出, 文风朴实而活泼。在娓娓而谈的过程中, 作者为我们剖析了一个个看似复杂的热点或难点问题, 阐释了一个个原本深奥的哲理。

读陶西平同志的书, 心中会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作者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案例, 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个可以延伸的理论和实践方略。读罢此书, 你会被一种力量所推动, 被一种精神所感染, 而那种力量和精神, 是来自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赤胆忠诚。

怀着读罢此书的澎湃激情, 我将此书推荐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篇13

主人公霍尔顿又一次被学校开除,在他的被开除的消息没有被家人发现的时候,他决定去流浪。故事就讲述了他流浪的两天两夜的经历。应该说这是一个世俗的眼光中让人头疼的孩子。他家境富裕,然却已经四次被不同的学校开除,作为一名中学生他吸烟、喝酒、满口的脏话,与同学打架,在他的眼中几乎没有可以值得高兴和尊敬的人或者事物。

但是他还是有让我感动的地方,那就是霍尔顿的理想:“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是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种理想当然幼稚可笑,但说明作者有点像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提出来的那样。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篇14

黑暗里更容易感到害怕,因为我们看不清周围的东西,我们的伪装就是让别人看不清我们,让别人害怕进而保护我们自己。霍尔顿多次提到他孤独寂寞的要命,人怕孤独,怕的要死。我们生来有一种被奴役的天性,我们幻想着隐居的生活,认为那是神仙的生活,可待到当真让我们自己一个人在孤岛上呆着的时候,我们却要天天盼着有船来把我们带走。有人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可是那是因为我们孤独的时间不够长,假设有足够的时间,我们会疯的,一定会的。

做人很累,是因为在别人面前活得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很羞涩的,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无论是在万人礼堂里滔滔不绝的演说家还是在只有两个人的寝室里面,两个人就够了,两个人就足以让你羞涩。让你披着一张皮生活。比如在小说里写老斯宾塞抠鼻子,比如当你确定那个人确实今天不回来睡觉,你想睡他的床之前却还是要问别人一句“他今天回来吗?”

你我都成了表面上的朋友,实际上,我们和周围的一切都在对立着,虎视眈眈的。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几个朋友,几个真正懂你的人,几个你想去懂的人。我们一面将自己全副武装,一面拿一把剑,瞅着别人有个地方露在外面,我们便刺过去,直到别人也都全副武装,任何人的拥抱都隔着冰冷的金属,成了冰冷的拥抱。

有朝一日,我们唯一能交给孩子的是怎么样让别人伤害不了自己,怎样在别人打过来一拳还过去一脚,生存的意义在于不受伤害。我们便再也没有了精力去干别的事了。

我们的世界成了一个个孤立的高耸入云的山峰,我们在不同的峰顶上,彼此都看不见对方了却还在比着谁站的更高。我们拼命的和别人争,等到把别人统统踩在脚底下,当我们独自一人登上那铺着积雪的山峰顶上的时候,我们才痛苦地有时间去想一想,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荣誉,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当偌大的宫廷里面只有我们自己时,那荣誉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荣誉我们的威严是为了给别人看而已。我们给自己留下了什么东西?只有漫无边际的寂寞。

霍尔顿谎话连篇,可是所有人都吃这一套。我们会苦口婆心的自以为是让别人理智些,可是我们自己理智吗,我们难道不是时时刻刻在撒谎吗,给别人撒慌,也帮着别人欺骗自己吗?到底我们谁是正常的人,谁又是真正撒谎的人。我们真的很可怜,整个世界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骗局,我们说谎话,别人也明白这是谎话,但却是真真地喜欢的要命。更为可怕的是,我们还要告诉我们的孩子们要他们说谎,让他们融入说谎的大潮流中。

你可能会说实际中你就是要这样说才礼貌,生活需要技巧,需要艺术,可这是礼貌吗,是欺骗而已。一开始是谁规定我们对别人说好话是尊重?人的尊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需要用谎言去支撑吗?我觉得真实比心里舒服重要的多,还是一个老问题,如果你这一辈子生活在一个谎言之中,直到你死了也不知道,在别人看来你很快乐的过着。你愿意吗?我反正是绝对不会愿意的,我宁愿要一个痛苦的经历。至少,他是真实的,知道被欺骗了的感觉总是不好的。

我们真是太看的起自己了,还真把自己当做主人了,还真是,自以为是的家伙。本来人类的命运我不该操心,可是我会忍不住想,我们会以什么形式结束自己的旅程,很可能是自己毁灭自己。我就觉得现在西医独大将是一个大大的错误,我一直感觉西方人的办法好笨,非要将自己贬低到机器的程度,把大自然的恩赐当做是一部机器,身上的各个部分只是一个个简单的零件而已,人类确实是很自大的,以为自然界不过如此,认为她只不过是一部大的机器而已,我相信总有一天上帝会让我们知道,人类,不过如此。

人类是有自己的局限性的,我们永远也脱离不了自己的局限性,任意的让你的想象力驰骋吧,撒开欢儿跑吧,最终你还会是局限在你的思维里面。宇宙外面是什么,这句话本来就很幼稚,因为这还是一种空间概念。就像火箭永远有一个极限速度一样,我们永远也超越不了某些东西,比如说思想。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活着,我的态度是要认认真真地活着,生活没有那么多调侃,也没有那么都废话。我们过一秒钟少一秒钟,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秒,便是我们失去的第一秒。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浪费在谎话连篇上面,浪费在欺骗上面,浪费在知识的垃圾里面。有的人一半的时间在镜子面前度过,却重来没有好好看看自己是什么样子。好的是我们有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坏的是没有镜子能照照自己的心灵。

读守望新教育有感 篇15

所谓哲理性,是指作者开篇便站在全球教育变革的大视野中,指出全球教育同行所遇到的同样困境:“课程领域已步入穷途末路,按照现行的方法和原则不能继续运行,也无以推进教育的发展。现在需要的是适合于解决问题的新原则、新观点、新方法。”就此全书从头至尾集中讨论了一种新的教育哲学——人本主义的教育信念与追求。教育变革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这场教育变革将以人本主义的教育哲学信念为理论基础。作者在教育变革的哲学理论大旗上鲜明地写下了“人性、人权和人本”的光辉思想。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变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这种变革是否符合人性的需要,是否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必然。作者对教育哲学理论的阐述,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是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解放,是发现,是选择,是尊重,是捍卫。

所谓全面性,是指在建立教育哲学的基础上,作者以独到的眼光和深邃的思考设计和规划出了以这种哲学为指导的教育内容和模式,并为这种变革找到了新的基石,而且给出了变革后的教育框架。他指出,以人为本,即把学生看做是有生命力的、需要呵护的、有水分与阳光即可生长成熟的人。如此,基础教育必然会从以知识为起点的教育走向以问题解决为起点的教育。第二次教育革命力图使教育从成人为学生设定的生活回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从作为认知结果的知识体系回到认知起点的问题解决,从过去和未来回到现在。教育的使命是促进和保障人的健康成长。从人的成长意义上看,问题及问题解决构成了人的成长的基本元素——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态度,感受到人生的意义,这就是成长,这就是变革后的教育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教育框架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天然地融为一体,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成为必然,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发展自在其中,教材、教师、校园、家庭、社区、网络、实验等教育资源浑然一体。在这样的教育框架下,人生所需要的责任感、义务感、理解、感恩、公正等基本的价值观得到不断的体验和强化。这种学习首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并与知识建立了情感,体会到知识的价值,认识到知识的功能,从而像热爱自己的财富一样热爱知识,追求知识,领悟知识。总之,培养学生全面综合认识问题的素养和能力,从而有效地完成教育培养社会人的任务。

所谓实践性, 有三个方面。其一,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大面积推行数年,无论从课程标准的制定还是教材的编写,都是以问题立意,以问题起始制定和编排的。虽然问题都是以所涉及的知识而提出和构建的,仍然没有跳出“以知识为起点的教育”,但全社会已意识到“以问题解决为起点的教育”的重要性,这给作者提出的新的教育模式奠定了一个良好的认识基础。其二,从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力度大的省区和学校来看,无论江苏洋思的经验、山东杜郎口的模式、南京东庐中学的课堂改革、北京人大附中的项目学习,还是浙江、天津、河南、四川、山西等一大批学校所进行的“学案导学式”教学改革,相当多的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寻求以“学案”为载体,在“学案”中都以呈现问题为开始,已有“知识问题”向“需求问题”升华,并且有部分学校、部分学科已设计出了解决问题的程序和要求学生依据程序开展学习活动的方案,人们已试图将程序概念取代课程概念。其三,也是最可宝贵的,即作者从教育的人本主义出发,提出了明确的教育原则,并且大篇幅、多角度地给出了精彩的案例与科学的方法,以及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我们有理由相信,以知识传授为起点的教育会逐步走向以问题解决为起点的教育。

上一篇:品社好课标准下一篇:加加食品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