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随笔作文

2024-08-30

清明节的随笔作文(通用14篇)

清明节的随笔作文 篇1

清明节是我国一年一度的节日,还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怀念那些死去的革命烈士,虽然今天没有下雨,但每个人的心就像被雨淋湿了一样,冰冷冰冷的。

我们在去烈士陵园的路上,路上人来人往,每个人不说也不笑,看不到一点高兴的表情,花儿,草儿也都低下了头,小鸟也在悲伤地叫着,我们来到烈士陵园,来烈士陵园扫墓的人很多,他们有的手捧花圈,有的手提花篮······连许多小孩子都手捧自己做的白纸花,我看见一个纪念碑,上面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里面的苍松翠柏都站立不动,我还看见革命烈士的坟墓,接着我们还听了领导的讲话,首先我们为革命烈士默哀三分钟。最后我们听了烈士们的生平事迹,在战争时代,革命烈士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冲上来,子弹打完了,用手榴弹,敌人把手榴弹扔过来,战士们快速拾起来,又扔过去,手榴弹在敌人中间开了花,手榴弹用完了,用刀砍。革命烈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安息吧,烈士们,我们会很快长大,沿着你们的足迹继续走下去,接着我们又去了乔冠华故居,知道了乔冠华是伟大的外交家政治家,为祖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次扫墓让我受益匪浅。

烈士们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仿佛在讲述他们的斗争故事。在我们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有他们洒下的鲜血。

亲爱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用青春和生命为民族解放和英勇奋斗取得的辉煌成就使我们钦佩;你们留下的崇高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和进步。

你们播下思想的种子,已经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引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今天,我们收到从你们手中传来的接力棒,应该拓展视野,掌握技能,全面提高自己,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奉献一份力量。

亲爱的革命先烈们,在这一刻,我们只想用鲜花来悼念,只想用花圈来表达我们的心意,只想用石碑来表达我们的敬意……但是,我们明白,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继承你们的意志,发扬你们的精神,让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取得更多的进步。

清明节的随笔作文 篇2

一、情境作文

“情境作文”这一概念至今没有明确的界定,我个人认为,“情境作文”是指教师通过创造性预设或组织呈现某种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将个体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从而实现作文教学。“情境作文”的核心是“入境写情”,要求学生学会观察、体验生活,积累“情境”的写作素材,并通过对素材的分析与有意重组和建构,实现“境与情的和谐统一”。它与传统的“单元作文”“活动作文”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自然而高效地实现学生从自发写作到自觉写作的过渡,并在这种过渡中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乐与成功的愉悦,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让师生双方都能实现“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所以说,“情境作文”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作文、自由作文,写作训练自始至终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关注与尊重。

二、学生随笔

从去年开始,我开始了“情境作文”的探索之路,而训练学生写随笔,则是“情境作文”教学法第一尝试。让我欣喜的是,一年的坚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学生为什么喜欢写随笔?为什么随笔练习中不会出现“假、大、空”的低效写作状态?为什么在随笔中能够写出学生的灵性?静下心来认真反思,我得出如下结论:

1. 学生随笔:自然的写作状态

学生随笔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日记、书信、文学创作等,它和现行的作文教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写作状态的不同。现行的作文教学,无论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或多或少都给学生写作加了一个无形的框框,影响了学生写作的自由度和内在张力。稍有写作常识的人都明白,一个人只有在没有外在压力的纯自然的状态下,写出的文字才是心灵的真实写照。真是美的前提,虚伪的文字无论用词多么华丽,形式多么独特,都谈不上美。文学首先是人学,文字本就是一个人内心的外在流露,是一个人心灵的自然宣泄,“文如其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学生只有在自然的状态下,才能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重赏之下,虽有勇夫,但重压之下,却不见得有真话。因此,无论是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还是在考场作文中,都很少见到“说真话,抒真情”的好文章,这种违反人性的写作,不仅违背了作文教育的初衷,更是师生一种共同的悲哀!我们也很难相信,一个在文章中经常说谎的孩子,会在现实生活中说真话。进一步再想一想,孩子们在编造“教师补课、同学生病、父母双亡……”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是平静的吗?是不是也有很大的无奈和痛苦?如果我们能这样想,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很多孩子连作文字数都凑不足!所以,我们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然状态”的写作情境。

2. 学生随笔:个性化的写作形态

学生随笔,与传统的作文相比,另一大不同点是个性化的写作。这种个性化的写作,既体现在写作形式的不拘一格,又体现在表达方式的自由选择,也体现在语言组合的个性运用(例如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文学既然是人学,当然是因人而异,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学生写日记可以,写书信可以,写幻想故事也可以;学生擅长叙事很好,擅长议论很好,擅长抒情、描写同样很好,为什么要强求写作形式与表达方式的一致呢?只要写的是文字,就是“作文”!我们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首先要体现在对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尊重。我们为人师者不必害怕学生写作的“随心所欲”,这种原生态的写作态度与写作形式,创作出的往往才是“真品”,才是我们最想看到的文字,才是孩子内心世界最真实的想法,对生活、对世界的最真实的思考与感悟!个性化的写作状态,需要的是我们教师的精心呵护,而不是冷嘲热讽,批评打击。否则,我们不仅是扼杀孩子写作的热情与激情,更在扼杀孩子自由纯真的天性。所以,我们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写作一定要宽容,尽管孩子的文字中有幼稚的或错误的一面。因为这正是我们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对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写作就不作任何指导,听之任之。

3. 学生随笔:三省吾身与情感倾诉

学生随笔,往往伴随着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反思。这种写作往往是自发的,是学生内心真实想法的流露,记录着他们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这种“三省吾身”的写作方式,是极为宝贵的生活习惯,是学生受用一生的财富。所以,我们教师对待学生的随笔,切不可以一般的作文来评价,而应视之为师生共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师生交流的最佳平台。对于学生的反思,正确的要肯定,要表扬;错误的要指正,要找学生谈心。

特别是学生随笔中的“心灵独白”型的日记,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品,区分对待,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地想出方法认真处理。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这样的日记,属于学生向自己信任的人的情感倾诉,孩子往往并不需要教师的指点与评价,需要的只是教师的认同,需要的只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来作为情感倾诉的对象。

作文基础等级之随笔的写作 篇3

随笔不是没有讲究。它篇幅虽短小,但要像麻雀那样,五脏俱全;它形式虽多样,但不能写成“四不像”,要符合文体的基本要求。

1.展示广博的知识。知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我们平时所背诵的、了解的、认识的,都可以归结到知识的范畴。随笔的写作,要求能把自己平时掌握的相关知识恰到好处地融会在文章中。

2.蕴含隽永的哲理。随笔的题材多以个人经历、身边琐事为主,有感而发,以小见大。这里的以小见大,就是要求写考生在借事抒情,夹叙夹议的过程中,蕴含一定的哲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笔虽与散文有一定的区别,但其文章的笔法却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在叙述或描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再现特定的场景。

3.抒写独特的见识。文艺理论家刘锡庆认为随笔一般应具说理的特点。既然说理,抒写独特的见识便是随笔写作的要点。尤其是文艺随笔,是以文学艺术领域的某些现象、观念、理论为写作对象,谈论自己的感受、意见、态度、体会的一种随笔。这类随笔的写作,“独特的见识”可以说是文章的生命。

二、随笔的分类

随笔是把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所感、所论发而为文。随笔之“随”,从时间上可谓随时可写。不拘什么时候,不必如小说那样需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典型形象;或如诗歌那样展开想象、抒发情感,要有创作上的思想准备。大体来说,随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记叙性随笔。记叙性随笔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片断或自己的偶然经历,基本内容是叙事写人。随笔的主旨是写情见性,它的抒写往往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有时直截了当说出,有时是隐藏在文字背后;描写的往往是人人皆有类似经历的平凡小事,但经过仔细体味后,往往使人发现世俗风情,感悟人生道理。

2.议论性随笔。这类随笔又叫“随感”或“杂感”。所谓“随”,有随手记下而非刻意为文之义;所谓“杂”,是指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大至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小至身边琐事,如花月鸟虫、校园风景、读书心得、亲人友人,无不可写。但随笔的重点还是一个“感”字,考生要有感而发,哪怕是一点思考、一点感受、一点闪光的意念都可写到文章中去。

3.说明性随笔。说明性随笔不同于纯粹的说明文,它看重的是事物中的意趣,带有鉴赏的性质,有时则借物抒怀,另有寄托。练习这类随笔,要以精细而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事物的特色,笔调轻灵,不刻意为文。正如王国维所说的那样:“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三、随笔的写作技巧

1.创设情景。随笔实际上应在宽泛的散文这个概念之内。画面,也可以称之为场景。随笔的写作一定要注意特定的场景的呈现。因为有场景,文章就生动,读者也便会因有身临其境之感而倍感亲切。当然,蕴含哲理是写随笔时要注重体现的。

2.中心明确。随笔的中心要集中、鲜明,正如我们通常说的散文要抓住“神”。具体写法可以抓住一事一物、一点情绪生发开去。联想议论,或叙或议,揭示某个见解、引发一点感触,或者抒发一份真情。章法上较自由,如话家常,力求言之有物,使文学性、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兼备。

清明随笔作文 篇4

我是第一次要去扫墓,在路上我心里总是猜测着山上的墓地到底是怎样的很是期待,终于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冲了上去,可是雨天的山坡路太滑了,“扑通”我摔了一个嘴啃泥。我爬了起来,我的.妈妈看了说:“大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山坡路得慢慢走的”。我听了我的妈妈的话,慢慢地走着。山上有许多果树:杨梅树、苹果树、香蕉树、橄榄树……一颗颗小杨梅挂在树上,有的苹果红得像喝了许多酒的小孩,香蕉像一只只小船挂在树上。空气清鲜极了!

走呀走,终于到了祖奶奶的墓前,我们把墓前的杂草清除干净后再把贡品和纸钱放到祖奶奶的墓前,点了香烛,开始祭拜了,我的妈妈嘴里念念有词的也不知在念叨着什么,拜好了把香烛插在土里,然后我们拿了几根木材点火,再把纸钱放进火里去烧,最后我们点起了炮竹,磕三拜之后把东西收好回家。

山上的祭祖人真多,到处都是钱纸和炮竹的回声,今天的山上可真热闹呀!

描写清明随笔作文 篇5

可他依旧是不在了。

古人有云: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啊,又是一年的清明,连日里天阴沉沉的,最终雷公电母忍不住了,提前把雨降下,还没到清明就已断断续续下子个星期的雨。今年我在郊区居住,与往年不同,我可以走进大自然,出了居住的地方向北一直走可以到山脚下,偶尔爬到山顶领略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壮。站在上面我居住的地方渺小的可怜,可是我仍然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一段最黑暗的时光。他突然离我而去,如果他临走前对我说些什么我可能不会这么伤心。

一家人终究心连着心。在他离开我的前一星期还在和友人谈论健在的长辈,并祈祷上帝容许他多活几年,看着我考上大学。可是他等不急了,一刻也没多留给我,让我陪他说说话,再听他苦口婆心的训斥。谁说不是这样?可怜的人们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清明又近了,倍加思念已故的亲人。走在田间小麦已过膝,昨日风吹了一宿,麦田里斜倚的泛着青涩的小麦呈现出涡旋状,青嫩的麦浪滚滚翻腾着,我的灵魂已融入自然,随着麦浪、随着花香、随着雨滴飞向未知的远方。不知道它要飞向何处,只希望能找一片沃土生根发芽结出诱人的果实,再随果香飞远,寻找自己遗失的幸福。

桐华描述爱情时不过寥寥几句“当一个人轻描淡写说出想要二字时,他已握住了开我心门的钥匙,当他扔掉伞陪我在雨中挨着、受着、痛着时,我已彻底向他打开了门,当他握住用自己的背朝向箭时你此生不可能在,之后是是非非不过是倾尽一生”。我与他的爱是亲人之间的关爱,却要比这更深沉,以致我无法解脱、无法忘记、无法割舍。

清明节的随笔 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我看了看天气,呵,杜牧猜得可真准呀,果然下着蒙蒙细雨。

“出发了。”奶奶在厨房大叫道。爸爸走在最前面,当然,他拎得东西也是最多的。

车子停在山脚下,由于下着蒙蒙细雨,山间的小路变得非常泥泞,难以行走,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摔得“嘴啃泥”,聪明的我在路旁捡了一根树枝,当起了小拐杖。

绿油油的田野里开满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花,下过雨后的竹林变得更加苍翠欲滴了,分外好看,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碧绿的翡翠,呼吸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清新空气。

“到了。”爸爸说。我们找到了要祭拜的人——爷爷的爸爸妈妈。

爷爷和爸爸把放祭品的桌子打扫得一尘不染。“好了,可以开始了。”爸爸和爷爷异口同声地说。

放好了祭品,该祭拜了,我和爸爸妈妈老老实实地站在坟墓前,双手并拢,放在胸前,认认真真地拜了起来。

最后,我还把我们准备的鲜花斜靠在坟墓前面,再一次地鞠了一个躬。

就这样,难忘的今天过去了,永远不会回来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想到这儿,我又在坟墓前鞠了一个躬,口中还念念有词:“我会永远牵挂你们的。”

我永远也忘不了今天!

高中作文与生活随笔 篇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被寄予极大的关注和关心。我们通常认为作文教学是锻炼一个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是能够熟练掌握运用语言, 但语言作为一种思想外壳, 只有通过提取、组织思想, 才能起到作用。因此, 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作为第一个作文教学的本质。高中是逻辑发展、抽象思维倾向于最初的定型时期, 培养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 作文的思维训练应实行传统的作文教学, 从而真正高写作能力。

1. 立意准确新颖。

立意是构思一篇文章的基础, 它直接关系到材料的选择、布局、文章的深度。立意期间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作文的要求, 必须紧扣与作文密切相关的成分。深刻的立意, 是需要我们通过现象挖掘其内在的本质的东西,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一步思考生活中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能对眼前的事物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 真实、典型、新颖的取材。

材料选择是作者根据观察、主题、概念、提取已掌握的材料后, 围绕主题的选择过程。材料的选择不是一个简单的堆积过程, 要考虑是否能为中心服务。材料选择的真实性, 是指材料的来源必须坚实可靠, 特别是涉及到客观事实, 如果有模糊, 最好就不要用。否则不但没有说服力, 也会影响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3. 流利的语言表达。

在一系列的立意、材料选择、总体规划的过程后, 作文要使用语言文字。语言是基于主题和风格的需求上, 用一种或多种多样的方法来表达思想内容, 这个过程也需要逻辑思维积极。

二、如何练好生活随笔

1. 写随笔应该注重情感交流。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应投入极大的情绪情感, 与学生交流, 而不是简单地把生活随笔作为一个任务分配给学生。肯定学生的写作, 如果老师对学生随笔中的成绩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学生心理就会有巨大的反应,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仔细的浏览和批注。

随笔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反映国家事务, 也可以反映家庭琐事, 可以表达感情, 也可以婉约幽情。它可以表达欢乐和痛苦的生活, 是自由和开放的。教师在批改时在构思巧妙的地方给予赞美。浏览时画出写得好的语句, 在病句下划横线, 尽管粗略浏览, 但能鼓励学生, 也给他们思考改正的机会。

3. 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学生的想法直接而简单, 在生活随笔中他们一般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写下他们的家庭生活中的琐事或个人隐私。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经验, 与他们对话, 教育他们。老师在点点滴滴中与学生沟通。长时间过去, 学生们有什么想法就会喜欢与老师讨论, 随笔就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师也加深了对学生的理解, 而从学生那学习到很多过去没有接触过的知识。

三、高中作文与生活随笔的关系

1. 随笔能让作文写出真实的感情。

随笔可以写真实的感情, 可以在用多种格式, 不需要对坚持主题或文章的构造有太多的顾虑。随笔可以用来记录一些东西, 通常是记录一些自己的生活故事, 心里旅程, 个人意见等, 它一般出现在个人日志中。它不受字数、空间长度的限制, 妙在休闲, 有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表达更灵活、自由、轻松和自然。相反, 作文是规定的, 它应该考虑如何选择材料, 选择的范围有明确的规定, 要考虑如何选择材料, 如何过渡等。需要完整和精确的结构, 语言表达必须真实, 且有长度限制, 有不同的要求, 是非常受限的。但随笔不是这样的, 内心的激励力量会让学生说实话, 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它是自由的, 所以更容易写出真实感受。

2. 巧用生活随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因为缺乏积累, 布置作文时学生总是非常沮丧, 觉得没有东西可写。试图把写作作为一种方法来提高高考分数, 但还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失去了信心。其实生活的源泉是无尽的, 阅读、写作、听力、思维、概念等都是生活, 当我们走在校园轻轻地唱歌, 伤心时在低声哭泣, 都是生活的记录。生活每天都有新的发现, 写作就有了最新鲜的补充。这些我们天天看到、听到和感觉到的事物进入写作视野, 写出的文章将有一个新的生命。其实每一个普通的东西都有隐藏在生命中的真正意义。让学生记录下生活中的小事, 可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3. 巧用随笔为载体, 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由于高中学生的生活范围很窄, 所以老师要经常使用周末或其他业余时间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材料, 进一步丰富随笔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关注一些电影和电视的经典片段, 动员他们的积极因素和潜在写作能力, 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想办法把随笔巧妙地融入作文材料。同时引导学生, 让学生不再讨厌写作。利用这些随笔, 让学生喜欢写作文, 当学生在写作文时有材料可写, 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写作能力。

摘要:高中作文在高中语文考试中占的比例较高, 所以写好高中作文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 想写好高中作文, 日常积累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写生活随笔的好习惯, 本文介绍了写高中作文和生活随笔应注意的问题, 及高中作文与生活随笔之间的关系。

小学作文教学随笔 篇8

关键词 作文教学;习作能力;实践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更新习作教学的理念,解决作文教学难题,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方法:

一、练笔与积累同步

小学生好奇心很强,求知欲望很旺盛,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在习作教学中,我常常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进行小练笔,如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猜字谜比赛或成语接龙比赛等,让学生学会场面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这些活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让他们有东西可写,而且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他们的习作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真正做到心有所思而写,情有所感而发。让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习作的源泉。另外,写读后感也是一个练笔的好方法。我们班的学生都已养成了每天写读后感的好习惯,他们会每天坚持读一篇文章,可以是一篇童话,也可以是一篇散文,还可以是寓言、古诗、小说、神话……然后写下自己的体会。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两句或者是一段话甚至一篇完整的读后感、一首小诗……但一定是自己心里最最想要表达的东西,言为心生嘛。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课内的要积累,课外的也要积累,所以我建议我的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厚厚的摘抄本,把课文里的好词好语句抄写下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另外我还建议我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引导他们把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分类,比如:写景的,写物的,写人的……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三个、四个……摘抄自己喜欢的好句,可以是一句、两句……但是必须们每天坚持。这样到习作的时候学生无论写什么,脑海里就会涌现出无数的词句,大可信手拈来,文思泉涌,何愁写不出好文章呢?

二、修改与互评并行

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本单元习作最好的例文,我便打破教学常规,在学习第一篇课文的同时便向学生渗透习作方法。比如在完成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习作时,我便在学习本单元第一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同时向学生渗透 “保护生态环境”这类作文的习作技巧,首先要求学生收集关于环境保护的好词好句以及环境被污染、被破坏的资料,然后为本次习作拟一个提纲,根据提纲试着完成本次习作。老师要提醒学生: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结尾要注意画龙点睛。接下来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并继续渗透不同的课文不同习作技巧,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和课文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进行反复的修改,之后再让你的同桌或要好的同学帮你再做修改,这时学生的作文卷面已经缭乱了,老师就让学生工整地把原文誊抄在作文本的后面,然后交给老师,这时老师不必急着去读他们的半成品,而是去读读他们的原文,再看看他们所做的修改,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每一个学生的习作潜力都是无穷无尽的,需要我们这些引导者不停地去发现、不停地去发掘,他们一个个都是习作的千里马,而我们就是他们的伯乐。当然,这时候我们作为伯乐就要辛苦一点,拿着这些半成品去和每一个千里马交流,对他们的亮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比如哪个词用得特别棒,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生动优美……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不是很满意的地方老师应以商量的语气说:“xx同学,这里我会这样……来写,你呢?你一定会有更好的写法吧?”用鼓励的语气让学生对他的半成品再做加工,最终成为文采飞扬的佳作。但这时也往往会有个别的同学会存在懒惰思想,老师见机定要及时引导:“xx同学,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唐代诗人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贾岛被带去见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没有怪罪他,还为他出主意说,用“敲”字好,“敲”字更能体现夜的寂静。大诗人写诗都要反复琢磨,反复推敲,更何况我们写作文呢?”孩子都是听话的,他会觉得老师说的确实是道理,于是也很乐意地继续修改作文,有困难的地方问问同学或和老师谈谈。一个单元的课文学习任务完成了,一篇篇佳作也随之诞生。通过长期的训练,我班学生都已养成积累与修改的好习惯。平时的周记或小练笔都会进行认真的反复的修改,然后再拿来给老师品读,希望老师再给改改。积累与修改双管齐下让我班的学生不再厌烦习作,而且还偷偷地喜欢上了它。

在作文批改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采取互批互改的形式。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互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综上所述,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几年来的几点拙见,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老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练笔的培养和语言的积累,要求学生掌握习作技巧和方法,训练学生修改和互评的能力,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清明节的随笔作文 篇9

据说有一天,他们到了一处地方,重耳再也走不动了,他躺在地上,昏睡过去。不知过了多久,他手下一个叫介子推的人叫醒了他,给他端上一碗香喷喷的肉汤,他饿极了,三两下就把肉汤喝完了。等他恢复了一点体力,几个人又踏上了逃亡之路。有一天,重耳偶然发现介子推行动十分不便,脸色难看,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没什么。后来有人告诉重耳,那碗救命肉汤,是介子推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做成的,重耳闻之潸然泪下。

十九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他大赏身边有功之臣时,却忘掉了介子推。有天,晋文公忽然想起了介子推,可是他早已默默回了老家。晋文公愧疚不已,就带了一帮人前呼后拥去请介子推来朝领受封赏,但是介子推已带着老母上了绵山。晋文公派人搜山未果,有人就出了个主意:介子推乃一孝子,不如三面点火烧山,他逼得没法自然会带着老母从没点火的那一面下山。晋文公点头认可。

然而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始终没见介子推下山,火熄灭后,又派人上山寻找,终于在一株大树下见到了已被烧死的介子推母子。晋文公大放悲声,命就地安葬,亲自祭奠。为了纪念介子推,他晓喻天下,将放火烧山的日子定为寒食节,这一天所有人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因为清明、寒食两个节日前后相连,后来,寒食、清明合二为一,清明就不再只是一个物候学意义上的节气,而成了我国一个源远流长的民俗节日。千百年过去了,每到清明,人们暂时放下尘世的名利,纷纷上坟去拜祭逝去的亲人。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一天阴阳似乎不再阻隔,生死亦不两茫茫。

于孩童时的我,清明却是过年后的又一个狂欢节。在我家乡,有个清明扫墓挂青大家去墓地讨粑粑吃的风俗,来的人越多,扫墓者越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人丁兴旺、财气旺相。好不容易盼到了清明时节,我们的眼睛就时刻扫瞄着那些遍布坟冢的山山岭岭,只要发现那儿有人影晃动,闻到炮竹声声,立即高呼“讨粑粑去喔”,脚下生风,一路狂奔。越过狭窄的田埂时,我们伸展双臂,作鸟儿飞翔的样子,然而,一个趔趄掉进水田也是常有的事。一骨碌爬起来,走出水田,扯把青草擦擦身上的泥巴即可,并不会停下我们去讨粑粑吃的脚步。扫墓者祭祀了先人,把祖先享用过的粑粑、糖果散发给来墓地的人们。那些糯米粑粑其实掺杂了粳米,很硬,有的粑粑上还粘了香灰、纸钱灰,我们不管,一口咬下,满口生香。

清明时节雨纷纷,

行人路上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我看来,清明时节多为阳光明媚、莺歌燕舞的温暖日子,即便下雨吧,那也是一片烟雨蒙蒙、花柳繁华、如梦如幻的景象。在这样的日子,很容易看到许多花样年华的女子,或踏青赏春,或随家人上坟挂青。她们或娴静素雅,端庄可人,或眼波流转,顾盼生辉。如此佳节胜景,何来“断魂”之说呢?

少年那知愁滋味,曾经傻傻的想啊,坟墓里头睡着的人们暖和吗,饥饿吗,他们听见外面的莺歌燕语吗,会经常翻动一下身子吗?我还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去死一回,试试是啥感觉。那时的心里头,死亡和游戏一样,是件多么有趣的事。

那年,我非常慈爱的外公不幸患上了重病。一天,妈妈急急火火从外公家回来,告诉父亲,外公就是今晚的客了。我不懂,问妈妈外公到底怎么样了,妈妈流着泪说:“你外公今夜要死了。”我竟好一阵兴奋,总算能好好见识一下什么是死亡了。去外公家的路上,我跑得比谁都快。

到了外公家,看见很多人簇拥着外公坐在火塘边上。外公穿着件青色长衫,脸如刀削,双眼闭着,张着嘴,无比艰难地出着气,却很少进气,间或微弱地咳嗽一下。众人说着话,妈妈和姨妈她们小声哭泣着,这我丝毫不感兴趣,我只专心瞪着外公,看他到底如何死。时间过去了很久,夜已深,我的上下眼皮直打架,可是外公还是那个样。我在心里默念着:外公啊,您要死就快点死吧,我都等倦啦。后来实在熬不下去了,只好找个地方睡觉。不知睡了多久,妈妈叫醒我,说快起来拜拜你外公。我起来了,看到外公仍旧穿着那件长衫,静静的躺在堂屋一侧的一张席子上。众人在外公身边放了口旧铁锅,在里面点燃了很多很多的纸钱,我与一帮表兄弟姐妹和大人们齐齐跪下,大人们齐声号哭。我也跟着流了不少泪,当然我不太知道自己流泪是为了什么。

数十年的光阴就这样如水流逝,岁月的碾子碾碎了少年的天真和无知。年岁越长,我对外公的愧疚感就越深重。外公出生、成长于兵荒马乱的民国年间,六十年代又饱受饥荒之苦。他养大五男三女八个孩子。去世那年才六十出头,他牵挂着四舅、五舅没娶上媳妇,还忧虑小姨妈家非常困苦,常常吃了上顿不知下顿在哪。外公并不知道自己患上了肝硬化,在当时,这病和癌症差不多。他总是求着舅舅们努力把他的病治好,他心中有太多太多的放不下,说着说着他就泪如雨下。我那可怜的外公,他何尝就不想自己能儿孙绕膝、饭管饱、酒管喝、肉管够,然天不假以年啊,不能不使人悠悠感伤。这么多年了,外公,您在天堂可曾安好?每年清明,您可闻到儿孙们祭奠时的酒香、肉香、粑粑香?

曾经山一样伟岸的父母亲,身体早已让岁月弯成了一张犁,以亲近泥土的姿势蹒跚在乡村。今年的杨柳风柔情吹拂着他们,妖娆的繁花还会映进他们浑浊的老眼,那么明年呢?后年呢?曾经蹦蹦跳跳的顽童、踌躇满志的青春男女,终究架不住岁月的雕琢与染色。人人都是”行人”,人人都走在”路上”,”断魂”也罢,不”断魂”也罢,脚下的路,是一条长长短短的不归路。杏花村的美酒,你能浇开生老病死的结?能洗去最终的一地离殇?

重耳与介子推的故事已过去两千五百多年,我不愿去考究这故事的真假,我也从来就认为这故事无关政治,只有爱。在介子推看来,重耳已不再是主公,而是一个同样会饿死的普通人,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是为了救人一命,而绝非为了以后的飞黄腾达。我清楚记得村里有位老者给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在那饥荒年代,一位瘦弱的母亲,奶水已经干涸,饥饿的孩子哇哇哭着,拼命吮吸着她的奶头。这位母亲万般无奈,操刀一划,然后把自己滴血的奶头塞进了孩子嘴里,此情此景,天地动容……

每年清明,我只要在家,我会态度很虔诚地去扫墓挂青。坟前摆上供品,坟头挂了纸幡,我恭恭敬敬作揖、下拜叩头,也学着老人的样子念念有词:“祖公祖婆,太公太婆,家亡先祖,今日晚辈略备千斤刀头(肉块),斋粑豆腐,清酒供果,望您们亲身领受,亲身享用……”

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河上有座奈何桥。逝者一路走来,过了奈何桥,伫立三生石前,静观自己的前世今生,然后喝下一碗孟婆汤,忘却前尘往事,重新步入轮回,犹如草生草枯,生生不息。不管是不是真的这样,想想也是不错的,清明,亦用不着这么沉重。此时,风正清,天正暖,大地清明,人也清明。

作者:袁光祝

清明节随笔 篇10

清明扫墓祭祖是我们的古老传统,这时候大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纸钱、纸元宝等拿出来,开着车上山去,放鞭炮、烧纸钱、献花,有的还把舍不得喝的美酒拿出来。南方清明有一种好吃的供品——清明饼,这清明饼闻一下——香,尝一下——鲜,常常把名副其实的小馋虫——孩子们,勾得口水直流。每逢清明,孩子们总是欣喜的,女孩子们喜欢清明,喜欢清明爬山时山林中开得正艳的小花,喜欢清明爬山时山林中露出脑袋的小草儿,大自然的每个角落在生机勃勃的春天里,都令女孩子们兴奋不已,男孩不用说,肯定瞄上了香得令人垂涎三尺的`清明饼了!

清明,亲人们欢聚一堂,但今年的清明少了一个人,那就是刚刚仙逝的外曾祖父,今年的这个时候,他老人家肯定在山头上四下张望着,看看这甲壳虫似的车,蚂蚁似的人中到底有没有他那,子子孙孙们的身影。那憨憨的笑,只有外曾祖父才有吧?外曾祖父笑时,特别美,真的,每条皱纹都舒展开了呢!可是,这憨笑永远没有了,给我们留下的只是无限的伤悲和无限的怀念。现在,隔着我们的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这深深的怀念、无限的哀愁,在今天,只有随着断魂的雨丝,四处飘零……

加强随笔训练,提升作文水平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 随笔训练 初中作文教学 研究

作为初中教学重点的语文写作教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实现初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教师应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一、初中语文写作的随笔概述

语文写作的随笔情感表达比较自由。拥有思想表达能力是人的突出特征,将自身内心情感思想通过文字语言进行表达,学生进行随笔可以将自己的表达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除此之外,随笔作为语文写作的重要形式,其要比传统的语文作文写作更具有灵活性,学生的随笔内容和形式可以更加自由的表达,一方面可以在随笔中抒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另一方面又可以在随笔中议论各类事实,旁征博引,畅所欲言。总之在随笔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由的表达,抒发真实的内心感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阶段很多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式较为落后,训练形式也相对较为单一。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大都遵循着写作前指导、学生自己写作、教师评阅等写作模式,并且在写作课的教学中尤其注重对学生作文写作速度和写作技巧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写作内容,这就导致很多作文题材和作文内容存在很大的雷同之处,毫无创新感,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也因此而大打折扣,不利于初中生作文水平的快速提高。其次,初中生的学习负担较大,日常的语文阅读时间较少,对知识的积累量也较少,禁锢了学生的写作思路。知识面的拓展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更有话说,但是,在实际的写作中,由于学生的日常积累不够,使得他们在作文写作中目光短浅,思维局限,写作文章的内容也缺乏灵气,没有深度。最后,现阶段很多初中生的作文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其作文的表达内容大都是套用某一种写作模式,而不是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表达,这类缺乏真情实感的文章,内容也是空洞的,久而久之,初中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只会停滞不前。由此可见初中语文课开展随笔训练的必要性。

三、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有效对策

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随笔训练中,教师要想实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都有质的提高,就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自己喜欢的随笔本,将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兴趣的话题及时进行记录,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在教育学生实施随笔训练时还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写作原则,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布置一些较为容易的作业,比如,可以让学生对所学文章写读后感,并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让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其次,在初中语文随笔训练中,语文教师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随笔训练目标。正确的教学目标可以确保随笔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在实际的随笔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作文基础,并制定针对性的随笔训练计划,确定随笔教学目标。比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写作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观察事物、热爱自然的良好习惯,并坚持每周写两三篇随笔的写作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写作习惯,培养初中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随笔训练中,逐渐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再次,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该教导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素材是语文写作的基础,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素材基础,就很难写作好的文章,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导致初中生不喜欢写作的重要原因也是因为没有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注意加强随笔训练的同时,还应该进行必要的阅读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堂和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为随笔训练打好基础。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课外优秀读物,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摘录自己喜欢的内容,为自己的写作训练积累材料,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的目的。

最后,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还必须做好写作讲评,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准确的评价和引导。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采取不同的写作评价标准,不仅要发现学生随笔写作中的不足之处,而且还应该挖掘其写作中存在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对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写作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思路,从各方面引导学生积极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菊珍. 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J]. 学园,2014(22).

[2] 夏冬芹. 让随笔与文思齐飞[J]. 文学教育(中),2012(6).

[3] 汤敏英. 浅谈随笔教学与高考作文的关系——从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说起[J]. 才智,2011(6).

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 篇12

一、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 开放性

首先, 作文教学应当面向学生的日常生活全面开放, 日常写作训练也应当包含生活、阅读、写作实践等元素, 生活可以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阅读则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实践则可以及时记录学生的生活感悟。其次, 写作训练的过程也应当保持开放性。在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中, 学生时常处于被动地位。开放性的随笔训练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权。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指导学生以此为依据进行合作探究或探索写作。著名教育学家普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目的并非单纯的传授知识, 而是激励和唤醒学生。”因此, 教师应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说真话, 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引导学生更加自由的写作。再次, 在指导评价中也应当遵循开放性。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随笔训练的讲评和指导, 还要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 为学生创设更加开放的写作环境。在写作评价中, 教师应当秉持平等、宽松、民主的理念, 制定多样化的评价标准, 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表达自身的情感体验。

(二) 目标性

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育人活动, 因此, 初中作文教学和随笔训练也应当将“育人”视为最终目标。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在随笔训练和语文写作中应当充分尊重这一学科目标。此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随笔训练中应当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文字, 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想法、体验, 并且指引学生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 采取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同样要重视这一写作目标。

(三) 多样性

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鲜明的多样性, 因此, 写作作为一种人类活动也应当遵循多样性原则。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性情、个性和角度, 因此, 即便是针对同一个事物, 学生也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情绪。但在实际的初中作文教学中时常遇到“写不出来”“作文内容千篇一律, 缺乏新意”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和随笔训练,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较为单一、枯燥, 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写作兴趣, 将作文写作视为语文学习的难点。因此, 教师在初中作文教学和随笔训练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为学生提供更加宽松、自由的写作环境, 并对学生的写作内容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鼓励, 指引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 并要求学生及时记录自身的情感体验, 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初中语文随笔训练与作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 引导学生设置写作目标

若要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师就应当制定合理的写作目标, 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随笔训练。在作文教学或随笔训练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搜集写作素材, 认真观察生活, 并将这些素材运用语言文字生动的描绘出来。只有掌握丰富的写作素材, 才能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出现“假大空”的现象。例如, 在要求学生写《一件感动的事》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较长的准备时间, 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行细致的观察,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体味生活, 写作的主角既可以是熟悉的阿姨, 也可以是邻居家的小狗, 还可以是陌生人。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 更加自由灵活地进行训练和写作, 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增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二) 制定多样化的评改标准

在初中作文教学和写作训练中应当因材施教, 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标准。初中作文教学面对的是性格、爱好、基础差异较大的中学生, 因此, 在批改和评价作文时应当避免“一刀切”的现象。教师应当在充分考虑写作要求和训练目标的基础上, 依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特点, 进行针对性、多样化评价。例如, 不能简单地将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横向比较, 而应当运用发展的观点, 关注学生每次写作的进步和变化, 对其进行纵向比较, 并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以此增强学生在随笔训练和作文写作中的成就感。其次, 还应当采取多样化的评讲方式, 教师在初中随笔训练和作文教学中可以采取每月“大讲评”和每周“小讲评”有机结合在一起。针对大讲评, 教师可以安排一节课的实践, 引导学生积极总结每月的随笔训练, 并挑选优秀范文加以诵读。小讲评则可以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 利用课前或课后的十分钟, 对学生一周或某几天的随笔训练进行简短点评, 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除此之外, 还应当建立多样化的批改方式, 例如,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交换批改”, 安排不同小组、不同程度的学生交换批改随笔训练, 同时, 还应当指导学生在评改时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批注和总评。及时纠正作文或随笔中的错别字和病句, 并给出合理的改正意见。然后, 将修改结果反馈给原作者, 让学生认真研究批注和意见, 虚心接受别人的修改建议。当然, 也鼓励学生在拿到批改结果后积极交流, 并提出质疑、借此让学生在自我反省和互相评阅中, 自觉纠正自己在随笔和作文写作中的错误, 逐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 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首先, 教师应当在初中作文教学和随笔训练中引导学生锤炼语言, 并充分重视阅读,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写作和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它们二者相辅相成, 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我国古代著名学者朱熹在其《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就曾论证了二者的关系:“大抵观书, 须先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可见, 如果没有认真研读文章就很难产生深刻的体会, 也就无法写出具有真实情感的文章。因此,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 自觉阅读优秀范文, 并从中积累写作素材, 探究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 提高自身的阅读欣赏能力。著名学者吕叔湘也曾指出:“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写作具有重大帮助。”因此, 教师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多样化的写作素材。其次, 还要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 进行综合性阅读。初中学生接触较多的还是语文课本, 当前的语文教材不仅包括课堂所学的课文, 还有许多优秀的阅读材料。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课本中就选用了著名诗人汪国真的《旅程》, 这首诗虽然不是必学内容, 但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因此, 应当指导学生加以摘抄积累。

参考文献

[1]彭玉华.随笔:一件并不随意的事——兼谈学生自由抒写能力是如何丧失的[J]教育科学论坛, 2008

[2]付秀珍, 郝秀文.从国外作文理念看我国写作教学的缺失[J]晋中学院学报, 2010

[3]王欣欣.写好随笔——写作教学的切入点[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4]陈志平.随笔式写作——让作文变得轻松而有诗意[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5]鲁宝元.要重视实用文的写作训练——从国外作文教学的经验谈起[J]人民教育, 1984

清明节感想随笔 篇13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时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时节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

清明的随笔 篇14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唐· 杜牧《清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

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又是一年清明节,其实在我看来,清明,就是一场忧伤的葬礼。法国作家(司汤达)精炼的墓志铭:“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

生命就像是一朵花开的时间。我们每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面对甜酸苦辣的生活,面对锅碗瓢盆的精彩,其实每一天的生活,就是一场忧伤的葬礼,就是为自己写下人生精彩浪漫的墓志铭。

长庭外,落英缤纷,姹紫嫣红;深闺里,泪眼迷蒙,凉了春夏,冷了秋冬。或许,一个天涯,一个海角,才有了心的错位。清明时节,垂柳依依,糜雨绵绵,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漫山遍野的怀念与追思,缀满青柳的枝头。阴冷的春风,萧萧瑟瑟,凄凄摇落灰濛而久远的记忆;薄凉的扉雨,淅淅沥沥,裹挟着厚重而不老的情丝,迷乱了行人的脚步,荒郊野外,但闻幽怨的艾香,不见桃红杏白的繁华。

擎一颗虔诚的心,向长眠的先人,顶礼膜拜;燃一卷诗语,划过红月亮的唇边,寥寥青烟缠绵了一树的温柔,忧伤蒙上美丽的面纱,当期盼熬成泪水划过脸颊的时候,醉了的身影布满梦的每一个角落。

掊一锹黄土,覆一层哀思;束一屡不眠的月光,搁置心房,临窗而望,让墨染的心事,在经年等待中,开成朵朵洁白的莲,逾越的零点,体温,在无垠的月色下盛开一季繁华。

栽一丛新枝,植一腔缅怀;划一叶轻舟,徜徉在融融月色里,在心海深处漾起圈圈涟漪。低眉浅笑之际,静候这一场千念爱恋,粉墨登场。细碎的日子附上凌乱的发梢,旖旎成伤。

一堆青冢一部书,一块墓碑一绝唱。萋萋芳草,掩盖了多少凄楚的故事;堆堆黄土,埋藏着多少动人的传说。曾经的拥有和离弃,翩然远遁;曾经的贵胄与卑微,烟消云散,发黄变脆的往昔,寸寸抽离,徒留若干斑驳难辨的字迹。

滴滴泪珠向青冢,点点旧事萦脑海,月绕空楼,泪撒断旋无曲,深情浅唱,每一句都是红尘中的无奈,来去匆匆的时间里,只有年华在遇见一场又一场忧伤的葬礼,等待土崩瓦解的美丽的嫁衣。直面人生的尽头,此时此刻,新愁与旧爱,陡显几分苍白,红尘中的欲望和贪恋,瞬间被击成碎片。

天下苍生,终究为情所困,自是躲不开生离死别,悲欢离合,阴阳的界线,如此清晰可辨,自然的准则,无法逃避,流光婉转,岁月轻拂,身边总有一些人,不经意间悄然香消玉殒。

或空难,或地震,或房屋倒塌,或犯罪枪毙;或老死,或病死,或死于自杀,或死于战争。死法有千万种,殊遇同归,从此阴阳相隔,徒留后人空悲切。只是,死的意义千差万别,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名垂青史,或,臭名昭著。

清明,是一场忧伤的葬礼。吊唁,有风的日子,裙舞飞扬;吊唁,一旦萌芽,就势必夭折的爱恋,将相思的只言片语、相恋的残章断句燃成一片灰烬,沉长的记忆,把隔案的影子越拉越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人,终将驾鹤西去!花开有时,花落无形。人,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却可以选择不同的死。

滴一碗晶莹的泪,浇灌干涸许久的绕指柔情,而如野草般疯长的藤蔓,缠绕着一桩桩莫名的心事。手,紧握着一张没有目的的车票,行走在时间的地铁里,流浪的不只是目光,还有不知所谓的心,醉在悠远绵长的疼痛里,倒在无人问津的角落,任凭那流淌着的一地凄凉,开出火红的玫瑰,在风雨中的哭泣,掩藏不住悲哀和颓废。

逝者已已,可以安息。生者,仍将负重前行,为自己,也为别人。掸落红尘,拨开浮华的虚幻,看清这个复杂而多彩的世界,静守岁月的美好,且行且惜。

清明,几人能清?几人能明?也许清明自在人心!或许只是新月残缺了思念,或许只是风卷残帘扰了幽梦,或许是时候掩埋悲伤,夜幕里,鸟儿进入甜蜜的梦,醉人的是那甜甜的微笑,还有那弯曲的月亮。

一缕月光安睡在我身边,可我卧在床榻不敢翻身、不敢动弹、甚至不敢有抽泣,不敢有一点妄动,害怕自己一不小心扰了这一片安然。如果明天能够张开眼睛,只能看见深不可测的落寞在我的空间千回百转,我宁愿,为自己写上辉煌的墓志铭,把忧伤埋葬,闭上眼一辈子不要醒来。

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的精力,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后35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他的墓碑上就刻着:“π=3.88”。

上一篇:欣赏的老师作文400字下一篇:珍惜感恩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