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教学(精选12篇)
模块化教学 篇1
摘要: 量子力学是从研究经典问题出发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学科,是核物理与核类其他专业的重要基础课。
在日常教学中运用模块化思想给这些专业学生讲授量子力学,已取得初步成效。
Abstract: Quantum mechanics developed from a subject that is built to answer classical physical problems to a subject studying motivation law of microscopic particles, a major elementary course to students in nuclear physics and other nuclear majors. We open the Quantum Mechanics Course to students in those majors and initial effect achieved.
模块化教学 篇2
一、模块化作文教学的内容
众所周知, 学生的写作是技能的体现, 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写作知识的前提下的一种能力创作。作文存在着整体组合与局部构造相结合的问题, 整体和局部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这篇作文都不是很成功的, 这和工人制造一件产品有相似之处。产品的整体美要通过局部的构造美显现, 没有了局部的美, 产品的整体美也就无法得以实现。一件产品如果没有局部美, 就不可能有整体美的, 学生的作文也是同理。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 加强学生写作的局部指导, 在学生的作文写作训练中是很有必要的。
就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 我们更多是强调学生作文的整篇写作, 而忽视学生作文局部写作的训练, 这种强调学生作文的整篇写作的训练方法, 由于作文构造模块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训练, 学生写作的基本功就不可能打扎实, 学生的写作技能训练的不科学、不系统、不合理学生作文很难成为成功的艺术作品。我们知道模块理论最早就是在工业产品的生产中运用的, 模块理论成功的推进了并改良了工业产品的生产, 我想, 学生的作文作为技能的产物运用模块理论来指导, 理应会取得好的训练效果。
二、模块化作文教学的操作
本学期, 我已经尝试着作文的模块化教学, 共进行了三块一块是“完整的卷面”, 一块是“话题作文之拟题篇”, 还一个就是“打造中考作文靓丽开头的技巧”。为了更好地完成每一模块的内容, 我全部事先认真备课, 把上课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利用课件的展示, 一方面直观形象, 另一方面容量大, 内容丰富, 在有限的课堂内学生能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对于第一模块:一张完整的卷面, 我又分为两大块内容一块是字迹的书写指导, 另一块是标点符号的规范和正确书写。通过“讲解———展示———练习———点评”的方式, 学生的卷面明显好看, 绝大部分学生都能上交一份字迹工整、标点规范的整洁的文卷。通过第一作文模块的教学, 我尝试到了模块化教学的“甜头”, 更给了我进一步进行模块化作文教学的尝试的动力和信心。
接下来, 我选择了“作文拟题”模块的教学。因为很多学生在话题作文这一块, 往往犯一个误区:标题=话题。在这一模块当中, 我首先通过展示好的标题和不好的标题, 吸引学生拟题的兴趣, 然后讲解好标题的特点, 拟题的五大原则和六大方法, 最后进行强化练习。通过这一模块的教学, 学生不仅恍然大悟, 走出了拟题的误区, 而且基本上都能通过教师上课所讲的方法模仿出较好的标题来, 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的进步, 我看在眼里, 喜在心里。学生的进步是对我进行作文教学尝试的最大鼓励。就在前些天, 我又进行了第三个模块的教学:打造中考作文靓丽开头的技巧。方法基本同模块二“拟题篇”, 先强调写好开头的重要性, 然后再讲解开头的要求, 再介绍常用的作文开头方法, 最后通过强化练习和真题演练巩固当课知识。这次模块化教学后, 我让学生写去年的淮安中考题:“善待”, 学生通过模仿, 开头写得很精彩而且整篇作文层次都有较高的提高。
这一学期所安排的专题模块不是很多,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扎实地掌握所学技巧, 而进入初三后还将对选材立意合理布局、精妙构思等模块上进行重点训练。
三、模块化作文教学的反思
(一) 模块化作文教学划分应当多样化
其实, 通过这一阶段的作文模块化尝试, 我感觉模块化的划分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上文所讲的几大模块, 还应该多样化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上:按综合题型写作可分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题型、想象型作文题型等模块;中观上可按写作的一般过程和规律可分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行文、修改、表达等若干个模块;微观上可按每个篇段的写作方法不同也可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模块。
(二) 模块化作文教学的各模块的有机统一
显然, 通过模块化的教学好处多多, 教师易于上手, 学生易于模仿。但是,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从总体上讲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从便于教学, 便于操作的角度, 进行分块化, 但我们从分模块的时候, 一定要考虑这些模块应该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 我们在分模块的时候一定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合理的层次性, 不能毫无联系地隔断几个模块的联系, 始终有一个全局意识, 把所分的模块统筹兼顾, 有机统一起来。
(三) 模仿是手段, 创新是目的
模仿是创新的前提, 创新是模仿的目的。正如小孩学走路, 开始时需要别人的扶持, 并且去模仿别人, 渐渐地, 自己终于独立迈步。学生的写作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应该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一些“照葫芦化葫芦”的条件和机会, 让他们在自身的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 在自身的习作实践中学习作文。模块化教学就是这样一个平台, 一个提供给学生模仿的平台, 模块化作文教学便于我们操作, 便于教给学生一个“照葫芦化葫芦”的模仿平台, 那样通过一阶段的模仿, 学生才能“依葫芦化出瓢”来。因此, 模块化只是教学的手段, 不是最终的目的, 而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的模仿, 学会“走路”, 最终自己“独立走路”———创新出自己的文章。所以, 我们每位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激发学生自己动手作文的兴趣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作文的信心上。长期如此, 学生习作时就敢于大胆写, 畅所欲言, 轻松写出自己的习作。
模块化教学 篇3
【关键词】模块化 电子商务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55-02
一、前言
《电子商务概论》是成人本科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意义在于帮助初学者迅速建立起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勾画出它的专业体系轮廓,并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
二、教学目标
《电子商务概论》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电子商务运营的基本技能,提高电子商务管理的应用能力,形成电子商务的创新思维,树立电子商务的创业意识。
(一)知识目标:掌握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模式及电子商务运作等相关理论知识。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运用计算机基本操作,到网上购物、网上支付,再到网上开店、网络营销等熟练的应用操作技能。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遵纪守法,顾全局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设计原则
(一)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强调与时俱进的专业特性。
(三)体现学生中心的教学核心。
四、教学内容设计
《电子商务概论》教学过程中对电子商务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打破固有教材内容,合理构建教学模块。依据模块化教学理念,将课程划分为三大教学模块。
(一)认识电子商务
1.主要内容: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络零售。
2.主要知识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模型、电子商务运作体系框架、网络零售的概念和分类、网络零售的商务模式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3.能力目标:电子商务认知能力,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二)构建电子商务
1.主要内容:网络营销的理论与应用、订单履行与物流配送、网络商店的规划与运营、电子商务法律、电子商务安全与防范。
2.主要知识点:网络营销的定义、内容、功能和理论基础、网络调查的方法与内容、订单履行的含义、物流配送的基本方法、网络商店规划与运营的方法、电子商务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3.能力目标:规划设计能力,网络技能,注重综合应用、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电子商务应用
1.主要内容: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支付、电子政务。
2.主要知识点:移动电子商务的基础与模式、电子支付的概念和网上银行的运作模式、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况和业务模型。
3.能力目标:应用实践能力,注重创业实践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
《电子商务概论》教学主要采取模块化教学和课堂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首先,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认识电子商务、构建电子商务和应用电子商务;其次,根据每个教学模块设置的能力培养目标创设情景,让学生以充分的去学习和思考。最后,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体验,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知识点。具体教学操作主要有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法。
(一)案例教学法:
主要针对电子商务领域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针对学生准备的知识材料,组成学习小组,讨论总结案例分析结论,最后形成广泛讨论,加深学生对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情景教学法:
这一教学方法主要针对应用电子商务模块。通过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电商平台进行实践,从而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活动流程。主要涉及网络购物、网上开店和网络营销。
(三)实践操作法:电子商务创业的模拟,目的是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创业实践,让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参与讨论、创建电子商务平台,实施电子商务平台或网店的策划与运作。以创业实践结合实验教学,最终实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六、结语
《电子商务概论》同时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了解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对授课知识结构的深浅程度进行优化,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多采用案例引导教学和提问启发教学,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为社会培养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雷玲.《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方法研究[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作者简介:
模块化教学 篇4
2.1 确定模块。将不同的焊接实训课题分成一个大的模块,在大模块的基础上设立小模块,以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选择。
2.2 设置模块教学内容。根据模块内容,把每个模块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模块教学目标,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系统性。
2.3 每个模块能力目标的设立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设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可适当设置高目标模块,以满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焊接专业如何实施模块化教学方法 篇5
焊接专业如何实施模块化教学方法
现代焊接生产发展和技术要求需要新型高素质焊接专业技术人才,大批量的不同层次的焊接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是摆在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模块化教学法是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方法,亦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用工“无缝接轨”的重要举措.
作 者:丁肖 作者单位:徐州技师学院,江苏・徐州,221151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 “”(23) 分类号:G712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法 焊接实习教学模块 “双师型”教师 焊接实习教学
模块化教学 篇6
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可以从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质量、学生综合考评中起到促进的作用,其具体内容如下:1)应用模块化教学可以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提升的作用。在以往实际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中,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中职学生相对来说会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而模块化教学可以在教学中增添趣味性,清晰地将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同时还会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采取模块式训练培养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知识的掌握上更有动力,从而更好地掌握计算机技能,便于今后的就业。2)采用模块化教学具备灵活性的特点,可以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及质量。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接受学习内容的能力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模块教学具有个性化,可以针对于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计划,课程具有选择性,在对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使得教学课堂不在单一,具有灵活性,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学习一些跟得上的课程,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更具有拓展性的学习内容,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在教师方面,也可以根据其自身知识水平和长项进行模块的选择,达到互补的作用,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不足,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3)采用模块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综合考评。每一个课程都有其对应的考核,以往的`教学形式,存在局限性,学生往往不会运用学到的技能和知识。而模块化教学主要是具有每一个部分都清晰明了的优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可以明确自身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劣势的改善,多进行练习,这样在进行综合考评时也具有一定的把握。同时在综合考评中,模块化教学也可以对题量和难度进行合理地控制,弥补学生水平差异的漏洞,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考核。
高中数学模块化教学探讨 篇7
一、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
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更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在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的陈述顺序上,它把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放在前面,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品质放在后面。而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提出:“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可以看出,模块教学要同时满足“社会需要”、“个人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需要”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把“个人发展的需要”放在了首位。
(二)更加注重过程性目标
出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多地把学生的数学学习看成一个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所以,加强调过程性、体验性目标,是模块教学的突出特色之一。例如:对于“双基”,板块教学的培养目标只是指明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范畴,而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还强调“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其中的“理解、体会、体验”等动词都明确说明了这一点。
(三)进一步强调了数学的人文价值
作为最具理性精神的数学课程,由于人文精神的融入而表现出浓厚的时代特征。板块教学的培养目标中就曾提出“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中进一步阐述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进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把对数学的认识延伸到科技、文化、哲学、美学和人类精神的广阔领域,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数学观和世界观。
二、模块教学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来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注意的重点并不在教材上,而在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才能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施教。
高中课标课程下的模块教学不仅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更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由于模块教学顺应了建构主义理论,因此高中课标课程下实施模块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习更有效。
虽然皮亚杰的儿童智力发展理论不适用于高中学生,但对刚刚从儿童状态走出到了青年状态的高中生,仍然留有儿童的部分心理特征,又具有青年人判断清晰、思路敏捷、向往社会、敢做敢为的心理。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不仅仅需要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学会选择,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对自己今后发展有用的知识。课标教材按照“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的要求,精心选取了作为数学学科中基础而必备的知识,作为所有高中生最基本要求。
对一些传统的知识,如立体几何、三角恒等变换等,只要求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关系性质,尽可能地放低要求,删减了过于传统中过于复杂的内容,另外增加对于现代社会非常需要的知识,如算法、信息安全与密码等这些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内容。新课标把课程结构模块化,分散知识难点,使能力形成分散,关注学生学习心理。
三、模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模块教学与知识体系问题
螺旋式上升,设想美好,但实施不尽如人意,有的因为科学是知识体系,数学学科的系统性更有其鲜明特点,课程章节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衔接关系,必须循序渐进,不成体系的知识是难于学习的,只有了解了其前后的逻辑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模块教学要求小步走,螺旋式上升,知识体系被打乱,一种知识分成几个不同部分,分散于不同模块,不成体系,导致跳跃式地讲授知识,各个模块难以整合。
例1.课标课程把解析几何部分内容分别安排在《必修2》和《选修1-1》(文科)或《选修2-1》(理科)中,割裂了直线、圆和圆锥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关于解析儿何的思想方法上。新教材在讲解解析几何的两个部分间隔了一年多的时间,这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遗忘和能力发展的间断,也对教师授课带来不便,从而加重学生的负担。
(二)模块教学中内容多与课时紧的矛盾
模块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是:内容多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按规定每周上4个课时,但教师都感觉到不易完成教学内容。即使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掌握得也不好,回圈吞枣。跟以往相比,现在一个学期学两本必修,普遍认为课程内容增加了很多,上课赶进度的现象更加突出,很难对知识点进一步深入研究,对知识的理解如“蜻蜓点水”,学得不深入,掌握不牢固。
(三)学科渗透与学科协调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多,数学与各个学科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强,正如《课标》中指出的:“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课标教材确实凸显这一理念,强化学科间的融合,基本上达到培养学生跨学科能力,激活学生学数学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相关学科问题的目的。但是有些地方也出现了学科不协调的问题。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现有思维发展水平为依据
张俊玲
(徐州市丰县宋楼中学,江苏徐州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提高课堂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以学生现有思维发展水平为依据,了解并掌握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思维发展水平培养激发兴趣
奥苏伯尔有一句名言:“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教师应该以学生现有思维发展水平为依据,选择与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材料,为学生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通过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新知识同化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去,达到对新知识的相应理解。
1. 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具有强烈的解题心向,这恰恰为学生的问题解决提供了动力保证。我们常常要从生活实际中引入一些实物、场景,让学生依托这些情境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问题及安排的活动不但要适合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而且要考虑到促进学生的思维向下一个阶段发展。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运用适当的、具有新奇性和差异性的具体材料,设置教学情境,以保证学生思维模式的某种顺应的出现。在教学情境中出现的问题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有意识地提供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以便引导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了解实际生活,以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只有当教学情境中问题的新奇性和差异性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时,才能出现主动学习。
例如:在讲均值不等式一课时,我先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目:
某商场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时两次都打2p+q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此问题情境贴近生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学生也容易接受。在这样的实际问题情境下,学生想学,乐学,主动学。
2. 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典型的素材
教科书为教学提供了数学语言和图形直观。教师很容易
例2.数学中用到了物理知识,但学生往往还没有学过,课程教学进行得很困难。物理学习中也反映出三角函数不讲授,物理课程不能进行。因此出现了数学课上讲物理、物理课上讲数学的怪现象,这样必然会导致后面的重复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
模块教学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过程,而且,适当加强不同知识模块
把图形表象和抽象语言符号联系起来,能依靠图形表象和抽象语言符号对客体的关系进行认识。但是学生做不到,只有学生对学习对象建立了丰富的具体经验以后,才会对学习对象进行主动的、充分的理解,达到对知识及其关系的相应水平的认识。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数量丰富的、典型性的具体素材,用具体问题表述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及其关系,引导学生对这些具体材料的观察、感知和理解,从而获得丰富的具体经验,使抽象语言符号获得背景材料的支持,帮助学生顺利的实现同化。例如:讲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时,我讲了一个故事。
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要什么,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第2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3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国王欣然同意,国王能否实现他的诺言呢?这样的问题比较典型,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与好奇心。
又如:在讲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下列现象:
(1)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加热到100℃,沸腾;
(2)导体通电,发热;
(3)同性电荷,相互吸引;
(4)实心铁块丢入水中,铁块浮起;
(5)买一张福利彩票,中奖;
(6)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
这些现象各有什么特点?
这样的问题比较具体,学生比较熟悉,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能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3. 尊重学生现有发展水平
尊重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就是教师要承认学生学习能力上的限度,接受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容忍学生的学习错误,并看到错误背后隐含的合理因素,帮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学会知识。只有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才能使他的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可以在错误中学习,只有在成功与失败的亲身体验中才能真正领悟和掌握所学知识的精神实质。
例如,求证:函数y=x3在(0,+∞)上是增函数。
证明:在(0,+∞)上取x1=3,x2=4,显然x1
故函数y=x3在(0,+∞)上是增函数。
显然,学生在证明这一问题时,只证明了特例,这是对问的关联性,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数学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摘要:本文作者从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的探讨出发,对高中数学模块教学的知识体系,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经验和理论知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模块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段青.选修模块教学带来的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2005,6.
中职汽修模块化教学的探讨 篇8
【关键词】模块化 教学 探讨
模块化教学就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理论和实习教学实现一体化,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标准要求,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该项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工艺知识),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近年来,我校对汽车维修与运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整合和改革,突出了实操技能训练,确立了模块化教学模式。
一、传统教法的存在问题
受客观因素限制,以往汽修专业课程设置在“教”和“学”两方面都存在不少弊病,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弱,系统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学习专业课感到颇为吃力。尽管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汽车发动机”时,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电控发动机”时,摸不着头脑、无法理解、缺乏思路。大多数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感到难学易忘,怕学厌学心理严重,靠死记硬背来应付专业理论考试。进入专业课实操教学阶段,虽较感兴趣,但专业理论知识当初掌握不扎实,遗忘甚多,以致只能限于模仿性的机械操作,而无法做到理论指导实践,无法触类旁通,难以形成系统技能。
由于专业理论和实训教学相互脱节,导致了学习连贯性的破坏,人为制造了学习难度,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专业技术能力难以得到很好培养。
(二)理论课与实践课异地,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脱节。理论教学在教室,实践训练在实训中心进行。实训中心实操时,学生早已把几天前理论课的内容忘了,老师还得讲述一遍,本来很宝贵的实践操作时间减少了,严重影响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人为地将教学分为理论与实习两部分,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各有一套人马。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教学资源不能合理筹划安排。
(三)专业教师忙于授课,参加社会实践机会太少,知识更新慢,教学重点把握不准。以专业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习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
二、模块化教学的探讨
针对存在的教学问题,我校汽车维修与运用专业在模块化教学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有机整合理论和技能教学内容,把学科型系统性的课程结构调整为以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块。这体现了“一对一、三渗透”的结构内涵:“一对一”即理论与实践并重,而且相对独立;“三渗透”则指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素质课程相互渗透,紧密结合。
模块化教学是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它在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通过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它有讲有学,循序渐进,边学边练,弥补了过去讲练分离的不足,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手段,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过程,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过程,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形成理解和记忆的良性循环。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选择了《汽车维护》《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自动变速器》《电控发动机》六门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
(二)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知识基础较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直观演示法,将书本上的零件名称,具体的工作原理,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缩短了认识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少讲理论,针对技能训练点进行教学,直接讲实操,做示范,学生跟着做,在学生的实操中讲解和纠正指导,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不易分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将来继续认识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增加了师生的直接接触,教师能比较直接地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程度,有利于切合实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指导,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角度的学生需要。
(三)以往将专业课程划分为构造和维修,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这样,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认识就人为的分割,使学生难于建立一个清晰、深刻的概念。如汽车底盘减速器的学习,按传统的教学过程,跨度较大。如今,采用了模块化教学后,大幅度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从汽车减速的需要引入课题,明确了“减速,增扭,改变传递方向”的作用后,经多媒体示图和实物的演示,使学生建立一个感性认识,再进一步运用机械原理,引出部件的名称及作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教师将演示实物逐步解体,将主要部件重复介绍,从名称、作用、构造特点、检修步骤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等。之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解、检验、装合和调整。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加深认识,及时提问,当场解决,使学生对各部件的认识较透彻,记忆也就较为牢固了,所需课时也相对缩短,可以把课时还给学生进行实操训练,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在大脑中形成对该部件总成结构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学生有新鲜感。理论指导下的技能训练能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到了实在的本领,自信心增强。由于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技能形成的进程也加快了。
(四)强化了技能训练,提高教学效率。模块化教学由于省略了很多理论上的那些可要可不要的冗长介绍,保证核心内容的精华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课时,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觉得学得有重点、有收获,技能熟练得到了保证。
(五)模块化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这样才能较好完成模块化教学任务。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专业课老师达到相关工种的相应技能等级,实习课教师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提高师资质量的同时,也就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让学生感到每个教师都能传授给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培训,我校的汽车专业教师,已把理论、实操两者融为一体,大部分通过“讲师、技师”的“双师”评定,有效地促进教改的步伐。
三、模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专业工艺理论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理论课,它是人类对于某个生产领域长期实践经验的归纳、提炼和总结而形成的系统理论。它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并作用于实践,有着较强的实践性,且新概念多、综合性强。尤其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理论课,门数多、联系广、各科之间衔接紧密,造成学生理论学习不够系统全面,模块化教学虽符合技校生的学习需要和培养目标,但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连贯性欠缺,理论欠扎实,对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的潜能发挥有一定的限制。
四、优势与不足
根据前面的分析,模块化教学有较多的优越性,但其实施也是有诸多条件限制的,例如教材。传统的教材都是在完整的课程观下编写的,讲究知识的完整性,是不太适合模块化教学的。模块化教学的内容应是操作性强、动手机会多。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采用的模块化教程重操作、少理论,是一套适合模块化教学的教程。但有一些步骤过于简单,让从没有接触过专业知识的学生不太理解。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所有的课程都要或不要采取模块化教学,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培养目标、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能采用模块化教学;对一些模块化教学条件成熟的课程,应加大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力度,而对一些理论性较强、前后联系较大的课程,则要慎重采用模块化教学。
【参考文献】
[1]雷正光.职业教育现代化教学特点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23-24.
[2]张云.职教课程模块化改革初探 [J]. 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4.
[4]江伟.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理念[J].教育与职业,2001(3):46-47.
模块化教学 篇9
作者简介:闫慧(1980-),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毕冀飞(1988-),女,河南漯河人,助教,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赵普天(1987-),男,河南许昌人,助教,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一、前言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常态,即经济增长的动力转为创新驱动。如何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和推广应用的无缝链接,关系到新常态驱动能力的强弱。这也对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格局、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部“十三五规划”中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更加注重教育和人才资本质量的要求,研究整个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如何紧紧围绕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安排人才培养的结构,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打造务实高效的高等教育体系,把关注点从高等教育规律本身转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即加快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大学内涵建设和办学质量的提升,努力实现立足地方经济文化,形成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
在转型发展工作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关键环节,做好应用型专业,尤其是与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直接影响高校服务能力。
许昌市是中国花木之都、腊梅之乡、国家园林城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60余万亩,近年来形成了园林植物销售、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工程与管理企业完整的产业链条,园林产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许昌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正是具有明显产业背景的本科专业,做好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能实现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够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这也是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立地顶天”学科专业建设的要求。
二、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中对于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身心健康,从事风景园林领域规划与设计、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园林植物应用、资源与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规划设计机构、科研院所、管理部门、相关企业从事风景区、城乡园林绿地、国土与区域、城市景观、生态修复、风景园林建筑、风景园林遗产、旅游游憩等方面的规划,以及设计、保护、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三、基于二级学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
务实高效的教学是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生命线,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课时实现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既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体系,又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好好思考。模块化教学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途径。
模块化教学体系中“模块”取代传统教学体系的“课程”,成为基本教学构成单位,实际上是将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从传统的知识输入转为知识输出。根据应用型人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结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模块数量,每一个模块对应一个专业能力。
为实现应用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思路,基于风景园林二级学科,将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划分为八大一级模块,分别是:通识教育模块、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模块、美学基础与设计表达模块、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模块、园林与景观设计模块、园林植物应用模块、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模块和创新训练模块。每个一级模块由若干二级模块构成,而二级模块由若干具体知识点构成,通过模块中安排好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完成每个模块的知识和能力的学习。
通识教育模块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哲学与法学、科学与技术、语言与应用和信息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些是对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主要二级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Ⅰ、思想政治理论Ⅱ、思想政治理论Ⅲ、大学英语Ⅰ、大学英语Ⅱ、高等数学Ⅰ、高等数学Ⅱ、素质教育Ⅰ、素质教育Ⅱ、公共选修课模块和体育俱乐部模块。
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模块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关于园林史、规划与设计基本原理、风景园林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理论知识,以及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和管理知识。主要二级模块有中国园林史模块、外国园林史模块、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模块、风景园林自然系统理论模块、风景园林社会系统理论模块和遗产保护与管理模块。中国园林史模块主要知识点为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国近现代园林史、中国名山风景区发展史。外国园林史模块主要知识点为欧洲园林史、东亚园林史、伊斯兰园林史和外国近现代园林史。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模块主要知识点为风景园林规划原理、风景园林设计原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工程技术理论。风景园林自然系统理论模块主要知识点为景观生态理论、群落生态理论、景观水文理论和景观地学理论。风景园林社会系统理论模块主要知识点为环境行为学理论和环境心理学理论。遗产保护与管理模块主要知识点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混合遗产。
美学基础与设计表达模块中,二级模块主要有美学基础模块、空间构成模块、美术模块、表现技法模块和专业制图基础模块。美学基础模块主要知识点为艺术概论、东方美学和西方美学。空间构成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美术模块主要知识点为素描、水彩画、水粉画和钢笔画。表现技法模块主要知识点为传统表现技法和数字表现技法。专业制图基础模块主要知识点为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建筑及园林制图。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模块中,二级模块主要有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模块、旅游与游憩规划模块、地景规划模块和生态修复模块。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和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旅游与游憩规划模块主要知识点为旅游区规划和休闲游憩规划。地景规划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区域景观规划、生态规划、乡土景观规划和3S技术应用。生态修复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工矿废弃地、垃圾填埋场、湿地和河流等修复。
园林与景观设计模块的主要二级模块有庭园模块、公园模块、开放空间模块、专用绿地模块、现代园林建筑设计模块和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模块。庭园模块主要知识点为花园和庭院。公园模块主要知识点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社区公园。开放空间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广场、街道、滨水区和校园等。专用绿地模块主要知识点为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共设施绿地。现代园林建筑设计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园林建筑、建筑小品、建造技术。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模块主要知识点为传统园林建筑测绘、传统园林建筑设计与营造。
园林植物应用模块中的二级模块主要有园林植物资源模块、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模块和花艺与盆景模块。园林植物资源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园林植物认知、栽培与养护。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模块主要知识点为植物多样性规划、植物景观规划、植物景观设计。花艺与盆景模块主要知识点为花艺和盆景。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模块中的二级模块主要有风景园林工程模块和风景园林管理模块。风景园林工程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土方、种植、给排水、水景、雨洪管理、园路、照明、假山、园林建筑工程等。风景园林管理模块主要知识点为风景园林政策与法规、风景区与园林管理。
创新训练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主要二级模块包括社会实践Ⅰ、社会实践Ⅱ、社会实践Ⅲ、设计竞赛Ⅰ、设计竞赛Ⅱ、设计竞赛Ⅲ、创新创业Ⅰ、创新创业Ⅱ。
参考文献:
[1]王新庆,张健,洪波,陈玉叶,金红晓。依托区域经济促进高校学科及专业发展[J].大学教育,2012,(12):53-55.
[2]韦巧燕,刘昭明。基于就业导向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9):12-14.
[3]袁瞀,许强,王晓峰,檀明,张向东。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德国FH成功经验[J].合肥学院学扳(自然科学版),2011,21(4):56-65.
[4]杜春兰。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在以工科为背景的院校中发展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06):29-32.
模块化教学 篇10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要培养有创新意识、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也是目前国内外多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重要课题.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借鉴德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语言基础”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努力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 者:项响琴 汪彩梅 马保卫 XIANG Xiang-qin WANG Cai-mei MA Bao-wei 作者单位:项响琴,XIANG Xiang-qin(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合肥,230601;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合肥,230039)
汪彩梅,马保卫,WANG Cai-mei,MA Bao-wei(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合肥,230601)
模块化教学 篇11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 促进 专业能力 发展
到底如何做才能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都得以提高和发展,使课堂教学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并提高中职学生自身的竞争力呢?
本文将从模块化教学这个角度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一、会计专业能力的内涵
会计专业能力一般应包含:
1、会计确认能力
经济业务一般都是很复杂的,并不是所有的经济业务都要加以会计计量和列入会计报告。因此,想要准确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就必须首先具备会计确认能力。
2、会计核算能力
会计核算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岗位职能。会计人员需要长期与数字打交道,因此,耐心、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应该是会计人员必须培养和具备的最基本的工作能力,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可靠保障,也是保证会计后续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基本前提。
3、会计分析能力
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一个具备良好素质的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能力,还必须具备会计分析能力。
4、会计监督能力
加强会计监督既是履行会计职能、保障单位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也是防范经营风险、规范各项管理行为的关键环节。提高会计监督能力,对加强各项业务规范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5、会计软件应用能力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单位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技能。
6、会计预测和决策能力
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要求会计人员能够根据企业的历史资料,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作出预测,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会计人员应当按照财务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利用专门的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即会计决策能力。
二、采取模块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专业能力
模块式教学就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该项技能所需的知识内容,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
具体就会计专业而言,可以根据工作岗位所需的工作技能来划分教学模块,淡化原传统课程体系的所谓完整性,从而形成适应并服务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的课程体系即教学模块。
1、课程模块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程模块化的设计一般必须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需求性原则
课程设计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课程设计要充分体现社会的需求,不能只凭以往的教学经验来完成。在课程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在开展专业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编写教材,然后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征求学生和社会的反馈意见之后进行反复修改;二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校和社会相结合,充分考虑课程的实用性;三是在课程设计中,必须有专家的参与和建议,充分考虑课程的合理性。
(2)突出能力培养为主的原则
在课程设计中,应充分结合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把握课程的理论知识以“够用”、“必需”为原则,突出能力培养。一是课程设计要结合企事业单位岗位群的需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突出专业特征;二是要将教学内容的学习与国家有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有机结合,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三是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设计必要的会计职业道德、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课程内容。
(3)注重实训教学的原则
课程设计要充分体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每一门专业课程所相应的实践训练,都可以设置为单元实践训练、阶段实践训练以及综合模拟实践训练三种形式进行,使学生经过这三种形式的训练之后做到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快速胜任工作。
2、课程模块化设计的思路
课程模块化设计是模块化教学的第一步,其设计思路见下图:
3、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课程设计完成后,就进入了课堂实践阶段。课堂实践阶段非常重要,它是模块化教学能否取得好效果的关键,它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划分小组。小组人数以3~6人为宜,推选组长。组与组之间大体上要平衡,控制小组成员的变量很多,如学习者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方式等。教师必须对学生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2)确定内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任务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一项好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关键,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融入任务中,使任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以便确定相应的任务。
(3)布置任务。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后,教师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认清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后,如果觉得对此力所能及,便自然愿意去完成。(4)学生实施。向学生讲明要做什么后,教师不能采取“放鸭式”不管。教学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师,教学的指挥、调度仍掌握在教师手中,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指导学生想办法、找出路,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这一阶段,教师是“指导者”学习伙伴“导航者”身份较为明显,学生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知识、技能的意义构建。
(5)评价结果。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展示其作品,进行讨论、总结、评比,使教材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各小组学生代表要依次对完成的任务发表见解,其他小组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由老师或小组负责人进行总结,最后由老师评价.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等,注意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伦淑娟 张文会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之我见 《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14期。
模块化教学 篇12
在C语言的提高阶段,要把模块化的思想应用到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自然而然的引出问题的症结,提出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点与编程技巧。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去分析案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深入掌握C语言大有裨益。
1 模块化案例教学
采用模块化编程,意味着开发C程序不是从逐条编写C语言代码开始,而是从宏观的角度用主程序和子程序等模块先把程序的主要结构和流程描述出来,并定义好输入和输出环节,逐步分解得到一系列以功能模块为单位的求解算法和流程。最终,通过实现各功能模块完成程序设计的目的。
案例教学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这是一种注重师生互动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教师预先准备有针对性的案例,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积极参与讨论,通过案例引出知识点,进而层层深入得出解决方案,使学生全面掌握C语言编程的知识与方法。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来,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巩固已有知识,理解新的知识点,掌握新的编程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应分为简单案例和综合案例。简单案例针对单一的知识点,难度较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利于从一个小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为综合案例奠定基础。综合案例应覆盖多个知识点,通过案例讨论,为课程设计的开展打下基础。所以,案例的选取需要有针对性,要来自学生熟悉的领域,难易程度要适中。
2 案例分析
理论课部分以简单案例分析为主,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点。通过教师引导,分析案例,启发学生寻找新知识点来解决问题。课程设计部分以综合案例分析为主,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方法和技巧。
2.1简单案例分析
题目:求1+2+3+…+100之和
针对知识点:理解并掌握循环结构,能使用循环结构进行熟练编程。
已学知识点:C语言基础语法、顺序结构、选择结构。
初步分析:可以定义2个整型变量:s和n。变量s存储累加和,其初值为0,变量n作为累加项,其值由1变化到100,将n的每一个值累加到s变量,即可求出结果。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写出如下代码:
进一步分析:代码中“n=n+1;s=s+n;”两条语句会在程序中反复出现了100次,如果我们在程序中把这两条语句写100遍,确实也可以计算出结果,但是计算机编程的优势体现在哪呢?如果题目变为求出1加到1亿呢?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引出循环结构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讲解for循环并引导学生修改代码如下:
最后,通过举一反三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改写代码,并体会循环结构的特点和作用,掌握利用循环结构编程的方法与思路。
2.2综合案例分析
题目:设计并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学习目标:通过该系统的开发实践,掌握C语言的关键知识点,掌握利用模块化的思想开发实际项目的方法与流程。
初步分析:通过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思路,可以得出该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
进一步分析:采用模块化编程的方法,针对每个模块设计一个函数,然后在主程序main函数中调用各个模块函数来实现该系统,模块函数如表1所示,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继续分析:通过分析各模块之间数据的关联,还有必要设置2个全局变量来标明学生记录数和课程记录数,之后就可以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编写各个模块函数完成该系统的开发任务。其中登录系统模块代码实现如下:
最后,依次完成各个模块函数的开发任务即可。
3 教学效果
理论课堂部分,通过教师对简单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巩固了已有知识点,学会了新的知识点,并且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目标,为实验课编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验课上安排的实验题目,学生基本上都能按时独立完成,较往年的完成情况有了很大改观。
课程设计部分,学生也能依照综合案例的分析方法,通过自上而下划分模块,各个击破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任务,基本上杜绝了往年抄袭现象泛滥的情况。
4 结语
【模块化教学】推荐阅读:
模块化情境教学06-11
中职汽修模块化教学07-10
模块化教学体系08-09
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06-16
知识模块化实践教学07-01
量子力学模块化教学08-08
一体化模块化教学08-13
项目化模块化教学11-02
模块化教学园林专业论文10-19
选择型模块化教学模式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