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论练习题题

2024-09-26

邓论练习题题(通用4篇)

邓论练习题题 篇1

论述题:(各点需展开)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反战的新阶段?2.为什么说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4.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5.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6.试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此题要联系实际)7.联系我国实际,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8.如何理解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至关重要?9.怎样正确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10.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1.为什么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2.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3.怎样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14.怎样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5.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16.试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17.为什么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18.试论我国政府在解决和发展两岸关系问题上坚持的基本原则。19.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宗旨?20.怎样理解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21.试述党的十六大关于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反战的新阶段?

答:(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色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为什么说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答:(1)因为旗帜是方向。党的十六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就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有机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因为旗帜实形象。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就要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保持国内稳定、维护世界和平,树立一种改革、开放、向现代化迈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鲜明形象。(3)邓小平理论既是方向,又是形象。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才能把邓小平所开创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因为邓小平理论为实现我们的事业提供着理论的指南、精神的动力和智慧的启迪,提供着最重要的思想保证。

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其中:(1)当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当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三个“代表”之间,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前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像是关键;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核心。

4.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答: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将产生极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它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2)它是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指南;(3)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因而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3)解放思想、与时俱金和实事求是是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探索永无止境。

6.试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此题要联系实际)

答:(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执政党只有致力于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有效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讲,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矛盾的解决有待生产力的发展。(4)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奠定必须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并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5)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经济建设重新被确立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这是对党的八大路线的恢复。目前,我们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当作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摆在首要位置,才能真正实现“三个代表”,体现出党的先进性。

7.联系我国实际,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答: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做到:(1)增强国力,接受时代的挑战。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使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面临传统产业革命和新技术革命两种挑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尽快缩短我国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促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财富日益丰富起来,最大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从根本上促成一系列社会矛盾的解决。发展才是硬道理。(3)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一系列物质条件作保证。

8.如何理解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至关重要?

答:(1)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反复思考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搞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什么,其中,认清社会主义本质是明确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前提。(2)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转化中的根本理论问题;第二,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第三,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搞清楚的首要问题。

9.怎样正确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按简答复习)答:(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概括(2)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者两个基本点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离不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4)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10.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答:(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分别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政策分别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策。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11.为什么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1)199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制定并开始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2)科教兴国,是指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3)科学技术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它是生产力诸要素中主要推动力量。(4)发展科学技术,有赖于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抓教育,从培养人才入手。教育和科学,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2.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答:(1)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既包括经济体制由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已辐射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促使社会生活发生整体转型。(3)改革是政策的重新选择,是体制的重新构建,是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的重新调整。(4)总之,无论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引起的巨大作用看,还是从其所引起的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都可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因而成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13.怎样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1)“三个有利于”标准继承、发展了生产力标准,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规定的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3)“三个有利于”标准要求我们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跳出来,以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自改革开放中放开手脚,大胆地试验。(4)“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是衡量经济工作的标准,也是衡量一切工作地标准。14.怎样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答:(1)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工友之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它既包括作为主体的共有制京津,又包括公有制以外的其他所有制经济。这一制度既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又结合了初级阶段的实际,符合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5.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答:(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内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16.试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答:(1)从历史发展看,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2)从法制和得知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制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3)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17.为什么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答:(1)一个中国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2)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事实和原则。(3)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及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基础。18.试论我国政府在解决和发展两岸关系问题上坚持的基本原则。答:(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2)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3)促成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争取实现直接“三通” 19.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宗旨? 答:邓小平将争取世界的和平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和“首要任务”,并认为我们确立的政策要“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提出这个宗旨是因为:(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是由中国的历史和国家性质决定的。(3)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4)中国之所以提出促进共同发展,是因为:发展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利益,还代表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大,一国经济的发展同地区经济的发展,以至同世界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共同发展成为各国的一致利益。20.怎样理解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答:(1)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我们党的拒腐防变能力;(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要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的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21.试述党的十六大关于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答:(1)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2)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3)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4)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5)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邓论练习题题 篇2

在习题课的教学中, 老师往往都会选择一些典型题实施教学, 但我在教学中发现, 对于重要的典型题, 如果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不容易掌握, 就算当时听懂了, 也记不牢, 过一段时间又会忘记, 甚至无论教师如何认真讲解, 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多次机会重讲、再讲, 但学生似乎并不领情, 再遇到类似题目时, 依然是错误。

仔细深究其原因, 就是典型例题其技巧性、综合性往往比较强, 难度比较大, 而且例题越典型, 学生越是难懂、难理解, 更别说迁移运用了。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 把这些典型例题按其物理过程和物理思想的有机构成, 采用变式手段, 分解成过程单一、思维清晰、方法明了的几个简单问题, 再进行独立的解答, 让学生逐步地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真正感悟答案之外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思想的实质, 最终将典型的例题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化于无形之中, 这就会使习题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典型题如何变式、分解,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高考题的解析来加以说明。在复习牛顿运动定律时, 学生遇到了2007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的第六题。

如图1所示, 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 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 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 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 则轻绳对m的最大拉力为 () 。

这道题目, 既考查了摩擦力的知识, 又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及整体法和隔离法, 综合性强, 难度大。学生刚接触此题时, 无从下手, 不知如何分析, 但此题考查的知识又是高中物理重点讲解的内容, 学生必须掌握, 不能放弃。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从这道高考题中分解出了三个问题, 既降低了高考题的难度, 同时又让学生充分认识了问题的本质, 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1:如图2所示, 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木块, 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拉力F拉质量为2m的木块, 使两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 则水平拉力F最大为多大?

解析: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 两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

取两个木块整体为研究对象, 其水平方向只受一个力F的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 (2m+m) a。

取m为研究对象, 其水平方向只受静摩擦力f作用, 静摩擦力f提供木块m运动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

可以得到, 拉力F越大, 整体运动的加速度越大, 所以, 木块m所受到的静摩擦力越大。当木块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 刚好使两者发生相对滑动。

所以μmg=ma, 可以解出a=μg, 所以水平拉力F= (2m+m) a=3μmg。

点评:通过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要让学生理解静摩擦力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让学生掌握对连结体 (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 问题的基本处理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 即通常先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然后再根据要求的问题取某一个物体为研究对象。

在上例的基础上, 再让学生解决下面的问题。

问题2:如图3所示, 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木块, 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拉力F拉质量为m的木块, 使两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 则水平拉力F最大为多大?

解析: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 两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 取两个木块整体为研究对象, 其水平方向只受一个力F的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 (2m+m) a。

取2m为研究对象, 其水平方向只受静摩擦力f作用, 静摩擦力f提供木块2m运动的加速度。当木块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 刚好使两者发生相对滑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μmg=2ma, 可以解出

如果取m为研究对象, 其水平方向受水平向右的拉力F和静摩擦力f作用。静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任然需要研究木块2m才能得到。分析可知,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μmg=ma, 也能解出水平拉力, 但过程要比取2m为研究对象麻烦。

点评:通过此例让学生体会在处理连结体 (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 问题时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 恰当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简化解题过程, 并进一步巩固摩擦力知识。

在上例的基础上, 再让学生解决下面的问题。

问题3:如图4所示, 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均为2m的三个木块A、B、C, 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拉力F如图所示拉木块A, 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 试比较两个接触面上的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以B、C木块为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在水平方向它们的加速度由木块A和木块B之间的静摩擦力f1来提供,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4ma;取木块C为研究对象, 它的加速度由木块B和木块C之间的的静摩擦力f2来提供,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2ma。因为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 所以可知f1>f2。

点评:通过此例让学生掌握灵活的选取研究对象方法, 学会分析两个接触面上静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学生不会做高考题, 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学生不理解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该怎么用, 究竟是哪个接触面上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到μmg。

以以上三个问题作为铺垫, 学生基本上可以掌握2007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第六题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思想的实质, 再让学生此题, 也就顺理成章了。

高考题解析:以两小物块和后边大物块为整体做为研究对象, 在水平方向它们三物块的加速度由前边小物块和前边大物块之间的静摩擦力来提供,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4ma;取后面那个2m的物体为研究对象, 它的加速度由后面小物块和它之间的静摩擦力来提供,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2ma。可知前面那个接触面摩擦力大。所以, 前面大物块2m对前边小物块m向右的摩擦力大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 后面的还没达到。

如图5所示, 当前边小物块和大物块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μmg时, 此时做为整体的三个物块加速度达到最大值,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4ma, 此时轻绳的拉力最大, 再以后面大小物块为整体做为研究对象,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上两式可得, 答案B。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又提出了一些相关问题, 例如如果水平面也有摩擦力, 那么问题该怎样处理, 等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同时为了强化本节课所学内容, 我还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课后练习。

问题:如图6所示, 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面上, 质量分别为m1=2kg, m2=6kg, A、B间动摩擦因数μ1=0.2, 木块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 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g=10m/s2。试讨论以下问题:

(1) 若用一个大小F=8N的水平外力拉B, 使它们沿水平面运动, A、B两物块间的摩擦力多大?

(2) 若用一个大小F=16N的水平外力拉B, 使它们沿水平面运动, A、B两物块间的摩擦力多大?

(3) 若要让A、B间产生相对滑动, 拉力F至少为多大?

(4) 若用一个大小F=8N的水平外力拉A, 使它们沿水平面运动, A、B两物块间的摩擦力多大?

(5) 若用一个大小F=16N的水平外力拉A, 使它们沿水平面运动, A、B两物块间的摩擦力多大?

(6) 若要让A、B间产生相对滑动, 拉力F至少为多大?

(7) 若木块B与桌面光滑, 现给A施加随时间t增大的力F=kt, 式中k是常数, 试绘出A、B两物块的加速度a1、a2与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 学生不但复习巩固了基本知识, 而且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 树立了信心。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 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这一类叠加题问题的处理方法, 以后在遇到此类题目, 学生也能顺利解决, 实现了做一道题, 掌握一类题的目的。

传统的典型题讲解, 由于难度较大, 分析过程中学生容易忽略问题的实质, 难于突破问题瓶颈。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因此, 变式习题, 既能降低难度, 又能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本质, 同时还能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何乐而不为。

精心设计题组可使练习课更有磁性 篇3

其一是课时混乱且常常没有教学设计。比如:新授课安排了练习课的内容, 教师抽空讲解, 让学生用更多的课时来做练习题、试卷等。也有不少教师以为练习课就是拿几道题讲讲罢了, 要么照本宣科, 要么东抓抓、西挠挠, 还总想以考试为中心, 尽可能地让学生把所有类型的题做个遍。

其二是练习课没有精心准备, 选题随意、缺乏典型、安排无序、量多质低, 这儿有问题讲一下, 哪儿有错误就分析订正一下, 练到哪里算哪里。无形中已经忽视认知是先易后难, 先单个再综合, 先正面再反面的规律。

其三是缺少系统性、针对性及有效整合和思维提炼。教师不从双基的角度去分解课本安排的习题, 也并未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有什么就讲什么, 讲完了再把学生错误率高的题再讲一遍, 这样很多题目的思维内涵也未被充分有效开发。此外, 还存在盲目拔高, 追求难、偏、怪题的倾向, 特别是在五、六年级中较为普遍。下面现象我们或许不陌生:当学生学习比较顺利亦或是考试成绩较好时, 教师常会临时加一个题目难一难学生, 告诉学生:你还有不会做的题目!

这些现象的背后往往是师生对练习课都感到索然无味, 学生极易对练习课产生厌烦情绪, 同时教师也忙得不可开交, 陷入低收益的作业批改中, 师生共陷题海战术。要提高练习课的教学质量有很多措施, 笔者认为要善于利用题组组织教学。题组并不是简单的题目组合, 要根据双基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的缺陷、典型错误进行分析, 围绕一个或两个主题设计出一些例题和习题, 整合形成几个题组, 让学生在有序的、层层推进的题组中获得对同类知识的联想与感悟, 提升分析、归纳、总结、推理等思维能力, 以思想方法的分析带动具体知识、技能的巩固, 提高40分钟的收益, 这是减负提质最直接、最具操作性和最有效的手段。题组一般应由一个典型例子和其他有共同特性可以从中总结提升的习题组成, 这类习题可以是数学结构上的相同, 也可以是数学思维方法的相似。它们能串联先前、现在及今后的教学, 彼此之间既有横向联系, 又有纵向的发展。课堂一般由模仿练习——变式训练——综合应用训练——开放探索4个题组组成, 属于同一类的习题可以安排在一个题组, 也可以分散在各个题组中, 这样就将习题由易到难进行了分解。同时, 通过习题的层次性的安排 (主要是变式) , 把这些题目有机地串联起来, 最终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线索, 一个比较完整的结构, 这样就达到了练习课“形散神不散”的境界了。变式常见的有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 一般方法是改变问题的情境, 或改变问题的条件, 或改变问题的结论, 或改变思维的角度、方式。

邓论练习题题 篇4

一、教师为什么要熟做例题和习题

熟做例题和习题能让教师快速地熟悉课本的重难点。毋庸置疑, 试解例题和习题是熟悉教学内容的基本途径之一。课本和作业本中的不少习题是例题的补充和发展, 剖析它们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进程中对重难点的把握也会更准确。例如, 教材中的有些例题与“做一做”的习题联系不够紧密, 例题简单, 而练习难度很大, 特别是《课堂作业本》与《学习方法指导丛书》中的练习, 有些与教材不配套, 知识点跨度大, 技能要求高, 学生独立作业困难重重。这时, 教师就要适当补充练习, 减缓坡度, 帮助学生逐次掌握。

另外, 教师熟做习题有利于组织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做题时会发现, 有些题目有一定的前瞻性、导向性, 那么, 在教学预设时, 就要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毕竟正面的引导, 总要比出了问题再解决要好。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18页练习三的第6题:“一只东北虎的重量大约是一只鸵鸟的4倍, 是一只企鹅的9倍, 求鸵鸟和企鹅的重量。” (已知东北虎的重量为360千克) 这是教材第一次出现求倍数的问题, 书本没有专门的例题, 结合教材第27页的第7题:“参加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人数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 儿童有多少人?”教师可以增设教学课时, 单独教学这类问题。

教师熟做习题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试做, 教师可以发现那些值得斟酌的习题。在学生练习前, 教师对这样的习题给予及时的增改、删除, 可以避免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现在的学生学习科目多, 学习负担重, 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更不适宜在应试教育的“题海”中挣扎。教师如果能在试做的基础上, 精心挑选、修改、整合各类练习, 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使轻负高质的课改目标落到实处。

教师熟做习题有利于把握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改动向。如有这样一道题:

如图所示:把底面周长12.56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份, 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1) 这个近似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 近似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圆柱体的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此题正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注重过程, 处理好过程与结果关系”的这一理念。在触碰到这一类题后,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更加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第96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计算右面图形的面积。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本题重在巩固求组合图形面积的几种方法以及图形面积公式的运用。学生对于解决此类问题已有一定的经验, 所以笔者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

师:能不能这样移?为什么?

生:10是5的2倍, 12是6的2倍, 上面的三角形移下来刚好可以拼成梯形。

这个思路反映出学生对面积公式推导中的转化思想有较深的印象。

下面是常规的割补法:

笔者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呈现过如此多的解法, 而在平时教学上更注重公式的推导过程,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 这样更能突显数学本质。

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判断: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题目告诉我们, 教学中要注意各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融会贯通, 不割裂地看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和习惯。又如这样一题:“判断:用啤酒瓶盖代替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 也是公平的。”这道题意在提醒学生, 抛啤酒瓶盖和抛硬币, 都是正反两种可能, 可能性是否也一样呢?这就要求教师注意, 在日常教学时不但要让学生理解抛硬币正、反面的可能性都是, 而且要清楚为什么是。

这样, 教师熟做试题, 无疑是对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再培训和再学习, 十分有益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教师如何应对“争议题”的批改与讲评

一般来说, 教师在做课后习题时会碰到两种类型的题目:一是习题贴近例题, 或模仿, 或变式, 或深化拓展, 适合学生练习, 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是占大部分的;二是遇到了所谓的“争议题”。遇到了这类题目, 教师就要相应地做出处理对策, 否则, 教师不闻不问地布置下去, 不但起不到应有的巩固作用, 反而会扰乱学生的思维。因此, 教师在面对“争议题”时, 可采取如下措施。

删减与修改。有的题目本身命题就有缺陷, 或数据错误, 或条件缺少, 根本无法去做;有的题目与教学内容不相符, 或不相关, 或超出学生知识能力范畴。对于这类习题, 教师应坚决予以删除。比如六年级下册《丛书》第103页的第5题:“圆的直径是6cm,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而有的“争议题”则可以修改数据或补充、修改条件, 使之能适应学生的水平。还有一种情况, 有些“争议题”可能会越讲越糊涂, 教师可采用忽略的态度, 既不批改也不讲评。

质疑与思辨。对于题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教师不能想当然地以改变题意的方式给出答案, 仍需用科学的态度, 把它当成一种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 可以用来培养学生仔细审题、探索、反思、质疑等一系列习惯。如五年级下册《丛书》第33页第4题:“粮食加工厂有个长方体仓库, 从里面量得仓库的长是15m, 宽是8m。如果存放的小麦高度是2.5m, 每立方米小麦重0.75kg, 这个仓库一共可以放小麦多少千克?”此题给出的数据虽然不影响计算, 但严重不符合生活实际。在学生独立作业、批改讲评中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你有没有发现问题?”质疑“每立方米小麦重0.75kg”, 既是对立方米这一空间观念的检验, 又是生活常识的应用。

宽容与肯定。对于有争议的题目, 教师可能不会及时发现, 或者不宜改题, 就已经让学生做了, 不妨在批改环节作灵活处理, 不直接判定对错。在组织作业讲评时, 可让学生各抒己见, 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甚至要引导学生开展争议与辩论, 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 只要他们能够说出足够的理由, 就可以承认他的答案是正确的。例如有一道二年级的期末复习题:把一张纸, 先上下对折, 再左右对折, 就能折出一个 () 。大多数学生填的是“长方形”, 也有填“直角”的, 也有说什么也不是的。谁是正确的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条件“一张纸”, 发现原来有三种情况:

因此, 原题要么写清这是一张什么样的纸, 要么画出这张纸的示意图, 否则这道题目的答案就不是唯一的。在批改时, 只要学生讲得出理由, 都可以视为正确。从这一点来讲, 教师可以多一点宽容, 允许多种答案 (包括互为矛盾的答案) 存在, 充分肯定学生为寻求答案所做的各种努力, 这样才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

上一篇:一位销售经理对点读笔市场的看法下一篇:《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