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

2024-10-10

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精选3篇)

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 篇1

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机制

为进一步提升下派帮扶成效,树立科学的帮扶工作导向,实现下派工作自身科学发展,不断推动下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东营科学发展新跨越,现就建立完善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任务目标

进一步规范重点帮扶项目的前期论证审批、建成考核验收和后续追踪评估等工作,建立起相互配套、运行有效的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机制,为帮扶项目发挥长期效益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科学发展。详细了解掌握各重点建设帮扶项目的真实情况,并进行科学分析、统筹规划、反复论证、集中会诊,强化项目的示范表率作用和辐射带动功能,确保项目的生态、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综合考虑帮扶项目所在区域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实际以及帮扶单位的现实情况,科学考核和评估。把项目长效作用的发挥情况作为效益分析评估的重要内容,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把关、高效率运作,形成帮扶项目建设重实际、管长远的良好导向。

——注重实效、群众公认。将帮扶村群众满意度作为帮

2村对帮扶项目进行必要的工程改造或机制完善等,使其发挥应有的帮扶效益。对属设计建设原因但帮扶工作组已经调整撤出的,建议原帮扶单位再选派原下派干部对帮扶项目进行调研论证和分析查摆,并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四、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市直各派出部门、单位,各驻县区工作队、有关乡镇和帮扶村要把落实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机制作为加强下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2、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各有关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明确工作流程和具体工作职责,进一步强化组织协调,形成组织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真正使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3、增强素质,提高能力。广大下派干部要加强学习、注重调研,真正做到贴近农民、熟悉农村、了解农业。要认真学习与“三农”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农业生产、产业发展、建设规划等知识,真正掌握农村实际、农民心理和有关工农业项目的运作程序,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4、强化监督,严格管理。健全完善工作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切实保证各项工作公平公正。严肃工作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认定结果失真失实和弄虚作假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 篇2

一、项目概况

粤北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粤北地区五个地级市的20个县 (市、区、局) 。项目区是广东省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 也是广东省的重点商品林区和生态公益林区。项目区林业用地面积354.6万hm2, 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 1 099.1万hm2的32.3%;有林地面积283.4万hm2, 占全省有林地总面积的30.2%;活立木蓄积1.5亿m3, 占全省活立木蓄积的36%;森林覆盖率达70%, 比全省森林覆盖率56.7%高出13.3个百分点;项目区生态公益林面积122.5万hm2, 占全省生态公益林面积的33.5%;商品林面积223.1万hm2, 占全省商品林面积的30.4%。

二、项目执行情况

项目实施以来, 共投入资金 1 560万元, 其中包括:国债资金 1 204万元, 省级配套资金78万元, 市、县级配套资金278万元。在工程完成方面, 森林火险预测预报系统中:建立气象站2座, 购置气象设备2套、计算机17台、传真机21台、复印机11台、数码相机10部、摄像机5台;瞭望监测系统中:购置巡逻摩托车68辆、夜视望远镜155台, 更新瞭望台6座;林火信息及指挥系统中:建立基地台243个、差转台18座, 购置车载台45部、对讲机 1 061部、电子地图20套、GPS 40部、海事卫星电话1部、手提电脑6部、幻灯和扩音机各14台、宣传牌16块, 完善20座指挥中心内业建设;扑火机具装备系统中:购置手持对讲机376部、喊话筒37个、风力灭火机120台、灭火水枪62支、油锯294台、二号工具 3 000把、阻燃服 1 867套、运兵车11辆, 建立物资储备库880m2。

三、项目实施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 周密部署

广东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作, 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项目单位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任组长, 负责协调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认真落实配套资金, 并经常检查、指导、督促项目的实施。广东省林业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项目建设工作。

2.认真规划, 严格规定

一是项目建设坚持“全面规划, 突出重点, 因害设防, 重在实效”的原则,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认真编制《初步设计》。二是各建设单位认真执行《广东省林业国债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办法》, 严格执行《初步设计》规定的建设内容, 做到不随意调整计划、变更建设内容、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等。三是设施设备的购置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签订合同, 严格把好质量关。

3.建立制度, 强化管理

一是建立完整的工程建设管理档案。从调查规划到设计施工的全过程都建立档案, 指定专人负责, 为检查验收、抓好工程建设打好基础。二是建立检查验收制度。按照《初步设计》的要求, 省和有关市、县开展了专项检查, 切实抓好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三是加强培训。省林业厅分别举办了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培训班和扑火机具、设施设备的使用培训班。

4.实行政府采购, 加强资金管理

项目建设中所需的设备、物资属于政府统一采购系列的, 按政府统一采购规定办理。在资金拨付方面, 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足额拨付资金, 没有发现截留、滞留、违规抵扣等现象。在资金运行过程中, 规范财务管理, 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广东省林业国债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实行专项管理, 专户存储, 专款专用;按照基建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 做到单独建账, 单独核算, 扎实做好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结算工作, 切实做到投资有预算, 过程有核算, 竣工有结算。建立了严格的财务审批制度, 项目的所有支出均实行财政集中支付, 或是实行报账制, 确保资金运行安全有效。

四、效益分析

1.大幅度提高了防扑火综合保障能力

(1) 在火险预测预报系统方面, 解决了“脑盲”的问题。

项目单位建立了气象站, 购置了气象设备、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项目单位每天能及时收到森林火险等级预报, 并根据火险等级情况, 及时做出决策, 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进一步强化了工作安排部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2) 在瞭望监测系统方面, 解决了“眼瞎”的问题。

项目单位购置了巡护摩托车、瞭望设备和夜视望远镜, 更新了瞭望台, 这样, 巡山护林员驾驶摩托车巡山, 并结合瞭望台瞭望、卫星热点监测等, 使瞭望覆盖率达90%以上, 做到有火情能够及时发现。

(3) 在林火信息系统方面, 解决了“耳聋”的问题。

项目单位购置了超短波差转台、基地台、车载台、对讲机等, 增强了项目单位无线通讯能力, 并结合有线通讯, 使通讯覆盖率达90%以上, 实现了森林防火信息的快速传递, 确保了火情信息的畅通。

(4) 在扑救指挥系统方面, 解决了“口哑”的问题。

开发了林火地理信息系统, 购置了指挥图、喊话器、GPS定位仪、海事卫星电话等, 实现火场的快速定位, 增强了火灾现场与指挥中心的沟通能力, 能通过指挥中心指挥扑火队扑救森林火灾, 扑火现场情况能够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 做到火情信息和政令畅通。

(5) 在扑火机具装备系统方面, 解决了“腿短”和“手软”的问题。

购置了风力灭火机、灭火水枪、手持对讲机、油锯、二号工具、阻燃服、运兵车, 建立了物资储备库等。森林消防队伍通过运兵车快速到达火场, 手上也配备了先进的扑火机具, 扑火手段实现多样化, 进一步提高了消防队伍的扑火战斗力。

2.经济效益良好

通过项目的实施, 项目区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森林火灾次数和森林火灾损失大幅度下降。据统计, 项目区2005-2009年五年平均值与2000-2004年五年平均值相比, 前者年均森林火灾次数下降了46.2%, 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减少了103hm2, 下降了22.2%, 伤亡人数下降了28.6%, 森林火灾受害率下降了18.8% (详见表1) 。

另据统计, 2005-2009 年五年平均值与2000-2004年五年平均值相比, 成林蓄积损失减少 2 771 m3、 幼林损失减少 17.8 万株, 减少其它损失43.4万元, 减少扑火经费 29.4万元, 减少扑火人工4 574个工日 (详见表2) 。按现有林木平均价格750元/m3、 幼林10元/株、 迹地造林 1 200元/hm2、每个扑火工日80元计算, 即可算出2005-2009 年五年平均值与2000-2004年五年平均值相比, 每年减少经济损失507.6万元。

3.生态效益显著

项目区是广东省主要河流北江、东江和西江的水源保护区, 且项目区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项目实施后, 能更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不但能促进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发展, 保护森林生态稳定和平衡, 而且在优化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农业稳产高产、提高江河水库安全性能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生态效益。据专家估算, 广东省森林固碳放氧效益为3 690.32亿元, 森林涵养水源效益为1 636.80亿元, 森林净化大气效益为 9.21 亿元, 森林保持水土效益为 4.04 亿元, 森林生态旅游效益为 23.00 亿元, 森林储能效益为 683.55 亿元,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为 99.04 亿元, 森林减灾效益为 59.42 亿元, 合计生态效益总价值为 6 205.38 亿元。即平均每公顷森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为 66 567 元。按此计算, 实施了粤北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后, 平均每年减少的103 hm2受害森林可产生生态效益685.6万元。

4.社会效益明显

(1) 通过项目的实施, 提高了各级领导对森林防火的认识, 进一步落实了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责任制, 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搞好森林防火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 通过项目的实施, 大大提高了森林防火综合能力, 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避免过多干扰各级党政领导以及广大干部职工、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 对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以及推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 通过项目的实施, 森林防火工作得到加强, 森林火灾大幅减少, 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林农对发展林业生产的信心和决心。

(4) 通过项目的实施, 进一步加强了森林防火宣传工作, 营造出森林防火的宣传氛围, 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

五、结论与讨论

1.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通过项目的实施, 加强了项目单位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保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良好, 每年可减少经济损失507.6万元;生态效益显著, 每年减少的受害森林面积可产生生态效益685.6万元。经保守估算, 广东省粤北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每年产生的效益为1 193.2万元。

2.由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经过招投标和政府采购, 项目单位实际投资支出与项目概算有差异, 造成部分项目单位尚有少量未用资金, 建议对这部分未用资金给予简便易行的处理办法, 即根据项目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 继续应用于防火物资购置,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粤北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建设项目的20个单位均为山区县, 其中有13个县为贫困县, 有7个县为特困县,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 故无法足额落实配套资金。为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 建议在今后的项目预算中降低县级配套资金的比例, 增加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的比例。

参考文献

[1].韩彦君.谈森林防火建设项目管理[J].森林防火, 2001 (02) :810

[2].努尔古丽, 梁瀛, 帕尔哈特.天山中东部林区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效益分析[J].新疆林业, 2010 (02) :4446

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 篇3

关键词:地方小水电站建设 经济效益 财务评估分析

中图分类号:T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082-01

1 小水电站建设情况简析

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其工程特点,造成业内同行商业竞争压力过大,企业都想中标,都想获得工程的施工权利,因此在招标过程中肆意压低竞标价格,造成水利水电工程无法按照正常标准来实现工程竞标,最终导致中标单位通过低于正常水平的价格完成中标,這严重威胁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某地小水电站的建设发展比较迅猛,其装机的容量大多在二百千瓦左右,并且大多数的小型水电站都是个人投资的。由于该小水电站建设的投资者属于自己筹措资金,并且大多数投资资金的业主都是第一次参与到水电站的建设投资之中,对于水电行业的现状以及发展没有更多的了解,这就造成了他们对于投资水电站的建设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其中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是这个电站建成以后的经济效益如何?他们付出的投资几年以后能够收回成本等等,同时,这些问题也是地方小水电站的那些投资者着重关注的问题。笔者就以上投资者关注的问题,以某市地方小水电站的建设为例,来谈谈关于地方小水电站建设时的经济效益以及财务评估分析的一些方法。

2 小水电站建设相关参数

小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200 kW(1*75 kW+1*125 kW),其中设计的年发电总量为63.04 kWh。

3 进行评估分析的理论依据

经济效益的内涵有不同的说法,大体上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第二种是劳动耗费与劳动所得的比较,第三种是是指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效果和收益状况,这三种说法从不同的方面解释了经济效益的内涵。综合这三种说法,核心意思就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时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其中,投入部分包括人力,物力,原材料,设备等等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消耗。根据此前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委员会所颁发的《建设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以及《水电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暂行规定》,并且依据中国现行的财政以及税务制度,针对这个水电站的相关问题进行经济效益以及财务评价。

3.1 电站投资的计划以及建设启动资金的筹措

3.1.1 电站固定资产的投资

根据大概计算可以知道,小水电站在当时的价格水平之下,其静态的总投资额为160.48万元,这些资金全部采用的是自己筹集的方式。

3.1.2 电站的流动资金

电站的流动资金按照其正常的经营成本的1/10来计算,为2000元。

3.2 电站的相关的基础型数据

3.2.1 电站的有效电量

小水电站的设计的年总发电量为617900 kWh,根据有关的数据可知:小型电站的有效电量系数为0.9,电厂区的用电率为0.50%,其线损率采用的是1%,经过相关的计算可得出小型电站的有效电量为617900 kWh。

3.2.2 电站固定资产的投资

小型电站的建设项目固定资产的投资总额为160.48万元。

3.2.3 电站的基准收益率

电站全部的投资财务基准的收益率均采用6%。

3.2.4 电站经济效益的计算期

电站的建设工期为一年,同时其生产的周期为20年,这样就可以得出电站的经济效益的计算期为21年。

3.3 电站的总运营成本的计算

在一般的经济活动中,总体的运营成本一般包括:经营的成本,设备器材的折旧费用,以及相关利息的支出等。其中的经营成本主要包括:人员的工资以及福利方面的费用支出,电厂的日常维护费用,生产期间的修理费用以及其他的各项费用。

3.3.1 库区的日常维修费用

小水电站的库区维修费用取0.01元每千瓦时。

3.3.2 电厂设备的折旧费用

电厂设备的综合折旧费用通常按照该厂的固定资产的2.1%来看核算。

3.3.3 生产期间的大型维修费用

通常电厂的大兴维修费用,一般按照其固定资产与修理的费用率来计算,即:修理费用=固定资产的总价值*修理的费用率。

3.3.4 其他的支出费用

其他的支出费用通常按照电厂装机的总容量每千瓦9元来计算。

3.3.5 员工的工资以及福利费用的支出

小型水电站的在编人员为3个人,其中工资水平为500元每月,还有员工的福利费用按照工资总额的14%来计算。

3.4 销售的收入,税收以及相关的利润计算

3.4.1 上网的电价

2006年该市的上网销售的电价为0.28元每千瓦时。

3.4.2 销售的收入

销售收入=上网的电量*上网销售电价

3.4.3 销售的税金

销售税金主要包含有增值税以及销售的税金的附加:增值税=(销售点的收入*0.06)/1.06;销售税金的附加是指教育税以及维护城市建设税的附加,他们分别位于增值税的3.0%以及5%。

3.4.4 企业所得税

当这个电厂在年末产生生产利润时,对于一般的小型水电站,每年的利润比较少,因而通常取其所得税率为17%。

3.4.5 电厂的利润总额以及税后的利润

电厂的利润总额为销售收入与总成本的费用和其销售税金以及其附加的差值,扣除其所得税之后就是税后利润。

3.4.6 电厂的盈余公积金以及公益金的计算

盈余的公积金以及公益金可以按照其可以分配的利润即税后利润的5%来计算。

3.5 电厂的盈利能力分析

电厂的所得税之后的投资财务在内部的收益率为6.51%,并且其投资的回收周期为12年,财务的净现值为6.39万元,

3.6 电厂财务评价的结论

可以从其财务的指数可以看出税后其全部投资财务的内部收益率大于其财务的基准收益率,并且其财务的净现值为正值,其投资的回收期为12年。

该工程的所有财务指标符合要求,说明其财务可行。

3.7 提高小水电站经济效益的措施

(1)加强水电单位的内部控制,完善小水电单位的预算编制制度,针对一些设备的使用,更新,以及相关的投入进行审核,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2)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减少设备出问题的状况,做好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加强科技的投入,降低电力输送过程中的电能损耗。

4 结语

根据以上对于小型电站经济效益以及财务评估分析的具体方法,相关人员可以比照此步骤来进行工作,这种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而言,有效地控制施工造价,能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提高业内企业的建设水平,提高我国建设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陈星.小水电的效益及其评价方法[J].农村电气化,2005(2).

[2]张峰.浅议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4).

上一篇:元宵节的来历是什么?下一篇:热爱祖国从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