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理学(共10篇)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理学 篇1
三、法的价值
(一)法的价值的含义
1.法的价值
是指法这种规范体系(客体)有哪些为人(主体)所重视、珍视的性状、属性和作用。
2.法的价值的意义
(1)同价值的概念一样,法的价值也体现了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它是由人对作为客 体的法律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法的价值不是以人受制于法律,而是以人作为法律的本体这一关 系得以存在的。法律无论其内容抑或目的,都必须符合人的需要,这是法的价值概念存在的基础;
(2)法的价值表明了法律对于人们而言所拥有的正面意义,它体现了其属性中为人们所重视、珍惜 的部分。
(3)法的价值既包括对实然法的认识,更包括对应然法的追求。
(二)法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
1.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概念
(1)价值判断,即关于价值的判断,是指某一特定的客体对特定的主体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 大价值的判断。
(2)事实判断,在法学上是用来指称对客观存在的法律原则、规则、制度等所进行的客观分析与判 断。换句话说,与价值判断不同的是,法律中的事实判断主要解决客观存在的法律究竟是怎样的这一问 题,它并不主张或者说根本抵制从“应然”的角度追问法律应当怎样的问题。
在法学思潮上,代表事实判断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三类。
(1)规范分析方法,强调研究法律规范本身存在的机制、蕴涵的意义、解决的问题等,这可以凯尔森 的纯粹分析法学作为代表。
(2)社会实证方法,认为对法律问题的研究应当将其置于社会存在的具体环境中,用社会需求、社会 效果等标准来判断法律的正当性。法社会学所采用的正是这种方法。
(3)历史实证方法,即认为只有历史上法律资料的挖掘,才能证成法律沿革的脉络。历史法学派正 是通过这种方法来研究现行法律的制定问题。
2.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区别
(1)判断的取向不同。
①法律的价值判断由于是作为主体的人所进行的相关判断,因而它以主体为取向尺度,随主体的不 同而呈现出相关差异(例如,法律制度上是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问题,不同的主体会根据自己的认 识或者处境作出不同的回答^。
②事实判断是以现存的法律制度作为判断的取向的。简单地说,事实判断是为了得出法律的真实 情况,如果该种判断是正确的话,那么它的结论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例如,“法律的强制性是法律 的基本属性”这一事实判断,就可以为法律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所证明)。
(2)判断的维度不同。
①法律上的价值判断,明显地带有个人的印记,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甚至可以说,与主体的情绪、情 感、态度以及利益、需要等无关或中立的判断,并不能称为价值判断。
②相反,就法律上的事实判断而言,其目的在于达到对现实法律的客观认识,因而无论是认识的过 程抑或是认识的结果,都应当尽可能地排除主观性因素对认识问题的介人,而尽可能地做到“情感中立”或“价值中立’’。
(3)判断的方法不同。
①法律上进行价值判断是一种规范性判断的方法,它关注法律应当是怎样的,什么样的法律才符合 人性和社会的终极理想。其基本目的在于引申出“应然”的法律状态与法律理想。
②法律事实判断则是一种描述性判断,其任务主要在于客观地确定现实法律制度的本来面目,是典 型的“实然”判断。
(4)判断的真伪不同。
①法的价值判断的真伪,取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契合程度。换句话说,就法的价值而言,它 必须经历“历时性”的考验,由社会来取舍、选择。
②事实判断不同,事实判断的真伪主要取决于其与客体的真实情况是否符合。
3、区分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意义
(1)有利于明确认识、评价法律的多维角度,从而拓宽法学研究与法律分析的视野。
(2)有利于协调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固有张力,从而使得法学研究能寻求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固有平衡。
(三)法的价值的种类
1.自由
(1)法的价值上所言的“自由”,即意味着法以确认、保障人的这种行为能力为己任,从而使主体与客 体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2)就法的本质来说,它以“自由”为最高的价值目标。
(3)自由在法的价值中的地位,还表现在它不仅是评价进步与否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性 最深刻的需要。
2.秩序
(1)法学上所言的秩序,主要是指社会秩序。它表明通过法律机构、法律规范、法律权威所形成的一 种法律状态。
(2)法律总是为一定秩序服务的,也就是说,在秩序问题上,根本就不存在法律是否服务于秩序的问 题。所存在的问题仅在于法律服务于谁的秩序、怎样的秩序。
(3)“秩序”之所以成为法的基本价值之一,是因为:①任何社会统治的建立都意味着一定统治秩序 的形成;②秩序本身的性质决定了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③秩序是法的其他价值的基础。
3、正义
(1)正义是法的基本标准。法律只有合乎正义的准则时,才是真正的法律。
(2)正义是法的评价体系。正义担当着两方面的角色:它是法律必须着力弘扬与实现的价值;它可 以成为独立于法之外的价值评判标准,用以衡量法律是“良法”抑或“恶法”。
(3)正义也极大地推动着法律的进化:正义形成了法律精神上进化的观念源头,使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观念深人人心;正义促进了法律地位的提高,它使得依法治国作为正义所必需的制度建构而 存在于现在民主政体之中,从而突出了法律在现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正义推动了法律内部结构的完善,它使得权力控制、权力保障等制度应运而生;正义也提高了法律的实效。
(四)法的价值冲突
1.法的价值冲突常常出现的场合
(1)个体之间法律所承认的价值发生冲突。
(2)共同体之间价值发生冲突。
(3)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价值冲突。
2、平衡价值冲突的规则
(1)价值位阶原则。这指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①一般 而言,自由代表了人的最本质的人性需要,它是法的价值的顶端;②正义是自由的价值外化,它成为自由 之下制约其他价值的法律标准;③而秩序则表现为实现自由、正义的社会状态,必须接受自由、正义标准的约束。
(2)个案平衡原则。这是指在处于同一位阶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
(3)比例原则。即使某种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其他价值的损害为代价,也应当使被损害的价值减低到最小限度。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理学 篇2
一、教学内容改革:构建灵活有机的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
(一)传统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内容上看,传统公共心理学存在三大问题。第一,传统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忽略了公共心理学课程与基础教育实践的衔接,因而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二,传统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定位是传授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知识,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相关技能的培养,因而造成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术味浓厚,使师范生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形成分离,妨碍了学生对公共心理学实践性知识的深入掌握和灵活应用[3]。第三,传统公共心理学课程定位于师范生的职前教育,课程内容设计缺乏对基础教育的体验和存在问题的思考,不能促进师范生教师职业反思的形成,亦不能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未能实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一体化的目标[4]。
(二)公共心理学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
针对传统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公共心理学授课组借鉴德国模块化教学改革思路,试图解决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化问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问题、教师职业能力反思及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
1. 模块化教学体系的优势
将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教学提供可组合、可选择、专题化的教学模块和教学单元,可适用于不同学习需要的人群,模块教学立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教学内容灵活有机,适用人群广泛。教学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支撑,学习者可根据自身需要决定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也可根据自身知识基础决定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公共心理学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建立,既适用于师范生的职前教育,也适用于教育知识基础薄弱的非师范专业教师的职前教育,还适用于不断提升自我的一线教师,实现了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的一体化。
(2)教学模块针对性强,优化教学内容。传统公共心理学课程过分拘泥于学科的结构体系,而忽视了教学对象的需求和教师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而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围绕教师职业能力获得这一总目标,针对教师职业能力的不同方面,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并加以强化教学,既促进了学习者教师职业能力的分层培养,又从整体上优化了教学内容。
2. 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块的设置
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块设置围绕教师职业能力形成的课程目标,以教师职业能力的分层目标为基础,以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观,发现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形成终身学习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为目的,通过以下四大教学模块完成对学生心理学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1)中学生发展模块。该模块意在引导学习者了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了解中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了解青春期对中学生产生的影响,了解中学生交往的特点,理解同伴交往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理解中学阶段在人生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认识积极主动的中学生活对中学生发展的意义。
(2)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模块。该模块主要涉及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的相关内容,促进学习者了解中学生认知发展和学习方式的特点,理解中学生认知发展和学习的影响因素,学会根据中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创建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促进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活动的开展。
(3)中学生心理辅导模块。该模块内容主要涉及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促进学习者了解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辅导方法,了解并尊重中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中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学会为学生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4)心理学知识与基础教育的对接模块。该模块主要涉及心理学知识在基础教育中的实践运用,促进学习者了解基础教育实际,在教育过程中认识学生心理的发展与变化,实现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基础教育实践的对接。
二、教学形式改革: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促进多元教学
造成传统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与基础教育教学实际分离的原因之一,在于传统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时有限(一般36或54学时,2—3个学分)。有限的课时量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大量传授基础知识,未能开展相应的技能训练和实践活动,未能针对职业实践进行拓展,从而限制了课程目标的实现[5]。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学校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拓展学生的学习课时,较好地促进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生自学与教师网络辅导等多种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且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建立完整的教学基本资源
完整的教学资源是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的基本保障,也是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条件。按照各教学资源在教学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可分为四类。第一类,课程基础资源。即对课程的整体性描述和说明,以帮助学习者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学习要求以及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等,主要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结构模块、学习指南以及考评方式与标准等。第二类,教学过程资源。即对教学过程的展示,包括各教学模块与教学单元的演示文稿、教学案例库、推荐参考文献资料以及分教学单元呈现的教学录像。第三类,教学反馈资源。即帮助学习者了解自身学习程度的测试系统,包括习题集、试题库、例题等。所有测试题目均分为基础知识题、实践应用题和基础教育实践讨论题三个类型。其中基础知识题测试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应用题测试学生对心理学实践技能的掌握,基础教育实践讨论题主要针对当前教育实际中具有争议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以促进职业反思的形成。第四类,教学补充资源。即对心理学知识的相关补充,主要包括心理学相关的重要名词术语、重要人物介绍、理论产生背景介绍、经典研究介绍等文献资料,以弥补课堂教学课时有限的不足。
(二)建立丰富的课程实践拓展资源
课程实践拓展资源的建立,既是对课程教学基本资源的补充完善,也是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效促进,还起到引导师范生关注现实问题、发展实践能力的作用。公共心理学课程实践拓展资源包括:
1. 基础教育案例资源
该资源是公共心理学教学人员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或编制的基础教育教学案例,案例分为两种类型,(1)理论教学的基础教育对应案例,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基础教育实践中学生的心理发展;(2)基础教育问题案例,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基础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职业反思。该资源还包括案例的配套思考题和参考案例讲评,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发散和多角度思考问题。
2. 基础教育实践专题讲座资源
即基础教育教学实践领域的专题讲座,主要通过网络搜集和学校聘请中学的资深校长、优秀教师和有关专家进行专题报告的形式获得。意在对课堂教学内容深化,帮助学生在学习的深度上取得提高。
3. 基础教育实践展示资源
即心理学知识技能在基础教育实践中的对应展示,并配套相应的思考讨论题,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技能的实践操作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
(三)建立课外师生互动平台
网络教学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得到有机结合,而师生网络互动平台的建立则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课外自学和教师网络辅导之间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做到内容新颖、系统性强、以学生为主体,多方面、多渠道为学生创造学习氛围,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即时与无障碍互动。除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外,还可通过博客、微博、微信、慕课等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教学实践改革:实现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
教育实践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6],传统的教育实践以学科教学为主,且时间短而集中,因而学生只能在短期教育实习活动中观摩基础教育、体验基础教育,在缺乏心理学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这也成就了学生理论知识基础扎实,实践操作技能缺乏的现状。为改变这一现状,公共心理学进行了三方面的教学实践改革,以实现公共心理学课程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
(一)以案例教学促进实践技能的形成
公共心理学教学人员根据教学内容将基础教育的生动案例、存在问题编写成《教学案例集》,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案例教学法加强学生学习的操作性与示范性,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形成实践技能。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既使理论知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巩固和升华,又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缩短课堂与现实的距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案例教学使学生接近基础教育的现实状况,学生参与度高,学习兴趣浓厚,比其他教学方法更能促进学生掌握实践的技能。
(二)以实践展示、专题讲座促进基础教育实践
针对传统教育实践的局限,通过两种途径促进心理学知识技能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基础教育的实践展示和专题讲座。前者是聘请一线教师以示范课的形式展示教学过程中心理学技能的运用,如何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有效开展教学,如何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认知与学习等。后者是聘请资深的校长、优秀教师、有关专家以讲座的形式为学生举办心理学基础教育实践的专题报告,引导未来教师认识基础教育实际、发展实践能力、形成实践智慧。并将实践展示和专题讲座资料上传网络教学平台,扩大受众群体。
(三)以基础教育研究促进反思性实践
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对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和对职业的不断反思是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以中学改革实践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课题研究为基础,鼓励学生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和发现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题目。学生组成团队完成研究,其研究结果以小组汇报和论文的形式呈现,并将此作为考核方式之一。以此促进学生对当前基础教育实践的思考,引导学生实践反思能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公共心理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试图建立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现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目标,为教师教育课程服务于基础教育提供了借鉴。
摘要:针对传统教师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适应并服务基础教育发展。从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搭建促进多元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促进教学实践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等方面入手,以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创建为例,探索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教师教育,公共心理学,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家组.关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8,37(9):19—24.
[2]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3:130—135.
[3]高迎浩.关于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天中学刊,2008,23(2):136—137.
[4]郑红,刘亨荣.基于应用型本科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心理学课程体系反思与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8):69—73.
[5]蔡笑岳,刘百里,向祖强.高等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目标与改革[J].广州大学学报,2008,7(2):58—61.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理学 篇3
【考点背景】
法理学的法的渊源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的基础考点,该知识多半是以记忆类的题目进行考察的。考官在考试中既有单独考察考生对本知识的记忆程度的题目,也有和其他知识相结合综合考察学生对于法的渊源的把握的题目,所以这一章的学习建议以记忆为主,和其他知识相结合进行巩固。
【考点结构】
(1)什么是法的渊源? 所谓法的渊源是指法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法的具体表现形式,正如法的概念所表述,法是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上层建筑的范畴的概念,是个抽象的表述,而抽象的法势必需要一个具体的表现形式为我们实际生活所运用,也就是法的渊源。
(2)法的渊源的分类? 从目前法学界的学说来看,法的渊源分为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两大种类:
正式渊源即由具体的法律规范、法律条文所形成的法的渊源,也就是各种成文法;非正式渊源即由一些散见的不成文的规范,如习惯、判例、政策等。(3)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有哪些? 宪法:由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法律:本处所提的法律,是狭义概念范畴的,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具体分为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两大种类。
行政法规:这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由我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2015年立法法对于此进行了一部分的修改,具体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和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如海关总署等制定。
地方政府规章:这主要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
民族自治法规:这是专门在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施的,即在我国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实行,并且由当地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考点运用】
对于法的渊源这个考点,需要注重理解,在理解基础之上需要考生进行记忆,这个考点难度并不大,但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握是要求很高的,尤其记忆的内容偏多,以及对于各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必须做到一一对应才能准确把握,必须将容易混淆的地方进行区分,所以类比学习的方法在这一章节中是很好的选择。
以上是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为考生做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6) 篇4
寒 食①
[宋]王禹
今年寒食在商山②,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③。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 ①寒食:指“寒食节”,清明前二日,古代风俗,这几天不举火,只吃冷东西。②商山:在陕西商县。淳化二年(991),王禹,此诗大约是淳化三年所作。③撰碑钱:替别人作碑记、墓志铭等文章的稿费。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描绘出了一幅安逸闲适而又生机勃勃的山村生活图景。蝴蝶在花丛翻飞,孩子们忙着扑捉它们;好多人家的大树上系着秋千,在前后游荡着。
(2)有人说这首诗以乐景写哀情,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同意。此诗虽写了乐景,诗人却是借美景强自排解被贬的失意落寞。诗人自我安慰:副使之职非常清闲,又可以靠撰碑文来换一些喝酒的钱。这种自我安慰实际上是一种“惆怅”的变形。表面看来,诗人似乎已经陶醉于山村之景,表现出心境的乐观豁达,但商山之景“亦可怜”的“亦”正是与京城之景比较得来。“莫惆怅”,其实暗含“正惆怅”之意。
不同意。诗人借商山寒食美景表达了淡然豁达、优雅闲适的情怀。诗人极力描写商山景色之可爱,既写出山中祥和闲适的生活,又写出了春雨乍停后清新宁静的自然风光。可以看出诗人怡情山水、淡然豁达的心境;副使的清闲、赚钱换酒都表达了诗人的优雅闲适之意。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 朴
黄芦岸白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那刎颈交,却有几个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 白朴一生悠游不仕。
(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用“黄芦”“白”“绿杨”“红蓼”等自然景物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画面,提供了渔夫远离尘嚣的生活环境,②从而表现了渔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活的情致;③同时点出此时的时令是秋天,为下文的“秋江”做了伏笔。
(2)此曲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此曲描写了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渔夫形象。②此曲中渔夫生活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过着像鸥鹭那样的自由自在的生活。③此曲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寄寓了自己厌弃功名、鄙弃官场、流连山水、甘心淡泊宁静、追求自由的品格情操。
7.(・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整体阅读诗歌,注意诗歌中与客愁相关的词语,比如“几问津”“孤枕”“乡国梦”等,关键在于找全面,然后加以理解整理。
答案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的能力,并要求考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此类试题,需联系诗歌整体内容,指出所用的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理学 篇5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文化常识
常识判断作为事业单位考试中的一类题型,进行系统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中公教育特别准备了一批文化知识汇总,便于考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以取得理想成绩。
1、《白雪公主》的作者是格林兄弟。
2、在西方,中世纪的新年是4月1日。
3、英国伦敦“大本钟”的名字是来自人名。
4、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辽宁、山西。
5、白兰地不是葡萄酒。
6、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
7、世界上最早的装甲车是轮式。
8、地球离太阳距离最近的时候,是我国的1月2日。
9、古代绘画、丝织陈列室为什么控制光线:减少紫外线侵害。
10、秦汉时代,人们说的“关中”指函谷关以西。
11、“一狐之腋”比喻珍贵的事物。
12、人类古代的“掠夺婚”产生于父权制初期。
13、窗的种类按开启方式分类而命名的是中悬窗。
14、祖冲之的《缀术》在唐朝被定为学校的课本。
15、人脑中控制人平衡力的是小脑。
16、天文台屋顶的裂缝是天窗。
17、我国是辛亥革命以后采用公历的。
18、观测气象用的百叶箱为什么漆成白色:反射太阳光。
19、宋代的“学象生”就是现代的口技。
20、市场体系中的商品市场由消费品与生产资料市场构成。
21、被称为“纸黄金”的是特别提款权。
22、刮大风的时候,在北半球纸屑:沿逆时针打旋。
23、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取得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权,应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24、“马拉松赛跑”是为了纪念公元前490年希腊战士菲迪皮跑步报捷累死的故事,他报捷跑步的路线是:从马拉松到雅典。
25、拔河曾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26、在我们使用MODEM上网的时候,总会有一个调制解调器的传输数字信号速度,一般用缩写bps来做单位,bps的全文是BITS PER SECOND。
27、香槟酒是葡萄酒。
28、据考古资料显示,我国的钻孔技术开始于山顶洞人时代。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9、藏历新年,人们见面时都要说“扎西德勒”,意思是吉祥如意。
30、蚁狮常在干燥的沙滩上挖一个漏斗形的坑,然后把身体埋在坑底,头部露在沙外。这个动作是捕食方式。
31、感光胶片中的全色片得名于对光的感受力强。
32、我国地名中包含的“阴”“阳”二字具有什么意义:方位指示。
33、IMF国际组织的简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4、最早假牙牙床是黄金制成的。
35、“课牙”原是用来指吵架。
36、在0摄式度时,水会热缩冷胀。
37、“我是你闲坐窗前的那棵橡树”出自高晓松《模范情书》。
38、《十面埋伏》是琵琶曲。
39、国际女子羽毛球团体比赛的奖杯叫尤伯杯。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理学 篇6
一、从新闻事件传播过程中来探究相关伦理问题
哈罗德·拉斯韦尔 (Harold Lasswell) 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 传播的要素主要包含在“5W” (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中, 即:信息、传播者、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借助这个传播模式, 本文将重点探讨公共场合伤人事件的传播各要素所涉及的伦理问题。
(一) 事件本身及其传播效果
中国进入了转型期, 公共场合伤人事件多发, 是社会矛盾突出的一个重要表现。犯罪分子伤人是进行情感宣泄和报复社会。这些事件一发生便迅速成为微博的热门话题和新闻的头条, 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议程, 进而引发了社会普遍的恐慌情绪。而媒体最初的报道, 都为后续的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案的样板, 所以类似的手段被犯罪分子频频使用。
近年来, 学者们对电视、网络等媒体中的伤人镜头对人的攻击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 有以下四个重要发现:首先, 直接教给了个体怎样进行攻击行为;其次, 使个体不再对攻击行为进行抑制;再次, 使人们对伤人事件习以为常, 甚至对伤人行为变得“麻木”;最后, 使人们觉得伤人事件是生活中的必然行为[1]。这些犯罪分子处于社会底层, 常常因个人遭遇某事件而对社会怀有一种仇视, 但是又找不到正确的宣泄途径。从媒体大规模的报道中, 他们发现缺乏防御能力的人群, 于是选择从他们入手。从这个角度来看, 虽然新闻事件得到了广泛传播, 但是却带来了负面的示范作用。
媒体的伦理失范行为较多,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标题触目惊心, 争夺眼球, “迅速砍杀”、“割喉”等极富有刺激性的字眼, 如新华网《3岁男童找妈妈途中遭人当街割喉身亡》;二是大量血腥图片流出, 没有进行任何处理, 如兰州火车站伤人事件未经处理的血腥照片在网上随手可以搜索到;三是详细描述案发现场, 特别是对目击者的详细采访, 还原了血腥的现场;四是对犯罪分子进行“英雄化”地塑造或是对其怀有隐隐的同情, 如《南平·杀童事件》对郑民生的报道。
(二) 传播者和受众的伦理
在新媒体语境下, 传者与受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因此这里将二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放在一起讨论。在上文中提到的媒体报道中的示范表现时, 有些行为是媒介组织故意为之来吸引眼球, 但是更大部分的行为是传者的无意为之, 而自己的传播行为是否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伦理问题根本没有考虑过。
对职业媒介工作者而言, 在报道社会伤人公共事件的过程中, 实际上是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伦理道德的困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真相是记者的天职, 所以大量拍摄现场的图片视频, 采访目击者甚至是受害者, 还原事件经过。但是这些记者在专业主义上的追求可能会涉及到各种伦理问题:一是采访目击证人, 让其讲述杀人者是如何伤人、捅刀子等过程, 宣扬了暴力, 替潜藏的犯罪分子提供了犯罪样板;二是对伤亡家属的细致报道, 让家属一次又一次地回忆亲人惨死的场景, 对他们造成了“二次伤害”;三是对死伤者照片姓名的刊登, 如伤亡名单公布, 可能涉及到死伤者的隐私问题, 对其家人也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在进行社会公共场合伤人事件的报道中, 由于事件多为突发性事件, 记者可能仅仅考虑到专业主义, 而没有进行上述的伦理道德分析而带来了很多问题。
而原本是受众的“公民记者”在社交媒体上, 也成为了积极的传播者, 在此类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涉及到多方面的伦理问题。大部分的网民没有接受过新闻传播的专业训练, 对传播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几乎没有概念。由于没有专业的“把关”, 大量现场的血腥图片传至网络, 大量现场目击证人对现场的描述传至网络, 甚至出现了谣言, 如“6·16河北邢台火车站门口发生伤人事件”, 渲染了恐怖的效果, 造成了人们普遍的恐慌;同时, 在舆论方面, 网民出现较多情绪化的、极端性的言论, 进一步造成了社会的不安。
为什么网民要在网络上大量发布转发伤人事件的情况而忽略其潜在的伦理问题?因为网民使用这种媒介是要满足自己的某一心理需要, 这也是符合“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突发事件发生后, 人们因受突然环境变化的影响, 原来的心理平衡遭到了破坏, 需要寻找到一种方式使之恢复平衡。通过转发发布消息的行为, 能够满足“利他”的心理需要, 如当时在网上转发量比较大的“恐怖袭击时如何逃生”的微博。心理学者指出, 这种行为是由他人所处情景, 然后联想到当自己身处同样的情景下会怎么处理的一种情绪反应[2]。
网民在此类事件的传播中, 为什么会发布一些谣言, 如谣传成都春熙路发生伤人事件, 进而造成更大的社会恐慌呢?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根据对“二战”中谣言的研究, 导出了著名的谣言公式:R=Importance (重要性) ×Ambiguity (模糊性) , 谣言传播与事件对相关人员 (受众) 的重要性和事件的模糊性成正比, 当两个变量中有一个为零时, 谣言就会消失[3]。在社会突发的公共场合伤人事件中, 具有突发性和重要性, 而由于中国的传媒体制, 一些重要消息可能受到封锁, 使得事件具有模糊性, 这样谣言势必会产生。不安是谣言传播的重要动力, 人们可能会制造一些说法来化解不安, 这些说法原本是一些推测性的判断, 在传播过程中就成了事实性的判断, 成为了谣言。所以, 很多传谣者只是通过发表自己的一些推断来减轻不安, 而不是主观故意的造谣者。如果对事实的传播都缺乏实证性的考虑而进行谣传, 那么这些传者更不可能考虑到背后的伦理问题。
在评价此类事件时, 为什么部分网民会发出极端言论, 进行极端化的传播?因为网络的评价往往具有匿名性, 评价者往往喜欢站在道德高地上, 对事件进行一些极端化情绪化的评价。虽然网民的言论本身都带有一些情绪化的、感性的特征, 难以避免;但是这种泛道德化的评价, 对认识社会问题的实质无益, 对解决实际的问题也没有帮助, 而且会引发社会的过度焦虑和诱导不良情绪的宣泄。
在新媒体的语境下, 受众作为“传者”的媒介伦理更是令人堪忧。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 几乎没有媒介伦理的概念, 但是他们在社会公共场合伤人事件的传播过程中, 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 媒介组织的伦理
在社会公共伤人事件的报道之中, 媒介组织时常处于矛盾之中。如果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将一些血腥的照片和刺激性的文字放在头版, 在吸引受众的同时也违背了新闻伦理要求;如果遵循新闻伦理要求和国家的相关管理, 又会在新媒体和外媒的竞争中丧失竞争优势, 最终经济上难以为继。
目前中国媒体是“企业化的经营, 行政化的管理”体制, 这会使媒介组织在追求经济利益与遵守国家行政管理之前矛盾重重。在重大伤人事件中, 一般媒体不能独自参与报道, 只能等新华社通稿, 看似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但是却使得网络谣言四起, 动摇民心。
二、公共场合伤人事件涉及到的理论初探
《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中对媒介伦理的定义进行了阐述, 认为媒介伦理是主要围绕着准确性、公平性、隐私权等方面, 职业传播者在他们的行为可能对他人产生消极影响的情况下, 考虑如何抉择的原则和方针[4]。在这个定义下, 媒介伦理仅仅包括职业传播者的伦理, 在新媒体、媒介全球化和中国转型期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一) 新媒体理论
在新媒体时代, 特别是社交媒体, 正在使传播“去中心化”, 每个公民都被赋予了传播力[5]。这种传播力来源于受众的自主性和互动性, 他们不仅仅是受众, 还是传者, 他们能够自行选择、生产和发布。因此, 社交媒体时代, 公众不仅成为信息的主动使用者, 而且还成为了新闻和信息的生产者[6]。如果仅仅关注职业传播者而忽略受众的伦理问题我们将无法应对。
因此, 斯蒂芬·沃德提出了“开放的媒介伦理”的概念, 打破了“传播者—受众”的二元分化, 强调了公众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7]。在传统媒介环境中, 媒介伦理是闭合的, 仅仅针对传媒人;在新媒体时代, 媒介伦理是开放的, 它关系到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人, 无论是传播信息还是谣言, 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一般网民, 都包括其中。
(二) 媒介全球化理论
媒介全球化, 是指一种对媒介经营活动从地方向全球扩展的活动过程, 包括媒介生产、销售和传播的全球化, 以及媒介经营管理、法规和影响的全球化[8]。新媒体技术不仅仅打破了“传播者———受众”的二元分化, 还打破了传播在时空上的局限, 实现了全球传播。在全球化的语境中, 文化、种族和宗教方面的差异会引起人们对一些媒介伦理核心价值理解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 克里斯蒂安提出要建立起一个国际化的、跨文化的、具有性别包容性的、种族多元化的媒介理论, 包含了人类尊严 (human dignity) 、真实 (truth) 和非伤人 (nonviolence) [9]。真实涉及新闻专业主义, 人格尊严和非伤人涉及到了新闻伦理道德;同时它也指出了传播活动的目标, 在专业方面追求真实, 在个人方面追求人格尊严, 在社会方面追求非伤人、和谐。
(三) 中国转型期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以来, 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 在经济上表现为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 在社会上表现为从伦理型社会转为法治社会[10]。在这个转型期里, 人们不再认同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 但是也不完全认同各种“新”的伦理道德体系。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和传播的全球化, 新伦理中包含较多复杂成分, 难以实现共同认可的标准, 这也直接导致目前中国媒介伦理的混乱。随着进一步的市场化, 新闻专业主义受到了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 各种传媒问题凸显,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假新闻泛滥;二是新闻“寻租”, 出卖良知与正义;三是新闻炒作, 不尊重人格尊严。
在新媒体的崛起、传播活动的全球化和中国进入转型期这三大背景下, 可以比较全面地分析中国传媒事件中的伦理问题。如果脱离这些背景, 可能难以就某一传播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难以探求其伦理问题的根源。社会公共场合伤人事件涉及到文化、宗教、政治、经济和社会心理等多个方面, 属于比较复杂的新闻事件, 本文主要从其传播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所涉及的基本伦理问题进行探讨, 以探求传播到此类事件的伦理标准。
三、传者的伦理抉择
在这类事件的传播过程中, 传者 (专业媒体人、媒介组织和受众) 都遭遇了伦理困境, 特别是专业传媒人遭遇着专业主义与伦理道德的两难境地, 媒介组织遭遇着盈利与伦理的两难困境。下面本文将从人文主义原则和波特方格模式入手, 试图走出这样的困境。
人文主义原则就是要在报道中以人为本, 把人作为核心价值取向, 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11]。具体而言, 就是要在报道中, 尊重受访者的隐私, 注意伤人细节的尺度, 而不能仅仅追求眼球刺激。因为任何时候“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 其次才是新闻工作者”[12]。在社会公共场合的伤人现场, 如果没有救援人员, 记者的第一要务是救人而不是拍照。
当然, 一方面需要重视人文关怀的时候, 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而是要在追求本质的真实。媒体应“在赋予意义的情境中, 对当时的事件进行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13]”。这里“智慧的报道”就是要求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式, 应该讲究方式方法, 既要维护好人的人格尊严, 又要体现人文关怀。而“真实和全面的报道”也是新闻报道的要求, 如果除去这两项, 仅仅有人文主义, 就不能称之为新闻报道了。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家拉尔夫·波特创立了一种推理方格 (命名为“波特方格”) ,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一个道德推理的过程[14]。如下图1所示:
定义即是定义所面对的情况, 分析自己所处的境遇;价值观即是确定自己选择的价值观, 明确自己所站的立场;原则即是运用道德原则来帮助自己判断决定, 比较出名的一些原则, 有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边沁的功利主义、康德的绝对命令;而忠诚即是确定自己需要忠心的对象, 思考自己应该对谁负责。
在社会公共场合伤人事件中, 记者面对刚刚失去亲人的受害者家属的特定情境下, 应该怎样进行伦理抉择?第一步“定义”, 记者面对这一突发事件现场, 应该怎样进行报道?如果采访受害者家属, 将对事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是新闻记者的本职工作, 但是这样会对受害者家属进行二次伤害。第二步确定“价值观”, 到底是选择采访受害者家属、拍摄受害者照片, 还是选择保护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心灵感受和人格尊严呢?一般情况下, 新闻专业主义至上者会选择直接采访拍摄受害者和家属, 而新闻道德至上者会采取温和的方式报道。第三步确定“原则”, 选择新闻专业主义至上者会选择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 强调人类的行为必须以能给人带来最大的利益为基础, 认为行为的结果是决定行为是否道德的重要因素[15], 这本质上就是是把结果看做正义与否的标准;而选择新闻道德至上者会选择康德的绝对命令, 即不论做什么, 强调方法和手段同样重要, 为了实现正义的结果而采取非正义的手段也是不可取的。最后一步是“忠诚”, 选择忠诚的对象, 如果选择忠诚报社, 会选择对被害人家属进行采访, 获取更多独家新闻, 尊重了读者的知情权;如果选择忠诚于采访对象, 就不会拍摄血腥的照片, 而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 认为“尊重报道对象永远高于对读者负责[16]”。
四、结语
对中国目前发生的传播现象进行媒介伦理分析时, 在新媒体崛起、媒介全球化和中国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去理解, 将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 只要涉及到人的地方, 就要面对伦理选择的困境, 目前仍然不能得出一个统一的选择标准, 但是克里斯蒂安的全球媒介伦理和波特方格模式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选择的方向。媒介伦理的规范除了在传媒行业中得到重视外, “公民记者” (即网民) 的伦理问题将愈加严峻, 因此加强对新闻受众的媒介伦理学教育非常必要, 这将进一步促进传媒行业和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规范。
摘要:本文在新媒体、中国社会转型期和全球化三大理论背景下, 对媒介伦理进行了重新释义。在新的媒介伦理语境下, 运用拉斯韦尔5W模式, 对公共场合伤人事件的传播过程中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 并试图用波特方格使传播者走出此类事件中的伦理困境, 为公共场合伤人事件的报道与传播提供相对合理的范式。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理学 篇7
公共基础知识这一学科,与其他的公职考试学科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其他的学科都是以技巧为主,而公共基础知识却是一门纯知识性的学科,这就造成了复习方法的不同。公共基础知识则需要复习大量的知识点,技巧性相对较弱。下面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将为大家讲述有关管理学的知识点。
公共政策
1、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来划分,公共政策体系的结构可以分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1)纵向结构包括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2)横向结构包括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社会政策和对外政策。
2、公共政策决策思维模式
(1)经验决策模式:最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指决策者依据个人决策实际经验进行公共政策抉择的思维方式。
(2)理性决策模式:二战后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家特别倡导的公共政策决策模式,又叫科学决策模式。指决策者采用科学实证的量化分析技术和严格的逻辑程序,对确定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出最优的公共政策方案设计和政策决定的思维模式。
(3)非理性决策模式:指决策者依靠直觉、信仰、意志、感情等非理性因素对公共政策作出选择和决定的思维方式。
(4)渐进决策模式:该模式认为政策决定是人们根据政策经验,经过政治互动和渐进调试的过程,而获得共同一致看法的政策活动
(5)综视决策模式:综合理性决策模式和渐进决策模式的特点,即运用渐进决策模式方法从宏观角度找出重点政策问题之所在,运用理性决策模式方法从微观角度对重点政策问题作细微的分析决策。
管理概论
1、管理的构成要素与性质
主体: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客体: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
环境:管理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
目标:管理需要实现特定的目标。
职能:一般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种职能。
实践: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2、管理的特性
管理具有两重性。所谓管理的两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管理的职能
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基本活动及其功能。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五职能说”。
(1)计划职能:管理活动中的预先筹划和安排。特点:预先性、预测性、评价性、选择性、调整性。
(2)组织职能:管理者按照组织的特点和原则,通过组织设计,构建有效的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并使之有效运行,以实现目标的活动。特点:合理性、有序性、规范性。
(3)领导职能: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任务,运用管理权力,主导和影响被管理者,使之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贡献力量和积极行动的活动。特点:权威性、主导性、决断性、公正性、协调性、规范性(公共道德)。
(4)控制职能: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计划的要求,对组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活动。步骤:实施标准的确定、实际状况和偏差的测定、纠偏措施与对策的制定和实施。
行政领导
1、公共组织领导者的权力构成公共组织领导者的权力构成: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
(1)职位权力,即职权,来源于等级制的组织,是外部如上级、组织、法律等赋予个人的,其特点是同职务具有不可分性,有职就有权,无职则无权,并且职权同职务的关系成正比,职务越高,享有的权力也越大。职位权力包括奖惩权、奖赏权等,它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行的基本要素。
职位权力的主要影响方式有:①合法要求;②奖励报酬;③强迫;④决策;⑤信息控制。
(2)个人权力(即非职务权力)是职务之外的,是由于个人的性格、知识、经验、能力、技术,乃至个人的品质、行为、业绩、声望或其他个人因素获得的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也就是个人影响力。
个人权力的主要影响方式有:①专家权;②个人魅力;③良好的人际关系;④高尚的品质;⑤创新精神。
2、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
行政首长负责制是一种集体领导制度。集体领导就是集体决策、共同负责的制度。对重大问题,由领导集体全体成员通过讨论,作出决策和决定;在集体领导中,行政首长必须正确地使用最终的决定权和否定权,应当在集体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或否定,而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理学 篇8
河北站:http://hb.offcn.com/
承德站:http://chengde.offcn.com/
保定站:http://baoding.offcn.com/
沧州站:http://cangzhou.offcn.com/ 唐山站:http://tangshan.offcn.com/
秦皇岛:http://qinhuangdao.offcn.com/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备考常识冲刺题十八
在事业单位公共基础考试中,常识性问题是重中之重。中公教育总结归纳出常识性问题的备考试题,希望在复习中对大家有所帮助!171.《窦娥冤》的作者是: 答;关汉卿
172.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是? 答;勃朗峰
173.“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里,讲的“阿里巴巴”是哪国人? 答;波斯人
174.阿姆斯特朗是乘哪个飞船成功登月的? 答;阿波罗11号
175.阿司匹林最初提取于? 答;杨柳树皮
176.阿里山是一座山吗? 答;否
177.阿诗玛是我国云南哪个民族塑造的艺术形象? 答;彝族
178.埃及艳后克莉奥佩脱拉是哪个国家的人? 答;希腊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理学 篇9
一、引导学生感知问题
研究型教学的基本观点认为, 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教师应激励、引导学生去主动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 并从中获取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 尤其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2]。这种教学理念强调学习自由和教学自由两大核心理念, 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共同发展, 将学习与研究融为一体。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难点在于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向和思维方式的把握。《公共管理学》涉及范围广, 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现势性和实践性。目前采用案例教学手段比较普遍, 进行研究型教学尚处教学改革的初期, 教师可以按照学科体系,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参照典型案例设置不同形式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学习, 通过问题让学生的思路围绕教学大纲主线伸展、震荡, 从而引导教学方向。在探讨案例的过程中往往跳脱出案例本身, 而引发连锁问题, 重视探究理论根源, 层层深入, 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课外查阅资料, 寻求新知识,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大视野, 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及探究精神, 这对于提升《公共管理学》教学效果不无裨益。
二、指导学生确定问题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 是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记忆、思维和建构[3~4]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力的重要路径。在《公共管理学》教学设计中, 教会学生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剥离出具体待研究的社会问题, 即确定问题, 是这个环节的关键。首先, 按照贯穿始终的主线, 将不同类型的问题串联起来, 前后呼应, 不能将各个章节孤立化。其次, 在设计上要注意先学知识的积累以及在后续案例分析中的应用, 让学生明白专业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做到能够学以致用。再次, 根据《公共管理学》涵盖面广的特点, 将问题设计得细致些、具体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洞察力, 指导学生抓住诸多问题中的关键。最后, 指导学生发现现象问题背后的理论问题, 并与所学理论相结合, 也可以拓展至相关课程如《政治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涉及到的理论知识, 拓宽学生思路。如在讲授“公共管理基础理论”这一章, 案例分析是播放动画片“三个和尚的故事”, 请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和解释整个故事, 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们不仅较好的达到了运用公共治理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目的, 还进一步涉猎到博弈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的运用。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学生的理论体系, 而且教学效果的正外部性被无形扩大了, 学生深刻领悟到公共管理学科知识的关联性与应用性, 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只要用心观察、善于发现、认真思考就能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解释现实问题之中, 从而对现实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三、鼓励学生自组织分析问题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是学习习惯的巨大飞跃。适当的激励手段和惩罚措施也是必要的, 如表扬和加分;批评和减分等体现在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过程中。但是这些都仅仅是辅助条件, 最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思维, 激发兴趣, 鼓励他们自己组织讨论, 利用“头脑风暴法”, 进行观点交锋, 产生思想碰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一个规则制定者和指导者, 并不直接参与组织学生讨论。但是为了讨论能够有效展开, 教师需要完成以下先期准备工作: (1) 请学生自愿分组, 推举组长。在这个过程中要规定各组人数上下限, 便于组长分配任务、展开讨论及均衡学生上讲台进行公开报告的机会。 (2) 评分权力下放。规定期末总成绩中的平时成绩由几个部分组成, 其中小组讨论得分为总分10分, 由各小组长组织评分, 最后由组长将评分结果上交。这样既避免了教师评分的主观性, 同时也调动了各组开展讨论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们从最初为了分数参加讨论到最后有兴趣、主动参加讨论转变。 (3) 提供评分细则。为了克服有个别学生“搭便车”问题, 教师可以建议各组采取自评和互评及组长评分的办法, 按照每个人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率进行综合测评。制作评分表, 量化任务, 激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勇于承担、乐于承担, 至于学生具体采用哪些考量项目、怎样组织讨论和评分, 可以完全由他们组内协商决定。 (4) 鼓励学生相互协作、良性竞争。教师要求学生在每次报告的PPT上展示小组成员间的分工, 在评价学生报告的过程中要注意表扬集体的同时也兼顾个人, 这样既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 也强调集体协作的重要性, 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采用多种互动方式沟通
随着上海海洋大学E-CLASS (易班) 的良好运作, 教师与学生课后沟通的手段在一般常用的办公室谈话、电话、短信、E-MAIL、QQ、MSN等的基础上, 构建了一个更为便捷的公共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在E-CLASS上实现作业收发和批改、案例分析布置、学生疑惑的解答、课外辅导、备课、更新课件、提供新的参考文献等工作。学生也可以在其上展开广泛的讨论, 分配任务, 提出建议, 发表感想等。目前, 上海海洋大学是市教卫党委委托的“易班”项目试点, “易班”项目的目的就是要建设成方便学生、便利工作、促进师生交流的有特色的网站。“易班”的开发和运用突破了师生交流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扩大了交流的范围, 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拓展学习与知识更新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 教师按照教授的先后顺序选择性的推荐一些有代表性的阅读书目, 数量不需多, 过重的阅读负担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 一章课程推荐一二本为宜。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也会因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积累而对优秀书目产生共鸣, 增加阅读兴趣。同时, 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图书馆网络平台,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境内外资源库链接等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 作为课外阅读的补充。这些文献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扣, 鼓励学生学习和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 引导学生学习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 提高学生查找资料、阅读专业文献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度。
六、组织学生社会实践
《公共管理学》是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 学生在象牙塔中学习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印证和运用。充分利用学生专业实习的机会, 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现实社会中寻找答案。组织学生深入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基层, 解读机构架构、了解日常工作、遇到的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及效果等。使书本上的一维文字变成每天实实在在多维立体生活和工作, 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参与其中。专业实习不仅提供了一个让学生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更提供了一个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舞台。
七、评价教学效果
在《公共管理学》研究型教学实践当中, 以主线———“问题”贯穿始终是一大特色, 就学生反馈和教师感受上来讲, 整体教学效果较前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们虽然承受了一定的学习压力, 但是大多数都能按照要求认真准备资料, 积极参与讨论、主动请缨作报告等, 各组组长等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大多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PPT制作能力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从与学生交流的反馈意见来看, 大多数学生认为研究型教学形式好, 气氛活跃, 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公共管理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并且乐于参与讨论;一部分学生从最初因为分数原因被迫参与讨论变为乐于主动参与讨论了。
可见, 研究型教学方式在《公共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是适合且有效的, 但是由于目前尚处于转型阶段, 仍存在较多问题。下一步的改进策略重点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气氛等方面下工夫, 目标是将被动学习和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转变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宋斌, 邓大松, 等.论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理念及其模式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 2005, (11) :57-59.
[2]高虹.从美国理工科本科教学改革看研究型教学[J].物理与工程, 2004, (2) :12-14.
[3]崔军.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活动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7) :103-105.
《护理学基础》复习题 篇10
一、名词解释
1.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2.无菌技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3无菌区: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4、继发效应:是指用热或用冷超过一定的时间,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
5、压疮: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6.稽留热:是指体温持续在39-40℃之间,达数天或数月,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多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
7.十字法(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向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8.输液微粒: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um,少数较大的微粒直径可达50~300um。
9、长期备用医嘱:指有效时间在24h以上,必要时用,两次执行之间有时间间隔,由医生注明停止日期后方失效。
10、要素饮食:是一种化学组成明确的精制食品,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与水混合后可以形成溶液或较为稳定的悬浮液。
二、简答题
1、一级护理的护理要点。
答:(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的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2、压疮淤血红润期的表现及护理措施。
答:表现:瘀血红润期:此期为压疮初期,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此期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仅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为可逆性改变。
护理:瘀血红润期:重点是去除致病原因,防止压疮继续发展。除加强预防措施外,局部可使用半透膜敷料或水胶体敷料加以保护。由于此时皮肤已破损,故不提倡局部皮肤按摩,防止造成进一步伤害。3.请简述给药时三查七对的内容。答: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核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4.静脉输液时,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时的处理措施。
答:(1)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病情允许时可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
(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同时用20%~30%乙醇溶液进行湿化。
(3)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
(4)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5)静脉放血200~300ml以减少回心血量,但应慎用。
5、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措施。答:(1)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措施: ①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天1~2次。
②定时更换集尿袋,注意观察并及时排空集尿袋,并记录尿量。③定期更换导尿管。
(2)鼓励患者多饮水,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
(3)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夹闭导尿管,每3~4h开放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4)注意患者的主诉并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及时处理,每周尿常规检查1次。
6、简述臀大肌注射两种定位法。
答: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有“十字法”和“联线法”两种方法。
(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向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2)“联线法”:从髂前上棘至尾骨作一联线,其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7、静脉炎的处理措施。
(1)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
(2)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3)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4)中药治疗。
(5)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三、综合论述题
(一)患者,女性,40岁,体温在39~40℃左右波动,持续2周,日差不超过1℃。脉搏106次/分,呼吸28次/分。患者神志清,面色潮红,口唇干裂。精神不振,食欲差。
问题:1.患者属于何种热型?
2.可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答:1.稽留热
2.(1)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可根据医嘱给予退热药物,降温后30分钟测体温,并做好记录。
(2)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4小时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2次; 注意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观察发热的原因和诱因是否消除;观察治疗效果;[0.5分]观察饮水量、饮食摄取量、尿量及体重变化。
(3)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抵抗力;鼓励病人多饮水;对不能进食者,按医嘱静脉输液或鼻饲。
(4)促进患者舒适: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退热期大量出汗时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5)心理护理:对体温的变化及伴随的症状给予合理的解释,以缓解其紧
张情绪。
(二)患者张先生,男,32岁,因腹泻十多次,全身无力,精神不振而急诊入院,入院诊断急性胃肠炎伴脱水,医嘱:林格氏液500ml,10%葡萄糖液100ml加维生素1.0g静脉点滴。输液半小时后,患者出现畏寒、发热,恶心、头痛,体温40℃。
请问:(1)患者出现了什么情况?
(2)发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3)如何预防和处理?
答:(1)考虑患者可能是发热反应。
(2)其原因可能是:①输液瓶及输液器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②输入的溶液及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③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3)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②严格无菌操作。
(4)处理:①反应轻者,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②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以查找发热原因;③对高热者,应给予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三)患者王某,男,30岁,因车祸导致脾破裂伴出血性休克入院。遵医嘱立即输血200毫升。当输入15毫升左右,患者突然出现发冷、恶心、胸闷、腰背部剧烈疼痛、四肢麻木等症状。问:可能出现了什么反应?引起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答:1)病人可能出现溶血反应
2)原因:(1)输入异型血。(2)输入变质血。(3)血液中加入高渗或低渗或能引起血液PH值变化的药物
3)处理:
(1)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保留余血,采集病人血标本重新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吸氧、维持静脉输液通道,供给升压和其他药物。(3)将余血以及患者的血、尿标本送检。
(4)双侧腰封,并用暖水袋热敷双侧肾区,解除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5)碱化尿液,静脉注射碳酸氢钠,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做好记录,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衰处理。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理学】推荐阅读: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心得11-06
公共基础复习要点总结10-12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09-01
云南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科技常识积累11-15
2024阳江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律常识积累07-30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备考常识冲刺题一百一十八10-22
2024年安徽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之《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备考攻略08-27
广东公共基础知识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