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少年心阅读答案

2024-05-13

惟有少年心阅读答案(通用11篇)

惟有少年心阅读答案 篇1

昝圣骞

①整理书柜时,在角落里发现一旧课本,我有点好奇地想看看。伸手一拿竟感觉有点阻力,于是稍微用力把它从书柜壁上揭了下来,只听“刺啦”一阵响。

②捧在手中,我慢慢地抚摸着它的苍老,几道灰白的折痕上,模糊的“昝圣骞”三个字告诉我,这是我十岁读初中二年级时用过的语文课本。

③我一直认为,自己比同龄的孩子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因为父母急盼着我成材,五岁就进了小学。但妈妈还是嫌慢,于是又跳过了四年级,最后以小学的年龄上了初中。正常学龄孩子的童年是随着小学毕业而毕业的,而我的童年却一直延伸到初中。

④看着十岁时读过的课本。翻开它吧,我对自己说,去找一找童年的踪迹。

⑤长期被挤压在柜壁上,书页间已没了空气,很实在,也变得难以翻动。我尽量温柔的慢慢捻开相邻的两张,缓缓掀起,再轻轻放下,无声无息,全然没有翻动新书时“哗哗”的响。这一连串的动作在我看来是如此慎重与长久,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不敢用力,只想轻轻唤醒一篇篇记忆深处的文章.唤醒熟睡已久的九年前的心。一页页翻下去,仿佛是走进一片宁静的大海,波澜不惊。九年,竟让一本书也厚重了、成熟了。

⑥穿过了《白杨礼赞》,望见了《背影》,看到了《杨修之死》……他们都被我打上了儿时的烙印——空白处密密麻麻都是字。小小的年纪学那样的经典,只知道把老师讲的内容赶紧写下来。我那时大概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那类学生吧,对课文大多是囫囵吞枣。只是在用 一片片、一行行稚嫩而工整的文字,向老师,向父母,也向自己证明:我看过了,我学过了。这种少年苦事、少年心思,今天想来多么可爱。

⑦当众朗读,是那时语文课上的一大快事,务求读得抑扬顿挫,神采飞扬,不破句不倒句,以博得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赞许。童年就是这样一个痛快的年纪。展示自己不会被说成“出风头”,投入感情也没人认为是 “做作”。我的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羞”滋味,所以在一群很“老成”的同学中,我很容易争取到读书的机会。但有多少次,“眉色飞舞”的朗读,我已经不记得了。

⑧手里这册旧课本与案头的书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写在书中的字迹的颜色了。小时候对红颜色的字十分敬畏,全然不似现在,随手“朱批”。那个时候总认为红笔代表了正确,代表了辈分,代表了学问,是老师、父母才能用的。敬畏之余,更多是羡慕。期盼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用红笔了。现在大了,这个愿望彻底实现了。所看之书,随手的圈画批注都是红笔,内容也都是自家之言了。自由是自由了,但反而觉得少了些什么。

⑨忽然想在这语文书里找找自己年少顽劣的痕迹,果然找到了。一看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是上课无聊时,画在页脚的一幅简笔画,简单到画中仅有的两个小人全由不规矩的圆和歪歪扭扭的线组成。我会心地向后翻去,果然连续十几页都有。一页页单独看,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连续翻过去,人物都活了。内容是两个武林高手过招,有持流星锤的,有舞狼牙棒的,还有在远处发气功的。翻着,看着,耳边犹闻打斗声。

⑩在课本的方寸之地,在四十分钟里,忙里偷闲,上演一场场孩童心中最简陋的功夫戏,也算是老师眼皮底下最快活的童年了。

⑾想起宋人章良能的《小重山》:“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却无从寻觅了。

(摘自《10月南京大学校报》)

惟有少年心阅读答案 篇2

2.D

3.C

4.D

5.B

6.B

7.D

8.B

9.A

10.B

11.D。解析:北宋官修四大类书,即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太平御览》、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它们都是在北宋初期纂修而成的。《佩文韵府》是清代康熙年间官修大型类书——词藻典故辞典,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以便押韵对句之用的工具书,由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七十六人奉敕编撰。

12.C

13.B

14.B。解析: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229~252年在位。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孙权自刘备手中夺得荆州,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15.C

16.C。解析: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为宋朝四大书院。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创办。白鹿洞书院原为唐朝人李渤(人称白鹿先生),李涉兄弟的隐居处,后李渤将此处改建,号为白鹿洞,后人在此办“庐山国学”,朱熹,王阳明等人曾在此讲学。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嵩阳观,五代时进士庞士曾在此聚德讲学,宋仁宗赐名嵩阳书院。集贤书院,中国古代收藏,校理典籍的官署,又名集贤殿书院。

17.C

18.A

19.B。解析: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国古文→小篆→隶书→楷、草、行书。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20.A。解析:西汉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减轻人民负担,减轻刑罚,推崇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使得国力大大增强。

21.B。解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即是月亮黄昏已经升起来了,那就应该是满月了。满月的特点是与太阳此升彼落,出现在黄昏,消失在清晨!既然是满月了,那就是在農历的十五或是十六。

22.C。解析:天干地支产生于汉代,它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而不是以农历的正月初一。

23.C。解析:《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有“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的记载,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24.D。解析:扁鹊为春秋战国时代名医,孙思邈为隋唐时代著名医师、道士,李时珍为明代医药学家,张仲景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25.C

26.A。解析:四川是中国蚕桑产区,历史上这里是蜀锦的主要产地与集散中心。蜀锦在东汉已负盛名,古人利用流经成都的流江濯锦,濯后之锦色泽鲜丽;又因濯锦者沿江不绝,致使江水呈现五光十色,艳丽似锦,故称锦城。蜀汉时设管织锦之官,驻地称锦官城,由此可知锦城或锦官城之称皆由蜀锦而得名。

27.B

28.B。解析:饴糖。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黏。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黏住,免生是非。

29.B

30.B。解析:写作技巧纯熟,文思敏捷。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改动、修改的意思。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31.D

32.C

33.B

34.C

35.B

36.A

37.B

38.C

39.B

40.B

41.C

42.C

43.B

44.B。解析:“一衣带水”是指水道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比喻只隔一水,极其邻近。语出《南史·陈本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南朝末年,陈国在长江以南,隋文帝杨坚住在长江以北。那时候,隋文帝杨坚正在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由于江水浩浩荡荡,杨坚的军队不能过河到江南。因此无法攻打陈国。但是,隋文帝并不因此感到气馁,他望着江南,果断地说:“我是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一样的江水,就阻挡我不去解救他们吗?”因此,杨坚下令造船,最后消灭了陈国,统一了全国。

45.B

46.D。解析:解析:元曲,元代的曲,又被称作“乐府”、“北乐府”、“新乐府”,包括剧曲和散曲。由于剧曲并不具有独立性,它需与宾白、舞台表演以及用代言体表现人物故事,才能构成完整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看作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叫元杂剧。元曲中元杂剧成就远高于散曲。

47.D

48.A。解析: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49.C。解析:元杂剧《赵氏孤儿》被法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于1775年翻译成《中国孤儿》,在欧洲产生了一定影响。王国维评价:“(《赵氏孤儿》)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也。”此外,英国剧作家威廉赫察特还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

《少年壮志》阅读答案 篇3

19的端午节那天,秦淮河两岸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河面上,一个个身材魁梧的水手坐在五彩缤纷的龙船里,他们或穿崭新一色的背心,或一律袒露油光黑亮的上身,处处显露出青春的健美。比赛时,但见水花四溅,木桨齐飞,活像一条条(①)的真龙,飞掠江面。优秀的水手,还在船上表演精彩的节目。有的倒立在高高的龙头上;有的一个鱼跃从龙头上跳到水里,转眼间捞起人们扔进水里的银子……船上、岸上,锣鼓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这儿的人们正在举行别具风格的龙船比赛。

这时候,附近有户人家,一个11岁模样的孩子却呆在家里;秦淮河那边不时传来的锣鼓声、喝彩声,早诱得他心里痒痒的。他,就是孩提时代的茅以升。昨天,他曾和几个小伙伴约好,今天一道去观看龙船比赛。可是真不凑巧,昨天晚上他偏偏肚子痛起来,额头上虚汗直冒,疼痛难忍,一直到深夜才稍稍安定下来。今天一早,妈妈不准他出门;他就只好呆在家里,想象着龙船比赛热闹、欢乐的场面。

突然,一个小伙伴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一见茅以升就说:“不好了,秦淮河上出事了!看赛龙船的人太多,把文德桥挤塌了。亏了你没去,去了也许要掉到河里哩。”茅以升听了大吃一惊,忙问:“桥怎么会塌了呢?”小伙伴告诉说:“桥不结实!桥栏杆断了还不算,有几块桥面板都坍了。”“那掉下去的人可多了,咱们班好几个同学都淹死了。”

这个不幸的消息像(②)投进茅以升小小的心田,激起千层流花。茅以升眼前,出现了人们在水里挣扎呼救的.惨景。他脑海里蓦地闪出一个念头:我长大了要为大伙儿造座结结实实的大桥。

从此,茅以升跟大人外出,只要见到桥,不管是木桥还是石桥,总是久久不肯离去,从桥面到桥墩看个够。特别是看到装满货物的火车和一群群的行人从桥上顺利走过时,他的小脸上立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平时,他翻阅古诗古文,看到有桥的句子和段落,马上(③)在本子上,看到有桥的图画就(④)起来。家里人都感到这个孩子行动有点异样,他父亲却说,你们不了解他,他长大要当个桥梁专家,是个有理想的孩子。

阅读题:

1.①处比喻句中括号里应填下面哪个词语最恰当( )(2分)

A、长了翅膀 B、长长 C、彩色的 D、跑得飞快的

2.②处比喻句的喻体最合适的应是下面哪一项( )(2分)

A、一块石头 B、一枚炸弹 C、一块巨石 D、许多石块

3.第一段为什么详细地写龙船比赛和水手的表演?(2分)

4.茅以升为什么“长大了要造桥”?(2分)

5.茅以升之所以能成为桥梁专家,与他少年有远大理想是分不开的,你有何理想?请谈谈。(3分)

参考答案:

1.A

2.C

3.反衬后面桥塌的惨景,表现茅以升长大要造桥的理想和愿望是怎形成的。

4.为大伙儿,为群众谋利益。

《送报的少年》阅读答案 篇4

开端:__________ 发展:_______高潮和结局:______

2.从构思看,小说以“我”为叙述者来描写主人公,小说还运用了____ 的手法来表现主人公.

3.引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的是少年说的这样一句话:

4.在下面段中找出三处有表现力的短语,在其下面画上横线.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5.文章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在小说内容上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的表达作用:

6.下面有三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在其序号上打钩)并答题.

①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语言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②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行动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少年克林顿阅读题答案 篇5

(2)霍普镇土地贫瘠,物产不丰;文化教育水平十分落后。

(3)贫寒的生活教会了我在生活中不怕失败,也不怕碰钉子,一再摔倒,也可以一再爬起来。

(4)从小学一年级起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忍无可忍,大声吼叫使继父冷静下来,再不在家里动手打人;

(5)勤奋好学,争强好胜,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爱独立思考。

(6)不是。这与克林顿自己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再加上困境中的锻炼和培养,使他获得了知识储备,明确了人生理想。此题不拘泥于某一种看法。

惟有感化 才能转化 篇6

关键词:特殊学生; 和谐; 赏识; 感化; 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120-002

在爱的港湾里,人们感到的是幸福,在班级这样的集体里,想得到更多爱的是特殊学生。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特殊生的学习成绩不良,并不一定是由于他们在智力发展上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原因。他们学习缺乏动力,正因为这样,转化特殊学生的强大动力,就是教师那源源的爱。正如高尔基所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

一、和谐——转化特殊学生品行的“催化剂”

和谐指的是师生、生生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氛围。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吸收知识和自身健康发展。特殊学生的转化应在教师对他们认识的基础上进行。通过观察,我发现了特殊学生由于在学习上屡遭挫折,他们在心理上形成了“失败情结”并因此出现了严重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的日积月累,犹如沉重的石头压在了心头,无情地束缚着他们的灵魂。其结果往往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低人一等,觉得自己根本不是学习的材料的消极观念,而对成功丧失了信心。这样,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缺乏热情和兴趣,自制力差,行为难以支配。

如果在此时,教师对他们不能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必然会造成他们与老师之间的代沟,我首先在感情上亲近他们,然后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上关怀他们,使他们从中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信、可敬,以赢得他们的热爱和拥护,增强他们的向师性。正如古人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而信其道才能好其道,及至行其道”。这说明只有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教师才能取信学生,享有较高的威信,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我是一名工作多年的班主任,每接手一个新班与学生见面时,第一句话:“我不去猜想你们的以前,因为那是过去,我注重的是你们的现在,我知道你们值得我信任,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得很出色。”几句话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学习上我经常帮助特殊学生,不对他们训斥和体罚。我班的葛丹同学,作业经常不做,四年级的学生作文只写三四行字,而且同学们都看不起她,说她是小偷,只要班级少了东西,不管青红皂白同学们都说是她偷的。有一次,班里有一位同学刚买的动物橡皮丢了,同学们都说是葛丹拿的。我问同学们:“你们怎么知道是葛丹拿的。”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她经常偷别人的东西;有的说她在小区里也经常做坏事,在别人家的锁眼里塞上牙签,让别人开不了门。听了这些我没有马上表态,我对同学们说:“如果是葛丹拿的,她可能是出于好奇,只不过是想看看,她一定会还给这位同学的。我们不能说是偷。”下课后,我把葛丹叫到办公室里,问她“橡皮是你拿的吗?”她说:“是的”。我对她说,如果喜欢可以叫家长帮你买,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小女孩是家长领养的,母亲从来不关心这个孩子,不给零用钱,经常打她,这个小女孩生活在没有爱的家庭里,她的心灵在扭曲,如不及时给孩子关爱,这个孩子不知会走向哪里。我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给予这个特殊孩子特别的爱。我利用午休时间,经常把她带在身边,让她在办公室里做作业,不懂的我教她,久而久之,她一有时间,自己会主动到我办公室做作业。外出集体活动时,我总是把她安排在我一组。有一次春游,她主动拉着我的手,就像是女儿拉着妈妈的手一样。这天,她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同学们在我的教育下也能与她和睦相处了。从此以后,她学习更加努力,在一次小练笔中,她写道:老师我并不笨,我要好好学习,争取期末考试语文、数学都考及格。我看完之后,挥笔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葛丹,老师知道你不笨,你进步了,相信你会实现你的诺言的。

二、赏识——增强特殊学生学习信心的动力

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

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特殊学生更是如此。如果教师只是用成绩来衡量特殊学生,那么特殊学生真是“永不见天日”了。

西方的心理学家近年来特别强调成就动机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动机。从这个角度来看,赏识教育它具有明显的激励功能。我班有位同学名叫陈龙,上课好动,自控能力差,写的字像画图,我软硬都试过,不见好转。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让语文课代表把古诗抄写在黑板上,他在边上,一会儿站在左边,一会儿站在右边,嘴里还不停地说:“我来抄”。我看见之后灵机一动对他说:“你行吗?”他说:“行。”我说:“你只要把字写端正了,下次还让你抄。”他非常高兴。结果抄在黑板上的古诗端端正正。说明他认真写还是可以写端正的,随即我在黑板上随手写下几个字:“陈龙的字真漂亮。”全班同学都看到了,他感到非常高兴,从此以后作业本上的字也端正了。

《学习的革命》里有这样两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正是这种赞赏使得一个令人担忧的特殊学生成绩开始上升,使他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增强了信心。

三、“偏爱”——转化特殊学生的一把钥匙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你手上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学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特殊学生这样一个与从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地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所以在特殊学生身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多一些,对他们注入了更多的爱心和关爱。

1.利用成功经验提高特殊学生的动机水平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成功的经验可以使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感,提高抱负水平和成就的动机,因此在教学中,我为特殊学生的成功尽可能创造条件和机会。我班有一位学生智商并不低,但由于好动,思想不能集中,所以成绩很差,孩子的家长也对孩子好动无能为力,医院里也看过,药也吃过,就是不见效。针对好动这一特殊情况,我在上新课前有目的地单独教他读课文、学生字,并对他提出要求。在上课时,请他担任教学生字、词语的小老师,让他带领大家读,然后开火车读,谁读错了,由他来纠正,从中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对学习增加了信心,好动的毛病略有好转。教学实践证明,对这类学生尤其要因材施教,给予及时的鼓励、点拨、诱导,使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获得成功,推动他们第二次成功,从而形成“成功——喜悦——再成功——再喜悦”的良性循环。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动机,成为学习的主人。

2.借助心理补偿,树立特殊学生的自信

对于特殊学生,教师不能一棒子打死,不少特殊学生都有他们自身的优势。教师要对他们的优势善于引导、发扬,使之迁移到学习中来,并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孟俊同学,记忆力特好,但学习成绩非常差,课堂作业在老师的督促下勉强完成,回家作业布置十次十次不做。经了解,孟俊同学迷上了电脑,放学后就进电脑房,家长拿他也没办法。打也打过,保证书也写过都没有效果,一出家门就忘了。针对他迷恋电脑这一情况,我选他做了电脑课代表,同学们不懂都去请教他,他觉得自己也有长处,更加乐于助人。放学了,我让他在办公室完成回家作业,速度快还可以玩一玩老师的电脑,久而久之他也不去网吧了,经常在教师办公室上网,学期结束,语文、数学都考到八十几分,只有英语不及格。

爱能包容一切,也能改变一切,让爱架起心灵之桥,一直通向特殊学生的心灵,让爱的阳光尽洒在他们的身上。惟有爱才能去感化特殊学生,惟有爱才能去转化特殊学生。

《少年护城河》阅读答案肖复兴 篇7

少年护城河

肖复兴

①在我童年住的大院里,我和大华曾经是“死对头”。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华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私生子”,他一直跟着他小姑过,他的生母在山西,偶尔会来北京看看他,但谁都没有见过他爸爸,他自己也没见过。这一点,是公开的秘密,全院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

② 当时,学校里流行唱一首名字叫《我是一个黑孩子》的歌,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在黑非洲。”我给改了词儿:“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这里黑孩子的“黑”不是黑人的“黑”,而是找不着主儿即“私生子”的意思,我故意唱给大华听,很快就传开了,全院的孩子见到大华,都齐声唱这句词。现在想想,小孩子的是非好恶,就是这样简单,又是这样偏颇,真的是欺负人家大华。

③大华比我高两年级,那时上小学五年级,长得很壮,论打架,我是打不过他的。之所以敢这样有恃无恐地欺负他,是因为他的小姑脾气很烈,管他很严,如果知道他在外面和哪个孩子打架了,不问青红皂白,总是要让他先从他家的胆瓶里取出鸡毛掸子,然后撅着屁股,结结实实挨一顿揍。

④我和大华唯一一次动手打架,是在一天放学之后。因为被老师留下训话,出校门时天已经黑了。从学校到我们大院,要经过一条胡同,胡同里有一块刻着“泰山石敢当”的大石碑。由于胡同里没有路灯,漆黑一片,经过那块石碑的时候,突然从后面蹿出一个人影,饿虎扑食一般,就把我按倒在地上,然后一痛拳头如雨,打得我鼻肿眼青,鼻子流出了血。等我从地上爬起来,人影早没有了。但我知道除了大华,不会有别人。

⑤我们两人之间的`“仇”,因为一句歌词,也因为这一场架,算是打上了一个“死结”。从那以后,我们彼此再也不说话,即使迎面走过,也像不认识一样,擦肩而过。

⑥ 没有想到,第二年的夏天,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父亲回老家沧县给我找了个后妈。一下子,全院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原来跟着我一起冲着大华唱“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的孩子们,开始齐刷刷地对我唱起他们新改编的歌谣:“小白菜呀,地里黄哟;有个孩子,没有娘哟……”

⑦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

⑧我很想和他说话,不提过去的事,只是聊聊乒乓球,说说游泳世界冠军就好。好几次,碰到一起了,却还是开不了口。再次擦肩而过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

⑨一直到我上了中学,和他一所学校,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由于他比我高两年级,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学不规范的仰泳动作,我们才第一次开口说话。这一说话,就像开了闸的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过去那点儿事,就像沙子被水冲得无影无踪,我们一下子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童年的心思,有时就是这样窄小如韭菜叶,有时又是这样没心没肺,把什么都抛到脑后。只是,我们都小心翼翼的,谁也不去碰过去的往事,谁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妈这令人厌烦的词眼儿。

⑩大华上高一那年春天,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要带着他回山西。那天放学回家,刚看见他的生母,他扭头就跑,一直跑到护城河边。他的生母,还有大院好多人都跑了过去,却只看见河边上大华的书包和一双白力士鞋,不见他的人影。大家沿河喊他的名字,一直喊到了晚上,也再没有见他的人影。大华的生母一下子就哭了起来,大家也都以为大华是投河自尽了。

⑪我不信。我知道大华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开,也不会选择投水。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我在河边站了很久,突然,我憋足了一口气,双手在嘴边围成一个喇叭,冲着河水大喊了一声:“大华!”没有任何反应。我又喊了第二声:“大华!”只有我自己的回声。心里悄悄想,事不过三,我再喊一声,大华,你可一定得出来呀!我第三声大华落了地,依然没有回应,一下子透心凉,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忍不住哇哇地哭了。

⑫就在这时候,河水有了“哗哗”的响声,一个人影已经游到了河中心,笔直地向我游来。我一眼看出来,是大华!

⑬我知道,我们的友情,从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⑭ 一直到现在,只要我们彼此谁有点儿什么事情,不用开口,就像真的有什么心灵感应一样,保证对方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面前。我们两人都相信,这不是什么神奇,是真实的存在。这个真实就是友情。罗曼·罗兰曾经讲过,人的一辈子不会有那么多所谓的朋友,但真正的朋友,一个就足够。

(选文有改动)

12.请从“我”的角度 ,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每空8个字)(4分)

①篡改歌词,欺负大华——② ——③母亲去世,遭受欺负——④ ——⑤深夜寻访,找到大华

13.大华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这个细节表现了大华怎样的心理?(2分)

14.请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

(2)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

15.文 中有多处地方,相互照应。请照两处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6.“我”和大华,为什么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请结合全文,分点回答。(6分)

参考答案

12.②黑夜遇袭,遭到报复 ④学习游泳,再次交往

13.表现大华想与“我”和好,又碍于自尊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

14.(1)写出发现大华没有“报复”“我”,出乎“我”的意料,及表现了“我”的惊讶,又流露出“我”的感激,还传达出“我”的愧疚。

(2)写“我”夜晚再次到护城河边寻找大华,这个举动一方面表现出“我”对大华的牵挂,另一方面凸显出“我”对大华有信心。

15.示例一:“谁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妈这令人厌烦的词眼儿”照应“大华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私生子’” “父亲回老家沧县给我找了个后妈”

示例二:“我知道大华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开,也不会选择投水”照应“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学不规范的仰泳动作”

示例三:“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要带着他回山西”照应“他一直跟着他小姑过,他的生母在山西”

惟有少年心阅读答案 篇8

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拨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 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了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习题:

1.下列句子没有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二小心里根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

B.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

C.鲜血染红了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2.本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赞扬了王二小_____________的.精神。

3.文中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王二小将敌人带入包围圈 为了革命不怕牺牲

3.渲染王二小牺牲后悲凉的气氛。

惟有大地上歌声如风 篇9

如今,这门学科渐渐显示出时来运转的光景,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博士点在好几所大学建立了,民俗学家也经常在大众传媒上抛头露面了,书店中关于民俗和民俗学的书也乱花渐欲迷人眼了,各种迹象都表明,钟敬文先生传下来的香火正在一天比一天地兴旺起来。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保护和抢救,不再仅仅是几个学者们孤独的呐喊,而是已经成为一种上下一致、全面动员的政府意志和民众行为。在杂语喧哗的学术界,民俗学的声音也一天天响亮起来,历史学、文艺学、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等等,这些从来就是趾高气扬的“大学科”如今也开始对民俗学这个小兄弟刮目相看了。民俗学学科的自身建设也日益规范化、制度化,日益融入现代学术体制的版图,民俗学者正越来越熟练地使用着通行的学术理论和方法从事着对民间社会、民俗现象的田野研究和理论阐释,民俗学这门土生土长的学问正在逐渐蜕去它与生俱来的草根气。

但是,蜕却了草根气的民俗学还是本来意义上的民俗学吗?民俗学不仅是关于民俗的学问,而且应该是立足于民俗生长于民俗的学问,民俗学要真正切中民间生活、民族传统的命脉,就不应该是学者们置身局外对于民间生活居高临下的审视,而应该是沉浸其中追随民间生活、民族传统的启示而心领神会的述说,要理解民俗的意义,只有在民俗中思考民俗。民俗学者固然应该成为训练有素的学者,但他还应该是一个深谙人生三昧和世俗真谛的“俗人”。学科的制度化当然是学术发展、学科自立的必由之路,惟其如此,一门学科才能登上现代学术的殿堂,但是,在登堂入室的同时,一门学问,尤其是像民俗学这样土生土长的学问,却也断断不应该斩断自己与生俱来的草根,因为,那草根正是一门学问获得其生生活力的地气所在。如何在学术制度化、自主化、摩登化,从而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又不斩断其与历史传统和现世生活的联系,不陷入学术八股的藩篱,不流于艰涩而空洞的概念游戏,从而保持其理解生活、参与生活的力量,这委实是一个值得所有学科深长思之的问题。

其实,就连“民俗学”这一名称本身,就已经预先暗示了一种疏离的倾向。采集、记录、解释乡土风俗的活动自古就有,它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献中,它大多是以“岁时记”、“地理志”、“风物志”乃至“博物志”的名目体现出来,“民俗学”只是现代学者在西学影响下对这种学术活动的重新命名。一个命名展现了一个学术视野,呈现了一种态度,现代学者把对风俗的记载和解释这种古老的学问重新命名为“民俗学”,就已经暗示了他们对于自己的研究对象所持的态度。

现在我们在学术上称为“民俗”的东西,在传统文献和日常用语中称为“风俗”,“民俗”和“风俗”有相同的“所指(reference)”,但却有着迥然异趣的意味(sense),两个用语,体现了说话者不同的立场:当我们说“民俗”时,我们说“某个地方的民俗”、“某个时代的民俗”、“当地的民俗”、“外国的民俗”等等,我们说的仿佛不是自己的事情,我们不是“民俗”中的那个“民”,我们是“民”的观察者、记录者、研究者、欣赏者或批评者,那些民俗是民众的事体,与我们自己的生活无关;而当我们说“风俗”的时候,我们说“过去的风俗”、“旧时过年的风俗”、“中秋风俗”、“老家的风俗”、“我们那里或你们那里的风俗”、“已经消失的风俗”等等,我们说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曾经有过的生活,或者虽然已经消失了却仍然让我们怀念牵挂、仍活在我们身体和心灵的记忆中的事情,总归是我们自己的生活;风俗,是我们曾经、依然浸润在其中的传统。

“民俗”与“风俗”的区别,就像“民居”一词和“老家”、“故园”的区别,“民居”是观光客眼中的老家,而“老家”是我们自己的家园,是我们安顿自己的身体和灵魂的地方,供养自己的祖先、孝敬自己的父母、养育自己的儿孙、耕种和收获自己的庄稼的地方,谁会将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老屋田园称为“民居”?除非是一个数典忘祖的浪子。

古人为什么用“风俗”一词表示自己的生活?“俗”字好理解,“俗”字与“雅”相对,就是指那些还流传于乡野市井、没有被书写为文字、没有载于典籍,因此还是不登大雅未经文人修饰润色的东西,那么,“风”呢?风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风可以吹弯树梢,吹谢落花,吹皱一池春水,可是,风俗却是一种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的人文现象,那在大地上来去无踪、游荡不定的风,又与风俗有什么关系?

我们这样提出问题,是因为我们已经忘记了风对于人间生活的意义了。因为我们已经离风很远,我们民俗学者大致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远离大地和风,风,对于我们只是一种偶尔会因为它的作怪而令我们烦恼的否定性因素,比如说,风吹跑了我们晾在窗外的衣裳,风令我们的孩子着凉感冒,风影响了我们打羽毛球或踢足球,风给我们的城市带来沙尘暴,风把鹿特丹港的一艘油轮吹翻而导致原油泄露,如此等等。风是我们在生活中想尽量回避和忘记的东西,如果风不来打扰我们,我们也不会想起它来,我们已经离风很远,风只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大地上吹拂、游荡和肆虐。

只有生活于乡村大地上的人们,才知道风对于生活的意义,几千年几万年前他们就知道了,因为他们就生活在风中,他们的生活离不开风。他们知道春天东风吹拂,空气因而变得湿润,天气变得温和,冬日的冻土开始松动,树叶吐绿,草儿发芽,鸟儿开始在蓝天中歌唱,燕子飞回了檐下的旧巢;他们知道夏天南风习习,送来酷暑,也带来丰沛的水气,带来阴云密布、电闪雷鸣,浇灌得大地一片青葱,也会让河水泛滥,冲毁他们的家园和田地;他们知道秋天西方萧瑟,空气开始变得干燥、凉爽,气温随之下降,早晨会有露水或清霜,草木摇落,瓜果飘香,大雁南翔;他们知道冬天北风凛冽,大雪封门,天寒地冻,万物蛰伏,大地上的一切生命都停止了活动,人们也收拾好一年的收成,塞紧门窗,燃起炉火,等待窗外的风带来下一年春天到来的消息……

他们就生活在大地上,生活在大地四季流转的风中,就像大地上的植物和动物一样,他们实际上已经无需知道风,无需像我们每天傍晚七点半通过天气预报了解明天的风力风向那样知道风。他们的生命节律已经交织在风中,他们就是在风中生长的植物,他们就像风中的植物随着四季风雨改变色彩和形态一样,也会顺其自然地随着四季的风雨变换而安排、改变自己的生活。春种谷,夏收麦,秋收场,冬蛰藏,阳春三月换春装,暮秋十月捣寒衣……生活在风中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就像风中的树一样,随风摇曳,随风歌唱,他们的歌声顺风远扬,凭风流传,从几千年前的风中一直流传到现在,这就是《诗经》中那些纯朴而优美的诗篇——十五国《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北风其凉,雨雪其。”“冬日烈烈,飘风发发。”透过这些诗句,我们仿佛仍能听到数千年前飘扬在这片大地上的习习风声、悠悠歌唱,仍能体会到我们的祖先们就像今天我们的乡村父老一样随着四季风雨的流转轮回,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采诗者把这些来自乡野的歌唱称为“风”,不仅是因为它们像风一样在大地上流淌,更是因为它们就在风中孕育和生长,就像一个地方的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一样,反映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对于远离大地之风的现代人而言,风是自然界中一种最没有规律最不可捉摸的现象。但是,气象学家都知道,风是大自然中一种最有力量也很有规律的现象,太阳的活动和地球的运动,导致不同方向气流周期性的此消彼长,就形成了周期性的风向和风力变化,从而形成了气温、湿度、降水的周期性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大地上动植物生长活动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周期性变化,也就是说,正因为有四季风的流转,才有了春华秋实、夏雨冬雪,才有了春耕秋收、五谷丰登,才有了随着这大自然的节律展开的人间生活,有了在一个个岁时节日上展开的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岁事仪式和节日庆典,春祈秋报、夏伏冬腊……

古人虽然不知道风的这种四时变化的天气动力学机制,但他们却年复一年地切身体会到这种季候风现象,他们知道同样的风会在同样的时候如期而至,带来大地风光的变化,也给他们带来丰收或灾难,每年如约而至的风就像是一个从不误时的信史,因此,他们就将这种季候风现象称为信风,把风称为天的使者。殷墟卜辞就有“帝使风”的记载,还有四时风神的记载,在古代民间观念中,风确实是被看成大自然的使者的,纬书《河图帝通纪》说:“风者,天地之使。”《白虎通义·八风篇》云:“风之为言萌也,养物成功。”风化成万物,也决定人间礼乐教化,《乐纬动容仪》说:“风气者,礼乐之使,万物之首也。物靡不以风成熟也。”这说的不是比喻,而是实情。《国语·周语》说朝廷的乐官太师负责听协风,即春风,发现春风开始吹拂了,就要报告天子,然后朝野上下,全面动员,举行盛大的春耕仪式,即籍礼。《月令》是古人的时宪书,其中就不仅明确地记载了古人对四时风之变化及其对自然物候和人间生活的影响,也规定了与每个季节相适应的庆典、礼仪和政令。正因为古人切身地体会到,人间的生活是由四时来风推动的,因此,就遵循风的提示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生活,就顺理成章地把人间世那些世代流传的、亘古不变的生活节律和生活方式称为“风俗”。

大自然的风雨,决定了人间的风俗,决定了世俗生活的恒久模式和日常情趣,这就是“风俗”一词的来历。也就是说,在古人心目中,风,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决定着人间生活盛衰休咎的人文教化,《毛诗序》云:“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礼记·孔子闲居》云:“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有什么样的四时天风,就有什么样的四方风俗,因此,古人就把王官(官方民俗学家)的“田野调查”称为“采风”,每年阳春,王者就派遣“太师”,敲着木铎,走州越府,“陈诗以观民风”,《诗经》的十五国《风》自然就是这些王官民俗学家们采集编纂的方国风谣。

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中国古代民俗学从《诗经》就已经开始了,有意思的是,中国现代民俗学也源于八十年前北大教授们发起的采集歌谣的运动,中国古代民俗学和现代民俗学都发轫于歌谣搜集活动,难道是偶然的吗?似乎是冥冥中有神灵的安排,这神灵就是风,天的使者。实际上,这不过是因为,歌谣具有最深入人心、教化人间的力量,就像大地上缥缈而有力的风,风靡四方,感天动地,品物流形,造化众生,“无非教也”。

古人将歌谣称为风,也许不仅是因为歌谣像风一样风靡大地,感人至深,更是因为歌谣也像风一样,有一定的季节性,随四时光景的转换而流转。歌为生命的心声,生命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风格,因此,不同的季节就有不同的歌声,歌发四季,四季如歌。《礼记·乐记》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人间的歌声与天地的节律相和谐,造成这种和谐的,就是人间生活与四时之风的遥相呼应,其实,追本溯源,被阴阳五行家吹嘘得神乎其神的天人感应也无非滥觞于此。民间歌谣,并非像我们想当然地认为的那样,也并非像市井中流行的那些俚曲小调,随时随地都可以放声歌唱,那些古老的歌谣总是与一定的节日仪式相配合的,特定的季节,有特定的节日,也有特定的歌谣。可能正因为歌声与季节相应和,古人才将音律和历数相提并论,用黄钟十二宫分配一年十二月,司马迁在《史记·律书》中系统阐释了十二宫与四时八节、八方来风以及十二月的关系,班固干脆就将《汉书》中记载历法制度的那卷书名为《律历志》。也正因音律与季节之间这种感应关系,古人才有吹律听风的神秘之举,即根据律管的声音判断风向和风力,从而断定季节的起讫,这对于熟稔“风情”、惯闻天籁的古人,也许只是平凡的常识,只是时过境迁,现代人远离了大地上的风声和歌唱,这些平凡的常识才成了不解之谜,反过来诬陷古人这是巫术和迷信。

人间风俗与大地之风的关系,甚至决定了中国古代民俗学的著述方式。中国古代民俗志作品,真正成体统的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以《月令》为代表,按历时的结构记录、编排一年四时各个季节的生产生活和岁时节日的宗教祭祀活动; 一类以《地理志》为典型,按空间的结构辑录、收集天下各个郡县州府的地理和民情。前者恰如其分地体现了风俗随四时之风而流转的节律,而后者又何尝不是为了表现风俗与各地风土的关系,所谓“风土人情”是也。

实际上,这两者都发轫于《诗经》,十五国《风》无疑就是十五国风俗志,而《豳风》中的《七月》,实际上就是豳地的歌谣式《月令》。

“民俗”和“风俗”讲的都是“俗”,但“民俗”一词着眼于“民”,“风俗”一词着眼于“风”。当我们说“民俗”,就意味着我们把“民”看成“俗”的承当者,于是,“俗”就被对象化了,对象化为“民”这类人所承当的现象,我们不是“民”,因此也就不是“俗”的承当者,就成了超脱于“俗”之外的认知主体,成了价值中立的观察者、记录者、描述者和研究者。用认识论的二元对立把人转变为与研究对象相互疏离的主体,从而转变为单纯的认知者,这是所有现代科学成立的基本前提。启蒙主义为世界祛魅,在破除迷信和痴妄的同时,也剔除了世界的魅力和神韵,从此世界就成了毫无意义的可以随意利用的物,成了各门按照物理学模式建立起来的现代科学分片包干的“田野”,民俗学在这样的世界上能干什么呢?它发现这里根本没有自己的地盘,因为它想占的地盘早就被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瓜分了,但这却不是因为它来得太迟,反倒是因为它来得太早,早得已经不合时宜。民俗学为了加入现代科学的圈地运动,不得不改弦更张,放弃对风俗和风谣的历史意义的理解,转而像人类学和社会学那样从事对社会和人群的公式化描述。当今之世,一个民俗学者要能领略并传达民俗的内在意蕴,好像很难由学术制度和研究方法得到保证,而全靠他心中那点没有泯灭的灵光。

基于对风俗的这种理解,可以为我们体会当下中国民俗学的立场提供一个立足点。在原初的意义上,民俗就是风俗,民俗学家就是风俗学家,民俗学者研究的是本土的风俗,就像我们沐浴于大自然的天风天雨之中一样,我们也与生俱来地就浸润在本民族的风俗人情之中,我们就是这种风俗的产儿。正是在这里,体现了民俗学和人类学的根本区别,民俗学家不可能像一个人类学家那样,置身度外,甚至居高临下,做一个冷静的、客观的、精明的旁观者,仅仅把“民”作为自己研究、同情、“算计”的对象,那些“民”,就是我们自己的父老乡亲,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就是我们自己。这些风俗造就了我们,而我们也造就了风俗,我们的生命在风俗中得以寄托和展开,风俗也正借我们的生命而得以延续,我们的知识、学识,只有在这广袤的风俗世界所开展的语境中才获得意义,而风俗也正是通过我们的认识和理解才从幽昧深邃的生活世界中凸现出来,成为一幅生动的风情画卷。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民俗学者,我们不仅在客观地记录、描述风俗,然后就把我们的记录和描述写成学术著作发表,去评教授或者拿到国际上去交流,或者干脆让它躺在档案室和博物馆中,任其被人遗忘,被灰尘覆盖。民俗学不应仅仅成为民众生活和民族传统之外一个自成一体的学术建制,而应该成为民众生活和民族传统自我阐释、自我理解、自我延续的一个生命环节,民俗学家本身就是一个本民族风俗传统的阐释者、传承者。当然,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与生俱来地是民俗的传承者,但民俗学家与一般的无意识的传承者不同,他们通过自己的阐释和叙述,将一直还沉浸在无意识状态的民俗提高到意识的层面,将巫术变成仪式,为仪式赋予意义,将迷信变成教化,为神话赋予理性,将生活变成传统,使传统获得永恒,为江山留下传说,将传说变成史诗,将那些随风而来也随风而去的风俗变成民族文化殿堂受人敬重、铭记不忘的“大雅”,变成一个民族值得自豪和炫耀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作为一个民俗学家,应当具有这样一种使命感。也许,这种使命感只能是对一个民俗学家的最高要求,是一个民族的民俗学的最高纲领,但是,作为一个民俗学的从业者,即使做不到这一点,他起码也应该始终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类学家,不是一个社会学家,不是一个民族学家,他与这些“家”的不同在于,他不仅是一个生活在学院中的学者,而且更是一个贴近大地的“俗人”,他始终把自己作为“民”中一员,作为本民族传统的产儿,始终谦逊地满怀敬畏地倾听那来自大地之风的歌唱和低吟。

莫言在一篇题为《会唱歌的墙》散文中讲过一个很动人的故事,说他的村子里,有一个老人,无依无靠,也没有什么家业,他惟一的爱好是拣酒瓶子,但并不是为了赚钱,老人将拣来的酒瓶子,在自己面向旷野的家门口垒成一堵墙——

这道墙由几万只瓶子砌成,瓶口一律朝着北,只要是刮起北风,几万只瓶子便一齐发出声音各异的呼啸,这些声音汇合在一起,便成了亘古未有过的音乐,在北风怒叫的夜晚,我们躺在被窝里,听着来自东南方向变幻莫测、五彩缤纷、五味杂陈的声音,眼睛里往往饱含泪水,心里常怀着对祖先的崇敬、对大自然的恐惧、对未来的憧憬、对神的感激。

……会唱歌的墙昨天倒了,千万只碎瓶子在雨水中闪烁着清冷的光芒继续歌唱,但比之从前的高唱,现在则是雨中的低吟了。值得庆幸的是,那高唱,这低吟,都渗透到我们高密东北乡人灵魂里,并且会世代流传下去。

民俗学者的任务就是重新砌起这堵会唱歌的墙,留住大地上的风声和歌唱。故事中的那位老人,似乎就是钟敬文老人的写照,用其一个世纪的漫长生命,砌一座会唱歌的墙。新世纪开始的时候,这位老人走了,会唱歌的墙倒了。虽然倒了,却也留下许许多多完整的和心碎的瓶子,继续在风声中低唱浅吟,它们捕捉住风的旋律,把旋律变成歌唱,把歌唱变成文字,让国风的旋律传遍四方,流诸久长。

惟有少年心阅读答案 篇10

这篇课文首先强调了少年的________,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大要靠少年的强大,紧接着,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花、干将发硎等做比,告诉我们中国少年前途无量,少年中国前途无量。

四、重点段落品析。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A排比B比喻C拟人

2.第一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中心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总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惟有提高竞争力 篇11

为了应对持续的经济放缓,中国政府似乎已经放松银行贷款。这种老把戏只是推迟了急需的结构性改革,反而留下了更大的通胀敞口。尽管近来的数据表明通胀相对温和,但中国还是面临严重的通胀挑战。

走出当前经济低迷的惟一途径就是结构性改革,大幅减税,促进家庭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在更远的将来,中国必须削减低效的国有企业,给私有企业更多空间。只有充满竞争力的私有企业才能推动中国发展成为高收入经济体。

经济刺激恶化通胀

中国还没有改变供给主要依赖数量扩张,需求主要依赖政府投资和出口的局面。因为中国蓝领工人已经出现短缺,单纯依赖数量扩张,不提高生产率,只会导致通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越来越依赖政府投资来支持需求。浪费随着依赖程度的增加而升级,成为推动通胀的力量。

不改革而仅仅实施货币刺激,只会给各种低效率产业提供资金维持增长。很明显这样会让通胀更加恶化。近年来通胀数据的下降部分程度上是由于油价和其他商品价格的下降造成的,这只是一个统计现象。大多数人仍然觉得通胀严重。随着油价回归,从货币到通胀的传导将会更快。

中国的银行业已经放宽了对大多数行业的贷款,但房地产开发领域迄今为止尚属例外。

贷款的增加可以防止对高库存的清算。任何经济的底线都是清算库存。这在中国尤为显著,因为库存常常是为了投机,从而常常高于最终需求量。

银行贷款的增加使得高库存的投机者可以继续维持库存,希望价格可以好转。这推迟了市场清算的过程。GDP数据可能看起来要比预期的乐观,但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清算只是被推迟了,而非被清除了。

2012年的预算如果可以大幅削减税收,比如1万亿元人民币,本可以大幅促进经济增长。现在预算似乎只是维持现状。

中国企业深受高税收甚至是任意无常的税收之苦。世界银行指出,中国企业45%的劳动力成本流向了政府,这一比率比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数值都要高。当然,企业会降低工资以抵消向政府交纳的税款。这是中国家庭需求疲软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通胀降低了家庭部门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增加消费的能力。近年来,食品价格翻番对低收入家庭冲击最大。另一方面,政府支出仍在无休止地继续。包括基础设施、房地产、国有企业资本性支出在内的中国经济的大部分需求,都由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的部分主要是家庭消费和出口,所占比例要小得多。

政府主导的需求显然是低效的。投资成本要比开发小项目的私有企业成本高20%至30%。向私有部门的收入再分配能够大幅提高经济效率。大规模减税原本可以冷却通胀,维持两年的增长。不幸的是,这个机会被错过了。

失败的产业政策

尽管减税可以支持一到两年的经济增长,但是,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才是促使中国公众提高收入的根本途径。数量扩张只能创造低水平的繁荣。

通过开发闲置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中国人均年收入增加到了5000美元。这是一个值得称赞的成就,但是也要看到中国是东亚最后一个达到这一标准的国家。战争和革命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只是弥补先前浪费的时间。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经济以美元计价翻了两番,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其他经历了这种繁荣发展的经济体都有很多知名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而比其他任何经济体的规模都要更大的中国在这方面却付之阙如。更糟糕的是,20世纪90年代曾经繁荣一时的很多企业现在已经衰败了,只能依靠国家支持或金融投机才能生存。

十年前,韩国三星电子和现代汽车并不比它们的中国同行强大多少。而现在,没有一家中国半导体企业能够与三星抗衡;同样,中国的汽车企业尽管频繁收购各种公司,但还是远远落在现代汽车之后。

三星电子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奄奄一息中恢复元气。如果韩国政府没有对其施以援手的话,它很可能就在1998年消失了。它的主干业务是资本密集型的芯片制造业务。中国大约在同一时期进入芯片行业,如果应对有方,本来很有希望超过三星电子。毕竟当时中国也正在发展成为世界电子制造中心以及芯片需求中心。

十年后,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最大芯片需求国。但是三星和TCMC公司主导了中国市场。三星借助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最好的电子企业,而中国的电子制造商还陷在价格竞争里,国内芯片制造企业规模都比较小,技术也相对落后。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没有一家国内生产商能够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成为主要的竞争者。尽管大多数汽车都在中国制造,但关键零件都是进口的,因为国外企业希望保护其技术,防止中国学习。中国汽车行业结构失衡,供大于求,下游组装利润率低,而外国企业通过控制关键零部件和技术知识获取了高额利润。三大德国企业在这方面表现尤为出色,其大部分利润来自中国。

跨国企业已经针对中国实施了结构调整,将低端生产转移到中国,同时通过保护知识和技术来扩大其高端产品的生产。这种策略颇有成效。一些传统行业如汽车和化工产品在全球经济下滑期间盈利良好,它们在经济下行期本来应当经历大幅利润下跌。这是中国的市场和发展模式造成的。中国出售价格低廉的低端产品,为这些跨国公司输入原料,它们再通过高附加值和控制供应,以高价将产品卖给中国的买家。行业整合在这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他大多数产业的情况与此类似。

全球化意味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自己完成所有事情,一些产业难免会被外国企业主导。但是,中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没有哪个国家能在几乎所有重要产业都被外国企业主导的情况下还能发展。外国企业的主导会让中国的繁荣变脆弱吗?

尽管有在各方面都很强势的发改委制定经济计划,中国还是出现了上述不利现象。这说明中国的产业政策是失败的。

合理扶植私有企业

中国的国有企业已经充分展示了其扩张能力,但是却缺乏发展技术和维持价格的能力。

20世纪90年代,中国曾经涌现出很多私有的电子产品,小商品和大宗商品企业,半导体产业也开始兴起。当时,中国大陆企业似乎有望超越韩国和台湾的同行,但结果恰恰相反。这要归咎于错误的激励和目标。

大多数中国私有企业都渴望上市,将上市本身视为奋斗目标,而非视为企业发展的工具。一旦上市以后,它们就沉迷于股票价格,采取各种方式推高股价。由此导致的短期行为,阻止了企业顺利成长。这就是中国私有企业每每在IPO后深陷困境的原因。

资产泡沫近年来也转移了私有企业的注意力。当房地产开发成为“快速致富”的途径时,很多私有企业便忽略自己的核心业务,将注意力放在房地产开发上,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来加入一场房地产泡沫,而韩国和台湾地区的企业则不断发展,节节攀升,最终将中国大陆企业远远甩在后面。

一个国家如果缺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就很难获得发展。没有哪个国有企业能够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鉴于这一现实,中国必须调整其产业政策,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韩国的成功对中国颇具启示意义。韩国政府的确全力支持三星和现代的发展,但是,它们本来就是目标明确、高质量的私有企业。成功的产业政策应当把宝押在成功企业上,而不是押在像国有企业这样的弱势企业上。强大的私有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才是有效的。

中国应当关注半导体产业。当前的产业政策是维持弱势企业的生存,这只是在浪费资金,而没有任何改善未来的前景。半导体产业可能很快就会升级。中国的小企业可能会更加没有竞争力。中国政府应当尽快决定中国是否要发展这一行业。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必须将资源投入给更有希望的私有企业。

地方政府的竞争造成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分散式发展。外国企业利用竞争将其国外开展的上游业务价格最大化,而国内企业常常更关注如何利用诸如免费土地使用权这样的政府激励政策,而不是关注产品的发展。

中国的产业政策是失败的。必须将资源用于培养拳头企业。在当前环境下,外国企业已经成为规模庞大的主导企业,应当采取必要的政府干预以保护国内企业的发展。必须尽快调整政策,抓住最后的机会。

上一篇:《中秋节》教学设计下一篇:冠华水产有限公司在全县现代渔业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正式发言稿)