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发展

2024-10-13

家乡的发展(共12篇)

家乡的发展 篇1

10、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 人的观念变化。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

3、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重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难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活动一:介绍我的家

1、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到我的家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照片或自拍的短片,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家。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在小组内相介绍。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活动二: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1、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你知道你们家过去的生活情况吗?

2、让我们去听爷爷奶奶讲吧。

3、播放录音:讲过去的生活。活动三:大搜寻活动

组织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过去的家庭生活怎么样,并做好寻访记录。

板书设计:

10、家乡的发展变化

变化-发展-提高

课后反思: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了解家乡的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变化。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家乡的发展 篇2

关键词:有效指导,生活经验,专业素质,问题,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家族中的新生力量, 近年来一直彰显着自身独特的魅力。 它是一门与各学科都有本质区别的新课程, 既不是各学科的附庸, 又不是各学科的简单结合, 而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1]。 综合实践活动既是综合课程, 又是经验课程, 因此,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 我们应密切联系生活, 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 挖掘本土资源, 办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同时, 教师应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 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善于在学生遇到困惑时进行指导, 扫清障碍, 帮助学生成长;乐于学习和研究, 不断充实自己, 使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发展。

一、立足生活, 挖掘本土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2]。 这四个领域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 但并不是全部内容。 我们在选题时往往陷入一个误区, 选取的课题不是太空泛就是太成人化, 导致难以实施。

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的 《综合实践活动 》配备了 《资源包》, 这也是本课程的特色。 当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包只为我们开展活动提供一种思路, 教师在具体操作时, 完全可以结合当地特色, 选取适合班情、学情的活动内容。 以“学做家乡小吃”活动为例, 我们选取的就是本地特色———泉州小吃, 作为活动的主体内容, 进而确定主题。 本次活动的主题、内容与资源包里的《可爱的家乡》相吻合, 既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接轨, 又融入了本土特色, 更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活动目标具体明确, 便于操作, 利于评价。

二、突出主体, 适时调控指导

传统的教学是在特定空间内进行的, 虽然也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 但学生参与的是课堂活动, 内容相对局限。 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备课体系, 学生参与整个活动的始终。

1.群策群力, 制定主题。 在确立活动主题时, 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过很多套方案, 比如“影子游戏”、“皮影戏”、“水果王国”等主题。 大家献言献策, 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学做家乡小吃》最终脱颖而出。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 学生从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既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又接近生活实际。

2.扬长避短, 各负其责。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 我们还需成立小组和制订小组活动方案。 我注重策略上的指导, 例如调查内容、研究方法、成员分工, 由学生自主选择, 我提供必要建议, 尤其是人员分配方面, 我要求组长根据每个同学的特点进行恰当安排。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 我提供了几种方便操作的方法, 比如合作探究法、合作调查法[3]、个人探究与调查的方法等, 使每个人各尽所能、各负其责, 扬长避短。

3.团结协作, 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 要求小组成员能按照既定的分工协作进行。 以“学做家乡小吃”为例, 按照活动目标, 我先后组织各小组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收集第一手材料, 同时利用学校图书馆、校园绿色网吧等资源拓宽信息渠道, 并进行交流。

4.明确分工, 完美展示。 学生对收集好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 本身也是在提升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把收集好的资料做成图表, 以PPT形式展现出来, 整个制作小吃的流程一目了然。 在制作展示阶段, 学生明确分工, 制作小吃的过程进行得有条不紊。

三、注重实践, 促进个体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 在“做”“考察”“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里的“实践”, 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1.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优等生的特权。 综合实践活动不论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讲, 都需要具备较强的能力, 但这并不是说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少部分优等生才可以参与的课程。 在活动过程中, 引导学生合作分工, 各取所长, 也可以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

例如“学做家乡小吃”, 我结合五年级学生特点进行设计, 以学生现有经验, 制作一盘简单易学的小吃并不是难事。 但是在活动准备时, 我发现有少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很弱, 一看就知道在家很少动手做家务。 于是, 我让他们自主选择拿手的事情做, 并稍作指导。 很快, 这些学生逐渐上手, 融入了集体活动中。

因此, 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发挥优点, 真正做到全员参与, 而不是少数人的“实践”。

2.活动的进行不一定在固定的课时。 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 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次课题实施的时间持续较长, 空间也不是固定的。 我们可以征求家长的配合, 让家长带着孩子到小吃店品尝美食, 在家里动手尝试制作小吃。 这样, 学生实践的空间扩大了, 延伸到生活中, 而不是固定死了的课时。 有了家长的配合指导, 学生实践起来, 目的更加明确, 进步也较快。

综合实践活动的进行如果都局限于固定的时空内, 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阻碍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 影响活动效果, 学生个体的素质也很难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得到明显提升。 因此, 我认为,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教师应树立大课堂观, 在学生安全有保障, 社会条件、学校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把课堂搬出班级, 让学生真正有广阔的实践空间。

3.教师应把实践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真正的实践主体是学生, 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 切忌包办。 在“学做家乡小吃”活动中, 有的学生不太懂得拿刀, 有的学生害怕油锅, 这时我就会给予示范而不是代替他们完成。 学生在模仿中渐渐能把不太熟练的事情做好, 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呢?

四、注重积淀, 提升专业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就需要有一批有多方面能力的教师。 教师在尽心组织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也是在积累经验, 进而不断进步。

1.教师应做一个勤学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我在指导“学做家乡小吃”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 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真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有很强的专业素养, 很广泛的各学科知识。比如在制作小吃的过程中, 各种小吃的制作方法是不一样的, 油温的控制、切片的薄厚、摆盘的设计等, 仅这些就涉及很多方面学问。因此, 要成为研究型人才, 教师应不断学习。

2.教师应做一个乐教者。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面对不同的学生, 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让他们在活动中各尽所能。 在“学做家乡小吃”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中, 我尽可能帮助孩子们纠正一些问题, 从而及时给予指导。 比如有的学生在设计“制作美食流程图”时不知道应用哪一种格式设计, 有的学生在制作小吃时不知道食材烹煮的先后等, 我都及时指导。 在给予学生指导的同时, 教师自身也会不断进步。

3.教师应做一个善思者。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思与学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师要在每一次的教学实践中善于反思, 总结经验, 在下一次的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 以期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提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犹如谈虎色变, 原因在于综合实践活动所涉及的主题范围广泛, 要求教师具备很广泛的知识体系。 但如果我们能善于思考, 就会想到可以利用一些学校或者是社会上的人才资源。 比如在“学做家乡小吃”综合实践活动中, 我们合理利用社区资源, 邀请学校附近酒店的厨师和有厨艺专长的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学做小吃, 同样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善于反思, 勇于创新, 突破一个个瓶颈, 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包括设备资源、人才资源等, 同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也会开展得越来越好。

现在的中小学缺乏专业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专任教师, 原因应在于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所应涉猎的知识是广泛的。 如果兼任教师能在活动中善于总结经验, 则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这方面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2002, 6:29.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2002, 6:30-31.

上海老人写村史见证家乡发展 篇3

19年后,68岁的李锦祺写出4本沉甸甸的村史,但仍然后悔为消失的村庄记录太晚。

这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不知道,被自己称为“水清二村”“佳佳花园”“景和茗苑”的这块土地,有过一个村庄叫“莘光”。

西瓜田里受启发

有时闭上眼睛,身处楼房的李锦祺,会听到几十年前的声音:天蒙蒙亮时,院子里的养鸡房传来公鸡打鸣声;宽阔的田埂上,拖拉机轰隆隆地开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村里有人第一个买上自行车,得意地摁出一连串清脆的车铃声……

他还听到19岁那年夏天的夜晚,风吹过西瓜田发出的沙沙声。和他一起看守瓜田的老人,每夜都会絮絮叨叨地说起村里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他却听得津津有味。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祖上有着这样有趣而迷人的轶事。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李锦祺开始留心村里的一草一木。渐渐地,他开始喜欢和村里人聊天,聊到有意思的人和事,就用心记一记。比如,西李人爱生双胞胎,62户人家中,最多时有6对双胞胎;比如,西李男人爱朝外跑,不愿在农村干活,而西李女人却不肯外嫁,宁可在村庄招“上门女婿”……

当时,从1961年开始稳定建置的莘光大队有10个生产队,李锦祺所在的叫“西李”,顾名思义,也就是“位于西边,多数姓李”——村里共有62户人家,其中60户人都姓李。

李锦祺的曾祖父是个文化人,曾经整理过李氏家谱,但随着1949年的一把大火,李氏家谱化为灰烬。借着收集村史,李锦祺开始一点点地认识、集纳家族和西李的传统。

根据传说,李锦祺推算出,公元1790年,自己的祖先就从浦东迁来莘光。在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的地图上,莘庄只是个无名小镇,属清朝36保(华亭乡)。据莘光家族史推算,那时,李锦祺的祖先已经在这里居住,共有七八个村庄,约几十户人家。

收集村史的工作,就这么开始了。“我想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东西,让他们知道自己祖祖辈辈的生活。”李锦祺这样描述自己的初衷。

记录生活的苦与乐

年轻时,李锦祺做过赤脚医生、大队会计。戴着眼镜的他,和自己的曾祖父一样,也算是村里“有文化”的人。

说起从前的日子,他笑说,最大的感受是,村里的小孩都会唱“今年望似明年好,明年还是一件破棉袄”。

身处其中的李锦祺,记载下村民为改变贫困付出的朴素努力。一村之隔的生产队名叫“马家塘”。与老实的西李队人相比,马家塘的社员头脑更加活泛。胆大的村民,在计划经济时代,就敢偷偷种一些蔬菜和葱,偷偷踏着自行车到上海市区的菜场去卖。最多时,马家塘每天有83个农民,在天亮之前去卖葱。人们一度把马家塘叫作“葱家塘”。

他还记下一桩趣事:1961年,两个热心的村干部为故去的独居老人守灵,由于当时农村尚未通电,两个村干部摸黑烧饭,结果误把桐油当成食用油,上吐下泻。

生活不全是快乐。他沉痛地记录下一桩伤逝:1983年10月7日,大队油粮员总出纳李友根“车误致死”。

那本是一个平常的下午。李友根和李锦祺说要去银行取款,却在差一点就进村时,因横穿马路被汽车撞倒身亡。原本开朗健谈的李友根,去世时才43岁,留下80多岁的母亲和3个未成家的子女。

那年,村里还有一个7岁的娃娃,也因为车祸死亡。李锦祺咀嚼出生命的无常,也想到,那些普通人一旦离开,也便再没有什么人记得他们,似乎一点痕迹都不留下。于是,他更想为一些普通人“立传”,至少,记住他们的名字。

随着一页一页的记录,许多年的时光在李锦祺的笔下流过去。他也渐渐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不变的是,他从未想过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莘光。

城市化建设轰轰烈烈

李锦祺的村史,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莘光社会各业人员之最》一章中,不乏琐碎的记录,但从中不难一窥时代的缩影与变迁。比如村里第一个造楼房的人、第一个开拖拉机的女人、第一个养长毛兔的人、村子里担任赤脚医生时间最长的人……

在村史中,有个章节叫“莘光大事记”。李锦祺五易其稿,记录下莘光从1949年到2005年,56年间的“大事”:

1962年9月,全公社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灯,实现了点灯不用油的愿望;

1968年10月25日,莘庄镇上的知识青年首次来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8位青年分到10个生产队插队落户;

1983年初,莘东大队杨家湾生产队杨全余一家6口人承包了生产队60亩土地,成为全县种粮大户……

微观的记录背后,上海的城市化进程轰轰烈烈。1992年4月,上海市政府同意莘庄镇横沥巷东面开发,莘光村的部分土地划入规划范围,此后,莘光村的农民开始陆续动迁。

1992年9月26日,国务院决定撤销上海县和原闵行区,建立新的闵行区,莘光划入闵行区管辖区域。

1993年,李锦祺记下的大事是:莘光村成立股份制公司,动员村民自愿入股。年底,莘光股份公司第一次分红,每一股分得640元现金。

1996年11月,莘光撤队工作开始,首批撤掉了3个生产队。1999年,闵行区政府发布贯彻《上海市撤村、撤队集体资产处置暂行方法》的实施细则。莘光的10个生产队,在五年内全部撤光。

同样的风,吹过的已不是同样的土地。

淡薄的人情

昔日莘光的土地上,很快建起20多个大大小小的居住小区,成立了13个居委会。

1994年9月,西李队第一期30户居民迁入水清二村,李锦祺住进整齐划一的六层居民楼。原先的莘光村人,也陆续住进“平阳一村”“佳佳花园”“丽华公寓”……

他同时领到一个城镇户口,被统一安排进闵行农村劳动力安置单位——兴达公司下属工厂工作。

住进楼房的李锦祺,在新鲜感消失之后,渐渐觉得有些不适应。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他不能再去串门了。

他怀念从前在村里时,一吃完晚饭,就家家户户地串门。远远地,老朋友在小院听到他的喊声,就赶紧为他打开门。一直聊到夜幕低垂,再心满意足地回家。

而现在,虽然住在楼上楼下,村民都变成邻居,但一关起门,每家都是一个独立隔断的小天地。

久而久之,李锦祺发现,很多满地跑的娃娃,他已经不知道是哪家的了。年轻人看到他,头一仰,跟没看见似的走开了。李锦祺感到不可思议:这要是在注重传统秩序的西李队,简直是“大逆不道”。

那些原先在村庄里无话不谈的老友,也仅在家里有红白喜事时才会聚在一起。“只剩下各自的亲情,乡情都消失了。”李锦祺摘下眼镜,叹口气,“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比从前淡薄了许多。”

1996年6月,兴达公司解散,52岁的他被“退职”。以后7年,他每月只能从公司领到270元的生活费。为了自谋出路,他去小区和公司做过两年门卫。

终日守着别人的大楼,偶尔,李锦祺会想起田间自给自足的日子,“种好地,只管嘴巴吃饱就行了”。

他越来越心疼自己忙着读书的孙女,“以前在农村,考不上学,大不了回家种地,现在考不上学,连地都没得种”。

年轻人对村史不感兴趣

2004年7月,李锦祺正式退休,每月能领到725元退休金,时间也比以前宽裕了许多。于是,他加快了撰写莘光村史的步伐。

李锦祺说,自己写的,更多的是对一些平凡人、平凡事的记录。他想忠诚地记录过去与现在的原貌,“证明在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什么”。他把4本记录分别命名为《莘光记忆》(分为家族史资料和村史资料)《晚霞》《乡魂》。

这些年,他陆续把4本资料自费印刷了几十本,发放给原先的莘光村人看。很多老一辈人,都从李锦祺的记录里找到或重新认识自己的先人。82岁的老人张士明,甚至请李锦祺帮忙搜集家谱——父亲过世得早,母亲改嫁,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亲生父亲的名字。

但几乎没有年轻人问李锦祺借族谱看。即使送出去的族谱,也可能被随意丢掷在一边。李锦祺掩饰不住失望:“等我们这一代人都去了,谁会记得莘光的历史呢?”

“你觉得莘光村还在吗?”有人问李锦祺,他肯定地说,“当然在”。

家乡的发展作文 篇4

可是“金无足赤”,虽然盐城是我心中美丽的家园,但它还是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我觉得我们城市“白色污染”比较严重。比如滥用塑料袋,众所周知,塑料袋的危害十分巨大,用它装食物时,当食物温度超过 65 度时,它会分解出许多有毒物质,伤害我们的肝、肾脏。而丢弃的塑料袋在土壤中至少 200 年才能分解,造成土壤失去空气,植物缺氧而死。因此国家实行“限塑令”,比如超市由原来的免费使用变为有偿使用塑料袋,大力倡导使用其他材质可循环使用的包装袋……可是由于塑料袋相对价格低廉,在生活中,人们为了方便还是普遍使用它,这样“限塑料”也成了空谈,环境受到危害,健康受到威胁。我觉得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需要改进。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讲的是一种环保型的包装袋。这种包装袋是由麦杆、玉米杆、花生皮等农作物的废弃物加工而成,无毒无害,而且它更易于降解,用它做的袋子只需 24 个月即可完全降解。另外,造价也非常低廉,比加工塑料袋还便宜百分之二十!我觉得如果使用这种包装袋,将是一个保护环境的好办法。政府可以多加宣传,支持企业对这类产品的开发、生产,并推广使用,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让我们的“大盐城”越来越美丽!

发展的学校与家乡作文 篇5

学校是一间百年老校,在以前高中部和初中部是在同一个校区的,但现在由于学校的发展,高中部已搬出老校区,初中和高中分别在不同的校区。初中部校内有实验室,电脑室,生物园,地理园,音乐室……这就说明了学校正在发展。学校设备齐全,环境优雅,教师们都有良好的教风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这里学生能够专心地学习,这也代表了学校的发展。我们学校还成为了省重点学校之一,全市的优秀学生大部分集中在我校。我们的学校有一棵很大的芒果树,它成为了我校的象征,操场上有4个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和一条200米长的环形跑道。

我校的生物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金鱼池里还养着各种各样的鱼儿。学校的大楼有7栋,分别是教学楼、校友楼、图书楼、学生宿舍楼等错落有致,分布在校园内。 我的发展可以在学习上看出,在第一次语文检测时,我得了比较差的成绩,但后来我在老师的帮助下,经过努力,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学习方面,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每遇到困难就泄气,我学会了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这些改变都时在优秀的学校里培养出来的。随着在学校里的不断学习,我相信自己会更加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优秀的学校,良好的校风,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一百多年的校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格物致知,崇尚善美”的校训表明了学校的教育方针,教育学生:考察事物,获得知识;追求真、善、美的品德。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使我们学生获得更好、更优良的教育。

家乡体育发展的调查报告 篇6

20XX年XX-XX月份期间,我利用休闲时间走访天津滨海职业学院进行实地调研。由于我本职工作在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对学校的体育概况调研起来比较便利,期间我主要是对大一、大二学生羽毛球运动锻炼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对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有了初步了解。

二 、调查目的

了解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发展羽毛球对学生的影响、存在的问题等。

三 、调查方法

我采用的调查方法有实地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个案调查法等。

四 、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和急需要改进的地方。

1 、淄博实验中学体育课开展现状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对体育课实行选课制度,大一年级学生实行班级教学制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健康体适能教学为主。另外还在课程中拿出专门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第九套广播体操的教学与练习。大二年级的每个学生每个学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足球、篮球、乒乓球、健美操、网球、排球、太极拳七项体育运动中的一项并拿出一定课程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由于大三年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大三年级学生的体育活动形式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形式,主要是走出教室有组织的活动为主。

可以看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体育课主要是进行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为主,以学习体育专项技能为辅。这与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校训建设“崇德尚能、学以致用”不开,当前阶段学校还是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2、羽毛球运动开展

羽毛球运动主要是在大一、大二年级中开展。由于学校体育课程中没有开设羽毛球选项课,只是以兴趣小组和个人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学生之间的羽毛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且大多以娱乐为主,水平不高。

3、开展羽毛球对学生的影响

现代羽毛球运动1870年起源于英国,后来盛行于西欧及美洲。一开始它是一项贵族运动,但随着后来的逐渐普及,到今天已成为一项大众喜爱的体育项目。能达到全身健身效果。有人说羽毛球运动是一项能够让人眼明、手快、全身得到锻炼的体育项目,我觉得这种说法非常贴切。

羽毛球运动具有上手容易的特点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调查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通过羽毛球来调节学习节奏,这种现象每天都在发生,尤其是在灯光球场的羽毛球场地上。这对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调节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通过与学生的谈话了解到学生对羽毛球运动还是比较喜欢的,这与常人理解的用羽毛球健身负荷较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却没能组建学校羽毛球社团,我想能与学校的场地设施有关系,没有场地学生的积极性提不起来。

羽毛球有一定的健身作用,运动中锻炼者需要运用手腕和手臂的力量握拍和挥拍,还要充分活动踝关节、膝关节、胯关节等部位,做出滑步、垫布和弓箭步等各种步态,所以对于全身肌肉和关节的锻炼也是很充分的。在捡球、接球的过程中,不断的弯腰、抬头等动作,使腰部、腹部的肌肉也能得到充分锻炼。所以该校开展羽毛球运动对学生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

4 、开展中的不足

首先体现在没有适合的场地,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只有灯光球场四片羽毛球室外场地,没有室内羽毛球运动场所,这无疑给体育课程开展羽毛球带来一定的不便。例如:讲一些关于羽毛球的战术方面的技术时很难示范,更难去组织练习,还有无法开展正式一点的羽毛球教学比赛等。其次,没有器材,需要学生自己备羽毛球拍和球,学校器材室有羽毛球球拍,但是基本不对学生开放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球拍的拍头和拍柄接触不牢固,我在调研期间有一次学生挥拍时拍头被甩向对面同学,拍柄还留在手中。第三,对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教师的调查发现,在该校中10位体育教师只有一个是羽毛球专项毕业,多数教师对羽毛球主要是通过自学来完善自己的技能,全校范围内开展羽毛球教学困难很大,也容易出现学生羽毛球技能和知识掌握比体育老师多的情况,这将使得羽毛球教学质量会大打折扣,影响羽毛球教学任务。在这些问题上我认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开展羽毛球运动条件不够成熟,或者说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不具备开展羽毛球运动条件。但是从一个角度看,学校如果将羽毛球放在一个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前提上,条件还是有的,调查中我发现,该校有羽毛球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有自己的羽毛球团体组织,热爱羽毛器运动的学生人数众多,其中有一部分学生接受过羽毛球系统的学习。

这些状况与该学校开展的其它运动相比存在这天壤之别,足球拥有一个标准的人工草地球场,足球100个左右,可以供至少两个选项班的教学任务,该校的高校足球开展现状相当好,是曾获得过多项市级足球比赛前三名;乒乓球球台6个,完全满足一个班的日常教学任务,但是需要学生自己备乒乓球拍和球,学校器材室有20个左右的球拍,但质量较低,手感比较差,还是以学生自带为主;篮球场地众多,篮球50个以上,能满足多个选项班级的教学计划。而这些项目的教师都接受过各个项目的系统学习。

这些不足制约者羽毛球运动在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的发展,还可能导致羽毛球运动在学生中渐渐失去热爱群体,所以改变这些不足对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羽毛球发展是当务之急。首先要修建一部分室内羽毛球场地,开始可以修一些简易上网球场,以后逐渐改善。其次把羽毛球教师进行系统的羽毛球培训,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还要购买一批高质量的羽毛球器械,防止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 、调查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基本了解到了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羽毛球运动的开展现状,羽毛球在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学生中对学习和就业的作用以及开展羽毛球教学在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存在的不足。较好的完成了此次调查的目的。需要强调的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羽毛球运动组织开展还存在这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慢慢去解决,但是继续改观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改善。

关于家乡乡镇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7

控制工程学院

机械五班

张伟东

*** 今年寒假期间,为响应我校下发通知的本着“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丰富和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内容和途径,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创新创业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培育创业精神,为加快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打下基础”的精神,以“创新创业家乡行”为主题的创新创业社会调研活动,走进当地乡镇企业,深入了解调研。

一、调研背景

2015年是我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镇党委、政府立足大局,审时度势,提出了“工业强镇、科技立镇”的发展战略,同时积极开展“企业服务年”及“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把发展工业经济摆在空前突出的位置,要求全镇上下全力以赴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我镇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并初具规模。但目前我镇的工业经济基础依然十分薄弱,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突出表现在企业个头小、底子薄、财税贡献率低、抗风险能力弱、缺乏行业影响力等方面,工业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二、乡镇企业发展劣势

(一)、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矛盾突出,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一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我镇企业大多集中在加工制造业这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其产品大多停留在简单制作的水平上。相当数量的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低。二是重复建设,重复投入。由于我国消费品市场和资金市场的不成熟,容易形成短时期内的消费热点,短期的利润促使大量资金迅速涌入,形成企业趋同化。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缺乏宏观的经济引导,此后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需求趋于饱和,在此情况下,企业不得不展开低水平的竞争。

(二)、乡镇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一是我镇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只是以目前市场上极为普遍的甚至落后的技术作为生产工艺,品牌意识不强。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更新换代缓慢,仅仅依靠低价取胜。二是缺乏相关优秀技术人员,这造成了企业缺乏发展后劲,缺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动力不足。三是抗风险能力不足,融资困难。我镇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信用等级低等原因,从而造成了贷款难、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

(三)、发展理念滞后,管理方式普遍落后。一是我镇企业大多仍沿用家族式管理方式,这一管理方式为企业建立之初的生存与发展曾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是,在当前形势下,特别是在企业发展的中期,这一管理方式往往容易转化为消极的阻滞,容易造成经营效率的低下和激励机制的偏颇。二是大部分企业主小农意识严重,“小富即安”的心态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政府相关措施

(一)、发挥政策指导作用,整合资源,培育特色。一要切实加大相关政策的督促落实和科学发展的指导工作力度。积极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引导企业加入行业协会,发挥其为企业沟通、协调、传递市场信息、引进技术等服务作用。二要帮助企业调整投资结构。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既要积极上马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短时期内形成企业对人口的聚集作用;又要大力引导他们向科技型、知识密集型、外向型转移,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三要引导我镇企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区位优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拉长产业链,尽快形成市场占有率高的一批企业。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乡镇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一是引导和促进乡镇企业积极提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政府要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二是鼓励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到乡镇企业就业创业;支持一批骨干乡镇企业利用自身机制灵活的优势,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人才对口招聘。人事部门要进一步简化人才管理手续,为民营企业引进人才提供服务,大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人才队伍。三是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对引进高层次人才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的企业和人员予以表彰奖励。

(三)、扩宽融资渠道,改善金融环境。一是结合我镇实际,建立和完善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要在企业资产抵押的基础上,鼓励企业之间实行互联互保,减少审批环节,降低贷款抵押的保险金和业务收费。二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完善政府引导、企业自助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发展民间信用合作组织,组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三是要增强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企业要有信用意识,诚信为本,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及时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等信息反馈给银行,增进相互了解,实现信息对称,建立互相信赖的银企合作关系。

(四)、推进产业集群和基地建设,打造乡镇企业发展平台。一是按照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的原则,积极指导、推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形成区域特色明显、产业优势突出、辐射带动力强的企业集群。在资源、区位优势突出的地区,要重点发展旅游、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初步形成资源、区位型产业集聚区;在技术优势明显的地区,要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成长型企业,初步形成科技产业集聚区。二是通过推进企业和产业的集聚,努力培育壮大一批辐射带动力强、就业容量大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的强势企业,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基地。

(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抓好乡镇企业同其他工作一样,只有建立健全责任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才能推动工作开展和实现预期目标。今后,应注意加强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责任意识。乡镇企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工作重点,必须把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逐级落实到基层,让各级干部自觉担起责任。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在乡镇企业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干部应给予表彰奖励,以充分调动基层抓企业的积极性。三是建立约束机制。对乡镇企业进行动态检查,及时通报情况,认真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把工作成效作为检验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以利促进干部队伍不断奋发向上和发挥聪明才智。

四、走访新兴企业

塞外山野生长的山杏树,数目不能成才,果实又涩又小,多少年来,谁也没把山杏当成宝,然而,勤劳聪慧的赤峰市敖汉旗赤波饮料公司的创业者们变废为宝,把苦涩的杏仁加工成洁白细腻清香可口的杏仁乳,成为独具特色的绿色天然产品。经过十多年发展,公司已经从不起眼的小作坊发展成为1100万元固定资产占用资金2400万元的大型集体企业。同时也是敖汉旗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赤波饮料公司走向市场经济历经三个过程:一是扩大规模;二是抓质量、创名牌;三是强硬的牌子打入市场。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走产品多元化路子,赤波公司在研发酸性杏仁乳的基础上,又先后开发出沙棘汁饮料和黑加仑清汁饮料。赤波饮料有限公司采取“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了2万亩速冻野山杏种植基地,带动近2000户农民参与种植、350户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平均每年有200多名村民在园区打工,企业生产高峰期雇工更高达1500多人,充分发挥了区位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加大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山杏、沙棘、黑加仑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很好地起到了带头表率作用。

四、调研体验总结

家乡的发展 篇8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A.25岁以下 B.25-45岁 C.45岁以上 3.您的学历是什么?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4.您认为改革开放后的变化如何?

A.变化很小 B.变化一般 C.变化很大 5.您及您身边的人现在着装样式如何?

A.简单舒适 B.时尚潮流 C.精致华丽 D.没什么变化

6.您现在的饮食方面有什么变化? A.粗茶淡饭 B.丰盛多样 C.营养均衡 7.您认为你居住条件有何改变? A.没有任何改变

B.变化较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适当改善 C.居住环境卫生有所下降

一直以来都8.您主要的出行工具是什么?

A.步行 B.自行车 C.公交车 D.私家车 9.您认为教育方面有何变化?

A.变化不大 B.变化很大,不仅在硬件还是在软件上都有所提高 C.义务教务实惠多,文化活动中心丰富农民生活 10.您认为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家电下乡政策怎样? A.不了解 B.没多大用 C.给自己带来很大实惠 11.您认为新农村建设以来有何变化?

A.没什么变化 B.有很大发展,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等有所提高 C.虽有很大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2.您认为国家的各项针对农村的政策如何?

家乡的发展 篇9

昨天,我的家乡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美丽的花儿、绿油油的草地和葱翠的山。电视在那个时候是黑白的,也是少见的,收音机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有很多人家里有,电话有一些人家里有。住的房子都是矮小的平房,只有一些住的房子有两三层。汽车根本就没有人有。这就是我家乡的昨天。

今天,我的家乡有一些东西了,美丽的花儿渐渐少了起来,绿油油的草地也少了起来,山也不像以前那么绿了,家家户户都有了大大小小的电视了,并且还都是彩色的,只有几个人家里还是黑白的了。很多人都住上了三四层的高楼了,只有一些人还住着那些矮小的平房。有很多人家里有了摩托车,并且还有一些人家里有汽车了,电话家家户户都有了。这就是我家乡的今天。

明天还没有到,我猜想一定有很多的高楼大厦,每家每户都住在里面,还有很多的汽车,地下有铁路,从湖北到湖南只用一个小时,还有了几个飞机场,想到哪儿去,就能到哪儿去,还有了海底铁路……,花儿成点缀了,草地少了,山也没那么多了,有些人家里都有了私人的直升飞机了。我想这就是我家乡的明天吧。

家乡的发展 篇10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1)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概况,对家乡某一方面的过去与现在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2)知道自己家乡的标志性景观,并能作简单介绍。

应会:(1)能用手绘小报、文字、绘画等形式综合表现家乡的变化。(2)能够与同学合作,搜集、整理资料,进行采访、调查活动。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进一步认识家乡,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搜集资料,走访调查家乡的历史与发展。2.通过一至两种形式表现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这一主题。难点: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进行分析与总结。、导入

故事导入:《模式口的传说》。

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听完故事后你能用什么词汇来描绘我们的家乡? 今天让我们师生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石景山模式口。边听故事边思考。

古老、神秘、人杰地灵。

通过故事导入,增强家乡的神秘感。出示课题

出示课题: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明确学习主题。授新课

我们的家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她有哪些风土民俗,又有哪些人文轶事呢?下面我们以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每组了解家乡的一个方面。

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家乡的历史、名胜古迹、风情民俗和人文轶事。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家乡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活动 课件展示:

龙形古道重点介绍古道上的过街楼。

名胜古迹重点放在法海寺壁画和田义墓园中的精美石刻上。风情民俗重点放在民居中的砖雕艺术上。

人文轶事重点介绍《老舍和模式口》《冯玉祥视察模式口小学》。自学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最感兴趣的和最感动人的事情。

现如今我们的家乡在我们石景山人的辛勤创造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看模式口新貌。课件展示:

引导学生谈感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感受家乡的新变化。集体观看。

家乡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我们相信,今后的家乡在我们的建设下会变得更美好。通过交流,了解更多有关家乡的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感受家乡的新变化,增强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怀。创作活动

你们希望我们未来的家乡是什么样的?集体商量一下,用我们手中的画笔描绘我们家乡的未来。

以组为单位,集体创作。相互交流。

激发学生创造美好家园的热情。拓展

凝聚青春力量,心系家乡发展 篇11

——江西省外高校赣籍学子团工委优秀青年学子创新创业座谈会

深秋十月,团江西省委召集组织省外高校赣籍学子团工委委员学子,来到南昌市湾里区新经济产业园参观学习、座谈交流。

2015年10月18日上午十点半,江西省外高校赣籍学子团工委组织第一次创新创业考察活动,全国9所C9高校及985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央党校的33名青年代表,在团省委青少年发展中心主任毛鸿山、组织部长易军、宣传部长贾彧超、组织部副部长甘小平等领导带领下,来到湾里区新经济产业园参观学习,受到了湾里区委区政府的热情接待。新经济产业园区负责人向委员学子们讲解了产业园的规模、结构、功能、内涵等,讲解得非常细致深入,同学们兴趣很浓,认真听讲,多次提问。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和产业园负责人的引领下,同学们参观了正在紧张施工的园区大楼。在施工现场,同学们普遍反映,真切地感受到了产业园的生动气氛以及当地领导干部和工人群众的热情和干劲。

参观之后,同学们来到会议大厅,同团省委领导、湾里区委区政府领导、新经济产业园区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座谈会气氛轻松,发言和讨论热烈。座谈会由毛鸿山主持。

“为家乡发展献计”征文doc 篇12

大竹县自由街小学黄真奎

近几年,城区“中心”学校不断扩招,招生班额越来越多,每班人数也随之增加,超大班现象日趋突出。学校唯有不断扩建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有限的土地上怎能说建就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周边的学校不断缩班,生源素质下降,大量教学用房闲置。我认为,这种状况不利于教育的长远发展,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加以调控,控制“中心”学校的班额,扶助周边的发展,理由如下:

1、这种状况让“中心”学校不堪重负,学校的校长每年对“人情条”头痛不已,逃避不及。而学校的老师面对日益增多的学生,显然无法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而那些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离讲台的距离显然过远,其上课的注意率、认真程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有些学生来说,受教育的权利打了折扣。

2、“中心”学校附近的周边小学因为大量的生源流入“中心”因而招不足地段生。生源不够,因而随之而来的是学校常常缩班,教师每年外调,有的班级受此影响,经常更换老师,学生和家长对此意见很大。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就没有稳定的人心,自然不利于周边小学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

3、周边小学年年缩班,大量教学用房闲置,教学资

1源浪费,导致最后只能校校合并,有的学生因为合并了多次,离学校的距离越来越远,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要一个多小时,既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又不安全,同时也不利于就近入学原则的实施。

4、这几年,一直倡导教学资源的平衡,可是,由于上级领导只刮风不下雨,只出文件不督查落实,对超大班制止不严。而这种状况也人为地拉大了各校之间的不平衡,生源素质悬殊,导致教学质量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使择校越演越烈,更多家庭环境好的、受家庭教育偏多的优秀学生拥向“中心”,也进一步拉开生源素质,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同在一片蓝天下,就应该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上一篇:两次哭泣作文下一篇:数学老师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