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艺术革命家(通用11篇)
不屈的艺术革命家 篇1
不屈的艺术革命家——肖邦
六(5)张晓芸
肖邦是著名的爱国音乐家,他的一生颠沛流离,但他却从未忘记自己的祖国波兰,不论敌人使出怎样的手段,他也绝对不会屈服。
某日,肖邦正呆在小公寓中练习钢琴,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他便应声去开门。开了门,门外站着一群穿着考究的俄国男人,他胸口的徽章表明了他俄国驻法大使的身份。
是俄国人!肖邦警觉起来,俄国人来找自己会有什么事?肖邦心知这不是什么好事,但他人一脸无畏,他要让这些可恶的俄国佬知道波兰人绝不怕他们。
“肖邦先生,我们沙皇宫廷十分欣赏您的才华特派我来授予您”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师“的称号。”俄国大使行了个标准的鞠躬礼,彬彬有礼地说道。
肖邦想也没有想便斩钉截铁地说道:“不可能,我是不会接受的!”
俄国大使心知肖邦不会这么好说服,循循善诱道:“肖邦先生,只要您一句话,您便可以搬离这儿,住进豪华的新居,还能衣食无忧,受世人景仰。”说完又鄙夷的望了一眼灰暗的破旧公寓。
没错,我很穷,没钱住大房子,还要为生计,为祖国奔波,但我决不会去做卖国贼,为敌人效力!肖邦这样想到,他又一次严词拒绝了。
一行人互相看了看,道:“希望你好好考虑,我们还会来的。”肖邦依旧不动声色,关上门。临时说道:“波兰人没有你们想得那么软弱!”
第二天,那群人果然又来了,还没等他们开口,肖邦便义正言辞的说道:“虽然我不是英勇的士兵,但我的心依旧与那些革命者系在一起!不管怎样,我都不会去的,你们请回吧!”这掷地有声的回答,无疑是给了俄国侵略者当头一棒,他们默不作声的走了。
肖邦,他那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至死不渝,面对敌人的威胁恐吓,他毫不畏惧,坚持正义,这就是热爱祖国;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他不动声色,这就是热爱祖国,面对死亡,他依然心系祖国,希望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这就是热爱祖国。
肖邦,像一座丰碑,屹立在我们心中;肖邦像一座高山,令世人仰望;肖邦,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进„„
肖邦,他那一颗赤子之心之心至死不渝,不可动摇,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更是一个用生命爱祖国的波兰人,一个用音乐呐喊出人命新生的艺术革命者!
不屈的艺术革命家 篇2
1、什么是艺术创作
艺术是精神产品,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但并非所有情感的表现都是艺术。那些单纯发泄情感的活动如哭、笑、咆哮如雷或者奔走跳跃等等并不是艺术创作活动。那些是情感的自在的形式而不是情感的表现性形式。表现不仅是表现,而且是一种有意识的、反思的活动,正因为它是这样一种活动,它才是一种创造活动,它创造的不仅是形式,它本身就是一种人类自由的形式。
有意识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艺术创作的目的性,艺术作品存在的目的性是什么呢?答案十分重要:是同情。所谓同情,就是我的情感与别人的情感同一,或者别人的情感与我的情感同一。追求这种同一的目的性是什么呢?答案也很重要:就是要在变化、差异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个体与整体的统一,这个目的是由人的族类生活的方向性所决定的。对它的寻求是一种本能的寻求,不是任何个人的需要,也不是任何特殊的历史社会条件下都大于特定环境局部的和有限的目的性所引起的动机的强度。
作为情感的表现,所谓艺术的创作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意境问题。若问艺术家创造了什么,回答就是创造了意境。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一个由物质媒介(例如色彩、声音等等)组成的活的有机整体,其结构和运动轨迹无不同艺术家的感情或心绪(我们通常称为感情)相对应,从而具有那种感情或心绪的表现性。
画布上涂满各种颜色,键盘上敲出各种乐音,稿纸上写着各种单词……如果这些颜色、乐音、单词(不论是偶然效果还是苦心的安排)是有机地互相关联而形成一个活的有生命意味的整体时,那么不论它是抽象还是具体,不论它是否合乎逻辑,它都必然地构成这种或那种意境,具有这种或那种表现性。这个有机整体,我们称之为艺术。它原先并不存在,你在客观世界里找不到它的原型,它是被创造出来的,是艺术家按照自己感情的旋律创造出来的。“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你可以说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原先就存在的。它们也的确是原先就存在的。但原先存在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石头、道路、炊烟、丛莽、老树、村落、农田……单单挑出这四样,把它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构成一个活的有机整体,是诗人的创造。这就像各种颜色是原先就存在的,但是用几个颜色构成一个活的有机整体,是画家的创造。在他创造以前,你可以找到颜色、画布等等,但却找不到那个意境,那个活的有机整体。
艺术创作作为一种生产劳动,如果不是由这样一种内部力量所推动,而是由某种外部的力量,异己的力量所推动而进行的,那么这样的一种所谓“创作”就是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有可能生产出一些合乎规格的工农业产品和同样合乎规格的催眠术作品或娱乐术作品,却没有可能生产任何一件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东西。因为艺术品的生产,是创造而不是制造。它是人类自由的一种形式。
2、现代科技对艺术影响
现代科技,尤其是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以此为动力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这说明作为后现代文化重要特征的媒体化生活和消费性艺术,至少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仍将是现代人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况且在科技与市场的互动关系中不断注入的高新技术含量,将使它变得越来越新颖和宜人。在这样的时代趋势中,波德里亚所说的那种只与它的有限主体联系的“稀缺、珍贵、惟一的物品”,(注:[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第115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即真正的艺术作品,是否还会存在?它是否会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一直“朝着另一种论述(即商品与消费)滑去”,(注:[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第112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并最终在生活艺术化的符号碎片中消解成一堆泡沫。
基于这样的认识来看高新技术时代经典艺术的命运,我们会发现:尽管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对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危及到经典艺术的生存。但是,人们对经典艺术的追求仍在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适应文化变迁需要的新的经典确认原则正在形成,信息技术的内容革命则将为经典艺术提供崭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网络艺术:电子商务、网上竞选、网上购物、可视会议、黑客与数字化犯罪、电子金融、虚拟技术、数字图书馆等一系列与互联风络有关的概念的普及,表明互联网络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法律、艺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网络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将会把现在看报及看电视的时间,改用来上网。比尔·盖茨相信,现在政府的所有印刷资料及所有纸张表格,都将会改由互联网处理,而网上生活方式,也将演变成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星空中最耀眼的一颗新星。
2.1 新兴的媒体
网络成为人们接触、享有这些文化遗产的新兴媒体。互联网络上的文化信息同其他信息一样庞杂无比,每日更新,无奇不有。互联网络上,既有高雅艺术的圣地--有数字化的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等各种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书屋、画廊、展示会、音乐会,有三国水浒红楼梦围城王朔尤利西斯昆德拉等中外古典和现当代文学名著,有京剧傩戏文化人类学等各类学术研究文章;也有通俗艺术的广场-有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有侯宝林的相声,有麦克尔·杰克逊辣妹演唱组的流行音乐;更有娱乐休闲的世界-有世界杯赛等热门体育比赛,有电子游戏、世界军事、邮票天地、影视长廊、时尚服装、古玩字画数不清的站点。互联网络为上亿网民提供了各类艺术资料信息,与此同时,一种以这种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手段,以网民为接受对象,具有不同于传统艺术特点的新的艺术样式-网络艺术悄然勃兴。
网络艺术分为三类样态:一类是已经存在的文学艺术作品经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等方式进入互联网络;一类是直接在互联网络上“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还有一类是通过计算机创作或通过有关计算机软件生成的艺术作品进入互联网络。
目前绝大多数是第一类,互联网络上世界各地的虚拟图书馆、博物馆很多,其它站点的文学艺术主页多如牛毛,中文用户能从不少网络站点免费下载唐诗、宋词、《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及现当代文学名著;这些文艺作品除了网站主办者扫描输入外,有很多是网民主动输入或“粘贴”上去的。如,“新语丝电子文库”有一个“每日更新”栏目,都是各地网民将自己认为很好看的文作品输入电脑,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送到“新语丝”网站,或者网民在其他网站浏览时发现有精彩作品,便“粘贴”过来。
第二类是在网上“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包括那些经过编辑、登载在各类网络艺术刊物 (电子报刊) 的作品,电子公告栏 (BBS) 上不经编辑、个人随意发表的艺术作品,以及一些电子邮件 (E-mail) 中的艺术作品。
第三类是上网的“电脑艺术”。通过一些特殊软件,电脑已经能够自动“创作”一些艺术作品。如电脑小说《背叛》,电脑音乐作品《第42交响曲》,大量的电脑绘画作品等。还有一些专为互联网络而创作的艺术作品,如部分网络电影,几位作家几十位作家甚至数百网民共同创作的“接力小说”等。
总体而言,三类网络艺术都是数字化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后两类网络艺术在创作上具有个人性,在传播上具公共性,可以无限复制,随意修改。
2.2 网络艺术的特点
网络艺术与传统艺术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不同。目前绝大多数网络艺术作品还只是传统艺术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只是在传播方式、存在媒介上截然不同。有部分网络艺术作品则只存在于互联网络的虚拟空间 (cyberspace) 之中,其他创作手法、风格、传播与接受方式是特有的。
网络艺术满足了大众的收藏欲望。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不再是离自己的居所相当距离甚至自己完全不能抵达的场所,这些场馆里的文学艺术作品,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公共收藏品,而是通过个人电脑,轻点鼠标就可随时欣赏的“虚拟收藏品”。艺术世界从外在进入室内,从实在进入虚拟,从公共进入个人,从过去进入现在,从经验进入体验,从鉴赏进入浏览。概括起来,网络艺术具有个人性、综合性、动态性、交互性、短暂性、瞬时传播性、虚拟性、可下载性等特点。
由于网络上的艺术作品都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因此它们都可以被随意复制而且易于改造。个人主观意愿能够更大程度地得以实现。有人发出下个世纪艺术家会不会失业的疑问。也有人提出,下个世纪原著会消亡。传统作家的末日不远了,事实确乎如此。
传统艺术更多体现“公共性”,艺术是为更多的人服务的,艺术创作完成之后要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媒介,而网络艺术由于更为强烈的开放性、随意性,反而更具有“个人性”,个人的随感,一点点灵感,一点点艺术的火花,都可以记录下来、制作出来,放入个人主页中去,被人浏览,接受他人的反馈意见。网络释放了人们的“写作情结”,实现了人们的“发表欲望”。如尼葛罗庞帝描绘的那样,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使“已经完成、不可更改的艺术作品”的说法成为过去。给蒙娜丽莎脸上画两撇胡子不再是艺术大师的专利[ZW]现代艺术大师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 在一张复制的《蒙娜丽莎》上为蒙娜丽莎画上了小胡子。这幅被修改了的“蒙娜丽莎”被冠以新的标题《LHOOQ》,成为杜尚的艺术“名作”,而是一种普遍的“网上涂鸦”行为。在互联网络上,将能看到许多人在“据说已经完成”的各种艺术作品上,进行各种数字化操作,将作品改头换面,随心所欲地复制、涂抹与删改。从欣赏角度看,网络艺术把电影剧场、音乐厅、图书馆等艺术鉴赏的公共场所缩小、拉近到个人计算机的“桌面”上来。
网络软件研制也正向这个方向发展。电视的特点是所有观众看到的节目能够针对特定的团体或个人播出,甚至能够把节目送到你的寻呼机或者蜂窝电话中。这种“窄范围广播”正在把互联网络变成一种个人广播系统。
网络艺术是一种交融性的综合艺术。计算机技术使信息的物理性从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存储形式同时发生改变。网络艺术的存在,使艺术的保存、传播发生了质的变化。多媒体技术把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达到图、文、声、像并茂。在网络上,诗歌、小说、广告、戏曲、散文、绘画、动画、流行音乐、电影 (画面) 、电视等均可相互交融,相互拼凑、剪切、粘贴在同一主页上,或者建立起从一种艺术样式到另一种艺术样式的超文本链接。由单文本转为超文本 (Hypertext) 是这种综合艺术的一个根本特点。
网络艺术与传统艺术不同的另一特点是:从静态到动态。甲骨文、金文和铅字一经造就,除非毁坏,永世不变;电影电视制成拷贝、录像带,难以更改;网络上的一篇小说,一幅画,明天就有可能因为网站主人的修改而发生变化。在某种意义上,网络艺术作品是永远创作中的作品,随时有浏览者加以评述、修改、补充,这些评述修改意见可以被附加在文本之后,成为超文本的一个链接,也可以由制作者根据浏览者的意见对文本加以修改,使文本以新的面貌出现。这样,网络艺术就成为一种动态艺术。
艺术作品敞开了世界与大地之争执,使真理和存在得以显现。“一般而言,海德格尔说服了许多读者以新的方式审视艺术作品,即把作品看成是既显现又有助于设立我们关于人们所属的个人之间的世界和物质的大地的无声的感觉的要素。”在此,“艺术是一种言说方式。”设计艺术充斥着人们的欲望诉求,这种欲求乃是设计艺术发生的一大动力,“在我们的时代里,基本欲望依然存在,但一些新的欲望不断产生,如虚拟世界中的种种愿望。欲望最后还会成为只是欲望,即对于欲望的欲望。”当然,在敞开世界之时,欲望也会成为对艺术的限制和遮蔽,其弊端也同样有待于克服。设计艺术作品关切的艺术世界,也是一个生存的世界,“作品自身所敞开的生存世界,是依凭科技理性、经济向度与市场价值所不能触及的。”对存在论现象学而言,设计艺术对世界的敞开,是在不断的去蔽中实现的。
只要注意到互联网当前应用日趋广泛的事实,就易于理解互联网艺术层出不穷、互联网艺术理论与时俱进的奥秘。春华秋实,贵在扶植。不难想象:互联网艺术理论在新世纪中必将产生累累硕果,拓展人们的艺术视野,更新人们对于艺术本质、艺术特性、艺术功能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 1980年5月版, 第13页
[2]汪成为, 祁颂平.灵境漫话.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年3月版, 第67页
[3][德]格罗比乌斯.包豪斯宣言[A].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吴冠中 傲然不屈的艺术魂 篇3
刚刚过去的6月,吴冠中仙逝。老人渐行渐远,但作为艺术界特立独行的画家之背影尤为清晰。背影的关键词就是“尊严”。
说真话是鲁迅给我的影响
吴冠中走了,说真话的人又少一个。鲁迅是吴冠中追随的“精神之父”,血管里融了他的血,品格上附了他的魂。“说真话是鲁迅给我的影响,我用几十年的人生去实践这一点。”从初中起,吴冠中就喜欢鲁迅,他一辈子都想说真话,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他才有了说真话的机会。
说真话是有代价的。1951年,吴冠中刚从法国回来时,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在弘扬现实主义的央美课堂上,他大讲绘画多样性,还把自己从法国带回来的3铁箱画册拎到课堂上,大讲波提切利、尤特利罗、莫迪里安尼等西方美术经典。
在随后进行的整风运动中,有学生打报告,揭发吴冠中在社会主义的课堂上宣扬资产阶级文艺观,背叛现实主义搞形式主义。不久,美院的人事科就通知吴冠中,让他办理调职手续,去清华大学建筑系工作。
后来,他辗转于中央美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和中央工艺美院几个院校间,却始终处于艺术界的边缘,这使吴冠中一度感到无比失落。他一次次被打入美术界“另册”,被斥为“资产阶级形式主义的堡垒”。赤子被母亲视为逆子,有什么比这更痛苦?
课堂上不能说真话,画画也不自由。吴冠中画了一个农村劳动模范戴着大红花的作品,却被美院的同事认为是形式主义手法创作出来的,丑化了工农兵形象。改来改去,怎么改都不行。吴冠中只能放弃人物画,改画风景,探寻自己在艺术上的“独木桥”。画风景也有麻烦,有人批评他不为政治服务,不务正业,后来幸亏当时文艺界的领导人周扬说,风景画有益无害,吴冠中才得以幸免。
吴冠中有鲜明的个性,豁达开朗、心直口快,对人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敢讲真话,从不敷衍塞责、隐讳观点。他说,这些事关一个人的尊严。
改革开放让压抑了半辈子的吴冠中敢说话了。197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的吴冠中,在当年的文代会上当选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在第一次理事会上,吴冠中对“政治第一、艺术第二”开火:“政治第一,艺术第二,这样的第二,永远是第二,艺术永远上不去。我说,这个看法有问题,应该辩论。”整个会场竟没有人敢接他的话茬儿。
会议结束不到两周,吴冠中看到报纸上出现了批判自己的文章。“从艺术观点到人身攻击,什么都有。”他回忆道,“幸亏作协开会,作家们也提了同样问题,否则我肯定有苦头吃。”不服气的吴冠中把自己多年对美术的思考写成了《绘画的形式美》、《内容决定形式?》、《关于抽象美》等文章,在《美术》杂志发表,迅速在美术界引发了一场大讨论。1992年,他在《明报周刊》上发表《笔墨等于零》的文章,意在说明绘画效果依凭全局笔墨构成,而不能孤立、局部地看待笔墨,提出了笔墨当随时代的观点,结果被一些人断章取义,横加指责。
2007年3月,身为全国政协常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88岁高龄的吴冠中怀着对艺术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国政协文艺小组会上就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当着分管文化的中央领导的面,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美协、画院就是一个衙门,养了好多官僚,是一群不下蛋的鸡”,呼吁取消美协、画院,建议对画家实行“以奖代养”。这一下,又刺中了少数人的痛处,他们不是正面地去理解一位老艺术家的真情善意,而是无情地攻击……意犹未尽的吴冠中,后来写成了《奖与养》,延续了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改革美协、画院”、对画家实行“以奖代养”的思考,话题还涉及美协、画院民间化、美院扩招、公正评奖等。
此后不久,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老调重弹”,重提自己的不满:“美协和作协一样,是从苏联借鉴来的。改革开放以前,美协是画家的绝对法官,甚至可以决定画家的命运。现在美协机构很庞大,就是一个衙门,养了许多官僚,很多人都跟美术没关系,他们靠国家的钱生存,再拿着这个牌子去抓钱。很多画家千方百计地与美协官员拉关系,进入美协后努力获得一个头衔,把画价炒上去,这种事我见多了。”“‘以奖代养’只是一个想法,具体实施起来还有很多问题,但是这个原则是对的,至少比现在的情况要好。好作品出来太不容易了,一个美术家一辈子能出几个好作品?因此我说要大奖,出作品就是国宝。一张好画的奖金,可以养画家半辈子。但现在国家给的奖不够,像科学方面的奖励有500万元。文化部给艺术的奖只有3万,还是日本人捐的钱,我觉得很耻辱。”
吴冠中书房的书架上,有一格摆的都是不同版本的鲁迅作品。“鲁迅是绍兴人,他笔下的风土人情跟我的故乡是一样的,他的不妥协和坚持,让我非常敬仰。我一直想做个说真话的人,我用几十年的人生实践去做到这一点。现在我经常想,如果鲁迅还活着,在今天这个环境里,他会怎么样呢?”他把鲁迅看作是“民族魂”。
他说:“人到晚年还不讲真话,将来一辈子遗憾,永远遗憾。历史上讲了假话的人,一辈子遗憾,到晚年再不讲真话,就没有改正余地了。”他在很多方面和鲁迅一样,对中国艺术现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别人不敢说的问题他颇有不说不快的劲头。他独立的思考、自我的反思,以及对艺术和制度的独到见地,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实在可贵。
悲壮毁画与慷慨“嫁女”背后
吴冠中曾有“中国最贵画家”之说。2010年,他的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在北京翰海举行的春拍会上拍出了5712万元的最高价,刷新了他个人作品的最高价,也创下了内地中国油画作品拍卖最高价。即使冒名顶替的赝品,也动辄以百万成交。曾有人统计,吴冠中作品的总成交额达到17.8亿元。尽管他的作品拍卖价居高不下,但是他对自己稍有瑕疵的作品,从不肯轻易出手,而是忍痛销毁,令人惊异的是他恰恰在作品走红时销毁行动更强劲。
吴冠中绘画的一生上演了无数的烧画事件。20世纪50年代,吴冠中创作了一组井冈山风景画,后来他翻看手头原作,感到不满意,便连续烧毁。此后1966年,“文革”初期,他把自己回国后画的几百张作品全部毁坏后烧掉。1991年9月,吴冠中整理家中藏画时,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也全部毁掉,此举被海外人士称为“烧豪华房子”。吴冠中对这一豪举给出的解释是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作品表达不好一定要毁,古有‘毁画三千’的说法,我认为那还是少的。”
吴冠中晚年着意表现人生之惑或不惑了,“怀孕生子”已不易,但他对以往的作品更加苛求,在家里常常抽空做这样的功课,他一次次把不满意的作品张挂起来,一次次用挑剔的眼光审判着,一次次定案,一批批忍痛毁灭。谁不珍爱自己的作品?谁不怜惜自己的“病好几百幅浸染着自己血汗的画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化为灰烬。
这都是血汗之作啊!他曾在《毁画》一文中写道:“儿媳和小孙陪我整理,他们帮我展开6尺以上的巨幅一同撕裂时,也满怀惋惜之情,但惋惜不得啊!我往往叫媳替我撕,我确乎也有不忍下手的隐痛。”画到老,“毁”到老——这就是现实中的吴冠中。他在尊严地生活着,尊严地从事自己的艺术。
在烧画的同时,吴冠中对伪作的出现更是毫不含糊,为了心中至高无上的艺术不受污染而不惜对簿公堂。1993年11月,74岁的吴冠中状告两家拍卖公司拍卖假冒他名义的伪作《毛泽东炮打司令部》侵权,要求对方停止侵害、公开赔礼道歉。最终,吴冠中胜诉,此后吴冠中不停地与伪作做斗争。生活中,他是一个感情非常丰富也非常脆弱的人,多年假画官司浪费了他宝贵的光阴,不能画画使他万分痛苦。他视画如命,假如不能为艺术而生,那就为艺术而死。
吴冠中的伪作之多,实属罕见,仿造吴冠中作品已成时疫,这真让画家欲哭无泪。他常常看见署吴冠中名字的假画出现在画廊、报刊、广告中,甚至在艺术博览会、拍卖行里也公开露面。常有国内外人士寄来“他”的作品照片,恳求他本人最后断定真伪,以明是非。
2005年12月11日,一幅署名吴冠中的油画《池塘》在北京某拍卖公司拍卖,2008年7月1日,经过吴冠中本人的亲自辨认,该画被认定为伪作,他在画作中签上“此画非我所作,系伪作”。
为何眼里揉不进沙子?艺术家应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骗得了今天的人,骗不了明天的人,”吴冠中这样告诫人们。
在吴冠中眼里,艺术品的优劣,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后人往往更清楚,更准确。眼见自己作品在拍卖市场行情越来越高,吴冠中却一反常态将作品捐赠给了各大美术馆。“艺术是无价的。天价与我无关,都是藏家转来转去。好的作品要经得住历史的考验。我要把好的作品留给国家。”在吴冠中看来,最好的归宿就是让作品回归人民。“我的作品是属于人民的。而艺术也只能在纯洁无私的心灵中诞生。”他清醒地感觉到:自己的作品,越是下一代的越理解。所以他的作品要尽可能地留下来,留在美术馆,让后面人有所参考。
他经常教育那些尚未功成名就的年轻艺术家,“困难是免不了的。如果真的爱艺术,就不会放弃。苦难和坎坷是孕育艺术的土壤。感情压抑到一定程度才会爆发。平淡的人生,平淡的情感,不能出艺术。”
殉道才足以维持艺术的尊严
“我绝不能侮辱过去的作品,一定要超过过去,给后人新的启发。”对于艺术,吴冠中觉得是要有殉道精神的。
面对业界对自己的一片赞誉声,吴冠中说自己很想听到批评声,“但是不大容易听到。我现在活动也不大多,学生都是讲好话的多,我说你一定要把真正的声音告诉我。清华搞50周年老教师展览,要搞研讨会,我说不要搞研讨会,我说研讨会都是个形式。请那些教师来给讲些好话,我说坚决不搞。我说就叫学生来提问题,我答问题,他们尽管提最尖锐的问题”。
晚年的他疾病缠身,但“生命、生活的激情仍然燃烧……”探索、创新的精神仍不停止。特别的艺术激情与永不停歇的艺术创新,使这位具有深厚造诣和深邃思想的画坛巨匠本该进入老年的生命呈现出向上跃跳的青春姿态。他曾说:“我虽已到老年,但这只是体躯的老,我性格不变,性格不老,还是想搞新东西。”
在作品进入市场后,他完全有条件改善现有的“生活质量”,可他依旧是劳动者朴素的习惯,在用钱方面像对待时间一样节俭。被他称作“下蛋的窝儿”的家在北京方庄芳古园小区的一处老居民楼内,是20世纪90年代初搬进来的。那套小四居几乎没什么装修,家具也都是用了好些年,与平常人家无异,访客常常会惊讶于沙发上补洞的透明胶。他的住房连同被友人戏称为“蜗居”的画室从来没有刻意装潢过,一次有工人到他家换水表,一进门就大惊小怪直呼:“哟!现在很难见到水泥地的人家了!”
就是这样一个“落笔成金”的画家,却一直过着近乎寒酸的平淡生活,不尚虚华。曾经有一个房地产老板提出,愿意给吴冠中在大厦的顶层盖一个四合院,顶层有阳光,适合作画。但吴冠中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不需要。他对艺术创作是高追求,于物质生活没有追求。吴冠中曾经长期失眠,学生推荐说,足底按摩对睡眠很有好处,只“体验”了一回,他还是那句话:“不合适我。”在美术圈流传较广的是,吴冠中脚穿孙儿穿剩下的旅游鞋,经常花两元钱在楼下找个“蹲摊”的理发师傅“剃头”。一次,熟人遇见了他,开玩笑说:这么有价值的脑袋怎就这么廉价地“处理”一下?见有人说话,吴冠中扭过头说,剃头师傅是“行为艺术”,我是纸上谈兵,我们工作的领域不同,价值一样。
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使灵魂的疆域更加开阔。苦惯了的吴冠中很满意自己的生活。艺术创造的享受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并不需要过多的物质条件。
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北京医院,吴冠中逝世,享年91岁。
弥留之际,吴冠中对守在面前的儿子说:“我走后,一切从简……”这是老人的遗愿。因此,他走后,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只是在那简朴的家里设置了一个简单的灵堂。吴冠中带着艺术家特有的尊严掩上了自己的人生画卷,去追寻他的艺术偶像梵高和精神父亲鲁迅远去了。其言其行其艺,是另类,是孤品,留下一幅耐人回味的剪影。
不屈的生命 篇4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专业:中文系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号:2011106237
姓名:张惠娟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典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中》中的经典句子,它深深烙印在几代人的心中,鼓励着人们不向生活屈服,要珍惜生命,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小说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这样深深地遵守着这个信念,他是一个苦孩子,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压迫受欺侮,处在饥饿和死亡线上。十几岁时为了追求共产主义,为了和平,他当了兵,还加入了布尔什维克,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的战士,在战争中他经历了死亡的威胁,导致双目失明,身体瘫痪,但是在重重的人生道路障碍前,他凭借着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及亲友的鼓舞,他敢于向不公平的屈辱的社会地位挑战,敢于起来改善自己和劳苦大众的命运,勇敢地与疾病搏斗。保尔一生的经历实际上是向不公平的命运挑战,向困难挑战,向自身的残疾和不幸挑战的过程。他一个人在一天之中冒着枪林弹雨向敌人发起冲锋17次,身患伤寒饿着肚子踩着冰冷刺骨的泥浆修路,从死神那里挣扎出来......种种磨难都不能磨灭保尔的意志,最后,他在病榻上将自己的经历经过升华之后变成精神财富献给人类。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钢铁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保尔·柯察金就是那一代人的缩影,他的顽强拼搏,不屈不挠,对生命的坚持。他是一个普通的战士,有着钢铁一样的意志。人生就如同炼钢,没有什么东西是与生俱来的,“铁”变成“钢”,只能通过炼,在不屈不挠的炼制过程中,逐渐成型,获得更高的价值。人也如此。人本平庸,每一个伟人都是从平凡人成长过来的。他们在人生的路途中经历摸爬滚打,不断跌倒站起,在不屈中完成蜕变。也许我们都不可能成为一届伟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我们却都可以通过不断地锻炼,为自己的生命增添一份亮色。
不屈的生命 篇5
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有了一个特殊的人生。我是长在岩石里的一棵小草,我从小就想要钻出石头,去欣赏外面的世界,可是我要付出比常人多两倍的努力,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因此, 我更要刻苦,经得起命运的折磨。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碰到过许多困难,我都去面对了。我在岩石里,四周满是有棱有角的石砾,我新生的躯体被石棱割得伤痕累累,但是我并没有屈服,没有放弃,因为那信念的幼芽,已经蕴藏了巨大的能量。我知道所有的磨难只能使我变得更加坚韧和顽强;当我努力往上钻,却碰到那坚硬的石头,而且很难挪动位子时,我也想过放弃,我觉得这样太辛苦了,但是一想到外面世界的美好,我就有无限动力向上钻,也有了那坚强的意志。
就这样,我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当我奋力一搏,破石而出的时候,我知道我在石下所做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睁眼一看,那满地的绿色真是生机勃勃,那树上的花儿争奇斗艳,那空中的鸟儿莺歌燕舞,真是一派动人的景色。虽然我只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但我非常高兴,我凭借我那顽强的生命力,来到了这美丽的、充满希望的人间。
通过这次磨练,相信我的生命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的生命力将更加旺盛,经过磨练的我,将会有一颗成熟的、坚韧的生命。
不屈的生命作文 篇6
“轰隆,哗啦哗啦……”天将怒和悲化作倾盆大雨。街上喧闹的人群消失了,只留我独自在那充满悲伤的大街上。我将书包顶在头上,飞奔到一个屋檐下。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那张试卷,老师无奈地摇头,父母黯然的目光,同学那句“你也有今天啊!”我把头埋在臂弯里,泪水夺眶而出……
突然,我发现一个黑色的小身影——一只小蜘蛛。此刻,它正顽强地与命运作殊死搏斗。又一阵狂风吹来,小蜘蛛的网已支离破碎。我心想,你就是再顽强,也是拼不过大风的。
令我吃惊的是,小蜘蛛顽强地爬回破掉的蛛网,重新编织起来。风又吹,它又修;再吹,它再修……风终于停了,小蜘蛛也修好了网。
看到这一切,我被小蜘蛛的精神震撼了。回想起刚才的一幕幕——小蜘蛛面对大风毫不畏惧,一次又一次补网,它是多么顽强啊。而我,面对一次失利就情绪低落,不敢面对,我真是连小蜘蛛也不如。
不屈的艺术革命家 篇7
在历史的潮流中,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在人类还没有创造复杂工具能力的时候, 音乐是通过人的身体去表现的 (人声歌唱) ;后来, 人们为了表达更为丰富的情感需求, 制造了乐器 (器乐交响) ;这两种形式构成了千百年来传统音乐的基本格局。进入信息时代以后,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同时, 加上电脑的“入侵”, 又一次给我们的音乐思维带来了新的突破。其中最具有革新意义的要属电子音乐。
电子音乐同其他艺术一样, 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点;不同的是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个品种, 它更直接地同听众的欣赏心理发生作用, 这也许是它使人觉得抽象、难以理解的原因之一。本文试图揭开这层心理帷幕, 把电子音乐中艺术美的境界展现出来。
二 电子音乐的审美
从审美规律来看, 人们本来就有着寻求新颖、向多元化发展的审美倾向。在音乐领域, 各种音乐体裁形式的不断翻新也诱使着听众的欣赏需求不断提高, 同时作曲技法也随之达到了极致。人们逐渐认识到“音乐”这个词正在慢慢地被“声音”所代替, 新的声音, 要有新的听法。电子音乐创造出来的新声音, 它对人的音乐审美也是有所影响的。如何深刻地去欣赏这个“新声音”——电子音乐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 对标题、创作背景、作品文化内涵的初步认识
由于音乐中的表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得根据, 那么欣赏者除了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 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地去体验作品的感情表现以外, 也要从更广阔的方面, 特别是从作品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 以求得对作品感情内涵的真正把握。因此, 努力去理解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便成为音乐欣赏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1) 标题
标题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有着密切联系。作曲家常常借助标题提出主题, 帮助听者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内容。好的标题可以引起听者对该作品的兴趣, 听完以后, 给人以启发, 还可以从标题获得一个概括的认识, 加强对作品的印象,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 创作背景
深入了解作曲家的作品创作背景能够更加深入的进入到作品的灵魂。例如中央音乐学院现代电子音乐中心张小夫教授所创作的《诺日朗》, 作品中所描述的“诺日朗”是传说中的藏族男神, 雄伟, 壮丽的诺日朗雪山和诺日朗瀑布均座落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境内, 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而令人神往的地方。1983年, 作曲家第一次踏上这片散发着金属般光芒、原始而神秘的土地, 就被这里极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感动。如何通过藏民族生动、鲜活的外部生活直接“切入”来深入表现“嘛呢”堆旁和“转经”声中人与神的对话;在通往“天界”的旅程中生命与自然的对话;以及内心深处渴望生命“轮回”的终极意义。作曲家在持续了近十二年 (期间包括在法国留学深造的五年) 的工作后, 于1995年冬以组合打击乐和现代电子音乐相结合的新音乐形式结构了这一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的了解, 让我们知道了作曲家所描述的“诺日朗”这一形象, 这对后面我们倾听作品时就不会感觉盲目, 听众会带着“诺日朗”这一形象去跟随音乐的律动去感受。
可以说作品的创作背景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有很大的引导性。
(3) 作品文化内涵
深刻理解电子音乐作品的内容必须和作品的历史时代联系起来, 和作品的体裁、类型联系起来, 和作曲者的世界观、风格及有关创作方法、创作特征等联系起来。这对欣赏电子音乐有着重要的引导性作用。
2 曲式结构的宏观把握
分析电子音乐作品的标题、创作背景、作品文化内涵后, 就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初步欣赏了, 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作曲家对作品的曲式构建。那么如何对曲式结构进行宏观把握呢?
(1)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曲式与内容的辨证关系
曲式结构是由内容决定的, 但, 强调内容对形式的决定意义, 并不抹杀形式对内容的积极作用。这不仅因为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内容必须通过形式来表达, 内容如果离开形式同样也不能存在, 而且形式对内容的影响还具有更为广泛的含义。
(2) 曲式的构建
曲式结构, 是思维表达的一种逻辑。结构力则可以称为“内在逻辑”或者“内在组织力”, 结构力决定了一首作品的方方面面。缺乏结构力的艺术作品是难以存在的, 一部好的作品必须要有严密的逻辑来组织, 有完美的表现形式来体现, 结构的力量更是作品打动人、感染人的最深层次的因素。电子音乐的曲式构建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缺乏结构力的电子音乐是难以存在的。
从电子音乐整体曲式结构上看, 这种既无乐谱、又属非乐音体系的电子音乐, 其结构形式自然不能简单套用传统曲式中的模式范型;换言之, 全曲的整体性质或内部细节, 都不能用习惯的眼光而见诸一瞥之下。因为这种音乐的“结构因素”, 常常处于潜在的隐蔽状态;其可能提供的“结构线索”, 也就具有了“隐含的意味”。我们必须透过其变化繁复的音响表层、追踪其匠心独具的音响过程, 则能从两个层面上揭示其隐含着的两种结构性质。
通过对曲式结构的分析不仅能够从宏观上把握, 也能从曲式的各段落中了解作曲家思想的一步步的深入。
(3) 主题性
由主题的概念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主题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概念。“主题”的形态逐渐从音高转化为音响, 由“具象”转化为“抽象”, 主题结构力――即主题性, 逐渐由对传统音高组织的控制转化为对音乐表现要素的逻辑控制:如音色、力度、密度等。
对于电子音乐的“主题”与“主题性”, 我们仍然可以参照“传统”进行追踪。与传统音乐不同的是, 其主题的构成不是通过音高、节拍等要素体现出来。电子音乐的主题也有着不同的织体形态:如“点状” (如颗粒状) 、“线状” (持续音状) 、“面状” (多‘声部’、多‘线条’的持续音状) 或者“块状” (比如类似瀑布声的音响等) ;从材料组织上可能会以“主调”为主或者以“复调”为主;“主题”还会有不同的“音色”呈现等等。电子音乐的主题虽然是以音响的形式给予呈现, 这些音响材料一旦成为“主题”, 就必须发展和延续, 或作为支点反复出现, 体现主题的结构作用与“主题性”。
3 电子音乐具体表现手段
(1) 具体表现手段与内容的关系
在具体的某一段音乐中, 各种综合构成完整音乐形式的基本表现手段又不是均等的, 往往会有某种手段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但完全不顾一般原则, 脱离内容或根本无视内容, 在音乐中盲目地发展某一种或几种表现手段, 必须要破坏各种表现手段综合时所必须要有的、合理的平衡关系, 这就一定导致形式的破坏、内容的被歪曲和被破坏, 或是造成内容的贫乏。
(2) 电子音乐的技术手段
电子音乐的一般技术手段有以下几种:
A音色包络: (包括上升时间Attack;衰落时间Decay;持续时间Sustain;释放时间Release) 各参数进行调整可以使声音发声特点发声改变;
B逆行:将声音的播放顺序逆转, 也就是倒着播放声音。这是电子音乐中常见的制作和发展手段;
C放大与缩小:我们可以对平常听不到的声音放大, 来夸张个别运动环节的效果;
D反向:这一手段可以丰富立体声声源的方向性;
E拉伸、缩短:可以改变声音张力, 甚至彻底改变声音音质特征;
F调频与调幅:调整声音的振动频率与振动幅度, 频率影响声音的高低, 振幅影响声音的响度, 这两个参数混合处理, 也将改变声音的张力;
G LOOP循环技术:L00P是电子音乐最基本的制作手段之一, 作为电子音乐最基本的技术手段和语言方式, 伴随着电子音乐的开始一直到现在;
H均衡:它与调频有些相似, 不同的是均衡不改变声音的发音频率高低, 而是突出或减弱某一频点 (段) 的频率特征。它对声音的特质与个性会有较大影响。它可以让电子音乐作曲家非常直观并详细的对声音频率进行调节。
另外, 我们可以根据电子音乐的情景情绪需要而制造各种空间环境, 使电子音乐避免干涩和增添人性。
那么这些技术手段是如何为表现作品内容服务的呢?下面的例子就是利用LOOP技术手段来表现作品内容:
在《诺日朗》中, 作曲家仅仅使用的是L00P的基本原则, 更重要的是利用L00P这种循环的技术理念和“圆了与“循环”的藏文化理念融为一体, 这种技术和文化理念的结合在其它电子音乐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3) 音色
我们知道音色与音色之间的关系是丰富的, 如“动态”音色与“静态”音色、“显性”音色与“隐性”音色、“高频”音色与“低频”音色、“乐音”音色与“噪音”音色等等。音色作为具体表现手段之一, 同样必须以表现作品内容为目的的。因此在音色的制作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注重音色与音乐表达高度的统一性。
(4) 音量关系
音量关系是指具体音乐作品中任意瞬间的不同音色间的一种平衡关系。音响要平衡则要求声部间的音量是平衡的。在电子音乐创作中, 音响平衡与否也离不开人们传统美学观点的影响。这种“平衡”往往在音乐合成的后期阶段都通过人为的调制达到。
(5) 空间关系
空间关系是指音乐中各声部在一个四维空间 (长、宽、高和时间) 内动态或静态的空间布局。在电子音乐创作中, 由于电子设备的设计中考虑了声象这一因素, 这使得电子音乐制作过程中, 各种声象的变化都能成为现实。因此, 音乐的空间分布成为电子音乐配器中所被强调的一大要素。
例如在电子音乐《诺日朗》中, 作曲家在处理这种静态音响分布上就更加复杂, 首先在作品演出前, 作曲家和有关技术人员就必须先对将要演出的场地进行严格的考察, 安排分布在演出场地的每组扬声器。如下图:
如上图空间的安排, 《诺日朗》安排了各种空间的对话, 不仅在乐曲中讲究空间与层次, 达到人与神之间的“对话”;在演出中, 由作曲家控制的部分打击乐与舞台上打击乐也形成着空间“对话”;另外兰色和红色的灯光分别把舞台上的打击乐表演区域划分为两个不同的色彩区, 象征着“天上”和“人间”形成舞台上两个区域之间的“对话”;电子音响通过不同组的扬声器之间又进行着“对话”等等, 都为这首作品增添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特殊的表现力。
由此可见, 在电子音乐中, 空间关系有时成了艺术追求的目的与手段。
三 结论
电子音乐在音乐理念的层面彻底突破了人们固有的定式传统思维模式。这种突破从音乐的内容到音乐的形式, 从音乐的创作形态到音乐的传播方法, 从音乐的组织原则到音乐的发展逻辑。电子音乐在深刻的层次中冲击我们的审美取向, 它的欣赏推翻了一切既定的约定俗成的框架, 对音乐的欣赏、对音乐的评价观念在电子音乐的发展大潮中呈现出了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向。在未来的音乐发展中, 不仅电子音乐的作用会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出来, 而且电子音乐本身自身也还会有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黄枕宇《电子音乐与计算机音乐基础理论》华文出版社
[2]卢小旭《电脑音乐技术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
[3]许玺宝《寄希望于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学派的崛起》音乐研究2007年第2期
[4]王次昭《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5]渡边护 (日) 《音乐美的构成》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
素食者的艺术和革命激情 篇8
但是,希特勒就是一个反例。希特勒的秘书在2002年出版的回忆录中写道,希特勒提倡吃素。他的厨师认为生活无肉就了无生趣,于是在餐中添加肉汤或脂肪,“但是他会觉察出来,最后厨师只好为他拌马铃薯泥和煮清汤”。
对于“希特勒是素食者”这一新闻,纽约犹太人素食协会的反应非常强烈。事实上,不仅是犹太人,很多提倡吃素的人都会刻意回避希特勒吃素的事实,一个恶贯满盈的刽子手出现在素食者的行列里似乎是玷污了素食主义。
但是,如果客观地来看,素食主义和道德高尚之间其实并无必然联系。即使是人们经常列举的那些“根正苗红”的素食者,在道德上也不是毫无瑕疵的,比如爱因斯坦。从1930年起,爱因斯坦就非常支持素食,并且身体力行,但是这个吃素的伟人,却在两性生活方面很不道德。爱因斯坦年轻时侯的女友米列娃,跟爱因斯坦未婚先孕,这在19世纪末那样的保守社会里,对于女性而言是很大的牺牲。爱因斯坦与米列娃结婚后,却又去勾引另外的女人。他强迫米列娃签下一份婚内分居协议书,她每日要定时给他提供三餐和换洗衣服,却不许在晚上爬上他的床。他还给另外一个女人写信:“我无法忍受这个丑陋的女人了(米列娃),她是世界上最阴沉的女人,我已经和她分床,我无比渴念着你,甜蜜的宝贝。”
如果我们更深地分析素食者的心理动机,就会发现“行善”并不是最重要的理由。个性敏感、渴望革命的极端主义者往往更容易选择吃素。
一个6岁小孩看到火车道上一条白狗被横轧过,他会有什么反应?普通孩子或许过几天就会忘掉,但是黑泽明却因为这件事,此后30年都不敢吃带血的生鱼片;同样,托尔斯泰曾亲眼目睹“杀猪进行时”,那一段血腥的屠宰过程令他久久难忘,之后就成为素食主义者……很多艺术家具有纤细的神经,这使他们的心灵极其敏感脆弱,稍微强烈的视觉冲击,都可以在他们心中弹拨出巨大而持久的动静。不少艺术家选择吃素.或许就是缘于心灵的敏感。
还有一类人比较容易成为严格的素食主义者—— 革命家。如果一个人宣称自己吃纯素,往往会面临父母亲友的不解、朋友聚会时的隔膜以及一部分享乐的丧失等等。而最不在乎周围人看法、不把生理满足放在第一位的人,往往就是那些具有革命激情、对某些理念容易产生宗教般狂热的人。甘地曾经吃过肉并且认为吃肉是好事,但是他在去英国之前发誓吃素,此后实践终身;而切·格瓦拉的孙女似乎也遗传了爷爷的“革命基因”。她是素食主义者,最近还接受某动物保护组织的邀请,为其拍摄了一组提倡素食生活的半裸照……对于这一类具有革命气质的人来说,吃素这件事仿佛就是为了锻炼他们强大的毅力、逆向而行的勇气。
再回过头来看希特勒,“艺术“和“革命”恰恰都是他最重要的兩大活动领域,因此,他吃素还真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屈的生命作文 篇9
一天,妈妈带我买了一盆花。它是蝴蝶梅,长的很像蝴蝶,所以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蝴蝶。
一周过去了,我走近我的蝴蝶,发现,它的叶子开始枯萎,花开始凋谢,不知不觉蝴蝶的根也慢慢变软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立马去找妈妈,“妈妈,我的蝴蝶怎么了?为什么变成那样。你是不是没有给它浇水?”妈妈一看说:“怎么会这样,我每天都浇水呀!”“妈妈,卖花的老板不是让我们两天浇一次水吗!”我急了,妈妈说:“什么?那我浇多了。”
又过了一周,妈妈和我正准备把枯萎的蝴蝶扔掉。我可怜的小蝴蝶,我轻轻摸了一下它的根,咦,它的根变得很硬。我仔细地看了看叶子,它什么时候发出小芽的?怎么还有花骨朵儿?妈妈走了过来一看,“天呀,花骨朵、新叶,太神奇了。”“妈妈我们留着蝴蝶吧!”妈妈笑着说:“当然留了。”
不屈的灵魂的诗歌 篇10
你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和习惯办现在的事情
一直都是我行我素,独来独往
其他人要求你,规定你,安排你
按他们的方式和习惯办你的事情
你不高兴,不适应,他们也不高兴,不适应
于是,你抵触,反抗,挣扎
他们批评,强迫,逼压
产生战争,因为力单,你受伤流血
可是,心,是不屈的,象拔节的竹,斗志在增长
二
其实有时候我真的觉得
你真的不一定就是对的太多的原则,太多的固执
让大家都受伤害
委屈自己一个人世界就和谐了
如果继续顽固下去
碰得头破血流,浑身是伤
我担心你会很脆弱
你肯定不会去妥协
最后,只能是崩溃和消亡
停止反抗,停止挣扎,停止顽固
很多年以后
不屈的艺术革命家 篇11
新作《史记》是张晓刚又一次对自己80年代个人记忆的再叙述。在如今中国当代艺术的讲述中,个人记忆都不约而同地汇集且固守在80年代那段令人回味的时光,“巧合”得令人乏味
80年代,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动荡的时代,那十年也是如今已成为中国“头牌”的当代艺术家们生命与艺术的青葱岁月,他们下意识选取了生活的细节与记忆作为创作的主体,进而被西方世界和批评家共谋成一场阐释的狂欢,于是,艺术家的个人记忆被时代烙印绑架,成为了宏大背景的象征。就像张晓刚在《史记》中所展现的,那些是他个人的成长线索,而观众仍想从中窥探和解读出一个时代的气息。
2009年9月27~11月15日,张晓刚最新个展《史记》在位于北京798的佩斯画廊中国馆举行。与过去不同的材质表达着相同的主题和记忆。这位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性人物在众星捧场、人群簇拥的氛围下,疲于应付也乐在其中。
展览开幕两天后,张晓刚开始接受媒体专访,所有采访都由画廊为其安排,他像明星赶通告一样面对媒体的不同要求。因为采访过多,他也会忘记时间。在比约定时间迟到半小时后,张晓刚微笑着出现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面前,连连道歉。他穿着牛仔裤和休闲衬衫,没有丝毫时尚的痕迹,一边抽着“中南海”一边认真应对每一个问题,态度随和而健谈。
“对我来讲,80年代很有感情”
中国新闻周刊:开幕式上几乎所有艺术界的大腕都到了,媒体都在追着你采访。但是你的画又都这么阴暗,这种分裂的感觉你现在适应了吗?
张晓刚:开始不适应,这几年还算适应了。没办法,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开幕式上都是朋友捧场,我也经常去参加别人的展览开幕式。现在我有个开关,面对媒体的时候就把开关打开,回去画画再把开关关上。
中国新闻周刊:这些大型的雕塑都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的?这些墨水瓶、钢笔等等物品都有一种被揉压过的,被废弃的感觉,这是你最初想要的效果吗?——表示时间或者一个特定时代外部的压力。
张晓刚:还没想到“废弃”这个词。这些作品是2007年开始做的,我的想法总在变,反反复复的,而且我做东西比较慢。弄得我的助手忙得时候忙死,闲的时候闲死。最初的时候做这些雕塑形象还比较写实,但是我觉得不行,把那些日用品放大,已经有好多人做过,而且还是把一个符号从画面上拿下来变成立体的。我就想怎么处理一下。我想要的是物品被改变后的效果。最初还想过两种材料混合在一起,但是技术问题解决不了。我最后就想这个物品能不能拧一拧,我就问助手,说可以这样。想法就定了。所有东西都拧一下,不要多,只要感觉东西被改变了。
中国新闻周刊:那些小的水泥雕塑,上面都是80年代特有的生活用品。这样排列,有一种考古遗址的感觉,是你本身就想呈现的感觉吗?
张晓刚:这些小物件是后来的想法,在展览题目确定了以后了。其实最初我和冷林(注:PACE画廊负责人,张晓刚的经纪人)商量展览名字,想了很多,比如“对什么什么的记忆”,但是都觉得不好,他脱口而出叫“史记”。我说不行,这题目太大了,给别人的感觉是你有什么了不起似的。但是冷林说,不怕,你这些东西就是个人的一种对历史的记录,用这么个伟大的词也是表达现在对历史的一种态度。对我来讲,80年代很有感情,我就想把那个时候用的东西呈现出来,我就开始画图,让助手去找,淘了很多老物件。
到开展前一个月才确定要用水泥,那面墙和地上的水泥方砖是一致的,像是从墙上拿下来一块砖放在地上的。这样做还有一种死亡的感觉。
中国新闻周刊:用不锈钢板的想法是想能从画面上反射出观众的影子吗?上面的字,评论者说有中国“题画诗”的感觉,你在画面上写字最初是摘抄你喜欢的作家作品,现在变成你自己的日记了?
张晓刚:不锈钢板画是去年的想法。当时在纽约刚做完《修正》那个展览,在纽约的一个咖啡馆,灵感突然来了,我想做一批和镜子有关的作品,把文字、画面和观众怎么结合到一块。但是镜子易碎,就选择了不锈钢板。
我一直想怎么把文字和画面结合起来。以前在油画上也写过字,但是感觉不对。最初是抄书,后来开始尝试自己写一点。都是很真实的感觉,等画干了,就写在上面,错了就划掉。有的文字和画面有关系,有的没关系。一般下午四点到八点是我状态最好的时候,不过要从绘画的状态转换到写字的状态,很难受。
中国新闻周刊:所有文字都不做底稿?
张晓刚:没有底稿。我这次不追求以前作品里的那种经典的感觉,追求的是即兴感。有的时候你写着就会陷入一种状态,会越写越愤怒,或者越写越虚无。
“我的年龄也不需要读太多东西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自己的作品从《大家庭》到现在的新作品,一直围绕着“记忆”这个主题,都是对于80年代的回忆。你也说过,一个人认为一段时间重要,会一直生活在那段时间里。如果只画回忆的话,如果有一天你失忆了会去画什么?你现在的状态像明星一样,缺少安静和思考的时间,再过二十年你还能画出对现在的回忆吗?
张晓刚:如果失忆了,那我就画我失忆的感觉吧。对于艺术家来说不应该去想你会失去什么,而是应该想你捕捉到什么。我一般不太去想明天的事,想多了,今天就没有勇气了。我想,像现在这么忙可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再过两年,新的艺术家起来了,你们媒体就会把焦点转移到他们那去了,只过一段时间来看看我们这些老艺术家是否还活着。
我不是一个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也不是一个观念主义的艺术家。地震发生了,我没办法马上就画出来一幅画,我得等也许十年,想想地震到底给人留下了什么。我也没办法把一种观念简单地放在那。所以我觉得有人说我的画里有梦境的感觉,像卡夫卡还是对的。
中国新闻周刊:你画中的文字很多都是以前喜欢的作家,卡夫卡、艾柯等等,还有平克•弗洛伊德和大门这样的乐队。你现在还读这些吗?
张晓刚:现在读不动大部头的书了,就看看短的吧,报纸杂志的。我的年龄可能也不需要读太多东西了。我书架上的好多书都是年轻的时候买的,也未必都看过,只是买来放在那,就是一种氛围,是精神支柱。
我正在整理一些书信,会出版一个文献,就是当时圈内的人讨论艺术互相来往的书信。
中国新闻周刊:从你最初的成名作到现在的雕塑,其实线索一直是很明显地围绕同一个主题。你想过要主动断裂过去,再去做新的东西吗?
张晓刚:我年轻的时候有这种感觉,不想画了,要换一种新东西去画。1993、1994年那会儿,《大家庭》其实是一种很明显的断裂,像强迫症一样,觉得必须要改,所以有了《大家庭》。后来的《记忆与失忆》还有这次展览的一些构图,在1993年和1997年左右,就有一些草图了。但是放着没动,没找到好的表达方式。现在才做出来。
【不屈的艺术革命家】推荐阅读:
不屈的民族不屈的魂11-08
生命的不屈09-30
不屈不挠的典故05-28
坚强不屈的名言11-05
不屈的灵魂初一作文11-29
不屈不挠的李芳小学作文08-12
坚贞不屈的窗外梅花作文10-28
不屈不挠的苏俄火星探测史10-24
中华不屈的民族精神演讲稿05-11
新不屈不挠的作文450字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