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小学安全教育内容(汪福堂)

2024-06-11

六合小学安全教育内容(汪福堂)(共4篇)

六合小学安全教育内容(汪福堂) 篇1

六合小学班级安全公约(1)

1.上学、放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交警指挥;在马路行走要走人行道;过马路时要先左看,后右看,确保安全后再通过,不在非人行横道上横穿马路;不得在路上游戏、打闹、玩耍。

2.骑自行车的同学,应遵守交通规则,出入校门时,不应骑车,不随便借给他人。

3.按规定时间到校,提前到校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出家门后直接到校,到校后不经老师同意不得出校门;放学后直接回家。

4.进校后站好队,然后认真早读,不与同学打闹,不去其他楼层,不去其他班级。

5.遵守课堂规则,不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使用刻刀、剪刀、圆规等有危险的工具时要注意自身安全,并确保不要危及他人安全;实验操作或活动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不经老师允许不动用老师的教学用品、仪器及设备。

6.课间举止要文明,不在走廊、楼梯上过于集中或做游戏;不急速奔跑、打闹;不能持器械、锐器玩耍、追逐打闹;不准乱掷砖块或铁块等重物;玩安全有益的游戏,不做危险游戏,如扳手、推手、追逐、争抢、摔跤等;不从高处往下跳,不从高处往下扔东西;严禁对他人搞恶作剧。

7.站立、就座、行走、跑动以及进行其他各种活动,要注意观察周围场地,所用器材等情况,注意自身动作、行为是否正确和安全,是否影响或危及他人。

8.进出教室、上下楼梯、出入人群集中场合时要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靠右侧通行,不嬉戏打闹,不前推后拥。

9.上体育课踢球时远离人群,注意脚下力量,不进入未完成施工的操场。

10.不经老师允许不能进入仪器室、器材室和各功能教室;不经老师允许不得动用各室内的实验用品、仪器、器材、设备。严格遵守实验室几专用教室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1.不动校园及教室内的所有电源及电器设备;不在车棚内活动;学校如有施工,要远离施工现场;

12.不爬围墙,不爬栏杆,不爬门窗,不爬桌椅板凳。

13.扫卫生时不爬高,不擦电源及电器设备,不擦铝合金门窗。

14.不要将火柴、打火机、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学校。

15.学生生病时,未经家长、医生许可,不能擅自买药和配药,更不能随意服药。

16.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提倡健康饮食习惯,抵制不洁食物,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饮用生水和不达标饮料,不得私自买食物饮料,不得把零食带到学校。不吃小摊的食品。

17.远离危险地区,不随便玩带电的东西,遇到危险听指挥,有序离开。

18.没有家长陪同不得到河坝水库游泳、滑冰;不到公路、铁路、水井、水库和建筑工地等有危险的地方去玩。

19.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生人的东西,不跟生人走,有危险找警察或大人帮助。无家长带领或不经家长同意不得独自出门。

20.不去网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发生小事不与人斤斤计较。

21.自觉远离毒品,暴力书籍及录像制品。

22.保持良好的个人作风,不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

23.不参与打架斗殴事件,不吸烟不喝酒。

24.认真遵守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

2013.09

六合小学安全教育内容(汪福堂) 篇2

【关键词】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体育课程;基本原则

引言

近些年来青少年生命安全事件屡有发生,每当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提前陨落,不禁让人痛心疾首。造成青少年生命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教育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在教育中,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设置与建构的缺乏是最重要的原因。我们对河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现状调查结果也印证上述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大多数学校还没有设置专门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没有生命安全专任教师。另外,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危险无处不在,而中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生命安全意识薄弱,自我防护能力较差,极易受到生命威胁。有效改善这一现状的方法理所当然的是靠教育,只有实施生命安全教育才能使中小学学生的生命免受或少受伤害。因此,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建设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构建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如何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学术界有这样一个共识: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体育课程中。但是,关于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内容、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如何有效地将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和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等问题还未见系统的研究成果。本文就上述问题做一些尝试性研讨。

1嵌入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后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1〕。但嵌入了生命安全教育的新的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应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从本质上讲,嵌入生命安全教育理念的体育课程(以下用“新课程”代替)的指导思想——“安全第一”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二者并不矛盾,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生命“保全”是健康的前提条件,没有生命的存续,健康就无从谈起。所以“安全第一”也是“健康第一”的前提和保障。在新课程中不仅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要体现“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设计的首要目标是保证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新课程”内容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新课程”不是生命安全教育课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在“新课程”中,让学生既能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又能学习和掌握自护自救的知识和能力,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第二,“新课程”的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体和心理特征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第三,“新课程”的设计要有侧重点,各地区的不同学校,依据当地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

2融入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后体育课程的基本原则

2?郾1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指在“新课程”的课程目标设定、内容的涉及和内容选择的标准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所做出的创造性行为而遵守的准则〔2〕。

2?郾1?郾1课程目标的创新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应达到的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预期结果,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化。”〔3〕143嵌入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就是生命第一。因此在“新课程”中,课程的设置应该把如何保证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作为课程目标。其课程目标具体体现在:第一,让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生命”这个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陌生的。它意味着一切生命体的存在、体验、经历和实践。生命具有有限性、不可重复性、独一无二性等特性。认识生命,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关于生命的知识、“理性”地认识生命,而是要体验生命的特点,体验生命的美好。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是不可重复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生命带给我们的美好。第二,培养学生生命安全意识。所谓生命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生产、生活中必须的安全观念,也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意识的培养就是培养他们的对生存环境可能存在威胁的警觉意识和防范心理。第三,转化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为逃生避险的综合能力,最大程度地保护自身生命不受侵害。

2?郾1?郾2课程内容的创新

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3〕147。嵌入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增设全新的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增大课时容量。在“新课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体育技能,还要增加生命安全知识的传授。这无疑增加了体育课程的压力,使原本课时就很少的体育课时更加紧张。因此,在新课程中就要增加体育课时容量,把原本每周两节的体育课时增加到每周四个学时。第二,增加新的技术动作训练。体育的基本技能与生命安全技能虽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两者的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具体表现在二者的目的和所使用场地的不同。因此,在“新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对体育项目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合学生在逃生和避险时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况。第三,构建全新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是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新课程”体系是依照“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而设计,由各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不同课程内容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新课程”是生命安全教育模式的突破和创新,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和保障课程的实施来实现。适应中小学生生命安全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全新的生命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

nlc202309032213

2?郾1?郾3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3〕234。“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传统教学方法之上,但“新课程”要更适应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的需要这一目的。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异于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比如,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很好的方法之一。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在上课时模拟各种中小学生可能遇到的安全事件来进行的模拟教学。这就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模拟中小学生遇到灾害和危险时候的状态。情景模拟,尽可能地使情况真实,最好是在中小学生掌握了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进行模拟演练。训练的目的是当遇到灾难时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运用所学到的技能逃生自救。

2?郾2连续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体现在“新课程”中,就是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内容设置要有整体性和连贯性,建立起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系统的课程内容体系。

2?郾2?郾1课程设置的系统性

系统性原则是教学原则之一,它要求教学必须循序、连贯、系统地进行。“新课程”内容的教学也要遵循系统性原则,把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按照内在的逻辑顺序融会贯通地编入一定的系统,同时也便于学生的检索和随时应用。在贯彻系统性原则时,要处理好生命安全教学活动、生命安全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掌握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发展顺序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只有把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制作成系统性的课程才能使中小学生在自护和自救时发挥最大的作用。

2?郾2?郾2课程设置的适应性

在“新课程”中,从对象上讲,课程内容的设置要适应中小学生这样一个群体,把握中小学生群体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使课程设置的内容适应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需要。从课程内容上来说,适应性是指中小学校生命安全教育应该适应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知识和生命安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既要以中小学生生命安全需要为本,根据当代中小学生的特点,以保护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要求为出发点,制定新课程教学目标,开展新课程教学活动,又要考虑到不同阶段的中小学生特征,调整相应的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因此,从总体上讲,坚持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原则,最根本的是“新课程”内容的设置要适应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保护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需求。

2?郾2?郾3课程内容的连贯性

课程内容的连惯性包括课程内容的纵向连惯性和横向连惯性。课程内容的纵向连惯性是指,课程内容设计之间遵循项目之间的基础性、顺序性,还要考虑项目之间的逻辑性。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学习生命安全知识和生命安全技能。换句话说,就是在设计同一种生命安全项目和内容时,随着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不断积累和发展,要相应地对项目进行纵向的拓深,调整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内容,使学生更为深入地掌握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的横向连惯性是指,相互独立的课程内容之间要有关联性。不仅对某一项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有深度的掌握,还要求对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广度的掌握。之所以要求中小学生掌握比较广泛的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是因为在一种危险来临时,往往会伴随着其他次生灾害的发生。那么如果没有考虑到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单一的应对某种灾难进行生命安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就不能完全保证中小学生生命安全。

2?郾3区域性原则

“新课程”内容设计的区域性原则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体育项目的分布等特点来制定课程内容,除了在所有地区都要开设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内容(生命安全基本技能,如奔跑、跳跃、涉水、攀爬、滚翻等技能和基本的生命安全知识)之外,对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有侧重点。如在降水量较大的区域要侧重洪涝等易发灾害的防范和自救;在冬季较为寒冷的地区,如东北地区则容易受到冰雪危害,那么在“新课程”的设置上就应该涉及防范雪灾等内容;在临海区域,则容易受到风暴海啸等危害,在“新课程”内容设置上就要针对这种情况做相应的调整,有针对性地进行防台风、防海啸等避灾训练;山区则容易受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危害,因此,该地区的学校就应增加防范山体滑坡和和泥石流灾害的知识讲解和训练。不同地区的学校针对自身的自然条件,设计出适合本区域生命安全教育需要的课程内容。

3嵌入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后体育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

嵌入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后的课程是“新课程”体系的核心,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因此,“新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以保障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为前提,以“安全第一”为指导思想,对原有的体育项目进行调整和改变,使“新课程”内容的设置更切合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需要。换句话说,就是在“新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以体育的基本体能训练为基础内容,加入生命安全理念,满足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需要。比如在体育课中要训练学生的基本体能——跑、跳、投等,而在“新课程”中同样也要训练学生的基本体能——跑、跳、投等,但是,两者之间有所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使用环境有差别,体育课程中的基本能力和技能主要是应用在体育场馆和其他体育设施上,而生命安全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则是应用在具体的可能会威胁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事件上。“新课程”内容设计时,如何做到在不失体育本身技能的同时又训练学生逃生和自救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则是新课程设计的关键。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和训练中小学生在面临灾难和生命危险时的心理素质,如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中小学生面对所处的灾难困境进行冷静的分析、精准的判断,并最终确定正确的逃生自救行为和方式。这就要求在设计“新课程”内容时有意识地强化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

“新课程”的内容设置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逃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应对自然灾害防护训练,应对公共安全事件防护和训练,自卫和救护能力的训练等。

3?郾1逃生基本技能训练

nlc202309032213

逃生基本技能包括人的站立、行走、奔跑、跳跃、攀爬、翻滚、游泳等能力。逃生基本能力训练就是对上述诸要素有目的地进行反复的练习。逃生基本技能是生命安全技能的基础,也是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的重中之重,如果不具备逃生所必须的基本能力,那么逃生技能训练的开展就会非常困难〔4〕。而逃生基本能力也恰恰是体育课程基本能力训练的内容,这就是体育对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意义,也是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能够与体育课程结合的基本要素。

3?郾2自然灾害防护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防护就是指人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防止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以保护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中小学生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弱势的群体,自我保护和救助能力较差,因此,对他们进行自然灾害防护训练是避免中小学生生命遭受自然灾害危险的必要条件。在自然灾害的防护训练时,不仅注重中小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安全知识传授,而且也有注重应对自然灾害的技能传授。

3?郾3交通安全防护

交通安全防护知识和逃生技能是生命安全教育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第一,安全知识。在“新课程”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还要让学生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同时还要预防外力等其他因素的侵害。例如,学生在人行道上行走时还要防范因酒驾、吸毒驾驶车辆失控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这就要求中小学生在通过马路和在人行道上行走时,要时刻保持警惕。培养学生安全乘车的意识,不做坐载校车等。第二,安全技能训练。根据交通事故的特点,在“新课程”内容训练中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行走的姿态和步幅,因为良好的行走姿态可以使个体保持戒备。另外还要训练学生跳跃和翻滚能力,在交通事故中紧急避险。

3?郾4公共场所安全防护

公共场合是向不特定人群开放的公共区域。由于公共场所人员和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极易造成各种危险,在本文中关于中小学生公共场所的安全防护要特别关注踩踏事件和公共场所火灾等内容。

3?郾4?郾1踩踏事件的防护

踩踏事件通常发生在空间有限、人群相对集中的公共场所,如足球场等体育场馆、室内通道或楼梯、大型集会等。我国人口众多,尤其是大中型城市人口密度大,在大型集会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预防踩踏事件。在生命安全课程中,一方面要开设关于踩踏事件的安全知识,如告诉中小学生要遵守规则秩序,加强风险意识,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另一方面还要教会学生安全技能,如“人体麦克风”的训练等。

3?郾4?郾2火灾防护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的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家庭火灾看是私人性的,但其所带来的灾难往往具有公共性,所以,我们把家庭火灾放在公共场所安全中一并进行。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的是高楼发生火灾会造成更大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因为高层建筑楼道狭窄、楼层高,发生火灾不容易逃生,救援困难,加之逃生人员无序拥挤而阻塞通道,极易造成互相践踏的惨剧。由此可见火灾可能会发生在不同的场所和区域。所以在“新课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火灾逃生训练。第一,火灾安全知识。要了解火灾的危害性,掌握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主要致死原因,这样可以在火灾来临时最快时间选择出最佳逃生途径。第二,火灾安全技能训练。根据火灾的特点训练学生弯腰俯下身子,用湿毛巾捂鼻快速奔跑。如果被困火场无法逃脱时,要学会发出求救信号;强化无人救援时的针对性训练,如果身处楼层不高,训练学生利用绳子或衣物连成长线,绑在坚固物体上,顺长线爬下的能力训练,那么前文所提及的奔跑和攀爬能力在这里就派上了用场。

3?郾5自卫和救助能力训练

自卫能力,就是自我防卫自身不受暴力侵害的能力。在遇到暴力犯罪,如抢劫、强奸等情况时可以进行自我防卫。未成年的中小学生是最容易受到不法侵害的弱势群体,为避免暴力侵害,教会学生“一招防身”的本领,制止不法侵害的发生或给自己逃脱赢得时间。

救护能力是指在他人遇难受伤时能够给予救助,挽救他人生命的能力。救护能力包括:心肺复苏、人工呼吸、伤口包扎和搬运伤者等。遇到他人出现心脏骤停等情况时,能够使用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则可以最大程度地挽救受害者生(下转第60页)(上接第29页)命,为专业的救援赢得时间,形成救援现场的生命链。在遇到他人出血、骨折时能为其止血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包扎,对于伤员的生命救助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课程”设置的内容中,要安排学生救护能力的训练。在此,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在对学生进行救护能力的训练时一定要邀请专业医护人员传授该方面的技能。

4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内容,是开展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最佳选择。利用体育课程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使学生在身体锻炼的同时又能获得逃生自救和他救所必要的强健的身体能力和处变不惊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构建嵌入生命安全教育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不仅要确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还要遵循创新性、系统性、区域性的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同时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尽量满足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需要。使生命安全教育和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体育在生命安全教学上的优势,让体育肩负起生命安全教育的职责,使体育成为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守护神。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郾中国教育报,1999-6-13?郾

〔2〕周登嵩?郾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99

〔3〕王道俊,郭文安?郾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郾

〔4〕季建成?郾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8:30.

(责任编辑:李远伟)

六合小学安全教育内容(汪福堂) 篇3

一、经费审查委员会依据国家的政策和财经法规以及工会有关规章制度,独立对学校工会预算、预算执行情况、工会决算等进行审计。

二、学校经费审查委员会受上级经费审查委员会领导,并向其汇报工作。

三、工会预算审查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结余等,主要对预算的真实、合理、合法性进行审查。在每年第一季度召开的经费审查委员会会议上,对工会预算中不合理部分提出调整意见,并责成其进行修订。

四、每年暑假,经费审查委员会对半年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在下次经费审查委员会会议上公布。

六合小学安全教育内容(汪福堂) 篇4

为庆祝中秋、国庆“两节”,活跃教职员工业余生活,提高教师运动健身意识,推进我校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经学校工会研究决定,举行庆中秋、迎国庆体育比赛。

一、参赛对象:本校在职在编教师。

二、比赛项目:乒乓球、定点投篮、羽毛球、篮球赛。

三、比赛办法:

1、每人至少报名参加一项比赛,最多可报二项。

2、乒乓赛、羽毛球:实行小组单循赛,出线后实行淘汰赛。定

点投篮:每人投10个,按进球数确定名次。

四、奖励办法:

1、按报名人数的50%的录取名次。

2、纪念奖:不参赛的不发纪念。

3、比赛取一、二、三等奖。一等奖10%,奖40元/人;二等奖15%,奖30元/人;三等奖:25%,奖20元/人。

上一篇:情节诗歌下一篇: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