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活动教育教案

2024-09-08

大班安全活动教育教案(精选7篇)

大班安全活动教育教案 篇1

安全大班教育活动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安全大班教育活动教案,请参考!

安全大班教育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1.懂得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

2.增强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件发生。

活动准备:自制课件

活动过程:一、导入

二、了解令人心痛的溺水事件?

讨论: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看相关图片,体会失去孩子后父母的悲痛

讨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四、学习《中国儿童意外溺水调查报告》

五、教育学生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大班安全活动教育教案 篇2

“习惯成自然”是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至理名言, 从这句流传了千百年的名言中可以看出, 无论是遥远的古代还是现代文明社会, 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大班进行礼仪教育中发现的问题

(1) 我们在进行大班礼仪教育中经常发现:有的孩子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或者由于家庭溺爱, 自私自利、讨厌劳动、不团结伙伴、不愿意跟长辈打招呼等等, 这些情况令人担忧。如果幼儿园也不强化礼仪教育, 这些恶习会像瘟疫一样继续恶化、蔓延。为此我将大班礼仪教育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了一些实践和尝试。 (2) 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中容易忽视的环节: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观察发现, 教师只在有限的课堂中进行礼仪教育, 这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日常活动中处处蕴藏着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 礼仪教育不容忽视, 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小事, 对幼儿及时进行礼仪教育, 把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园的每个活动环节中, 并巧妙的运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 “一个孩子两个样”, 这是我们在幼儿园常常发现的礼仪教育问题, 在幼儿园是一个勤劳、懂事、讲礼貌的好孩子, 在家是一个娇气、霸道、骂人不听话的孩子。现在的孩子由于都是独生女, 不好的习惯家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孩子还小, 长大了就懂了”, 马马虎虎就算了, 这样极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2 大班进行礼仪教育的策略

2.1 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大班礼仪教育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讲文明懂礼貌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 幼儿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 所以我们的礼仪教育应从幼儿抓起, 作为幼儿教师, 要设计出幼儿喜欢的、易接受的礼仪教育活动。

(1) 计划性的设计大班孩子喜欢的礼仪教育活动。教师利用幼儿园一日教学设计, 将大班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大班教育活动中, 教师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班级孩子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 向大班幼儿实施礼仪教育, 以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内容为中心, 从大班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 内容、目标应由低到高、由浅至深、由近到远的进行礼仪教育教学活动。

我们安排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内容, 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多方面的礼仪教育内容, 使幼儿园礼仪教育模式综合化, 使大班孩子在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中进行礼仪教育活动。教师巧妙的把礼仪教育内容设计成幼儿喜欢的、易接受的教学形式。如:儿歌、故事、情景表演等, 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在一日活动中得到培养。通过《我的好妈妈》《对不起, 没关系!》等歌曲表演使幼儿懂得与同伴、长辈相处交往的一般礼仪;又如通过《小熊过桥》《水管哭了》等故事活动使幼儿之间懂得了要互相谦让, 要学会关心爱护环境等。朗朗上口的童谣、歌曲、故事等配上适当的体态动作, 让幼儿成为了幼儿园中礼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活动采用各种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 能够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使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具有社会发展性。

(2) 有计划的创造提供各种游戏活动丰富大班幼儿礼仪教育。玩是孩子的天性,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 更是孩子一日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幼儿通过各种游戏活动, 不但巩固了礼貌用语在伙伴之间生活当中的使用, 还让孩子理解了这些用语的含义。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正是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自由交往的空间, 幼儿可自愿参与, 自由选择, 自主活动, 幼儿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 容易交流沟通。如孩子扮演“理发师”“医生”等角色, 培养幼儿为别人服务, 提高幼儿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孩子们通过情景表演, 获得了情感体验, 教师帮助孩子复习所学的礼仪教育内容, 让孩子运用到游戏中, 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达成很好的礼仪教育效果。又如:开展“帮助别人真快乐!”让大班的孩子为小班的弟弟妹妹穿鞋、叠被子等, 通过自己的体验使大班孩子真正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这样的大班礼仪教育活动更贴近幼儿的生活, 幼儿在情感上很快产生了共鸣, 使大班孩子通过游戏活动学习帮助别人、与别人分享、学习合作谦让等行为, 从而促进大班幼儿礼仪教育。

(3) 有计划地为大班幼儿树立礼仪教育榜样。幼儿年龄小, 可塑性大, 模仿性强;因此成人的言行举止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在幼儿园里教师必须以自己的行为为准则, 在幼儿中树立榜样。在进行活动区活动时, 孩子们往往是玩具玩了之后不知道收拾, 使得玩具到处都是, 即使有的小朋友看见地上有玩具, 也当没看见一样, 置之不理;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不应该板起面孔把孩子批评一遍, 而是首先老师自己带头动手把地上玩具捡起来, 请幼儿帮忙一起把活动区收拾干净, 让孩子们看到干净整齐的活动区, 相信我们播下的良好种子一定会获得丰收果实。果然如此, 当每次有玩具掉在地上时, 就有幼儿马上开始和教师收拾整理, 他们的这种坏习惯就改变了许多, 大多数小朋友就不再随地乱扔玩具了, 玩好后知道把玩具送回去, 教师再及时的对孩子进行表扬, 加上大班幼儿自尊心强会很主动把掉在地上的玩具拾起来了,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老师再辅之以说理引导、表扬与教育相结合的手段, 使孩子明白要爱惜玩具, 明白老师收拾时的辛苦, 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并让他们懂得小朋友应互相谦让, 让这些好的行为习惯都贯穿于其中, 好习惯就慢慢养成了。我们常听家长说:“孩子在家爱模仿老师上课, 模仿老师说话呢!”的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播下良好的种子, 就会得到美的品德的收获。

如果一位老师天天在对小朋友说:“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可这位老师拿起一张废纸就扔到地上, 那么, 既使这位老师讲干了口水, 还是会有许多小朋友乱扔东西;反之则不然, 如果你处处以身作则, 孩子们便会跟着老师学习和模仿很多良好的习惯。

2.2 抓住生活中各种教育契机进行大班礼仪教育

(1) 抓住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对大班幼儿进行礼貌教育。大班孩子情感丰富, 教师抓住生活中的各个环节, 为他们创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机会, 并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适时正确引导。如早晨入园时的晨间接待, 老师们都会在教室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一声声亲切的“Good morning!”的问候, 盥洗时不让水龙头“掉眼泪”, 就餐时有礼貌的一句“小朋友请用餐”, 户外活动下楼梯时“请慢走”, 离园时一个个有礼貌的“good bye kiss!”动作, 每天循环往复影响着孩子, 也感染了家长。幼儿学习基本的礼仪姿态, 礼仪教育内容还要涉及家庭, 如轻开关门、把好吃的与家人分享, 尊重长辈等基本礼仪;教师抓住一日生活中各种教育契机, 并细化礼仪教育在幼儿每一天的生活各环节中。大班孩子从而能养成每天来园、离园都能做到主动向老师、家长问好、道别等习惯, 知道了与人交往时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管是排队做操, 还是游戏的选择, 知道相互的谦让、合作, 孩子们学会了友好地交往。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使大班幼儿形成了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2) 抓住各个节日活动对大班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节日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它融入自然社会环境中, 教育者可充分利用各个节日活动开展适合大班幼儿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于进行大班礼仪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通过让幼儿走进社会活动, 培养孩子爱祖国、爱家乡、尊老爱幼等健康情感, 并鼓励大班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在庆祝“母亲节”中, 邀请妈妈一起参加“红花送妈妈”的亲子活动, 教师在节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爱妈妈教育, 并让孩子制作简单的红花送妈妈, 学习给妈妈送上祝福, 我们从礼貌教育 (招呼妈妈) 、分享教育 (礼物送妈妈) 、行为习惯培养 (整理物品)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给妈妈送上祝福的话) 等等, 不同层面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 又如“国庆节”是培养孩子从小爱祖国的良好契机, 我们教大班孩子认识中国地图, 在网上下载好地图放在电视上让孩子们看, 带孩子们认识我们的首都“北京”, 找一找我们的家乡“南通”, 再让家长利用国庆节带孩子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等, 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爱祖国、爱家乡的强烈情感。

2.3 注重家园共同教育, 促进大班幼儿礼仪教育

国外权威的儿童教育家经过长期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行为比言语要重要得多。俗话说, 一个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可以说, 现在孩子的好坏就是家长好坏的反映, 家长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教育好自己, 做好自己。家长采用身教影响孩子, 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表率, 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是人格成长最先、最有力的塑造者, “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就是手中的画笔, 孩子的这张白纸上画得好坏, 其父母起到了相当重要位置, 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和家长, 有一双眼睛看着你、模仿着你。因此注重家园共育, 促进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尤为重要。

我们老师要和家长经常联系, 让家长明白孩子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教育孩子在学校, 见到老师或同学, 要主动说一声“老师好”“同学好”, 同时报以微笑;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 要微笑着向别人说“谢谢”等等。请家长积极配合班级礼仪教育活动, 引导孩子关心他人, 同情他人和尊重他人。家长的日常行为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班级制定礼仪培养目标, 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 建立学生家长委员会, 定期召开家长会, 让家长明白“孩子是自己的镜子”, 家长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尊敬长辈是中国传统美德, 教育孩子尊敬长辈, 父母首先要尊重老人, 每天早晨起来家长就向家中的老人请安问好, 孩子自然也会学习尊重爷爷奶奶, 对爷爷奶奶有礼貌。家长和别人热情、有礼貌地打招呼, 孩子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幼儿园也会和教师、小伙伴热情、有礼貌。请家长平时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 真正起到表率的作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友爱、文明、和谐的家庭氛围, 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礼仪教育必须与家庭共同进步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4 正确评价幼儿行为, 促进大班幼儿礼仪教育

教师对大班幼儿行为进行正确的评价, 是大班礼仪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师的鼓励表扬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使幼儿获得愉悦的体验, 《纲要》指出:“评价应当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 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幼儿进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 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教师在礼仪教育活动中采取正确的评价幼儿行为, 积极有效的促进了幼儿的价值观, 使幼儿礼仪行为真正成为幼儿内部的需求。例如一次科学活动, 孩子回答“废旧报纸怎么处理”时, ××回答“废旧报纸不能乱扔‘不环保’, 要扔到可回收垃圾箱里。”教师的评价:“××回答得真好, 并说了两个个非常好的词‘环保’‘可回收’, 我们来给她鼓鼓掌吧。”××听了以后很自豪地坐下了。我们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根据大班孩子的社会认知能力, 通过讨论对与错, 说一说、演一演, 从老师评价过渡到小朋友评价, 建立大班幼儿对礼仪方面的认知, 逐渐提高了大班幼儿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适当的评价不仅起到督促的作用, 同时能激励大班幼儿对礼仪的学习。

对孩子来说, 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受益终身。要想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 就需要教师做出大量的工作, 制定礼仪教育计划、设计孩子喜欢的礼仪教育活动, 调整教学策略。同时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 更需要孩子的实践行动, 重视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评价。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进行礼仪教育, 把礼仪教育贯穿于日常活动的始终, 从而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为大班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摘要: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 是对人行为的约束, 人与人生活在社会里, 都要注重仪表形象, 养成文明习惯, 礼仪教育告诉我们要怎么做, 不要怎么做。如果你见到老师不理睬, 到朋友家做客不敲门直接闯入, 没经过别人同意就打开别人的包裹等等, 你不懂礼仪只能让别人产生厌恶, 所以掌握礼仪, 融洽人际关系, 这是我们所有人一生学习中的一门必修课。幼儿期是智力早期开发的最佳期, 更是培养良好习惯, 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时期。

关键词:大班,礼仪教育,反思

参考文献

[1]冯秋燕.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措施.中国教师, 2011 (S1) .

[2]陈蓉娟.让礼仪之花在幼儿心中扎根.海西教育网论坛, 2011.11.

[3]俞淼.浅谈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礼仪行为的培养.华章, 2008 (10) .

[4]李珂珂.浅谈大班礼仪教育.青岛学前教育网, 2009.9.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9.

大班主题活动:我的安全宣言 篇3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对周围事物缺乏全面的认识,然而他们又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在面对危险事物时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预见行为后果,不能保护自己,这就需要我们幼儿教师加强责任心,把孩子的安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重视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幼儿安全教育,不仅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安全和健康,还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我们要对幼儿进行相对系统的安全指导、教育,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大班主题活动《我的安全宣言》中,我尝试通过有趣好玩的故事和游戏,引导幼儿进入创设的情境之中,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建立安全意识,形成安全行为习惯。

二、主题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进入故事情境,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

2.在活动中,能大胆去猜测,并能在同伴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

3.增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环境创设与区域活动

1.搜集有关幼儿安全和自我保护的图书,投放到图书区中。

2.布置“自我保护”的主题墙。

3.开展“小交警”区域活动,提醒幼儿注意交通标志。

4.在活动室张贴幼儿设计的安全标志。

5.在音乐角投放制作的棒棒糖模型。

四、供选择的教育活动

五、主题思考网络

六、主要活动教案和活动图片

歌唱活动:《我不上你的当》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境中学唱歌曲《我不上你的当》,初步感知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学唱后四句歌词。

2.在不断丰富的游戏情节中逐步理解、记忆歌词,能用肢体动作表现歌词。

3.体验和老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棒棒糖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有个小朋友叫毛毛,有一天妈妈带她去买菜,妈妈有事要走开,让毛毛原地等待,妈妈走开后,有一个人走过来对毛毛说:“小朋友,我这儿有一个棒棒糖,给你吃好吗?”如果你是毛毛,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二、学唱新歌,理解歌词内容

1.师:有一首歌曲,这首歌里就藏着刚才老师讲的故事,我们一起听一听吧!

2.教师边清唱歌曲第一段,边做相应的身体动作,帮助幼儿梳理故事结构。

3.师:你听到歌曲里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她为什么会这么说?

4.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教师再次演唱(单手伴奏),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师:刚才歌里还唱了什么?还有哪些我们刚才没有说过的歌词?

5.教师带领幼儿尝试看图谱跟唱。

6.师:坏叔叔说要给你棒棒糖吃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歌词里是怎么说的?

7.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相应动作,集体练唱最后四句“我不上不上不上你的当,我们之间没有什么话好讲;我不上不上不上你的当,我看你是传说中的大灰狼。”

师:坏叔叔有可能是什么样子的?看,我现在变成坏叔叔,要去骗小朋友了,你们要指出我是坏人哦。

三、音乐游戏

1.坐在座位上根据音乐做上肢动作。

2.站在座位前根据音乐做上肢动作。

3.尝试圈上向右行走,每个乐句最后一小节坐在前一个空椅子上。老师饰坏叔叔拿棒棒糖出现,幼儿一起唱最后四句歌词,坏叔叔逃走。

科学活动:《地震的秘密》

活动目标:

1.从故事中了解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练习躲、爬、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机能。

3.关心他人,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故事《地震的秘密》PPT,课件《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地震的秘密》,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1.讲述故事“老鼠一家搬新家了……突然,嘭的一声,房子一阵摇晃,门窗也哐哐乱响”。

提问: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老鼠家的房子摇晃,门窗乱响呢?

2.讲述故事“鼠妹妹吓得大哭起来……鼠爸爸和鼠妈妈拉着鼠兄妹冲下了楼梯,跑到了院子里。”

提问:鼠妹妹吓哭的时候,鼠弟弟是怎么说的?鼠爸爸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它们觉得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后来,它们跑到了哪里?

3.讲述故事“鼠弟弟和鼠妹妹靠着围墙……老鼠一家说,我们再也不要住在这里啦!

提问:鼠弟弟和鼠妹妹靠在哪里?这里可以靠吗?为什么?回到家里以后,屋子又晃了起来,鼠妹妹蹲在哪里?可以躲在那里吗?为什么?

4.讲述故事“听说老鼠家里天天闹地震,大犀牛想了想……可怕的地震呢?再也没有发生过啦!”

提问:老鼠家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注意不要打扰到别人。

5.回忆故事中鼠妹妹和鼠弟弟错误的做法,反思自己会不会这样做。

6.回忆鼠爸爸和鼠妈妈保护自己的方法,同时播放相应的PPT加深幼儿印象。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师:如果真的发生地震,人们是怎么逃生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观看课件《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3.师幼共同小结。

(1)当你在室内的时候,可以躲在墙角、厕所等容易构成三角支撑的地方,以及结实坚固的家具底下或旁边。用身边的坐垫、枕头等柔软物保护头部。选好躲藏处后,正确的避震姿势为蹲下、低头、闭眼或用手保护头部。还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子以防吸入灰尘和毒气。千万不要跑到阳台或窗户旁边,要远离玻璃门窗。

nlc202309090830

(2)如果是在室外,应该尽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要远离楼房、围墙、树木、广告牌等,更不要躲到地下通道中或高架桥下面。不要坐在汽车里,要到空旷的广场避难。

三、情境演练:地震中的自救

1.师: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看看小朋友会不会保护自己。

2.教师播放警报音乐,幼儿演练。

延伸活动:

把学到的地震自救方法与爸爸妈妈分享。

语言活动:《不要随便亲我》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知道在自己不愿意被亲亲和抱抱时大声说出“不”。

2.了解正确的表达爱的方式。

3.能勇敢地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PPT、背景音乐、和幼儿人数相当的绘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不要随便亲我》,激发幼儿欣赏兴趣

1.欣赏绘本封面,引发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猜想和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绘本,我们一起来欣赏。封面上的图画有谁?这个小姑娘的名字叫莱娜,莱娜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觉得这个黑影要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感觉莱娜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师:这本绘本的名字叫做《不要随便亲我》,咦,亲吻不是表达爱的方式吗,为什么这个小女孩要说不要随便亲我?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吧!

二、欣赏绘本,理解绘本内容

1.教师与幼儿一同欣赏PPT,教师讲述绘本第一面内容。

2.观察绘本第二面,提问:星期一,奥尔加阿姨来做客,我们来看莱娜的情绪怎么样?根据幼儿回答讲述绘本内容。

3.观察绘本第三面,提问:星期二,埃尔文叔叔来做客,他给你的感觉怎么样?我们来看,莱娜被亲吻后,她的脸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

4.观察绘本第四面,提问:星期三,佩尔兹奶奶来做客,她围着一条什么样的围巾?你觉得莱娜喜欢这条围巾吗?为什么?根据幼儿回答讲述绘本内容。

5.观察绘本第五面,提问:星期四,皮克叔叔来到莱娜家,你们看到他在干什么?他的牙齿怎么样?莱娜为什么会倒在地上?

6.观察绘本第六面,提问:星期五,准时出现的是爸爸的老板——贝恩先生,莱娜只好勉强接受他的亲吻,可是她愿意这样吗?

7.讲述绘本第七面:因为这些可怕的亲吻,莱娜常常做噩梦。莱娜对自己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想个办法才行。”提问:孩子们,如果你是莱娜,你会有什么好主意?

8.观察余下绘本内容:我们来看看莱娜想了什么好办法?

三、绘本内容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小结:当我们遇到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时我们要勇敢地说“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2.请幼儿讨论:孩子们,你们有什么样的好方法既可以表达爱,又能让别人接受呢?

四、幼儿自由阅读绘本,同时播放背景音乐。

七、主题活动反思

在《我的安全宣言》主题活动中,首先在选材上,选择了幼儿熟悉的、需要的、在生活中有可能会发生的安全问题开展教育活动。在开展取材于生活的安全教育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在创设教育活动的故事情境时,多选用了小动物来做故事主角,这样幼儿感兴趣且易于理解和接受。在活动中,结合活动需要,也选用了趣味性和直观性较强的视频和图片,引导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

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尽量给予幼儿充足的思考、表达的时间和空间,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和乐于思考的能力。同时注意到集体活动与环境创设、家园互动紧密结合,这些都有利于幼儿有效地建构自我保护的认知结构,从而建立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安全行为习惯。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 篇4

活动领域:社 会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火灾的威胁以及火灾带来的危害,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培养幼儿能遇到危险是不慌张。

2.让幼儿懂得逃生自救的基本技能。

3.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火灾案例》录像、《火灾逃生方法》录像带。

2.人手一块湿毛巾。

3.安全出口标志。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围坐,谈话导入活动主题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火吗?火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火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如果我们用火不当,就会发生火灾,危害我们的生命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小心用火。

2、教师:”下面请小朋友观看《火灾现场》视频,看看片里面都说了些什么“。教师播放视频片段,引导幼儿进行观看。

3、教师:”刚才我们看了火灾的视频,那你们说说,火灾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4、引导幼儿说说发生火灾时该怎么办?并逐一出示以下幻灯片:(1)、出示幻灯片3 师:”如果发生火灾了,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图1:发生火灾时要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并讲清楚你的详细地址、姓名及电话号码(告诉幼儿切记不能随便拨打火警电话)。

(2)、师:”如果家里起火了该怎么办?“(3)、师:”如果火势很猛,浓烟很多,我们有什么办法逃到安全的地方?“

教师小结: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湿衣服、湿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4)、第一次火灾演练,助教放烟火,幼儿四散逃离,到操场教师告诉幼儿刚才是一次防火演练,回到活动室看一看录像,看看发生火灾了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做得对吗哦?

4、教师请幼儿讨论,发生火灾我们该怎么办?让幼儿充分发言动脑,想办法。然后请幼儿看录像《发生火灾怎么办》

师:发生火灾了,可以乘坐电梯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图4:遇到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师:如果所有的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了,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图5: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室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千万不能盲目跳楼。

5、教师:好了,刚才小朋友都知道了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脱离危险,现在我们再来做一次防火演练好吗。

要求按照刚学到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模拟逃生演习。

四、活动小结和延伸

大班安全教案119活动方案 篇5

活动名称:了不起的消防员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基本的防火、救火常识,增强幼儿的防火意识。

2、指导幼儿练习钻的动作,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并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活动准备:

1、消防员的照片,消防录像

2、消防员救火图片一幅,场景布置“家禽、家畜、野兽”的家(包括字卡),3、钻洞四个,平衡木四条,“哭声、电话铃声、消防车声”录音磁带。活动过程:

一、交流收集的照片,引导幼儿回想消防员了不起的地方,引起兴趣。

二、探索消防员的工作与人们的关系

1、观看录像。

2、讨论(1)为什么会起火?(2)如果你是消防员,你会怎么救火?(3)消防员是怎么做的?

3、再次观看录像

(1)说说你们怕不怕火?为什么?

(2)消防员怕不怕火?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4、小结

三、游戏“小小消防员”

1、警报声响,师:动物王国发生火灾,需要大家去帮忙救火。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讨论:怎样将小动物救出来?

2、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基本的救火常识。

教师演示用“水”救“火”(用字卡演示),讨论:除了水,还能用什么救火?

3、游戏:小小消防员

(1)、交待角色:师“变”成消防队长,幼儿变成消防队员。快速戴好消防标记。

(2)、队长交待任务及要求:钻过山洞,走过独木桥,到附近的小河找“水”救“火”,每个消防队员每次救出一个小动物。(3)、消防队员开始行动,消防队长指挥消防队员用最快的速度扑灭大火,救出小动物。

教师注意指导幼儿练习钻的动作,在反复的来回跑动中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4)、将救出的小动物送回家:幼儿认读动物名称,并按家禽、家畜、野兽将小动物进行分类,并送回相应家中。

(5)、进行第二次游戏,再次复习认读相应汉字,并练习钻的动作。听到小动物的“哭声”,消防员再次进入火灾点,救出小动物,并送小动物回家。(6)、消防队长小结活动,评价消防队员今天的表现。

糖果王国

一 说教材

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糖果是幼儿熟悉、喜爱的食品。它精美的包装、形态各异的外形、鲜艳美丽的色彩、奇特丰富的口味,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更始如此。因此,选择这个幼儿既熟悉又感兴趣的内容,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探索,获得直接的经验,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产生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欲望,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椐此,制定如下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初步了解糖的作用。

2、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重难点: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准备:

1、活动室布置成糖果王国,各种糖果散放于活动区、玩具柜等处,在适合的地方悬挂一些糖果。

2、糖果国王头饰一个。

二、说教法。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直接受到其原有经验的影响。幼儿对糖果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浓厚的兴趣,这为幼儿的探究和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也为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提供了保证。活动组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活动过程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地、较系统地感知糖果的特征。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积极主动,感知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均得到了锻炼。

三、说教学程序。

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我将活动设计成三个环节。

(一)在糖果王国里找朋友。

1、进入糖果王国。

教师戴着糖果国王的头饰,用拟人化的身份引出主题。导入语:小朋友,你们好!我是糖果王国的国王,糖果王国里有许多糖宝宝,你们想不想和他们做朋友呀?

2、找糖果朋友。

进入糖果王国后,请幼儿随意寻找多种糖果做朋友。导入语:孩子们,糖果王国到了,你们看,好多糖宝宝在欢迎你们,快去找个糖宝宝做朋友吧。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糖果,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

(二)感知糖果的特征。幼儿是勇于实践的探索者,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积极主动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愿望。该环节通过让幼儿自由地对糖果进行探索,给予充分的自由,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1、幼儿自由的感知,探索糖果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

导入语:你们都找到了糖宝宝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再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糖宝宝朋友是怎么样的?

①、提出探索的要求,帮助幼儿有目的地认识事物。

②、通过探索过程中同伴间的交流讨论,帮助幼儿发展合作能力,增加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同时相互学习同伴的长处和价值,获得有益的经验。③、在幼儿自由探索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鼓励幼儿轮流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引导幼儿有更多的思考和概括。

2、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并交流自己的发现。①、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包装。

教师再次以拟人的手段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包装。导入语:你的糖宝宝穿了件什么样的衣服?

②、摸糖果、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质地。

导入语:请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然后告诉老师或其他小朋友糖宝宝是怎么样的?

③、剥糖果,了解糖果的外形、颜色。

导入语:现在请你把糖宝宝的衣服脱掉,看看糖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④、闻糖果,感知糖果的气味。导入语:老师闻到了好多糖宝宝的味道,请你们仔细地闻一闻你的糖宝宝是什么味的?

⑤、尝糖果,了解糖果的味道。

导入语:请你尝一尝,你的糖宝宝味道怎么样?

根据糖果的特征,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由内而外、由浅深入地对糖果作了全面细致的观察与认识,通过看、摸、剥、闻、尝等多种感官循序渐进地感知糖果的特征。

3、小结。

通过和幼儿一起回忆,总结糖果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糖果,增强对糖果的兴趣。

(三)简单了解糖的作用。

1、提出问题:糖有什么用?多吃糖好不好?

针对问题,引导幼儿大胆讨论、思考糖的作用,及糖对身体的利与弊,初步了解糖的作用。

2、小结糖的作用,渗透吃过糖后保护牙齿的方法。

四、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进行画糖果、捏糖果的活动。

大班安全活动设计:防火教案 篇6

大班安全活动设计:防火教案

活动分析:幼儿对玩火感兴趣,但火确实非常危险,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生活及安全教育录象片进行教育,使幼儿懂得火灾的危害,了解基本火灾自救,逃生方法和简单的防火知识。加强幼儿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

1、了解发生火灾时正确逃生的方法。

2、知道如何避免火灾的发生。

活动准备:环境准备:录象带、发生火灾时正确逃离火场录象带、录象机。

经验准备:丰富幼儿急救电话的经验,使幼儿知道119是火警电话。

只有着火时才能拨打,电话报警。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过程:

一、播放火灾场面录象,让幼儿感知发生火灾的危害性。

1、引导幼儿讨论烧坏会危害生命,如果发生火灾会怎么办

2、引发幼儿说说自己 的 感受。

二、播放关于正确自救的录象片。

1、引导幼儿观察起火屋子的人怎样自救逃生?

2、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回放相关情境帮助幼儿回忆,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发生火灾不要慌张,及时打电话报警,用正确方法迅速逃离。(湿毛巾捂鼻子、弯腰捂鼻向出口方向跑。

三、启发幼儿讨论形成灾害的原因:自然火灾、人为的火灾,乱扔烟头、电线起火。)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防火,使幼儿知道不在柴火堆放鞭炮,不开煤气、不玩蜡烛。

四、活动延伸:

1、创设环境,避免火灾从我做起的墙饰。

2、参观消防队,请消防队员介绍防火急救的知识,幼儿表演我是消防小队员的游戏。

3、家园合作:向家长宣传放火知识避免火灾的发生。时事: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大班安全活动教育教案 篇7

一、延续性材料的使用及其对幼儿兴趣的深度激发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对于区角中投放的材料,也必定会有它的延续性。这些延续性的材料是幼儿已经熟练操作过的,能更易激发幼儿浓厚兴趣。因此,我们应对这些延续性的材料进行挖掘和传承,使之能激发大班幼儿参与区角活动的兴趣。

对材料的延续性操作,即该材料在某一活动区操作完后,可以将其成果投放到另一区角中,使材料的前一个操作成果有延续性的使用,从而挖掘大班幼儿更深的兴趣点,体现材料的延续性价值。

例如:稻草的投放,可以先将稻草投放到生活区,让幼儿对稻草进行一系列的编织,然后将幼儿的编织成果投放到美工区,让美工区的幼儿用这些稻草编织物创作粘贴画,做出各种小动物,或者可以投放到探索区,让幼儿进行测量或者是开展一定的连接活动;还可以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装饰在衣服、帽子上,进行一些表演活动,等等,让材料起到延续性的作用。

为了让材料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延续,同时能更深地挖掘出幼儿对该材料的操作兴趣,教师还可以及时对这些延卖性材料进行一定的记录与传承,将材料的投放、幼儿操作活动中的兴趣情况等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拍摄下活动中的照片和录像,将其刻录成光盘,以便于为下一年龄段的教师提供有效的资料,让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一次对材料进行深入挖掘,从而逐步引导幼儿朝更深的兴趣点进行探索。

这样的延续性使用材料,不仅能让幼儿对该材料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而且能让幼儿通过对该材料的不断操作、探索,发现它的更多用处,同时也能使教师精心为他们准备的材料延续操作的时间,减少教师寻求新材料所需的精力。

二、适宜性材料的投入及其对不同幼儿的异趣互补

材料既是引发幼儿探索的刺激物,又是他们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桥梁,因此,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操作材料,使材料成为不说话的老师,最大限度地激发大班幼儿对操作的兴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使之渴望参与到有趣的区角活动中。但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又各不相同,在投放区角材料时,如果单凭教师个人的智慧则很难使材料适合每一位幼儿。因此,应充分发挥教师、幼儿和家长的作用,做到人人参与,共同收集,实现不同幼儿的异趣互补。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对材料操作的控制能力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对新材料的操作,他们更是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时遇到自己喜欢的,他们就会发生争抢、打闹的现象。因此,在区角活动这个相对自由、开放的活动空间里,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到幼儿的特点与需求,对材料进行适应性的投放。

在投放材料时,我们不但要控制好前一材料与后一材料投放之间的时间问题,而且要考虑到其数量、大小、种类、位置摆放等方面的因素。有时由于同时在这一区内投放了较多种类的材料,而使幼儿一下子不知该玩什么,有的幼儿索性无序摆弄。因此,我们应该在每一个活动区投放新材料时,控制好新材料数量与该区参与活动的幼儿人数,一般以人手一份最为适宜。例如,在语言区里,我为孩子们投放了语言棋《小蚂蚁旅行棋》,一共准备了红、黄、蓝、绿、黑、白六个蚂蚁棋,还有一个大筛子,而这一区角人数限定最多只能进6人,这样,当进入区角发现这一些新材料后,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操作新材料,不至于有人没有玩到新材料而感到沮丧,而且会共同探讨新材料的操作。

一般认为,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材料应该都由老师准备,但是我们应该相信: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大家的力量是无限的。对于活动区新材料的投放,也可以请幼儿、家长共同准备。从专业角度讲,教师在准备材料方面更有经验和方法,但有时也会步入很多误区,例如手工制作“牛”,我们脑子里想到的材料就只有硬板纸盒,可家长给我们带来的是用木头、泥巴、石膏、小火柴盒等制作的各种各样的牛,各个活灵活现,真的让我们大开眼界。

三、情景性材料的运用及其对幼儿兴趣结构的优化

《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教师不仅开展各类游戏活动,还要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使幼儿把教育教学活动认同为是游戏。因此,情景性的材料将有助于幼儿提高活动兴趣,优化兴趣结构,使之在愉快的游戏性情景中体验、积累感性经验,进一步认识周围世界。

游戏情境化。“情”是教师用情感激发幼儿的学习心向,“境”是幼儿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在游戏化的情境中,能够让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产生相互感染的效应,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唤起幼儿求知欲望,引发幼儿不由自主地进入区角。所以,创设游戏情境十分重要,它为幼儿参与区角活动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如,在美工区的材料投放中,我们提供了大块的泡沫展板,让幼儿对他们完成的作品加以展示,这样做非常有利于幼儿产生成功感,甚至于可以衍生出新的游戏,如“海底世界”活动,当展板上贴满了幼儿利用废旧纸盒制作的海洋动物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玩“海底总动员”的游戏。可以说,不同情境性的游戏活动更受幼儿青睐。

材料生活化。区角材料生活化是我们在投放材料中应该考虑的首选,因为生活化的材料既是幼儿平时生活中所熟悉的,最容易感知、触摸到的,又是最经济、实惠的。教育来源于生活,这些生活化的材料更有利于大班幼儿进行积极的操作与探索。豆子、盒子、瓶子、盖子……这些所有的生活材料,都是我们在创设区角活动时投放的最佳材料。

例如:在生活区投放材料“稻草”,是让幼儿扎稻草人。孩子们可以用彩纸、绳子、布条等对稻草进行捆扎,然后对稻草人进行一定的装饰,画上“眼睛”、“嘴巴”,还给它穿上“衣服”,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操作的快乐。又如:在美工区里投放的一次性纸杯,可以让幼儿通过想象,把它改造成各种形象,可以剪贴成一朵朵美丽的花,也可以做成各种海里的动物,还可以做成小话筒、电话机等。这些生活化的材料,真正激发了大班幼儿无穷的想象,使其变废为宝。

四、选择性材料的提供及其对幼儿自主意识的培养

材料具有选择性,为了使不同经验、学习方式的幼儿有目的地选用不同的材料,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教师就要做好备选材料的充分准备。

由于不同的幼儿生活经验、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在材料的取舍上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教师需根据目标提供多种材料供幼儿选择,这样既能让幼儿按自己的喜好选择操作材料、操作方式,又能促进幼儿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例如,数学区:“比大小”。我们投放了2-10的扑克牌、数字卡等,幼儿可自由选择材料,自由结伴玩比大小的游戏,数字大的一方可轻轻拍或挠对方手心(或拍或挠或其他方式均由幼儿自行商量决定),大多少,就拍或挠几下。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的性别特征开始表现出来,如生活区:编辫子,主要目标在于训练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及耐心细致的品质,对此活动女孩子很感兴趣,而男孩子相对而言兴趣就不那么高了;还有“绣蝴蝶”,这一活动不仅需要很大的耐心,还需要同伴之间彼此合作。刚开始时也有男孩子参与其中,但经过一次操作之后,发现女孩子仍旧喜欢用针线进行绣蝴蝶,而男孩子却都不愿再玩了,这充分表现了男孩子的细心、耐心品质远不如女孩子。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性别特征投放材料,供不同性别的幼儿选用操作。

因此,在区角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材料与大班幼儿参与兴趣之间的互动因素,以最小的投入,让幼儿得到最大的满足。只有让材料、环境激起幼儿操作的兴趣,才能使幼儿有探索新事物的动力,从而挖掘到他们更深层次的兴趣点,拓展他们的兴趣广度,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本文从延续性材料的使用及其对幼儿兴趣的深度激发,适宜性材料的投入及其对不同幼儿的异趣互补,情景性材料的运用及其对幼儿兴趣结构的优化,选择性材料及其对幼儿自主意识的培养这四个方面对大班幼儿区角活动材料的科学投放及其教育意义作探讨。

关键词:大班幼儿,区角活动材料,科学投放,教育意义

上一篇:门面房出租合同书下一篇:考研书信作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