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如何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主题沙龙发言稿

2024-08-14

“青年教师如何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主题沙龙发言稿(通用2篇)

“青年教师如何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主题沙龙发言稿 篇1

各位领导和青年老师:

大家晚上好!

很荣幸能坐在这里,心情很不错,因为坐在这里就代表我还年轻。言归正传,今晚沙龙的主题是“青年教师如何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吴科要求提炼几个关键词,我也思考了很久,想出了以下7个:清晰、学习、反思、创新、忍耐、坚持与专业!接下来的发言内容,我不想谈高深莫测的理论,说得很浅显,你们可以当成我的肺腑之言随便听听,或者当成我几年来工作上的回顾也行,分享一下吧。

第一个关键词:清晰。

每个新教师走上讲台时,心里都有一个很明确但很宽广的目标,那就是做一个优秀的教师!这个目标是对的,但是还不够明确,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水平线在哪个层次,弄清楚自己的强项在哪里,要朝什么具体方向发展。有的人班级管理能力较强,就朝着“市优秀班主任”的目标迈进;有的人文字功底好,写作水平可以发挥在撰写教育教学的反思和论文上,朝着“教科新秀”甚至“教科能手”的方向发展;有的人在课堂上展现的风采不错,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很强,那就从这方面着手,努力发展,争取上出自己的特色,把课推广到本校以外,基本功的扎实会很快让你成为 “教坛新秀”甚至是“教坛能手”。总是,随着我们教学时间的增长,属于自己的那个目标就会越来越清晰。而我,就是XX年3月11日开始注册了“吴江行知论坛”的会员,开始走上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经验学习的道路。

第二个关键词:学习。

我选择成为“反思型教师”进军“教科新秀”不是因为我擅长写作,而是我在这方面很薄弱,需要多加学习,所以找到教学论坛作为学习的平台与交流的场所。其实说实话,我也不是很喜欢这样去学习,在座的老师中有哪位举手说是因为特别喜欢上课才上课的?其实,大多数人是抱着对工作的一份责任而兢兢业业地追求教学真理的。只有不断学习,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钻研教材、借鉴分享他人的经验,才能改进自身的不足。在论坛上,晚上总要花一些时间去阅读他人的帖子,有感想时就评论,或长或短,在看帖回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上了一堂又一堂深受启发的好课,我们学校里沈校长、俞平老师和胡锦华老师都是行知论坛的版主,可见他们学到的知识更加多了。假如我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内容,我就发布新帖,欢迎论坛上的其他朋友来交流探讨。这个学期刚进行版块重整,添加了数学版块,让我们一向没有归属感的数学老师有了自己的地盘,我想以后也会继续去关注并且开设我们三中心的专帖,随时和外界进行交流学习。

第三个关键词:反思。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与缺陷,需要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和行为做得是否妥当。反思时可以撰写手记或随笔,之后要努力改进,采取恰当的策略。只思不改是很空的,或者说是低效的,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反思”,教科室发下来的每月一思就是督促我们做好这一点的。具备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完美。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借助反思可以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符合科学规律,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已经作为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有博客,很多人都知道,但这不是我专门为教育教学工作而注册的,因为我觉得一个人的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我的分类很多,当然也包括和教学有关的栏目,比如:课堂观察、教育思绪、教海初探等,这三项总共有138篇,转载很少数,大部分都是随心记录的内容,都达不到发表的档次,因为思考的深度不够,文采太平庸,但我认为很有价值。这里顺便谈谈其中一篇有关激励方法的博文。今年暑假里我在想,对低年级学生要注重鼓励,但是教导处发放的贴纸奖品是很有限的,于是我从学生的素质报告单敲章的事情上得到了小小的启发,何不刻个图章呢?这样想着,我也立即去办了,到店里刻了“★你真棒!”和“奖”字两个图章,现在用起来既快速方便又引起学生的极大满足感,作业质量提高很明显。当然不如手写那么生动和丰富,图章内容无法修改,要么多刻几个不同评语的图章,要么练一手好字,就能称心如意地评价不同性质的作业了,进步的、书写工整的、格式正确的、计算细心的等等。

第四个关键词:创新。

我们要像魔术师一样,经常尝试不同的方式方法去教学,才能保持课堂教学风格的新鲜感,让学生爱上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创新”精神。青年教师,身体散发着无限活力,也都有着充满激情与智慧的头脑,教学工作的开展,让你发现以前的不足之处,我们就要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各方面进行改进,创设更优良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有些青年教师想成为上课方面的能手,必定要进行创新,照搬他人的过时方法在如今这个年代已经不可取了。刚才我在学生的作业评价方面进行了创新,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你觉得可行,不妨也设计一套评语图章。所以,我觉得“创新”也是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

第五个关键词:忍耐。

晚上在别人看电视休息时,我们青年教师却还要充分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进行充电,可以阅读教育名著,也可以看网上的电子书或者上论坛读帖回帖,学习的途径很多。但是,这样的学习,是需要忍耐的。忍什么呢?一个人面对书本或电脑屏幕时很孤独,要忍耐得住寂寞;当身边的同事对你的做法有偏见时,要忍耐不中听的评价;当你的学习积累很长时间却无法在教学工作中体现时,要忍耐并等待自己慢慢成长,不可急噪;如果你辛苦撰写的随笔或者论文上交之后没有获奖或者被发表,就得忍耐这样的挫败感,而且要坚信自己肯定比以前进步了,但是还不够成熟,要继续努力!有句话说:“离成功远一点没关系,只要我在努力!”我觉得说得很不错!

“青年教师如何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主题沙龙发言稿 篇2

关键词:校本研训;教师成长;“主题式”;有效作业设计

校本研训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校本研训是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师的需求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但靠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磨炼。教师的磨炼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深入钻研,更需要学校提供一个平台。在总结以往校本研训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尝试采用“主题式”校本研训策略。所谓“主题式”校本研训是以新课程实施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作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研究和构建以“提升教研层次、共享集体智慧、立足实践研究、提高教学效率”为宗旨的一种校本研训活动。研训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目的性、研究性、持续性和递进性。此活动注重教师在活动中理论结合实践,注重专家引领,注重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过程中的合作研究,注重与区评比活动的衔接。

一、直面现状,确定主题,策划方案

1.倾听心声,反思现状

笔者在负责教科室工作期间,听到抱怨最多的就是校本研训没有意义,浪费大家时间。经过认真反思后,确实觉得我们的校本研训随意性较大:教研组内安排每位教师每学年上一堂公开课,组内开展点评交流,教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组织几次集体备课,组内教师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学校聘请几位专家讲座,今天做“班主任工作”方面的讲座,明天做“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讲座,全体教师参与聆听做一下记录……如铜匠的担子——挑到哪里,响到哪里。没有统一的主题,研训针对性不强,教师收效不大。因此,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就大打折扣,校本研训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如何使这项常规化的活动真正发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载体的作用,我想这需要结合本校实际,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从完善活动形式、内容等方面综合考虑,使校本研训可持续发展,做到真正为教师服务。

2.召开会议,确定主题

基于此,我们首先在开学初教研组长会议上,召开了商讨会议,根据区科研训工作重点,确立本次“主题式”活动的主题——“有效作业设计”,并反复商榷活动的目的和每一步操作策略,即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使教师能够认识到“有效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实现高效课堂、高效作业,并使广大教师形成互相研究共同探讨的钻研氛围。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机会,通过深入钻研、组内合作、不断改进与反思,以促进教师素养的提升。

3.明确方向,制订方案

明确活动的方向后,由教科室根据区科研训活动计划制订详细的活动方案。方案中给出了每一个教研组的活动内容,并规定了时间和要求,目的是让大家在同一个研究主题中有更多的思想共鸣。

元庄小学“主题式”校本研训(有效作业设计)活动安排表

二、有序推进,逐层递进,优化研训

在本次“有效作业设计”为主题的研训活动中,教师参与面广,这样就使“有效作业设计”成为全校教师共同研究的载体。正是由于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所有教师在活动中都有研究所得,研究也就不会只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广大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中,起到“理论学习促底蕴”“课堂实践促内化”“设计交流促提高”“搭建平台促提升”的良好效果。

1.理论学习促底蕴

任何理论都需要在实践中论证,任何实践都需要有理论支撑,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详细分析,目光长远。因此,开学初,我们各教研组认真研读区科研训工作计划,重点解读“四有”工程中的“有效作业”,由各教研组长主讲,带领我们全体教师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希望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学习过程中,每位教师认真聆听,仔细记录,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相互探讨。之后,還要求我们教师阅读关于“有效作业设计”方面的书籍,提升理论涵养。通过系列理论学习,我们教师深刻认识到有效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发现,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重点,力求精练;(2)精心设计,体现所需;(3)巩固所学,促进发展;(4)减轻负担,力求适量;(5)因人而异,分层设计。

专家的长处在于学术水平比较高,所掌握的教育信息比较领先,所研究的理论问题比较深刻。因而我们充分利用资源,为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持续发展的机会,搭建了与专家交流学习的平台。这有助于教师打开教育的世界之窗,开阔教育的视野,扩大教育的信息量,形成一个大的教育观;有助于教师了解当前教改形势、教改动态,掌握教育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认清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有助于教师接受新思想,形成新观念,树立新理念。使陷入困惑和茫然中的我们,有了理论的指南,教育科研的引领,成功经验的借鉴,我们必然可以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特地聘请了教师发展中心的曹老师为我们做专业引领。曹老师幽默、诙谐的讲座——《高压下“话”课堂作业》,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通过此次活动,教师对作业设计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识到作业设计要努力确保作业量、作业环节、作业形式、作业的难易度及梯度的科学合理性,把握目标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因材施“置”原则。

2.课堂实践促内化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无论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优秀的教学方式,最终都要落实在课堂上,体现在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上。我们认为课堂是全体学生直接受益的园地,有效作业就是园地里供鲜花盛放的养分。因此,我们的教师精心备课,尤其重视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的设计,并通过课堂检验我们的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效。

我们要求教研组关注课堂,深入课堂,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教师根据开学初的集中理论学习以及自主学习,将优化作业设计贯穿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各教研组针对“有效作业设计”为主题组织多次教学观摩、“同课异构”、集体备课等活动形式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探讨如何实现作业设计的最优化,以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效果。通过教学研讨,教师在备课、上课时关注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从而无形中提升了课堂效率,实现了高效课堂。在听课和评课中和教师一起发现问题、反思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教师“有效作业设计”的能力。

3.设计交流促提高

教研组最大的优势就是教师多,智慧足。学校充分发挥这种人力优势,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各教研组在组内开展征集作业设计活动,并在组内开展交流与点评,每位教师都是评委。我们将教师的作业设计复印好,人手一份。教师挑选一份自己最感兴趣的,认为最值得研究的作业设计独立研究之后进行交流反馈。交流时有要求,必须提几大亮点及值得商榷的地方,以便教师更好地改进自己的作业设计。在教研组内开展集体交流时,教师为了同一个需求而围坐在一起,因为同一份责任和热情而争论不休,同时也因为教师的共同参与,校园内的研究氛围浓厚。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可以从同伴身上汲取经验,具有很好的“共赢”效果。

我们还以区“学科作业设计与评价资源征集活动”为契机,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已有理论,结合曹老师讲座,改进原先的作业设计。本次活动共收到学校层面方案与经验2份,学科层面作业设计21份。所有任教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的教师都参加了设计。纵观此次作业设计,教师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设计中。与以往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经过区评比,获奖情况喜人。校级层面获奖1人次,学科层面获奖达5人次。对于我们一所只有25位专任教师的农村学校来说,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这也为教师参加校本研训注射了强心针。许多教师,尤其是获奖教师经常会说:要不是学校安排理论学习,还不知道作业设计还有这么多讲究;要不是在教研组内探讨过,还不知道自己的设计还有这么多不足;要不是安排曹老师来讲座,还不知道作业设计要遵循那么多原则……

4.搭建平台促提升

为了交流作业设计经验,期末时学校特地为教师与学生搭建平台,进行优秀作业展示活动。活动中各班任课教师从平时常规作业中精心筛选参展作业,其中不乏特色作业,如蜜蜂采蜜本、科学笔记、自制档案袋、综合实践作业等。我们将优秀作业按学科分区域展示于学校操场、走廊。此次优秀作业展面向全体教师与学生,在观摩中师生深受启发。纵观这次作业展,不仅体现了教师作业设计的一番“新”意,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促进了同学之间、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让全校师生通过学习身边的榜样,获得进步。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还总结归纳出作业设计的几大策略:(1)突出重点,力求精练。为学生设计作业,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围绕落实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进行设计,力求少而精。(2)精心设计,体现所需。我们认为,合适、精当的作业练习内容,新颖、活泼的作业形式,起着巩固所学、提高能力、促进发展的作用。否则,则“劳民伤财”,收效甚微,甚至徒劳无功,白白浪费学生的时间、精力。(3)巩固所学,促进发展。教师在作业量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等特点,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能在课堂落实完成的尽量在课堂上落实完成,课后的作业设计,力求少而精,适当适量,特别是那些机械重复性的练习尽量少些,再少些。(4)因人而异,分层设计。少一些统一性的作业设计,多一些因人而异、分层练习,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在作业练习中得到相应的提高、发展。

三、深入反思,收获启示,提升研训

1.校本研训必须“主题式”逐层递进

任何活动都需要策划,只有好的策划才有好的执行,校本研训也一样。校本研训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作为研训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有很多教师认为,教科室主任无非就是今天请这位专家到学校讲座,明天请骨干教师来学校传授经验,要么就是多参加教研组活动,听课后发表一下意见。其实不然,要想使教师愿意研训,变要“我训”为“我要训”,使研训达到良好效果,是需要花很多心思的。“有效作业设计”研训活动是笔者第一次尝试采用“主题式”校本研训,笔者认为效果是比较理想的,也得到了同事的一致认可。

教研组长史小跃老师说,现在我们的活动不仅有了明确的主题,而且活动从理论学习到课堂实践,从作业设计交流到专家讲座,从改进作业参加评比到作业展示,一步一步,逐层递进。教师对作业设计从理论认识上升至课堂实践,在实践中得到专家理论指点,进而再实践。教师收获大,我们组长也“省心”了不少。新任教研组长刘溫飞老师说,我刚担任组长都不知道该安排些什么活动,有了“主题式”校本研训,我清晰知道了整个研训流程,整个活动策划科学、合理,操作性强,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我心里有“底”了。

2.校本研训必须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自从开展“有效作业设计”校本研训活动以来,在听随堂课、参加教学观摩、学生座谈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教师正将“有效作业设计”纯熟地运用到课堂实践中。是的,我们的校本研训的最终目的不是看,而是要切实把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促进课堂的变化,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的提升。运用才是研训的最终目的。作为研训者,我们应该注重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而不要搞形式主义、花架子。只有这样,才既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又能增强实际应用的能力,既提高教学质量,又推进素质教育。

3.校本研训必须依靠团队共同努力

学校借助“主题式”校本研训活动载体,依靠教师身后的学习团队和专家引领,取得了飞速发展。有学者研究表明,教师在研训的同时,如参与校内同事间的相互指导、交流和专家的引领,可有80%的人能在课堂上有效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否则只有15%的人能有这样的表现。教师在这次研训活动中,不仅看到了自身的快速成长,更感到团队中其他教师对自己的帮助,专家对自己的影响。本人认为,这是作为研训者需要获取的管理资源,并且使之为教师的成长发挥作用。

教学管理中,我们需要的是研究如何发挥现有的优势,尽可能弥补已有的不足,产生最大化的价值。笔者认为,“校本研训的有效”可以从“管理的有效”中得到真正的实现,这也是一个管理者不断追求的理想的管理愿景。我们研训者最终目的是使团队中每一个人的素养不断提高,使教师得以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广田.聚焦课改决胜课堂[C].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蒋宗尧.校本教研与科研基本功[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3]刘金玉.高效课堂八讲[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有效建立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下一篇:履职尽责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