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运动第二课时教案(共12篇)
海水运动第二课时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洋流的分类及地理意义、分布规律。
2。树立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意识。
【教学重点】
1。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系统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复习旧课】
1。海水的运动形式有哪几种?
2。按成因分,洋流有哪几种?
3。秘鲁渔场的形成与什么有关?
【引入新课】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神秘而富有挑战性,我们要不懈地努力,探索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
【讲授新课】
1。表层洋流的分布
(1)展示气压带和风带图,引导学生据此图风向画出风海流的流向,然后展示洋流模式图。
(2)展示海陆轮廓图,引导学生根据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对洋流流向的影响,尝试画出洋流分布略图,教师归纳小结。
(3)展示洋流分布略图,引导学生根据此图小结洋流分布规律,并判断:寒流与暖流、逆时针洋流分布、顺时针洋流分布。
(4)总结
副热带海区洋流系统的环流方向与大气运动中的气旋还是反气旋旋转方向一致?
对比:全球大气环流南北半球共6圈,而大洋环流共几圈?(读图思考)
由于南极大陆的存在,南半球的洋流系统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对比南北半球西风漂流的水温。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4~75,初步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暖流和寒流的概念
(2)暖流的作用: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3)寒流的作用:降温、减湿
秘鲁寒流: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气候的形成(4)寒流和暖流交汇:促进渔场形成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等的形成。
【总结新课】洋流对地理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
【巩固新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哪条洋流沿岸干燥少雨,为什么?(2)A、B、C、D四海区何处可能形成大渔场?(3)从A到C海区,画出航海中的最快捷航线。为什么?若该图是太平洋,请说出被利用的洋流名称。(4)在太平洋中,乙洋流的名称是什
海水运动第二课时教案 篇2
本节是全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氯不仅是卤素中最有代表性的元素, 也是最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是进一步学习元素周期律的基础。
教材对氯气的性质、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检验等介绍较为全面。这对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 巩固学生的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大有裨益。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全面认识物质、辩证认识物质的能力。
教材设计了“思考与交流”“实验”“学与问”等栏目, 充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时还设计了“科学史话”“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栏目, 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识、化学史, 体会科学研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已经学习了氧元素、氢元素以及碳元素的性质, 而在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系统地学习了金属的相关性质, 在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中已经对非金属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基本可以运用原子结构的基本理论分析元素的性质。学生应该可以依据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得知氯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 可以推测出氯元素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在教学中, 可以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动手实验、科学探究等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 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3) 了解氯离子的检验和氯气的用途。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学习, 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精神;
(2) 通过氯气与水、碱反应的探究,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阅读、图片展示和介绍, 让学生了解氯元素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让他们能关注生活, 关注生活中的化学;
(2) 通过氯气泄漏事件及其处理, 树立学生辩证地认识化学物质, 克服学生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
四、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和氯离子的检验。
2. 难点:探究氯气与水和碱的反应。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法、情景创设法、讲授法、归纳总结法、训练法。
学习方法:探究实验法、自学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训练法。
六、课时安排
本节主要分析第二课时的知识, 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氯气与水、碱的反应和归纳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再通过视频展示氯气在战争、泄漏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克服学生对化学的恐惧心理和辩证看待化学物质的态度。本课时在实验室进行教学。
七、教学流程
播放广告片:30秒。
展示:1分钟。
教师展示84消毒液等物品, 让学生也展示自己带来的含氯的物品。
学生讨论:3分钟。
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氯水是氯气溶于水还是氯气与水反应了?请设计实验证明。
学生相互交换意见, 根据每组实验台上的药品和仪器, 每个小组整合出一个实验方案, 组长列出需要的实验药品和实验步骤。教师巡视, 并对各组的实验方案进行指导。
学生实验:2分钟。
每个组按照本组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记录好实验现象, 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做好汇报的准备。
讲解分析:10分钟。
教师利用某一组的方案, 与学生一道分析讨论, 做实验, 归纳总结科学探究的步骤:
呈现问题:氯气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2) 有白色沉淀生成。
设计实验: (1) 证明H+:加蓝色石蕊试液;
(2) 证明Cl-:滴加AgNO3, 再加稀HNO3。
实验验证: (1) 溶液先变红, 再褪色。
分析结论: (1) 有H+, 说明发生了反应, 也否定了我们的假设。 (2) 小褪色, 说明有物质使有色物质褪色。
(2) 有白色沉淀, 证明有Cl-, 进一步证明发生了反应。
呈现问题:是什么物质使有色物质褪色?
猜想假设:上述 (1) (3) 反应中, HCl、O2是不能使有色物质褪色的, 猜想可能是Cl2或者是HClO使有色物质褪色。
设计实验: (1) 在干燥的Cl2中加干燥的红色布条或鲜花;
(2) 在干燥的Cl2中加湿润的红色布条或鲜花。
实验验证: (1) 红色布条或鲜花没有褪色。
(2) 红色布条或鲜花褪色。
分析结论:说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 使有色物质褪色的是HClO。
总结归纳:2分钟
次氯酸有强氧化性, 能消毒、漂白。
科学探究的步骤:呈现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析结论。
展示总结:2分钟
展示上节课的氯水, 观察一天以后, 烧瓶上方是否有气泡, 并总结次氯酸的不稳定性。
实验引入:1分钟
教师演示实验:在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 再加氯水。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先变红, 红色褪去。
讨论实验:4分钟
分析红色褪去的原因, 并用实验进行证明。巩固科学探究的步骤。
学生会有两种观点: (1) NaOH与氯水中的酸反应, 溶液为酸性, 红色消失。 (2) 氯水中的次氯酸漂白了红色。
演示并讲解实验:再向上述溶液中加NaOH, 如果溶液变红, 则证明是观点 (1) ;如果没有变红, 则证明是观点 (2) 。
再次总结科学探究的步骤。
学生练习:2分钟
书写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书写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巡视、辅导、纠正。
自主学习:2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84~85页, 思考下列问题:
1. 为什么不用氯气直接消毒和漂白, 而要选用漂白液、漂白粉或漂白精?
2. 用上述物质消毒、漂白, 有没有坏处?
3. 氯气的用途。教师总结:1分钟
因为氯气能有一些有机物反应而得到一些有毒物质, 而对人的健康有危害。
让学生正确认识物质的两面性, 辩证地看待化学物质。
展示:2分钟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第一次将氯气用于战争。出示《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播放视频《镇雄氯气泄漏》。
学生讨论:2分钟
某地发生氯气泄漏, 如果你是居民, 如何逃生?如果你是消防队员, 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抢险?
教师总结:2分钟
展示逃生图片, 并讲解一些逃生的注意事项和知识。
展示救援图片, 并运用氯气与水、碱反应的知识解释救援措施。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并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化学物质, 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
分组实验:2分钟
让学生检测自来水中是否存在氯元素。
总结:氯离子的检验:先加少量稀硝酸, 没有现象, 再加硝酸银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 证明有氯离子。
小结
八、板书设计 (略)
九、教学评价
本节教学采用了以《每天都要接触到的朋友———氯》为主线, 让学生体会到氯元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氯原子结构分析来推测物质的性质, 同时对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巩固和复习。通过氯气是否与水反应进行科学的探究, 总结归纳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通过氯气与碱反应, 让学生实践科学探究的步骤。通过氯气的泄露、在战争中的使用等对人类的危害, 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化学物质的观点和运用化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克服学生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从具体的实施来看, 教学效果很好。
《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篇3
本文是莫怀戚先生的一篇言辞真切的散文,它虽选取生活中的感人的平凡故事,但意蕴十分丰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3)感知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学法】
教法: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学法:先整体感知课文,再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最后领悟课文深长意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檢查预习,认识亲情
(1)整体感知文本,谈最深感受。(2)以小男孩的身份简练讲述散步过程。
(三)走进文本,感受亲情
1.散步是多么平凡的生活小事,而作者却抓住了瞬间的美丽,感受了特有的温馨和美好。看看谁有发现美的眼睛?
(1)从文章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最感人的地方,读一读。(2)采用句式:“我喜欢的是___________,因为它美在(写出了)________。”谈谈你喜欢这句话的理由。
2.走近四人
(1)阅读赏析文中一对年轻的母子。小孩子:天真、可爱、聪明、伶俐。妻子:一言不发,尊重丈夫,贤妻良母,疼爱孩子!(2)阅读欣赏文中一对年长的母子。
赏析母亲:
a.组织现场表演,邀请母亲散步。母亲信服儿子的善举,体谅儿子的孝心,对儿子言听计从,多么慈祥。
b.赏析品悟对孙子的疼爱。
c.品读小路的景色,感悟母亲看得远,预料到路障,体会母子深情。
小结:母亲——善解人意、疼爱孙子。
阅读赏析:
他很孝敬母亲。哪里看得出来?(1)体会母亲过冬的艰难。(2)体会生命如此美好!(3)体悟作者对母亲最大的孝顺。
(四)品析体会,感悟中心
(1)让学生谈谈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2)总结:“尊老爱幼,就是中华传统美德。”本文结尾的这句话就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和妻子”对老人和孩子那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感受到尊老爱幼的世界才是完美的世界。
(五)拓展迁移,实践创新
我们随莫怀戚一家散步,真是让我们感受到幸福的家庭生活中,小小的细节都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真切感人的关爱。
(六)抒发情感,课堂总结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意。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五中学)
海水运动第二课时教案 篇4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 B.海水中溶解的主要无机盐有Na、Mg、K、Ca、SO4、Cl、Br等
C.海水综合利用,可将海水淡化与制食盐及氯碱工业、镁工业、钾工业、溴工业等形成联合工业体
D.海水淡化因能耗大,成本高,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
【解析】 A项中涉及海水淡化的几种主要方法,正确。B项中海水含有Na、Mg、K、Ca、SO4、Cl、Br等,因此可以从海水中得到NaCl、MgCl2、KCl、MgSO4、CaSO4、MgBr2等物质。C项中海水淡化的同时,得到了含盐较多的卤水,为氯碱工业、镁工业、钾工业、溴工业等提供了较好的原料,可以降低成本,C项正确。D项中最初海水淡化能耗大,成本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使用规模的扩大,成本已大大降低,故错误。
【答案】 D 2.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生产步骤有:①浓缩结晶 ②加熟石灰 ③加盐酸 ④过滤 ⑤熔融电解,正确的生产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 C.②④③①⑤
2+2+2---
+
2+
+
+
2+
+
2+
2-
-
-
B.⑤④③①② D.③④②①⑤
2+
-【解析】 海水中含有Mg,加入Ca(OH)2可生成Mg(OH)2沉淀:Mg+2OH===Mg(OH)2↓,过滤可得到Mg(OH)2固体。如何由Mg(OH)2制取金属镁?根据金属的冶炼方法知应电解含Mg
2+
△的熔融化合物。若直接加热Mg(OH)2,则Mg(OH)2发生分解生成MgO:Mg(OH)2=====MgO+H2O,MgO熔点高,很难熔融;工业上不采用电解熔融MgO的方法,而是将Mg(OH)2转化为MgCl2,MgCl2电解熔点低,电解熔融MgCl2可得金属镁:MgCl2(熔融)=====Mg+Cl2↑。
【答案】 C 3.海水是镁的主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洗涤、过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④电解得到产物。下列关于提取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取自大海 B.进行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富集MgCl2
用心 爱心 专心C.可用电解熔融氧化镁的方法制取镁 D.电解法冶炼金属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高温【解析】 有关反应方程式:CaCO3=====CaO+CO2↑,CaO+H2O===Ca(OH)2,MgCl2+电解Ca(OH)2===CaCl2+Mg(OH)2↓,Mg(OH)2+2HCl===MgCl2+2H2O,MgCl2=====Mg+Cl2↑。
熔融【答案】 C 4.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的组成可能是()A.NaCl Na2SO4 C.NaCl Na2SO4 I2
B.NaCl NaBr Na2SO4 D.NaCl NaI Na2SO4
【解析】 当Cl2足量时,由于Cl2和NaBr、NaI反应生成的Br2易挥发,I2易升华,Cl2和Na2SO3反应生成Na2SO4和NaCl,所以A项正确;C项错误;当Cl2不足时,因为I还原性大于Br,故D项错误;当Cl2的量不足以使NaBr完全反应时,B项也是可能的。
【答案】 AB 5.(2009年安徽理综高考题)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通电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右图所示,电解总反应为: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有0.1 mol Cu2O生成
【解析】 从反应中得知Cu在通电时失电子,在阳极放电,发生氧化反应,另一电极(石墨)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2H2O+2e===H2↑+2OH,相应的2Cu+2OH-2e===Cu2O+H2O,转移0.1 mol电子生成0.05 mol Cu2O,故B、C、D项错。
【答案】 A 6.用电解水的方法分析水的组成时,需要加入一些电解质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不易加入的物质是()A.Na2SO4 C.KOH
B.NaNO3 D.CuSO4
+
-
+
+
+
+
-
-
-
--
-【解析】 前提要电解水,则必须选择放电能力小于H或OH的Na,K与H比较,H2++
2+
2-
-
-
-优先放电,但Cu与H比较Cu先放电,加入D则不是电解水;SO4、NO3与OH比,OH优先放电。
【答案】 D
用心 爱心 专心7.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 ②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洗涤沉淀物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 ④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干燥晶体 ⑤电解上述晶体的熔融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ⅡA族 B.向洗涤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可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C.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干燥晶体的目的是抑制MgCl2水解 D.步骤⑤也可以采用电解该晶体水溶液的方法
电解【解析】 D项中操作的反应方程式是MgCl2+2H2O=====Mg(OH)2↓+H2↑+Cl2↑,即电解MgCl2溶液得不到镁。
【答案】 D 8.近年来,冠以“绿色”的新概念不断产生,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化学等。这里的“绿色”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象表述。“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出发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4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并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硝酸A.Mg――→Mg(NO3)2
Cl2NaOH溶液稀硝酸B.Mg――→MgCl2――――→Mg(OH)2――――→Mg(NO3)2 O2稀硝酸C.Mg―――→MgO――――→Mg(NO3)2 浓硫酸BaNO32溶液D.Mg――→MgSO4――――――→Mg(NO3)2 【解析】 C项无污染,操作简单易行。【答案】 C 9.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d为阳极、c为阴极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用心 爱心 专心
+
+
2+
+
2++
+E.水蒸气
【解析】 ①Mg(OH)2难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在K、Na、Mg等阳离子中,Mg与石灰乳提供的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
②“充分利用当地海洋化学资源”,它暗示的是利用贝壳中的CaCO3生产生石灰。③镁单质易被氧化,因此冷却镁蒸汽应在还原性的氛围中冷却,题给物质中只有H2不和Mg反应。
【答案】 ①沉淀Mg[或制取Mg(OH)2] ②贝壳 ③A
14.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元素,下面是某化工厂从海水中提取NaCl、Mg(以MgCl2形式存在)和Br2(以NaBr的形式存在)及综合利用的生产流程简图:
2+-
+
+
2+
2+
请回答:
(1)Mg(OH)2中加入盐酸后,要获得MgCl2·6H2O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
A.蒸馏 C.过滤 E.冷却结晶
(2)利用MgCl2·6H2O可制得无水氯化镁,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隔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关于隔膜电解槽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隔膜的作用是防止氯气和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接触而发生反应 B.电解之前应除去Ca、Mg以防止电解时生成Ca(OH)
2、Mg(OH)2堵塞隔膜 C.阴极产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 D.电解槽的阳极用金属铁网制成
(4)母液中常含有MgCl2、NaCl、MgSO4,KCl等,可进一步加工制得一些重要的产品。若将母液加热升温到60 ℃以上,随着水分的蒸发,会逐渐析出晶体,此晶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过滤上述晶体后,将滤液降温到30 ℃以下,又逐渐析出晶体,用一定量的冷水洗涤该晶体,最后可得到比较纯净的________晶体。
2+
2+
B.灼烧 D.蒸发
用心 爱心 专心
【解析】(1)由溶液中提纯易溶于水的晶体,常用蒸发、冷却结晶的方法。
(2)MgCl2·6H2O制无水氯化镁,如果直接加热MgCl2·6H2O不能得到,应将MgCl2·6H2O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得无水MgCl2。
(3)隔膜法电解槽的阳极用碳棒制成,阴极为铁网,所以D错误。
(4)将母液加热升温到60 ℃以上,由图象可知MgSO4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有MgSO4晶体和氯化钠析出,然后将滤液降温到30 ℃以下,又逐渐析出KCl晶体。
【答案】(1)D、E、C(2)在HCl气流中脱水,防止MgCl2水解(3)D(4)MgSO4、NaCl KCl
海水运动高中地理教案 篇5
1.使学生了解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
2.使学生理解洋流的成因。
【教学重点】
洋流的成因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为什么说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水源和热源?
2.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引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郑和下西洋”,在航海技术比较落后的明代,郑和为什么能够远涉重洋呢?
【讲授新课】
1.波浪、潮汐和洋流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72页,回答:
(1)海水有哪些运动形式?
(2)试分析各种运动形式对人类环境和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
老师小结:
(1)三种运动形式;
①波浪形式以风浪常见,此外还有海啸,前者受外力形成,后者为内力作用的体现;
②潮汐:白天海水涨落为潮,晚上海水涨落为汐;
③洋流:突出其时间性、方向性和规模大。
2.洋流的成因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3,回答洋流按成因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3.风海流
(1)引导学生回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思考在不同纬度,洋流的流向一致吗?为什么?
(2)然后出示气压带和风带图及洋流模式图,引导学生观察风向与洋流走向的关系。
4.密度流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3第二段,了解密度流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
近似封闭的地中海和开阔的大西洋,哪个盐度高?为什么?密度又怎么样呢?
(3)讲解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及海水流向。
表层:大西洋→地中海
深层:地中海→大西洋
(4)举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水艇在出入直布罗陀海峡时,如熄灭了发动机,则能避开对方的监听。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洋流知识,分析该事例的可能性,并说明理由。
(5)思考:
红海是盐度最高的海洋,经曼德海峡与印度洋联通,那么曼德海峡洋流流向如何?盐度最低的波罗的海呢?
5.补偿流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
什么叫补偿流?补偿流分为哪几种类型?(水平流和垂直流,其中垂直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2)举例:
秘鲁渔场的形成。
【总结新课】
本节课的重点是洋流的成因。
【巩固新课】
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赤道流三类
b.洋流是海洋表层常年大规模地沿着一定方向流动的水流
c.暖流都在大洋西岸
d.海水总是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
海水运动第二课时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教学过程 : [创设情景] 我们都知道由海水可以晒制食盐,但晒盐过程的原理你理解吗?本节课我们将以“海水晒盐”为载体,学习“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并完成有关的实验探究。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1.由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的基本过程
先将海水引入 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 池,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 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
2.对饱和溶液的理解 [补充实验] 以硝酸钾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饱和溶液的有关性质。提出你的设想:探讨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速度。[结论]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对同一种物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
D.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作业 ] 思考:要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引入] 既然大多数物质在水中是有一定的溶解限度的,那他们的溶解能力大小如何表示和衡量呢?
[提出问题] 我们同样需要思考的是:哪些因素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请提出你的假设。[实验探究]
(一)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1.溶质种类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温度和水的质量
2.温度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温度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溶质的种类和水的质量 [实验结论] 在溶质种类和溶剂的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升高温度时,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的溶解限量会升高;当降低温度时,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的溶解限量会降低。
[学生讨论] 根据刚才探究的结果,请你为溶解度试着下一个定义。[定义] 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的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活动天地] 绘制溶解度曲线
[讨论] 从溶解度曲线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的活动,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1.我们只需要通过实验测得10组温度和溶解度的数据,就可以在坐标纸上绘制出溶解度曲线,而从曲线图上,我们可以查得0℃-100℃之间任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所以,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像表达,具有直观、连续等优点。
2.如果将几种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叠加在同一张坐标图上,我们就能得到更丰富的信息,例如: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判断哪些物质是易溶物,哪些是可溶物或微溶物;两条曲线的相交点,意味着在这个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选择分离提纯混合物的方法等等。
[课堂练习] 下列各因素中不会影响固体溶解度的是()A.溶质的种类 B.溶剂的种类 C.溶剂的多少 D.温度
[回顾思考]通过对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学习,你对“结晶”已经有了哪些认识?
(二)晶体——有规则外型的固体
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的两种途径: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 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引入新课]
三、粗盐的提纯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1.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 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纯净的食盐?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方法总结] 工业上净化食盐时,先将粗盐溶于水中过滤,目的是,若要除掉可溶性杂质,需加入、、等物质,将 等可溶性杂质转换为沉淀,过滤除去,最后用 将溶液的pH调节至7,浓缩即得精盐。
[深入思考] “工业上净化食盐时,先将粗盐溶于水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加入氯化钡、纯碱、2-2+ 2+烧碱等物质,使SO4、Ca、Mg等可溶性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最后用盐酸将溶液的pH调节至7,浓缩即得精盐。”
针对上述叙述,运用你所学过的复分解反应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加入的氯化钡、纯碱、烧碱分别要对应将、、离子转化为沉淀; ⑵如果这些离子是由CaCl2、MgSO4溶解于水形成的,那么依次加入适量的烧碱、氯化钡、纯碱时,会怎样反应?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课堂小结]由学生思考发言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海水“晒盐”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由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的基本过程
二、溶解度
1.溶质种类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温度和水的质量 2.温度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温度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溶质的种类和水的质量
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的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二)结晶的两种途径: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 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
三、粗盐的提纯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1.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
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纯净的食盐?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方法总结]
《观潮》教案——第二课时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提升文言文阅读素养。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课件、观潮的图片及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一、导课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的创造。
二、新授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播放学乐师生典型的导学成果。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板书)观潮
潮来时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2.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3.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4.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5.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
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6.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
7.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三、练习
读一读下面的段落,按要求完成练习。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 找出这段话中意思相近的三个词语写下来。(犹如)(如同)(好像)2.这段话是按(B)顺序来写的。A.从近到远的 B.从远到近的
3.这段话从(形态)和(声音)两方面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4.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C、D)的修辞手法。(多项选择)A.拟人 B排比 C.比喻 D.夸张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五、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2.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六、板书
观 潮
远
潮来前 雄伟壮观、(钱塘江潮)潮来时
近
《荷花》第二课时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欣赏荷花的美丽,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重点: 了解荷叶、荷花的样子,欣赏荷花的美丽。
教学难点: 理解“画家”指谁; 想象“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的景象。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看荷花录像引入
1、导言:荷花被称为“花中仙子”,它美丽高洁,受到古今文人墨客的喜爱,留下了大量永荷的诗文。指名读句子。出示诗文: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 周敦颐《爱莲说》)(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 王昌龄《采莲曲》)(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 杨万里《小池》)
荷花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
2、板书课题,齐读题目。
二、新授
1、(1)、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用“__”标出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用“﹏”标出课文描写荷花的句子。然后把你划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
(2)、我们先来看描写荷叶的句子。出示句子。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荷叶的什么特点?(多,绿,又大又圆)从哪里看出?(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分析。
有 没有发现这是一句什么句?比喻,把荷叶比作大圆盘。指名读――齐读
2、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荷花更美。那么谁来读读描写荷花的句子?
(1)老师觉得这句话写的特别美: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讨论交流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评:你觉得哪个字最能体现出荷花的美?“冒”
我也觉得这个字用的特别美,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长才叫冒?(使劲地长,快速地长)假如让你来写这篇文章,你觉得“冒”字可以换成哪些字?把换的字带到原句中读一读。
(探,钻,顶„„)你们觉得和冒相比,哪个字最恰当?为什么(“冒”字更能体现荷花的长的有力,生机勃勃。)
你想来学着荷花冒一冒吗?谁来读?(指名读)
评价:一朵小荷花冒出来了,你冒的真有力;你冒的真迅速呀。我看到一朵充满生机的小荷花冒出来了。
还有谁想冒?假如你们就是一朵朵荷花,头上是密密麻麻的荷叶,让我们一起冒吧。
过渡:你还觉得哪句话很美?(3)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才)
我看到了一朵欲放还羞的小荷花,真美。如果能配上动作一定更美,把你的手当作荷花的花瓣再来试试。多美的小荷花呀。谁还想来读?
多么招人喜爱的荷花呀。
过渡:你觉得哪句话最能体现荷花的美?
(4)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全都,露出)这是朵热情的小荷花,在阳光下尽情绽放。还有谁想来读的?读出他的热情。还有能体现荷花美的句子吗?
(5)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饱胀)
这是一种什么样子,谁来描绘一下“饱胀”?。(饱满得要胀破开来)。你能用动作演示一下吗?
你的感觉是最美的,还有谁想来读? 我感受到了你对荷花的喜爱。
4、小结:荷叶美,荷花更美,无论是含苞欲放的,无论是半开着的,无论是全展开的,所有的白荷花都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激情地赞美这美丽迷人的荷花吧!(齐读第二自然段。)书中的文字是如此优美,接下来就让拌着音乐我们欣赏一下这美丽的荷花吧。(欣赏)
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1、过渡: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着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引读)你能说说荷花有哪几种姿势吗?你想用什么词汇来形容赞美荷花? 学生说成语、古诗。。。
过渡:荷花的形象是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幽淡迷人,荷花的魅力是那么令人难忘!难怪作者面对满池的荷花,发出这样的感叹:引读:如果把眼前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指名回答)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了美丽的画卷。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得你不去热爱她!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来,夸夸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第三段)
四、组织想象
(课件展示荷花动画,师范读)
1、美吗?喜欢吗?想读吗?那就美美地多读几遍吧。(自由读)
2、读着读着,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指名说)
请注意,这里有一个“……”什么意思? 除了蜻蜓、小鱼,还有谁来了?他们又会说什么?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话吗?“——————,告诉我——————” 大家都想表达心中的感受,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去表现吧,引读:我忽然觉得„„播放音乐,五、结束语
3、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赞美荷花或大自然。
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吧!边看边想,大自然不用笔、不用纸,就给我们描绘出美丽的画卷,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或大自然!指名赞美。
例如:(荷花,你出淤泥而不染,我赞美你!)(荷花,你濯清莲而不妖,我赞美你!)(荷花,你亭亭玉立,不蔓不枝,我赞美你!)(荷花,你冰清玉洁,芳香四溢,我赞美你!)(荷花,你婀娜多姿,美丽无比,我赞美你!)(荷花,你不愧为花之君子,我赞美你!)
(荷花,你姿态各异,带给人美好的享受,我赞美你!)(荷花,你袅袅婷婷,像纯洁的少女,我赞美你!)
2、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洁白,清纯,努力向上。同学们,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吧,最后伴随音乐一起来赞一赞美丽的荷花吧。(齐读全文)
3、如此优美的文字,想把他变成自己的吗?那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一背吧。
八、作业设计
《泉城》(第二课时)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①、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②、理解第1自然段的句式特点,会用“有的„„有的„„”练写一段话。
③、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发自内心的赞美 教学难点:感受泉水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人们为什么称济南为“泉城”呢?
2、出示句子: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谁能加上“因为”连起来说一说。
二、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我们所了解的泉城如此美丽,作者笔下的泉城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到泉城去游一游。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泉水的,这些泉有什么特点?
2、试着说一下,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
(1)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
由于白浪上下滚动、翻腾,所以看起来像银花盛开一样。说明泉水非常美丽。
(2)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
谁来为我们模拟一下虎啸狮吼呢?模拟得逼真吗?让我们为他逼真的拟声鼓掌!
(3)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秋雨绵绵,秋风萧瑟,写的都是秋的凄凉,秋天容易让人感觉悲楚,情绪低沉。秋天的雨尤其如此。谁知道秋天的雨声有什么特点呢?(4)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
泉水就像珍珠一样晶莹透亮,闪着光亮。我仿佛听到了珍珠落地的清脆的声音。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太神奇了!
3、读一读这些句子,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4、学生交流讨论:(都有“有的”;前两个句子写泉水的形态,后两个句子写泉水的声音;先写看到的听到的,再写想像到的。)
5、回忆一下,平时的课外活动时间或者是体育课上,你们都做些什么活动呢?学生练习用上“有的”说一句话,如果能在后面加上自己想象到的,那就更好了。
6、通过对这一段的学习,现在你对济南的泉水有什么印象?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书的时候仔细体会一下泉水的美丽,神奇,把体会融于课文的朗读之中。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过渡:济南的泉水不仅多,而且也很美。在济南的七十二泉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个泉呢?
(一)、选学生最喜欢的先学(趵突泉)。
1、看视频资料:趵突泉。说说自已看了后的感受。
2、自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学生自读,同桌交流。
3、指名学生全班交流。(先介绍趵突泉的位置,再介绍趵突泉的特点。)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趵突泉。
我们已经兴致勃勃地游玩了趵突泉,回顾刚才我们游趵突泉时,我们先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泉水特点的句子,再谈体会。(二)、学习其他的三个泉
1、我们现在到了哪儿了?(珍珠泉)珍珠泉的泉水是什么样的呢?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看来珍珠泉的泉水非常得清,清到什么程度呢?
哦,泉水就像珍珠一样。为什么泉水就像珍珠一样呢?珍珠有什么特点?
泉水是从哪儿流出来的,是怎样流出来的?课文中有一个字表现泉水的流动特点,是哪一个字呢?“涌”字说明什么呢?
正是因为泉水有生命力,才体现出泉水的神奇。
珠串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呢?哦,珠串一会儿聚在一起,仿佛形成一颗大的珍珠,有时又分散开,仿佛珍珠散落了满地;有时又断断续续地,有时上升得快,有时升得慢。说明珠串的变化非常快,谁能用一个词语表现出珠串得变化特点?
写到这儿,作者仍决觉意犹未尽,“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们拎到了水面上来。”这里面有一个字用得非常形象,谁能告诉我是哪一个字?谁能为我们演示一下“拎”?拎高一点,速度快一些,再来一遍。现在明白什么是“拎”了吗?那么谁能告诉我“拎”么意味呢?,现在我们已经游览完珍珠泉,我们现在站在珍珠泉岸边,你想对珍珠泉说些什么呢?
指读课文。
2、现在我们来到了五龙潭,谁来为我们导游一下五龙潭呢?其余同学对照课本插图,你发现了什么?
五龙潭在什么位置?
五龙潭是怎样形成的?
同学们注意了,这儿有一个词表现了泉水的流动特点
为什么同样是写泉水的流动,珍珠泉用的是“涌”而五龙潭却使用“汇注”呢?
谁能为我们朗读一下第三自然段,把五龙潭的特点读出来呢?
3、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了黑虎泉,请黑虎泉的小导游为我们介绍一下。其余同学看图体会你读懂了什么。
黑虎泉在哪儿?泉口是怎么形成的?泉水是怎样流动的呢?
喷吐说明什么?
泉水不仅急,水量大,他还有什么特点呢?
4、我们已经兴致勃勃地游完了济南的四大名泉,要给这次旅行做一个总结的话,你想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你们和本文的作者一样,都说出了对济南壮丽景观赞美和热爱。
四、布置作业:
1、同学们通过找料或者上网的方式查阅关于泉城的一些信息,回去办一份手抄报,看看谁的内容新颖。
2、练习用“有的„„有的„„”写一段话,最好能加上自己的想像。
3、回家后,给爸爸、妈妈当导游介绍趵突泉。
五、板书设计:
珍珠泉
五龙潭
8、泉城
黑虎泉
天下闻名
《穷人》教案(第二课时) 篇10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展现穷人 “穷”境
1、《穷人》这篇课文中所写的穷人主要是指谁?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主要写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7自然段,用“——”画出能体现穷人“穷”的语句,好好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并批注出来。(吃,住,穿,为生活奔忙,环境)
3.教师小结、导人: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穷,而且自己已经有了五个孩子,为什么还要主动收养西蒙的孩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描述,走进桑娜和渔夫的内心地界,去感受他们那高尚而美好的心灵。
二、走进心理,体会品质
1.进入桑娜的心理,体会她的善良。
(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8-11自然段,找出描写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心理活动的语句。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儿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1)读第一个句子。
(2)讨论:“这样做”是指怎样做?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指的是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里。看到西蒙死了,桑娜有没有迟疑是否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的?没有
师:她有没有想,家里多了两张嘴,吃饭更困难?(没有)她有没有想,把人家的孩子抱回家,自己的孩子会更苦?(也没有)她有没有想家里七口人如今变成九口人,丈夫会更苦?(也没有)有没有想多了两个孩子她自己会更劳累,(更没有)是啊,她什么也没有想。毫不犹豫地把孩子抱回了家。师: 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力量驱使她这样做? 生:这是桑娜本能的行为,是她善良天性的自然流露。多么善良的桑娜啊,让我们再来读这句话
⑶教师小结、过渡:虽然桑娜本能地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中。但她心里却十分清楚自己一家的生活处境。想到出海打鱼仍未归来的丈夫,桑娜的心情是怎样?忐忑不安 1〉指名读第二个句子 学生反复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觉得桑娜心理很害怕。师:从哪句读出她很害怕?
生:他会说什么呢?“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生:我读出了桑娜的担心。“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 生:我读出了桑娜的坚强、有同情心,“……他会揍我的!那边话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桑娜抱回了两个孩子,丈夫打她,她都不怕 生:我读出了桑娜的担心、后悔。“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师:这时的桑娜心神不宁、思维很乱,她带着害怕、担心、同情、坚强,这就是忐忑不安。
师:谁能用读表现出桑娜的这份忐忑不安? 生:感情朗读。
师:不错,读出了她的担心、害怕,再慢一点就好了。再读。生:读出了桑娜的心理活动。
师:谁再来读读。生:感情朗读。
师:同学们,能给他一点建议吗?
生:声音太响,应轻一点。因为这是桑娜心里想的。师:有没有读得比他更好的?
生:感情朗读。
师:不错,读出了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
师:请同学们齐读,注意读出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师:同学们,这两段文字多次出现了同一个标点符号 生:省略号
师:对,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生:桑娜复杂、矛盾的心理。师:朗读时怎么处理? 生:用停顿表现出来 师:请一位同学读读 生:自己朗读。
师:想起为了生计还在风浪中拼搏的丈夫,桑娜的内心矛盾重重,再读(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师:矛盾、忧虑、担心、害怕,复杂的情感充斥着她的桑娜内心,生:再读(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师:此时此刻桑娜想了许多,思绪万千,害怕、紧张、矛盾,最后她怎么想的?(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 ,揍我一顿也好!)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所含的坚定的思想。桑娜对两个孩子的关心和对邻居西蒙的同情。
她的心情为何如此忐忑不安?(再读描写贫穷的句子)
生活的贫穷是桑娜忐忑不安的重要原因。(边说边板书)桑娜现在的生活就很穷,收养了两个孩子后生活会更穷。
教师小结:从桑娜矛盾的内心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她收养两个孩子的愿望的强烈,决心的坚定。
师:虽然桑娜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生活的贫穷让桑娜矛盾重重,忐忑不安。此时的桑娜多难啊!让我们带着心与桑娜感同身受吧!?(桑娜是一个极其善良的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⑷教师小结、过渡:为了挽救西蒙的两个孩子,做好挨揍准备的桑娜又开始犯愁着该怎么对丈夫说这件事情。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师:忐忑不安地等着丈夫回来的桑娜终于等来了丈夫,听说邻居去世了,孩子无人看管时,丈夫怎么说的呢?
3.品读对话,进入桑娜与渔夫的心理,体会渔夫的善良。1指名发言,出示句子。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①指名朗读句子。
②议议:渔夫的脸为什么变得严肃?他忧虑些什么?
(西蒙死了,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孩子是不能和死人呆在一起的,总要有人抚养。可是自己现在的生活已十分艰难,如果再添上两个孩子,往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③说说:渔夫经过一番简短的考虑,最后作出了一个什么决定?(把孩子抱来,一家人熬下去。)
④理解句子:“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a.换词法理解“熬”字。(挺、度、顶、坚持、克服„„)b.讨论:从“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这个“熬”字,说明渔夫准备过更艰苦的生活。从“总能熬过去”可以看出,渔夫已经下了决心,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这说明渔夫和桑娜一样,很善良。乐于帮助别人
C.同学们,这是怎样一对夫妇呀,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评价他们吗?
三、内化升华:与文中人物真情交流,升华情感。
在温暖、舒适而又简陋的小屋里,渔夫和妻子桑娜欣慰而忧虑的深情看着躺在床上沉睡的七个孩子——看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读了本课之后的感是什么? 生:桑娜,你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自己已经有五个孩子了,还抱回了西蒙的孩子。您是世界上最可亲、可敬的人!
生:渔夫,你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你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相信,你的付出会有回报的,上帝一定会保佑你们一家人的。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祝福他们一家,愿好人一生平安 读了本课之后的感触是什么?
感悟桑娜和渔夫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
四、作业设计
渔夫和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是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时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五、板书设计
穷人
桑娜
《争吵》第二课时教案 篇11
许超烨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谛的表现,感受人物心理活动状况和性格特点。
2、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珍惜友情,,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感受人物心理活动状况和性格特点。
2、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珍惜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深入学文,悟情明理。
1、争吵后,“我”和克莱谛的表现有什么不同?(1)争吵后,“我”的表现是怎样的?用“
”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2)争吵后的克莱谛又是什么表现?用“﹏﹏”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2、(多媒体出示父亲的话)A:读父亲的话。
B:你怎么理解父亲说的话?
C:父亲认为克莱谛比“我”高尚,是因为?
D、总结明理:明明是“我”做错了,克莱谛却原谅了“我”,还主动和“我”和好。所有这一切的做法,都说明在克莱谛的心里,“我”是他的什么人?(生答:朋友)既然是朋友,朋友间就应该——?(预设:宽容,理解,包容„„)
(三)、提升拓展,升华情感
1、同学之间难免发生摩擦,对吧?那请讲一件你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2、(多媒体出示诗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写朋友的小诗,请看:
朋 友
朋友是一杯清凉的茶水,口渴时,滋润你干裂的嘴唇; 朋友是一根明亮的蜡烛,黑夜里,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 朋友是一棵碧绿的大树,疲惫时,给你舒心的依靠; 朋友是一缕温暖的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
《争吵》让我们明白了朋友间要相互体谅,相互包容,要珍惜友情。《爱的教育》中,还写到了许多感动人的故事,建议大家利用阅读课时间读一读,你肯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
2、完成本课训练册。
《尊严》第二课时教案 篇12
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
(一)分析第三次对话
1.探究问题一:通过三次对话这年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探究问题二:杰克逊大叔怎么知道年轻人将会是百万富翁?
(二)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读一读、演一演这三次对话。
(三)师生互评。
1.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师小结:年轻人拥有了这么多的高贵品质,但是它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板书:努力
(四)总结课文:
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叶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五)知识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选择呢?我请大家读一下下面的小故事:师读(出示实物投影)选择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级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买东西。突然,他们被一阵锣鼓声吸引了。林林拉着朋友的的手来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还没等他们挤进人群,却被一位商人模样闹心耆死顺隼础?;小朋友,你想有许多钱吗?“中年商人低声问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说:“当然了!”那我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看你长的文文静静,是一名学习很好的孩子。只要你上台说,吃了我们厂出产的‘健脑灵’片学习才好的,我就给你一百元钱?“可是我没吃过这种药啊!我该怎么办?”,林林为难地问旁边的朋友。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来帮助一下林林该怎么选择,并说出你的理由。(生生相互讨论)
师总结:同学们的辩论很精彩,其实老师只想告诉你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板书设计:
7、尊严
(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努力==成功
教后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用一两句话文中的哈默,从中理解文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