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读后感

2024-11-03

《二十四史》读后感(精选13篇)

《二十四史》读后感 篇1

《二十四史》,顾名思义,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合集。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统一用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浅读《二十四史》,我发现皇帝是最不能犯错的一个人,一个小错,就会酿成大祸。而在历代的皇帝中,唯有唐太宗,到死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有了愿意受批评的皇帝,也就有了敢于批评的大臣。唐太宗和他的大臣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清明、最和谐、最兴盛的一个时期。他活到52岁。是在壮年时就去世了,他如果活到老年,唐代肯定会更兴盛。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中国人遭受的灾难比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多。中国的天灾更是频繁和严重,有的会连续七年干旱。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因饥饿而死的人。浅读《二十四史》,我清晰地看到中国人的优点和缺点。中国人吃苦耐劳,肯学习。但凡是都具有两面性,在有优点的同时,也会有弱缺点。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长处,也都有各自的短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需要互相学习,互相包容。浅读《二十四史》,我发现皇帝是最不能犯错的一个人,一个小错,就会酿成大祸。而在历代的皇帝中,唯有唐太宗,到死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有了愿意受批评的皇帝,也就有了敢于批评的大臣。唐太宗和他的大臣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清明、最和谐、最兴盛的一个时期。他活到52岁。是在壮年时就去世了,他如果活到老年,唐代肯定会更兴盛。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中国人遭受的灾难比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多。中国的天灾更是频繁和严重,有的会连续七年干旱。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因饥饿而死的人。浅读《二十四史》,我清晰地看到中国人的优点和缺点。中国人吃苦耐劳,肯学习。但凡是都具有两面性,在有优点的同时,也会有弱缺点。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长处,也都有各自的短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需要互相学习,互相包容。

暑假见闻

夏日艳阳高照,我的心情也一样灿烂,带着一份好心情,我和妈妈一起去商场购物,然而一个令我吃惊的场面却我再也高兴不起来。

迎面一个老太太蹒跚地向我走来,她皮肤黝黑,微微发胖,脸上有一块很深的疤的尤其醒目。恰在这是在我后面有一对年轻母女也向我走来。只见那个十分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对那位年轻漂亮的妈妈说:“妈妈,你看那个老太太,真的好可怕!”这声脆脆的声音在熙熙攘攘的商场似乎格外刺耳,所有的人都扭过头来朝我这边开来,连我这局外人都觉得十分尴尬,空气一下子凝固起来。

那个小女孩的妈妈却没有说什么,嘴唇微微动了一下,对小女孩的话似乎既没表示认可,也没有训斥。我想那位老太太一定很生气,心里一定不好受,可老太太的表情却意外平静得很,似秋日的水波毫无波澜,似冬日的暖阳毫不灼人。老太太颤巍巍的向这对母女走来,谁都猜得出老太太会有什么举动,在场的每个人都在静静地等待。可谁知道,那位老太太却慈祥的跟那个小女孩说:“小朋友,你的发夹掉在地上了。”小女孩一边推开老太太,一边大声骂道:“要你管呀,丑八怪!神经病!”那位老太太还是心平气和地和小女孩的母亲说:“这孩子真的十分可爱……”

我的天啊!难道那位老太太听不见吗?受到一个小女孩如此的侮辱,还这么和气。我觉得这个小女孩太不懂事了,如此伤害一位老太太。我真为老太太伤心。周围的人群随后议论起来,年轻的母亲红着脸拉开了小女孩迅速离开了商场,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在人们的议论声中。

我想,小女孩会如此没有礼貌的原因一大半都是因为,她的妈妈,她的家人平日里没有好好的教育她,小女孩,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知道吗如果在过个6、70年,你或许也会像这位老奶奶一样,你希望他人如此待你吗?

《二十四史》读后感 篇2

首先是《金石萃编》的形式本身, 王昶的《金石萃编》是“采录历代金石学家对于武粱祠画像石的记载, 并将这些文字有所别择地组合在一起, 并加以按语。”如此看来, 《金石萃编》中的文字并不是王昶原著, 但是他这种撰述模式却符合了今天艺术史撰述的一些要求, 使《金石萃编》具备了符合史学传统一面的性质。而这种撰述方式也为今天中国艺术史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

同时, 王昶的汇编并不仅仅具有史料简单地收集和堆积之功, 更有意义的是, 王昶是“有别择”地选择和处理图像的, 并提出了自己的六点原则。这六点分别是:“第一, 反对‘三十牵连不堪分晰’主张复其原状。第二, 反对‘所摩任务粗具形迹, 与碑参校全失其真’, 主张认真摩制图像, 复其原状。第三, 反对‘画与赞离而为二’主张图赞合一。第四, 复原“各层上下界画处有山形水纹枣核等画”恢复画像石之式样原状, 第五, 查漏补缺, 补充洪适佚失的图像。第六, 注重半寸当前考察对象的存在状况, 以见其历史变迁的痕迹。”本人深深地赞同这些观点, 并为之折服, 赞叹王昶治学考证之严谨态度及其思想之辩证性。作者也因“这些观点与现代考古学的要求不谋而合”而强调他们“对撰述中国艺术史有莫大之参考价值”。然而, 讽刺的是, 现代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者在研究中反而没有认识到这些古人已提出的问题, 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落后于前辈们。从这些原则中我们可以看到王昶主张“注意考察对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符合现代考古学要求的观点并没有被继承下来, 现代的有些学者竟然还习惯于“将图像从周围的环境中分离出来, 做单独的画面分析。”

王昶之前的历代学者也提出了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早在宋代的《隶续》就从一定程度上对“祠堂、牧师里为什么会有壁画, 这些画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做出回答。虽然其回答并不完整, 有待充实和补充, 但是古人早在宋代就已经考虑到这一问题, 而我们当代的艺术世界对画像石的研究多年来还一直停留在孤立分析图像的阶段, 这着实让人深思。《史绳祖学斋占毕》和《曝书亭集》中对于画像石拓本流传的关注也是让人欣慰的, 因为今天如果将各个时代的拓片相互对照, 就可以看出武粱祠画像石不断变化的过程, 而这种过程本身应该也是艺术史的研究对象。《金石萃编》所收录的《山左金山志》中的一段对图像解读的角度也是新颖独特, 妙趣横生。“第一, 提出‘曹刿劫桓公时鲁庄公未尝在列, 此画鲁庄公者益许反侵地史鲁庄公亦与盟也’, 这样就将图像与中国史学传统中的‘春秋笔法’结合起来了。第二, 提出‘专诸炙鱼刺吴王’一图‘不云忘亲而云侍郎’, 与《左转》异, 也是努力解释图像背后的深层秘密, 并力图与史料结合。第三, 提出‘据此但称‘吏’而不云‘追吏’, 且吏讯二子时母未尝在旁也。此画益合前段总绘之。其云‘追吏’必有所本, 《烈女传》略之耳。”指出了汉画像石在同一画面中表现不同时空的特点。”这些见解确证了传统史学之于艺术是学科的益处。

以上都是我感受颇深的几处, 除此之外, 文章中还有许多内容让人为之惊讶和兴奋, 因为这些优秀的史学上的考证方法、态度、是出自于我们自己的史学传统中。这也正是作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呈现给我们的他在《金石萃编》中的发现, 呼吁更多的人去认真研究我们的史学传统, 从中找出有益于“建立起一套完整和独立的研究体系”, 从而早日完成中国艺术史学科从西方艺术史学科独立出来。

作为艺术史研究者, 研究认真的态度是一切的基础。因为在这个领域里, 需要大量的考证, 考证的粗细会影响到后来的结果, 而态度的严谨与否正出于这一连串反应链的顶端。在这方面, 王昶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他提出的原则中“反对‘三十牵连不堪分晰’主张复其原状。反对‘所摩任务粗具形迹, 与碑参校全失其真’, 主张认真摩制图像, 复其原状。主张查漏补缺, 补充洪适佚失的图像。这三点足以体现出王昶的严谨认真的态度,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态度, 王昶才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辩证的思维方法。所谓辩证, 就是我们认识事物, 研究事物要怀着普遍联系的而非孤立的、发展的而非静止的眼光和态度。因为普遍联系和发展是所有事物的本性。王昶主张“考察队像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研究艺术史不仅要重视艺术品在其创作时代的原貌, 同时也要关注体现在艺术品之上的历史痕迹”便是对于普遍联系性和发展性最好的诠释。将普遍联系的态度带入到中国艺术史研究领域有助于增加新的发现也将还原于历史的原貌, 而不该在孤立的去研究图像, 将图像从周围的环境汇总分离出来, 这样研究出来的结果往往是苍白的。而体现他“研究艺术史不仅要重视艺术品在其创作时代的原貌, 同时也要关注体现在艺术品之上的历史痕迹”便可以从“凡洪图分明而今拓者已者, 则阙之以存其真, 见石本之逾久而有损也。”从画像石刚刚完成到今天, 本身也经历着历史, 从刚被完成时的浓艳色彩到今天看来的残破古朴, 在画像石发生这种演化时, 它在各个时代都会与观赏者残生互动关系, 从而与那个时代的文化、思想及其他种种背景交融在一起。当我们开始注意并重视这发展性时, 那么艺术史这门学科所还原的历史就更色彩了。

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是史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尤其是在图像研究中, 它的重要性更是非同小可。不同的观察结果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研究成果。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山左金石志》中深切感受到。前文提到的三个《山左金石志》对图像解读的独到之处都是基于细致入微的观察。首先发现曹刿劫齐桓公时鲁庄公在场与历史不相符从而将图像和春秋笔法结合起来了, 其次是注意到了‘专诸炙鱼刺吴王’一图中‘不云忘亲而云侍郎’, 与《左转》异这细节, 导致人们力图与史料结合去探寻这一秘密。还有根据图像内容推得名称应为‘吏’而不云‘追吏’, 且吏讯二子时母未尝在旁也这两处细节得出“必有所本, 《烈女传》略之耳。”以及发现汉代画像石中这种超越时空的表达方式。

小结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其艺术方面的成就自然是及其绚烂夺目、令人叹为观止。然而, 由于近代历史上中国曲折艰辛的步伐和以及西方列强在我们面前所展示的强大, 让学者们都从西学中去寻求救国之道。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对学术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大家也将西学作为“科学”与“真理”代名词, 许多学者渐渐的忽略了中国文化之精髓, 甚至将近代中国的落后等同于中国文化的落后。中国艺术史学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在中国艺术史的研究领域, 我们至今还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方法系统而是采用西方艺术史学科的研究体系, 这就导致了中国艺术史学科竟然还是“西方人文学科的一支。”

史书《二十四史》读后感700字 篇3

这里面有关于每个朝代的最精华的一本书的内容,加起来一共有24部书,又称之为24史。《快读二十四史》是取而是二十四史里面最精华的东西编成的,所以叫做《快读二十四史》。里面每个传纪第一个是这个人物的生平概括,然后是原文,之后是译文。

这些是世代的人们花费自己大量的时间,查阅大量的资料才写成的,这些都来之不易,这些都是前人的结晶,今天,我们将他们凝结在了一起,以便于阅读,在阅读的时候,有谁不去感叹这前人的心血呢?

但是受有些时候时代的影响,记载有可能不太全。比如说司马迁的《史记》吧,当时史记要记载汉武帝几位皇子的生平,但是因为一场太子谋反案,而有三个加入进来的皇子就不能写他们的生平了。

当我们在读这些前人所写的历史时,也不免要想一想他们写史时所要面对的那些困难了。这些困难会对他们写历史造成多么大的影响啊!但这些,就只能留着去让后人中的有心人去填补了!要不然,就一直遗憾下去。

可惜的是,今天在读这本书的,有几个能体会到当年写史时史学家的痛苦之处和艰难还有付出的心血结晶呀!他们干什么不好,为什么非要来忍受着失去青春耗费心血的痛苦来写史呢?尤其是司马迁,都受了刑了,还要坚持写史。

《二十四孝》读后感 篇4

我看完了二十四孝之后很感动,现在我知道了孝是什么:孝是在父母事业有困难能给予帮助,孝是在父母很累的时候端上一杯热水,孝,大到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让父母终身受益,小到只是在节假日给父母干一些家务。二十四孝也正是如此,就让我和你们一起来探讨二十四小中的一孝----《怀橘遗亲》。

这个故事讲得是:从前,绩儿和父亲一起到袁将军家做客,袁将军用橘子招待绩儿,绩儿尝了一口,觉得很好吃,心想:妈妈还在家里,她最爱吃橘子,我把剩下的橘子都带回家给妈妈吃吧,于是就趁袁将军不注意,偷偷拿了几个。黄昏,绩儿和父亲该走了,在绩儿和袁将军道别时,那几个橘子掉出来了,袁将军调侃道:“来我家还要拿东西吗”?绩儿父亲大发雷霆,道:你这个逆子,怎能偷别人家东西呢?绩儿说到,我看袁将军家的橘子很好吃,母亲也喜欢吃,所以就想拿一点,给母亲尝尝,袁将军看绩儿是个大孝子,就给他了许多橘子。这个故事中的绩儿看到好东西首先想爸爸妈妈,这不正是我们现代孩子所缺少的一种品质吗?

现在我想对大家说一句话:“百善孝为先”。所以请从现在开始,好好孝顺你的父母长辈吧!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篇5

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二十四孝图》,才明白有些内容是不人道的。《二十四孝图》中的内容非但没有起到教孝的目的,还让人产生了不可名状的恐惧。不禁试想在这样必须舍己的状态下,才能尽孝,正常人又怎能做到呢?这无非是封建制度下的愚民政策。它只会拼命引导要求人去做到,这无非是便于统治,而不是尽孝。对这样的孝道加以宣扬,这不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人吃人的世界”?

我仿佛能想像到,在那时一个年幼的孩子听过《二十四孝图》,正睁大眼睛小心翼翼地看着父母的一言一行,时刻担心自己也有被埋掉的危险。可爱而又幼稚孩子的童心,竟被这故事吓到如此地步,这难道是封建统治者所始料不及的?我想这恐怕是他们所期望的。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讲,封建孝道教育不过是将“肉麻当作有

趣”,我似乎感觉到先生嘴角的一丝冷笑了,他犀利的笔锋似乎在说:“这根本不顾儿童性命的‘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罢了!”

如果要细细分析《二十四孝图》中所谓的孝,我觉得“郭巨埋儿”的一段可以当作一个范例。“郭巨埋儿”的故事是说一个孝子郭巨,家里贫穷,生了儿子之后怕养不起老母,就要把亲生儿子埋掉。我想,那些把这个故事改编润色、一代代传下去奉为典范的人们,本来是要赞扬郭巨的孝顺吧。可年幼的鲁迅读了后,竟然“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的”,竟然

对这些孝子们产生了抵触心理,“不仅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父亲去做孝子了”。这是何等的悲哀!

很多人认为,鲁迅这般话太过激,不过我认为这是一篇掷地有声的批判封建意识的宣战书。并且关于老莱子稍近人情的记载以及刘向《孝子传》说郭家要埋郭巨时掘得黄金一釜,郭巨并未被活埋的记载,说明《二十四孝图》是那些儒者编了来骗人的,是用来摧残儿童心灵的。

“二十四孝”及背后的法律 篇6

早在春秋战国时,儒家孔孟都极为重视孝道,积极倡行孝道。自汉代开始,孝从对人行为的要求上升为治国之道。汉初由于儒家传人的影响,统治者更是提出“以孝治天下”,两汉皇帝谥号多带“孝”字,一直到清末“孝治”仍未间断。“以孝治天下”对文人士大夫影响甚大,自东汉刘向作《孝子传》,魏晋之后,不少士人编著《孝子传》或《孝传》,至唐代逐步形成了“二十四孝”,由历代二十四个(或虚或实的)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汇集而成。唐末五代“二十四孝”的提法非常流行,不仅“在宋代已经流行开了一套定型的二十四孝故事”,而且“在山西、河南、北京、辽宁、甘肃等地的辽、金、元墓葬中曾经多次发现过彩绘与石雕线刻的二十四孝”。至元朝,郭居敬编写《二十四孝》时,由于其著作通俗易懂的编撰体例和所选孝子更加祛愚昧化,删去了属于兄弟之间的友爱或亲属之间的情义的人物故事,只保留了对父母(或祖父母)的孝行和男性孝主体,并对一些故事进行了更加合理的加工等,使“二十四孝”故事基本固定下来了,而且广泛流传,影响深远,以至于一般认为是郭居敬首辑《二十四孝》。[1]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

对于《二十四孝》,前人人也早已做过评述,如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摘自《朝花夕拾》)。鲁迅先生说几乎是人人都知道二十四孝的故事的。但是高兴之余,接着就扫兴,听完二十四个故事,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因为尽管郭居敬删去了一些极端愚蠢的孝行,“哭竹生笋”还是不现实的;“卧冰求鲤”要危机自己的性命;“老莱娱亲”、“郭巨埋子”令人反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遭到了严厉的批判,其孝思想也未幸免。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同时社会道德水平的现状愈来愈堪忧,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再次受到重视。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旗帜下,孝道越来越受到重视,《孝经》开篇即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然而《孝经》等毕竟较为晦涩深奥,而《二十四孝》较为通俗易通,于是几乎就被原封不动的用来教育子女、学生和舆论宣传孝道的通用读物,甚至佛教徒也参与进来,如现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个卡通版本《孝行今古图说》就是由佛教徒制作,由释净空法师题名。尽管我们不遗余力的通过“二十四孝”宣传、教育孝道,但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趋势愈来愈强,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恕难预料。

由于传统社会把孝与治国之道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因此,“二十四孝”故事的出现与流传背后也有深刻的法律因素。

二、“二十四孝”背后的法律

我国古代法律和道德很难分开,孝不是单纯的道德问题,法律也非保护人的权利为宗旨。“二十四孝”中有些孝行本身就是违反当时的法律,如《元典章·礼部六》有“行孝割股不当”条和“禁卧冰行孝”条。然而更多的时候,不孝是“十恶不赦”的重罪,也即是很多情况下,人们尽孝并不是人们的道德水平高,而是法律的重惩使人恐惧,因而要行孝。

不孝入罪始于周。秦商鞅变法时,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在家庭内部矛盾上认可孝,《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有《(迁)子》(请求将子断足足迁到蜀地)和《告子》(请求将不孝子处以死刑)两个案例;《法律问答》中有“殴大父母,黥为城旦舂”,殴高大父母处罚比照“欧大父母”;“非公室告”也与孝有一定关系。汉代,为我们所熟知的“亲属相隐”,由汉孝宣帝下诏颁布,多少体现了对孝的重视,因为卑幼首匿尊长均不为犯罪,而尊长却要区别对待。《春秋决狱》流传下来的五个案例中,其中两个也与孝有关。汉代与孝有关的法律不只是这些,《张家山汉简》的《贼律》和《告律》中共有七处规定与不孝有关的犯罪,其处罚轻者鬼薪白粲,重者弃市。当然这主要是一般法律规定,若要从案例来看,不孝罪(此时为广义上的不孝,非十恶中不孝罪)的表现和处罚更多。从三大类主体——诸侯、官员和平民来一一展现。诸侯不孝罪有:服丧期间行奸、作乐;服丧娶妻妾;事(祖)父母不顺;诬告父母。官员:任官前,经察举有不孝行为,不仅不得为官,且要致罪下狱;为官有不孝行为,影响仕途。平民:子女不孝,不告不理,即告,教化先行;养子奸污继母,杀无赦[2]。妻不孝,法律上夫可以休妻等。魏晋时与孝有关的法律越来越多,除了沿革前朝法律,又有很多创新,最为我们所熟悉的当属“准五服以制罪”、“存留养亲”了。

魏晋时期“准五服制罪”主要还是体现在亲属株连方面,而在亲属相犯方面家族主义法还只限止在家庭的范围,尚未有对五服服叙的需求。南北朝时期亲属株连的范围逐步向家庭范围压缩,而亲属相犯的家族主义法的范围则由家庭向宗族扩展,从而“准五服制罪”的重心由亲属株连向亲避相犯转移,到了唐律中,完全确立了亲避相犯。一般来说,卑幼侵犯尊长,服叙越近处罚越重;相反,尊长侵犯卑幼,则服叙越近处罚越轻。

对于不孝罪,最重要的就是由北齐时法律规定的“重罪十条”,后经隋文帝改为“十恶”这个影响千年的法律事件了。将十恶在专门规定,说明:第一,强调这些罪行的严重性质;第二,不得享有八议特权,也不得享有请、减特权;第三,不得赦免;第四,犯十恶皆重惩。重罪十条中与孝有关的规定为“恶逆”、“不孝”、和“内乱”,十恶继承了这一规定,但把“不孝”拆分为“不孝”和“不睦”。

恶逆,“谓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不孝,即控告、咒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另立门户、分割财产(与商鞅变法基本相反)、供养有缺;为父母服丧期间,谈婚论嫁、寻欢作乐、不穿孝服;知祖父母、父母丧,隐瞒不办丧事;以及谎称祖父母父母丧。这些行为在性质上,与恶逆罪一样,都是对尊亲属的侵害,只是侵害的程度更轻。不睦,“谓谋杀缌麻以上亲,殴告夫及夫大功以上尊长、小功尊属”。内乱,“谓奸小功以上亲、父祖妾及与和者”。“和奸”,指通奸。这些规定自秦汉多少均有出现,只是到了《开皇律》最终定型,同时被后世历代法典所继承,并无根本改动。其他有关孝的法律几乎都是由此延展出来。

这其中“不孝”罪规定繁琐和尽可能的详尽,譬如守丧期间:匿丧最高刑流二千里,最低刑笞四十;居丧释服从吉最高刑徒三年,最低刑笞三十;居丧作乐、杂戏最高刑徒三年,最低刑杖一百(路遇奏乐而遂听者);居丧嫁娶杖一百;居丧参预吉席杖一百(实际可能更重);居父母丧生子徒一年;居父母丧别籍异财徒一年;居父母丧求仕徒三年;父母死诈言馀丧不解官徒二年半。此外,唐律中最终确立的父母的主婚权,私自结婚也属不孝等。尽管不能用自由、权利观念衡量古人,但对守丧规定如此之严也是严重干涉了人们的私生活。这些法律在现在都消失了,但是作为(法律)意识却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头脑中了,至今挥之不去,譬如很多地区,父母过世后的三年内过年时是不能贴红门联的。

在清末礼法之争时,争论的焦点为:干名犯义、存留养亲、无夫奸和亲属相奸、子孙违反教令的存废,以及子孙队长尊长能否行使正当防卫权。这五点内容几乎都与孝有关,对于不孝类犯罪,礼教派和法理派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法理派妥协。在仿照近代刑法模式立法的《大清新刑律》中附上《暂行章程》,规定了无夫妇女通奸罪;对尊亲属有犯不得适用正当防卫;加重卑幼对尊长、妻对夫杀伤害等罪的刑罚;减轻尊长对卑幼、夫对妻杀伤等罪的刑罚等。至民国也没有彻底废除。

以上是对不孝行为主要的而非全部法律规定,尽管如此,可见惩罚之严。若是尽孝,法律往往也会奖励,譬如举孝廉,东汉的江革,也是“二十四孝”中“行佣供母”的主角,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尽管法律对孝与不孝有明确的规定。然而,社会行为变化万千,到底何种行为属于孝或者不孝,在没有抗辩制的环境下,只有官方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确定。由于官民的生活条件等不同和缺乏沟通,使得官方对孝的判断多带有武断性,平民很难判断有些具体行为是否符合孝道。受“二十四孝”故事影响,民间出现了埋儿奉母、割股行孝等被人们称之为“愚孝”的行为。

综上,人们所熟悉的“二十四孝”更多的是对孝的倡导和教化,其背后的法律却很少有人关注,古人尽孝或行孝,并不仅仅只是内心的道德水平高尚,更多的是法律对于各色不孝行为的严惩,以至于出现愚孝行为。当然,统治者不只是通过惩罚来促使世人行孝,也通过奖励鼓励大家行孝。因而,古代的孝也含有很多的威逼利诱成分,这从传统留下的历史文献就可以看出。“二十四孝”本身有不少故事就是如此,如“孝感动天”、“郭巨埋子”、“卖身葬父”、“行佣供母”等,是以权、利、色相诱世人行孝。

参考文献

[1]赵超.“二十四孝”在何时形成[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1).

二十四孝读后感 篇7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那么生养之恩又何以为报呢?虞舜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向我们诠释了他的博爱。舜生母早逝,继母的二个孩子总是加害于他:在舜修补粮仓时,他的父亲和弟弟纵火行凶,舜机智逃脱;在舜掘井时,继母与弟弟又密谋杀死他,舜使尽浑身解数才逃出升天。可是,面对家人三番五次的陷害,善良的舜毫不怨恨,仍然敬父疼弟。他的孝心感到了天地万物,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除草,同时,帝尧听闻舜的孝心与才干,便把女儿下嫁于他,后又传位给舜。舜登基称帝后,仍不忘友爱兄弟恭敬父母。

子曰:“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敬亦敬之。”舜教会了我们以博爱待他人,而闵损善待亲人的品质也给了我们不少启迪。闵损自幼丧母,孤苦无依,继母还时常虐打他。冬天两个弟弟吃饱穿暖,而他却只能穿上芦花做的“棉衣”,挨饿受冻。一天,父亲外出,闵损站在雪地里冷得直打颤,一不小心把马鞭掉到了雪地里,父亲严厉斥责他,朝他甩去一鞭子,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这才知晓闵损生活的并不好,大怒之下,想要休掉妻子,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父亲十分感动,便依了他。继母听闻,悔恨不已,从此待他如亲子,一家人父慈子孝,共享天伦。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只有用最诚挚的孝心来报答父母。春秋时期有一孝子名郯子,父母年老,患有眼疾,他不顾自身安危寻来鹿乳治亲。一天,郯子身披鹿皮钻入鹿群,挤取鹿乳,看见猎人射杀母鹿,心生不忍,便掀开鹿皮现身,将供奉双亲的实情告知,猎人敬他孝顺,便赠以鹿乳,护他下山。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篇8

所谓《二十四孝图》本讲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书,主目宣扬封建孝道。但其“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

先说说那个郭巨埋儿吧。说晋代有个叫郭巨,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家产分两份,给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母极孝。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妻子商量:“儿子以再生,母亲死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儿子抱出,挖坑埋。兴好挖出坛金子,才免儿子死。

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举,却有违人性,不合儒家“天地性,人贵”人本观念。看似孝,其实残忍。古有求神父母治病舍身,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念,今有父母治病献五脏,极少有父母去杀人。节约粮食,就想自己亲生儿子杀,则有违老母爱孙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所以有人这种孝举,称“愚孝。“

随便翻《二十四孝图》,这样字眼映入眼帘:“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读后感《二十四孝图读后感》。“刻木事亲”、“埋儿奉母”让人感冷酷无情;“孝感动天”、“

假期读了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这样的一篇文章,虽然名叫《二十四孝图》,但其实并没有写出如何孝顺父母,没有起到教孝的目的。其中的卧冰求鲤却让童年的鲁迅产生了恐惧,他一直认为孝顺父母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从文章中可以读出鲁迅先生对封建制度的厌恶。试想这种常人不能做到的,却又拼命引导要求人去做到,是便于统治,不从根本上解决贫穷问题,却要求人们做出十分极端的行为并以此为孝道,而且还对这种孝道加以宣扬。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感受,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以及了中国儿童可怜,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进行了抨击。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图》的文章,给我印象十分深刻,颇有感受。

文章讲的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

先说说那个郭巨埋儿吧。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二十四史》读后感 篇9

《二十四诗品》“雄浑”品起、“流动”品终而不止的篇章结构, 可见道家哲学对其框架建构的意义。“雄浑”品先说“大用外腓, 真体内充;返虚入浑, 积健为雄。”“体用”之说, 《道德经》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王弼注:“以无为体, 以有为用。”“大用”亦见《庄子·人间世》大栎树的寓言。道家哲学着眼于天地人, 行文时如椽之大手笔, 其实代表着一种勘破纷扰表象的大智慧、大境界, 而道家可贵之处犹在于言“大”却丝毫不鄙薄“小”;这其中同样包含着诗歌乃至艺术的普遍法则, 即小中见大、大归于小。《春江花月夜》中细微纤妙处如“月照花林皆似霰”的点点洁白, 高远时如“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千古川上之叹, “大”“小”浑然和谐;“一枝红杏出墙来”而指向整个“春意闹”的意境亦如是。

真体, 即合乎自然之道、得道之体;《庄子·渔父》篇中借客之口说:“礼者, 世俗之所为也;真者, 所以受于天也, 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 不拘于俗。愚者反此。”“虚”是自然之道的特征, 《庄子·人间世》中借仲尼口说:“……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 心斋也。”“浑”是指自然之道的状态,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这里道家即认为, “受于天”、顺于道, 便是自然之“真”, “真”便“浑”, “浑”而“虚”。汉语诗歌从“杭育杭育”的原始呼号、从“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的《诗三百》一路走来, 其生命力之所在, 离不开其顺应人心人性之道的“真”, 离不开语言的能指以及这种文体本身咏言、言志表情达意功能的“浑成”, 离不开作者字里行间情思的留白、读者期待视野的“虚”的空间。末“流动”品说“荒荒坤轴, 悠悠天枢;载要其端, 载闻其符;超超神明, 返返冥无。”天地如枢轴, 转动不止, 万物流动不居, 看似纷繁陆离, 但都无出于空无之“道”, 竟是道家高论。文学创作与赏析中,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 情动于中, 论激于心, 诗与思流动回环, 亦见此理。

整个《二十四诗品》以道家哲学思想始, 以道家哲学思想终。中间各品除“悲慨”、“缜密”、“含蓄”、“绮丽”、“沉着”、“纤秾”六品没有明显涉及道家哲学以外, 其余十八品无不以道家哲学为诗境创造的指导思想。 (2) 可见, 道家哲学, 尤其是《庄子》的思想是理解《二十四诗品》的理论基础与境界归宿。

“雄浑”品首四句讲的是“雄浑”美的哲学思想基础, 文气像宇宙本体之“道”那样周转轮回, 日月盈昃, 运行内在自然之健, 而外腓 (外在显现) 自有一股雄浑之气概。中四句乘势而进, 创作/鉴赏主体得自然之道, 海纳百川, 兼容万物, 文气如鲲鹏之腾风而起, 横贯太空, 自在自如。后四句对雄浑诗境创作特点加以凝练地概括, 诗之回肠荡气如天马行空, 纵横恣肆, “超以象外”, 但诗之“神”、之“旨”、之“趣”又“放手而并没有脱手” (钱钟书《围城·序》) , 正“得其环中”, 是“返虚入浑”;言“雄浑”境界的抵达, 必须超乎言象之外, 而能得其环中之妙。“雄浑”是二十四品中最重要的一品, 它所激赏的“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的诗境创造思想, 贯穿了整个二十四品。

“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的思维方式直接出自《庄子·齐物论》:“是亦彼也, 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 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 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 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 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枢”字本意是门上的转轴, 引申指事物重要的或中心的部分、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枢, 户枢也, 户所以转动开闭之枢机也。”《道德经》中无“枢”无“环”概念。《庄子》中直接出现“枢”这个喻象的语境还有《徐无鬼》、《让王》、《盗跖》三篇, 三处皆取其实义。拿“枢”做比, 赋予其丰富哲学内涵的则只有《齐物论》中如上文引用一处。《庄子》中“枢环”比喻仅见于《齐物论》中, 可见贯穿《二十四诗品》的“枢环”意象, 在老庄经典中直接指向《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 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 以应无穷。”成玄英疏:“偶, 对也;枢, 要也。体夫彼此俱空, 是非两幻, 凝神独见, 而无对于天下者, 可谓会其玄极, 得道枢要也。”是是非非, 皆因分别心而起, 只有找到这种非彼非是、即彼即是的观照状态, 泯一是非彼此, 才能得大道的枢纽。“环”,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璧肉好若一谓之环。……环引伸为围绕无端之义。”又蒋锡昌《庄子哲学?齐物论校释》:“‘环’者乃门上下两横槛之洞;所以承受枢之旋转者也。枢一得环中, 便可旋转自如, 而应无穷。此谓今如以无对待之道为枢, 使入天下之环, 以对一切是非, 则其应亦无穷也。”《庄子·则阳》还说:“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 与物无终无始, 无几无时。”郭象注:“居空以随物, 物自成。”也就是说, 一切任乎自然, 则能无为而无不为。是为《齐物论》中重要的哲学观照方式, 在面对纷纷攘攘万事万物之时, 不再生分别心, 而泯一是非彼此, 以作齐物观。因为从宇宙万物的各自本性的立场出发去观照考量, 万事万物都是齐一的无差别的, 就像“齊”字的本意所指:长在高山上的禾苗看起来高远, 长在低地的禾苗看起来低矮, 但它们原本都是一样高低, 齐一而无差别, 这便是大道的原本。以这种“泯一是非彼此的齐物观”为道枢, 思接大道的本体, 在变动不居的宇宙天地万事万物之环中,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映日荷花别样红, 各得其所, 逍遥无穷。

相应地, 《二十四诗品》“雄浑”品认为, “反虚入浑, 积健为雄”, 返归于虚静, 臻于浑然之境, 心中有宇宙大道, 蓄积真气, 胸中有大沟壑, 笔力充沛磅礴, 天地间纷然万象尽如过眼烟云, 从而在对待胸中、笔下意象之时, 我自“下笔如有神”;“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 早已超越了纷繁表象, 而神遇其大道之本体, 自然而然, 优哉悠哉;“持之非强, 来之无穷”, 心念所至, 画龙点睛, 山高水深, 风神无限, 是诗, 更是道, 吟成白雪心如素, 黄河远上白云间。诗境创造中的“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理论, 由笔下传神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而不敖倪于万物” (《庄子·天下》) , 浑然一体的诗境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意味, 犹如昼夜运行、变幻莫测的混沌元气, 日新月异、生生不息。末尾“流动”品视天地为枢轴, 围绕着大道本体的轴心周转不息, 究其本源, 皆顺应天道大化, 可看作对“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理论的升华与泛化。再看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心随长风去, 吹散万里云。”长风拂尽千千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已得大道本体雄浑之枢, 尽在天地之环中逍遥游。

道家哲学因其空灵高远的精神境界, 超功利、重自由的审美诉求, 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鉴赏及理论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十四诗品·雄浑》的“枢环”意象便是中国古典诗歌受道家哲学影响的纤芥一例。文学从来不是封闭自守的, 而是秉“学”之枢而游移于各个精神文化领域, 采精取华, 得“文”之环中。

参考文献

[1] (清) 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2012.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篇10

《二十四孝》主要讲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个孝敬父母的故事。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亲尝汤药》和《弃官寻母》。《亲尝汤药》主要讲述了汉文帝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怠慢。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以便母亲随时照用,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亲口尝过后才让母亲服用。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人丁兴旺,使西汉十分发达。汉文帝作为一位皇帝如此孝顺,怎能不让人敬佩。他更让我明白了一个人无论都忙,无论自己的事业多么重要,我们都不能对父母不闻不问。不管工作多忙,不管路有多远,都要心系父母,都要常回家看看。其实父母要的并不多,一声嘘寒问暖,足以抚慰他们孤独寂寞的心灵。

更让我感动的是《弃官寻母》。朱寿昌七岁时,生母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朱寿昌做官后,行四方寻找母亲。找到线索之后,他便弃官寻母。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在陕西和母亲相遇了。多么感人的孝子啊!

这时一个声音在脑海中不停地问:“孙天乐,你呢?你是一个孝子吗?”“当然,可是有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会因为一些小事,冲着妈妈发脾气,让妈妈很生气。那一次,我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两包薯片,准备明天吃。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妈妈竟然正在吃我的薯片。我很生气,对妈妈大吼道:“你为什么吃我的薯片,你赔我。”“儿子,薯片这种油炸食品,你不能多吃,我煮了又有营养又好吃的鸡蛋,你快起来吃吧。”“我不吃,我不吃,我就要你赔我的薯片。”就这样我闹得妈妈很头疼。现在想想真惭愧啊!妈妈为了我的身体发育,让我少吃不健康食品,我竟然冲她发脾气。就算是又有营养又好吃的东西,我也不能只想着自己啊!

我以后一定孝顺父母,一定不让父母操心,更不能让他们生气。

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人们必须有的精神品质。而孝道是拥有美德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有人说“教”就是孝道的文化。曾经我们可能都犯过错,但我们只要好好学习孝道的文化,并践行于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好人,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二十四节气》读后感 篇11

在讲最后一个节气的那天傍晚,妈妈回家的时候带了一盒糖。这盒糖长得跟平常的糖不一样,它是大大的一整块的糖,上面还有一层粉粉的东西,盒子上写着“麦芽糖”三个字。我很纳闷,它是用麦芽做的吗?这个糖这么大,我跟妹妹可怎么咬下去呀?我可能一次吃不完这么大一块糖吧……妈妈说不许我们先吃,这可个是“教具”。难道,这个是做实验用的吗?

很快,又到了我和爸爸的亲子阅读时间,我们要讲的《原来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大寒篇。我们一起读完了最后一页的“灶王节”。原来每年灶王爷都要回天上去做报告,人们会在小年这一天举行祭祀,贡品中最特别的就是麦芽糖,一来是希望灶王爷嘴甜好说话,二来是希望粘住灶王的嘴巴,让他别打小报告。

《二十四史》读后感 篇12

一、《二十四孝》纳入法学本科教育的主要原因

《二十四孝》是以儒家所倡导的孝道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产物。它是中国传统法制在道德领域的直接反映,蕴涵着丰富的、能够体现中华民族风俗风情的本土法治资源。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十四孝》体现了儒家“礼”的要求

中国传统法制所强调的礼法结合,主要表现为“亲亲”、“尊尊”的基本原则在立法、司法实践活动中的贯彻和执行,它直接反映了中国传统法制所追求的忠孝理念。以《孝经》提到的五孝为标准,《二十四孝》的孝行可以进行如下归类:

“居则致其敬”:孝感动天(虞舜),为亲负米(东周·仲由),单衣顺母(东周·闵损),拾葚供亲(西汉·蔡顺),为母埋儿(东汉·郭巨),涌泉跃鲤(东汉·姜诗),扇枕温衾(东汉·黄香),行佣供母(东汉·江革),怀橘遗亲(东汉·陆绩),恣蚊饱血(晋·吴猛),乳姑不怠(唐·唐夫人),亲涤溺器(北宋·黄庭坚),弃官寻母(北宋·朱寿昌)

“养则致其乐”:戏彩娱亲(东周·老莱子),啮指心痛(东周·曾参)

“病则致其忧”:鹿乳奉亲(东周·郯子),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哭竹生笋(三国·孟宗),卧冰求鲤(晋·王祥),扼虎救父(晋·杨香),尝粪心忧(南齐·庾黔娄)

“丧则致其哀”:卖身葬父(东汉·董永),闻雷泣墓(魏晋·王裒)

“祭则致其严”:刻木事亲(东汉·丁兰)

从上述归类可以看出,《二十四孝》的“孝行”集中体现为“善事父母”,其中父母在世时的孝行占据主导。故事中行孝之人正因践行了符合“亲亲”要求的“孝”,他们中的多数后来被崇尚“尊尊”的最高统治者授予官位,充分体现了任官要孝的标准。

(二)《二十四孝》提供了中国传统法制的案例

在中国法制史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古代文献的阅读障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不足等因素,使得中国法制史的课堂教学停留在一般的讲解方面,很难找到老师和学生都熟悉的法制个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二十四孝》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以中国古代的婚姻法制为例,在讲述有关离婚规定时,必讲内容为“七出”,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如果把“刻木事亲”中的东汉人丁兰休妻的依据为“七出”中“不顺父母”直接指出,将可以起到形象化的教学效果。我们再以中国古代的继承法为例。一般来讲,中国古代的继承人范围多为儿子,女儿继承权受到较多限制,儿媳能够有继承权的更为少见。“乳姑不怠”则提供了儿媳如何享有继承权的案例。故事主角唐夫人的婆婆长孙夫人在年事已高后,牙齿脱落,唐夫人每天盥洗后,都到婆婆房间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长达数年之久。长孙夫人因此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后来,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1)尽管我们从故事中看不到唐夫人从婆婆那里继承了多少财产,但她却从婆婆那里得到了后世子孙都要孝顺她的家训。这是继承的另类方式。

(三)中国传统法制特别重视对不孝行为的惩罚

不孝行为在中国传统法制中历来要受到重罚。《周礼·大司徒》把国家应重点惩治的犯罪归纳为八种:“以乡八刑纠万民:‘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姻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乱民之刑”。这一记载表明,西周时期不仅将不孝行为列为要被惩罚的行为,而且还被列为乡八刑之首。《孝经》也把不孝行为列为罪中重罪,比如该书“五刑章”就提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儒家经典对不孝行为的基本定性,随着儒学独尊地位的逐渐取得而为后世立法所确认。从秦汉时代开始,不孝行为就被列为国家加重制裁的重大罪名。至北齐时期,北齐政权为强调对严重危害封建专制统治和严重违反封建伦理纲常行为进行重点打击,首创“重罪十条”,把当时认为最严重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十种犯罪列于律首,其中不孝行为位居第八。《开皇律》承袭“重罪十条”,创制了“十恶”制度,将不孝行为列为第七个重点打击的行为。自隋至清末变法前,不孝行为一直是“十恶”制度中的重要部分。

那么,何谓不孝?《唐律疏议》中解释了“不孝”的含义,即一切不敬及有违于家长意志的言行均可视为“不孝”,还反复强调“父母之恩,昊天莫报”,“父母之丧,终身忧戚”,“祖父母,父母及夫为人所杀,在法不可同天”。此外,不孝行为还扩展到父母犯罪。只要不是“十恶”之罪,知道父母罪行的子女为父母隐匿犯罪事实是天经地义的事,若是子女违反而告发父母犯罪,将因此视为不孝而被法律所严惩。

二、《二十四孝》纳入法学本科教育的具体实践

基于上述理解,笔者尝试将《二十四孝》引入了法学本科教育。具体做法是:

(一)看图阐释,读诗说事

中国历来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为了宣扬《二十四孝》,古人早已将每一个故事归纳为二十字的五言诗句,这为法科本科教学实践提供了便利条件。

笔者把《二十四孝》纳入法科本科教学的安排是,根据课堂进度计划,将《二十四孝》分为二十四次课完成,每次掌握在五分钟之内;每次由老师提供二十四孝图和诗句;学生结合图画和诗句即席进行讲解,当众描述出该图画和诗句所蕴涵的场景,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评判补充;如果没有能够全面的讲解出来,再由老师进行补充。下面我们以“戏彩娱亲”(图画和诗句如下图)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戏彩娱亲

戏舞学娇痴 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 喜气满庭闱

“戏彩娱亲”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孝顺双亲的故事。在常人看来,年已70岁的老莱子经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来逗父母开心的形象,已经是奇事一桩。因为在传统中国人的眼里,70岁的老人如果身穿彩衣就可能会被视为老不正经,如果像儿童一样戏耍更会被视为有智障或者精神病。而当老莱子为双亲送水偶尔不小心跌倒时,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更让人坚定了他有智障或者精神病的嫌疑,无怪乎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说:“将‘肉麻当做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但如果看到诗句的后两句和图画上显示的老莱子双亲均开心在笑时,若知晓“父母在,不称老”的儒家传统,那么一个大孝子的形象就树立在我们面前,对他的认识就转向尊敬了。

(二)诵读兼备,纳入考核

我们仅仅将《二十四孝》的故事结合诗句和图画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阐释还远远不够,因为学习中国传统法制的最终意义在于服务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在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笔者一直这么看待中国的历史:五千年来,中国其实一直在走中国特色的道路。这种特色,正是中国五千年文化迄今尚在延续的深层次原因。可惜的是,这种特色或许我们至今尚未发现或者更多地对它存在着误解。如今,西方法治话语在中国的流行,不但使诸多中国法律元素在慢慢流逝,而且使中华民族潜移默化地正在失去自我。与之相反的是,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则愈来愈浓。为此,笔者主张,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在向西方学习借鉴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还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本土资源的支持,学习古典文献是重要路径之一。而囿于财力、物力以及时间,为引导学生去阅读文献,寻找既简单又直观的方式,成为笔者的可行性选择。《二十四孝》就符合这样要求。

结合《二十四孝》的特点,每次在课堂上讲解之后,我都明确把背诵《二十四孝》的诗句纳入考核内容。具体考核方式是:单独背诵,即由一个同学站起在课堂背诵,结合熟练程度和准确程度当众评分;集体背诵,即由三至五个同学在课堂上一起背诵,除依据单独背诵的标准评分外,还对大家的集体意识进行考核;如果出现不能背诵的现象,则由该同学在课堂上朗读诗句,当然所得分数将相应减少。这样做到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知《二十四孝》,积累古文献知识,提高传统文化的素养。

(三)寒暑省亲,躬身实践

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是课堂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一个不孝顺长辈的晚辈不可能真诚交友,一个不孝顺父母的子女不可能忠诚事业,一个不孝顺家人的不可能真爱社会。因此,笔者关注学生发展的内容之一就是孝。

在课间休息期间,笔者常常和学生聊聊家常,比如和父母聊天的话题、家里发生的一些琐事,其意除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其发展外,主要是了解学生对孝的实践。必要的时候,还会对学生实践孝的情况进行测试。笔者在法科本科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之后,都会提出如下要求:(1)要求学生每周往家给自己的父母打一次电话(时间可长可短);(2)要求学生寒暑假期间给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或者父母亲洗次脚。

参考文献

二十四孝故事优秀读后感 篇13

这个“卖身葬父”的主人公是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人,年纪幼小时母亲早亡,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湖北),后来父亲也死了,董永为把父亲埋葬,吧自己卖给富农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与槐荫下遇一女子,说她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个月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说自己是天上的仙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这《二十四孝故事》每一个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想:“我们应该学习《二十四孝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孝敬父母和长辈,虽然不必像古人一样,但我们也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报答他们,孝心能感动天地。

二十四孝故事优秀读后感2

《二十四孝》这本书里的二十四个故事,每个都很精彩,每个都很感人。

像第十七个故事——《哭竹生笋》这个故事,它主要是讲了晋朝的孟宗,年少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将他抚养成人。在母亲的督促下,他终于有个成就。孟宗十分孝顺。有一年,母亲突然病倒了,难以咽下饭菜,只是很想喝竹笋煮的羹汤之类的东西。可当时是冬天,哪儿有新鲜的竹笋呢?孟宗跑到竹林里找啊找,可是找不着,他急得扶着竹子大哭。这时,奇迹发生了,他泪水飞洒处,都长出了新鲜的竹笋。孟宗很高兴,挖了几棵捧回家,精心做成羹汤,母亲喝了汤,病也治愈了。

说是竹笋羹汤把孟母的病治好的,倒不如说是孟宗的孝心把孟母的病治好的。孟宗能力有限,自然会在如此矛盾的情况下手足无措。

但孝心还是感动了天地,使冬天长仙笋。无论这是真的故事还是神话,孟宗的孝心十分难得呀!

总之,《二十四孝》这本书几乎每个故事都这么引人入胜,令人叹为观止。

二十四孝故事优秀读后感3

大家都说“百善孝为先”,这么多善举当中孝是排在第一位的,然而,大家知道古代的人是怎样尽孝心的吗?这个暑假我读了二十四孝的故事,让我给大家讲个卧冰求鲤的故事吧: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因为小的时候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很不慈爱,还常常在王祥父亲面前搬弄是非,父亲渐渐对儿子也冷淡了。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王祥不计前嫌,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到鲤鱼,正在他祷告的时候,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突然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他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大家看,王祥不仅有一颗纯洁的孝心,我觉得他还有宽宏大度的品质,他的继母居心不良对他心存厌恶,还借着父亲百般刁难他,而王祥不管继母怎样,总是孝敬她,尊敬她,为了继母的爱好历经千辛万苦。虽然故事的结尾没有写到继母,但我想继母一定被王祥的孝心感动了。

除了这个故事,二十四孝里还有忠孝双全的沈云英、打虎救父的杨香、弃官奉亲的潘岳、卖身葬父的董永、都能给我们带来感动。

读完二十四孝,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我突然觉得满足。因为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一直在长辈的爱中成长。有什么事都可以由家长代劳,我们有什么需要他们总是尽量满足,身体不舒服或受到打击,前来关系的也是他们,指导学习,纠正错误的还是他们。长辈给予我们太多的爱,我们应该孝顺他们,不用像古人那么极端,泡一杯茶、捶一捶背、洗次脚、或是使成绩提高往往就是孝顺长辈的最好方法。

让我们怀着一颗孝心孝敬长辈吧!

二十四孝故事优秀读后感4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更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十四孝故事》通过二十四个故事描述了古人的孝行,代表了当时社会和儒家的孝道观。在我们今天看来,许多故事是不可思议的,像戏彩娱亲的老莱子,埋儿奉母的郭巨,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中是匪夷所思的,竟然能把自己的孩子埋了,这样的父亲值得学习吗?这使我刚看《二十四孝故事》,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但是,当我耐心把书本读完后,竟为书中人物的孝心所感动。“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当前许多老人的新声,谁又能像刘恒那样亲尝汤药,为母担忧,像王裒那样日夜侍候在床前,衣不解带地喂汤喂药,像庾黔娄那样为父尝粪呢?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感动于这些孝子的一片孝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习孝经人物中的一片真诚孝心,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对于现在不知孝为何物的“小皇帝”,我们更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孝经中的故事,学会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二十四孝故事优秀读后感5

《二十四孝图》图文并茂,非常感人。我发现,百事孝为先,小时候那些孝顺的人,长大都有了很大的成就。

二十四孝有: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芦衣顺母、鹿乳奉亲、戏彩娱亲、卖身葬父、刻木事亲、行佣供母、怀橘遗亲、为母埋儿、扇枕温衾、拾萧异器、涌泉跃鲤、闻雷泣墓、乳姑不怠、卧冰求鲤、恣蚊饱血、扼虎救父、哭竹生笋、尝粪忧心、弃官寻母、涤亲溺器。其中,我最喜欢刻木事亲,意思是: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南(今河南黄北)人。

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见面,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子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虽然这篇文章里木头人的手指会流血不现实但古代人真的是孝顺。现在有很多人特别是我们这代人一天到晚都是在想自己该怎么样,自己吃的好不好,玩得好不好,向父母要这要那,达不到要求就发脾气,有时对父母和长辈说话、行为很不礼貌。

和前人相比我真的对“孝顺”二字没有做好。读了这本书,我以后一定要孝顺父母,尊敬老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吧!

二十四孝故事优秀读后感6

我看了二十四孝这个故事,里面许多孝子都很有孝心,如舜……等人都很孝顺父母,都很有孝心,而现在都是父母疼我们,而不是我们孝父母,以前舜的弟弟象串通父母要杀了顺,可舜仍对父母很孝顺,什么事都以父母为天,因为是父母养活了他,他干什么都依着父母,而不依自己。

还有人为了让父母吃米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都不怕,拿着钱去买米。直到排上队买上米才肯回家。想想以前那些人多么有孝心,多么孝父母啊!我们现在却不孝父母,而是父母疼我们。看来我们也要学他们一样孝父母,让父母不吃苦,让父母过上好生活!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世代相传,把孝传到千秋万代,让每个人都有孝心,来孝顺父母。

二十四孝故事优秀读后感7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为《二十四孝》的书,里面的故事有很多,让我给你们讲一个吧!

原谷九岁时,祖父已经非常年老,不能劳作了。原谷的父亲厌恶祖父,想把他丢到荒郊野外。原谷听说后,再三为祖父求情,却遭到父母的斥责。

次日凌晨,父亲把祖父放进篓子,背着去将祖父丢弃。去荒野的一路上,原谷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祖父。篓子里的祖父,神情暗淡地注视着频频回头的孙子。

将老人背到荒野后,父亲命原谷丢下篓子回家。原谷说:“不,篓子还有用!等你年老了,我还可以用这篓子把你背到这里来。”父亲听后十分生气:“小孩子怎么可能这样跟大人说话?”原谷反驳道:“你能这样对待爷爷,我为什么就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你呢?”

原谷的话使父亲大为震惊,继而羞愧难当。于是,父亲跪倒在祖父面前哭求饶恕,然后将老人重新抬回家中,精心赡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尊敬父母,孝敬长辈,百善孝为先。

【二十四孝故事优秀读后感】相关文章:

1.二十四孝故事优秀读后感4篇

2.二十四孝故事初中优秀读后感8篇

3.二十四孝故事

4.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范文8篇

5.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范文3篇

6.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范文300字

7.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3篇

8.二十四孝故事的读后感

上一篇:贵州省药品生产日常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下一篇:精美的邮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